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5837B - 拍攝裝置 - Google Patents

拍攝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5837B
TWI765837B TW110140435A TW110140435A TWI765837B TW I765837 B TWI765837 B TW I765837B TW 110140435 A TW110140435 A TW 110140435A TW 110140435 A TW110140435 A TW 110140435A TW I765837 B TWI765837 B TW I7658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angle
rotation
pitch
ro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0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8852A (zh
Inventor
蔡鎛壘
Original Assignee
神達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神達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神達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40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583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58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583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18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8852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拍攝裝置包含一殼體、一用於感測該殼體之活動的活動感測單元、一能相對於該殼體在一翻滾轉動方向上轉動的第一轉動單元、一能相對於該殼體在一俯仰轉動方向上轉動的第二轉動單元、一能受該第一轉動單元及該第二轉動單元帶動的拍攝鏡頭單元,以及一處理單元。該處理單元用於根據該活動感測單元產生的即時活動感測結果控制該第一轉動單元及該第二轉動單元分別在該翻滾轉動方向及該俯仰轉動方向上與該殼體反向轉動,以減少該拍攝鏡頭單元於現實環境中在該翻滾轉動方向及該俯仰轉動方向上的轉動量。

Description

拍攝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拍攝裝置,特別是指一種適合用於記錄行車過程的拍攝裝置。
許多機車及自行車騎士會將行車記錄器設置在安全帽上,以便記錄騎車時的影像,藉此,不但能在交通意外發生時錄下影像證據,也能在騎車出遊時以騎士的視角記錄旅遊過程。然而,若將行車記錄器設置於安全帽,其錄下的影像會隨著騎士頭部的活動而產生傾斜及晃動,而造成影像的觀看感受不佳或是未呈現出騎士正前方之環境,因此,現有技術仍具有待改善之空間。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便在於提供一種能改善現有技術之不便的拍攝裝置。
本發明拍攝裝置包含一殼體、一活動感測單元、一第一轉動單元、一第二轉動單元、一拍攝鏡頭單元及一處理單元。該殼體定義出一通過該殼體本身的虛擬軸線,該殼體沿著該虛擬軸線延伸,且該虛擬軸線的延伸方向被作為一前後延伸方向。該活動感測單元設置於該殼體且用於感測該殼體於現實環境中的活動方式。該第一轉動單元設置於該殼體,且能相對於該殼體在一相對於該前後延伸方向的翻滾轉動方向上轉動。該第二轉動單元與該殼體連接,且能相對於該殼體在一相對於該前後延伸方向的俯仰轉動方向上轉動。該拍攝鏡頭單元,設置於該第二轉動單元且能受該第一轉動單元及該第二轉動單元所帶動。該處理單元設置於該殼體且電連接該活動感測單元、該第一轉動單元及該第二轉動單元。該處理單元用於從該活動感測單元接收一即時活動感測結果,其中,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指示出該殼體在該翻滾轉動方向及該俯仰轉動方向上的轉動情形。該處理單元還用於根據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控制該第一轉動單元及該第二轉動單元分別在該翻滾轉動方向及該俯仰轉動方向上與該殼體反向轉動,以使該拍攝鏡頭單元於現實環境中在該翻滾轉動方向及該俯仰轉動方向上的轉動量小於該殼體。
在本發明拍攝裝置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二轉動單元是樞接於該第一轉動單元而透過該第一轉動單元與該殼體連接,且該第二轉動單元能受該第一轉動單元所帶動。
在本發明拍攝裝置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轉動單元包括一界定出一開口的筒狀部分,以及一連接該筒狀部分且沿著該虛擬軸線凸伸出該開口的連接部分,並且,該第二轉動單元是樞接於該連接部分。
在本發明拍攝裝置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殼體界定出一安裝空間,且該安裝空間的截面形狀與該第一轉動單元的筒狀部分形狀相配合。
在本發明拍攝裝置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殼體所具有的一內周面與該筒狀部分所具有的一外周面彼此相間隔。
在本發明拍攝裝置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拍攝裝置還包含一能與該殼體組合的蓋體,該蓋體包括一呈透明狀的端壁,以及一由該端壁周圍延伸的周壁,其中,該周壁鄰近於該端壁的其中至少一部份呈透明狀。
在本發明拍攝裝置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具有一對應該翻滾轉動方向的翻滾轉動角度及一對應該俯仰轉動方向的俯仰轉動角度,該翻滾轉動角度指示出該殼體在該翻滾轉動方向上的轉動方向及轉動量,該俯仰轉動角度指示出該殼體在該俯仰轉動方向上的轉動方向及轉動量,並且,該處理單元是根據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決定出一對應該翻滾轉動角度的翻滾補償角度及一對應該俯仰轉動角度的俯仰補償角度,並根據該翻滾補償角度控制該第一轉動單元在該翻滾轉動方向上與該殼體呈反向地同步轉動,以及根據該俯仰補償角度控制該第二轉動單元在該俯仰轉動方向上與該殼體呈反向地同步轉動。
在本發明拍攝裝置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處理單元決定出該翻滾補償角度的方式,包含將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與一包含一標準翻滾角度及一標準俯仰角度的標準姿態資料比對,並判斷該翻滾轉動角度與該標準翻滾角度之間的差異是否在一翻滾角度允許差異範圍之內,以及在判斷結果為否時根據該翻滾轉動角度決定出該翻滾補償角度,並且,該處理單元決定出該俯仰補償角度的方式,包含將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與該標準姿態資料比對,並判斷該俯仰轉動角度與該標準俯仰角度之間的差異是否在一俯仰角度允許差異範圍之內,以及在判斷結果為否時根據該俯仰轉動角度決定出該俯仰補償角度。
在本發明拍攝裝置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處理單元獲得該標準姿態資料的方式包含:該處理單元在與一使用者裝置建立無線通訊的情況下控制該拍攝鏡頭單元進行錄影拍攝、控制該活動感測單元進行活動感測,並將該拍攝鏡頭單元進行錄影所產生的一即時拍攝結果傳送至該使用者裝置,當該處理單元在持續傳送該即時拍攝結果至該使用者裝置的過程中接收到一設定指令時,該處理單元根據該活動感測單元當下的感測結果決定該標準翻滾角度及該標準俯仰角度,從而產生該標準姿態資料。
在本發明拍攝裝置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處理單元獲得該標準姿態資料的方式包含:在一測試拍攝期間內控制該拍攝鏡頭單元進行錄影拍攝以及控制該活動感測單元進行活動感測,以在該測試拍攝期間結束後獲得一由該拍攝鏡頭單元在該測試拍攝期間內所產生的測試拍攝結果,以及一由該活動感測單元在該測試拍攝期間內所產生且包含多筆歷史活動感測結果的活動感測紀錄,該處理單元在獲得該測試拍攝結果及該活動感測紀錄後將該測試拍攝結果傳送至一使用者裝置以使該使用者裝置能顯示該測試拍攝結果,並在接收到一指示出該測試拍攝期間內之一指定時間點的設定指令時,從該等歷史活動感測結果中選出與該指定時間點對應的其中一筆指定歷史活動感測結果,並根據該指定歷史活動感測結果所包含的一翻滾角度值及一俯仰角度值決定該標準翻滾角度及該標準俯仰角度,從而產生該標準姿態資料。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該處理單元能根據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而控制該第一轉動單元在該翻滾轉動方向上與該殼體反向轉動,以及控制該第二轉動單元在該俯仰轉動方向上與該殼體反向轉動,從而減少該拍攝鏡頭單元於現實環境中在該翻滾轉動方向及該俯仰轉動方向上的轉動量,因此,該拍攝裝置能改善錄影影像因騎士頭部活動而嚴重傾斜及未能呈現騎士正前方環境的情形。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本專利說明書中所述的「電連接」是泛指多個電子設備/裝置/元件之間透過導電材料彼此相連而實現的「有線電連接」,以及透過無線通訊技術進行單/雙向無線信號傳輸的「無線電連接」,而且,本專利說明書中所述的「電連接」亦泛指多個電子設備/裝置/元件之間彼此直接相連而形成的「直接電連接」,以及多個電子設備/裝置/元件之間還透過其他電子設備/裝置/元件彼此間接相連而形成的「間接電連接」。另外,本專利說明書中的「上」、「下」、「左」、「右」、「前」、「後」等方向用語,是用於與圖式配合解釋本發明實施例的硬體結構在組合/連接/活動/設置位置等方面的「相對」方位關係,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任一結構在現實環境中的絕對方位。
同時參閱圖1與圖2,本發明拍攝裝置1之一實施例適合被設置於一安全帽(圖未示出)上,以用於記錄使用者騎乘機車或自行車的行車過程。
該拍攝裝置1包含一殼體11、一蓋體12、一活動感測單元13、一第一轉動單元14、一第二轉動單元15、一拍攝鏡頭單元16,以及一電連接該活動感測單元13、該第一轉動單元14、該第二轉動單元15及該拍攝鏡頭單元16的處理單元17。
如圖1所示,該殼體11定義出一通過該殼體11本身的虛擬軸線,且該虛擬軸線例如被作為本實施例中的一第一虛擬軸線L1,並且,該第一虛擬軸線L1的延伸方向例如被作為三維空間之六個自由度(Six degrees of freedom)中相對於該拍攝裝置1的一前後延伸方向D1。更詳細地說,在本實施例中,該殼體11概呈中空的圓筒狀並且沿著該第一虛擬軸線L1延伸(亦即沿著該前後延伸方向D1延伸),而且,該殼體11例如界定出一能夠容置該活動感測單元13及該處理單元17的安裝空間110。並且,由於該殼體11在本實施例中為圓筒狀,因此該安裝空間110的截面形狀在本實施例中例如為圓形,但並不以此為限。
該蓋體12能在該前後延伸方向D1上與該殼體11彼此組合,且該蓋體12包括一端壁121,以及一由該端壁121周圍朝著垂直於該端壁121之方向延伸的周壁122。在本實施例中,該端壁121及該周壁122兩者皆呈透明狀,然而,在類似的實施態樣中,該周壁122也可以是僅有鄰近於該端壁121周圍的其中一環形部份呈透明狀,而不以本實施例為限。補充說明的是,該蓋體12與該殼體11之間可例如是透過卡榫、螺紋等現有的組合方式而彼此相互固定地組合,由於其組合方式並非本專利說明書之重點,故不對其過度詳述。
該活動感測單元13例如包括一陀螺儀(圖未示出),且該陀螺儀可例如是被實施為一微機電(MEMS)陀螺儀、一雷射陀螺儀,或者一光纖陀螺儀。並且,該活動感測單元13是被固定地設置於該殼體11且例如是位於該安裝空間110內,藉此,該活動感測單元13能用於感測該殼體11在六個自由度上的活動方向及活動量。
該第一轉動單元14與該殼體11連接,且能受該處理單元17控制地相對於該殼體11在一相對於該前後延伸方向D1的翻滾(Roll)轉動方向R1上轉動。更詳細地說,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轉動單元14例如包括一筒狀部分141,一連接部分142及一樞接軸143。
在本實施例中,該筒狀部分141的形狀與該安裝空間110的截面形狀相配合,且是以可轉動的方式連接於該殼體11。更明確地說,該筒狀部分141是從該安裝空間110內沿著該第一虛擬軸線L1而凸伸出該安裝空間110之外,並能受該處理單元17控制地以該第一虛擬軸線L1為軸心而轉動(亦即沿著該翻滾轉動方向R1轉動),也就是說,該筒狀部分141的其中一部分是位於該安裝空間110之內,且該筒狀部分141是藉由其位於該安裝空間110之內的部分而與該殼體11以可轉動的方式連接。並且,該筒狀部分141凸伸出該安裝空間110之外的其中一端還界定出一圓形的開口140。進一步地,配合參閱圖3,在較佳的實施態樣中,該筒狀部分141具有一外周面144,而殼體11具有一內周面111,而且,該筒狀部分141之外周面144位於該安裝空間110內之部分例如是與殼體11的內周面111彼此相間隔,如此一來,當該筒狀部分141沿著該翻滾轉動方向R1轉動時,該筒狀部分141之外周面144位於該安裝空間110內的部分便不會與該殼體11的內周面111互相摩擦而產生阻力,而有助於讓該第一轉動單元14整體能更加順暢地轉動。
該連接部分142連接於該筒狀部分141,且沿著該第一虛擬軸線L1從該開口140之內凸伸出該開口140之外。更明確地說,該連接部分142的其中一端是位於該開口140之內,且該連接部分142是透過其位於該開口140之內的該其中一端而與該筒狀部分141彼此固定地連接,因此,當該筒狀部分141沿著該翻滾轉動方向R1轉動時,該連接部分142會被該筒狀部分141所帶動而隨該筒狀部分141一併沿著該翻滾轉動方向R1轉動。
該樞接軸143穿設該連接部分142及該第二轉動單元15,並且定義出通過該樞接軸143本身的另一條虛擬軸線。其中,所述的另一條虛擬軸線例如被作為本實施例中的一第二虛擬軸線L2,該第二虛擬軸線L2例如與該第一虛擬軸線L1垂直相交,且該第二虛擬軸線L2的延伸方向例如被作為三維空間之六個自由度中相對於該前後延伸方向D1的一左右延伸方向D2,換句話說,該樞接軸143是沿著該第二虛擬軸線L2延伸,也就是沿著該左右延伸方向D2延伸。
該第二轉動單元15具有一前表面151,且該第二轉動單元15是藉由該樞接軸143的穿設而樞接於該第一轉動單元14的連接部分142。也就是說,該第二轉動單元15是藉由樞接於該第一轉動單元14而透過該第一轉動單元14間接地與該殼體11連接,且該第二轉動單元15能受該第一轉動單元14所帶動。所以,當該第一轉動單元14沿著該翻滾轉動方向R1轉動時,該第二轉動單元15便會隨該第一轉動單元14而一併沿著該翻滾轉動方向R1轉動。進一步地,該第二轉動單元15還能受該處理單元17控制地以該樞接軸143為軸心(相當於以該第二虛擬軸線L2為軸心)相對於該第一轉動單元14旋轉,而相當於相對該殼體11而在一相對於該前後延伸方向D1的俯仰(Pitch)轉動方向R2上轉動。
該拍攝鏡頭單元16用於受該處理單元17控制地以錄影方式記錄影像。並且,該拍攝鏡頭單元16是被設置於該第二轉動單元15的前表面151上,因此,該拍攝鏡頭單元16能受該第二轉動單元15帶動地隨著該第二轉動單元15在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轉動。而且,由於該第二轉動單元15能受該第一轉動單元14所帶動,因此,該拍攝鏡頭單元16也能隨著該第一轉動單元14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上轉動。
該處理單元17例如被實施為一具有中央處理器的控制電路板,且該處理單元17例如是被設置於該殼體11且位於該安裝空間110內,但並不以此為限。
該處理單元17用於獲得一相關於該殼體11在現實環境中之姿態的標準姿態資料,而且,該標準姿態資料例如包含一對應該翻滾轉動方向R1的標準翻滾角度,以及一對應該俯仰轉動方向R2的標準俯仰角度。在本實施例中,該標準翻滾角度及該標準俯仰角度可例如被各自實施為一個角度範圍(例如「-5度~+5度」),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該標準翻滾角度及該標準俯仰角度亦可例如被各自實施為一個特定角度數值(例如「0度」),而並不以本實施例為限。
在本實施例的第一種實施態樣中,該處理單元17獲得該標準姿態資料的方式,可例如是在與一使用者裝置(圖未示)建立無線通訊的情況下控制該拍攝鏡頭單元16進行錄影拍攝、控制該活動感測單元13進行活動感測,並將該拍攝鏡頭單元16進行錄影所產生的一即時拍攝結果傳送至該使用者裝置,以使該使用者裝置能夠即時顯示該即時拍攝結果,其中,該使用者裝置可例如為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藉此,使用者便能在該使用者裝置上觀看該即時拍攝結果。接著,當該處理單元17在持續傳送該即時拍攝結果至該使用者裝置的過程中接收到一設定指令時,該處理單元17例如根據該活動感測單元13當下的感測結果(例如包含一翻滾角度值及一俯仰角度值)決定該標準翻滾角度及該標準俯仰角度,從而產生包含該標準翻滾角度及該標準俯仰角度的該標準姿態資料,其中,該設定指令可例如是來自於該使用者裝置,且是由該使用者裝置根據使用者的操作所產生。換句話說,若將該處理單元17接收到該設定指令的時間點作為一指定時間點,則在較佳實施態樣中,該處理單元17是根據該活動感測單元13在該指定時間點所產生的感測結果來產生該標準姿態資料。如此一來,使用者除了能在該使用者裝置上觀看該即時拍攝結果,更能在覺得該即時拍攝結果當前的拍攝角度適宜、觀看感受良好時操作該使用者裝置輸出該設定指令至該處理單元17,以使該處理單元17根據該活動感測單元13當下的感測結果設定該標準姿態資料。
在本實施例的第二種實施態樣中,該處理單元17獲得該標準姿態資料的方式,可例如是受使用者操作地在一測試拍攝期間內控制該拍攝鏡頭單元16進行錄影拍攝以及控制該活動感測單元13進行活動感測,以在該測試拍攝期間結束後獲得一由該拍攝鏡頭單元16在該測試拍攝期間內所產生的測試拍攝結果,以及一由該活動感測單元13在該測試拍攝期間內所產生的活動感測紀錄,其中,該活動感測紀錄例如包含多筆具有時間順序的歷史活動感測結果,且每一歷史活動感測結果例如包含一感測時間、一翻滾角度值及一俯仰角度值。在該處理單元17獲得該測試拍攝結果及該活動感測紀錄後,該處理單元17例如在與該使用者裝置建立無線通訊的情況下將該測試拍攝結果傳送至該使用者裝置,以使該使用者裝置能夠顯示該測試拍攝結果供使用者觀看。並且,當該處理單元17接收到一指示出該測試拍攝期間內之一指定時間點的設定指令時,該處理單元17例如從該等歷史活動感測結果中選出感測時間與該指定時間點最接近的其中一筆指定歷史活動感測結果,並根據該指定歷史活動感測結果的翻滾角度值及俯仰角度值決定該標準翻滾角度及該標準俯仰角度,從而產生包含該標準翻滾角度及該標準俯仰角度的該標準姿態資料,其中,該設定指令可例如是來自於該使用者裝置,且是由該使用者裝置根據使用者的操作所產生。如此一來,使用者能先操作該拍攝裝置1拍攝一段時間(即該測試拍攝期間),接著在該使用者裝置上觀看該測試拍攝結果,並根據該測試拍攝結果中拍攝角度適宜、觀看感受良好的影格來操作該使用者裝置傳送指示出該指定時間點的設定指令至該處理單元17,以使該處理單元17根據該設定指令選出該指定歷史活動感測結果,並根據該指定歷史活動感測結果設定該標準姿態資料。補充說明的是,該設定指令所指示出的該指定時間點是該測試拍攝結果之其中一影格在整段測試拍攝結果中所對應的時間點。
進一步地,在該處理單元17獲得該標準姿態資料後,該處理單元17還用於在該拍攝鏡頭單元16的拍攝過程中從該活動感測單元13接收一隨著時間更新的即時活動感測結果,其中,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指示出該殼體11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及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的即時轉動情形。並且,該處理單元17還用於將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與該標準姿態資料比對,並根據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與該標準姿態資料的比對結果即時地控制該第一轉動單元14及該第二轉動單元15分別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及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與該殼體11反向轉動,藉此使得該拍攝鏡頭單元16於現實環境中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及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的轉動量,小於該殼體11於現實環境中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及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的轉動量。補充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該處理單元17例如是透過控制一微型馬達(圖未示)轉動,而使該微型馬達進一步帶動該第一轉動單元14及該第二轉動單元15轉動,但並不以此為限。
更詳細地說,在本實施例中,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具有一對應該翻滾轉動方向R1的翻滾轉動角度,以及一對應該俯仰轉動方向R2的俯仰轉動角度,其中,該翻滾轉動角度指示出該殼體11於現實環境中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上的即時轉動方向及轉動量,而該俯仰轉動角度則指示出該殼體11於現實環境中在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的即時轉動方向及轉動量,而且,由於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是隨著時間而持續更新,故該翻滾轉動角度及該俯仰轉動角度亦相當於指示出該殼體11於現實環境中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上及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的轉動速度。
並且,該處理單元17將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與該標準姿態資料比對的方式,例如包含將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的翻滾轉動角度與該標準姿態資料的標準翻滾角度比對,並判斷該翻滾轉動角度與該標準翻滾角度之間的差異是否在一預先設定好的翻滾角度允許差異範圍之內。而且,若該處理單元17的判斷結果為否,則該處理單元17根據該翻滾轉動角度決定出一對應該翻滾轉動角度的翻滾補償角度,並根據該翻滾補償角度即時地控制該第一轉動單元14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上與該殼體11呈反向地同步等速轉動。
該處理單元17將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與該標準姿態資料比對的方式,例如還包含將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的俯仰轉動角度與該標準姿態資料的標準俯仰角度比對,並判斷該俯仰轉動角度與該標準俯仰角度之間的差異是否在一預先設定好的俯仰角度允許差異範圍之內。而且,若該處理單元17的判斷結果為否,則該處理單元17根據該俯仰轉動角度決定出一對應該俯仰轉動角度的俯仰補償角度,並根據該俯仰補償角度即時地控制該第二轉動單元15在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與該殼體11呈反向地同步等速轉動。
以圖3舉一例來說,當該殼體11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上沿著圖3所示出的一順時針翻滾方向rr1轉動時,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的翻滾轉動角度便會指示出該順時針翻滾方向rr1以及該殼體11朝該順時針翻滾方向rr1轉動的轉動量,在此情況下,若該處理單元17判斷出該翻滾轉動角度與該標準翻滾角度之間的差異並未在該翻滾角度允許差異範圍之內,該處理單元17例如會根據該翻滾轉動角度而決定出角度大小與該翻滾轉動角度一致的翻滾補償角度,並根據該翻滾補償角度控制該第一轉動單元14等速地朝著圖3所示出且方向與該順時針翻滾方向rr1相反的一逆時針翻滾方向rr2轉動。藉由控制該第一轉動單元14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上與該殼體11反向地等速轉動,假設使用者戴著設有該拍攝裝置1的安全帽騎乘機車(或自行車)並向左轉彎,雖然該拍攝裝置1的殼體11會隨著機車左彎時的傾斜而於現實環境中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上朝該順時針翻滾方向rr1轉動,但該處理單元17會在該殼體11朝該順時針翻滾方向rr1轉動的過程中即時地控制該第一轉動單元14相對於該殼體11朝向相反於該順時針翻滾方向rr1的逆時針翻滾方向rr2等速轉動,藉此使得該第一轉動單元14相對於該殼體11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上的轉動與該殼體11相對於現實環境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上的轉動相互抵銷,而相當於使該拍攝鏡頭單元16於現實環境中不產生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上的轉動(相當於在現實環境中的翻滾轉動方向R1上維持靜止)。如此一來,本實施例便能避免該拍攝鏡頭單元16的錄影影像隨著機車過彎而產生嚴重傾斜,所以,本實施例有助於讓錄影影像在使用者騎車過彎或者左右歪頭時仍維持水平,以使錄影影像能提供更佳的觀看感受。
以圖4舉另一例來說,當該殼體11在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沿著圖4所示出的一下俯俯仰方向rp1轉動時,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的翻滾轉動角度便會指示出該下俯俯仰方向rp1以及該殼體11朝該下俯俯仰方向rp1轉動的轉動量,在此情況下,若該處理單元17判斷出該俯仰轉動角度與該標準俯仰角度之間的差異並未在該俯仰角度允許差異範圍之內,該處理單元17例如會根據該俯仰轉動角度決定出角度大小與該俯仰轉動角度一致的俯仰補償角度,並根據該俯仰補償角度控制該第二轉動單元15等速地朝著圖4所示出且方向與該下俯俯仰方向rp1相反的一上揚俯仰方向rp2轉動。藉由控制該第二轉動單元15在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與該殼體11反向地等速轉動,假設使用者戴著設有該拍攝裝置1的安全帽騎乘機車時低頭,雖然該拍攝裝置1的殼體11會隨著使用者低頭而於現實環境中在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朝該下俯俯仰方向rp1轉動,但該處理單元17會在該殼體11朝該下俯俯仰方向rp1轉動的過程中即時地控制該第二轉動單元15相對於該殼體11朝向相反於該下俯俯仰方向rp1的上揚俯仰方向rp2等速轉動,藉此使得該第二轉動單元15相對於該殼體11在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的轉動與該殼體11相對於現實環境在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的轉動相互抵銷,而相當於使該拍攝鏡頭單元16於現實環境中不產生在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的轉動(相當於在現實環境中的俯仰轉動方向R2上維持靜止)。如此一來,本實施例便能避免該拍攝鏡頭單元16的錄影影像因為使用者低頭而無法拍攝到使用者正前方的環境,所以,本實施例有助於使該拍攝鏡頭單元16在使用者低頭或抬頭時仍能持續拍攝到使用者正前方的環境,以減少該拍攝鏡頭單元16因使用者低頭或抬頭而未能拍攝到正前方的情形。
補充說明的是,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該處理單元17也可例如是利用影像辨識技術而根據該拍攝鏡頭單元16產生的錄影影像分析該殼體11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及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的轉動,進而即時控制該第一轉動單元14及該第二轉動單元15分別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及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與該殼體11反向地等速轉動。舉例來說,該處理單元17可例如利用錄影影像中之道路標線所呈現的角度變化,來判斷該殼體11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上的即時轉動方向及轉動量,另一方面,該處理單元17可例如利用錄影影像中之地面與天空的面積比例變化,來判斷該殼體11在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的即時轉動方向及轉動量。並且,該處理單元17可例如是藉由控制該第一轉動單元14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上與該殼體11反向轉動,而使錄影影像中的道路標線維持概與錄影影像左右邊界平行的角度,藉此達成錄影影像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上的穩定。另一方面,該處理單元17可例如是藉由控制該第二轉動單元15在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與該殼體11反向轉動,而使錄影影像中之地面與天空的面積比例維持在一預定比例範圍之內(例如2:1~2.2:1),藉此達成錄影影像在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的穩定。
綜上所述,該拍攝鏡頭單元16能受該第一轉動單元14帶動地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上轉動,也能受該第二轉動單元15帶動地在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轉動,而且,該處理單元17會根據該活動感測單元16所產生的即時活動感測結果而控制該第一轉動單元14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上與該殼體11反向轉動,以及控制該第二轉動單元15在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與該殼體11反向轉動,從而使該拍攝鏡頭單元16於現實環境中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及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的轉動量小於該殼體11的轉動量,因此,該拍攝裝置能改善該拍攝鏡頭單元16的錄影影像因騎士頭部活動而嚴重傾斜及未能呈現騎士正前方環境的情形,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此外,藉由該處理單元17控制該第一轉動單元14及該第二轉動單元15分別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及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與該殼體11反向轉動,本實施例亦有助於避免該拍攝裝置1在該翻滾轉動方向R1及該俯仰轉動方向R2上的晃動導致錄影影像產生模糊。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拍攝裝置 11:殼體 111:內周面 110:安裝空間 12:蓋體 121:端壁 122:周壁 13:活動感測單元 14:第一轉動單元 140:開口 141:筒狀部分 142:連接部分 143:樞接軸 144:外周面 15:第二轉動單元 151:前表面 16:拍攝鏡頭單元 17:處理單元 L1:第一虛擬軸線 L2:第二虛擬軸線 D1:前後延伸方向 D2:左右延伸方向 R1:翻滾轉動方向 R2:俯仰轉動方向 rr1:順時針翻滾方向 rr2:逆時針翻滾方向 rp1:下俯俯仰方向 rp2:上揚俯仰方向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立體示意圖,示例性地繪示本發明拍攝裝置的一實施例、一由該實施例之一殼體所定義出的第一虛擬軸線,以及一由該實施例之一第一轉動單元的樞接軸所定義出的第二虛擬軸線; 圖2是該實施例的一方塊示意圖; 圖3是該實施例的一前側示意圖,用於輔助說明該實施例的一第一轉動單元如何相對於該殼體而在一翻滾轉動方向上朝一逆時針翻滾方向轉動;及 圖4是該實施例的一側面示意圖,用於輔助說明該實施例的一第二轉動單元如何相對於該殼體而在一俯仰轉動方向上朝一上揚俯仰方向轉動。
1:拍攝裝置
11:殼體
110:安裝空間
12:蓋體
121:端壁
122:周壁
14:第一轉動單元
140:開口
141:筒狀部分
142:連接部分
143:樞接軸
144:外周面
15:第二轉動單元
151:前表面
16:拍攝鏡頭單元
17:處理單元
L1:第一虛擬軸線
L2:第二虛擬軸線
D1:前後延伸方向
D2:左右延伸方向
R1:翻滾轉動方向
R2:俯仰轉動方向

Claims (10)

  1. 一種拍攝裝置,包含: 一殼體,定義出一通過該殼體本身的虛擬軸線,該殼體沿著該虛擬軸線延伸,且該虛擬軸線的延伸方向被作為一前後延伸方向; 一活動感測單元,設置於該殼體且用於感測該殼體於現實環境中的活動方式; 一第一轉動單元,設置於該殼體,且能相對於該殼體在一相對於該前後延伸方向的翻滾轉動方向上轉動; 一第二轉動單元,與該殼體連接,且能相對於該殼體在一相對於該前後延伸方向的俯仰轉動方向上轉動; 一拍攝鏡頭單元,設置於該第二轉動單元且能受該第一轉動單元及該第二轉動單元所帶動;及 一處理單元,設置於該殼體且電連接該活動感測單元、該第一轉動單元及該第二轉動單元,該處理單元用於從該活動感測單元接收一即時活動感測結果,其中,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指示出該殼體在該翻滾轉動方向及該俯仰轉動方向上的轉動情形,該處理單元還用於根據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控制該第一轉動單元及該第二轉動單元分別在該翻滾轉動方向及該俯仰轉動方向上與該殼體反向轉動,以使該拍攝鏡頭單元於現實環境中在該翻滾轉動方向及該俯仰轉動方向上的轉動量小於該殼體。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拍攝裝置,其中,該第二轉動單元是樞接於該第一轉動單元而透過該第一轉動單元與該殼體連接,且該第二轉動單元能受該第一轉動單元所帶動。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拍攝裝置,其中,該第一轉動單元包括一界定出一開口的筒狀部分,以及一連接該筒狀部分且沿著該虛擬軸線凸伸出該開口的連接部分,並且,該第二轉動單元是樞接於該連接部分。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拍攝裝置,其中,該殼體界定出一安裝空間,且該安裝空間的截面形狀與該第一轉動單元的筒狀部分形狀相配合。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拍攝裝置,其中,該殼體所具有的一內周面與該筒狀部分所具有的一外周面彼此相間隔。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拍攝裝置,還包含一能與該殼體組合的蓋體,該蓋體包括一呈透明狀的端壁,以及一由該端壁周圍延伸的周壁,其中,該周壁鄰近於該端壁的其中至少一部份呈透明狀。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拍攝裝置,其中,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具有一對應該翻滾轉動方向的翻滾轉動角度及一對應該俯仰轉動方向的俯仰轉動角度,該翻滾轉動角度指示出該殼體在該翻滾轉動方向上的轉動方向及轉動量,該俯仰轉動角度指示出該殼體在該俯仰轉動方向上的轉動方向及轉動量,並且,該處理單元是根據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決定出一對應該翻滾轉動角度的翻滾補償角度及一對應該俯仰轉動角度的俯仰補償角度,並根據該翻滾補償角度控制該第一轉動單元在該翻滾轉動方向上與該殼體呈反向地同步轉動,以及根據該俯仰補償角度控制該第二轉動單元在該俯仰轉動方向上與該殼體呈反向地同步轉動。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拍攝裝置,其中,該處理單元決定出該翻滾補償角度的方式,包含將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與一包含一標準翻滾角度及一標準俯仰角度的標準姿態資料比對,並判斷該翻滾轉動角度與該標準翻滾角度之間的差異是否在一翻滾角度允許差異範圍之內,以及在判斷結果為否時根據該翻滾轉動角度決定出該翻滾補償角度,並且,該處理單元決定出該俯仰補償角度的方式,包含將該即時活動感測結果與該標準姿態資料比對,並判斷該俯仰轉動角度與該標準俯仰角度之間的差異是否在一俯仰角度允許差異範圍之內,以及在判斷結果為否時根據該俯仰轉動角度決定出該俯仰補償角度。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拍攝裝置,其中,該處理單元獲得該標準姿態資料的方式包含:該處理單元在與一使用者裝置建立無線通訊的情況下控制該拍攝鏡頭單元進行錄影拍攝、控制該活動感測單元進行活動感測,並將該拍攝鏡頭單元進行錄影所產生的一即時拍攝結果傳送至該使用者裝置,當該處理單元在持續傳送該即時拍攝結果至該使用者裝置的過程中接收到一設定指令時,該處理單元根據該活動感測單元當下的感測結果決定該標準翻滾角度及該標準俯仰角度,從而產生該標準姿態資料。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拍攝裝置,其中,該處理單元獲得該標準姿態資料的方式包含:在一測試拍攝期間內控制該拍攝鏡頭單元進行錄影拍攝以及控制該活動感測單元進行活動感測,以在該測試拍攝期間結束後獲得一由該拍攝鏡頭單元在該測試拍攝期間內所產生的測試拍攝結果,以及一由該活動感測單元在該測試拍攝期間內所產生且包含多筆歷史活動感測結果的活動感測紀錄,該處理單元在獲得該測試拍攝結果及該活動感測紀錄後將該測試拍攝結果傳送至一使用者裝置以使該使用者裝置能顯示該測試拍攝結果,並在接收到一指示出該測試拍攝期間內之一指定時間點的設定指令時,從該等歷史活動感測結果中選出與該指定時間點對應的其中一筆指定歷史活動感測結果,並根據該指定歷史活動感測結果所包含的一翻滾角度值及一俯仰角度值決定該標準翻滾角度及該標準俯仰角度,從而產生該標準姿態資料。
TW110140435A 2021-10-29 2021-10-29 拍攝裝置 TWI7658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0435A TWI765837B (zh) 2021-10-29 2021-10-29 拍攝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0435A TWI765837B (zh) 2021-10-29 2021-10-29 拍攝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5837B true TWI765837B (zh) 2022-05-21
TW202318852A TW202318852A (zh) 2023-05-01

Family

ID=82594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0435A TWI765837B (zh) 2021-10-29 2021-10-29 拍攝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6583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47148A1 (en) * 2010-12-09 2012-06-14 Panasonic Corporation Imaging device
TW201527149A (zh) * 2014-01-03 2015-07-16 you-zheng Xu 車體轉向感應輔助攝影方法及其裝置
TWM516332U (zh) * 2015-11-11 2016-02-01 Jarvish Inc 具視線死角輔助功能的安全帽
CN209676340U (zh) * 2019-03-04 2019-11-22 李佳 三轴云台摄像头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47148A1 (en) * 2010-12-09 2012-06-14 Panasonic Corporation Imaging device
TW201527149A (zh) * 2014-01-03 2015-07-16 you-zheng Xu 車體轉向感應輔助攝影方法及其裝置
TWM516332U (zh) * 2015-11-11 2016-02-01 Jarvish Inc 具視線死角輔助功能的安全帽
CN209676340U (zh) * 2019-03-04 2019-11-22 李佳 三轴云台摄像头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8852A (zh) 2023-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21464B1 (en) Gimbal for 360-degree video and picture shooting
US7365793B2 (en) Image capture system and method
CN106210544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拍摄视频的防抖处理方法、系统
TWI689437B (zh) 自行車用攝影裝置及其控制裝置
WO2022032538A1 (zh) 全景拍摄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1991176B1 (ko) 360도 영상 및 사진 촬영용 짐벌
WO2017033619A1 (ja) 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撮像制御方法
JP689987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映像表示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839691A1 (en) Gimbal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gimbal,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027876A1 (zh) 增稳处理模组、无人机摄像系统以及图像增稳处理方法
US11988946B2 (en) Gimbal control method, gimbal, and imaging device
WO2018024239A1 (zh) 混合式图像稳定系统
JP2009139827A (ja) 画像振れ補正装置
TWI765837B (zh) 拍攝裝置
KR102399007B1 (ko) 휴대 단말기용 짐벌 장치
JP3206606U (ja) カメラ付き車載ミラー装置
WO2020107295A1 (zh) 拍摄方法和拍摄系统
CN110831860A (zh) 云台的控制方法、云台、飞行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4284496B2 (ja) 空間安定装置
CN217935703U (zh) 机载大幅面航空摄影系统装置
CN116112773A (zh) 拍摄装置
CN110785726A (zh) 云台的控制方法及手持云台、手持设备
CN112119362A (zh) 云台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6865720B2 (ja) 移動体、撮像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WO2018134926A1 (ja) 光学装置、移動体及び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