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9117B - 通訊系統、頭戴式顯示器及其切換傳輸模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訊系統、頭戴式顯示器及其切換傳輸模式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9117B
TWI739117B TW108121235A TW108121235A TWI739117B TW I739117 B TWI739117 B TW I739117B TW 108121235 A TW108121235 A TW 108121235A TW 108121235 A TW108121235 A TW 108121235A TW I739117 B TWI739117 B TW I7391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signal quality
mounted display
specif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1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1501A (zh
Inventor
吳俊熠
郭彥良
Original Assignee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1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15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91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911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2Head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9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transmission schemes,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diversity transmission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88Scheduling 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3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ocating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通訊系統、頭戴式顯示器及其切換傳輸模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於定位技術取得頭戴式顯示器當下的第一地理資訊;將第一地理資訊透過存取點轉傳至基地台;反應於頭戴式顯示器從第一地理資訊改變為一第二地理資訊,依據來自基地台的控制訊號而切換為特定傳輸模式。

Description

通訊系統、頭戴式顯示器及其切換傳輸模式的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通訊系統、頭戴式顯示器及其切換傳輸模式的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基於位置決定傳輸模式的通訊系統、頭戴式顯示器及其切換傳輸模式的方法。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基地台與用戶設備的傳輸模式(transmission modes,TM)或者是換手決策(Handover,HO)是由實際量測訊號品質而進行決定。以LTE系統為例,基地台根據用戶設備的硬體裝置能力以及回傳之通道狀態資訊(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值,評估目前整體狀態,進而據以決定適合用戶設備的傳輸模式,例如天線數量、信號調變模式、編碼率、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或者是陣列天線的碼書(codebook)選擇。另外在基地台與用戶設備通訊過程中,若是因用戶設備的位置,或者是用戶設備的外部環境改變,造成用戶設備之量測報告(measurement report,MR)所回報之參考訊號指標(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低於預設值達一定的時間(例如,觸發時間(time to trigger,TTT)時,將會觸發換手決策程序。
然而在以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為基礎之互動式影音即時串流(interactive video streaming)的場合中,例如雲端延伸實境(cloud extended reality,XR),對於通訊切換所造成的延遲(latency)容忍度比進行語音或是資料傳輸應用時更低。
六自由度(6DOF)的定位技術是XR世代的基本規格,根據維基百科說明,六自由度是指剛體在三維空間中運動的自由度。特別是指剛體可以在前後、上下、左右三個互相垂直的坐標軸上平移,也可以在三個垂直軸上旋轉其方向,三種旋轉方向稱為俯仰(pitch)、偏擺(yawl)及翻滾(Roll)。XR世代的用戶裝置可根據六自由度的定位、定向資訊,而決定互動式影音即時串流的資訊呈現。
因此,需要更積極的作法以進一步降低現有通訊架構的延遲問題,以避免因延遲而造成不佳的用戶體驗。例如,用戶所觀賞的即時影音串流(live video streaming)可能會因用戶設備的延遲而產生顯著的延遲現象等。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基於位置決定傳輸模式的通訊系統、頭戴式顯示器及其切換傳輸模式的方法,其可用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於位置決定傳輸模式的通訊系統,包括多個存取點、基地台及用戶設備。存取點設置於一特定場域內。基地台連接於前述存取點並管理前述存取點,其中基地台接收前述存取點提供的多個歷史量測報告及對應的多個歷史地點,並依據前述歷史量測報告及前述歷史地點建立特定場域的一信號品質分布圖,信號品質分布圖包括多個信號品質範圍,且各信號品質範圍對應於多個傳輸模式的其中之一。用戶設備位於特定場域中,並由前述存取點中的一第一存取點服務。基地台經配置以:取得用戶設備當下的一第一地理資訊,並基於第一地理資訊預測用戶設備之後的一第二地理資訊;反應於第一地理資訊及第二地理資訊分別對應於前述信號品質範圍中相鄰的一第一信號品質範圍及一第二信號品質範圍,從前述傳輸模式中取得對應於第二信號品質範圍的一特定傳輸模式;以及反應於用戶設備從第一地理資訊改變為第二地理資訊,使用一第一控制訊號控制用戶設備切換為特定傳輸模式。
本發明提供一種頭戴式顯示器,其位於一特定場域中並由特定場域中的一第一存取點服務,第一存取點由一基地台管理。頭戴式顯示器包括定位電路、收發器電路及處理器。定位電路基於一定位技術取得頭戴式顯示器當下的一第一地理資訊。收發器電路將第一地理資訊透過第一存取點轉傳至基地台。處理器耦接於定位電路及收發器電路,並經配置以:反應於頭戴式顯示器從第一地理資訊改變為一第二地理資訊,依據來自基地台的一第一控制訊號而切換為一特定傳輸模式。
本發明提供一種切換傳輸模式的方法,適於一頭戴式顯示器,其位於一特定場域中並由特定場域中的一第一存取點服務,第一存取點由一基地台管理。所述方法包括:基於一定位技術取得頭戴式顯示器當下的一第一地理資訊;將第一地理資訊透過第一存取點轉傳至基地台;反應於頭戴式顯示器從第一地理資訊改變為一第二地理資訊,依據來自基地台的一第一控制訊號而切換為一特定傳輸模式。
基於上述,本發明可在取得用戶設備當下的第一地理資訊之後,基地台可據以預測用戶設備之後的第二地理資訊。若第一地理資訊及第二地理資訊對應於不同的信號品質範圍,則基地台可預先找出第二地理資訊所在的信號品質範圍所對應的特定傳輸模式,並在用戶設備移動至第二地理資訊之後控制用戶設備切換為上述特定傳輸模式。藉此,可降低用戶設備切換傳輸模式的延遲,從而改善用戶設備的效能。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圖1A及圖1B,其中圖1A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繪示的通訊系統示意圖,圖1B是依據圖1A繪示的特定場域的信號品質分布圖。
如圖1A所示,通訊系統100包括用戶設備110、存取點(access point,AP)121~12M及基地台130。在不同的實施例中,用戶設備110可以是應用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混合實境(hybrid reality,HR)或雲XR技術的頭戴式顯示器(head mounted display,HMD),亦可以是手機、平板電腦或其他類似的智慧型裝置,但可不限於此。
在本實施例中,用戶設備110可包括定位電路112、收發器電路114及處理器116。在一實施例中,定位電路112可基於一定位技術取得用戶設備110當下的第一地理資訊。
以圖1B為例,其所繪示的特定場域190例可是用於提供以邊緣計算為基礎之互動式影音即時串流的場合,但不限於此。若用戶設備110位於特定場域190中,則定位電路112可用於取得用戶設備110當下於特定場域190中的第一地理資訊。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前述第一地理資訊可以是用戶設備110當下的第一位置及/或第一方向(orientation)(例如,六自由度(6DOF)位置及方向),但可不限於此。
在一實施例中,定位電路112例如是一GPS模組,其可用於取得用戶設備110的GPS座標。在另一實施例中,定位電路112可基於Lighthouse技術來取得用戶設備當下的第一位置。具體而言,特定場域190中可設置有用於發射Lighthouse技術中定義信標(beacon)信號的一或多個信標發射裝置。在一實施例中,上述信標發射裝置例如可設置於存取點121~12M上,但可不限於此。在此情況下,定位電路112即可基於各信標發射裝置發出的信標信號而取得用戶設備110當下的第一位置。上述Lighthouse技術的細節可參照其相關文獻,於此不多作贅述。
在另一實施例中,特定場域190中的多個特定地點處可設置有對應的位置標籤。在不同的實施例中,上述位置標籤例如是指示對應的特定地點的特定影像,例如快速反應(quick response,QR)碼等,但可不限於此。在此情況下,定位電路112可包括取像元件(例如是電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鏡頭、互補式金氧半電晶體(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transistors,CMOS)鏡頭等,但不限於此),而用戶設備110可在於特定場域190中移動時透過此取像元件持續拍攝周圍環境的影像。當定位電路112的取像元件拍攝到對應於一第一特定地點的第一位置標籤時,定位電路112即可對此第一位置標籤進行影像辨識操作,並據以判定用戶設備110當下的第一位置係位於第一特定地點,但本發明可不限於此。
在一實施例中,定位電路112可包括一慣性量測單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其可基於一慣性導航技術取得用戶設備110的第一位置及第一方向。在不同的實施例中,慣性量測單元可包括加速度計、磁力計及陀螺儀等元件,而上述慣性導航技術的細節例如可參考「Roienko et al,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for mobile indoor navigation”. IEE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Stream Mining & Processing, August 21-25, 2018, Lviv, Ukraine」、「Alizadeh, Ardalan; Kamalizad, Amir; and Silverman, Matt, "WIRELESS AUGMENTED REALITY (AR) / VIRTUAL REALITY (VR) CHANNEL PREDICTION ", Technical Disclosure Commons, ( June 20, 2018)」及「Francis Baeka, Inhae Hab, Hyoungkwan Kimb,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for facility management using image-based indoor localization ”,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99 (2019) 18–26」等文獻,但可不限於此。
在一實施例中,定位電路112亦可採用磁定位(Magnetic tracking)技術進行定位。具體而言,定位電路112可包括至少一組磁力接收線圈。並且,特定場域190的一或多個特定位置可個別設置有對應的磁力發射線圈。在此情況下,定位電路112可基於磁力接收線圈與磁力發射線圈之間的感應關係而判定用戶設備110當下的第一位置及第一方向,但可不限於此。在不同的實施例中,慣性量測單元可包括加速度計、磁力計及陀螺儀等元件,而上述慣性導航技術的細節例如可參考「Hu, C., Song, S., Wang, X., Meng, M. Q.-H., & Li, B. (2012). “A Novel Positioning and Orientation System Based on Three-Axis Magnetic Coils ”.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48(7), 2211–2219」。
在圖1A中,收發器電路114可以是如協定單元的組件,其支援全域移動通信系統(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個人手持電話系統(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PHS)、分碼多重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統、無線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統或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的信號傳輸,但不限於此。
收發器電路114也藉由至少包括傳送器電路、接收器電路、類比轉數位(analog-to-digital,A/D)轉換器、數位轉類比(digital-to-analog,D/A)轉換器、低雜訊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混波器、濾波器、匹配電路、傳輸線、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一或多個天線單元及本地儲存媒介的組件,但不僅限於此,來為圖1A的用戶設備110提供無線存取。
接收器電路可以包括功能單元以進行如低雜訊放大、阻抗匹配、頻率混波、下頻率轉換、濾波、放大等的操作。傳送器電路可以包括功能單元以進行如放大、阻抗匹配、頻率混波、上頻率轉換、濾波、功率放大等的操作。A/D轉換器或D/A轉換器被配置以在上行信號處理期間轉換類比信號格式為數位信號格式,而在下行信號處理期間轉換數位信號格式為類比信號格式。
處理器116耦接於定位電路112及收發器電路1114,並可為一般用途處理器、特殊用途處理器、傳統的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多個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一個或多個結合數位訊號處理器核心的微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特殊應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場可程式閘陣列電路(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任何其他種類的積體電路、狀態機、基於進階精簡指令集機器(Advanced RISC Machine,ARM)的處理器以及類似品。
在不同的實施例中,基地台130例如是增強節點B(enhanced node B,eNodeB)、進階基地台(advanced base station,ABS)、巨型蜂巢式基地台(macro-cell base station)、微型蜂巢式基地台(pico-cell base station)或遠端射頻頭(remote radio head,RRH)等,但可不限於此。
在一實施例中,基地台130可接收存取點121~12M提供的多個歷史量測報告及對應的多個歷史地點,並依據這些歷史量測報告及歷史地點建立特定場域190的信號品質分布圖199。上述歷史量測報告及歷史地點例如是由存取點121~12M所服務的多個第一用戶設備所提供。
以存取點121及其服務的第一用戶設備為例,當存取點121收到先前位於特定場域190中的第一用戶設備回報的第一歷史量測報告(其可包括信號品質,例如参考訊號接收功率(Reference Symbol Received Power,RSRP)等)及對應的第一歷史地點時,存取點121可將這些資訊提供至基地台130。藉此,基地台130即可得知在特定場域190中對應於第一歷史地點之處的信號品質。
並且,隨著提供上述歷史量測報告及對應的歷史地點的第一用戶設備的數量增加,基地台130即可得知在特定場域190中各處的信號品質,並可據以建立信號品質分布圖199。
如圖1B所示,信號品質分布圖199可包括多個信號品質範圍121a、121b、122a、122b、123a、123b。在本實施例中,基地台130可先找出位於某個範圍內的信號品質,並將這些信號品質對應的歷史地點整體地定義為一個信號品質範圍。以圖1B的信號品質範圍121a為例,在其所涵括的地理範圍中,各個地點的信號品質可皆位於一第一範圍中。再以圖1B的信號品質範圍121b為例,在其所涵括的地理範圍中,各個地點的信號品質可皆位於一第二範圍中。
此外,由圖1B可看出,由於信號品質範圍121a及121b大致皆以存取點121為圓心,且信號品質範圍121b離存取點121較遠,故約略可得知信號品質範圍121a內的信號品質應皆優於信號品質範圍121b內的品質範圍。同理,信號品質範圍122a內的信號品質應皆優於信號品質範圍122b內的品質範圍,且信號品質範圍123a內的信號品質亦應皆優於信號品質範圍123b內的品質範圍,但本發明可不限於此。
在圖1B的情境中,可假設信號品質範圍121a、122a、123a內的信號品質皆位於第一範圍中,故可用同樣的顏色表示。同理,圖1B中亦假設信號品質範圍121b、122b、123b內的信號品質皆位於第二範圍中,故可用同樣的顏色表示,但本發明可不限於此。
在一實施例中,基地台130可對圖1B中的各個信號品質範圍121a、121b、122a、122b、123a、123b決定對應的傳輸模式。舉例而言,由於信號品質範圍121a、122a、123a內的信號品質較佳,因此基地台130可採用相對高效率的傳輸模式作為對應於信號品質範圍121a、122a、123a的傳輸模式,例如較低的編碼率、較高階的信號調變方式、較多天線等。另一方面,由於信號品質範圍121b、122b、123b內的信號品質較差,因此基地台130可採用相對較強健(robust)的傳輸模式作為對應於信號品質範圍121a、122a、123a的傳輸模式,例如較高的編碼率、較低階的信號調變方式、較少天線等。
簡言之,在基地台130建立信號品質分布圖199之後,基地台130亦可決定各信號傳輸範圍對應的傳輸模式。基此,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當用戶設備130於特定場域190中移動時,基地台130可找出用戶設備130的位置或即將前往的位置所在的信號傳輸範圍,並適時地控制用戶設備130切換為此信號傳輸範圍對應的傳輸模式。以下將作進一步說明。
在一實施例中,在定位電路112取得用戶設備110當下的第一地理資訊之後,用戶設備110可透過收發器電路114將此第一地理資訊發送至基地台130。在圖1A情境中,假設用戶設備110係由存取點121服務,則用戶設備110可透過存取點121將上述第一地理資訊轉發至基地台130。
在此情況下,基地台130可基於上述第一地理資訊預測用戶設備110之後的第二地理資訊(其例如可包括第二位置及/或第二方向)。具體而言,由於基地台130亦可取得用戶設備110先前回報的多個歷史地理資訊,故基地台130例如可基於這些歷史地理資訊及第一地理資訊進行一外插運算,以估計用戶設備110的下一個地理資訊作為上述第二地理資訊。在其他實施例中,基地台130亦可基於其他類似的地理資訊預測演算法來預測用戶設備130之後的第二地理資訊,但可不限於此。
之後,若第一地理資訊及第二地理資訊分別對應於信號品質範圍中相鄰的第一信號品質範圍及第二信號品質範圍(例如,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分別位於第一信號品質範圍及第二信號品質範圍中),則基地台130可取得對應於第二信號品質範圍的特定傳輸模式。並且,在用戶設備110從第一地理資訊改改為第二地理資訊(例如從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時,基地台130可使用第一控制訊號控制用戶設備110切換為特定傳輸模式。
以圖1B為例,假設用戶設備110當下的第一位置位於位置P1(其位於信號品質範圍121a內),且所預測的第二位置位於位置P2(其位於信號品質範圍121b內)。在此情況下,基地台130可找出對應於信號品質範圍121b(即,第二信號品質範圍)的特定傳輸模式(例如某個編碼率、信號調變方式及天線數量的組合)。
之後,當用戶設備110接著從位置P1(即,第一位置)移動至位置P2(即,第二位置)時,由於基地台130已預先為用戶設備110決定上述特定傳輸模式,故基地台130可直接透過第一控制訊號控制用戶設備110切換為特定傳輸模式,以讓用戶設備110的處理器116可因應於所在的位置而採用對應的傳輸模式。藉此,可降低用戶設備110在切換傳輸模式時的延遲,從而改善用戶設備110的傳輸效能。
在另一實施例中,若第一位置所在的第一信號品質範圍及第二位置所在的第二信號品質範圍分別對應於存取點121~12M中不同的存取點,則基地台130可預先進行用戶設備110的換手操作,以降低通訊延遲。
再以圖1B為例,假設用戶設備110當下的第一位置位於位置P1’(其位於信號品質範圍121b內),且所預測的第二位置位於位置P2’(其位於信號品質範圍122a內)。在此情況下,基地台130可找出對應於信號品質範圍122a(即,第二信號品質範圍)的特定傳輸模式(例如某個編碼率、信號調變方式、天線數量或者是天線碼書(codebook)的組合)。
應了解的是,由於信號品質範圍121b係由服務用戶設備110的存取點121提供,而信號品質範圍122a係由存取點122提供,故當基地台130預測出位置P2’(即,第二位置)將位於信號品質範圍122a中時,基地台130可預先執行將用戶設備110從存取點121換手至存取點122的換手操作。
之後,當用戶設備110接著從位置P1’(即,第一位置)移動至位置P2’(即,第二位置)時,由於基地台130已預先為用戶設備110決定上述特定傳輸模式及執行換手操作,故基地台130除了可直接控制用戶設備110切換為特定傳輸模式之外,還可因已提早進行用戶設備110的換手操作而減少相關的延遲,從而改善用戶設備110的傳輸效能。
此外,在其他實施例中,在用戶設備110因應於基地台130的控制而切換為上述特定傳輸模式之後,用戶設備110可繼續向基地台130回報所測量到的信號品質。在此情況下,若用戶設備110所回報的信號品質中的一或多者低於一信號品質門限值,即代表基地台130先前為用戶設備110決定的特定傳輸模式可能並不適合用戶設備110。因此,基地台130可基於用戶設備110回報的信號品質為用戶設備110決定另一特定傳輸模式,並透過一第二控制訊號控制用戶設備110切換為所述另一特定傳輸模式。
簡言之,若基地台130基於所預測的第二地理資訊為用戶設備110決定的特定傳輸模式導致較為低落的信號品質,則基地台130可另行基於信號品質為用戶設備110決定其他更適合的特定傳輸模式,以改善用戶設備110的傳輸效能。
請參照圖2,其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繪示的切換傳輸模式的方法。本實施例的方法可由圖1A及圖1B所示的用戶設備110執行,以下即搭配圖1A及圖1B所示的內容說明圖2各步驟。
在不同的實施例中,處理器116可載入特定的軟體、程式碼以執行圖2中的各步驟。首先,在步驟S210中,用戶設備110(例如是一頭戴式顯示器)的處理器116可控制定位電路112基於定位技術取得當下的第一地理資訊。在步驟S220中,用戶設備110的處理器116可控制收發器電路114將第一地理資訊透過存取點121轉傳至基地台130。在步驟S230中,反應於用戶設備110從第一地理資訊改變為基地台130預測的第二地理資訊,用戶設備110的處理器116可依據來自基地台130的第一控制訊號而將用戶設備110切換為特定傳輸模式。圖2各步驟的細節可參照先前實施例中的說明,於此不另贅述。
為使本發明的概念更為清楚,以下另列舉數個具體應用情境進行說明。
請參照圖3,其是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繪示的通訊系統架構圖。在本實施例中,通訊系統300可包括用戶設備100、100a、存取點121、122、信標發射裝置311、312及基地台130。如圖3所示,用戶設備100及100a分別可以是頭戴式顯示器,信標發射裝置311及312例如是可用於發射Lighthouse信標信號的裝置,而基地台130可實現為搭載作業系統(例如WindowsTM )的個人電腦。承先前實施例所述,信標發射裝置311及312可基於Lighthouse技術發射相關的信標信號,藉以讓用戶設備100、100a偵測並據以取得自身的地理資訊。
請參照圖4,其是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繪示的通訊系統架構圖。在本實施例中,通訊系統400可包括用戶設備100、100a、近端存取點421、422、磁力發射線圈431、432、遠端存取點440及基地台130。如圖4所示,用戶設備100及100a可分別包括磁力接收線圈411及411a,而其可用於感應設置於特定場域中特定地點的磁力發射線圈431及432,以取得自身的地理資訊。此外,用戶設備110例如可透過WiFi/WiGig等技術連接至近端存取點421,而近端存取點421則可透過5G等技術連接至管理近端存取點421及422的遠端存取點440。同理,用戶設備110a例如可透過近端存取點422連接至遠端存取點440。
在圖4中,遠端存取點440例如是5G技術中定義的gNB,而其可由包括多接取邊緣運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及演進封包核心網路(Evolved Packet Core,EPC)的基地台130所管理。
請參照圖5,其是依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繪示的通訊系統架構圖。在本實施例中,通訊系統500可包括用戶設備100、100a、存取點521、522及基地台130。如圖5所示,用戶設備110可包括用於執行慣性導航技術的IMU,且用戶設備110可由存取點521(例如是採用28/39 GHz頻段的gNB)管理。並且,存取點521可採用通道狀態資訊(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定位的技術來取得用戶設備110的位置,但可不限於此。
此外,相同於圖4實施例,圖5中的基地台130可實現為包括MEC及EPC的態樣,但可不限於此。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提出的通訊系統中,基地台可預先建立特定場域的信號品質分布圖,並可決定對應於各信號品質範圍的傳輸模式。接著,在取得用戶設備當下的第一地理資訊之後,基地台可據以預測用戶設備之後的第二地理資訊。若第一地理資訊及第二地理資訊對應於於不同的信號品質範圍,則基地台可預先找出第二地理資訊所屬的信號品質範圍所對應的特定傳輸模式,並在用戶設備改變為第二地理資訊之後控制用戶設備切換為上述特定傳輸模式。藉此,可降低用戶設備切換傳輸模式的延遲,從而改善用戶設備的效能。
此外,若所預測的第二地理資訊所對應的信號品質範圍係由其他的存取點所提供,則基地台可預先執行用戶設備的換手操作,以提早將用戶設備換手至其他的存取點。藉此,可進一步降低用戶設備因換手操作而導致的延遲。
並且,若用戶設備在切換至特定傳輸之後的信號品質不佳,則基地台可另行基於用戶設備的信號品質為用戶設備決定新的特定傳輸模式,以改善用戶設備的傳輸效能。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300、400、500‧‧‧通訊系統 110、110a‧‧‧用戶設備 112‧‧‧定位電路 114‧‧‧收發器電路 116‧‧‧處理器 121~12M、521、522‧‧‧存取點 121a、121b、122a、122b、123a、123b‧‧‧信號品質範圍 130‧‧‧基地台 190‧‧‧特定場域 199‧‧‧信號品質分布圖 311、312‧‧‧信標發射裝置 411、411a‧‧‧磁力接收線圈 421、422‧‧‧近端存取點 431、432‧‧‧磁力發射線圈 440‧‧‧遠端存取點 P1、P2、P1’、P2’‧‧‧位置 S210~S230‧‧‧步驟
圖1A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繪示的通訊系統示意圖。 圖1B是依據圖1A繪示的特定場域的信號品質分布圖。 圖2是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繪示的切換傳輸模式的方法。 圖3是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繪示的通訊系統架構圖。 圖4是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繪示的通訊系統架構圖。 圖5是依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繪示的通訊系統架構圖。
S210~S230‧‧‧步驟

Claims (28)

  1. 一種基於位置決定傳輸模式的通訊系統,包括:多個存取點,設置於一特定場域內;一基地台,連接於該些存取點並管理該些存取點,其中該基地台接收該些存取點提供的多個歷史量測報告及對應的多個歷史地點,並依據該些歷史量測報告及該些歷史地點建立該特定場域的一信號品質分布圖,該信號品質分布圖包括多個信號品質範圍,且各該信號品質範圍對應於多個傳輸模式的其中之一;一用戶設備,其位於該特定場域中,並由該些存取點中的一第一存取點服務;其中該基地台經配置以:取得該用戶設備當下的一第一地理資訊,並基於該第一地理資訊預測該用戶設備的一第二地理資訊;反應於該第一地理資訊及該第二地理資訊分別對應於該些信號品質範圍中相鄰的一第一信號品質範圍及一第二信號品質範圍,從該些傳輸模式中取得對應於該第二信號品質範圍的一特定傳輸模式;以及反應於該用戶設備從該第一地理資訊改變為至該第二地理資訊,使用一第一控制訊號控制該用戶設備切換為該特定傳輸模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通訊系統,更包括由該些存取點服務的多個第一用戶設備,且該些第一用戶設備經配置 以向該些存取點提供該些歷史量測報告以及對應於該些歷史量測報告的多個歷史地點。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該些歷史量測報告包括該些第一用戶設備測量的多個信號品質。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該些傳輸模式對應於不同的編碼率、信號調變方式及天線數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反應於該第一信號品質範圍及該第二信號品質範圍分別對應於該些存取點中的該第一存取點及一第二存取點,該基地台更經配置以在預測該第二地理資訊之後執行一換手操作,以將該用戶設備從該第一存取點換手至該第二存取點。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該用戶設備為一頭戴式顯示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該第一地理資訊包括該用戶設備當下的一第一位置及方向,該用戶設備基於一定位技術取得該用戶設備的該第一地理資訊,並透過該第一存取點將該第一地理資訊轉傳至該基地台。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通訊系統,更包括一信標發射裝置,用以發射一信標信號;其中該用戶設備執行的該定位技術包括一Lighthouse技術,用以基於該信標信號取得該用戶設備的該第一地理資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該第一地理資訊包括該用戶設備當下的一第一位置,該特定場域中包括多個特定地點,該些特定地點包括設置有一第一位置標籤的一第一特定地點,且該用戶設備反應於取得該第一位置標籤而判定該用戶設備的該第一位置位於該第一特定地點。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該用戶設備包括一取像元件,且該用戶設備透過該取像元件拍攝該第一位置標籤,並對該第一位置標籤進行一影像辨識操作而判定該用戶設備的該第一位置位於該第一特定地點。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該第一位置標籤為指示該第一特定地點的一快速反應碼。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設置於該第一特定地點的該第一位置標籤具有一磁力發射線圈,該用戶設備包括用以執行一定位技術的一定位電路,該定位電路包括一磁力接收線圈,且該用戶設備反應於該磁力接收線圈感應到該磁力發射線圈而判定該用戶設備的該第一位置位於該第一特定地點。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該第一地理資訊包括該用戶設備當下的一第一位置及方向,且該用戶設備包括一慣性量測單元,其基於一慣性導航技術取得該用戶設備的該第一地理資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該基地台儲存有該用戶設備先前回報的多個歷史地理資訊,並基於該些歷史地理資訊及該第一地理資訊執行一外插運算,以估計該用戶設備的下一個地理資訊作為該第二地理資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在該用戶設備被切換為該特定傳輸模式之後,該用戶設備更向該基地台回報多個信號品質,且反應於該些信號品質皆低於一信號品質門限值,該基地台更基於該些信號品質決定另一特定傳輸模式,並透過一第二控制訊號控制該用戶設備切換至該另一特定傳輸模式。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該基地台基於該些信號品質範圍決定對應的該些傳輸模式。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該特定場域係用於提供以邊緣計算為基礎之互動式影音即時串流的場合。
  18. 一種頭戴式顯示器,其位於一特定場域中並由該特定場域中的一第一存取點服務,該第一存取點由一基地台管理,其中該頭戴式顯示器包括:一定位電路,基於一定位技術取得該頭戴式顯示器當下的一第一地理資訊;一收發器電路,將該第一地理資訊透過該第一存取點轉傳至該基地台; 一處理器,耦接於該定位電路及該收發器電路,並經配置以:反應於該頭戴式顯示器從該第一地理資訊改變為一第二地理資訊,依據來自該基地台的一第一控制訊號而切換為一特定傳輸模式,其中該特定場域具有一信號品質分布圖,該信號品質分布圖包括多個信號品質範圍,且各該信號品質範圍對應於多個傳輸模式的其中之一;其中,該第一地理資訊及該第二地理資訊分別對應於該些信號品質範圍中相鄰的一第一信號品質範圍及一第二信號品質範圍,且該些傳輸模式中的該特定傳輸模式對應於該第二信號品質範圍。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器,其中反應於該第一信號品質範圍及該第二信號品質範圍分別對應於該些存取點中的該第一存取點及一第二存取點,該處理器更經配置以在轉傳該第一地理資訊之後,因應於該基地台執行的一換手操作而從該第一存取點換手至該第二存取點。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地理資訊包括該頭戴式顯示器當下的一第一位置及方向,該定位技術包括一Lighthouse技術,且該定位電路執行該Lighthouse技術以基於該特定場域中的一信標信號取得該頭戴式顯示器的該第一地理資訊。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地理資訊包括該頭戴式顯示器當下的一第一位置,該特定 場域中包括多個特定地點,該些特定地點包括設置有一第一位置標籤的一第一特定地點,且該定位電路反應於取得該第一位置標籤而判定該頭戴式顯示器的該第一位置位於該第一特定地點。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器,其中該定位電路包括一取像元件,且該定位電路透過該取像元件拍攝該第一位置標籤,並對該第一位置標籤進行一影像辨識操作而判定該頭戴式顯示器的該第一地理資訊位於該第一特定地點。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器,其中該第一位置標籤為指示該第一特定地點的一快速反應碼。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器,其中設置於該第一特定地點的該第一位置標籤具有一磁力發射線圈,該定位電路包括一磁力接收線圈,且該處理器反應於該磁力接收線圈感應到該磁力發射線圈而判定該頭戴式顯示器的該第一位置位於該第一特定地點。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器,其中在該頭戴式顯示器被切換為該特定傳輸模式之後,該頭戴式顯示器更透過該第一存取點回報多個信號品質,且反應於該些信號品質皆低於一信號品質門限值,該處理器更依據來自該基地台的一第二控制訊號而切換至另一特定傳輸模式。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地理資訊包括該頭戴式顯示器當下的一第一位置及方向, 且該定位電路包括一慣性量測單元,其基於一慣性導航技術取得該頭戴式顯示器的該第一地理資訊。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頭戴式顯示器,其中該特定場域係用於提供以邊緣計算為基礎之互動式影音即時串流的場合。
  28. 一種切換傳輸模式的方法,適用於一頭戴式顯示器,其位於一特定場域中並由該特定場域中的一第一存取點服務,該第一存取點由一基地台管理,所述方法包括:基於一定位技術取得該頭戴式顯示器當下的一第一地理資訊;將該第一地理資訊透過該第一存取點轉傳至該基地台;反應於該頭戴式顯示器從該第一地理資訊改變為一第二地理資訊,依據來自該基地台的一第一控制訊號而將該頭戴式顯示器切換為一特定傳輸模式,其中該特定場域具有一信號品質分布圖,該信號品質分布圖包括多個信號品質範圍,且各該信號品質範圍對應於多個傳輸模式的其中之一;其中,該第一地理資訊及該第二地理資訊分別對應於該些信號品質範圍中相鄰的一第一信號品質範圍及一第二信號品質範圍,且該些傳輸模式中的該特定傳輸模式對應於該第二信號品質範圍。
TW108121235A 2018-06-19 2019-06-19 通訊系統、頭戴式顯示器及其切換傳輸模式的方法 TWI7391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86692P 2018-06-19 2018-06-19
US62/686,692 2018-06-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1501A TW202001501A (zh) 2020-01-01
TWI739117B true TWI739117B (zh) 2021-09-11

Family

ID=67437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1235A TWI739117B (zh) 2018-06-19 2019-06-19 通訊系統、頭戴式顯示器及其切換傳輸模式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17827B2 (zh)
EP (1) EP3585113B1 (zh)
CN (1) CN110620991B (zh)
TW (1) TWI7391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30414B2 (en) * 2020-01-24 2022-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ximity determination to a geo-fence
US20240031841A1 (en) * 2020-10-02 2024-01-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assessing connection quality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715476A (zh) * 2015-10-26 2017-05-01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 運用擴增實境技術之導航系統
US20170223552A1 (en) * 2012-08-28 2017-08-03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 for millimeter wave beam tracking
TWM549870U (zh) * 2017-07-04 2017-10-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虛擬實境系統及其方位偵測模組
CN107564106A (zh) * 2017-07-07 2018-01-09 湖南简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增强现实的运动活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设备
US20180046861A1 (en) * 2016-08-10 2018-02-15 Disney Enterprises, Inc. Placing large objects and objects separated by large distances in augmented reality
CN108075784A (zh) * 2016-11-07 2018-05-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及发送其无线信号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71913B2 (en) * 2003-06-27 2015-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network hybrid positioning
US7821449B2 (en) * 2005-01-12 2010-10-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se station almanac assisted positioning
CN101232693A (zh) * 2007-01-22 2008-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往返时延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KR101445277B1 (ko) * 2007-10-05 2014-09-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캐스트/브로드캐스트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WO2012032376A1 (en) 2010-09-10 2012-03-15 Nokia Corporation Signal strength profiling
US8588097B1 (en) 2011-04-20 2013-11-19 Google Inc. Indoor localization of mobile devices
CN102970119B (zh) * 2012-11-09 2016-01-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由第一传输模式切换为第二传输模式的方法
US9398465B2 (en) * 2013-08-08 2016-07-19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WO2015060884A1 (en) * 2013-10-25 2015-04-30 Intel Corporation Secure wireless location interface protocol
CN104640224B (zh) * 2013-11-12 2018-06-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717082B (zh) 2014-06-06 2020-12-29 香港科技大学 减轻信号噪声的基于指纹的室内定位
US9332477B2 (en) * 2014-07-29 2016-05-03 Aruba Networks, Inc. Location driven association of client devices to access points
US10212636B2 (en) * 2014-12-12 2019-0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handovers in a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US9565625B1 (en) 2015-09-09 2017-02-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ultiprotocol vehicle communications
TWI678121B (zh) * 2016-10-20 2019-11-21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一燈塔定位系統之輔助裝置
US10536878B2 (en) * 2017-03-24 2020-01-14 Mediatek Inc.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PDCP duplication in 5G RA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23552A1 (en) * 2012-08-28 2017-08-03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 for millimeter wave beam tracking
TW201715476A (zh) * 2015-10-26 2017-05-01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 運用擴增實境技術之導航系統
US20180046861A1 (en) * 2016-08-10 2018-02-15 Disney Enterprises, Inc. Placing large objects and objects separated by large distances in augmented reality
CN108075784A (zh) * 2016-11-07 2018-05-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及发送其无线信号的方法
TWM549870U (zh) * 2017-07-04 2017-10-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虛擬實境系統及其方位偵測模組
CN107564106A (zh) * 2017-07-07 2018-01-09 湖南简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增强现实的运动活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85113B1 (en) 2023-09-27
EP3585113A1 (en) 2019-12-25
CN110620991A (zh) 2019-12-27
TW202001501A (zh) 2020-01-01
US10917827B2 (en) 2021-02-09
US20200008121A1 (en) 2020-01-02
CN110620991B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416921A1 (en) Frequency spectrum management device,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6986971B2 (ja) 測位方法および装置
TWI739117B (zh) 通訊系統、頭戴式顯示器及其切換傳輸模式的方法
EP3996416A1 (en) Switch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230350003A1 (en)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method,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device
US9392631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8667936B (zh) 数据处理方法、终端、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JP2016518584A (ja) 屋内環境内のモバイルデバイスのための段階的測位支援データ
US20240236707A9 (en) Spatial relation ind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8121439A1 (zh) 一种直射径判断方法及装置
EP3654690A1 (en) Handover optimization based on mo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user devices
US20240072877A1 (en) Restricted receive beamsweeping for high-speed user equipment
CN107295546B (zh) 一种移动性集合配置方法、基站、ue和系统
CN115412984A (zh) 一种通信装置、小区切换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280715A (zh) 混合测距
JP7495492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
CN115942399A (zh) 通信处理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US20190021136A1 (en) Smart appliance for self-sustaining wireless network
CA2913321C (en) Augmentation of call data information to determine a location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4032372A1 (zh) 一种定位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WO2023134571A1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72239A1 (zh) 信道预测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WO2023168590A1 (zh) 波束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240022983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load balancing over a mobile network using beamforming
WO2024032889A1 (en) Positioning anchor selection based on reinforcement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