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5821B - 基板處理裝置 - Google Patents

基板處理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5821B
TWI755821B TW109128502A TW109128502A TWI755821B TW I755821 B TWI755821 B TW I755821B TW 109128502 A TW109128502 A TW 109128502A TW 109128502 A TW109128502 A TW 109128502A TW I755821 B TWI755821 B TW I75582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processing unit
hand
proces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8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5687A (zh
Inventor
髙山祐一
中澤和彦
蒲裕充
森岡利仁
佐藤卓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斯庫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斯庫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斯庫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25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5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58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582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 H01L21/67739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into and out of processing chamber
    • H01L21/67745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into and out of processing chamber characterized by movements or sequence of movements of transf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242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sorting or marking
    • H01L21/67253Process monitoring, e.g. flow or thickness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155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or treating in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 H01L21/67739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into and out of processing chamber
    • H01L21/67742Mechanical parts of transf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1/6838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with gripping and holding devices using a vacuum; Bernoulli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1/68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 H01L21/68714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the wafers being placed on a susceptor, stage or support
    • H01L21/68728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the wafers being placed on a susceptor, stage or support characterised by a plurality of separate clamping members, e.g. clamping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1/68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 H01L21/68714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the wafers being placed on a susceptor, stage or support
    • H01L21/6875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the wafers being placed on a susceptor, stage or support characterised by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upport members, e.g. support posts or protrus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1/68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 H01L21/68714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the wafers being placed on a susceptor, stage or support
    • H01L21/68764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the wafers being placed on a susceptor, stage or support characterised by a movable susceptor, stage or support, others than those only rotating on their own vertical axis, e.g. susceptors on a rotating carouss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1/68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 H01L21/68714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the wafers being placed on a susceptor, stage or support
    • H01L21/68785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the wafers being placed on a susceptor, stage or suppor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susceptor, stage o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1/68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 H01L21/68714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the wafers being placed on a susceptor, stage or support
    • H01L21/68792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the wafers being placed on a susceptor, stage or support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h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Cleaning Or Drying Semi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恰當地處理基板之基板處理裝置。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第1處理單元7A與第2處理單元7B。第1處理單元7A具備第1基板保持部91A與第1旋轉驅動部92A。第1基板保持部91A具備第1板101、固定銷103及氣體吹出口104。第2處理單元7B具備第2板131與端緣接觸銷133。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搬送機構8與控制部9。搬送機構8將基板W搬送至處理單元7。控制部9根據基板W之形狀,將處理基板W之處理單元7決定為第1處理單元7A及第2處理單元7B之任一個,藉由搬送機構8將基板W搬送至所決定之處理單元7。

Description

基板處理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對基板進行處理之基板處理裝置。基板例如係半導體晶圓、液晶顯示器用基板、有機電致發光(EL,Electroluminescence)用基板、平板顯示器(FPD,Flat Panel Display)用基板、光顯示器用基板、磁碟用基板、光碟用基板、磁光碟用基板、光罩用基板或太陽能電池用基板。
日本專利特開2007-149892號公報揭示一種基板處理裝置。以下,以括號記述日本專利特開2007-149892號公報中記載之符號。基板處理裝置(100)具備基板搬送機械手(CR)與4個清洗處理部(5a、5b、5c、5d)。基板搬送機械手(CR)將基板(W)搬送至清洗處理部(5a、5b、5c、5d)之任一個。清洗處理部(5a、5b、5c、5d)分別對基板(W)進行清洗處理。
清洗處理部(5a、5b、5c、5d)分別具備旋轉夾盤(21)。 旋轉夾盤(21)吸附保持基板(W)之背面中央部。
近年來,基板薄型化且大口徑化。若基板之厚度較薄且基板之直徑變大,則基板之撓曲量明顯變大。因此,習知之基板處理裝置之處理部有時難以恰當地處理基板。
本發明係鑒於此種情況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恰當地處理基板之基板處理裝置。
本發明為了達成此種目的而採取如下構成。即,本發明係一種基板處理裝置,其具備: 處理單元,其對基板進行處理; 搬送機構,其將基板搬送至上述處理單元;及 控制部,其控制上述搬送機構; 上述處理單元具備: 第1處理單元;及 第2處理單元; 上述第1處理單元具備: 第1基板保持部,其保持基板;及 第1旋轉驅動部,其使上述第1基板保持部旋轉; 上述第1基板保持部具備: 第1板; 支持部,其自上述第1板之上表面向上方突出,與基板之下表面及基板之端緣之至少任一者接觸,於較上述第1板之上述上表面高之位置支持基板;及 氣體吹出口,其形成於上述第1板之上述上表面,向上述第1板之上述上表面與支持於上述支持部之基板之上述下表面之間吹出氣體,將基板朝下方吸引; 上述第2處理單元具備: 第2基板保持部,其保持基板;及 第2旋轉驅動部,其使上述第2基板保持部旋轉; 上述第2基板保持部具備: 第2板;及 端緣接觸部,其安裝於上述第2板,於上述第2旋轉驅動部使上述第2基板保持部旋轉時與基板之上述端緣接觸;且 上述控制部根據基板之形狀,將處理基板之上述處理單元決定為上述第1處理單元及上述第2處理單元之任一個,藉由上述搬送機構將基板搬送至所決定之上述處理單元。
基板處理裝置具備處理基板之處理單元。處理單元具備第1處理單元與第2處理單元。
第1處理單元具備第1基板保持部與第1旋轉驅動部。第1基板保持部具備第1板、支持部及氣體吹出口。因此,即便為相對較薄之基板,第1基板保持部亦可恰當地保持。因此,即便為相對較薄之基板,第1處理單元亦可恰當地處理。
第2處理單元具備第2基板保持部與第2旋轉驅動部。第2基板保持部具備第2板與端緣接觸部。因此,即便為相對較厚之基板,第2基板保持部亦可恰當地保持。因此,即便為相對較厚之基板,第2處理單元亦可恰當地處理。
基板處理裝置具備搬送機構與控制部。搬送機構將基板搬送至處理單元。控制部控制搬送機構。控制部根據基板之形狀,將處理基板之處理單元決定為第1處理單元及第2處理單元之任一個。控制部藉由搬送機構將基板搬送至所決定之處理單元。因此,第1處理單元及第2處理單元可分別恰當地處理基板。如此,控制部根據基板之形狀,於第1處理單元與第2處理單元之間切換。因此,基板處理裝置可無關於基板之形狀而恰當地處理基板。
如上所述,根據本基板處理裝置,可恰當地處理基板。
於上述基板處理裝置中較佳為, 當上述第2旋轉驅動部使上述第2基板保持部旋轉時,上述端緣接觸部係以基板不相對於上述端緣接觸部滑動之方式保持基板。 即便於第2基板保持部旋轉時,第2基板保持部亦可較佳地保持基板。因此,第2處理單元可恰當地處理基板。
於上述基板處理裝置中較佳為, 上述控制部根據位於基板之周緣部內側之基板之主部厚度,將處理基板之上述處理單元決定為上述第1處理單元及上述第2處理單元之任一個。 基板處理裝置可無關於基板之主部之厚度而恰當地處理基板。
於上述基板處理裝置中較佳為, 上述控制部將基板之上述主部具有第1厚度之基板搬送至上述第1處理單元,將基板之上述主部具有大於上述第1厚度之第2厚度之基板搬送至上述第2處理單元。 基板處理裝置可無關於基板之主部之厚度而恰當地處理基板。
於上述基板處理裝置中較佳為, 基板包含:第1基板,其具有藉由位於基板之周緣部內側之基板之主部相較基板之上述周緣部凹陷而形成之凹部,且不具有玻璃製之保護板;及第2基板,其不具有上述凹部;且上述控制部將處理上述第1基板之上述處理單元決定為上述第1處理單元,將上述第1基板搬送至上述第1處理單元,將處理上述第2基板之上述處理單元決定為上述第2處理單元,將上述第2基板搬送至上述第2處理單元。
基板處理裝置可恰當地處理第1基板及第2基板之兩者。
於上述基板處理裝置中較佳為,基板包含:第1基板,其具有藉由位於基板之周緣部內側之基板之主部相較基板之上述周緣部凹陷而形成之凹部,且不具有玻璃製之保護板;及第3基板,其具有上述凹部,且具有玻璃製之保護板;且上述控制部將處理上述第1基板之上述處理單元決定為上述第1處理單元,將上述第1基板搬送至上述第1處理單元,將處理上述第3基板之上述處理單元決定為上述第2處理單元,將上述第3基板搬送至上述第2處理單元。
基板處理裝置可恰當地處理第1基板及第3基板之兩者。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發明之基板處理裝置進行說明。
<基板處理裝置之概要> 圖1係實施形態之基板處理裝置之俯視圖。基板處理裝置1對基板W進行處理。
基板W例如係半導體晶圓、液晶顯示器用基板、有機電致發光(EL,Electroluminescence)用基板、平板顯示器(FPD,Flat Panel Display)用基板、光顯示器用基板、磁碟用基板、光碟用基板、磁光碟用基板、光罩用基板或太陽能電池用基板。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傳載部2。傳載部2具備數個(例如4個)載具載置部3。各載具載置部3分別載置1個載具C。載具C收容數片基板W。載具C例如為前開式晶圓傳送盒(FOUP,front opening unified pod)。傳載部2具備搬送機構4。搬送機構4可對載置於所有載具載置部3之載具C進行存取。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處理區塊5。處理區塊5連接於傳載部2。
處理區塊5具備載置部6。載置部6載置數片基板W。處理區塊5具備數個處理單元7。各處理單元7分別對1片基板W進行處理。處理區塊5具備搬送機構8。搬送機構8可對載置部6與所有處理單元7進行存取。搬送機構8將基板W搬送至載置部6與處理單元7。
載置部6配置於搬送機構4與搬送機構8之間。搬送機構4亦可對載置部6進行存取。搬送機構4將基板W搬送至載置部6。載置部6載置在搬送機構4與搬送機構8間搬送之基板W。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控制部9。控制部9控制搬送機構4、8與處理單元7。
圖2係基板處理裝置1之控制區塊圖。控制部9與搬送機構4、8及處理單元7可進行通信地連接。
控制部9藉由執行各種處理之中央運算處理裝置(中央處理單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成為運算處理之作業區域之隨機存取記憶體(RAM,Random-Access Memory)、硬碟等記憶媒體等而實現。記憶媒體預先儲存各種資訊。記憶媒體例如記憶與搬送機構4、8及處理單元7之動作條件相關之資訊。與處理單元7之動作條件相關之資訊例如係用以處理基板W之處理配方(處理程式)。記憶媒體例如記憶用以識別各基板W之資訊。
對基板處理裝置1之動作例進行說明。搬送機構4自載具載置部3上之載具C將基板W搬送至載置部6。搬送機構8自載置部6將基板W搬送至1個處理單元7。處理單元7對基板W進行處理。搬送機構8自處理單元7將基板W搬送至載置部6。搬送機構4自載置部6將基板W搬送至載具載置部3上之載具C。
搬送機構4係本發明中之第2搬送機構之例。搬送機構8係本發明中之第1搬送機構之例。載置部6係本發明中之第1位置及第2位置之一例。處理單元7係本發明中之第1位置及第2位置之另一例。
參照圖1。於本說明書中,為方便起見而將傳載部2與處理區塊5排列之方向稱為「前後方向X」。前後方向X為水平。將前後方向X中自處理區塊5朝向傳載部2之方向稱為「前方」。將與前方相反之方向稱為「後方」。將與前後方向X正交之水平方向稱為「寬度方向Y」或「側方」。將「寬度方向Y」之一方向適當稱為「右方」。將與右方相反之方向稱為「左方」。將垂直之方向稱為「上下方向Z」。上下方向Z與前後方向X正交,且與寬度方向Y正交。於各圖中,適當表示前、後、右、左、上、下作為參考。
<基板W之形狀> 圖3係基板W之俯視圖。對基板W之基本形狀進行說明。基板W具有較薄之平板形狀。基板W於俯視下具有大致圓形狀。基板W具有周緣部12與主部13。主部13係位於周緣部12之內側之基板W之部分。半導體器件形成於主部13。方便起見,圖3中以虛線表示周緣部12與主部13之邊界。
於本說明書中,根據基板W之形狀將基板W分類為數個種類。第一,根據基板W之主部13之厚度將基板W分類為第1基板W1、第2基板W2及第3基板W3。
圖4A係第1基板W1之剖面圖。圖4B係第2基板W2之剖面圖。圖4C係第3基板W3之剖面圖。第1基板W1係包含藉由主部13相較周緣部12凹陷而形成之凹部14且不包含玻璃製之保護板15的基板W。凹部14例如藉由研削處理(研磨處理)而形成。第2基板W2係不包含凹部14之基板W。第3基板W3係包含凹部14且包含玻璃製之保護板15之基板W。第1基板W1亦可僅由基板本體11構成。或者,第1基板W1亦可除了包含基板本體11以外,還包含樹脂覆膜、樹脂帶、樹脂片及樹脂薄膜之至少任一者。第2基板W2亦可僅由基板本體11構成。或者,第2基板W2亦可除了包含基板本體11以外,還包含樹脂覆膜、樹脂帶、樹脂片、樹脂薄膜及保護板15之至少任一者。第3基板W3包含基板本體11與保護板15。保護板15例如貼附於基板本體11。第3基板W3亦可進而包含樹脂覆膜、樹脂帶、樹脂片及樹脂薄膜之至少任一者。
第1基板W1之主部13較第2基板W2之主部13薄。第1基板W1之主部13較第3基板W3之主部13薄。第1基板W1之剛性較第2基板W2及第3基板W3低。第1基板W1相較第2基板W2及第3基板W3更容易撓曲。
具體而言,第1基板W1之主部13具有厚度T1。第2基板W2之主部13具有厚度T2。第3基板W3之主部13具有厚度T3。厚度T1小於厚度T2。厚度T1小於厚度T3。厚度T1例如為10[μm]以上且200[μm]以下。厚度T2例如為60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厚度T3例如為800[μm]以上且1200[μm]以下。
第1基板W1之周緣部12具有厚度T4。第2基板W2之周緣部12具有厚度T5。第3基板W3之周緣部12具有厚度T6。厚度T4例如與厚度T5相同。厚度T4小於厚度T6。厚度T4例如為60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厚度T5例如為60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厚度T6例如為1400[μm]以上且2200[μm]以下。
第二,根據基板W之直徑D將基板W分類為通常徑基板WN與大徑基板WL。
圖5A係通常徑基板WN之俯視圖。圖5B係大徑基板WL之俯視圖。通常徑基板WN具有直徑D1。大徑WL具有直徑D2。直徑D2大於直徑D1。
直徑D1例如為300[mm]。直徑D2例如為301[mm]。
例如,第1基板W1及第2基板W2屬於通常徑基板WN。例如,第3基板W3屬於大徑基板WL。
基板處理裝置1對第1基板W1、第2基板W2及第3基板W3進行處理。基板處理裝置1對通常徑基板WN及大徑基板WL進行處理。
<載具C> 圖6係載具C之前視圖。載具C具備容器21與數個支架22。支架22設置於容器21之內部。支架22係以沿上下方向Z排列之方式配置。於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22相互接近。於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22之間隔例如為10[mm]。
各支架22分別將1片基板W以水平姿勢載置。支架22與基板W之下表面16相接。例如,支架22與基板W之周緣部12中之下表面16相接。支架22不與基板W之上表面17相接。藉此,支架22支持基板W。當支架22支持基板W時,支架22容許基板W相對於支架22向上方移動。
各支架22分別具備第1支架23與第2支架24。第1支架23與第2支架24相互分離。第1支架23與第2支架24於水平方向上相對向。於水平方向上排列之第1支架23與第2支架24之間隔E1小於基板W之直徑D。
圖7係載具C之支架22之俯視圖。第1支架23支持基板W之第1側部18。第2支架24支持基板W之第2側部19。第2側部19位於相對於基板W之中心J與第1側部18為相反側。第1側部18及第2側部19分別包含基板W之周緣部12之一部分。第1側部18及第2側部19亦可分別進而包含基板W之主部13之一部分。
載具C具有條碼(未圖示)。條碼例如係用以識別載具C之識別碼。條碼例如係用以識別載具C內之基板W之識別碼。條碼例如附加於容器21。
以下,對基板處理裝置1之各部之構成進行說明。
<傳載部2> 參照圖1。載具載置部3係沿寬度方向Y排列成一行。傳載部2具備條碼讀取器31。條碼讀取器31讀取附加於載置於載具載置部3之載具C之條碼。條碼讀取器31例如安裝於載具載置部3。
傳載部2具備搬送空間32。搬送空間32配置於載具載置部3之後方。搬送空間32沿寬度方向Y延伸。搬送機構4設置於搬送空間32。搬送機構4配置於載具載置部3之後方。
搬送機構4具備手部33與手部驅動部34。手部33將1片基板W以水平姿勢支持。手部33藉由與基板W之下表面16接觸而支持基板W。手部驅動部34連結於手部33。手部驅動部34使手部33移動。
參照圖1、8。圖8係表示寬度方向Y上之基板處理裝置1之中央部之構成之左側視圖。手部驅動部34具備軌道34a、水平移動部34b、垂直移動部34c、旋轉部34d及進退移動部34e。軌道34a係固定地設置。軌道34a配置於搬送空間32之底部。軌道34a沿寬度方向Y延伸。水平移動部34b支持於軌道34a。水平移動部34b相對於軌道34a於寬度方向Y上移動。垂直移動部34c支持於水平移動部34b。垂直移動部34c相對於水平移動部34b於上下方向Z上移動。旋轉部34d支持於垂直移動部34c。旋轉部34d相對於垂直移動部34c旋轉。旋轉部34d繞旋轉軸線A1旋轉。旋轉軸線A1與上下方向Z平行。進退移動部34e係於由旋轉部34d之方向決定之水平之一方向上往返移動。
手部33固定於進退移動部34e。手部33可於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Z上平行移動。手部33可繞旋轉軸線A1旋轉。
圖9係手部33之俯視圖。圖10係手部33之側視圖。對手部33之構造進行說明。手部33具備連結部35。連結部35連接於進退移動部34e。
手部33具備2根桿36。各桿36支持於連結部35。2根桿36相互分離。2根桿36分別呈直線地延伸。2根桿36分別自連結部35朝相同方向延伸。2根桿36相互平行。將各桿36延伸之方向稱為第1方向F1。第1方向F1為水平。第1方向F1與進退移動部34e相對於旋轉部34d往返移動之方向相同。將與第1方向F1正交之水平方向稱為第2方向F2。2根桿36排列於第2方向F2上。
第2方向F2上之2根桿36之整體之長度L1小於間隔E1。因此,2根桿36可於上下方向Z上通過相互於水平方向上相對之第1支架23與第2支架24之間。
各桿36具有與基板W之直徑D大致同等之長度。即,第1方向F1上之桿36之長度L2與基板W之直徑大致相等。
各桿36分別較細。即,第2方向F2上之1根桿36之長度L3較小。長度L3例如為10[mm]。長度L3遍及第1方向F1大致固定。即,長度L3自桿36之基端部遍及至桿36之前端部大致固定。各桿36具有遍及第1方向F1大致固定之剖面形狀。即,桿36之剖面形狀自桿36之基端部遍及至桿36之前端部大致固定。
手部33具備數個(例如4個)接觸部37。接觸部37安裝於各桿36。各接觸部37自各桿36向上方突出。各接觸部37與基板W之下表面16接觸。更詳細而言,各接觸部37與基板W之周緣部12中之下表面16相接。藉此,手部33將1片基板W以水平姿勢支持。各接觸部37不與基板W之上表面17相接。手部33容許基板W相對於手部33向上方移動。當手部33支持基板W時,接觸部37與桿36於俯視下與基板W重疊。
手部33具備基板檢測部38。基板檢測部38檢測支持於手部33之基板W。基板檢測部38安裝於桿36。
參照圖2。條碼讀取器31與控制部9可進行通信地連接。搬送機構4之手部驅動部34及基板檢測部38係與控制部9可進行通信地連接。控制部9接收條碼讀取器31及基板檢測部38之檢測結果。控制部9控制手部驅動部34。
<處理區塊5> 參照圖1。對處理區塊5之各要素之配置進行說明。處理區塊5具備搬送空間41。搬送空間41配置於寬度方向Y上之處理區塊5之中央。搬送空間41沿前後方向X延伸。搬送空間41與傳載部2之搬送空間32相接。
載置部6與搬送機構8設置於搬送空間41。載置部6配置於搬送機構8之前方。載置部6配置於搬送機構4之後方。載置部6配置於搬送機構4與搬送機構8之間。
處理單元7配置於搬送空間41之兩側。處理單元7係以包圍搬送機構8之側方之方式配置。具體而言,處理區塊5具備第1處理區42與第2處理區43。第1處理區42、搬送空間41及第2處理區43係按照該順序排列於寬度方向Y上。第1處理區42配置於搬送空間41之右方。第2處理區43配置於搬送空間41之左方。
圖11係表示基板處理裝置1之左部之構成之左側視圖。於第2處理區43,於前後方向X及上下方向Z上呈矩陣狀地配置有數個處理單元7。例如,於第2處理區43,6個處理單元7於前後方向X上呈2行且於上下方向Z上呈3層地排列。
雖省略圖示,但於第1處理區42,於前後方向X及上下方向Z上呈矩陣狀地配置有數個處理單元7。例如,於第1處理區42,6個處理單元7於前後方向X上呈2行且於上下方向Z上呈3層地排列。
圖12係載置部6之前視圖。對載置部6之構造進行說明。載置部6可載置數片基板W。載置部6具備數個支架45與支持壁48。支持壁48支持各支架45。支架45係以沿上下方向Z排列之方式配置。於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係相互接近。
各支架45分別將1片基板W以水平姿勢載置。支架45與基板W之下表面16相接。例如,支架45與基板W之周緣部12中之下表面16相接。支架45不與基板W之上表面17相接。藉此,支架45支持基板W。當支架45支持基板W時,支架45容許基板W相對於支架45向上方移動。
各支架45分別具備第1支架46與第2支架47。第1支架46與第2支架47相互分離。第1支架46與第2支架47於水平方向(具體而言,寬度方向Y)上對向。於水平方向上排列之第1支架46與第2支架47之間隔E2小於基板W之直徑D。間隔E2大於長度L1。
圖13係載置部6之支架45之俯視圖。第1支架46支持基板W之第1側部18。第2支架47支持基板W之第2側部19。
圖14係載置部6之支架45之詳細圖。第1支架46具有第1傾斜面51。第2支架47具備第2傾斜面55。第1傾斜面51與第2傾斜面55相互分離。第2傾斜面55與第1傾斜面51於水平方向(具體而言,寬度方向Y)上對向。第1傾斜面51與第2傾斜面55於前視時左右對稱。第1傾斜面51與第2傾斜面55自前後方向X觀察時左右對稱。第1傾斜面51與基板W之第1側部18相接。第2傾斜面55與基板W之第2側部19相接。
間隔E2相當於水平方向上之第1傾斜面51與第2傾斜面55之間隔。間隔E2朝向下方減少。
第1傾斜面51具有上端51T。第2傾斜面55具有上端55T。水平方向上之上端51T與上端55T之間隔ET大於基板W之直徑D。例如,間隔ET為306[mm]。例如,間隔ET與基板W之直徑D之差為基板W之直徑之1[%]以上。例如,間隔ET與基板W之直徑D之差為2[mm]以上。
第1傾斜面51具有下端51B。第2傾斜面55具有下端55B。水平方向上之下端51B與下端55B之間隔EB較間隔ET窄。間隔EB小於基板W之直徑D。
第1傾斜面51之角度遍及第1傾斜面51之整體不固定。第1傾斜面51具有上傾斜面52與下傾斜面53。下傾斜面53配置於上傾斜面52之下方。下傾斜面53與上傾斜面52之下端相接。上傾斜面52相對於水平面以第1角度θ1傾斜。下傾斜面53相對於水平面以第2角度θ2傾斜。第2角度θ2小於第1角度θ1。下傾斜面53相較上傾斜面52更接近於水平。
同樣地,第2傾斜面55具有上傾斜面56與下傾斜面57。第2傾斜面55除了為左右對稱以外,還具有與第1傾斜面51相同之形狀。上傾斜面56及下傾斜面57亦分別除了為左右對稱外,還具有與上傾斜面52及下傾斜面53相同之形狀。
第1傾斜面51具有中間點51M。中間點51M係上傾斜面52與下傾斜面53之連接位置。第2傾斜面55具有中間點55M。中間點55M係上傾斜面56與下傾斜面57之連接位置。水平方向上之中間點51M與中間點55M之間隔EM與基板W之直徑D大致相等。
參照圖1、7。對搬送機構8之構造進行說明。
搬送機構8具備手部61與手部驅動部62。手部61將1片基板W以水平姿勢支持。手部驅動部62連結於手部61。手部驅動部62使手部61移動。
手部驅動部62具備支柱62a、垂直移動部62b、旋轉部62c及進退移動部62d。支柱62a係固定地設置。支柱62a沿上下方向Z延伸。垂直移動部62b支持於支柱62a。垂直移動部62b相對於支柱62a於上下方向Z上移動。旋轉部62c支持於垂直移動部62b。旋轉部62c相對於垂直移動部62b旋轉。旋轉部62c繞旋轉軸線A2旋轉。旋轉軸線A2與上下方向Z平行。進退移動部62d係於由旋轉部62c之方向決定之水平之一方向上往返移動。
手部61固定於進退移動部62d。手部61可於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Z上平行移動。手部61可繞旋轉軸線A2旋轉。
圖15係手部61之仰視圖。圖16A、16B係手部61之側視圖。對手部61之構造進行說明。手部61具備連結部64。連結部64連接於進退移動部62d。
手部61具備基底部65。基底部65支持於連結部64。基底部65自連結部64沿水平方向延伸。
基底部65包含2個分支部66。各分支部66相互分離。各分支部66自連結部64朝相同方向延伸。將各分支部66延伸之方向稱為第3方向F3。第3方向F3為水平。第3方向F3與進退移動部62d相對於旋轉部62c往返移動之方向相同。將與第3方向F3正交之水平方向稱為第4方向F4。2個分支部66排列於第4方向F4上。2個分支部66於俯視下相對於通過2個分支部66之間且與第3方向F3平行之假想線為線對稱。各分支部66彎曲。各分支部66具有以相互背離之方式彎曲之部分。換言之,各分支部66具有以朝第4方向F4之外側凸出之方式彎曲之部分。
手部61具備吸引部68。吸引部68安裝於基底部65。吸引部68吹出氣體。吸引部68向下方吹出氣體。吸引部68自基板W之上方之位置向基板W吹出氣體。此處,「基板W之上方之位置」係高於基板W之位置且於俯視下與基板W重疊之位置。圖15中以虛線表示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吸引部68向基板W之上表面17吹出氣體。吸引部68使氣體沿著基板W之上表面17流動。藉此,吸引部68不與基板W接觸地吸引基板W。具體而言,藉由氣體沿著基板W之上表面17流動而形成負壓。即,基板W之上表面17受到之氣壓較基板W之下表面16受到之氣壓小。根據伯努利原理,對基板W作用向上之力。即,基板W朝上方被吸引。基板W朝向吸引部68被吸引。但,吸引部68不與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接觸。基底部65亦不與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接觸。
吸引部68包含數個(6個)吸引墊69。各吸引墊69設置於基底部65之下表面。吸引墊69埋設於基底部65。各吸引墊69相互分離。各吸引墊69於俯視下排列於圍繞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之中心J的圓周上。
各吸引墊69於俯視下呈圓形。各吸引墊69呈具有與上下方向Z平行之中心軸心之圓筒形狀。各吸引墊69具有朝下方開放之下部。吸引墊69自吸引墊69之下部吹出氣體。吸引墊69亦可形成迴旋流。迴旋流係於吸引墊69之內部繞吸引墊69之中心軸線迴旋之氣流。例如,亦可於吸引墊69吹出氣體之前,吸引墊69形成迴旋流。例如,亦可為吸引墊69形成迴旋流,其後,吸引墊69將迴旋流釋放至吸引墊69之外部。
搬送機構8具備氣體供給路71。氣體供給路71向吸引部68供給氣體。氣體供給路71具有第1端與第2端。氣體供給路71之第1端連接於氣體供給源72。氣體供給路71之第2端連接於吸引部68。氣體供給路71之第2端連接於各吸引墊69。供給至吸引部68之氣體例如為氮氣或空氣。供給至吸引部68之氣體例如為高壓氣體或壓縮氣體。
搬送機構8具備吸引調整部73。吸引調整部73設置於氣體供給路71。吸引調整部73調整供給至吸引部68之氣體之流量。即,吸引調整部73調整吸引部68吹出之氣體之流量。吸引調整部73可無等級地調整供給至吸引部68之氣體之流量。吸引調整部73亦可分等級地調整供給至吸引部68之氣體之流量。隨著供給至吸引部68之氣體之流量變大而作用於基板W之吸引力變大。吸引調整部73例如包含流量調整閥。吸引調整部73亦可進而包含開閉閥。
手部61具備接觸部74。接觸部74安裝於基底部65之下表面。接觸部74自基底部65向下方突出。接觸部74突出至較吸引部68低之位置。接觸部74配置於在俯視下與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重疊之位置。接觸部74與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之上表面17接觸。更詳細而言,接觸部74與基板W之周緣部12中之上表面17接觸。接觸部74不與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之下表面16接觸。接觸部74本身容許基板W相對於接觸部74向下方移動。
藉由吸引部68將基板W朝上方吸引且接觸部74與基板W之上表面17接觸,而基板W得到支持,且可保持於既定之位置。即,藉由吸引部68將基板W朝上方吸引且接觸部74與基板W之上表面17接觸,而手部61保持基板W。
接觸部74配置於相較吸引部68更遠離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之中心J之位置。接觸部74配置於相較吸引部68更靠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之徑向外側。
接觸部74包含數個(例如2個)第1接觸部75與數個(例如2個)第2接觸部76。第1接觸部75之位置於仰視下與下述第1承接部82之位置大致相同。第1接觸部75與第2接觸部76相互分離。第1接觸部75安裝於基底部65之前端部。第1接觸部75配置於相較吸引部68更遠離連結部64之位置。第2接觸部76安裝於基底部65之基端部。第2接觸部76配置於相較吸引部68更靠近連結部64之位置。
手部61具備壁部77。壁部77安裝於基底部65之下表面。壁部77自基底部65向下方延伸。壁部77延伸至較接觸部74低之位置。壁部77延伸至較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低之位置。壁部77配置於在俯視下不與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重疊之位置。壁部77配置於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之側方。壁部77不與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接觸。但,當基板W於水平方向上偏移既定值以上時,壁部77與基板W接觸。藉此,壁部77限制基板W於水平方向上偏移既定值以上。既定值例如為3[mm]。
壁部77配置於相較接觸部74更遠離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之中心J之位置。壁部77配置於相較接觸部74更靠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之徑向外側。
壁部77包含數個(例如2個)第1壁部78與數個(例如2個)第2壁部79。第1壁部78與第2壁部79固定於基底部65。第1壁部78與第2壁部79相互分離。第1壁部78安裝於基底部65之前端部。第1壁部78配置於相較吸引部68更遠離連結部64之位置。第2壁部79安裝於基底部65之基端部。第2壁部79配置於相較吸引部68更靠近連結部64之位置。
第1壁部78與第1接觸部75連接。第1壁部78自第1接觸部75向下方延伸。第2壁部79與第2接觸部76連接。第2壁部79自第2接觸部76向下方延伸。
手部61具備承接部81。承接部81支持於基底部。承接部81配置於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之下方。承接部81不與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接觸。承接部81可承接基板W之下表面16。即,承接部81可與基板W之下表面16接觸。承接部81可支持基板W。承接部81不與基板W之上表面17接觸。承接部81容許基板W相對於承接部81向上方移動。
承接部81具備數個(例如2個)第1承接部82。第1承接部82支持於基底部65。第1承接部82固定於基底部65。第1承接部82無法相對於基底部65移動。第1承接部82配置於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之下方。第1承接部82可承接基板W之下表面16。即,第1承接部82可與基板W之下表面16接觸。
第1承接部82配置於相較吸引部68更遠離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之中心J之位置。第1承接部82配置於相較吸引部68更靠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之徑向外側。第1承接部82配置於基底部65之前端部。第1承接部82配置於相較吸引部68更遠離連結部64之位置。
第1承接部82配置於第1接觸部75之下方。第1承接部82於俯視下與第1接觸部75重疊。
第1承接部82連接於第1壁部78。第1承接部82自第1壁部78沿水平方向延伸。第1承接部82於俯視下自第1壁部78朝向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之中心J延伸。
上述之第1接觸部75、第1壁部78及第1承接部82係一體地成形之構件。第1接觸部75、第1壁部78及第1承接部82無法相互分離。第2接觸部76與第2壁部79係一體地成形之構件。第2接觸部76與第2壁部79無法相互分離。
承接部81具備數個(例如2個)第2承接部83。第2承接部83支持於基底部65。第2承接部83配置於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之下方。第2承接部83可承接基板W之下表面16。即,第2承接部83可與基板W之下表面16接觸。
第2承接部83配置於相較吸引部68更遠離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之中心J之位置。第2承接部83配置於相較吸引部68更靠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之徑向外側。第2承接部83配置於基底部65之基端部。第2承接部83配置於相較吸引部68更靠近連結部64之位置。第2承接部83配置於2個分支部66之間。第2承接部83配置於2個第2接觸部76之間。
第2承接部83可相對於基底部65移動。第2承接部83可相對於基底部65於水平方向上移動。具體而言,第2承接部83可移動至防脫落位置與退避位置。圖15中以虛線表示位於防脫落位置之第2承接部83。圖15中以實線表示位於退避位置之第2承接部83。當第2承接部83自退避位置移動至防脫落位置時,第2承接部83接近第1承接部82。當第2承接部83自防脫落位置移動至退避位置時,第2承接部83遠離第1承接部82。當第2承接部83位於退避位置時,第2承接部83於俯視下不與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重疊。
圖17係吸引部68、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及承接部81之俯視圖。於圖17中,第2承接部83位於防脫落位置。第1承接部82之至少一部分於俯視下與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重疊。當第2承接部83位於防脫落位置時,第2承接部83之至少一部分於俯視下與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重疊。第2承接部83配置於相對於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之中心J與第1承接部82為相反側。
圖18係承接部81之俯視圖。於圖18中,第2承接部83位於退避位置。當第2承接部83位於退避位置時,第1承接部82與第2承接部83之間之空間大於基板W。當第2承接部83位於退避位置時,基板W可以水平姿勢於上下方向Z上通過第1承接部82與第2承接部83之間。於圖18中,為方便起見而表示基板W。再者,圖18所示之基板W之位置與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之位置不同。
參照圖15、16A、16B。壁部77進而包含第3壁部80。第3壁部80連接於第2承接部83。第3壁部80自第2承接部83向上方延伸。第2承接部83自第3壁部80沿水平方向延伸。第2承接部83於俯視下自第3壁部80朝向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之中心J延伸。
第2承接部83與第3壁部80係一體地成形之構件。第2承接部83與第3壁部80無法相互分離。第2承接部83與第3壁部80一體地移動。第3壁部80亦可相對於基底部65移動。
手部61具備承接部驅動部86。承接部驅動部86例如支持於基底部65。承接部驅動部86與第2承接部83連結。例如,承接部驅動部86經由第3壁部80與第2承接部83連結。承接部驅動部86使第2承接部83相對於基底部65移動。承接部驅動部86使第2承接部83於水平方向上移動。承接部驅動部86使第2承接部83於第3方向F3上往返移動。承接部驅動部86使第2承接部83接近第1承接部82,且使第2承接部83背離第1承接部82。承接部驅動部86使第2承接部83移動至防脫落位置與退避位置。
承接部驅動部86具備致動器87。致動器87藉由輸入至致動器87之動力源而使第2承接部83移動。致動器87使第2承接部83自退避位置移動至防脫落位置,且使第2承接部83自防脫落位置移動至退避位置。致動器87例如係氣缸。氣缸之動力源係空氣壓力。致動器87例如係電動馬達。電動馬達之動力源係電力。
承接部驅動部86進而具備彈性構件88。彈性構件88對第2承接部83自退避位置朝向防脫落位置施壓。彈性構件88例如係彈簧。彈性構件88亦可配置於致動器87之外部。或者,彈性構件88亦可配置於致動器87之內部。
當致動器87之動力源停止時,第2承接部83藉由彈性構件88而可保持於退避位置。
手部61具備基板檢測部89。基板檢測部89檢測支持於手部61之基板W。基板檢測部89安裝於基底部65。
參照圖2。控制部9係與搬送機構8之手部驅動部62、吸引調整部73、承接部驅動部86(致動器87)及基板檢測部89可進行通信地連接。控制部9接收基板檢測部89之檢測結果。控制部9控制手部驅動部62、吸引調整部73及承接部驅動部86(致動器87)。
參照圖1、11。對處理單元7之基本構造進行說明。各處理單元7具備基板保持部91、旋轉驅動部92及防護罩93。基板保持部91保持1片基板W。基板保持部91將基板W以水平姿勢保持。旋轉驅動部92連結於基板保持部91。旋轉驅動部92使基板保持部91旋轉。防護罩93係以包圍基板保持部91之側方之方式配置。防護罩93承接處理液。
處理單元7根據基板保持部91之構造而分類為第1處理單元7A與第2處理單元7B。第1處理單元7A之基板保持部91被稱為伯努利夾盤或伯努利夾持器。伯努利夾盤適於保持相對較薄之基板W。第2處理單元7B之基板保持部91被稱為機械夾盤或機械夾持器。機械夾盤適於保持相對較厚之基板W。
例如,配置於第1處理區42之6個處理單元7分別係第1處理單元7A。例如,配置於第2處理區43之6個處理單元7分別係第2處理單元7B。
以下,將第1處理單元7A之基板保持部91適當記述為「第1基板保持部91A」。將第1處理單元7A之旋轉驅動部92適當記述為「第1旋轉驅動部92A」。將第2處理單元7B之基板保持部91適當記述為「第2基板保持部91B」。將第2處理單元7B之旋轉驅動部92適當記述為「第2旋轉驅動部92B」。
圖19係示意性地表示第1處理單元7A之構成之圖。圖19省略防護罩93之圖示。對第1處理單元7A之構造進行說明。
第1基板保持部91A具備第1板101。第1板101具有大致圓盤形狀。第1板101具有上表面102。上表面102為大致水平。上表面102為大致平坦。
第1旋轉驅動部92A連結於第1板101之下部。第1旋轉驅動部92A使第1板101旋轉。藉由第1旋轉驅動部92A,而第1板101繞旋轉軸線A3旋轉。旋轉軸線A3與上下方向Z平行。旋轉軸線A3經過第1板101之中心。
圖20係第1板101之俯視圖。第1板101之上表面102於俯視下呈圓形。第1板101之上表面102於俯視下大於基板W。
第1基板保持部91A具備數個(例如30個)固定銷103。固定銷103支持基板W。各固定銷103固定於第1板101。各固定銷103無法相對於第1板101移動。各固定銷103無法相對於第1板101旋轉。各固定銷103不具有可相對於第1板101移動之可動部。
固定銷103配置於第1板101之上表面102之周緣部。固定銷103於俯視下排列於圍繞旋轉軸線A3之圓周上。各固定銷103相互分離。
參照圖19、20。固定銷103自第1板101之上表面102向上方突出。固定銷103與基板W之下表面16接觸。更詳細而言,固定銷103與基板W之周緣部12中之下表面16接觸。藉此,固定銷103於較第1板101之上表面102高之位置支持基板W。圖20中以虛線表示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
固定銷103不與基板W之上表面17接觸。固定銷103容許基板W相對於固定銷103向上方移動。固定銷103不與基板W之端緣20接觸。固定銷103本身容許基板W相對於固定銷103滑動。如此,固定銷103本身不保持基板W。
第1基板保持部91A具備氣體吹出口104。氣體吹出口104形成於第1板101之上表面102。氣體吹出口104配置於在俯視下與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重疊之位置。氣體吹出口104向上方吹出氣體。氣體吹出口104向第1板101之上表面102與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之下表面16之間吹出氣體。氣體吹出口104自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之下方之位置向基板W吹出氣體。氣體被供給至第1板101之上表面102與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之下表面16之間。氣體沿著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之下表面16流動。藉此,氣體吹出口104吸引基板W。具體而言,藉由氣體沿著基板W之下表面16流動而形成負壓。即,基板W之下表面16受到之氣壓較基板W之上表面17受到之氣壓小。根據伯努利原理,對基板W作用向下之力。即,基板W朝下方被吸引。基板W朝向氣體吹出口104及第1板101被吸引。但,氣體吹出口104不與基板W接觸。第1板101亦不與基板W接觸。
藉由氣體吹出口104將基板W朝下方吸引且固定銷103與基板W之下表面16接觸,而基板W得到支持,且可保持於既定之位置。藉由作用於基板W之吸引力,而基板W不相對於固定銷103於水平方向上滑動。即,藉由氣體吹出口104將基板W朝下方吸引,且固定銷103與基板W之下表面16接觸,而第1基板保持部91A保持基板W。
氣體吹出口104具備1個第1吹出口105與數個第2吹出口106。第1吹出口105配置於第1板101之上表面102之中央部。第1吹出口105配置於旋轉軸線A3上。第2吹出口106配置於相較第1吹出口105更靠旋轉軸線A3之徑向外側。第2吹出口106配置於相較固定銷103更靠旋轉軸線A3之徑向內側。第2吹出口106於俯視下排列於圍繞旋轉軸線A3之圓周上。
第1處理單元7A具備第1氣體供給路107與第2氣體供給路108。第1氣體供給路107向第1吹出口105供給氣體。第2氣體供給路108向第2吹出口106供給氣體。第1氣體供給路107之一部分及第2氣體供給路108之一部分形成於第1板101之內部。第1氣體供給路107具有第1端與第2端。第1氣體供給路107之第1端連接於氣體供給源109。第1氣體供給路107之第2端連接於第1吹出口105。第2氣體供給路108具有第1端與第2端。第2氣體供給路108之第1端連接於氣體供給源109。第2氣體供給路108之第2端連接於第2吹出口106。供給至第1吹出口105及第2吹出口106之氣體例如為氮氣或空氣。供給至第1吹出口105及第2吹出口106之氣體例如為高壓氣體或壓縮氣體。
第1處理單元7A具備第1吹出調整部111與第2吹出調整部112。第1吹出調整部111設置於第1氣體供給路107。第2吹出調整部112設置於第2氣體供給路108。第1吹出調整部111調整第1吹出口105吹出之氣體之流量。即,第1吹出調整部111調整供給至第1吹出口105之氣體之流量。第2吹出調整部112調整第2吹出口106吹出之氣體之流量。即,第2吹出調整部112調整供給至第2吹出口106之氣體之流量。隨著第1吹出口105吹出之氣體之流量變大,而作用於基板W之吸引力變大。隨著第2吹出口106吹出之氣體之流量變大,而作用於基板W之吸引力變大。
第1吹出調整部111無法調整第2吹出口106吹出之氣體之流量。第2吹出調整部112無法調整第1吹出口105吹出之氣體之流量。第1吹出調整部111與第2吹出調整部112可相互獨立地作動。因此,可相互獨立地調整第1吹出口105吹出之氣體之流量與第2吹出口106吹出之氣體之流量。第1吹出調整部111與第2吹出調整部112分別包含例如流量調整閥。第1吹出調整部111與第2吹出調整部112亦可分別進而包含開閉閥。
參照圖20。處理單元7具備數個(例如6個)位置調整銷113。位置調整銷113支持於第1板101。位置調整銷113可相對於第1板101於水平方向上移動。藉由位置調整銷113相對於第1板101移動,位置調整銷113可與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接觸,且可離開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更詳細而言,位置調整銷113可與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之端緣20接觸。位置調整銷113調整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之位置。位置調整銷113調整水平方向上之基板W之位置。位置調整銷113使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之中心J位於旋轉軸線A3上。
於本說明書中,將與基板W接觸之位置調整銷113之位置稱為「調整位置」。將遠離基板W之位置調整銷113之位置稱為「退避位置」。位置調整銷113可移動至調整位置與退避位置。
位置調整銷113配置於第1板101之上表面102之周緣部。位置調整銷113於俯視下排列於圍繞旋轉軸線A3之圓周上。位置調整銷113配置於與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大致相同之高度位置。
圖21A、21B係位置調整銷之平面詳細圖。圖22A、22B係位置調整銷之側視圖。圖21A、22A表示位於退避位置之位置調整銷113。圖21B、22B表示位於調整位置之位置調整銷113。各位置調整銷113分別固定於軸部114。軸部114自位置調整銷113向下方延伸。軸部114支持於第1板101。位置調整銷113經由軸部114支持於第1板101。軸部114可相對於第1板101旋轉。軸部114可繞旋轉軸線A4旋轉。旋轉軸線A4與上下方向Z平行。旋轉軸線A4經過軸部114之中心。位置調整銷113配置於自旋轉軸線A4偏心之位置。藉由軸部114相對於第1板101旋轉,而位置調整銷113相對於第1板101於水平方向上移動。具體而言,位置調整銷113繞旋轉軸線A4迴旋移動。藉此,位置調整銷113接近旋轉軸線A3且遠離旋轉軸線A3。藉由位置調整銷113接近旋轉軸線A3,則位置調整銷113移動至調整位置。當位置調整銷113位於調整位置時,位置調整銷113與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之端緣20接觸。進而,位置調整銷113朝向旋轉軸線A3推壓與位置調整銷113接觸之基板W之端緣20。藉由設置於不同位置之數個位置調整銷113推壓基板W之端緣20,而基板W調整至既定之位置。藉由位置調整銷113遠離旋轉軸線A3,而位置調整銷113移動至退避位置。當位置調整銷113位於退避位置時,位置調整銷113遠離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之端緣20。當位置調整銷113位於退避位置時,位置調整銷113不與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接觸。
參照圖20。處理單元7具備數個(例如6個)頂起銷116。頂起銷116配置於第1板101之上表面102之周緣部。頂起銷116於俯視下排列於圍繞旋轉軸線A3之圓周上。
圖23A、23B係頂起銷116之側視圖。頂起銷116支持於第1板101。頂起銷116係可相對於第1板101於上下方向Z上移動地被支持。頂起銷116支持基板W。頂起銷116使頂起銷116支持之基板W於上下方向Z上移動。
圖23A表示位於上位置之頂起銷116。頂起銷116可移動至上位置。上位置高於固定銷103。頂起銷116可於上位置支持基板W。當頂起銷116於上位置支持基板W時,基板W位於較固定銷103高之位置。
參照圖23B。頂起銷116可自上位置向下方移動。頂起銷116使基板W下降。具體而言,頂起銷116使基板W自較固定銷103高之位置下降。藉此,頂起銷116將基板W交遞至固定銷103。如此,藉由在頂起銷116支持基板W之狀態下頂起銷116自上位置向下方移動,而頂起銷116將基板W交遞至固定銷103。頂起銷116將基板W交遞至固定銷103後,頂起銷115進而相對於第1板101向下方移動,離開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
於本說明書中,將不與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接觸之頂起銷116之位置稱為下位置。圖23B表示位於下位置之頂起銷116。下位置低於上位置。頂起銷116可移動至下位置。
藉由頂起銷116自下位置向上方移動,而自固定銷103取走基板W。
如此,頂起銷116於上位置與下位置之間移動。藉此,頂起銷116將基板W交遞至固定銷103,且自固定銷103取走基板W。
參照圖19。第1處理單元7A具備處理液供給部121。處理液供給部121對基板W供給處理液。
處理液供給部121具備噴嘴122。噴嘴122向基板W吐出處理液。噴嘴122設置成可移動至處理位置與退避位置。圖19中以虛線表示位於處理位置之噴嘴122。圖19中以實線表示位於退避位置之噴嘴122。處理位置係保持於第1基板保持部91A之基板W之上方之位置。當噴嘴122位於處理位置時,噴嘴122於俯視下與保持於第1基板保持部91A之基板W重疊。當噴嘴122位於退避位置時,噴嘴122於俯視下不與保持於第1基板保持部91A之基板W重疊。
處理液供給部121具備配管123。配管123對噴嘴122供給處理液。配管123具有第1端與第2端。配管123之第1端連接於處理液供給源124。配管123之第2端連接於噴嘴122。
第1處理單元7A具備流量調整部125。流量調整部125設置於配管123。流量調整部125調整處理液供給部121對基板W供給之處理液之流量。即,流量調整部125調整噴嘴122吐出之處理液之流量。
第1處理單元7A具備基板檢測部127。基板檢測部127檢測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進而,基板檢測部127檢測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之位置。基板檢測部127例如對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之端緣20進行拍攝。基板檢測部127例如係圖像感測器。基板檢測部127例如配置於第1基板保持部91A之上方。
參照圖2。控制部9係與第1處理單元7A之第1旋轉驅動部92A、位置調整銷113、頂起銷116、第1吹出調整部111、第2吹出調整部112、流量調整部125及基板檢測部127可進行通信地連接。控制部9接收基板檢測部127之檢測結果。控制部9控制第1旋轉驅動部92A、位置調整銷113、頂起銷116、第1吹出調整部111、第2吹出調整部112及流量調整部125。
固定銷103係本發明中之支持部之例。位置調整銷113係本發明中之位置調整部之例。頂起銷116係本發明中之升降部之例。
圖24係示意性地表示第2處理單元7B之構成之圖。圖24省略防護罩93之圖示。對第2處理單元7B之構造詳細地進行說明。再者,關於與第1處理單元7A相同之構成,藉由標註相同符號而省略詳細說明。
第2基板保持部91B具備第2板131。第2板131具有大致圓盤形狀。第2板131具有上表面132。上表面132為大致水平。上表面132為大致平坦。
第2旋轉驅動部92B連結於第2板131之下部。第2旋轉驅動部92B使第2板131旋轉。藉由第2旋轉驅動部92B,而第2板131繞旋轉軸線A5旋轉。旋轉軸線A5與上下方向Z平行。旋轉軸線A5經過第2板131之中心。
圖25係第2板131之俯視圖。第2板131之上表面132於俯視下呈圓形。第2板131之上表面132於俯視下大於基板W。
第2基板保持部91B具備數個(例如6個)端緣接觸銷133。端緣接觸銷133安裝於第2板131。端緣接觸銷133支持於第2板131。端緣接觸銷133可相對於第2板131移動。端緣接觸銷133可與基板W之端緣20接觸。例如,當第2旋轉驅動部92B使第2基板保持部91B旋轉時,端緣接觸銷133與基板W之端緣20接觸。當第2旋轉驅動部92B使第2基板保持部91B旋轉時,端緣接觸銷133係以基板W不相對於端緣接觸銷133滑動之方式保持基板W之端緣20。圖25中以虛線表示保持於端緣接觸銷133之基板W。
端緣接觸銷133配置於第2板131之周緣部。端緣接觸銷133於俯視下排列於圍繞旋轉軸線A5之圓周上。
圖26A、26B係端緣接觸銷133之平面詳細圖。圖27A、27B係端緣接觸銷133之側視圖。例示端緣接觸銷133及與端緣接觸銷133有關之構成。
各端緣接觸銷133分別固定於小片部134。小片部134充分小於第2板131。小片部134於俯視下具有楔形狀。小片部134沿水平方向延伸。
小片部134進而支持下表面接觸銷135。下表面接觸銷135亦固定於小片部134。端緣接觸銷133及下表面接觸銷135分別自小片部134向上方突出。下表面接觸銷135與基板W之下表面16接觸。更詳細而言,下表面接觸銷135與基板W之周緣部12中之下表面16接觸。藉此,下表面接觸銷135支持基板W。下表面接觸銷135不與基板W之上表面17接觸。下表面接觸銷135容許基板W相對於下表面接觸銷135向上方移動。
小片部134固定於軸部136。軸部136自小片部134向下方延伸。軸部136支持於第2板131。端緣接觸銷133及下表面接觸銷135經由軸部136支持於第2板131。軸部136可相對於第2板131旋轉。軸部136可繞旋轉軸線A6旋轉。旋轉軸線A6與上下方向Z平行。旋轉軸線A6經過軸部136之中心。
下表面接觸銷135配置於旋轉軸線A6上。旋轉軸線A6經過下表面接觸銷135之中心。當軸部136相對於第2板131旋轉時,下表面接觸銷135亦相對於第2板131旋轉。但,下表面接觸銷135相對於第2板131之位置實質上不改變。下表面接觸銷135與旋轉軸線A5之距離不改變。
端緣接觸銷133配置於自旋轉軸線A6偏心之位置。 藉由軸部136相對於第2板131旋轉,而端緣接觸銷133相對於第2板131於水平方向上移動。具體而言,端緣接觸銷133接近旋轉軸線A5,且遠離旋轉軸線A5。
參照圖26A、圖27A。藉由端緣接觸銷133接近旋轉軸線A5,而端緣接觸銷133與支持於下表面接觸銷135之基板W之端緣20接觸。進而,端緣接觸銷133亦可朝向旋轉軸線A5推壓與端緣接觸銷133接觸之基板W之端緣20。
參照圖26B、圖27B。藉由端緣接觸銷133遠離旋轉軸線A5,而端緣接觸銷133離開支持於下表面接觸銷135之基板W之端緣20。
當第2旋轉驅動部92B使第2基板保持部91B旋轉時,端緣接觸銷133不離開基板W。於端緣接觸銷133與基板W之端緣20接觸之狀態下,第2旋轉驅動部92B使第2基板保持部91B旋轉。藉此,當第2基板保持部91B旋轉時,基板W不相對於端緣接觸銷133滑動。即,端緣接觸銷133保持基板W之端緣20。
於第2基板保持部91B,頂起銷116可於較下表面接觸銷135高之位置支持基板W。頂起銷116可將基板W交遞至下表面接觸銷135,且可自下表面接觸銷135取走基板W。
再者,第2基板保持部91B不吸引保持於端緣接觸銷133之基板W。第2基板保持部91B不向第2板131之上表面132與保持於端緣接觸銷133之基板W之下表面16之間吹出氣體。第2板131不具有氣體吹出口。
參照圖2。控制部9係與第2處理單元7B之第2旋轉驅動部92B、頂起銷116、流量調整部125及端緣接觸銷133可進行通信地連接。控制部9控制第2旋轉驅動部92B、頂起銷116、流量調整部125及端緣接觸銷133。
端緣接觸銷133係本發明中之端緣接觸部之例。
<基板處理裝置1之動作例> 依序說明以下之動作例。 a)控制部9獲取基板W之形狀之動作例 b)搬送機構4之動作例 c)搬送機構8之動作例 d)第1處理單元7A之動作例 e)第2處理單元7B之動作例
<控制部9獲取基板W之形狀之動作例> 圖28係表示控制部9獲取基板W之形狀之動作例之程序之流程圖。
步驟S1 條碼讀取器31讀取附加於載具C之條碼。條碼讀取器31將條碼讀取器31之檢測結果輸出至控制部9。
步驟S2 控制部9根據條碼讀取器31之檢測結果而判定基板W之形狀。具體而言,控制部9特定出載具C內之基板W屬於第1基板W1、第2基板W2及第3基板W3中之哪一個。控制部9特定出載具C內之基板W屬於通常徑基板WN及大徑基板WL之哪一個。
再者,控制部9於自載具C搬出基板W之後,亦將基板W之位置與基板W之形狀建立關聯地進行管理。具體而言,控制部9對搬送機構4、8在各時刻搬送之基板W之形狀進行管理。控制部9對在各時刻載置於載置部6之基板W之形狀進行管理。控制部9對處理單元7在各時刻處理之基板W之形狀進行管理。為了控制部9對基板W之位置及基板W之形狀進行管理,控制部9亦可適當參照基板檢測部38、89、127之檢測結果。
<搬送機構4之動作例> 圖29係表示控制部9之控制及搬送機構4之動作之程序之流程圖。
步驟S11 控制部9決定將搬送機構4之手部33插入至載具C時之手部33之高度位置。具體而言,控制部9決定將搬送機構4之手部33插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22之間時的手部33之高度位置。以下,將搬送機構4之手部33插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22之間時的手部33之高度位置簡記作「高度位置HA」。控制部9根據基板W之形狀而改變高度位置HA。控制部9根據搬送機構4自支架22取走之基板W之形狀及搬送機構4放置於支架22之基板W之形狀之至少任一者而改變高度位置HA。
具體而言,當搬送機構4自支架22取走之基板W或搬送機構4放置於支架22之基板W為第1基板W1時,控制部9將高度位置HA決定為第1高度位置HA1。當搬送機構4自支架22取走之基板W或搬送機構4放置於支架22之基板W為第2基板W2時,控制部9將高度位置HA決定為第2高度位置HA2。當搬送機構4自支架22取走之基板W或搬送機構4放置於支架22之基板W為第3基板W3時,控制部9將高度位置HA決定為第3高度位置HA3。第2高度位置HA2高於第1高度位置HA1。第3高度位置HA3高於第1高度位置HA1。第3高度位置HA3與第2高度位置HA2相同。
同樣地,控制部9決定將搬送機構4之手部33插入至載置部6時之手部33之高度位置。具體而言,控制部9決定將搬送機構4之手部33插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時的手部33之高度位置。以下,將搬送機構4之手部33插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時的手部33之高度位置簡記作「高度位置HB」。控制部9根據基板W之形狀而改變高度位置HB。控制部9根據搬送機構4自支架45取走之基板W之形狀及搬送機構4放置於支架45之基板W之形狀之至少任一者而改變高度位置HB。
具體而言,當搬送機構4自支架45取走之基板W或搬送機構4放置於支架45之基板W為第1基板W1時,控制部9將高度位置HB決定為第1高度位置HB1。當搬送機構4自支架45取走之基板W或搬送機構4放置於支架45之基板W為第2基板W2時,控制部9將高度位置HB決定為第2高度位置HB2。當搬送機構4自支架45取走之基板W或搬送機構4放置於支架45之基板W為第3基板W3時,控制部9將高度位置HB決定為第3高度位置HB3。第2高度位置HB2高於第1高度位置HB1。第3高度位置HB3高於第1高度位置HB1。第3高度位置HB3與第2高度位置HB2相同。
步驟S12 控制部9決定將搬送機構4之手部33插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22之間時的手部33之插入量。插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22之間之手部33之插入量相當於將搬送機構4之手部33插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22之間時的前後方向X上之手部33之移動量。以下,插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22之間之手部33之插入量簡記作「插入量KA」。控制部9根據基板W之形狀而改變插入量KA。控制部9根據搬送機構4自支架22取走之基板W之形狀及搬送機構4放置於支架22之基板W之形狀之至少任一者而改變插入量KA。
當搬送機構4自支架22取走之基板W或搬送機構4放置於支架22之基板W為通常徑基板WN時,控制部9將插入量KA決定為第1插入量KA1。當搬送機構4自支架22取走之基板W或搬送機構4放置於支架22之基板W為大徑基板WL時,控制部9將插入量KA決定為第2插入量KA2。第2插入量KA2大於第1插入量KA1。
同樣地,控制部9決定將搬送機構4之手部33插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時的手部33之插入量。以下,將插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之手部33之插入量簡記作「插入量KB」。控制部9根據基板W之形狀而改變插入量KB。控制部9根據搬送機構4自支架45取走之基板W之形狀及搬送機構4放置於支架45之基板W之形狀之至少任一者而改變插入量KB。
當搬送機構4自支架45取走之基板W或搬送機構4放置於支架45之基板W為通常徑基板WN時,控制部9將插入量KB決定為第1插入量KB1。當搬送機構4自支架45取走之基板W或搬送機構4放置於支架45之基板W為大徑基板WL時,控制部9將插入量KB決定為第2插入量KB2。第2插入量KB2大於第1插入量KB1。
步驟S13 控制部9決定搬送機構4之手部33之移動速度與加速度。以下,將搬送機構4之手部33之移動速度簡記作「移動速度VA」。以下,將搬送機構4之手部33之加速度簡記作「加速度AA」。控制部9根據搬送機構4是否支持有基板W而改變移動速度VA。控制部9根據搬送機構4是否支持有基板W而改變加速度AA。
控制部9決定移動速度VA與加速度AA時,控制部9亦可適當參照基板檢測部38之檢測結果。
搬送機構4支持有基板W時,控制部9將移動速度VA決定為第1速度VA1。搬送機構4未支持基板W時,控制部9將移動速度VA決定為第2速度VA2。第2速度VA2大於第1速度VA1。例如,第1速度VA1為第2速度VA2之50%以下。
搬送機構4支持有基板W時,控制部9將加速度AA決定為第1加速度AA1。搬送機構4未支持基板W時,控制部9將加速度AA決定為第2加速度AA2。第2加速度AA2大於第1加速度AA1。例如,第1加速度AA1為第2加速度AA2之70%以下。
步驟S14 控制部9根據所決定之高度位置HA、HB、插入量KA、KB、移動速度VA及加速度AA而控制搬送機構4(具體而言為手部驅動部34)。
步驟S15 搬送機構4之手部驅動部34根據控制部9之控制而使手部33移動。藉此,搬送機構4搬送基板W。
對下述動作例具體地進行說明。 b1)搬送機構4自載具C之支架22取走基板W之動作例 b2)搬送機構4將基板W自載具C搬送至載置部6之動作例 b3)搬送機構4將基板W放置於載置部6之支架45之動作例
<<搬送機構4自載具C之支架22取走基板W之動作例>> 圖30A-30D係示意性地表示搬送機構4自載具C之支架22取走基板W之動作例之圖。
參照圖30A。手部33未支持基板W。手部33移動至與載具C相對之位置。手部33調整至控制部9所決定之高度位置HA。
參照圖30B。手部33進入至載具C之內部。手部33於控制部9所決定之高度位置HA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22之間。
當手部33進入載具C時,手部33於水平方向上移動。具體而言,手部33於前後方向X上移動。手部33向前方移動。桿36延伸之第1方向F1與手部33之移動方向一致。換言之,於第1方向F1保持為手部33之移動方向之狀態下,手部33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22之間。
手部33以控制部9所決定之插入量KA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22之間,然後停止。
於至此為止之程序中,手部33以第2速度VA2及第2加速度AA2移動。
參照圖30C。手部33向上方移動。手部33通過1個支架22中包含之第1支架23與第2支架24之間。藉此,手部33自1個支架22取走1片基板W。
參照圖30D。於手部33支持有基板W之狀態下,手部33向後方移動,退出至載具C之外部。自該程序起,手部33以第1速度VA1及第1加速度AA1移動。
於上述動作例中,於載置於支架22之基板W屬於第1基板W1之情形時,手部33於第1高度位置HA1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22之間。於載置於支架22之基板W屬於第2基板W2之情形時,手部33於第2高度位置HA2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22之間。於載置於支架22之基板W屬於第3基板W3之情形時,手部33於第3高度位置HA3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22之間。當載置於支架22之基板W為通常徑基板WN時,手部33以第1插入量KA1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22之間,然後停止。當載置於支架22之基板W為大徑基板WL時,手部33以第2插入量KA2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22之間,然後停止。
圖31A、31B係表示載置於支架22之基板W與手部33之插入高度HA之關係之圖。於圖31A中,將第1基板W1載置於支架22。於圖31B中,將第2基板W2或第3基板W3載置於支架22。
第1基板W1相較第2基板W2及第3基板W3更撓曲。具體而言,第1基板W1向下方凸出地彎曲。如上所述,第1高度位置HA1低於第2高度位置HA2及第3高度位置HA3。因此,手部33可於手部33不與第1基板W1產生干涉之情況下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22之間。
第2基板W2或第3基板W3之撓曲量小於第1基板W1。如上所述,第2高度位置HA2及第3高度位置HA3均高於第1高度位置HA1。因此,手部33可於手部33不與第2基板W2或第3基板W3產生干涉之情況下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22之間。
<<搬送機構4將基板W自載具C搬送至載置部6之動作例>> 於手部33支持有基板W之狀態下,手部33自載具C移動至載置部6。藉此,搬送機構4將基板W自載具C搬送至載置部6。搬送機構4將基板W自載具C搬送至載置部6時,手部33以第1速度VA1及第1加速度AA1移動。
<<搬送機構4將基板W放置於載置部6之支架45之動作例>> 圖32A-32D係示意性地表示搬送機構4將基板W放置於載置部6之支架45之動作例之圖。
參照圖32A。手部33支持基板W。手部33移動至與載置部6相對之位置。手部33調整至控制部9所決定之高度位置HB。
參照圖32B。手部33向後方移動。手部33進入至載置部6。手部33於控制部9所決定之高度位置HB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手部33以控制部9所決定之插入量KB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然後停止。
於至此為止之程序中,手部33以第1速度VA1及第1加速度AA1移動。
參照圖32C。手部33向下方移動。手部33通過1個支架45中包含之第1支架46與第2支架47之間。藉此,手部33將1片基板W放置於1個支架45。手部33離開支架45上之基板W。
如上所述,支架45之間隔ET大於基板W之直徑D。因此,即便手部33交遞至支架45之基板W之位置產生偏差,支架45亦可較佳地承接基板W。
基板W由支架45之第1傾斜面51及第2傾斜面55引導。藉此,當基板W載置於支架45時,基板W定位於既定之位置。即便手部33放置於支架45之基板W之位置產生偏差,支架45亦以基板W之位置之偏差變小之方式調整基板W之位置。
參照圖32D。於手部33未支持基板W之狀態下,手部33向前方移動,退出至載置部6之外部。自該程序起,手部33以第2速度VA2及第2加速度AA2移動。
於上述動作例中,於支持於手部33之基板W屬於第1基板W1之情形時,手部33於第1高度位置HB1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於支持於手部33之基板W屬於第2基板W2之情形時,手部33於第2高度位置HA2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於支持於手部33之基板W屬於第3基板W3之情形時,手部33於第3高度位置HA3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於支持於手部33之基板W屬於通常徑基板WN之情形時,手部33以第1插入量KB1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然後停止。於支持於手部33之基板W為大徑基板WL時,手部33以第2插入量KB2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然後停止。
搬送機構4自載置部6之支架45取走基板W之動作與搬送機構4自載具C之支架22取走基板W之動作大致相同。搬送機構4將基板W放置於載具C之支架22之動作與搬送機構4將基板W放置於載置部6之支架45之動作大致相同。
<搬送機構8之動作例> 圖33係表示控制部9之控制及搬送機構8之動作之程序之流程圖。
步驟S21 控制部9決定將搬送機構8之手部61插入至載置部6時之手部33之高度位置。具體而言,控制部9決定將搬送機構8之手部61插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時的手部61之高度位置。以下,將搬送機構8之手部61插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時的手部61之高度位置簡記作「高度位置HC」。控制部9根據基板W之形狀而改變高度位置HC。控制部9根據搬送機構8自支架45取走之基板W之形狀及搬送機構8放置於支架45之基板W之形狀之至少任一者而改變高度位置HC。
具體而言,當搬送機構8自支架45取走之基板W或搬送機構8放置於支架45之基板W為第1基板W1時,控制部9將高度位置HC決定為第1高度位置HC1。當搬送機構8自支架45取走之基板W或搬送機構8放置於支架45之基板W為第2基板W2時,控制部9將高度位置HC決定為第2高度位置HC2。當搬送機構8自支架45取走之基板W或搬送機構8放置於支架45之基板W為第3基板W3時,控制部9將高度位置HC決定為第3高度位置HC3。第2高度位置HC2高於第1高度位置HC1。第3高度位置HC3高於第1高度位置HC1。第3高度位置HC3與第2高度位置HC2相同。
步驟S22 控制部9決定將搬送機構8之手部61插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時的手部61之插入量。插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之手部61之插入量相當於將搬送機構8之手部61插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時的前後方向X上之手部61之移動量。以下,將插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之手部61之插入量簡記作「插入量KC」。控制部9根據基板W之形狀而改變插入量KC。控制部9根據搬送機構8自支架45取走之基板W之形狀及搬送機構8放置於支架45之基板W之形狀之至少任一者而改變插入量KC。
當搬送機構8自支架45取走之基板W或搬送機構8放置於支架45之基板W為通常徑基板WN時,控制部9將插入量KC決定為第1插入量KC1。當搬送機構8自支架45取走之基板W或搬送機構8放置於支架45之基板W為大徑基板WL時,控制部9將插入量KC決定為第2插入量KC2。第2插入量KC2大於第1插入量KC1。
步驟S23 控制部9決定供給至吸引部68之氣體之流量。以下,將供給至吸引部68之氣體之流量簡記作「流量M」。控制部9根據由搬送機構8搬送之基板W之形狀而改變流量M。
具體而言,當搬送機構8搬送第1基板W1時,控制部9將流量M調整為第1流量M1。當搬送機構8搬送第2基板W2時,控制部9將流量M調整為第2流量M2。當搬送機構8搬送第3基板W3時,控制部9將流量M調整為第3流量M3。第2流量M2大於第1流量M1。第3流量M3大於第1流量M1。
步驟S24 控制部9決定處理基板W之處理單元7。更詳細而言,控制部9根據基板W之形狀而將處理基板W之處理單元7決定為第1處理單元7A及第2處理單元7B之任一個。
具體而言,當基板W為第1基板W1時,控制部9決定於第1處理單元7A對該基板W進行處理。當基板W為第2基板W2時,控制部9決定於第2處理單元7B對該基板W進行處理。當基板W為第3基板W3時,控制部9決定於第2處理單元7B對該基板W進行處理。
步驟S25 控制部9決定搬送機構8之手部61之移動速度與加速度。以下,將搬送機構8之手部61之移動速度簡記作「移動速度VB」。以下,將搬送機構8之手部61之加速度簡記作「加速度AB」。控制部9根據搬送機構8是否支持有基板W而改變移動速度VB。控制部9根據搬送機構8是否支持有基板W而改變加速度AB。
控制部9決定移動速度VB與加速度AB時,控制部9亦可適當參照基板檢測部89之檢測結果。
具體而言,當搬送機構8支持有基板W時,控制部9將移動速度VB決定為第1速度VB1。當搬送機構8未支持基板W時,控制部9將移動速度VB決定為第2速度VB2。第2速度VB2大於第1速度VB1。例如,第1速度VB1為第2速度VB2之50%以下。
當搬送機構8支持有基板W時,控制部9將加速度AB決定為第1加速度AB1。當搬送機構8未支持基板W時,控制部9將加速度AB決定為第2加速度AB2。第2加速度AB2大於第1加速度AB1。例如,第1加速度AB1為第2加速度AB2之70%以下。
步驟S26 控制部9根據所決定之高度位置HC、插入量KC、流量M、處理單元7、移動速度VB及加速度AB控制搬送機構8(具體而言,手部驅動部62)。所決定之處理單元7係第1處理單元7A及第2處理單元7B中之任一個。具體而言,所決定之處理單元7係於第1處理單元7A及第2處理單元7B中決定之1個。
步驟S27 根據控制部9之控制,搬送機構8之手部驅動部62使手部61移動。藉此,搬送機構8搬送基板W。
對下述動作例具體進行說明。 c1)搬送機構8自載置部6之支架45取走基板W之動作例 c2)搬送機構8將基板W自載置部6搬送至處理單元7之動作例 c3)搬送機構8將基板W交遞至處理單元之基板保持部91之動作例 c4)搬送機構8自處理單元7之基板保持部91取走基板W之動作例 c5)搬送機構8將基板W交遞至載置部6之支架45之動作例
<<搬送機構8自載置部6之支架45取走基板W之動作例>> 圖34A-34D及圖35A-35D係示意性地表示搬送機構8自載置部6之支架45取走基板W之動作例之圖。
參照圖34A。手部61未保持基板W。吸引調整部73未對吸引部68供給氣體。吸引部68未吹出氣體。吸引部68未吸引基板W。第2承接部83位於退避位置。手部61移動至與載置部6相對之位置。手部61調整至控制部9所決定之高度位置HC。
參照圖34B。手部61向前方移動。手部61進入至載置部6。手部61於控制部9所決定之高度位置HC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手部61以控制部9所決定之插入量KC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然後停止。當手部61停止時,第1承接部82及第2承接部83於俯視下不與載置於支架45之基板W重疊。
參照圖34C。手部61向下方移動。第1承接部82與第2承接部83通過載置於1個支架45之基板W之側方。第1承接部82與第2承接部83移動至較載置於支架45之基板W低之位置。吸引部68靠近基板W之上表面17。
參照圖34D。手部61於水平方向上略微移動。藉此,第1承接部82移動至在俯視下與載置於支架45之基板W重疊之位置。第2承接部83於俯視下仍然不與載置於支架45之基板W重疊。
於至此為止之程序中,手部61以第2速度VB2及第2加速度AB2移動。
參照圖35A。吸引調整部73以控制部9所決定之流量M對吸引部68供給氣體。吸引部68使氣體沿著基板W之上表面17流動。藉此,吸引部68將基板W朝上方吸引。基板W向上方浮動。基板W離開支架45。基板W之上表面17與接觸部74接觸。以此方式,手部61自支架45取走1片基板W。手部61保持基板W。
參照圖35B。手部61向上方移動。自該程序起,手部61以第1速度VB1及第1加速度AB1移動。
參照圖35C。承接部驅動部86使第2承接部83自退避位置移動至防脫落位置。藉此,第1承接部82及第2承接部83之兩者於俯視下與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重疊。
因此,即便基板W離開接觸部74而向下方掉落,承接部81亦接住基板W。即,手部61並無使基板W掉落之虞。
參照圖35D。於手部61保持有基板W之狀態下,手部61向後方移動,退出至載置部6之外部。
於上述動作例中,於載置於支架45之基板W屬於第1基板W1之情形時,手部61於第1高度位置HC1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進而,吸引調整部73以第1流量M1對吸引部68供給氣體。於載置於支架45之基板W屬於第2基板W2之情形時,手部61於第2高度位置HC2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進而,吸引調整部73以第2流量M2對吸引部68供給氣體。於載置於支架45之基板W屬於第3基板W3之情形時,手部61於第3高度位置HC3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進而,吸引調整部73以第3流量M3對吸引部68供給氣體。於載置於支架45之基板W為通常徑基板WN時,手部61以第1插入量KC1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然後停止。於載置於支架45之基板W為大徑基板WL時,手部61以第2插入量KC2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然後停止。
<<搬送機構8將基板W自載置部6搬送至處理單元7之動作例>> 手部61保持有基板W。具體而言,吸引調整部73以控制部9所決定之流量M對吸引部68供給氣體。於手部61保持之基板W為第1基板W1之情形時,吸引調整部73以第1流量M1對吸引部68供給氣體。於手部61保持之基板W為第2基板W2或第3基板W3之情形時,吸引調整部73以第2流量M2對吸引部68供給氣體。吸引部68使氣體沿著基板W之上表面17流動。吸引部68吸引基板W。
第2承接部83位於防脫落位置。第1承接部82與第2承接部83之兩者於俯視下與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重疊。
手部61自載置部6移動至控制部9所決定之處理單元7。藉此,搬送機構8將基板W搬送至控制部9所決定之處理單元7。於手部61保持之基板W為第1基板W1之情形時,搬送機構8將基板W搬送至第1處理單元7A。於手部61保持之基板W為第2基板W2或第3基板W3之情形時,搬送機構8將基板W搬送至第2處理單元7B。
當搬送機構8將基板W自載置部6搬送至處理單元7時,手部61以第1速度VB1及第1加速度AA1移動。
<<搬送機構8將基板W交遞至處理單元7之基板保持部91之動作例>> 圖36A-36F係示意性地表示搬送機構8將基板W交遞至處理單元7之基板保持部91之動作例之圖。再者,不管基板保持部91為第1基板保持部91A還是第2基板保持部91B,搬送機構8將基板W交遞至基板保持部91之動作均相同。
參照圖36A。手部61保持有基板W。具體而言,吸引調整部73以控制部9所決定之流量M對吸引部68供給氣體。吸引部68使氣體沿著基板W之上表面17流動。吸引部68吸引基板W。
第2承接部83位於防脫落位置。手部61進入至處理單元7之內部。手部61位於基板保持部91之上方。頂起銷116位於上位置。
參照圖36B。吸引調整部73停止對吸引部68供給氣體。吸引部68停止吸引基板W。基板W向下方落下。承接部81承接基板W。更詳細而言,第1承接部82與第2承接部83承接基板W之下表面16。如此,藉由吸引部68停止吸引基板W,而將基板W載置於第1承接部82及第2承接部83。
參照圖36C。手部61略微向下方移動。藉此,第1承接部82及第2承接部83將基板W交遞至頂起銷116。頂起銷116自承接部81承接基板W。頂起銷116於上位置承接基板W。頂起銷116於上位置支持基板W。第1承接部82及第2承接部83移動至較支持於頂起銷116之基板W低之位置。第1承接部82及第2承接部83離開支持於頂起銷116之基板W。
於至此為止之程序中,手部61以第1速度VB1及第1加速度AB1移動。
參照圖36D。承接部驅動部86使第2承接部83自防脫落位置移動至退避位置。藉此,第2承接部83移動至在俯視下不與支持於頂起銷116之基板W重疊之位置。第1承接部82於俯視下仍然與支持於頂起銷116之基板W重疊。
參照圖36E。手部61於水平方向上略微移動。藉此,第1承接部82及第2承接部83之兩者移動至在俯視下不與支持於頂起銷116之基板W重疊之位置。自該程序起,手部61以第2速度VB2及第2加速度AB2移動。
參照圖36F。手部61向上方移動。第1承接部82與第2承接部83通過支持於頂起銷116之基板W之側方,移動至較支持於頂起銷116之基板W高之位置。
其後,雖省略圖示,但於手部61未保持基板W之狀態下,手部61離開基板保持部91之上方之位置,退出至處理單元7之外部。
<<搬送機構8自處理單元7之基板保持部91取走基板W之動作例>> 圖37A-37F係示意性地表示搬送機構8自處理單元7之基板保持部91取走基板W之動作例之圖。再者,不管基板保持部91為第1基板保持部91A還是第2基板保持部91B,搬送機構8自基板保持部91取走基板W之動作均相同。
參照圖37A。手部61未保持基板W。吸引調整部73未對吸引部68供給氣體。吸引部68未使氣體沿著基板W之上表面17流動。吸引部68未吸引基板W。第2承接部83位於退避位置。手部61進入至處理單元7之內部。手部61位於基板保持部91之上方。頂起銷116於上位置支持基板W。第1承接部82及第2承接部83於俯視下不與支持於頂起銷116之基板W重疊。
參照圖37B。手部61略微向下方移動。第1承接部82與第2承接部83通過支持於頂起銷116之基板W之側方。第1承接部82與第2承接部83移動至較支持於頂起銷116之基板W低之位置。吸引部68靠近基板W之上表面17。
參照圖37C。手部61略微於水平方向上移動。藉此,第1承接部82移動至在俯視下與支持於頂起銷116之基板W重疊之位置。第2承接部83於俯視下仍然不與支持於頂起銷116之基板W重疊。
參照圖37D。承接部驅動部86使第2承接部83自退避位置移動至防脫落位置。藉此,第2承接部83及第1承接部82之兩者於俯視下與被吸引部68吸引之基板W重疊。
於至此為止之程序中,手部61以第2速度VB2及第2加速度AB2移動。
參照圖37E。吸引調整部73以控制部9所決定之流量M對吸引部68供給氣體。吸引部68使氣體沿著基板W之上表面17流動。藉此,吸引部68將基板W朝上方吸引。基板W向上方浮動。基板W離開頂起銷116。基板W之上表面17與接觸部74接觸。以此方式,手部61自頂起銷116取走1片基板W。手部61保持基板W。
參照圖37F。於手部61保持有基板W之狀態下,手部61向上方移動。
自該程序起,手部61以第1速度VB1及第1加速度AB1移動。
其後,雖省略圖示,但於手部61保持有基板W之狀態下,手部61離開基板保持部91之上方之位置,退出至處理單元7之外部。
<<搬送機構8將基板W交遞至載置部6之支架45之動作例>> 圖38A-38D及圖39A-39D係示意性地表示搬送機構8將基板W放置於載置部6之支架45之動作例之圖。
參照圖38A。手部61保持有基板W。吸引調整部73以控制部9所決定之流量M對吸引部68供給氣體。吸引部68使氣體沿著基板W之上表面17流動。吸引部68吸引基板W。第2承接部83位於防脫落位置。手部61移動至與載置部6相對之位置。手部61調整至控制部9所決定之高度位置HC。
參照圖38B。手部61向前方移動。手部61進入至載置部6。手部61於控制部9所決定之高度位置HC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手部61以控制部9所決定之插入量KC進入至在上下方向Z上相鄰之2個支架45之間,然後停止。
參照圖38C。吸引調整部73停止對吸引部68供給氣體。吸引部68停止對基板W之吸引。基板W向下方落下。承接部81承接基板W。更詳細而言,第1承接部82與第2承接部83承接基板W之下表面16。如此,藉由吸引部68停止吸引基板W,而將基板W載置於第1承接部82及第2承接部83。
參照圖38D。手部61略微向下方移動。藉此,第1承接部82及第2承接部83將基板W交遞至支架45。支架45自承接部81承接基板W。支架45支持基板W。第1承接部82及第2承接部83移動至較支持於支架45之基板W低之位置。第1承接部82及第2承接部83離開支持於支架45之基板W。
於至此為止之程序中,手部61以第1速度VB1及第1加速度AB1移動。
參照圖39A。承接部驅動部86使第2承接部83自防脫落位置移動至退避位置。藉此,第2承接部83移動至在俯視下不與支持於支架45之基板W重疊之位置。第1承接部82於俯視下仍然與支持於支架45之基板W重疊。
參照圖39B。手部61於水平方向上略微移動。藉此,第1承接部82及第2承接部83之兩者於俯視下不與支持於支架45之基板W重疊。自該程序起,手部61以第2速度VB2及第2加速度AB2移動。
參照圖39C。手部61向上方移動。第1承接部82與第2承接部83通過支持於支架45之基板W之側方,移動至較支持於支架45之基板W高之位置。
參照圖39D。於手部61未保持基板W之狀態下,手部61後退,並退出至載置部6之外部。
<第1處理單元7A之動作例> 圖40係表示第1處理單元7A之動作例之程序之流程圖。圖41係表示第1處理單元7A之動作例之時序圖。圖41所示之t31相當於執行圖40所示之步驟S31之時刻。同樣地,圖41所示之t32-t35、t37-t39、t41-t44分別相當於執行圖40所示之步驟S32-S35、S37-S39、S41-S44之時刻。以下說明之各要素之動作係由控制部9控制。以下說明之動作例之一部分與上述之搬送機構8之動作例之說明重複。
步驟S31(時刻t31):頂起銷116上升 頂起銷116移動至上位置。
步驟S32(時刻t32):頂起銷116自搬送機構8承接基板W 搬送機構8將基板W交遞至頂起銷116。更詳細而言,搬送機構8將1片第1基板W1交遞至頂起銷116。頂起銷116自搬送機構8承接基板W。頂起銷116於上位置支持基板W。基板W位於固定銷103之上方。基板W不與固定銷103接觸。
步驟S33(時刻t33):第1吹出口105開始吹出氣體 第1吹出調整部111開始對第1吹出口105供給氣體。第1吹出口105開始吹出氣體。第1吹出口105向上方吹出氣體。第2吹出調整部112尚未開始對第2吹出口106供給氣體。第2吹出口106不吹出氣體。
步驟S34(時刻t34):頂起銷116將基板W交遞至固定銷103 頂起銷116自上位置移動至下位置。藉此,頂起銷116使基板W自較固定銷103高之位置下降。頂起銷116將基板W交遞至固定銷103。固定銷103自頂起銷116承接基板W。固定銷103支持基板W。頂起銷116離開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
步驟S35(時刻t35):位置調整銷113調整基板W之位置 位置調整銷113自退避位置移動至調整位置。藉此,位置調整銷113與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接觸。位置調整銷113調整水平方向上之基板W之位置。
步驟S36:檢查基板W之位置 檢查基板W之位置是否位於既定之位置。具體而言,基板檢測部127檢測基板W。基板檢測部127將基板檢測部127之檢測結果輸出至控制部9。控制部9判定基板W是否位於既定之位置。於控制部9判定基板W位於既定之位置之情形時,進入步驟S37。假設控制部9判定基板W不位於既定之位置之情形時,不進入步驟S37而執行異常處理。異常處理例如包含返回步驟S35。異常處理例如包含向使用者通知已產生異常。
步驟S37(時刻t36):第2吹出口106開始吹出氣體 第2吹出調整部112開始對第2吹出口106供給氣體。第2吹出口106開始吹出氣體。第2吹出口106向上方吹出氣體。第2吹出口106吹出之氣體之流量較第1吹出口105吹出之氣體之流量大。
步驟S38(時刻t38):位置調整銷113離開基板W 位置調整銷113自調整位置移動至退避位置。藉此,位置調整銷113離開基板W。
步驟S39(時刻t39):對基板W進行處理(對基板W供給處理液) 第1旋轉驅動部92A使第1基板保持部91A及基板W旋轉。處理液供給部121對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供給處理液。於處理液供給部121對基板W供給處理液時,第1吹出口105亦吹出氣體,第2吹出口106以大於第1吹出口105之流量吹出氣體。
經過既定之時間後,結束基板之處理。然後,進入步驟S40。
步驟S40:檢查基板W之位置 再次檢查基板W之位置是否位於既定之位置。本步驟S40與步驟S36大致相同。
步驟S41(時刻t41):第2吹出口106停止吹出氣體 第2吹出調整部112停止對第2吹出口106供給氣體。第2吹出口106停止吹出氣體。
步驟S42(時刻t42):頂起銷116自固定銷103取走基板W 頂起銷116自下位置移動至上位置。藉此,頂起銷116自固定銷103取走基板W。頂起銷116支持基板W。頂起銷116使基板W上升。具體而言,頂起銷116使基板W上升至較固定銷103高之位置。基板W離開固定銷103。頂起銷116於上位置支持基板W。基板W於較固定銷103高之位置被支持。
步驟S43(時刻t43):第1吹出口105停止吹出氣體 第1吹出調整部停止對第1吹出口105供給氣體。第1吹出口105停止吹出氣體。
步驟S44(時刻t44):頂起銷116將基板W交遞至搬送機構8 搬送機構8自頂起銷116取走基板W。其後,搬送機構8將基板W搬出至第1處理單元7A之外部。
<第2處理單元7B之動作例> 第2處理單元7B之動作例與自第1處理單元7A之動作例省略步驟S33、S35-S38、S40-S41所得者類似。對第2處理單元7B之動作例簡單地進行說明。
頂起銷116移動至上位置。頂起銷116自搬送機構8承接1片基板W(具體而言,第2基板W2或第3基板W3)。頂起銷116將基板W交遞至下表面接觸銷135。下表面接觸銷135支持基板W。端緣接觸銷133與支持於下表面接觸銷135之基板W之端緣20接觸。藉此,端緣接觸銷133保持基板W。
於基板W保持於端緣接觸銷133之狀態下,對基板W進行處理。具體而言,第2旋轉驅動部92B使第2基板保持部91B及基板W旋轉。當第2旋轉驅動部92B使第2基板保持部91B旋轉時,端緣接觸銷133係以基板W不相對於端緣接觸銷133滑動之方式保持基板W之端緣20。處理液供給部121對保持於端緣接觸銷133之基板W供給處理液。
當對於基板W之處理結束時,端緣接觸銷133離開基板W。頂起銷116自下表面接觸銷135取走基板W。搬送機構8自頂起銷116取走基板W。
<實施形態之效果>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處理基板W之處理單元7。處理單元具備第1處理單元7A與第2處理單元7B。
第1處理單元7A具備保持基板W之第1基板保持部91A、及使第1基板保持部91A旋轉之第1旋轉驅動部92A。第1基板保持部91A具備第1板101、固定銷103及氣體吹出口104。固定銷103自第1板101之上表面102向上方突出。固定銷103與基板W之下表面16接觸。固定銷103於較第1板101之上表面102高之位置載置基板W。氣體吹出口104形成於第1板101之上表面102。氣體吹出口104向第1板101之上表面102與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之下表面16之間吹出氣體。氣體吹出口104將基板W朝下方吸引。因此,即便為相對較薄之基板W,第1基板保持部91A亦可恰當地保持。因此,即便為相對較薄之基板W,第1處理單元7A亦可恰當地處理。
第2處理單元7B具備保持基板W之第2基板保持部91B、及使第2基板保持部91B旋轉之第2旋轉驅動部92B。第2基板保持部91B具備第2板131與端緣接觸銷133。端緣接觸銷133安裝於第2板131。端緣接觸銷133於第2旋轉驅動部92B使第2基板保持部91B旋轉時與基板W之端緣20接觸。因此,即便為相對較厚之基板W,第2基板保持部91B亦可恰當地保持。因此,即便為相對較厚之基板W,第2處理單元7B亦可恰當地處理。
基板處理裝置1具備將基板W搬送至處理單元7之搬送機構8、及控制搬送機構8之控制部9。控制部9將處理基板W之處理單元7決定為第1處理單元7A及第2處理單元7B之任一個。控制部9藉由搬送機構8將基板W搬送至所決定之處理單元。因此,第1處理單元7A及第2處理單元7B可分別恰當地處理基板W。因此,基板處理裝置1可無關於基板W之形狀而恰當地處理基板W。
如上所述,根據基板處理裝置1,可恰當地處理基板W。
當第2旋轉驅動部92B使第2基板保持部91B旋轉時,端緣接觸銷133係以基板W不相對於端緣接觸銷133滑動之方式保持基板W之端緣20。 因此,即便於第2基板保持部91B旋轉時,第2基板保持部91B亦可較佳地保持基板W。因此,第2處理單元7B可恰當地處理基板W。
控制部9根據基板W之主部13之厚度,將處理基板W之處理單元7決定為第1處理單元7A及第2處理單元7B之任一個。因此,基板處理裝置1可無關於基板W之主部13之厚度而恰當地處理基板W。
基板W包含第1基板W1與第2基板W2。控制部9將處理第1基板W1之處理單元7決定為第1處理單元7A。控制部9將第1基板W1搬送至第1處理單元7A。控制部9將處理第2基板W2之處理單元7決定為第2處理單元7B。控制部9將第2基板W2搬送至第2處理單元。因此,不管為第1基板W1及第2基板W2中之哪一個,基板處理裝置1均可恰當地處理。
基板W包含第1基板W1與第3基板W3。控制部9將處理第1基板W1之處理單元7決定為第1處理單元7A。控制部9將第1基板W1搬送至第1處理單元7A。控制部9將處理第3基板W3之處理單元7決定為第2處理單元7B。控制部9將第3基板W3搬送至第2處理單元7B。因此,不管為第1基板W1及第3基板W3中之哪一個,基板處理裝置1均可恰當地處理。
本發明不限於實施形態,可如下述般變形實施。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支架22與基板W之下表面16接觸。但,並不限於此。例如,支架22亦可與基板W之下表面16及基板W之端緣20之至少任一者接觸。例如,支架22亦可自斜下方接觸基板W之端緣20。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手部33與基板W之下表面16接觸。但,並不限於此。例如,手部33亦可與基板W之下表面16及基板W之端緣20之至少任一者接觸。例如,手部33亦可自斜下方接觸基板W之端緣20。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支架45與基板W之下表面16接觸。但,並不限於此。例如,支架45亦可與基板W之下表面16及基板W之端緣20之至少任一者接觸。例如,支架45亦可自斜下方接觸基板W之端緣20。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接觸部74與基板W之上表面17接觸。但,並不限於此。例如,接觸部74亦可與基板W之上表面17及基板W之端緣20之至少任一者接觸。例如,接觸部74亦可自斜上方接觸基板W之端緣20。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第1承接部82可承接基板W之下表面16。但,並不限於此。例如,第1承接部82亦可承接基板W之下表面16及基板W之端緣20之至少任一者。例如,第1承接部82亦可自斜下方承接基板W之端緣20。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第2承接部83可承接基板W之下表面16。但,並不限於此。例如,第2承接部83亦可承接基板W之下表面16及基板W之端緣20之至少任一者。例如,第2承接部83亦可自斜下方承接基板W之端緣20。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固定銷103與基板W之下表面16接觸。但,並不限於此。例如,固定銷103亦可與基板W之下表面16及基板W之端緣20之至少任一者接觸。例如,固定銷103亦可自斜下方接觸基板W之端緣20。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第1承接部82固定於基底部65。但,並不限於此。即,第1承接部82亦能夠相對於基底部65移動。於本變形實施形態中,手部61亦可進而具備使第1承接部82相對於基底部65移動之驅動部(第2承接部驅動部)。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吸引部68使氣體沿著基板W之上表面17流動。吸引部68將基板W朝上方吸引。但,並不限於此。吸引部68使氣體沿著基板W之下表面16流動。吸引部68亦可將基板W朝下方吸引。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搬送機構4之手部33不具備吸引部。但,並不限於此。搬送機構4之手部33亦可具備使氣體沿著基板W之第1面流動之吸引部。此處,第1面係基板W之上表面及下表面之任一個。搬送機構4之手部33亦可具備吸引基板W之吸引部。進而,搬送機構4亦可具備用以防止基板W自手部33脫落之承接部。
於搬送機構4之手部33具備吸引部之情形時,搬送機構4亦係本發明中之第1搬送機構之例。載具C係本發明中之第1位置及第2位置之一例。載置部6係本發明中之第1位置及第2位置之另一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控制部9根據基板W為第1基板W1、第2基板W2及第3基板W3之哪一個而改變高度位置HA、HB、HC。但,並不限於此。例如,控制部9亦可根據基板W之主部13之厚度而改變高度位置HA、HB、HC。例如,控制部9亦可隨著基板W之主部13之厚度變大而使高度位置HA、HB、HC變高。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控制部9根據基板W為第1基板W1、第2基板W2及第3基板W3之哪一個而將處理基板W之處理單元7決定為第1處理單元及第2處理單元之任一個。但,並不限於此。例如,控制部9亦可根據基板W之主部13之厚度而將處理基板W之處理單元7決定為第1處理單元及第2處理單元之任一個。例如,控制部9亦可將基板W之主部13具有第1厚度之基板W搬送至第1處理單元7A。例如,控制部9亦可將基板W之主部13具有大於第1厚度之第2厚度之基板W搬送至第2處理單元7B。例如,控制部9亦可使基板W之主部13具有第1厚度之基板W於第1處理單元7A中進行處理。控制部9亦可使基板W之主部13具有大於第1厚度之第2厚度之基板W於第2處理單元7B中進行處理。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控制部9根據基板W為第1基板W1、第2基板W2及第3基板W3之哪一個而改變流量M。但,並不限於此。例如,控制部9亦可根據基板W之主部13之厚度而改變流量M。例如,控制部9亦可隨著基板W之主部13之厚度變大而增大流量M。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亦可將移動速度VA進一步細分化。例如,亦可將移動速度VA劃分為水平移動速度VAH、鉛垂移動速度VAZ及旋轉速度VAR。此處,水平移動速度VAH係水平方向上之手部33之移動速度。鉛垂移動速度VAZ係上下方向Z上之手部33之移動速度。旋轉速度VAR係繞旋轉軸線A1旋轉之手部33之移動速度。控制部9亦可於步驟S13中個別地決定水平移動速度VAH、鉛垂移動速度VAZ及旋轉速度VAR。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亦可將加速度AA進一步細分化。例如,亦可將加速度AA劃分為水平加速度AAH、鉛垂加速度AAZ及旋轉加速度AAR。此處,水平加速度AAH係水平方向上之手部33之加速度。鉛垂加速度AAZ係上下方向Z上之手部33之加速度。旋轉加速度AAR係繞旋轉軸線A1旋轉之手部33之加速度。控制部9亦可於步驟S13中個別地決定水平加速度AAH、鉛垂加速度AAZ及旋轉加速度AAR。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亦可將移動速度VB進一步細分化。例如,亦可將移動速度VB劃分為水平移動速度VBH、鉛垂移動速度VBZ及旋轉速度VBR。此處,水平移動速度VBH係水平方向上之手部61之移動速度。鉛垂移動速度VBZ係上下方向Z上之手部61之移動速度。旋轉速度VBR係繞旋轉軸線A2旋轉之手部61之移動速度。控制部9亦可於步驟S25中個別地決定水平移動速度VBH、鉛垂移動速度VBZ及旋轉速度VBR。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亦可將加速度AB進一步細分化。例如,亦可將加速度AB劃分為水平加速度ABH、鉛垂加速度ABZ及旋轉加速度ABR。此處,水平加速度ABH係水平方向上之手部61之加速度。鉛垂加速度ABZ係上下方向Z上之手部61之加速度。旋轉加速度ABR係繞旋轉軸線A2旋轉之手部61之加速度。控制部9亦可於步驟S25中個別地決定水平加速度ABH、鉛垂加速度ABZ及旋轉加速度ABR。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形成於第1板101之第1吹出口105之數量為1個。但,並不限於此。形成於第1板101之第1吹出口105之數量亦可為數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頂起銷116自搬送機構8承接基板W(步驟S32),其後,第1吹出口105開始吹出氣體(步驟S33)。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於頂起銷116自搬送機構8承接基板W之前,第1吹出口105開始吹出氣體。根據本變形實施形態,頂起銷116可於第1吹出口105吹出氣體之狀態下自搬送機構8承接基板W。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第1吹出口105停止吹出氣體(步驟S43),其後,頂起銷116將基板W交遞至搬送機構8(步驟S44)。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於頂起銷116將基板W交遞至搬送機構8之後,第1吹出口105停止吹出氣體。根據本變形實施形態,頂起銷116可於第1吹出口105吹出氣體之狀態下將基板W交遞至搬送機構8。
於本變形實施形態中,較佳為第1吹出口105吹出之氣體之流量較供給至搬送機構8之吸引部68之氣體之流量小。據此,搬送機構8自頂起銷116取走基板W時,吸引部68可容易地吸引基板W。換言之,搬送機構8自頂起銷116取走基板W時,手部61可容易地保持基板W。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頂起銷116自搬送機構8承接基板W。但,並不限於此。亦可為固定銷103自搬送機構8承接基板W。換言之,搬送機構8亦可不經由頂起銷116而將基板W直接交遞至固定銷103。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頂起銷116將基板W交遞至搬送機構8。但,並不限於此。亦可為固定銷103將基板W交遞至搬送機構8。換言之,搬送機構8亦可不經由頂起銷116而自固定銷103直接取走基板W。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第1處理單元7A之第1吹出口105亦可除了氣體以外,還吐出純水。
圖42係示意性地表示變形實施形態中之第1處理單元141之構成之圖。再者,關於與實施形態之第1處理單元7A相同之構成,藉由標註相同符號而省略詳細說明。
變形實施形態中之第1處理單元141具備純水供給部142。純水供給部142通過第1吹出口105向基板W吐出純水。
純水供給部142具備配管143。配管143向第1吹出口105供給純水。配管143具有第1端與第2端。配管143之第1端連接於純水供給源144。配管143之第2端連接於第1吹出口105。
第1處理單元141具備流量調整部145。流量調整部145設置於配管143。流量調整部145調整純水供給部142對基板W供給之純水之流量。即,流量調整部145調整第1吹出口105吐出之純水之流量。流量調整部145係由控制部9控制。
第1吹出口105亦可同時送出氣體與純水。或者,第1吹出口105亦可吐出純水而不吹出氣體。據此,自第1吹出口105吐出之純水吐至基板W之中央部之下表面16,可更佳地防止基板W之中央部之下表面16向下方彎曲。因此,可更佳地防止基板W與第1板101之上表面102接觸。
對基板W供給處理液時(步驟S39),第1吹出口105亦可同時送出氣體與純水。或者,對基板W供給處理液時(步驟S39),第1吹出口105亦可吐出純水而不吹出氣體。據此,可更佳地防止當處理液供給部121將處理液供給至基板W時基板W與第1板101之上表面102接觸。
於本變形實施形態中,較佳為第1板101之上表面102與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之下表面16之間之空間沒有被純水充滿(不設為液密)。這是為了,使氣體流動至第1板101之上表面102與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之下表面16之間之空間,而使恰當之吸引力作用於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第1吹出口105亦可除了氣體以外,還吐出處理液。處理液供給部121亦可通過第1吹出口105向基板W吐出處理液。
圖43係示意性地表示變形實施形態中之第1處理單元151之構成之圖。再者,關於與實施形態之第1處理單元7A相同之構成,藉由標註相同符號而省略詳細說明。
處理液供給部121具備配管153。配管153對第1吹出口105供給處理液。配管153具有第1端與第2端。配管153之第1端連接於處理液供給源154。配管153之第2端連接於第1吹出口105。
第1處理單元141具備流量調整部155。流量調整部155設置於配管153。流量調整部155調整處理液供給部121對基板W供給之處理液之流量。更詳細而言,流量調整部155調整第1吹出口105吐出之處理液之流量。流量調整部155係由控制部9控制。
對基板W供給處理液時(步驟S39),第1吹出口105亦可同時送出氣體與處理液。據此,可對基板W之下表面16供給處理液。因此,可對基板W之下表面16較佳地進行處理。
於本變形實施形態中,較佳為第1板101之上表面102與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之下表面16之間之空間沒有被處理水充滿(不設為液密)。這是為了使恰當之吸引力作用於支持於固定銷103之基板W。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控制部9根據條碼讀取器31之檢測結果而獲取基板W之形狀。但,並不限於此。作為控制部9獲取基板W之形狀之變形實施形態,以下例示4個例子。
第1例 基板處理裝置1亦可具備讀取對基板W附加之基板資訊之基板資訊檢測部。控制部9亦可根據基板資訊檢測部之檢測結果而判定基板W之形狀。此處,對基板W附加之基板資訊例如係印字於基板W之識別碼。基板資訊檢測部例如係讀取器。
第2例 基板處理裝置1亦可具備拍攝基板W之攝像部。控制部9亦可根據攝像部之檢測結果而判定基板W之形狀。攝像部例如係一維影像感測器或二維影像感測器。
第3例 控制部9亦可自基板處理裝置1之外部機器獲取與基板W之形狀相關之資訊。基板處理裝置1之外部機器例如係主電腦。控制部9自外部機器獲取與基板W之形狀相關之資訊之前,控制部9例如亦可將條碼讀取器31之檢測結果發送至外部機器。控制部9自外部機器獲取與基板W之形狀相關之資訊之前,控制部9例如亦可將基板檢測部38、89、127之檢測結果發送至外部機器。
第4例 基板處理裝置1亦可具備可輸入與基板之形狀相關之資訊之輸入部。控制部9亦可獲取與輸入至輸入部之基板W之形狀相關之資訊。
於第3例或第4例中,與基板W之形狀相關之資訊亦可為直接表示基板W之形狀之資訊。直接表示基板W之形狀之資訊例如係直接表示基板W屬於第1基板W1、第2基板W2及第3基板W3之哪一個之資訊。於控制部9已獲取直接表示基板W之形狀之資訊之情形時,控制部9不進行判定基板W之形狀之步驟S2。
於第3例或第4例中,與基板W之形狀相關之資訊亦可為間接表示基板W之形狀之資訊。於控制部9已獲取間接表示基板W之形狀之資訊之情形時,控制部9進行根據間接表示基板W之形狀之資訊而判定基板W之形狀之步驟S2。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控制部9執行決定高度位置HA、HB之步驟S11、決定插入量KA、KB之步驟S12、及決定移動速度VA及加速度AA之步驟S13。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省略步驟S11、S12、S13之至少任一者。例如,控制部9亦可不執行步驟S11、S12、S13之至少任一者。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控制部9執行決定高度位置HC之步驟S21、決定插入量KC之步驟S22、決定流量M之步驟S23、決定處理單元7之步驟S24、及決定移動速度VB及加速度AB之步驟S25。但,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省略步驟S21、S22、S23、S24、S25之至少任一者。例如,控制部9亦可不執行步驟S21、S22、S23、S24、S25之至少任一者。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例示出搬送機構4、8之構造。但,並不限於此。例如,搬送機構4亦可具備多關節臂代替旋轉部34d及進退移動部34e。多關節臂支持於垂直移動部34c,且支持手部33。例如,搬送機構4亦可省略軌道34a及水平移動部34b而具備台或支柱。台或支柱係固定地設置,支持垂直移動部34c。例如,搬送機構8亦可具備多關節臂代替旋轉部62c及進退移動部62d。多關節臂支持於垂直移動部62b,支持手部61。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設置於處理區塊5之搬送機構之數量為1個。但,並不限於此。設置於處理區塊5之搬送機構之數量亦可為2個以上。即,處理區塊5亦可具備2個以上之搬送機構。例如,亦可於處理區塊5之搬送空間41設置數個搬送機構。例如,數個搬送機構亦可以沿前後方向X排列之方式配置。亦可根據處理區塊5中之搬送機構之數量而增加處理單元7之個數。亦可適當變更沿前後方向X排列之處理單元7之數量。
關於上述之實施形態及各變形實施形態,亦可進而將各構成替換為其他變形實施形態之構成或與其他變形實施形態之構成組合等而適當變更。
本發明可在不脫離其思想或本質之情況下以其他具體之形式實施,因此,作為表示發明之範圍者,應參照所附加之申請專利範圍而並非以上之說明。
1:基板處理裝置 2:傳載部 3:載具載置部 4:搬送機構(第2搬送機構) 5:處理區塊 6:載置部(第1位置、第2位置) 7:處理單元(第1位置、第2位置) 7A,141,151:第1處理單元 7B:第2處理單元 8:搬送機構(第1搬送機構) 9:控制部 11:基板本體 12:基板之周緣部 13:基板之主部 14:基板之凹部 15:保護板 16:基板之下表面 17:基板之上表面 18:基板之第1側部 19:基板之第2側部 20:基板之端緣 21:容器 22,45:支架 23,46:第1支架 24,47:第2支架 31:條碼讀取器 32,41:搬送空間 33,61:手部 34,62:手部驅動部 34a:軌道 34b:水平移動部 34c,62b:垂直移動部 34d,62c:旋轉部 34e,62d:進退移動部 35,64:連結部 36:桿 37,74:接觸部 38,89,127:基板檢測部 42:第1處理區 43:第2處理區 48:支持壁 51:第1傾斜面 51T:第1傾斜面之上端 51B:第1傾斜面之下端 51M:第1傾斜面之中間點 52,56:上傾斜面 53,57:下傾斜面 55:第2傾斜面 55B:下端 55M:中間點 62a:支柱 65:基底部 66:分支部 68:吸引部 69:吸引墊 71:氣體供給路 72:氣體供給源 73:吸引調整部 75:第1接觸部 76:第2接觸部 77:壁部 78:第1壁部 79:第2壁部 80:第3壁部 81:承接部 82:第1承接部 83:第2承接部 86:承接部驅動部 87:致動器 88:彈性構件 91:基板保持部 91A:第1基板保持部 91B:第2基板保持部 92:旋轉驅動部 92A:第1旋轉驅動部 92B:第2旋轉驅動部 93:防護罩 101:第1板 102,132:上表面 103:固定銷(支持部) 104:氣體吹出口 105:第1吹出口 106:第2吹出口 107:第1氣體供給路 108:第2氣體供給路 109:氣體供給源 111:第1吹出調整部 112:第2吹出調整部 113:位置調整銷(位置調整部) 114,136:軸部 116:頂起銷(升降部) 121:處理液供給部 122:噴嘴 123,143,153:配管 124:處理液供給源 125,145,155:流量調整部 131:第2板 133:端緣接觸銷(端緣接觸部) 134:小片部 135:下表面接觸銷 142:純水供給部 144:純水供給源 154:處理液供給源 A1,A2,A3,A4,A5,A6:旋轉軸線 C:載具(第1位置、第2位置) D:基板之直徑 D1:通常徑基板之直徑 D2:大徑基板 E1:排列於水平方向上之第1支架23與第2支架24之間隔 E2:排列於水平方向上之第1支架46與第2支架47之間隔(水平方向上之第1傾斜面與第2傾斜面之間隔) ET:水平方向上之第1傾斜面之上端與第2傾斜面之上端之間隔 EB:水平方向上之第1傾斜面之下端與第2傾斜面之下端之間隔 EM:水平方向上之第1傾斜面之中間點與第2傾斜面之中間點之間隔 F1:第1方向 F2:第2方向 F3:第3方向 F4:第4方向 HA,HB,HC:高度位置 HA1,HB1,HC1:第1高度位置 HA2,HB2,HC2:第2高度位置 HA3,HB3,HC3:第3高度位置 J:基板之中心 KA,KB:插入量 KA1,KB1:第1插入量 KA2,KB2:第2插入量 L1:第2方向上之2根桿之整體之長度 L2:第1方向上之桿之長度 L3:第2方向上之1根桿之長度 T1,T2,T3:基板之主部之厚度 T4,T5,T6:基板之周緣部之厚度 VA,VB:移動速度 VA1,VB1:第1移動速度 VA2,VB2:第2移動速度 AA,AB:加速度 AA1,AB1:第1加速度 AA2,AB2:第2加速度 M:流量 M1:第1流量 M2:第2流量 M3:第3流量 W:基板 W1:第1基板 W2:第2基板 W3:第3基板 WL:大徑基板 WN:通常徑基板 WD:大徑基板 X:前後方向 Y:寬度方向 Z:上下方向 θ1:上傾斜面之角度 θ2:下傾斜面之角度
為了說明本發明而圖示出目前認為較佳之若干個形態,但希望能理解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如圖所示之構成及對策。
圖1係實施形態之基板處理裝置之俯視圖。
圖2係基板處理裝置之控制區塊圖。 圖3係基板之俯視圖。 圖4A係第1基板之剖面圖,圖4B係第2基板之剖面圖,圖4C係第3基板之剖面圖。 圖5A係通常徑基板之俯視圖,圖5B係大徑基板之俯視圖。 圖6係載具之前視圖。 圖7係載具之支架之俯視圖。 圖8係表示寬度方向上之基板處理裝置之中央部之構成之左側視圖。 圖9係手部之俯視圖。 圖10係手部之側視圖。 圖11係表示基板處理裝置之左部之構成之左側視圖。 圖12係載置部之前視圖。 圖13係載置部之支架之俯視圖。 圖14係載置部之支架之詳細圖。 圖15係手部之仰視圖。 圖16A及16B分別係手部之側視圖。 圖17係吸引部、被吸引部吸引之基板、及承接部之俯視圖。 圖18係承接部之俯視圖。 圖19係示意性地表示第1處理單元之構成之圖。 圖20係第1板之俯視圖。 圖21A及21B分別係位置調整銷之平面詳細圖。 圖22A及22B分別係位置調整銷之側視圖。 圖23A及23B分別係頂起銷之側視圖。 圖24係示意性地表示第2處理單元之構成之圖。 圖25係第2板之俯視圖。 圖26A及26B係端緣接觸銷之平面詳細圖。 圖27A及27B係端緣接觸銷之側視圖。 圖28係表示控制部獲取基板之形狀之動作的程序之流程圖。 圖29係表示控制部之控制及搬送機構之動作的程序之流程圖。 圖30A至30D係示意性地表示搬送機構自載具之支架取走基板之動作例之圖。 圖31A及31B係表示載置於支架之基板與手部之插入高度之關係之圖。 圖32A至32D係示意性地表示搬送機構自載置部之支架取走基板之動作例之圖。 圖33係表示控制部之控制及搬送機構之動作的程序之流程圖。 圖34A至34D係示意性地表示搬送機構自載置部之支架取走基板之動作例之圖。 圖35A至35D係示意性地表示搬送機構自載置部之支架取走基板之動作例之圖。 圖36A至36F係示意性地表示搬送機構將基板交遞至處理單元之基板保持部之動作例之圖。 圖37A至37F係示意性地表示搬送機構自處理單元之基板保持部取走基板之動作例之圖。 圖38A至38D係示意性地表示搬送機構將基板放置於載置部之支架之動作例之圖。 圖39A至39D係示意性地表示搬送機構將基板放置於載置部之支架之動作例之圖。 圖40係表示第1處理單元之動作例的程序之流程圖。 圖41係表示第1處理單元之動作例之時序圖。 圖42係示意性地表示變形實施形態中之第1處理單元之構成之圖。 圖43係示意性地表示變形實施形態中之第1處理單元之構成之圖。
1:基板處理裝置
2:傳載部
3:載具載置部
4:搬送機構(第2搬送機構)
5:處理區塊
6:載置部(第1位置、第2位置)
7:處理單元(第1位置、第2位置)
7A:第1處理單元
7B:第2處理單元
8:搬送機構(第1搬送機構)
9:控制部
31:條碼讀取器
32,41:搬送空間
33,61:手部
34,62:手部驅動部
34a:軌道
34d,62c:旋轉部
34e,62d:進退移動部
42:第1處理區
43:第2處理區
62a:支柱
62b:垂直移動部
91:基板保持部
91A:第1基板保持部
91B:第2基板保持部
93:防護罩
A1,A2,A3,A5:旋轉軸線
C:載具(第1位置、第2位置)
W:基板
X:前後方向
Y:寬度方向
Z:上下方向

Claims (6)

  1. 一種基板處理裝置,其具備:處理單元,其對基板進行處理;搬送機構,其將基板搬送至上述處理單元;及控制部,其控制上述搬送機構;上述處理單元具備:第1處理單元;及第2處理單元;上述第1處理單元具備:第1基板保持部,其保持基板;及第1旋轉驅動部,其使上述第1基板保持部旋轉;上述第1基板保持部具備:第1板;支持部,其自上述第1板之上表面向上方突出,與基板之下表面及基板之端緣之至少任一者接觸,於較上述第1板之上述上表面高之位置支持基板;及氣體吹出口,其形成於上述第1板之上述上表面,向上述第1板之上述上表面與支持於上述支持部之基板之上述下表面之間吹出氣體,將基板朝下方吸引;上述第2處理單元具備:第2基板保持部,其保持基板;及第2旋轉驅動部,其使上述第2基板保持部旋轉; 上述第2基板保持部具備:第2板;及端緣接觸部,其安裝於上述第2板,於上述第2旋轉驅動部使上述第2基板保持部旋轉時與基板之上述端緣接觸;且上述控制部根據基板之形狀,將處理基板之上述處理單元決定為上述第1處理單元及上述第2處理單元之任一個,藉由上述搬送機構將基板搬送至所決定之上述處理單元。
  2. 如請求項1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於上述第2旋轉驅動部使上述第2基板保持部旋轉時,上述端緣接觸部係以基板不相對於上述端緣接觸部滑動之方式保持基板。
  3. 如請求項1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部根據位於基板之周緣部內側之基板之主部厚度,將處理基板之上述處理單元決定為上述第1處理單元及上述第2處理單元之任一個。
  4. 如請求項3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部將基板之上述主部具有第1厚度之基板搬送至上述第1處理單元,將基板之上述主部具有大於上述第1厚度之第2厚度之基板搬送至上述第2處理單元。
  5. 如請求項1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基板包含:第1基板,其具有藉由位於基板之周緣部內側之基板之主部相較基板之上述周緣部凹陷而形成之凹部,且不具有玻璃製之保護板;及 第2基板,其不具有上述凹部;且上述控制部將處理上述第1基板之上述處理單元決定為上述第1處理單元,將上述第1基板搬送至上述第1處理單元,將處理上述第2基板之上述處理單元決定為上述第2處理單元,將上述第2基板搬送至上述第2處理單元。
  6. 如請求項1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基板包含:第1基板,其具有藉由位於基板之周緣部內側之基板之主部相較基板之上述周緣部凹陷而形成之凹部,且不具有玻璃製之保護板;及第3基板,其具有上述凹部,且具有玻璃製之保護板;且上述控制部將處理上述第1基板之上述處理單元決定為上述第1處理單元,將上述第1基板搬送至上述第1處理單元,將處理上述第3基板之上述處理單元決定為上述第2處理單元,將上述第3基板搬送至上述第2處理單元。
TW109128502A 2019-09-20 2020-08-21 基板處理裝置 TWI7558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71514A JP7280787B2 (ja) 2019-09-20 2019-09-20 基板処理装置
JP2019-171514 2019-09-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5687A TW202125687A (zh) 2021-07-01
TWI755821B true TWI755821B (zh) 2022-02-21

Family

ID=74876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8502A TWI755821B (zh) 2019-09-20 2020-08-21 基板處理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280787B2 (zh)
KR (1) KR102490337B1 (zh)
CN (1) CN112542416B (zh)
TW (1) TWI7558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24667B2 (ja) * 2019-09-20 2023-08-10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基板処理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79835A1 (en) * 2001-10-30 2003-05-01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160236239A1 (en) * 2015-02-16 2016-08-18 SCREEN Holdings Co., Ltd.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28863A (ja) * 2004-02-12 2005-08-25 Seiko Epson Corp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半導体装置及びセンサ
JP2008205359A (ja) * 2007-02-22 2008-09-04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基板処理装置
JP2009071041A (ja) * 2007-09-13 2009-04-02 Canon Anelva Corp 真空処理装置
KR101065557B1 (ko) * 2008-10-29 2011-09-19 다이닛뽕스크린 세이조오 가부시키가이샤 기판처리장치
JP2010143733A (ja) * 2008-12-19 2010-07-01 Sumitomo Heavy Ind Ltd 基板ハンドリングシステム及び基板ハンドリング方法
CN104737279B (zh) * 2012-10-19 2017-07-04 株式会社尼康 薄膜形成装置及薄膜形成方法
JP2014138078A (ja) * 2013-01-17 2014-07-28 Nikon Corp 搬送システム及び搬送方法、露光装置及び露光方法、並びに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KR20140124948A (ko) * 2013-04-16 2014-10-28 주식회사 월덱스 평탄도 유지와 치핑방지에 용이한 반도체 제조설비용 진공 척
KR101621792B1 (ko) * 2013-10-30 2016-05-17 주식회사 엘트린 기판 접합 장치
JP6113670B2 (ja) * 2014-01-20 2017-04-12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装置、その運用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KR102284470B1 (ko) * 2015-05-13 2021-08-03 세메스 주식회사 기판 처리 장치, 리프트 핀 정렬 상태 판단 방법 및 정전기력 인가 여부 판단 방법
JP6814560B2 (ja) * 2016-07-05 2021-01-20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基板処理装置
KR20180124198A (ko) * 2017-05-10 2018-11-21 코닝 인코포레이티드 기판 처리 방법들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79835A1 (en) * 2001-10-30 2003-05-01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160236239A1 (en) * 2015-02-16 2016-08-18 SCREEN Holdings Co., Ltd.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48360A (ja) 2021-03-25
CN112542416B (zh) 2024-04-12
JP7280787B2 (ja) 2023-05-24
TW202125687A (zh) 2021-07-01
KR20210034513A (ko) 2021-03-30
CN112542416A (zh) 2021-03-23
KR102490337B1 (ko) 2023-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65319B (zh) 基板處理裝置及基板搬送方法
TWI527149B (zh) 慣性晶圓定心末端作用器及輸送裝置
KR20230073157A (ko) 기판 처리 장치
TWI755821B (zh) 基板處理裝置
TWI770588B (zh) 基板處理方法及基板處理裝置
JP2004140058A (ja) ウエハ搬送装置およびウエハ処理装置
TWI798577B (zh) 基板處理裝置
WO2021192662A1 (ja)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基板反転方法
TWI768370B (zh) 基板處理裝置以及基板處理方法
KR20210056101A (ko) 다이 이송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다이 본딩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