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0113B - 羽毛球 - Google Patents

羽毛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0113B
TWI730113B TW106118823A TW106118823A TWI730113B TW I730113 B TWI730113 B TW I730113B TW 106118823 A TW106118823 A TW 106118823A TW 106118823 A TW106118823 A TW 106118823A TW I730113 B TWI730113 B TW I7301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huttlecock
linear member
linear
b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8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8402A (zh
Inventor
吉田聡
橋口友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美津濃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美津濃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美津濃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8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84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01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011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7/00Sporting gam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5/00
    • A63B67/18Badminton or similar games with feathered missiles
    • A63B67/183Feathered missiles
    • A63B67/187Shuttlecocks
    • A63B67/19Shuttlecocks with several feathers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Toy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Golf Club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一態樣的羽毛球包括:具有上面(12)、為上面的相反側的面的下面(11)、從上面(12)朝向下面(11)而形成的插入孔(13)的基座部(1);具有插入插入孔(13)的軸構件(22)的複數人工羽毛(2);具有在上面(12)附近藉由捲繞軸構件(22)的周圍而相互連結固定各個軸構件(22)的第1線狀構件(31)以及含浸於第1線狀構件(31)的第1接著構件(32)的基座固定部(3)。

Description

羽毛球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羽毛球。
作為習知的人工羽毛球的一個例子,如日本專利公開2015-008889號公報(專利文獻1)記載的羽毛球。專利文獻1記載的羽毛球具有基座本體。基座本體具有前端部以及積層於前端部上的補強構件。補強構件上設置有插入並固定羽毛球用羽毛的軸的插入孔。羽毛球用羽毛的軸接觸插入孔的內周表面。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發明專利公開2015-008889號公報
專利文獻1記載的羽毛球中,若以接近天然羽毛球的天然羽毛的軸剛性的方式來提高羽毛球用羽毛的軸的剛性,因應力集中則該軸容易折損。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所示之習知技術的問題而開發的。更具體而言,本發明提供一種羽毛球,人工羽毛的軸構 件難以折損、且能夠確實地將人工羽毛的軸構件固定至基座部。
本發明一實施型態的羽毛球包括基座部、複數人工羽毛以及基座固定部。基座部具有上面、為上面的相反側的面的下面以及從上面朝向下面而形成的插入孔。複數人工羽毛具有插入複數插入孔的各個的軸構件。基座固定部具有在上面附近藉由捲繞軸構件的周圍而相互連結固定各個軸構件的第1線狀構件以及含浸於第1線狀構件的第1接著構件。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型態的羽毛球,能夠抑制人工羽毛軸構件的折損,並且能夠將人工羽毛的軸構件確實地固定至基座部。
1‧‧‧基座部
2‧‧‧人工羽毛
3‧‧‧基座固定部
4‧‧‧第1軸固定部
5‧‧‧第2軸固定部
11‧‧‧下面
12‧‧‧上面
13‧‧‧插入孔
21‧‧‧羽構件
22‧‧‧軸構件
23‧‧‧軸固著部
24‧‧‧羽毛軸部
25‧‧‧基材
26‧‧‧不織布
26a‧‧‧第1纖維
26b‧‧‧第2纖維
27‧‧‧雙面膠帶
28‧‧‧接著層
31‧‧‧第1線狀構件
32‧‧‧第1接著構件
41‧‧‧第2線狀構件
42‧‧‧第2接著構件
51‧‧‧第3線狀構件
52‧‧‧第3接著構件
61‧‧‧台座
62‧‧‧壓頭
D1‧‧‧第1方向
D2‧‧‧第2方向
S1‧‧‧準備步驟
S2‧‧‧組裝步驟
W1‧‧‧第1寬度
W2‧‧‧第2寬度
W3‧‧‧第3寬度
第1圖為實施型態的羽毛球側面圖。
第2圖為實施型態的羽毛球的基座部的上視圖。
第3圖為第2圖的III-III線之斷面圖。
第4圖為實施型態的羽毛球的人工羽毛的上視圖。
第5圖為基座固定部周邊的放大側視圖。
第6圖為第1軸固定部周邊的放大側視圖。
第7圖為第2軸固定部周邊的放大側視圖。
第8A圖為第4圖的VIII-VIII線之斷面圖。
第8B圖為人工羽毛的第1變形例之斷面圖。
第8C圖為人工羽毛的第2變形例之斷面圖。
第9圖為實施型態的使用於人工羽毛之不織布的示意圖。
第10圖為實施型態的羽毛球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第11圖為實施型態的羽毛球的剛性測定試驗的示意圖。
以下,參照圖式對實施型態的羽毛球進行說明。而且,在各圖式中,對相同或相當之部分附加相同的元件符號。此外,也可以任意地組合以下記載的實施型態的至少一部分。
(實施型態的羽毛球的構成)
以下,對於實施型態的羽毛球的構成進行說明。
第1圖為實施型態的羽毛球側面圖。如第1圖所示,實施型態的羽毛球具有基座部1、人工羽毛2與基座固定部3。實施型態的羽毛球具有複數人工羽毛2(例如16支)。
第2圖為實施型態的羽毛球的基座部1的上視圖。第3圖為第2圖的III-III線之斷面圖。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基座部1具有下面11以及上面12。下面11為由球拍打擊之側的面。基座部1在下面11側具有半球狀的形狀。上面12為下面11的相反側的面。上面12具有平坦的形狀。
基座部1具有插入孔13。複數插入孔13沿著基座部1的上面12的外周而配置成圓環狀。人工羽毛2的軸構件22(參照第4圖)插入插入孔13中。插入孔13從上面12朝向下面11側而形成。插入孔13也可以從上面12朝向下面11、且以靠近基座部1的中心軸的方式傾斜。
基座部1可以使用軟木等天然素材。而且,基座部1也可以使用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合物)、聚氨酯、PVC(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離子聚合物等的合成樹脂等。
第4圖為實施型態的羽毛球的人工羽毛2的上視圖。如第4圖所示,人工羽毛2具有羽構件21及軸構件22。軸構件22具有軸固著部23及羽毛軸部24。羽構件21固定於軸構件22的軸固著部23中。羽毛軸部24從羽構件21突出。羽構件21具有仿製例如水鳥的天然羽毛的形狀。羽構件21具有多支的構件。此多支的構件以夾著軸構件22的方式而形成。羽構件21例如使用聚乙烯發泡體等。而且,對於人工羽毛2的具體構成例,在後面說明。軸構件22的前端插入插入孔13中。軸構件22使用含有例如纖維素纖維作為強化纖維的聚丙烯。
如第1圖所示,實施型態的羽毛球更具有基座固定部3。第5圖為基座固定部3周邊的放大側視圖。如第5圖所示,基座固定部3具有第1線狀構件31與第1接著構件32。第1線狀構件31在基座部1的上面12的附近捲繞複數軸構件22的周圍。更具體而言,第1線狀構件31一邊編入複數軸構件22的各個,一邊捲繞複數軸構件22的周圍。藉此,第1線狀構件31相互連結固定各個軸構件22。較佳的是,第1線狀構件31在軸構件22的周圍捲繞多次。而且,第5圖所示的第1線狀構件31對軸構件22的編入方法是示意性的方法,第1線狀構件31的對軸構件22的編入方法並不限定於此。
例如,第1線狀構件31也可以捲繞各個軸構件22 的周圍、且環繞複數軸構件22的外周以連接複數軸構件22之間的方式配置。第1線狀構件31捲繞各個軸構件22的周圍的次數(環繞數)可以為一次,也可以為多次(2次以上的任意次數)。第1線狀構件31以包圍複數軸構件22的外周的方式的捲繞次數(外周環繞數)可以為一次,也可以為多次(2次以上的任意次數)。第1線狀構件31的外周環繞數較佳是大於等於下述的第3線狀構件51的外周環繞數。
而且,所謂第1線狀構件31於基座部1的上面12附近捲繞軸構件22的周圍的情況意指下述那樣的狀態。亦即,將基座部1的上面12與最靠近上面12的第1線狀構件31之間的距離(間隙)為2mm以下的狀態稱為上述「第1線狀構件31於基座部1的上面12附近捲繞軸構件22的周圍的情況」。
第1線狀構件31由第1接著構件32含浸。更具體而言,第1接著構件32不僅是配置在軸構件22的周圍,還配置於各個軸構件22之間的區域。藉由第1接著構件32含浸於第1線狀構件31,作為第1接著構件32與第1線狀構件31的複合體的基座固定部3相互固定複數軸構件22。
基座固定部3具有如第1圖所示的第1寬度W1。第1寬度W1為垂直於基座部1的上面12的方向上的基座固定部3的寬度。
如第1圖所示,實施型態的羽毛球也可以更具有第1軸固定部4與第2軸固定部5。第6圖為第1軸固定部4周邊的放大側視圖。如第6圖所示,第1軸固定部4具有第2線狀構件41與第2接著構件42。第7圖為第2軸固定部5周 邊的放大側視圖。如第7圖所示,第2軸固定部5具有第3線狀構件51與第3接著構件52。
第2線狀構件41在羽構件21的附近捲繞軸構件22周圍。藉此,第2線狀構件41相互連結固定軸構件22的各個。較佳的是,第2線狀構件41在軸構件22周圍捲繞多次。第2線狀構件41例如與前述第1線狀構件31同樣,以編入軸構件22的各個、且環繞複數的軸構件22的外周而連接複數軸構件22之間的方式配置。而且,如第6圖所示的第2線狀構件41的對軸構件22的編入方法是示意性的方法,第2線狀構件41的對軸構件22的編入方法並不限定於此。
而且,所謂的第2線狀構件41在羽構件21的附近捲繞軸構件22的周圍的情況,意指第2線狀構件41位於將位於基座部1的上面12與羽構件21之間的軸構件22區分成長度相等的三個區域中最靠近羽構件21側的區域中,第2線狀構件41捲繞軸構件22的情況。
第2線狀構件41由第2接著構件42含浸。更具體而言,第2接著構件42不僅是配置在軸構件22的周圍,還配置於各個軸構件22之間的區域。藉由第2接著構件42含浸於第2線狀構件41,作為第2接著構件42與第2線狀構件41的複合體的第1軸固定部4相互固定複數軸構件22。
第1軸固定部4具有如第1圖所示的第2寬度W2。第2寬度W2為垂直於基座部1的上面12的方向上的第1軸固定部4的寬度。
如第7圖所示,第3線狀構件51在基座固定部3 與第1軸固定部4之間,捲繞軸構件22的周圍。藉此,第3線狀構件51相互連結軸構件22的各個。較佳的是,第3線狀構件51在軸構件22周圍捲繞多次。第3線狀構件51例如與前述第1線狀構件31同樣,以編入軸構件22的各個、且環繞複數軸構件22的外周而連接複數的軸構件22之間的方式配置。而且,如第7圖所示的第3線狀構件51的對軸構件22的編入方法是示意性的方法,第3線狀構件51的對軸構件22的編入方法並不限定於此。而且,第3線狀構件51的外周環繞數較佳是大於等於第2線狀構件41的外周環繞數。亦即,較佳是滿足第1線狀構件31的外周環繞數≧第3線狀構件51的外周環繞數≧第2線狀構件41的外周環繞數的關係。
第3線狀構件51由第3接著構件52含浸。更具體而言,第3接著構件52不僅是配置在軸構件22的周圍,還配置於各個軸構件22之間的區域。藉由第3接著構件52含浸於第3線狀構件51,作為第3接著構件52與第3線狀構件51的複合體的第2軸固定部5相互固定複數軸構件22。
第2軸固定部5具有如第1圖所示第3寬度W3。第3寬度W3為垂直於基座部1的上面12的方向的第2軸固定部5的寬度。第1寬度W1較佳是較第3寬度W3寬。而且,第3寬度W3較佳是較第2寬度W2寬。亦即,第1寬度W1、第2寬度W2及第3寬度W3較佳是滿足第1寬度W1≧第3寬度W3≧第2寬度W2的關係。
第1線狀構件31、第2線狀構件41及第3線狀構件51也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第1線狀構件31、第2線狀構 件41及第3線狀構件51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第1線狀構件31、第2線狀構件41及第3線狀構件51也可以使用任意的化學纖維及天然纖維,例如芳綸(Aramid)纖維、聚酯纖維、維尼綸(Vinylon)纖維、錦緞等。
第1線狀構件31、第2線狀構件41及第3線狀構件51的粗細度可以相互為相同。第1線狀構件31、第2線狀構件41及第3線狀構件51的粗細度也可以相互為不同。第1線狀構件31、第2線狀構件41及第3線狀構件51的粗細度例如為30紗支數(yarn count)的線的粗細度以上、8紗支數(yarn count)的線的粗細度以下。
第1接著構件32、第2接著構件42及第3接著構件52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也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第1接著構件32、第2接著構件42及第3接著構件52例如可以使用環氧樹脂、PVB(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系的接著劑等,但並不限定於此。
接著,使用第4圖、第8A圖、第8B圖、第8C圖及第9圖來說明構成第1圖所示的羽毛球的人工羽毛2的一例的構成。第8A圖為第4圖的VIII-VIII線之斷面圖。第8B圖為人工羽毛2的第1變形例之斷面圖。第8C圖為人工羽毛2的第2變形例之斷面圖。第9圖為於第4圖、第8A圖、第8B圖及第8C圖所示的使用於人工羽毛的不織布的示意圖。如第8A圖、第8B圖及第8C圖所示,羽構件21具有基材25及不織布26。軸構件22的軸固著部23由基材25與不織布26夾著。
軸構件22的斷面形狀並沒有特別限定。例如,軸構件22的斷面形狀可以為如第8A圖所示的含有曲線的斷面形狀。而且,軸構件22的斷面形狀可以為如第8B圖所示的I字型的斷面形狀。在此,所謂的I字形狀是指形成有從長方形狀的長軸方向上的兩端往短軸方向的兩側突出的突出部的形狀。在此情況下,藉由提升軸構件22的斷面的二階矩(Second moment),而能夠提升軸構件22的剛性。
此外,軸構件22的斷面形狀可以具有如第8C圖所示的矩形形狀。而且,在此情況下,羽構件21可以相對於軸構件22而傾斜。更具體而言,羽構件21可以將主表面以相對於軸構件22的斷面中的中立軸而傾斜的方式,與軸固著部23連接固定。其中主表面為具有相對較大面積的面。
軸構件22所使用的材料例如是單軸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在此情況下,能夠使軸構件22難以折損。軸構件22也可以使用尼龍。作為尼龍較佳是使用尼龍12、尼龍11、尼龍10、尼龍610、尼龍612及尼龍1010等。在軸構件22中,為了纖維強化,可以在尼龍中添加鈦酸鉀晶鬚、玻璃、纖維素等。此外,在軸構件22中,也可以使用聚碳酸酯、聚丙烯、聚乙烯等。
基材25所使用材料例如為樹脂的發泡體。更具體而言,基材25所使用的材料例如是聚乙烯發泡體。除了聚乙烯發泡體,也可以使用樹脂等膜作為基材25。基材25是為了確保羽構件21的剛性而設置的。基材25的厚度例如為0.5mm以上、2.0mm以下。較佳的是,基材25的厚度為0.8mm以上、 1.2mm以下。
不織布26如後所述具有含第1纖維26a的層及含第2纖維26b的層。不織布26以使含第1纖維26a的層位於軸構件22的軸固著部23之側的方式配置(含第1纖維26a的層在比含第2纖維26b的層靠近軸構件22的軸固著部23的位置)。第1纖維26a及第2纖維26b的纖維徑例如為5μm以上、20μm以下。第1纖維26a及第2纖維26b的纖維徑較佳為7.5μm以上、15μm以下。因此,不織布26的厚度較基材25的厚度薄。
羽構件21具有雙面膠帶27與接著層28。雙面膠帶27設置於基材25上。雙面膠帶27例如具有膜狀構件與黏著層。膜狀構件使用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黏著層例如設置有丙烯酸系黏著劑。膜狀構件的厚度例如是0.001mm以上、0.003mm以下。黏著層的厚度例如是0.003mm以上、0.005mm以下。接著層28設置於不織布26與軸構件22的軸固著部23之間。接著層28例如使用丙烯酸系黏著劑。接著層的厚度例如是0.005mm以上0.012mm以下。
基材25藉由雙面膠帶27接著於軸構件22的軸固著部23。不織布26藉由接著層28接著於軸構件22的軸固著部23。從不同的觀點來看這件事而言,不織布26與軸構件22的軸固著部23藉由接著層28而直接接著。藉此,軸構件22的軸固著部23由基材25與不織布26夾著。而且,在與軸構件22的軸固著部23接著的部分以外,基材25與不織布26相互接著。
如第9圖所示,不織布26具有第1纖維26a及第2纖維26b。在不織布26中排列複數第1纖維26a及第2纖維26b。第1纖維26a及第2纖維26b例如是聚酯纖維。而且,第1纖維26a及第2纖維26b所使用的材料並不限定於此。而且,第1纖維26a與第2纖維26b所使用的材料可以不相同。
第1纖維26a以沿著第1方向D1延伸的方式排列。第2纖維26b以沿著第2方向D2延伸的方式排列。第1方向D1與第2方向D2不同。第1方向D1與第2方向D2較佳是正交。在此,第1方向D1與第2方向D2呈正交的情況,除了第1方向D1與第2方向D2所成的角度為90°的情況以外,也包含第1方向D1與第2方向D2所成的角度為90°±10°的情況。為了抑制羽毛的飛散,較佳是第1方向D1與第2方向D2成正交,因為只要第1方向D1與第2方向D2所成的角度為90°±10°的話就能得到同樣的效果。
第1方向D1與第2方向D2所成的角度是否為90°±10°,使用量規(gauge)來進行判斷。所謂量規是在片狀構件上拉基準線,從基準線上的一點(基準點)拉出與基準線成±80°的角度的測定線的裝置。例如,在第2方向D2與軸構件22平行的情況下,以基準線與軸構件22重疊的方式,將此量規置於人工羽毛2上。然後,於對應基準點的位置上所設置的羽構件21的第1纖維26a在羽構件21的境界內的測定線的內側的情況下,第1方向D1與第2方向D2所成的角度為90°±10°。
第1纖維26a的排列密度(每單位面積重量)較 佳是大於第2纖維26b的排列密度。第1纖維26a的排列密度與第2纖維的排列密度的總計例如是15g/m2以上、40g/m2以下。第1纖維26a的排列密度與第2纖維的排列密度的總計較佳是20g/m2以上、30g/m2以下。
在此,第1纖維26a的排列密度及第2纖維的排列密度是藉由測定每單位面積的第1纖維26a及第2纖維26b的重量來決定的。
第1纖維26a及第2纖維26b的各個在不織布26中連續。亦即,第1纖維26a及第2纖維26b的各個在不織布26中不會在途中切斷。更從不同的觀點來看這件事而言,第1纖維26a及第2纖維26b的各個的端部與不織布26的端部一致。
含有第2纖維26b的層設置於含有第1纖維26a的層的一側的面上。第2纖維26b與第1纖維26a交叉的部分經熱壓著。藉此,使第1纖維26a與第2纖維26b一體化,而成為不織布26。亦即,不織布26是藉由積層含第1纖維26a的層與含第2纖維26b的層而形成。
如第9圖所示,較佳的是軸固著部23的延伸方向與第1纖維26a延伸的方向所成的角度成略直角。亦即,軸固著部23的延伸方向與第1方向D1所成的角度成略直角。藉由軸固著部23的延伸方向與第1方向D1成略直角,能夠抑制軸固著部23衝破羽構件21。而且,軸固著部23的延伸方向與第2纖維26b延伸的方向成略平行。亦即,軸固著部23的延伸方向與第2方向D2成略平行。
在此,在軸構件22與第1纖維26a所成的角度為略直角的情況(軸構件22的延伸方向與第1方向D1所成的角度為略直角的情況),除了軸構件22與第1纖維26a所成的角度為90°的情況以外,也包含軸構件22與第1纖維26a所成的角度為90°±10°的情況。而且,即使軸構件22與第1纖維26a所成的角度(軸構件22的延伸方向與第1方向D1所成的角度)不為略直角,只要軸構件22與第1纖維26a所成的角度大於軸構件22與第2纖維26b所成的角度即可,即使在此情況下,也可以抑制軸固著部23衝破羽構件21。
軸構件22的延伸方向與第1方向D1所成的角度是否為90°±10°,使用量規來進行判斷。所謂量規是在片狀構件上拉基準線,從基準線上的一點(基準點)拉出與基準線成±80°的角度的測定線的裝置。以基準線與軸構件22重疊的方式,將此量規置於人工羽毛2上。然後,於對應基準點的位置上所設置的羽構件21的第1纖維26a在羽構件21的境界內的測定線的內側的情況下,軸構件22的延伸方向與第1方向D1所成的角度為90°±10°。
(實施型態的羽毛球的製造方法)
以下,對實施型態的羽毛球的製造方法進行說明。第10圖為實施型態的羽毛球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如第10圖所示,實施型態的羽毛球的製造方法具有準備步驟S1與組裝步驟S2。
在準備步驟S1中,準備實施型態的羽毛球的構成構件。更具體而言,準備基座部1、人工羽毛2、第1線狀構 件31、第1接著構件32、第2線狀構件41、第2接著構件42、第3線狀構件51與第3接著構件52。
在組裝步驟S2中進行實施型態的羽毛球的組裝。在組裝步驟S2中,首先將人工羽毛2的軸構件22插入基座部1的插入孔13。接著,進行第1線狀構件31、第2線狀構件41及第3線狀構件51至軸構件22的捲繞。之後,進行第1接著構件32的至第1線狀構件31的塗佈、第2接著構件42的至第2線狀構件4的塗佈及第3接著構件52的至第3線狀構件51的塗佈,第1接著構件32、第2接著構件42及第3接著構件52藉由乾燥或加熱而硬化。藉由以上,完成實施型態的羽毛球的組裝。
(實施型態的羽毛球的效果)
以下,對實施型態羽毛球的羽毛球的效果進行說明。在實施型態的羽毛球中,軸構件22藉由第1線狀構件31相互連結、固定,並且在軸構件22與第1線狀構件31連結、固定的地點中,軸構件22經由第1線狀構件31而由第1接著構件32強固地連結。結果,人工羽毛2的軸構件22成為強固地固定於基座部1。
而且,實施型態的羽毛球中,由於前述第1接著構件32負擔施加於軸構件22的應力並且補強軸構件22,而緩和了軸構件22與插入孔13的境界部等中的應力集中。因此,實施型態的羽毛球中,儘管人工羽毛2的軸構件22已經被強固地固定在基座部1,軸構件22難以折損。
實施型態的羽毛球中,插入孔13遵循著從上面12 朝向下面11,在以靠近基座部1的中心軸的方式傾斜的情況下,人工羽毛2的軸構件22成為相對於基座部1的上面12而傾斜的狀態。而且,於上面12環狀配置的軸構件22因為藉由上述那樣的基座固定部3而相互固定,所以軸構件22難以沿著插入孔13的方向移動。因此,軸構件22難以從插入孔13拔出。在此情況下,人工羽毛2的軸構件22的向基座部1的固定能夠成為更強固的結構。
在實施型態的羽毛球更具有第1軸固定部4的情況下,提升了羽毛球的球裙部的剛性。結果,即使在使用剛性較天然羽毛低的人工羽毛2的軸構件22的情況下,能夠得到接近天然羽毛球之飛翔特性。
為了強固基座部1與軸構件22的連結,作為基座固定部3寬度的第1寬度W1較佳為充分的寬度。越從基座部1離開,使用時的軸構件22的振幅變大。因此,作為第2軸固定部5寬度的第3寬度W3較佳是小於等於第1寬度W1,作為第1軸固定部4寬度的第2寬度W2較佳是小於等於第3寬度W3。在此,第1寬度W1、第2寬度W2及第3寬度W3的測定是在軸構件22之間的中央附近利用游標尺來測定。測定數可以遍及羽毛球的全周的方式測定任意的地點,也可以測定所有的軸構件22之間。測定任意的地點的情況是測定相同的軸構件22之間。測定地點的樹脂的有無以不影響寬度的測定為準,第1寬度W1、第2寬度W2及第3寬度W3的大小的比較則是以平均值來進行比較。
而且,在此情況下,由於可以抑制實施型態的羽 毛球的重心位置往與基座部1之一側的相反側移動,因此能夠抑制飛翔特性的劣化。
在實施型態的羽毛球更具有第2軸固定部5的情況下,提升了羽毛球的球裙部的剛性。結果,即使在使用剛性較天然羽毛低的人工羽毛2的軸構件22的情況下,能夠得到接近天然羽毛球之飛翔特性。
人工羽毛2的軸構件22的直徑較天然羽毛的軸構件的直徑細。因此,在作為基座固定部3寬度的第1寬度W1的寬度狹小的情況下,實施型態的羽毛球在飛翔時,周圍的空氣容易朝向基座部1的飛翔方向而捲入後方(亦即,上面12的側)。其結果,實施型態的羽毛球的飛翔特性劣化。
然而,在第1寬度W1較為第2軸固定部5的寬度的第3寬度W3寬的情況下,可以抑制此種周圍的空氣的捲入。其結果,能夠抑制飛翔特性的劣化。
實施型態的羽毛球中,作為第1線狀構件31、第2線狀構件41及第3線狀構件51,在使用較通常的羽毛球用織補線細的紗支數的線的情況下,更具體而言,在第1線狀構件31、第2線狀構件41及第3線狀構件51的粗細度例如為30紗支數的線的粗細度以上、8紗支數的線的粗細度以下的情況下,能夠更強固地相互連結、固定軸構件22。其結果,人工羽毛2的軸構件22的向基座部1的固定能夠成為更強固的結構。
(剛性的測定)
以下,說明實施型態的羽毛球的剛性測定結果。供作剛性測定的實施型態的羽毛球除了基座固定部3之外,具有第1軸 固定部4及第2軸固定部5。
(試樣)
準備實施例1~實施例3的實施型態的羽毛球及比較例的羽毛球作為試樣。各試樣的條件如以下的表1所示。
Figure 106118823-A0202-12-0017-1
如第1表所示,在軸的欄位中表示了構成軸構件22的材料名稱。軸構件22使用了纖維素纖維強化聚丙烯樹脂。基座的欄位表示了構成基座部1的材料名稱。基座部1使用了離子聚合物樹脂的發泡體。基座固定部織補線、第1軸固定部織補線、第2軸固定部織補線的欄位中表示了構成各部分的織補線的紗支數及圍繞複數的軸構件22的外周的環繞數。 例如,所謂「#30、4周」意指使用紗支數30號的線,環繞數為4周。而且,作為織補線的材料,使用聚酯纖維(線)。而且,在各試樣中,使作為接著構件的2液型環氧樹脂含浸於織補線。各試樣各準備一個。
(剛性測定方法)
第11圖為實施型態的羽毛球的剛性測定試驗的示意圖。如第11圖所示,在實施型態的羽毛球的剛性測定中,將實施型態的羽毛球載置台座61上。台座61的上部表面以沿著羽毛 球的外周的方式而設置有凹部。凹部的形狀為略截圓錐狀。
以人工羽毛2位於該溝的內部的方式來配置實施型態的羽毛球。亦即,實施型態的羽毛球,雖然人工羽毛2的軸構件22接觸台座61,但基座部1以不接觸台座61的方式載置於台座61上。此結果,如第11圖所示,使羽毛球的中心軸朝向大致水平方向的方式固定羽毛球。而且,台座61是由丙烯酸樹脂形成。
接著,於台座61的上面從垂直的方向藉由第11圖所示的壓頭62於實施型態的羽毛球施加壓縮形變。壓頭62接觸實施型態的羽毛球的位置為實施型態的羽毛球的中心軸上從基座部1的上面12離開10mm的位置。亦即,以壓頭62的中心軸線與基座部1的上面之間的距離成為10mm的方式來配置壓頭62。壓頭與羽毛球接觸的點作為基準(基準點),藉由測定壓頭位於離開基準點1mm的距離時的荷重與壓頭位於離開基準點1.5mm的距離時的荷重的差除以壓頭的移動距離(亦即0.5mm)得到的值來評價實施型態的羽毛球的剛性。在此值為大的情況下,由於因一定量的形變需要需要大的荷重,因此羽毛球的剛性高。而且,壓頭62為板狀,前端的曲率半徑為5mm。
(剛性的測定結果)
對於比較例的試樣,壓頭62位於離開基準點1mm的距離時的荷重與壓頭62位於離開基準點1.5mm的距離時的荷重的差除以壓頭62的移動距離得到的值為4.4N/mm。另一方面,對於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的各個,壓頭62位於離開 基準點1mm的距離時的荷重與壓頭62位於離開基準點1.5mm的距離時的荷重的差除以壓頭62的移動距離得到的值為7.0N/mm、7.3N/mm、5.4N/mm,任一個的值都較比較例的試樣的值大。從此來看,本發明實施例的試樣任一個與比較例的試樣相比,顯示出在球裙部中可以得到高剛性。
應認為這次所揭示之實施形態在全部之事項上是舉例表示,不是用以限制者。本發明之範圍不限於上述的實施型態,而由申請專利範圍所表示,且含有與申請專利範圍同等之意義及範圍內之所有的變更。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特別是有利地適用於羽球用羽毛球。
1‧‧‧基座部
2‧‧‧人工羽毛
3‧‧‧基座固定部
4‧‧‧第1軸固定部
5‧‧‧第2軸固定部
11‧‧‧下面
12‧‧‧上面
21‧‧‧羽構件
22‧‧‧軸構件
W1‧‧‧第1寬度
W2‧‧‧第2寬度
W3‧‧‧第3寬度

Claims (8)

  1. 一種羽毛球,包括:基座部,具有上面、為前述上面的相反側的面的下面以及從前述上面朝向前述下面而形成的複數插入孔;複數人工羽毛,具有插入前述複數插入孔的各個的軸構件;以及基座固定部,具有在前述上面附近藉由捲繞前述軸構件的周圍而相互連結固定各個前述軸構件的第1線狀構件以及含浸於前述第1線狀構件的第1接著構件;前述上面與前述第1線狀構件之間的距離為2mm以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羽毛球,其中前述第1線狀構件捲繞於前述軸構件的周圍的次數為2以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羽毛球,其中前述人工羽毛更具有設置於前述軸構件的羽構件,且更包括第1軸固定部,具有在前述羽構件的附近藉由捲繞前述軸構件的周圍而相互連結固定各個前述軸構件的第2線狀構件以及含浸於前述第2線狀構件的第2接著構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羽毛球,更包括第2軸固定部,具有在前述基座固定部與前述第1軸固定部之間藉由捲繞前述軸構件的周圍而相互連結固定各個前述軸構件的第3線狀構件以及含浸於前述第3線狀構件的第3接著構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羽毛球,其中前述人工羽毛更具有設置於前述軸構件的羽構件,且其中前述羽毛球更包括第1軸固定部,具有在前述羽構件的附近藉由捲繞前述軸構件的周圍而相互連結固定各個前述軸構件的第2線狀構件以及含浸於前述第2線狀構件的第2接著構件;其中前述基座固定部的垂直於前述上面的方向上的寬度大於等於前述第1軸固定部的垂直於前述上面的方向上的寬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羽毛球,其中前述羽毛球更包括第2軸固定部,具有在前述基座固定部與前述第1軸固定部之間藉由捲繞前述軸構件的周圍而相互連結固定各個前述軸構件的第3線狀構件以及含浸於前述第3線狀構件的第3接著構件;其中前述第1線狀構件捲繞於前述軸構件的周圍的次數多於前述第3線狀構件捲繞於前述軸構件周圍的次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羽毛球,其中前述羽毛球更包括第2軸固定部,具有在前述基座固定部與前述第1軸固定部之間藉由捲繞前述軸構件的周圍而相互連結固定各個前述軸構件的第3線狀構件以及含浸於前述第3線狀構件的第3接著構件;其中當前述基座固定部的垂直於前述上面的方向上的寬度 為W1,前述第1軸固定部的垂直於前述上面的方向上的寬度為W2,前述第2軸固定部的垂直於前述上面的方向上的寬度為W3時,滿足W1≧W3≧W2的關係。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羽毛球,其中前述插入孔從前述上面朝向前述下面以靠近前述基座部的中心軸的方式傾斜。
TW106118823A 2016-06-10 2017-06-07 羽毛球 TWI7301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16051 2016-06-10
JP2016116051 2016-06-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8402A TW201808402A (zh) 2018-03-16
TWI730113B true TWI730113B (zh) 2021-06-11

Family

ID=60578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8823A TWI730113B (zh) 2016-06-10 2017-06-07 羽毛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18792B2 (zh)
TW (1) TWI730113B (zh)
WO (1) WO20172130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4617B (zh) * 2021-11-25 2022-08-11 勝利體育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人造羽毛球的製造方法及模具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42157A (ja) * 1998-07-31 2000-02-15 Mizuno Corp シャトルコックの製造方法
WO2010029914A1 (ja) * 2008-09-09 2010-03-18 美津濃株式会社 バドミントン用シャトルコッ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24943A (en) * 1998-01-23 1999-07-20 Sklar; Allan Adjustably weighted shuttlecock
MY151994A (en) * 2008-12-26 2014-07-31 Mizuno Kk Artificial feather for shuttlecock, and badminton shuttlecoc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42157A (ja) * 1998-07-31 2000-02-15 Mizuno Corp シャトルコックの製造方法
WO2010029914A1 (ja) * 2008-09-09 2010-03-18 美津濃株式会社 バドミントン用シャトルコッ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213039A1 (ja) 2019-05-09
WO2017213039A1 (ja) 2017-12-14
JP6918792B2 (ja) 2021-08-11
WO2017213039A9 (ja) 2018-04-12
TW201808402A (zh) 2018-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61535B2 (ja) シャトルコック用人工羽根、バドミントン用シャトルコック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EP2338576B1 (en) Badminton shuttlecock
KR102017374B1 (ko) 배드민턴용 셔틀콕
JP2010082160A (ja) バドミントン用シャトルコックおよびシャトルコック用ベース本体
JP5198582B2 (ja) シャトルコック用人工羽根およびバドミントン用シャトルコック
TWI730113B (zh) 羽毛球
KR20120043105A (ko) 셔틀콕용 인공깃털, 배드민턴용 셔틀콕 및 그들의 제조 방법
JP2014210132A (ja) シャトルコック用人工羽根およびバドミントン用シャトルコック
JP6329396B2 (ja) シャトルコック
JP6738654B2 (ja) 人工羽根及びシャトルコック
CA2363756A1 (en) Frp golf club shaft
US20130085023A1 (en) Inner tube having a reinforced core member structure for ball sports
JP7383091B1 (ja) ラケットフレーム及びラケット
JP5248661B2 (ja) ゴルフクラブシャフ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ゴルフクラブ
JP5989035B2 (ja) シャトルコック
JP2013248055A (ja) ゴルフクラブシャフト
JP2020005801A (ja) シャフト
JP7187378B2 (ja) 接着部材、接着部材の形成方法および接着層の形成方法
JP6860991B2 (ja) 面外補強糸の挿入方法及び繊維含有材料の製造方法
JPH02300367A (ja) 複合材用の異形補強基材
JP6105207B2 (ja) ラケットフレーム
WO2015004819A1 (ja) ゴルフクラブシャフ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ゴルフクラブ、並びにゴルフクラブシャフト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