TWI775617B - 車輛避震平衡機構 - Google Patents

車輛避震平衡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5617B
TWI775617B TW110135690A TW110135690A TWI775617B TW I775617 B TWI775617 B TW I775617B TW 110135690 A TW110135690 A TW 110135690A TW 110135690 A TW110135690 A TW 110135690A TW I775617 B TWI775617 B TW I7756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onnecting rod
buffer elastic
rod
pivot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5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3373A (zh
Inventor
張世東
張卉錚
張旺連
Original Assignee
張卉錚
張世東
張旺連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張卉錚, 張世東, 張旺連 filed Critical 張卉錚
Priority to TW110135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561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5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561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13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3373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車輛避震平衡機構,其包括一基座、二車輪組、二連桿組與一搖臂座,該搖臂座係可左右擺動地穿設於該基座上,每一連桿組連接其中一車輪組、該基座以及該搖臂座。該搖臂座內所設的至少一第一緩衝彈性件和至少一第二緩衝彈性件的會對該二連桿組之間的傳動產生緩衝的效果,並使設有本發明之車輛避震平衡機構的機車於不平坦的路面行進時輔助該連桿組和該車輪組復位,使兩側的車輪都能自動保持貼合路面行進,令該機車保持處於平衡狀態以及減少震動,從而提高騎乘過程的舒適度。

Description

車輛避震平衡機構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車輛避震平衡機構,尤指一種作為三輪或四輪機車之前輪組或後輪組的車輛避震平衡機構。
現有技術常見之二輪機車的構造為前輪與後輪各為一輪,二輪機車的優點是機動性高、可靈巧操控,騎乘時端賴騎乘者的平衡感來保持平衡、使機車能穩定前進,但在遇到不平坦的路面、側風或碰撞時,就容易導致該二輪機車傾倒,並因而對該騎乘者及乘客造成傷害。
為了適應特殊地形、提高機車在行進間及停放時的穩定性,現有技術另有前一輪、後兩輪或者前兩輪、後一輪的三輪機車,甚至也有前兩輪、後兩輪的四輪機車。其中,具有兩個輪子的前輪組或後輪組主要經由一懸吊系統連接至該機車的車架,各家車廠對於所述懸吊系統的設計都不一樣,但大抵是以一避震器與一連桿組來連接該車架與該二輪子,該連桿組用來使該二輪子可因應地形的起伏而相對該車架上、下位移,該避震器則用來吸收地面起伏所產生的振動,以保持乘坐在該車架上之騎乘者的舒適度及穩定性。
然而,現有技術之三輪或四輪機車主要依賴車體和騎乘者的重量來使所有車輪貼合路面行進,並藉該連桿組傳動以及藉所述避震器來減少騎乘在不平坦之路面時所產生的震動,但並未具有可緩衝該連桿組之作動的結構,也未有可輔助該連桿組和輪子復位的設計,有待進一步改良。
有鑑於前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創作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車輛避震平衡機構,其能緩衝連桿組之構件間的傳動,令機車保持處於平衡狀態以及減少震動,提高騎乘過程的舒適度。
為了達到上述的創作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手段係使一車輛避震平衡機構包括:一基座,其具有一穿槽,該穿槽貫穿形成於該基座的二旁側面之間,該基座上設有一樞接軸與一壓桿,該樞接軸和該壓桿固設於該穿槽內的二槽壁之間;二車輪組,其分別設於該基座的兩側,每一車輪組具有一車輪與一軸接部,該軸接部設於該車輪的一內側面;二連桿組,每一連桿組連接該基座與其中一車輪組之軸接部,並且具有一上支架、一下支架與一傳動桿,該上支架橫向延伸設置在該基座與該相對應的車輪組之間,該上支架的一端樞接於該基座、另一端樞接於該相對應之車輪組的軸接部,該下支架與該上支架相互平行且相互間隔地設於該上支架的下方,該下支架的一端樞接於該基座、另一端樞接於該相對應之車輪組的軸接部,該傳動桿延伸設置在該上支架與該下支架之間,該傳動桿的相對兩端分別為一第一端部與一第二端部,該傳動桿的第二端部與該下支架相互樞接;一搖臂座,其係可左右擺動地穿設於該基座之穿槽中,該搖臂座具有一搖動部、一延伸部、至少一第一緩衝彈性件與至少一第二緩衝彈性件,該搖動部係可左右移動地穿設於該基座之穿槽中,該搖動部具有二樞接端部與一弧形滑槽,該二樞接端部位於該搖動部的相對兩端,並且分別樞接於二連桿組之傳動桿的第一端部,該弧形滑槽形成於該二樞接端部之間,前述基座之壓桿貫穿該弧形滑槽,該延伸部設於該搖動部的兩樞接端部之間,該延伸部從該搖動部沿該弧形滑槽的徑向延伸,並且樞接於前述基座的樞接軸,該至少一第一緩衝彈 性件設於該搖動部之弧形滑槽內,並且位於該壓桿與其中一樞接端部之間,每一第一緩衝彈性件的兩端分別連接於該壓桿與該相對應的樞接端部,該至少一第二緩衝彈性件設於該搖動部之弧形滑槽內,並且位於該壓桿與另一樞接端部之間,每一第二緩衝彈性件的兩端分別連接於該壓桿與該相對應的樞接端部。
所述之車輛避震平衡機構中,該每一連桿組能具有一縱向連接桿,該縱向連接桿延伸設置在該上支架與該下支架之間,該縱向連接桿的兩端分別樞接於該上支架與該下支架。
所述之車輛避震平衡機構中,該每一連桿組能具有一橫向連接桿,該橫向連接桿延伸設置在該基座與該相對應的車輪組之間,該橫向連接桿分別樞接於該基座與該相對應之車輪組的軸接部。
所述之車輛避震平衡機構中,該搖臂座之搖動部的每一樞接端部的厚度能大於該基座之穿槽內的該兩槽壁之間的寬度。
所述之車輛避震平衡機構中,該每一連桿組之傳動桿能為長度可伸縮的一避震器。
所述之車輛避震平衡機構中,該至少一第一緩衝彈性件能包含多個第一緩衝彈性件,該至少一第二緩衝彈性件能包含多個第二緩衝彈性件。
藉由如上所述之設計,該搖臂座內所設的該至少一第一緩衝彈性件和該至少一第二緩衝彈性件的會對該二連桿組之間的傳動產生緩衝的效果,並使設有本發明之車輛避震平衡機構的機車於不平坦的路面行進時輔助該連桿組和該車輪組復位,使兩側的車輪都能自動保持貼合路面行進,令該機車保持處於平衡狀態以及減少震動,從而提高騎乘過程的舒適度。
10:基座
11:穿槽
12:樞接軸
13:壓桿
H:寬度
20:車輪組
21:車輪
22:軸接部
30:連桿組
31:上支架
32:下支架
33:傳動桿
331:減震壓缸
332:輔助緩衝彈性件
34:縱向連接桿
35:橫向連接桿
40:搖臂座
41:搖動部
411:樞接端部
D:厚度
412:弧形滑槽
42:延伸部
43:第一緩衝彈性件
44:第二緩衝彈性件
圖1為本發明之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發明之另一立體外觀圖。
圖3為本發明之基座與搖臂座的立體分解圖。
圖4為本發明行走在平坦路面的前視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行走在平坦路面的前視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行走在不平坦之路面的前視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行走在不平坦之路面的前視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基座與搖臂座的俯視剖面圖。
以下配合圖式及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
參見圖1及圖2所示,本發明之車輛避震平衡機構能作為一三輪或四輪機車的前輪組及/或後輪組,該車輛避震平衡機構包括一基座10、二車輪組20、二連桿組30與一搖臂座40。
配合參見圖3所示,該基座10用以連接該三輪或四輪機車的車架,該基座10具有位於相對兩側的二旁側面與一穿槽11,該穿槽11貫穿形成於該基座10的所述二旁側面之間,該穿槽11內形成有二相對的槽壁,該基座10上設有一樞接軸12與一壓桿13,該樞接軸12和該壓桿13軸向相互平行地固設於該穿槽11內的所述二槽壁之間。
該二車輪組20一左一右地分別設於該基座10的兩側,每一車輪組20具有一車輪21與一軸接部22,該車輪21具有一內側面,該車輪21的內側面朝向該基座10之其中一相對應的旁側面,該軸接部22設於該車輪21的內側面。
參見圖1、圖2及圖4所示,其中一連桿組30連接該基座10與其中一車輪組20之軸接部22、另一連桿組30連接該基座10與另一車輪組20之軸接部 22,每一連桿組30具有一上支架31、一下支架32、一傳動桿33、一縱向連接桿34與一橫向連接桿35。
該上支架31橫向延伸設置在該基座10與該相對應的車輪組20之間,該上支架31的一端樞接於該基座10、另一端樞接於該相對應之車輪組20的軸接部22。該下支架32與該上支架31相互平行且相互間隔地設於該上支架31的下方,該下支架32的一端樞接於該基座10、另一端樞接於該相對應之車輪組20的軸接部22。該傳動桿33延伸設置在該上支架31與該下支架32之間,該傳動桿33的相對兩端分別為一第一端部與一第二端部,該傳動桿33的第二端部與該下支架32相互樞接。
該縱向連接桿34亦延伸設置在該上支架31與該下支架32之間,該縱向連接桿34的兩端分別樞接於該上支架31與該下支架32。該橫向連接桿35延伸設置在該基座10與該相對應的車輪組20之間,該橫向連接桿35分別樞接於該基座10與該相對應之車輪組20的軸接部22。上述縱向連接桿34和上述橫向連接桿35能用以輔助提高該連桿組30的結構強度。
配合參見圖3及圖5所示,該搖臂座40係可左右擺動地穿設於該基座10之穿槽11中,該搖臂座40具有一搖動部41、一延伸部42、至少一第一緩衝彈性件43與至少一第二緩衝彈性件44。
該搖動部41係可左右移動地穿設於該基座10之穿槽11中,該搖動部41具有二樞接端部411與一弧形滑槽412,該二樞接端部411位於該搖動部41的相對兩端,並且突伸出該基座10之穿槽11而分別樞接於二連桿組30之傳動桿33的第一端部,該弧形滑槽412形成於該二樞接端部411之間,前述基座10之壓桿13貫穿該弧形滑槽412,以限制該搖動部41沿該弧形滑槽412所形成的路徑左右移動。進一步參見圖8所示,該搖動部41之每一樞接端部411的厚度D大於該基座10之穿槽11內的該兩槽壁之間的寬度H,使得該搖動部41會向左或向右 移動至令其中一樞接端部411抵靠於該基座10,藉此進一步限制該搖動部41能左右移動的範圍。
該延伸部42設於該搖動部41的兩樞接端部411之間,且該延伸部42係沿該搖動部41之弧形滑槽412的徑向延伸,該延伸部42的一端固接於該搖動部41、另一端樞接於前述基座10的樞接軸12,使該搖臂40座能以該基座10之樞接軸12為軸心而左右擺動。
該至少一第一緩衝彈性件43設於該搖動部41之弧形滑槽412內,並且位於該壓桿13與其中一樞接端部411之間,每一第一緩衝彈性件43的兩端分別連接於該壓桿13與該相對應的樞接端部411,該至少一第二緩衝彈性件44設於該搖動部41之弧形滑槽412內,並且位於該壓桿13與另一樞接端部411之間,每一第二緩衝彈性件44的兩端分別連接於該壓桿13與該相對應的樞接端部411。在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第一緩衝彈性件43包含多個第一緩衝彈性件43,所述至少一第二緩衝彈性件44包含多個第二緩衝彈性件44,藉由調整該第一緩衝彈性件43和該第二緩衝彈性件44的數量,可以調整該第一緩衝彈性件43和該第二緩衝彈性件44在該搖臂座40上所形成的緩衝效果。
在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中,前述每一連桿組30之傳動桿33為長度可伸縮的一避震器,該傳動桿33包含一減震壓缸331與一輔助緩衝彈性件332。該減震壓缸331的相對兩端分別形成前述傳動桿33之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部,從而分別樞接於該搖臂座40之搖動部41的該相對應的樞接端部411以及該下支架32。具體來說,該減震壓缸331主要係由一缸體與一活塞桿所構成,該減震壓缸331的結構為現有技術,恕不再贅述。為求較佳的使用效果,該減震壓缸331為油壓缸,但不以此為限,該減震壓缸331也能是氣壓缸。該輔助緩衝彈性件332套設於該減震壓缸331,且該輔助緩衝彈性件332的兩端分別抵接於該減震壓缸331的相對兩端,亦即該輔助緩衝彈性件332的兩端分別抵接於該傳 動桿33之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部。具體來說,所述輔助緩衝彈性件332能為壓縮彈簧。
參見圖6及圖7所示,為所述設有本發明之車輛避震平衡機構的三輪或四輪機車行走在斜坡、階梯、碎石路等不平坦的路面,當其中一側的車輪組20因路況而向上抬高時,該相對應的連桿組30會帶動該搖臂座40朝另一側擺動,同時帶動另一側的連桿組30和車輪組20往下沉,此時,該搖臂座40內的該至少一第一緩衝彈性件43會被壓縮,該至少一第二緩衝彈性件44則會被拉伸,該至少一第一緩衝彈性件43和該至少一第二緩衝彈性件44的彈性恢復力則會帶動該二連桿組30和該二車輪組20反向移動,使兩側的車輪21都能自動保持貼合路面行進,並且保持所述機車處於平衡狀態。
進一步參見圖4及圖5所示,當所述設有本發明之車輛避震平衡機構的三輪或四輪機車行進至平坦的路面時,該至少一第一緩衝彈性件43和該至少一第二緩衝彈性件44的彈性恢復力會推頂該二連桿組30帶動該二車輪組20分別向下和向上移動,同樣使兩側的車輪21都能自動保持貼合路面行進,令所述機車處於平衡狀態。
本發明之車輛避震平衡機構的優點在於,該搖臂座40內所設的該至少一第一緩衝彈性件43和該至少一第二緩衝彈性件44的會對該二連桿組30之間的傳動產生緩衝的效果,並使設有本發明之車輛避震平衡機構的機車於不平坦的路面行進時輔助該連桿組30和該車輪組20復位,使兩側的車輪21都能自動保持貼合路面行進,令該機車保持處於平衡狀態以及減少震動,從而提高騎乘過程的舒適度。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容,依據本發 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10:基座
11:穿槽
20:車輪組
21:車輪
22:軸接部
30:連桿組
31:上支架
32:下支架
33:傳動桿
34:縱向連接桿
40:搖臂座

Claims (7)

  1. 一種車輛避震平衡機構,其包括一基座、二車輪組、二連桿組與一搖臂座,其中: 該基座具有一穿槽,該穿槽貫穿形成於該基座的二旁側面之間,該基座上設有一樞接軸與一壓桿,該樞接軸和該壓桿固設於該穿槽內的二槽壁之間; 該二車輪組分別設於該基座的兩側,每一車輪組具有一車輪與一軸接部,該軸接部設於該車輪的一內側面; 每一連桿組連接該基座與其中一車輪組之軸接部,並且具有一上支架、一下支架與一傳動桿,該上支架橫向延伸設置在該基座與該相對應的車輪組之間,該上支架的一端樞接於該基座、另一端樞接於該相對應之車輪組的軸接部,該下支架與該上支架相互平行且相互間隔地設於該上支架的下方,該下支架的一端樞接於該基座、另一端樞接於該相對應之車輪組的軸接部,該傳動桿延伸設置在該上支架與該下支架之間,該傳動桿的相對兩端分別為一第一端部與一第二端部,該傳動桿的第二端部與該下支架相互樞接; 該搖臂座係可左右擺動地穿設於該基座之穿槽中,該搖臂座具有一搖動部、一延伸部、至少一第一緩衝彈性件與至少一第二緩衝彈性件,該搖動部係可左右移動地穿設於該基座之穿槽中,該搖動部具有二樞接端部與一弧形滑槽,該二樞接端部位於該搖動部的相對兩端,並且分別樞接於二連桿組之傳動桿的第一端部,該弧形滑槽形成於該二樞接端部之間,前述基座之壓桿貫穿該弧形滑槽,該延伸部設於該搖動部的兩樞接端部之間,該延伸部從該搖動部沿該弧形滑槽的徑向延伸,並且樞接於前述基座的樞接軸,該至少一第一緩衝彈性件設於該搖動部之弧形滑槽內,並且位於該壓桿與其中一樞接端部之間,每一第一緩衝彈性件的兩端分別連接於該壓桿與該相對應的樞接端部,該至少一第二緩衝彈性件設於該搖動部之弧形滑槽內,並且位於該壓桿與另一樞接端部之間,每一第二緩衝彈性件的兩端分別連接於該壓桿與該相對應的樞接端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車輛避震平衡機構,其中,前述每一連桿組進一步具有一縱向連接桿,該縱向連接桿延伸設置在該上支架與該下支架之間,該縱向連接桿的兩端分別樞接於該上支架與該下支架。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車輛避震平衡機構,其中,前述每一連桿組進一步具有一橫向連接桿,該橫向連接桿延伸設置在該基座與該相對應的車輪組之間,該橫向連接桿分別樞接於該基座與該相對應之車輪組的軸接部。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車輛避震平衡機構,其中,前述每一連桿組進一步具有一橫向連接桿,該橫向連接桿延伸設置在該基座與該相對應的車輪組之間,該橫向連接桿分別樞接於該基座與該相對應之車輪組的軸接部。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車輛避震平衡機構,其中,前述搖臂座之搖動部的每一樞接端部的厚度大於該基座之穿槽內的該兩槽壁之間的寬度。
  6.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車輛避震平衡機構,其中,前述每一連桿組之傳動桿為長度可伸縮的一避震器。
  7.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所述之車輛避震平衡機構,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緩衝彈性件包含多個第一緩衝彈性件,所述至少一第二緩衝彈性件包含多個第二緩衝彈性件。
TW110135690A 2021-09-24 2021-09-24 車輛避震平衡機構 TWI7756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5690A TWI775617B (zh) 2021-09-24 2021-09-24 車輛避震平衡機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5690A TWI775617B (zh) 2021-09-24 2021-09-24 車輛避震平衡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5617B true TWI775617B (zh) 2022-08-21
TW202313373A TW202313373A (zh) 2023-04-01

Family

ID=83807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5690A TWI775617B (zh) 2021-09-24 2021-09-24 車輛避震平衡機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75617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51503B2 (en) * 2010-03-08 2014-02-18 Michael Rhodig Vehicles, systems for vehicles, and methods for vehicles all to improve cornering capability
CN107054528A (zh) * 2017-02-15 2017-08-18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 前轮的摇臂结构及双前轮摩托车的前轮摇摆倾斜机构
CN107499439A (zh) * 2017-08-21 2017-12-22 张华� 电动自行车的车轮稳定转向结构
CN109436157A (zh) * 2018-11-22 2019-03-08 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双前轮车辆的转向系统
WO2019243702A1 (fr) * 2018-06-21 2019-12-26 Psa Automobiles Sa Vehicule de type pendulaire muni d'un systeme de controle actif de roulis
US20200102037A1 (en) * 2017-09-04 2020-04-02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Leaning vehicle
US20210046795A1 (en) * 2017-08-03 2021-02-18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Vehicle suspension device
CN112758232A (zh) * 2021-02-01 2021-05-07 北京牛电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悬架制动装置和悬架总成
US11072389B2 (en) * 2019-02-22 2021-07-27 Sway Motorsports Llc Three-wheeled tilting vehicle
TWM621268U (zh) * 2021-09-24 2021-12-11 張卉錚 車輛避震平衡機構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51503B2 (en) * 2010-03-08 2014-02-18 Michael Rhodig Vehicles, systems for vehicles, and methods for vehicles all to improve cornering capability
CN107054528A (zh) * 2017-02-15 2017-08-18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 前轮的摇臂结构及双前轮摩托车的前轮摇摆倾斜机构
US20210046795A1 (en) * 2017-08-03 2021-02-18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Vehicle suspension device
CN107499439A (zh) * 2017-08-21 2017-12-22 张华� 电动自行车的车轮稳定转向结构
US20200102037A1 (en) * 2017-09-04 2020-04-02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Leaning vehicle
WO2019243702A1 (fr) * 2018-06-21 2019-12-26 Psa Automobiles Sa Vehicule de type pendulaire muni d'un systeme de controle actif de roulis
CN109436157A (zh) * 2018-11-22 2019-03-08 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双前轮车辆的转向系统
US11072389B2 (en) * 2019-02-22 2021-07-27 Sway Motorsports Llc Three-wheeled tilting vehicle
CN112758232A (zh) * 2021-02-01 2021-05-07 北京牛电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悬架制动装置和悬架总成
TWM621268U (zh) * 2021-09-24 2021-12-11 張卉錚 車輛避震平衡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3373A (zh) 2023-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58181A (en) Motorcycle suspension systems
US7556276B1 (en) Bicycle rear wheel suspension chassis
US20090008890A1 (en) Suspension system for an all-terrain vehicle
US8746721B2 (en) Motorcycle steering with four-bar linkage
EP2969726A2 (en) Bicycle rear suspension
US6669218B1 (en) Bicycle front fork assembly
CA3009002C (en) Long-travel track carriage and rising-rate suspension mechanism for track-driven land vehicle
CN102431405B (zh) 车辆双横臂式独立悬挂系统
ITRM980085A1 (it) Telaio per autoveicolo con tre ruote in grado di inclinarsi durante le curve
TWM621268U (zh) 車輛避震平衡機構
JPS6116676B2 (zh)
CN204821017U (zh) 一种汽车三角形可调高度防前倾充气式减振器
TWI775617B (zh) 車輛避震平衡機構
CN215590938U (zh) 车辆避震平衡机构
CN115848549A (zh) 车辆避震平衡机构
CN209700324U (zh) 一种四轮电动车独立悬架
CN206634127U (zh) 双前轮摩托车的前轮摇摆倾斜机构
CN204998278U (zh) 两栖空气动力艇独立悬挂结构
CN115158520B (zh) 用于摩托车的减震联动结构及摩托车
CN219237268U (zh) 具有减震及自适应平衡的双后轮车
JPS61178281A (ja) 自動三輪車の後輪緩衝装置
RU2794144C1 (ru) Подвеска гусеничного движите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216268552U (zh) 三轮车双重承载悬架系统
JP2010018259A (ja) 二輪車等車両におけるフレーム構造
JPH03276888A (ja) 小型雪上車の懸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