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0540B - 電腦系統及複合式散熱系統 - Google Patents

電腦系統及複合式散熱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0540B
TWI750540B TW108142576A TW108142576A TWI750540B TW I750540 B TWI750540 B TW I750540B TW 108142576 A TW108142576 A TW 108142576A TW 108142576 A TW108142576 A TW 108142576A TW I750540 B TWI750540 B TW I75054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side edge
liquid cooling
dissipation device
condens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2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1962A (zh
Inventor
童凱煬
陳虹汝
Original Assignee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425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054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1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19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05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0540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腦系統,用以連接外部的散熱裝置,且包含殼體、電路板、熱源、開放式散熱裝置以及封閉式散熱裝置。電路板配置於殼體。熱源設置於電路板。開放式散熱裝置包含液冷板及二流體接頭。液冷板設置於電路板並與熱源保持一距離。液冷板用以透過二流體接頭連接於外部的散熱裝置。封閉式散熱裝置包含彼此連接的蒸發器以及冷凝器。蒸發器熱接觸熱源。冷凝器熱接觸於液冷板。

Description

電腦系統及複合式散熱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腦系統及複合式散熱系統,特別是一種包含開放式散熱裝置及封閉式散熱裝置的電腦系統及複合式散熱系統。
一般而言,伺服器中的液冷散熱組件大致上分成封閉式散熱組件及開放式散熱組件。封閉式散熱組件包含蒸發器及冷凝器。工作流體於蒸發器吸收熱源所發出的熱量之後會蒸發成氣體。蒸發成氣體的工作流體會接著利用壓力差流向冷凝器。冷凝器會協助逸散工作流體的熱量而使工作流體凝結成液體。凝結成液體的工作流體會再透過重力流回蒸發器完成冷卻循環。開放式散熱組件包含液冷板及接頭。液冷板貼附於熱源,且透過接頭連接於外部的散熱裝置。由於散熱裝置設置於伺服器外部,因此散熱裝置能包含較大的體積而有效地協助液冷板對熱源進行散熱。
然而,對於封閉式散熱組件而言,由於伺服器機殼中的空間是有限的,因此封閉式散熱組件的體積與空間配置皆會受到限制,進而限制封閉式散熱組件的散熱效率。此外,對於開放式散熱組件而言,由於開放式散熱組件中之工作流體的流動路徑較長,因此基於成本考量通常係以包含導電性的水作為工作流體,但貼附於熱源的液冷板一但有漏水的現象,便會造成熱源損毀。也就是說,傳統的封閉式散熱組件及開放式散熱組件皆難以兼顧散熱效率及對熱源的保護。
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電腦系統,以兼顧散熱效率及對熱源的保護。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揭露之電腦系統用以連接一外部的散熱裝置,且包含一殼體、一電路版、一熱源、一開放式散熱裝置以及一封閉式散熱裝置。熱源設置於電路板。開放式散熱裝置包含一液冷板及二流體接頭。液冷板設置於電路板並與熱源保持一距離。液冷板用以透過二流體接頭連接於外部的散熱裝置。封閉式散熱裝置包含彼此連接的一蒸發器以及一冷凝器。蒸發器熱接觸熱源。冷凝器熱接觸於液冷板。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揭露之複合式散熱系統,用以熱接觸一熱源,且包含一開放式散熱裝置以及一封閉式散熱裝置。開放式散熱裝置包含彼此連接的一液冷板及二流體接頭。封閉式散熱裝置包含彼此連接的一蒸發器以及一冷凝器。蒸發器用以熱接觸熱源。冷凝器熱接觸於液冷板。
根據上述實施例所揭露之電腦系統,由於封閉式散熱裝置的蒸發器熱接觸於熱源,且開放式散熱裝置的液冷板透過冷凝器連接於蒸發器而與熱源保持一距離,因此即使開放式散熱裝置的工作流體因開啟流體接頭而漏出,漏出的工作流體也不易流至熱源而導致熱源損毀。此外,因為開放式散熱裝置包含流體接頭,所以液冷板能透過流體接頭連接於外部的散熱裝置。並且,由於外部的散熱裝置並不受限於電腦系統中有限的空間,因此得以配置散熱效率較高的散熱裝置於較大的外部空間中,進而使散熱裝置有效地透過液冷板協助冷凝器逸散工作流體之熱量。如此一來,包含開放式散熱裝置及封閉式散熱裝置的電腦系統便能兼顧散熱效率及對熱源的保護。
以上關於本發明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的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之目的及優點。以下之實施例係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請參閱圖1。圖1為外部的散熱裝置及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電腦系統的立體圖。
本實施例中,電腦系統10包含殼體100、電路板150、熱源200、封閉式散熱裝置300、開放式散熱裝置400及一隔板500。
殼體100包含一底板101及二側板102。底板101包含一第一側緣1010、一第二側緣1011、一第三側緣1012及一第四側緣1013。第一側緣1010及第二側緣1011彼此相對。第三側緣1012及第四側緣1013彼此相對且介於第一側緣1010及第二側緣1011之間。二側板102分別立於底板101的第一側緣1010及第二側緣1011。
電路板150配置於底板101。
熱源200設置於電路板150,並例如為中央處理器,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熱源為圖形處理器或是其他會發出大量熱量的電子元件。
封閉式散熱裝置300例如為熱虹吸(thermosiphon)散熱系統,且包含一蒸發器301、一冷凝器302、二第一管路303以及一第一工作流體(未繪示)。
於本實施例中,蒸發器301設置於熱源200中背對電路板150的一側並熱接觸熱源200。冷凝器302設置於電路板150。
二第一管路303各包含相對的一蒸發段3030以及一冷凝段3031。蒸發段3030連接於蒸發器301,且冷凝段3031連接於冷凝器302。請額外參閱圖2,圖2為圖1中的電腦系統之剖面示意圖的局部放大圖。於本實施例中,蒸發段3030相對底板101的高度H1小於冷凝段3031相對底板101的高度H2。
然,蒸發器301及冷凝器302並不限於透過二第一管路303連接。於其他實施例中,蒸發器及冷凝器透過任何能供流體通過的結構連接。
第一工作流體填充於第一管路303,且例如為不具有導電性的冷媒。蒸發器301、冷凝器302及二第一管路303係共同形成封閉的迴路,且第一管路303沒有從蒸發器301或冷凝器302拆除的需求。因此,第一管路303例如以焊接的方式固定於蒸發器301及冷凝器302而防止第一工作流體從第一管路303漏出。也就是說,蒸發器301及冷凝器302沒有透過流體接頭與二第一管路303相連接。此外,即使第一工作流體從第一管路303的蒸發段3030漏出而流至熱源200,由於第一工作流體不具有導電性,因此漏出的第一工作流體也不會影響到熱源200的運作。然,第一工作流體並不限於不具有導電性,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工作流體具有導電性。此外,第一工作流體並不限於為冷媒。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工作流體為水。
蒸發器301會協助位於蒸發段3030的第一工作流體吸收熱源200所發出的熱量而使第一工作流體蒸發成氣體。第一工作流體蒸發成氣體後便透過自然對流流動到冷凝段3031。冷凝器302會協助位於冷凝段3031之第一工作流體逸散熱量而使氣態的第一工作流體凝結成液體。由於蒸發段3030相對底板101的高度H1小於冷凝段3031相對底板101的高度H2,因此第一工作流體凝結成液體後便會透過自然對流及重力的協助流回蒸發段3030而進行下一次循環。
然,蒸發段3030相對底板101的高度H1並不限於小於冷凝段3031相對底板101的高度H2,於其他實施例中,蒸發段相對底板的高度不小於冷凝段相對底板的高度,且第一工作流體在凝結成液體後僅透過自然對流的協助流回蒸發段。
開放式散熱裝置400包含一液冷板401、二流體接頭402以及二第二管路403。於本實施例中,液冷板401疊設於電路板150並與熱源200保持一距離,且冷凝器302疊設於液冷板401遠離電路板150的一側。也就是說,冷凝器302係透過液冷板401設置於電路板150。於本實施例中,液冷板401較熱源200靠近底板101的第三側緣1012。
然,液冷板401並不限於疊設於電路板150且冷凝器302並不限於疊設於液冷板401遠離電路板150的一側,於其他實施例中,液冷板及冷凝器分別透過二固定架設置於電路板。
此外,液冷板401並不限於較熱源200靠近底板101的第三側緣1012而彼此保持一距離。於其他實施例中,液冷板及熱源以任何其他合適的方式彼此保持一距離。
二流體接頭402連接於液冷板401,且二第二管路403分別用以將二流體接頭402連接至外部的散熱裝置20。當電腦系統10需要移動時,需開啟二流體接頭402而使二第二管路403得以分別從二流體接頭402拆卸。第二工作流體(未繪示)填充於二第二管路403且例如為水,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二工作流體為冷媒。
然,流體接頭402及外部的散熱裝置20並不限於透過第二管路403連接。於其他實施例中,蒸發器及冷凝器透過任何能供流體通過的結構連接。
此外,本實施例中,外部的散熱裝置20包含水冷排(未繪示)、風扇(未繪示)及幫浦(未繪示),而用以逸散第二管路403中的第二工作流體之熱量,進而透過液冷板401協助冷凝器302逸散第一工作流體之熱量。因此,封閉式散熱裝置300及開放式散熱裝置400共同形成用以逸散熱源200發出的熱量之複合式散熱系統。
隔板500立於電路板150並位於冷凝器302及熱源200之間,且隔板500的相對兩側分別連接於二側板102,藉以防止於二流體接頭402開啟時漏出的第二工作流體進一步流動到熱源200。然,電腦系統10並不限於包含隔板500。於其他實施例中,電腦系統無須包含隔板,並在二流體接頭外分別套上密封套,藉以防止第二工作流體從二流體接頭流出。
根據上述實施例所揭露之電腦系統,由於封閉式散熱裝置的蒸發器熱接觸於熱源,且開放式散熱裝置的液冷板透過冷凝器連接於蒸發器而與熱源保持一距離,因此即使開放式散熱裝置的工作流體因開啟流體接頭而漏出,漏出的工作流體也不易流至熱源而導致熱源損毀。此外,因為開放式散熱裝置包含流體接頭,所以液冷板能透過流體接頭連接於外部的散熱裝置。並且,由於外部的散熱裝置並不受限於電腦系統中有限的空間,因此得以配置散熱效率較高的散熱裝置於較大的外部空間中,進而使散熱裝置有效地透過液冷板協助冷凝器逸散工作流體之熱量。如此一來,包含開放式散熱裝置及封閉式散熱裝置的電腦系統便能兼顧散熱效率及對熱源的保護。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諸項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電腦系統 100:殼體 101:底板 1010:第一側緣 1011:第二側緣 1012:第三側緣 1013:第四側緣 102:側板 150:電路板 200:熱源 300:封閉式散熱裝置 301:蒸發器 302:冷凝器 303:第一管路 3030:蒸發段 3031:冷凝段 400:開放式散熱裝置 401:液冷板 402:流體接頭 403:第二管路 500:隔板 20:散熱裝置 H1:高度 H2:高度
圖1為外部的散熱裝置及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電腦系統的立體圖。 圖2為圖1中的電腦系統之剖面示意圖的局部放大圖。
10:電腦系統
100:殼體
101:底板
1010:第一側緣
1011:第二側緣
1012:第三側緣
1013:第四側緣
102:側板
150:電路板
200:熱源
300:封閉式散熱裝置
301:蒸發器
302:冷凝器
303:第一管路
3030:蒸發段
3031:冷凝段
400:開放式散熱裝置
401:液冷板
402:流體接頭
403:第二管路
500:隔板
20:散熱裝置

Claims (10)

  1. 一種電腦系統,係連接一外部散熱裝置,該電腦系統包含: 一殼體;一電路板,配置於該殼體上;一熱源,設置於該電路板;一開放式散熱裝置,包含一液冷板及二個流體接頭,該液冷板設置於該電路板並與該熱源保持一距離,該液冷板用以透過該些流體接頭連接至該外部散熱裝置;以及一封閉式散熱裝置,包含彼此連接的一蒸發器以及一冷凝器,該蒸發器熱接觸該熱源,該冷凝器熱接觸該液冷板。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殼體包含一底板及二側板,該底板包含一第一側緣、一第二側緣、一第三側緣以及一第四側緣,該第一側緣及該第二側緣彼此相對,該第三側緣及該第四側緣彼此相對且介於該第一側緣及該第二側緣之間,該些側板分別立於該第一側緣及該第二側緣,該熱源及該液冷板設置於該電路板,且該熱源較該液冷板靠近該第三側緣。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封閉式散熱裝置更包含二第一管路,該些第一管路各包含相對的一蒸發段及一冷凝段,該些蒸發段連接於該蒸發器,該些冷凝段連接於該冷凝器,且該些蒸發段相對該殼體之高度小於該些冷凝段相對該殼體之高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腦系統,更包含一隔板,該殼體包含一底板及二側板,該些側板立於該底板的相對兩側緣,該熱源及該液冷板設置於該電路板,該隔板立於該電路板且位於該冷凝器及該熱源之間,該隔板的相對兩側分別連接於該些側板。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封閉式散熱裝置更包含二第一管路以及一第一工作流體,該蒸發器透過該些第一管路連接於該冷凝器,該第一工作流體填充於該些第一管路,且該第一工作流體不具有導電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開放式散熱裝置更包含二第二管路以及一第二工作流體,該些流體接頭分別用以透過該些第二管路連接於該外部散熱裝置,該第二工作流體填充於該些第二管路,且該第二工作流體為水。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液冷板疊設於該電路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冷凝器疊設於該液冷板遠離該電路版的一側。
  9. 一種複合式散熱系統,用以熱接觸一熱源,該複合式散熱系統包含: 一開放式散熱裝置,包含彼此連接的一液冷板及二流體接頭;以及一封閉式散熱裝置,包含彼此連接的一蒸發器以及一冷凝器,該蒸發器用以熱接觸該熱源,該冷凝器熱接觸於該液冷板。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複合式散熱系統,更包含一外部散熱裝置,該外部散熱裝置透過該些流體接頭連接於該液冷板。
TW108142576A 2019-11-22 2019-11-22 電腦系統及複合式散熱系統 TWI7505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2576A TWI750540B (zh) 2019-11-22 2019-11-22 電腦系統及複合式散熱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2576A TWI750540B (zh) 2019-11-22 2019-11-22 電腦系統及複合式散熱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1962A TW202121962A (zh) 2021-06-01
TWI750540B true TWI750540B (zh) 2021-12-21

Family

ID=77516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2576A TWI750540B (zh) 2019-11-22 2019-11-22 電腦系統及複合式散熱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505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8944B (zh) * 2021-06-02 2022-06-2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裝置
TWI786674B (zh) * 2021-06-09 2022-12-1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散熱組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12807B2 (en) * 2003-09-30 2006-03-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hermal dissipation assembly and fabrication method for electronics drawer of a multiple-drawer electronics rack
TW201703403A (zh) * 2015-05-04 2017-01-16 咕果公司 冷卻資料中心中之電子裝置
CN109192711A (zh) * 2018-09-21 2019-01-11 禾臻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风冷液冷组合式热超导板式散热器
TW201909720A (zh) * 2017-07-19 2019-03-01 美商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電子器件冷卻系統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12807B2 (en) * 2003-09-30 2006-03-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hermal dissipation assembly and fabrication method for electronics drawer of a multiple-drawer electronics rack
TW201703403A (zh) * 2015-05-04 2017-01-16 咕果公司 冷卻資料中心中之電子裝置
TW201909720A (zh) * 2017-07-19 2019-03-01 美商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電子器件冷卻系統
CN109192711A (zh) * 2018-09-21 2019-01-11 禾臻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风冷液冷组合式热超导板式散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1962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05871B (zh) 資料中心冷卻系統,用於冷卻資料中心中之電子熱產生裝置之方法以及沈浸式伺服器托盤總成
JP7019981B2 (ja) 冷却装置、冷却システム及び電子装置の冷却方法
US7518861B2 (en) Device cooling system
JP6015675B2 (ja) 冷却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US10036597B2 (en) Evaporator with simplified assembly for diphasic loop
TWI750540B (zh) 電腦系統及複合式散熱系統
US7525801B2 (en) Computer module
US9529395B2 (en) Liquid temperature control cooling
WO2013018667A1 (ja) 冷却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2009529237A (ja) サーバーベースデータセンタを冷却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10201114B2 (en) Removable board with cooling system for chassis-based electronic equipment
BRPI0901418B1 (pt) Sistema de refrigeração de equipamentos compactos
TW201712286A (zh) 均熱板
CN112822906A (zh) 计算机系统及复合式散热系统
JP6536406B2 (ja) 電子機器収容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冷却システム
JP2010010204A (ja) 沸騰冷却装置
US10928869B2 (en)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JP2013007501A (ja) 冷却装置
US20130213075A1 (en) Electronics cabinet and rack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EP1923770A1 (en) Computer module
KR20140055824A (ko) 전자부품용 대류 순환형 냉각장치
WO2013089162A1 (ja) 薄型電子機器の冷却構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装置
WO2015072128A1 (ja) 配管構造、それを用いた冷却装置、および冷媒蒸気輸送方法
CN107046793A (zh) 液冷式服务器系统
TWI787856B (zh) 電子裝置及散熱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