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1903B - 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1903B
TWI741903B TW109142999A TW109142999A TWI741903B TW I741903 B TWI741903 B TW I741903B TW 109142999 A TW109142999 A TW 109142999A TW 109142999 A TW109142999 A TW 109142999A TW I741903 B TWI741903 B TW I74190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layer
dielectric constant
substrate
wafer
low dielectr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2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7592A (zh
Inventor
張家彰
呂長倫
林明宏
Original Assignee
力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力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力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7/134,54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1676983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127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75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19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1903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ure Sensors (AREA)

Abstract

一種感測器,包括第一晶片、擋牆結構以及蓋體。第一晶片包括基底、感測區與低介電常數材料層。感測區位於基底的表面上。低介電常數材料層位於基底內。擋牆結構位於第一晶片上。擋牆結構覆蓋低介電常數材料層的邊緣。蓋體位於擋牆結構上且覆蓋感測區。另提供一種感測器的製造方法。

Description

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積體電路及其製造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一般而言,在具有感測器的積體電路的製造技術中持續使用更窄線寬的電路、低介電常數材料(low-k material)、以及其他方式使感測器微型化且具有更快的操作速度。然而,上述技術存在許多待解決的問題。舉例而言,由於低介電常數材料在運送或製造過程容易發生脆裂(crack)的現象,而會降低感測器的可靠度甚至完全損壞。因此,如何改善低介電常數材料在運送或製造過程發生脆裂的現象,進而提升感測器的可靠度與良率實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的一大挑戰。
本發明提供一種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其可以改善低介電常數材料在運送或製造過程發生脆裂的現象,進而提升感測器的可靠度與良率。
本發明的一種感測器,包括第一晶片、擋牆結構以及蓋體。第一晶片包括基底、感測區與低介電常數材料層。感測區位於基底的表面上。低介電常數材料層位於基底內。擋牆結構位於第一晶片上。擋牆結構覆蓋低介電常數材料層的邊緣。蓋體位於擋牆結構上且覆蓋感測區。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擋牆結構具有遠離蓋體的第一部分與靠近所述蓋體的第二部分,且第一部分圍繞低介電常數材料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晶片為邏輯晶片。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矽穿孔與低介電常數材料層直接接觸。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低介電常數材料層的邊緣內縮於所述基底的邊緣,使基底上具有內縮區,且部分擋牆結構位於內縮區。
本發明的一種感測器的製造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驟。提供第一晶圓,其中第一晶圓包括基底、感測區與低介電常數材料層,感測區位於基底的表面上,低介電常數材料層位於基底內。形成多個溝槽於基底,其中多個溝槽圍繞感測區與低介電常數材料層。形成擋牆結構於第一晶圓上,其中部分擋牆結構位於多個溝槽內,以覆蓋低介電常數材料層的邊緣。配置蓋體於擋牆結構上,以使蓋體覆蓋感測區。切割第一晶圓以形成多個感測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溝槽的剖面形狀包括多邊形、U字型、V字型或其組合。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溝槽包括凹凸形狀。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溝槽包括多邊形、U字型、V字型任二者的組合形狀。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擋牆結構暴露出感測區。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配置蓋體之後與切割第一晶圓之前,更包括形成貫穿基底的矽穿孔以及於矽穿孔上形成導電端子。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提供第一晶圓之前包括接合第二晶圓於第一晶圓相對於感測區的一側上。
基於上述,本發明藉由溝槽的設計,使部分擋牆結構可以位於溝槽內,以覆蓋低介電常數材料層的邊緣,形成低介電常數材料層的邊緣保護結構,因此可以改善低介電常數材料層在運送或製造過程發生脆裂的現象,進而可以提升感測器的可靠度與良率。再者,由於溝槽是使用現有製程所形成,因此在提升感測器的可靠度與良率的同時也不會產生額外的製造成本。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本文所使用之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右、左、前、後、頂部、底部)僅作為參看所繪圖式使用且不意欲暗示絕對定向。
除非另有明確說明,否則本文所述任何方法絕不意欲被解釋為要求按特定順序執行其步驟。
參照本實施例之圖式以更全面地闡述本發明。然而,本發明亦可以各種不同的形式體現,而不應限於本文中所述之實施例。圖式中的層或區域的厚度、尺寸或大小會為了清楚起見而放大。相同或相似之參考號碼表示相同或相似之元件,以下段落將不再一一贅述。
圖1A至圖1F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感測器的部分製造方法的部分剖面示意圖。圖2A至圖2P是本發明的其他不同態樣的溝槽的剖面示意圖。
請參照圖1A,本實施例中,感測器100的製造過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驟。首先,提供第一晶圓110,其中第一晶圓110可以包括基底112、感測區114與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其中感測區114可以位於基底112的表面112a上,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可以位於基底112內,換句話說,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不為重新分佈線(RDL)中的介電層,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A所示,感測區114例如是影像感測區,因此第一晶圓110可以是影像感測(CMOS Image Sensor, CIS)晶圓。然而,本發明不限制感測區114的種類,感測區114的種類可以隨實際設計上的需求而調整,只要感測區114具有感測功能皆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在一些實施例中,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的介電材料例如是磷矽酸鹽玻璃(PSG)、硼磷矽玻璃(BPSG)、氟矽玻璃(FSG)、SiOxCy、旋轉塗佈玻璃、旋轉塗佈聚合物、碳化矽材料、上述的化合物、上述的複合物、上述的組合、或類似物,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應說明的是,儘管圖1A中示意地繪示第一晶圓110包括兩個感測區114,然而,本發明不限制第一晶圓110上感測區114的數量,可以視實際第一晶圓110的大小而定。此外,儘管圖1A中示意地將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繪示成接近基底112表面112a,然而,本發明不限制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在基底112內的位置,可以視第一晶圓110內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的實際設計上的需求而進行調整。
在一些實施例中,提供第一晶圓110之前可以包括接合第二晶圓10於第一晶圓110相對於感測區114的一側上,其中第一晶圓110與第二晶圓10之間可以具有接合層20。在此,第一晶圓110與第二晶圓10可以藉由任何適宜的晶圓對晶圓接合(wafer to wafer bonding)方法進行接合,且圖1A中接合層20的位置為示意地繪示,接合層20的位置也可以是延伸分布於第一晶圓110與第二晶圓10之間,換句話說,接合層20可以是全面形成於第一晶圓110與第二晶圓10之間,其中第一晶圓110與第二晶圓10例如是藉由圖1A中延伸穿過接合層20的虛線分隔開。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第一晶圓110為影像感測晶圓時,第二晶圓10可以是邏輯(logic)晶圓,因此在此晶圓製程整合下,影像感測器的光學鏡頭可以擁有較快的頻率(frequency),提升電子產品的操作性能。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一晶圓110與第二晶圓10皆可以視實際設計上的需求而選擇所需功能的晶圓進行接合,且第二晶圓10也可以再繼續與其他功能晶圓進行接合,即,本發明不侷限應用於兩晶圓之間的接合,也可以應用至多晶圓之間的接合。
請繼續參照圖1A,可以於基底112形成多個溝槽30,其中多個溝槽30圍繞感測區114與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且溝槽30可以暴露出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的邊緣116e,以使後續位於溝槽30中的擋牆結構120可以有效地於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的邊緣116e形成邊緣保護結構。
在一些實施例中,溝槽30例如是藉由雷射(laser)製程或切刀(blade)製程移除部分基底112所形成,其中被移除的部分基底112包括部分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以藉由其他適宜的製程形成溝槽30。
在一些實施例中,溝槽30的剖面形狀可以包括多邊形、U字型、V字型或其組合。舉例而言,如圖1A所示,溝槽30的剖面形狀可以為矩形;如圖2A所示,溝槽30的剖面形狀可以為梯形;如圖2B至圖2D所示,溝槽30的剖面形狀可以為U字型,;如圖2E所示,溝槽30的剖面形狀可以為V字型;如圖2F所示,溝槽30的剖面形狀可以為矩形與V字型的組合。在此,圖2B至圖2D中的U字型差異在於U字型上方延伸段的切線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角度不同,舉例而言,圖2B的U字型上方延伸段的切線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角度為90度。進一步而言,圖2B至圖2D中的U字型可以具有不同的曲率半徑,如圖2B的曲率半徑可以小於圖2D的曲率半徑,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一些實施例中,溝槽30的剖面形狀可以包括凹凸形狀。舉例而言,如圖2G所示,溝槽30的剖面形狀可以為矩形所組成的凹凸形狀;如圖2H所示,溝槽30的剖面形狀可以為梯形所組成的凹凸形狀;如圖2I至圖2K所示,溝槽30的剖面形狀可以為U字型所組成的凹凸形狀;如圖2L所示,溝槽30的剖面形狀可以為V字型所組成的凹凸形狀;如圖2M所示,溝槽30的剖面形狀可以為矩形與V字型的組合所組成的凹凸形狀。在此,圖2I至圖2K中的U字型差異在於U字型上方延伸段的切線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角度不同,舉例而言,圖2I的U字型上方延伸段的切線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角度為90度。進一步而言,圖2I至圖2K中的U字型可以具有不同的曲率半徑,如圖2I的曲率半徑可以小於圖2K的曲率半徑,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前述溝槽30皆可以在同一移除部分基底112的步驟中所形成,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溝槽30也可以藉由多次移除部分基底112與部分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的步驟所形成,換句話說,溝槽30可以包括多邊形、U字型、V字型任二者的組合形狀。舉例而言,如圖2N所示,溝槽30可以包括矩形與梯形之二者的組合形狀;如圖2O所示,溝槽30可以包括矩形與U字型之二者的組合形狀,即第一次移除部分基底112與部分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的步驟可以形成矩形,第二次移除部分基底112與部分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的步驟可以形成梯形/U字型,而形成如圖2N/圖2O所示的組合形狀。此外,如圖2P所示,溝槽30的剖面形狀可以為如圖2N/圖2O所示的組合形狀所組成的凹凸形狀。
應說明的是,本發明不限制溝槽30的剖面形狀為上述態樣,只要溝槽30可以暴露出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的邊緣116e皆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請參照圖1B,可以於第一晶圓110上形成擋牆結構120,其中部分擋牆結構120位於多個溝槽30內,以覆蓋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的邊緣116e。換句話說,擋牆結構120可以是緊鄰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的邊緣116e。在一些實施例中,擋牆結構120可由黏著膠(Adhesive glue)藉由塗佈、印刷等任何適宜的方法來形成。
進一步而言,本實施例藉由溝槽30的設計,使部分擋牆結構120可以位於溝槽30內,以覆蓋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的邊緣116e,形成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的邊緣保護結構,因此可以改善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在運送或製造過程發生脆裂的現象,進而可以提升感測器100的可靠度與良率。再者,由於溝槽30是使用現有製程所形成,因此在提升感測器100的可靠度與良率的同時也不會產生額外的製造成本。
在本實施例中,擋牆結構120於基底112上的正投影可以與感測區114於基底112上的正投影重疊。換句話說,部分擋牆結構120可以位於感測區114上方,以包覆感測區114。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擋牆結構120可以具有其他態樣。
請參照圖1C,於擋牆結構120上配置蓋體130,以使蓋體130覆蓋感測區114。在一些實施例中,蓋體130可以為透明材料,因此來自感測器100外部的光源可以穿過蓋體130以抵達感測區114。舉例而言,蓋體130可以包括玻璃(glass),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此外,蓋體130可以藉由任何適宜的方式配置於擋牆結構120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擋牆結構120可以具有遠離蓋體130的第一部分122與靠近蓋體130的第二部分124,且第一部分122可以圍繞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換句話說,第二部分124可以為擋牆結構120的主體,而第一部分122可以為由第二部分124朝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凸出的凸出部,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請參照圖1D,當後續欲形成的感測器100為背照式(back-side illuminated, BSI)影像感測器時,可以在配置蓋體130之後與切割第一晶圓110之前形成貫穿基底112的矽穿孔(through-silicon via, TSV)140,並於矽穿孔140上形成導電端子150,且矽穿孔140可以與導電端子150電性連接。進一步而言,第二晶圓10可以位於導電端子150與第一晶圓110之間。換句話說,導電端子150與第二晶圓10可以位於第一晶圓110相對於感測區114的方向上,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一些實施例中,矽穿孔140可以與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直接接觸,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一些實施例中,矽穿孔140可以由第一晶圓110延伸貫穿至第二晶圓10的表面10a上,而第二晶圓10可以位於導電端子150與第一晶圓110之間,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一些實施例中,矽穿孔140例如是藉由以下步驟所形成。首先,藉由蝕刻、鑽孔或其他適宜的製程,以形成貫穿基底112的通孔。接著,於通孔中形成晶種(seed)材料及導體材料,以形成矽穿孔140,但本發明對矽穿孔140的形成方式並不加以限制。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端子150可以是焊球等的導電凸塊。導電端子150可以藉由植球製程(ball placement process)以及/或回焊製程(reflow process)來形成。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在一些替代的實施例中,基於設計需求,導電端子150可以具有其他可能的形式以及形狀。
請同時參照圖1E與圖1F,切割第一晶圓110以形成多個感測器100。進一步而言,第一晶圓110上可以具有切割道40。一般而言,為了避免使質地脆弱的低介電常數材料層因切割速率過快而受損,往往無法提高每小時的產出(UPH),而在本實施例中由於切割道40的邊緣40e可以與擋牆結構120重疊,即,切割道40的邊緣40e可以與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的邊緣116e具有一距離d,因此可以將擋牆結構120視為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的邊緣保護結構,進而可以提高每小時的產出。
在一些實施例中,為了進一步將感測器100微型化,切割道40的寬度W可以小於150微米,以使第一晶圓110可以單離出更多的第一晶片110,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一些實施例中,因應不同的材料可以選擇不同尺寸的切刀,因此切割道40會具有不同寬度W,舉例而言,寬度W可以包括寬度W1與寬度W2,其中大尺寸切刀可以用於切割基底112而形成寬度較大的寬度W1,而小尺寸切刀可以用於切割蓋體130而形成寬度較小的寬度W2。此外,如圖1E至圖1F所示,大尺寸切刀可以切割至部分蓋體130,以使感測器100的邊緣形成階梯結構。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在未繪示的實施例中,切割道也可以具有均一寬度。
經過上述製程後即可大致上完成本實施例之感測器100的製作。感測器110,包括第一晶片110、擋牆結構120以及蓋體130。第一晶片110包括基底112、感測區114與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感測區114位於基底112的表面112a上。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位於基底112內。擋牆結構120位於第一晶片110上。擋牆結構120覆蓋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的邊緣116e。蓋體130位於擋牆結構120上且覆蓋感測區114。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底112的邊緣112e可以夾於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的邊緣116e與蓋體130的邊緣130e之間。換句話說,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的邊緣116e最靠近感測區114,而蓋體130的邊緣130e最遠離感測區114。
在一些實施例中,低介電常數材料層116的邊緣116e可以是內縮於基底112的邊緣112e,使基底112上具有內縮區,且部分擋牆結構120可以位於內縮區,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晶片110可以藉由矽穿孔140與導電端子150電性連接,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應說明的是,由於第一晶片是由第一晶圓單離出來的晶片,因此第一晶片與第一晶圓使用相同標號表示。此外,第二晶圓可以單離出第二晶片。
圖3A至圖3D是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感測器的部分製造方法的部分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感測器100a與前一實施例的感測器100相似,其類似的構件以相同的標號表示,且具有類似的功能、材質或形成方式,並省略描述。具體而言,圖3A至圖3D繪示接續圖1B的步驟的感測器的製造方法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請參照圖3A,接續圖1B,可以進一步移除部分擋牆結構120,以使擋牆結構120暴露出感測區114。換句話說,擋牆結構120、蓋體130與基底112之間可以形成空腔C,感測區114可以位於空腔C內。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藉由微影蝕刻製程移除部分擋牆結構120,但本發明不限於此。
請同時參照圖3A至圖3D,類似於圖1C至圖1F,形成具有空腔C的擋牆結構120之後,可以於擋牆結構120上配置蓋體130(如圖3A所示),接著,形成矽穿孔140與導電端子150(如圖3B所示),然後,切割第一晶圓110以形成多個感測器100a(如圖3C至圖3D所示)。
綜上所述,本發明藉由溝槽的設計,使部分擋牆結構可以位於溝槽內,以覆蓋低介電常數材料層的邊緣,形成低介電常數材料層的邊緣保護結構,因此可以改善低介電常數材料層在運送或製造過程發生脆裂的現象,進而可以提升感測器的可靠度與良率。再者,由於溝槽是使用現有製程所形成,因此在提升感測器的可靠度與良率的同時也不會產生額外的製造成本。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第二晶圓 20:接合層 30:溝槽 40:切割道 40e、112e、116e、130e:邊緣 100、100a:感測器 110:第一晶圓(第一晶片) 112:基底 112a:表面 114:感測區 116:低介電常數材料層 120:擋牆結構 122:第一部分 124:第二部分 130:蓋體 140:矽穿孔 150:導電端子 C:空腔 W、W1、W2:寬度
圖1A至圖1F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感測器的部分製造方法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2A至圖2P是本發明的其他不同態樣的溝槽的剖面示意圖。 圖3A至圖3D是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感測器的部分製造方法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10:第二晶圓
112e、116e、130e:邊緣
100:感測器
110:第一晶片
112:基底
112a:表面
114:感測區
116:低介電常數材料層
120:擋牆結構
130:蓋體
140:矽穿孔
150:導電端子

Claims (10)

  1. 一種感測器,包括: 第一晶片,包括基底、感測區與低介電常數材料層,其中所述感測區位於所述基底的表面上,所述低介電常數材料層位於所述基底內; 擋牆結構,位於所述第一晶片上,其中所述擋牆結構覆蓋所述低介電常數材料層的邊緣;以及 蓋體,位於所述擋牆結構上且覆蓋所述感測區。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感測器,其中所述基底的邊緣夾於所述低介電常數材料層的所述邊緣與所述蓋體的邊緣之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感測器,其中所述擋牆結構於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與所述感測區於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重疊。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感測器,其中所述擋牆結構、所述蓋體與所述基底之間形成空腔,所述感測區位於所述空腔內。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感測器,更包括第二晶片,接合於所述第一晶片相對於所述感測區的一側上。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感測器,更包括: 矽穿孔,貫穿所述基底;以及 導電端子,位於所述第一晶片相對於所述感測區的方向上,其中所述第一晶片藉由所述矽穿孔與所述導電端子電性連接。
  7. 一種感測器的製造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晶圓,其中所述第一晶圓包括基底、感測區與低介電常數材料層,所述感測區位於所述基底的表面上,所述低介電常數材料層位於所述基底內; 形成多個溝槽於所述基底,其中所述多個溝槽圍繞所述感測區與所述低介電常數材料層; 形成擋牆結構於所述第一晶圓上,其中部分所述擋牆結構位於所述多個溝槽內,以覆蓋所述低介電常數材料層的邊緣; 配置蓋體於所述擋牆結構上,以使所述蓋體覆蓋所述感測區;以及 切割所述第一晶圓以形成多個所述感測器。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感測器的製造方法,更包括切割道,位於所述第一晶圓上,其中所述切割道的邊緣與所述擋牆結構重疊。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感測器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切割道的寬度小於150微米。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感測器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切割道的所述邊緣與所述低介電常數材料層的所述邊緣具有一距離。
TW109142999A 2020-01-07 2020-12-07 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TWI7419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134,543 US11676983B2 (en) 2020-01-07 2020-12-28 Sensor with dam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2957799P 2020-01-07 2020-01-07
US62/957,799 2020-01-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7592A TW202127592A (zh) 2021-07-16
TWI741903B true TWI741903B (zh) 2021-10-01

Family

ID=77908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2999A TWI741903B (zh) 2020-01-07 2020-12-07 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4190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826514A (zh) * 2016-10-10 2018-07-16 法商索泰克公司 前側型影像感測器及用於製造該感測器之方法
TW201904038A (zh) * 2017-06-08 2019-01-16 力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封裝結構及其製程
TW201935673A (zh) * 2018-02-13 2019-09-01 力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感測器封裝體及其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826514A (zh) * 2016-10-10 2018-07-16 法商索泰克公司 前側型影像感測器及用於製造該感測器之方法
TW201904038A (zh) * 2017-06-08 2019-01-16 力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封裝結構及其製程
TW201935673A (zh) * 2018-02-13 2019-09-01 力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感測器封裝體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7592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51836B2 (en) Chip packag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TWI479622B (zh) 晶片封裝體及其形成方法
US9184092B2 (en) Chip packag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TWI505428B (zh) 晶片封裝體及其形成方法
US9613865B2 (en) Semiconductor die and die cutting method
TWI721568B (zh) 堆疊半導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TWI743259B (zh) 基底、分割基底的方法及半導體元件
KR20180053802A (ko) 기판 구조체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기판 구조체
US11935832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11973006B2 (en) Self-aligned contact openings for backside through substrate vias
JP5271610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9450014B2 (en) Backside illumination image sensor chip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US20140217577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JP6341554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0263130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20258866A1 (zh) 晶圆及其制作方法、半导体器件
JP2013042111A (ja) 半導体ウェハ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741903B (zh) 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CN112420627A (zh) 半导体封装件
WO2017038108A1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210210539A1 (en) Sens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230230882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JP2013118312A (ja) 半導体ウェハ、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470760B (zh) 晶片封裝體及其形成方法
JP2013110255A (ja) 半導体ウェハ、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