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03235A - 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 - Google Patents

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03235A
CN107303235A CN201610242338.7A CN201610242338A CN107303235A CN 107303235 A CN107303235 A CN 107303235A CN 201610242338 A CN201610242338 A CN 201610242338A CN 107303235 A CN107303235 A CN 107303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b
brake
fixing axle
walk helpe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423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书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24233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032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03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323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00Appliances for aid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to walk about
    • A61H3/04Wheeled walking aids for disabled pers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02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friction brakes
    • H02K7/1021Magnetically influenced friction brakes
    • H02K7/1023Magnetically influenced friction brakes using electromagn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00Appliances for aid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to walk about
    • A61H3/04Wheeled walking aids for disabled persons
    • A61H2003/046Wheeled walking aids for disabled persons with braking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助行器的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以便安装于各种助行器而使用电力作为动力来源,其使用电动马达经过行星减速机构而带动轮壳作减速转动,使该助行器以电力作为动力源作缓慢移动;同时,在同一结构内设有电磁煞车,当电力源停止供输时,则该电磁煞车会实时停止该助行器的移动。具体实施时,将该电动马达及该电磁煞车整合于一体,或分开成可折收调整宽度的两个单体,其模块化设计而能降低组装成本,并可进一步提升使用时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Description

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助行器的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以便安装于各种助行器而使用电力作为动力来源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受到能源危机的冲击以及环保意识抬头,投入助行器开发的厂商也越来越多,甚至有更多具高能源转化效率的助行器材。在各种电动车辆及助行器中,轮毂式(轮圈式)马达因为没有传动的抵压损失,被认为最适合使用于中、小型的电动车辆或助行器使用,作为其主要的动力来源,这类传统的轮毂式马达多组装于电动车辆或助行器的一侧或相对称的两侧。
助行器,顾名思义就是辅助行走的用途;因此,助行器并不需要如一般电动车可进行高速奔驰,而是需要较慢的速度及较稳定的负载效果,借以辅助行动不便者或病患作为复健时的行走用途。该种助行器是以多个支架所构成的框围状结构,如由上方观之呈倒U字形结构,用户通过双手扶持于该支架上方,接着利用该轮毂式马达带动该助行器对应双脚行走的速度进行移动;转向时,则是通过该助行器的转向轮,由使用者推动其进行转向,因而不需要使用额外动力。若电动车动力速度过快,则有可能造成移动时难以控制或转向速度不易调整而危害到使用者的安全。
除了,动力来源需要被重新设计,在助行器的使用状况中,还必须考虑制动器(也就是煞车器)的使用,大部分的制动器安装于支架与主要驱动轮之间,其通过拉动钢索以使主要驱动轮被停止转动;但平时主要驱动轮还是呈现自由活动的状态,对于行动不便者或病患在行走过程中可能随时停下休息,又必须兼顾煞车操作,实际上来说是相当不方便的问题,且有可能因为操作上的失误而造成受伤。
再者,这些轮毂式马达进行维修保养时,必须大费周章地自该支架上卸下,维修完毕之后又必须重新校正方能使用,其不便之处可见一斑,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需进行改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包含固定轴、轮壳、电动马达及电磁煞车,其中固定轴与所述助行器相连接,该固定轴上转动安装有轮壳,所述轮壳的一侧内部设有驱动轮壳转动的电动马达,另一侧内部容置有使所述轮壳制动的电磁煞车;所述电磁煞车包括活动煞车片、连动片、煞车本体及弹性件,该活动煞车片与所述轮壳的另一侧连动,所述煞车本体安装在车架或马达的不动体上,所述连动片位于活动煞车片与煞车本体之间、可沿所述固定轴的轴向移动,该连动片在电动轮组通电状态通过电磁作用吸附于所述煞车本体,实现所述活动煞车片随轮壳从动,所述连动片在电动轮组未通电状态通过所述弹性件的作用抵压于活动煞车片,实现所述轮壳转动的制动。
其中: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轴通过该固定架与助行器相连,所述煞车本体安装在固定轴上或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轮壳位于该固定架内;
所述轮壳内部被分隔成一侧的第一容置空间及另一侧的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电动马达位于该第一容置空间中,所述煞车本体侧盖、活动煞车片及连动片均位于第二容置空间中,所述轮壳的外部设有至少一轮胎;所述电动马达包括定子及转子,该定子固接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转子电性连接至轮壳外部的一电力源,且该转子通过减速机构与所述轮壳连接、供电驱动后带动所述轮壳减速旋转,所述电磁煞车与该电力源电性连接;所述煞车本体上设有煞车解除器,该煞车解除器以拉杆的形式延伸设置于所述煞车本体的外部,通过拉动该煞车解除器拉引所述连动片与所述活动煞车片分离,实现所述轮壳解除锁定状态;
本发明包含第一固定轴、第一轮壳、电动马达、第二固定轴、第二轮壳及电磁煞车,其中第一固定轴及第二固定轴分别安装在所述助行器上,且第一固定轴与第二固定轴之间相套接;所述第一固定轴及第二固定轴上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轮壳及第二轮壳,所述电动马达容置于第一轮壳内、驱动该第一轮壳转动;所述电磁煞车包括活动煞车片、连动片、煞车本体及弹性件,该活动煞车片与所述第二轮壳连动,所述煞车本体安装在车架或马达的不动体上,所述连动片位于活动煞车片与煞车本体之间、可沿所述第二固定轴的轴向移动,该连动片在电动轮组通电状态通过电磁作用吸附于所述煞车本体,实现所述活动煞车片随第二轮壳从动,所述连动片在电动轮组未通电状态通过所述弹性件的作用抵压于活动煞车片,实现所述第二轮壳转动的制动;
其中:还包括第一固定架及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轴及第二固定轴分别通过该第一固定架及第二固定架与助行器相连,所述煞车本体安装在第二固定轴上或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所述第一轮壳及第二轮壳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架及第二固定架内,所述第一轮壳及第二轮壳外部分别设有第一轮胎及第二轮胎;
所述电动马达包括定子及转子,该定子固接在所述第一固定轴上,所述转子电性连接至第一轮壳外部的一电力源,且该转子通过减速机构与所述第一轮壳连接、供电驱动后带动所述第一轮壳减速旋转,所述电磁煞车与该电力源电性连接;所述煞车本体上设有煞车解除器,该煞车解除器以拉杆的形式延伸设置于所述煞车本体的外部,通过拉动该煞车解除器拉引所述连动片与所述活动煞车片分离,实现所述第二轮壳解除锁定状态;所述第一固定轴与第二固定轴可相对伸缩地相互套接。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发明将电动马达及电磁煞车结合于可转动的轮壳内,再与固定轴或固定架作结合的模块化设计,并通过电力供输而使电动马达及电磁煞车的运转与煞车,进而能够降低组装成本而便于后续的维修保养;且本发明的安全性设计对于使用者来说,也大幅提升了使用时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等功效。
2.本发明的电动马达与电磁煞车可整合于一体,或分开成可折收调整宽度的两个单体。
3.本发明的电磁煞车具有煞车解除器,以便使用者遇到各种紧急状况制动轮壳旋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安装后的立体外观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组装后的剖视图;
其中:1为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11为固定架,111为固定孔,112为组接部,12为固定轴,13为轮壳,131为隔板,132为第一容置空间,1321为容置槽,133为第二容置空间,1331为套接部,134为轴承,135为轮胎,136为轮胎护盖,14为电动马达,141为定子,142为转子,15为行星减速机构,151为环齿轮,152为行星齿轮支架,153为行星齿轮,154为太阳齿轮,16为电磁煞车,162为煞车本体,163为电磁铁,164为活动煞车片,165为连动片,166为煞车解除器,167为煞车本体侧盖,168为弹簧,2为助行器,21为支架,3为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31为第一固定架,311为第一固定孔,312为第一组接部,32为第一固定轴,33为第一轮壳,331为第一容置空间,332为第一轴承,333为第一轮胎,34为电动马达,341为定子,342为转子,35为行星减速机构,351为环齿轮,352为行星齿轮支架,353为行星齿轮,354为太阳齿轮,36为第二固定架,361为第二固定孔,362为第二组接部,37为第二固定轴,38为第二轮壳,381为第二容置空间,382为第二轴承,383为第二轮胎,384为套接部,39为电磁煞车,392为煞车本体,393为电磁铁,394为活动煞车片,395为连动片,396为煞车解除器,397为煞车本体侧盖,398为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包括固定轴12、轮壳13、电动马达14及电磁煞车16,其中该固定轴12是相对助行器2完全固定设置,且该固定轴12上设有一定子141;该定子141之意为马达结构中定子的概念,例如缠绕线圈结构。而该轮壳13枢设(可相对转动)于该固定轴12,且该轮壳13相对该定子141设有一转子142,其中该转子142之意为马达结构中转子的概念,例如磁铁结构。定子141及转子142构成电动马达14,位于轮壳13的一侧,在轮壳13的另一侧内部设有套接部1331。进一步地,电磁煞车16亦设于该固定轴12,且相对该轮壳13另一侧依序固设有活动煞车片164、连动片165、弹性件、煞车本体162及煞车本体侧盖167;活动煞车片164嵌入该套接部1331、进而与轮壳13连动,故当电动轮组通电时,连动片165因电磁作用吸附于煞车本体162而与活动煞车片164分离,使活动煞车片164可随轮壳13从动;当电动轮组未通电时,连动片165因弹性件作用而使之抵压于活动煞车片164及煞车本体侧盖167一侧而制动轮壳13转动。本实施例的弹性件可为多个弹簧168,各弹簧沿圆周方向均布。
依前述基础概念,进一步提出较为具体的实施例一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1,包括固定架11、固定轴12、轮壳13、电动马达14、减速机构及电磁煞车16,用来安装于该助行器2的支架21下方而提供所需的动力。
固定架11则是呈现倒U字形的结构体,该固定架11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孔111,在固定架11的顶部设有组接部112;并且,组接部112是对应助行器2的支架21的型式,并可依据实际需求可制成各种型式的快拆结构,进而可提升组装时的拆装便利性。固定轴1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侧的固定孔11内,而不会转动。
轮壳13呈圆筒状结构体,其内部中央设有一隔板131,以将该轮壳13的内部分隔成第一容置空间132及第二容置空间133,且于该隔板131的中心位置分别对应该第一容置空间132而设有一容置槽1321,对应该第二容置空间133设有套接部1331;轮壳13内部对应该固定轴12而设有多个轴承134,该轴承134设置于该容置槽1321内,另外两个轴承134分别设置于该轮壳13内的设定位置,使固定轴12贯穿各轴承134而使轮壳13得以旋转。另于轮壳13的外部设有一对轮胎135,分别位于轮壳13外部的两侧,且轮胎135一侧设有一轮胎护盖136以固定该轮胎135不脱落。应注意的是,轴承134是选用对应该固定轴12轴径的型式,且套接部1331的外型呈多边形,而为了行走时的稳定性,两个轮胎135之间具有设定间隔,以降低成本及增加对地面的减少摩擦来降低电流以省电。
电动马达14位于该第一容置空间132内,该电动马达14具有定子141及转子142,定子141固定安装于固定轴12上,转子142设于轮壳13内部,使定子141及转子142均位于第一容置空间132内;定子141可为感应线圈,转子142可为永久磁铁,且感应线圈的供电线路由固定轴12的一侧往外穿出。经过前述组装步骤后,可将电动马达14与固定轴12形成转动连接,因此,当电动马达14电性连接至外部的一电力源(图中未显示),供电驱动后而能带动轮壳13作旋转。而前述的电动马达14为现有技术,如:有刷马达、无刷马达、伺服马达、感应马达、内转子马达或外转子马达等其中之一。
本实施例的减速机构可为至少一行星减速机构15,该行星减速机构15包含环齿轮151、行星齿轮支架152、多个行星齿轮153及太阳齿轮154,该环齿轮151装设于轮壳13内部、与轮壳13连动,行星齿轮支架152固设于固定轴12上,各行星齿轮153沿圆周方向等距间隔设于行星齿轮支架152上,且分别与环齿轮151相啮合,太阳齿轮154则与电动马达14的转子142相连接,而绕设于固定轴12且与各行星齿轮153相啮合。当电动马达14供电驱动后而连动行星减速机构15带动轮壳13作减速旋转,据而降低助行器2的移动速度,避免因为加速太快而导致使用者跌倒的危险。其中,本实施例的行星减速机构15可为一层或一层以上,当为多层设置时,则使其中的一个行星减速机构15与固定轴12连接固定。例如,使位于终端亦即最邻近轮壳13的行星减速机构15的行星齿轮支架152与固定轴12连接固定。此外,减速机构种类繁多,本实施例亦可应用其它种类的结构,如斜齿轮等具减速作用者皆应为本创作范畴。
电磁煞车16设于第二容置空间133内,且活动煞车片164活动穿套在套接部1331上而与轮壳13形成连动,另一端则是固设于固定轴12或固定架11上,当电磁煞车16停止供电驱动后而能停止轮壳13的转动。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电磁煞车16包含煞车外盖167、煞车本体162、电磁铁163、活动煞车片164、连动片165及多个弹簧168,煞车本体162固设于固定架11或固定轴12上且伸入第二容置空间133内,电磁煞车16电性连接至前述的电力源。于本实施例中,电磁铁163固设于煞车本体162、与煞车本体162为一体结构,然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煞车本体侧盖167及连动片165分别位于活动煞车片164的两侧,煞车本体侧盖167通过多个螺钉安装在煞车本体162上,各螺钉分别由连动片165上的各光孔穿过,连动片165位于煞车本体162及煞车本体侧盖167内且活动间隔设置于电磁铁163的一侧,活动煞车片164则套接于套接部1331而与轮壳13同步转动,并使活动煞车片164及连动片165活动比邻且间隔设置,并通过煞车本体侧盖167及煞车本体162将电磁铁163、活动煞车片164、连动片165及各弹簧168包覆于内,各弹簧168设于煞车本体162与连动片165之间,提供连动片165抵压活动煞车片164及煞车本体侧盖167的力量,而使轮壳13停止转动;当通电时,电磁铁163会充磁并吸附连动片165而与活动煞车片164分离,使轮壳13可自由旋转。并且,为了便于进行紧急操作,本实施例的电磁煞车16更具有一煞车解除器166,该煞车解除器166以拉杆的形式延伸设置于煞车本体162的外部,煞车解除器166的一端连接设于煞车本体162的一侧,另一端供使用者拉动;当拉动煞车解除器166时,强制拉引连动片165与活动煞车片164分离,使轮壳13解除锁定状态而重新回复可自由旋转的状态,以便因应各种紧急状况需要。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1通过轮壳13的设计,将电动马达14及电磁煞车16装设于其内,据而与固定架11所组成的模块化设计,其不但结构简单且体积小,且能够降低组装成本以便于组装及后续的维修保养;并且,电磁煞车16的安全性设计,还能提升了使用时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等功效的目的。
实施例二
如图5~7所示,本实施例的助行器之模块化电动轮组3,同样安装于助行器2的支架21下方而提供所需的动力,包括第一固定架31、第一固定轴32、第一轮壳33、电动马达34、减速机构、第二固定架36、第二固定轴37、第二轮壳38及电磁煞车39。
第一固定架31呈倒U字形结构体,在第一固定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孔311,且第一固定架31的顶部设有第一组接部312以组装于助行器2的支架21上。
第一固定轴32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侧的第一固定孔311内而不会转动;应注意的是,第一固定轴32的一端自其中一侧的第一固定孔311向外延伸。
第一轮壳33内部形成第一容置空间331,且第一轮壳33两侧分别对应第一固定轴32而设有第一轴承332,另第一轮壳33外部环设有第一轮胎333。
电动马达34位于第一容置空间331内,具有定子341及转子342,定子341固设于第一固定轴32上,且转子342设于第一轮壳33内部,该电动马达34并电性连接至外部的一电力源(图中并未显示)。电动马达34为现有技术,如:有刷马达、无刷马达、伺服马达、感应马达、内转子马达及外转子马达等其中之一。
本实施例的减速机构可为可为至少一行星减速机构35,行星减速机构35包含环齿轮351、行星齿轮支架352、多个行星齿轮353及太阳齿轮354,该环齿轮351装设于第一轮壳33内部、并与第一轮壳33连动,该行星齿轮支架352固设于第一固定轴32上,各行星齿轮353沿圆周方向等距间隔设于行星齿轮支架352上且分别与环齿轮351相啮合,太阳齿轮354则连接转子342而绕设于第一固定轴32且与各行星齿轮353相啮合,当电动马达34供电驱动后而连动行星减速机构35带动第一轮壳33作减速旋转。在本实施例中该行星减速机构35亦可为一层或一层以上,当为多层设置时,则使其中的一个该行星减速机构35与第一固定轴32连接固定。例如,使位于终端亦即最邻近第一轮壳33的行星减速机构35的行星齿轮支架352与第一固定轴32连接固定。
第二固定架36与第一固定架31的结构相同,同样呈倒U字形结构体,第二固定架36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固定孔361,且其顶部设有第二组接部362以组装于助行器2的支架21上。
第二固定轴37的两端固定于两侧的第二固定孔361内而不会转动;应注意的是,第二固定轴37的一端自其中一侧的第二固定孔361朝向第一固定轴32的方向作延伸,使第一固定轴32及第二固定轴37形成相连接。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能够配合使用于支架21的可折迭收纳设计,且第一固定轴32及第二固定轴37为可伸缩或可折收的设计,如:当第一固定轴32为圆管设置时,则可活动套接第二固定轴37于其内;或当第二固定轴37为圆管设置,则可活动套接第一固定轴32于其内,故使第一固定轴32及第二固定轴37之间可进行相对的伸缩动作;待伸缩距离调整好后,可用螺钉紧固定位。
第二轮壳38其内部形成第二容置空间381,且第二轮壳38对应第二固定轴37而设有第二轴承382,另第二轮壳38外部环设有第二轮胎383,使第二轮壳38可相对第二固定轴37作自由旋转。并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轴32及第二固定轴37为可伸缩或折收的设计,或可为因应收纳需要的各种设计,亦可将第一固定轴32及第二固定轴37结合成一体的单轴设计,举凡上述具有等效变化之设计,皆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合先叙明。
电磁煞车39设于第二容置空间381内,包含煞车本体392、煞车本体侧盖397、电磁铁393、活动煞车片394、连动片395及弹性件(本实施例的弹性件可为多个弹簧398),煞车本体392固设于第二固定架36或第二固定轴37上且伸入第二容置空间381内,煞车本体392及电磁铁393固设于煞车本体侧盖397内,电磁煞车39电性连接至前述的电力源。本实施例中,电磁铁393固设于煞车本体392、与煞车本体392为一体结构,然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煞车本体侧盖397及连动片395分别位于活动煞车片394的两侧,煞车本体侧盖397通过多个螺钉安装在煞车本体392上,各螺钉分别由连动片395上的各光孔穿过,连动片395活动间隔设置于电磁铁393的一侧,活动煞车片394则套设固定于第二轮壳38内的套接部384而同步转动,活动煞车片394及连动片395活动比邻且间隔设置,并通过煞车本体392及煞车本体侧盖397将电磁铁393、活动煞车片394、连动片395及各弹簧398包覆于内,各弹簧398设于煞车本体392与连动片395之间,可使连动片395通过各弹簧398的回复弹力而抵压活动煞车片394及煞车本体侧盖397上停止转动;当通电时,电磁铁393会充磁并吸附连动片395而与活动煞车片394分离,使第二轮壳38可自由旋转。另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3更具有一煞车解除器396,煞车解除器396以拉杆的形式延伸设置于煞车本体392的外部,煞车解除器396的一端连接设于煞车本体392的一侧,另一端供使用者拉动;当拉动该煞车解除器396时,强制拉引连动片395与活动煞车片394分离,使第二轮壳38解除锁定状态而重新回复可自由旋转的状态,以便因应各种紧急状况需要。
以上两种实施例,虽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实际上都是利用电动马达14、34带动一个轮壳转动,并借由电磁煞车16、39将同一轮壳13或是第二轮壳38停止转动的概念去设计,并可针对不同的需求进行改变。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如电磁煞车16、39内孔直接用强效胶黏合或以一键块固定于固定轴12上,亦可使用固定壳来包覆或锁固电磁煞车本体162、392而与固定轴12或第二固定轴37或固定架11、第二固定架36等作固定的等效替代皆为本发明的精神,故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或是熟悉此技术所作出等效或轻易的变化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其特征在于:包含固定轴(12)、轮壳(13)、电动马达(14)及电磁煞车(16),其中固定轴(12)与所述助行器(2)相连接,该固定轴(12)上转动安装有轮壳(13),所述轮壳(13)的一侧内部设有驱动轮壳(13)转动的电动马达(14),另一侧内部容置有使所述轮壳(13)制动的电磁煞车(16);所述电磁煞车(16)包括活动煞车片(164)、连动片(165)、煞车本体(162)及弹性件,该活动煞车片(164)与所述轮壳(13)的另一侧连动,所述煞车本体(162)安装在车架或马达的不动体上,所述连动片(165)位于活动煞车片(164)与煞车本体(162)之间、可沿所述固定轴(12)的轴向移动,该连动片(165)在电动轮组通电状态通过电磁作用吸附于所述煞车本体(162),实现所述活动煞车片(164)随轮壳(13)从动,所述连动片(165)在电动轮组未通电状态通过所述弹性件的作用抵压于活动煞车片(164),实现所述轮壳(13)转动的制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架(11),所述固定轴(12)通过该固定架(11)与助行器(2)相连,所述煞车本体(162)安装在固定轴(12)上或安装在所述固定架(11)上,所述轮壳(13)位于该固定架(11)内。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壳(13)内部被分隔成一侧的第一容置空间(132)及另一侧的第二容置空间(133),所述电动马达(14)位于该第一容置空间(131)中,所述煞车本体侧盖(167)、活动煞车片(164)及连动片(165)均位于第二容置空间(133)中,所述轮壳(13)的外部设有至少一轮胎(135)。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马达(14)包括定子(141)及转子(142),该定子(141)固接在所述固定轴(12)上,所述转子(142)电性连接至轮壳(13)外部的一电力源,且该转子(142)通过减速机构与所述轮壳(13)连接、供电驱动后带动所述轮壳(13)减速旋转,所述电磁煞车(16)与该电力源电性连接。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煞车本体(162)上设有煞车解除器(166),该煞车解除器(166)以拉杆的形式延伸设置于所述煞车本体(162)的外部,通过拉动该煞车解除器(166)拉引所述连动片(165)与所述活动煞车片(164)分离,实现所述轮壳(13)解除锁定状态。
6.一种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固定轴(32)、第一轮壳(33)、电动马达(34)、第二固定轴(37)、第二轮壳(38)及电磁煞车(39),其中第一固定轴(32)及第二固定轴(37)分别安装在所述助行器(2)上,且第一固定轴(32)与第二固定轴(37)之间相套接;所述第一固定轴(32)及第二固定轴(37)上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轮壳(33)及第二轮壳(38),所述电动马达(34)容置于第一轮壳(33)内、驱动该第一轮壳(33)转动;所述电磁煞车(39)包括活动煞车片(394)、连动片(395)、煞车本体(392)及弹性件,该活动煞车片(394)与所述第二轮壳(38)连动,所述煞车本体(392)安装在车架或马达的不动体上,所述连动片(395)位于活动煞车片(394)与煞车本体(392)之间、可沿所述第二固定轴(37)的轴向移动,该连动片(395)在电动轮组通电状态通过电磁作用吸附于所述煞车本体(392),实现所述活动煞车片(394)随第二轮壳(38)从动,所述连动片(395)在电动轮组未通电状态通过所述弹性件的作用抵压于活动煞车片(394),实现所述第二轮壳(38)转动的制动。
7.按权利要求6所述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架(31)及第二固定架(36),所述第一固定轴(32)及第二固定轴(37)分别通过该第一固定架(31)及第二固定架(36)与助行器(2)相连,所述煞车本体(392)安装在第二固定轴(37)上或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架(36)上,所述第一轮壳(33)及第二轮壳(38)分别位于第一固定架(31)及第二固定架(36)内,所述第一轮壳(33)及第二轮壳(38)外部分别设有第一轮胎(333)及第二轮胎(383)。
8.按权利要求6或7所述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马达(34)包括定子(341)及转子(342),该定子(341)固接在所述第一固定轴(32)上,所述转子(342)电性连接至第一轮壳(33)外部的一电力源,且该转子(342)通过减速机构与所述第一轮壳(33)连接、供电驱动后带动所述第一轮壳(33)减速旋转,所述电磁煞车(39)与该电力源电性连接。
9.按权利要求6或7所述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煞车本体(392)上设有煞车解除器(396),该煞车解除器(396)以拉杆的形式延伸设置于所述煞车本体(392)的外部,通过拉动该煞车解除器(396)拉引所述连动片(395)与所述活动煞车片(394)分离,实现所述第二轮壳(38)解除锁定状态。
10.按权利要求6或7所述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轴(32)与第二固定轴(37)可相对伸缩地相互套接。
CN201610242338.7A 2016-04-19 2016-04-19 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 Withdrawn CN1073032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42338.7A CN107303235A (zh) 2016-04-19 2016-04-19 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42338.7A CN107303235A (zh) 2016-04-19 2016-04-19 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3235A true CN107303235A (zh) 2017-10-31

Family

ID=60151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42338.7A Withdrawn CN107303235A (zh) 2016-04-19 2016-04-19 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0323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2631A (zh) * 2018-11-07 2020-05-15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动力源的减速装置
WO2023015735A1 (zh) * 2021-08-13 2023-02-16 浙江益恒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装置、轮体组件以及助行器
WO2023015734A1 (zh) * 2021-08-13 2023-02-16 浙江益恒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装置、轮体组件以及助行器
WO2023015733A1 (zh) * 2021-08-13 2023-02-16 浙江益恒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装置、轮体组件以及助行器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11133Y (zh) * 1994-12-03 1995-10-25 陈水盛 电磁式离合制动电机
CN1375909A (zh) * 2001-03-21 2002-10-23 李书贤 具有刹车轮圈的马达装置
CN2840489Y (zh) * 2005-09-21 2006-11-22 加维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刹车的薄型化轮圈马达结构
CN2843949Y (zh) * 2005-10-12 2006-12-06 利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具马达动力的减速轮结构
CN1935557A (zh) * 2005-09-21 2007-03-2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用驱动装置及具备该驱动装置的电动轮椅
CN200968370Y (zh) * 2006-10-30 2007-10-31 李晓娥 一种失电式电磁制动器的手动释放装置
CN201113676Y (zh) * 2007-09-27 2008-09-10 北京森创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内置无刷直流电机的电动车轮
CN201176123Y (zh) * 2008-02-03 2009-01-07 湖北三环微特电机有限公司 高尔夫球包车电动轮毂
CN101779363A (zh) * 2007-09-11 2010-07-14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中空传动装置
CN202111579U (zh) * 2011-07-08 2012-01-11 路海燕 一种轮毂电机
CN102832739A (zh) * 2011-06-15 2012-12-19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马达、马达用制动器及马达制造方法
CN105048707A (zh) * 2015-09-15 2015-11-11 南京正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带失电制动的直流无刷轮毂电机
CN204794552U (zh) * 2015-06-25 2015-11-18 重庆茂田机械有限公司 设有电磁刹车的轮椅电机
WO2015181900A1 (ja) * 2014-05-27 2015-12-03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回転電機
CN204967520U (zh) * 2015-08-31 2016-01-13 屹钛诺(上海)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11133Y (zh) * 1994-12-03 1995-10-25 陈水盛 电磁式离合制动电机
CN1375909A (zh) * 2001-03-21 2002-10-23 李书贤 具有刹车轮圈的马达装置
CN2840489Y (zh) * 2005-09-21 2006-11-22 加维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刹车的薄型化轮圈马达结构
CN1935557A (zh) * 2005-09-21 2007-03-2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用驱动装置及具备该驱动装置的电动轮椅
CN2843949Y (zh) * 2005-10-12 2006-12-06 利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具马达动力的减速轮结构
CN200968370Y (zh) * 2006-10-30 2007-10-31 李晓娥 一种失电式电磁制动器的手动释放装置
CN101779363A (zh) * 2007-09-11 2010-07-14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中空传动装置
CN201113676Y (zh) * 2007-09-27 2008-09-10 北京森创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内置无刷直流电机的电动车轮
CN201176123Y (zh) * 2008-02-03 2009-01-07 湖北三环微特电机有限公司 高尔夫球包车电动轮毂
CN102832739A (zh) * 2011-06-15 2012-12-19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马达、马达用制动器及马达制造方法
CN202111579U (zh) * 2011-07-08 2012-01-11 路海燕 一种轮毂电机
WO2015181900A1 (ja) * 2014-05-27 2015-12-03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回転電機
CN204794552U (zh) * 2015-06-25 2015-11-18 重庆茂田机械有限公司 设有电磁刹车的轮椅电机
CN204967520U (zh) * 2015-08-31 2016-01-13 屹钛诺(上海)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装置
CN105048707A (zh) * 2015-09-15 2015-11-11 南京正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带失电制动的直流无刷轮毂电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2631A (zh) * 2018-11-07 2020-05-15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动力源的减速装置
CN111162631B (zh) * 2018-11-07 2021-08-17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动力源的减速装置
WO2023015735A1 (zh) * 2021-08-13 2023-02-16 浙江益恒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装置、轮体组件以及助行器
WO2023015734A1 (zh) * 2021-08-13 2023-02-16 浙江益恒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装置、轮体组件以及助行器
WO2023015733A1 (zh) * 2021-08-13 2023-02-16 浙江益恒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装置、轮体组件以及助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03235A (zh) 助行器的模块化电动轮组
CN105398325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电动轮毂马达的驱动轮及机动车辆
US20090312134A1 (en) Gear reducer electric motor assembly with internal brake
CN205602040U (zh) 一种车辆
CN103660786B (zh) 车轮轴承单元和具有车轮轴承单元的机动车辆
JPWO2006016397A1 (ja) 自転車用ハブ内蔵型直流発電機兼補助動力用モータ搭載車輪
JP2002514550A (ja) 自転車等用のモジュール電動式車輪ハブ組立体
US11691627B2 (en) Counter-rotating electric motor system for high efficiency operation of a hybrid or electric vehicle
CN106660610A (zh) 自行车
CN103661760A (zh) 电动自行车的驱动结构
CN104986030A (zh) 电动车轮边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DE202018000319U1 (de) Fahrzeugfelge mit integrierter Beleuchtung
CN105048707A (zh) 带失电制动的直流无刷轮毂电机
CN104960609B (zh) 电动平衡车及其电机组件
CN104191904A (zh) 自发电自行车
KR101779257B1 (ko) 자가발전형 구동륜
CN107031383B (zh) 一种基于麦克纳姆轮的轮毂驱动电机
CN105553188A (zh) 一种用于婴儿车的无轮毂车轮
CN109250028A (zh) 电动车辆及其车轮组件
CN206908460U (zh) 减速轮毂电机及轮毂驱动机构
CN106800002A (zh) 汽车专用太阳能电池板
CN106515987A (zh) 电动自行车复合增速驱动装置
CN201110084Y (zh) 一种驱动装置和包括该驱动装置的车辆玻璃升降器
CN105946570B (zh) 智能能量回收车轮发电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车轮
CN103707757B (zh) 一种电动驱动托盘车及其电动驱动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3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