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3704B - 電連接器總成、將一電連接器總成安裝至一基板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總成、將一電連接器總成安裝至一基板之方法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3704B
TWI763704B TW106129858A TW106129858A TWI763704B TW I763704 B TWI763704 B TW I763704B TW 106129858 A TW106129858 A TW 106129858A TW 106129858 A TW106129858 A TW 106129858A TW I763704 B TWI763704 B TW I76370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nector
substrat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9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20710A (zh
Inventor
凱斯 古提格
喬納森E 布克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山姆科技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山姆科技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山姆科技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0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0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37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370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9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with contacts abutting directly the printed circuit; Button contacts therefore provided on th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7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special arrangement of ground and signal conductors, e.g. GSGS [Ground-Signal-Ground-Sig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01R43/205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with a panel 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01R12/7047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with a fastener through a screw hole in the coupling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種電連接器包括:電觸點,其建構成安裝於一電纜上;及配合末端,其建構成表面黏著至一基礎基板之一接觸襯墊,使得該等配合末端撓曲並與該接觸襯墊相抵地施加一壓力。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總成、將一電連接器總成安裝至一基板之方法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2017年7月20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62/534,938號、2016年9月19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62/396,677號及2016年8月30日申請的美國專利申請案第62/381,437號之優先權,該等申請案中每一者之揭示內容全文如在本文中闡述一般以參考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有關一種壓縮安裝的電子連接器。
電連接器典型地配合至互補電組件以便建立其之間的電連通。在一個應用中,電觸點安裝至電纜,且進一步壓縮安裝至基礎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電連接器之電觸點在電連接器經壓縮安裝至PCB時置放為與基板的電接觸襯墊電連通。因此,電連接器將電纜與PCB置放為彼此電連通。
在本發明之一個態樣中,一種電連接器建構成安裝至一基板。該電連接器可包括一電絕緣連接器外殼本體。該外殼本體可界定一前端及沿著一縱向方向與該前端相對的一後端。該外殼本體可進一步界定沿著垂直於該縱向方向之一側向方向彼此隔開之第一側及第二側,其中該第一側及該第二側中之每一者自該前端延伸至該後端。該外殼本體可進一步界定沿著垂直於該側向方向及該縱向方向中之每一者的一橫向方向彼此隔開的上端及下端,其中該下端建構成在該電連接器安裝至該基板時面向該基板。該電連接器可進一步包括藉由該連接器外殼本體支撐的至少一個電觸點。該至少一個電觸點可界定一彈性且可撓配合末端,該彈性且可撓配合末端沿著包括該側向方向及該縱向方向中之至少一者之一第一方向自該外殼本體延伸出一第一距離,且沿著該橫向方向自該外殼本體延伸出小於該第一距離的一第二距離。該至少一個電觸點可進一步界定一安裝末端,其與該配合末端相對且建構成附接至一電纜的一電導體。該電連接器可建構成安裝至該基板,使得該彈性且可撓配合末端建構成在置放為與藉由該基板之一表面攜載之一各別電接觸襯墊表面接觸時自一鬆馳位置撓曲,使得該配合末端沿著該橫向方向與該接觸襯墊相抵地施加一壓力。該至少一個電觸點可經組態而以在5GHz與30GHz之間的頻率傳輸資料,同時產生不大於-18dB的最差狀況多源異步串擾。
20:電連接器總成
22:電連接器
24:基板
28:電觸點
30:接觸襯墊
30a:第一子集
30b:第二子集
32:第一表面
34:連接器外殼
35:連機器蓋子
36:下部外殼末端
37:外殼本體
38:上部外殼末端
39:閂鎖臂
40:前部外殼末端/前端
41:安裝銷
42:後部外殼末端
43:帶倒鉤表面
44:電纜底座
46:電纜
48:電接地屏蔽件
49:間隔物壁
50:第一外殼側及第二外殼側
52:電觸點總成
54:配合末端/彈性且可撓配合
56:安裝末端
58:配合末端/彈性且可撓配合
60:安裝末端
62:接地板
64:遠端尖端
66:遠端尖端
68:介電隔片
70:下部蓋子末端
72:上部蓋子末端
74:觸點開口
75:間隔物壁
76:前壁
77:後壁
78:對置側壁
80:附接部件
82:互補附接部件
83:外殼部分
84:對應捕獲表面
85:觸點部分
86:附接機構
87:對接表面
88:壓縮部件
90:支撐部件
91:支撐本體/底部開口
92:附接桿
93:間隔物壁/通孔
94:孔
95:端壁/繫固件
96:樞轉部件
98:孔
99:托架總成
100:附接部件
101:托架本體
102:互補附接部件
103:彈簧臂
104:閂鎖臂
105:附接臂
106:帶倒鉤閂鎖表面
107:插入槽
108:捕獲表面
110:附接開口
111:附接臂
112:偏置部件
113:凹穴
114:附接蓋子
115:對準銷
116:附接槽
117:支座
118:臂
119:鎖定區
120:開口
121:突起
122:定位部件
124:定位凹槽
126:互補定位部件
128:定位突出部
130:互補附接部件
132:對應捕獲表面
A:第二或側向方向
G:接地觸點
L:第一或縱向方向
S:信號觸點
T:第三或橫向方向
以下實施方式在結合附圖研讀時將得到更好理解,出於說明之目的而在圖式中展示實例實施例。然而,應理解本發明並不限於所展示之精確配 置及工具。在圖中:圖1為根據一個實施例構築之一電連接器總成的立體圖,該電連接器總成包括一電連接器、一基板及複數個電纜;圖2為說明於圖1中之基板的立體圖;圖3為說明於圖1中之電連接器總成之一部分的立體圖,從而展示電連接器的連接器外殼;圖4A為說明於圖3中之電連接器之連接器外殼的立體圖;圖4B為說明於圖4A中之連接器外殼的另一立體圖;圖5為說明於圖4A中之連接器外殼從而支撐複數個電觸點的側向正視圖;圖6A為展示為安裝至複數個電纜之電觸點總成之立體圖;圖6B為展示為安裝至複數個電纜之電觸點總成的另一立體圖;圖6C為接地板及自該接地板延伸之複數個接地觸點的立體圖;圖7為展示安裝至基板之電連接器的立體圖;圖8為說明於圖7中之電連接器之蓋子的立體圖;圖9為展示為安裝至複數個電纜之電連接器的另一立體圖;圖10A為說明於圖1之電連接器總成之一部分的立體圖;圖10B為說明於圖10A中之電連接器總成之部分的俯視平面圖;圖10C為展示為處於解鎖位置的說明於圖1中之電連接器總成的立體圖;圖11A為說明於圖11中之電連接器總成之附接蓋子的立體圖;圖11B為電連接器總成之一部分的立體圖,從而展示移動至解鎖位置 的附接機構;圖12A為說明於圖11中之電連接器總成之壓縮部件的立體圖;圖12B為說明於圖12A中之壓縮部件的另一立體圖;圖13為說明於圖1中之電連接器總成之支撐部件的立體圖;圖14為附接機構之立體圖,其包括說明於圖11中之附接蓋子、說明於圖12A中的壓縮部件及說明於圖13中之支撐部件;圖15為包括根據替代性實施例構築之附接機構的電連接器總成的一部分之立體圖;圖16為展示為具有移除之附接機構之附接蓋子的說明於圖15中之電連接器總成的該部分之立體圖;圖17為說明於圖15中之附接機構之附接蓋子的立體圖;圖18為說明於圖15中之附接機構之支撐部件的立體圖;圖19為根據一個實施例構築之電連接器總成的分解視圖,從而展示建構成安裝至基礎基板的電連接器;圖20A為根據一個實施例的說明於圖19中之電連接器總成的俯視平面圖;圖20B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說明於圖19中之電連接器總成的俯視平面圖;圖20C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說明於圖19中之電連接器總成的俯視平面圖;圖21為說明於圖19中之電連接器總成的立體圖,從而展示安裝至基板的電連接器; 圖22展示根據一個實施例之呈橫截面之形式的電連接器之電纜;圖23為根據另一實施例構築之電連接器總成的分解立體圖,從而展示建構成安裝至基礎基板的電連接器;圖24A為圖23之連接器外殼總成的俯視平面圖;圖24B為圖23之連接器外殼總成的側視圖;圖24C為圖23之連接器外殼總成的立體圖;圖25為圖23之電連接器之俯視立體圖;圖26為圖23之電連接器的底部立體圖;圖27A為展示使圖23之電連接器與基礎基板配合之步驟的俯視平面圖;圖27B為展示說明於圖27A中之步驟的側向正視圖;圖28A為圖23之與基礎基板配合之電連接器的俯視平面圖;圖28B為圖23之與基礎基板配合之電連接器的側向正視圖;圖29為圖23之電連接器的直角應用,其中兩個垂直基板連接至彼此;圖30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電連接器總成的俯視立體圖,其中電連接器之蓋子被移除;圖31為圖30之電連接器的底部立體圖;圖32為圖30之連接器外殼總成的俯視立體圖;圖33為根據一個實施例之電觸點總成之立體圖,該電觸點總成可實施於本文中所描述之電連接器中之任一者中;且圖34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電觸點總成之立體圖,該電觸點總成可實施於本文中所描述之電連接器中之任一者中。
本發明認識到,在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4/551,590號中描述之實施例可經修改,使得電觸點之配合末端可表面黏著至基礎基板。詳言之,連接器可為壓縮連接器,藉此電觸點之配合末端建構成表面黏著至基礎基板。配合末端可為彈性且可撓的。因此,配合末端可向上撓曲,此係因為電連接器安裝至基礎基板。配合末端可界定與基板之可分離界面,使得配合末端可在不損害配合末端或基板情況下自基板移除。配合末端可為彈性的,此係由於配合末端在其抵靠基板之接觸襯墊同時電連接器安裝至基板時自中性位置向上撓曲至經撓曲位置。因為配合末端為彈性的,所以配合末端可在電連接器安裝至基板時與接觸襯墊相抵地施加壓力。配合末端及接觸襯墊可界定可分離界面,使得當移除了壓力時,配合末端可在不損害配合末端及接觸襯墊中之任一者情況下自接觸襯墊被移除。
現參看圖1至圖5,電連接器總成20包括電連機器22、基板24。基板24可經組態為印刷電路板(PCB)、複數個電纜46,及建構成將電連接器22緊固至基板24的附接機構86。電連接器22建構成壓縮安裝至基板24。詳言之,電連接器22包括具有配合末端之複數個電觸點28,該等配合末端建構成撓曲以便與接觸襯墊30相抵地壓縮,該等接觸襯墊在電連接器22安裝至基板24時安置於基板24的表面32上。因此,在一個實例中,電觸點28並不延伸至基板24中。電觸點28可包括接地觸點G及信號觸點S。信號觸點S中的相鄰信號觸點S可界定差分信號對。替代地,信號觸點S視需要可為單端的。電連接器22可可重複地配合至基礎基板24。
基板24可包括安置於基板之至少一個側上的複數個導電表 面黏著技術(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接觸襯墊30。至少一個側可包括第一表面32,其沿著第一或縱向方向L及垂直於縱向方向之第二或側向方向A為平坦的。接觸襯墊30中之每一者可安置於第一表面32處。接觸襯墊30中之每一者可包括第一末端及沿著縱向方向與第一末端隔開的第二末端。接觸襯墊中之每一者可包括第一側及沿著側向方向與第一側隔開的第二側。第一側及第二側可在第一末端與第二末端之間延伸。另外,每一接觸襯墊可自其第一末端延長至其第二末端。
複數個接觸襯墊30可以線性陣列組態,儘管可使用其他襯墊組態。舉例而言,複數個接觸襯墊30可沿著被稱為列方向之側向方向彼此隔開。另外,接觸襯墊30可沿著側向方向A彼此成直線。舉例而言,所有接觸襯墊30可藉由沿著側向方向延伸之線相交。在一個實例中,接觸襯墊30可與沿著側向方向交錯之接觸襯墊中之一些的末端成直線。舉例而言,複數個接觸襯墊30可具有接觸襯墊30之第一子集30a及第二子集30b。接觸襯墊30之第一子集30a可具有沿著側向方向實質上彼此成直線的第一末端,及沿著側向方向實質上彼此成直線的第二末端。接觸襯墊30之第二子集30b可具有沿著側向方向彼此實質上成直線的第一末端,及沿著側向方向實質上彼此成直線的第二末端。然而,接觸襯墊30之第二子集30b之第一末端可沿著側向方向在第一子集30a之接觸襯墊30之第一末端與第二末端之間的位置處與第一子集30a之接觸襯墊成直線。因此,第二子集30b之接觸襯墊之第一末端不與第一子集30a之接觸襯墊30的第一末端成直線。類似地,第二子集30b之接觸襯墊30之第二末端不與第一子集30a之接觸襯墊的第二末端成直線。在一個實例中,第一子集30a可建構成與信 號觸點S配合,且第二子集可建構成與接地觸點G配合。因此,第一子集30a可在前向方向上關於第二子集30b隔開。
電連接器22可包括電絕緣連接器外殼34及至少一個電觸點28,諸如藉由連接器外殼34支撐的複數個電觸點。如下文將更詳細地描述,電連接器22可進一步包括可提供對電觸點28之機械覆蓋的連機器蓋子35,該連接器蓋子在操作期間保護電觸點28。另外,連接器蓋子35可由以下各者製成:金屬材料,或非金屬材料,該非金屬材料可為建構成提供對電觸點28之電屏蔽的導電或非導電材料(例如,有損耗材料)。
連接器外殼34可包括外殼本體37,其界定沿著垂直於縱向方向及側向方向之第三或橫向方向T彼此隔開的下部外殼末端36及上部外殼末端38。下部外殼末端36可建構成在電連接器22且因此連機器外殼34與基板24配合時面向基板24之第一表面32。舉例而言,連接器外殼34可包括安裝銷41,其自下部外殼末端36向下延伸且建構成壓配或以其他方式收納於基板24之各別安裝孔隙中。外殼本體37可進一步包括沿著縱向方向L彼此隔開之前部外殼末端40及後部外殼末端42。前部外殼末端40在前向方向上與後部外殼末端隔開。類似地,後部外殼末端42在與前向方向相對之後向方向上與前部外殼末端40隔開。後向方向及前向方向中之每一者可沿著縱向方向L定向。電觸點28因此可藉由外殼本體37支撐。
前部外殼末端40及後部外殼末端42可分別在外殼34之下部末端36與上部末端38之間延伸。舉例而言,前部外殼末端40及後部外殼末端42可自上部外殼末端38延伸至下部外殼末端36。
外殼本體37且因此連接器外殼34可界定沿著前向方向在後 部外殼末端42中延伸的複數個電纜底架44。複數個電纜底架44中之每一者可建構成收納電纜46中的各別一者。電纜底架44可朝向下部外殼末端36延伸至上部外殼末端38中。在一個實例中,電纜底架44並不延伸穿過下部外殼末端36。當電纜46收納於底架44中時,電纜46可在後向方向上延伸出後部外殼末端42。因此,後部外殼末端42可界定電連接器22之安裝界面。在一個實例中,底架44中之至少一或多者可建構成收納電纜46中的一個以上,諸如一對電纜46。在一個實施例中,電纜46可包括可各自安裝至電纜底架44中之每一者中之各別接地觸點G之安裝末端的屏蔽線或接地屏蔽件48。連接器外殼34可包括分離電纜底架44之相鄰電纜的間隔物壁49。
外殼本體37且因此連接器外殼34可進一步界定沿著側向方向A彼此隔開之第一外殼側及第二外殼側50。第一外殼側及第二外殼側50中之每一者可分別在下部外殼末端36與上部外殼末端38之間延伸。舉例而言,第一外殼側及第二外殼側50中之每一者可自上部外殼末端38延伸至下部外殼末端36。另外,第一外殼側及第二外殼側50中之每一者可分別在前部外殼末端40與後部外殼末端42之間延伸。舉例而言,第一外殼側及第二外殼側50中之每一者可自前部外殼末端40延伸至後部外殼末端42。應瞭解,前部外殼末端40與後部外殼末端42以及第一外殼側及第二外殼側50可界定外殼本體37沿著藉由縱向方向L及側向方向A界定之平面的最外佔據面積。連接器外殼34可進一步包括自外殼本體37延伸出之部件。舉例而言,部件可自前端40延伸。在一個實例中,部件可包括沿著縱向方向L自外殼本體37向前延伸之一或多個閂鎖臂39。閂鎖臂39可建 構成附接至連接器蓋子35。外殼本體37及閂鎖臂39可組合以便界定連接器外殼34之最外佔據面積。因此,前端外殼末端40及後部外殼末端42、第一外殼側及第二外殼側50以及閂鎖臂39單獨或結合下文所描述之介電隔片68可界定連接器外殼34的最外佔據面積。連接器外殼之最外佔據面積可界定於藉由縱向方向L及側向方向A界定的平面中。
在一個實例中,外殼本體37可為單一單體外殼本體。因此,單一單體外殼本體可界定前部外殼末端40、後部外殼末端42、下部外殼末端36、上部外殼末端38以及第一外殼側及第二外殼側50。單一單體外殼本體可界定最外佔據面積於藉由縱向方向L及側向方向A界定的平面中。外殼本體之最外佔據面積可藉由前部外殼末端40、後部外殼末端42以及第一外殼側及第二外殼側50界定。在一個實例中,連接器外殼34可為單一單體外殼。因此,單一單體外殼可界定前部外殼末端40、後部外殼末端42、下部外殼末端36、上部外殼末端38、第一外殼側及第二外殼側50以及閂鎖臂39。單一單體外殼可界定最外佔據面積於藉由縱向方向L及側向方向A界定的平面中。外殼37之最外佔據面積可藉由前部外殼末端40、後部外殼末端42、第一外殼側及第二外殼側50以及閂鎖臂39來界定。
如上文所述,電連接器22之電觸點28可包括信號觸點S及接地觸點G。信號觸點S可安裝至電纜46之電導體。接地觸點G可安裝至諸如接地屏蔽件48或電纜46之屏蔽線的接地端。信號觸點S可經配置,使得信號觸點中之相鄰信號觸點界定查分信號對。接地觸點G可安置於差分信號對之相鄰信號對之間。替代地,信號觸點可為單端的。
現參看圖6A至圖6C,電連接器22可包括電觸點總成52, 該電觸點總成包括電觸點28。電觸點28可各自界定各別彈性且可撓配合末端。舉例而言,信號觸點S可各自界定各別彈性且可撓配合54,且接地觸點G可各自界定各別彈性且可撓配合58。因此,對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的提及可包括配合末端54及58中的一或兩者。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可自外殼本體37且因此外殼34延伸出。舉例而言,配合末端可沿著包括側向方向A及縱向方向L中之至少一者的方向自外殼本體37且因此外殼34延伸出第一距離,且沿著橫向方向T自外殼本體37且因此外殼34延伸出小於第一距離的第二距離。在一個實例中,第一距離可為第二距離的至少3倍。舉例而言,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可在遠離後部外殼末端42之方向上自前部外殼末端40延伸。另外,電觸點28可自連接器外殼34之前端40延伸出。舉例而言,電觸點28可自外殼本體37之表面且因此自外殼34之表面懸置,該表面在電連接器安裝至基板時並不面向基板。在一個實例中,電觸點28可自前部外殼末端40懸置。
電觸點28可延伸超出外殼本體37之最外佔據面積。詳言之,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可延伸超出外殼本體37之最外佔據面積。因此,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可自前部外殼末端40向前延伸至自由末端,該自由末端在前向方向上關於外殼本體37偏移。另外,配合末端可經組態,使得沿著橫向方向T定向且延伸穿過配合末端兩次的直線不存在。應瞭解,橫向方向可實質上垂直於基板之表面(例如,在製造容許度內,如本文中所使用)定向,電連接器建構成安裝至該表面。
另外,電觸點28可延伸超出連接器外殼34之如藉由外殼本體37以及或如下文所描述之閂鎖臂39及介電隔片68中之兩者界定的最外 佔據面積。詳言之,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可延伸超出連接器外殼34之最外佔據面積。因此,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可自前部外殼末端40向前延伸至自由末端,該自由末端在前向方向上關於閂鎖臂39偏移。另外,配合末端可經組態,使得沿著橫向方向T定向且延伸穿過配合末端兩次的直線不存在。因此,電觸點28可在前向方向上自閂鎖臂39的各別整體偏移。
電觸點28可進一步界定與配合末端相對之各別安裝末端。舉例而言,信號觸點S可各自界定與配合末端54相對之安裝末端56。信號觸點S之安裝末端56可建構成附接至電纜46之電導體。信號觸點S之配合末端54可與安裝末端56成單體。類似地,接地觸點G可各自界定與配合末端58相對之安裝末端60。接地觸點G之安裝末端60可建構成附接至電纜46中之各別電纜的接地端,諸如電接地屏蔽件48。接地觸點G之配合末端58可與安裝末端60成單體。
另外,電觸點總成52可包括建構成支撐接地觸點G之接地板62。舉例而言,接地觸點G之配合末端58可在第一方向上自接地板62延伸出。安裝末端60亦可自接地板62延伸出。詳言之,安裝末端60可在與第一方向相對之第二方向上自接地板62延伸出。安裝末端60接著可安裝至電纜46之接地屏蔽件48。接地板62為導電的,且因此使接地觸點G一起為電位共同的。在一個實例中,接地觸點G及接地板62可經衝壓,或以其他方式由單件導電材料形成。在一個實例中,接地觸點G可與接地板62成單體。
現參看圖11至圖16C,信號觸點S及接地觸點G之配合末端54及58可分別界定各別遠端尖端64及66。信號觸點S之遠端尖端64 可沿著側向方向A彼此實質上成直線。另外,接地觸點G之遠端尖端66可沿著側向方向A彼此實質上成直線。在一個實例中,接地觸點G之遠端尖端66沿著縱向方向L關於信號觸點S之遠端尖端64可交錯。舉例而言,接地觸點G之遠端尖端66可沿著縱向方向L在信號觸點S之遠端尖端64與信號觸點S之安裝末端56之間的位置處與信號觸點S成直線。因此,接地觸點G之遠端尖端66並不與信號觸點S之遠端尖端64成直線。
電觸點28可各自包括界定第一邊緣及第二邊緣以及第一寬邊及第二寬邊的觸點本體。第一邊緣及第二邊緣沿著側向方向彼此相對隔開。因此,第一邊緣及第二邊緣可彼此背離。第一寬邊及第二寬邊之至少各別部分可沿著橫向方向彼此相對地隔開。因此,第一寬邊及第二寬邊可彼此背離。第一邊緣及第二邊緣中之每一者連接於第一寬邊與第二寬邊之間。類似地,第一寬邊及第二寬邊中之每一者連接於第一邊緣與第二邊緣之間。
邊緣及寬邊可界定沿著正交於觸點本體定向之平面的各別距離。舉例而言,邊緣可各自沿著平面沿著第一距離自第一寬邊及第二寬邊中之一者延伸至第一寬邊及第二寬邊中的另一者。寬邊可各自沿著平面沿著第二距離自第一邊緣及第二邊緣中的一者延伸至第一邊緣及第二邊緣中的另一者。該第二距離可大於該第一距離。
電觸點沿著側向方向A經邊緣至邊緣地配置。在一個實例中,連接器外殼34且因此電連接器22可包括自外殼本體37延伸出之介電隔片68。介電隔片68可安置於信號觸點S中之相鄰信號觸點之配合末端之間。介電隔片68可與連接器外殼本體37成單體。替代地,介電隔片可獨 立於連接器外殼本體37形成,且接著插入於信號觸點S之間。在一個實例中,介電隔片68可在前向方向上自外殼本體37之前端40延伸。信號觸點S及接地觸點G可關於介電隔片68向前延伸。介電隔片68可安置於差分信號對中各別信號對的相鄰信號觸點S之間。每一介電隔片68可自差分信號對之信號觸點S中之一者的內邊緣延伸至差分信號對之另一信號觸點S的內邊緣。不受理論束縛,咸信介電隔片改良電連接器總成之效能。
再次參看圖1至圖5,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54及58可自外殼本體37之末端且因此連接器外殼34之末端延伸,該末端並不面向基礎基板24。舉例而言,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54及58可自外殼本體37之前端40且因此連接器外殼34之前端延伸。電連接器22可建構成終止至基礎基板24之電纜46。電連接器22建構成安裝至具有基板表面32之基板24,該基板表面攜載諸如複數個電接觸襯墊30之至少一個電接觸襯墊30,使得彈性且可撓配合末端54及58建構成在置放為與接觸襯墊30中之各別接觸襯墊表面接觸時撓曲,藉此與接觸襯墊30相抵地施加壓力。因此,應瞭解,電觸點28可經彎曲,使得當其與接觸襯墊30相抵地按壓時,其有彈力地變形且與接觸襯墊30相抵地施加壓力。接觸襯墊30可界定表面黏著技術(SMT)接觸襯墊。在處於鬆馳之非壓縮位置時,配合末端54及58之至少一部分可在外殼本體37之下部末端36下方延伸,且因此在連接器外殼34之下部末端下方延伸。當將電連接器22安裝至基板24時,配合末端54及58可安置於撓曲位置中,該撓曲位置安置於鬆馳位置上方。術語「上方」指自下部外殼末端36至上部外殼末端38之方向。舉例而言,當電連接器22安裝至基板24時,配合末端之最下表面可與下部外殼末端36 之底表面為平面的。當電連接器22安裝至基板24時,連接器外殼34之底表面可對接基板24的攜載導電接觸襯墊30之表面32。
電觸點28及接觸襯墊30兩者可用導電材料電鍍或以其他方式塗佈。導電材料可例如為金以便在零件實體接觸時提供低損耗電連接。每一觸點可在與觸點與基板之連接對置的末端上焊接至電纜之電導體或接地端,如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4/551,590號中所描述。電纜46可為同軸電纜、雙軸電纜、單導體電纜或任一替代類型之電纜。因此,電纜46可包括至少一個電導體,及包圍每一至少一個電導體之長度之至少一部分的絕緣層。電纜46可進一步包括接地端,諸如屏蔽線或接地屏蔽件。
電觸點28可藉由外殼本體37包覆成型,且因此由連接器外殼34包覆成型。包覆成型可藉由如描述於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4/551,590號中的射出成型製程形成。許多類型之塑膠樹脂取決於應用可用於包覆成型中。在一些應用中,可使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樹脂。此等樹脂相較於某些其他樹脂可在較低溫度及壓力下包覆成型,且允許關於觸點陣列之嚴格機械容許度。液晶聚合物(Liquid crystal polymer;LCP)相較於ABS樹脂可以較高溫度及壓力經包覆成型。儘管因此可更難以藉由LCP樹脂維持關於觸點之嚴格機械容許度,但所得連接器可以較高操作溫度評定等級。
替代地,電觸點28可縫合於外殼本體37中且因此縫合於連接器外殼34中。因此,外殼本體37且因此連接器外殼34建構成提供電觸點28之間的機械支撐及電隔離。電連接器22可包括複數個外殼本體37且因此包括複數個外殼34。因此,可據稱電連接器22可包括至少一個連接器 外殼34,該至少一個連接器外殼包括各別至少一個外殼本體37。電連接器22可進一步包括各別至少一個電觸點28,諸如藉由每一至少一個外殼本體37且因此至少一個連接器外殼34支撐的複數個電觸點28。在一個實例中,附接至電纜46之導體的電觸點28可不與連接器外殼34實體分離,而不會損害或破壞電觸點28、連接器外殼34或兩者。每一外殼本體37且因此連接器外殼34及其各別電觸點28可組合地被稱為連接器外殼總成。因此,電連接器可包括至少一個連接器外殼總成。
現參看圖7至圖9,電連接器22可進一步包括可附接至外殼本體37且因此附接至連接器外殼34的蓋子35。因此,每一連接器外殼總成可包括其自身之蓋子35,或單一蓋子35可附接至各別連接器外殼總成之一或多個連接器外殼34。連接器蓋子35可由金屬材料製成。替代地,連接器蓋子35可由非金屬材料製成。另外,連接器蓋子35可由導電材料製成,以便提供對電觸點28之電屏蔽。替代地,連接器蓋子35可按需要由非導電材料製成。連接器蓋子35可提供對藉由連接器外殼34支撐之電觸點28的機械保護。詳言之,連接器蓋子35可沿著橫向方向T界定面向連接器外殼34之下部蓋子末端70及與下部蓋子末端70相對的上部蓋子末端72。下部蓋子末端70可界定連接器蓋子35的底表面。
上部蓋子末端72可藉由建構成覆蓋連接器外殼34之至少一部分的頂壁界定。就此而言,連接器蓋子35可包括建構成覆蓋連接器外殼34之至少一部分的外殼部分83。就此而言,連接器外殼34的下部外殼末端36及上部外殼末端38可在與電觸點28與電纜46之間的連接對準之位置處開啟。當連接器蓋子35附接至連接器外殼34時,連接器蓋子35之外 殼部分83可在電觸點28與電纜46之間的連接上方延伸。舉例而言,下部蓋子末端70且因此連接器蓋子35之底表面可在外殼部分83處在連接器外殼34之電纜底架44上方延伸並覆蓋該等電纜底架。
連接器蓋子35可界定在朝向上部蓋子末端72之方向上延伸至下部蓋子末端70中的複數個觸點開口74。觸點開口74可在不延伸穿過連接器蓋子35之上部蓋子末端72的上表面情況下分別終止於下部蓋子末端70與上部蓋子末端72之間。外殼本體37且因此連接器外殼34可界定使觸點開口74彼此分離的複數個間隔物壁75。觸點開口74沿著縱向方向L可為狹長的,且沿著側向方向A彼此隔開。觸點開口74中之每一者可與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54及58中之各別一者對準。舉例而言,尖端64及66在電連接器22壓縮安裝至基板24時延伸至觸點開口74的各別開口中。
連接器蓋子35可界定前壁76及沿著縱向方向L與前壁76相對之後壁77。連接器蓋子可進一步界定沿著側向方向A彼此相對之對置側壁78。前壁76可關於尖端64及66前向安置。側壁78可經安置,使得配合末端54與58在連接器外殼34附接至蓋子時安置於側78之間。因此,當電連接器22安裝至基板24時,基板、前部外殼末端40、連接器蓋子35之前壁76、上部蓋子末端72及連接器蓋子35之側壁78可囊封電觸點的配合末端54及58。以其他方式陳述,電連接器及基板24可組合以便包圍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54及58的所有側。
詳言之,連接器蓋子35可包括界定觸點開口74之觸點部分85。因此,應瞭解,觸點部分85處的下部蓋子末端70建構成面向基板24。舉例而言,觸點部分85處之下部蓋子末端70可在基板表面32處對接基板 24。觸點部分85可與外殼部分83成單體。替代地,觸點部分85可與外殼部分83分離且附接至外殼部分83。
觸點部分85可界定亦可被稱作蓋子之端壁的前壁76。因此,觸點部分85可自外殼部分83延伸至前壁76。前壁76可關於前向方向自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54及58向外安置。另外,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的尖端可沿著縱向方向與前壁76成直線,使得前壁76保護電觸點28之尖端。
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54及58的至少一部分在配合末端54及58處於鬆馳位置時可於觸點部分85的底表面下方延伸。舉例而言,每一配合末端之最下表面在處於鬆馳位置時可在觸點部分85之底表面下方延伸。此外,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之尖端在處於鬆馳位置時可在觸點部分85之底表面上方或下方延伸。當電連接器安裝至基板時,電觸點之配合末端54及58可安置於撓曲位置中,該撓曲位置安置於鬆馳位置上方。舉例而言,配合末端54及58之最下表面在電連接器22安裝至基板24時與觸點部分85之底表面為實質上平坦的。觸點部分85之底表面可在電連接器22安裝至基板24時可對接基板24的攜載導電接觸襯墊30之表面32。
連接器蓋子35可按需要以任何方式附接至連接器外殼34。舉例而言,連接器蓋子35可包括建構成附接至連接器外殼34之至少一個互補附接部件82的至少一個附接部件80。舉例而言,連接器蓋子35之至少一個附接部件80可收納連接器外殼34的至少一個互補附接部件82。連接器外殼34之至少一個附接部件82可經組態為上文所述的閂鎖臂39。詳言之,連接器外殼34之至少一個附接部件可包括一對閂鎖臂39。每一閂鎖 臂39可界定帶倒鉤表面43,其建構成捕獲於連接器蓋子35之對應捕獲表面84上以便附接連接器外殼34及蓋子至彼此。因此,連接器蓋子35之至少一個附接部件80可經組態為捕獲表面84,該捕獲表面建構成與連接器外殼34之帶倒鉤閂鎖表面43抵觸。舉例而言,蓋子之至少一個附接部件80可包括沿著側向方向A彼此隔開的一對捕獲表面84。在操作期間,閂鎖臂39可插入至連接器蓋子35之各別附接開口中,直至閂鎖臂39之帶倒鉤閂鎖表面43捕獲於連接器蓋子35之各別捕獲表面84上。連接器蓋子35之附接開口可向前延伸至觸點部分85中。因此,連接器外殼34可附接至連接器蓋子35之觸點部分85。當帶倒鉤閂鎖表面43嚙合各別捕獲表面84時,連接器外殼34關於蓋子在後向方向上的相對移動至少受到限制,諸如被防止。詳言之,連接器外殼34可安裝至基板24,使得電觸點28與各別接觸襯墊30配合。連接器外殼34可隨後附接至連接器蓋子35。應瞭解,在替代實施例中,連接器蓋子35可包括至少一個閂鎖臂39,且連接器外殼34可包括至少一個互補之捕獲表面84。
現參看圖10A至圖14,電連接器總成20可進一步包括建構成將電連接器22附接至基板24之至少一個附接機構86。附接機構86可抵靠基板24進一步施加壓縮力至電連接器22。壓縮力提供對電觸點28在遠離基板24之方向上施加於連接器外殼34上之力的反作用力。至少一個附接機構86將電連接器22緊固至基板24以便(i)與接觸襯墊30相抵地維持電觸點28於其撓曲位置,及(ii)抵抗分離力,該等分離力施加於連接器外殼34及基板24中之一者或兩者上的以使連接器外殼34與基板24彼此分離。舉例而言,由於電觸點28經壓縮至其各別撓曲位置,至少一個附接機構86 可抵抗藉由電觸點28施加於連接器外殼34上的分離力。
另外,至少一個附接機構86可建構成抵抗藉由在電連接器總成20外部之源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中之一者或兩者上施加的分離力。舉例而言,外力可在向下垂直方向上施加於電纜46上,其又使得力矩在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54及58處在向上垂直方向上施加至電連接器22,該力矩使電連接器22偏置。因此,力矩遠離基板24沿著向上垂直方向上將分離力施加至電連接器22。
因此,至少一個附接機構86可包括建構成在向下方向上朝向基板24將對置壓縮力施加至電連接器22至電連接器22的壓縮部件88。向下方向可沿著橫向方向T定向。在一個實例中,壓縮部件88可建構成施加壓縮力至連接器蓋子35。替代地或另外,壓縮部件88可建構成將壓縮力施加至連接器外殼34。
壓縮部件88可建構成附接至電連接器22及基板24中之每一者以便緊固電連接器22至基板24。在一個實例中,附接機構86可包括附接至基板24的支撐部件90。因此,壓縮部件88可附接至支撐部件90,該支撐部件又附接至基板24。因此,可據稱支撐部件90將壓縮部件88附接至基板24。壓縮部件88可建構成在電連接器22之至少一部分上方延伸,使得電連接器22之該部分安置於壓縮部件88與基板24之間。在一個實例中,壓縮部件88可安置於連接器蓋子35上方,使得連接器蓋子35安置於壓縮部件88與基板24之間。因此應瞭解,壓縮部件88可藉由基板24支撐,且與電連接器22相抵與基板24相抵地施加壓縮力,壓縮部件88由該基板24支撐。壓縮部件88可由金屬、塑膠或其他合適剛性材料形成。
壓縮部件88可包括建構成將壓縮部件88緊固至基板24之任何合適繫固特徵。繫固特徵可按需要根據任何合適實施例來組態。舉例而言,在一個實例中,繫固特徵可經組態為支撐部件90。支撐部件90可按需要使用任何已知繫固系統安裝至基板24。支撐部件90可包括建構成附接至基板24之支撐本體91以及至少延伸至支撐本體91中的孔94。舉例而言,孔94可延伸穿過支撐本體91。附接機構86可進一步包括樞轉部件96,其收納於孔94中同時樞轉部件96沿著樞轉軸線延伸。壓縮部件88可同樣界定收納樞轉部件96之孔98。因此,壓縮部件88可關於支撐本體91樞轉,且因此支撐部件90圍繞樞轉軸線樞轉。樞轉部件96在一個實例中可經組態為樞轉銷。
詳言之,壓縮部件88可在嚙合位置(圖10A)與脫嚙位置(圖10C)之間圍繞樞轉部件96樞轉,且因此圍繞樞轉軸線樞轉。當壓縮部件88係處嚙合位置時,壓縮部件88將壓縮力施加至電連接器22以便將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54及58與基板24之接觸襯墊30相抵地維持於壓縮狀態。詳言之,壓縮部件88之對接表面87與上部蓋子末端72對接且可將壓縮力施加至上部蓋子末端72。替代地,壓縮部件88之對接表面87可對接連接器外殼34之上部外殼末端38。當壓縮部件88係處於脫嚙位置時,壓縮部件88可與連接器22隔開,使得壓縮部件88並不施加壓縮應力至電連接器22。樞轉軸線可沿著側向方向A定向。應瞭解,樞轉軸線可按需要替代地沿著任何合適替代方向定向。舉例而言,樞轉軸線可沿著縱向方向L或關於縱向方向L及側向方向A中之每一者成角度的方向定向。因此,樞轉軸線可定向於藉由縱向方向L及側向方向A界定的平面中。
雖然壓縮部件88、支撐部件90及樞轉部件96可彼此分離且在一個實例中附接至彼此,但應瞭解,壓縮部件88、支撐部件90及樞轉部件96中的一或多者直至全部根據替代性實施例可彼此成單體。舉例而言,樞轉部件96可與支撐部件90成單體,且壓縮部件88附接至樞轉部件96。替代地,樞轉部件96可與壓縮部件88成單體,且支撐部件90附接至樞轉部件96。仍替代地,壓縮部件88及支撐本體91可彼此成單體以便界定樞轉部件96為活動鉸鏈。
壓縮部件88可在不同於樞轉部件96之第二附接位置處附接至支撐部件90以便將壓縮部件88緊固於經嚙合位置。舉例而言,壓縮部件88可在沿著垂直於樞轉軸線之方向上在自樞轉軸線之位置偏移處附接至支撐部件90。自樞轉軸線之方向偏移可界定於包括縱向方向L及側向方向A之平面中。當樞轉軸線沿著側向方向延伸時,方向偏移可藉由縱向方向L界定。壓縮部件88藉此附接至支撐部件90之位置亦可沿著橫向方向T自樞轉軸線偏移。另外,因為壓縮部件88可附接至又附接至基板之支撐部件90,所以可據稱壓縮部件88可緊固至基板24。詳言之,壓縮部件88可在不同於電連接器22藉此附接至基板之位置的位置處緊固至基板。換言之,壓縮部件88可獨立於電連接器22而緊固至基板。
壓縮部件88可按需要以任何方式在第二附接位置處附接至支撐部件90。舉例而言,支撐部件90可包括至少一個附接部件100,其建構成附接至壓縮部件88之互補附接部件102。舉例而言,壓縮部件88之至少一個附接部件102可建構成收納支撐部件90的至少一個附接部件100。支撐部件90之至少一個附接部件100可經組態為自支撐本體91延伸出之 閂鎖臂104。舉例而言,閂鎖臂104在支撐部件90安裝至基板24時在向上方向上遠離基板24自支撐本體91延伸。詳言之,支撐部件90之至少一個附接部件100可包括一對閂鎖臂104。每一閂鎖臂104可界定帶倒鉤表面106,其建構成捕獲於壓縮部件88之對應捕獲表面108上以便在第二附接位置處將壓縮部件88附接至支撐部件90。
因此,壓縮部件88之至少一個附接部件102可經組態為建構成與支撐部件90之帶倒鉤閂鎖表面106抵觸的捕獲表面108。舉例而言,壓縮部件88之至少一個附接部件102可包括沿著側向方向A彼此隔開的一對捕獲表面108。在操作期間,閂鎖臂104可插入至壓縮部件88之各別附接開口110中,直至支撐部件90之帶倒鉤閂鎖表面106捕獲於壓縮部件之各別捕獲表面108上。壓縮部件88之附接開口110可沿著橫向方向T向上延伸。當帶倒鉤閂鎖表面106嚙合各別捕獲表面108時,壓縮部件88關於支撐部件90在第二附接位置處在向上方向上的相對移動至少受限,諸如被防止。因此,壓縮部件88未能以足以移除壓縮力之量朝向脫嚙位置圍繞樞轉軸線而樞轉。應瞭解,在替代性實施例中,壓縮部件88可包括至少一個閂鎖臂104,且支撐部件90可包括至少一個互補捕獲表面108。
附接機構86可進一步包括偏置部件112,其推動壓縮部件88以保持在第二附接位置處附接至支撐部件90。舉例而言,偏置部件112可經組態為彈簧,該彈簧自壓縮部件88延伸至第二結構,使得彈簧在後向方向上偏置壓縮部件88。因為帶倒鉤閂鎖表面106可在前向方向上延伸,所以向後偏置壓縮部件88使得捕獲表面108同樣在與閂鎖表面106嚙合情況下在後向方向上偏置。第二結構可藉由樞轉部件96及支撐本體91中之 一或兩者界定。偏置部件112可經組態為在壓縮部件88之各別凹穴113中延伸的一對彈簧。
附接機構86可進一步包括建構成緊固至壓縮部件88之附接蓋子114。附接蓋子114可由諸如金屬或者諸如聚合物或有損材料之非金屬材料的任何合適材料製成。舉例而言,附接蓋子114按需要可導電或不導電。附接蓋子114建構成在凹穴113上方延伸。因此,附接蓋子114建構成向偏置部件112提供機械保護。附接蓋子114建構成附接至壓縮部件88。舉例而言,壓縮部件88可界定至少一個附接臂111,該至少一個附接臂界定建構成收納附接蓋子114的各別至少一個附接槽116。舉例而言,至少一個附接槽116可經定位且建構成收納附接蓋子114之前端。至少一個附接臂111可包括沿著側向方向A彼此隔開之複數個附接臂111。因此,至少一個附接槽116可包括分別藉由附接臂111界定的複數個附接槽。
附接蓋子114可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彈簧臂105,該至少一個彈簧臂在附接蓋子114附接至壓縮部件88時抵靠壓縮部件88撓曲。因此,至少一個彈簧臂115可與壓縮部件88相抵地提供分離力,該分離力推動壓縮部件88及附接蓋子沿著橫向方向T隔開。因此,分離力與附接臂111相抵地推動附接蓋子114,藉此維持附接蓋子114與壓縮部件88之間的附接。
附接蓋子114可進一步包括臂118,其建構成相鄰於壓縮部件88之界定各別附接開口110的側向對置之側安置。附接開口110可與臂118對準。舉例而言,附接開口110可與臂118沿著橫向方向對準。在一個實例中,臂118可收納壓縮部件88之對置側。蓋子114可因此界定各別開 口120,該等各別開口延伸穿過臂之至少一個壁且與壓縮部件88之附接開口110對準。蓋子之至少一個壁可安置於壓縮部件88下方。因此,蓋子114之各別開口120建構成收納支撐部件90之閂鎖臂104。閂鎖臂104可因此延伸穿過托架臂118之開口120,且延伸至壓縮部件88的附接開口110中。
附接蓋子114可進一步包括支座117,其延伸至凹穴113中之各別凹穴中,使得偏置部件112之第一末端對接支座117。詳言之,附接蓋子114可包括第一及第二支座117,其延伸至凹穴113中之各別凹穴中,使得偏置部件112之第一末端對接支座117中的各別支座。偏置部件112之與第一末端相對的第二末端可對接壓縮部件88。偏置部件112可與支座117相抵地施加力,該力在前向方向上將附接蓋子114偏置至前向位置。當附接蓋子114係處於前向位置時,鎖定區119沿著橫向方向T與閂鎖臂104之帶倒鉤表面106對準。鎖定區119可藉由附接蓋子114界定,且可部分界定附接開口120。替代地,鎖定區119可藉由壓縮部件88界定,且可部分界定附接開口110。因此,鎖定區119與閂鎖臂104抵觸以便防止附接蓋子114關於支撐部件90且因此遠離電連接器22的向上移動。另外,因為附接蓋子114附接至壓縮部件88,所以在附接蓋子114處於前向位置時,亦防止壓縮部件88移動遠離電連接器22。因此,前向位置可被稱作經鎖定位置。偏置部件112與附接蓋子114相抵地施加偏置力,該偏置力偏置附接蓋子114且因此偏置附接機構86至鎖定位置。
附接蓋子114抵抗偏置部件112之偏置力可關於支撐部件90在後向方向上移動至解鎖位置(圖11B出於說明目的展示為壓縮部件88被移除)。當附接蓋子114處於解鎖位置時,鎖定區119在後向方向上與帶 倒鉤表面106隔開。因此,閂鎖臂104與附接開口120對準,使得附接蓋子114可自支撐部件90移除。在一個實施例中,壓縮部件88可圍繞樞轉軸線樞轉,以便自支撐部件90移除附接蓋子114。由於附接蓋子114自支撐部件90移除,因此壓縮部件88同樣自電連接器22移除,藉此移除壓縮力。由於附接蓋子114自支撐部件90移除,因此閂鎖臂104之帶倒鉤表面106移動通過附接蓋子114之附接開口120及壓縮部件88之附接開口110。就此而言,應瞭解,因為附接蓋子114附接至壓縮部件88,所以壓縮部件88可同樣在鎖定位置與解鎖位置之間與附接蓋子114一起移動。
在需要再次施加壓縮力至電連接器22時,附接機構86可再次自解鎖位置移動至鎖定位置。詳言之,附接蓋子114可與電連接器22相抵地向下移動,其使得帶倒鉤表面106收納於附接開口110及120中。一旦帶倒鉤表面106跳過鎖定區119,偏置部件112之偏置力便使得附接蓋子114關於支撐部件90及電連接器22在後向方向上移動至鎖定位置。
就此而言,附接蓋子114可被稱作鎖定部件。鎖定部件可以蓋子114之形式提供,或應瞭解,鎖定部件可藉由任何合適結構界定,該合適結構建構成在如下兩個位置之間移動:鎖定位置,其將壓縮部件88保持於一位置,使得壓縮部件88將壓縮力施加至電連接器22;及解鎖位置,壓縮部件88藉此可移動遠離電連接器22以藉此移除壓縮力。
應瞭解,附接機構86可建構成根據任何合適替代性實施例將電連接器22附接至基板24。舉例而言,壓縮部件88可施加與基礎基板24相抵地偏置電連接器22的壓縮力。現參看圖5至圖6,附接蓋子114可進一步界定施加壓縮力之壓縮部件88,該壓縮力與基礎基板24相抵地偏置 電連接器22。因此,鎖定部件可進一步界定壓縮部件88。另外,應瞭解,附接機構86可包括說明於圖10A至圖14中之樞轉部件96,或可不含樞轉部件96,如圖15至圖16中所說明。
如圖16中所說明,支撐部件90可界定定位部件122,其建構成嚙合附接蓋子114,以便沿著縱向方向L關於電連接器22在位置上定位附接蓋子114。舉例而言,附接蓋子114可界定互補定位部件126,其建構成與支撐部件90之定位部件122配合。在一個實例中,支撐部件90之定位部件122可經組態為定位凹槽124。定位凹槽124可面向向上方向。附接蓋子114之互補定位部件126可經組態為建構成收納於定位凹槽124中的定位突出部128。當然應瞭解,支撐部件90之定位部件122可替代地組態為定位突出部,且附接蓋子114之互補定位部件126可組態為收納支撐部件90之定位突出部的定位凹槽。
附接蓋子114按需要以任何方式附接至支撐部件90。舉例而言,如上文所述,支撐部件90可包括至少一個附接部件100。至少一個附接部件100可建構成附接至附接蓋子114之互補附接部件130。舉例而言,附接蓋子114之至少一個附接部件130可建構成收納支撐部件90之至少一個附接部件100。支撐部件90之至少一個附接部件100可經組態為自支撐本體91延伸出之閂鎖臂104。舉例而言,在支撐部件90安裝至基板24時,閂鎖臂104可在向上方向上遠離基板24自支撐本體91移動。詳言之,支撐部件90之至少一個附接部件100可包括至少一對閂鎖臂104。該對閂鎖臂104可沿著側向方向A彼此隔開。另外,至少一對閂鎖臂104可包括沿著縱向方向L彼此隔開之第一對及第二對閂鎖臂。
每一閂鎖臂104可界定帶倒鉤表面106,其建構成捕獲於附接蓋子114之對應捕獲表面132上,以便將附接蓋子114附接至支撐部件90。因此,附接蓋子之至少一個附接部件130可經組態為捕獲表面132,其建構成與支撐部件90之帶倒鉤閂鎖表面106抵觸。舉例而言,附接蓋子114之至少一個附接部件130可包括沿著側向方向A彼間隔開之至少一對捕獲表面108。該至少一對捕獲表面108可包括沿著縱向方向L彼此隔開之第一對及第二對捕獲表面。在操作期間,閂鎖臂104可插入於附接蓋子114之各別附接開口120中,直至支撐部件90之帶倒鉤閂鎖表面106捕獲於附接蓋子114之各別捕獲表面132上為止。附接蓋子114之附接開口120可沿著橫向方向T向上延伸。當帶倒鉤閂鎖表面106與各別捕獲表面132嚙合時,附接蓋子114關於支撐部件90在向上方向上的相對移動至少被限制,諸如被防止。應瞭解,在替代性實施例中,附接蓋子114可包括具有帶倒鉤閂鎖表面106之至少一個閂鎖臂104,且支撐部件90可包括至少一個互補之捕獲表面。
如上文所述,附接蓋子114可附接至支撐部件90,該支撐部件又可安裝至基板24。當然,應瞭解,附接蓋子114可以任何所需要方式直接或間接地緊固至基板24。在一個實例中,附接蓋子114可獨立於如上文所描述之電連接器22緊固至基板24。附接蓋子114可經進一步組態以施加壓縮力至電連接器22,該壓縮力與基礎基板24相抵地偏置電連接器22。詳言之,附接蓋子114可包括至少一個彈簧臂115,當電連接器安裝至基板24且附接蓋子114緊固至基板24時,該至少一個彈簧臂靠在電連接器22上。彈簧臂115可靠在連接器蓋子114上,且在附接蓋子114附接至 支撐部件90時可被壓縮,且因此緊固至基板24。彈簧臂115可為有彈力且彈性的,使得彈簧臂115之壓縮使得彈簧臂施加壓縮力至電連接器22,該壓縮力推動電連接器22及連接器蓋子114以彼此分離。然而,因為連接器蓋子114緊固至基板24且因此不能在向上方向上移動遠離連接器22,所以壓縮力推動電連接器22在與向上方向相對之向下方向上與基礎基板24相抵地移動。彈簧臂115可靠在連接器蓋子35、連接器外殼34或電連接器22之任何替代性結構上。替代地,彈簧臂115可藉由接觸中間結構靠在電連接器22上,該中間結構又接觸電連接器22。附接蓋子114按需要可包括複數個彈簧臂115。彈簧臂可例如沿著側向方向A彼此隔開。
參看圖19至圖22、圖23至圖29及圖30至圖35,展示電連接器總成20的替代性實施例。每一電連接器總成20可包括如上文所描述之電連接器22及基板24。如上文所述,電連接器22可建構成壓縮安裝至基板24。詳言之,電連接器22之電觸點28的配合末端建構成撓曲以便在電連接器22安裝至基板24時變得與安置於基板24之表面32上的各別接觸襯墊30相抵地被壓縮。因此,在一個實例中,電觸點28並不延伸至基板24中。因為電觸點28可界定與基板24之可分離界面,所以電連接器22可自基礎基板24重複地脫離配合,且按需要配合至基礎基板24。
基板24可包括安置於基板之至少一個側上的複數個導電表面黏著技術(SMT)接觸襯墊30。至少一個側可包括沿著第一或縱向方向L及垂直於縱向方向L之第二或側向方向A為平坦的第一表面32。接觸襯墊30中之每一者可安置於第一表面32處。每一接觸襯墊30可包括第一末端,及沿著縱向方向與第一末端隔開的第二末端。每一接觸襯墊可包括第 一側及沿著側向方向與第一側隔開的第二側。第一側及第二側可在第一末端與第二末端之間延伸。另外,每一接觸襯墊30自其第一末端至其第二末端為狹長的。
複數個接觸襯墊30可以線性陣列組態,儘管可使用其他襯墊組態。舉例而言,複數個接觸襯墊可沿著被稱為列方向之側向方向彼此隔開。另外,接觸襯墊30可沿著側向方向A彼此成直線。舉例而言,所有接觸襯墊可與沿著側向方向A定向之單一直線相交。在一個實例(參見例如圖19)中,接觸襯墊30之第一末端可沿著側向方向A實質上彼此成直線,且接觸襯墊30之第二末端可沿著側向方向A彼此實質上成直線。在另一實例(參見例如圖30)中,接觸襯墊30之末端中之一者可沿著側向方向與接觸襯墊30中之一些的末端成直線,且沿著側向方向A關於接觸襯墊30中之其他接觸襯墊之末端交錯。因此,複數個接觸襯墊30可包括接觸襯墊30之第一子集及第二子集。接觸襯墊30之第一子集可具有沿著側向方向A實質上彼此成直線的第一末端,及沿著側向方向A實質上彼此成直線的第二末端。另外,接觸襯墊30之第二子集可具有沿著側向方向A實質上彼此成直線的第一末端,及沿著側向方向A實質上彼此成直線的第二末端。然而,接觸襯墊30之第二子集之第一末端可沿著側向方向在第一子集之接觸襯墊30之第一末端與第二末端之間的位置處可與第一子集之接觸襯墊成直線。因此,第二子集之接觸襯墊30之第一末端不與第一子集之接觸襯墊30的第一末端成直線。類似地,第二子集之接觸襯墊30之第二末端不與第一子集之接觸襯墊30的第二末端成直線。
如上文所述,電連接器22可包括電絕緣連接器外殼34,及 至少一個電觸點28,諸如藉由連接器外殼支撐的複數個電觸點28。每一連接器外殼34可包括電絕緣外殼本體37。外殼本體37且因此連接器外殼34可界定下部外殼末端36及上部外殼末端38,其沿著垂直於縱向方向L及側向方向A之第三或橫向方向T彼此隔開。下部外殼末端36可建構成在電連接器22安裝至基板24時面向基板24之第一表面32。外殼本體37且因此連接器外殼34可進一步包括沿著縱向方向L彼此隔開之前部外殼末端40及後部外殼末端42。前部外殼末端40在前向方向上與後部外殼末端42隔開。類似地,後部外殼末端42在與前向方向相對之後向方向上與前部外殼40隔開。後向方向及前向方向中之每一者可沿著縱向方向L定向。電觸點28可自前端40延伸出。
前部外殼末端40及後部外殼末端42可在上部末端36與下部末端38之間延伸。舉例而言,前部外殼末端40及後部外殼末端42可自上部外殼末端38延伸至下部外殼末端36。電觸點28可在遠離後部外殼末端42之方向上自前部外殼末端40延伸。另外,電觸點28可以上文所描述之方式自前部外殼末端40懸置。因此,電觸點28可延伸超出如上文所描述之外殼本體37及連接器外殼34兩者的最外佔據面積。如圖24C及圖30處所說明,連接器外殼34可界定在外殼本體37中延伸之複數個底架44。舉例而言,外殼本體37且因此連接器外殼34可界定沿著前向方向延伸至後部外殼末端40中的複數個底架44。複數個底架44中之每一者可建構成收納電纜46(參見圖30)。當電纜46收納於底架44中時,電纜46可在後向方向上延伸出後部外殼末端42。在一個實例中(參見圖22及圖32),底架44中之至少一或多者可經設定大小以收納電纜46中之一個以上,諸如 一對電纜46。在一個實施例中,電纜46中之每一者的屏蔽線或接地屏蔽件可安裝至每一底架24中之電觸點28的共同接地觸點。外殼本體37且因此連接器外殼34可進一步包括使底架44中之相鄰底架分離的各別間隔物壁49。
圖20A至圖20C說明一些代表性連接器組態。在圖20A中,連接器22可終止至基板24之電纜46。雖然展示了四個電纜,但應理解,可使用任何數目個電纜。電纜可為經屏蔽之雙軸電纜,或可根據任何合適替代性實施例來組態。如圖20B中所說明,電連接器22可包括電纜46之兩個集合,每一電纜集合形成具有複數個電纜之一電纜總成。再者,雖然每一電纜集合可包括四根電纜,但電纜集合按需要可包括任何數目根電纜。電連接器22可包括各別連接器外殼總成,使得電纜46之電導體或屏蔽線安裝至每一連接器外殼總成之電觸點28中之各別電觸點的安裝末端。電纜總成可因此包括安裝至連接器外殼總成之電觸點的電纜。應瞭解,電纜總成允許電連接器使用連接器外殼總成及各別電纜作為電連接器之建置區塊與各種數目之電纜的組裝。如圖20C中所說明,電纜相較於圖20B中之電纜可更緊密地隔開。因此,應理解,電纜可按需要隔開任何合適距離。更緊密地隔開之電纜46允許電連接器22的更高電觸點密度。在一個實例中,電連接器僅包括連接器外殼、電觸點及電纜。電連接器22可按需要進一步包括串擾屏蔽件。
如圖29處所說明,電纜46可建構成建立基板24與互補電組件之間的電連通。互補電組件可被組態為第二基板117,其中基板24被稱為第一基板。因此,電纜46可置放電連接器總成20與互補電組件電連 通。
再次參考說明於圖19至圖22、圖23至圖29及圖30至圖35中之各別實施例,連接器外殼34可進一步界定沿著側向方向A彼此隔開之第一外殼側及第二外殼側50。第一外殼側及第二外殼側50中之每一者可在上部外殼末端38與下部外殼末端36之間延伸。舉例而言,第一外殼側及第二外殼側50中之每一者可自上部外殼末端38延伸至與下部外殼末端38。另外,第一外殼側及第二外殼側50中之每一者可在前部外殼末端40與後部外殼末端42之間延伸。舉例而言,第一外殼側及第二外殼側50中之每一者可自前部外殼末端40延伸至後部外殼末端42。因此應瞭解,前部外殼末端40及後部外殼末端42以及第一外殼側及第二外殼側50可界定外殼本體37沿著由縱向方向L及側向方向A界定之平面的最外佔據面積。在某些實施例中(例如,參見圖19),前部外殼末端40及後部外殼末端42以及第一外殼側及第二外殼側50亦可界定連接器外殼34沿著藉由縱向方向L及側向方向A界定之平面的最外佔據面積。電觸點28可自外殼本體37懸置,以便延伸超出外殼本體37之最外佔據面積。另外,電觸點28進一步自外殼本體37懸置以便延伸超出連接器外殼34之最外佔據面積。
本文中所描述之電連接器22中之每一者之電觸點28可包括信號觸點S及接地觸點G。信號觸點S可安裝至電纜46之電信號導體。接地觸點G可安裝至諸如電纜46之接地屏蔽件或屏蔽線的接地端。信號觸點可經配置,使得信號觸點S中之相鄰觸點界定差分信號對。接地觸點G可安置於差分信號對之相鄰信號對之間。替代地,信號觸點S可為單端的。
舉例而言(亦參看圖33至圖34),信號觸點S可各自界定 各別彈性及可撓配合54,且接地觸點G可各自界定各別彈性及撓性配合58。因此,對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的參考可包括配合末端54及58中的一或兩者。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可自外殼本體37且因此外殼34延伸出。舉例而言,配合末端可沿著包括側向方向A及縱向方向L中之至少一者的方向自外殼本體37且因此外殼34延伸出第一距離,且沿著橫向方向T自外殼本體37且因此外殼34延伸出小於第一距離的第二距離。在一個實例中,第一距離可為第二距離的至少3倍。舉例而言,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可在遠離後部外殼末端42之方向上自前部外殼末端40延伸。另外,電觸點28可自連接器外殼34之前端40延伸出。舉例而言,電觸點28可自外殼本體37之表面且因此自外殼34之表面懸置,該表面在電連接器安裝至基板時並不面向基板。在一個實例中,電觸點28可自前部外殼末端40懸置。
電觸點28可延伸超出外殼本體37之最外佔據面積。詳言之,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可延伸超出外殼本體37之最外佔據面積。因此,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可自前部外殼末端40向前延伸至自由末端,該自由末端在前向方向上關於外殼本體37偏移。另外,配合末端可經組態,使得沿著橫向方向T定向且延伸穿過配合末端兩次的直線不存在。應瞭解,橫向方向可實質上垂直於基板之表面(例如,在製造容許度內,如本文中所使用)定向,電連接器建構成安裝至該表面。
電觸點28可進一步界定與配合末端相對之各別安裝末端。舉例而言,信號觸點S可各自界定與配合末端54相對之安裝末端56。信號觸點S之安裝末端56可建構成附接至電纜46的電導體。信號觸點S之配合末端54可與安裝末端56成單體。類似地,接地觸點G可各自界定與配 合末端58相對的安裝末端60。接地觸點G之安裝末端60可建構成附接至電纜46之各別電纜的接地端,諸如電接地屏蔽件48。接地觸點G之配合末端58可與安裝末端60成單體。
電觸點總成52可進一步包括支撐接地端G之導電接地板62。舉例而言,接地觸點G之安裝末端60可藉由接地板62電連接在一起。另外,接地觸點G可與接地板62成單體。舉例而言,接地觸點G及接地板62可經衝壓或以其他方式由單片導電材料形成。
電觸點之配合末端可界定遠端尖端。舉例而言,信號觸點S可界定可沿著側向方向A彼此實質上成直線的遠端尖端64。另外,接地觸點G可界定沿著側向方向A實質上彼此成直線的各別遠端尖端66。在一個實例中,如圖33中所展示,接地觸點G之遠端尖端66可沿著側向方向與信號觸點S之遠端尖端實質上成直線,如圖33中所展示。在展示於圖34中之另一實例中,接地觸點G之遠端尖端66可相對於側向方向A自信號觸點S之遠端尖端64偏移或交錯。舉例而言,接地觸點G之遠端尖端66可在信號觸點S之遠端尖端64與信號觸點S之安裝末端56之間的位置處關於縱向方向L與信號觸點S成直線。因此,接地觸點G之遠端尖端66在此實例中沿著側向方向A並不與信號觸點S之遠端尖端64成直線。
電觸點28可各自包括界定第一邊緣及第二邊緣以及第一寬邊及第二寬邊的觸點本體。第一及第二邊緣沿著側向方向A彼此相對地隔開。因此,第一邊緣及第二邊緣可彼此背離。第一寬邊及第二寬邊之至少各別部分可沿著橫向方向T彼此相對地隔開。因此,第一寬邊及第二寬邊可背離彼此。第一邊緣及第二邊緣中之每一者連接於第一寬邊與第二寬邊 之間。類似地,第一寬邊及第二寬邊中之每一者連接於第一邊緣與第二邊緣之間。
邊緣及寬邊可界定沿著正交於觸點本體定向之平面的各別距離。舉例而言,邊緣可各自沿著平面沿著第一距離自第一寬邊及第二寬邊中之一者延伸至第一寬邊及第二寬邊中的另一者。寬邊可各自沿著平面沿著第二距離自第一邊緣及第二邊緣中的一者延伸至第一邊緣及第二邊緣中的另一者。該第二距離可大於該第一距離。
電觸點28可沿著側向方向A邊緣對邊緣地配置。因此,電觸點28之相鄰電觸點的邊緣可沿著側向方向A面向彼此。在展示於圖30至圖32中之一個實例中,連接器外殼34且因此電連接器22且因此電連接器總成20可包括自外殼本體37延伸出之介電隔片68。詳言之,介電隔片68可自外殼本體37向前延伸至每一差分信號對中信號觸點之配合末端之間的位置。每一介電隔片68可在配合末端處自差分信號對之信號觸點中之一個信號觸點的內邊緣延伸至差分信號對之信號觸點中之另一個信號觸點的內邊緣,其中內邊緣沿著側向方向A面向彼此。介電隔片68可與外殼本體37成單體。替代地,介電隔片68可與外殼本體37分離地形成,且接著插入於相鄰信號觸點S之間。不受理論束縛,咸信介電隔片改良電連接器總成22的效能。
如本文中所展示,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可自外殼本體37且因此連接器外殼34之末端或壁延伸,該末端或壁並不面向基板24。舉例而言,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可自連接器外殼34之前端40延伸。因此,電連接器22可建構成建立電纜46與基礎基板24之間的電連接。電連接器22 建構成安裝至具有基板表面32之基板24,該基板表面攜載至少一個電接觸襯墊30,諸如複數個電接觸襯墊30。電觸點28之彈性且可撓配合末端可建構成在置放為與接觸襯墊30之各別接觸襯墊的表面接觸時沿著橫向方向T撓曲,藉此與接觸襯墊30相抵地施加壓力或法向力。因此,應瞭解,電觸點28可經彎曲,使得當其與接觸襯墊30相抵地按壓時,該等電觸點自正常或鬆弛位置有彈力地變形且與接觸襯墊30相抵地施加壓力。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的至少一部分在處於鬆弛位置時可在外殼本體37下方延伸且因此在連接器外殼34下方延伸。舉例而言,每一配合末端之最下表面在處於鬆弛位置時可在外殼本體37下方延伸。當電連接器22安裝至基板24時,配合末端可安置於在鬆弛位置上方隔開的撓曲位置中。舉例而言,配合末端之最下表面在電連接器安裝至基板時可與連接器外殼之底表面實質上為平坦的。底表面可藉由下部末端36界定,且在電連接器22安裝至基板24時可對接基板24之攜載導電接觸襯墊30的表面32。
電觸點28及接觸襯墊30兩者可電鍍或以其他方式塗佈有導電材料。導電材料可例如為金,以便在零件實體接觸時提供低損耗連接。每一觸點可在與觸點與基板之連接對置的末端上焊接至電纜之電導體或接地端,如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4/551,590號中所描述。電纜可為同軸電纜、雙股電纜、單導體電纜或任一替代類型之電纜。因此,電纜可包括至少一個電導體,及包圍每一至少一個電導體之長度之至少一部分的絕緣層。電纜可進一步包括接地端,諸如屏蔽線。在一些實施例中,觸點中之一些可電連接至電纜上之接地屏蔽件,該電纜又與屏蔽線電連通。
觸點可藉由外殼本體37包覆成型,且因此由連接器外殼34 包覆成型。包覆成型可藉由描述於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4/551,590號中的射出成型製程形成。許多類型之塑膠樹脂取決於應用可用於包覆成型中。在一些應用中,可使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樹脂。此等樹脂相較於某些其他樹脂可在較低溫度及壓力下包覆成型,且允許關於觸點陣列之嚴格機械容許度。液晶聚合物(LCP)相較於ABS樹脂可以較高溫度及壓力經包覆成型。儘管因此可更難以藉由LCP樹脂維持關於觸點之嚴格機械容許度,但所得連接器可以較高操作溫度評定等級。
替代地,電觸點28可縫合至外殼本體37中,且因此縫合至連接器外殼34中。因此,外殼本體37及連接器外殼34建構成提供電觸點28之間的機械支撐及電隔離。一或多個外殼本體37且因此連接器外殼34可以單一電連接器22分組在一起(參見例如圖19)。因此,可據稱電連接器22可包括至少一個連接器外殼34及各別至少一個諸如由每一至少一個連接器外殼34支撐的複數個電觸點28。在一個實例中,附接至電纜46之導體的電觸點28並不與外殼實體分離,而不會損害或破壞觸點28、外殼34或兩者。每一外殼34及其各別電觸點28可被稱作連接器外殼總成。
參看說明於圖19至圖22、圖23至圖29及圖30至圖35中之實施例,如分別藉由圖19、圖25至圖26及圖31所表示,電連接器22可包括連接器蓋子35,其建構成將外殼本體37且因此連接器外殼34緊固至基礎基板24,藉此確保各別電觸點28與各別接觸襯墊30對準,該等各別電觸點與該等接觸襯墊配合。舉例而言,蓋子35可將兩個或多於兩個連接器外殼總成保持於適當位置,如圖19中所展示,或可保持單一連接器總成,如圖26及圖31中所展示。蓋子35可包括建構成覆蓋外殼本體37且 因此連接器外殼34之至少一部分的外殼部分83。舉例而言,蓋子35之外殼部分83可在外殼部分83處在連接器外殼34之電纜底架44上方延伸並覆蓋該等電纜底架,且因此可在電纜46與電觸點28之間的連接上方延伸。蓋子35可另外地或替代地包括觸點部分85,其建構成隨著其自外殼本體37且因此自連接器外殼34延伸而覆蓋電觸點28的配合末端。觸點部分85可在前向方向上自外殼部分83延伸。在一些實例(例如,圖19及圖26)中,觸點部分85可與外殼部分83成單體。在其他實例(例如,圖31)中,觸點部分85可與外殼部分83分離。
外殼部分83可包括建構成覆蓋至少一個外殼本體37且詳言之連接器外殼34之至少一部分的頂壁。舉例而言,頂壁可覆蓋外殼本體37之底架44。頂壁可包括:內表面,其建構成面向外殼本體37且因此面向連接器外殼34;及外表面,其沿著橫向方向T與內表面相對,且建構成背離外殼本體37。在一個實例中,蓋子35可經組態,使得頂壁之內表面與接地板62相抵地壓縮每一電纜46的接地屏蔽件或屏蔽線。
如圖26中所展示,外殼部分83可包括在向下方向上朝向基板24與頂壁隔開的底表面。舉例而言,底表面可建構成面向基板24。在一些實例中,蓋子35之底表面可建構成在蓋子35附接至外殼本體37且因此連接器外殼34且電連接器22安裝至基板24時對接基板24之攜載導電接觸襯墊30的表面32。另外,蓋子35之底表面可界定外殼部分83中之至少一個底部開口,該至少一個底部開口建構成收納外殼本體37且因此連接器外殼34的至少一部分。
繼續參看圖26,蓋子之外殼部分83可包括第一末端及沿著 縱向方向L與第一末端隔開的第二末端。第二末端可與第一末端前向隔開。第一末端可界定至少一個末端開口,該至少一個末端開口建構成收納連接器外殼總成之至少一部分。另外,電纜46在電纜46安裝至電觸點28時自至少一個末端開口延伸出。蓋子35之觸點部分85可自外殼部分83之第二末端向前延伸,且因此沿著縱向方向L在遠離第一部分的第一末端之方向上延伸。
外殼部分83可進一步包括沿著側向方向A彼此隔開的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彼此隔開以便在外殼部分83之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之間收納外殼本體37且因此連接器外殼34。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在電連接器22安裝至基板22時可沿著橫向方向T朝向基板24自頂壁延伸。另外,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可界定外殼部分83的底表面。
再次參看圖19、圖25至圖26以及圖31,蓋子之觸點部分85可包括外表面,其沿著橫向方向T覆蓋電觸點28且詳言之配合末端。觸點部分85可進一步包括沿著橫向方向T自外表面隔開的底表面。如圖19、圖25及圖26中所展示,觸點部分85之外表面可與外殼部分83之外表面成單體。類似地,觸點部分85之底表面可與外殼部分83之底表面成單體。替代地,如圖31中所展示,觸點部分85之外表面可與外殼部分83之外表面分離。類似地,觸點部分85之底表面可與外殼部分83之底表面分離。
觸點部分85之底表面可建構成面向基板24。在一些實例中,觸點部分85之底表面可建構成對接基板24之表面32,該表面在蓋子35附接至外殼本體37且電連接器22安裝至基板24時攜載導電接觸襯墊30。另外,如圖31中所說明,觸點部分85之底表面可界定建構成收納電 觸點28之配合末端的至少一個底部開口91。舉例而言,觸點部分85可包括沿著側向方向A彼此隔開之複數個間隔物壁93。底部開口91可沿著側向方向A在間隔物壁93中之相鄰壁之間延伸。觸點部分85之每一底部開口91可收納電觸點28之至少各別電觸點的配合末端。舉例而言,每一底部開口91可收納電觸點28之各別不同電觸點的配合末端。
觸點部分85可包括沿著縱向方向與外殼部分83隔開的端壁95。詳言之,端壁95可在前向方向上與外殼部分83隔開。因此,觸點部分85可自外殼部分83延伸至端壁95。端壁95可在觸點部分85之外表面與底表面之間延伸。當蓋子35附接至外殼本體37且因此連接器外殼34時,端壁95可沿著縱向方向L安置於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前方。另外,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之遠端末端可沿著縱向方向L與端壁95成直線,使得端壁保護電觸點28之遠端末端。另外,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的遠端末端可安置於外殼本體37與端壁95之間。
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的至少一部分可在電觸點28處於鬆馳位置時於觸點部分85的底表面下方延伸。舉例而言,當電觸點28處於鬆弛位置時,配合末端中每一者之最下表面可在觸點部分85之底表面下方延伸。此外,電觸點28之配合末端的尖端可在電觸點28處於鬆馳位置時於觸點部分85的底表面上方延伸。當將電連接器22安裝至基板按24時,配合末端可安置於撓曲位置中,該撓曲位置安置於鬆馳位置上方。舉例而言,配合末端之最下表面在電連接器22安裝至基板24時與觸點部分85之底表面為實質上平坦的。觸點部分85之底表面可在電連接器22安裝至基板24時對接基板24的攜載導電接觸襯墊30的表面32。
繼續參看圖31,連接器外殼34可包括自外殼本體37延伸出之部件。舉例而言,部件可自外殼本體37之前端40延伸。在一個實例中,部件可包括沿著縱向方向L自外殼本體37向前延伸的一或多個閂鎖臂39。閂鎖臂39可建構成附接至連接器蓋子35。詳言之,閂鎖臂39可建構成附接至連接器蓋子35之觸點部分85。因此,閂鎖臂39可建構成附接外殼本體37且因此附接連接器外殼34至連接器蓋子35。外殼本體37及閂鎖臂39可組合以便界定連接器外殼34之最外佔據面積。因此,前部外殼末端40及後部外殼末端42、第一外殼側及第二外殼側50以及閂鎖臂39單獨或結合介電隔片68可界定連接器外殼34的最外佔據面積。連接器外殼之最外佔據面積可界定於藉由縱向方向L及側向方向A界定的平面中。
如本文所描述,電連接器總成22可進一步包括建構成將電連接器22附接至基板24的至少一個附接機構86。至少一個附接機構86因此建構成將電連接器22緊固至基板24以便(i)與接觸襯墊30相抵地維持電觸點28於其撓曲位置,及(ii)抵抗施加於外殼本體37及基板24中之一者或兩者上的分離力以使外殼本體37與基板24彼分離。舉例而言,當電觸點28處於撓曲位置時,至少一個附接機構86由於電觸點28施加至基板24的力而可抵抗藉由電觸點28施加於外殼本體37上之分離力。另外,至少一個附接機構86可抵抗藉由電連接器總成22外部的源在橫向方向T及藉由側向方向A及縱向方向L中之一或兩者界定之水平方向的一或兩者上施加的分離力。舉例而言,外力可在向下方向上施加於電纜46上,藉此產生施加至連機器22的力矩力,該力矩力遠離基板24在向上方向上偏置配合電觸點28。因此,力矩遠離基板24沿著向上垂直方向施加分離力至電連接器 22。
更具體地參看圖19至圖20C,至少一個附接機構86可包括壓縮部件88,其建構成朝向基板24在向下方向上施加對置壓縮力至電連接器22。向下方向可沿著橫向方向T定向。在一個實例中,壓縮部件88可建構成施加壓縮力至連接器蓋子35。替代地或另外,壓縮部件88可建構成施加壓縮力至連接器外殼34。
壓縮部件88可建構成在自壓縮部件88朝向基板24之方向上施加對置向下力至電連接器22。壓縮部件88可按需要根據任何合適實施例來組態。在說明於圖18中之一個實例中,壓縮部件88可經組態為附接桿92,該附接桿建構成便附接至基板24以便朝向基板24與外殼本體37相抵地施加壓縮力。舉例而言,附接桿92可建構成在外殼本體37之至少一部分上方延伸,使得外殼本體37之部分安置於附接桿92與基板24之間。在一個實例中,附接桿92可進一步在蓋子35上方延伸,使得蓋子35安置於附接桿92與外殼本體37之間。因此,蓋子35可進一步安置於附接桿92與基板24之間。附接桿92可附接至蓋子35。替代地或另外,附接桿92可附接至外殼本體37。附接桿92可由任何合適金屬、塑膠或其他合適剛性材料形成。
附接桿92可包括任何合適的繫固部件,其建構成將附接桿繫固至基板24、蓋子35及外殼本體37中之一或多者。繫固部件可按需要根據任何合適實施例組態。舉例而言,在一個實例中,繫固部件可經組態為一或多個通孔93,該一或多個通孔建構成收納又繫固至基板24的繫固件95。因此,基板24可包括亦收納繫固件95的各別孔,該等繫固件可組態 為螺釘。通孔93可經分接,且繫固件可為具有螺紋軸的螺釘。螺釘定位於基板上的三個通孔中。當繫固件組態為螺釘時,螺釘可經擰緊以將蓋子緊固至至少一個外殼,且將電連接器緊固至基礎基板。繫固件可經擰緊,使得每一配合末端抵靠接觸襯墊提供至少40克的配合力,繫固件配合至接觸襯墊。桿可為剛性的以便使得繫固件之擰緊力實質上均勻地分佈至每一觸點,使得對應配合末端建構成提供配合力。因此,電連接器22在一個實例中可僅藉由外部壓縮力附接至基板24。
現參看圖23至圖25,至少一個附接機構86可包括托架總成99,其建構成緊固外殼本體37且因此連接器外殼34至基板24。壓縮部件88可經組態為托架總成99之托架本體101。托架總成99可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附接臂105。壓縮部件88建構成朝向基板24在向下方向上將向下力施加至外殼本體37,以便消除將以其他方式分離外殼本體37與基板24的分離力。壓縮部件88可將向下力直接施加至外殼本體37或蓋子35。托架總成99可由導電材料、聚合物或其他合適材料形成。在一個實例中,托架總成99可建構成提供電磁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屏蔽以隔離電連接器與電連接器外部的電裝置。
托架總成99可包括建構成自壓縮部件延伸至基板的至少一個附接臂105。舉例而言,附接臂105可壓配於基板24之孔隙中以便將托架總成99附接至基板24。至少一個附接臂105可與壓縮部件88成單體,或可獨立地形成並附接至壓縮部件88。附接臂105可包括至少一個繫固特徵,其建構成將至少一個附接臂附接至基板。舉例而言,至少一個繫固特徵可包括至少一個柱子,其在向下方向上延伸且延伸至基板24之孔隙中。 至少一個柱子可藉由任何合適方法包括(不限於)壓配、焊接或藉由螺紋嚙合基板之開口或在基板之相對表面上的螺母而緊固於開口內。在一個實例中,至少一個柱子可接觸基板之接地端以便使托架總成電接地。如圖23中所示,至少一個臂可包括兩個或多於兩個臂,諸如三個臂。另外,至少一個繫固特徵可包括一個以上繫固特徵,諸如一對繫固特徵。
參看圖23及圖27A至圖28B,托架總成99可界定在前向方向上延伸之插入槽107。插入槽107可界定於壓縮部件88與基板24之間。插入槽107可建構成沿著縱向方向L且詳言之在前向方向上收納電連接器22。隨著電連接器24收納於插入槽107中,電觸點28隨著電觸點28撓曲至撓曲位置而掃過接觸襯墊30。
托架總成99可進一步包括彈簧臂103,其建構成在電連接器22收納於插入槽107中時嚙合電連接器22以便保持電連接器於插入槽中。彈簧臂103可包括彈簧臂本體,其沿著縱向方向L且詳言之在後向方向上自壓縮部件88延伸。彈簧臂103建構成沿著橫向方向T撓曲。舉例而言,彈簧臂103可朝向基板24在向下方向上彈性地偏置,且建構成遠離基板24向上撓曲。彈簧臂103可進一步包括至少一個突起121,其朝向基板24在向下方向上自彈簧臂本體延伸。
當電連接器22收納於插入槽107中時,彈簧臂103遠離基板24向上撓曲。在一個實例中,彈簧臂103隨著至少一個突起121沿著電連接器22之上部末端諸如沿著蓋子35的上部末端延行而向上撓曲。一旦電連接器22之安裝末端通過突起,彈簧臂103向下躍出,使得至少一個突起121關於電連接器22在後向方向上關於托架總成99之移動與電連接器 22的安裝末端抵觸。因此,突起121可防止電連接器22在後向方向上自插入槽107收回。
現參看圖31,至少一個附接機構86可包括自外殼本體在向下方向上朝向基板延伸之至少一個對準部件。該至少一個對準部件可組態為對準銷115。至少一個對準銷115可與外殼本體37成單體,且因此與連接器外殼34成單體。因此,電連接器外殼34可包括自外殼本體37向下延伸之至少一個對準銷115。替代地,至少一個對準銷115可與外殼本體37分離地形成且附接至外殼本體37。至少一個對準銷可藉由任何合適方法包括(不限於)壓配、焊接或藉由螺紋嚙合基板之開口或在基板之相對表面上的螺母而緊固於基板24中的開口內。在一個實例中,至少一個對準銷115可按需要包括至少兩個對準銷或任何數目個對準銷。另外,至少兩個對準銷可具有形狀,該等形狀不同於彼此以便確保電連接器22關於基板24的恰當定向。圖30至圖32之電連接器可沿著橫向方向T向下朝向基板24之第一表面與基板配合。
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實例之電連接器22的電觸點28經組態而以至多30GHz之頻率傳輸資料同時產生不超過-18dB最差狀況多源異步串擾。舉例而言,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實例之電連接器22的電觸點28可經組態而以在且包括5GHz與30GHz之間的頻率傳輸資料,同時產生不超過-18dB最差狀況多源異步串擾。在一個實例中,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實例之電連接器22的電觸點28可經組態而以在且包括10GHz與30GHz之間的頻率傳輸資料,同時產生不超過-18dB最差狀況多源異步串擾。另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實例之電連接器22的電觸點28可經組態而以在且包 括15GHz與30GHz之間的頻率傳輸資料,同時產生不超過-18dB最差狀況多源異步串擾。舉例而言,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實例之電連接器22的電觸點28可經組態而以在且包括20GHz與30GHz之間的頻率傳輸資料,同時產生不超過-18dB的最差狀況多源異步串擾。詳言之,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實例之電連接器22的電觸點28可經組態而以在且包括25GHz與30GHz之間的頻率傳輸資料,同時產生不超過-18dB最差狀況多源異步串擾。
另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實例之電連接器22的電觸點28可經組態而以高達56十億位元/秒之資料傳送速率傳輸資料,同時產生不超過-18分貝(dB)最差狀況多源異步串擾。舉例而言,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實例之電連接器22的電觸點28可經組態而以在且包括10十億位元/秒與56十億位元/秒之間的資料傳送速率傳輸資料,同時產生不超過-18dB最差狀況多源異步串擾。在一個實例中,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實例之電連接器22的電觸點28可經組態而以在且包括20十億位元/秒與56十億位元/秒之間的資料傳送速率傳輸資料,同時產生不超過-18dB最差狀況多源異步串擾。舉例而言,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實例之電連接器22的電觸點28可經組態而以在且包括20十億位元/秒與56十億位元/秒之間的資料傳送速率傳輸資料,同時產生不超過-18dB最差狀況多源異步串擾。詳言之,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實例之電連接器22的電觸點28可經組態而以在且包括40十億位元/秒與56十億位元/秒之間的資料傳送速率傳輸資料,同時產生不超過-18dB最差狀況多源異步串擾。
應注意,諸圖中展示之實施例之說明及論述係僅出於例示性目的,且不應被認為是限制本發明。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本發明涵蓋 各種實施例。另外,應理解,上文關於上述實施例描述的概念可單獨或與其他上述實施例中之任一者組合地使用。應進一步瞭解,上文關於一個所說明實施例描述的各種替代性實施例可應用至如本文中所描述之所有實施例,除非以其他方式指示。
20:電連接器總成
22:電連接器
24:基板
32:第一表面
35:連機器蓋子
46:電纜
86:附接機構
88:壓縮部件
90:支撐部件
111:附接臂
114:附接蓋子
115:對準銷
A:第二或側向方向
L:第一或縱向方向
T:第三或橫向方向

Claims (34)

  1. 一種建構成安裝至一基板之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包含:一電絕緣連接器外殼本體,其界定:一前端及沿著一縱向方向與該前端相對的一後端;第一側及第二側,其沿著垂直於該縱向方向之一側向方向彼此隔開,其中該第一側及該第二側中之每一者自該前端延伸至該後端;及上端及下端,其沿著垂直於該側向方向及該縱向方向中之每一者的一橫向方向彼此隔開,其中該下端建構成在該電連接器安裝至該基板時面向該基板;及藉由該連接器外殼本體支撐之至少一個電觸點,其中該至少一個電觸點中的一個或多個的每個電觸點界定:一彈性及可撓配合末端,其沿著一第一方向自該外殼本體延伸出一第一距離,該第一方向包括該側向方向及該縱向方向中之至少一者,且沿著該橫向方向自該外殼本體延伸出低於該第一距離的一第二距離;以及一安裝末端,其與該配合末端相對且建構成安裝至一電纜,其中該電連接器建構成安裝至該基板,使得該彈性及可撓配合末端建構成在置放為與藉由該基板之一表面攜載的一各別電接觸襯墊之表面接觸時自一鬆馳位置撓曲,使得該配合末端沿著該橫向方向與該接觸襯墊相抵地施加一壓力,以便界定與該接觸襯墊的一可分離界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連接器,其中該至少一個電觸點經組態而以在5GHz與30GHz之間的頻率傳輸資料,同時產生不大於-18dB的 最差狀況多源異步串擾。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配合末端在處於該鬆馳位置時在該外殼本體下方延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配合末端在該電連接器安裝至該基板時安置於一撓曲位置中,該撓曲位置安置於該鬆馳位置上方。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之電連接器,其中不存在垂直於該基板表面延伸且延伸穿過該配合末端兩次的直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之電連接器,其中該至少一個電觸點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界定的複數個電觸點,且該至少一個電纜包含安裝至該等電觸點中之各別電觸點的對應複數個電纜,且該等電觸點中之相鄰電觸點界定差分信號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之電連接器,其中該外殼本體界定複數個底架,每一底架建構成收納一電纜。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電連接器,其進一步包含一蓋子,該蓋子具有覆蓋該至少一個電觸點之一觸點部分。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電連接器,其中該蓋子包含覆蓋該連接器外殼本體之至少一部分的一外殼部分,且該外殼部分包括建構成覆蓋該等底架的一頂壁,其中該外殼部分之該頂壁包括一內表面,該內表面建構成面向該外殼本體且與該至少一個電觸點之一接地板相抵地壓縮該電纜的一接地屏蔽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之電連接器,其中該至少一個電觸點自該外殼本體之一表面懸置,該表面在該電連接器安裝至該基板時並不面向該基板。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之電連接器,其中該至少一個電觸點自該外殼本體之一表面向前延伸至自該外殼本體之一整體向前隔開的一位置。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距離為該第二距離的至少3倍。
  13. 一種電連接器總成,其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之電連接器;及至少一個附接機構,其建構成將該電連接器附接至該基板,以便抵靠該基板將至少一個電觸點維持於一撓曲位置。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電連接器總成,其中該附接機構包括一附接桿,該附接桿建構成在該電連接器之至少一部分上方延伸,使得該電連接器之該部分安置於該附接桿與該基板之間,該附接桿建構成附接到該電連接器及該基板中之每一者以便將該電連接器緊固至該基板。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電連接器總成,其進一步包含在該外殼本體上方延伸的一蓋子,其中該附接桿附接至該蓋子。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電連接器總成,其中該至少一個附接機構包括建構成將該電連接器緊固至該基板的一托架總成,其中該托架總成包括具有一壓縮部件之一托架本體以及自該壓縮部件延伸的至少一個附接臂,該壓縮部件建構成沿著該橫向方向自該壓縮部件朝向該基板 將一向下力施加至該電連接器。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電連接器總成,其中該托架總成包括至少一個繫固特徵,該至少一個繫固特徵建構成將該至少一個附接臂附接至該基板。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電連接器總成,其中該托架總成界定一插入槽,該插入槽在該電連接器安裝至該基板時在該壓縮部件與該基板之間在該縱向方向上延伸,其中該插入槽建構成沿著該縱向方向收納該電連接器,使得該等電觸點掃過該至少一個接觸襯墊。
  19. 一種建構成安裝至一基板之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包含:一電絕緣連接器外殼本體;以及複數個電觸點,其藉由該連接器外殼本體支撐且自該外殼本體之一表面懸置,該表面在該電連接器安裝至該基板時並不面向該基板,其中該電觸點中的每個電觸點界定自該外殼本體延伸出之一彈性且可撓配合末端,及與該配合末端相對且建構成安裝至一電纜的一安裝末端;以及一蓋子,該蓋子具有覆蓋該等電觸點之一觸點部分,其中該觸點部分包括建構成覆蓋該電觸點的一外表面及沿著一橫向方向與該外表面隔開的一底表面;其中該蓋子包含覆蓋該連接器外殼本體之至少一部分的一外殼部分,該外殼部分包括一頂壁,該頂壁建構成覆蓋該連接器外殼本體的複數個底架,每個底架配置為接收一電纜,且該外殼部分之該頂壁包括一內表面,該內表面建構成面向該連接器外殼本體且與該電觸點之一接 地板相抵地壓縮該電纜的一接地屏蔽件。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電連接器,其中該至少一個電觸點經組態而以在5GHz與30GHz之間的頻率傳輸資料,同時產生不大於-18dB的最差狀況多源異步串擾。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或第20項之電連接器,其中該可撓配合末端建構成在置放為與藉由該基板之一表面攜載的一各別電接觸襯墊之表面接觸時自一鬆馳位置撓曲,使得該配合末端沿著該橫向方向與該接觸襯墊相抵地施加一壓力,以便界定與該接觸襯墊的一可分離界面,且該配合末端在處於鬆馳位置時在該外殼本體下方延伸。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配合末端在該電連接器安裝至該基板時安置於一撓曲位置,該撓曲位置安置於該鬆馳位置上方。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或第20項之電連接器,其中不存在垂直於該基板表面延伸且延伸穿過該配合末端兩次的直線。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電連接器,其中該觸點部分包括自該至少一個電觸點向外隔開之一端壁,該端壁在該外表面與該底表面之間延伸,且其中該至少一個電觸點之該配合末端安置於該外殼本體與該端壁之間。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或第20項之電連接器,其中該至少一個電觸點自該外殼本體之一表面向前延伸至自該外殼本體之一整體向前隔開的一位置。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或第20項之電連接器,其進一步包含包括該外殼本體之一電絕緣連接器外殼及自該外殼本體延伸出且建構成將該 連接器外殼緊固至一蓋子的一閂鎖臂。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電連接器,其中該至少一個電觸點延伸超出該連接器外殼之一最外佔據面積,該最外佔據面積藉由平行於該基板之表面的一側向方向及一縱向方向界定。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或第20項之電連接器,其進一步包含一介電隔片,該介電隔片自該外殼本體延伸出至該至少一個電觸點之相鄰信號觸點之間的一位置。
  29. 一種將一電連接器總成安裝至一基板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與該基板之一表面相抵地置放一電絕緣連接器外殼本體,其中該連接器外殼界定1)一前端及沿著一縱向方向與該前端相對的一後端,2)沿著垂直於該縱向方向之一側向方向彼此隔開之第一側及第二側,其中該第一側及該第二側中之每一者自該前端延伸至該後端,及3)上端及下端,其沿著垂直於該側向方向及該縱向方向中之每一者的一橫向方向彼此隔開,使得該下端面向該基板之該表面,其中該置放步驟使得至少一個電觸點之一安裝末端撓曲且在該基板之該表面處與一各別至少一個接觸襯墊相抵地施加一力,其中該至少一個電觸點藉由該連接器外殼本體支撐,且界定1)一彈性且可撓配合末端,其沿著包括該側向方向及該縱向方向中之至少一者的一第一方向自該外殼本體延伸出一第一距離,且沿著該橫向方向自該外殼本體延伸出低於該第一距離的一第二距離,及2)一安裝末端,其與該配合末端相對且建構成附接至一電纜的一電導體。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個電觸點經組態而以在 5GHz與30GHz之間的頻率傳輸資料,同時產生不大於-18dB的最差狀況多源異步串擾。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或第30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如下步驟:在該置放步驟之後將該電連接器緊固至該基板,使得該至少一個電觸點抵靠該各別至少一個接觸襯墊撓曲。
  32. 一種將一電連接器安裝至一基板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與該基板之一表面相抵地置放一電絕緣連接器外殼本體,藉此使得電觸點隨著該等電觸點之各別配合末端在該基板之該表面處與各別接觸襯墊接觸而彈性地撓曲,使用一蓋子的一觸點部分的一外表面覆蓋該電觸點,其中該觸點部分包括沿著一橫向方向與該外表面隔開的一底表面,以及使用該蓋子的一外殼部分覆蓋連接器外殼本體的至少一部分,其中蓋子的外殼部分包括一頂壁,該頂壁建構成覆蓋該連接器外殼本體的複數個底架,每個底架配置為接收一電纜,並且該外殼部分的該頂壁包括一內表面,該內表面建構成面向該連接器外殼本體且與該電觸點之一接地板相抵地壓縮該電纜的一接地屏蔽件,其中該等電觸點藉由該連接器外殼本體支撐,使得該等配合末端在該置放步驟之後自該外殼本體之一表面懸置,該表面並不面向該基板。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方法,其中該等電觸點經組態而以在5GHz與30GHz之間的頻率傳輸資料,同時產生不大於-18dB的最差狀況多源異步串擾。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或第33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如下步驟: 在該置放步驟之後將該電連接器緊固至該基板,使得該等電觸點抵靠該等接觸襯墊彈性地撓曲。
TW106129858A 2016-08-30 2017-08-30 電連接器總成、將一電連接器總成安裝至一基板之方法 TWI7637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81437P 2016-08-30 2016-08-30
US62/381,437 2016-08-30
US201662396677P 2016-09-19 2016-09-19
US62/396,677 2016-09-19
US201762534938P 2017-07-20 2017-07-20
US62/534,938 2017-07-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0710A TW201820710A (zh) 2018-06-01
TWI763704B true TWI763704B (zh) 2022-05-11

Family

ID=61301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9858A TWI763704B (zh) 2016-08-30 2017-08-30 電連接器總成、將一電連接器總成安裝至一基板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985479B2 (zh)
CN (2) CN114336113A (zh)
TW (1) TWI763704B (zh)
WO (1) WO20180450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85479B2 (en) * 2016-08-30 2021-04-20 Samtec, Inc. Compression-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D888670S1 (en) 2018-04-20 2020-06-30 Samtec, Inc. Cable connectors
USD905645S1 (en) 2018-04-20 2020-12-22 Samtec, Inc. Cable connector
CN109088197B (zh) * 2018-07-27 2022-06-2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及电连接器系统
DE102018008045B4 (de) * 2018-10-11 2020-07-23 Daimler Ag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Steuerung von Anzeigeinhalten auf einem Ausgabemittel eines Fahrzeugs
US10700454B1 (en) * 2019-01-17 2020-06-30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Cable connector an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al system
TWM601912U (zh) * 2019-03-26 2020-09-21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插座連接器
JP7324038B2 (ja) * 2019-04-23 2023-08-09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EP4032147A4 (en) * 2019-09-19 2024-02-21 Amphenol Corp HIGH-SPEED ELECTRONIC SYSTEM WITH INTERMEDIATE BOARD CABLE CONNECTOR
US11637389B2 (en) * 2020-01-27 2023-04-25 Amphenol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high speed mounting interface
TW202139215A (zh) * 2020-02-04 2021-10-16 美商山姆科技公司 雙軸電纜分離器
CN111478086B (zh) * 2020-04-14 2021-11-19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高速连接器
CN111555067B (zh) 2020-04-15 2022-03-04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11600155B (zh) * 2020-05-29 2021-10-22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KR20210152755A (ko) * 2020-06-09 2021-12-1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웨어러블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11769395B (zh) * 2020-07-24 2022-02-01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端子结构和电连接器
CN112117604B (zh) 2020-10-09 2022-05-13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2072401B (zh) 2020-10-09 2021-09-14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端子结构和电连接器
CN112103723B (zh) * 2020-10-09 2022-03-29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端子结构和电连接器
TW202223467A (zh) * 2020-10-13 2022-06-16 美商山姆科技公司 具有用於高速資料傳輸的環形連接器之垂直插入互連系統
CN113410715B (zh) * 2021-06-25 2022-04-01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WO2024006880A1 (en) * 2022-06-29 2024-01-04 Samtec, Inc. Interconnect module assembly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47832U (en) * 2002-07-26 2003-08-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1238613A (zh) * 2005-06-09 2008-08-06 莫莱克斯公司 降低高度的线到板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302451A (zh) 1963-02-08
US4770645A (en) 1983-08-05 1988-09-13 Antes Jack E Cable conductor to printed wiring board conductor clamp
US5599192A (en) * 1993-02-22 1997-02-04 Berg Technology, Inc. Blade-like terminal having a passive latch
US6099356A (en) * 1999-07-19 2000-08-08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ompression connector
USD452479S1 (en) * 2000-05-19 2001-12-25 J.S.T. Mfg. Co., Ltd. Connector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US6786762B2 (en) 2001-08-20 2004-09-07 The Ludlow Company, Lp Cable assembly module with compressive connector
US6796822B2 (en) 2002-07-02 2004-09-28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Contact module and connector having the same
US6716039B1 (en) 2002-10-17 2004-04-06 Molex Incorporated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5116447A (ja) * 2003-10-10 2005-04-28 Sony Corp コネクタ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060228912A1 (en) 2005-04-07 2006-10-12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Orthogonal backplane connector
TW200737604A (en) 2006-03-29 2007-10-01 Altek Corp Electrical connector structure
US7470155B1 (en) 2007-07-25 2008-12-30 Samtec, Inc. High-density connector
ITCO20070034A1 (it) 2007-10-17 2009-04-18 Chen Hubert Connessione tra cavo elettrico e circuito stampato per elevata velocita' di trasferimento dati ed alta frequenza di segnale
US7637767B2 (en) 2008-01-04 2009-12-29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JP2009181769A (ja) * 2008-01-30 2009-08-13 Kyocera Elco Corp コネクタ、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携帯端末
US7690923B2 (en) 2008-02-13 2010-04-06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Two-sided FPC-to-PCB compression connector
CN202840108U (zh) 2011-08-12 2013-03-27 Fci公司 具有侧面安装闩锁的电连接器
CN103094781B (zh) 2011-11-04 2015-05-2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US9545040B2 (en) * 2012-01-23 2017-01-10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Cable retention housing
TWM457332U (zh) 2012-09-12 2013-07-11 Molex Inc 電連接裝置及其電連接器
US20140187087A1 (en) 2013-01-03 2014-07-0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Rf cable connector
US9705273B2 (en) 2013-11-26 2017-07-11 Samtec, Inc. Direct-attach connector
US9645172B2 (en) 2014-10-10 2017-05-09 Samtec, Inc. Cable assembly
JP6052268B2 (ja) 2014-11-28 2016-12-2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US10985479B2 (en) * 2016-08-30 2021-04-20 Samtec, Inc. Compression-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47832U (en) * 2002-07-26 2003-08-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1238613A (zh) * 2005-06-09 2008-08-06 莫莱克斯公司 降低高度的线到板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85479B2 (en) 2021-04-20
WO2018045026A1 (en) 2018-03-08
CN114336113A (zh) 2022-04-12
US20210151914A1 (en) 2021-05-20
US11476603B2 (en) 2022-10-18
CN109891676A (zh) 2019-06-14
US20190267732A1 (en) 2019-08-29
CN109891676B (zh) 2022-01-14
TW201820710A (zh) 2018-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63704B (zh) 電連接器總成、將一電連接器總成安裝至一基板之方法
CN107871987B (zh) 电连接器
US7019984B2 (en) Interconnection system
US10186811B1 (en) Shielding for connector assembly
US945553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ground bus
TWI528663B (zh) 頭座與插座組件之接地結構
US7056128B2 (en) High speed, 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 system for differential and single-ended transmission systems
CN106067610B (zh) 具有接地支架的电连接器
TWI817810B (zh) 電子連接器
TWI527322B (zh) 頭座與插座組件之接地結構
CN108092015B (zh) 缆线、缆线组件以及将缆线连接到基板的方法
US20120058684A1 (en) Low-cross-talk electrical connector
TW202114301A (zh) 具有中間板纜線連接器的高速電子系統
TW201324969A (zh) 交錯安裝的電連接器
KR101011741B1 (ko) 상호접속 시스템
KR100794733B1 (ko) 커넥터
US10965062B1 (en) Modular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nductive coating to reduce crosstalk
GB2402561A (en) High speed, 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 system for differential and single-ended transmission app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