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4233B - 雙振幅律動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雙振幅律動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4233B
TWI714233B TW108130247A TW108130247A TWI714233B TW I714233 B TWI714233 B TW I714233B TW 108130247 A TW108130247 A TW 108130247A TW 108130247 A TW108130247 A TW 108130247A TW I714233 B TWI714233 B TW I71423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ulcrum
platform
crossbar
amplitude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0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08209A (zh
Inventor
陳宇助
黃正訓
Original Assignee
明根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明根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明根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302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423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4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423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08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8209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振幅律動裝置,係包含有:一基座,係設有數支桿;一子母平台組,係套設於該基座上方,另在該子母平台組的下方處設有數個承座;數個連桿組,係樞接於該基座上的各支桿,且在一第一橫桿樞接有相同長度的數個拉桿,而各拉桿頂端在樞接於該子母平台組的部分承座,另設一第二橫桿與其餘承座樞接;及一動力單元,係從該連桿組的任一處延伸接設出一個動力輸入桿,藉由將動力經由該動力輸入桿,提供母平台、子平台同時作不同振幅的相對運動,據以提供不同振幅律動來刺激身體骨骼肌肉,以達到被動運動之功效。

Description

雙振幅律動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運動健身裝置,尤指一種雙振幅律動裝置之技術範疇。
按,目前傳統已知振動訓練裝置,其主要係包括一組振動踏台,所述振動踏台具有一殼體以及設置於殼體內的振動產生器,所述振動產生器可為馬達驅動偏心塊或凸輪產生震波式、音波傳動式、蹺蹺板式振動,或連桿傳動式等設計,使該振動踏台可以產生振動效果,如本國新型專利第107122202號「振動健身機」。
該傳統振動訓練機於使用時,係放置於地面上,提供使用者雙腳或單腳站立於該振動踏台上,經設定振動之頻率、振幅等,令該振動踏台內建的振動產生器產生上下垂直振動效果,並經由使用者腳底傳遞至身體其他部位,達到振動全身肌肉。
然而,上述傳統振動訓練機的振動踏台僅能做為單一振幅的律動,無法同時產生不同振幅律動,僅提供使用人單一振幅律動,其刺激身體骨骼肌肉模式單一,實有需要加以改善。
緣此,鑑於上述問題點,本發明人乃窮極心思創作出本發明雙振幅律動方法及裝置,故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具有雙振幅律動的健身裝置;故本發明之次要目的在於:提供多種雙振幅配置及動力配置的運動機構。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運用如下述技術手段:一種雙振幅律動方法,係包含有:一基座建置步驟,係設有數支桿,且數支桿設為不同高度;一子母平台組建置步驟,係套設於該基座上方,且在呈現水平狀的一母平台設有一穿孔,又在該穿孔設有呈現水平狀並突出於該穿孔的一子平台;一數個連桿組建置步驟,係樞接於該基座上的各支桿所設一第一橫桿及一第二橫桿的任一處而形成一第一支點及一第二支點,且該第一橫桿及一第二橫桿之間形成一高度差並樞接一連接桿,又在位於較低位置的該第一橫桿的第一支點的二側樞接有相同長度的數個拉桿,而各拉桿頂端在樞接於該子母平台組的部分承座,另該第二橫桿與其餘承座樞接;及一個動力輸入桿建置步驟,係樞接於該第一橫桿、第二橫桿、連接桿或拉桿的任一處,讓該動力輸入桿驅動各連桿組,該連桿組再連動該母平台、子平台同時作不同振幅的垂向運動。
所述雙振幅律動方法,其中該連桿組與各承座的樞接處具有相同高度位置。
所述雙振幅律動方法,其中各拉桿離該第一支點較近則作較小振幅移動,而離該第一支點較遠則作較大振幅移動;又接設於該第二橫桿的各承座離該第二支點較近則作較小振幅移動,而離該第二支點較遠則作較大振幅移動。
關於本發明一種雙振幅律動裝置,係包含有:一基座,係設有數支桿,且該數支桿設為不同高度;一子母平台組,係套設於該基座上方,且在呈現水平狀的一母平台設有一穿孔,又在該穿孔設有呈現水平狀並突出於該穿孔的一子平台,另在該子母平台組的下方處設有數個承座;數個連桿組,係樞 接於該基座上的各支桿所設一第一橫桿及一第二橫桿的任一處而形成一第一支點及一第二支點,且該第一橫桿及一第二橫桿之間形成一高度差並樞接一連接桿,又在位於較低位置的該第一橫桿樞接有相同長度的數個拉桿,而各拉桿頂端在樞接於該子母平台組的部分承座,另該第二橫桿與其餘承座樞接;及一動力單元,係從該連桿組的任一處延伸接設出一個動力輸入桿。
所述雙振幅律動裝置,其中該連桿組設有二組,且裝設於該基座的二側,另該動力輸入桿亦設為二個且其一端分別樞接於一轉軸所設二端的偏心軸上,而各動力輸入桿的另端再樞接於除第一支點及第二支點以外之該第一橫桿、第二橫桿、連接桿或拉桿的任一處。
所述雙振幅律動裝置,其中各連桿組與各承座樞接,以連結子母平台。
所述雙振幅律動裝置,其中該子母平台組對應該連桿組所設數個承座係分別接設於該子母平台組下方所設數個肋條。
所述雙振幅律動裝置,其中各拉桿離該第一支點較近則作較小振幅移動,而離該第一支點較遠則作較大振幅移動;又接設於該第二橫桿的各承座離該第二支點較近則作較小振幅移動,而離該第二支點較遠則作較大振幅移動。
所述雙振幅律動裝置,其中該基座對應各連桿組所設數支桿分別設為數個第一支桿及第二支桿,且該第一支桿的高度位置矮於該第二支桿的高度位置。
本發明為達上述目的,可以達成如下功效:
1.本發明運用數個連桿組來驅動該子母平台組,讓該母平台、子平台同時產生不同振幅律動,例如:雙腳站在母平台則使用較小振幅律動,雙腳站子平台則使用較大振幅律動,視需求提供使用人快速選擇切換使用,以兩種不同振幅律動來刺激身體骨骼肌肉,更能達到被動運動之功效。
2.本發明端視雙振幅程度的需求,將其連桿組可以彈性配置樞接不同位置的支桿、不同位置的動力輸入桿及馬達位置,以製造出多種形式規格的雙振幅律動裝置。其中所述該第一橫桿、第二橫桿支點的位置可如下述:內樞接處-支點-外樞接處;支點-內樞接處-外樞接處;內樞接處-外樞接處-支點。而所述各動力輸入桿的另端可樞接於除第一支點及第二支點以外之該第一橫桿、第二橫桿、連接桿或拉桿的任一處。
A:雙振幅律動裝置
1:基座
11:支桿
111:第一支桿
112:第二支桿
1111:第一支點
1112:第二支點
42:轉軸
421:偏心軸
2:子母平台組
21:母平台
211:穿孔
22:子平台
23:承座
231:樞接處
24:肋條
241:第一肋條
242:第二肋條
3:連桿組
31:第一橫桿
311:外樞接處
312:內樞接處
32:第二橫桿
321:外樞接處
322:內樞接處
33:連接桿
34:拉桿
h:高度差
4:動力單元
41:動力輸入桿
42:轉軸
421:偏心軸
43:馬達
44:帶輪
45:皮帶
B:雙振幅律動方法
a:步驟
b:步驟
c:步驟
d:步驟
圖1:係為本發明雙振幅律動裝置之立體外觀圖。
圖2:係為本發明雙振幅律動裝置之內部結構立體圖。
圖3:係為本發明雙振幅律動裝置之另一內部結構立體圖。
圖4:係為本發明雙振幅律動裝置之內部結構平面圖。
圖5:係為本發明雙振幅律動裝置之結構簡圖。
圖6:係為本發明雙振幅律動裝置之結構作動簡圖。
圖7:係為本發明雙振幅律動裝置之另一結構作動簡圖。
圖8:係為本發明雙振幅律動裝置之實施使用態樣圖。
圖9:係為本發明雙振幅律動方法之流程圖。
首先,請參閱圖1至圖4所示,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雙振幅律動裝置A,係提供同時產生不同振幅律動的雙平台,以供使用人律動健身之用途,其包含有:一基座1、一子母平台組2、一連桿組3及一動力單元4。
該基座1,如圖2及圖4所示,係在該基座1上設有直立狀、不同長度的數支桿11,且該數支桿11分別設為數個第一支桿111及數個第二支桿112,其中該第二支桿112較長,當該第一支桿111、第二支桿112固接於該基座1時形成不同高度位置的樞接點(第一支點1111、第二支點1112)提供該連桿組3連結。
該子母平台組2,如圖1及圖4所示,係套設於該基座1的上方處,且在呈現水平狀的一母平台21設有一穿孔211,又在該穿孔211設有呈現水平狀並突出於該穿孔211的一子平台22;另在該子母平台組2的下方處設有數個樞接處231的數個承座23;進一步,該子母平台組2對應該連桿組3所設數個承座23係分別接設於該子母平台組2下方所設數個肋條24,且數個肋條24的組成設為一第一肋條241及一第二肋條242,而各肋條24可以提升該子母平台組2的結構強度。
該數個連桿組3,如圖2至圖5所示,係樞接於該基座1上的各支桿11所設一第一橫桿31及一第二橫桿32,其中該第一橫桿31的適當處樞接於該第一支桿111的第一支點1111,而該第二橫桿32適當處則樞接於該第二支桿112的第二支點1112,讓該第一橫桿31及一第二橫桿32形成一高度差h後再樞接一連接桿33(圖5),即將該第一橫桿31、第二橫桿32及連接桿33三者構成一Z型連桿組30;在該第一橫桿31另樞接有相同長度的數個拉桿34,以保持連桿組活動自由度,而各拉桿34頂端在樞接於該子母平台組2所對應的部分承座23,另該第二橫桿32再與其餘所對應承座23樞接;特別一提,該連桿組3可設有二組,且裝設於緊鄰於該基座1的二側。及 該動力單元4,如圖2至圖5所示,係從該連桿組3的任一處延伸接設出一個動力輸入桿41;另該動力輸入桿41亦設為二個且其一端分別樞接於所設一轉軸42二端所設的偏心軸421上,而各動力輸入桿41的另端再樞接於除第一支點1111及第二支點1112以外之該第一橫桿31、第二橫桿32、連接桿33或拉桿34的任一處,於本實施例中該動力輸入桿41係樞接於該第二橫桿32的中間處;特別一提,該轉軸42上裝設有一帶輪44,該帶輪44再套接一皮帶45,然後該皮帶45再套接於一馬達43的旋轉軸心,讓馬達43能夠藉由該皮帶45、帶輪44來驅動該轉軸42旋轉,讓該轉軸42的偏心輪121驅動該動力輸入桿41偏擺運動;特別一提,該馬達43、轉軸42、帶輪44、皮帶45係組裝固定於基座1上。
藉由上述各元件構成本發明雙振幅律動裝置A,如圖4及圖5所示,於本實施例,在該連桿組3的第一橫桿31、第二橫桿32呈現水平狀態時,連接於各第一橫桿31外樞接處311的數個拉桿34、數個承座23、第一肋條241,以及連接於該第二橫桿32外樞接處321的數個承座23、第一肋條241來共同撐起該母平台21於水平位置;同理,連接於各第一橫桿31內樞接處312的數個拉桿34、數個承座23、第二肋條242,以及連接於該第二橫桿32內樞接處322的數個承座23、第二肋條242來共同撐起該子平台22於水平位置,並讓該子平台22會略為突出於該母平台21的穿孔211。
請參閱圖4、圖6至圖8所示,使用人可以先站上該子母平台組2上面,然後啟動該馬達43以驅動該轉軸42旋轉,設於該轉軸42兩端的偏心軸421會驅動二動力輸入桿41進行搖擺,然後各動力輸入桿41會驅動所對應的各數個連桿組3,特別將該第一橫桿31以該第一支桿111的第一支點1111處作為支點來進行擺動動作;同理該第二橫桿32亦會以該第二支桿112的第二支點1112處作為支 點來進行擺動動作,讓該第一橫桿31因擺動動作而傾斜方向相反於該第二支桿112的傾斜方向。
如此,若該第一橫桿31外樞接處311與該第二橫桿32的外樞接處321會連動該母平台21朝下運動,而該第一橫桿31內樞接處312與該第二橫桿32的內樞接處322則會連動該子平台22朝上運動;若該第一橫桿31外樞接處311與該第二橫桿32的外樞接處321會連動該母平台21朝上運動,則該第一橫桿31內樞接處312與該第二橫桿32的內樞接處322則會連動該子平台22朝下運動。
因為該內樞接處312及內樞接處322離支桿較遠,故該內樞接處312及內樞接處322會連動該子平台22產生較大的振幅;另一方面,因為該外樞接處311、外樞接處321離支桿較遠較近,故該外樞接處311、外樞接處321會連動該母平台21產生較小的振幅;換言之,若使用人需要較小的振幅健身時,可以站在母平台21,若使用人需要較大的振幅健身時,可以站在子平台22。
歸納本發明雙振幅律動裝置A,可以得到如下本發明雙振幅律動方法B,配合圖4、圖5及圖8所示,其包含有:一基座建置步驟a,係設有數支桿11,且數支桿11設為不同高度;一子母平台組建置步驟b,係套設於該基座1上方,且在呈現水平狀的一母平台21設有一穿孔211,又在該穿孔211設有呈現水平狀並突出於該穿孔211的一子平台22;一數個連桿組建置步驟c,係樞接於該基座1上的各支桿11所設一第一橫桿31及一第二橫桿32的任一處而形成一第一支點1111及一第二支點1112,且該第一橫桿31及一第二橫桿32之間形成一高度h差並樞接一連接桿33,又在位於較低位置的該第一橫桿31處的第一支點1111的二側樞接有相同長度的數個拉桿34,而各拉桿34頂端在樞接於該子母平台組2的所對應的部分承座23,另該第二橫桿32與其對應的餘承座23樞接;及一個動力 輸入桿建置步驟d,係將各動力輸入桿41樞接於除第一支點1111及第二支點1112以外之該第一橫桿31、第二橫桿32、連接桿33或拉桿34的任一處,讓該動力輸入桿41驅動該連桿組3,該連桿組3再連動該母平台21、子平台22同時作不同振幅的垂向運動,據以提供不同振幅律動來刺激身體骨骼肌肉,以達到被動運動之功效。
綜上所述,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雙振幅律動方法及裝置」,且其各實施例的構成結構均未曾見於諸書刊或公開使用,誠符合專利申請要件,懇請 鈞局明鑑,早日准予專利,至為感禱;需陳明者,以上所述乃是本案之具體實施例及所運用之技術原理,若依本案之構想所作之改變,其所產生之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說明書及圖式所涵蓋之精神時,均應在本案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A:雙振幅律動裝置
1:基座
11:支桿
111:第一支桿
112:第二支桿
1111:第一支點
1112:第二支點
2:子母平台組
21:母平台
211:穿孔
22:子平台
23:承座
231:樞接處
24:肋條
241:第一肋條
242:第二肋條
3:連桿組
31:第一橫桿
311:外樞接處
312:內樞接處
32:第二橫桿
321:外樞接處
322:內樞接處
33:連接桿
34:拉桿
4:動力單元
41:動力輸入桿
421:偏心軸

Claims (9)

  1. 一種雙振幅律動方法,係包含有:一基座建置步驟,係設有數支桿,且數支桿設為不同高度;一子母平台組建置步驟,係套設於該基座上方,且在呈現水平狀的一母平台設有一穿孔,又在該穿孔設有呈現水平狀並突出於該穿孔的一子平台;一數個連桿組建置步驟,係樞接於該基座上的各支桿所設一第一橫桿及一第二橫桿的任一處而形成一第一支點及一第二支點,且該第一橫桿及一第二橫桿之間形成一高度差並樞接一連接桿,又在位於較低位置的該第一橫桿的第一支點側樞接有相同長度的數個拉桿,而各拉桿頂端再樞接於該子母平台組的部分承座,另該第二橫桿與其餘對應位置承座樞接;及一個動力輸入桿建置步驟,係樞接於除第一支點及第二支點以外之該第一橫桿、第二橫桿、連接桿或拉桿的任一處,讓該動力輸入桿驅動各連桿組,該連桿組再連動該母平台、子平台同時作不同振幅的垂向運動,據以提供不同振幅律動來刺激身體骨骼肌肉,以達到被動運動之功效。
  2. 如請求項1所述雙振幅律動方法,其中該連桿組與各承座樞接,以連結子母平台組。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雙振幅律動方法,其中各拉桿離該第一支點較近則作較小振幅移動,而離該第一支點較遠則作較大振幅移動;又接設於該第二橫桿的各承座離該第二支點較近則作較小振幅移動,而離該第二支點較遠則作較大振幅移動。
  4. 一種雙振幅律動裝置,係包含有:一基座,係設有數支桿,且該數支桿設為不同高度;一子母平台組,係套設於該基座上方,且在呈現水平狀的一母平台設有一穿孔,又在該穿孔設有呈現水平狀並突出於該穿孔的一子 平台,另在該子母平台組的下方處設有數個承座;數個連桿組,係樞接於該基座上的各支桿所設一第一橫桿及一第二橫桿的任一處而形成一第一支點及一第二支點,且該第一橫桿及一第二橫桿之間形成一高度差並樞接一連接桿,又在位於較低位置的該第一橫桿樞接有數個拉桿,而各拉桿頂端在樞接於該子母平台組的部分承座,另該第二橫桿與其餘承座樞接;及一動力單元,係從該連桿組的任一處延伸接設出一個動力輸入桿;藉由致動該動力輸入桿並驅動各連桿組,該連桿組再連動該母平台、子平台同時作不同振幅的垂向運動,據以提供不同振幅律動來刺激身體骨骼肌肉,以達到被動運動之功效。
  5. 如請求項4所述雙振幅律動裝置,其中該連桿組設有二組,且裝設於該基座的二側,另該動力輸入桿亦設為二個且其一端分別樞接於一轉軸所設二端的偏心軸上,而各動力輸入桿的另端再樞接於除第一支點及第二支點以外之該第一橫桿、第二橫桿、連接桿或拉桿的任一處。
  6. 如請求項4或5所述雙振幅律動裝置,其中各連桿組與各承座樞接,以連結子母平台組。
  7. 如請求項6所述雙振幅律動裝置,其中該子母平台組對應該連桿組所設數個承座,係分別接設於該子母平台組下方所設數個肋條。
  8. 如請求項7所述雙振幅律動裝置,其中各拉桿離該第一支點較近則作較小振幅移動,而離該第一支點較遠則作較大振幅移動;又接設於該第二橫桿的各承座離該第二支點較近則作較小振幅移動,而離該第二支點較遠則作較大振幅移動。
  9. 如請求項6所述雙振幅律動裝置,其中該基座對應各連桿組所設數支桿分別設為數個第一支桿及第二支桿,且該第一支桿的高度位置矮於該第二支桿的高度位置。
TW108130247A 2019-08-23 2019-08-23 雙振幅律動方法及裝置 TWI7142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0247A TWI714233B (zh) 2019-08-23 2019-08-23 雙振幅律動方法及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0247A TWI714233B (zh) 2019-08-23 2019-08-23 雙振幅律動方法及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4233B true TWI714233B (zh) 2020-12-21
TW202108209A TW202108209A (zh) 2021-03-01

Family

ID=74670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0247A TWI714233B (zh) 2019-08-23 2019-08-23 雙振幅律動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423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0257B (zh) * 2021-07-02 2022-04-01 合晶國際有限公司 律動機
TWI776750B (zh) * 2021-12-10 2022-09-01 光昱金屬有限公司 律動健身裝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35914A (en) * 2006-03-21 2007-10-01 B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Whole body vibration train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linearly changing vibration range
TW200800333A (en) * 2006-06-07 2008-01-01 B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Chi circulation simulator
CN201431738Y (zh) * 2009-03-11 2010-03-31 明根股份有限公司 摆动运动平台
US20110294635A1 (en) * 2010-05-18 2011-12-01 Nicholas Morris Vertical movement vibrating exercise and wellness platform
TWM465902U (zh) * 2013-07-03 2013-11-21 Ding-Bao Huang 以擺動及震動方式健康瘦身之器具
CN203694002U (zh) * 2013-11-08 2014-07-09 刘荣兵 律动运动机
CN103976849A (zh) * 2014-05-26 2014-08-13 陈修祥 腰椎盘突出症治疗仪
US9283420B2 (en) * 2010-03-15 2016-03-15 Hypervibe Pty Ltd Vibration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35914A (en) * 2006-03-21 2007-10-01 B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Whole body vibration train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linearly changing vibration range
TW200800333A (en) * 2006-06-07 2008-01-01 B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Chi circulation simulator
CN201431738Y (zh) * 2009-03-11 2010-03-31 明根股份有限公司 摆动运动平台
US9283420B2 (en) * 2010-03-15 2016-03-15 Hypervibe Pty Ltd Vibration apparatus
US20110294635A1 (en) * 2010-05-18 2011-12-01 Nicholas Morris Vertical movement vibrating exercise and wellness platform
TWM465902U (zh) * 2013-07-03 2013-11-21 Ding-Bao Huang 以擺動及震動方式健康瘦身之器具
CN203694002U (zh) * 2013-11-08 2014-07-09 刘荣兵 律动运动机
CN103976849A (zh) * 2014-05-26 2014-08-13 陈修祥 腰椎盘突出症治疗仪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0257B (zh) * 2021-07-02 2022-04-01 合晶國際有限公司 律動機
TWI776750B (zh) * 2021-12-10 2022-09-01 光昱金屬有限公司 律動健身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8209A (zh) 2021-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6811B (zh) 具多種運動型態的複合式運動機
JP4912403B2 (ja) ツイスト・アンド・ホッピング運動器具
TWI714233B (zh) 雙振幅律動方法及裝置
WO2008003203A1 (fr) Dispositif d'exercice physique simulant la vibration réciproque du qi gong
TW200934553A (en) Standing-position type passive exercise machine
TW202000269A (zh) 振動健身機
TWM607928U (zh) 可實現單平台雙振幅作動之律動機
CN112402173A (zh) 双振幅律动方法及装置
CN206508500U (zh) 骑马机结构
TW202210137A (zh) 可實現單平台雙振幅作動之律動機
TW200800333A (en) Chi circulation simulator
JP7188815B1 (ja) 垂直振幅補助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CN203525226U (zh) 一种娱乐健身器
TWM510768U (zh) 定振幅垂直健身機
CN106038166A (zh) 一种手摇震动组合按摩器
JP3231045U (ja) 揺動及び振動する運動器具
CN201775908U (zh) 扭脚器
TW201524486A (zh) 健身裝置及其震動方法
KR101366149B1 (ko) 승마용 운동기구
TW202126277A (zh) 挺腰健身裝置及方法
TWI593405B (zh) Beating machine and its patting method
KR200416280Y1 (ko) 상, 하체 운동을 복합적으로 할 수 있는 스텝퍼 운동기구
KR101463209B1 (ko) 승마용 운동기구
TWI724445B (zh) 被動式肢體扭轉訓練裝置及其扭轉訓練方法
KR200341504Y1 (ko) 등산 활동 모방 운동용 고정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