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9032B - 建築板及其成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建築板及其成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9032B
TWI759032B TW109146007A TW109146007A TWI759032B TW I759032 B TWI759032 B TW I759032B TW 109146007 A TW109146007 A TW 109146007A TW 109146007 A TW109146007 A TW 109146007A TW I759032 B TWI759032 B TW I75903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heet
filling layer
building board
surfac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6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5533A (zh
Inventor
吳慶隆
Original Assignee
尚潁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尚潁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尚潁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460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903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9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903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25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5533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建築板,包含一基層、一與該基層間隔設置的表層、一材質為岩棉且設置在該基層與該表層間的第一填充層,及一材質為矽酸鈣且設置在該第一填充層與該表層間的第二填充層。該表層包括多個沿一銜接方向間隔排列並沿一垂直該銜接方向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連接部,及多個銜接該等連接部且朝外凸出的隆起部。該第二填充層包括多個形狀分別對應於該等隆起部且充滿該等隆起部的凸部。本發明亦提供該建築板的成型方法,能確實製得該建築板。

Description

建築板及其成型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建築用的板材,特別是指一種建築板及其成型方法。
參閱圖1,一種現有的建築板材9,包含一底板91、一與該底板91間隔設置的面板92,及一填充於該底板91及該面板92間的防火料93。若要提升防火性能,較佳是選用矽酸鈣板作為該防火料93,但由於一般便於取得的矽酸鈣板規格品皆是呈平板狀,使得該底板91及該面板92通常也必須同樣呈平板狀,以對應該防火料93的形狀,並確保該防火料93能確實填滿於該底板91及該面板92間,避免該建築板材9在使用時因踩踏等原因而發生凹陷。如此一來,將使得該建築板材9的造型受到限制,而無法因應設計或場合需求而將該面板92進行造型上的變化,確實有必要加以改善。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兼具結構強度及多元造型的建築板。
於是,本發明建築板包含一基層、一與該基層間隔設置的表層、一材質為岩棉且設置在該基層與該表層間的第一填充層,及一材質為矽酸鈣且設置在該第一填充層與該表層間的第二填充層。該表層包括多個沿一銜接方向間隔排列並沿一垂直該銜接方向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連接部,及多個銜接該等連接部且朝外凸出的隆起部。該第二填充層包括多個形狀分別對應於該等隆起部且充滿該等隆起部的凸部。
另外,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前述建築板的成型方法。
於是,本發明建築板的成型方法,包含一準備步驟、一個第一成型步驟、一個第二成型步驟,及一組裝步驟。
在該準備步驟中,準備一個第一金屬片、一個第二金屬片、一個第一矽酸鈣片,及一岩棉片。在該第一成型步驟中,以一滾輪成型機滾壓該第一金屬片,而製成一表層,該表層包括多個沿一銜接方向間隔排列並沿一垂直該銜接方向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連接部,及多個銜接該等連接部且朝外凸出的隆起部。
在該第二成型步驟中,將該第一矽酸鈣片切削成二個形狀相同且形狀對應於該表層的第二填充層,每一個第二填充層包括多個形狀分別對應該等隆起部的凸部。在該組裝步驟中,將該第二金屬片、該岩棉片、其中一個第二填充層,及該表層由下而上疊 合,並使該等凸部分別充滿該表層的該等隆起部,而製得一建築板。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以該第一成型步驟將該第一金屬片滾壓成型為該表層,並在該第二成型步驟中將該第一矽酸鈣片切削成形狀相同且形狀對應於該表層的該等第二填充層,使得每一個第二填充層的該等凸部皆能充分填滿該表層的該等隆起部與該岩棉片所製成的該第一填充層間的空隙,即能使該建築板兼具多元造型及結構強度,並能藉由形狀相同的該等第二填充層避免裁切出無法接續利用的餘料,而有效地降低製作的人力、時間,及材料成本。
1:基層
11:橫連部
12:肋部
2:表層
21:連接部
22:隆起部
3:第一填充層
4:第二填充層
41:凸部
5:第三填充層
6:第四填充層
9:建築板材
A:第一金屬片
B:第二金屬片
C:第一矽酸鈣片
D1:銜接方向
D2:延伸方向
E:岩棉片
F:第二矽酸鈣片
G:第三矽酸鈣片
S1:準備步驟
S2:第一成型步驟
S3:第二成型步驟
S4:組裝步驟
X:切削機
Y:刀具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一不完整的剖視圖,說明一種現有的耐火牆板;圖2是一方塊流程圖,說明本發明建築板的成型方法的一個第一方法實施例;圖3是一流程示意圖,配合圖2說明該第一方法實施例的執行流程;圖4是一示意圖,說明該第一方法實施例的一個第二成型步驟;圖5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本發明建築板的一個第一物品實 施例;圖6是一不完整的剖視圖,說明本發明建築板的一個第二物品實施例;圖7是一不完整的剖視圖,說明本發明建築板的一個第三物品實施例;圖8是一不完整的剖視圖,說明該第三物品實施例的另一種實施態樣;及圖9是一不完整的剖視圖,說明本發明建築板的一個第四物品實施例。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配合參閱圖2與圖3,本發明建築板的成型方法的一個第一方法實施例,包含一準備步驟S1、一個第一成型步驟S2、一個第二成型步驟S3,及一組裝步驟S4。
在該準備步驟S1中,準備一個第一金屬片A、一個第二金屬片B、一個第一矽酸鈣片C,及一岩棉片E。藉由該第一金屬片A及該第二金屬片B的可撓性與剛性,除了能使成品具有較佳的結構強度,還能較容易地進行加工,以便於將該第一金屬片A依照 使用需求或外觀喜好,加工出不同的實施態樣,使成品的外觀能更加多元。另外,還能藉由金屬的導熱特性,將熱能自較高溫處導向較低溫處,以降低成品在不同區域的溫差,並降低火災發生時因局部區域集中受熱,而使成品發生局部性損壞的風險。
再者,該第一矽酸鈣片C最高可耐受1000℃的高溫,該岩棉片E則約可耐受600℃至700℃,並具有較高的結構強度,可確保成品具有一定的結構強度,且該第一矽酸鈣片C及該岩棉片E皆具有良好的隔熱、防潮等性能。因此,以該第一矽酸鈣片C及該岩棉片E配合製作成品,可利用其材料特性提升成品的耐用度及耐火性,並能增加成品的適用範圍。
在該第一成型步驟S2中,以一滾輪成型機(未繪示)滾壓該第一金屬片A,而製成一表層2。該表層2包括多個沿一銜接方向D1間隔排列並沿一垂直該銜接方向D1的延伸方向D2(繪示於圖5)延伸的連接部21,及多個銜接該等連接部21且朝外凸出的隆起部22。
在本第一方法實施例的其中一個實施態樣中,圖3是以該滾輪成型機將該第一金屬片A成型出呈梯形的該等隆起部22作為示例,然而,在本第一方法實施例的其他實施態樣中,該等隆起部22的形狀也可以是方形、三角形、圓弧形,或上述的組合,並不以梯形為限。須特別說明的是,該滾輪成型機即為一般常見的金屬 板冷軋滾輪成型機,由於該滾輪成型機已為所屬技術領域人員所熟習,因此不再於本案中贅述,同時在圖式中省略繪示。
配合參閱圖3與圖4,在該第二成型步驟S3中,是以一如圖4所示的切削機X,將該第一矽酸鈣片C切削成二個形狀相同且形狀對應於該表層2的第二填充層4,每一個第二填充層4包括多個形狀分別對應該等隆起部22的凸部41,其中,圖3與圖4是以該切削機X將該第一矽酸鈣片C成型出呈梯形的該等凸部41作為示例。然而,在本第一方法實施例的其他實施態樣中,該等凸部41的形狀也可以是方形、三角形、圓弧形,或上述的組合,只要能對應該表層2的該等隆起部22的形狀,且能充分填滿該等隆起部22即可,並不以梯形為限。
在本第一方法實施例中,該切削機X包括多個間隔設置的刀具Y,藉此,即能依據該第二填充層4的該等凸部41的形狀及寬度需求,調整該等刀具Y的間距,以及沿該銜接方向D1的傾斜角度,當啟動該切削機X後,再將該第一矽酸鈣片C沿垂直該銜接方向D1的該延伸方向D2(繪示於圖5)如圖4所示地推入該切削機X,即能使該第一矽酸鈣片C受到該等刀具Y的切割,而形成該等第二填充層4。在本第一方法實施例的其他實施態樣中,也可以藉由選擇不同態樣的該等刀具Y,或是調整該等刀具Y的配置方式,而切割出不同形狀的該等凸部41。
再次配合參閱圖2與圖3,在該組裝步驟S4中,將該第二金屬片B、該岩棉片E、其中一個第二填充層4,及該表層2由下而上疊合,並使該等凸部41分別充滿該表層2的該等隆起部22,而製得一建築板。
本第一方法實施例是以該第一成型步驟S2將該第一金屬片A滾壓成型為呈凹凸起伏狀的該表層2,並以該第二成型步驟S3將該第一矽酸鈣片C進行切削而製成該等第二填充層4,使得每一個第二填充層4的該等凸部41能充分填滿該表層2的該等隆起部22與該岩棉片E間的空隙,即能製成兼具多元造型及結構強度的該建築板,並能有效降低製作的人力及時間成本。此外,由於進行一次該第二成型步驟S3,即能製成形狀相同的該等第二填充層4,除了可避免裁切出無法接續利用的餘料,而降低材料成本,更能將暫未使用到的該第二填充層4用於製作另一個建築板,而可有效提升加工效率。
參閱圖5,本發明建築板的一個第一物品實施例,是以該第一方法實施例所製得,並包含一基層1、一與該基層1間隔設置的表層2、一材質為岩棉且設置在該基層1與該表層2間的第一填充層3,及一材質為矽酸鈣且設置在該第一填充層3與該表層2間的第二填充層4。
在本第一物品實施例中,該基層1是由該第二金屬片B (繪示於圖3)所製成,而該表層2是由該第一金屬片A(繪示於圖3)所製成,也就是說,該基層1及該表層2的材質皆為金屬。該基層1是呈平板狀,該表層2包括多個沿一銜接方向D1間隔排列並沿一垂直該銜接方向D1的延伸方向D2延伸的連接部21,及多個銜接該等連接部21且朝外凸出的隆起部22。
該第二填充層4包括多個形狀分別對應於該等隆起部22,且充滿該等隆起部22的凸部41。由於該等凸部41將充分填滿該等隆起部22,即能在將該表層2設計為凹凸起伏狀的同時維持本第一物品實施例的結構強度,便能使本第一物品實施例的造型更多元化。因此,本第一物品實施例除了能因應設計或場合的需要,而應用在建築中不同區域的內牆或外牆上,更能藉由其多元的造型應用在建築的屋頂等其他區域,相較於現有的該建築板材9(繪示於圖1)而言泛用性更高。在本第一物品實施例中,該表層2的該等隆起部22的形狀,以及該第二填充層4的該等凸部41的形狀皆是呈彼此對應的梯形。
配合參閱圖2與圖6,本發明建築板的成型方法的一個第二方法實施例,用於製造如圖6所示的本發明建築板的一個第二物品實施例。本第二方法實施例與該第一方法實施例大致相同,不同處在於:在該第一成型步驟S2中,還以該滾輪成型機滾壓該第二金屬片B,而製成一基層1,使該第二物品實施例的該基層1呈凹凸 起伏狀,並包括多個間隔排列的橫連部11,及多個銜接該等橫連部11且朝外凸出的肋部12,且該等肋部12凸出的高度小於該表層2的該等隆起部22。在該第二物品實施例中,該表層2的該等隆起部22的形狀,以及該第二填充層4的該等凸部41的形狀皆是呈彼此對應的方形。
在該第二方法實施例及該第二物品實施例中,該等肋部12的形狀為方形,可提升該基層1的結構強度,且能在搬運時增加與手部間的摩擦力,而具有便於搬運的優點,並可藉由該等橫連部11及該等肋部12所配合呈現的造型,使該建築板更加美觀,同時能配合呈方形的該等隆起部22,使該建築板的造型具有更高的整體性。然而,在本第二方法實施例的其他實施態樣中,該等肋部12的形狀並不以此為限,可依據造型需求進行各種變化。
配合參閱圖2與圖7,本發明建築板的成型方法的一個第三方法實施例,用於製造如圖7所示的本發明建築板的一個第三物品實施例。本第三方法實施例與該第一方法實施例大致相同,不同處在於:在該準備步驟S1中,還準備一個第二矽酸鈣片F,在該組裝步驟S4中,還將該第二矽酸鈣片F鄰設在該岩棉片E朝向該第二填充層4的一面,使該第三物品實施例還包含一材質為矽酸鈣且鄰接在該第一填充層3朝向該第二填充層4的一面的第三填充層5。在該第三物品實施例中,該表層2的該等隆起部22的形狀,以及該 第二填充層4的該等凸部41的形狀皆是呈彼此對應的圓弧形。
配合參閱圖2與圖8,須特別說明的是,在本第三方法實施例的其他實施態樣中,該第二矽酸鈣片F也可以鄰設在該岩棉片E遠離該第二填充層4的一面,使該第三物品實施例的該第三填充層5是如圖8所示的另一種實施態樣,鄰接在該第一填充層3遠離該第二填充層4的一面。另外,該第三物品實施例的該等隆起部22的形狀,以及該等凸部41的形狀也可以呈彼此對應的方形、梯形、三角形及圓弧形的組合,當然,在其他實施態樣中,該等隆起部22及該等凸部41的形狀選擇及排列方式並不以本案繪示的態樣為限。
配合參閱圖2與圖9,本發明建築板的成型方法的一個第四方法實施例,用於製造如圖9所示的本發明建築板的一個第四物品實施例。本第四方法實施例與該第三方法實施例大致相同,不同處在於:在該準備步驟S1中,還準備一個第三矽酸鈣片G,在該組裝步驟S4中,還將該第三矽酸鈣片G鄰設在該岩棉片E遠離該第二填充層4的一面,使該第四物品實施例還包含一材質為矽酸鈣且鄰接在該第一填充層3遠離該第二填充層4的一面的第四填充層6。另外,在該第四物品實施例中,該表層2的該等隆起部22的形狀,以及該第二填充層4的該等凸部41的形狀皆是呈彼此對應的三角形。
配合參閱圖6至圖9,就該表層2的外觀而言,該第二至 第四物品實施例皆提供了不同於該第一物品實施例的造型,使得該第一至第四物品實施例能配合不同的設置場合及需求,而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選擇。另外,配合將該第二填充層4的該等凸部41設計成對應於該表層2的該等隆起部22的形狀,使該等凸部41能確實填滿該等隆起部22與該第一填充層3間的空隙,避免在使用時因踩踏或二次施工(例如加掛鐵釘)等原因而發生凹陷,而能確保該建築板的結構強度,並有效延長使用壽命。
此外,就填充在該基層1與該表層2間的該第一填充層3、該第二填充層4、該第三填充層5,及該第四填充層6的設置與組合而言,可利用矽酸鈣及岩棉的材料特性差異,而視結構強度、防火性能,及重量等實際使用需求,將矽酸鈣及岩棉進行配置上的組合,進一步加工出更符合使用需求的該建築板。
綜上所述,本發明建築板及其成型方法,以該第一成型步驟S2將該第一金屬片A滾壓成型為該表層2,並在該第二成型步驟S3中將該第一矽酸鈣片C切削成形狀相同且形狀對應於該表層2的該等第二填充層4,使得該第二填充層4的該等凸部41能充分填滿該表層2的該等隆起部22與該岩棉片E所製成的該第一填充層3間的空隙,即能使該建築板兼具多元造型及結構強度,並能有效降低製作的人力、時間,及材料成本。另外,可利用矽酸鈣及岩棉的材料特性差異,而視結構強度、防火性能,及重量等實際使用需 求,將矽酸鈣及岩棉進行配置上的組合,進一步加工出更符合使用需求的該建築板,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基層
2:表層
21:連接部
22:隆起部
3:第一填充層
4:第二填充層
41:凸部
D1:銜接方向
D2:延伸方向

Claims (10)

  1. 一種建築板,包含: 一基層; 一表層,與該基層間隔設置,並包括多個沿一銜接方向間隔排列並沿一垂直該銜接方向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連接部,及多個銜接該等連接部且朝外凸出的隆起部; 一個第一填充層,材質為岩棉且設置在該基層與該表層間;及 一個第二填充層,材質為矽酸鈣且設置在該第一填充層與該表層間,並包括多個形狀分別對應於該等隆起部且充滿該等隆起部的凸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建築板,其中,該基層是呈凹凸起伏狀,並包括多個間隔排列的橫連部,及多個銜接該等橫連部且朝外凸出的肋部,且該等肋部的高度小於該表層的該等隆起部。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建築板,還包含一材質為矽酸鈣且鄰接在該第一填充層朝向或遠離該第二填充層的一面的第三填充層。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建築板,其中,該等凸部的形狀是選自於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圓弧形,或上述的組合。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建築板,還包含一材質為矽酸鈣且鄰接在該第一填充層遠離該第二填充層的一面的第四填充層。
  6. 一種建築板的成型方法,包含: 一準備步驟,準備一個第一金屬片、一個第二金屬片、一個第一矽酸鈣片,及一岩棉片; 一個第一成型步驟,以一滾輪成型機滾壓該第一金屬片,而製成一表層,該表層包括多個沿一銜接方向間隔排列並沿一垂直該銜接方向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連接部,及多個銜接該等連接部且朝外凸出的隆起部; 一個第二成型步驟,將該第一矽酸鈣片切削成二個形狀相同且形狀對應於該表層的第二填充層,每一個第二填充層包括多個形狀分別對應該等隆起部的凸部;及 一組裝步驟,將該第二金屬片、該岩棉片、其中一個第二填充層,及該表層由下而上疊合,並使該第二填充層的該等凸部分別充滿該表層的該等隆起部,而製得一建築板。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建築板的成型方法,其中,在該第一成型步驟中,還以該滾輪成型機滾壓該第二金屬片,而製成一基層,該基層包括多個間隔排列的橫連部,及多個銜接該等橫連部且朝外凸出的肋部,且該等肋部凸出的高度小於該表層的該等隆起部。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建築板的成型方法,其中,在該準備步驟中,還準備一個第二矽酸鈣片,在該組裝步驟中,還將該第二矽酸鈣片鄰設在該岩棉片朝向或遠離該第二填充層的一面。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建築板的成型方法,其中,在該準備步驟中,還準備一個第三矽酸鈣片,在該組裝步驟中,還將該第三矽酸鈣片鄰設在該岩棉片遠離該第二填充層的一面。
  10. 如請求項6所述的建築板的成型方法,其中,在該第二成型步驟中,該等凸部的形狀是選自於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圓弧形,或上述的組合。
TW109146007A 2020-12-24 2020-12-24 建築板及其成型方法 TWI7590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6007A TWI759032B (zh) 2020-12-24 2020-12-24 建築板及其成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6007A TWI759032B (zh) 2020-12-24 2020-12-24 建築板及其成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59032B true TWI759032B (zh) 2022-03-21
TW202225533A TW202225533A (zh) 2022-07-01

Family

ID=81711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6007A TWI759032B (zh) 2020-12-24 2020-12-24 建築板及其成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5903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01910U (en) * 2006-05-12 2006-12-01 Ju-Luan Tsai Improved structure of heat insulation material
WO2013023383A1 (zh) * 2011-08-18 2013-02-21 惠州维岛美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用复合板及复合板结构的墙体及建筑物
CN111648522A (zh) * 2020-06-15 2020-09-11 程岚 一种夹芯保温岩棉板及其制作工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01910U (en) * 2006-05-12 2006-12-01 Ju-Luan Tsai Improved structure of heat insulation material
WO2013023383A1 (zh) * 2011-08-18 2013-02-21 惠州维岛美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用复合板及复合板结构的墙体及建筑物
CN111648522A (zh) * 2020-06-15 2020-09-11 程岚 一种夹芯保温岩棉板及其制作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5533A (zh)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9032B (zh) 建築板及其成型方法
JP2019060211A (ja) サンドイッチパネル、及び壁ユニット
JP3220083B2 (ja) エンボス金属板
JPH10506984A (ja) 熱交換器のレンガ
TWI764469B (zh) 建築板的成型方法及其製品
TWM604805U (zh) 複合層板
CA1065154A (en) Building brick
JP6872335B2 (ja) 床下断熱材
TWM557281U (zh) 異形鋼筋、鋼筋桁架及使用該鋼筋桁架的樓層板吊模工法系統單元
TWM592008U (zh) 建築用塑性板材結構
JP6215528B2 (ja) 断熱パネル
JPH0228074B2 (zh)
JP6604697B1 (ja) 熱処理炉の棚板
CN221005943U (zh) 一种新型耐火材料砖
JP6700650B2 (ja) 建築板
TW202210694A (zh) 複合層板
JP3147166U (ja) 端部水平面に嵌め合い接合部を備えたパネル板
US2382234A (en) Building siding material
RU222638U1 (ru) Стеновая многослойная панель
JP6758559B2 (ja) 木製建築部材
CN211447634U (zh) 一种用于设置室内下水管通道的槽体砖
CN217734555U (zh) 一种具有轻质双层龙骨的夹层式防火隔墙
JP5508199B2 (ja) 床材の敷設構造
JP2023023576A (ja) 積層体
JPS6344498Y2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