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1831B - 外循環式滾珠螺桿 - Google Patents

外循環式滾珠螺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1831B
TWI751831B TW109143692A TW109143692A TWI751831B TW I751831 B TWI751831 B TW I751831B TW 109143692 A TW109143692 A TW 109143692A TW 109143692 A TW109143692 A TW 109143692A TW I751831 B TWI751831 B TW I75183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turn
nut
groove
plane
re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3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3264A (zh
Inventor
楊家銘
Original Assignee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43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1831B/zh
Priority to JP2021069688A priority patent/JP7098779B2/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18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183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23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326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外循環式滾珠螺桿包含一根螺桿軸、一個螺帽、二個迴流元件及一個蓋板。螺帽設於螺桿軸且與螺桿軸之間構成一條負載通道,螺帽之外周面具有二個錐形槽,各個迴流元件利用一個錐形部安裝於螺帽之錐形槽內,蓋板設於螺帽之外周面且抵壓二個迴流元件。各個迴流元件具有一條第一迴流槽,蓋板具有一條第二迴流槽,二條第一迴流槽、第二迴流槽及負載通道共同構成一條供滾珠運行之循環通道。藉此,本發明之外循環式滾珠螺桿利用錐面配合的方式快速完成迴流元件的組裝定位,並可消除迴流元件與螺帽之間的段差,以提升滾珠的運作順暢度。

Description

外循環式滾珠螺桿
本發明與滾珠螺桿有關,特別是指一種外循環式滾珠螺桿。
US 10,035,536 B2所揭露之滾珠螺桿在螺帽設置一條迴流槽,迴流槽之二端分別連通一個安裝槽,每一個安裝槽內設置一個導引件,每一個導引件具有一個連通迴流槽之通道,使得迴流槽與二個通道共同構成一條供滾珠迴流之迴流路徑。然而在前述專利文獻當中,迴流路徑的一部分設置於螺帽,導致螺帽與二個導引件之間需要較高的配合度,否則容易在銜接處出現段差而影響滾珠的運行順暢度,因此在製造上會相對較為困難。
TW M519199專利案所揭露之外循環式滾珠螺桿在螺帽設置二個安裝孔,每一個安裝孔被一個導引件之導引部及蓋板之一個凸部所嵌設。各個導引件之導引部具有一條銜接負載通道之第一迴流槽,蓋板之各個凸部具有一條銜接第一迴流槽之延伸導引槽,且蓋板之第二抵靠平面具有一條銜接二個延伸導引槽之第二迴流槽。藉此,第一迴流槽、二個延伸導引槽及第二迴流槽共同構成一條供滾珠迴流之迴流路徑。然而在前述專利文獻當中,各個導引件利用導引部嵌設於螺帽之安裝孔內 來完成組裝,兩者之間可能因為組裝誤差或尺寸公差的關係,導致第一迴流槽與負載通道之間出現段差而影響滾珠的運行順暢度。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外循環式滾珠螺桿,其方便組裝且易於定位,並能提升滾珠的運行順暢度。
為了達成上述主要目的,本發明之外循環式滾珠螺桿包含一根螺桿軸、一個螺帽、一個迴流單元,以及多個滾珠。該螺桿軸具有一個外螺紋槽;該螺帽套設於該螺桿軸且能沿著該螺桿軸之軸向移動,該螺帽具有一個內螺紋槽,該螺帽之該內螺紋槽與該螺桿軸之該外螺紋槽相互對應配合,使得兩者共同構成一條負載通道,此外,該螺帽之外周面具有二個連通該內螺紋槽之錐形槽;該迴流單元具有二個迴流元件與一個蓋板,其中:各該迴流元件具有一個錐形部與一個連接該錐形部之迴流部,各該迴流元件之該錐形部設於該螺帽之一該錐形槽內,各該迴流元件之該迴流部位於該螺桿軸與該螺帽之間,此外,各該迴流元件更具有一條貫穿該錐形部與該迴流部之第一迴流槽;該蓋板設於該螺帽之外周面且抵壓該等迴流元件,該蓋板具有一條第二迴流槽,該蓋板之第二迴流槽以其二端銜接該等迴流元件之該等第一迴流槽,使得該第二迴流槽與該等第一迴流槽構成一條迴流通道,該迴流通道以其二端銜接該負載通道,使得兩者共同構成一條供該等滾珠運行之循環通道。
由上述可知,本發明之外循環式滾珠螺桿利用錐面配合的方式快速地完成該等迴流元件的組裝定位,並且將該迴流通道全部配置 在該迴流單元,如此可以有效地消除各該迴流元件與該螺帽之間的銜接段差,進而提升該等滾珠的運行順暢度。
較佳地,該螺帽具有一個設置該等錐形槽之第一平面,該等錐形槽之槽徑朝遠離該第一平面的方向逐漸減少;各該迴流元件具有一個第二平面,該第二平面連接該錐形部且被該第一迴流槽所貫穿,該錐形部之外徑朝遠離該第二平面之方向逐漸減少;該蓋板具有一個設置該第二迴流槽之第三平面,該蓋板之該第三平面抵接該螺帽之該第一平面與該等迴流元件之該等第二平面。
較佳地,各該錐形部之外周面與一個假想平面之間具有一個夾角,該假想平面平行於該螺帽的該第一平面且通過該螺桿軸的中心,該夾角介於40度至60度之間,其中以45度為最佳角度。若小於40度,各該錐形部的體積會變大,使得各該錐形槽的槽徑需要跟著變大,如此將導致該螺帽的尺寸增加;若大於60度,各該錐形部的體積變小,使得該第一迴流槽的迴流半徑會跟著變小,如此讓該等滾珠在通過該第一迴流槽時的速度會變快,使得該等滾珠施加於該蓋板的衝擊力勢必會變大。
有關本發明所提供對於外循環式滾珠螺桿的詳細構造、特點、組裝或使用方式,將於後續的實施方式詳細說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發明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能瞭解,該等詳細說明以及實施本發明所列舉的特定實施例,僅係用於說明本發明,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專利申請範圍。
10:外循環式滾珠螺桿
20:螺桿軸
22:外螺紋槽
30:螺帽
32:內螺紋槽
34:第一平面
36:錐形槽
38:螺孔
40:迴流單元
50:迴流元件
52:第二平面
54:錐形部
56:迴流部
58:第一迴流槽
60:蓋板
62:弧面
64:第三平面
66:沉頭孔
68:第二迴流槽
70:滾珠
72:負載通道
74:迴流通道
76:循環通道
S:螺絲
P:假想平面
C:中心
θ:夾角
圖1為本發明第1實施例之外循環式滾珠螺桿的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第1實施例之外循環式滾珠螺桿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發明第1實施例之外循環式滾珠螺桿所提供之迴流元件的底視立體圖。
圖4為圖1沿4-4剖線之剖視圖。
圖5為圖1沿5-5剖線之剖視圖。
圖6為本發明第1實施例之外循環式滾珠螺桿所提供之螺帽與迴流元件之間的角度關係圖。
圖7為本發明第1實施例之外循環式滾珠螺桿取下蓋板的俯視圖。
圖8為本發明第2實施例之外循環式滾珠螺桿所提供之螺帽與迴流元件之間的角度關係圖。
圖9為本發明第2實施例之外循環式滾珠螺桿取下蓋板的俯視圖。
圖10為本發明第3實施例之外循環式滾珠螺桿所提供之螺帽與迴流元件之間的角度關係圖。
圖11為本發明第3實施例之外循環式滾珠螺桿取下蓋板的俯視圖。
圖12為本發明第1實施例之外循環式滾珠螺桿的曲線圖,主要顯示滾珠在錐形部的夾角為45度的情況下施加於蓋板的衝擊力。
圖13為本發明第2實施例之外循環式滾珠螺桿的曲線圖,主要顯示滾珠在錐形部的夾角為40度的情況下施加於蓋板的衝擊力。
圖14為本發明第3實施例之外循環式滾珠螺桿的曲線圖,主要顯示滾珠在錐形部的夾角為60度的情況下施加於蓋板的衝擊力。
申請人首先在此說明,於整篇說明書中,包括以下介紹的實施例以及申請專利範圍的請求項中,有關方向性的名詞皆以圖式中的方向為基準。其次,在以下將要介紹之實施例以及圖式中,相同之元件標號,代表相同或近似之元件或其結構特徵。
請先參閱圖1及圖2,本發明第1實施例之外循環式滾珠螺桿10包含一根螺桿軸20、一個螺帽30、一個迴流單元40,以及多顆滾珠70。
螺帽30套設於螺桿軸20且能沿著螺桿軸20之軸向移動。螺桿軸20具有一個外螺紋槽22,螺帽30具有一個內螺紋槽32,兩者相互對應配合而構成一條負載通道72(如圖4所示)。此外,螺帽30具有一個第一平面34且於第一平面34設置二個連通內螺紋槽32之錐形槽36及二個螺孔38,其中的錐形槽36之槽徑朝遠離第一平面34的方向逐漸減少。
迴流單元40具有二個迴流元件50,如圖2及圖3所示,各個迴流元件50具有一個第二平面52,各個迴流元件50自第二平面52之周緣往下延伸出一個錐形部54,錐形部54之外徑朝遠離第二平面52的方向逐漸減少。此外,各個迴流元件50更具有一個迴流部56,迴流部56一體地連接於錐形部54之小徑端且和第二平面52及錐形部54共同被一條第一迴流槽58所貫穿。再如圖2所示,迴流單元40更具有一個蓋板60,蓋 板60具有一個弧面62、一個第三平面64及二個貫穿弧面62及第三平面64之沉頭孔66,其中在第三平面64具有一條第二迴流槽68。
迴流單元40在配合螺帽30使用時,如圖4及圖5所示,各個迴流元件50之錐形部54設於螺帽30之錐形槽36內,且各個迴流元件50之迴流部56位於螺桿軸20與螺帽30之間,因各個迴流元件50之錐形部54與螺帽30之錐形槽36具有相同的傾斜角度,使兩者相互抵靠在一起。接著利用二根螺絲S經由蓋板60之二個沉頭孔66鎖設於螺帽30之二個螺孔38內,使蓋板60以第三平面64抵壓於螺帽30之第一平面34與二個迴流元件50之第二平面52(如圖5所示),如此即完成迴流單元40的組裝。在完成組裝後,二條第一迴流槽58分別銜接第二迴流槽68之一端,使得二條第一迴流槽58與第二迴流槽68構成一條迴流通道74,迴流通道74之二端銜接負載通道72,使得兩者共同構成一條供該等滾珠70運行之循環通道76。
另一方面,如圖6、圖8及圖10所示,各個錐形部54之外周面(等同於各個錐形槽36之槽壁)和假想平面P之間具有一個夾角θ,假想平面P平行於螺帽30的第一平面34且通過螺桿軸20的中心C,夾角θ介於40度至60度之間,其中以如圖6所示的45度為最佳角度。更進一步來說,在圖8當中所顯示的夾角θ為40度,其與夾角θ為45度的態樣相比之下,錐形部54具有較大的體積(如圖6及圖8所示),第二平面52的面積也較大(如圖7及圖9所示),使得配合錐形部54之錐形槽36的槽徑也需要跟著變大。因此,若夾角θ小於40度,將導致螺帽30的尺寸增加。此外,在圖10當中所顯示的夾角為60度,其與夾角為45度的態樣相比之下, 錐形部54雖然具有較小的體積(如圖6及圖10所示),第二平面52的面積也較小(如圖7及圖11所示),但是第一迴流槽58的迴流半徑會跟著變小。因此,滾珠70在通過第一迴流槽58時的速度會加快,導致滾珠70施加於蓋板60的衝擊力變大。
請再參閱圖12至圖14,模擬在錐形部54的外周面和假想平面P之間的夾角θ分別為40度、45度及60度的情況下,蓋板60所受到的衝擊力,模擬時的參數條件設定為使用39顆滾珠70,滾珠70的珠徑為1.5mm,螺桿軸20的外徑為8mm、導程為4mm,螺桿軸20以3000rpm轉動,此模擬經由電腦軟體RecurDyn依據上述參數執行,模擬結果如下表所示:
Figure 109143692-A0305-02-0009-1
從上表即可得知在45度的情況下,可以在螺帽30的尺寸及蓋板60所受的衝擊力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
綜上所陳,本發明之外循環式滾珠螺桿10利用錐面配合的方式快速地完成迴流元件50的組裝定位,並且將迴流通道74全部配置在迴流單元40,如此可以方便加工來降低成本,同時也能有效地消除迴流元件50與螺帽30之間的銜接段差,進而提升滾珠70的運行順暢度。
20:螺桿軸
22:外螺紋槽
30:螺帽
32:內螺紋槽
34:第一平面
36:錐形槽
38:螺孔
40:迴流單元
50:迴流元件
52:第二平面
54:錐形部
58:第一迴流槽
60:蓋板
62:弧面
64:第三平面
66:沉頭孔
68:第二迴流槽
70:滾珠
S:螺絲

Claims (4)

  1. 一種外循環式滾珠螺桿,包含:一螺桿軸,具有一外螺紋槽;一螺帽,套設於該螺桿軸且能沿著該螺桿軸之軸向移動,該螺帽具有一內螺紋槽及二連通該內螺紋槽之錐形槽,該螺帽之該內螺紋槽與該螺桿軸之該外螺紋槽相互對應配合而共同構成一負載通道;一迴流單元,具有二迴流元件與一蓋板,各該迴流元件具有一錐形部、一連接該錐形部之迴流部及一貫穿該錐形部與該迴流部之第一迴流槽,各該迴流元件之該錐形部設於該螺帽之一該錐形槽內,各該迴流元件之該迴流部位於該螺桿軸與該螺帽之間,該蓋板設於該螺帽之外周面且抵壓該等迴流元件,該蓋板具有一第二迴流槽,該第二迴流槽之二端銜接該等第一迴流槽,使得該第二迴流槽與該等第一迴流槽構成一迴流通道,該迴流通道之二端分別銜接該負載通道而構成一循環通道;以及多個滾珠,設於該循環通道內。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外循環式滾珠螺桿,其中,該螺帽具有一設置該等錐形槽之第一平面,該等錐形槽之槽徑朝遠離該第一平面的方向逐漸減少;各該迴流元件具有一連接該錐形部且被該第一迴流槽貫穿之第二平面,該錐形部之外徑朝遠離該第二平面之方向逐漸減少;該蓋板具有一設置該第二迴流槽之第三平面,該蓋板之該第三平面抵接該螺帽之該第一平面與該等迴流元件之該等第二平面。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外循環式滾珠螺桿,其中,各該錐形部之外周面與一假想平面之間具有一夾角,該假想平面平行於該螺帽的該 第一平面且通過該螺桿軸的中心,該夾角介於40度至60度之間;各該錐形部之傾斜角度等於各該錐形槽之傾斜角度。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外循環式滾珠螺桿,其中,該夾角為45度。
TW109143692A 2020-12-10 2020-12-10 外循環式滾珠螺桿 TWI7518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3692A TWI751831B (zh) 2020-12-10 2020-12-10 外循環式滾珠螺桿
JP2021069688A JP7098779B2 (ja) 2020-12-10 2021-04-16 外循環式ボールね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3692A TWI751831B (zh) 2020-12-10 2020-12-10 外循環式滾珠螺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51831B true TWI751831B (zh) 2022-01-01
TW202223264A TW202223264A (zh) 2022-06-16

Family

ID=80809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3692A TWI751831B (zh) 2020-12-10 2020-12-10 外循環式滾珠螺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98779B2 (zh)
TW (1) TWI75183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16344U (en) * 2006-12-15 2007-08-01 Comtop Technology Co Ltd Combined external circulating device
TW200900606A (en) * 2007-06-22 2009-01-01 Hiwin Tech Corp External circulation type ball screw
TW200946800A (en) * 2007-12-28 2009-11-16 Thk Co Ltd Ball screw device
TW201033500A (en) * 2009-03-13 2010-09-16 Hiwin Tech Corp Ball screw with a circulation member
TWM519199U (zh) * 2015-12-02 2016-03-21 Hiwin Tech Corp 外循環式滾珠螺桿
TW201814186A (zh) * 2016-10-07 2018-04-16 日本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循環零組件推壓具及滾珠螺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74472Y2 (ja) * 1990-01-22 1998-06-11 黒田精工株式会社 ボールねじのボール循環装置
JP6649993B2 (ja) 2018-06-14 2020-02-19 上銀科技股▲分▼有限公司 外循環式ボールねじ
JP3221395U (ja) 2019-03-06 2019-05-23 上銀科技股▲分▼有限公司 外部循環ボールね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16344U (en) * 2006-12-15 2007-08-01 Comtop Technology Co Ltd Combined external circulating device
TW200900606A (en) * 2007-06-22 2009-01-01 Hiwin Tech Corp External circulation type ball screw
TW200946800A (en) * 2007-12-28 2009-11-16 Thk Co Ltd Ball screw device
TW201033500A (en) * 2009-03-13 2010-09-16 Hiwin Tech Corp Ball screw with a circulation member
TWM519199U (zh) * 2015-12-02 2016-03-21 Hiwin Tech Corp 外循環式滾珠螺桿
TW201814186A (zh) * 2016-10-07 2018-04-16 日本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循環零組件推壓具及滾珠螺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3264A (zh) 2022-06-16
JP7098779B2 (ja) 2022-07-11
JP2022092562A (ja) 2022-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28582B2 (en) Internal-circulation-type ball screw
TWI509170B (zh) A return member for the ball screw, and a ball screw using the return element
US20130133453A1 (en) Internal circulation ball screw
TWI751831B (zh) 外循環式滾珠螺桿
WO2012077247A1 (ja) ボールねじ装置
JP3220132U (ja) 可調式予圧測定のダブルナット式ボールねじ
JP2007255609A (ja) ボールスクリュー回流装置
US11686139B2 (en) Hinge structure
CN114673770A (zh) 外循环式滚珠螺杆
US10520069B2 (en) Ball screw
JP2008039050A (ja) ローラスクリューシステム
TWM519199U (zh) 外循環式滾珠螺桿
TWM597348U (zh) 線性滑軌
CN109869453B (zh) 滚珠螺杆
TWM610784U (zh) 外循環式滾珠螺桿
TW202204785A (zh) 外循環滾珠螺桿及其迴流管結構
US10029280B2 (en) Sieve for microparticles
TWI773509B (zh) 外循環式滾珠螺桿
CN114060486B (zh) 外循环滚珠螺杆及其回流管结构
TWM590646U (zh) 滾珠螺桿
TWM592475U (zh) 內循環式滾珠螺桿
CN215567722U (zh) 内循环式滚珠螺杆
KR200493094Y1 (ko) 다판식 엔드 캡의 볼 스크류
TWM620127U (zh) 內循環式滾珠螺桿
TWI764834B (zh) 具有直通型容槽之滾珠螺桿螺帽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