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6750B - 律動健身裝置 - Google Patents

律動健身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6750B
TWI776750B TW110146336A TW110146336A TWI776750B TW I776750 B TWI776750 B TW I776750B TW 110146336 A TW110146336 A TW 110146336A TW 110146336 A TW110146336 A TW 110146336A TW I776750 B TWI776750 B TW I77675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hythm
rhythmic
shaft
main
eccentr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6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2872A (zh
Inventor
謝文旭
尤勝輝
Original Assignee
光昱金屬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光昱金屬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光昱金屬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463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6750B/zh
Priority to CN202210579399.8A priority patent/CN116251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6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675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22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287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63B71/0619Displays, user interfaces and indic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ort equipment, e.g. display mounted on treadmills
    • A63B71/0622Visual, audio or audio-visual systems for entertaining, instructing or motivating the u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63B71/0686Timers, rhythm indicators or pacing apparatus using electric or electronic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63B71/0619Displays, user interfaces and indic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ort equipment, e.g. display mounted on treadmills
    • A63B71/0622Visual, audio or audio-visual systems for entertaining, instructing or motivating the user
    • A63B2071/0625Emitting sound, noise or music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nfectionery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 Handcart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種律動健身裝置,包含底座單元、頂架單元、驅動單元、主偏心軸及至少一律動組。至少一律動組設置於主偏心軸的至少一端,律動組包含第一連動件、第二連動件、至少三主偏心輪、律動偏心軸及律動偏心輪。至少三主偏心輪套設及樞接於主偏心軸,主偏心輪分別設置於第一連動件及第二連動件中各者沿第二方向的二端。律動偏心軸沿第二方向於第一律動部及第二律動部中僅穿設於一者,律動偏心輪套設及樞接於律動偏心軸。藉此,有助於降低律動健身裝置的厚度。

Description

律動健身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律動健身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包含偏心軸的律動健身裝置。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人們在愈加忙碌的生活中及愈加升高的壓力下,常常渴望以運動或健身輔助設備帶來身體的健康及舒緩身體部位的不適。市場上常見一種律動健身裝置,然而其驅動機構及連動機構的搭配常使得律動健身裝置的體積較大,進而也使得律動健身裝置所應用之身體部位或律動方式受限。
根據上述,市場上亟欲發展一種薄型或小體積的律動健身裝置,同時具有顯著的律動幅度以及較低的結構複雜度。
本發明提供一種律動健身裝置,透過複數主偏心輪套設及樞接於主偏心軸,以及律動偏心軸於第一連動件及第二連動件分別的第一律動部及第二律動部中僅穿設於一者,律動偏心輪套設及樞接於律動偏心軸,有助於律動健身裝置達成薄型或小體積,同時具有顯著的律動幅度以及較低的結構複雜度。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律動健身裝置,具有互相垂直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律動健身裝置包含底座單元、頂架單元、驅動單元、主偏心軸及至少一律動組。頂架單元沿第三方向與底座單元相對設置。驅動單元固設於底座單元。主偏心軸沿第二方向設置於底座單元並受驅動單元驅動旋轉。至少一律動組設置於主偏心軸的至少一端,律動組包含第一連動件、第二連動件、至少三主偏心輪、律動偏心軸及律動偏心輪。第一連動件沿第一方向由第一連動件的第一近軸端至第一遠軸端依序包含第一軸部、第一固定部及第一律動部,第一軸部套設及樞接於主偏心軸,第一固定部固設於底座單元,第一律動部連接頂架單元。第二連動件沿第一方向與第一連動件相對設置,沿第一方向由第二連動件的第二近軸端至第二遠軸端依序包含第二軸部、第二固定部及第二律動部,第二軸部套設及樞接於主偏心軸,第二固定部固設於底座單元,第二律動部連接頂架單元。至少三主偏心輪套設及樞接於主偏心軸,主偏心輪分別設置於第一連動件及第二連動件中各者沿第二方向的二端。律動偏心軸沿第二方向於第一律動部及第二律動部中僅穿設於一者。律動偏心輪套設及樞接於律動偏心軸。
依據前述律動健身裝置的實施例中,律動組的數量可為二組,二律動組分別設置於主偏心軸的二端,二第一連動件設置於第一方向的相同一端。
依據前述律動健身裝置的實施例中,頂架單元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長度可皆分別大於底座單元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長度,頂架單元包含二頂架元件,二第一連動件分別的二第一律動部連接一頂架元件,二第二連動件分別的二第二律動部連接另一頂架元件。
依據前述律動健身裝置的實施例中,第一連動件可較第二連動件接近律動健身裝置的外部,律動偏心軸於第一律動部及第二律動部中僅穿設於第一律動部,第一連動件可較律動偏心輪接近外部。第一律動部的內環區直接連接並環繞律動偏心輪,律動偏心輪直接連接並環繞律動偏心軸。
依據前述律動健身裝置的實施例中,第一軸部、第一固定部及第一律動部基於主偏心軸可本質上分別鏡像對應於第二軸部、第二固定部及第二律動部。第一軸部與第一固定部的距離相比於第一律動部與第一固定部的距離的比值可介於1.05及3.0之間。
依據前述律動健身裝置的實施例中,主偏心輪的數量可為四個,四主偏心輪分別設置於第一連動件及第二連動件中各者沿第二方向的二端。
依據前述律動健身裝置的實施例中,第一軸部及第二軸部中各者可包含內環區,各主偏心輪可包含偏心凸部及盤部,偏心凸部連接盤部,內環區直接連接並環繞偏心凸部。二主偏心輪的二盤部分別設置於第一連動件及第二連動件中一者沿第二方向的二端,二主偏心輪的二偏心凸部彼此直接連接。
依據前述律動健身裝置的實施例中,二偏心凸部直接連接並環繞同一連接環,所述連接環直接連接並環繞主偏心軸。
依據前述律動健身裝置的實施例中,律動偏心軸於第一律動部及第二律動部中僅穿設於第一律動部,律動組可更包含轉接件,第一律動部透過轉接件連接頂架單元,轉接件包含延伸轉接部及軸轉接部,延伸轉接部與頂架單元固定,律動偏心軸穿設於軸轉接部。
依據前述律動健身裝置的實施例中,第一律動部及第二律動部可沿第三方向同步地往復位移及帶動頂架單元沿第三方向往復位移。
依據前述律動健身裝置的實施例中,第一律動部沿第三方向的最大位移距離可介於0.5 mm及3 mm之間。
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律動健身裝置,包含底座單元、頂架單元、驅動單元、主偏心軸及至少一律動組。頂架單元與底座單元相對設置。驅動單元固設於底座單元。主偏心軸設置於底座單元並受驅動單元驅動旋轉。至少一律動組設置於主偏心軸的至少一端,律動組包含第一連動件、第二連動件、複數主偏心輪、律動偏心軸及律動偏心輪。第一連動件由第一連動件的第一近軸端至第一遠軸端依序包含第一軸部、第一固定部及第一律動部,第一軸部套設及樞接於主偏心軸,第一固定部固設於底座單元,第一律動部連接頂架單元。第二連動件與第一連動件相對設置,由第二連動件的第二近軸端至第二遠軸端依序包含第二軸部、第二固定部及第二律動部,第二軸部套設及樞接於主偏心軸,第二固定部固設於底座單元,第二律動部連接頂架單元。複數主偏心輪套設及樞接於主偏心軸,主偏心輪中一者較第一連動件及第二連動件接近律動健身裝置的外部。律動偏心軸於第一律動部及第二律動部中僅穿設於一者。律動偏心輪套設及樞接於律動偏心軸。
依據前述律動健身裝置的實施例中,主偏心輪中另二者可設置於第一連動件及第二連動件之間。
以下將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並且重複之元件將可能使用相同的編號表示之。
此外,本文中當某一元件(或單元或模組等)「連接/連結」於另一元件,可指所述元件是直接連接/連結於另一元件,亦可指某一元件是間接連接/連結於另一元件,意即,有其他元件介於所述元件及另一元件之間。而當有明示某一元件是「直接連接/連結」於另一元件時,才表示沒有其他元件介於所述元件及另一元件之間。而第一、第二、第三等用語只是用來描述不同元件,而對元件本身並無限制,因此,第一元件亦可改稱為第二元件。且本文中之元件/單元/電路之組合非此領域中之一般周知、常規或習知之組合,不能以元件/單元/電路本身是否為習知,來判定其組合關係是否容易被技術領域中之通常知識者輕易完成。
第1圖繪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律動健身裝置100的立體圖,第2圖繪示第1圖中律動健身裝置100的爆炸圖,第3圖繪示第1圖中律動健身裝置100的部分爆炸圖,第4圖繪示第1圖中律動健身裝置100的另一立體圖。請參照第1圖至第4圖,律動健身裝置100具有互相垂直的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z,律動健身裝置100包含底座單元170、頂架單元180、驅動單元140、主偏心軸130及至少一律動組109。頂架單元180沿第三方向z與底座單元170相對設置,驅動單元140固設於底座單元170,主偏心軸130沿第二方向y設置於底座單元170並受驅動單元140驅動旋轉。第一實施例中,驅動單元140具體上包含馬達145及皮帶146,馬達145透過皮帶146驅動主偏心軸130偏心旋轉。
第5圖繪示第1圖中律動健身裝置100的部分俯視圖,第6圖繪示第1圖中律動健身裝置100的部分前視圖,第6圖亦是第一律動部117相對於第一固定部115沿第三方向z位於最高位置的操作狀態圖,第7圖繪示第6圖中律動健身裝置100的第一律動部117相對於第一固定部115沿第三方向z位於最低位置的操作狀態圖,第8圖繪示依照第6圖的律動健身裝置100的部分沿剖面線8-8的剖視圖。請參照第5圖至第8圖,至少一律動組109設置於主偏心軸130的至少一端,第一實施例的律動健身裝置100具體上包含二律動組109,其分別設置於主偏心軸130的二端。各律動組109包含第一連動件110、第二連動件120、主偏心輪(主偏心承筒)131、律動偏心軸150及律動偏心輪(律動偏心承筒)151。
第9圖繪示第1圖中律動健身裝置100的俯視圖,第10圖繪示第1圖中律動健身裝置100的仰視圖。請參照第1圖、第3圖、第5圖、第9圖、第10圖,第一連動件110沿第一方向x由第一連動件110的第一近軸端111至第一遠軸端112依序包含第一軸部113、第一固定部115及第一律動部117,其中第一近軸端111為第一連動件110的接近主偏心軸130的一端,第一遠軸端112為第一連動件110的遠離主偏心軸130的一端。第一軸部113套設及樞接於主偏心軸130,第一固定部115固設於底座單元170,第一律動部117連接頂架單元180。
第二連動件120沿第一方向x與第一連動件110相對設置,沿第一方向x由第二連動件120的第二近軸端121至第二遠軸端122依序包含第二軸部123、第二固定部125及第二律動部127,其中第二近軸端121為第二連動件120的接近主偏心軸130的一端,第二遠軸端122為第二連動件120的遠離主偏心軸130的一端。第二軸部123套設及樞接於主偏心軸130,第二固定部125固設於底座單元170,第二律動部127連接頂架單元180。
主偏心輪131套設及樞接於主偏心軸130,主偏心輪131可較第一連動件110及第二連動件120接近律動健身裝置100的外部。藉此,第一連動件110為以第一固定部115為支點的翹翹板(槓桿)結構,第二連動件120為以第二固定部125為支點的翹翹板結構,透過第一軸部113及第一律動部117相對於第一固定部115的樞擺,以及第二軸部123及第二律動部127相對於第二固定部125的樞擺,使得頂架單元180受第一律動部117、第二律動部127帶動而週期性擺動或律動,以助於連接頂架單元180的外殼(圖未繪示)提供律動健身裝置100的律動功能。
進一步而言,各律動組109包含主偏心輪131、132、134,主偏心輪131、132、134套設及樞接於主偏心軸130,主偏心輪131、132、134可分別設置於第一連動件110及第二連動件120中各者沿第二方向y的二端。從另一觀點而言,各律動組109包含主偏心輪131、133、134,主偏心輪131、133、134套設及樞接於主偏心軸130,主偏心輪131、133、134可分別設置於第一連動件110及第二連動件120中各者沿第二方向y的二端。藉此,有助於提升律動健身裝置100的使用可靠度。
律動偏心軸150沿第二方向y於第一律動部117及第二律動部127中僅穿設於一者,第一實施例的律動偏心軸150具體上於第一律動部117及第二律動部127中僅穿設於第一律動部117,律動偏心輪151套設及樞接於律動偏心軸150。藉此,有助於輔助及分擔主偏心軸130的偏心功能,並降低律動健身裝置100的厚度。
詳細而言,律動組109的數量可為二組,二律動組109分別設置於主偏心軸130的二端,二第一連動件110設置於第一方向x的相同一端。藉此,有助於律動健身裝置100平穩地律動。
請參照第9圖,主偏心輪132、133可設置於第一連動件110及第二連動件120之間。藉此,可提升第一連動件110及第二連動件120之律動協調性及一致性。
第一實施例中,各律動組109的主偏心輪的數量為四個,沿第二方向y由律動健身裝置100的外部至內部依序分別為主偏心輪131、132、133、134,主偏心輪131、132、133、134分別設置於第一連動件110及第二連動件120中各者沿第二方向y的二端。具體而言,主偏心輪131、132分別設置於第一連動件110沿第二方向y的二端,主偏心輪133、134分別設置於第二連動件120沿第二方向y的二端。藉此,有助於提升律動健身裝置100的律動穩定性及可靠度。
請參照第3圖、第8圖及第9圖,第一軸部113及第二軸部123分別包含內環區114、124,內環區114形成第一軸部113的開孔,內環區124形成第二軸部123的開孔。主偏心輪131包含偏心凸部131a及盤部131b,偏心凸部131a連接盤部131b,內環區114直接連接並環繞偏心凸部131a。主偏心輪132包含偏心凸部132a及盤部132b,偏心凸部132a連接盤部132b,內環區114直接連接並環繞偏心凸部132a,且偏心凸部131a、132a彼此直接連接(即於律動健身裝置100的操作過程中接觸),盤部131b、132b分別設置於第一連動件110沿第二方向y的二端,盤部131b直接連接並環繞對應的連接環(偏心軸承)167,盤部132b直接連接並環繞對應的連接環167,所述二連接環167皆直接連接並環繞主偏心軸130。主偏心輪133包含偏心凸部133a及盤部133b,偏心凸部133a連接盤部133b,內環區124直接連接並環繞偏心凸部133a。主偏心輪134包含偏心凸部134a及盤部134b,偏心凸部134a連接盤部134b,內環區124直接連接並環繞偏心凸部134a,且偏心凸部133a、134a彼此直接連接,盤部133b、134b分別設置於第二連動件120沿第二方向y的二端,盤部133b直接連接並環繞對應的連接環167,盤部134b直接連接並環繞對應的連接環167,所述二連接環167皆直接連接並環繞主偏心軸130。藉此,有助於使在律動健身裝置100的有限厚度下提供較顯著之律動幅度,故特別有利於薄型的律動健身裝置100。進一步而言,各律動組109中連接環167的數量為四個。
再者,主偏心輪131、132、133、134可具有相同結構,偏心凸部131a、132a、133a、134a的外徑可為25 mm。
請參照第2圖及第9圖,第一軸部113、第一固定部115及第一律動部117基於主偏心軸130可本質上分別鏡像對應於第二軸部123、第二固定部125及第二律動部127,其中所述基於主偏心軸130可本質上分別鏡像對應係指忽略第一連動件110與第二連動件120於主偏心軸130上的設置間距的情況下,第一軸部113、第一固定部115及第一律動部117基於主偏心軸130本質上分別鏡像對應於第二軸部123、第二固定部125及第二律動部127。
請參照第6圖,第一軸部113與第一固定部115的距離d3相比於第一律動部117與第一固定部115的距離d7的比值可介於1.05及3.0之間(包含1.05及3.0),其中第一軸部113、第一固定部115及第一律動部117中各部用以計算所述距離的位置係指各部中分別對應其主偏心軸130、連接軸161及律動偏心軸150的開孔中心。藉此,可同時提高律動穩定性並節省其成本。第一實施例中,第一軸部113與第一固定部115的距離d3具體上為65 mm,第一律動部117與第一固定部115的距離d7具體上為45 mm,距離d3相比於距離d7的比值為1.44,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第3圖及第9圖,第一連動件110可較第二連動件120接近律動健身裝置100的外部,律動偏心軸150於第一律動部117及第二律動部127中僅穿設於第一律動部117,第一連動件110可較律動偏心輪151接近外部。第一律動部117的內環區118直接連接並環繞律動偏心輪151,內環區118形成第一律動部117的開孔,律動偏心輪151直接連接並環繞律動偏心軸150,即是第一律動部117與律動偏心輪151之間無透過其他元件連接,且律動偏心輪151與律動偏心軸150之間無透過其他元件連接。藉此,可兼具律動穩定性與可靠度。
請參照第1圖及第3圖,律動偏心軸150於第一律動部117及第二律動部127中僅穿設於第一律動部117,各律動組109可更包含連接第一律動部117的轉接件(軸承座)163,第一律動部117透過所述轉接件163連接頂架單元180,所述轉接件163包含延伸轉接部165及軸轉接部164,所述延伸轉接部165與頂架單元180固定,律動偏心軸150穿設於所述軸轉接部164。藉此,有利於簡化律動健身裝置100的結構複雜度。
具體而言,主偏心軸130受二軸承169支撐,馬達145透過皮帶146驅動主偏心軸130偏心旋轉。由第9圖及第10圖視之,各律動組109於主偏心軸130由律動健身裝置100的內部至外部依序套設有軸承169、主偏心輪134、第二連動件120、主偏心輪133、132、第一連動件110及鎖固單元166,且複數墊片168夾設於其中,鎖固單元166具體上為螺母。
請參照第1圖、第2圖、第9圖及第10圖,各律動組109包含複數轉接件163,各轉接件163包含延伸轉接部165及軸轉接部164。各第一固定部115供對應的連接軸161沿第二方向y穿設其中,且二轉接件163分別的軸轉接部164套設於所述連接軸161並設置於第一固定部115的沿第二方向y的二端,所述連接軸161套設有具體上為螺母的鎖固單元166及至少一墊片168,二轉接件163分別的二延伸轉接部165與底座單元170固定。各第二固定部125供對應的連接軸161沿第二方向y穿設其中,且二轉接件163分別的軸轉接部164套設於所述連接軸161並設置於第二固定部125的沿第二方向y的二端,所述連接軸161套設有具體上為螺母的鎖固單元166及至少一墊片168,二轉接件163分別的二延伸轉接部165與底座單元170固定。各第一律動部117供律動偏心軸150沿第二方向y穿設其中,且二轉接件163分別的軸轉接部164套設於律動偏心軸150並設置於第一律動部117的沿第二方向y的二端,律動偏心軸150套設有具體上為螺母的鎖固單元166及至少一墊片168,二轉接件163分別的二延伸轉接部165與頂架單元180固定,其中律動偏心輪151設置於第一律動部117與其遠離律動健身裝置100的外部的轉接件163之間。各第二律動部127供對應的連接軸161沿第二方向y穿設其中,且二轉接件163分別的軸轉接部164套設於所述連接軸161並設置於第二律動部127的沿第二方向y的二端,所述連接軸161套設有具體上為螺母的鎖固單元166及至少一墊片168,二轉接件163分別的二延伸轉接部165與頂架單元180固定。
請參照第6圖至第8圖,第一律動部117及第二律動部127可沿第三方向z同步地往復位移及帶動頂架單元180沿第三方向z往復位移,所述同步地往復位移係指第一律動部117及第二律動部127的往復位移週期相同,且同時相對於第一固定部115沿第三方向z位於最高位置,亦同時相對於第一固定部115沿第三方向z位於最低位置。藉此,提供上下律動之律動健身裝置100具有較低之製造成本。
請參照第6圖及第7圖,第6圖及第7圖分別繪示第一律動部117相對於第一固定部115(支點)沿第三方向z位於最高位置及最低位置的操作狀態圖,第一律動部117沿第三方向z的最大位移距離(即所述最高位置及最低位置的相差距離)v7可介於0.5 mm及3 mm之間(包含0.5 mm及3 mm)。藉此,以助於連接頂架單元180的外殼提供薄型之律動健身裝置100的律動功能。第一實施例中,第一律動部117沿第三方向z的最大位移距離v7為1.38 mm,且第二律動部127沿第三方向z的最大位移距離本質上同為1.38 mm。在律動健身裝置100的一種應用實施例中,律動健身裝置100在其底座單元170及頂架單元180連接了外殼之後,整體厚度可約為65.69 mm,主偏心軸130的中心與外殼底部的距離可約為27.50 mm。
第11圖繪示第1圖中律動健身裝置100的前視圖,第12圖繪示第1圖中律動健身裝置100的側視圖。請參照第1圖、第2圖、第11圖及第12圖,頂架單元180沿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的長度可皆分別大於底座單元170沿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的長度,頂架單元180包含頂架元件185、187,二第一連動件110分別的二第一律動部117連接頂架元件185,二第二連動件120分別的二第二律動部127連接頂架元件187。藉此,有助於提升律動健身裝置100於上下律動時之順暢度。
具體而言,頂架單元180包含頂架元件185、186、187、188,頂架元件185、187沿第二方向y設置,頂架元件186、188沿第一方向x設置,頂架元件185、186、187、188以鎖固單元166連接並形成一環狀。底座單元170包含底座元件175、176、177、178,底座元件175、177沿第二方向y設置,底座元件176、178沿第一方向x設置,底座元件175、176、177、178以鎖固單元166連接並形成一環狀,底座元件175、176、177、178分別與頂架元件185、186、187、188對應。再者,頂架元件185、187沿第二方向y的長度大於底座元件175、177沿第二方向y的長度,如第12圖所示。頂架元件186、188沿第一方向x的長度大於底座元件176、178沿第一方向x的長度,如第11圖所示。
第13圖繪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律動健身裝置200的立體圖,第14圖繪示第13圖中律動健身裝置200的爆炸圖,第15圖繪示第13圖中律動健身裝置200的部分爆炸圖,第16圖繪示第13圖中律動健身裝置200的另一立體圖,第17圖繪示依照第16圖的律動健身裝置200的部分沿剖面線17-17的立體剖視圖。請參照第13圖至第17圖,律動健身裝置200具有互相垂直的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z,律動健身裝置200包含底座單元270、頂架單元280、驅動單元240、主偏心軸230及二律動組209。頂架單元280沿第三方向z與底座單元270相對設置,驅動單元240固設於底座單元270,主偏心軸230沿第二方向y設置於底座單元270並受驅動單元240驅動旋轉。第二實施例中,驅動單元240具體上包含馬達245及皮帶246,馬達245透過皮帶246驅動主偏心軸230偏心旋轉。
第18圖繪示第13圖中律動健身裝置200的部分俯視圖,第19圖繪示第13圖中律動健身裝置200的部分前視圖,第19圖亦是第一律動部217相對於第一固定部215沿第三方向z位於最高位置的操作狀態圖,第20圖繪示第19圖中律動健身裝置200的第一律動部217相對於第一固定部215沿第三方向z位於最低位置的操作狀態圖。請參照第18圖至第20圖,第二實施例的律動健身裝置200具體上包含二律動組209,其分別設置於主偏心軸230的二端。各律動組209包含第一連動件210、第二連動件220、主偏心輪(主偏心承筒)231、律動偏心軸250及律動偏心輪(律動偏心承筒)251。
請參照第13圖、第16圖、第18圖,第一連動件210沿第一方向x由第一連動件210的第一近軸端211至第一遠軸端212依序包含第一軸部213、第一固定部215及第一律動部217,其中第一近軸端211為第一連動件210的接近主偏心軸230的一端,第一遠軸端212為第一連動件210的遠離主偏心軸230的一端。第一軸部213套設及樞接於主偏心軸230,第一固定部215固設於底座單元270,第一律動部217連接頂架單元280。
第二連動件220沿第一方向x與第一連動件210相對設置,沿第一方向x由第二連動件220的第二近軸端221至第二遠軸端222依序包含第二軸部223、第二固定部225及第二律動部227,其中第二近軸端221為第二連動件220的接近主偏心軸230的一端,第二遠軸端222為第二連動件220的遠離主偏心軸230的一端。第二軸部223套設及樞接於主偏心軸230,第二固定部225固設於底座單元270,第二律動部227連接頂架單元280。
主偏心輪231套設及樞接於主偏心軸230,主偏心輪231較第一連動件210及第二連動件220接近律動健身裝置200的外部。
進一步而言,各律動組209包含主偏心輪231、232、234,主偏心輪231、232、234套設及樞接於主偏心軸230,主偏心輪231、232、234分別設置於第一連動件210及第二連動件220中各者沿第二方向y的二端。從另一觀點而言,各律動組209包含主偏心輪231、233、234,主偏心輪231、233、234套設及樞接於主偏心軸230,主偏心輪231、233、234分別設置於第一連動件210及第二連動件220中各者沿第二方向y的二端。
第二實施例的律動偏心軸250具體上於第一律動部217及第二律動部227中僅穿設於第一律動部217,律動偏心輪251套設及樞接於律動偏心軸250。
詳細而言,二第一連動件210設置於第一方向x的相同一端。再者,主偏心輪232、233設置於第一連動件210及第二連動件220之間。
第二實施例中,各律動組209的主偏心輪的數量為四個,沿第二方向y由律動健身裝置200的外部至內部依序分別為主偏心輪231、232、233、234,主偏心輪231、232、233、234分別設置於第一連動件210及第二連動件220中各者沿第二方向y的二端。具體而言,主偏心輪231、232分別設置於第一連動件210沿第二方向y的二端,主偏心輪233、234分別設置於第二連動件220沿第二方向y的二端。
請參照第15圖、第17圖及第18圖,第一軸部213及第二軸部223分別包含內環區214、224,內環區214形成第一軸部213的開孔,內環區224形成第二軸部223的開孔。主偏心輪231包含偏心凸部231a及盤部231b,偏心凸部231a連接盤部231b,內環區214直接連接並環繞偏心凸部231a。主偏心輪232包含偏心凸部232a及盤部232b,偏心凸部232a連接盤部232b,內環區214直接連接並環繞偏心凸部232a,且偏心凸部231a、232a彼此直接連接(即於律動健身裝置200的操作過程中接觸),盤部231b、232b分別設置於第一連動件210沿第二方向y的二端,偏心凸部231a、232a直接連接並環繞對應的同一連接環267,所述連接環267直接連接並環繞主偏心軸230。主偏心輪233包含偏心凸部233a及盤部233b,偏心凸部233a連接盤部233b,內環區224直接連接並環繞偏心凸部233a。主偏心輪234包含偏心凸部234a及盤部234b,偏心凸部234a連接盤部234b,內環區224直接連接並環繞偏心凸部234a,且偏心凸部233a、234a彼此直接連接,盤部233b、234b分別設置於第二連動件220沿第二方向y的二端,偏心凸部233a、234a直接連接並環繞對應的同一連接環267,所述連接環267直接連接並環繞主偏心軸230。進一步而言,各律動組209中連接環267的數量為二個。
再者,主偏心輪231、232、233、234可具有相同結構,偏心凸部231a、232a、233a、234a的外徑可為30 mm。
請參照第14圖及第18圖,第一軸部213、第一固定部215及第一律動部217基於主偏心軸230本質上分別鏡像對應於第二軸部223、第二固定部225及第二律動部227。
請參照第19圖,第一軸部213與第一固定部215的距離d3具體上為50 mm,第一律動部217與第一固定部215的距離d7具體上為45 mm,距離d3相比於距離d7的比值為1.11,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第15圖及第18圖,第一連動件210較第二連動件220接近律動健身裝置200的外部,律動偏心軸250於第一律動部217及第二律動部227中僅穿設於第一律動部217,第一連動件210較律動偏心輪251接近外部。第一律動部217的內環區218直接連接並環繞律動偏心輪251,內環區218形成第一律動部217的開孔,律動偏心輪251直接連接並環繞律動偏心軸250,即是第一律動部217與律動偏心輪251之間無透過其他元件連接,且律動偏心輪251與律動偏心軸250之間無透過其他元件連接。
請參照第13圖及第15圖,律動偏心軸250於第一律動部217及第二律動部227中僅穿設於第一律動部217,各律動組209更包含連接第一律動部217的轉接件(軸承座)263,第一律動部217透過所述轉接件263連接頂架單元280,所述轉接件263包含延伸轉接部265及軸轉接部264,所述延伸轉接部265與頂架單元280固定,律動偏心軸250穿設於所述軸轉接部264。
具體而言,主偏心軸230受二軸承269支撐,馬達245透過皮帶246驅動主偏心軸230偏心旋轉。由第18圖視之,各律動組209於主偏心軸230由律動健身裝置200的內部至外部依序套設有軸承269、主偏心輪234、第二連動件220、主偏心輪233、232、第一連動件210及鎖固單元266,且複數墊片268夾設於其中,鎖固單元266具體上為螺母。
第21圖繪示第13圖中律動健身裝置200加上底蓋271及頂蓋281的前視圖,第21圖亦是第一律動部217相對於第一固定部215沿第三方向z位於最高位置的操作狀態圖,且底蓋271及頂蓋281可合為律動健身裝置200的外,第22圖繪示第21圖中律動健身裝置200加上底蓋271及頂蓋281且是第一律動部217相對於第一固定部215沿第三方向z位於最低位置的操作狀態圖。請參照第13圖及第14圖、第21圖及第22圖,各律動組209包含複數轉接件263,各轉接件263包含延伸轉接部265及軸轉接部264。各第一固定部215供對應的連接軸261沿第二方向y穿設其中,且二轉接件263分別的軸轉接部264套設於所述連接軸261並設置於第一固定部215的沿第二方向y的二端,所述連接軸261套設有具體上為螺母的鎖固單元266及至少一墊片268,二轉接件263分別的二延伸轉接部265與底座單元270及可外加的底蓋271固定。各第二固定部225供對應的連接軸261沿第二方向y穿設其中,且二轉接件263分別的軸轉接部264套設於所述連接軸261並設置於第二固定部225的沿第二方向y的二端,所述連接軸261套設有具體上為螺母的鎖固單元266及至少一墊片268,二轉接件263分別的二延伸轉接部265與底座單元270及可外加的底蓋271固定。各第一律動部217供律動偏心軸250沿第二方向y穿設其中,且二轉接件263分別的軸轉接部264套設於律動偏心軸250並設置於第一律動部217的沿第二方向y的二端,律動偏心軸250套設有具體上為螺母的鎖固單元266及至少一墊片268,二轉接件263分別的二延伸轉接部265與頂架單元280及可外加的頂蓋281固定,其中律動偏心輪251設置於第一律動部217與其遠離律動健身裝置200的外部的轉接件263之間。各第二律動部227供對應的連接軸261沿第二方向y穿設其中,且二轉接件263分別的軸轉接部264套設於所述連接軸261並設置於第二律動部227的沿第二方向y的二端,所述連接軸261套設有具體上為螺母的鎖固單元266及至少一墊片268,二轉接件263分別的二延伸轉接部265與頂架單元280及可外加的頂蓋281固定。再者,第一律動部217及第二律動部227可沿第三方向z同步地往復位移及帶動頂架單元280及頂蓋281沿第三方向z往復位移。
請參照第19圖至第22圖,第19圖及第21圖繪示第一律動部217相對於第一固定部215(支點)沿第三方向z位於最高位置的操作狀態圖,在第21圖中,頂蓋281的外表面與底蓋271的外表面於所述最高位置狀態時的距離hx1可為69.47 mm(或可加高至約75 mm),頂蓋281的內表面與底蓋271的外表面於所述最高位置狀態時的距離hx2可為66.00 mm。第20圖及第22圖繪示第一律動部217相對於第一固定部215沿第三方向z位於最低位置的操作狀態圖,在第22圖中,頂蓋281的外表面與底蓋271的外表面於所述最低位置狀態時的距離hn1可為67.94 mm,頂蓋281的內表面與底蓋271的外表面於所述最低位置狀態時的距離hn2可為64.20 mm,且頂蓋281可為可略微形變的彈性材質製成。再者,第一律動部217沿第三方向z的最大位移距離(即所述最高位置及最低位置的相差距離)v7可為1.8 mm,並如第20圖所示,且第二律動部227沿第三方向z的最大位移距離本質上可同為1.8 mm,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第13圖、第14圖、第16圖及第21圖,頂架單元280包含頂架元件285、287,二第一連動件210分別的二第一律動部217連接頂架元件285,二第二連動件220分別的二第二律動部227連接頂架元件287。
具體而言,頂架元件285、287沿第二方向y設置,四個頂架連接元件284中各者沿第一方向x設置並與頂架元件285、287連接固定。此外,二個底座連接元件274中各者沿第一方向x設置並與底座單元270連接固定。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200:律動健身裝置
109,209:律動組
110,210:第一連動件
111,211:第一近軸端
112,212:第一遠軸端
113,213:第一軸部
114,118,124,214,218,224:內環區
115,215:第一固定部
117,217:第一律動部
120,220:第二連動件
121,221:第二近軸端
122,222:第二遠軸端
123,223:第二軸部
125,225:第二固定部
127,227:第二律動部
130,230:主偏心軸
131,132,133,134,231,232,233,234:主偏心輪
131a,132a,133a,134a,231a,232a,233a,234a:偏心凸部
131b,132b,133b,134b,231b,232b,233b,234b:盤部
140,240:驅動單元
145,245:馬達
146,246:皮帶
150,250:律動偏心軸
151,251:律動偏心輪
161,261:連接軸
163,263:轉接件
164,264:軸轉接部
165,265:延伸轉接部
166,266:鎖固單元
167,267:連接環
168,268:墊片
169,269:軸承
170,270:底座單元
175,176,177,178:底座元件
180,280:頂架單元
185,186,187,188,285,287:頂架元件
271:底蓋
274:底座連接元件
281:頂蓋
284:頂架連接元件
d3,d7,hx1,hx2,hn1,hn2:距離
v7:最大位移距離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z:第三方向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 第1圖繪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律動健身裝置的立體圖; 第2圖繪示第1圖中律動健身裝置的爆炸圖; 第3圖繪示第1圖中律動健身裝置的部分爆炸圖; 第4圖繪示第1圖中律動健身裝置的另一立體圖; 第5圖繪示第1圖中律動健身裝置的部分俯視圖; 第6圖繪示第1圖中律動健身裝置的部分前視圖; 第7圖繪示第6圖中律動健身裝置的操作狀態圖; 第8圖繪示依照第6圖的律動健身裝置的部分沿剖面線8-8的剖視圖; 第9圖繪示第1圖中律動健身裝置的俯視圖; 第10圖繪示第1圖中律動健身裝置的仰視圖; 第11圖繪示第1圖中律動健身裝置的前視圖; 第12圖繪示第1圖中律動健身裝置的側視圖; 第13圖繪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律動健身裝置的立體圖; 第14圖繪示第13圖中律動健身裝置的爆炸圖; 第15圖繪示第13圖中律動健身裝置的部分爆炸圖; 第16圖繪示第13圖中律動健身裝置的另一立體圖; 第17圖繪示依照第16圖的律動健身裝置的部分沿剖面線17-17的立體剖視圖; 第18圖繪示第13圖中律動健身裝置的部分俯視圖; 第19圖繪示第13圖中律動健身裝置的部分前視圖; 第20圖繪示第19圖中律動健身裝置的操作狀態圖; 第21圖繪示第13圖中律動健身裝置加上底蓋及頂蓋的前視圖;以及 第22圖繪示第21圖中律動健身裝置加上底蓋及頂蓋的操作狀態圖。
109:律動組
110:第一連動件
111:第一近軸端
112:第一遠軸端
113:第一軸部
114,118,124:內環區
115:第一固定部
117:第一律動部
120:第二連動件
121:第二近軸端
122:第二遠軸端
123:第二軸部
125:第二固定部
127:第二律動部
130:主偏心軸
131,132,133,134:主偏心輪
131a,132a,133a,134a:偏心凸部
131b,132b,133b,134b:盤部
140:驅動單元
145:馬達
146:皮帶
150:律動偏心軸
151:律動偏心輪
161:連接軸
163:轉接件
164:軸轉接部
165:延伸轉接部
166:鎖固單元
167:連接環
168:墊片
169:軸承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z:第三方向

Claims (13)

  1. 一種律動健身裝置,具有互相垂直的一第一方向、一第二方向及一第三方向,該律動健身裝置包含: 一底座單元; 一頂架單元,沿該第三方向與該底座單元相對設置; 一驅動單元,固設於該底座單元; 一主偏心軸,沿該第二方向設置於該底座單元並受該驅動單元驅動旋轉;以及 至少一律動組,設置於該主偏心軸的至少一端,該律動組包含: 一第一連動件,沿該第一方向由該第一連動件的一第一近軸端至一第一遠軸端依序包含一第一軸部、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第一律動部,該第一軸部套設及樞接於該主偏心軸,該第一固定部固設於該底座單元,該第一律動部連接該頂架單元; 一第二連動件,沿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一連動件相對設置,沿該第一方向由該第二連動件的一第二近軸端至一第二遠軸端依序包含一第二軸部、一第二固定部及一第二律動部,該第二軸部套設及樞接於該主偏心軸,該第二固定部固設於該底座單元,該第二律動部連接該頂架單元; 至少三主偏心輪,套設及樞接於該主偏心軸,該些主偏心輪分別設置於該第一連動件及該第二連動件中各者沿該第二方向的二端; 一律動偏心軸,沿該第二方向於該第一律動部及該第二律動部中僅穿設於一者;及 一律動偏心輪,套設及樞接於該律動偏心軸。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律動健身裝置,其中該律動組的數量為二組,該二律動組分別設置於該主偏心軸的二端,該二第一連動件設置於該第一方向的相同一端。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律動健身裝置,其中該頂架單元沿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的長度皆分別大於該底座單元沿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的長度,該頂架單元包含二頂架元件,該二第一連動件分別的該二第一律動部連接一該頂架元件,該二第二連動件分別的該二第二律動部連接另一該頂架元件。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律動健身裝置,其中該第一連動件較該第二連動件接近該律動健身裝置的一外部,該律動偏心軸於該第一律動部及該第二律動部中僅穿設於該第一律動部,該第一連動件較該律動偏心輪接近該外部; 其中,該第一律動部的一內環區直接連接並環繞該律動偏心輪,該律動偏心輪直接連接並環繞該律動偏心軸。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律動健身裝置,其中該第一軸部、該第一固定部及該第一律動部基於該主偏心軸本質上分別鏡像對應於該第二軸部、該第二固定部及該第二律動部; 其中,該第一軸部與該第一固定部的距離相比於該第一律動部與該第一固定部的距離的比值介於1.05及3.0之間。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律動健身裝置,其中該些主偏心輪的數量為四個,該四主偏心輪分別設置於該第一連動件及該第二連動件中各者沿該第二方向的該二端。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律動健身裝置,其中該第一軸部及該第二軸部中各者包含一內環區,各該主偏心輪包含一偏心凸部及一盤部,該偏心凸部連接該盤部,該內環區直接連接並環繞該偏心凸部; 其中,二該主偏心輪的該二盤部分別設置於該第一連動件及該第二連動件中一者沿該第二方向的該二端,該二主偏心輪的該二偏心凸部彼此直接連接。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律動健身裝置,其中該二偏心凸部直接連接並環繞同一連接環,該連接環直接連接並環繞該主偏心軸。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律動健身裝置,其中該律動偏心軸於該第一律動部及該第二律動部中僅穿設於該第一律動部,該律動組更包含一轉接件,該第一律動部透過該轉接件連接該頂架單元,該轉接件包含一延伸轉接部及一軸轉接部,該延伸轉接部與該頂架單元固定,該律動偏心軸穿設於該軸轉接部。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律動健身裝置,其中該第一律動部及該第二律動部能沿該第三方向同步地往復位移及帶動該頂架單元沿該第三方向往復位移。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律動健身裝置,其中該第一律動部沿該第三方向的最大位移距離介於0.5 mm及3 mm之間。
  12. 一種律動健身裝置,包含: 一底座單元; 一頂架單元,與該底座單元相對設置; 一驅動單元,固設於該底座單元; 一主偏心軸,設置於該底座單元並受該驅動單元驅動旋轉;以及 至少一律動組,設置於該主偏心軸的至少一端,該律動組包含: 一第一連動件,由該第一連動件的一第一近軸端至一第一遠軸端依序包含一第一軸部、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第一律動部,該第一軸部套設及樞接於該主偏心軸,該第一固定部固設於該底座單元,該第一律動部連接該頂架單元; 一第二連動件,與該第一連動件相對設置,由該第二連動件的一第二近軸端至一第二遠軸端依序包含一第二軸部、一第二固定部及一第二律動部,該第二軸部套設及樞接於該主偏心軸,該第二固定部固設於該底座單元,該第二律動部連接該頂架單元; 複數主偏心輪,套設及樞接於該主偏心軸,該些主偏心輪中一者較該第一連動件及該第二連動件接近該律動健身裝置的一外部; 一律動偏心軸,於該第一律動部及該第二律動部中僅穿設於一者;及 一律動偏心輪,套設及樞接於該律動偏心軸。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律動健身裝置,其中該些主偏心輪中另二者設置於該第一連動件及該第二連動件之間。
TW110146336A 2021-12-10 2021-12-10 律動健身裝置 TWI776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6336A TWI776750B (zh) 2021-12-10 2021-12-10 律動健身裝置
CN202210579399.8A CN116251327A (zh) 2021-12-10 2022-05-25 律动健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6336A TWI776750B (zh) 2021-12-10 2021-12-10 律動健身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6750B true TWI776750B (zh) 2022-09-01
TW202322872A TW202322872A (zh) 2023-06-16

Family

ID=84957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6336A TWI776750B (zh) 2021-12-10 2021-12-10 律動健身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51327A (zh)
TW (1) TWI77675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5554B (zh) * 2015-05-19 2016-11-01 The use of eccentric wheel phase difference to adjust the amplitude of the fitness machine
TWI714233B (zh) * 2019-08-23 2020-12-21 明根股份有限公司 雙振幅律動方法及裝置
TWI747484B (zh) * 2020-09-09 2021-11-21 就是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實現單平台雙振幅作動之律動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27574B (zh) * 2013-12-26 2016-04-01 B Green Technology Co Ltd Fitness device and its vibration method
US10251802B2 (en) * 2014-04-28 2019-04-09 Lifetime Vibe, Llc Personal vibrating platform
CN203988893U (zh) * 2014-07-15 2014-12-10 光昱金属有限公司 震动摇摆机
TWI664004B (zh) * 2018-06-28 2019-07-01 宏升電器工業有限公司 Vibration fitness machine
CN109758330A (zh) * 2018-08-22 2019-05-17 宏升电器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健身机
CN109907933A (zh) * 2019-04-09 2019-06-21 尚体健康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律动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5554B (zh) * 2015-05-19 2016-11-01 The use of eccentric wheel phase difference to adjust the amplitude of the fitness machine
TWI714233B (zh) * 2019-08-23 2020-12-21 明根股份有限公司 雙振幅律動方法及裝置
TWI747484B (zh) * 2020-09-09 2021-11-21 就是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實現單平台雙振幅作動之律動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2872A (zh) 2023-06-16
CN116251327A (zh) 202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32921B2 (en) Massage chair
US7670230B2 (e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r balance training apparatus
US20150051525A1 (en) Massage Chair
US9199121B2 (en) Exercising device for lower-body
US20020025896A1 (en) Revolving exercise apparatus
TWI776750B (zh) 律動健身裝置
TWM285350U (en) Improved kneading, twisting structure of massage device
TWM576476U (zh) 綜合運動機
CN105943332A (zh) 一种下肢按摩机及其拉筋按摩方法
US20190201741A1 (en) Pedal-type vibrational apparatus
TWM538389U (zh) 具有按摩與夾緊式人體按摩器
JP2001258975A (ja) 足のマッサージ器
US20060243190A1 (en) Sound generating arrangement
CN214415203U (zh) 颈部按摩仪
JPH10201807A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ES2821005T3 (es) Aparato vibratorio de tipo pedal
TWI734154B (zh) 震動按摩機(一)
CN112168602A (zh) 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
CN110478223A (zh) 一种振动按摩机构以及具有该振动按摩机构的足疗机
KR20030000797A (ko) 훌라후프
TWI593405B (zh) Beating machine and its patting method
TWI715085B (zh) 律動運動與起身輔助裝置
CN213465931U (zh) 颈部按摩仪
KR200381077Y1 (ko) 유산소 운동기의 발목 받침대 구조
CN220834000U (zh) 动感单车的振动按摩座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