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6482B - 建築結構之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建築結構之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6482B
TWI736482B TW109142681A TW109142681A TWI736482B TW I736482 B TWI736482 B TW I736482B TW 109142681 A TW109142681 A TW 109142681A TW 109142681 A TW109142681 A TW 109142681A TW I736482 B TWI736482 B TW I73648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llar
column
full
top surface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2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3211A (zh
Inventor
尹衍樑
王瑞禎
陳智軒
Original Assignee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42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3648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64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648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23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3211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建築結構之施工方法。建築結構的製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提供一第一預鑄柱,該第一預鑄柱包含在該第一預鑄柱之縱向方向上延伸出該第一預鑄柱之一第一端之一頂表面之一第一組柱鋼筋及沿該第一預鑄柱之橫向方向上自該第一端之一側表面延伸出該第一預鑄柱之一第二組柱鋼筋或第二組型鋼;提供至少二個全預鑄梁,該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每一者包含在該全預鑄梁之縱向方向上延伸出該全預鑄梁之一第一組梁鋼筋或第一組型鋼及自該全預鑄梁頂表面延伸出該全預鑄梁之一第二組梁鋼筋,其中該全預鑄梁之該頂表面與該第一預鑄柱之該第一端的該頂表面具有一預定第一高度差;將該第一預鑄柱豎立;將該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該第一組梁鋼筋與該第一預鑄柱之該第二組柱鋼筋續接或將該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該第一組型鋼與該第一預鑄柱之該第二組型鋼續接;提供一樓版模板,將該樓版模板固定於該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頂表面所界定之平面上;提供複數個樓版鋼筋,將其設置於該樓版模板上且與該第二組梁鋼筋重疊;於該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外側設置複數個澆置模板,該複數個澆置模板的頂端低於該第一預鑄柱之該第一端的該頂表面;且將混凝土澆置至由複數個澆置模板及該樓版模板所形成之空間中,且該混凝土覆蓋過該全預鑄梁之該第二組梁鋼筋及該複數個樓版鋼筋。

Description

建築結構之施工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建築結構之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種製造及校正全預鑄梁柱結構之方法。
如何將建築物中的梁與樓版在施工過程中妥適的連接並維持良好的連接強度,長久以來一直是業界所尋求改進的方向。在眾多的施工方法中,預鑄工法因具有結構品質優異、施工安全迅速、營建成本經濟合理等優點,已成功應用於各種營造工程建設中,包含將建築物中的梁與樓版連接。申言之,預鑄工法係於預鑄廠或工地周邊,以標準化的作業流程及模組化的模具,組立鋼筋並澆置混凝土,快速大量生產精密的柱體、梁體、板體等的預鑄構件。藉由精確的搬運管理及組裝作業,將在預鑄廠內或工地周邊生產完成之預鑄構件於工地現場組合。藉此,工地現場中的工作量可以降至最低、減少人力及施工時間,進而有效縮短工期,並確保施工品質。此外,預鑄施工法亦可減少或避免在外牆鷹架上施工,大幅提高了施工安全性。舉例而言,習知技術之一包括採用如圖1A所示的方式,將半預鑄梁與樓版連接。至於鋼梁與樓版連接的施工,習知技術則提供如如圖1B所示之鋼梁與樓版連接的方式。
然而,半預鑄梁之非預鑄一側所暴露之鋼筋仍必須於施工現場配置,在施工時間及人力成本方面仍有改進的空間。隨著預鑄施工法的發展,以全預鑄柱搭配全預鑄梁或鋼梁以最佳化利用預鑄結構和鋼結構的各自優點以達到最大產量且提供最佳品質之的工法為業界所企盼的。
緣是,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之一項態樣係關於一種建築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提供一第一預鑄柱,其包含在該第一預鑄柱之縱向方向上延伸出第一預鑄柱之一第一端之一頂表面之一第一組柱鋼筋及沿第一預鑄柱之橫向方向上自第一端之一側表面延伸出第一預鑄柱之一第二組柱鋼筋或第二組型鋼。提供至少二個全預鑄梁,其每一者包含在全預鑄梁之縱向方向上延伸出全預鑄梁之一第一組梁鋼筋或第一組型鋼及自全預鑄梁頂表面延伸出全預鑄梁之一第二組梁鋼筋。其中全預鑄梁之頂表面與第一預鑄柱之第一端的頂表面具有一預定第一高度差。將第一預鑄柱豎立。將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第一組梁鋼筋與第一預鑄柱之第二組柱鋼筋續接或將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第一組型鋼與第一預鑄柱之第二組型鋼續接。提供一樓版模板,將樓版模板固定於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頂表面所界定之平面上。提供複數個樓版鋼筋,將其設置於樓版模板上且與第二組梁鋼筋重疊。於該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外側設置複數個澆置模板,複數個澆置模板的頂端低於第一預鑄柱之第一端的頂表面。將混凝土澆置至由複數個澆置模板及樓版模板所形成之空間中。混凝土覆蓋過全預鑄梁之第二組梁鋼筋及複數個樓版鋼筋。
本發明之另一項態樣係關於一種建築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提供一第一預鑄柱,其包含在第一預鑄柱之縱向方向上延伸出第一預鑄柱之一第一端之一頂表面之一第一組柱鋼筋及沿第一預鑄柱之橫向方向上自該第一端之一側表面延伸出第一預鑄柱之一第二組柱鋼筋或第二組型鋼。提供至少二個全預鑄梁,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每一者包含在其縱向方向上延伸出全預鑄梁之一第一組梁鋼筋或第一組型鋼及位於該全預鑄梁之一側表面之複數個連接件。提供一第二組梁鋼筋,並將其每一者藉由複數個連接件連接至全預鑄梁之側表面。將該第一預鑄柱豎立。將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第一組梁鋼筋與第一預鑄柱之第二組柱鋼筋續接或將該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第一組型鋼與第一預鑄柱之第二組型鋼續接。提供一樓版模板,將樓版模板固定於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側面並位於第二組梁鋼筋的下方。提供複數個樓版鋼筋,將其設置於樓版模板上且與第二組梁鋼筋重疊。於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外側設置複數個澆置模板。複數個澆置模板的頂端與全預鑄梁的頂表面大致齊平且低於第一預鑄柱之第一端的頂表面。將混凝土澆置至由複數個澆置模板及樓版模板所形成之空間中。該混凝土覆蓋過全預鑄梁之第二組梁鋼筋及複數個樓版鋼筋。
本發明之又一項態樣係關於校正建築結構之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將第一預鑄柱假固定於地面上。提供至少兩個支撐桿,並將至少兩個支撐桿之各者之兩端分別固定於第一組型鋼之下表面及地面,以支撐第一預鑄柱。調整至少兩個支撐桿之長度,使第一預鑄柱垂直於地面。藉由澆置混凝土將第一預鑄柱永久固定於地面上。
為更清楚了解本創作之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創作的申請專利範圍。
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如圖1-12所示。首先,請參考圖3,其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一。首先,提供如圖3所示之第一預鑄柱10,其包含第一端101、位於第一端101之頂表面102及側表面103。第一預鑄柱10還包含在其縱向方向上延伸出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之第一組柱鋼筋104及沿第一預鑄柱10之橫向方向上自第一端101之側表面103延伸出第一預鑄柱10之第二組柱鋼筋105。此外,如圖35所示,在其他可能的實施例中,第一預鑄柱10可具有沿第一預鑄柱10之橫向方向上自第一端101之側表面103延伸出第一預鑄柱10之第二組型鋼100,取代第一實施例中之第二組柱鋼筋105。
如圖3所示,第一實施例提供至少二個全預鑄梁20,且每一者包含第一組梁鋼筋202及第二組梁鋼筋203。第一組梁鋼筋202在全預鑄梁20之縱向方向上延伸出全預鑄梁20。第二組梁鋼筋203自該全預鑄梁20頂表面201延伸出該全預鑄梁20。此外,如圖35所示,在另一態樣中,全預鑄梁20可具有在其縱向方向上延伸出全預鑄梁20之第一組型鋼90,取代第一實施例中之第一組梁鋼筋202。在第一實施例中,全預鑄梁20之頂表面201與第一預鑄柱10之第一端101的頂表面102具有預定的第一高度差。
請參考圖2A及圖3,在第一實施例中,全預鑄梁20之第二組梁鋼筋203的每一者為兩個相對的倒L形,且倒L形的自由端(即未埋覆於全預鑄梁20中之一端)朝向該全預鑄梁20的外側。此外,兩個相對的倒L形所界定的平面與該全預鑄梁20的縱向大致垂直。
如圖4所示,第一實施例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將第一預鑄柱10豎立於平面(例如地面)上。將至少二個全預鑄梁20之第一組梁鋼筋202與對應之第一預鑄柱10之第二組柱鋼筋105以續接器續接。如圖35所示,在另一個態樣中,亦可藉由焊接、續接器、或連接板配合螺栓等方式將至少二個全預鑄梁20之第一組型鋼90與第一預鑄柱10之第二組型鋼100連接。
請參考圖4及圖5,第一實施例尚包含以下步驟:提供若干個副梁85(或稱小梁),並將其固定於全預鑄梁20之側表面、提供樓版模板30,並將其固定於至少二個全預鑄梁20及副梁85之頂表面所界定之平面上。請參考圖6,本發明進一步提供複數個樓版鋼筋40,其設置於樓版模板30上且與第二組梁鋼筋203重疊。
如圖7所示,於該至少二個全預鑄梁20之外側設置複數個澆置模板50。此外,複數個澆置模板50的頂端經配置低於第一預鑄柱10之第一端101的頂表面102。
如圖8所示,將混凝土澆置至由複數個澆置模板50及樓版模板30所形成之空間中,使得混凝土覆蓋過全預鑄梁20之第二組梁鋼筋203及該複數個樓版鋼筋40。
請參考圖8及圖33至34,當混凝土被澆置至由複數個澆置模板50及樓版模板30所形成之空間中後,混凝土之頂表面與第一預鑄柱10的頂表面102具有介於3至20cm之距離d。混凝土之頂表面(即完成後樓版之頂表面)低於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可使梁柱鋼筋之續接處與樓版部分一起澆置混凝土,並防止混凝土於澆置過程中流動至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 參考圖9,其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七。第一實施例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提供第二預鑄柱60,其具有與第一預鑄柱10之第一端101相對之第二端601及位於第二端601之底表面602,第二預鑄柱60具有嵌設於第二端601內之複數個中空連接件603,以及提供若干個具有不同厚度及/或不同形狀之金屬墊片(圖中未示出),並將其設置於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上。
參考圖9-12,接著將第二預鑄柱60之第二端601對準第一預鑄柱10之第一端101,並使第一預鑄柱10之第一組柱鋼筋104之每一者插入第二預鑄柱60之複數個對應中空連接件603中,直到第二預鑄柱60之底表面602抵靠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上之金屬墊片,使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與第二預鑄柱60之底表面602之間具有距離t之間隙70;並於間隙70周圍設置複數個澆置模板50,並將高強度水泥砂漿注入至間隙70中。較佳地,該高強度水泥砂漿的強度高於澆置樓版之混凝土強度,藉此第一預鑄柱10及第二預鑄柱60以及其連接處的整體有連續之結構強度。
參考圖33-34,在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與第二預鑄柱60之底表面602之間之間隙70之距離t介於13-18mm。參考圖34,混凝土之頂表面(即樓版之頂表面)與第一預鑄柱10的頂表面102之距離d較佳為3cm,且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與第二預鑄柱60之底表面602之間之間隙70之距離t較佳為15mm。因此,完成後建築結構之樓版之頂表面至第二預鑄柱60之底表面602之間之距離約為45mm。
如圖34所示,樓版之頂表面上鋪上黏結磁磚之砂漿301(例如潤泰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所生產的美特耐砂漿)及瓷磚302,而美特耐砂漿及瓷磚之總厚度約為50mm。因此,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與第二預鑄柱60之底表面602之間之間隙70可以被美特耐砂漿及瓷磚之厚度遮蔽。
請參考圖13,其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一。首先,提供第一預鑄柱10,其包含第一端101、位於第一端101之頂表面102及側表面103、在其縱向方向上延伸出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之第一組柱鋼筋104及沿第一預鑄柱10之橫向方向上自第一端101之側表面103延伸出第一預鑄柱10之第二組柱鋼筋105。接著,進一步提供至少二個全預鑄梁20,每一者包含第一組梁鋼筋202及第二組梁鋼筋203。第一組梁鋼筋202在全預鑄梁20之縱向方向上延伸出全預鑄梁20。第二組梁鋼筋203自該全預鑄梁20頂表面201延伸出該全預鑄梁20。在本實施例中,全預鑄梁20之頂表面201與第一預鑄柱10之第一端101的頂表面102具有預定的第一高度差。
此外,如圖36所示,在另一個態樣中,第一預鑄柱10可具有沿第一預鑄柱10之橫向方向上自第一端101之側表面103延伸出第一預鑄柱10之第二組型鋼100。接著,進一步提供至少二個全預鑄梁20,其具有在其縱向方向上延伸出全預鑄梁20之第一組型鋼90。
參考圖2B及圖13,在第二實施例中,全預鑄梁20之第二組梁鋼筋203的每一者為倒U形,其兩個自由端埋覆於全預鑄梁20中,且該U形所界定的平面與該全預鑄梁20的縱向大致垂直。
參考圖14,在第二實施例中,本發明之建築結構之施工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將第一預鑄柱10豎立於平面(例如地面)上。將至少二個全預鑄梁20之第一組梁鋼筋202與對應之第一預鑄柱10之第二組柱鋼筋105以續接器續接。如圖36所示,在另一個態樣中,亦可藉由焊接、續接器、或連接板配合螺栓等方式將至少二個全預鑄梁20之第一組型鋼90與第一預鑄柱10之第二組型鋼100續接。
參考圖14-15,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建築結構之施工方法尚包含以下步驟:提供若干個副梁85,並將每一副梁85之兩端設置於二個相對設置之全預鑄梁20之側表面;提供樓版模板30,並將其固定於至少二個全預鑄梁20及/或副梁85之頂表面所界定之平面上。請參考圖16,本實施例進一步提供複數個樓版鋼筋40,並將其設置於樓版模板30上且與第二組梁鋼筋203重疊。
接著,如圖17所示,於該至少二個全預鑄梁20之外側設置複數個澆置模板50,其中所述複數個澆置模板50的頂端低於第一預鑄柱10之第一端101的頂表面102。
再接著,如圖18所示,將混凝土澆置至由複數個澆置模板50及樓版模板30所形成之空間中,使得混凝土覆蓋過全預鑄梁20之第二組梁鋼筋203及該複數個樓版鋼筋40。
請參考圖18及圖33至34,在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中,當混凝土被澆置至由複數個澆置模板50及樓版模板30所形成之空間中後,混凝土之頂表面與第一預鑄柱10的頂表面102具有介於3至20cm之距離d,藉此可防止混凝土流至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並可使樓版部分完成後覆蓋梁柱鋼筋續接處。
參考圖19,其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七。本實施例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提供第二預鑄柱60,其具有與第一預鑄柱10之第一端101相對之第二端601及位於第二端601之底表面602,其中第二預鑄柱60具有嵌設於第二端601內之複數個中空連接件603;以及提供若干個具有不同厚度及/或不同形狀之金屬墊片(圖中未示出),並將其設置於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上。
參考圖19-22,將第二預鑄柱60之第二端601對準第一預鑄柱10之第一端101,並使第一預鑄柱10之第一組柱鋼筋104之每一者插入第二預鑄柱60之複數個中空連接件603中,直到第二預鑄柱60之底表面602抵靠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上之金屬墊片上,使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與第二預鑄柱60之底表面602之間具有距離t之間隙70,接著於間隙70周圍設置複數個澆置模板50,並將高強度水泥砂漿澆注至間隙70中。較佳地,該高強度水泥砂漿的強度比用於澆置樓版之混凝土強度高,藉此第一預鑄柱10及第二預鑄柱60以及其連接處的整體有連續之結構強度。
請參考圖33-34,在發明第二實施例中,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與第二預鑄柱60之底表面602之間之間隙70之距離t介於13-18mm。
請參考圖34,在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混凝土之頂表面(即樓版之頂表面)與第一預鑄柱10的頂表面102之距離d較佳為3cm,且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與第二預鑄柱60之底表面602之間之間隙70之距離t較佳為15mm。因此,完成後建築結構之樓版之頂表面至第二預鑄柱60之底表面602之間之距離約為45mm。
如圖34所示,樓版之頂表面上鋪上黏結磁磚之砂漿301(例如潤泰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所生產的美特耐砂漿)及瓷磚302,而美特耐砂漿及瓷磚之總厚度通常約為50mm。因此,當初步裝修完成後,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與第二預鑄柱60之底表面602之間之間隙70可以被美特耐砂漿及瓷磚之厚度遮蔽。
請參考圖23,其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一。在第三實施例中,首先提供如圖23所示之第一預鑄柱10,其包含第一端101、位於第一端101之頂表面102及側表面103、在其縱向方向上延伸出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之第一組柱鋼筋104及沿第一預鑄柱10之橫向方向上自第一端101之側表面103延伸出第一預鑄柱10之第二組柱鋼筋105。。
請參考圖23,在第三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至少二個全預鑄梁80,其每一者包含第一組梁鋼筋803及複數個連接件802。第一組梁鋼筋803在全預鑄梁80之縱向方向上延伸出全預鑄梁80。複數個連接件802位於該全預鑄梁80之一側表面801中。此外,如圖35所示,在另一個態樣中,第一預鑄柱10可具有沿第一預鑄柱10之橫向方向上自第一端101之側表面103延伸出第一預鑄柱10之第二組型鋼100,而全預鑄梁80可具有在其之縱向方向上延伸出全預鑄梁80之第一組型鋼90,彼此連接(未顯示)。
參考圖2C及圖23,本實施例進一步提供第二組梁鋼筋804,並將其每一者藉由複數個位於全預鑄梁80之側表面801中之連接件802連接至全預鑄梁80之側表面801。
參考圖24,第三實施例包含以下步驟:將第一預鑄柱10豎立於平面(例如地面)上;將至少二個全預鑄梁80之第一組梁鋼筋803與對應之第一預鑄柱10之第二組柱鋼筋105以續接器續接。如圖37所示,在第三實施例之另一個態樣中,亦可藉由焊接、續接器、或連接板配合螺栓等方式將至少二個全預鑄梁80之第一組型鋼90與第一預鑄柱10之第二組型鋼100續接。
參考圖24-25,第三實施例尚包含以下步驟:提供若干個副梁85,並將每一副梁之兩端分別設置於少二個相對設置之全預鑄梁80之側表面801;提供樓版模板30,並將其固定於該至少二個全預鑄梁80之側面並位於該第二組梁鋼筋804的下方。請參考圖26,本發明進一步提供複數個樓版鋼筋40,並將其設置於樓版模板30上且與第二組梁鋼筋804重疊。
如圖27所示,於該至少二個全預鑄梁80之外側設置複數個澆置模板50。此外,複數個澆置模板50的頂端與全預鑄梁80的頂表面201大致齊平且低於第一預鑄柱10之第一端101的頂表面102,以防止混凝土流至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且當樓版部分完成後可覆蓋梁柱鋼筋續接處。
如圖28所示,將混凝土澆置至由複數個澆置模板50及樓版模板30所形成之空間中,使得混凝土覆蓋過全預鑄梁80之第二組梁鋼筋804及該複數個樓版鋼筋40。
參考圖28及圖33至34,在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中,當混凝土被澆置至由複數個澆置模板50及樓版模板30所形成之空間中後,混凝土之頂表面與第一預鑄柱10的頂表面102具有介於3至20cm之距離d。
參考圖29,其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七。第三實施例包含以下步驟:提供第二預鑄柱60,其具有與第一預鑄柱10之第一端101相對之第二端601及位於第二端601之底表面602。第二預鑄柱60進一步具有嵌設於第二端601內之複數個中空連接件603,並提供若干個具有不同厚度及/或不同形狀之金屬墊片(圖中未示出),並將其設置於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上。
參考圖29-32,將第二預鑄柱60之第二端601對準第一預鑄柱10之第一端101,並使第一預鑄柱10之第一組柱鋼筋104之每一者插入第二預鑄柱60之複數個中空連接件603中,直到第二預鑄柱60之底表面602抵靠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上之金屬墊片上,使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與第二預鑄柱60之底表面602之間具有距離t之間隙70。於間隙70周圍設置複數個澆置模板50,並將高強度水泥砂漿澆注至間隙70中。較佳地,該高強度水泥砂漿的強度比用於澆置樓版之混凝土強度高,藉此第一預鑄柱10及第二預鑄柱60以及其連接處的整體有連續之結構強度。
參考圖33-34,在發明第三實施例中,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與第二預鑄柱60之底表面602之間之間隙70之距離t介於13-18mm。
參考圖34,在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混凝土之頂表面與第一預鑄柱10的頂表面102之距離d較佳為3cm,且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與第二預鑄柱60之底表面602之間之間隙70之距離t較佳為15mm。因此,完成後建築結構之樓版之頂表面至第二預鑄柱60之底表面602之間之距離約為45mm。
如圖34所示,樓版之頂表面上鋪上黏結磁磚之砂漿301(例如潤泰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所生產的美特耐砂漿)及瓷磚302,而美特耐砂漿及瓷磚之總厚度通常約為50mm。因此,當初步裝修完成後,第一預鑄柱10之頂表面102與第二預鑄柱60之底表面602之間之間隙70可以被美特耐砂漿及瓷磚之厚度遮蔽。
參考圖41,其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校正建築結構之方法示意圖一。第四實施例首先提供前述另一樣態中具有第二組型鋼100之預鑄柱10。將該第一預鑄柱10假固定於地面上,接著提供至少兩個支撐桿300,並將兩個支撐桿300之各者之兩端分別固定於第一組型鋼90之下表面310及地面,以支撐第一預鑄柱10。調整兩個支撐桿300之長度,使第一預鑄柱10垂直於地面。最後,將第一預鑄柱10經由例如混凝土澆置,永久固定於地面上(如圖43所示)。
參考圖42,本發明第四實施例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標靶320,其設置於第二組型鋼100之下表面310之第一預定位置330處。提供一雷射發射器340,並將其設置於地面上之第二預定位置350處。使雷射發射器340發射雷射光線。調整兩個支撐桿300之長度以使得雷射準確發射至標靶320,進而確認第一預鑄柱10垂直於地面。
綜合上述,本發明提供一種建築結構之施工方法,其可將多層之全預鑄柱及全預鑄梁組合。此外,本發明提供之建築結構之施工方法可採用預鑄吊裝方式進行安裝,縮短工期。第一及第二實施例之建築結構之施工方法可使樓版及梁結構具有較高結構強度。第三實施例之建築結構之施工方法可使建築結構具有較小之梁深度,進而增加室內空間以及空間利用的多樣性。
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提供之校正建築結構之方法,其藉由兩支撐桿300、雷射發射器340及標靶320,快速校正具有鋼接頭之預鑄柱(如圖35-40所示),使其垂直定位於建造表面上。
已參考實施例闡述本發明且為理解本發明之特徵之特定應用可個別地及/或以各種組合及/或在各種類型之上實踐。而且,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範疇之情況下,可對實施例在其應用之任一者中進行各種修改。此外,替代實施例可以不同組成材料、結構及/或空間關係來進行,且儘管如此仍歸屬於本發明之範疇內。鑒於上述情況,本發明應僅限於由本申請案或任何相關申請案發佈之可允許申請專利範圍之範圍。
10:第一預鑄柱 20:全預鑄梁 30:樓版模板 40:樓版鋼筋 50:澆置模板 60:第二預鑄柱 70:間隙 80:全預鑄梁 85:副梁 90:第一組型鋼 100:第二組型鋼 101:第一端 102:頂表面 103:側表面 104:第一組柱鋼筋 105:第二組柱鋼筋 201:頂表面 202:第一組梁鋼筋 203:第二組梁鋼筋 300:支撐桿 301:砂漿 302:瓷磚 310:下表面 320:標靶 330:第一預定位置 340:雷射發射器 350:第二預定位置 601:第二端 602:底表面 603:中空連接件 801:側表面 802:連接件 803:第一組梁鋼筋 804:第二組梁鋼筋 d:距離 t:距離
為更清楚了解本發明及其優點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發明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 圖1A為習知半預鑄梁及樓版結合結構之剖面示意圖。 圖1B為習知鋼梁及樓版結合結構之剖面示意圖。 圖2A-2C為本發明第一至第三實施例之建築結構之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一。 圖4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二。 圖5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三。 圖6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四。 圖7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五。 圖8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六。 圖9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七。 圖10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八。 圖1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九。 圖1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十。 圖13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一。 圖14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二。 圖15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三。 圖16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四。 圖17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五。 圖18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六。 圖19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七。 圖20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八。 圖21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九。 圖22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十。 圖23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一。 圖24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二。 圖25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三。 圖26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四。 圖27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五。 圖28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六。 圖29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七。 圖30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八。 圖31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九。 圖32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建築結構施工方法示意圖十。 圖33為本發明之建築結構一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圖34為本發明之建築結構一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圖35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另一種態樣之立體示意圖。 圖36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另一種態樣之立體示意圖。 圖37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另一種態樣之立體示意圖。 圖38為一層一節具有鋼接頭之預鑄柱之立體示意圖。 圖39為兩層一節具有鋼接頭之預鑄柱之立體示意圖。 圖40為三層一節具有鋼接頭之預鑄柱之立體示意圖。 圖41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校正建築結構之方法示意圖一。 圖42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校正建築結構之方法示意圖二。 圖43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校正建築結構之方法示意圖三。
10:第一預鑄柱
20:全預鑄梁
101:第一端
102:頂表面
103:側表面
104:第一組柱鋼筋
105:第二組柱鋼筋
201:頂表面
202:第一組梁鋼筋
203:第二組梁鋼筋

Claims (12)

  1. 一種建築結構之施工方法,包括: 提供一第一預鑄柱,該第一預鑄柱包含在該第一預鑄柱之縱向方向上延伸出該第一預鑄柱之一第一端之一頂表面之一第一組柱鋼筋及沿該第一預鑄柱之橫向方向上自該第一端之一側表面延伸出該第一預鑄柱之一第二組柱鋼筋或第二組型鋼; 提供至少二個全預鑄梁,該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每一者包含在該全預鑄梁之縱向方向上延伸出該全預鑄梁之一第一組梁鋼筋或第一組型鋼及自該全預鑄梁頂表面延伸出該全預鑄梁之一第二組梁鋼筋,其中該全預鑄梁之該頂表面與該第一預鑄柱之該第一端的該頂表面具有一預定第一高度差; 將該第一預鑄柱豎立; 將該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該第一組梁鋼筋與該第一預鑄柱之該第二組柱鋼筋續接或將該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該第一組型鋼與該第一預鑄柱之該第二組型鋼續接; 提供一樓版模板,將該樓版模板固定於該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頂表面所界定之平面上; 提供複數個樓版鋼筋,將其設置於該樓版模板上且與該第二組梁鋼筋重疊; 於該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外側設置複數個澆置模板,該複數個澆置模板的頂端低於該第一預鑄柱之該第一端的該頂表面;且 將混凝土澆置至由複數個澆置模板及該樓版模板所形成之空間中,且該混凝土覆蓋過該全預鑄梁之該第二組梁鋼筋及該複數個樓版鋼筋。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全預鑄梁之該第二組梁鋼筋的每一者為倒U形,且該U形所界定的平面與該全預鑄梁的縱向大致垂直。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全預鑄梁之該第二組梁鋼筋的每一者為兩個相對的倒L形,其中該倒L形的自由端朝向該全預鑄梁的外側,且該兩個相對的倒L形所界定的平面與該全預鑄梁的縱向大致垂直。
  4. 如請求項2或3之方法: 其中將混凝土澆置至由複數個澆置模板及該樓版模板所形成之空間中之步驟係將混凝土澆置至低於該第一預鑄柱的該頂表面3至20cm。
  5. 如請求項2或3之方法,進一步包括: 提供一第二預鑄柱,其具有與該第一預鑄柱之該第一端相對之一第二端及位於該第二端之一底表面; 該第二預鑄柱進一步具有位於該第二端內之複數個中空連接件; 將該第二預鑄柱之該第二端對準該第一預鑄柱之該第一端,並使該第一預鑄柱之該第一組柱鋼筋之每一者插入該第二預鑄柱之該複數個中空連接件中,且使該第一預鑄柱之該頂表面與該第二預鑄柱之該底表面之間具有一間隙; 於該間隙周圍設置複數個澆置模板;且 將混凝土澆置至該間隙中。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 其中使該第一預鑄柱之該頂表面與該第二預鑄柱之該底表面之間具有一間隙之步驟係使該第一預鑄柱之該頂表面與該第二預鑄柱之該底表面之間具有一15mm間隙。
  7. 一種建築結構之施工方法,包括: 提供一第一預鑄柱,該第一預鑄柱包含在該第一預鑄柱之縱向方向上延伸出該第一預鑄柱之一第一端之一頂表面之一第一組柱鋼筋及沿該第一預鑄柱之橫向方向上自該第一端之一側表面延伸出該第一預鑄柱之一第二組柱鋼筋或第二組型鋼; 提供至少二個全預鑄梁,該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每一者包含在該全預鑄梁之縱向方向上延伸出該全預鑄梁之一第一組梁鋼筋或第一組型鋼及位於該全預鑄梁之一側表面之複數個連接件; 提供一第二組梁鋼筋,並將其每一者藉由該複數個連接件連接至該全預鑄梁之該側表面; 將該第一預鑄柱豎立; 將該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該第一組梁鋼筋與該第一預鑄柱之該第二組柱鋼筋續接或將該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該第一組型鋼與該第一預鑄柱之該第二組型鋼續接; 提供一樓版模板,將該樓版模板固定於該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側面並位於該第二組梁鋼筋的下方; 提供複數個樓版鋼筋,將其設置於該樓版模板上且與該第二組梁鋼筋重疊; 於該至少二個全預鑄梁之外側設置複數個澆置模板,該複數個澆置模板的頂端與該全預鑄梁的頂表面大致齊平且低於該第一預鑄柱之該第一端的該頂表面;且 將混凝土澆置至由複數個澆置模板及該樓版模板所形成之空間中,且該混凝土覆蓋過該全預鑄梁之該第二組梁鋼筋及該複數個樓版鋼筋。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 其中將混凝土澆置至由複數個澆置模板及該樓版模板所形成之空間中之步驟係將混凝土澆置至低於該第一預鑄柱之的該頂表面3至20cm。
  9. 如請求項7之方法,進一步包括: 提供一第二預鑄柱,其具有與該第一預鑄柱之該第一端相對之一第二端及位於該第二端之一底表面; 該第二預鑄柱進一步具有位於該第二端內之複數個中空連接件; 將該第二預鑄柱之該第二端對準該第一預鑄柱之該第一端,並使該第一預鑄柱之該第一組柱鋼筋之每一者插入該第二預鑄柱之該複數個中空連接件中,且使該第一預鑄柱之該頂表面與該第二預鑄柱之該底表面之間具有一間隙; 於該間隙周圍設置複數個澆置模板;且 將混凝土澆置至該間隙中。
  10. 如請求項9之方法: 其中使該第一預鑄柱之該頂表面與該第二預鑄柱之該底表面之間具有一間隙之步驟係使該第一預鑄柱之該頂表面與該第二預鑄柱之該底表面之間具有一15mm間隙。
  11. 如請求項1或7之方法: 其中將該第一預鑄柱豎立之步驟包括: 將該第一預鑄柱假固定於地面上; 提供至少兩個支撐桿,並將該至少兩個支撐桿之各者之兩端分別固定於該第一組型鋼之下表面及地面,以支撐該第一預鑄柱; 調整該至少兩個支撐桿之長度,使該第一預鑄柱垂直於地面; 藉由澆置混凝土將該第一預鑄柱永久固定於地面上。
  12. 如請求項11之方法,進一步包括: 提供一標靶,其設置於該第二組型鋼之下表面之一第一預定位置處; 提供一雷射發射器,其設置於地面上之第二預定位置處; 使該雷射發射器發射雷射光線; 調整該至少兩個支撐桿之長度以使得該雷射準確發射至該標靶,進而確認該第一預鑄柱垂直於地面。
TW109142681A 2020-12-03 2020-12-03 建築結構之施工方法 TWI7364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2681A TWI736482B (zh) 2020-12-03 2020-12-03 建築結構之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2681A TWI736482B (zh) 2020-12-03 2020-12-03 建築結構之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6482B true TWI736482B (zh) 2021-08-11
TW202223211A TW202223211A (zh) 2022-06-16

Family

ID=78283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2681A TWI736482B (zh) 2020-12-03 2020-12-03 建築結構之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3648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8911B (zh) * 2022-10-18 2023-07-11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建築系統及其建造方法
TWI816583B (zh) * 2022-10-18 2023-09-21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建築系統及其建造方法
TWI816594B (zh) * 2022-11-01 2023-09-21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建築結構及其建造方法
TWI816580B (zh) * 2022-10-17 2023-09-21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梁柱結構及其製作方法及具有梁柱結構之建築系統
TWI817769B (zh) * 2022-10-14 2023-10-01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建築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TWI817709B (zh) * 2022-09-08 2023-10-01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建築用之基準結構及使用基準結構的建築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48822U (en) * 2004-01-14 2004-11-01 Runhorn Pretech Eng Co Ltd Semi-precast beam-column joint
US20090151298A1 (en) * 2006-08-16 2009-06-18 Omar Abdul Jazzar Method of Making Monolithic Concrete Structures
TW201207203A (en) * 2010-08-12 2012-02-16 Yang Su Multi-functional steel building structure
TW201348562A (zh) * 2012-05-23 2013-12-01 Jin-Hui Xiao 延長建築物使用壽命的樑、柱、樓層板與外斷熱牆一體成型無接頭結構及其工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48822U (en) * 2004-01-14 2004-11-01 Runhorn Pretech Eng Co Ltd Semi-precast beam-column joint
US20090151298A1 (en) * 2006-08-16 2009-06-18 Omar Abdul Jazzar Method of Making Monolithic Concrete Structures
TW201207203A (en) * 2010-08-12 2012-02-16 Yang Su Multi-functional steel building structure
TW201348562A (zh) * 2012-05-23 2013-12-01 Jin-Hui Xiao 延長建築物使用壽命的樑、柱、樓層板與外斷熱牆一體成型無接頭結構及其工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7709B (zh) * 2022-09-08 2023-10-01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建築用之基準結構及使用基準結構的建築方法
TWI817769B (zh) * 2022-10-14 2023-10-01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建築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TWI816580B (zh) * 2022-10-17 2023-09-21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梁柱結構及其製作方法及具有梁柱結構之建築系統
TWI808911B (zh) * 2022-10-18 2023-07-11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建築系統及其建造方法
TWI816583B (zh) * 2022-10-18 2023-09-21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建築系統及其建造方法
TWI816594B (zh) * 2022-11-01 2023-09-21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建築結構及其建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3211A (zh) 2022-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6482B (zh) 建築結構之施工方法
US968336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pid construction of structurally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using prefabricated assemblie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EP0791113A1 (en) Modular precast wall system with mortar joints
KR101663132B1 (ko) 자립 기둥구조체
TWI698567B (zh) 梁柱接合結構、梁柱接合方法及使用該梁柱接合結構之建築物結構
KR101658648B1 (ko) 보 관통형 기둥접합부 및 이를 이용한 건축물 상하부 병행 구축 공법
JP3160748B2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柱と鉄骨梁よりなるプレキャスト構造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構造体の構築方法
KR102197994B1 (ko) 빔 보강 데크플레이트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CN210562609U (zh) 一种可装配的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
KR101311207B1 (ko) 철골 철근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기둥, 그 제조방법, 및 그 시공방법
KR20010090294A (ko) 공동주택에 적용되어 가변형 평면을 가능하게 하는 피시구조
CN114607041A (zh) 建筑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1206677A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叠合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JPH0718734A (ja) Rc造建築構造物の構築方法
KR100567271B1 (ko) 프리캐스트 거더와 프리캐스트 빔의 조인트 시공방법
JP2959325B2 (ja) 鉄骨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躯体の構築方法
JP7231523B2 (ja) コンクリート造の建物及びその構築方法
CN215253401U (zh) 一种格构式钢板混凝土l型结构
TWI807974B (zh) 建築結構單元及地下室外牆結構
JP2516808B2 (ja) ラ―メン式プレキヤストコンクリ―ト構造物の構築工法
CN220414634U (zh) 一种免支模的装配式楼板
KR102620765B1 (ko) 내력체 확장형 모듈식 건축물의 구축방법
CN214739261U (zh) 免支撑主次梁系统以及预制叠合主梁槽口模具
EP1752596A2 (en) Mixed-type self-supporting beam and relative method of production
CN217480622U (zh) 一种预制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