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80715A - 混合测距 - Google Patents

混合测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80715A
CN117280715A CN202280032884.1A CN202280032884A CN117280715A CN 117280715 A CN117280715 A CN 117280715A CN 202280032884 A CN202280032884 A CN 202280032884A CN 117280715 A CN117280715 A CN 117280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ging
client device
active
passive
are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328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杰罗姆·亨利
罗伯特·E·巴顿
马修·亚伦·西尔弗曼
维沙尔·萨延德拉·德赛
普亚·莫纳杰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sco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Cisco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sco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Cisco Technology Inc
Publication of CN117280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807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3/00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 G01S3/02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using radio waves
    • G01S3/74Multi-channe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rection-finding, i.e. having a single antenna system capable of giving simultaneous indications of the directions of differen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7Combinations of radar systems, e.g. primary radar and secondary radar
    • G01S13/876Combination of several spaced transponders or reflectors of known location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a receiv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1Determining conditions which influence positioning, e.g. radio environment, state of mo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G01S5/011Identifying the radio environ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1Determining conditions which influence positioning, e.g. radio environment, state of mo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G01S5/017Detecting state or type of mo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257Hybrid positioning
    • G01S5/0263Hybrid positioning by combining or switching between positions derived from two or more separate position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可以提供混合测距。可将覆盖环境划分为多个区域,并且可以确定多个区域中的每一者的相应多个准确度梯度。对于多个区域之中具有高准确度梯度以及高客户端设备密度和低客户端设备移动之一的区域,可以实现被动测距。对于多个区域之中具有低客户端设备密度的区域,可以实现主动测距。基于客户端设备密度的水平和客户端设备的移动速度中的至少一者,对于多个区域之中具有高客户端设备密度和高客户端设备移动中的至少一者的区域,可以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执行切换。

Description

混合测距
本申请于2022年2月28日被作为PCT国际专利申请提交,并且要求获得2021年3月4日提交的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17/192,434的权益和优先权,该美国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被通过引用完全并入。
技术领域
本公开概括而言涉及客户端设备测距。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联网中,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是一种联网硬件设备,它允许Wi-Fi兼容的客户端设备连接到有线网络和其他客户端设备。AP通常作为独立设备连接到路由器(直接或经由有线网络间接连接),但它也可以是路由器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多个AP也可以通过直接的有线或无线连接,或者通过一个通常称为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WLAN)控制器的中央系统,来协调地工作。AP有别于热点,后者是提供对WLAN的Wi-Fi接入的物理位置。
在无线网络出现之前,要在企业、家庭或学校中建立计算机网络,通常要求通过墙壁和天花板铺设许多线缆,以便向建筑物中的所有启用网络的设备提供网络接入。随着无线AP的创建,网络用户只要用很少或根本不用线缆,就能够添加接入网络的设备。AP连接到有线网络,然后提供射频链路以便其他无线电设备接入该有线网络。大多数AP支持多个无线设备的连接。AP被构建来支持使用这些无线电频率来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标准。
附图说明
包含在本公开中并且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图示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用于提供混合测距的操作环境的框图;
图2是用于提供混合测距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A、图3B和图3C是图示出准确度梯度的示意图;
图4是图示出通过使用抑制和重定向来改善准确度的示意图;并且
图5是计算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概述
可以提供混合测距。可将覆盖环境划分为多个区域,并且可以确定多个区域中的每一者的相应多个准确度梯度。对于多个区域之中具有高准确度梯度以及高客户端设备密度和低客户端设备移动之一的区域,可以实现被动测距。对于多个区域之中具有低客户端设备密度的区域,可以实现主动测距。基于客户端设备密度的水平和客户端设备的移动速度中的至少一者,对于多个区域之中具有高客户端设备密度和高客户端设备移动中的至少一者的区域,可以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执行切换。
前面的概述和接下来的示例实施例都只是举例和说明,而不应当被认为限制所描述和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范围。此外,除了描述的那些以外,还可以提供其他特征和/或变化。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针对示例实施例中描述的各种特征组合和子组合。
示例实施例
接下来的详细描述参考了附图。只要有可能,在附图和接下来的描述中使用相同的标号来指代相同或相似的元素。虽然可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修改、改编和其他实现方式是可能的。例如,可以对附图中图示的元素进行替换、添加或修改,并且可以通过对所公开的方法进行替换、重排序或添加阶段来修改本文描述的方法。因此,接下来的详细描述并不限制本公开。相反,本公开的恰当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Engineers,IEEE)802.11az标准描述了基于802.11的位置和测距技术。这些位置和测距技术包括一种主动测距技术,其中客户端设备(即,台站(STA))触发与接入点(AP)的精细时间测量(Fine Time Measurement,FTM)交换。这些位置和测距技术还包括一种被动测距技术,其中AP交换测距消息,并且客户端设备被动地监视这些交换,并且例如使用双曲三角测量法来确定其自己的位置。
上述主动测距技术可能无法很好地缩放,因为随着客户端设备密度增大,FTM交换可能会使信道资源饱和(即,导致高信道利用率(Channel Utilization,CU))。上述被动测距技术可能对基础设施无益,因为客户端设备不会发送其位置,而AP可能不知道是否有客户端设备需要位置。如果没有反馈过程,客户端设备可能只能猜测其位置,因为如果计算输出错误,则客户端设备可能无计可施,而且往往不知道差错所在。
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混合位置过程,该过程可以缩放,同时向基础设施提供关于客户端设备存在和位置的反馈,并且向客户端设备提供关于位置不准确性的反馈和补救措施。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可提供一种混合FTM测距过程,其中被动测距技术可主要用于以下区域中:i)客户端设备密度高(从而主动FTM可能导致高CU);ii)客户端设备移动少(从而可能不需要频繁的FTM)。在移动较快和/或客户端设备计数较低的区域中,可能会以增大的频率实现主动测距技术。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限制主动FTM测量对射频(Radio Frequency,RF)性能的影响,同时为客户端设备维持获得准确测量的能力,但也可以在基础设施已确定为FTM性能较差的区域中抑制与AP的FTM交换。对于基础设施而言,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在关键区域中激活主动模式和位置测量报告(LocationMeasurement Report,LMR)反馈,来提供了解客户端设备计数和位置的能力。基础设施可以使用客户端设备“支持FTM”信息元素(Information Element,IE)和类似的目标信标(Target Beacon,TB)/非TB消息来识别支持各种FTM测距模式的客户端设备。
图1示出了用于提供混合测距的操作环境100。如图1所示,操作环境100可包括覆盖环境105、控制器110和客户端设备115。覆盖环境105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无线局域网(WLAN),WLAN包括多个接入点(AP)120,这些AP可以为诸如客户端设备115之类的客户端设备提供无线网络接入(例如,接入到WLAN)。客户端设备115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电话、个人计算机、平板设备、移动设备、电话、遥控设备、机顶盒、数字视频记录器、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设备、网络计算机、路由器、或者其他类似的基于微计算机的设备。多个AP120例如可以与诸如802.11ax规范标准之类的规范标准兼容。
控制器110可包括无线局域网控制器(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controller,WLC),并且可配设和控制覆盖环境105(例如,WLAN)。控制器110可允许多个AP120中的一些AP加入覆盖环境105。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10可以由数字网络体系结构中心(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 Center,DNAC)控制器(即,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SDN)控制器)实现,该控制器可以为覆盖环境105配置信息,以便提供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致的混合测距。
操作环境100的上述元件(例如,控制器110、客户端设备115和多个AP 120)可以在硬件和/或软件(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代码,等等)或者在任何其他电路或系统中实现。操作环境100的元件可以在包括分立电子元件的电路、包含逻辑门的封装或集成电子芯片、利用微处理器的电路中实现,或者在包含电子元件或微处理器的单个芯片上实现。此外,操作环境100的元件也可以使用其他能够执行逻辑运算(例如,AND、OR和NOT)的技术来实现,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光学、流体和量子技术。如下文参考图5更详细描述的,操作环境100的元件可以在计算设备500中实现。
图2的流程图阐述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致的用于提供混合测距的方法200中涉及的一般阶段。方法200可以使用控制器110来实现,如上文关于图1的更详细描述。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实现方法200的各阶段的方式。
方法200可以开始于开始块205,并且前进到阶段210,在该阶段中,控制器110可以将覆盖环境105划分为多个区域。将针对测距技术讨论这些区域,详见下文。最初,AP可以使用星座技术来限制覆盖环境105(例如,WLAN)的边缘处的AP到AP交换(即,被动测距技术),从而使得进入覆盖环境105的客户端设备(例如,客户端设备115)发起测距请求。例如,AP可以使用星座过程或其他技术(FTM自定位、位置引擎手动输入或者其他过程)来识别覆盖环境105的边缘处的AP。然后,可仅在沿着覆盖环境105的边缘的AP对之间激活被动测距技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检测到来自覆盖环境105的边缘处的客户端设备的新关联请求可以使得AP在可配置的时间段中暂时停止被动测距技术交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利用一段时间中的客户端设备密度模式来训练的学习机器可以预测特定间隔中边缘处的客户端设备密度,并且可在可配置时间段中减少(或中断)范围内的AP之间的被动测距技术交换。这个阶段的结果可能是使得进入的客户端设备获得被足以计算其位置的被动测距技术交换,并且切换到主动测距技术(例如,FTM)作为补充,从而揭示进入的客户端设备的存在,并且为AP提供向进入的客户端设备请求LMR的机会。
从控制器110将覆盖环境105划分为多个区域的210阶段,方法200可以推进到阶段220,在该阶段中,控制器110可以为多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确定相应的多个准确度梯度。例如,多个AP 120可以使用LMR反馈,不仅确定到每个AP的计算出的客户端设备范围,而且为覆盖环境105的多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确定准确度梯度。准确度梯度可包括每个区域的准确度概率范围。控制器110可以解析LMR反馈,并且将其与基于基础设施的位置计算进行比较。基于基础设施的位置可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接收信号强度指标(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or,RSSI)-最小二乘法、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在内的技术,并且伴有距离估计。累积测量可指示出FTM性能可能较差的区域和方向。
图3A、图3B和图3C是图示出准确度梯度的示意图。图3A图示了主动测距技术(即,基于LMR的FTM)的性能与基于基础设施的定位技术的性能相匹配的区域。图3B图示了主动测距技术的性能好于基于基础设施的定位技术的性能的区域。图3C图示了主动测距技术的性能差于基于基础设施的定位技术的性能的区域。在基于FTM的技术的性能比基于基础设施的定位技术差的区域中(即,图3C),可以使用基于基础设施的定位技术,而不是主动测距技术(即,基于LMR的FTM)。
一旦控制器110在阶段220中为多个区域中的每个区域确定了相应的多个准确度梯度,方法200就可继续到阶段230,在该阶段中,控制器110可以为多个区域中具有高准确度梯度以及高客户端设备密度和低客户端设备移动之一的区域实现被动测距。例如,在具有高准确度梯度和高客户端设备密度的区域中,基础设施可以切换到AP到AP测距(被动测距技术),从而使得一大组客户端设备能够在没有空中时间消耗的情况下进行测距(例如,不会对CU有负面影响)。这些区域可能是低移动性和开放空间区域(例如,礼堂、剧院入口处的队伍,等等)。在这些区域中,频繁的个体客户端设备定位可能并无用处,而且可能不利于小区效率。换句话说,主动测距可能没有用,因为客户端设备移动可能缓慢,要么是因为客户端设备不移动,要么是因为密度造成了人潮流动,而大多数客户端设备是以该流动的近似平均步速移动的。因此,可以从客户端设备流动移动外推出个体客户端设备移动,并且可以间歇地查询客户端设备的子集,以维持对流动速度的感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客户端设备自然探测并且其足以达到此目的)。在高密度区域中,主动测距可能是有害的,因为如果让FTM交换达到其完全个体密度,则其可能会导致无用(对客户端设备而言)数据交换的高CU。从而,在这些区域中减少FTM交换可能会更好。
在阶段230中,控制器110对多个区域之中具有高准确度梯度以及高客户端设备密度和低客户端设备移动之一的区域实现被动测距,从这个阶段,方法200可以推进到阶段240,在该阶段中,控制器110可以对多个区域之中具有低客户端设备密度的区域实现主动测距。例如,具有低客户端设备密度的主动测距可能不会导致高CU,因为客户端设备可能很少。另外,基础设施还可以从在这些区域中的FTM交换(即,主动测距)中获得的LMR中的数据获益。
在控制器110在阶段240中对多个区域之中具有低客户端设备密度的区域实现主动测距之后,方法200可前进到阶段250,在该阶段中,控制器110可基于客户端设备密度水平和客户端设备移动速度中的至少一者,对于多个区域之中具有高客户端设备密度和高客户端设备移动中的至少一者的区域,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进行切换。例如,在转变区域(即,客户端设备移动的区域)中,以及(例如,间歇地)在高密度区域中,AP可以减少AP到AP交换,使得客户端设备切换到主动测距。AP使用LMR反馈IE来使得客户端设备返回其LMR。这个过程可用于高密度区域中,以维持对客户端设备流动的感知。可以使用速度梯度来调整间隔(例如,作为对于给定测试客户端设备的测量之间的平均每秒位移米数的因数)。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随机挑选测试设备。可以使用部分重叠和旋转的子集来缓解电池耗用(例如,间隔1至5使用客户端设备1-6,然后间隔6至10使用客户端设备3-9,等等)。对于这些客户端设备,AP(作为响应台站(response station,RSTA))可以推翻客户端设备的设置,以强制延长突发计数和持续时间。对于其他客户端设备,AP可以推翻客户端设备的设置,以强制缩短突发计数和持续时间。这可能是因为AP可能知道而客户端设备可能忽略了当前FTM突发不是唯一的测量来源,因为在交换集合与目标数目的测试客户端设备完成交换之后,被动测距模式可能会立即恢复。
在转变区域中,AP可基于客户端设备密度和移动速度,调整从被动到主动的测距模式转变和特性。更高的客户端设备密度可能会导致更小的主动FTM突发时段(即,更长的被动时段),反之亦然。在主动测距时段期间,更高的客户端设备密度可能会导致AP使用更小的突发计数和持续时间。更高的客户端设备位移速度可能会导致AP增大主动测距时段计数和持续时间,并且增大主动测距时段期间的突发计数,从而在一段时间中获得更多的采样并且获得更多的LMR。一旦在阶段250中,控制器110基于客户端设备密度水平和客户端设备移动速度中的至少一者,对于多个区域之中具有高客户端设备密度和高客户端设备移动中的至少一者的区域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执行切换,方法200于是就可以在阶段260结束。
图4是图示出通过使用抑制和重定向来改善准确度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具有低准确度梯度和中/低客户端设备密度的区域中,AP可以在低准确度的方向上部分抑制被动测距模式。当客户端设备切换到主动测距模式以获取更多测距时,被查询的AP可以使用测量请求(例如,802.11k测量请求)来将客户端设备重定向到最大化定位性能的信道、方向和无线电台。AP可根据准确度梯度调适FTM突发特性,从而使得客户端设备在准确度令人满意的区域中以更短的突发获得测距。
这种抑制和重定向的效果可能是客户端设备的准确度提高,并且测距成本更低(例如,更少的突发,更短的持续时间,在可能的情况下采用被动测距模式)。同时,基础设施(即,覆盖环境105)可以受益于来自客户端设备的LMR反馈,包括在客户端设备本可以只使用被动测距模式并且从而不与基础设施共享结果的区域中。
图5示出了计算设备500。如图5所示,计算设备500可包括处理单元510和存储器单元515。存储器单元515可包括软件模块520和数据库525。当在处理单元510上执行时,软件模块520可以执行例如用于提供混合测距的过程,如上文参考图2所述。计算设备500例如可以为控制器110、客户端设备115或者多个AP 120中的某些AP提供操作环境。控制器110、客户端设备115和多个AP 120可以在其他环境中操作,而不限于计算设备500。
可以使用Wi-Fi接入点、平板设备、移动设备、智能电话、电话、遥控设备、机顶盒、数字视频记录器、线缆调制解调器、个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大型机、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集群、类似智能电视的设备、网络存储设备、网络中继设备或者其他类似的基于微计算机的设备来实现计算设备500。计算设备500可包括任何计算机操作环境,例如手持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或者可编程的发送器电子设备、微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现计算设备500,其中任务由远程处理设备执行。上述系统和设备是示例,而计算设备500可包括其他系统或设备。
本公开的实施例例如可以实现为计算机过程(方法)、计算系统、或者实现为诸如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之类的制造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是可被计算机系统读取并且编码了用于执行计算机过程的指令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也可以是可被计算系统读取并且编码了用于执行计算机过程的指令的计算机程序的载体上的传播信号。因此,本公开可以体现在硬件和/或软件中(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代码,等等)。换句话说,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采取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该介质中体现有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供指令执行系统使用或者与之相联系地使用。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包含、存储、传达、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之相联系地使用的介质。
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例如但不限于是电子的、磁的、光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设备或传播介质。更具体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示例(非详尽列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以下的:具有一条或多条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以及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read-only memory,CD-ROM)。注意,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其上打印有程序的纸或另一种适当介质,因为程序可经由例如对纸或其他介质的光学扫描被电子捕捉,然后在必要时被以适当的方式编译、解释或者以其他方式处理,并随后被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虽然已描述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但也可能存在其他实施例。此外,虽然本公开的实施例已被描述为与存储在存储器和其他存储介质中的数据相关联,但数据也可以被存储在其他类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被从这些介质中读取,例如次级存储设备,比如硬盘、软盘或CD-ROM,来自互联网的载波,或者其他形式的RAM或ROM。另外,所公开的方法的阶段可以以任何方式被修改,包括通过重排序阶段和/或插入或删除阶段,而不偏离本公开。
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包括分立电子元件的电路、包含逻辑门的封装或集成电子芯片、利用微处理器的电路中实现,或者在包含电子元件或微处理器的单个芯片上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也可以使用其他能够执行逻辑运算(例如,AND、OR和NOT)的技术来实现,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光学、流体和量子技术。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通用计算机内或者在任何其他电路或系统中实现。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经由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实现,其中图1中所示的每个或许多元件可以被集成到单个集成电路上。这样的SOC设备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图形单元、通信单元、系统虚拟化单元和各种应用功能,所有这些都可以作为单个集成电路被集成(或者“烧录”)到芯片衬底上。当经由SOC操作时,本文对于本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功能,可以经由与计算设备500的其他组件集成在单个集成电路(芯片)上的专用逻辑来执行。
例如,上文参考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框图和/或操作图示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方框中记载的功能/行为可以不按任何流程图中所示的顺序发生。例如,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接连示出的两个方框实际上可被基本同时执行,或者方框有时可按相反顺序被执行。
虽然本说明书包括示例,但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指示。此外,虽然已经用结构特征和/或方法动作特定的语言描述了本说明书,但权利要求并不限于上文描述的特征或动作。更确切地说,上文描述的具体特征和动作是作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被公开的。

Claims (20)

1.一种方法,包括:
由计算设备将覆盖环境划分成多个区域;
为所述多个区域中的每一者确定相应的多个准确度梯度;
对于所述多个区域之中具有高准确度梯度以及高客户端设备密度和低客户端设备移动之一的区域,实现被动测距;
对于所述多个区域之中具有低客户端设备密度的区域,实现主动测距;并且
基于客户端设备密度的水平和客户端设备的移动速度中的至少一者,对于所述多个区域之中具有高客户端设备密度和高客户端设备移动中的至少一者的区域,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为所述多个区域中的每一者确定相应的多个准确度梯度包括:将从所述多个区域中的每一者的位置测量报告(LMR)获得的数据与所述多个区域中的每一者的基于基础设施的位置数据进行比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切换包括:为随机选择的客户端设备的集合周期性地确定速度梯度。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切换包括:为重叠客户端设备的集合周期性地确定速度梯度。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切换包括:在为被动测距花费的持续时间与客户端设备密度的水平成正比的情况下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切换。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切换包括:在为主动测距花费的持续时间与客户端设备的移动速度成正比的情况下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切换。
7.如任何在前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得在所述覆盖环境的外边缘上的接入点(AP)执行被动测距。
8.如任何在前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多个准确度梯度之一,为接入点(AP)调适精细时间测量(FTM)突发特性。
9.一种系统,包括:
存储器存储装置;以及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存储器存储装置耦合,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进行操作来:
将覆盖环境划分成多个区域,
为所述多个区域中的每一者确定相应的多个准确度梯度,
对于所述多个区域之中具有高准确度梯度以及高客户端设备密度和低客户端设备移动之一的区域,实现被动测距,
对于所述多个区域之中具有低客户端设备密度的区域,实现主动测距,并且
基于客户端设备密度的水平和客户端设备的移动速度中的至少一者,对于所述多个区域之中具有高客户端设备密度和高客户端设备移动中的至少一者的区域,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切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进行操作来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切换包括:所述处理单元进行操作来为随机选择的客户端设备的集合周期性地确定速度梯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进行操作来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切换包括:所述处理单元进行操作来为重叠客户端设备的集合周期性地确定速度梯度。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进行操作来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切换包括:所述处理单元进行操作来在为被动测距花费的持续时间与客户端设备密度的水平成正比的情况下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切换。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进行操作来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切换包括所述处理单元进行操作来在为主动测距花费的持续时间与客户端设备的移动速度成正比的情况下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切换。
14.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一组指令,所述一组指令当被执行时执行由所述一组指令执行的方法,包括:
由计算设备将覆盖环境划分成多个区域;
为所述多个区域中的每一者确定相应的多个准确度梯度;
对于所述多个区域之中具有高准确度梯度以及高客户端设备密度和低客户端设备移动之一的区域,实现被动测距;
对于所述多个区域之中具有低客户端设备密度的区域,实现主动测距;并且
基于客户端设备密度的水平和客户端设备的移动速度中的至少一者,对于所述多个区域之中具有高客户端设备密度和高客户端设备移动中的至少一者的区域,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切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为所述多个区域中的每一者确定相应的多个准确度梯度包括:将从所述多个区域中的每一者的位置测量报告(LMR)获得的数据与所述多个区域中的每一者的基于基础设施的位置数据进行比较。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切换包括:为随机选择的客户端设备的集合周期性地确定速度梯度。
17.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切换包括:为重叠客户端设备的集合周期性地确定速度梯度。
18.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切换包括:在为被动测距花费的持续时间与客户端设备密度的水平成正比的情况下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切换。
19.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切换包括:在为主动测距花费的持续时间与客户端设备的移动速度成正比的情况下在被动测距和主动测距之间切换。
20.如权利要求14至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基于所述多个准确度梯度之一,为接入点(AP)调适精细时间测量(FTM)突发特性。
CN202280032884.1A 2021-03-04 2022-02-28 混合测距 Pending CN1172807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192,434 US20220283258A1 (en) 2021-03-04 2021-03-04 Hybrid ranging
US17/192,434 2021-03-04
PCT/US2022/018155 WO2022187143A1 (en) 2021-03-04 2022-02-28 Hybrid rangi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80715A true CN117280715A (zh) 2023-12-22

Family

ID=81325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32884.1A Pending CN117280715A (zh) 2021-03-04 2022-02-28 混合测距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83258A1 (zh)
EP (1) EP4302491A1 (zh)
CN (1) CN117280715A (zh)
WO (1) WO20221871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03626B2 (en) * 2021-06-08 2023-10-31 Mewt LLC Wireless kill switc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15578B2 (en) * 2006-05-08 2009-04-07 Skyhook Wireless, Inc. Estimation of position using WLAN access point radio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a WLAN positioning system
WO2014060777A2 (en) * 2012-10-19 2014-04-24 Ucl Business P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a mobile device using multiple wireless access points
JP6344572B2 (ja) * 2013-04-01 2018-06-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パラメータ制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運用管理装置ならびに無線局
WO2015130618A2 (en) * 2014-02-25 2015-09-03 Mediatek Inc. Direction finding positioning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9813863B2 (en) * 2015-08-06 2017-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passive positioning with adaptive active positioning
US20180249437A1 (en) * 2017-02-27 2018-08-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 point (ap) to access point (ap) ranging for passive locationing
US11381275B2 (en) * 2018-03-31 2022-07-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ging protocol improvements to support antenna switching
US20220304084A1 (en) * 2021-03-19 2022-09-22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bining fram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87143A1 (en) 2022-09-09
EP4302491A1 (en) 2024-01-10
US20220283258A1 (en) 2022-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7756B2 (en) Optimizing a neighbor list
CN102844672B (zh) 定位装置以及定位方法
CN107105498B (zh) 定位方法和装置
JP2018534817A (ja) Wlan rtt測定のための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レンジングメッセージ
US9137728B2 (en) Method of predicting suitable candidates for user equipment cell reselection in mobile networks based on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CN103918326B (zh) 估计用户设备移动性的方法与一种无线设备
CN103209450A (zh) 获取移动终端移动速度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WO2018168670A1 (ja) ユーザ端末および測位方法
CN117280715A (zh) 混合测距
WO2018121439A1 (zh) 一种直射径判断方法及装置
CN105519190A (zh) 小区切换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100110920A1 (en) Method used for radio measurement and a communication nod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TWI739117B (zh) 通訊系統、頭戴式顯示器及其切換傳輸模式的方法
WO2016082754A1 (en) Round trip time measurement for network location
CN11503935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980234A (zh) 异频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162615B (zh) 一种解决laa系统中pci混淆或冲突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US20200336226A1 (en) Enhanced radio frequency (rf) management using active sensors
CN114557066A (zh) 使用精细时间测量(ftm)的接入点(ap)布置
US11818651B2 (en) Best links for wireless clients
WO2022206999A1 (zh) 定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729740B2 (en) Location in a distributed location processing architecture with roaming
Lembo et al. Positioning based intra-frequency handover in indoor cellular network for ultra reliable communications assisted by radio maps
CN113453189B (zh) 地铁天线系统、天线控制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WO2021134767A1 (en) Positioning target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