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5414B - 用於桌鋸的精度可調式定角規 - Google Patents

用於桌鋸的精度可調式定角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5414B
TWI745414B TW106126629A TW106126629A TWI745414B TW I745414 B TWI745414 B TW I745414B TW 106126629 A TW106126629 A TW 106126629A TW 106126629 A TW106126629 A TW 106126629A TW I745414 B TWI745414 B TW I7454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able
main body
edge surface
biasing member
i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6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8499A (zh
Inventor
安德 佛洛勒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羅伯特博斯奇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羅伯特博斯奇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羅伯特博斯奇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8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8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5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541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GACCESSORY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WORK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S; TOOLS FOR WORK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S; SAFETY DEVICES FOR WOOD WORKING MACHINES OR TOOLS
    • B27G5/00Machines or devices for working mitre joints with even abutting ends
    • B27G5/02Machines or devices for working mitre joints with even abutting ends for sawing mitre joints; Mitre boxes
    • B27G5/023Machines or devices for working mitre joints with even abutting ends for sawing mitre joints; Mitre boxes the mitre angle being adjusted by positioning a workpiece relative to a fixed sa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BSAW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7B25/00Feeding devices for timber in saw mills or sawing machines; Feeding devices for trees
    • B27B25/10Manually-operated feeding or pressing accessories, e.g. pus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BSAW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7B5/00Sawing machines working with circular or cylindrical saw blades; Components or equipment therefor
    • B27B5/16Saw benches
    • B27B5/22Saw benches with non-feedable circular saw blade
    • B27B5/222Saw benches with non-feedable circular saw blade the saw blade being arranged underneath the work-table; Guid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work-tabl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Sawing (AREA)
  •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Household Us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與一桌鋸一起使用之可調式定角規,其包括一定角附接件(miter attachment)及耦接至該定角附接件之一可調式導桿。該定角附接件擱置在該桌鋸之一工作表面上。該導桿容納於該工作表面中之一狹槽中。該導桿包括:一主體,其具有平行於該狹槽之側壁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一可調式主體,其具有平行於該第一表面之一第三表面;及一可變形偏置構件。該可調式主體耦接至該主體,且可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滑動,在該第一位置中該第二邊緣表面與該第三邊緣表面共面,在該第二位置中該第二邊緣表面與該第三邊緣表面不共面。該偏置構件配置在該主體與該可調式主體之間且使該可調式主體朝向該第二位置偏置。

Description

用於桌鋸的精度可調式定角規
此申請案係關於用於桌鋸之定角規之領域,且特定言之係關於用於桌鋸之可調式定角規。
在材料處理中,例如對木材或類似材料進行切割,能夠精確地控制工件與鋸片之相對移動以確保所得切割以所需尺寸形成係至關重要的。然而,當例如進行不規則形狀、彎曲及成角度之切割時,精確地控制工件與鋸片之相對移動可具有挑戰性。因此,已開發出導引表面,該導引表面可牢固但可移動地附接至切割裝置以提供在切割過程期間導引工件與鋸片之相對移動的穩定表面。
特定而言,已開發出定角規以在利用桌鋸進行成角度之切割時導引工件。如圖1中所示,桌鋸10包括鋸片12及桌面14,工作表面20及該桌面14中形成有狹槽18。桌鋸10亦包括定角規22,該定角規包括定角附接件26及定角桿30。定角桿30以滑動方式容納於狹槽18中以將定角規22以可滑動方式耦接至桌面14。當桌鋸10用於執行不需要定角規22之切割操作時,可藉由將定角桿30完全滑出狹槽18而自桌面14移除定角規22。定角附接件26以可旋轉方式耦接至定角桿30且具有平坦定角表面34,該平坦定角表面為工件提供穩定的導引表面。定角表面34在圖1中不可 見,但藉由箭頭指示其位置。因此,由於定角桿30藉由狹槽18以旋轉方式相對於工作表面20固定,因此以旋轉方式調整定角桿30上之定角附接件26設定定角表面34相對於鋸片12之角度,且由此設定定角表面34所支撐之工件相對於鋸片12之角度。
如圖2中所示,形成於工作表面20及桌面14中之狹槽18具有「t」形,包括主要開口38及接合開口42。主要開口38包括相對且朝向彼此形成之第一壁46及第二壁50。第一壁46及第二壁50以第一距離D1彼此間隔開。第一壁46及第二壁50垂直於工作表面20形成,使得其為豎直的,如圖2中所示。接合開口42形成於主要開口38內,且包括相對且朝向彼此之第三壁54及第四壁58。第三壁54及第四壁58平行於第一壁46及第二壁50,使得第三壁54及第四壁58亦為豎直的。第三壁54及第四壁58以大於第一距離D1之第二距離D2彼此間隔開。因此,接合開口42形成為主要開口38中之較寬切口。狹槽18進一步包括形成於第一壁46與第三壁54之間的第五壁62,及形成於第二壁50與第四壁58之間的第六壁66。第五壁62及第六壁66垂直於第一壁46、第二壁50、第三壁54及第四壁58,使得第五壁62及第六壁66為水平的。
如圖3中所示,定角桿30通常以配合方式成形以在狹槽18內滑動。定角桿30包括經建構以在第一壁46與第二壁50之間滑動的主要部分70及經建構以在第三壁54與第四壁58之間滑動的接合部分74。因此,主要部分70具有小於距離D1(圖2中所示)之第一寬度W1,且接合部分74具有大於第一距離D1且小於第二距離D2(圖2中所示)之第二寬度W2。因此,定角桿30之接合部分74接合在狹槽18之接合開口42內且防止定角 桿30在垂直於工作表面20之方向上被拉出狹槽18。
通常,定角規22為桌鋸10之獨立附件且經建構為視需要可重複插入且可自桌鋸10移除。因此,定角桿30與狹槽18之相對尺寸必須經設定大小以便允許定角規平滑地滑動。另外,形成於不同桌鋸10中之狹槽18可不具有相同的第一距離D1及第二距離D2。因此,主要部分70及接合部分74必須經設定大小以便適配在具有某些尺寸變化之狹槽18內。最後,狹槽18及定角桿30中之每一者將製造為具有在製造公差內之尺寸。因此,每一狹槽18及每一定角桿30將具有唯一尺寸,且狹槽18及定角桿30必須經設定大小以適應以配合方式形成之部件的製造公差。
如圖3中所示,歸因於狹槽18及定角桿30之前述大小要求及變化,定角桿30之主要部分70與狹槽18之主要開口38之間可存在間隙78。此等間隙78防止定角桿30緊緊地靠在狹槽18之第一壁46及第二壁50上。因此,當在由定角表面34導引之工件上施加壓力時,該壓力被傳遞通過定角附接件26且傳遞至定角桿30中,且定角桿30在狹槽18內移動直至主要部分70接觸狹槽18之第一壁46及第二壁50中之一者。定角桿30之此移動阻礙在工件中精確地形成切割,此係因為其阻礙相對於鋸片12精確地控制定角規22之位置,且由此阻礙相對於鋸片12精確地控制工件之位置。
鑒於前述內容,顯而易見的係,需要一種可防止定角桿在狹槽內之非所需移動的用於桌鋸之可調式定角規。亦需要一種可調整至各種狹槽之尺寸的用於桌鋸之可調式定角規。亦需要一種實現定角桿之寬度之簡單調整的用於桌鋸之可調式定角規。
在本發明之一個較佳實施方式中,一種用於定角規之可調式導引件經建構以容納於形成於桌鋸之工作表面中的狹槽中。該狹槽具有相對且平行於彼此配置的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該導引件包括主體,其具有當可調式導引件容納於狹槽中時實質上平行於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延伸之第一邊緣表面。該導引件進一步包括可調式主體,其具有實質上平行於第一邊緣表面延伸之第二邊緣表面。可調式主體以可滑動方式耦接至主體以便可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滑動。在第一位置中,第二邊緣表面實質上與第一邊緣表面共面。在第二位置中,第二邊緣表面實質上與第一邊緣表面不共面。該導引件進一步包括可變形偏置構件,其配置在主體與可調式主體之間且經建構以使可調式主體朝向第二位置偏置。
在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中,一種可調式定角規經建構以與桌鋸一起使用。該桌鋸具有工作表面及形成於該工作表面中之狹槽。該狹槽具有彼此相對配置的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該可調式定角規包括定角附接件,其具有經建構以擱置於桌鋸之工作表面上的實質上平坦支撐表面。該可調式定角規進一步包括可調式導桿,其以可旋轉方式耦接至定角附接件之支撐表面且經建構以容納於形成於桌鋸之工作表面中之狹槽中。該可調式導桿包括主體,其具有彼此相對配置且實質上垂直於支撐表面的第一邊緣表面及第二邊緣表面。該可調式導桿進一步包括可調式主體,其具有實質上平行於第一邊緣表面及第二邊緣表面延伸之第三邊緣表面。可調式主體以可滑動方式耦接至主體以便可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滑動。在第一位置中,第三邊緣表面實質上與第二邊緣表面共面。在第二位 置中,第三邊緣表面實質上與第二邊緣表面不共面。可調式導桿進一步包括可變形偏置構件,其配置在主體與可調式主體之間且經建構以使可調式主體朝向第二位置偏置。
10:桌鋸
12:鋸片
14:桌面
18:狹槽
20:工作表面
22:定角規
26:定角附接件
30:定角桿
34:平坦定角表面
38:主要開口
42:接合開口
46:第一壁
50:第二壁
54:第三壁
58:第四壁
62:第五壁
66:第六壁
70:主要部分
74:接合部分
78:間隙
100:可調式定角規
104:定角附接件
108:定角桿
112:支撐表面
116:定角表面
120:主體
124:可調式主體
128:可變形偏置構件
136:主要部分
140:接合部分
144:第一邊緣表面
148:第二邊緣表面
152:第三邊緣表面
156:第四邊緣表面
160:最上部表面
164:臂
168:面朝外的表面
172:面朝內的表面
176:凹口
180:臂支撐表面
184:保持表面
188:第一側表面
192:第二側表面
196:第一緊固件開口
200:第二緊固件開口
204:緊固件
208:主體
212:頭部
216:較長尺寸
220:較短尺寸
224:卡鉤
226:卡鉤端
228:自由端
232:彎曲部
236:卡鉤開口
A1:幅度
D1:第一距離
D2:第二距離
L1:長度
L2:長度
W1:第一寬度
W2:第二寬度
W3:第三寬度
W4:第四寬度
X:縱向方向
圖1描繪包括桌面及定角規之桌鋸的透視圖。
圖2描繪形成於圖1中所示之桌鋸之桌面中的狹槽之前局部視圖。
圖3描繪容納於圖2中所示之狹槽內的圖1之定角規之定角桿的前局部視圖。
圖4描繪包括定角附接件及定角桿且經建構以與圖1中所示之桌鋸一起使用的可調式定角規之較佳實施方式之透視圖。
圖5描繪包括主體、可調式主體及偏置構件的圖4之可調式定角規之定角桿之透視圖。
圖6A描繪在第一位置中之圖5之定角桿前局部視圖。
圖6B描繪在第二位置中之圖5之定角桿前局部視圖。
圖7描繪圖4之可調式定角規之定角桿的分解視圖。
圖8描繪圖5之定角桿的局部透視圖。
圖9描繪圖5之定角桿之主體及偏置構件的局部透視圖。
圖4描繪根據本發明之可調式定角規100,該可調式定角規經建構以用於桌鋸,諸如上文所描述及圖1中所示之桌鋸10。定角規100包括定角附接件104及定角桿108。定角附接件104以可旋轉、可調整之方 式安裝至定角桿108,該定角桿經建構以容納於圖1及圖2中所示之狹槽18中,如下文更詳細地描述。定角桿108在容納於狹槽18中時可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選擇性地調整以接合所述狹槽之第一壁46及第二壁50。
定角附接件104包括支撐表面112及定角表面116,該支撐表面經建構以擱置於桌面14之工作表面20(圖1中所示)上,該定角表面經建構以提供可抵靠其導引工件之穩定、平坦表面。支撐表面112在圖4中不可見,但藉由箭頭來指示其位置。支撐表面112及定角表面116中之每一者為實質上平坦的,且定角表面116實質上垂直於支撐表面112配置,使得當支撐表面112擱置於工作表面20(圖1中所示)上時定角表面116在桌面14上方延伸。如下文更詳細地描述,定角附接件104相對於定角桿108可旋轉以調整定角表面116相對於鋸片12(圖1中所示)之角度。
定角桿108在縱向方向X上延伸長度L1(圖5中所示)。當定角桿108容納於狹槽18內時,縱向方向X平行於鋸片12(圖1中所示)。因此,當可調式定角規100耦接至桌鋸10(圖1中所示)時,以旋轉方式調整定角表面116相對於定角桿108之縱向方向X之角度調整定角表面116相對於鋸片12之角度。由於定角桿108充當定角表面116相對於鋸片12之角度的旋轉導引件,因此定角桿108在本文中亦可被稱作「可調式導引件」。
如圖5、圖6A及圖6B中更詳細地展示,可調式定角規100之定角桿108包括主體120、可調式主體124及可變形之偏置構件128。主體120支撐可調式主體124及偏置構件128,使得主體120、可調式主體124及偏置構件128經建構以容納於狹槽18(圖1及圖2中所示)內。
如圖6A及圖6B中所示,主體120包括主要部分136及接 合部分140。主要部分136包括相對且平行於彼此且背離彼此配置之第一邊緣表面144及第二邊緣表面148。第一邊緣表面144與第二邊緣表面148以第三寬度W3間隔開,該第三寬度小於狹槽18之第一壁46與第二壁50之間的距離D1(圖2中所示)。接合部分140包括相對且平行於彼此且背離彼此配置之第三邊緣表面152及第四邊緣表面156。第三邊緣表面152與第四邊緣表面156以第四寬度W4間隔開,該第四寬度大於距離D1且小於第三壁54與第四壁58之間的距離D2(圖2中所示)。因此,定角桿108之主體120經設定大小且經建構以與狹槽18配合地接合以便可沿縱向方向X滑動。
主體120亦包括經建構以支撐可調式主體124及偏置構件128之最上部表面160。最上部表面160垂直於第一邊緣表面144、第二邊緣表面148、第三邊緣表面152及第四邊緣表面156,且當定角桿108容納於狹槽18(圖1中所示)內時平行於桌鋸10之工作表面20。
主體120亦包括在最上部表面160上方延伸之臂164。臂164包括面朝外的表面168及面朝內的表面172,該面朝外的表面與主要部分136之第二邊緣表面148為同延的,該面朝內的表面平行於面朝外的表面168且面向相反方向。臂164進一步包括形成於面朝內的表面172中之凹口176。凹口176包括平行於面朝內的表面172且面向相同方向之臂支撐表面180。凹口176亦包括保持表面184,該保持表面在臂支撐表面180與面朝內的表面172之間延伸且垂直於臂支撐表面180及面朝內的表面172。凹口176經建構以容納偏置構件128之一部分,使得偏置構件128之該部分藉由臂支撐表面180及保持表面184而保持在凹口176中。
可調式主體124一般成形為實質上沿定角桿108之整個長度 L1延伸的矩形稜柱。可調式主體124經建構以擱置於主要部分136之最上部表面160上且與臂164間隔開。如下文更詳細地解釋,可調式主體124可沿主體120之最上部表面160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在朝向及遠離臂164之方向上滑動。因此,可調式主體124可在垂直於縱向方向X(圖4及圖5中所示)之方向上滑動。如下文更詳細地解釋,可調式主體124不可在平行於縱向方向X之方向上滑動。
可調式主體124包括相對且平行於彼此配置且實質上沿定角桿108之整個長度L1延伸的第一側表面188及第二側表面192。第一側表面188及第二側表面192平行於主體120之第一邊緣表面144及第二邊緣表面148。第一側表面188與第一邊緣表面144面向相同方向,且第二側表面192面朝向臂164之面朝內的表面172。
當可調式主體124在第一位置中時,如圖6A中所示,第一側表面188實質上與第一邊緣表面144共面。對比而言,當可調式主體124在第二位置中時,如圖6B中所示,第一側表面188實質上與第一邊緣表面144不共面。實情為,當可調式主體124在第二位置中時,可調式主體124之第一側表面188與主要部分136之第二邊緣表面148間隔得比第三寬度W3更遠。換言之,當可調式主體124在第二位置中時,可調式主體124之第一側表面188距第二邊緣表面148之距離比第一邊緣表面144距第二邊緣表面148之距離更遠。
現轉至圖7,主體120包括形成於最上部表面160中之複數個第一緊固件開口196。類似地,可調式主體124包括複數個第二緊固件開口200,其中每一者對應於各別第一緊固件開口196。可調式定角規100亦 包括複數個緊固件204,其中每一者對應於各別第一緊固件開口196及第二緊固件開口200。當可調式主體124擱置於主體120之最上部表面160上時(如圖5中所示),第二緊固件開口200與第一緊固件開口196重疊,使得緊固件204可插入穿過第二緊固件開口200且插入至第一緊固件開口196中。
緊固件204中之每一者包括主體208及頭部212。主體208及頭部212經設定大小,使得主體208能夠穿過各別第二緊固件開口200但頭部212不能夠穿過各別第二緊固件開口200。緊固件204中之每一者之主體208帶有螺紋,且第一緊固件開口196中之每一者帶有互補的螺紋以使主體208中之每一者能夠以可旋擰之方式與各別第一緊固件開口196接合。第二緊固件開口200中之每一者呈長方形或矩形形狀,且包括垂直於定角桿108之縱向方向X的較長尺寸216,及平行於定角桿108之縱向方向X的較短尺寸220。第二緊固件開口200中之每一者之較長尺寸216及較短尺寸220大於主體208,以使得緊固件204中之每一者之主體208能夠相對於可調式主體124滑動。第二緊固件開口200中之每一者之較長尺寸216大於較短尺寸220,使得主體208能夠沿較長尺寸216滑動但不能夠沿較短尺寸220滑動。換言之,第二緊固件開口200經建構以實現可調式主體124與緊固件204之間在垂直於縱向方向X之方向上但不在平行於縱向方向X之方向上的相對滑動。
當組裝定角桿108且將可調式主體124擱置於主體120之最上部表面160上時,緊固件204之主體208插入穿過可調式主體124中之第二緊固件開口200,且以可旋擰之方式與主體120中帶互補螺紋之第一緊固 件開口196接合。因此,緊固件204的位置相對於主體120固定,但由於第二緊固件開口200可沿主體208滑動,因此可調式主體124能夠沿緊固件204滑動。藉由沿位置相對於主體120固定的緊固件204滑動,可調式主體124可相對於主體120滑動。可調式主體124相對於主體120之滑動移動使得可調式主體124能夠在第一位置(圖6A中所示)與第二位置(圖6B中所示)之間移動。當可調式主體124在相對於主體120之所要位置時,將緊固件204之主體208進一步旋擰至第一緊固件開口196中使頭部212與可調式主體124接觸,以經由壓力鎖定可調式主體124相對於主體120之位置。為了調整可調式主體124相對於主體120之位置,從第一緊固件開口196中部分旋出緊固件204之主體208移除頭部212與可調式主體124之接觸,且釋放鎖定可調式主體124相對於主體120之位置的壓力。
如圖6A及圖6B中所示,偏置構件128經建構以擱置於可調式主體124之第二側表面192及主體120之面朝內的表面172上,且使第二側表面192遠離面朝內的表面172偏置。如圖7中所示,偏置構件128為包括卡鉤224及自由端228之波形彈簧,該卡鉤形成於卡鉤端226處,該自由端以偏置構件128之長度L2與卡鉤端226分隔開。偏置構件128包括沿長度L2之複數個彎曲部232且可藉由壓縮彎曲部232而變形以使偏置構件128變直。當偏置構件128之波形彈簧靜止時,彎曲部232具有幅度A1。壓縮偏置構件128之彎曲部232減小幅度A1,此增加長度L2。當從偏置構件128移除壓縮時,彎曲部232之幅度A1增大,此減小長度L2。長度L2始終大於定角桿108之長度L1(圖5中所示)的50%。
如圖6A中所示,當調整主體124在第一位置中時,偏置構 件128在調整主體124之第二側表面192與主體120之臂支撐表面180之間經壓縮。因此,偏置構件128之幅度A1減小。如圖6B中所示,當調整主體124在第二位置中時,釋放偏置構件128在調整主體124之第二側表面192與主體120之臂支撐表面180之間的壓縮被釋放。因此,偏置構件128之幅度A1增大。因此,偏置構件128經建構以使可調式主體124偏置至第二位置中。
如圖8中所示,偏置構件128之卡鉤224經建構以容納於卡鉤開口236中,該卡鉤開口形成於主體120之臂164之凹口176的臂支撐表面180中。如圖9中更詳細地展示,卡鉤開口236可延伸穿過臂164,穿過面朝內的表面172及面朝外的表面168兩者。然而,在替代性實施方式中,卡鉤開口236可僅部分延伸至臂164中。卡鉤224在卡鉤開口236中之接合將偏置構件128之卡鉤端226保持在相對於主體120之固定位置處。因此,當壓縮偏置構件128之彎曲部232且偏置構件128之長度L2增加時,自由端228(圖7中所示)沿縱向方向X遠離定角附接件104移動。相反,當不壓縮偏置構件128之彎曲部232且偏置構件128之長度L2減小時,自由端228沿縱向方向X朝向定角附接件104移動。
在使用時,如圖4中所示組裝定角規100,且將定角桿108以可滑動方式插入至圖1中所示之桌鋸10之桌面14中的狹槽18中,使得可調式主體124實質上與工作表面20齊平,且定角附接件104之支撐表面112擱置在桌面14之工作表面20上。一旦插入至狹槽18(圖2中所示)中,則定角桿108可經調整以藉由將可調式主體124從第一位置(圖6A中所示)移動至第二位置(圖6B中所示)來防止定角規100相對於桌鋸10之非所 要移動。
首先,將定角桿108插入至狹槽18中,使得接合部分140容納於接合開口42內且主體120之第二邊緣表面148與狹槽18之第二壁50接觸。一旦定角桿108以此方式配置於狹槽18中,則從第一緊固件開口196部分旋出緊固件204之主體208將可調式主體124從固持在緊固件204之頭部212與主體120之最上部表面160之間釋放。一旦可調式主體124沿緊固件204自由滑動,則偏置構件128從可調式主體124之第二側表面192與主體120之臂支撐表面180之間的壓縮中釋放。當對偏置構件128之壓縮被釋放時,彎曲部232之幅度A1增大,其迫使可調式主體124遠離臂164。第二緊固件開口200沿緊固件204滑動,且可調式主體124在垂直於縱向方向X之方向上移動直至可調式主體124之第一側表面188接觸狹槽18之第一壁46(圖2中所示)且可調式主體124在第二位置中。一旦可調式主體124在第二位置中,則將緊固件204之主體208旋擰回至第一緊固件開口196中將可調式主體124按壓在緊固件204之頭部212與主體120之最上部表面160之間,從而將可調式主體124保持在第二位置中。
在主體120之主要部分136接觸狹槽18之主要開口38之第一壁46及第二壁50的情況下,不需要將可調式主體124從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以防止定角規100相對於桌鋸10之非所要移動。
在本文中已僅藉助於實例而非限制地呈現用於桌鋸之定角規之一或多個實施方式的前述詳細描述。將認識到,存在可無需合併本文中所描述之其他特徵及功能而獲得本文中所描述之某些個別特徵及功能的優勢。此外,將認識到,上文所揭示之實施方式之各種替代例、修改、變化或改良以及其他特徵及功能或其替代例可合乎需要地合併至許多其他不同實施方式、系統或應用中。其中當前未預見到或未預期之替代例、修改、變化或改良可隨後由熟習此項技術者來進行,且亦意欲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涵蓋。因此,任何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圍不應限於本文中所含實施方式之描述。
100:可調式定角規
104:定角附接件
108:定角桿
112:支撐表面
116:定角表面
X:縱向方向

Claims (20)

  1. 一種用於一定角規之可調式導引件,其經建構以容納於形成於一工作表面中之一狹槽中,該狹槽具有相對且平行於彼此配置的一第一側壁及一第二側壁,該導引件包含:一主體,其具有當該可調式導引件容納於該狹槽中時實質上平行於該第一側壁及該第二側壁延伸之一第一邊緣表面;一可調式主體,其具有實質上平行於該第一邊緣表面延伸之一第一側表面,該可調式主體以可滑動方式耦接至該主體以便可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滑動,在該第一位置中該第一側表面實質上與該第一邊緣表面共面,在該第二位置中該第一側表面實質上與該第一邊緣表面不共面;及一可變形偏置構件,其配置在該主體與該可調式主體之間且經建構以使該可調式主體朝向該第二位置偏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調式導引件,其中:該主體之該第一邊緣表面沿該可調式導引件之一縱向方向延伸;且該可調式主體可在實質上垂直於該縱向方向之一方向上滑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可調式導引件,其中該可調式主體不可在實質上平行於該縱向方向之一方向上滑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可調式導引件,其中:該主體具有在該縱向方向上延伸之一主體長度;該偏置構件具有在該縱向方向上延伸之一偏置構件長度;且當該可調式主體在該第一位置及該第二位置中時,該偏置構件長度為該 主體長度之至少50%。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可調式導引件,其中該偏置構件長度在該可調式主體處於該第一位置中時比在該可調式主體處於該第二位置中時更長。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調式導引件,其中:該主體包括垂直於該第一邊緣表面配置之一最上部表面;且該最上部表面經建構以支撐該可調式主體及該偏置構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可調式導引件,其中:該主體進一步包括自該最上部表面延伸之一臂;且該偏置構件配置在該臂與該可調式主體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可調式導引件,其中:該臂包括實質上平行於該第一邊緣表面配置之一支撐表面;且該偏置構件配置在該支撐表面與該可調式主體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可調式導引件,其中該支撐表面包括一開口,該開口經建構以容納該偏置構件之一端以使得該偏置構件之該端為位置上固定的。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可調式導引件,其中:該最上部表面包括複數個第一緊固件開口;且該可調式主體包括複數個第二緊固件開口,其經建構以使得當該可調式主體在該第一位置及該第二位置中時,每一第二緊固件開口與一各別第一緊固件開口重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可調式導引件,其進一步包含: 複數個緊固件,每一緊固件對應於一各別第一緊固件開口及第二緊固件開口,其中每一緊固件經建構以經由該各別第二緊固件開口被可滑動地容納,其中每一第一緊固件開口包括一螺紋部分,且其中每一緊固件包括一配合螺紋部分,該配合螺紋部分經建構以配合旋擰之方式容納於該各別第一緊固件開口之該螺紋部分中。
  12. 一種用於與一桌鋸一起使用之可調式定角規,該桌鋸具有一工作表面及形成於該工作表面中之一狹槽,該狹槽具有彼此相對配置的一第一側壁及一第二側壁,該可調式定角規包含:一定角附接件(miter attachment),其具有經建構以擱置於該桌鋸之該工作表面上之一實質上平坦支撐表面;一可調式導桿,其以可旋轉方式耦接至該定角附接件之該支撐表面且經建構以容納於形成於該桌鋸之該工作表面中之該狹槽中,該可調式導桿包括:一主體,其具有彼此相對配置且實質上垂直於該支撐表面之一第一邊緣表面及一第二邊緣表面;一可調式主體,其具有實質上平行於該第一邊緣表面及該第二邊緣表面延伸之一第一側表面,該可調式主體以可滑動方式耦接至該主體以便可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滑動,在該第一位置中該第一側表面實質上與該第一邊緣表面共面,在該第二位置中該第一側表面實質上與該第一邊緣表面不共面;及一可變形偏置構件,其配置在該主體與該可調式主體之間且經建構以使 該可調式主體朝向該第二位置偏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可調式定角規,其中:當該可調式導桿容納於該狹槽中時,該第二邊緣表面經建構以靠在該狹槽之該第二側壁上;且當該可調式導桿容納於該狹槽中時,該第一側表面經建構以靠在該狹槽之該第一側壁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可調式定角規,其中:在該可調式主體處於該第二位置中時,當該可調式導桿容納於該狹槽中時,該第一邊緣表面不靠在該狹槽之該第一側壁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可調式定角規,其中該可調式主體可在實質上垂直於該第一邊緣表面及該第二邊緣表面之一方向上滑動。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可調式定角規,其中該可調式主體不可在實質上平行於該第一邊緣表面及該第二邊緣表面之一方向上滑動。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可調式定角規,其中:該主體具有在平行於該第一側邊緣表面及該第二側邊緣表面之一方向上延伸的一主體長度;該偏置構件具有在平行於該第一邊緣表面及該第二邊緣表面之一方向上延伸的一偏置構件長度;且當該可調式主體在該第一位置及該第二位置中時,該偏置構件長度為該主體長度之至少50%。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可調式定角規,其中該偏置構件長度在該可調式主體處於該第一位置中時比在該可調式主體處於該第二位置中時 更長。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可調式定角規,其中:該主體包括平行於該支撐表面配置之一最上部表面;且該最上部表面經建構以支撐該可調式主體及該偏置構件。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可調式定角規,其中:該主體進一步包括自該最上部表面延伸之一臂;且該偏置構件配置在該臂與該可調式主體之間。
TW106126629A 2016-08-04 2017-08-04 用於桌鋸的精度可調式定角規 TWI7454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228,349 US10166692B2 (en) 2016-08-04 2016-08-04 Precision adjustable miter gauge for a table saw
US15/228349 2016-08-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8499A TW201808499A (zh) 2018-03-16
TWI745414B true TWI745414B (zh) 2021-11-11

Family

ID=59523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6629A TWI745414B (zh) 2016-08-04 2017-08-04 用於桌鋸的精度可調式定角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66692B2 (zh)
CN (1) CN109789594A (zh)
DE (1) DE112017003385T5 (zh)
TW (1) TWI745414B (zh)
WO (1) WO20180248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75109B1 (en) 2018-04-30 2020-12-29 Kreg Enterprises, Inc. Adaptive cutting system
US11084110B2 (en) 2019-03-29 2021-08-10 Jessem Tool Company Miter gauge assembly
CN112192664A (zh) * 2020-09-11 2021-01-08 孔令峰 一种折叠式木工锯台
US11565361B2 (en) 2021-01-07 2023-01-31 Henry Wang Blade cleaner
US11958120B2 (en) * 2021-09-10 2024-04-16 Woodpeckers, Llc Miter bar
USD981457S1 (en) * 2021-09-10 2023-03-21 Woodpeckers, Llc Miter bar
US11548108B1 (en) 2022-01-13 2023-01-10 Henry Wang Zeroplay miter ba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2581A (en) * 1993-12-20 1995-04-04 Hurd; Jonathan H. Adjustable miter bar
TWM280241U (en) * 2005-06-03 2005-11-11 Univ Kao Yuan Automatic projector
CN201594070U (zh) * 2009-12-25 2010-09-29 江苏惠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光谱仪样品池的样品放置槽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726A (en) 1893-08-22 Paul pryibil
US2685824A (en) * 1951-11-03 1954-08-10 Agnes Moran Coop Pressure controlled locating device
US3941038A (en) * 1974-11-06 1976-03-02 The Deritend Engineering Co. Ltd. Die-cutting
US5029505A (en) * 1990-02-07 1991-07-09 Southeastern Die Company, Inc. Steel rule die holder
US5097601A (en) * 1990-08-13 1992-03-24 American Machine & Tool Company, Inc. Miter gauge with adjustable width lead arm
US5275074A (en) * 1992-08-25 1994-01-04 Taylor Christopher L Miter slider
US5379669A (en) * 1993-08-23 1995-01-10 Roedig; Joseph L. Precision miter gauge
US5735054A (en) * 1995-06-02 1998-04-07 Cole; Jerry W. Fixture for a table saw
CA2177640A1 (en) 1996-02-02 1997-08-03 John W. Bartlett Self-aligning and self-adjusting miter gauge assembly
US6665946B1 (en) 1998-07-17 2003-12-23 Paul Reilly Machine alignment system
US6079701A (en) * 1999-05-24 2000-06-27 Corle; John R. Glass cutter's table
US6237457B1 (en) * 2000-02-02 2001-05-29 Taylor Design Group, Inc. Apparatus for precisely guiding a workpiece relative to a work surface
US6672190B2 (en) * 2000-05-03 2004-01-06 Taylor Design Group, Inc. Precision miter gauge
US6502492B1 (en) * 2000-09-15 2003-01-07 Rockler Companies, Inc. Adjustable miter attachment
US6691423B2 (en) * 2001-06-19 2004-02-17 Bench Dog, Inc. Miter gauge
CA2500495A1 (en) * 2005-03-10 2006-09-10 Darrin Eugene Smith Mitre gauge and stock-guiding fence
US7997313B2 (en) * 2006-10-10 2011-08-16 Micro Jig, Inc. Adjustable guide bar for woodworking table slot
CN1986175A (zh) * 2006-12-26 2007-06-27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强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用于斜切割锯上的基准定位机构
US8424434B2 (en) * 2009-04-28 2013-04-23 Robert Bosch Gmbh Universal fence for a power table saw
CN103089879B (zh) * 2011-10-31 2015-01-07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一种悬架式支撑弹簧
JP5974027B2 (ja) * 2014-02-24 2016-08-2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ムシート切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2581A (en) * 1993-12-20 1995-04-04 Hurd; Jonathan H. Adjustable miter bar
TWM280241U (en) * 2005-06-03 2005-11-11 Univ Kao Yuan Automatic projector
CN201594070U (zh) * 2009-12-25 2010-09-29 江苏惠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光谱仪样品池的样品放置槽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36905A1 (en) 2018-02-08
TW201808499A (zh) 2018-03-16
CN109789594A (zh) 2019-05-21
US10166692B2 (en) 2019-01-01
WO2018024877A1 (en) 2018-02-08
DE112017003385T5 (de) 2019-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5414B (zh) 用於桌鋸的精度可調式定角規
US7942174B2 (en) Feather board apparatus and method
US9592623B2 (en) Rip fence having dual adjustment for a power tool
US7997313B2 (en) Adjustable guide bar for woodworking table slot
US20190107136A1 (en) Toggle fixing
JP2005291362A (ja) 構造材の固定装置
US10875156B2 (en) Clamp and an anti-pivot and lock mechanism for a clamp
US8905691B2 (en) Arc surface milling assistant processing device
US20210178627A1 (en) Power tool guide with positive alignment
US20230182277A1 (en) Nailing device
US20190217447A1 (en) Clamp with an anti-pivot and lock mechanism
JP5184051B2 (ja) 可動台のための位置調整機構
US20190224817A1 (en) Pipe pliers
AU2019200014B2 (en) Pipe Pliers
US11305403B2 (en) Vise jaw
JP6069178B2 (ja) 切断用平行定規
US10859110B2 (en) Holder of a fastener
JP6618742B2 (ja) ブレード固定構造
JP2007083488A (ja) 丸鋸定規用クランプ
TW201943508A (zh) 可快速調整開口之工具
JP5536487B2 (ja) チャック装置および爪部材
TWI785835B (zh) 中心虎鉗
JP7205721B2 (ja) 工具本体
JP2011093022A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及び切削工具
JPS637463Y2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