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81242B - 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81242B
CN106781242B CN201611049824.3A CN201611049824A CN106781242B CN 106781242 B CN106781242 B CN 106781242B CN 201611049824 A CN201611049824 A CN 201611049824A CN 106781242 B CN106781242 B CN 1067812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con frame
danger zone
marker
mod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498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81242A (zh
Inventor
张霄
史博琼
朱立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4982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812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81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1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81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1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72System arrangements wherein the object is to detect exact location of child or item using triangulation other than GP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00Beacons or beacon systems transmitting signals having a characteristic or characteristics capable of being detected by non-directional receivers and defining directions, positions, or position lines fixed relatively to the beacon transmitters; Receivers co-operating therewith
    • G01S1/02Beacons or beacon systems transmitting signals having a characteristic or characteristics capable of being detected by non-directional receivers and defining directions, positions, or position lines fixed relatively to the beacon transmitters; Receivers co-operating therewith using radio waves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信标器发送的信标帧,该信标帧中包括信标器所在区域的标识,根据信标器所在区域的标识判断信标器所在区域是否为危险区域,当信标器所在区域为危险区域时,智能设备提示用户即将进入危险区域。所述方法智能设备能够预先检测周围的危险区域,并提示用户,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厂房、车间、医院等室内环境中有很多视线盲区,例如上下扶梯、坡道、走廊、弯道等,同样在室外环境中也有很多视线盲区,例如,用户在开车时,十字路口、弯道等视线盲区。当视线盲区中有人或车出现时,容易发生事故。或者一些已经废弃的区域,用户也可能存在误入的情况。视线盲区和已经废弃的区域都属于危险区域,当然还有其他危险区域,用户在经过或者进入危险区域时应该注意安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包括:
接收信标器发送的信标帧,所述信标帧中包括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
根据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判断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是否为危险区域;
当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为危险区域时,提示用户即将进入危险区域。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用户距离所述信标器的距离;
提示用户距离所述危险区域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危险区域内存在的危险类型;
提示用户所述危险区域存在的危险类型。
可选的,所述接收信标器发送的信标帧之前,还包括:
使用被动扫描方式检测信标帧;
当使用被动扫描方式检测到第一个信标帧时,判断所述第一个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
当所述第一个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扫描方式转换为主动扫描方式,并提高扫描频率;
使用主动扫描方式检测所述信标帧。
可选的,在将扫描方式转换为主动扫描方式后,还包括:
判断检测到的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当检测到的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扫描方式转换为被动扫描方式,并降低扫描频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信标器发送的信标帧,所述信标帧中包括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
第一判断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判断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是否为危险区域;
第一提示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为危险区域时,提示用户即将进入危险区域。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用户距离所述信标器的距离;
第二提示模块,被配置为提示用户距离所述危险区域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危险区域内存在的危险类型;
第三提示模块,被配置为提示用户所述危险区域存在的危险类型。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扫描模块,被配置为使用被动扫描方式检测信标帧;
第二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当使用被动扫描方式检测到第一个信标帧时,判断所述第一个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
切换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个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扫描方式转换为主动扫描方式,并提高扫描频率;
第二扫描模块,被配置为使用主动扫描方式检测所述信标帧。
可选的,所述第二判断模块,还被配置为判断所述第二扫描模块检测到的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所述切换模块,还被配置为当检测到的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扫描方式转换为被动扫描方式,并降低扫描频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装置,包括:
存储器;
被配置为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信标器发送的信标帧,所述信标帧中包括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
根据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判断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是否为危险区域;
当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为危险区域时,提示用户即将进入危险区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危险区域放置信标器,智能设备接收信标器发送的信标帧,该信标帧中包括信标器所在区域的标识,根据信标器所在区域的标识判断信标器所在区域是否为危险区域,当信标器所在区域为危险区域时,智能设备提示用户即将进入危险区域。所述方法智能设备能够预先检测周围的危险区域,并提示用户,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装置的框。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装置的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装置的实体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装置800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智能设备执行,该智能设备例如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手机等可以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该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接收信标器发送的信标帧,该信标帧中包括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
信标器用于产生信标帧,信标器安装在危险区域,该危险区域可以为室内盲区、室外盲区、废弃建筑等。信标器的功耗很低,因此信标器的电源可以做成有源也可以做成无源的,无源的信标器可以方便携带,快速布置。信标器按照预设的周期,周期性广播信标帧,距离信标器一定范围内的智能设备可以接收到信标帧。该信标帧中包括发送该信标帧的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可以包括信标器所在区域的标识,或者,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包括信标器所在区域的标识和危险类型,信标器所在区域的标识可以预先配置在信标器中,也可以由信标器按照预设的算法生成。
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可以以主动扫描的方式或被动扫描的方式接收信标器发送的信标帧。主动扫描方式是指作为STA的智能设备在每个信道上发出探测请求帧(ProbeRequest),请求周围的无线网络予以回应,信标帧接收到探测请求帧后,向智能设备返回探测响应帧,该探测响应帧即为信标帧。被动扫描方式在扫描过程中,智能设备不需要传送任何信号,可以省电,智能设备会在信道列表(channel list)所列的各个信道之间不断切换,并静候信标帧的到来。
在步骤S102中,根据信标器所在区域的标识判断信标器所在区域是否为危险区域。
一种实现方式中,为所有危险区域设置相同的标识,并在智能设备中配置该危险区域的标识,后续当检测到信标器所在区域的标识时,将信标器所在区域的标识与该危险区域的标识进行比较,如果信标器所在区域的标识与该危险区域的标识相同,则说明信标器所在区域是危险区域,如果信标器所在区域的标识与该危险区域的标识不相同,则说明信标器所在区域不是危险区域。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危险区域的类型为危险区域设置标识,相同类型的危险区域的标识相同,不同类型的危险区域的标识不同,并将危险区域的标识列表配置在智能设备中。后续当检测到信标器所在区域的标识时,判断信标器所在区域的标识是否属于该危险区域的标识列表,如果信标器所在区域的标识属于该危险区域的标识列表,则说明信标器所在区域是危险区域,如果信标器所在区域的标识不属于该危险区域的标识列表,则说明信标器所在区域不是危险区域。
当信标器所在区域为危险区域时,执行步骤S103,当信标器所在区域不为危险区域时,执行步骤S104。
在步骤S103中,提示用户即将进入危险区域。
智能设备可以通过文字方式、语音方式、震动方式、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简称LED)中的任意一种方式或多种方式的用户即将进入危险区域。当智能设备为智能手机时,智能设备可以通过文字、语音提示用户即将进入危险区域,或者通过智能手机的震动提示用户即将进入危险区域。当智能设备为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时,可以通过震动提示用户,或者在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上设置有LED等,通过点亮LED灯提示用户。
在步骤S104中,结束。
本实施例中,智能设备接收信标器发送的信标帧,该信标帧中包括信标器所在区域的标识,根据信标器所在区域的标识判断信标器所在区域是否为危险区域,当信标器所在区域为危险区域时,提示用户即将进入危险区域。所述方法终端设备能够预先检测周围的危险区域,并提示用户。
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01中,接收信标器发送的信标帧,该信标帧中包括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
在步骤S202中,根据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判断信标器所在区域是否为危险区域。
当信标器所在区域为危险区域时,执行步骤S203,当信标器所在区域不是危险区域时,执行步骤S204。步骤S201和步骤S202的具体实现方式参照图1所示实施例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步骤S203中,根据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确定危险区域内存在的危险类型。
当所有危险区域采用相同的标识时,通过信标器所在区域的标识无线区分危险类型,因此,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包括信标器所在区域的标识和危险类型,智能设备根据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中的危险类型确定危险区域内存在的危险类型。
当不同类型的危险区域采用不同的标识时,智能设备根据危险区域的标识就可以区分危险类型,因此,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可以只包括信标器所在区域的标识。
在步骤S204中,结束。
在步骤S205中,提示用户即将进入危险区域,以及危险区域存在的危险类型。
步骤S203之后执行步骤S205,智能设备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将危险类型通过显示屏显示给用户,也可以通过短信方式将危险类型发送给用户。
本实施例中,智能设备在根据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确定信标器所在区域为危险区域后,智能设备进一步根据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确定危险区域内存在的危险类型,在提示用户即将进入危险区域同时提示用户危险区域存在的危险类型,以便于用户了解危险类型,根据危险类型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301中,接收信标器发送的信标帧,该信标帧中包括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
在步骤S302中,根据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判断信标器所在区域是否为危险区域。
当信标器所在区域为危险区域时,执行步骤S303,当信标器所在区域不是危险区域时,执行步骤S304。步骤S301和步骤S302的具体实现方式参照图1所示实施例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步骤S303中,根据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确定危险区域内存在的危险类型。
步骤S303具体实现方式参照图2所示实施例步骤S203的实现方式,这里不再赘述。
在步骤S304中,结束。
在步骤S305中,根据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用户距离信标器的距离。
智能设备距离信标器越近,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越强,智能设备距离信标器越远,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越弱,因此,智能设备可以根据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用户距离信标器的距离,用户距离信标器的距离,即智能设备距离信标器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05可以在步骤S303之后执行,也可以在步骤S302之前执行,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在步骤S306中,提示用户即将进入危险区域、危险区域存在的危险类型和用户距离危险区域的距离。
智能设备可以将危险类型和用户距离危险区域的距离一起通过显示屏显示给用户,或者,通过短信的方式将危险类型和用户距离危险区域的距离一起发送给用户。
本实施例中,智能设备在根据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确定信标器所在区域为危险区域后,智能设备进一步根据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确定危险区域内存在的危险类型,并且根据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用户距离信标器的距离,在提示用户即将进入危险区域同时提示用户危险区域存在的危险类型和用户距离危险区域的距离,以便于用户了解危险类型,根据危险类型和用户距离危险区域的距离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401中,使用被动扫描方式检测信标帧。
扫描方式可以由用户进行设置,通常情况下,设置扫描方式为被动扫描方式,被动扫描方式可以节省智能设备的功耗。
在步骤S402中,当使用被动扫描方式检测到第一个信标帧时,判断第一个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
当第一个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时,执行步骤S403,当第一个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执行步骤S404。
在步骤S403中,将扫描方式转换为主动扫描方式,并提高扫描频率。
通过将扫描方式转换为主动扫描方式,并提高扫描频率,可以避免丢失或检测不到信标帧。
在步骤S404中,使用被动扫描方式检测信标帧。
在步骤S405中,使用主动扫描方式检测信标帧。
在步骤S406中,接收信标器发送的信标帧,该信标帧中包括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
步骤S404和步骤S405之后执行步骤S406,
在步骤S407中,根据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判断信标器所在区域是否为危险区域。
当信标器所在区域为危险区域时,执行步骤S408,当信标器所在区域不为危险区域时,执行步骤S409。
在步骤S408中,提示用户即将进入危险区域。
在步骤S409中,结束。
可选的,智能设备在将扫描方式转换为主动扫描方式后,还会进一步判断检测到的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一阈值,当检测到的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将扫描方式转换为被动扫描方式,并降低扫描频率,从而能够减少智能设备的功耗。
本实施例中,智能设备先以被动扫描方式检测信标帧,当在被动扫描方式下检测到第一个信标帧,且第一个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阈值时,将扫描方式转换为主动扫描方式,并提高扫描频率,以主动扫描方式检测信标帧,从而可以避免信标帧被丢失或检测不到。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装置的框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1、第一判断模块12和第一提示模块13。
其中,接收模块11,被配置为接收信标器发送的信标帧,所述信标帧中包括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
第一判断模块1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判断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是否为危险区域;
第一提示模块13,被配置为当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为危险区域时,提示用户即将进入危险区域。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装置的框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的装置在图5所示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1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用户距离所述信标器的距离;
第二提示模块15,被配置为提示用户距离所述危险区域的距离。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装置的框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的装置在图6所示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16,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危险区域内存在的危险类型;
第三提示模块17,被配置为提示用户所述危险区域存在的危险类型。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装置的框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的装置在图5所示装置的基础上,还包括:
第一扫描模块18,被配置为使用被动扫描方式检测信标帧;
第二判断模块19,被配置为当使用被动扫描方式检测到第一个信标帧时,判断所述第一个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
切换模块20,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个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扫描方式转换为主动扫描方式,并提高扫描频率;
第二扫描模块21,被配置为使用主动扫描方式检测所述信标帧。
可选的,所述第二判断模块19,还被配置为判断所述第二扫描模块21检测到的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切换模块20,还被配置为当检测到的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扫描方式转换为被动扫描方式,并降低扫描频率。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装置的实体框图,如图9所示,危险区域的预警装置300包括:处理器31和用于存储处理器31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32,存储器32通过系统总线与处理器31连接并通信。
其中,处理器31被配置为:
接收信标器发送的信标帧,所述信标帧中包括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
根据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判断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是否为危险区域;
当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为危险区域时,提示用户即将进入危险区域。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而前述的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缩写: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快闪存储器、硬盘或者固态硬盘。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装置800的框图。例如,装置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0,装置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装置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806为装置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装置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设备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装置800或装置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图1至图4所示的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图1至图4所示的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危险区域的预警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危险区域的预警装置能够执行上述图1至图4所示的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4)

1.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信标器发送的信标帧,所述信标帧中包括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
根据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判断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是否为危险区域;
当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为危险区域时,提示用户即将进入危险区域;
还包括:
根据所述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用户距离所述信标器的距离;
提示用户距离所述危险区域的距离;
所述接收信标器发送的信标帧之前,还包括:
使用被动扫描方式检测信标帧;
当使用被动扫描方式检测到第一个信标帧时,判断所述第一个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
当所述第一个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扫描方式转换为主动扫描方式,并提高扫描频率;
使用主动扫描方式检测所述信标帧;在将扫描方式转换为主动扫描方式后,还包括:
判断检测到的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当检测到的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扫描方式转换为被动扫描方式,并降低扫描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危险区域内存在的危险类型;
提示用户所述危险区域存在的危险类型。
3.一种危险区域的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信标器发送的信标帧,所述信标帧中包括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
第一判断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判断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是否为危险区域;
第一提示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为危险区域时,提示用户即将进入危险区域;
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确定用户距离所述信标器的距离;
第二提示模块,被配置为提示用户距离所述危险区域的距离;
还包括:
第一扫描模块,被配置为使用被动扫描方式检测信标帧;
第二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当使用被动扫描方式检测到第一个信标帧时,判断所述第一个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
切换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个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扫描方式转换为主动扫描方式,并提高扫描频率;
第二扫描模块,被配置为使用主动扫描方式检测所述信标帧;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还被配置为判断所述第二扫描模块检测到的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所述切换模块,还被配置为当检测到的信标帧的接收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将扫描方式转换为被动扫描方式,并降低扫描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信标器所在区域的信息确定所述危险区域内存在的危险类型;
第三提示模块,被配置为提示用户所述危险区域存在的危险类型。
CN201611049824.3A 2016-11-25 2016-11-25 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7812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49824.3A CN106781242B (zh) 2016-11-25 2016-11-25 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49824.3A CN106781242B (zh) 2016-11-25 2016-11-25 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1242A CN106781242A (zh) 2017-05-31
CN106781242B true CN106781242B (zh) 2019-03-12

Family

ID=58912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49824.3A Active CN106781242B (zh) 2016-11-25 2016-11-25 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812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0319A (zh) * 2017-06-15 2017-10-0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一种定位报警护栏
CN107798821A (zh) * 2017-10-18 2018-03-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安全提醒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20303B (zh) * 2017-12-13 2020-01-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无线局域网扫描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08198402B (zh) * 2018-02-23 2021-05-04 深圳康奥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区域智能无人机侦测系统
CN109087477A (zh) * 2018-08-17 2018-12-25 穗阳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可划分区域的边界分区装置
CN111341066B (zh) * 2018-12-19 2022-03-11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探针的报警方法及系统
CN111640279B (zh) * 2020-04-07 2021-11-26 广州中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危险区域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2099485A (zh) * 2020-08-03 2020-12-18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危险区域规避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机器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27909A (ja) * 2003-10-24 2005-05-19 Fujitsu Ten Ltd レーダの走査方法
JP5368361B2 (ja) * 2010-04-20 2013-12-1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測位装置及び測位方法
CN101848507A (zh) * 2010-05-11 2010-09-29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无线局域网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JP2012155655A (ja) * 2011-01-28 2012-08-16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報知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2733992B1 (en) * 2012-11-16 2020-04-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to an access point in portable terminal
CN104780219A (zh) * 2015-04-27 2015-07-15 北京智凯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智凯特酒店智能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1242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1242B (zh) 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和装置
US11109233B2 (en)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controlling screen lock
AU2013263755B2 (en) Information providing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therefor
CN105354489B (zh) 权限授予方法及装置
JP2014225860A (ja) 地磁気センサーを用いた通信部制御方法及びこのための電子機器
CN104468524B (zh) 权限验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07473B (zh) 无线局域网发现方法及装置
KR102135965B1 (ko) 화면잠금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휴대 단말
KR102047496B1 (ko) Ble 디바이스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휴대 단말
KR20150092933A (ko) 선택 가능한 통신 서비스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5208510B (zh) 智能闹铃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34495B (zh) 信息处理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KR20140074153A (ko)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휴대 단말
EP3790265B1 (en) Doorbell prompting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5634928B (zh)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社交提醒方法和装置
KR20170025244A (ko) 스마트 조명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장치 및 시스템
KR101756289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정보 제공방법
CN106241586B (zh) 扶梯使用安全的预警方法、智能设备和系统
CN106445069A (zh) 信息提示方法和智能设备
KR20160059304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210050230A (ko) 모바일 단말의 스크린 락킹을 제어하는 보안 방법
CN107483739A (zh) 剃须提醒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