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9452B - 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及相對移動抑制體 - Google Patents

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及相對移動抑制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9452B
TWI759452B TW107110510A TW107110510A TWI759452B TW I759452 B TWI759452 B TW I759452B TW 107110510 A TW107110510 A TW 107110510A TW 107110510 A TW107110510 A TW 107110510A TW I759452 B TWI759452 B TW I75945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deformation
relative rotation
restraining structure
displace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0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39278A (zh
Inventor
道脇裕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螺法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螺法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螺法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9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92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94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945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9/00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 F16B39/22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in which the locking takes place during screwing down or tightening
    • F16B39/28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in which the locking takes place during screwing down or tightening by special members on, or shape of, the nut or bolt
    • F16B39/34Locking by deformable inserts or like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9/00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 F16B39/02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in which the locking takes place after screwing down
    • F16B39/12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in which the locking takes place after screwing down by means of locknu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9/00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 F16B39/02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in which the locking takes place after screwing down
    • F16B39/12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in which the locking takes place after screwing down by means of locknuts
    • F16B39/16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in which the locking takes place after screwing down by means of locknuts in which the screw-thread of the locknut differs from that of the nu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9/00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 F16B39/22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in which the locking takes place during screwing down or tightening
    • F16B39/28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in which the locking takes place during screwing down or tightening by special members on, or shape of, the nut or bolt
    • F16B39/36Locking of screws, bolts or nuts in which the locking takes place during screwing down or tightening by special members on, or shape of, the nut or bolt with conical locking parts, which may be split, including use of separate rings co-operating therewi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33/00Features common to bolt and nut
    • F16B33/02Shape of thread; Special thread-forms
    • F16B2033/025Shape of thread; Special thread-forms with left-hand thre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Bolts, Nuts, And Washer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相對旋轉抑制結構係在具有螺旋部的螺具中,抑制對於對象構件的相對旋轉的結構,其具備:對象側位移部,預先形成於上述對象構件,於軸向或是徑向上位移;及螺具側變形允許部,形成於上述螺具,其藉由利用連結力推壓上述對象側位移部使本身變形,藉由該變形製作出在軸向或是徑向上位移的螺具側位移部。

Description

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及相對移 動抑制體
本發明係關於抑制在螺具中與對象構件之相對旋轉的結構等。
以往,作為連結結構之一,存在使用螺栓等所謂的公螺具與螺帽等所謂的母螺具的技術。關於以該螺具進行連結的結構,具有對於一個公螺具,形成導角及/或導引方向不同的兩種螺旋溝(例如右螺旋溝所形成的公螺桿部與左螺旋溝所形成的公螺桿部),並對於這兩種螺旋溝,分別使例如雙螺帽的兩種母螺具(例如右母螺具與左母螺具)螺合者。若藉由任何的卡合手段抑制兩種母螺具的相對旋轉,則可藉由導角及/或導引方向不同所造成的軸向干涉作用或是軸向背離作用,在與公螺桿之間提供機械性的防鬆脫效果(參照專利文獻1)。
又存在一種結構,其係在對於一個公螺具,以成為相同導角及導引方向的母螺具作為雙螺帽而使其螺合時,在一邊的母螺具上形成正圓的凹部,在另一邊的公螺具上形成偏心圓的凸部,藉由使凹部與凸部卡合,藉此可 產生楔形效應(與公螺具相對的剪切方向的應力),進而得到防鬆脫效果(參照專利文獻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540616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11-6516公報
專利文獻1的結構中,作為抑制兩種母螺具之相對旋轉的手法,具有採用所謂棘輪結構的情況。藉由棘輪結構,可允許兩種母螺具在連結方向上相對旋轉,並限制在連結之鬆脫方向上的相對旋轉,但在連結後需要鬆開母螺具的情況,則必須破壞棘輪結構。
又,專利文獻2之結構的情況,因為以一對母螺具使剪切力持續作用於公螺具之軸部,故導致軸部局部疲勞,而具有容易從該處發生軸破斷這樣的課題。
本發明鑒於此實際情況,提供一種螺具的旋轉抑制結構,其一方面可發揮確實的防鬆脫效果,一方面不易使公螺桿的軸部疲勞,又可在不會破壞連結構件本體的情況下解除公母連結體的螺合狀態而將彼此卸除。
又,本發明不限於螺具,一般而言,係提供一種抑制第一構件與第二構件之相對移動的結構。
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係一種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係在具有螺旋部之螺具中,抑制對於對象構件之相對旋轉的結構,其包含:對象側位移部,預先形成於上述對象構件,在軸向或是徑向上位移;及螺具側變形允許部,形成於上述螺具,其藉由利用連結力推壓上述對象側位移部使本身變形,而藉由該變形製作出在軸向或是徑向上位移的螺具側位移部。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在圓周方向上形成多個該對象側位移部。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該螺具側變形允許部在圓周方向上製作出多個該螺具側位移部。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該螺具在相對於該對象構件進行相對旋轉時,以該螺具本身作為基準,該螺具側位移部在圓周方向上移動。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該螺具在相對於該對象構件進行相對旋轉時,以該螺具本身作為基準,該螺具側位移部在軸向上移動。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該螺具側位移部進行彈性變形及/或塑性變形。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該螺具側位移部,在徑向內側及徑向外側的兩個方向上同時變形。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係設定上述螺具側變形允許部與該對象側位移部在軸向上互相干涉的干涉距離小於該螺具側變形允許部在軸向上的距離。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包含:軸向制動部,其限制該螺具側位移部與該對象側位移部在軸向上的接近距離。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該螺具側變形允許部具有帶狀突起,使上述帶狀突起的一部分變形,而製作出該螺具側位移部。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該螺具側變形允許部中,在該螺具的1個節距以上的軸向範圍內,製作出單一或是多個該螺具側位移部。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該螺具側變形允許部中,在該螺具之3個節距以上的軸向範圍內,製作出單一或是多個該螺具側位移部。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該對象側位移部在徑向上具有展開區域,且具有變形賦予面,其以與圓周方向交叉的方式進行位移;該螺具側變形允許部與上述變形賦予面抵接,而製作出螺具側位移部。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該變形賦予面與該螺具中之鬆脫側的圓周方向對向。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該變形賦予面係以與該螺具中鬆脫側之導角不同的角度在軸向上位移。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在將該螺具之導角定義為β,將該螺具於該鬆脫側之圓周方向上旋轉時該螺具在軸向上移動的方向定義為鬆脫側軸向,以該鬆脫側之圓周方向作為基準而將上述鬆脫軸向側定義為正角的情況中,該變形賦予面之位移角A滿足β+135°≧A≧β+45°。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該變形賦予面之位移角A滿足135°≧A≧90°。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該變形賦予面在軸向上係於該螺具之1個節距以上的範圍內位移。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該變形賦予面在軸向上係於該螺具之3個節距以上的範圍內位移。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該對象側位移部及/或該螺具側位移部成為沿著軸向在徑向上擴徑或是縮徑的楔形。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該螺具之該螺具側變形允許部較軟於該對象構件之該對象側位移部。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相較於該對象構件之該對象側位移部,該螺具之該螺具側變形允許部為低剛性。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該對象側位移部為第一母螺具,該螺具為第二母螺具。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該第一母螺具具有第一螺旋溝,其係以適當導角及/或導引方向設定;該第二母螺具具有第二螺旋溝,其係以相對上述導角及/或導引方向不同的導角及/或導引方向設定。
關於上述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具備:公螺具,其與該第一母螺具及該第二母螺具螺合,而可連結成被連結體;以被連結體為基準,該第一母螺具被螺合於內側,該第二母螺具被螺合於外側。
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係一種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係構成於具有螺旋部的螺具與可抵接於上述螺具之對象構件之間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包含:螺具側位移部,預先形成於上述螺具,以在軸向或是徑向位移;及對象側變形允許部,其形成於上述對象構件,藉由利用上述螺具之連結力推 壓上述螺具側位移部而使本身變形,而藉由該變形製作出在軸向或是徑向上位移的對象側位移部。
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係一種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其係抑制在第一構件與抵接於該第一構件之第二構件之間的相對移動的結構,其包含:第一條部,其成為形成於上述第一構件的列狀突起;第二條部,其成為形成於上述第二構件的列狀突起,在與該第一條部不同的方向上延伸,且抵接於該第一條部;及第一變形允許部,其在上述第一條部與上述第二條部之交叉部分中,形成於上述第一條部,藉由作用於上述第一條部與上述第二條部之間的推壓力使本身彈性變形及/或塑性變形,而藉由該變形製作出第一位移部;藉由該第一位移部,限制上述第一構件與上述第二構件的相對移動。
關於上述相對移動抑制結構,該第一構件上形成有並排延伸的多個該第一條部;該第二構件上形成有並排延伸的多個該第二條部;多個上述第一條部與多個上述第二條部交叉,藉此製作出多個該第一位移部。
關於上述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其並排延伸的多個該第一條部與並排延伸的多個該第二條部係交叉成格子狀。
關於上述相對移動抑制結構,該第一構件與該第二構件相對移動時,以該第一構件作為基準,伴隨該第一位移部的移動。
關於上述相對移動抑制結構,該第二條部延伸的方向與該第一構件與該第二構件之相對移動方向彼此不同。
關於上述相對移動抑制結構,該第一位移部在與該第二條部交叉的部位凹陷,藉此構成可製作出可與該第二條部卡合之第一製作面的態樣;該 第二條部的側面在相互不同的多個方向延伸,藉此在相互不同的方向上製作出與上述第二條部之該側面卡合的多個上述第一製作面。
關於上述相對移動抑制結構,上述第一條部的該第一位移部的凹陷深度係設定製作較小於該第一條部之突出高度。
關於上述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其具有:制動部,其限制該第一條部與該第二條部的干涉距離。
關於上述相對移動抑制結構,該制動部具備第一制動與第二制動;該第二制動設置於與上述第一制動不同處。
關於上述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其中將該第一制動與該第二制動連結的虛擬直線與該第一條部之長邊方向的角度差在20°以上且在70°以下。
關於上述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其中具備多個具有在表面上成為列狀突起之基本條部的母材;該母材的一方為該第一構件,該母材的另一方為該第二構件。
關於上述相對移動抑制結構,該第一條部的突端成為曲面或是平面或是凹凸面。
關於上述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其包含:第二變形允許部,其在上述第一條部與上述第二條部的交叉部分中,形成於上述第二條部;藉由作用於上述第一條部與上述第二條部之間的推壓力使本身彈性變形及/或塑性變形,而藉由該變形製作出第二位移部。
達成上述目的之本發明係一種相對移動抑制體,其包含:第一限制對象物;第二限制對象物;及介在構件,其配置成橫跨上述第一限制對象物與上述第二限制對象物的態樣;上述第一限制對象物與上述介在構件之間,形 成有上述第一相對移動抑制結構;上述第二限制對象物與上述介在構件之間,形成有上述第二相對移動抑制結構。
關於上述相對移動抑制體,其中更具備:推壓機構,其在該第一限制對象物與該介在構件之間,及該第二限制對象物與該介在構件之間賦予推壓力。
根據本發明,一方面可發揮確實的防鬆脫效果,一方面可發揮使公螺桿之軸部不易疲勞這樣優異的效果。
又,根據本發明,不限於螺具,一般而言,可確實抑制第一構件與第二構件之相對移動。
1:螺具連結機構
10:公螺具
13:公螺桿部
14:第一螺旋溝
15:第二螺旋溝
20:頭部
30:相對旋轉抑制結構
40:第一(對象側)位移部
40X:虛擬邊界
40Y:谷部
40P:螺具側位移部
42A:第一變形賦予面
42B:第一變形賦予面
50:第二變形允許部
50P:對象側變形允許部
52A:第二變形賦予面
52B:第二變形賦予面
60:第二(螺具側)位移部
62A:製作面
62B:製作面
70:輔助位移部
72A:製作面
72B:製作面
80:第一變形允許部
90:第一位移部
92A:第一製作面
92B:第一製作面
100:第一母螺具
100A:外側端面
101:第二母螺具
101A:內側端面
106:筒狀構件
106a:貫通孔部
114:第一母螺具螺旋條
115:第二母螺具螺旋條
150:環狀突起
160:環狀凹部
200:第一構件
200A:第一面
201:第二構件
201A:第二面
202A:貫通孔
202B:貫通孔
230:相對移動抑制結構
235:卡合機構
238:交叉部分
250:第一列狀突起
250A:第一變形賦予面
250B:第一變形賦予面
260:第二列狀突起
260A:第二變形賦予面
260B:第二變形賦予面
294:制動部
295:第一制動
295A:制動片
295B:制動片
296:第二制動
296A:制動片
296B:制動片
297:公螺具
298:母螺具
300:座體
301:螺具連結機構
310:公螺具
314:螺旋條
315:母螺具對應列狀突起
330:相對移動抑制結構
330A:第一相對移動抑制結構
330B:第二相對移動抑制結構
400:第一母螺具
401:第二母螺具
413:公螺桿對應列狀突起
450:第一環狀部
452:第一環狀溝
455:第一列狀突起
460:第二環狀部
462:第二環狀溝
465:第二列狀突起
500:夾具裝置
510:第一夾具體
510A:第一母螺具側內周面
510B:第一公螺桿側內周面
511:第一收納凹部
511A:側壁
511B:側壁
512:第一夾具側列狀突起
512A:第一母螺具對應列狀突起
513:公螺桿對應列狀突起
520:第二夾具體
520A:第二母螺具側內周面
520B:第二公螺桿側內周面
521:第二收納凹部
521A:側壁
521B:側壁
522:第二夾具側列狀突起
522A:第二母螺具對應列狀突起
523:公螺桿對應列狀突起
530:轉樞
540:卡合機構
542:棒狀體
544:螺帽
546:凹溝
548:座部
601:螺具連結機構
701:公螺具
703:頭部
703A:座面
730:第一相對旋轉抑制結構
750:螺具側變形允許部
760:螺具側位移部
800:座體
800A:螺具側座面
800B:被連結構件側座面
840:座體側位移部
870:輔助位移部
880:連結構件用位移部
930:第二相對旋轉抑制結構
A:位移角
B:最大軸向尺寸
C:虛擬點
D:相對移動抑制結構
E1:內周長
E2:內周長
E3:內周長
F1:方向
F2:方向
G:螺峰
G1:第一螺峰
G2:第二螺峰
H:被連結構件
J:軸向
Ja:鬆脫側軸向
Jb:軸向
K:徑向
Ka:介在構件
K1:卡合方向
K2:卡合方向
L:帶的長邊方向
L1:導引方向
L2:導引方向
M:虛擬正圓
M1:第一條延伸方向
M2:第二條延伸方向
M2-A:延伸方向
M2-B:延伸方向
Ma:部分圓弧
N:餘裕空間
N1:第一基準面方向
N2:第二基準面方向
P:推壓手段
R1:外周長
R2:外周長
R3:外周長
S:圓周方向
S1:相對旋轉方向
Sa:鬆脫方向(左旋方向)
Sb:鬆脫方向(右旋方向)
T1:虛擬線段
T2:虛擬線段
W:軸向範圍(區域)
X1:餘裕間隙
X2:餘裕間隙
Z:虛擬正圓
β:鬆脫側之導角
θ1:導角
θ2:導角
第1圖係顯示應用本發明第一實施態樣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的螺具連結機構的前視部分剖面圖。
第2圖(A)係放大顯示相同螺具連結機構中的公螺具及母螺具之連結狀態的前視圖、第2圖(B)係俯視圖。
第3圖(A)放大顯示相同公螺具及母螺具之連結狀態的前視剖面圖、第3圖(B)係側視剖面圖。
第4圖(A)係第一母螺具的前視剖面圖、第4圖(B)係螺旋方向與第一母螺具相反的第二母螺具之前視剖面圖。
第5圖(A)係相同公螺具的前視圖、第5圖(B)係僅螺峰的剖面圖、第5圖(C)係俯視圖。
第6圖(A)係相同公螺具的側視圖、第6圖(B)係僅螺峰的剖面圖、第6圖(C)係俯視圖。
第7圖(A)至(C)係顯示相同螺具連結機構中的第一母螺具與第二母螺具的相對旋轉動作的前視圖。
第8圖(A)係相同第一母螺具的前視圖、第8圖(B)係俯視圖、第8圖(C)係側視圖、第8圖(D)係立體圖。
第9圖(A)係相同第二母螺具的前視圖、第9圖(B)係俯視圖、第9圖(C)係側視圖、第9圖(D)係立體圖。
第10圖(A)係顯示相同第一母螺具與第二母螺具在連結狀態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的前視圖、第10圖(B)放大顯示第二母螺具側的部分放大立體圖、第10圖(C)係放大顯示第一公螺具側的部分放大立體圖。
第11圖係用以解說相同相對旋轉抑制結構中,第一位移部之位移角的角度範圍的說明圖。
第12圖(A)至(C)係為了解說第二位移部之移動過程狀態,而從軸心朝向徑向外側觀察相同相對旋轉抑制結構之狀態的部分放大圖。
第13圖(A)至(C)係為了解說作為變形例之第二位移部的移動過程狀態,而從軸心朝向徑向外側觀察相同相對旋轉抑制結構之狀態的部分放大圖。
第14圖(A)係為了解說作為變形例之第二位移部的移動過程狀態,顯示相同相對旋轉抑制結構的部分放大俯視圖、第14圖(B)至(D)係顯示從軸心朝向徑向外側觀察相同相對旋轉抑制結構之狀態的部分放大圖。
第15圖係為了解說作為變形例的第二位移部,而顯示從軸心朝向徑向外側觀察相同相對旋轉抑制結構之狀態的部分放大圖。
第16圖(A)及(B)係為了解說作為變形例的第二位移部,而顯示從軸心朝向徑向外側觀察相同相對旋轉抑制結構之狀態的部分放大圖。
第17圖(A)係用以說明第二實施態樣之相對旋轉抑制結構的相對旋轉狀態之移動過程的前視圖、第17圖(B)係第17圖(A)在B-B方向上的箭視剖面圖、第17圖(C)係前視圖、第17圖(D)係第17圖(C)在D-D方向上的箭視剖面圖、第17圖(E)係前視圖、第17圖(F)係第17圖(E)在F-F方向上的箭視剖面圖。
第18圖(A)係將第17圖(F)放大的剖面圖、第18圖(B)係顯示以第18圖(A)作為基準使第二母螺具相對旋轉之狀態的剖面圖。
第19圖(A)係應用相同相對旋轉抑制結構之第一母螺具的前視圖、第19圖(B)係俯視圖、第19圖(C)係側視圖、第19圖(D)係立體圖。
第20圖(A)係應用相同相對旋轉抑制結構之第二母螺具的前視圖、第20圖(B)係俯視圖、第20圖(C)係側視圖、第20圖(D)係立體圖。
第21圖(A)係顯示相同第一母螺具之變形例的俯視圖、第21圖(B)係前視圖、第21圖(C)係立體圖。
第22A圖(A)係顯示相同第一母螺具之變形例的立體圖、第22A圖(B)係顯示相同第二母螺具之變形例的立體圖、第22A圖(C)係顯示相同變形例之連結狀態的前視圖。
第22B圖(A)係顯示相同第一母螺具之變形例的立體圖、第22B圖(B)係顯示相同第二母螺具之變形例的立體圖、第22B圖(C)係顯示相同變形例之連結狀態的前視圖。
第23圖(A)係顯示相同第一母螺具之變形例的立體圖、第23圖(B)係顯示相同第一母螺具之其他變形例的立體圖。
第24圖(A)係顯示相同第一母螺具之變形例的立體圖、第24圖(B)係顯示相同第二母螺具之變形例的立體圖。
第25圖(A)係顯示相同第一母螺具之變形例的立體圖、第25圖(B)係顯示相同第二母螺具之變形例的立體圖、第25圖(C)係放大顯示相對旋轉抑制結構的俯視圖。
第26圖(A)係顯示相同第一母螺具之變形例的立體圖、第26圖(B)係顯示相同第二母螺具之變形例的立體圖、第26圖(C)係放大顯示相對旋轉抑制結構的俯視圖。
第27圖係本實施態樣的公螺具及母螺具的連結結構之變形例的前視剖面圖。
第28圖(A)及(B)係顯示本實施態樣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之變形例的前視剖面圖。
第29圖(A)及(B)係顯示本實施態樣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之變形例之前視剖面圖。
第30圖係本實施態樣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之變形例之前視剖面圖。
第31圖(A)係第三實施態樣之相對移動抑制結構的第一構件的前視圖及側視圖、第31圖(B)係第二構件的前視圖及側視圖、第31圖(C)係使第一構件與第二構件卡合之狀態的前視圖。
第32圖(A)及(B)係顯示相同相對移動抑制結構的部分放大立體圖。
第33圖(A)至(C)係部分放大圖,用以解說相同相對移動抑制結構之交叉部分的移動過程狀態。
第34圖(A)至(C)係部分放大圖,用以解說相同相對移動抑制結構之交叉部分的移動過程狀態。
第35圖(A)至(D)係顯示相同相對移動抑制結構之列狀突起的剖面形狀例的放大剖面圖。
第36圖(A)至(D)係顯示相同相對移動抑制結構之變形例的俯視圖。
第37圖(A)至(C)係顯示相同相對移動抑制結構之變形例的俯視圖。
第38圖(A)及(B)係顯示相同相對移動抑制結構之變形例的俯視圖。
第39圖(A)及(B)係顯示相同相對移動抑制結構之制動部的動作及變形例的剖面圖。
第40圖係相同相對移動抑制結構之制動部的動作及變形例的剖面圖。
第41圖(A)及(B)係顯示相同相對移動抑制結構之變形例的俯視圖。
第42圖係顯示應用第四實施態樣之相對移動抑制結構的螺具連結機構的立體圖。
第43圖(A)係顯示相同螺具連結機構的前視圖、第43圖(B)係顯示相同螺具連結機構的相對移動抑制結構的部分放大剖面圖。
第44圖(A)及(B)係顯示相同螺具連結機構之列狀突起的卡合狀態的部分放大剖面圖、第44圖(C)係說明相對移動抑制體之結構的方塊圖。
第45圖(A)係顯示相同螺具連結機構之變形例的前視部分剖面圖、第45圖(B)係顯示平面部分剖面圖。
第46圖(A)及(B)係顯示相同螺具連結機構之變形例的前視部分剖面圖。
第47圖係顯示應用第五實施態樣之相對移動抑制結構之螺具連結機構的前視圖。
第48圖(A)係放大顯示相同相對移動抑制結構的前視圖、第48圖(B)係前視剖面圖。
第49圖(A)係相同螺具連結機構中的從上方觀察的立體圖、第49圖(B)係從下方觀察的立體圖。
第50圖(A)係相同螺具連結機構中的公螺具的從下方觀察的立體圖、第50圖(B)係底視圖。
第51圖(A)係相同螺具連結機構中的座體之從上方觀察的立體圖、第51圖(B)從下方觀察的立體圖。
第52圖(A)係在相同螺具連結機構中,從公螺具之頭部往軸端透視時,螺具側變形允許部與座體側位移部重合之狀態下的俯視圖、第52圖(B)係從公螺具之軸端往頭部透視時,螺具側變形允許部與座體側位移部重合之狀態下的底視圖。
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請先參考第1圖到第3圖顯示應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態樣之相對旋轉抑制結構30的螺具連結機構1。螺具連結機構1,具備第一母螺具100、第二母螺具101及公螺具10,藉由此等構件將被連結構件H連結。本實施態樣中,第一母螺具100與鄰接於該軸向外側的第二母螺具101成為所謂的雙螺帽結構,防止彼此的鬆脫。第一母螺具100與第二母螺具101之間,設有相對旋轉抑制結構30。
針對螺具連結機構1的基本結構進行說明。如第5圖(A)所示,公螺具10的公螺桿部13上,在公螺具10軸向上的相同區域中,重複形成有第一螺旋溝14與第二螺旋溝15的兩種螺旋溝;該第一螺旋溝14成為右螺紋,其係構成可與「成為對應之右螺紋的母螺狀螺旋條」螺合的態樣;該第二螺旋溝15成為左螺紋,其係構成可與「成為對應之左螺紋的母螺狀螺旋條」螺合的態樣。另外,在該重複部分以外,亦可設置單螺旋區域,其中形成有單向的螺旋溝。
第一螺旋溝14,可與「成為與其對應之第一母螺具100之右螺紋」的母螺狀螺旋條螺合;第二螺旋溝15,可與「成為與其對應之第二母螺具101之左螺紋」的母螺狀螺旋條螺合。
公螺桿部13上,如第5圖(C)及第6圖(C)所示,在公螺桿部13之直徑方向上的一側(圖中左側)及另一側(圖中右側)交互設有螺峰G,其在與軸心(螺軸)C垂直的面方向上,形成於圓周方向上延伸的略新月條狀。亦即,該螺峰G,其稜線相對軸垂直延伸,螺峰G的高度,係以「圓周方向中央變高,圓周方向兩端逐漸變低」的方式變化。藉由如此構成螺峰G,可在螺峰G之間形成右旋的虛擬螺旋溝結構(參照第5圖(A)的箭號14)及左旋的虛擬螺旋溝結構(參照第5圖(A)的箭號15)的兩種螺旋溝。
本實施態樣中,使第一螺旋溝14及第二螺旋溝15的兩種公螺紋螺旋溝重疊形成於公螺桿部13。因此公螺桿部13,可與右螺紋及左螺紋的任一母螺具螺合。另外,關於形成有兩種公螺紋螺旋溝的公螺桿部13的詳細內容,請參照本案發明人之日本專利第4663813號公報。
如第4圖(A)所示,第一母螺具100(此處為了方便說明,省略相對旋轉抑制結構的圖示)之貫通孔部106a中,形成有作為右螺紋的第一母螺紋螺旋 條114。亦即,第一母螺具100的筒狀構件106之第一母螺紋螺旋條114,與公螺具10的公螺桿部13中的第一螺旋溝14螺合。如第4圖(B)所示,第二母螺具101(此處為了方便說明,省略相對旋轉抑制結構之圖示)的貫通孔部106a中,形成有作為左螺紋的第二母螺紋螺旋條115。第二母螺紋螺旋條115,與公螺具10的公螺桿部13中的第二螺旋溝15螺合。
如此,若使導角及/或導引方向不同的兩種母螺具100、101,例如雙螺帽,與公螺具10螺合,而將被連結體連結,只要母螺具100、101彼此不相對旋轉,則不會旋轉鬆脫,針對其原理進行說明。
如第7圖(A)所示,若欲使成為右螺紋的第一母螺具100在鬆脫方向(左旋方向)Sa上旋轉,則第一母螺具100在從被連結構件H離開的軸向Ja上移動。與該第一母螺具100在Sa方向上一起旋轉的成為左螺紋的第二母螺具101,則在往被連結構件H靠近的軸向Jb上移動。因此,因為第一母螺具100與第二母螺具101在軸向上干涉,故無法鬆脫。
另一方面,如第7圖(B)所示,若欲使成為左螺紋的第二母螺具101在鬆脫方向(右旋方向)Sb上旋轉,則第二母螺具101在從被連結構件H離開的軸向Ja上移動。成為與該第二母螺具101在Sb方向上一起旋轉的右螺紋的第一母螺具100,則在往被連結構件H靠近的軸向Jb上移動。因此,第一母螺具100(已完成連結者)與被連結構件H干涉,而無法進一步旋轉。結果使第二母螺具101無法鬆脫。
結果,如第7圖(C)所示,在不使第一母螺具100旋轉的情況下,使成為左螺紋的第二母螺具101在鬆脫方向(右旋方向)Sb上單獨旋轉,或是使第二母螺具101在鬆脫方向(右旋方向)Sb上旋轉的同時,只要不使成為右螺紋的第一 母螺具100在相反的鬆脫方向(左旋方向)Sa上旋轉,該雙螺帽結構就無法旋轉鬆脫。亦即,相對旋轉係鬆開第一母螺具100與第二母螺具101的必須要件。
接著說明相對旋轉抑制結構30。
回到第1圖,相對旋轉抑制結構30包含:環狀突起150,形成於第一母螺具100的外側端面100A;環狀凹部160,形成於第二母螺具101的內側端面101A以收納環狀突起150。
第一母螺具100的環狀突起150的外周面,成為沿著軸向J在徑向K上擴徑或是縮徑的錐面。此處,外周面朝向軸向J的外側(第二母螺具101側)縮徑。
如第8圖所示,第一母螺具100之環狀突起150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一(對象側)位移部40,其隨著在圓周方向S上移動,而在軸向J或是徑向K上位移。
該第一位移部40成為帶狀突起(或是溝),如第8圖(A)所示,帶的長邊方向L,隨著在圓周方向S上移動而在軸向J上位移。同時,如第8圖(B)所示,第一位移部40,隨著帶的長邊方向L在圓周方向S上移動,而在徑向K上位移。亦即,第一位移部40成為在軸向J與徑向K的兩個方向上位移的突起。
在圓周方向上以均等的間隔形成多個第一位移部40,此處係在圓周方向上以具有12°之相對相位差的方式等間隔地形成三十個第一位移部40。
如第9圖所示,第二母螺具101的環狀凹部160的內周面,成為沿著軸向J在徑向K上擴徑或是縮徑的錐面。此處,內周面朝向軸向J內側(第一母螺具100側)擴徑,而成為與環狀突起150之外周面平行的面。
該內周面上形成有第二(螺具側)變形允許部50。該第二變形允許部50成為帶狀突起(或是溝),如第9圖(D)所示,突起的帶的長邊方向L與軸向J大 約一致。同時,第二變形允許部50,如第9圖(B)所示,突起的帶的長邊方向L在徑向K上位移。亦即,成為在軸向J與徑向K的兩個方向上位移的突起。
在圓周方向以均等的間隔形成多個該第二變形允許部50。此處,係在圓周方向上以具有12°之相對相位差等間隔地形成三十個第二變形允許部50。
如第10圖(B)所示,第二變形允許部50,利用連結力,推壓第一母螺具100的第一位移部40。結果,本身的一部份以朝向徑向外側凹陷的方式變形,藉由該變形,製作出第二(螺具側)位移部60。另外,因為第9圖中圖示連結前的狀態,故未製作出第二位移部60。
第二母螺具101的第二變形允許部50所構成的材料係較軟於第一母螺具100的第一位移部40。如此,與第二變形允許部50干涉的第一位移部40,可積極地使第二變形允許部50變形。又,第二變形允許部50,相較於第一位移部40,係以較低的剛性所構成。如此,與第一位移部40抵接的第二變形允許部50側,可積極地進行彈性變形及/或塑性變形。另外,本實施態樣中,相較於第二母螺具101,係使第一母螺具100的整體為高強度材料。此時,第一母螺具100,亦可採用對鐵附加添加物或實施熱處理以提高強度的材料。又,本實施態樣中,使第一母螺具100的環狀突起150在徑向上的厚度大於第二母螺具101之環狀凹部160在徑向上的厚度。結果,環狀突起150的剛性高於環狀凹部160。
制定第二位移部60之凹陷形狀的對向狀的製作面62A、62B,在徑向K上當然具有既定寬度(位移),而該製作面62A、62B亦隨著在圓周方向S移動而在軸向J上位移。亦即,第二位移部60,成為在徑向K及軸向J的兩個方向上位 移的空間。另外,此處雖例示第二位移部60變形為凹狀的情況,但亦可使其變形為凸狀。
另外,第10圖(B)中,示意顯示成為帶狀突起之第二變形允許部50因為與單一的第一位移部40交叉而形成凹陷(第二位移部60)的情況,但實際上亦具有與多個第一位移部40交叉的情況。因此亦具有各第二變形允許部50中形成多個第二位移部60的情況。
如第10圖(A)所示,第二變形允許部50的表面中,係以在螺具的1個節距以上的軸向範圍(區域)W中展開的方式製作出多個第二位移部60。發揮相對旋轉之抑制效果的第二位移部60,係形成於在軸向上具有1個節距以上的展開區域之寬度的範圍內,藉此,第二母螺具101在於鬆脫方向上旋轉一次時,可在所有的相位中,常態性地發揮相對旋轉抑制效果。另外,具體而言,較佳係以在3個節距以上的軸向範圍內展開的方式製作。該軸向範圍(區域)W,可定義為第二變形允許部50與第一位移部40在軸向上的干涉距離W。
又,若從軸的方向觀察環狀凹部160,則係在圓周方向上製作出多個(此處為30個以上)的第二位移部60。特別是,若欲以均等間隔(或是隔著既定周期)形成第二位移部60,則多個第二位移部60在變形時於直徑方向上的反作用力互相抵消,藉此可抑制相對的偏心力在第一母螺具100與第二母螺具101之間作用。結果,可抑制第一母螺具100與第二母螺具101相對於公螺具10發生所謂的部分接觸(partial contact)。另外,即使在圓周方向上以隨機的間隔配置多個第二位移部60,只要其數量多,結果亦可將直徑方向上的反作用力互相抵消。
如第10圖(C)所示,成為第二位移部60之對象側的第一位移部40的帶狀突起,具有一對的第一變形賦予面42A、42B。該等的第一變形賦予面 42A、42B在徑向上具有展開區域(寬度),其以與圓周方向S交叉的方式位移(亦即,在軸向J上位移)
第二變形允許部50,藉由抵接於該第一變形賦予面42A、42B,可製作出第二位移部60的製作面62A、62B。亦即,一邊的第一變形賦予面42A與一邊的製作面62A相互抵接,另一邊的第一變形賦予面42B與另一邊的製作面62B相互抵接。
一邊的第一變形賦予面42A,與成為左螺紋的第二母螺具101中的鬆脫側(右旋轉側)的圓周方向Sa對向。另外,另一邊的第一變形賦予面42B,與第二母螺具101中的連結側(左旋轉側)的圓周方向Sb對向。
該等的第一變形賦予面42A、42B,往軸向J,在第二母螺具101的1個節距以上的範圍內位移。具體而言,在3個節距以上的範圍內位移。如此,可在軸向上具有1個節距以上(較佳為3個節距以上)之展開區域的範圍內形成由該第一變形賦予面42A、42B所製作出的第二位移部60,或是使其移動。
接著參照第11圖,說明一邊的第一變形賦予面42A的角度。另外,第11圖中顯示從徑向內側往外側觀察一邊的第一變形賦予面42A的狀態。
將第二母螺具101的導角定義為β,將第二母螺具101的鬆脫側之圓周方向定義為Sa。又,將第二母螺具101在鬆脫側之圓周方向Sa上旋轉時,第二母螺具101在軸向J上移動的方向定義為鬆脫側軸向Ja。接著,以下說明的「角度」,係以鬆脫側之圓周方向Sa作為基準(0°),而將朝向鬆脫軸向Ja側的角度定義為正角。
第一變形賦予面42A的角度(將該角度定義為位移角A),成為與第二母螺具101中的鬆脫側之導角β不同的態樣。具體而言,本實施態樣中,將位移角A設定為約120°。
本實施態樣中,一邊的第一變形賦予面42A之位移角A的較佳範圍,係滿足以下條件的範圍(參照第11圖的角度範圍P)。
β+135°≧A≧β+45°
如此,即使第二母螺具101在鬆脫方向(即鬆脫側導角β的方向上)旋轉,第一變形賦予面42A,因為相對製作面62A在雙方面阻礙圓周方向與導引方向之移動的方向上卡合,而成為更加容易抑制相對旋轉的狀態。
更進一步,為了提高相對旋轉抑制效果,較佳係使一邊的第一變形賦予面42A之位移角A在以下的範圍(參照第11圖的角度範圍Q)。
135°≧A≧90°
另外,若該位移角A超過180°,則第一變形賦予面42A朝向與鬆脫側之圓周方向Sb相同的方向,而難以發揮抑制第二母螺具101在鬆脫方向上旋轉的效果。又,若如第11圖的角度X或角度Y,第一變形賦予面42A往導角β或鬆脫側的圓周方向Sb靠近(平行靠近),則難以發揮抑制第二母螺具101旋轉的效果。
接著參照第12圖,說明第二位移部60的移動效果。另外,第12圖中,顯示從徑向內側往外側觀察第二位移部60的狀態。如第12圖(A)~(C)的移動過程所示,若假設第二母螺具101相對於第一母螺具100在鬆脫側圓周方向Sb上旋轉的情況,第二變形允許部50與第一位移部40交叉之處、即第二位移部60移動。具體而言,以第二母螺具101本身作為基準,第二位移部60在軸向J上移動。
換言之,為了使第二母螺具101在鬆脫方向上旋轉,必須以使第二位移部60移動的方式使第二變形允許部50變形,而要求相應的外力(能量)。因此,藉由該變形時的阻抗抑制相對旋轉。當然,若施加相應的外力(能量)則可相對旋轉,必要時亦可使其鬆脫。
又,將第二變形允許部50中第二位移部60在軸向J上的移動範圍(移動量)設定為第二母螺具101的1個節距以上,較佳係多個節距(更佳係3個節距以上),相對於長距離的旋轉,可持續發揮抑制相對旋轉的功能。
另外,第二位移部60在軸向J上移動,如以上所述,係因為使第一變形賦予面42A的位移角A與導角β不同。假設如第13圖所示,第一變形賦予面42A的位移角A與導角β一致的情況,如第13圖(A)~(C)的移動過程所示,成為第二變形允許部50與第一位移部40之交叉處的第二位移部60,在第二母螺具101旋轉的同時,在與導角β相同的方向上移動。結果,若以第二母螺具101本身為基準,則第二位移部60完全未移動。
另外,本第一實施態樣中,如第14圖(A)所示,在第二變形允許部50上形成第二位移部60的同時,第一位移部40在長邊方向上的一部份(與第二變形允許部50交叉的範圍)亦往徑向內側凹陷,而製作出輔助位移部70。亦即,第一母螺具100的第一位移部40,擔任本發明中「螺具側變形允許部」的角色,利用連結力推壓成為對象側構件的第二變形允許部50,藉此以本身的一部份往徑向內側凹陷的方式變形,而藉由該變形製作出輔助位移部70。
因此,成為該輔助位移部70之對象側的第二變形允許部50,具有一對第二變形賦予面52A、52B。第二變形賦予面52A、52B在徑向上具有展開區域(寬度),而以與圓周方向S交叉的方式位移(亦即,在軸向J上位移)。
第一位移部(第一變形允許部)40,藉由抵接於該第二變形賦予面52A、52B,而製作出輔助位移部70的製作面72A、72B。亦即,一邊的第二變形賦予面52A與一邊的製作面72A相互抵接,另一邊的第二變形賦予面52B與另一邊的製作面72B相互抵接。
一邊的第二變形賦予面52A,與成為右螺紋的第一母螺具100中的旋緊側(右旋轉側)的圓周方向Sa對向。另外,若將「第二母螺具101側」視為基準,則亦可將該旋緊側(右旋轉側)定義為從第二母螺具101離開之方向的「鬆脫側」。
另一邊的第二變形賦予面52B,與第一母螺具100中的鬆脫側(左旋轉側)之圓周方向Sb對向。
該等的第二變形賦予面52A、52B,朝向軸向J,在第一母螺具100的1個節距以上的範圍內位移。具體而言係在3個節距以上的範圍內位移。如此,可在軸向上具有1個節距以上(較佳為3個節距以上)之展開區域的範圍內形成由該第二變形賦予面52A、52B所製作出來的輔助位移部70,並使其移動。
如第14圖(B)~(D)的移動過程所示,若假設相對第二母螺具101使第一母螺具100在連結側圓周方向Sb上旋轉的情況(亦即使第一母螺具100從第二母螺具101往軸向Jb離開的情況)時,則第二變形允許部50與第一位移部40的交叉處,即輔助位移部70會移動。具體而言,以第一母螺具100本身作為基準,輔助位移部70係在軸向J上移動。同時,此處因為第一位移部40傾斜,故以第一母螺具100本身作為基準,輔助位移部70亦在圓周方向Sb上移動。
換言之,為了使第一母螺具100在連結方向上旋轉,且使第二母螺具101從軸向離開,必須以使輔助位移部70移動的方式使其變形,而要求相應的外力(能量)。因此可藉由該變形時的阻抗抑制相對旋轉。
上述第一實施態樣中,雖例示第一位移部40相對軸向J往圓周方向S傾斜、第二變形允許部50與軸向J平行的情況,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第15圖所示,第二變形允許部50亦可相對軸向J往圓周方向S傾斜。若使第二母螺具101在鬆脫側圓周方向Sa上相對旋轉,則以第二母螺具101作為基準,第二位移部60在軸向J與圓周方向S的兩個方向上移動,故可發揮更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
又,如第16圖(A)所示,亦可使第一位移部40相對軸向J平行,使第二變形允許部50側相對軸向J在圓周方向S上傾斜。此時,亦可雙方面具有往圓周方向的一邊傾斜的部分及往圓周方向的另一邊傾斜的部分。更進一步,作為第16圖(A)的應用,如第16圖(B)所示,第一位移部40亦可雙方面具有往圓周方向之一邊傾斜的部分以及往圓周方向之另一邊傾斜的部分。
接著,參照第17圖以後,說明本發明之第二實施態樣之螺具連結機構中所使用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30。另外,除了相對旋轉抑制結構30以外的其他部位/構件,因為與第一實施態樣相同,故此處省略說明。
如第17圖所示,相對旋轉抑制結構30具備:環狀突起150,形成於第一母螺具100;環狀凹部160,形成於第二母螺具101,收納環狀突起150。
如第19圖所示,第一母螺具100的環狀突起150的外周面,成為沿著軸向J在徑向K上擴徑或是縮徑的錐面。此處,外周面朝向軸向J之外側(第二母螺具101側)縮徑。
如第19圖(B)所示,環狀突起150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一(對象側)位移部40,其隨著在圓周方向S上移動而在徑向K上位移。從軸向來觀察,該第一位移部40相對於與旋轉中心同軸的虛擬正圓M(虛擬正圓錐)的部分圓弧Ma,成為往徑向K之外側凸出的突起。因此,第一位移部40之突出部分的外周面的曲率,小於虛擬正圓M的曲率。又,從軸向觀察環狀突起150之外周面的情況下,其曲率中心常態性地位於外周面的內側(或是虛擬正圓M的內側)。亦即,第一位移部40之外周面的曲率,係以不沿著圓周方向正負反轉的方式設定。如此,如第18圖所示,環狀突起150的外周面,在徑向外側成為凸狀,或是成為至少與虛擬正圓M外接的平坦面,因此相對於第二母螺具101中彈塑性變形的第二變形允許部50,可以與整個圓周密合。結果可發揮高摩擦力,而可得到高相對旋轉抑制效果。
另外,本實施態樣中,第一位移部40之各突起在圓周方向上佔120°的相位範圍,三個第一位移部40在圓周方向上均等配置。結果,若從軸向觀察環狀突起150,則成為圓角的正三角形,鄰接的一對第一位移部40的虛擬邊界40X,成為直線狀的平面。另外,本發明不限於此,亦可採用圓角的正方形、正五角形等各種的形狀。
另外,第一位移部40朝向軸向J延伸。第一位移部40的軸直角方向的剖面形狀,成為與「環狀突起150的突端側變小、基端側變大」類似的形狀。又,環狀突起150的外周面的外周長,在基端側為最大的R1,突端側為最小的R3,其之間為R2(R1>R2>R3)。另外,該第一位移部40的部分圓弧形狀之外表面,隨著在圓周方向S上移動,而在徑向K上位移。
如第20圖所示,第二母螺具101之環狀凹部160的圓錐內周面(圓筒面)為正圓形狀,且成為沿著軸向J在徑向K上擴徑或是縮徑的錐面。此處,內周面朝向第一母螺具100側擴徑,而與環狀突起150之外周面平行。該內周面成為平滑面。內周面的內周長,在突端側成為最大的E1,在基端則成為最小的E3,其之間成為E2(E1>E2>E3)。若將該等的內周長E1、E2、E3與環狀突起150之外周面的外周長R1、R2、R3比較,則滿足以下條件。
R1≧E1>R2≧E2>R3≧E3(參照第17圖(E))
亦即,如後述第17圖(E)(F)及第18圖所示,環狀突起150與環狀凹部160在最後的嵌合(fit)狀態中,軸向一致處的環狀突起150之外周長與環狀凹部160之內周長變得幾乎相等。亦即,藉由進行該設定,則環狀凹部160的第二變形允許部50若不進行彈性變形及/或塑性變形(彈塑性變形),則無法接受環狀突起150的第一位移部40。換言之,如第18圖(A)所示,第二變形允許部50,相對於成為變形前之內周面的虛擬正圓Z,同時雙方面具有往徑向內側變形的區域與往徑向外側變形的區域。藉由該彈塑性變形,成為有效抑制相對旋轉的結構。
本第二實施態樣中,如第17圖所示,該環狀凹部160整體成為第二(螺具側)變形允許部50。因此,利用第一母螺具100與第二母螺具101相互接近時的連結力,該第二變形允許部50推壓第一母螺具100之第一位移部40,藉此使自身的一部份往徑向外側凹陷而變形,藉由該變形製作出第二(螺具側)位移部60。另外,第20圖中,因為圖示連結前的狀態,而未製作出第二位移部60。
第二母螺具101之第二變形允許部50所構成的材料係較軟於第一母螺具100之第一位移部40。又,第二變形允許部50相較於第一位移部40,係低剛性地構成。如此,第一位移部40可以積極地將第二變形允許部50往外側推開 的方式變形(參照第17圖(D))。結果,第一位移部40外周面的形狀與第二變形允許部50內周面的形狀幾乎一致(參照第17圖(E))。此時,抵接於第一位移部40的第二變形允許部50側積極地彈性及/或塑性變形。另外,此處雖例示第二位移部60往徑向外側變形為凹狀的情況,但亦可使其往徑向內側變形。
如第18圖所示,制定變形後之第二位移部60凹陷形狀的一對製作面62A、62B具有徑向K的寬度(位移)。又,該製作面62A、62B在軸向J上延伸。結果,如第17圖(E)所示,第二變形允許部50表面中,第二位移部60在螺具的1個節距以上的軸向範圍(區域)W中展開而被製作出來。結果,第二母螺具101在鬆脫方向進行1次旋轉時,可在所有相位中,常態性地發揮抑制相對旋轉的效果。另外,具體而言,較佳係以在3個節距以上的軸向範圍內展開的方式製作。該軸向範圍(區域)W亦可定義為第二變形允許部50與第一位移部40在軸向上的干涉距離W。
又,若從軸向觀察環狀凹部160,則在圓周方向上以均等間隔於三處製作出第二位移部60。如此,第二位移部60變形時在直徑方向上的反作用力互相抵消,而可抑制偏心力在第一母螺具100與第二母螺具101之間相互作用。
如第18圖(A)所示,成為第二位移部60之對象側的第一位移部40,具有一對第一變形賦予面42A、42B。第一變形賦予面42A、42B在徑向K上具有展開區域(寬度)的同時,藉由與軸向J略平行地延伸,而與圓周方向S交叉。
第二變形允許部50,藉由抵接於該第一變形賦予面42A、42B,而製作出第二位移部60的製作面62A、62B。亦即,一邊的第一變形賦予面42A與一邊的製作面62A相互抵接,另一邊的第一變形賦予面42B與另一邊的製作面62B相互抵接。
一邊的第一變形賦予面42A,與成為左螺紋之第二母螺具101中的鬆脫側(右旋轉側)的圓周方向Sa對向。另外,另一邊的第一變形賦予面42B,與第二母螺具101中的連結側(左旋轉側)之圓周方向Sb對向。
該等的第一變形賦予面42A、42B,朝向軸向J,且在第二母螺具101的1個節距以上的範圍內位移。具體而言在3個節距以上的範圍內位移。如此,可於軸向上具有1個節距以上(較佳為3個節距以上)之展開區域的範圍內形成由該第一變形賦予面42A、42B製作出的第二位移部60。
如第18圖(B)所示,若考慮第二母螺具101相對於第一母螺具100在鬆脫側圓周方向Sb上相對旋轉的情況,則以第二母螺具101本身作為基準,第二位移部60在旋緊側圓周方向Sa上移動。換言之,為了使第二母螺具101在鬆脫方向上旋轉,必須以使第二位移部60移動的方式使第二變形允許部50變形,而要求相應的外力(能量)。因此,可藉由該變形時的阻抗抑制相對旋轉。
另外,本第二實施態樣中,雖例示第一母螺具100中的第一變形賦予面42A、42B與軸向J大致平行延伸的情況,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如第21圖所示,第一變形賦予面42A、42B,亦可以沿著軸向J於圓周方向上扭曲的狀態形成。具體而言,係形成下述態樣:從環狀突起150的基端側朝向突端側,第一位移部40的部分圓弧(部分橢圓弧)之相位逐漸朝向第二母螺具101之連結側(左旋轉側)的圓周方向Sb位移。如此,與第一實施態樣相同地,一邊的第一變形賦予面42A相對軸向J傾斜,即使第二母螺具101在鬆脫方向上旋轉,但因為第一變形賦予面42A在阻礙製作面62A移動的方向上卡合,故成為更加抑制相對旋轉的狀態。當然,第一變形賦予面並不一定要相對螺軸垂直方向傾斜,亦可成為相對螺軸垂直方向平行的在圓周上的條狀。
作為本第二實施態樣之變形例,如第22A圖(A)所示,亦可在第一母螺具100之環狀突起150的外周附近的基端側形成軸向制動部154。該軸向制動部154抵接於第二母螺具101的環狀凹部160之突端,而規定了第一母螺具100與第二母螺具101在軸向上的接近距離。相同地,如第22A圖(B)所示,亦可在第二母螺具101之環狀凹部160的內周附近的基端側形成軸向制動部164。該軸向制動部164與第一母螺具100之環狀突起150的突端抵接,而規定了第一母螺具100與第二母螺具101在軸向上的接近距離。
如此,如第22A圖(B)所示,連結時,環狀凹部160的第二變形允許部50可將環狀突起150在軸向上接受第一位移部40的量(軸向的干涉距離W)規定(限制)在定值,而可穩定抑制相對旋轉的效果。此時,將環狀凹部160的第二變形允許部50的最大軸向尺寸作為B的情況,較佳係將干涉距離W設定為小於最大軸向尺寸B。如此,可在第二變形允許部50的基端側,確保軸向的餘裕空間N。藉由餘裕空間N,第二變形允許部50的基端側具有餘裕而可在徑向上彈塑性變形,故在內部接收環狀突起150而相互干涉時,可抑制第二變形允許部50的基端側極度塑性變形而導致損傷的事態。
另外,此處雖例示第一母螺具100或是第二母螺具101上一體地形成有軸向制動部154、164的情況,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亦可將軸向制動部作為環形等的其他構件,藉由使其介在第一母螺具100與第二母螺具101之間,而固定地保持兩者的接近距離(最少接近距離)。
又,此處雖例示環狀突起150的外周與環狀凹部160的內周連續形成軸向制動部154、164的情況,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如第22B圖(A)所示,亦可在從第一母螺具100的環狀突起150離開的外周側上獨立形成環狀的第一軸 向制動部154,如第22B圖(B)所示,在從第二母螺具101的環狀凹部160離開的外周側上獨立形成環狀的第二軸向制動部164。
如第22B圖(C)所示,藉由使第一軸向制動部154的座面與第二軸向制動部164座面相互抵接,規定第一母螺具100與第二母螺具101在軸向上的接近距離。
如此,因為第一軸向制動部154與第二軸向制動部164的存在,環狀突起150及環狀凹部160的剛性並無變化。結果,在第一軸向制動部154與第二軸向制動部164的抵接前後,可在具有餘裕的情況下,使第二變形允許部50的基端側在徑向上彈塑性變形。又,藉由使第一軸向制動部154與第二軸向制動部164成為環狀,可提高在抵接時對於面壓的耐久性。另外,第一軸向制動部154與第二軸向制動部164各別在軸向上的高度並無特別限制,可適當設定。又,亦可使第一軸向制動部154的高度為0(不存在),僅形成第二軸向制動部164,反之,亦可使第二軸向制動部164的高度為0(不存在),僅形成第一軸向制動部154。
另外,第二實施態樣中雖例示第一母螺具100的環狀突起150的外周面的形狀為圓角正三角形的情況,但例如第23圖(A)所示,亦可為恆寬圖形的形狀。恆寬圖形的情況,係從圖形兩側外接的二條平行線的距離常態性保持一定的距離(即直徑恆定)的圖形,作為其代表例,具有勒洛三角形(reuleaux triangle)等。藉由使該恆寬圖形的外周長與第二變形允許部50的內周長幾乎一致,可在彈塑性變形後,使整個周長彼此密合。
又例如第23圖(B)所示,亦可在鄰接的一對第一位移部40的邊界上形成往徑向K的內側凹陷的谷部40Y,而在環狀突起150與環狀凹部160之間積極地形成間隙。
另外,第二實施態樣中,雖例示第一母螺具100的環狀突起150的外周面形成部分圓弧形狀的突起的情況,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第24圖所示的第一母螺具100,環狀突起150的外周面形成點狀的微小突起,亦可將其作為第一位移部40。
更進一步,第一及第二實施態樣中雖例示在環狀突起150外周上所形成之環狀錐面上形成有第一位移部40的情況,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第25圖(A)所示,亦可在相對第一母螺具100的軸向J垂直的平面、即第一母螺具100的軸向端面中,形成第一位移部40。此處,在圓周方向上形成多個於徑向上延伸的帶狀突起,以作為第一位移部40。如第25圖(B)所示,第二母螺具101中,相對軸向J垂直的平面、即第二母螺具101的軸向端面中,形成第二變形允許部50。此處係形成在圓周方向上延伸的帶狀突起作為第二變形允許部50。特別是此處在圓周方向上延伸之帶狀突起係配置成在徑向上蛇行的態樣。
若使第一母螺具100與第二母螺具101彼此的軸向端面抵接,則如第25圖(C)所示,第二變形允許部50中,在與第一位移部40交叉的部分形成第二位移部60。若使第二母螺具101在鬆脫側圓周方向Sa上相對旋轉,則在第二位移部60沿著第二變形允許部50的長邊方向於圓周方向上移動的同時,亦在徑向上移動。換言之,為了使第二母螺具101在鬆脫方向上旋轉,必須以使第二位移部60移動的方式使第二變形允許部50變形,而要求相應的外力(能量)。因此可藉由該變形時的阻抗抑制相對旋轉。
另外,如第26圖所示,亦可使第25圖(A)的第一母螺具100與第二母螺具101反轉,於第一母螺具100的軸向端面中形成在圓周方向上延伸且在徑向上蛇行的帶狀突起作為第一位移部40,在第二母螺具101的軸向端面中,於圓 周方向上形成多個於徑向上延伸的帶狀突起作為第二變形允許部50。如第26圖(C)所示,若使第一母螺具100與第二母螺具101彼此的軸向端面抵接,則第二變形允許部50中,與第一位移部40交叉的部分上形成第二位移部60。若使第二母螺具101在鬆脫側圓周方向Sa上相對旋轉,則第二位移部60沿著第二變形允許部50的徑向K移動。換言之,為了使第二母螺具101在鬆脫方向上旋轉,必須以使第二位移部60在徑向K上移動的方式使第二變形允許部50變形,而要求相應的外力(能量)。因此可藉由該變形時的阻抗抑制相對旋轉。
以上的實施態樣群中,雖例示於公螺具10、第一母螺具100及第二母螺具101中,成對的第一螺旋溝14及第一母螺紋螺旋條114,與成對的第二螺旋溝15及第二母螺紋螺旋條115彼此成為逆螺旋的關係(導角相同導引方向相反)的情況,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第27圖所示,可採用導引方向(L1、L2)相同,導角不同的第一螺旋溝14及第一母螺紋螺旋條114與第二螺旋溝15及第二母螺紋螺旋條115。此情況中,藉由進一步相對於第一螺旋溝14重疊形成導角不同的螺旋溝,而在螺旋方向一致的情況下,形成導引為L1(導角為θ1)的第一螺旋溝14及導引為L2(導角為θ2)的第二螺旋溝15。此情況中,第一螺旋溝14的第一螺峰G1與第二螺旋溝15的第二螺峰G2並非共有而是分開。
又,上述實施態樣群中雖例示使第一母螺具100與第二母螺具101相對於共通的公螺具10螺合、即所謂的雙螺帽結構的情況,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第28圖(A)所示,亦包含與第二母螺具101對應之對象側構件成為被連結構件H的情況。此情況中,在第二母螺具101與被連結構件H之間形成相對旋轉抑制結構30。
具體而言,作為第一母螺具100的替代,只要於被連結構件H的外側端面形成環狀突起150,並於該環狀突起150形成第一(對象側)位移部40即可。又,與第二母螺具101對應的對象側構件,不限於被連結構件H,亦可為墊片等的座體、公螺具的頭部或軸部等。
例如,第28圖(B)所示,亦包含與第二母螺具101對應之對象側構件為墊片等座體300的情況,在第二母螺具101與座體300之間形成相對旋轉抑制結構30。此情況中,雖未特別圖示,但藉由使座體300的外周形狀構成非正圓(例如六角形)或偏心圓等,而使該座體300收納於形成於被連結構件H的凹部,藉此可機械性地防止座體300與被連結構件H的相對旋轉,因而較佳。
又上述實施態樣群中,雖例示在母螺具上形成相對旋轉抑制結構30的情況,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如第29圖(A)所示,亦可在公螺具10的頭部20與對象構件(被連結構件H)之間形成相對旋轉抑制結構30。另外,例如第29圖(B)所示,第一母螺具100與座體300之間亦可形成相對旋轉抑制結構30。
再者,上述實施態樣群中雖例示在螺具(公螺具10及/或母螺具100)側形成接受對象側位移部而變形的螺具側變形允許部的情況,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可反轉該等的關係。例如,亦可在螺具(公螺具10及/或母螺具100)側形成於軸向或是徑向上位移的螺具側位移部,另一方面,於對象側構件(例如,被連結構件H或座體)上形成對象側變形允許部,其藉由螺具側位移部被推壓而使本身變形進而製作出在軸向或是徑向上位移之對象側位移部。具體而言,如第30圖所示,公螺具10的頭部20上形成有往被連結構件H側凸出的環狀突起150,在被連結構件H上則形成環狀凹部160。公螺具10的環狀突起15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螺具側位移部40P,其隨著在圓周方向上移動而在軸向或是徑向上位移。該螺具 側位移部40P的形狀及結構,可應用與上述實施態樣群中所說明的第一對象側位移部40相同者。又,被連結構件H上,環狀凹部160的內周面形成有對象側變形允許部50P。該對象側變形允許部50P的結構,可應用與上述實施態樣群中所說明之第一螺具側變形允許部50相同者。
上述第一及第二實施態樣的相對旋轉(移動)抑制結構,雖例示抑制螺具之相對旋轉的情況,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亦可使螺具以外的第一構件與第二構件卡合,以抑制兩者的相對移動(包含相對旋轉)。
第31圖中顯示應用第三實施態樣之相對移動抑制結構230的卡合機構235。該卡合機構235具備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本實施態樣中,第一構件200上形成第一面200A,第二構件201形成第二面201A,藉由使兩者對向並相互抵接、甚至是壓接,而製作出相對移動抑制結構230,而可抑制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在面方向上的相對移動。因此,可用在所謂的止滑、制動、定位機構等之中。另外,本實施態樣中,第一面200A及第二面201A雖為平面,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亦可為曲面、折面或凹凸面。
相對移動抑制結構230具備:第一列狀突起250,其成為形成於第一構件200之第一面200A上的第一條部;第二列狀突起260,其成為形成於第二構件201之第二面201A上的第二條部。
第一列狀突起250,隨著在成為第一面200A之特定面方向的第一基準面方向N1上移動,而在垂直於面的方向L1上位移。藉由使該第一列狀突起250推壓成為對象側的第二列狀突起260,使第二列狀突起260變形。該第一列狀突起250成為峰狀突起,其在相對第一基準面方向N1垂直的面方向(此處稱為第 一條延伸方向M1)上延伸。沿著第一基準面方向N1於均等間隔的並排狀態下形成多個第一列狀突起250。
第二列狀突起260,隨著在成為第二面201A之特定面方向的第二基準面方向N2上移動,而在與面垂直的方向L2上位移。藉由使該第二列狀突起260推壓成為對象側的第一列狀突起250,使第一列狀突起250變形。該第二列狀突起260成為峰狀突起,其在相對第二基準面方向N2垂直的面方向(此處稱為第二條延伸方向M2)上延伸。沿著第二基準面方向N2於均等間隔並排的狀態下形成多個第二列狀突起260。
另外,係以「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成為抵接狀態時,第一列狀突起250延伸的第一條延伸方向M1與第二列狀突起260延伸的第二條延伸方向M2彼此具有角度」的方式設定,此處為90°。因此,第一列狀突起250與第二列狀突起260在俯視下存在彼此的峰部接觸的交叉部分238。
第一列狀突起250的全部或是一部分,兼作第一變形允許部80,其以藉由推壓第二列狀突起260而本身凹陷的方式變形。具體而言,該第一變形允許部80,在與第二列狀突起260的交叉部分238中,如第32圖(A)所示,以本身的一部份往與面垂直之方向L1凹陷的方式變形,藉由該變形,製作出第一位移部90。因此,沿著第一列狀突起250的至少突端(稜面)的長邊方向形成第一變形允許部80。
交叉部分238係第一列狀突起250與第二列狀突起260成為格子狀交叉的部分。因此,多個交叉部分238,有規則地以點狀存在於平面之中。具體而言,多個交叉部分238,如第31圖(C)所示,係以雙方面滿足下述兩個規則性的方式設置:第一規則性,係多個第一列狀突起250並排;第二規則性,係多個第 二列狀突起260並排。另外,第31圖(A)中,因為圖示卡合前的狀態,故未製作出第一位移部40。
第一變形允許部80,例如,相較於第二構件201的第二列狀突起260,亦可以較軟的材料所構成。如此,與第二列狀突起260干涉的第一變形允許部80,藉由本身積極地凹陷,製作出第一位移部90。又,第一變形允許部80,相較於第二列狀突起260,亦可低剛性地構成。如此,與第二列狀突起260干涉的第一變形允許部80可積極地彈性變形及/或塑性變形。例如,相較於第一構件200,亦可使第二構件201整體為高強度材料。此時,第二構件201可採用對鐵附加添加物或實施熱處理以提高強度的材料。
又,圖中雖未特別顯示,但亦可使第二列狀突起260的突端面的寬度(亦即,列狀突起的寬度)大於與第一列狀突起250的相同寬度。如此,第二列狀突起260的剛性高於第一列狀突起250,而可積極地使第一列狀突起250側凹陷。
另外,第32圖中雖顯示單一列狀突起的部分擴大圖,成為單一列狀(帶狀)突起的第一變形允許部80藉由與單一第二列狀突起260交叉,而製作出單一凹陷(第一位移部90)的情況,然而實際上,因為與多個第二列狀突起260交叉,而沿著第一變形允許部80的長邊方向,隔著間隔製作出多個第一位移部90。
又,如第31圖(C)所示,第一面200A中,多個第一位移部90(交叉部分238)以點狀分布於平面之中。因此,即使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的相對位置偏移,只要第一列狀突起250延伸的方向與第二列狀突起260延伸的方向不同,即可常態性地發揮抑制相對移動的效果。另外,即使多個第一位移部90點 狀存在的間隔不規則,只要其數量多,則可常態性地穩定發揮抑制相對移動的效果。
如第32圖(A)所示,制定第一位移部90之凹陷形狀的對向狀的第一製作面92A、92B,在成為第一列狀突起250的高度方向及寬度方向上展開(位移)。換言之,第一製作面92A、92B係成為與第二列狀突起260之側面延伸的方向一致或是平行的平面。
又,第一製作面92A、92B,因為與第二列狀突起260的側面卡合,故限制了該卡合方向K1中的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在面方向上的相對移動。該卡合方向K1(相對移動的限制方向),成為相對第一製作面92A、92B所具有之某一角度的方向,具體而言,成為相對第一製作面92A、92B面垂直的方向。
另一方面,成為第一位移部90之對象側的第二列狀突起260,在兩側面中,具有一對第二變形賦予面260A、260B。
第一變形允許部80,藉由以被該第二變形賦予面260A、260B推壓的方式凹陷,而製作出第一製作面92A、92B。亦即,一邊的第二變形賦予面260A與一邊的第一製作面92A相互抵接,另一邊的第二變形賦予面260B與另一邊的第一製作面92B相互抵接。
接著參照第33圖說明第一位移部90的移動效果。另外,此處顯示俯視第一位移部90的狀態。如第33圖(A)~(C)的移動過程所示,假設對抗第一位移部90與第二列狀突起260的卡合狀態,強制使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在與第二列狀突起260延伸之第二條延伸方向M2不同的方向F1上相對移動的情況。此時,形成於第一列狀突起250與第二列狀突起260之交叉部分的第一位移部 90,以第一構件200作為基準而移動。具體而言,第一位移部90(凹部)沿著第一列狀突起250之突端的長邊方向(第一條延伸方向M1)移動。
更詳細而言,形成於第一列狀突起250的凹陷,一邊重複彈性變形或是塑性變形,一邊在長邊方向上移動。該彈性變形或是塑性變形的變形阻抗,成為限制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之相對移動的力量。
換言之,為了使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在F1方向上相對移動,必須以使第一位移部90移動的方式使第一變形允許部80變形,而要求相應的外力(能量)。因此,可藉由該變形時的阻抗抑制相對移動。當然,若施加相應的外力(能量)則可使第一位移部90移動,故必要時可使其相對移動。
順帶一題,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的相對移動方向F1與第二條延伸方向M2一致的情況,第一位移部90無法限制其相對移動。因此,關於沿著第二條延伸方向M2的相對移動,成為後述第二位移部60所限制之結構。
再者,本實施態樣中,如第32圖(B)所示,相對於第一變形允許部80製作出第一位移部90的同時,第二列狀突起260上,於共通的交叉部分238中,亦制作出往突起之高度方向凹陷的第二位移部60。亦即,第二構件201的第二列狀突起260,其全部或是一部分,成為第二變形允許部50,藉由從成為對象側構件的第一列狀突起250推壓,其本身的一部份往徑向內側凹陷變形,藉由該變形製作出第二位移部60。
成為第二位移部60之對象側的第一列狀突起250,在兩側面中,具有一對第一變形賦予面250A、250B。
另一方面,第二變形允許部50,被該第一變形賦予面250A、250B推壓而凹陷,藉此製作出第二製作面72A、72B。亦即,一邊的第一變形賦予面 250A與一邊的第二製作面72A相互抵接,另一邊的第一變形賦予面250B與另一邊的第二製作面72B相互抵接。結果,限制了卡合方向K2中,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在面方向上的相對移動。
接著參照第34圖,說明第二位移部60的移動效果。另外,此處顯示俯視第二位移部60的狀態。如第34圖(A)~(C)的移動過程所示,假設抵抗第二位移部60與第一列狀突起250的卡合狀態,強制使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在與第一條延伸方向M1不同的F2方向上相對移動的情況。此時,形成於第一列狀突起250與第二列狀突起260之交叉部分的第二位移部60,以第二構件201作為基準移動。具體而言,第二位移部60(凹部)沿著第二列狀突起260之突端的長邊方向移動。
更詳細而言,形成於第二列狀突起260的凹部,一邊重複彈性變形及/或塑性變形,一邊在長邊方向上移動。該彈性變形及/或塑性變形的變形阻抗成為限制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的相對移動的力量。
換言之,為了使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在F2方向上相對移動,必須以使第二位移部60移動的方式使第二變形允許部50變形,而要求相應的外力(能量)。因此,可藉由該變形時的阻抗抑制相對移動。當然,若施加相應的外力(能量),則可使第二位移部60移動,故可因應需求使其相對移動。
另外,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的相對移動方向F2,假設在與第一條延伸方向M1一致的情況下,第二位移部60無法限制其相對移動。因此,關於沿著第一條延伸方向M1的相對移動,係以上述的第一位移部90限制。
如以上所述,藉由第一位移部90與第二列狀突起260的卡合,限制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在F1方向(參照第33圖)上的相對移動,藉由第二位 移部60與第一列狀突起250的卡合,限制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在F2方向(參照第34圖)上的相對移動。藉由該等的加乘效果,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可對於所有的面方向,抑制相對移動。
另外,如第32圖(A)所示,在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卡合的狀態中,第二列狀突起260的突端緣與第一構件200的第一面200A(此可定義為第一列狀突起250的基底面)之間,較佳係形成餘裕間隙X1。又,第一列狀突起250所製作出來的第一位移部90的深度,小於第一列狀突起250的高度。如此,第一列狀突起250的交叉部分238中,第一列狀突起250的基端側,可殘留其周圍亦開放的彈性變形區域,在解除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彼此推壓的狀態時,製作出來的第一位移部90的全部或是一部分可輕易地暫時回復到製作前的原狀態。
相同地,如第32圖(B)所示,在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卡合的狀態中,第一列狀突起250的突端緣與第二構件201的第二面201A(此可定義為第二列狀突起260的基底面)之間,較佳係形成餘裕間隙X2。又,第二列狀突起260所製作出來的第二位移部60的深度,小於第二列狀突起260的高度。如此,在第二列狀突起260的交叉部分238中,於第二列狀突起260的基端側,可殘留周圍亦開放的彈性變形區域,在解除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彼此推壓的狀態時,所製作出來的第二位移部60的全部或是一部分可輕易地暫時回復到製作前的原狀態。
另外,上述實施態樣中,如第35圖(A)所示,雖例示第一及第二列狀突起250、260中,與長邊方向垂直之剖面形狀為方形的情況,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亦可為略為梯形的剖面。如此,藉由使突起的突端為較廣的平面,可均等分散面壓,藉此可增加彈性變形量,減少塑性變形量,而可重複利用第 一構件200及第二構件201。另一方面,例如第35圖(B)所示,突端亦可為圓弧狀的剖面形狀,如第35圖(C)所示,亦可為前端帶有圓角的三角形。又,如第35圖(D)所示,亦可使突起的突端為銳利的角狀/鋸齒狀的剖面形狀,而不均勻地承受面壓,藉此使突端的偏載重量增加而可增加變形量,進而使前端積極地塑性變形。
又,上述實施態樣中,雖例示形成於多個第一位移部90的第一製作面92A、92B皆在同一方向上延伸的情況,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第36圖所示,成為第二條部的第二列狀突起260的側面,較佳係在彼此不同的多個方向上延伸。具體而言,如第36圖(A)所示,可使多個第二列狀突起260的多個延伸方向M2-A、M2-B彼此不同。如此成為「藉由第二列狀突起260的推壓力,使第一列狀突起250所製作出來的多個第一製作面92A、92B彼此在不同方向上延伸」的結構。結果,若沿著第二列狀突起260的一邊的延伸方向M2-A,使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相對移動,則另一邊的延伸方向M2-B延伸的第一製作面92A、92B與第二列狀突起260卡合,限制相對移動。又,若沿著第二列狀突起260的另一邊的延伸方向M2-B使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相對移動,則在一邊的延伸方向M2-A上延伸的第一製作面92A、92B與第二列狀突起260卡合,而限制相對移動。因此,即使未積極使第二列狀突起260變形而未製作出第二位移部60,亦可在所有方向上限制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的相對移動。
另外,此情況中,如第36圖(B)所示,亦可使單一或是多個第二列狀突起260蛇行,如第36圖(C)所示,亦可使多個第二列狀突起260彼此的延伸方向不同,如第36圖(D)所示,亦可藉由使單一或是多個第二列狀突起260的帶寬沿著延伸方向擴大/縮小,而使其側面在彼此不同的方向上延伸。
接著參照第37圖,說明上述第三實施態樣的卡合機構235之變形例。此處為了方便說明,僅表示形成於第一構件200的第一列狀突起250的稜線(延伸方向)與形成於第二構件201的第二列狀突起260的稜線(延伸方向)。又,第一構件200係顯示從第一面200A側觀察的前視圖,第二構件201係顯示從與第二面201A之相反面觀察的後視圖。因此,藉由使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直接重合而成為卡合機構235。
如第37圖(A)所示的卡合機構235的第一構件200,多個第一列狀突起250,在長邊方向上隔著預期的間隔以直列狀態配置。又,多個第一列狀突起250,在寬度方向上以並排狀態配置。第二構件201亦相同,多個第二列狀突起260在長邊方向上隔著預期的間隔以直列狀態配置。又,多個第二列狀突起260,在寬度方向上以並排狀態配置。
第一構件200的第一列狀突起250的延伸方向與第二構件201的第二列狀突起260的延伸方向具有90°的相對差。另外,若使第一構件200旋轉90°,則成為第二構件201,故彼此可採用相同的母材。該卡合機構235中,於第一列狀突起250與第二列狀突起260的交叉部分亦形成第一位移部與第二位移部,而限制兩者的相對移動。
第37圖(B)所示的卡合機構235的第一構件200中,多個第一列狀突起250在寬度方向上隔著預期的間隔以並排狀態配置。各第一列狀突起250直線狀延伸。第二構件201中,多個第二列狀突起260在寬度方向上隔著預期的間隔以並排狀態配置。各第二列狀突起260則鋸齒狀(蛇行狀)延伸。
第一構件200的第一列狀突起250的延伸方向與第二構件201的第二列狀突起260的延伸方向具有預期的相對差。該卡合機構235中,第一列狀突 起250與第二列狀突起260的交叉部分形成第一位移部與第二位移部,限制兩者的相對移動。又,第二列狀突起260因為鋸齒狀(蛇行狀)延伸,故第一位移部具有多種形狀。
第37圖(C)所示的卡合機構235的第一構件200中,多個第一列狀突起250在寬度方向上隔著預期的間隔以並排狀態配置。各第一列狀突起250為直線狀延伸。第二構件201具備正圓之環狀延伸的第二列狀突起260。多個第二列狀突起260,彼此直徑為不同的尺寸,而以同心圓狀態配置。
第一構件200的第一列狀突起250的延伸方向與第二構件201的第二列狀突起260的延伸方向具有各種相對差。該卡合機構235中,第一列狀突起250與第二列狀突起260的交叉部分中,形成第一位移部與第二位移部,限制兩者的相對移動。因為第二列狀突起260環狀延伸,故第一位移部亦具有多種形狀。
接著參照第38圖說明上述第三實施態樣的相對移動抑制結構230的再一變形例。如第38圖(A)所示,相對移動抑制結構230具有制動部(第一及第二制動295、296),其限制第一構件200的第一條部(第一列狀突起250)與第二構件201的第二條部(第二列狀突起260)的干涉距離W(重合量)。
如第39圖(A)所示,第一制動295,係介在第一構件200的第一面200A與第二構件201的第二面201A之間的構件,在使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接近時,第一制動295成為干擾構件,第一面200A與第二列狀突起260的突端面之間,及第二面201A與第一列狀突起250的突端面之間,在分別確保餘裕間隙X1的同時,制定干涉距離W。另外,第二制動296亦為完全相同的結構。
更具體而言,第一制動295具備形成於第一構件200側的制動片295A與形成於第二構件201側的制動片295B,此處成為圓盤狀或是圓柱狀的突 起。因此,藉由使第一制動295的一對的制動片295A、295B相互抵接,可限制干涉距離W。
回到第38圖(A),第二制動296具備形成於第一構件200側的制動片296A與形成於第二構件201側的制動片296B,此處成為圓盤狀或是圓柱狀的突起。藉由使第二制動296的一對制動片296A、296B相互抵接,制定干涉距離W。
如此,若設置第一及第二制動295、296,則無論在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之間作用的推壓力如何,皆可常態性地維持固定的干涉距離W。因此,可穩定在相對移動抑制結構230中抑止相對移動的力量。又,在第一列狀突起250及第二列狀突起260的交叉部分中,各突起的基端側可殘留彈性變形區域(餘裕間隙X1、X2),在解除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彼此推壓的狀態時,可使製作出來的第一及第二位移部的全部或是一部分暫時回到製作前的原狀態。
回到第38圖(A),第一制動295形成於兩處,其具有從虛擬點C相等的距離,且具有以虛擬點C為中心的90°相位差。第二制動296形成於兩處,其具有從虛擬點C相等的距離,且具有以虛擬點C為中心的90°相位差。更進一步,第二制動296,以虛擬點C作為基準,位於與第一制動295的旋轉對稱之處。此處將該旋轉對稱的相位差設定為180°。
另外,此處雖例示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的雙方皆形成制動片的情況,但如第39圖(B)所示,亦可為第一構件200及第二構件201僅一邊形成制動片,另一側則為平面狀態(即不存在列狀突起的第一及第二面200A、201A的狀態)。更進一步,如第40圖所示,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的雙方形成有貫通孔202A、202B,例如,可藉由同時插入該貫通孔202A、202B的公螺具297以 及與該公螺具297螺合的母螺具298,連結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根據此結構,可藉由相對旋轉抑制結構,預先在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的面方向上限制相對移動,而具有剪切力未作用於公螺具297即結束這樣的優點。又,可使該公螺具297與母螺具298具有作為對於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賦予推壓力之推壓機構的功能。
第38圖(A)中例示虛擬正方形的四角分別配置制動部的情況。如此,因為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為相同形狀,故可以相同母材構成。因此,若準備一對母材,並以使列狀突起格子狀交叉的方式使其對向,則可得到卡合機構235。
另外,制動部的配置不限於正方形。例如第38圖(B)所示,亦可從虛擬點C為等距離,且以虛擬點C為中心,以相互45°的相位差,於共八處配置制動部294。藉由準備一對共通的母材,將一邊作為第一構件200,另一邊作為第二構件201,而可得到卡合機構235。此時,第一構件200的第一列狀突起250與第二構件201的第二列狀突起260交叉的角度,只要從彼此的制動片可抵接的間隔45°的三種相位差(45°、90°、135°)之中任意選擇即可。
更進一步,如第41圖(A)所示的相對移動抑制結構230,例如,第一構件200中,較佳係從虛擬點C等距離,且以虛擬點C為中心,彼此成為180°之相位差處配置第一制動295(制動片295A)及第二制動296(制動片296A)。此時,第一制動295(制動片295A)及第二制動296(制動片296A)的各相位,可以分別相對第一列狀突起250的延伸方向M1成為45°的方式設定。
若從其他觀點說明,則以使第一制動295(制動片295A)及第二制動296(制動片296A)連結的虛擬線段T1與第一列狀突起250的延伸方向M1的角度差成為45°的方式設定。
相同地,第二構件201中,較佳亦係從虛擬點C等距離,且以虛擬點C為中心,彼此成為180°的相位差之處,配置第一制動295(制動片295B)及第二制動296(制動片296B)。此時,第一制動295(制動片295B)及第二制動296(制動片296B)的相位,係以分別相對第二列狀突起260的延伸方向M2成為45°的方式設定。
若從其他觀點說明,係以使第一制動295(制動片295B)及第二制動296(制動片296B)連結的虛擬線段T2與第二列狀突起260的延伸方向M2的角度差成為45°的方式設定。
如此,若一方面以第一制動295及第二制動296適當存在的方式定位,一方面使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對向,則必定得到「第一列狀突起250的長邊方向與第二列狀突起260的長邊方向具有90°之角度」的結果,而交叉成格子狀。結果,可抑制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的設置失誤。更進一步,因為可使第一構件200的母材與第二構件201的母材一致,只要準備一對母材就可以準備第一及第二構件200、201,而可簡單地建構相對移動抑制結構230。
另外,第41圖(A)中雖例示以使第一制動295及第二制動296連結的虛擬線段T1、T2與第一及第二列狀突起250、260的延伸方向M1、M2與的角度差成為45°的方式設定的情況,但本發明不限於此,較佳係角度差設定為20°以上且70°以下,更佳係角度差設定為30°以上且60°以下。例如,第41圖(B)中顯示,將角度差設定為60°的情況。此情況中,若一方面以第一制動295及第二制動296 適當存在的方式定位,一方面使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對向,則必定可得到第一列狀突起250的長邊方向與第二列狀突起260的長邊方向具有60°之角度的結果,而交叉成格子狀。亦可使第一構件200與第二構件201為共通母材。
接著,參照第42圖至第44圖說明第四實施態樣之螺具連結機構301。該螺具連結機構301具備第一母螺具400、第二母螺具401、公螺具310(參照第43圖)及夾具裝置500。又,第一母螺具400與夾具裝置500之間形成有第一相對移動抑制結構330A,第二母螺具401與夾具裝置500之間形成有第二相對移動抑制結構330B。另外,本實施態樣中,第一母螺具400以及鄰接於該軸向外側的第二母螺具401成為所謂的雙螺帽結構,可防止彼此鬆脫。關於該螺旋部分的基本結構,因為與第一實施態樣與相同或是類似,故省略此處說明,以第一及第二相對移動抑制結構330A、330B為中心說明。
第一母螺具400中,在第二母螺具側的端面上,一體成形地突出設置有第一環狀部450。又,第二環狀部460一體成形於第二母螺具401的第一母螺具側的端面。
第一環狀部450的外周面上,於圓周方向上等間隔地形成多個在軸向上延伸的第一列狀突起455。又,第一環狀部450的外周面與第一母螺具400的邊界上形成在圓周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環狀溝(第一收縮溝)452。第二環狀部460的外周面上,於圓周方向上等間隔地形成多個在軸向上延伸的第二列狀突起465。又,第二環狀部460的外周面與第二母螺具401的邊界形成在圓周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環狀溝(第二收縮溝)462。
夾具裝置500具備半圓筒狀的第一夾具體510與半圓筒狀的第二夾具體520,第一夾具體510的圓周方向的一端與第二夾具體520的圓周方向的另 一端,藉由轉樞530彼此自由開動地連結。又,第一夾具體510的圓周方向的另一端與第二夾具體520的圓周方向的另一端設有卡合機構540。當然,轉樞530並非必要,只要可將第一及第二環狀部在半徑方向上往內推壓即可,並未特別限定於轉樞530。
具體而言,卡合機構540具有:棒狀體542,其自由開動地設於第一夾具體510的另一端;螺帽544,其與棒狀體542前端的公螺桿部螺合;凹溝546,形成於第二夾具體520的另一端,可收納棒狀體542的一部份;座部548,形成於第二夾具體520的另一端,可在軸向上與收納於凹溝546的棒狀體542前端的螺帽544卡合。因此,若封閉第一夾具體510與第二夾具體520(使其對向),而使整體為圓筒形狀,則該圓筒的內部可收納第一及第二環狀部450、460。只要藉由卡合機構540,將第一夾具體510與第二夾具體520的另一端彼此連結,而旋緊螺帽544,則完成夾具裝置500相對於第一及第二環狀部450、460的裝設。藉此,可相對於第一及第二環狀部450、460推壓第一及第二夾具體510、520。亦即,可使卡合機構540具有作為發揮推壓力之推壓機構的功能。
另一方面,若解除卡合機構540,利用轉樞530使第一夾具體510與第二夾具體520開放,則可使夾具裝置500整體從第一及第二環狀部450、460脫離。亦即,夾具裝置500整體成為自由裝卸的態樣。
如第43圖(B)所示,可收整第一及第二環狀部450、460的第一收納凹部511,以在圓周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於第一夾具體510的內周面上。因此,該第一收納凹部511在軸向上的兩側,形成往徑向內側凸出的一對側壁511A、511B。一邊的側壁511A,插入第一環狀溝(第一收縮溝)452,另一邊的側壁511B則插入第二環狀溝(第二收縮溝)462。
第一收納凹部511的內周面上,於軸向上形成具有間隔成六個在圓周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夾具側列狀突起512。其中的三個第一夾具側列狀突起512,與第一環狀部450的第一列狀突起455交叉,其他三個第一夾具側列狀突起512則與第二環狀部460的第二列狀突起465交叉。
相同地,第二夾具體520的內周面上,以於圓周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可收整第一及第二環狀部450、460的第二收納凹部521。因此,該第二收納凹部521的軸向的兩側形成有往徑向內側凸出的一對側壁521A、521B。一邊的側壁521A插入第一環狀溝(第一收縮溝)452,另一邊的側壁521B插入第二環狀溝(第二收縮溝)462。
第二收納凹部521的內周面上,於軸向上形成具有間隔成六個在圓周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夾具側列狀突起522。其中三個第二夾具側列狀突起522與第一環狀部450的第一列狀突起455交叉,其他三個第二夾具側列狀突起522則與第二環狀部460的第二列狀突起465交叉。
第一相對移動抑制結構330A係藉由第一環狀部450的第一列狀突起455以及可與第一列狀突起455交叉的各三個第一及第二夾具側列狀突起512、522所構成。亦即,第一列狀突起455相當於第一相對移動抑制結構330A中的第一條部,第一及第二夾具側列狀突起512、522相當於第一相對移動抑制結構330A中的第二條部。因此,如第44圖(A)(B)所示,該交叉部分中,藉由夾具裝置500造成的推壓力,使第一條部(第一列狀突起455)變形而製作出第一位移部,使第二條部(第一及第二夾具側列狀突起512、522)變形而製作出第二位移部。結果抑制夾具裝置500與第一母螺具400的相對旋轉。另外,抑制相對旋轉的機構,已於第三實施態樣等中詳細說明,故此處省略。
第二相對移動抑制結構330B,係由第二環狀部460的第二列狀突起465以及可與第二列狀突起465交叉的各三個第一及第二夾具側列狀突起512、522所構成。亦即,第二列狀突起465相當於第二相對移動抑制結構330B中的第一條部,第一及第二夾具側列狀突起512、522相當於第二相對移動抑制結構330B中的第二條部。因此,如第44圖(A)(B)所示,該交叉部分中,藉由夾具裝置500所造成的推壓力,使第一條部(第二列狀突起465)變形而製作出第一位移部,使第二條部(第一及第二夾具側列狀突起512,522)變形而製作出第二位移部。結果抑制夾具裝置500與第二母螺具401的相對旋轉。另外,抑制相對旋轉的機構,已於第三實施態樣等中詳細說明,故此處省略。
如以上所述,本第四實施態樣中,藉由設置夾具裝置500,而成為實質上抑制第一母螺具400與第二母螺具401的相對旋轉的結構。應用此結構的相對移動抑制體,若如第44圖(C)所示而概念化,則在存在欲抑制相對移動的限制對象構件A(第一母螺具400)與限制對象構件B(第二母螺具401)之情況下,其之間亦可設置介在構件Ka(夾具裝置500)。分別可在限制對象構件A與介在構件Ka之間以及限制對象構件B與介在構件Ka之間雙方面建構相對移動的抑制結構D。此時,如夾具裝置500的卡合機構540,較佳係設置介在構件Ka以及在限制對象構件A與限制對象構件B之間產生推壓力的推壓手段P。此概念亦可應用於第三實施態樣。
另外,本第四實施態樣中,雖例示夾具裝置500的夾具側列狀突起在圓周方向上圓弧狀地延伸,形成於第一及第二環狀部450、460的第一及第二列狀突起455、465於軸向上直線狀延伸的情況,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亦可為 夾具側列狀突起在軸向上直線狀延伸,第一及/或第二列狀突起455、465在圓周方向上圓弧狀延伸的態樣。
接著,參照第45圖,說明作為第四實施態樣之變形例的螺具連結機構301。該螺具連結機構301,具備母螺具400、公螺具310以及夾具裝置500。母螺具400與夾具裝置500之間,形成有第一相對移動抑制結構330A,公螺具310與夾具裝置500之間形成有第二相對移動抑制結構330B。
環狀部450一體成形地突出設置於母螺具400的端面。環狀部450的外周面上,於圓周方向上等間隔地形成多個在軸向上延伸的列狀突起455。又,環狀部450的外周面與母螺具400的邊界上形成有在圓周方向上延伸的環狀溝(收縮溝)452。當然,環狀溝452並非為必要。
夾具裝置500具備半圓筒狀的第一夾具體510與半圓筒狀的第二夾具體520,第一夾具體510的圓周方向的一端與第二夾具體520的圓周方向的一端藉由轉樞530彼此自由開動地連結。又,第一夾具體510的圓周方向的另一端與第二夾具體520的圓周方向的另一端則設有卡合機構540。
如第45圖(A)所示,第一夾具體510的內周上形成有可與環狀部450之外周接近的第一母螺具側內周面510A以及可與公螺具310的外周接近的第一公螺桿側內周面510B。第一公螺桿側內周面510B的內徑小於第一母螺具側內周面510A的內徑。
第一母螺具側內周面510A上,於軸向上隔著間隔形成三個在圓周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母螺具對應列狀突起512A。該第一母螺具對應列狀突起512A與環狀部450的列狀突起455交叉。
另一方面,如第45圖(B)所示,第一公螺桿側內周面510B上,於圓周方向上,隔著間隔形成多個在軸向上延伸的第一公螺桿對應列狀突起513。該第一公螺桿對應列狀突起513,與成為公螺具310之螺峰的螺旋條314交叉。
如第45圖(A)所示,第二夾具體520的內周形成有可與環狀部450的外周接近的第二母螺具側內周面520A,以及可與公螺具310的外周接近的第二公螺桿側內周面520B。第二公螺桿側內周面520B的內徑小於第二母螺具側內周面520A的內徑。
第二母螺具側內周面520A上,於軸向上形成具有間隔成三個在圓周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母螺具對應列狀突起522A。該第二母螺具對應列狀突起522A與環狀部450的列狀突起455交叉。
另一方面,如第45圖(B)所示,第二公螺桿側內周面520B上,在圓周方向上形成具有隔著成多個在軸向上延伸的第二公螺桿對應列狀突起523。該第二公螺桿對應列狀突起523,與成為公螺具310之螺峰的螺旋條314交叉。
第一相對移動抑制結構330A,係由環狀部450的列狀突起455、可與該列狀突起455交叉的三個母螺具對應列狀突起512A、522A所構成。亦即,列狀突起455相當於第一相對移動抑制結構330A中的第一條部,第一及第二母螺具對應側列狀突起512A、522A則相當於第一相對移動抑制結構330A中的第二條部。因此,在該交叉部分,藉由夾具裝置500所造成的推壓力使第一條部變形而製作出第一位移部,使第二條部變形而製作出第二位移部。結果可抑制夾具裝置500與母螺具400的相對旋轉。
第二相對移動抑制結構330B係由公螺具310的螺旋條(列狀突起)314、可與螺旋條314交叉的公螺桿對應列狀突起513、523所構成。亦即,螺旋條314相當於第二相對移動抑制結構330B中的第一條部,第一及第二公螺桿對應列狀突起513、523相當於第二相對移動抑制結構330B中的第二條部。因此,在該交叉部分,藉由夾具裝置500所造成的推壓力使第一條部變形而製作出第一位移部,使第二條部變形而製作出第二位移部。結果可抑制夾具裝置500與公螺具310的相對旋轉。
如以上所述,本變形例中,藉由設置夾具裝置500,而成為實質上可抑制母螺具400與公螺具310之相對旋轉的結構。
上述變形例中,雖例示以夾具裝置500抑制公螺具310與母螺具400相對旋轉的情況,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例如第46圖(A)所示,亦可相對於母螺具400,直接形成在軸向上延伸的公螺桿對應列狀突起413。該公螺桿對應列狀突起413與公螺具310的螺旋條(列狀突起)314交叉,而創造出相對移動抑制結構330。另外,在使公螺具310與母螺具400螺合時,亦可藉由以比相對移動抑制結構330之抑止力更強的力使其相對旋轉,而可一方面使與公螺桿對應列狀突起413與螺旋條(列狀突起)314的交叉部分彈性變形,一方面使其移動。
又,亦可不使用公螺具310的螺旋條314,而是如第46圖(B)所示,相對於公螺具310,形成專用的母螺具對應列狀突起315,使其與母螺具400的公螺桿對應列狀突起413交叉。雖可適當設定各列狀突起的延伸方向,但例如亦可使公螺具310的母螺具對應列狀突起315在軸向上延伸,而使母螺具400的公螺桿對應列狀突起413在圓周方向上延伸。
接著,參照第47圖至第52圖,說明應用第五實施態樣之第一相對旋轉抑制結構730的螺具連結機構601。該螺具連結機構601,一部分與第一實施態樣中所示之螺具連結機構(第22圖、第26圖、第28圖、第29圖等中顯示的變形例)類似,故關於其類似部分/類似構件,具有使說明及圖示中的符號後兩位數一致而省略詳細說明的情況。
如第47圖所示,該螺具連結機構601具備:公螺具701;座體800,其成為與該公螺具701的頭部703之座面703A對向的墊片,其與被連結構件H連結。與公螺具701對應的對象側構件為座體800,與座體800對應的對象側構件則為公螺具701與被連結構件H。公螺具701與座體800之間,形成有第一相對旋轉抑制結構730。又,座體800與被連結構件H之間形成有第二相對旋轉抑制結構930。
如第49圖所示,第一相對旋轉抑制結構730具備:座體側(對象側)位移部840,形成於座體800的螺具側座面800A;及螺具側變形允許部750,形成於公螺具701的頭部703之座面703A。
如第51圖(A)所示,第一相對旋轉抑制結構730,具有形成於座體800的螺具側座面800A的座體側(對象側)位移部840。螺具側座面800A可為相對公螺具701之軸向垂直的平面,亦可為錐面。座體側位移部840成為帶狀的突起(或是溝),帶的長邊方向L隨著在圓周方向S上移動而在徑向K上位移。特別是此處,在圓周方向S上,隨著於連結時與公螺具701之頭部703相對旋轉時的連結時在相對旋轉方向S1上移動,而往徑向K的內側位移。在圓周方向上以均等間隔形成多個該座體側位移部840,此處係等間隔地形成十二個座體側位移部840。
如第50圖所示,公螺具701的頭部703之座面703A上形成有螺具側變形允許部750。該螺具側變形允許部750成為帶狀的突起(或是溝),突起的帶的長邊方向L隨著在圓周方向S上移動而在徑向K上位移。特別是此處,在圓周方向S上,隨著連結時與座體800相對旋轉時的連結時相對旋轉方向S1上移動,而往徑向K的內側位移。在圓周方向上以等間隔形成多個該螺具側變形允許部750。此處係在圓周方向上等間隔地形成十二個螺具側變形允許部750。
如第52圖(A)中透視所示,螺具側變形允許部750,利用本身的連結力(軸力),推壓座體側位移部840。結果,本身的一部份以於軸向上凹陷的方式變形,藉由此變形製作出螺具側位移部760。另外,螺具側變形允許部750與座體側位移部840,因為成為正反成對的螺旋形,故即使公螺具701與座體800相對旋轉,亦可常態性地維持任何的抵接狀態。
螺具側變形允許部750,係以與座體側位移部840相同或較軟的材料所構成。如此,座體側位移部840可積極地使螺具側變形允許部750變形。該變形為彈性變形及/或塑性變形。另外,該變形量係設定為「不會以連結時所要求之軸力完全地將被連結構件H壓扁,而是適度地彈性變形及/或塑性變形」的程度(參照第48圖)。
如第52圖(B)所示,螺具側變形允許部750,利用連結力推壓成為對象側構件的座體側變形允許部850,而在座體側變形允許部850上製作出輔助位移部870。該輔助位移部870,成為座體側位移部840在長邊方向上的一部份(與螺具側變形允許部750交叉的範圍)往軸向凹陷的狀態。
如第51圖(B)所示,座體800與被連結構件H之間所形成的第二相對旋轉抑制結構930,具有被連結構件用位移部880,其形成於座體800的被連結構件側座面800B。
被連結構件側座面800B雖為相對公螺具701的軸向垂直的平面,但亦可為錐面。該被連結構件用位移部880,剖面成為山狀或是鋸齒狀的列狀突起(或是列狀溝),其突起長邊方向L在徑向K上延伸。
特別是本實施態樣中,被連結構件用位移部880的鋸齒形狀,在連結時所產生之旋緊扭矩作用時,座體800沿著鋸齒形狀將被連結構件H的座面壓縮,而使其彈性變形及/或塑性變形而容易咬合,相反地,在鬆脫扭矩作用於公螺具701時,座體800容易限制與被連結構件H的相對旋轉。亦即,對應旋轉方向成為相對旋轉之限制力不同的形狀。
又,相較於座體800的材料,被連結構件H較佳為較軟的材料(容易變形)。例如,座體800為鐵(不銹鋼)等,被連結構件H為鋁等。如此,公螺具701所造成之連結初期的軸力作用於座體800與被連結構件H之間的階段,可盡快使被連結構件用位移部880咬入被連結構件H,而幾乎使座體800與被連結構件H的相對旋轉消失,而可使被連結構件H的損傷為最小限度。
更進一步,座體800中,被連結構件用位移部880與被連結構件H抵接的接觸面積,較佳係小於座體側位移部840與螺具側變形允許部750抵接的接觸面積。如此,在被連結構件用位移部880與被連結構件H之間作用的局部面壓大於在座體側位移部840與螺具側變形允許部750之間作用的局部面壓。結果,相較於第一相對旋轉抑制結構730所造成的相對旋轉限制效果,第二相對旋轉抑制結構930所造成的相對旋轉限制效果更早作用。
另外,本實施態樣中,為了縮小被連結構件用位移部880與被連結構件H抵接的接觸面積,而使被連結構件用位移部880的鋸齒形狀之突端緣的稜線寬度極小,而呈現約略線狀。另一方面,座體側位移部840與螺具側變形允許部750各別的寬度在0.5mm以上,較佳係配合材料與軸力設定,而使相互接觸時的面積變得較大。
如此,連結時,座體800雖相對於被連結構件H與公螺具701之頭部703雙方同時接觸,但在初期~中期的連結段階,藉由第二相對旋轉抑制結構930優先限制座體800與被連結構件H的相對旋轉,同時允許座體800與公螺具701的相對旋轉。之後,若到了中期~終期連結階段,藉由第一相對旋轉抑制結構730,逐漸限制座體800與公螺具701的相對旋轉。結果,藉由第二相對旋轉抑制結構930與第一相對旋轉抑制結構730兩者,而不產生公螺具701與被連結構件H的相對旋轉。而且可大幅降低被連結構件H的損傷。
另外,關於該相對旋轉抑制結構630,若僅著眼於作為墊片的座體800,則在螺具側座面800A上形成座體側位移部840,使公螺具701的一部份變形。同時,被連結構件側座面800B上形成被連結構件用位移部880,較佳係使被連結構件H的一部份彈性變形,視情況具有塑性區域而使其變形。此時,相較於座體側位移部840所造成的相對旋轉抑制效果,被連結構件用位移部880可發揮優異的相對旋轉抑制效果,因而較佳。具體而言,使被連結構件H的材料比公螺具701更軟,或是使作用於被連結構件用位移部880的面壓大於作用於座體側位移部840的面壓。若使用這樣的座體800,例如,被連結構件H為鋁等較軟的材料,即使在無法施加太強的連結力(軸力)的環境,亦可以最小限度的連結力,發揮完整的防鬆脫效果。
又,本發明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只要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當然可施加各種變更。
30:相對旋轉抑制結構
40:第一(對象側)位移部
42A:第一變形賦予面
42B:第一變形賦予面
50:第二變形允許部
60:第二(螺具側)位移部
62A:製作面
62B:製作面
100:第一母螺具
101:第二母螺具
150:環狀突起
160:環狀凹部
S:圓周方向
Sa:鬆脫方向(左旋方向)
Sb:鬆脫方向(右旋方向)
J:軸向
Ja:鬆脫側軸向
Jb:軸向
K:徑向
W:軸向範圍(區域)

Claims (41)

  1. 一種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係為在具有一螺旋部之一螺具中,用以抑制對於對象構件之相對旋轉的結構,包含:一對象側位移部,預先形成於上述對象構件,在軸向或是徑向上位移;以及一螺具側變形允許部,形成於上述螺具,其藉由利用連結力推壓上述對象側位移部使本身變形,而藉由該變形製作出在軸向或是徑向上位移的螺具側位移部,且當上述螺具往鬆脫方向旋轉時,上述螺具側變形允許部係與上述對象側位移部卡合以抑制旋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中,在圓周方向上形成多個該對象側位移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中,該螺具側變形允許部,在圓周方向上製作出多個該螺具側位移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中,該螺具在相對於該對象構件進行相對旋轉時,以該螺具本身作為基準,該螺具側位移部在圓周方向上移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中,該螺具在相對於該對象構件進行相對旋轉時,以該螺具本身作為基準,該螺具側位移部在軸向上移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中,該螺具側位移部進行彈性變形及/或塑性變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中,該螺具 側位移部,在徑向內側及徑向外側的兩個方向上同時變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中,係設定上述螺具側變形允許部與該對象側位移部在軸向上互相干涉的干涉距離小於該螺具側變形允許部在軸向上的距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更包含:一軸向制動部,其限制該螺具側位移部與該對象側位移部在軸向上的接近距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中,該螺具側變形允許部具有一帶狀突起,上述帶狀突起的一部分係變形而製作出該螺具側位移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中,該螺具側變形允許部中,在該螺具的1個節距以上的軸向範圍內,製作出單一或是多個該螺具側位移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中,該螺具側變形允許部中,在該螺具之3個節距以上的軸向範圍內,製作出單一或是多個該螺具側位移部。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中,該對象側位移部,在徑向上具有展開區域,且具有一變形賦予面,其以與圓周方向交叉的方式進行位移;該螺具側變形允許部與上述變形賦予面抵接,而製作出螺具側位移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中,該變形賦予面與該螺具中之鬆脫側的圓周方向對向。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中,該變形賦予面係以與該螺具中鬆脫側之導角不同的角度在軸向上位移。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中,在將該螺具之導角定義為β,將該螺具於該鬆脫側之圓周方向上旋轉時該螺具在軸向上移動的方向定義為一鬆脫側軸向,以該鬆脫側之圓周方向作為基準而將上述鬆脫軸向側定義為正角的情況中,該變形賦予面之位移角A滿足β+135°≧A≧β+45°。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中,該變形賦予面之位移角A滿足135°≧A≧90°。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至17項中任一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中,該變形賦予面在軸向上係於該螺具之1個節距以上的範圍內位移。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中,該變形賦予面在軸向上係於該螺具之3個節距以上的範圍內位移。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中,該對象側位移部及/或該螺具側位移部,成為沿著軸向在徑向上擴徑或是縮徑的楔形。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中該螺具之該螺具側變形允許部較軟於該對象構件之該對象側位移部。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中,相較於該對象構件之該對象側位移部,該螺具之該螺具側變形允許部為 低剛性。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中,上述對象側位移部形成於環狀突起的外周面,上述螺具側變形允許部形成於環狀凹部的內周面,藉以利用連結力使上述環狀凹部變形為接近上述環狀突起的外形,以製作出上述螺具側位移部。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中,該對象構件為第一母螺具,該螺具為第二母螺具。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中,該第一母螺具,具有第一螺旋溝,其係以適當導角及/或導引方向設定;該第二母螺具具有第二螺旋溝,其係以相對上述導角及/或導引方向不同的導角及/或導引方向設定。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更包含:一公螺具,其與該第一母螺具及該第二母螺具螺合,而可連結成一被連結體;以該被連結體為基準,該第一母螺具被螺合於內側,該第二母螺具被螺合於外側。
  27. 一種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係構成於一具有螺旋部的一螺具與可抵接於上述螺具之一對象構件之間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其特徵為包含:一螺具側位移部,預先形成於上述螺具,以在軸向或是徑向位移;以及一對象側變形允許部,其形成於上述對象構件,藉由利用上述螺具之連結力推壓上述螺具側位移部而使本身變形,藉由該變形製作出 在軸向或是徑向上位移的一對象側位移部,且當上述螺具往鬆脫方向旋轉時,上述對象側變形允許部係與上述螺具側位移部卡合以抑制旋轉。
  28. 一種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其係抑制在一第一構件與抵接於該第一構件之一第二構件之間的相對移動的結構,包含:一第一條部,其成為形成於上述第一構件的列狀突起;一第二條部,其成為形成於上述第二構件的列狀突起,在與該第一條部不同的方向上延伸,且抵接於該第一條部;以及一第一變形允許部,其在上述第一條部與上述第二條部之交叉部分中,形成於上述第一條部,藉由作用於上述第一條部與上述第二條部之間的推壓力使本身彈性變形及/或塑性變形,而藉由該變形製作出一第一位移部;藉由該第一位移部,限制上述第一構件與上述第二構件的相對移動,及藉由一制動部,限制該第一條部與該第二條部的干涉距離。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其中,該第一構件上形成有並排延伸的多個該第一條部;該第二構件上形成有並排延伸的多個該第二條部;多個上述第一條部與多個上述第二條部交叉,藉此製作出多個該第一位移部。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或29項之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其中,並排延伸的多個該第一條部與並排延伸的多個該第二條部係交叉成格子狀。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其中,該第一構 件與該第二構件相對移動時,以該第一構件作為基準,伴隨該第一位移部的移動。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其中,該第二條部延伸的方向與該第一構件與該第二構件之相對移動方向彼此不同。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其中,該第一位移部在與該第二條部交叉的部位凹陷,藉此構成可製作出可與該第二條部卡合之一第一製作面的態樣;該第二條部的側面在相互不同的多個方向延伸,藉此在相互不同的方向上製作出與上述第二條部之該側面卡合的多個上述第一製作面。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其中,上述第一條部的該第一位移部的凹陷深度係設定製作成較小於該第一條部之突出高度。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其中,該制動部具備一第一制動與一第二制動;該第二制動設置於與上述第一制動不同處。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其中,將該第一制動與該第二制動連結的一虛擬直線與該第一條部之長邊方向的角度差在20°以上且在70°以下。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其中具備多個具有在表面上成為列狀突起之基本條部的一母材;該母材的一方為該第一構件,該母材的另一方為該第二構件。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其中,該第一條部的突端成為曲面或平面或是凹凸面。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包含:一第二變形允許部,其在上述第一條部與上述第二條部的交叉部分中,形成於上述第二條部;藉由作用於上述第一條部與上述第二條部之間的推壓力使本身彈性變形及/或塑性變形,而藉由該變形製作出第二位移部。
  40. 一種相對移動抑制體,包含:一第一限制對象物;一第二限制對象物;以及一介在構件,其配置成橫跨上述第一限制對象物與上述第二限制對象物的態樣;上述第一限制對象物與上述介在構件之間,形成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第一相對移動抑制結構;上述第二限制對象物與上述介在構件之間,形成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第二相對移動抑制結構。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之相對移動抑制體,其中更包含:一推壓機構,其在該第一限制對象物與該介在構件之間,以及在該第二限制對象物與該介在構件之間賦予推壓力。
TW107110510A 2017-03-27 2018-03-27 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及相對移動抑制體 TWI7594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60816 2017-03-27
JP2017060816 2017-03-27
JP2017-100636 2017-05-22
JP2017100636 2017-05-22
JP2017-131553 2017-07-04
JP2017131553A JP7014395B2 (ja) 2017-03-27 2017-07-04 ねじ体の相対回転抑制構造、相対移動抑制構造、相対移動抑制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9278A TW201839278A (zh) 2018-11-01
TWI759452B true TWI759452B (zh) 2022-04-01

Family

ID=64478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0510A TWI759452B (zh) 2017-03-27 2018-03-27 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及相對移動抑制體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40465A1 (zh)
JP (2) JP7014395B2 (zh)
KR (1) KR102644894B1 (zh)
CN (1) CN110537032A (zh)
TW (1) TWI7594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9073B (zh) * 2018-08-03 2023-11-14 周峰 防震螺母套件
CN109764053A (zh) * 2019-03-22 2019-05-17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防松螺母
TWI721764B (zh) * 2020-01-22 2021-03-11 林家民 防鬆螺帽組
CN112392835B (zh) * 2020-11-16 2022-03-15 浙江瑞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松功能的紧固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38840C (de) * 1948-10-02 1952-05-12 Bankhaus Seiler & Co Doppelmutter mit einem laengsgeschlitzten Kegelansatz an der einen Mutter und mit einer diesen Kegelansatz uebergreifenden Kegelausnehmung an der anderen Mutter
JP3790744B2 (ja) * 2001-02-24 2006-06-28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大量並列システムの物理位置を介するイーサネット(商標)・アドレッシング
JP2009177078A (ja) * 2008-01-28 2009-08-06 Olympus Corp 実装構造
KR20140112802A (ko) * 2013-03-14 2014-09-24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풀림방지너트
JP6096420B2 (ja) * 2012-04-09 2017-03-15 文吉 田中 ロックナ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315A (en) * 1894-02-06 Nut-lock
US1303784A (en) * 1919-05-13 Butt-lock
US254154A (en) * 1882-02-28 Joseph peeston
US1551389A (en) * 1925-08-25 hansplf
US328139A (en) * 1885-10-13 patten
US330471A (en) * 1885-11-17 desmond
US647235A (en) * 1899-11-10 1900-04-10 Mark Sault Threaded bolt for nut-locks.
US818584A (en) * 1905-09-13 1906-04-24 Ethelred Walter Treatt Lock-nut.
US1257202A (en) * 1917-05-08 1918-02-19 Walter E Emery Nut-lock.
US1372525A (en) * 1918-01-24 1921-03-22 Mccabe James Nut-lock
US1329814A (en) * 1919-10-20 1920-02-03 Suhr Matthew Lock-nut
US1406423A (en) * 1920-09-13 1922-02-14 Frank H Smith Nut and washer
US1488069A (en) * 1923-01-15 1924-03-25 Seago George Washington Nut lock
US1473321A (en) * 1923-02-24 1923-11-06 Michael R Rumfelt Nut and bolt lock
US1926982A (en) * 1927-05-06 1933-09-12 Flintkote Co Fibrous composition
US1975815A (en) * 1932-12-22 1934-10-09 Wilson Locknut Company Lock nut
US1999082A (en) * 1934-11-13 1935-04-23 Philadelphia Steel And Wire Co Lock wash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S546168Y2 (zh) 1974-06-03 1979-03-22
JPS56141416A (en) * 1980-04-02 1981-11-05 Kayou Kogyo Kk Buried nut
JP2543945Y2 (ja) * 1993-10-28 1997-08-13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連結用鋼管
JP3505308B2 (ja) * 1995-03-06 2004-03-08 株式会社サクラクレパス 筆記具、筆記具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雄・雌部材の嵌合構造
JPH1061645A (ja) * 1996-08-26 1998-03-06 Hideo Moroi ロックナット
JPH116516A (ja) 1997-06-18 1999-01-12 Hard Lock Kogyo Kk 緩み止めナット
TW490539B (en) * 1998-08-07 2002-06-11 Textron Inc Thread-forming pipe plug
AUPQ611800A0 (en) * 2000-03-09 2000-03-30 Smolarek, Hanna Maria Washer and threaded fastener assembly incorporating same
US7497653B2 (en) * 2001-08-20 2009-03-03 Maclean-Fogg Company Locking fastener assembly
JP3790733B2 (ja) 2002-10-03 2006-06-28 等 前島 二構成部材間の締結装置およびその締結方法
JP2006327289A (ja) * 2005-05-24 2006-12-07 Nsk Ltd 車輪支持用軸受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497652B2 (en) * 2006-02-23 2009-03-03 Tech Stell Co., Ltd. Plastic fastening device
KR101565198B1 (ko) * 2008-02-20 2015-11-02 가부시키가이샤 네지로 양나사체 및 암나사체
CA2785304C (en) * 2009-12-22 2016-06-21 R B & W Manufacturing Llc Nut with lug flare
US8784027B2 (en) * 2010-09-14 2014-07-22 Enduralock, Llc Ratchet locking mechanism for threaded fastener
US8621742B1 (en) * 2010-11-09 2014-01-07 Christopher C. Burton Ferrule lock nuts method
JP6178105B2 (ja) 2013-04-23 2017-08-09 株式会社NejiLaw 締結保持部材及び締結保持構造
CN203430956U (zh) * 2013-07-19 2014-02-12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螺钉套管结构
JP6343748B2 (ja) * 2013-10-04 2018-06-20 Next Innovation合同会社 締結部の逆回転防止構造
JP6427022B2 (ja) 2015-02-09 2018-11-21 ハードロック工業株式会社 緩み止めナット
US10107326B2 (en) * 2015-11-12 2018-10-23 Maclean-Fogg Company Anti-loosening incremental tension fastener assembly
CN111365350A (zh) * 2020-04-21 2020-07-03 黄从武 螺母组件和螺栓套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38840C (de) * 1948-10-02 1952-05-12 Bankhaus Seiler & Co Doppelmutter mit einem laengsgeschlitzten Kegelansatz an der einen Mutter und mit einer diesen Kegelansatz uebergreifenden Kegelausnehmung an der anderen Mutter
JP3790744B2 (ja) * 2001-02-24 2006-06-28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大量並列システムの物理位置を介するイーサネット(商標)・アドレッシング
JP2009177078A (ja) * 2008-01-28 2009-08-06 Olympus Corp 実装構造
JP6096420B2 (ja) * 2012-04-09 2017-03-15 文吉 田中 ロックナット
KR20140112802A (ko) * 2013-03-14 2014-09-24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풀림방지너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9278A (zh) 2018-11-01
US20210140465A1 (en) 2021-05-13
KR20190128180A (ko) 2019-11-15
JP2018189224A (ja) 2018-11-29
JP7241431B2 (ja) 2023-03-17
JP7014395B2 (ja) 2022-02-15
KR102644894B1 (ko) 2024-03-08
CN110537032A (zh) 2019-12-03
JP2021185327A (ja) 2021-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9452B (zh) 螺具的相對旋轉抑制結構、相對移動抑制結構及相對移動抑制體
EP2644912B1 (en) Loosening prevention threaded fastener
US20040131443A1 (en) Wedge cam lock washer for threaded fasteners
JPH0610936A (ja) ナット、特にホイールナット
KR20190032665A (ko) 복동식 록킹 와셔
TW201525310A (zh) 螺紋體的逆旋轉防止構造
GB2074279A (en) Self-locking threaded fastener
JPS627406B2 (zh)
KR102243164B1 (ko) 체결 요소 및 체결 조립체
JP2015052369A (ja) ボルト・ナットの弛み止め構造
JPWO2016006598A1 (ja) 雄ねじ体、連携部材、雌ねじ体、ねじ体の締結構造
KR102301404B1 (ko) 풀림 방지용 스프링이 결합된 볼트
US2817380A (en) Resilient undulating lock washer with inclined lugs for retaining on rotary fastener
WO2016093306A1 (ja) 雌ねじ体、ねじ体の締結構造
JP7016204B2 (ja) 緩み止め締結構造
JP7249065B2 (ja) 相対回転抑制構造
KR20170084247A (ko) 스테이-타이트 나사식 체결구
TWI642496B (zh) 雙螺紋體的輥軋成型模具結構,雙螺紋體的調整模具結構,雙螺紋體的輥軋成型方法,及雙螺紋體的調整方法
JP6544642B2 (ja) 締結装置
JP7360211B2 (ja) ねじ締結機構の逆回転防止構造及びねじ締結機構の介在部材
JP3113151U (ja) 弛み止め締結部材
GB2039660A (en) Fastener inserts
JP4718062B2 (ja) ナット
JP5908798B2 (ja) 連結具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コンクリート部材の連結装置
JP2022543253A (ja) ロックナッ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