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1467B - 擺線型減速機 - Google Patents

擺線型減速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1467B
TWI741467B TW108148201A TW108148201A TWI741467B TW I741467 B TWI741467 B TW I741467B TW 108148201 A TW108148201 A TW 108148201A TW 108148201 A TW108148201 A TW 108148201A TW I741467 B TWI741467 B TW I7414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ycloid
cycloidal
disk
hole
disk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8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8635A (zh
Inventor
鐘啟聞
朱恩毅
林泓瑋
曹明立
蔡清雄
Original Assignee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8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86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14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146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3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32Correcting- or balancing-weights or equivalent means for balancing rotating bodies, e.g. vehicle wheels
    • F16F15/322Correcting- or balancing-weights or equivalent means for balancing rotating bodies, e.g. vehicle wheels the rotating body being a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2809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with means for equalising the distribution of load on the planet-whe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3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 F16H2001/32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comprising eccentric crankshafts driving or driven by a g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3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 F16H2001/327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with orbital gear sets comprising an internally toothed ring gear

Abstract

本案關於一種二階減速比擺線型減速機,包含兩組轉盤組,且每一轉盤組包含兩個擺線盤,故本案之擺線型減速機可利用四個擺線盤與對應滾柱相接觸,使每一擺線盤所承受的負荷減少,使擺線型減速機具有較強結構強度。此外,本案之擺線型減速機之偏心組件包含以偏心方式設置於轉軸上之複數個偏心圓柱,每一偏心圓柱設置於對應擺線盤之軸孔內,且複數個偏心圓柱使兩個擺線盤的偏心方向與其餘兩個擺線盤的偏心方向相反,使得擺線型減速機在作動時可達成動平衡。再者,本案之擺線型減速機直接利用連接件穿設各擺線盤之擺線盤孔,使擺線型減速機易於組裝。

Description

擺線型減速機
本案係為一種減速機,尤指一種包含高剛性,且可達到動平衡之擺線型減速機。
一般而言,馬達包含高轉速而扭力小之特性,因此不易驅動大型的負載,故當馬達欲使用於推動重物時,便須利用一減速機來進行減速,藉此提高扭力。
常見的減速機有RV(Rotary Vector)減速機、諧波式減速機(Harmonic Drive)及擺線型減速機等。RV減速機,例如日本納博特斯克(Nabtesco)公司所生產之RV-E系列的減速機係為二級減速型,其係包含為正齒輪減速機構的第一減速部和為差動齒輪減速機構的第二減速部,其中第一減速部和第二減速部內的齒輪可分別由金屬元件所構成,該系列的減速機可藉由兩段式減速設計而在增加減速比值時同時減輕振動和慣性。雖然RV減速機在高剛性和高減速比值方面包含卓越的性能,且RV減速機內的滾動接觸元件亦可確保產品高效率及長壽命,然而其體積和重量卻相對較大,同時因組成的部件相當多,不易組裝,且導致RV減速機的成本亦相對較高。
至於諧波式減速機則主要係由波發生器、柔性齒輪和剛性齒輪所構成,而諧波式減速機的諧波傳動係利用柔性齒輪的彈性微變形來進行推擠運作,藉此傳遞運動和動力。雖然諧波式減速機相較於RV減速機包含體積小、重量輕及精度高的優點,然而因諧波式減速機具柔性齒輪,因此其剛性較差,故諧波式減速機並不耐衝擊且包含齒差磨擦之問題,導致使用壽命較短。
擺線減速機則包含偏心軸與包含至少一齒部且分別與動力輸入軸及動力出力軸有連動關係的兩個擺線盤,其運作原理為輸入軸藉由偏心軸帶動其中之一擺線盤轉動,將使另一擺線盤對應帶動輸出軸轉動,且兩個擺線盤的轉動實際上需利用對應的齒部結構來實現。雖然傳統擺線減速機包含傳動比大、結構緊湊和傳動效率高之優點,然而當傳統擺線減速機需應用於承受高負荷的場合時,即代表著傳統擺線減速機之兩個擺線盤同樣需承受高負荷,因此若兩個擺線盤的結構強度不夠,可能導致擺線盤損壞,使得傳統擺線減速機無法正常運作。此外,傳統擺線減速機由於偏心軸的使用,將使得擺線盤在擺線減速機運作時將會偏向特定方向轉動,故傳統擺線減速機若無額外花費成本來設偏重補償裝置,以進行動平衡的補償,則傳統擺線減速機在運作時將無法達到動平衡而存在運作具有較大的震動之問題。
因此,如何發展一種可改善上述習知技術缺失,且同時包含RV減速機及諧波式減速機特性,並可達到高剛性、易於組裝且具動平衡之擺線型減速機,實為相關技術領域者目前所迫切需要解決之問題。
本案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擺線型減速機,俾解決傳統RV減速機所具有的體積和重量相對較大、組裝不易及成本相對較高等缺失,同時解決傳統諧波式減速機所具有的不耐衝擊及齒差磨擦問題等缺失。此外,本案之擺線型減速機更可達到高剛性、易於組裝及具有動平衡之優點。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一較廣義實施樣態為提供一種擺線型減速機,係包含:偏心裝置,係包含轉軸及偏心組件,轉軸係可轉動,偏心組件係偏心地固設於轉軸上並位於該轉軸之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間,且被轉軸帶動而以相對於轉軸之軸心進行偏轉;第一滾柱輪盤組,包含第一輪盤及複數個第一滾柱,複數個第一滾柱係設置於第一輪盤上;第二滾柱輪盤組,包含第二輪盤及複數個第二滾柱,複數個第二滾柱係設置於第二輪盤上;第一轉盤組,係設置於偏心組件上而被偏心組件帶動來進行轉動,且包含相鄰設的兩個擺線盤,每一擺線盤包含至少一外凸齒部及至少一擺線盤孔,外凸齒部係與對應之至少一第一滾柱接觸;第二轉盤組,係設置於偏心組件上而被偏心組件帶動來進行轉動,且包含相鄰設的兩個擺線盤,每一第二轉盤組的擺線盤包含至少一外凸齒部及至少一擺線盤孔,第二轉盤組之外凸齒部係與對應之至少一第二滾柱接觸,第二轉盤組之擺線盤孔及第一轉盤組之擺線盤孔係相對應;以及至少一連接件,用以穿設第一轉盤組之每一擺線盤之擺線盤孔及第二轉盤組之每一擺線盤之擺線盤孔,其中連接件穿設於各個擺線盤孔的各個部份具有相同的直徑;其中,第一轉盤組之其中一個擺線盤之擺線盤孔及第二轉盤組之其中一個擺線盤之擺線盤孔之直徑等於連接件之直徑,第一轉盤組之另一個擺線盤之擺線盤孔及第二轉盤組之另一個擺線盤之擺線盤孔之直徑大於連接件之直徑。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另一較廣義實施樣態為提供一種擺線型減速機,係包含:偏心裝置,係包含轉軸及偏心組件,轉軸係可轉動,偏心組件係偏心地固設於轉軸上並位於轉軸之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間,且被轉軸帶動而以相對於轉軸之軸心進行偏轉;第一滾柱輪盤組,包含第一輪盤及複數個第一滾柱,複數個第一滾柱係設置於第一輪盤上;第二滾柱輪盤組,包含第二輪盤及複數個第二滾柱,複數個第二滾柱係設置於第二輪盤上;第一轉盤組,係設置於偏心組件上而被偏心組件帶動來進行轉動,且包含相鄰設的第一外擺線盤及第一內擺線盤,第一外擺線盤包含至少一外凸齒部及至少一第一外擺線盤孔,第一內擺線盤包含至少一外凸齒部及至少一第一內擺線盤孔,第一外擺線盤及第一內擺線盤之外凸齒部係分別與對應之至少一第一滾柱接觸;第二轉盤組,係設置於偏心組件上而被偏心組件帶動來進行轉動,且包含相鄰設的第二外擺線盤及第二內擺線盤,第二外擺線盤包含至少一外凸齒部及至少一第二外擺線盤孔,第二內擺線盤包含至少一外凸齒部及至少一第二內擺線盤孔,第二外擺線盤及第二內擺線盤之外凸齒部係分別與對應之至少一第二滾柱接觸,第一外擺線盤孔、第一內擺線盤孔、第二外擺線盤孔及第二內擺線盤孔係相對應;以及至少一連接件,用以穿設於第一外擺線盤孔、第一內擺線盤孔、第二外擺線盤孔及第二內擺線盤孔,其中連接件係緊密貼合於所穿設之第一外擺線盤孔、第一內擺線盤孔、第二外擺線盤孔及第二內擺線盤孔的壁面;其中,第一內擺線盤孔之直徑等於第二內擺線盤孔之直徑,第一外擺線盤孔之直徑等於第二外擺線盤孔之直徑,且第一內擺線盤孔及第二內擺線盤孔之直徑大於第一外擺線盤孔及第二外擺線盤孔之直徑。
1、1a、1b、1c、1d:擺線型減速機
2:偏心裝置
20:轉軸
200:第一端
201:第二端
21:偏心組件
22a、22b:第一偏心圓柱
23a、23b:第二偏心圓柱
24a、24b:第三偏心圓柱
25:第四偏心圓柱
3:第一滾柱輪盤組
30:第一輪盤
31:第一滾柱
32:殼體部
300、400:中心孔
4:第二滾柱輪盤組
40:第二輪盤
41:第二滾柱
5:第一轉盤組
50:第一外擺線盤
501:第一外凸齒部
502:第一外擺線盤孔
503:第一軸孔
51:第一內擺線盤
511:第二外凸齒部
512:第一內擺線盤孔
513:第二軸孔
52:連接件
521:第一穿設部
522:第二穿設部
523:第三穿設部
6:第二轉盤組
60:第二內擺線盤
601:第三外凸齒部
602:第二內擺線盤孔
603:第三軸孔
61:第二外擺線盤
611:第四外凸齒部
612:第二外擺線盤孔
613:第四軸孔
8:軸承組
80a、80b:第四軸承
90:第一軸承
91:第二軸承
92:第三軸承
A、c:圓心
b:軸心
r、R:半徑
e:偏心量
第1圖係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第2A圖及第2B圖係為第1圖所示之擺線型減速機在不同視角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第2C圖係為第1圖所示之偏心裝置、第一轉盤組及第二轉盤組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第2D圖係為第1圖所示之擺線型減速機的一示範性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2E圖係為第2A圖所示之偏心裝置與一軸承組的結構示意圖。
第2F圖為第1圖所示之擺線型減速機之第一外擺線盤之第一外擺線盤孔與連接件的尺寸示意圖。
第3A圖係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之偏心裝置、第一轉盤組及第二轉盤組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第3B圖係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的一示範性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4A圖係為本案第三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的一示範性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4B圖係為本案第三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之連接件的示範性截面結構示意圖。
第5A圖係為本案第四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之偏心裝置、第一轉盤組及第二轉盤組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第5B圖係為本案第四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的一示範性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5C圖係為本案第四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之偏心裝置與一軸承組的結構示意圖。
第6A圖係為本案第五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之偏心裝置、第一轉盤組及第二轉盤組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第6B圖係為本案第五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的一示範性剖面結構示意圖。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示在本質上係當作說明之用,而非架構於限制本案。
請參閱第1圖、第2A圖、第2B圖、第2C圖、第2D圖、第2E圖及第2F圖,其中第1圖係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的組合結構示意圖,第2A圖及第2B圖係為第1圖所示之擺線型減速機在不同視角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第2C圖係為第1圖所示之偏心裝置、第一轉盤組及第二轉盤組的組合結構示意圖,第2D圖係為第1圖所示之擺線型減速機的一示範性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2E圖係為第2A圖所示之偏心裝置與一軸承組的結構示意圖,第2F圖為第1圖所示之擺線型減速機之第一外擺線盤之第一外擺線盤孔與連接件的尺寸示意圖。如第1圖、第2A圖、第2B圖、第2C圖、第2D圖、第2E圖及第2F圖所示,本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1可為但不限於應用在各種馬達裝置、工具機、機械手臂、汽車、機車或其它動力機械內,以便提供適當的減速功能,另外,擺線型減速機1實際上屬於兩階式擺線型減速機。擺線型減速機1包含偏心裝置2、第一滾柱輪盤組3、第二滾柱輪盤組4、第一轉盤組5、第二轉盤組6及至少一連接件52。
偏心裝置2係可接收例如馬達(未圖示)所提供之動力輸入,並被該動力輸入驅動而轉動,且包含轉軸20及偏心組件21。轉軸20係接收由馬達(未圖示)所傳來之動力輸入而轉動,且具有相對之第一端200及第二端201。偏心組件21係偏心地(即偏心組件21轉動的中心並非是轉軸20之軸心)固設於轉軸20上,並位於轉軸之第一端200及第二端201之間,且被轉軸20帶動而以相對於轉軸20之一軸心進行偏轉。其中偏心組件21包含以偏心方式設置於轉軸20上且依序相鄰接之複數個偏心圓柱,且每一偏心圓柱與相鄰接之偏心圓柱的偏心方向相反。
第一滾柱輪盤組3具有第一輪盤30及複數個第一滾柱31。第一輪盤30係由金屬或合金製成之圓形盤狀元件或中空圓柱罩狀元件,且第一輪盤30於其幾何中心具有中心孔300,該中心孔300可設有第一軸承90(如第2D圖所示),該第一軸承90的形式不限例如為滾珠軸承、滾針軸承或含油軸承等,藉此使轉軸20利用第一軸承90而部分容置於第一輪盤30之中心孔300內,使轉軸20之第一端200及第二端201分別位於第一輪盤30之相對兩側。複數個第一滾柱31可分別為但不限於由金屬或合金製成之短圓柱狀體所構成, 且等距環設排列於第一輪盤30上而與第二端201位於第一輪盤30之同一側。此外,第一滾柱輪盤組3並不以轉軸20之軸心進行轉動,換言之,即第一輪盤30及複數個第一滾柱31皆無法以轉軸20之軸心進行轉動。但複數個第一滾柱31則可以自身的軸心轉動,即自轉。
於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滾柱輪盤組3更可包含殼體部32,殼體部32係組接於第一輪盤30上,且具有中空結構,當偏心裝置2、第一滾柱輪盤組3、第二滾柱輪盤組4、第一轉盤組5及第二轉盤組6組合成擺線型減速機1時,則如第1圖所示,殼體部32之中空結構可容置至少部份偏心裝置2、第二滾柱輪盤組4、第一轉盤組5、第二轉盤組6及連接件52。
第二滾柱輪盤組4具有第二輪盤40及複數個第二滾柱41。第二輪盤40同樣可由金屬或合金製成之圓形盤狀元件或中空圓柱罩狀元件,且第二輪盤40於其幾何中心具有一中心孔400,該中心孔400可設有第二軸承91(如第2D圖所示),該第二軸承91的形式不限例如為滾珠軸承、滾針軸承或含油軸承等,藉此使轉軸20利用第二軸承91而部分容置於第二輪盤40之中心孔400內,使轉軸20之第一端200及第二端201分別位於第二輪盤40之相對兩側。複數個第二滾柱41可分別為但不限於由金屬或合金製成之短圓柱狀體所構成,且等距環設排列於第二輪盤40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滾柱輪盤組4可以轉軸20之軸心進行轉動,換言之,即第二輪盤40及複數個第二滾柱41可以轉軸20之軸心進行轉動,此外,第二輪盤40實際上為擺線型減速機1的動力輸出。而於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二滾柱41則可以自身的軸心轉動。
於一些實施例中,擺線型減速機1更包含第三軸承92(如第2D圖所示),係設置於殼體部32之中空結構內,且位於殼體部32及第二輪盤40之間,藉此第二滾柱輪盤組4可於殼體部32內轉動。
第一轉盤組5係設置於偏心組件21上而被偏心組件21帶動來進行轉動,且包含第一外擺線盤50及第一內擺線盤51。第一外擺線盤50係與第一輪盤30相鄰設,且包含至少一第一外凸齒部501及至少一第一外擺線盤孔502,第一外凸齒部501係由第一外擺線盤50的外周壁面所凸出形成,且與對應之第一滾柱31相接觸。第一內擺線盤51係與第一外擺線盤50相鄰設,且第一內擺線盤51與第一輪盤30分別位於第一外擺線盤50之相對兩側。第一內擺線盤51包含至少一第二外凸齒部511及至少一第一內擺線盤孔512,第二外凸齒部511係由第一內擺線盤51的外周壁面所凸出形成,且與對應之第一滾柱31相接觸。此外,第一外擺線盤50及第一內擺線盤51設置於偏心組件21之偏心方向相反的兩個偏心圓柱上,故第一外擺線盤50及第一內擺線盤51的偏心方向相反。
第二轉盤組6係設置於偏心組件21上而被偏心組件21帶動來進行轉動,且包含第二內擺線盤60及第二外擺線盤61。第二內擺線盤60係設置於第一內擺線盤51及第二輪盤40之間,且包含至少一第三外凸齒部601及至少一第二內擺線盤孔602,第三外凸齒部601係由第二內擺線盤60的外周壁面所凸出形成,且與對應之第二滾柱41相接觸。第二外擺線盤61係設置於第二內擺線盤60及第二輪盤40之間,且包含至少一第四外凸齒部611及至少一第二外擺線盤孔612,第四外凸齒部611係由第二外擺線盤61的外周壁面所凸出形成,且與對應之第二滾柱41相接觸。此外,第二外擺線盤61及第二內擺 線盤60設置於偏心組件21之偏心方向相反的兩個偏心圓柱上,故第二外擺線盤61及第二內擺線盤60的偏心方向相反。
於上述實施例中,第一外擺線盤孔502、第一內擺線盤孔512、第二內擺線盤孔602及第二外擺線盤孔612之位置係相對應,且均具有與連接件52相同之數量。連接件52係位於第一外擺線盤50及第二外擺線盤61之間,並穿設對應之第一外擺線盤孔502、第一內擺線盤孔512、第二內擺線盤孔602及第二外擺線盤孔612。此外,第一內擺線盤孔512及第二內擺線盤孔602之直徑實質上等於連接件52之直徑(涵蓋公差所造成之誤差),而第一外擺線盤孔502之直徑相等於第二外擺線盤孔612之直徑,且第一外擺線盤孔502之直徑及第二外擺線盤孔612之直徑係大於連接件52之直徑。因此當連接件52穿設對應之第一外擺線盤孔502、第一內擺線盤孔512、第二內擺線盤孔602及第二外擺線盤孔612時,由於第一內擺線盤孔512及第二內擺線盤孔602之直徑實質上等於連接件52之直徑,故第一內擺線盤51及第二內擺線盤60可藉由連接件52相組接,且由於第一外擺線盤孔502之直徑及第二外擺線盤孔612之直徑大於連接件52之直徑,故連接件52僅與對應之第一外擺線盤孔502及第二外擺線盤孔612的部分壁面相接觸。再者,由於第一外擺線盤孔502之直徑大於連接件52之直徑,而第一內擺線盤孔512之直徑實質上等於連接件52之直徑,故於第一外擺線盤50及第一內擺線盤51轉動時,第一外擺線盤50及第一內擺線盤51之間仍可維持相反的偏心方向轉動,且可避免第一外擺線盤50及第一內擺線盤51相互干涉。同理,由於第二內擺線盤孔602及第二外擺線盤孔612間之直徑大小關係,故於擺線盤轉動時,第二內擺線盤60及第二外擺線盤61之間仍可維持相反的偏心方向轉動,且可避免第二內擺線盤60及第二外擺線盤61相互干涉。
於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外擺線盤50係包含第一軸孔503,第一內擺線盤51係包含第二軸孔513。第一軸孔503及第二軸孔513分別設置於第一外擺線盤50及第一內擺線盤51之幾何中心位置,而部分偏心組件21可轉動地設於第一軸孔503及第二軸孔513內,因此當偏心裝置2轉動時,第一外擺線盤50及第一內擺線盤51便被偏心裝置2之偏心組件21帶動而轉動。
如第2F圖所示,以第一外擺線盤50之第一外擺線盤孔502為例,於一些實施例中,當第一外擺線盤50經由第一軸孔503而套設於偏心組件21之對應的偏心圓柱上時,由於偏心圓柱以偏心方式設置於轉軸20上,故第一外擺線盤孔502的圓心a與偏心組件21之轉軸20之軸心b之間的距離即為偏心組件21相對於轉軸20之軸心b之偏心量,即偏心圓柱相對於轉軸20之軸心b之偏心量e,而在第2F圖中,係例示第一外擺線盤孔502的圓心a相對於偏心組件21之轉軸20之軸心b朝上方偏心。又由於第一外擺線盤孔502之直徑大於連接件52之直徑,而第一內擺線盤孔512之直徑實質上等於連接件52之直徑,且第一外擺線盤50及第一內擺線盤51的偏心方向相反,故連接件52貼附在第一外擺線盤孔502之內壁面轉動時,連接件52之圓心c與偏心組件21之轉軸20之軸心b之間的距離同樣為偏心量e,而假設連接件52的半徑為r,故由第2F圖可知,第一外擺線盤孔502的半徑R實質上為連接件52的半徑r加上偏心圓柱的偏心量e的兩倍,即R=r+2e,故第一外擺線盤孔502之直徑實質上等於連接件52之直徑加上偏心量e的四倍,然由於在實際製造加工時,尺寸的配合會因為干涉配合或間隙配合等因素而有些許偏差,故上述第一外擺線盤孔502之直徑可涵蓋公差所造成之誤差。另外,由於第一外擺線盤孔502之直徑相等於第二外擺線盤孔612之直徑,故第二外擺線盤孔612之直徑實質上同樣等於連接件52之直徑加上偏心量e的四倍,於此不再贅述。
此外,第一內擺線盤51及第二內擺線盤60為同步且同向的運轉,第一外擺線盤50及第二外擺線盤61為同步且同向的運轉。另外,如第2A圖所示,連接件52由圓柱所構成,第一外擺線盤孔502、第一內擺線盤孔512、第二內擺線盤孔602及第二外擺線盤孔612為圓形。
第二內擺線盤60係包含第三軸孔603,第二外擺線盤61係包含第四軸孔613。第三軸孔603及第四軸孔613分別設置於第二內擺線盤60及第二外擺線盤61之幾何中心位置,而部分偏心組件21可轉動地設於第三軸孔603及第四軸孔613內,因此當偏心組件21轉動時,第二內擺線盤60及第二外擺線盤61便被偏心組件21帶動而轉動。
於上述實施例中,第一轉盤組5之第一外擺線盤50之第一外凸齒部501與第一內擺線盤51之第二外凸齒部511可與第一滾柱31相互搭配而形成一第一階擺線結構,第二轉盤組6之第二內擺線盤60之第三外凸齒部601與第二外擺線盤孔612之第四外凸齒部611可與第二滾柱41相互搭配而形成一第二階擺線結構,故擺線型減速機1為二階減速比擺線型減速機。
由上可知,由於本案之擺線型減速機1係包含兩組轉盤組,即第一轉盤組5及第二轉盤組6,又第一轉盤組5係包含兩個擺線盤,即第一外擺線盤50及第一內擺線盤51,而第二轉盤組6同樣包含兩個擺線盤,即第二內擺線盤60及第二外擺線盤61,因此本案之擺線型減速機1實際上係利用四個擺線盤來與第一滾柱輪盤組3之複數個第一滾柱31及第二滾柱輪盤組4之複數個第二滾柱41相接觸,故相較於傳統擺線型減速機僅利用兩個擺線盤來與滾柱相接觸,本案之擺線型減速機1之每一擺線盤所承受的負荷可減少,因此擺線型減速機1具有較強的結構強度而達到高剛性,故可應用於需承受高負荷 的場合。此外,本案之擺線型減速機1之偏心裝置2之偏心組件21包含以偏心方式設置於轉軸20上之複數個偏心圓柱,且每一偏心圓柱設置於對應之擺線盤之軸孔內,又複數個偏心圓柱將使得四個擺線盤中的兩個擺線盤的偏心方向與其餘兩個擺線盤的偏心方向相反,因此本案之擺線型減速機1無須額外花費成本來設偏重補償裝置即可達到動平衡。再者,由於本案之擺線型減速機1直接利用連接件52來穿設第一外擺線盤孔502、第一內擺線盤孔512、第二內擺線盤孔602及第二外擺線盤孔612,即可對第一外擺線盤50、第一內擺線盤51、第二內擺線盤60及第二外擺線盤61進行組裝,故擺線型減速機1組裝較為簡易,可節省組裝的時間及人力。另外,於同一轉盤組中,由於其中一個擺線盤孔之直徑大於連接件52之直徑,而另一擺線盤孔之直徑實質上等於連接件52之直徑,故可使同一轉盤組的兩個擺線盤維持相反的偏心方向並避免相互干涉。
請參閱第2E圖,並配合第2A圖及第2D圖,其中第2E圖係為第2A圖所示之偏心裝置與一軸承組的結構示意圖。於一些實施例中,偏心組件21實際上可透過軸承組8而可轉動地設於第一軸孔503、第二軸孔513、第三軸孔603及第四軸孔613內,其中軸承組8可為但不限於由三個獨立的第四軸承80a所構成。此外,偏心組件21之偏心圓柱的個數可例如為三個,即第2E圖所示依序相鄰接之第一偏心圓柱22a、第二偏心圓柱23a及第三偏心圓柱24a,而三個第四軸承80a係分別套設於第一偏心圓柱22a、第二偏心圓柱23a及第三偏心圓柱24a上,使得第一外擺線盤50之第一軸孔503係藉由對應的第四軸承80a而供第一偏心圓柱22a設置,第一內擺線盤51之第二軸孔513及第二內擺線盤60之第三軸孔603係藉由對應的第四軸承80a而供第二偏心圓柱23a設置,第二外擺線盤61之第四軸孔613係藉由對應的第四軸承80a而供第三偏心 圓柱24a設置,因此第一外擺線盤50及第二外擺線盤61係分別套設於第一偏心圓柱22a及第三偏心圓柱24a上,第一內擺線盤51及第二內擺線盤60係套設於第二偏心圓柱23a上。第一偏心圓柱22a、第二偏心圓柱23a及第三偏心圓柱24a的偏心量皆相同,且第一偏心圓柱22a及第三偏心圓柱24a的偏心相位相同,即第一偏心圓柱22a及第三偏心圓柱24a的偏心方向相同,再者,第二偏心圓柱23a的偏心相位與第一偏心圓柱22a及第三偏心圓柱24a的偏心相位相差180度,即第二偏心圓柱23a的偏心方向與第一偏心圓柱22a及第三偏心圓柱24a的偏心方向相反。如此一來,第一內擺線盤51及第二內擺線盤60的偏心方向將與第一外擺線盤50及第二外擺線盤61的偏心方向相反,故本案之擺線型減速機1可無須額外設置偏重補償裝置來進行動平衡的補償。
於一些實施例中,因第一外擺線盤50之第一外凸齒部501與第一內擺線盤51之第二外凸齒部511皆需與第一滾柱31相接觸,而第二內擺線盤60之第三外凸齒部601與第二外擺線盤61之第四外凸齒部611皆需與第二滾柱41相接觸,故第一外擺線盤50之第一外凸齒部501的齒數及其所形成之齒型實際上係與第一內擺線盤51之第二外凸齒部511的齒數及其所形成之齒型相同,第二內擺線盤60之第三外凸齒部601的齒數及其所形成之齒型係與第二外擺線盤61之第四外凸齒部611的齒數與及其所形成之齒型相同。此外,第一滾柱31之個數係分別比第一外擺線盤50之第一外凸齒部501與第一內擺線盤51之第二外凸齒部511之個數多至少一個,第二滾柱41之個數係分別比第二內擺線盤60之第三外凸齒部601與第二外擺線盤61之第四外凸齒部611之個數多至少一個。
以下將示範性說明本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1的作動方式。當轉軸20接受馬達(未圖示)所提供之動力輸入而逆時針轉動時,第一偏心圓 柱22a、第二偏心圓柱23a及第三偏心圓柱24a被轉軸20帶動而偏心轉動,且第一偏心圓柱22a及第三偏心圓柱24a各自的偏轉運動會成為一推動作用力來分別推動第一外擺線盤50及第二外擺線盤61順時針緩速轉動,第二偏心圓柱23a的偏轉運動會成為一推動作用力來推動第一內擺線盤51及第二內擺線盤60。再者,由於第一滾柱輪盤組3並不以轉軸20之軸心進行轉動,因此第二內擺線盤60之第三外凸齒部601及第二外擺線盤61之第四外凸齒部611係與第二滾柱輪盤組4之複數個第二滾柱41進行推擠運動,進而使得複數個第二滾柱41以轉軸20之軸心進行逆時針的轉動,如此,複數個第二滾柱41的運動即驅動了第二輪盤40逆時針轉動,故第二滾柱輪盤組4實際上亦逆時針的轉動。而在此實施例中,轉動之第二滾柱輪盤組4之第二輪盤40係產生動力輸出。
請參閱第3A圖及第3B圖。第3A圖係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之偏心裝置、第一轉盤組及第二轉盤組的組合結構示意圖,第3B圖係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的一示範性剖面結構示意圖,其中與第2C圖及第2D圖中相似之結構係以相同標號表示,故於此不再贅述。惟相較於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1,於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1a雖同樣為二階減速比擺線型減速機,然第一外擺線盤孔502及第二外擺線盤孔612之直徑實質上等於連接件52之直徑,而第一內擺線盤孔512及第二內擺線盤孔602之直徑相等,且大於連接件52之直徑。因此當連接件52穿設對應之第一外擺線盤孔502、第一內擺線盤孔512、第二內擺線盤孔602及第二外擺線盤孔612時,第一外擺線盤50及第二外擺線盤61可藉由連接件52相組接,且連接件52僅與對應之第一內擺線盤孔512及第二內擺線盤孔602的部分壁面相接觸。於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內擺線盤孔512及第二內 擺線盤孔602之直徑實質上等於連接件52之直徑加上偏心組件21相對於轉軸20之軸心之偏心量的四倍為佳(涵蓋公差所造成之誤差),但不以此為限。
請參閱第4A圖及第4B圖。第4A圖係為本案第三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的一示範性剖面結構示意圖,第4B圖係為本案第三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之連接件的示範性截面結構示意圖,其中與第3A圖及第3B圖中相似之結構係以相同標號表示,故於此不再贅述。惟相較於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1a,於本案第三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1b雖同樣為二階減速比擺線型減速機,然連接件52穿設於第一外擺線盤孔502、第一內擺線盤孔512、第二外擺線盤孔612及第二內擺線盤孔602,且連接件52係緊密貼合於所穿設之第一外擺線盤孔502、第一內擺線盤孔512、第二外擺線盤孔612及第二內擺線盤孔602的壁面,其中,第一內擺線盤孔512之直徑等於第二內擺線盤孔602之直徑,第一外擺線盤孔502之直徑等於第二外擺線盤孔612之直徑,且第一內擺線盤孔512及第二內擺線盤孔602之直徑大於第一外擺線盤孔502及第二外擺線盤孔612之直徑。連接件52包含依序連接且為一體成型之第一穿設部521、第二穿設部522及第三穿設部523,第一穿設部521及第三穿設部523分別穿設於第一外擺線盤孔502及第二外擺線盤孔612中,第二穿設部522穿設於第一內擺線盤孔512及第二內擺線盤孔602中,且第一穿設部521之直徑及第三穿設部523之直徑相等,而第二穿設部522之直徑大於第一穿設部521之直徑及第三穿設部523之直徑,此外,如第4B圖所示,第二穿設部522的軸心係與第一穿設部521及第三穿設部523的軸心之間更存在偏心量,且第二穿設部522的軸心與第一穿設部521及第三穿設部523的軸心之間的偏心量較佳等於偏心組件21之相鄰兩個偏心圓柱之間的偏心量的兩倍。且於此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外擺線盤孔502之直徑實質上等於第一穿設部521 之直徑,第一內擺線盤孔512及第二內擺線盤孔602之直徑實質上等於第二穿設部522之直徑,第二外擺線盤孔612之直徑實質上等於第三穿設部523之直徑。因此,當連接件52穿設對應之第一外擺線盤孔502、第一內擺線盤孔512、第二內擺線盤孔602及第二外擺線盤孔612時,連接件52之第一穿設部521與第一外擺線盤50相固接,並填滿第一外擺線盤孔502,連接件52之第二穿設部522與第一內擺線盤51及第二內擺線盤60相固接,且填滿第一內擺線盤孔512及第二內擺線盤孔602,連接件52之第三穿設部523與第二外擺線盤61相固接,且填滿第二外擺線盤孔612。藉此,第一外擺線盤50、第一內擺線盤51、第二內擺線盤60及第二外擺線盤61可藉由連接件52相組接。於本案第三較佳實施例中,由於第一內擺線盤孔512及第二內擺線盤孔602之直徑實質上等於第二穿設部522之直徑,第一外擺線盤孔502之直徑實質上等於第一穿設部521之直徑,第二外擺線盤孔612之直徑實質上等於第三穿設部523之直徑,故當連接件52穿設於第一外擺線盤孔502、第一內擺線盤孔512、第二內擺線盤孔602及第二外擺線盤孔612中時,連接件52可分別與第一外擺線盤孔502、第一內擺線盤孔512、第二內擺線盤孔602及第二外擺線盤孔612之壁面相互貼合抵頂,故可進一步加強擺線型減速機1b的結構強度及剛性,更有利於需承受高負荷的應用場合。此外,由於第二穿設部522的軸心與第一穿設部521及第三穿設部523的軸心之間的偏心量等於偏心組件21之相鄰兩個偏心圓柱之間的偏心量的兩倍,故可使同一轉盤組的兩個擺線盤維持相反的偏心方向並避免相互干涉。
請參閱第5A圖、第5B圖及第5C圖。第5A圖係為本案第四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之偏心裝置、第一轉盤組及第二轉盤組的組合結構示意圖,第5B圖係為本案第四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的一示範性剖面結 構示意圖,第5C圖係為本案第四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之偏心裝置與一軸承組的結構示意圖,其中與第2C圖及第2D圖中相似之結構係以相同標號表示,故於此不再贅述。惟相較於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1,於本案第四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1c雖同樣為二階減速比擺線型減速機,然第一內擺線盤孔512及第二外擺線盤孔612之直徑實質上等於連接件52之直徑,而第一外擺線盤孔502之直徑及第二內擺線盤孔602之直徑相等,且大於連接件52之直徑。因此當連接件52穿設對應之第一外擺線盤孔502、第一內擺線盤孔512、第二內擺線盤孔602及第二外擺線盤孔612時,第一內擺線盤51及第二外擺線盤61可藉由連接件52相組接,且連接件52僅與對應之第一外擺線盤孔502及第二內擺線盤孔602的部分壁面相接觸。於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外擺線盤孔502之直徑及第二內擺線盤孔602之直徑實質上等於連接件52之直徑加上偏心組件21相對於轉軸20之軸心之偏心量的四倍為佳(涵蓋公差所造成之誤差),但不以此為限。
此外,於本案第四較佳實施例中,軸承組8改為由四個獨立的第四軸承80b所構成,但不以此為限,而偏心組件21之偏心圓柱的個數可例如為四個,即第5C圖所示依序相鄰接之第一偏心圓柱22b、第二偏心圓柱23b、第三偏心圓柱24b及第四偏心圓柱25,四個第四軸承80b係分別套設於第一偏心圓柱22b、第二偏心圓柱23b、第三偏心圓柱24b及第四偏心圓柱25上,使得第一外擺線盤50之第一軸孔503係藉由對應的第四軸承80b而供第一偏心圓柱22b設置,第一內擺線盤51之第二軸孔513係藉由對應的第四軸承80b而供第二偏心圓柱23b設置,第二內擺線盤60之第三軸孔603係藉由對應的第四軸承80b而供第三偏心圓柱24b設置,第二外擺線盤61之第四軸孔613係藉由對應的第四軸承80b而供第四偏心圓柱25設置,因此,第一外擺線盤50、第一內 擺線盤51、第二內擺線盤60及第二外擺線盤61係分別套設於第一偏心圓柱22b、第二偏心圓柱23b、第三偏心圓柱24b及第四偏心圓柱25上。第一偏心圓柱22b、第二偏心圓柱23b、第三偏心圓柱24b及第四偏心圓柱25的偏心量皆相同,且第一偏心圓柱22b及第三偏心圓柱24b的偏心相位相同,即第一偏心圓柱22b及第三偏心圓柱24b的偏心方向相同,而第二偏心圓柱23b及第四偏心圓柱25的偏心相位相同,即第二偏心圓柱23b及第四偏心圓柱25的偏心方向相同。再者,第二偏心圓柱23b及第四偏心圓柱25的偏心相位與第一偏心圓柱22b及第三偏心圓柱24b的偏心相位相差180度,即第二偏心圓柱23b及第四偏心圓柱25的偏心方向與第一偏心圓柱22b及第三偏心圓柱24b的偏心方向相反。如此一來,第一內擺線盤51及第二外擺線盤61的偏心方向將與第一外擺線盤50及第二內擺線盤60的偏心方向相反,故擺線型減速機1c可無須額外設置偏重補償裝置來進行動平衡的補償。
請參閱第6A圖及第6B圖。第6A圖係為本案第五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之偏心裝置、第一轉盤組及第二轉盤組的組合結構示意圖,第6B圖係為本案第五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的一示範性剖面結構示意圖,其中與第5A圖及第5B圖中相似之結構係以相同標號表示,故於此不再贅述。惟相較於本案第四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1c,於本案第五較佳實施例之擺線型減速機1d雖同樣為二階減速比擺線型減速機,然第一外擺線盤孔502及第二內擺線盤孔602之直徑實質上等於連接件52之直徑,而第一內擺線盤孔512之直徑及第二外擺線盤孔612之直徑相等,且大於連接件52之直徑。因此,當連接件52穿設對應之第一外擺線盤孔502、第一內擺線盤孔512、第二內擺線盤孔602及第二外擺線盤孔612時,第一外擺線盤50及第二內擺線盤60可藉由連接件52相組接,且連接件52僅與對應之第一內擺線盤孔512及第 二外擺線盤孔612的部分壁面相接觸。於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內擺線盤孔512及第二外擺線盤孔612之直徑實質上等於連接件52之直徑加上偏心組件21相對於轉軸20之軸心之偏心量的四倍為佳(涵蓋公差所造成之誤差),但不以此為限。
綜上所述,本案提供一種擺線型減速機,其係包含兩組轉盤組,且每一轉盤組包含兩個擺線盤,故本案之擺線型減速機可利用四個擺線盤來與對應之滾柱相接觸,使得每一擺線盤所承受的負荷可減少,是以本案之擺線型減速機具有較強的結構強度,而可應用於需承受高負荷的場合。此外,本案之擺線型減速機之偏心裝置之偏心組件更包含以偏心方式設置於轉軸上之複數個偏心圓柱,且每一偏心圓柱設置於對應之擺線盤之軸孔內,又複數個偏心圓柱將使得四個擺線盤中的兩個擺線盤的偏心方向與其餘兩個擺線盤的偏心方向相反,因此本案之擺線型減速機無須額外花費成本來設偏重補償裝置即可達到動平衡。再者,由於本案之擺線型減速機直接利用連接件來穿設第一外擺線盤孔、第一內擺線盤孔、第二內擺線盤孔及第二外擺線盤孔,即可對第一外擺線盤、第一內擺線盤、第二內擺線盤及第二外擺線盤進行組裝,故擺線型減速機組裝較為簡易,可節省組裝的時間及人力。
1:擺線型減速機
2:偏心裝置
20:轉軸
200:第一端
201:第二端
21:偏心組件
30:第一輪盤
31:第一滾柱
32:殼體部
400:中心孔
4:第二滾柱輪盤組
40:第二輪盤
5:第一轉盤組
50:第一外擺線盤
501:第一外凸齒部
502:第一外擺線盤孔
503:第一軸孔
51:第一內擺線盤
511:第二外凸齒部
512:第一內擺線盤孔
513:第二軸孔
52:連接件
6:第二轉盤組
60:第二內擺線盤
601:第三外凸齒部
602:第二內擺線盤孔
603:第三軸孔
61:第二外擺線盤
611:第四外凸齒部
612:第二外擺線盤孔
613:第四軸孔

Claims (12)

  1. 一種擺線型減速機,係包含:一偏心裝置,係包含一轉軸及一偏心組件,該轉軸係可轉動,該偏心組件係偏心地固設於該轉軸上並位於該轉軸之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之間,且被該轉軸帶動而以相對於該轉軸之一軸心進行偏轉;一第一滾柱輪盤組,包含一第一輪盤及複數個第一滾柱,該複數個第一滾柱係設置於該第一輪盤上;一第二滾柱輪盤組,包含一第二輪盤及複數個第二滾柱,該複數個第二滾柱係設置於該第二輪盤上;一第一轉盤組,係設置於該偏心組件上而被該偏心組件帶動來進行轉動,且包含相鄰設的兩個擺線盤,每一該擺線盤包含至少一外凸齒部及至少一擺線盤孔,該外凸齒部係與對應之至少一該第一滾柱接觸;一第二轉盤組,係設置於該偏心組件上而被該偏心組件帶動來進行轉動,且包含相鄰設的兩個擺線盤,每一該第二轉盤組的該擺線盤包含至少一外凸齒部及至少一擺線盤孔,該第二轉盤組之該外凸齒部係與對應之至少一該第二滾柱接觸,該第二轉盤組之該擺線盤孔及該第一轉盤組之該擺線盤孔係相對應;以及至少一連接件,穿設該第一轉盤組之每一該擺線盤之該擺線盤孔及該第二轉盤組之每一該擺線盤之該擺線盤孔,其中該連接件穿設於各個該擺線盤孔的各個部份具有相同的直徑;其中,該第一轉盤組之其中一個該擺線盤之該擺線盤孔及該第二轉盤組之其中一個該擺線盤之該擺線盤孔之直徑等於該連接件之直徑,該第一轉盤組之 另一個該擺線盤之該擺線盤孔及該第二轉盤組之另一個該擺線盤之該擺線盤孔之直徑大於該連接件之直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擺線型減速機,其中該第一轉盤組之該兩個擺線盤為一第一外擺線盤及一第一內擺線盤,該第一外擺線盤包含至少一第一外擺線盤孔,該第一內擺線盤包含至少一第一內擺線盤孔,該第二轉盤組之該兩個擺線盤為一第二內擺線盤及一第二外擺線盤,該第二內擺線盤包含至少一第二內擺線盤孔,該第二外擺線盤包含至少一第二外擺線盤孔,該第一內擺線盤孔及該第二內擺線盤孔之直徑等於該連接件之直徑,該第一外擺線盤孔之直徑及該第二外擺線盤孔之直徑大於該連接件之直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擺線型減速機,其中該第一轉盤組之該兩個擺線盤為一第一外擺線盤及一第一內擺線盤,該第一外擺線盤包含至少一第一外擺線盤孔,該第一內擺線盤包含至少一第一內擺線盤孔,該第二轉盤組之該兩個擺線盤為一第二內擺線盤及一第二外擺線盤,該第二內擺線盤包含至少一第二內擺線盤孔,該第二外擺線盤包含至少一第二外擺線盤孔,該第一外擺線盤孔及該第二外擺線盤孔之直徑等於該連接件之直徑,該第一內擺線盤孔之直徑及該第二內擺線盤孔之直徑大於該連接件之直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擺線型減速機,其中該第一轉盤組之該兩個擺線盤為一第一外擺線盤及一第一內擺線盤,該第一外擺線盤包含至少一第一外擺線盤孔,該第一內擺線盤包含至少一第一內擺線盤孔,該第二轉盤組之該兩個擺線盤為一第二內擺線盤及一第二外擺線盤,該第二內擺線盤包含至少一第二內擺線盤孔,該第二外擺線盤包含至少一第二外擺線盤孔,該第一內擺線盤孔及該第二外擺線盤孔之直徑等於該連接件之直徑,該第一外擺線盤孔之直徑及該第二內擺線盤孔之直徑大於該連接件之直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擺線型減速機,其中該第一轉盤組之該兩個擺線盤為一第一外擺線盤及一第一內擺線盤,該第一外擺線盤包含至少一第一外擺線盤孔,該第一內擺線盤包含至少一第一內擺線盤孔,該第二轉盤組之該兩個擺線盤為一第二內擺線盤及一第二外擺線盤,該第二內擺線盤包含至少一第二內擺線盤孔,該第二外擺線盤包含至少一第二外擺線盤孔,該第一外擺線盤孔及該第二內擺線盤孔之直徑等於該連接件之直徑,該第一內擺線盤孔之直徑及該第二外擺線盤孔之直徑大於該連接件之直徑。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擺線型減速機,其中於該第一轉盤組之該兩個擺線盤中,直徑相對較大之該擺線盤孔的直徑等於該連接件之直徑加上該偏心組件相對於該轉軸之該軸心之偏心量的四倍,且於該第二轉盤組之該兩個擺線盤中,直徑相對較大之該擺線盤孔的直徑等於該連接件之直徑加上該偏心組件相對於該轉軸之該軸心之偏心量的四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擺線型減速機,其中該第一轉盤組之該兩個擺線盤的偏心方向係相反,該第二轉盤組之該兩個擺線盤的偏心方向係相反。
  8. 一種擺線型減速機,係包含:一偏心裝置,係包含一轉軸及一偏心組件,該轉軸係可轉動,該偏心組件係偏心地固設於該轉軸上並位於該轉軸之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之間,且被該轉軸帶動而以相對於該轉軸之一軸心進行偏轉;一第一滾柱輪盤組,包含一第一輪盤及複數個第一滾柱,該複數個第一滾柱係設置於該第一輪盤上;一第二滾柱輪盤組,包含一第二輪盤及複數個第二滾柱,該複數個第二滾柱係設置於該第二輪盤上; 一第一轉盤組,係設置於該偏心組件上而被該偏心組件帶動來進行轉動,且包含相鄰設的一第一外擺線盤及一第一內擺線盤,該第一外擺線盤包含至少一外凸齒部及至少一第一外擺線盤孔,該第一內擺線盤包含至少一外凸齒部及至少一第一內擺線盤孔,該第一外擺線盤及該第一內擺線盤之該外凸齒部係分別與對應之至少一該第一滾柱接觸;一第二轉盤組,係設置於該偏心組件上而被該偏心組件帶動來進行轉動,且包含相鄰設的一第二外擺線盤及一第二內擺線盤,該第二外擺線盤包含至少一外凸齒部及至少一第二外擺線盤孔,該第二內擺線盤包含至少一外凸齒部及至少一第二內擺線盤孔,該第二外擺線盤及該第二內擺線盤之該外凸齒部係分別與對應之至少一該第二滾柱接觸,該第一外擺線盤孔、該第一內擺線盤孔、該第二外擺線盤孔及該第二內擺線盤孔係相對應;以及至少一連接件,穿設於該第一外擺線盤孔、該第一內擺線盤孔、該第二外擺線盤孔及該第二內擺線盤孔,其中該連接件係緊密貼合於所穿設之該第一外擺線盤孔、該第一內擺線盤孔、該第二外擺線盤孔及該第二內擺線盤孔的壁面;其中,該第一內擺線盤孔之直徑等於該第二內擺線盤孔之直徑,該第一外擺線盤孔之直徑等於該第二外擺線盤孔之直徑,且該第一內擺線盤孔及該第二內擺線盤孔之直徑大於該第一外擺線盤孔及該第二外擺線盤孔之直徑。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擺線型減速機,其中該連接件包含依序連接之一第一穿設部、一第二穿設部及一第三穿設部,該第一穿設部及該第三穿設部分別穿設於該第一外擺線盤孔及該第二外擺線盤孔中,該第二穿設部穿設於該第一內擺線盤孔及該第二內擺線盤孔中。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擺線型減速機,其中該第二穿設部的軸心與該第一穿設部及第三穿設部的軸心之間具有一偏心量。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擺線型減速機,其中該第一外擺線盤與該第一內擺線盤之間的偏心量等於該第二內擺線盤與該第二外擺線盤之間的偏心量,該第二穿設部的軸心與該第一穿設部及該第三穿設部的軸心之間的該偏心量等於該第一外擺線盤與該第一內擺線盤之間的偏心量的兩倍。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擺線型減速機,其中該第一轉盤組之該兩個擺線盤的偏心方向係相反,該第二轉盤組之該兩個擺線盤的偏心方向係相反。
TW108148201A 2019-01-17 2019-12-27 擺線型減速機 TWI7414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793672P 2019-01-17 2019-01-17
US62/793,672 2019-01-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8635A TW202028635A (zh) 2020-08-01
TWI741467B true TWI741467B (zh) 2021-10-01

Family

ID=7162693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2341A TWI738015B (zh) 2019-01-17 2019-06-26 具動平衡之擺線型減速機
TW108148201A TWI741467B (zh) 2019-01-17 2019-12-27 擺線型減速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2341A TWI738015B (zh) 2019-01-17 2019-06-26 具動平衡之擺線型減速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1442064B (zh)
TW (2) TWI7380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6716B (zh) * 2021-04-16 2021-11-23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基于内摆线啮合原理的用于油井的减速机
CN115848553A (zh) * 2021-09-24 2023-03-28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助力自行车的动力模块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4930A (zh) * 2014-07-17 2014-10-01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一种同轴单输入同侧双输出摆线减速器
TW201843403A (zh) * 2017-05-03 2018-12-16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擺線型減速機
CN209539936U (zh) * 2019-02-25 2019-10-25 成都双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片式摆线轮rv减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28535B2 (ja) * 1992-01-17 1998-11-25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内接噛合遊星歯車構造
JP3880714B2 (ja) * 1997-11-10 2007-02-14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4610052B2 (ja) * 2000-07-24 2011-01-12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歯車用素材、外歯歯車、及び増減速機のシリーズ
JP3974393B2 (ja) * 2001-12-14 2007-09-12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回転駆動機構
CN100449170C (zh) * 2006-12-31 2009-01-07 重庆大学 变齿厚渐开线行星减速器
FR3050502B1 (fr) * 2016-04-25 2020-02-14 Jtekt Europe Reducteur cycloidal a denture helicoidale pour direction assistee
CN107559388A (zh) * 2016-06-30 2018-01-0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减速器
TWI664364B (zh) * 2017-02-23 2019-07-0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減速機
CN109114173B (zh) * 2017-06-23 2020-11-03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动力源的减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4930A (zh) * 2014-07-17 2014-10-01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一种同轴单输入同侧双输出摆线减速器
TW201843403A (zh) * 2017-05-03 2018-12-16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擺線型減速機
CN209539936U (zh) * 2019-02-25 2019-10-25 成都双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片式摆线轮rv减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8633A (zh) 2020-08-01
CN111442065B (zh) 2022-12-13
CN111442064B (zh) 2021-08-17
TW202028635A (zh) 2020-08-01
TWI738015B (zh) 2021-09-01
CN111442064A (zh) 2020-07-24
CN111442065A (zh)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8758B (zh) 减速机
US10422414B2 (en) Speed reducer
TWI741467B (zh) 擺線型減速機
US10520062B2 (en) Cycloid speed reducer
TWI667424B (zh) 擺線型減速機
JP5817735B2 (ja) 遊星歯車減速機
US11168763B2 (en) Cycloid speed reducer
JP2018189237A (ja) サイクロ減速機
US9625005B2 (en) Speed reducer
CN111156294B (zh) 减速机
JPH0510400A (ja) 減速機
JP2002061727A (ja) 差動摩擦ローラ減速装置
TWI820695B (zh) 擺線型減速機
CN220816434U (zh) 摆线齿轮传动组件、减速机和工业机器人
KR102462455B1 (ko) 유성기어 구동기
KR20230061129A (ko) 사이클로이드 감속기
TWM573804U (zh) 偏心式減速裝置
JP4209088B2 (ja) 多段遊星ローラ減速機
CN216478714U (zh) 一种小型高精度高刚性动平衡减速马达
US20200232542A1 (en) Cycloid speed reducer with enhanced dynamic balance
CN114526315A (zh) 摆线型减速机
TWM613271U (zh) 擺線減速裝置
CN114110096A (zh) Rv减速器、机器人
JP2020159535A (ja) トラクション減速機
CN118009005A (zh) 旋转轴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