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4230B - 塑膠成型品 - Google Patents

塑膠成型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4230B
TWI724230B TW106129941A TW106129941A TWI724230B TW I724230 B TWI724230 B TW I724230B TW 106129941 A TW106129941 A TW 106129941A TW 106129941 A TW106129941 A TW 106129941A TW I724230 B TWI724230 B TW I72423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lastic molded
molded product
entrance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9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43023A (zh
Inventor
吉江謙一
黃銘儀
上田誠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3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3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42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423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group B29C33/00 or B29C35/00
    • B29C37/0053Moulding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surface, e.g. ribs, high polis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7Mould cavity walls, i.e. the inner surface forming the mould cavity, e.g. lin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3Moulds with mould wall parts provided with fine grooves or impressions, e.g. for record dis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18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e.g. fluorescent or phosphorescent
    • B29K2995/0024Matt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27Fasten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減小鏡面光澤度且提高耐久性之塑膠成型品。 本發明之塑膠成型品於塑膠本體(1)之表面具備向共通之深度方向凹陷之複數個孔(4)。孔具備:內表面(42),其包含入口(41);固有之基準平面(6),其與深度方向垂直,且包含入口之至少一部分;及深度之基準點(P0),其向孔之縱深側遠離固有之基準平面中之入口側之中心點(C41),且以固有之基準平面中之入口側的口徑之最大值(W)之1/4之距離而遠離。而且,孔之內表面中最縱深側之部分即底部與基準點一致,或位於較基準點靠縱深側處。

Description

塑膠成型品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鏡面光澤度較小之所謂經消光之塑膠成型品。
塑膠成型品中存在各種鏡面光澤度者。而且,作為先前之塑膠成型品中鏡面光澤度較小者之一例,存在使用經皺褶加工之模具者。所謂皺褶加工,係指對模具之表面並非進行鏡面拋光而是賦予微細之凹凸並將該凹凸之花紋轉印至成形品之加工。
又,作為先前之皺褶加工之一般例,已知放電加工或噴砂加工。若利用經放電加工或噴砂加工之模具成型,則塑膠成型品之表面成為其整體粗燥之狀態。
又,作為皺褶加工之另一例,已知如下:藉由雷射加工於模具之表面開設數個圓錐狀之小孔,若更詳細而言,開設數個小孔且隨著朝向底部而圓之直徑逐漸縮短之孔(專利文獻1)。若利用此種實施了雷射加工之模具成型,則於塑膠成型品之表面形成數個圓錐狀之微細突起。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4489556號公報
且說,就進行皺褶加工時之放電加工或噴砂加工而言,想法是使模 具之表面微細地變得粗糙即可,只要使其變得凹凸即可,所以形成於模具之表面之凹凸之凹陷會較淺。因而,利用此種模具形成之塑膠成型品係凹陷之深度較淺者。而且,當對塑膠成型品照射光時,光照射至凹陷之底部而發生鏡面反射並出射至孔之外部,因而塑膠成型品之鏡面光澤度僅減小至一定程度。若以具體之數值表示,例如本申請人於2017年5月生產之塑膠成型品中,最大粗糙度Rmax:12.5μm,算術平均粗糙度Ra:3.15μm,鏡面光澤度為5.5~6.4。測定機器使用的是堀場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所售賣之商品名:高光澤Gloss Checkers IG-410。該測定機器之鏡面光澤度之測定方法依據日本工業標準Z8741之測定方法。另外,本說明書之結尾處亦記載了鏡面光澤度之測定結果,且附帶說明了鏡面光澤度係使用上述測定機器而測定。
又,就於塑膠成型品之表面形成有數個圓錐狀之突起之塑膠成型品而言,光因突起而發生漫反射,因而認為鏡面光澤度要小於放電加工或噴砂加工之塑膠成型品,但圓錐狀之尖部容易因來自外部之衝擊而折斷,且容易因摩擦而受到刮擦。即,可以說耐久性較差。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實際情況而創作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減小鏡面光澤度並且儘可能地提高耐久性之塑膠成型品。
再者,日本工業標準Z8741之測定方法之詳細情況如下所示。
鏡面反射係指如鏡之面上之反射般依據反射定律進行之光之反射。
鏡面反射率係指鏡面反射中反射放射束(或反射光束)相對於入射放射束(或入射光束)之比。
鏡面光澤係指主要由鏡面反射光之強度決定之視覺屬性。
鏡面光澤度係指測定鏡面光澤之程度,由數值表示。
光接收角係指光接收系統之光軸與試樣面之法線所成之角。
試樣面係指試樣之表面,且係平面。
關於鏡面光澤度之測定裝置,於圖10中示出概念,其係自光源S0以規定之入射角將規定之孔徑角(opening angle)之光束入射至試樣面,且利用光接收器R0測定向鏡面反射方向反射之規定之孔徑角之光束。
光源之開口S1位於透鏡L2之焦點位置,當將鏡面放置於試樣面時,S1之像於光接收器之開口S2之中央形成清晰之像。入射角θ設為連結開口S1之中心與透鏡L2之中心(透鏡之主點)之線和試樣T之法線所成之角。
孔徑角α1、α2設為使開口S1、S2於透鏡L2、L3之位置覆蓋之角,孔徑角α1'設為開口S1之像S1'於透鏡L3之位置覆蓋之角。入射側及光接收側之光軸於試樣面相交。其中,開口S1亦可由該位置之光源燈絲所代替。
具體數值為以下所示。入射角θ=60±0.2度。光接收角θ'=θ±0.1度。光源像之孔徑角係入射面內(α1')=0.75±0.10度,垂直面內(β1')=2.5±0.1度。光接收角之孔徑角係入射面內(α2)=4.4±0.10度,垂直面內(β2)=11.7±0.2度。
鏡面光澤度Gs(θ)之計算方法係藉由數式而計算。
Gs(θ)=(Φs/Φos)×100
Φs:來自試樣面之鏡面反射光束。Φos:來自標準面之鏡面反射光束。
100:標準面之鏡面光澤度。標準面:折射率n=1.567之玻璃表面。
本發明者等人並非僅著眼於將模具,換言之將塑膠成型品之表面加工成凹凸狀,而是著眼於在表面形成孔、以及孔之構造與光之反射之關 係,從而完成了本發明。更詳細而言為以下所示。
如圖9所示,設想孔4之典型之一例。具體而言,孔4之構造係將相對於平面垂直之方向設為深度方向,將形成於其內側之空間設為圓柱。圖9(a)所示之孔4係若將深度設為D、直徑設為W,則D=1/4。圖9(b)所示之孔4係D<1/4W。圖9(c)所示之孔4係D>1/4W。
於光自該3種孔4之入口之外周以相對於深度方向為60度之傾斜角度向孔4中入射之情形時,若該入射光到達孔4之底面,則經鏡面反射之反射光以相對於深度方向為60度之傾斜角度與入射光對稱地前進。
於圖9(b)所示之孔之情形時,經鏡面反射之反射光出射至孔之外部。
於圖9(c)所示之孔之情形時,經鏡面反射之反射光於孔中再次發生反射。
於圖9(a)所示之孔之情形時,經鏡面反射之反射光係恰好處於是否要向孔外部出射之界限處。
據此,於上述孔之構造之情形時,若將深度設為直徑之1/4以上,則相當大地防止了經鏡面反射之反射光直接出射至孔之外部。
以上述想法為基礎,並將該想法應用於各種構造之孔,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本發明之塑膠成型品於塑膠本體之表面具備向共通之深度方向凹陷之複數個孔。孔具備:內表面,其包含入口;固有之基準平面,其與深度方向垂直,且包含入口之至少一部分;及深度之基準點,其向孔之縱深側遠離固有之基準平面中之入口側之中心點,且以固有之基準平面中之入口側的口徑之最大值之1/4之距離而遠離。而且,孔之內表面中最縱深側(孔變深之側)之部分即底部與基準點一致,或位於較基準點靠縱深側處。
又,孔較佳為與固有之基準平面之關係為如下所示。
固有之基準平面係構成入口之全周之點中最縱深側之點所位於之平面。孔具備:連結固有之基準平面上的入口側之全周之點與上述深度之基準點之所有線段,及所有線段集合而形成之線段集合面。而且,孔之內表面中相對於固有之基準平面靠縱深側之部分與線段集合面一致,或位於較線段集合面靠縱深側處。
為了進一步減小鏡面光澤度,理想為以下所示。
即,孔之內表面中相對於固有之基準平面靠縱深側之部分位於較線段集合面靠縱深側處。
又,為了進一步減小鏡面光澤度,理想為以下所示。
即,入口側之口徑之最大值設為1.0mm以下。
不論自深度方向觀察時之孔之入口之形狀如何,作為具體例為如下所示。
自深度方向觀察時孔之入口之形狀為矩形、正多邊形、圓形、橢圓形中之任一個。
不論塑膠本體之表面為哪一種面,作為具體例為如下所示。
塑膠本體之表面中形成有複數個孔之區域為平面,且上述平面為固有之基準平面。
又,塑膠本體之表面中形成有複數個孔之區域為彎曲面。
本發明之塑膠成型品係將深度之基準點設為固有之基準平面中之入口側的口徑之最大值之1/4,使孔之內表面中最縱深側之部分即底部與基準點一致,或位於較基準點靠縱深側處,因而,若光自孔之外側朝向孔之 內表面中相對於固有之基準平面靠縱深側之部分,以相對於深度方向為大於60度之角度入射,則自孔出射之光之大部分成為發生了所謂漫反射後之狀態。即,本發明之塑膠成型品中,若光以大於60度之角度入射至孔,則大部分不發生鏡面反射,因而可減小鏡面光澤度。又,本發明之塑膠成型品具備複數個孔,塑膠本體之表面中之相鄰之孔之間至少形成為線狀,因而於被施加衝擊力或摩擦力等外力之情形時,由該線狀之部分分散並接住外力,從而較外力集中於圓錐狀之突起之前端、即點之塑膠成型品,不易折斷且不易受到刮擦。因此,本發明之塑膠成型品之耐久性提高。
又,就塑膠成型品而言,若使固有之基準平面成為構成入口之全周之點中最縱深側之點所位於之平面,則將深度之基準點設為固有之基準平面中之入口側的口徑之最大值之1/4,因而,取最大值時之入口側之口徑之兩端點與深度之基準點所形成之2條線段和中心線所成之銳角的角度分別為60度。因此,線段集合面成為60度之傾斜角度之圓錐面,或成為傾斜角度較該圓錐面更陡峭之前端變細之面。而且,孔之內表面中相對於固有之基準平面靠縱深側之部分係位於線段集合面上或較線段集合面靠深度方向上之縱深側處,因而,若光自孔之外側朝向孔之內表面中相對於固有之基準平面靠縱深側之部分,以相對於深度方向大於60度之角度入射,則自孔出射之光成為發生了所謂漫反射後之狀態。即,本發明之塑膠成型品中,若光以大於60度之角度入射至孔,則不會發生鏡面反射,因而可減小鏡面光澤度。
又,就塑膠成型品而言,若孔之內表面中相對於固有之基準平面靠縱深側之部分位於較線段集合面靠縱深側處,則可進一步減小鏡面光澤度。
又,就塑膠成型品而言,若將入口側之口徑之最大值設為1.0mm以下,則不會使孔之存在變得明顯,即可使外觀優良,且可減小鏡面光澤度。
1:塑膠本體
2:鏡面光澤度較大之區域
3: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
4:孔
4':突起
4G:孔群
4G':突起群
5:表面本體面
5':表面本體面
6:固有之基準平面
6':固有之基準平面
7:線段
7':線段
8:線段集合面
8':線段集合面
9:中心線
9':中心線
11:可動模
11a:可動模本體
12:固定模
13:雷射頭
14:模具
21:皮帶調節具
21a:殼
21b:桿體
22:連結具
22a:彎曲片
22b:直線片
23:連結具
23a:橫片
23b:豎片
24:皮帶調節具
24a:外殼
24a1:豎片
24a2:橫片
24b:豎桿體
24c:橫桿體
25:連結具
25a:外殼
25b:桿體
26:連結具
26a:外殼
26a1:彎曲片
26a2:直線片
26b:桿體
27:連結具(鉤環)
27a:環狀部
27b:鉤部
27b1:開口部
27b2:鉤部本體
27b3:操作部
28:插栓
28a:供皮帶通過之部分
28a1:外殼
28a2:桿體
28b:凸部分
28b1:凸構件
28b2:凸構件
28b3:凸構件
28b4:突出部
28b5:突出部
29:插座
29a:供皮帶通過之部分
29b:收容部
29b1:嵌合孔
29b2:嵌合孔
31:拉鏈
32:鏈齒
33:鏈帶
34:滑塊
41:入口
41':根部
42:內表面
42':外表面
43:側面
43':側面
44:底面
44':前端面
C41:孔之入口側之中心點
C41':突起之根部側之中心點
D:深度
L2:透鏡
L3:透鏡
P:間距
P0:深度之基準點
P0':高度之基準點
P41:孔之入口側之最縱深側之點
P41':突起之根部側之最突出側之點
R0:光接收器
S0:光源
S1:開口
S1':像
S2:開口
T:試樣
W:直徑
W:口徑之最大值
W':口徑之最大值
α1:孔徑角
α2:孔徑角
α2:入射面內
α1':孔徑角
β1':垂直面內
β2:垂直面內
θ:入射角
θ':光接收角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塑膠成型品及其模具之說明圖。
圖2(a)~(d)圖係表示於模具形成突起之加工順序之說明圖。
圖3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塑膠成型品之說明圖。
圖4係表示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塑膠成型品之說明圖。
圖5(a)~(f)圖係表示塑膠成型品之具體例之立體圖。
圖6(a)、(b)圖係表示塑膠成型品之具體例之前視圖及立體圖。
圖7(a)、(b)圖係表示塑膠成型品之具體例之使用狀態圖及使用狀態之局部放大立體圖。
圖8(a)、(b)圖係表示孔之配置之說明圖。
圖9(a)~(c)圖係表示直至形成本發明為止之過程之說明圖。
圖10係表示鏡面光澤度之測定裝置之概念之說明圖。
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塑膠成型品如圖1所示包含塑膠本體1。塑膠本體1係以例如POM(polyoxymethylene,聚甲醛)為原料者,其表面具備鏡面光澤度相對較大之區域2及相對較小之區域3。
鏡面光澤度較大之區域2係鏡面光澤度為5.5以上之部分,本實施形態中係無孔之塑膠本體1之表面。
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係鏡面光澤度未達5.5之部分,本實施形態中具備:孔群4G,其由相對於塑膠本體1之表面凹陷之複數個孔4構成; 以及表面本體面5,其形成於塑膠本體1之表面、即相鄰之孔4、4之間。
表面本體面5係開設有複數個孔4之面,換言之,係將孔群4G中相鄰之孔4之入口41彼此相連之面。
關於孔群4G之孔4之配置,係於塑膠本體1之表面隔開間隔而配置數個孔4,圖1中,係隔開相等間隔將孔4配置成一行。
於本實施形態中,塑膠本體1係將構成表面之厚度方向之兩面設為平行之平面,於2個平面中之一面(圖1中之上側之面)形成孔群4G。所有孔4係將特定之方向作為共通之深度方向而形成。本實施形態中,將相對於2個平面中之一面垂直之方向設為對所有孔4共通之深度方向。深度方向係圖1中之上下方向。
孔4具備固有之基準平面6及深度之基準點P0作為特定出構造之概念上之要素。
固有之基準平面6係指與深度方向垂直之平面,且係構成入口41之全周之點中最縱深側之點P41所位於之平面,其係針對每個孔4而形成。
深度之基準點P0係指向孔4之縱深側遠離固有之基準平面6中之入口側之中心點C41的點,且係以固有之基準平面6中之入口側之口徑的最大值W之1/4之距離而遠離的點。再者,本案中,於圖1之塑膠本體1之孔4中,將上側設為入口側,下側設為縱深側。
自深度方向觀察時孔4為環狀,更詳細而言例如為長方形、正多邊形、圓形、橢圓形。
口徑係指自環狀之孔4之1點通過孔4之中心點橫跨至對向之另1點之線段(直線)的長度。例如於圓形之孔之情形時,口徑為直徑,口徑之最大值W亦為直徑。又,於矩形之孔之情形時,口徑之最大值W為對角線之長 度。於橢圓之情形時,口徑之最大值W為長軸之長度。於為正多邊形之孔且邊數為5以上之情形時,口徑之最大值W為連結頂點彼此之線段(直線)中最長線段之長度。於正三角形之孔之情形時,口徑之最大值W為連結一邊之中點與和該一邊對向之頂點彼此之線段(直線)的長度。
本實施形態中,固有之基準平面6及深度之基準點P0為以下所示。
孔4係將與平面垂直之方向作為深度方向而形成,因而構成孔4之入口41之全周之點配置於深度為0,換言之深度無差異之平面上。該情形時,構成入口41之全周之點為所有點中最縱深側之點P41。因此,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之平面係構成入口41之全周之點中最縱深側之點P41所位於之平面,且係位於固有之基準平面6之平面。
孔4係於其內側形成圓錐台之空間。更詳細而言,孔4之內表面42與圓錐台之空間對應,具備:隨著朝向深度方向上之縱深側而圓之直徑減小之所謂的錐形之圓筒狀之側面43,及堵住側面43之縱深側之端的圓形之底面44。因此,孔4之入口側之形狀為圓形,入口側之中心點C41為圓之中心。又,孔4係將與平面垂直之方向作為深度方向而形成,因而,固有之基準平面6中之入口側之口徑與入口41之口徑相同,且入口側之口徑之最大值W為圓形之直徑。而且,向孔4之縱深側以入口側之口徑之最大值W的1/4之距離遠離入口側之中心點C41的點為深度之基準點P0。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底面44係孔4之內表面42中最縱深側之部分即底部。
又,孔4除具備固有之基準平面6及深度之基準點P0之外,亦具備如下要素作為特定出構造之概念上之要素:連結固有之基準平面6上之入口側的全周之點與深度之基準點P0之所有線段(直線)7,及所有線段7集合而形成之線段集合面8。又,孔4具備沿深度方向延長並且通過深度之基準點 P0之中心線9作為使構造容易理解之概念上之要素。而且,本實施形態中,孔4之內表面42中相對於固有之基準平面6靠縱深側之部分、即孔4之較入口側之全周靠縱深側之部分位於較線段集合面8靠縱深側處。更詳細而言,為以下所示。
又,孔4之內表面42與圓錐台之空間對應,因而孔4之內表面42之中心點為底面44之中心點,位於相對於深度之基準點P0靠縱深側處且中心線9上。
又,入口側之中心點C41與深度之基準點P0之距離相對於入口側之口徑之最大值W為1/4之關係,因而,線段7與中心線9所成之銳角之角度為60度。而且,線段集合面8為相對於中心線9呈60度之傾斜角度之圓錐面。
又,孔4之底面44係與固有之基準平面6平行之平面,與深度方向正交並且位於較深度之基準點P0靠縱深側處。孔4之側面43位於較底面44之外周靠以中心線9為中心之半徑方向外側處。因此,孔4之內表面42中相對於固有之基準平面6靠縱深側之部分位於較線段集合面8靠縱深側處。
上述第一實施形態之塑膠成型品具有以下之效果。
孔4係自深度方向觀察入口41時為圓形。深度之基準點P0相對於固有之基準平面6,形成為固有之基準平面6中之入口側的口徑之最大值W(呈圓形之入口之直徑)之1/4。藉此,自構成入口41之全周之點分別朝向深度之基準點P0的2條線段7、7與中心線9所形成之銳角之角度分別為60度。因此,於上述孔4之情形時,線段集合面成為60度之傾斜角度之圓錐面。
而且,孔4之內表面中相對於固有之基準平面6靠縱深側之部分係孔4中除入口41外之所有部分,使該所有部分位於較線段集合面8靠深度方向 上之縱深側處。因此,若光以相對於中心線9為60度之傾斜角度入射至孔4之中,則光照射至底面44之位置並非為底面44之中心,而是向光進入至底面44之中心之側的相反側偏移。藉此,經鏡面反射之光照射至孔4之側面43。然後,自孔4出射之光成為經過了所謂漫反射後之狀態。藉此,本實施形態之塑膠成型品可減小鏡面光澤度。
又,本實施形態之塑膠成型品具備複數個孔4,並且塑膠本體1之表面中相鄰之孔4、4之間具備平面之表面本體面5。藉此,本實施形態之塑膠成型品於被施加衝擊力或摩擦力等外力之情形時,由表面本體面5分散並接住外力,從而較外力集中於圓錐狀之突起之前端、即點之塑膠成型品,不易折斷且不易受到刮擦。因此,本實施形態之塑膠成型品之耐久性提高。
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塑膠成型品係使用經雷射加工之模具且藉由射出成形而製造。更詳細而言為以下所示。
模具具備形成與塑膠成型品之表面形狀(外表面形狀)對應之模腔之一對模,即固定模及可動模。圖示例中,將上下對向之固定模及可動模中之上側之模設為11,下側之模設為固定模12。
可動模11包含可動模本體11a。而且,可動模本體11a於形成模腔之面具備:突起群4G',其由相對於該面突出之複數個突起4'構成,且與塑膠成型品之孔群4G對應;及表面本體面5',其形成於可動模本體11a之表面、即相鄰之突起4'、4'之間的相對於突起4'凹陷之位置。
於本實施形態中,可動模本體11a係將形成模腔之面作為平面,於該平面(圖1中之下側之面)將突起群4G'向下方突出而形成。所有突起4'係將特定之方向作為共通之高度方向而形成。本實施形態中,將相對於作為平 面之下側之面垂直的方向設為對所有突起4'共通之高度方向。
突起4'之構造與孔4之構造對應。而且,突起4'具備如下要素作為特定出構造之概念上之要素:與孔4中之固有之基準平面6對應之固有之基準平面6',與孔4中之深度之基準點P0對應之高度之基準點P0',與孔4之線段7對應之線段7',及與孔4之線段集合面8對應之線段集合面8'。
固有之基準平面6'係指與高度方向垂直之平面,且係構成突起4'之根部41'之全周之點中最突出側(前端側)之點P41'所位於之平面,其係針對每個突起4'而形成。
高度之基準點P0'係指向突起4'之突出側遠離固有之基準平面6'中之根部側之中心點C41'的點,且係以固有之基準平面6'中之根部側之口徑的最大值W'之1/4之距離而遠離的點。
線段7'係指分別連結固有之基準平面6'上之根部側的全周之點與高度之基準點P0'之直線。
線段集合面8'係指所有線段7'集合而形成之面。
又,突起4'具備與孔4之中心線9對應之中心線9'作為使構造容易理解之概念上之要素。中心線9'係沿高度方向延長並且通過高度之基準點P0'之直線。
再者,突起4'於本實施形態中為圓錐台形狀。因此,突起4'之外表面42'與圓錐台對應,具備:隨著朝向前端側而圓之直徑減小之所謂的錐形之圓筒狀之側面43',及堵住側面43'之前端側之端的圓形之前端面44'。
而且,作為模具之一個模之可動模11中,突起4'之外表面42'中相對於固有之基準平面6'靠前端側之部分與線段集合面8'一致或位於較線段集合面8'靠前端側處。再者,本實施形態中,突起4'之外表面42'中相對於固 有之基準平面6'靠前端側之部分位於較線段集合面8靠前端側處。
若使用上述模具射出成形,則第一實施形態之塑膠成型品成形。再者,於對模具形成突起之情形時,使用雷射加工,雷射加工係按照以下之順序進行。
圖2之(a)~(d)圖係表示於模具14形成突起4'之加工順序之說明圖。各圖表示雷射頭13與模具之加工面之關係,左側表示自正面觀察加工面所得之圖,右側表示自側面觀察加工面所得之圖。
1)如圖2(a)所示,於雷射頭13之下之未圖示之加工台上放置模具14。
2)如圖2(b)所示,一邊使雷射頭13相對水平地沿縱向及橫向移動一邊對模具14照射雷射,使成為突起4'之部分以外的部分凹陷特定深度。圖中畫有影線之部分係剛照射雷射後之部分。
3)如圖2(c)所示,使雷射頭13下降特定尺寸,與2)同樣地,一邊使雷射頭13相對水平地沿縱向及橫向移動一邊對模具14照射雷射,使成為突起4'之部分以外的部分凹陷特定深度。
4)如圖2(d)所示,重複3),而於模具14之表面形成突起4'。
再者,雷射加工亦可於對模具之表面進行放電加工而形成突起之大致形狀後進行。更詳細而言,對模具之表面所實施之加工亦可為於進行放電加工後,1)進行雷射加工作為其後之加工,或2)依次進行噴砂加工、雷射加工作為其後之加工,或3)依次進行研磨加工、雷射加工作為其後之加工。
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塑膠成型品如圖3所示,將構成塑膠本體1之表面之厚度方向之兩面設為互不平行之平面,於2個平面中之一面(圖2中之上側之面)形成孔群4G,並且將相對於該一面傾斜之方向設為對所有孔 4共通之深度方向。
該情形時,孔4之內表面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具備側面43及底面44。而且,孔群4G之所有底面44相互平行,將與底面44垂直之方向設為共通之深度方向。
孔4於本實施形態中亦具備固有之基準平面6、深度之基準點P0、線段7、及線段集合面8作為特定出構造之概念上之要素。又,孔4具備中心線9作為使構造容易理解之概念上之要素。又,孔4於本實施形態中亦為,孔4之內表面42中相對於固有之基準平面6靠縱深側之部分位於較線段集合面8靠縱深側處。更詳細而言為以下所示。
孔4係將相對於平面傾斜之方向作為深度方向而形成,因而構成孔4之入口41之全周之點配置於深度具有差異之平面上。該情形時,構成入口41之全周之點中僅1點為最縱深側之點P41。因此,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之平面並非與深度方向垂直之平面,亦非固有之基準平面6。固有之基準平面6係與深度方向垂直之平面,且係構成入口41之全周之點中最縱深側之點P41所位於之平面。
又,孔4係於其內側形成類似圓錐台之形狀之空間。所謂類似圓錐台之形狀為以下所示。設想將圓錐於其中心線之延長方向(深度方向)上隔開間隔而於2處進行切斷之情形。1個切斷面係圓錐之尖部側之切斷面,且係相對於中心線9正交之平面,相當於孔4之底面44。另1個切斷面係圓錐之外表面中之圓形面側的較該圓形面靠尖部側之切斷面,且係相對於中心線9傾斜之平面,該平面之外周為構成孔4之入口側之全周之點。因此,孔4之入口41並非為圓形。但因形成於孔4之內側之空間為類似於圓錐台之形狀之空間,故固有之基準平面6中之入口側之形狀為圓形。因孔4之入口側 之形狀為圓形,故入口側之中心點C41為圓之中心。又,入口側之口徑亦為入口側之口徑之最大值W,且為圓形之直徑。而且,向孔4之縱深側以入口側之口徑之最大值W的1/4之距離而遠離入口側之中心點C41的點為深度之基準點P0。
又,入口側之中心點C41與深度之基準點P0之距離相對於入口側之口徑之最大值W為1/4之關係,因而,線段7與中心線9所成之銳角之角度為60度。而且,線段集合面8為相對於中心線9呈60度之傾斜角度之圓錐面。
而且,孔4之底面44係與固有之基準平面6平行之平面,且與深度方向正交。又,孔4之底面44位於較深度之基準點P0靠縱深側處,孔4之側面43位於較底面44之外周靠半徑方向外側處,因而孔4之內表面42中相對於固有之基準平面6靠縱深側之部分位於較線段集合面8靠縱深側處。附帶而言,孔4之內表面42中相對於固有之基準平面6靠入口側之部分位於相對於線段集合面8靠與深度方向垂直之空間之外側處。
上述2個實施形態之塑膠成型品中,容易由塑膠本體1或孔4作成線段集合面8,但塑膠成型品之中亦存在難以作成線段集合面8者。更詳細而言,作為難以作成線段集合面8之塑膠成型品之例,設想如下情形,即,孔4之密集度較高且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無明確之表面本體面5之情形,或孔4之內表面由曲面形成且孔4之入口不明確,或孔4之內表面42無明確之側面43或底面44之情形。
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塑膠成型品如圖4所示,不易作成線段集合面8。再者,圖4僅表示切斷塑膠本體1時之切斷面。
於如第1、第2實施形態般,表面本體面5或底面44為平面之情形時, 只要將與該等平面垂直之方向設為深度方向即可,但於表面本體面5或底面44為非平面之情形時,無法界定與平面垂直之方向(深度方向)。於孔4之內表面形狀中底面如圖4所示為球面之一部分之形狀之情形時,按以下方式界定深度方向。
球面之一部分之形狀係指將球以平面切除得較半球小時之物體之外表面形狀。該物體之外表面為底面44,將由直線連結底面44(物體之外表面)之中心與作為球之一部分的物體之球之中心時的方向作為深度方向,並且將其作為中心線9。再者,於底面44為球面之一部分之形狀之情形時,球面中最縱深側之一點為孔4之內表面42中最縱深側之部分即底部。
又,於如第1、第2實施形態般,孔4之內表面形狀為如圓錐台或圓柱般之明確之形狀,且表面本體面5與孔4之內表面在剖面上明確交叉之情形時,只要知曉深度方向,便可明確界定孔4之入口41,但於如圖4所示般表面本體面5與孔4之內表面在剖面上平滑相連(圓弧狀之)之情形時,無法明確界定孔4之入口41。據此,無法明確界定孔4之入口側之口徑之最大值W、孔4之固有之基準面6、線段7、線段集合面8。
該情形時按照以下順序首先界定入口。
1)於孔4之內部空間為大致錐台(例如大致圓錐台)之形狀之情形時,即於明確存在以特定之角度呈錐形狀傾斜之部分,且可判斷側面43係以該特定之角度形成之情形時,沿著該側面43引出特定角度之延長線,將延長線與固有之基準平面6交叉之地點作為構成入口41之點。
2)於孔4之內部空間為大致柱(例如大致圓柱或大致多角柱)之形狀之情形時,即於側面43明確存在與深度方向平行之部分,且可判斷側面43係與深度方向平行地形成之情形時,沿著該側面43引出深度方向之延長 線,將延長線與固有之基準平面6交叉之地點作為構成入口41之點。
若按照以上之1)、2)界定入口41,則入口側之最縱深側之點P41、入口41之口徑之最大值W、入口之中心點C41、深度之基準點P0、線段7、線段集合面8得以界定。
作為塑膠成型品之具體例,如圖5(a)~(f)所示有調節皮帶之長度之皮帶調節具、連結於皮帶之連結具。
圖5(a)之皮帶調節具21具備大致矩形之殼21a、及橫跨於殼21a之內側之平行之兩根桿體21b、21b。而且,殼21a之上表面係自桿體21b之延長之方向觀察時為呈圓弧狀彎曲之彎曲面,於其上表面形成有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即包含孔群之區域。又,於兩根桿體21b、21b之上表面形成有鏡面光澤度較大之區域2。
圖5(b)之連結具22為D字狀。因此,連結具22具備呈D字狀中之圓弧狀彎曲之彎曲片22a、及將彎曲片22a之兩端部呈直線狀相連之直線片22b。而且,於彎曲片22a之上表面形成有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於直線片22b之上表面形成有鏡面光澤度較大之區域2。
圖5(c)之連結具23為橫長之長方形狀。因此,連結具23具備:兩根平行之橫片23a、23a,及將兩根橫片23a、23a之兩端部相連並且相對於橫片23a而言較短之兩根平行之豎片23b、23b。而且,於兩根豎片23b、23b之上表面形成有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於兩根橫片23a、23a之上表面形成有鏡面光澤度較大之區域2。
圖5(d)之皮帶調節具24主要具備:沿縱橫方向延長之外殼24a,於縱向上橫跨於外殼24a之內側之豎桿體24b,及在形成於豎桿體24b與外殼24a之間之2個空間之一內橫跨於豎桿體24b與外殼24a之間的橫桿體24c。 附帶而言,外殼24a具備:長度不同之兩根平行之豎片24a1、24a1,及沿橫向延長並且於該橫向之中間部向縱向折曲之對稱的兩根橫片24a2、24a2。而且,於外殼24a之上表面與側面、及豎桿體24b之上表面形成有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於橫桿體24c之上表面形成有鏡面光澤度較大之區域2。
圖5(e)之連結具25具備D字狀之外殼25a、及橫跨於外殼25a之內側之桿體25b。而且,於外殼25a之上表面與側面、及桿體25b之上表面之大部分形成有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於桿體25b之上表面之一部分即緣部形成有鏡面光澤度較大之區域2。
圖5(f)之連結具26為與圖5(e)之帶扣大致相同之形狀,且具備D字狀之外殼26a、及橫跨於外殼26a之內側之桿體26b。其中,D字狀之外殼26a具備:呈圓弧狀彎曲之彎曲片26a1,將彎曲片26a1之兩端部呈直線狀相連且其上表面相對於彎曲片26a1之上表面而言較低之直線片26a2。而且,於外殼26a中之彎曲片26a1與桿體26b之上表面形成有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於外殼中之直線片26a2之上表面形成有鏡面光澤度較大之區域2。
又,作為塑膠成型品之另一具體例,如圖6(a)所示,存在鉤部之一部分藉由彈簧而開閉之連結具27(所謂之鉤環)。鉤環27具備供皮帶通過之環狀部27a、及供其他物件通過並且一部分藉由未圖示之彈簧而開閉之鉤部27b。
鉤部27b具備:鉤部本體27b2,其為宛如環之一部分缺口之形狀,即於長度方向之兩端之間具備開口部27b1且與供皮帶通過之部分相連;操作部27b3,其支持於鉤部本體27b2並且能夠將開口部27b1開閉;及未圖 示之彈簧,其將操作部27b3向相對於鉤部本體27b2閉鎖之方向推壓。
而且,於環狀部27a之外周部與鉤部本體27b2之大部分之上表面形成有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於環狀部27a之內周部與鉤部本體27b2中與環狀部相連之部分之上表面形成有鏡面光澤度較大之區域2。
又,作為塑膠成型品之另一具體例,如圖6(b)所示,有包含能夠連結且能夠解除連結之一對插栓28及插座29的帶扣。
插栓28具有供皮帶通過之部分28a、及能夠相對於插座29連結及解除連結之凸部分28b。
供皮帶通過之部分28a於圖示例中,具備外殼28a1、及橫跨於外殼28a1之內側之桿體28a2。
凸部分28b於圖示例中,具備自供皮帶通過之部分28a大致平行地隔開間隔而突出之3根細長之凸構件28b1、28b2、28b3。而且,3根中之外側之2根凸構件28b1、28b3係能夠藉由塑膠之彈性以朝向內側縮小彼此之間隔的方式彈性變形者。又,外側之2根凸構件28b1、28b3分別具備向相互遠離之方向之外側突出之突出部28b4、28b5。
關於插栓28,於供皮帶通過之部分28a中之外殼28a1及凸部分28b中之3根凸構件28b1、28b2、28b3之上表面之大部分形成有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於外側之2根凸構件28b1、28b3中之上表面之一部分形成有鏡面光澤度較大之區域2。
插座29具備供皮帶通過之部分29a、及能夠供凸部分28b出入地將其收容之筒狀之收容部29b。
供皮帶通過之部分29a為矩形狀。
收容部29b於筒狀之對向之側面具備由貫通孔構成之嵌合孔29b1、 29b2,該嵌合孔29b1、29b2能夠供突出部28b4、28b5出入地將其嵌合。
關於插座29,於供皮帶通過之部分29a之矩形狀之3邊之上表面形成有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於插栓28中之桿體28a2與插座29中之供皮帶通過之部分29a的矩形狀之1邊之上表面形成有鏡面光澤度較大之區域2。
又,作為塑膠成型品之另一具體例,如圖7(a)、(b)所示,存在拉鏈31之鏈齒32。
拉鏈31具備:一對鏈帶33、33,沿著一對鏈帶33、33之對向之側緣部固定之數個鏈齒32、32、…,及將一對帶33、33中之雙方之鏈齒32、32嚙合及分離之滑塊34。
而且,鏈齒32係於朝向鏈帶33之厚度方向之面中的至少一面(圖中之上表面)形成有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於其以外之面形成有鏡面光澤度較大之區域2。
鏈齒32中之朝向鏈帶33之厚度方向之面係與滑塊34相接之面,且係產生使滑塊34滑動時之摩擦阻力之面。因此,若如該例般,於鏈齒32中之朝向鏈帶33之厚度方向之面形成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則可減小滑塊34之滑動阻力。
本發明者等人為了對孔之構造與鏡面光澤度之相關關係進行考察而製作試作品,且對鏡面光澤度進行了測定。其結果表示於表1。
Figure 106129941-A0305-02-0024-1
試作品係A-1~A-3、B-1~B-3、C-1~C-3、D-1此10個。特定出孔之構造之要素設為形狀、口徑、深度、間距、配置。試作品係使該等要素不同者。又,孔之尺寸係基於對應於孔之模具之突起之尺寸的值,且係製作模具之突起時之設計值。而且,突起之值與孔之值大致相同。附帶而言,以後,試作品中之口徑係指口徑之最大值。
將所有試作品之塑膠本體之表面設為平面,形成於1個試作品之孔群之所有孔設為相同構造。又,孔之深度方向設為與平面垂直之方向。
間距P如圖8所示,係指相鄰之孔4、4之中心間之距離。
配置係指孔之排列方式。具體而言,配置之一例係如圖8(a)所示以配置於正方形之4點之孔4為基本,更詳細而言,將孔4縱橫地以相等間距配置成矩陣狀,為了方便起見稱作正方形矩陣。
配置之另一例係如圖8(b)所示以配置於正三角形之3點之孔4為基 本,更詳細而言,將孔4與橫向呈60度傾斜地以相等間距加以配置,為了方便起見稱作三角形矩陣。
試作品A-1~A-3係對孔之深度與鏡面光澤度之相關關係進行考察者,分別將形狀規定為圓柱,作為口徑之直徑規定為0.20mm,間距規定為0.30mm。深度設為0.05mm、0.10mm、0.15mm此3種。隨著孔變深而鏡面光澤度減小。
試作品C-1、C-3係對孔之形狀中之內表面形狀與鏡面光澤度之相關關係進行考察者,分別將深度規定為0.10mm,間距規定為0.30mm。內表面形狀設為四角柱(正四角柱)、四角錐台(正四角錐台)此2種。四角柱與四角錐台係將入口之對角線之長度設為0.25mm,四角錐台係將底面之對角線之長度設為0.11mm。隨著底面之面積變窄而鏡面光澤度提高。因此,與內表面形狀之入口側是圓形還是四邊形無關,越朝縱深處口徑越小,隨之鏡面光澤度增大。
試作品B-1、A-2、B-2係對孔之間距與鏡面光澤度之相關關係進行考察者,分別將形狀規定為圓柱,直徑規定為0.20mm,深度規定為0.10mm。間距設為0.25mm、0.30mm、0.35mm此3種。隨著間距變大而鏡面光澤度增大。
試作品B-3、A-2係對口徑與鏡面光澤度之相關關係進行考察者,分別將形狀規定為圓柱,深度規定為0.10mm,間距規定為0.30mm。將作為口徑之直徑設為0.15mm、0.20mm此2種。直徑越大則鏡面光澤度越小。
試作品C-1、C-2亦係對口徑與鏡面光澤度之相關關係進行考察者,存在使孔之形狀與試作品B-3、A-2不同之情況,分別將孔之形狀規定為 四角柱,深度規定為0.10mm,間距規定為0.30mm。將作為口徑之對角線設為0.25mm、0.28mm此2種。隨著直徑增大而鏡面光澤度降低。因此,與形狀無關,隨著直徑增大而鏡面光澤度減小。
試作品A-2、C-1係對孔之形狀與鏡面光澤度之相關關係進行考察者,分別將深度規定為0.10mm,間距規定為0.30mm。將孔之形狀設為圓柱、四角柱此2種。孔之入口之面積為0.0314mm2、0.0313mm2此2種,兩者大致相同。作為孔之口徑,將直徑設為0.2mm、對角線設為0.25mm(平均值約0.2mm)此2種,兩者大致相同。因此,根據孔之形狀之不同而鏡面光澤度發生了變化。
試作品A-2、D-1係對孔之配置與鏡面光澤度之相關關係進行考察者,A-2為正方形矩陣,D-1為三角形矩陣。更詳細而言,A-2係將孔縱橫地以0.3mm之相等間距配置成矩陣狀。D-1係將孔與橫向呈60度傾斜地以0.212mm之相等間距加以配置。又,分別將深度規定為0.10mm,孔之形狀規定為圓柱。D-1為三角形矩陣,因而較A-2,容易將間距設定得較小,從而可減小表面本體面5之面積。其結果,鏡面光澤度減小。
再者,所有試作品中,孔之入口位於固有之基準平面6。又,孔之深度相對於口徑之比率設為1/4以上。更詳細而言,孔之內表面42中入口以外之部分位於相對於固有之基準平面6靠縱深側處,並且僅一部分與線段集合面8一致,或全部位於較線段集合面8靠縱深側處。而且,所有試作品中,鏡面光澤度即便最大亦只有4.6,小於本申請人於2017年5月生產之塑膠成型品之鏡面光澤度即5.5~6.4。藉此,於孔之內表面42中相對於固有之基準平面6靠縱深側之部分與線段集合面8一致或位於較線段集合面8靠縱深側之情形時,可減小鏡面光澤度。
又,本發明者等人為了實證上述結論而製作另一批試作品,且於實測出孔之尺寸後測定了鏡面光澤度。其結果表示於表2。
Figure 106129941-A0305-02-0027-2
試作品係A-5~A-8此4個。該等試作品中,孔之深度相對於口徑之比率亦設為1/4以上。而且,4個試作品中,鏡面光澤度即便最大亦只有1.3,小於本申請人於2017年5月生產之塑膠成型品之鏡面光澤度即5.5~6.4。藉此,證明了於孔之內表面42中相對於固有之基準平面6靠縱深側之部分位於較線段集合面8靠縱深側處之情形時,可減小鏡面光澤度。
又,若思量試作品之試驗結果與本申請時期之製造技術,則孔之構造理想為以下。
入口側之口徑之最大值W理想為1.0mm以下。此係基於以下之理由。
孔4之口徑越大,則孔4之存在越容易變得明顯,對外觀之影響增大,從而會被識別為花紋。又,於使塑膠成形之射出成形中,使用的是頂出銷,而本申請時期之製造技術中,頂出銷之最小直徑為1.0mm。因此,若入口側之口徑之最大值W為頂出銷之直徑以下,則不會使孔之存在變得明顯,即可使外觀優良,且可減小鏡面光澤度。
又,本申請時期之射出成形之製造技術中存在以下之技術常識。塑 膠成型品之厚度之最小值於POM之情形時,自剛性之方面考慮,部分地(於薄板部分)為0.8~0.9mm左右。若於此種薄板部分形成孔,則容易引起填充不良。
於POM之情形時,若厚度之最小值為0.5~0.6mm以下,則會引起填充不良。因此,於薄板部分之厚度為0.8~0.9mm左右之情形時,孔之深度之最大值設為0.25mm。
又,於尼龍製品之情形時,若厚度之最小值為0.7mm以下,則會引起填充不良。因此,於薄板部分之厚度為1.0mm左右之情形時,孔之深度之最大值設為0.25mm。
本發明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或試作品,於不脫離其主旨之範圍內能夠進行適當變更。
1‧‧‧塑膠本體
2‧‧‧鏡面光澤度較大之區域
3‧‧‧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
4‧‧‧孔
4'‧‧‧突起
4G‧‧‧孔群
4G'‧‧‧突起群
5‧‧‧表面本體面
5'‧‧‧表面本體面
6‧‧‧固有之基準平面
6'‧‧‧固有之基準平面
7‧‧‧線段
7'‧‧‧線段
8‧‧‧線段集合面
8'‧‧‧線段集合面
9‧‧‧中心線
9'‧‧‧中心線
11‧‧‧可動模
11a‧‧‧可動模本體
12‧‧‧固定模
41‧‧‧入口
41'‧‧‧根部
42‧‧‧內表面
42'‧‧‧外表面
43‧‧‧側面
43'‧‧‧側面
44‧‧‧底面
44'‧‧‧前端面
C41‧‧‧孔之入口側之中心點
C41'‧‧‧突起之根部側之中心點
P0‧‧‧深度之基準點
P0'‧‧‧高度之基準點
P41‧‧‧孔之入口側之最縱深側之點
P41'‧‧‧突起之根部側之最突出側之點
W‧‧‧口徑之最大值
W'‧‧‧口徑之最大值

Claims (15)

  1. 一種塑膠成型品,其特徵在於:於塑膠本體(1)之表面具備向共通之深度方向凹陷之複數個孔(4);且上述孔(4)具備:內表面(42),其包含入口(41);固有之基準平面(6),其與上述深度方向垂直,且包含上述入口(41)之至少一部分;及深度之基準點(P0),其向上述孔(4)之縱深側遠離上述固有之基準平面(6)中之入口側之中心點(C41),且以上述固有之基準平面(6)中之入口側的口徑之最大值(W)之1/4之距離而遠離;上述孔(4)隨著往深度方向上之縱深側而孔徑變小;上述孔(4)之上述內表面(42)中最縱深側之部分即底部與上述基準點(PO)一致,或位於較上述基準點(PO)靠縱深側處;上述固有之基準平面(6)係構成上述入口(41)之全周之點中最縱深側之點(P41)所位於之平面,上述孔(4)具備:連結上述固有之基準平面(6)上的入口側之全周之點與上述深度之基準點(P0)之所有線段(7),及所有上述線段(7)集合而形成之線段集合面(8),上述孔(4)之內表面(42)中相對於上述固有之基準平面(6)靠縱深側之部分與上述線段集合面(8)一致,或位於較上述線段集合面(8)靠縱深側處。
  2. 如請求項1之塑膠成型品,其中上述孔(4)之上述內表面(42)中相對於上述固有之基準平面(6)靠縱深 側之部分位於較上述線段集合面(8)靠縱深側處。
  3. 如請求項1或2之塑膠成型品,其中上述入口側之口徑之最大值(W)為1.0mm以下。
  4. 如請求項1或2之塑膠成型品,其中自上述深度方向觀察時上述孔(4)之上述入口(41)之形狀為矩形、正多邊形、圓形、橢圓形中之任一個。
  5. 如請求項3之塑膠成型品,其中自上述深度方向觀察時上述孔(4)之上述入口(41)之形狀為矩形、正多邊形、圓形、橢圓形中之任一個。
  6. 如請求項1之塑膠成型品,其中上述塑膠成型品具備:包含複數個上述孔(4)之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與不包含複數個上述孔(4)之鏡面光澤度較大之區域(2)。
  7. 如請求項6之塑膠成型品,其中上述塑膠成型品係具備矩形之殼(21a)、及橫跨於上述殼(21a)之內側之平行之兩根桿體(21b、21b)之皮帶調節具(21);且於上述矩形之殼(21a)之上表面形成有上述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於上述兩根桿體(21b、21b)之上表面形成有上述鏡面光澤度較大之 區域(2)。
  8. 如請求項6之塑膠成型品,其中上述塑膠成型品係具備呈圓弧狀彎曲之彎曲片(22a)、及將上述彎曲片(22a)之兩端部呈直線狀相連之直線片(22b)之連結具(22);且於上述彎曲片(22a)之上表面形成有上述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於上述直線片(22b)之上表面形成有上述鏡面光澤度較大之區域(2)。
  9. 如請求項6之塑膠成型品,其中上述塑膠成型品係具備兩根平行之橫片(23a、23a),及將上述兩根橫片(23a、23a)之兩端相連並且相對於上述橫片(23a)而言較短之兩根平行之豎片(23b、23b)之長方形狀之連結具(23);且於上述兩根豎片(23b、23b)之上表面形成有上述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於上述兩根橫片(23a、23a)之上表面形成有上述鏡面光澤度較大之區域(2)。
  10. 如請求項6之塑膠成型品,其中上述塑膠成型品係具備外殼(24a)、於縱向上橫跨於上述外殼(24a)之內側之豎桿體(24b)、及橫跨於上述豎桿體(24b)與上述外殼(24a)之間的橫桿體(24c)之皮帶調節具(24);且於上述外殼(24a)之上表面與側面、及上述豎桿體(24b)之上表面形成有上述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 於上述橫桿體(24c)之上表面形成有上述鏡面光澤度較大之區域(2)。
  11. 如請求項6之塑膠成型品,其中上述塑膠成型品係具備D字狀之外殼(25a)、及橫跨於上述外殼(25a)之內側之桿體(25b)之連結具(25):且於上述外殼(25a)之上表面與側面、及上述桿體(25b)之上表面之緣部以外之部分形成有上述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於上述桿體(25b)之上表面之一部分即緣部形成有上述鏡面光澤度較大之區域(2)。
  12. 如請求項6之塑膠成型品,其中上述塑膠成型品係具備:包含呈圓弧狀彎曲之彎曲片(26a1)與將上述彎曲片(26a1)之兩端部呈直線狀相連之直線片(26a2)之外殼(26a)、及橫跨於上述外殼(26a)之內側之桿體(26b)之連結具(26);且於上述彎曲片(26a1)及上述桿體(26b)之上表面形成有上述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於上述直線片(26a2)之上表面形成有上述鏡面光澤度較大之區域(2)。
  13. 如請求項6之塑膠成型品,其中上述塑膠成型品係具備供皮帶通過之環狀部(27a)及鉤部(27b)之連結具(27),且上述鉤部(27b)包含:具備開口部(27b1)之鉤部本體(27b2)及能夠將上述開口部(27b1)開閉之操作部(27b3);且 於上述環狀部(27a)及上述鉤部本體(27b2)之上表面形成有上述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於上述鉤部本體(27b2)中與上述環狀部(27a)相連之部分之上表面形成有上述鏡面光澤度較大之區域(2)。
  14. 如請求項6之塑膠成型品,其中上述塑膠成型品係包含能夠相互連結及解除連結之插栓(28)及插座(29)的帶扣;上述插栓(28)具有供皮帶通過之部分(28a)、及能夠相對於上述插座(29)連結及解除連結之凸部分(28b),且上述供皮帶通過之部分(28a)包含外殼(28a1)、及橫跨於上述外殼(28a1)之內側之桿體(28a2);上述插座(29)具備供皮帶通過之部分(29a)、及能夠供上述凸部分(28b)出入之收容部(29b);且於上述插栓(28)之上述外殼(28a1)及上述插座(29)之上述收容部(29b)之上表面形成有上述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於上述插栓(28)之上述桿體(28a2)及上述插座(29)之上述供皮帶通過之部分(29a)的矩形狀之1邊之上表面形成有上述鏡面光澤度較大之區域(2)。
  15. 如請求項6之塑膠成型品,其中上述塑膠成型品係拉鏈(31)之鏈齒(32);且於上述鏈齒(32、32)之朝向厚度方向之面即上表面或下表面中的至少一面形成有上述鏡面光澤度較小之區域(3),於其他面形成有上述鏡面光澤度較大之區域(2)。
TW106129941A 2017-05-08 2017-09-01 塑膠成型品 TWI7242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17382 WO2018207233A1 (ja) 2017-05-08 2017-05-08 プラスチック成型品
WOPCT/JP2017/017382 2017-05-08
??PCT/JP2017/017382 2017-05-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3023A TW201843023A (zh) 2018-12-16
TWI724230B true TWI724230B (zh) 2021-04-11

Family

ID=6410539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9941A TWI724230B (zh) 2017-05-08 2017-09-01 塑膠成型品
TW109140728A TWI775218B (zh) 2017-05-08 2017-09-01 塑膠成型品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0728A TWI775218B (zh) 2017-05-08 2017-09-01 塑膠成型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71841B2 (zh)
CN (1) CN110612184A (zh)
TW (2) TWI724230B (zh)
WO (1) WO20182072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1021688S1 (en) * 2023-01-17 2024-04-09 Velcro Ip Holdings Llc Cinch strap buckl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7925A (ja) * 1998-09-30 2000-06-20 Mazda Motor Corp 艶消し表面構造
JP3471954B2 (ja) * 1994-03-10 2003-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ラスチック成形品及びその成形方法
JP2006068972A (ja) * 2004-08-31 2006-03-16 World Etching:Kk 樹脂成形用金型及びその低グロス化方法並びに樹脂成形品
TW201332743A (zh) * 2011-11-29 2013-08-16 Toray Industries 表面保護薄膜之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以及表面保護薄膜
TW201408469A (zh) * 2012-05-08 2014-03-01 Asahi Kasei E Materials Corp 轉印方法及熱奈米壓印裝置
TWI576603B (zh) * 2009-09-02 2017-04-01 Dexerials Corp Optical elem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50003343Y1 (ko) * 1991-07-25 1995-04-27 요시다 다다오 벨트 조임용 버클
JP2597539Y2 (ja) 1993-08-31 1999-07-05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自動停止装置付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JP2001025403A (ja) * 1999-05-11 2001-01-30 Ykk Corp 合成樹脂製ナス環
JP2003245106A (ja) * 2002-02-25 2003-09-02 Ykk Corp ベルト止具
TWI226292B (en) 2003-10-28 2005-01-11 Universal Trim Supply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pattern on decorative plate
CN1956829A (zh) * 2004-03-25 2007-05-02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曲面模具的制造方法及使用该模具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JP5215384B2 (ja) * 2008-04-28 2013-06-19 Ykk株式会社 連結具
KR101332148B1 (ko) * 2010-04-22 2013-11-21 미츠비시 레이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몰드, 그 제조 방법, 미세 요철 구조를 표면에 갖는 물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3859712A (zh) * 2010-10-25 2014-06-18 Ykk株式会社 拉链及其制造方法
USD667753S1 (en) * 2010-12-17 2012-09-25 Ykk Corporation Connector ring
USD667754S1 (en) * 2010-12-17 2012-09-25 Ykk Corporation Connector ring
CN104125786B (zh) * 2012-02-16 2016-08-24 Ykk株式会社 带扣
TW201424706A (zh) * 2012-09-10 2014-07-01 Tredegar Film Prod Corp 具口孔圖案及多數光阱微坑之多孔形成薄膜
JP5976844B2 (ja) * 2012-12-28 2016-08-24 Ykk株式会社 連結具
WO2014143825A1 (en) 2013-03-15 2014-09-18 Hlt, Inc. Stress concentration reduction method and design for improved fatigue performance
US10060466B2 (en) 2013-05-08 2018-08-28 Ykk Corporation Fastening device and hook part
CN204120454U (zh) * 2014-09-17 2015-01-28 Ykk株式会社 绳带调节件
JP6482120B2 (ja) * 2015-03-31 2019-03-13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原盤の製造方法、光学体の製造方法、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71954B2 (ja) * 1994-03-10 2003-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ラスチック成形品及びその成形方法
JP2000167925A (ja) * 1998-09-30 2000-06-20 Mazda Motor Corp 艶消し表面構造
JP2006068972A (ja) * 2004-08-31 2006-03-16 World Etching:Kk 樹脂成形用金型及びその低グロス化方法並びに樹脂成形品
TWI576603B (zh) * 2009-09-02 2017-04-01 Dexerials Corp Optical elem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1332743A (zh) * 2011-11-29 2013-08-16 Toray Industries 表面保護薄膜之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以及表面保護薄膜
TW201408469A (zh) * 2012-05-08 2014-03-01 Asahi Kasei E Materials Corp 轉印方法及熱奈米壓印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71841B2 (en) 2023-02-07
WO2018207233A1 (ja) 2018-11-15
US20200164549A1 (en) 2020-05-28
CN110612184A (zh) 2019-12-24
TW201843023A (zh) 2018-12-16
TWI775218B (zh) 2022-08-21
TW202120289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20001407B1 (ko) 발광소자어레이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181321B2 (ja) 光照射装置
JP6257795B2 (ja) 投光ユニット用の導光要素
TWI724230B (zh) 塑膠成型品
US20060056789A1 (en) Bar-shaped light guide, illumination unit and image-scanning device
WO2011002636A2 (en) Diffuse reflective illuminator
JPS60232525A (ja) 内視鏡用照明光学系
US10725212B2 (en) Lens
US9513410B2 (en) Imaging optical element
JP2013052557A (ja) アパーチャー部品製造用の金型および金型を用いたアパーチャー部品の製造方法
US20130003183A1 (en) Optical element
CN109416416A (zh) 反射防止构造体、照相机单元、便携设备及反射防止构造体的制造方法
US20060285351A1 (en) Illuminating unit comprising a light guiding body and an integrated optical lens
CN102681325A (zh) 屏幕
US7426020B2 (en) System for print imaging with prism illumination optics
DE102023209323A1 (de)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prüfung von formungsfehlern in feuchten ophthalmischen linsen
CN112513683A (zh) 光学准直器
CN107430221A (zh) 具备位置测定部的部件及测定方法
JP5836740B2 (ja) 導光体および照明装置並びに画像読取装置
US10027846B2 (en) Light guide body,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image reading device
KR100765942B1 (ko) 위치결정구조
KR20150129514A (ko)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렌즈 모듈
US8273271B2 (en) Method for making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US20090034251A1 (en) Dark field lighting testing device
US8797611B2 (en) Illumination assemb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