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8514B - 減速機 - Google Patents
減速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18514B TWI718514B TW108111405A TW108111405A TWI718514B TW I718514 B TWI718514 B TW I718514B TW 108111405 A TW108111405 A TW 108111405A TW 108111405 A TW108111405 A TW 108111405A TW I718514 B TWI718514 B TW I71851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tooth
- wheel
- wheel set
- reducer
- roll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3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1—Shaft support structures, e.g. partition walls, bearing eyes, casing walls or covers with bear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3—Mounting or installation of gears or shafts in the gearboxes, e.g. methods or means for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Friction Gearing (AREA)
Abstract
本案關於一種減速機,包含:傳動軸;偏心輪;第一輪組,具有第一輪盤及第一滾柱,第一輪盤具有第一環形本體,且具有內環壁面,第一滾柱設置於內環壁面上;轉輪,具有本體及軸孔,軸孔供偏心輪設置,使偏心輪帶動轉輪轉動,本體具有外環結構及凹部結構,外環結構設置於本體之外周面上,且具有第一齒部,第一齒部與第一滾柱接觸,凹部結構具有第二滾柱;以及第二輪組,具有第二輪盤及第二齒部,第二輪盤具有第二環形本體,第二齒部設置於第二環形本體之外周面上,第二齒部與第二滾柱相接觸。
Description
本案係關於一種減速機,尤指一種為擺線型架構,且可同時達到RV 減速機及諧波式減速機的優點,並具有高減速比的減速機。
一般而言,馬達具有高轉速而扭力小之特性,因此不易驅動大型的負載,故當馬達欲使用於推動重物時,便須利用一減速機來進行減速,藉此提高扭力。
常見的減速機有RV(Rotary Vector)減速機、諧和式減速機(Harmonic Drive)及擺線減速機等。RV減速機機,例如日本納博特斯克(Nabtesco)公司所生產之RV-E系列的減速機係為二級減速型,其係包含為正齒輪減速機構的第一減速部和為差動齒輪減速機構的第二減速部,其中第一減速部和第二減速部內的齒輪可分別由金屬元件所構成,該系列的減速機可藉由兩段式減速設計而在增加減速比值時同時減輕振動和慣性。然而雖然RV減速機在高剛性和高減速比值方面具有卓越的性能,且RV減速機內的滾動接觸元件亦可確保產品高效率及長壽命,然而其體積和重量卻相對較大,同時因組成的部件相當多,導致RV減速機的成本亦相對較高。
至於諧波式減速機則主要係由波發生器、柔性剛材元件(柔性齒輪)和剛性齒輪所構成,而諧和式減速機的諧波傳動係利用柔性剛材元件的彈性微變形來進行推擠運作,藉此傳遞運動和動力。雖然諧波式減速機相較於RV減速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及精度高的優點,然而因諧波式減速機之柔性剛材元件的剛性相較差,故諧波式減速機並不耐衝擊且具有齒差摩擦之問題,導致使用壽命較短。更甚者,諧波式減速機的輸入轉速存在一定的限制而無法太高,導致諧波式減速機的高減速比值係相對較差。
擺線減速機則包含偏心軸與具有複數個齒部且分別與動力輸入軸及動力輸出軸有連動關係的兩個擺線輪,其運作原理為輸入軸藉由偏心軸帶動其中之一擺線輪轉動,使另一擺線輪對應帶動輸出軸轉動,且兩個擺線輪的轉動實際上需利用對應的齒部結構來實現。雖然擺線減速機具有傳動比大、結構緊湊、承載能力大和傳動效率高之優點,然而目前的擺線減速機中,為了形成齒部,擺線輪之本體之一平面須先向內凹陷,進而在凹陷處進行加工來形成為內齒型結構之齒部,如此一來,將導致齒部在加工上較為不易。
因此,如何發展一種可改善上述習知技術缺失,且同時具有RV減速機及諧波式減速機特性,又屬於擺線型結構而可達到高減速比值之減速機,並使得齒部在加工上較為容易,實為相關技術領域者目前所迫切需要解決之問題。
本案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減速機,俾解決傳統RV減速機所具有的體積和重量相對較大,且成本相對較高等缺失,同時解決傳統諧波式所具有的不耐衝擊、齒差摩擦問題及高減速比值相對較差等缺失,更解決傳統擺線減速機因擺線輪之齒部為內齒型結構所導致的加工不易的缺失。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一較廣義實施樣態為提供一種減速機,係包含:傳動軸,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偏心輪,係偏心地固設於第二端,且被傳動軸帶動而以相對於傳動軸之軸心進行偏轉;第一輪組,具有第一輪盤及至少一第一滾柱,第一輪盤係設置於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且具有第一環形本體,第一環形本體由第一輪盤朝遠離第一端之方向延伸,第一環形本體具有內環壁面,第一滾柱設置於內環壁面上;轉輪,具有本體及軸孔,軸孔供偏心輪設置,使偏心輪帶動轉輪轉動,本體具有外環結構及凹部結構,外環結構係設置於本體之外周面上,且具有至少一第一齒部,第一齒部係與對應之第一滾柱接觸,凹部結構具有至少一第二滾柱;以及第二輪組,具有第二輪盤及至少一第二齒部,第二輪盤具有第二環形本體,第二環形本體由第二輪盤朝第一端之方向延伸,第二齒部係設置於第二環形本體之外周面上,且第二齒部係與對應之第二滾柱相接觸。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另一較廣義實施樣態為提供一種減速機,係包含:傳動軸,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偏心輪,係偏心地固設於第二端,且被傳動軸帶動而以相對於傳動軸之軸心進行偏轉;第一輪組,具有第一輪盤及至少第一齒部,第一輪盤係設置於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且具有第一環形本體,第一環形本體由第一輪盤朝遠離第一端之方向延伸,第一環形本體具有內環壁面,第一齒部設置於內環壁面上;轉輪,具有本體及軸孔,軸孔供偏心輪設置,使偏心輪帶動轉輪轉動,本體具有外環結構及凹部結構,外環結構係設置於本體之外周面上,且具有至少一第一滾柱,第一滾柱係與對應之第一齒部接觸,凹部結構具有至少一第二滾柱;以及第二輪組,具有第二輪盤及至少第二齒部,第二輪盤具有第二環型本體,第二環形本體由第二輪盤朝第一端之方向延伸,第二齒部係設置於第二環形本體之外周面上,且每一第二齒部係與對應之第二滾柱相接觸。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示在本質上係當作說明之用,而非架構於限制本案。本案之減速機共有四個實施態樣,第一實施態樣為第1A圖與第1B圖,第二實施態樣為第2A圖與第2B圖,第三實施態樣為第3A圖與第3B圖,第四種實施態樣為第4A圖與第4B圖,其中四個實施態樣的結構及作動皆相似,差別僅在於第一輪組之內環壁面上係為滾柱或齒部,轉輪之外環結構係為滾柱或齒部,以及齒部與滾柱兩者之間的個數差異。以下僅以第1A圖、第1B圖來詳述第一實施例之減速機的細部結構,至於第二至第四實施例在對應的圖式中,則以相同於第1A圖、第1B圖的符號來進行標示,以代表結構與功能相同,同時說明書中,亦僅簡述第二至第四實施例相較於第一實施例的差異點。
請參閱第1A圖及第1B圖,其中第1A圖係為本案第一實施例之減速機的分解結構示意圖,第1B圖係為第1A圖所示之減速機的截面示意圖。如第1A圖所示,本實施例之減速機1可為但不限於應用在各種馬達裝置、工具機、機械手臂、汽車、機車或其它動力機械內,以便提供適當的減速功能,另外,減速機1實際上屬於兩階式擺線型減速機。減速機1包含一傳動軸10、一偏心輪11、一第一輪組12、一轉輪13、一第二輪組14。
傳動軸10具有一第一端100及一第二端101,其中第一端100可為一動力輸入端而接收例如一馬達(未圖示)所提供之一動力輸入。偏心輪11具有一偏心孔110,偏心孔110之幾何中心係偏離偏心輪11之幾何中心,用以供傳動軸10之第二端101穿設,使偏心輪11以偏心的方式固設在第二端101上,因此當傳動軸10之第一端100接收動力輸入而帶動傳動軸10轉動時,偏心輪11被傳動軸10之第二端101帶動而以相對於傳動軸10之一軸心進行偏轉。
第一輪組12具有一第一輪盤120及至少一第一滾柱123。第一輪盤120於其幾何中心具有一中心孔124,該中心孔124可為但不設限於設有一軸承(未圖示),例如為滾珠軸承、滾針軸承或含油軸承等,而傳動軸10之第二端101可穿過第一輪盤120之中心孔124內之軸承,使傳動軸10之第一端100及第二端101分別位於第一輪盤120之相對兩側。此外,第一輪盤120更具有第一環形本體121,第一環形本體121由第一輪盤120朝遠離第一端100之方向(即朝轉輪13之方向)延伸,並形成中空結構,第一環形本體121具有一內環壁面122,第一滾柱123設置於內環壁面122上。此外,第一輪組12可以以傳動軸10之軸心進行轉動或不轉動,換言之,即當第一輪組12轉動時,第一輪盤120可帶動第一滾柱123以傳動軸10之軸心進行轉動。
轉輪13可至少部分容置於第一環形本體121之中空區域,且具有一本體130及一軸孔131。軸孔131係設置於本體130之幾何中心位置,而軸孔131內則可設置於軸承(未圖示),藉此使偏心輪11經由軸承之媒介而可轉動地設於軸孔131內,因此當偏心輪11轉動時,轉輪13便被偏心輪11帶動而轉動。本體130具有相對之一第一平面1300、一第二平面1301、一外環結構1302及一凹部結構1303。第一平面1300相對於第二平面1301而與第一輪組12相鄰,第二平面1301相對於第一平面1300而與第二輪組14相鄰。
外環結構1302設置於本體130之外周面上,並具有至少一第一齒部133,第一齒部133與對應之第一滾柱123相接觸。凹部結構1303係由本體130之第二平面1301向內凹陷所形成,且具有至少一第二滾柱132,第二滾柱132至少部分容置於凹部結構1303中。此外,由於本體130之部分區域係具有凹部結構1303,使得本體130之其它區域,例如介於凹部結構1303及外環結構1302之間的區域,則為相對較厚之厚部區域。第二輪組14具有一第二輪盤140及至少一第二齒部142。第二輪盤140具有第二環形本體141,由第二輪盤140朝第一端100之方向延伸。第二齒部142係環設方式排列於第二環形本體141之外周面上而形成外齒型結構,即第二齒部142構成類似於鈍凸齒狀、波浪狀或花瓣狀之結構,且每一第二齒部142係至少部份容置於凹部結構1303中而與對應第二滾柱132相接觸。
於上述實施例中,第一輪組12之第一滾柱123可以等距環設方式排列於內環壁面122上,而轉輪13上之第一齒部133可以等距環設方式排列於本體130之外周面之外環結構1302上,每一第一滾柱123與對應之第一齒部133相接觸。由於第一齒部133設置於本體130之外周面上而形成外齒型結構,故本體130可藉由第一齒部133構成類似於鈍凸齒狀、波浪狀或花瓣狀之結構。
於一些實施例中,第二輪組14可以轉動或是不轉動,換言之,當第二輪組12可轉動且轉輪13被偏心輪11帶動而同步轉動時,第二轉盤140便藉由每一第二齒部142與對應之第二滾柱132進行推擠運動而轉動,使得第二輪組12以自身中心點為軸而轉動。另外,當第一輪組12以傳動軸10之軸心進行轉動時,第二輪組14並不轉動,而當第一輪組12不轉動時,第二輪組14則以以自身中心點為軸進行轉動。
另外,第二滾柱132的個數係比第二齒部142的個數多一個,且第一滾柱123的個數係比第一齒部133的個數多一個,亦如第1B圖所示。
在本實施例中,依據第一輪組12及第二輪組14的轉動狀況而使得本實施例之減速機1存在兩種相異的減速比。假設第一齒部133的個數為M個,第二齒部142的個數為N個,則第一滾柱123的個數為M+1個,第二滾柱132的個數為N+1個,且若M+1個第一滾柱123不轉動(即第一輪組12不轉動),而N個第二齒部142在轉輪13轉動時被帶動而轉動(即第二輪組14轉動),此時減速機1的減速比值為(M*N)/{M*N-(M+1)*(N+1)},其中M、N實際上係為大於一之整數,且第二輪組14可構成動力輸出端。反之,當N個第二齒部142不轉動(即第二輪組14不轉動),而M+1個第一滾柱123在轉輪13轉動時被帶動而轉動(即第一輪組12轉動),此時減速機的減速比值為{(M+1)*(N+1)}/{(M+1)*(N+1)-(M*N)},且第一輪組12可構成動力輸出端。
由上可知,本實施例之減速機1之轉輪13係具有可與第一輪組12之第一滾柱123相接觸之第一齒部133,及轉輪13具有可與第二輪組14之第二齒部142相接觸之第二滾柱132,使得減速機1可以相似於諧波式減速機之推擠運動來進行運作,故本實施例之減速機1具有機械結構簡單,部件數少,組裝容易,成本較低等優點。此外,本實施例之轉輪13可藉由凹部結構1303的設計而降低整體的厚度,使減速機1的體積及重量較小。更甚者,本實施例之減速機1之轉輪13可因厚部區域而加強剛性,故相較於諧波式減速機,本案減速機之轉輪係具有較耐衝擊而使用壽命亦較長之優點。是以由上可知,本實施例之減速機1係同時具有諧波式減速機及RV減速機的優點。更甚者,本實施例之減速機1更實現高減速比值。此外,於本實施例之減速機1中,由於第二輪組14之第二齒部142形成於第二環形本體141之外周面上而形成外齒型結構,因此第二齒部142係較為容易進行加工。
請參閱第2A圖及第2B圖,其中第2A圖係為本案第二實施例之減速機的分解結構示意圖,第2B圖係為第2A圖所示之減速機的截面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之減速機2與第1圖所示之減速機1的差別僅在於本實施例之減速機2的第二齒部142的個數係比第二滾柱132的個數多一個,然第一滾柱123的個數同樣比第一齒部133的個數多一個,亦如第2B圖所示。
在本實施例中,依據第一輪組12及第二輪組14的轉動狀況而使得本實施例之減速機2存在兩種相異的減速比。假設第一齒部133的個數為M個,第二齒部142的個數為N個,則第一滾柱123的個數為M+1個,第二滾柱132為N-1個,且若M+1個第一滾柱123不轉動(即第一輪組12不轉動),而N個第二齒部142在轉輪13轉動時被帶動而轉動(即第二輪組14轉動),此時減速機2的減速比值為(M*N)/{M*N-(M+1)*(N-1)},其中M、N實際上係為大於一之整數,且第二輪組14可構成動力輸出端。反之,當N個第二齒部142不轉動(即第二輪組14不轉動),而M+1個第一滾柱123在轉輪13轉動時被帶動而轉動(即第一輪組12轉動),此時減速機的減速比值為{(M+1)*(N-1)}/{(M+1)*(N-1)-(M*N)},且第一輪組12可構成動力輸出端。
請參閱第3A圖及第3B圖,其中第3A圖係為本案第三實施例之減速機的分解結構示意圖,第3B圖係為第3A圖所示之減速機的截面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之減速機3與第1圖所示之減速機1的差別在於本實施例之減速機3的第一輪組12之內環壁面122上之第一滾柱123改為第一齒部123’,而轉輪13上之外環結構1302改由第一滾柱133’ 所構成,其中第一齒部123’可以等距環設方式排列於內環壁面122上,第一滾柱133’可以等距環設方式排列於本體130之外環結構1302之外周面上,每一第一齒部123’與對應之第一滾柱133’相接觸。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齒部142的個數係比第二滾柱132的個數少一個,且第一滾柱133’的個數係比第一齒部123’的個數少一個,即如第3B圖所示。
在本實施例中,依據第一輪組12及第二輪組14的轉動狀況而使得本實施例之減速機3存在兩種相異的減速比。假設第一齒部123’的個數為M個,第二齒部142的個數為N個,則第一滾柱133’的個數為M-1個,第二滾柱132的個數為N+1個,且若M個第一齒部123’不轉動(即第一輪組12不轉動),而N個第二齒部142在轉輪13轉動時被帶動而轉動(即第二輪組14轉動),此時減速機3的減速比值為{(M-1)*N}/{(M-1)*N-(M)*(N+1)},其中M、N實際上係為大於一之整數,且第二輪組14可構成動力輸出端。反之,當N個第二齒部142不轉動(即第二輪組14不轉動),而M個第一齒部123’在轉輪13轉動時被帶動而轉動(即第一輪組12轉動),此時減速機的減速比值為{(M)*(N+1)}/{(M)*(N+1)-(M-1)*N },且第一輪組12可構成動力輸出端。
請參閱第4A圖及第4B圖,其中第4A圖係為本案第四實施例之減速機的分解結構示意圖,第4B圖係為第4A圖所示之減速機的截面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之減速機4與第3圖所示之減速機3的差別僅在於本實施例之減速機4之第一滾柱133’的個數係比第一齒部123’的個數少一個,且第二齒部142的個數係比第二滾柱132的個數多一個,亦如第4B圖所示。
在本實施例中,依據第一輪組12及第二輪組14的轉動狀況而使得本實施例之減速機4存在兩種相異的減速比。假設第一齒部123’的個數為M個,第二齒部142的個數為N個,則第一滾柱133’的個數為M-1個,第二滾柱132的個數為N-1個,且若M個第一齒部123’不轉動(即第一輪組12不轉動),而N個第二齒部142在轉輪13轉動時被帶動而轉動(即第二輪組14轉動),此時減速機的減速比值為{(M-1)*N}/{(M-1)*N-(N-1)*(M)},其中M、N實際上係為大於一之整數,且第二輪組14可構成動力輸出端。反之,當N個第二齒部142不轉動(即第二輪組14不轉動),而M個第一齒部123’在轉輪13轉動時被帶動而轉動(即第一輪組12轉動),此時減速機的減速比值為{(M)*(N-1)}/{(M)*(N-1)-(M-1) *N },且第一輪組12可構成動力輸出端。
綜上所述,本案係提供一種減速機,利用第一齒部及第一滾柱相互接觸,以及第二齒部及第二滾柱相互接觸,使得第一輪組、轉輪與第二輪組之間可相互配合,使得減速機可以相似於諧波式減速機之推擠運動來進行運作,故本案之減速機具有機械結構簡單,部件數少,組裝容易,成本較低等優點。此外,本案之轉輪可藉由凹部結構的設計而降低整體的厚度,使減速機的體積及重量較小。更甚者,本案之減速機之轉輪可因厚部區域而加強剛性,故相較於諧波式減速機,本案減速機之轉輪係具有較耐衝擊而使用壽命亦較長之優點。是以由上可知,本案之減速機係同時具有諧波式減速機及減速機的優點。更甚者,本案之減速機更可實現多種相異之高減速比值。此外,在本案之減速機中,由於第二輪組之第二齒部形成於第二環型本體之外周面上而形成外齒型結構,此外,在第一齒部設置於轉輪之本體之外環結構之外周面上時亦形成外齒型結構,因此為外齒型結構之第二齒部與第一齒部係較為容易進行加工。
1:減速機
10:傳動軸
100:第一端
101:第二端
11:偏心輪
110:偏心孔
12:第一輪組
120:第一輪盤
121:第一環形本體
122:內環壁面
123、133’:第一滾柱
124:中心孔
13:轉輪
130:本體
1300:第一平面
1301:第二平面
1302:外環結構
1303:凹部結構
131:軸孔
132:第二滾柱
133、123’:第一齒部
14:第二輪組
140:第二輪盤
141:第二環形本體
142:第二齒部
第1A圖係為本案第一實施例之減速機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1B圖係為第1A圖所示之減速機的截面示意圖。
第2A圖係為本案第二實施例之減速機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2B圖係為第2A圖所示之減速機的截面示意圖。
第3A圖係為本案第三實施例之減速機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3B圖係為第3A圖所示之減速機的截面示意圖。
第4A圖係為本案第四實施例之減速機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4B圖係為第4A圖所示之減速機的截面示意圖。
1:減速機
10:傳動軸
100:第一端
101:第二端
11:偏心輪
110:偏心孔
12:第一輪組
120:第一輪盤
121:第一環形本體
122:內環壁面
123:第一滾柱
124:中心孔
13:轉輪
130:本體
1300:第一平面
1301:第二平面
1302:外環結構
1303:凹部結構
131:軸孔
132:第二滾柱
133:第一齒部
14:第二輪組
140:第二輪盤
141:第二環形本體
142:第二齒部
Claims (16)
- 一種減速機,係包含: 一傳動軸,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一偏心輪,係偏心地固設於該第二端,且被該傳動軸帶動而以相對於該傳動軸之一軸心進行偏轉; 一第一輪組,具有一第一輪盤及至少一第一滾柱,該第一輪盤係設置於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且具有一第一環形本體,該第一環形本體由該第一輪盤朝遠離該第一端之方向延伸,該第一環形本體具有一內環壁面,該第一滾柱設置於該內環壁面上; 一轉輪,具有一本體及一軸孔,該軸孔供該偏心輪設置,使該偏心輪帶動該轉輪轉動,該本體具有一外環結構及一凹部結構,該外環結構係設置於該本體之外周面上,且具有至少一第一齒部,該第一齒部係與對應之該第一滾柱接觸,該凹部結構具有至少一第二滾柱;以及 一第二輪組,具有一第二輪盤及至少一第二齒部,該第二輪盤具有一第二環型本體,該第二環形本體由該第二輪盤朝該第一端之方向延伸,該第二齒部係設置於該第二環形本體之外周面上,且每一該第二齒部係與對應之該第二滾柱相接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減速機,其中該第一輪組不轉動而該第二輪組係受該第二滾柱與對應之該第二齒部之間的推擠運動而轉動,或者該第一輪組係受該第一滾柱與對應之該第一齒部之間的推擠運動而轉動而該第二輪組不轉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2 項所述之減速機,其中該第一滾柱的個數比該第一齒部的個數多一個,且該第二滾柱的個數比該第二齒部的個數多一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減速機,其中於該第一輪組不轉動而該第二輪組轉動時,該減速機之減速比係為(M*N)/{M*N-(M+1)*(N+1)},其中M為該第一齒部的個數, N為該第二齒部的個數,且M、N為大於1之整數,而該第二輪組係構成一動力輸出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減速機,其中於該第一輪組轉動而該第二輪組不轉動時,該減速機之減速比係為 {(M+1)*(N+1)}/{(M+1)*(N+1)-(M*N)},其中M為該第一齒部的個數, N為該第二齒部的個數,且M、N為大於1之整數,而該第一輪組係構成一動力輸出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2 項所述之減速機,其中該第一滾柱的個數比該第一齒部的個數多一個,且該第二齒部的個數係比該第二滾柱的個數多一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減速機,其中於該第一輪組不轉動而該第二輪組轉動時,該減速機之減速比係為 (M*N)/{M*N-(M+1)*(N-1)},其中M為該第一齒部的個數,N為該第二齒部的個數,且M、N為大於1之整數,而該第二輪組係構成一動力輸出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減速機,其中於該第一輪組轉動而該第二輪組不轉動時,該減速機之減速比係為 {(M+1)*(N-1)}/{(M+1)*(N-1)-(M*N)},其中M為該第一齒部的個數,N為該第二齒部的個數,且M、N為大於1之整數,而該第一輪組係構成一動力輸出端。
- 一種減速機,係包含: 一傳動軸,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一偏心輪,係偏心地固設於該第二端,且被該傳動軸帶動而以相對於該傳動軸之一軸心進行偏轉; 一第一輪組,具有一第一輪盤,該第一輪盤具有一第一環形本體及至少一第一齒部,該第一輪盤係設置於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該第一環形本體由該第一輪盤朝遠離該第一端之方向延伸,該第一環形本體具有一內環壁面,該第一齒部設置於該內環壁面上; 一轉輪,具有一本體及一軸孔,該軸孔供該偏心輪設置,使該偏心輪帶動該轉輪轉動,該本體具有一外環結構及一凹部結構,該外環結構係設置於該本體之外周面上,且具有至少一第一滾柱,該第一滾柱係與對應之該第一齒部接觸,該凹部結構具有至少一第二滾柱;以及 一第二輪組,具有一第二輪盤,該第二輪盤具有一第二環形本體及至少一第二齒部,該第二環形本體由該第二輪盤朝該第一端之方向延伸,該第二齒部係設置於該第二環形本體之外環周面上,且每一該第二齒部係與對應之該第二滾柱相接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減速機,其中該第一輪組不轉動而該第二輪組係受該第二滾柱與對應之該第二齒部之間的推擠運動而轉動,或者該第一輪組係受該第一滾柱與對應之該第一齒部之間的推擠運動而轉動而該第二輪組不轉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減速機,其中該第一滾柱的個數比該第一齒部的個數少一個,且該第二齒部的個數比該第二滾柱的個數少一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減速機,其中於該第一輪組不轉動而該第二輪組轉動時,該減速機之減速比係為{(M-1)*N}/{(M-1)*N-(M)*(N+1)},其中M為該第一齒部的個數, N為該第二齒部的個數,且M、N為大於1之整數,而該第二輪組係構成一動力輸出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減速機,其中於該第一輪組轉動而該第二輪組不轉動時,該減速機之減速比係為 {(M)*(N+1)}/{(M)*(N+1)-(M-1)*N },其中M為該第一齒部的個數, N為該第二齒部的個數,且M、N為大於1之整數,而該第一輪組係構成一動力輸出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減速機,其中該第一滾柱的個數比該第一齒部的個數少一個,且該第二齒部的個數係比該第二滾柱的個數多一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減速機,其中於該第一輪組不轉動而該第二輪組轉動時,該減速機之減速比係為{(M-1)*N}/{(M-1)*N-(N-1)*(M)},其中M為該第一齒部的個數, N為該第二齒部的個數,且M、N為大於1之整數,而該第二輪組係構成一動力輸出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減速機,其中於該第一輪組轉動而該第二輪組不轉動時,該減速機之減速比係為{(M)*(N-1)}/{(M)*(N-1)-(M-1) *N },其中M為該第一齒部的個數, N為該第二齒部的個數,且M、N為大於1之整數,而該第一輪組係構成一動力輸出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862756706P | 2018-11-07 | 2018-11-07 | |
US62/756,706 | 2018-11-0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18212A TW202018212A (zh) | 2020-05-16 |
TWI718514B true TWI718514B (zh) | 2021-02-11 |
Family
ID=705557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11405A TWI718514B (zh) | 2018-11-07 | 2019-03-29 | 減速機 |
TW108119001A TWI738000B (zh) | 2018-11-07 | 2019-05-31 | 具動力源之減速裝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19001A TWI738000B (zh) | 2018-11-07 | 2019-05-31 | 具動力源之減速裝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11156294B (zh) |
TW (2) | TWI71851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060923B2 (en) | 2021-09-24 | 2024-08-13 | Delta Electronics, Inc. | Speed reducer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371813U (en) * | 2009-06-24 | 2010-01-01 | Wele Mechatronic Co Ltd | High torque unbalanced speed reducer assembly |
TW201831806A (zh) * | 2017-02-23 | 2018-09-01 |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減速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11611A (en) * | 1989-08-01 | 1993-05-18 | American Power Equipment Company | Planocentric drive mechanism |
RU2123627C1 (ru) * | 1995-09-12 | 1998-12-20 |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ассоциация "Российский дом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 Редуктор с циклоидальным зацеплением |
CN2423447Y (zh) * | 1999-12-08 | 2001-03-14 | 徐启 | 椭圆摆线针轮传动装置 |
JP2006217779A (ja) * | 2005-02-07 | 2006-08-17 | Yasuo Fujii | 減速機一体型アクチュエータ |
CN101737243B (zh) * | 2008-11-11 | 2017-06-16 | 张态成 | 外行星针轮摆线液压马达 |
JP4987031B2 (ja) * | 2009-04-27 | 2012-07-25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 |
TWI428521B (zh) * | 2009-09-16 | 2014-03-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擺線型減速機構 |
KR101280263B1 (ko) * | 2011-11-02 | 2013-07-08 | 주식회사 만도 | 감속기 및 이를 갖춘 모터 브레이크 |
DE102012210170A1 (de) * | 2012-06-18 | 2013-12-19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Motor-Getriebe-Einheit |
CN104500660B (zh) * | 2014-12-08 | 2017-02-22 | 吴小杰 | 工业机器人零回差摆线减速器 |
CN104613134A (zh) * | 2015-01-16 | 2015-05-13 | 苏州悍猛谐波机电有限公司 | 同步摆线减速装置 |
CN104864036B (zh) * | 2015-03-26 | 2018-02-06 | 四川奥斯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改进型摆盘减速机 |
CN106151390B (zh) * | 2015-04-14 | 2018-11-02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减速机 |
CN204729603U (zh) * | 2015-06-24 | 2015-10-28 | 常州市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高精度摆线齿轮减速机的偏心传动机构 |
TWM520586U (zh) * | 2015-08-13 | 2016-04-21 | 銀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減速機構 |
CN205331325U (zh) * | 2015-11-26 | 2016-06-22 | 李照廷 | 双曲线减速机 |
CN105485260B (zh) * | 2016-01-05 | 2018-05-29 | 张态成 | 一种针摆行星减速器 |
CN107303235A (zh) * | 2016-04-19 | 2017-10-31 | 李书贤 | 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 |
CN106678281B (zh) * | 2016-12-08 | 2019-05-14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间隙分配和相位对齿原则的rv减速器装配方法 |
US10697519B2 (en) * | 2017-04-20 | 2020-06-30 |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 Solar array positioning actuator for spacecraft |
US9752653B1 (en) * | 2017-04-28 | 2017-09-05 | Tsun-Tien Yao | Speed reducer with rollers |
CN207122556U (zh) * | 2017-08-31 | 2018-03-20 | 海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偏心补偿随动机构的减速机 |
-
2019
- 2019-03-29 TW TW108111405A patent/TWI718514B/zh active
- 2019-03-29 CN CN201910250209.6A patent/CN111156294B/zh active Active
- 2019-05-31 CN CN201910469192.3A patent/CN111162631B/zh active Active
- 2019-05-31 TW TW108119001A patent/TWI738000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371813U (en) * | 2009-06-24 | 2010-01-01 | Wele Mechatronic Co Ltd | High torque unbalanced speed reducer assembly |
TW201831806A (zh) * | 2017-02-23 | 2018-09-01 |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減速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56294A (zh) | 2020-05-15 |
TWI738000B (zh) | 2021-09-01 |
CN111162631B (zh) | 2021-08-17 |
TW202018209A (zh) | 2020-05-16 |
TW202018212A (zh) | 2020-05-16 |
CN111156294B (zh) | 2021-06-11 |
CN111162631A (zh) | 2020-05-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68758B (zh) | 减速机 | |
US10422414B2 (en) | Speed reducer | |
US2508121A (en) | Gear transmission | |
US11578789B2 (en) | Cycloid speed reducer | |
US10161480B2 (en) | Eccentric oscillating speed reducer | |
WO2005100818A1 (ja) | 波動歯車装置 | |
TWI718514B (zh) | 減速機 | |
CN108799415B (zh) | 摆线型减速机 | |
TWI526638B (zh) | Deceleration mechanism | |
TWI431209B (zh) | 偏心凸輪式變速機構 | |
TWM628309U (zh) | 圓弧齒型偏擺減速機 | |
TWI738015B (zh) | 具動平衡之擺線型減速機 | |
US9625005B2 (en) | Speed reducer | |
US11391347B2 (en) | Cycloid speed reducer with enhanced dynamic balance | |
CN108679170B (zh) | 一种小减速比的rv减速机 | |
TWI820817B (zh) | 共軛凸輪式減速機 | |
TWM573804U (zh) | 偏心式減速裝置 | |
TWI820695B (zh) | 擺線型減速機 | |
CN213744789U (zh) | 一种扇形块连接式活齿传动新结构 | |
JP2016008675A (ja) | 摩擦ローラ式減速機 | |
JPH0260904B2 (zh) | ||
KR20230061129A (ko) | 사이클로이드 감속기 | |
JP2016211644A (ja) | 減速装置 | |
JPH0454101B2 (zh) | ||
JPH0783291A (ja) | 減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