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4469B - 建築板的成型方法及其製品 - Google Patents

建築板的成型方法及其製品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4469B
TWI764469B TW109146008A TW109146008A TWI764469B TW I764469 B TWI764469 B TW I764469B TW 109146008 A TW109146008 A TW 109146008A TW 109146008 A TW109146008 A TW 109146008A TW I764469 B TWI764469 B TW I76446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rface layer
length direction
metal sheet
forming
building boar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6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5534A (zh
Inventor
吳慶隆
Original Assignee
尚潁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尚潁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尚潁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460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446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44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446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25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553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4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using natural or recycled building materials, e.g. straw, wool, clay or used tir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建築板的成型方法,包含:第一成型步驟是滾壓一第一金屬片而製成一表層,該表層包括多個沿一長度方向間隔排列並沿一寬度方向延伸的連接部,及多個銜接該等連接部且朝外凸出的隆起部。第二成型步驟是在多個岩棉條上切削出多個沿該長度方向間隔排列的凹槽,並將該等岩棉條沿該寬度方向緊密排列,而製成一包括多個沿該長度方向間隔排列且形狀分別對應該等隆起部的該等凸部的填充層。組裝步驟是將一第二金屬片、該填充層及該表層由下而上疊合,並使該等凸部分別充滿該等隆起部,而製得一建築板。本發明亦提供一種由前述方法製得的製品。

Description

建築板的成型方法及其製品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建築材料的成型方法,特別是指一種建築板的成型方法及其製品。
參閱圖1,一種現有的建築板材9,包含一底板91、一與該底板91間隔設置的面板92,及一填充於該底板91及該面板92間的防火料93。一般而言,是選用多條岩棉條931作為該防火料93,但由於一般便於取得的岩棉條規格品皆是呈平板狀,使得該底板91及該面板92通常也同樣呈平板狀,以對應該防火料93的形狀,並確保該防火料93能確實填滿於該底板91及該面板92間,避免該建築板材9在使用時因踩踏等原因而發生凹陷,如此一來,將使得該建築板材9的造型受到限制,而無法因應設計或設置場合的需求而進行造型上的變化。
由於岩棉條規格品通常呈長度為50或100公分且寬度為15公分的長條狀,若將該面板92滾壓成波浪狀,還須再將對應於該面板92凸起處的該等岩棉條931切割成對應於該底板91及該面板92間空隙的形狀,才能確實填滿該底板91及該面板92間的空隙。除了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及人力進行切割,更須因應不同的造型及規格需求各別切割該等岩棉條931,而不利於規模化生產,並大幅提高製作成本,確實有必要加以改善。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降低製作成本,並能製作出兼具結構強度及多元造型的建築板的成型方法。
於是,本發明建築板的成型方法,包含一準備步驟、一個第一成型步驟、一個第二成型步驟,及一組裝步驟。
在該準備步驟中,準備一個第一金屬片、一個第二金屬片,及多個沿一長度方向延伸的岩棉條。在該第一成型步驟中,以一滾輪成型機滾壓該第一金屬片,而製成一表層,該表層包括多個沿該長度方向間隔排列並沿一垂直該長度方向的寬度方向延伸的連接部,及多個銜接該等連接部且朝外凸出的隆起部。
在該第二成型步驟中,以一切削機在每一個岩棉條上切削出多個沿該長度方向間隔排列的凹槽,並將該等岩棉條沿該寬度方向緊密排列,而製成一形狀對應於該表層的填充層,該填充層包括多個沿該長度方向間隔排列且形狀分別對應該等隆起部的凸部,及一銜接該等凸部底側的銜接部。在該組裝步驟中,將該第二金屬片、該填充層,及該表層由下而上疊合,並使該填充層的該等凸部分別充滿該表層的該等隆起部,而製得一建築板。
另外,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強度佳且造型多元的建築板。
於是,本發明建築板是由上述建築板的成型方法所製得。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以該第一成型步驟將該第一金屬片滾壓成型為該表層,並在該第二成型步驟中將該等岩棉條進行切削並緊密排列成該填充層,使得該填充層的該等凸部能充分填滿該表層的該等隆起部與該填充層的銜接部間的空隙,即能使該建築板兼具多元造型及結構強度,並能有效降低製作的人力及時間成本。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配合參閱圖2與圖3,本發明建築板的成型方法的一方法實施例,包含一準備步驟S1、一個第一成型步驟S2、一個第二成型步驟S3,及一組裝步驟S4。
在該準備步驟S1中,準備一個第一金屬片A、一個第二金屬片B,及多個沿一長度方向D1延伸的岩棉條C。藉由該第一金屬片A及該第二金屬片B的可撓性與剛性,除了能使成品具有較佳的結構強度,還能較容易地進行加工,以便於將該第一金屬片A依照使用需求或外觀喜好,加工不同的實施態樣,使成品的外觀能更加多元。另外,還能藉由金屬的導熱特性,將熱能自較高溫處導向較低溫處,以降低成品在不同區域的溫差,並降低火災發生時因局部區域集中受熱,而使成品發生局部性損壞的風險。再者,該等岩棉條C約可耐受600℃至700℃的高溫,並具有較高的結構強度,可確保成品具有一定的結構強度。
在該第一成型步驟S2中,以一滾輪成型機(未繪示)滾壓該第一金屬片A,而製成一表層2,該表層2包括多個沿該長度方向D1間隔排列並沿一垂直該長度方向D1的寬度方向D2延伸的連接部21,及多個銜接該等連接部21且朝外凸出的隆起部22。其中,圖3是以該滾輪成型機將該第一金屬片A成型出呈梯形的該等隆起部22作為示例,然而,在本方法實施例的其他實施態樣中,該等隆起部22的形狀也可以是方形、三角形、圓弧形,或上述的組合,並不以梯形為限。須特別說明的是,該滾輪成型機即為一般常見的金屬板冷軋滾輪成型機,由於該滾輪成型機已為所屬技術領域人員所熟習,因此不再於本案中贅述,同時在圖式中省略繪示。
配合參閱圖3與圖4,在該第二成型步驟S3中,是以一如圖4所示的切削機X,在每一個岩棉條C上切削出多個沿該長度方向D1間隔排列的凹槽E,並將該等岩棉條C沿該寬度方向D2緊密排列,而製成一形狀對應於該表層2的填充層3,該填充層3包括多個沿該長度方向D1間隔排列且形狀分別對應該等隆起部22的凸部31,及一銜接該等凸部31底側的銜接部32。其中,圖3與圖4是以該切削機X將該等岩棉條C成型出呈梯形的該等凸部31作為示例,然而,在本方法實施例的其他實施態樣中,該等凸部31的形狀也可以是方形、三角形、圓弧形,或上述的組合,只要能對應該表層2的該等隆起部22的形狀,且能充分填滿該等隆起部22即可,並不以梯形為限。
在本方法實施例中,該切削機X包括多個間隔設置的刀具X1,及一穿設於該等刀具X1的轉軸X2。藉此,即能依據該填充層3的該等凸部31之設置間距需求,選用適當寬度的該等刀具X1,並依據該等凸部31的寬度需求,調整該等刀具X1的間距,再將該等刀具X1如圖4所示地貼抵在所要切削的該岩棉條C上,當啟動該切削機X而驅動該等刀具X1以該轉軸X2為軸心轉動後,即能如圖4所示地在每一個岩棉條C上切削出該等凹槽E。
再次配合參閱圖2與圖3,在該組裝步驟S4中,將該第二金屬片B、該填充層3,及該表層2由下而上疊合,並使該填充層3的該等凸部31分別充滿該表層2的該等隆起部22,而製得一建築板。
本方法實施例是以該第一成型步驟S2將該第一金屬片A滾壓成型為呈凹凸起伏狀的該表層2,並以該第二成型步驟S3將該等岩棉條C進行切削並緊密排列成該填充層3,使得該填充層3的該等凸部31能充分填滿該表層2的該等隆起部22與該填充層3的銜接部32間的空隙,即能製成兼具多元造型及結構強度的該建築板,並能有效降低製作的人力及時間成本。
參閱圖5,本發明建築板的一物品實施例的一個第一實施態樣,是以該方法實施例所製得,並包含一基層1、一與該基層1間隔設置的表層2,及一材質為岩棉且設置在該基層1與該表層2間的填充層3。在本物品實施例中,該基層1是由該第二金屬片B(繪示於圖3)所製成,而該表層2是由該第一金屬片A(繪示於圖3)所製成,也就是說,該基層1及該表層2的材質皆為金屬。該表層2包括多個沿一長度方向D1間隔排列並沿一垂直該長度方向D1的寬度方向D2延伸的連接部21,及多個銜接該等連接部21且朝外凸出的隆起部22。
該填充層3包括多個形狀分別對應於該等隆起部22且充滿該等隆起部22的凸部31,及一銜接該等凸部31底側的銜接部32。由於該等凸部31將充分填滿該等隆起部22,即能在將該表層2設計為凹凸起伏狀的同時維持該物品實施例的結構強度,便能使該物品實施例的造型更多元化。因此,該物品實施例除了能因應設計或場合的需要,而應用在建築中不同區域的內牆或外牆上,更能藉由其多元的造型應用在建築的屋頂等其他區域,相較於現有的該建築板材9(繪示於圖1)而言泛用性更高。在本第一實施態樣中,該表層2的該等隆起部22的形狀,以及該填充層3的該等凸部31的形狀皆是呈彼此對應的梯形。
參閱圖6,該物品實施例的一個第二實施態樣,與該第一實施態樣大致相同,不同處在於:該表層2的該等隆起部22的形狀,以及該填充層3的該等凸部31的形狀皆是呈彼此對應的方形。
參閱圖7,該物品實施例的一個第三實施態樣,與該第一實施態樣大致相同,不同處在於:該表層2的該等隆起部22的形狀,以及該填充層3的該等凸部31的形狀皆是呈彼此對應的三角形。
參閱圖8,該物品實施例的一個第四實施態樣,與該第一實施態樣大致相同,不同處在於:該表層2的該等隆起部22的形狀,以及該填充層3的該等凸部31的形狀皆是呈彼此對應的圓弧形。
參閱圖9,該物品實施例的一個第五實施態樣,與該第一實施態樣大致相同,不同處在於:該表層2的該等隆起部22的形狀,以及該填充層3的該等凸部31的形狀是呈彼此對應的梯形、三角形及圓弧形的組合。當然,在該物品實施例的其他實施態樣中,該表層2的該等隆起部22及該填充層3的該等凸部31的形狀選自於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弧形,或上述的組合,形狀的選擇及排列方式並不以本案的各實施態樣為限。
配合參閱圖5至圖9,就該表層2的外觀而言,該物品實施例的該第二至第五實施態樣皆提供了不同於該第一實施態樣的造型,使得該物品實施例能配合不同的設置場合及需求,而變化出更多元的造型,讓使用者具有更多選擇。另外,配合將該填充層3的該等凸部31設計成對應於該等隆起部22的形狀,使該等凸部31能確實填滿該等隆起部22與該填充層3的銜接部32間的空隙,避免在使用時因踩踏或二次施工(例如加掛鐵釘)等原因而發生凹陷,而能確保該物品實施例的結構強度,並有效延長使用壽命。
綜上所述,本發明建築板的成型方法及其製品,以該第一成型步驟S2將該第一金屬片A滾壓成型為呈凹凸起伏狀的該表層2,並以該第二成型步驟S3將該等岩棉條C進行切削並緊密排列成該填充層3,使得該填充層3的該等凸部31能充分填滿該表層2的該等隆起部22與該填充層3的銜接部32間的空隙,即能製成兼具多元造型及結構強度的該建築板,並能有效降低製作的人力及時間成本,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基層 2:表層 21:連接部 22:隆起部 3:填充層 31:凸部 32:銜接部 9:建築板材 A:第一金屬片 B:第二金屬片 C:岩棉條 D1:長度方向 D2:寬度方向 E:凹槽 S1:準備步驟 S2:第一成型步驟 S3:第二成型步驟 S4:組裝步驟 X:切削機 X1:刀具 X2:轉軸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不完整的立體分解圖,說明一種現有的耐火牆板; 圖2是一方塊流程圖,說明本發明建築板的成型方法的一方法實施例; 圖3是一流程示意圖,配合圖2說明該方法實施例的執行流程; 圖4是一示意圖,說明該方法實施例的一個第二成型步驟; 圖5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本發明建築板的一物品實施例的一個第一實施態樣; 圖6是一側視示意圖,說明該物品實施例的一個第二實施態樣; 圖7是一側視示意圖,說明該物品實施例的一個第三實施態樣; 圖8是一側視示意圖,說明該物品實施例的一個第四實施態樣;及 圖9是一側視示意圖,說明該物品實施例的一個第五實施態樣。
S1:準備步驟
S2:第一成型步驟
S3:第二成型步驟
S4:組裝步驟

Claims (4)

  1. 一種建築板的成型方法,包含: 一準備步驟,準備一個第一金屬片、一個第二金屬片,及多個沿一長度方向延伸的岩棉條; 一個第一成型步驟,以一滾輪成型機滾壓該第一金屬片,而製成一表層,該表層包括多個沿該長度方向間隔排列並沿一垂直該長度方向的寬度方向延伸的連接部,及多個銜接該等連接部且朝外凸出的隆起部; 一個第二成型步驟,以一切削機在每一岩棉條上切削出多個沿該長度方向間隔排列的凹槽,並將該等岩棉條沿該寬度方向緊密排列,而製成一形狀對應於該表層的填充層,該填充層包括多個沿該長度方向間隔排列且形狀分別對應該等隆起部的凸部,及一銜接該等凸部底側的銜接部;及 一組裝步驟,將該第二金屬片、該填充層,及該表層由下而上疊合,並使該填充層的該等凸部分別充滿該表層的該等隆起部,而製得一建築板。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建築板的成型方法,其中,在該第一成型步驟中,該等隆起部的形狀是選自於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弧形,或上述的組合。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建築板的成型方法,其中,在該第二成型步驟中,該等凸部的形狀是選自於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弧形,或上述的組合。
  4. 一種建築板,是由一種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成型方法所製得。
TW109146008A 2020-12-24 2020-12-24 建築板的成型方法及其製品 TWI7644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6008A TWI764469B (zh) 2020-12-24 2020-12-24 建築板的成型方法及其製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6008A TWI764469B (zh) 2020-12-24 2020-12-24 建築板的成型方法及其製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4469B true TWI764469B (zh) 2022-05-11
TW202225534A TW202225534A (zh) 2022-07-01

Family

ID=82594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6008A TWI764469B (zh) 2020-12-24 2020-12-24 建築板的成型方法及其製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6446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91318U (en) * 1999-12-03 2002-06-11 Ji-Sheng Huang Board structure
WO2013023383A1 (zh) * 2011-08-18 2013-02-21 惠州维岛美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用复合板及复合板结构的墙体及建筑物
CN111648522A (zh) * 2020-06-15 2020-09-11 程岚 一种夹芯保温岩棉板及其制作工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91318U (en) * 1999-12-03 2002-06-11 Ji-Sheng Huang Board structure
WO2013023383A1 (zh) * 2011-08-18 2013-02-21 惠州维岛美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用复合板及复合板结构的墙体及建筑物
CN111648522A (zh) * 2020-06-15 2020-09-11 程岚 一种夹芯保温岩棉板及其制作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5534A (zh)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41755C (en) Building panels with support members extending partially through the panels and method therefor
US2956785A (en) Heating panel construction
US8192818B2 (en) Sandwich element
US20100300012A1 (en) Building Panels with Support Members Extending Partially Through the Panels and Method Therefor
JP5077664B2 (ja) 外断熱・隣地空き無しrc建築工法
JP7040908B2 (ja) サンドイッチパネル、及び壁ユニット
WO2007097686A2 (en) Thermal insulation plate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core, thermally insulated structure of such plates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such structure
JP5453907B2 (ja) 建物の施工方法
TWI764469B (zh) 建築板的成型方法及其製品
JP3220083B2 (ja) エンボス金属板
TWI759032B (zh) 建築板及其成型方法
CA2556625A1 (en) Constructive element, formed by a sheet having a constant thickness, whose section comprises an unfolded region with an element rotated 180 degrees with regard to its rotation prior to being unfolded; this unfolding means that material is sa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tructive elements such as profiles, without damaging their structural performance
JP2015143426A (ja) 壁下地用面材及び壁構造
WO2018217129A1 (ru) Панель с сотовым наполнителем
CN203742227U (zh) 带有平行结构保温层的保温钢板筒仓
RU172984U1 (ru) Панель с сотовым наполнителем
IL42661A (en) Structural element
JP2016094799A (ja) 集成断熱材および断熱複合板
TWM604805U (zh) 複合層板
KR101313983B1 (ko) 건축용 단열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EP1611298A1 (en) Aerated insulating panel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JP7292017B2 (ja) 床タイル
RU203520U1 (ru) Стеновая панель
CN213143516U (zh) 一种双曲面保温铝单板
RU222638U1 (ru) Стеновая многослойная панел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