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4672B - 定位装置以及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定位装置以及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44672B
CN102844672B CN201180019092.2A CN201180019092A CN102844672B CN 102844672 B CN102844672 B CN 102844672B CN 201180019092 A CN201180019092 A CN 201180019092A CN 102844672 B CN102844672 B CN 1028446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point
channel
locating device
scan
sear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90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44672A (zh
Inventor
板垣健太郎
桥本顺
高桥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844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4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44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46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1/00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 G01S11/02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radio waves
    • G01S11/06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radio waves using intensity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14Determining absolute distances from a plurality of spaced points of known lo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一种定位装置,其根据与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定位运算,其具有:接入点检测部,其检测接入点;存储部,其按照每个信道存储该检测出的接入点;信道设定部,其根据该存储的接入点,设定应扫描的信道;以及定位运算部,其根据与检测出的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定位。所述接入点检测部根据由所述信道设定部设定的信道来检测接入点。

Description

定位装置以及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位置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地理信息中,实时地进行位置信息与内容信息的融合。这些地理信息在防灾、安全、交通等的各领域通过移动通信技术而被利用。对这些地理信息的利用被称为基于位置的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在LBS中,根据用户的位置或环境提供合适的服务和内容。
在实现LBS所需要的社会基础设施和主要的技术课题中,包括高精度3维空间数据、能够在包含室外及室内的广阔范围的空间内取得位置的无缝定位系统、通信系统、终端及显示技术等。
作为无缝定位系统的一个示例,列举了利用无线LAN的位置定位。
现在,接收从设置在个人住宅或企业办公室、咖啡馆或车站等的无线LAN接入点所发送的电波而进行位置定位的服务被普遍利用。在车站或写字楼街区,设置了很多无线LAN接入点。作为在车站或写字楼街区周边的位置定位方法,利用了无线LAN的定位服务非常有效。尤其是,在全地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中,在来自GPS卫星的电波无法到达地下街区是有效的。
移动通信终端中搭载的定位装置在利用无线LAN进行位置定位时,检测(发现)由附近的接入点应发送的信标(Beacon)信号,根据该信标信号的接收强度来计算与接入点之间的距离。请参照例如JP2009-543074号公报等。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利用无线LAN进行位置定位的情况下,定位装置需要发现接入点。例如,可以通过搜索由接入点发送的信标信号来发现接入点。在搜索信标信号时,需要扫描频带。优选地定期进行频带的扫描。其原因是,位置定位跟随定位装置所搭载的移动终端装置的移动而进行。
此外,为了检测接入点而进行的频带扫描包括主动扫描(active scanning)和被动扫描(passive scanning)2种方法。
在主动扫描中,无线LAN终端发送探测请求帧,并等待来自可连接的接入点的响应(Probe Response)。该无线LAN终端在从来自多个接入点接收到Probe Response的情况下,根据电波状况选择最佳的接入点,并向该接入点发送表示请求加入无线LAN的意思的重新关联请求(Reassociation Request)帧。
在被动扫描中,无线LAN终端不发送探测请求(Probe Request)帧,而按照预定时间接收从接入点发送的信标消息。在该接收后,该无线LAN终端根据该信标消息,对所选择的接入点发送重新关联请求(Reassociation Request)帧。
在利用无线LAN进行位置定位时,主要进行被动扫描。其原因是,在主动扫描中需要接入点的识别符是已知的。该接入点的识别符包含服务集ID(SSID:Service SetIdentifier)。
在发现接入点时,需要对假定是接入点发送信标信号的全频带进行扫描。在无线LAN中,使用大约20MHz宽的频率在接入点之间进行无线通信。该大约20MHz宽的频率被称为信道。例如,在IEEE802.11b中可以利用1ch~14ch,在IEEE802.11g中可以利用1ch~13ch。为了发现接入点,需要搜索全部信道。其原因是,无法预先知道接入点发送信标信号的信道。由于需要搜索接入点发送信标信号的全部信道,信道搜索耗费时间。进而,其结果是由于搜索不发送信标信号的信道而浪费了电力。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装置以及定位方法,在利用无线LAN进行位置定位时,能够缩短信道搜索时间,并能够降低该信道搜索所消耗的电力。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定位装置是一种根据与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定位运算的定位装置,其具有:接入点检测部,其检测接入点;存储部,其按照每个信道存储由该接入点检测部检测出的接入点;信道设定部,其根据该存储部中存储的接入点,设定应扫描的信道;以及定位运算部,其根据与所述接入点检测部检测出的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定位,所述接入点检测部根据由所述信道设定部设定的信道来检测接入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定位方法是一种根据与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定位运算的定位装置中的定位方法,具有:接入点检测步骤,检测接入点;存储步骤,按照每个信道存储通过该接入点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接入点;信道设定步骤,根据通过该存储步骤存储的接入点,设定应扫描的信道;以及定位运算步骤,根据与通过所述接入点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定位,所述接入点检测步骤根据通过所述信道设定步骤设定的信道来检测接入点。
发明效果
根据所公开的定位装置以及定位方法,在利用无线LAN进行位置定位时,能够缩短信道的搜索时间,并能够降低该信道搜索所消耗的电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的系统说明图。
图2是示出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的硬件的一例的结构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4是示出信道搜索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中的信道搜索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根据以下实施例并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另外,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全部附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内容使用相同标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系统]
对应用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100的系统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应用了本定位装置100的系统。
在该系统中,包含接入点(Access Point)200n(n为>0的整数)。接入点也可称为“母机”、“基站”、“站点”。本定位装置100根据与可发现的接入点200n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定位。作为一个示例,在图1中示出了n=3的情况。n可以是2以下,也可以是4以上。例如,在n=1、2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接入点200n与定位装置100之间的距离,求得定位装置100所处的假定区域。此外,n的值越大则定位精度越高。
本定位装置100可以搭载于移动终端装置,也可以搭载于便携信息终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还可以搭载于个人计算机(PC:Personal Computer)。
本定位装置100搭载于移动终端装置,根据与可发现的接入点200n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定位,由此在室内也能够取得位置信息。由于在室内也能够取得位置信息,所以能够根据室内的位置信息提供服务。
[本定位装置]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100。在图2中,主要示出了硬件结构。
本移动终端装置100具有无线部102、存储部104、中央处理装置(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106、输出部108和通信控制部110。各功能模块由总线150连接。
中央处理装置106对无线部102、存储部104、输出部108以及通信控制部110进行控制。中央运算处理装置106根据存储部104中存储的程序执行功能,进行预定的处理。
无线部102由中央处理装置106控制,与接入点200n之间以预定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该无线通信方式包含无线LAN。无线LAN标准中包含IEEE802.11、IEEE802.15,但是也可以基于任何其他的标准。该无线部102将通信控制部110所生成的信息变换为无线信号进行发送。此外,将来自接入点200n的无线信号变换为基带信号。该无线部102测量来自接入点200n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
存储部104具有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是具有实施在定位装置100上要执行的作业的功能的软件。此外,存储部104对按照每个信道发现的接入点的信息进行存储。此外,存储部104对该定位装置100中能够设定的接入点200n的识别符进行存储。该识别符包含服务集ID(SSID:Service Set ID)、ESSID(Extended SSID:扩展SSID)。只要是能够识别接入点的识别符,不限于服务集ID(SSID:Service Set ID),ES SID(Extended S SID)。
输出部106输出由该定位装置100计算出的位置信息。例如,可以向搭载有该定位装置100的装置进行输出。通过向搭载有该定位装置100的装置进行输出,在该装置是移动终端装置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输入的位置信息提供服务。例如,列举了发布适合于用户当前的位置/时间的各种信息的情况。
通信控制部110生成该定位装置100在发现接入点时应发送的信息,并分析从发现的接入点应接收的信号。例如,在发现接入点时应发送的信息中,包含在进行主动扫描时的探测请求(Probe Request)。在该探测请求中,可以包含应发现的接入点的识别符,也可以包含请求位于该定位装置100附近的接入点的应答所用的信息。此外,例如,在发现接入点时应发送的信号可以包含主动扫描以及被动扫描中的重新关联请求(Reassociation Request)。
例如,在从发现的接入点应接收的信号中,包含在进行主动扫描情况下的探测响应(Probe Response)。在该探测响应中,可以包含发送该探测响应的接入点的识别符。此外,例如,在从发现的接入点应接收的信号中,包含被动扫描中的信标(Beacon)。在该信标中,可以包含发送该信标的接入点的识别符。
此外,在进行主动扫描的情况下,通信控制部110控制无线部102,以对每个信道发送探测请求。此外,在进行被动扫描的情况下,通信控制部110控制无线部102来扫描频带,以能够对各信道检测信标信号。
[本定位装置的功能]
由本定位装置100执行的处理包含为了发现接入点200n而扫描频带的处理(以下,称为“频带扫描处理”)。在该频带扫描处理中,频带被测量。该频带扫描处理包含搜索信道的处理。此外,在由本定位装置100执行的处理中,包含存储频带扫描处理结果的处理。在该结果中,包含按照每个信道发现的接入点的信息。在这些发现的接入点中,包含开启了隐身(stealth)功能的接入点。来自开启了隐身功能的接入点的信标信号被停止。因此,开启了隐身功能的接入点也可以是通过主动扫描而发现的接入点。此外,在这些发现的接入点中,包含通过对信标信号中包含的接入点的识别符进行检测而发现的接入点。
由本定位装置100执行的处理中包含如下的处理:判定从现在至过去的预定时间内是否执行了频带扫描的处理。由本定位装置100执行的处理中包含如下处理:根据从现在至过去的预定时间内执行的频带扫描处理的结果,判定是否存在未发现接入点的信道。该判定的结果是,从应作为搜索的对象的信道中去除未发现接入点的信道。从根据接近于当前状况的频带扫描处理的结果进行判定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用紧前(immediately previous)的频带扫描处理的结果。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对使用紧前的频带扫描处理的结果的情况进行说明。
由本定位装置100执行的处理中包含如下处理:根据刚刚执行的频带扫描处理的结果,设定应作为扫描的对象的信道的优先级。在由本定位装置100执行的处理中包含如下处理:根据刚刚执行的频带扫描处理的结果来设定扫描的方法。此外,在由本定位装置100执行的处理中包含如下处理:根据应作为扫描的对象的信道的优先级,执行利用应设定的扫描方法执行频带扫描处理。
此外,由本定位装置100执行的处理中包含如下处理:根据频带扫描处理的结果求出与所发现的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求出该定位装置100的位置。例如,可以根据由接入点200n应发送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来求取与接入点之间的距离。在求取该距离时需要接入点200n的位置的情况下,可以预先将该接入点200n的位置保存在该定位装置100中,也可以利用其他方法来取得。例如,也可以利用搭载有该定位装置100的移动终端装置来取得。例如,该移动终端装置可以通过访问保存有接入点的位置信息的服务器来取得。该移动终端装置可以是利用预定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装置。例如,该无线通信方式可以包含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宽带码分多址)、LTE (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
图3示出了本定位装置100的功能。
本定位装置100具有搜索对象信道设定部1062。该搜索对象信道设定部1062判定从当前时刻至过去的预定时间内是否执行了频带扫描处理。该搜索对象信道设定部1062在判定为在预定时间内未执行频带扫描处理的情况下,将应作为扫描的对象的信道设为全部信道。换言之,设为能够与接入点200n通信的全部频带。其原因是,判定为前次频带扫描处理的结果与当前的频带扫描处理的结果不同。该搜索对象信道设定部1062在判定为预定时间以内未执行频带扫描处理的情况下,将应作为扫描的对象的全部信道的信息输入至搜索控制部1070。该搜索对象信道设定部1062在判定为预定时间以内执行了频率测量的情况下,将前次频带扫描结果输入至信道去除部1064。
本定位装置100具有信道去除部1064。该信道去除部1064与搜索对象信道设定部1062连接。该信道去除部1064根据应由搜索对象信道设定部1062输入的紧前(前次)的频带扫描结果,判定是否存在没有发现接入点的信道。
图4是用于说明频带扫描结果的图。
根据图4,示出了“1ch”-“64ch”的频带被扫描的例子。该“1ch”-“64ch”是一例,也可以扫描大于“64ch”的信道的频带。此外,也可以扫描该定位装置100能够利用的信道的频率。其原因是,根据该定位装置100所应用的无线LAN的标准所能够进行的无线通信的信道不同。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1ch”以及“5ch”中发现了开启隐身功能的接入点,在“2ch”中发现了开启隐身功能的接入点和SSID设定为“A”的接入点,在“10ch”中发现了SSID设定为“B”的接入点。在“1ch”、“2ch”、“5ch”以及“10ch”以外的信道中未发现接入点。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信道去除部1064将未发现接入点的信道,即“1ch”、“2ch”、“5ch”以及“10ch”以外的信道从搜索对象信道中去除。从搜索对象的信道中去除了未发现接入点的信道之后的信道是搜索对象信道。换言之,将发现了接入点的信道设为搜索对象的信道。
该信道去除部1064从由搜索对象信道设定部1062输入的、应作为搜索对象的信道中去除未发现接入点的信道,并输入至搜索对象信道优先级设定部1066。
本定位装置100具有搜索对象信道优先级设定部1066。该搜索对象信道优先级设定部1066与信道去除部1064连接。该搜索对象信道优先级设定部1066根据应由信道去除部1064输入的搜索对象信道,判定是否存在发现了多个接入点的信道。该搜索对象信道优先级设定部1066将发现了多个接入点的信道的搜索优先级提高。
在例如,在图4所示的例中,在“2ch”中发现了开启隐身功能的接入点以及SSID设定为“A”的接入点。该搜索对象信道优先级设定部1066将“2ch”的搜索优先级提高。在提高发现了多个接入点的信道的搜索优先级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发现的接入点数量,变化要提高的优先级的程度。例如设定为,发现的接入点数量越多,则优先级提高的程度越高。此外,也可以根据发现的接入点是否开启隐身功能而变化优先级提高的程度。该搜索对象信道优先级设定部1066将作为设定了优先级的搜索对象的信道的信息输入至扫描方法设定部1068。
本定位装置100具有扫描方法设定部1068。该扫描方法设定部1068设定扫描方法。该扫描方法包括主动扫描和被动扫描。
如上述那样,在主动扫描中,发送探测请求帧,并等待来自能够连接的接入点的响应(Probe Response)。在从多个接入点接收到响应的情况下,根据电波状况选择最佳的接入点,并向该接入点发送表示请求加入无线LAN的意思的重新关联请求(Reassociation Request)帧。
在被动扫描中,不发送探测请求(Probe Request)帧,而按照预定时间接收从接入点发送的信标消息。该接收后,针对基于该信标消息选择的接入点发送重新关联请求(Reassociation Request)帧。
该扫描方法设定部1068判定在由搜索对象信道优先级设定部1066输入的、设定了优先级的作为搜索对象的信道中是否存在如下信道,在该信道中仅发现在该定位装置100中设定了接入点的识别符的接入点。
在图4所示的例中,“10ch”相当于仅发现在该定位装置100中设定了接入点的识别符的接入点的信道。该扫描方法设定部1068对仅发现在该定位装置100中设定了接入点的识别符的接入点的信道,设定为进行主动扫描。设定为该主动扫描的信道的信息连同由搜索对象信道优先级设定部1066输入的、设定了优先级的作为扫描对象的信道信息,一起被输入至搜索控制部1070。
此外,除了通过设定接入点而搜索到的信道,假定还存在通过紧前的频带扫描处理而已知了识别符的接入点。对于通过该紧前的频带扫描处理而已知了接入点的识别符的接入点,可以将仅发现了该识别符为已知的接入点的信道设定为进行主动扫描。由于主动扫描的扫描速度比被动扫描快,所以能够进一步缩短处理时间。
本定位装置100具有搜索控制部1070。该搜索控制部1070与扫描方法设定部1068和搜索对象信道设定部1062连接。定位运算中应利用的接入点数量被输入至该搜索控制部1070。该接入点数量可以根据搭载有本定位装置100的移动终端装置所应执行的应用程序来进行设定。该搜索控制部1070控制为,根据应由搜索对象信道设定部1062输入的全部信道的信息或者应由扫描方法设定部1068输入的作为搜索对象的信道信息以及设定为主动扫描的信道的信息,来进行信道的搜索。
例如,搜索控制部1070在被动扫描的情况下,根据无线部102应接收的信标信号来发现接入点。此外,例如,搜索控制部1070在主动扫描的情况下,使通信控制部110生成探测请求帧,并将该探测请求帧通过无线部110进行无线发送。搜索控制部1070在已发现了定位运算中应利用的接入点数量的接入点的情况下,中止信道的搜索。搜索控制部1070将发现的接入点的识别符输入至定位运算部1072。此外,搜索控制部1070向无线部102发出命令,使得由发现的接入点发送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被输入至定位运算部1072。无线部102根据搜索控制部1070的命令,将由发现的接入点发送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输入至定位运算部1072。搜索控制部1070将信道的搜索结果作为频带扫描处理的结果保存于存储部104。该信道的搜索结果中包含进行搜索的时刻信息。该信道的搜索结果中包含针对每个信道发现的接入点的信息。该接入点的信息中还可以包含识别符。此外,该接入点的信息中还可以包含接入点的隐身功能是否开启的信息。
本定位装置100具有定位运算部1072。该定位运算部1072与搜索控制部1070连接。接入点的位置信息以及由被发现的接入点发送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被输入至定位运算部1072。例如,接入点的位置信息可以是将接入点的识别符与位置信息进行了对应关联的信息。该定位运算部1072根据应由搜索控制部1070输入的、该被发现的接入点的识别符,取得这些发现的接入点的位置信息。该定位运算部1072根据这些发现的接入点的位置信息和从这些发现的接入点发送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求取这些发现的接入点与该定位装置100之间的距离。根据该距离,求取该定位装置100的位置。
在图3中,信道去除部1064、搜索对象信道优先级设定部1064以及扫描方法设定部1068中的处理顺序不限于上述顺序,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
[本移动终端装置的动作]
图5是示出本定位装置100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在本定位装置100中,预先设定有位置定位运算中应利用的接入点数量。该接入点数量可以由用户设定,也可以根据搭载有该定位装置100的移动终端装置所具有的应用程序来设定。以下,对位置定位运算中应利用的接入点数量被设定为4个的情况进行说明。该4个是一个示例,也可以是1-3个,还可以是5个以上。
本定位装置100判定在预定时间内是否实施过扫描(步骤S502)。例如,搜索对象信道设定部1062根据存储部104中保存的频带扫描处理的结果,来判定在预定时间内是否进行了频带扫描处理。
在判定为在预定时间内实施过频带扫描处理的情况下(步骤S502:是),本定位装置100判定是否存在未发现接入点的信道(步骤S504)。例如,信道去除部1064根据紧前(最新)的频带扫描处理的结果,判定在存储部104中保存的频带扫描处理的结果中是否存在未发现接入点的信道。
在判定为存在未发现接入点的信道的情况下(步骤S504:是),本定位装置100将这些未发现接入点的信道从搜索的对象中去除(步骤S506)。例如,信道去除部1064在判定为存在未发现接入点的信道的情况下,将这些未发现接入点的信道从搜索的对象中去除。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不存在未发现接入点的信道的情况下(步骤S504:否),本定位装置100不从扫描的对象中去除信道。
本定位装置100判定是否存在发现了多个接入点的信道(步骤S508)。例如,搜索对象信道优先级设定部1066判定是否存在发现多个接入点的信道。
在判定为存在发现了多个接入点的信道的情况下(步骤S508:是),本定位装置100提高该发现了多个接入点的信道的频带扫描的优先级(步骤S510)。例如,搜索对象信道优先级设定部1066提高该发现了多个接入点的信道的频带测量的优先级。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不存在发现了多个接入点的信道的情况下(步骤S508:否),本定位装置100不进行提高频带测量的优先级的处理。
本定位装置100判定是否存在仅发现设定了接入点的识别符的接入点的信道(步骤S512)。例如,扫描方法设定部1068判定是否存在仅发现设定了接入点的识别符的接入点的信道。
在判定为存在仅发现设定了接入点的识别符的接入点的信道的情况下(步骤S512:是),将该仅发现设定了接入点的识别符的接入点的信道中的扫描方法设定为主动扫描(步骤S514)。例如,扫描方法设定部1068在判定为存在仅发现设定了接入点的识别符的接入点的信道的情况下,将该仅发现设定了接入点的识别符的接入点的信道中的扫描方法设定为主动扫描。除设定为主动扫描的信道以外的信道被设定为被动扫描。通过将仅发现设定了接入点的识别符的接入点的信道的搜索设定为主动扫描,能够缩短搜索时间。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不存在仅发现设定了接入点的识别符的接入点的信道的情况下(步骤S512:否),认为不存在要设定为主动扫描的信道。例如,扫描方法设定部1068在判定为不存在仅发现设定了接入点的识别符的接入点的信道的情况下,将信道的扫描方法设定为被动扫描。
本定位装置100实施频带的扫描(步骤S518)。例如,搜索控制部1070控制为,在通过S502判定为在预定时间内未实施扫描的情况下(步骤S502:否),将全部信道作为对象实施频带的扫描。此外,例如,搜索控制部1070控制为,针对利用前次频带测量所测量出的信道中、除通过步骤S506去除的信道以外的信道,实施所述频带的扫描。
定位装置100中搭载的中央处理装置106根据程序进行处理,由此来执行步骤S502-S514的处理。关于用于使中央处理装置106作为定位装置100发挥功能的程序,例如,可经由通信网络进行下载。此外,也可以用记录在软磁盘、CD-ROM、记忆卡等的记录介质的状态来提供。在由记录介质提供程序的情况下,在将该记录介质插入定位装置100的辅助存储装置中时,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被读出。中央处理装置106将读入的程序写入RAM或者HDD中并执行处理。使程序在定位装置100的计算机(中央处理装置106)中执行图5的步骤S502-S514。此外,例如也可以使程序执行至少一部分的步骤。
在图5中,步骤S504-S506、S508-S510、以及S512-S514的处理顺序不限于上述示例而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
[频带扫描处理的结果的示例]
图6示出了频带扫描的结果的一个示例。
例如,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首先搜索“10ch”,在该“10ch”中仅发现在该定位装置100中设定了接入点的识别符的接入点。其原因是,相比被动扫描,主动扫描的搜索时间较短。该搜索的结果是发现SSID为(B)的接入点。
其次,搜索频带扫描处理的结果中发现了多个接入点的“2ch”。该搜索的结果是发现了SSID为(A)接入点和开启了隐身功能的接入点。
第三,搜索频带扫描处理的结果中发现了接入点的“1ch”。该搜索的结果是发现了开启隐身功能的接入点。
通过以上操作,发现了4个接入点,因此本定位装置100中止信道的搜索。本定位装置100根据该4个接入点的位置以及来自该接入点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强度,求取该定位装置100与各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本定位装置100根据该距离求取该定位装置100的位置。
关于仅发现设定了识别符的接入点的信道和发现了多个接入点的信道中哪个优先的问题,可以适当进行变更。可以设发现了多个接入点的信道为优先。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距离前次定位位置的移动距离来设定应搜索的信道。具体地说,在判定为距离前次定位位置的移动距离为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设为应搜索的信道为全部信道,在判定为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前次频带扫描处理的结果来设定应搜索的信道。其原因是,在距离前次定位位置的移动距离较短情况下,假定电波状况的变化较小,因此判定为可以利用前次频带扫描处理的结果。
例如,作为估计距离前次定位位置的移动距离的方法,可以使用步数计。此外,作为估计距离前次定位位置的移动距离的方法,还可以通过估计与搭载有该定位装置100的移动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是否发生了变更,例如可以通过是否进行了越区切换来估计。
根据本定位装置,由于从假设发现接入点的概率较高的信道进行搜索,所以能够缩短频带的扫描(测量)时间。由于能够缩短频带的扫描时间,所以也能够缩短定位时间。
此外,由于从假设发现接入点的概率较高的信道进行搜索,未发现接入点的信道的搜索减少,所以能够降低功耗。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根据与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定位运算的定位装置。
该定位装置具有:作为搜索控制部的接入点检测部,其检测接入点;存储部,其按照信道存储由该接入点检测部检测出的接入点;作为搜索对象信道设定部的信道设定部,其根据该存储部中存储的接入点设定应扫描的信道;定位运算部,其根据与由所述接入点检测部检测出的与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定位,其中,所述接入点检测部根据所述信道设定部设定的信道来检测接入点。
由于根据前次频带扫描处理的结果来设定应搜索的信道,所以能够限制应搜索的信道。由于能够限制应搜索的信道,所以能够缩短频带的扫描(测量)时间。由于能够缩短频带的扫描时间,所以也能够缩短定位时间。
此外,作为搜索对象信道优先级设定部的所述信道设定部设定为,根据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接入点,优先扫描检测出的接入点的数量较多的信道。
通过从检测出的接入点的数量较多的信道顺序地进行扫描,能够从发现接入点的概率被假定为较高的信道进行搜索,所以能够缩短频带的扫描(测量)时间。由于能够缩短频带的扫描时间,所以也能够缩短定位时间。
此外,该定位装置还具有扫描方法设定部,该扫描方法设定部设定为,当在所述信道设定部所设定的信道中,包含仅发现了由所述接入点检测部使用应设定在该定位装置中的接入点的识别符而检测出的接入点的信道的情况下,使用所述识别符来检测接入点,所述信道设定部设定为优先从被所述扫描方法设定部设定为使用所述识别符来检测接入点的信道开始进行扫描,所述接入点检测部使用由所述扫描方法设定部设定出的识别符来检测接入点。
在仅包含使用应设定在该定位装置中的接入点的识别符而检测出的接入点的信道的情况下,通过设定为使用所述识别符来检测接入点,能够更加缩短搜索时间。
此外,作为信道去除部的所述信道设定部,根据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接入点,将存在检测出的接入点的信道设定为应扫描的信道。
由于能够从发现接入点的概率被假定为较高的信道开始搜索,能够缩短频带的扫描(测量)时间。由于能够缩短频带的扫描时间,因而能够缩短定位时间。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根据与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定位运算的定位装置中的定位方法。
该定位方法具有:接入点检测步骤,检测接入点;存储步骤,按照信道存储通过该接入点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接入点;信道设定步骤,根据通过该存储步骤存储的接入点设定应扫描的信道;以及定位运算步骤,根据与通过所述接入点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定位,其中,所述接入点检测步骤根据通过所述信道设定步骤设定出的信道来检测接入点。
为了便于说明以及增进对发明的理解,使用具体的数值例进行了说明,但是除非特别声明,这些数值仅为示例,可以使用适当的任意值。
以上,参照特定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各实施例仅为示例,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各种变形例、修正例、代替例、替换例等。为了便于说明,使用功能框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这样的装置也可以用硬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也包含各种变形例、修正例、代替例、替换例等。
本国际申请请求基于2010年4月2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0-097259号的优先权,并在本国际申请中引用2010-097259号的全部内容。
标号说明
100定位装置
102无线部
104存储部
106中央处理装置(Central Processing Unit)
1062搜索对象信道设定部
1064信道去除部
1066搜索对象信道优先级设定部
1068扫描方法设定部
1070搜索控制部
1072定位运算部
108输出部
110通信控制部
200n(n为>0的整数)接入点(Access Point)

Claims (4)

1.一种定位装置,其根据与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定位运算,该定位装置具有:
接入点检测部,其检测接入点;
存储部,其按照每个信道存储由该接入点检测部检测出的接入点;
信道设定部,其根据该存储部中存储的接入点,设定应扫描的信道;以及
定位运算部,其根据与所述接入点检测部检测出的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定位,
所述信道设定部设定为,根据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接入点,优先扫描检测出的接入点的数量较多的信道,
所述接入点检测部根据由所述信道设定部设定的信道来检测接入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中,
所述定位装置具有扫描方法设定部,该扫描方法设定部设定为,在包含仅发现了由所述接入点检测部使用应设定在该定位装置中的接入点的识别符而检测出的接入点的信道的情况下,使用所述识别符来检测接入点,
所述信道设定部设定为优先从被所述扫描方法设定部设定为使用所述识别符来检测接入点的信道开始进行扫描,
所述接入点检测部使用由所述扫描方法设定部设定的识别符来检测接入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中,
所述信道设定部根据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接入点,将存在检测出的接入点的信道设定为应扫描的信道。
4.一种定位方法,其是根据与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定位运算的定位装置中的定位方法,所述定位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接入点检测步骤,检测接入点;
存储步骤,按照每个信道存储通过该接入点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接入点;
信道设定步骤,根据通过该存储步骤存储的接入点来设定应扫描的信道;以及
定位运算步骤,根据与通过所述接入点检测步骤检测出的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定位,
所述信道设定步骤设定为,根据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接入点,优先扫描检测出的接入点的数量较多的信道,
所述接入点检测步骤根据通过所述信道设定步骤设定的信道来检测接入点。
CN201180019092.2A 2010-04-20 2011-04-18 定位装置以及定位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446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97259A JP5368361B2 (ja) 2010-04-20 2010-04-20 測位装置及び測位方法
JP2010-097259 2010-04-20
PCT/JP2011/059520 WO2011132635A1 (ja) 2010-04-20 2011-04-18 測位装置及び測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4672A CN102844672A (zh) 2012-12-26
CN102844672B true CN102844672B (zh) 2014-03-12

Family

ID=44834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909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44672B (zh) 2010-04-20 2011-04-18 定位装置以及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09221B2 (zh)
EP (1) EP2562557B1 (zh)
JP (1) JP5368361B2 (zh)
CN (1) CN102844672B (zh)
WO (1) WO20111326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49991B2 (ja) * 2010-05-26 2013-07-3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測位装置及び方法
JP6082529B2 (ja) * 2012-05-23 2017-02-15 ローム株式会社 送信回路およびそれを集積化した集積回路、ならびに、送信装置、位置測位システム、送信方法
US20150155637A1 (en) * 2012-06-07 2015-06-04 Mindspark Technologies Pty Ltd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monitoring movement of rock in a mine
KR101488378B1 (ko) * 2013-01-30 2015-02-03 부산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와이파이 장치의 위치 추적을 위한 효과적인 채널 검색 장치 및 방법
US9002374B2 (en) 2013-02-14 2015-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asurements for indoor navigation
US20160219636A1 (en) * 2013-08-28 2016-07-28 Kyocera Corporation User terminal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53596B2 (en) * 2013-10-15 2016-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location changes and monitoring assistance data via scanning
US20150264520A1 (en) * 2014-03-14 2015-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location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an integrated wifi sniffer and measurement engine
US11223042B2 (en) 2014-03-31 2022-01-11 Tronox Llc Lithium-intercalated titanium dioxide, lithium titanate particles made therefrom, and related methods
KR102167933B1 (ko) * 2014-07-31 2020-10-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액세스 포인트 탐색 방법 및 장치
US20170013590A1 (en) * 2015-07-09 2017-0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ng wireless scanning rate based on 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 reliability
CN106714280B (zh) * 2015-07-20 2020-03-1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
JP6502234B2 (ja) * 2015-10-28 2019-04-17 株式会社 ゼネテック 携帯端末、携帯端末の位置特定方法、携帯端末の位置特定プログラム
EP3217692A1 (en) * 2016-03-11 2017-09-13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A method for providing band scanning prioritization, and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method
JP6746426B2 (ja) * 2016-08-05 2020-08-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792619A (zh) * 2016-11-18 2017-05-3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WiFi定位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781242B (zh) * 2016-11-25 2019-03-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和装置
CN108111977B (zh) * 2017-12-07 2021-03-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扫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IL301537A (en) * 2020-09-23 2023-05-01 Saverone 2014 Ltd System, method and unit for scanning communication channel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04336A1 (ja) * 2008-02-21 2009-08-2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探索方法、無線基地局探索装置および無線基地局探索プログラム
CN101557625A (zh) * 2009-03-09 2009-10-14 南京大学 一种无线网络中基于移动检测的快速切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36696B2 (ja) * 2002-03-06 2005-04-06 エヌ・ティ・ティ・コムウェア株式会社 インフラストラクチャ型無線lan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及びローミング方法、ローミング管理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US20060193287A1 (en) * 2005-02-28 2006-08-31 Satoru Ooshi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KR100694215B1 (ko) * 2005-11-24 2007-03-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랜 네트워크 및 무선 랜 단말의 채널 선택 방법
US7471954B2 (en) * 2006-02-24 2008-12-30 Skyhook Wireles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stimating a user position in a WLAN positioning system based on user assigned access point locations
US8229455B2 (en) 2006-07-07 2012-07-24 Skyhook Wireles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gathering and caching WLAN packet information to improve position estimates of a WLAN positioning device
JP4885052B2 (ja) * 2007-05-09 2012-02-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US8630637B2 (en) * 2008-05-15 2014-01-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Inter-controller roam management and prediction for voice communications
JP5199819B2 (ja) 2008-10-14 2013-05-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車載端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04336A1 (ja) * 2008-02-21 2009-08-2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探索方法、無線基地局探索装置および無線基地局探索プログラム
CN101557625A (zh) * 2009-03-09 2009-10-14 南京大学 一种无线网络中基于移动检测的快速切换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经验值模型的室内导览系统设计与实现》;郑中等;《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0430(第12期);全文 *
郑中等.《基于经验值模型的室内导览系统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第12期),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09221B2 (en) 2014-12-09
EP2562557A4 (en) 2014-03-19
CN102844672A (zh) 2012-12-26
WO2011132635A1 (ja) 2011-10-27
EP2562557A1 (en) 2013-02-27
JP2011226929A (ja) 2011-11-10
US20130012229A1 (en) 2013-01-10
JP5368361B2 (ja) 2013-12-18
EP2562557B1 (en) 2014-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4672B (zh) 定位装置以及定位方法
US11201715B2 (en)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evice
US911913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accelerated network selection in a radio network environment
KR101785618B1 (ko) 멀티심 모바일 단말의 위치 파악 방법 및 장치
CN105794285B (zh) 蜂窝网络中的小区定位
EP2077002B1 (en) Wlan network information caching
EP285311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iggering handover between access points based on gathered history data of series of access points
WO2020207096A1 (zh) 一种5g场景下的定位方法、定位平台及用户终端
US1030664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band-channel scanning and network switching
CN104994577B (zh) 一种整合异质网络的行动定位的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US20150346315A1 (en) Method for enhancing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CN110290473B (zh) 切换方法与装置
KR20140088318A (ko) 무선랜에서 채널 정보를 공유하여 채널 검색 시간을 줄이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1180836A (zh) 基于位置的无线局域网扫描
US2004009339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ual active scan
US20210084448A1 (en) Passive asset tracking using observations of wi-fi access points
WO2018121439A1 (zh) 一种直射径判断方法及装置
AU2021235888A1 (en) Passive asset tracking using observations of Wi-Fi access points
Rahimi et al. Indoor geo-fencing and access control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20220283258A1 (en) Hybrid ranging
KR20140097789A (ko) 와이파이 장치의 위치 추적을 위한 효과적인 채널 검색 장치 및 방법
Faragher et al. SwiftScan: Efficient Wi-Fi scanning for background location-based services
TW202135546A (zh) 使用無線保真(Wi-Fi)存取點之觀測進行的被動資產追蹤
CN106535111B (zh) 移动终端及其定位方法
KR101466514B1 (ko) 위치 측위 방법 및 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4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