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3792B - 假髮底網、假髮及假髮底網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假髮底網、假髮及假髮底網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3792B
TWI713792B TW106135293A TW106135293A TWI713792B TW I713792 B TWI713792 B TW I713792B TW 106135293 A TW106135293 A TW 106135293A TW 106135293 A TW106135293 A TW 106135293A TW I713792 B TWI713792 B TW I71379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wig
net
mesh area
base n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5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8838A (zh
Inventor
江刺家俊也
前川俊樹
野坂浩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愛德蘭絲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愛德蘭絲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愛德蘭絲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8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8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3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3792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GARTIFICIAL FLOWERS; WIGS; MASKS; FEATHERS
    • A41G3/00Wigs
    • A41G3/0041Bases for wigs
    • A41G3/005Bases for wigs made of a net struc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GARTIFICIAL FLOWERS; WIGS; MASKS; FEATHERS
    • A41G3/00Wi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GARTIFICIAL FLOWERS; WIGS; MASKS; FEATHERS
    • A41G3/00Wigs
    • A41G3/0075Methods and machines for making wi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了提供一種在網目密度不同的區域之邊界的高低差較少、穿戴舒適性優良,而且能以低成本容易地製造的假髮底網、及對此假髮底網植入設置假毛髮而成之假髮、以及此假髮底網之製造方法,而提供一種假髮底網(2)、及對此假髮底網(2)植入設置假毛髮而成之假髮、以及此假髮底網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假髮底網(2)係具備底布(8),此底布(8)為拔蝕加工布帛,且具有:稠密的網目區域(4),係由包含第1纖維及第2纖維的2種以上之纖維所形成;及稀疏的網目區域(6),其與稠密的網目區域相比,係去除第1纖維;第1纖維的單絲纖度為1~4分特,第2纖維的單絲纖度為1~6分特。

Description

假髮底網、假髮及假髮底網之製造方法
[0001]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使用布帛之假髮底網及對假髮底網植入設置假毛髮而成之假髮、以及假髮底網之製造方法。
[0002] 戴在人體頭部的假髮,考量到透氣性、穿戴舒適性,大部分假髮底網係使用形成為網目狀的布帛。為了獲得更自然的外觀,已知有假髮底網之分髮部等使用由合成樹脂所構成的人工皮膚者。然而,由於一般係對構成假髮底網的網目之纖絲直接黏結假毛髮來形成假髮,因此,植髮部位有限,而有不易作出髮渦或分線等所要之毛髮量或毛髮之髮流。   [0003] 為了因應此問題,有人提出一種對具有稀疏網目之布帛,在頭髮的分髮部疊合具有稠密網目之布帛所縫製而成的假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0004]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09-22812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5-137425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0005] 根據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假髮,可確保透氣性,且亦可於分髮部獲得充足的毛髮量。然而,由於其係疊合疏密的布帛而構成,而在假髮底網中產生高低差或扭曲變形等,穿戴時在穿戴者的頭部與假髮之間發生錯位,而損及穿戴舒適性。又,由於要進行接合布帛與布帛之步驟,而有品質的穩定性及生產性降低之虞。   [0006] 因此,亦有人提出一種將網格不同的網狀組織整面一體地撚合而成之假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根據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假髮,可獲得與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發明同樣的效果,甚而,可抑制假髮底網中的高低差。   然而,將網格不同的網狀組織整面一體地撚合之步驟,需要繁複之步驟,而產生生產性變得極低的問題。   [0007] 本發明係供解決上述之課題者,茲以提供一種可抑制在網目密度不同的區域之邊界的高低差、可提高穿戴舒適性,而且能以低成本容易地製造的假髮底網、及對此假髮底網植入設置假毛髮而成之假髮、以及此假髮底網之製造方法為目的。 [解決課題之手段]   [0008] 為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一實施態樣之假髮底網係具備底布,此底布為拔蝕加工布帛,且具有:稠密的網目區域,係由包含第1纖維及第2纖維的2種以上之纖維所形成;及稀疏的網目區域,其與前述稠密的網目區域相比,係去除前述第1纖維。   [0009] 本發明一實施態樣之假髮係對上述之假髮底網植入設置假毛髮而成。   [0010] 本發明一實施態樣之假髮底網之製造方法為製造上述之假髮底網的方法,其係包含:   步驟1,係準備由包含第1纖維及第2纖維的2種以上之纖維所形成的布帛;   步驟2,係將可溶解或分解前述第1纖維且不會溶解或分解前述第2纖維的拔蝕劑塗佈於前述布帛的一部分區域,並視需求將前述布帛加熱;及   步驟3,係於步驟2後,將前述布帛洗淨,而去除經溶解或分解之前述第1纖維。 [發明之效果]   [0011] 如以上所述,於本發明中,可提供一種可抑制在網目密度不同的區域之邊界的高低差、可提高穿戴舒適性,而且能以低成本容易地製造的假髮底網、及對此假髮底網植入設置假毛髮而成之假髮、以及此假髮底網之製造方法。
[0013] 本發明實施態樣1之假髮底網係具備底布,此底布為拔蝕加工布帛,且具有:稠密的網目區域,係由包含第1纖維及第2纖維的2種以上之纖維所形成;及稀疏的網目區域,其與前述稠密的網目區域相比,係去除前述第1纖維。   [0014] 於本實施態樣中,由於可藉由1片拔蝕加工布帛,而獲得稠密的網目區域及稀疏的網目區域,而能夠抑制在網目密度不同的區域之邊界的高低差。從而,穿戴時在穿戴者的頭部與假髮底網之間不易發生錯位,穿戴舒適性優良。又,藉由拔蝕加工,而不需要繁複的撚合步驟等,能以低成本容易地形成假髮底網。   [0015] 本發明實施態樣2之假髮底網係於上述之實施態樣1中,   在前述稠密的網目區域及前述稀疏的網目區域之邊界部不具有纖維結。   [0016] 於本實施態樣中,在稠密的網目區域及稀疏的網目區域之邊界部,由於未有傳統上縫製分髮部與網目部時所形成的纖維結,而不會有穿戴者的頭部碰到結點而感到有異樣或不適的情形,穿戴舒適性優良。   [0017] 本發明實施態樣3之假髮底網係於上述之實施態樣1或2中,   前述稠密的網目區域係配置於分髮部。   [0018] 於本實施態樣中,由於在分髮部配置稠密的網目區域,穿戴假髮時不會很顯眼,可獲得更自然的外觀。   [0019] 本發明實施態樣4之假髮底網係於上述之實施態樣1至3中任一項中,   前述稠密的網目區域係配置於前述底布之鑲邊部。   [0020] 於本實施態樣中,由於在底布之鑲邊部配置稠密的網目區域,可增加底布之鑲邊部的強度,而能夠提供變形較少且耐久性優良的假髮底網。   [0021] 本發明實施態樣5之假髮底網係於上述之實施態樣1至4中任一項中,   前述底布的至少一部分係著色成與穿戴者之頭皮近似的顏色。   [0022] 於本實施態樣中,由於底布的至少一部分係著色成與穿戴者之頭皮近似的顏色,假髮底網與自然肌膚(背景)融為一體,可獲得視覺上無異樣的自然外觀。   [0023] 本發明實施態樣6之假髮係對上述之實施態樣1至5中任一項之假髮底網植入設置假毛髮而成。   [0024] 於本實施態樣中,可獲得上述任意之作用效果。   [0025] 本發明實施態樣7之假髮底網之製造方法為製造實施態樣1至5中任一項之假髮底網的方法,其係包含:   步驟1,係準備由包含第1纖維及第2纖維的2種以上之纖維所形成的布帛;   步驟2,係將可溶解或分解前述第1纖維且不會溶解或分解前述第2纖維的拔蝕劑塗佈於前述布帛的一部分區域,並視需求將前述布帛加熱;及   步驟3,係於步驟2後,將前述布帛洗淨,而去除經溶解或分解之前述第1纖維。   [0026] 於本實施態樣中,係藉由使用拔蝕劑的拔蝕加工,不需要繁複的撚合步驟等,以簡易的步驟即可獲得稠密的網目區域及稀疏的網目區域,而能以低成本容易地製造假髮底網。   [0027] 其次,以下就本發明實施形態之假髮底網、對假髮底網植入設置假毛髮而成之假髮、及假髮底網之製造方法,一面採用圖式一面詳細加以說明。    [0028] (本發明實施形態之假髮底網的說明)   首先,一邊參照圖1至圖3,一邊進行本發明數個實施形態之假髮底網的說明。圖1為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假髮底網的平面圖;圖2及圖3為表示本發明其他實施形態之假髮底網的平面圖。   於圖1至圖3所示之所有實施形態中,假髮底網2係具備底布8,此底布8為拔蝕加工布帛,且具有:稠密的網目區域4,係由包含第1纖維及第2纖維的2種以上之纖維所形成;及稀疏的網目區域6,其與稠密的網目區域4相比,係去除第1纖維。於圖1至圖3中,網目之形狀係示意性地表示。   [0029] 拔蝕加工布帛係指藉由拔蝕加工所形成的布帛,亦稱拔蝕布。拔蝕加工係一種對組合:藉由拔蝕劑而溶解或分解之纖維、與未藉由拔蝕劑而溶解或分解之纖維的布帛的既定區域,塗佈拔蝕劑而去除其中一種纖維的加工法。   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纖維為藉由拔蝕溶解或分解之纖維;第2纖維為未藉由拔蝕而溶解或分解之纖維。此外,第1纖維可包含多種纖維,或第2纖維可包含多種纖維。   [0030] 於此,圖4(a)~(d)表示使用第1纖維及第2纖維形成為稠密的網目狀之布帛的實例。圖4為表示將第1纖維及第2纖維編織成稠密的網目狀之布帛的平面圖。由圖可知,在由第2纖維12所構成的稀疏網目之間,編入第1纖維10而形成稠密的網目。   藉由對此種稠密的網目狀之布帛的既定區域塗佈拔蝕劑,來去除第1纖維10,可形成具有稠密的網目狀之區域及稀疏的網目狀之區域的拔蝕加工布帛。此外,圖4(a)~(d)所示布帛僅為一例,第1纖維10及第2纖維12可使用編成其他任意圖型的布帛。   [0031] 於本實施形態中,係藉由對屬於稀疏的網目區域6之區域塗佈拔蝕劑(視需求進行加熱),來去除經塗佈之區域的第1纖維,而形成如圖1至3所示之具備稠密的網目區域4及稀疏的網目區域6的底布8。   [0032] 如以上方式所形成的拔蝕加工布帛,在第1纖維之塗佈有拔蝕劑的區域與未塗佈有拔蝕劑的區域之邊界,不易發生纖絲的散開,交界極為鮮明。尤其是,較佳以在編組織、織組織之設計,即使一部分的絲線溶解(或被分解)也不易綻開之構造的組織來形成。   於所形成之底布8,在稠密的網目區域4及稀疏的網目區域6之邊界部,由於未有傳統上縫製分髮部與網目部時所形成的纖維結,使用底布8之假髮,可實現不會有穿戴者的頭部碰到結點而感到有異樣或不適的情形,穿戴舒適性優良之假髮。   [0033] 於圖1至圖3所示之所有實施形態中,稠密的網目區域4係配置於分髮部。此種假髮底網2,可對稀疏的網目區域6之纖絲黏結假毛髮,而且,對於分髮部之稠密的網目區域4之纖絲,亦可黏結視髮際需要的量之假毛髮。此時,由於在分髮部配置稠密的網目區域4,穿戴假髮不會很顯眼,可獲得更自然的外觀。   [0034] 再者,亦可將配置於分髮部之稠密的網目區域4著色成與頭皮近似的顏色;此時,可獲得更自然的外觀。此外,亦可將底布8全體著色成與頭皮近似的顏色,當底布8的至少一部分著色成與穿戴者之頭皮近似的顏色時,假髮底網2與背景融為一體,可獲得視覺上無異樣的自然外觀。   [0035] 於圖2及圖3所示之其他實施形態中,稠密的網目區域4不僅配置於分髮部,亦配置於底布8之鑲邊部。藉此,可增加底布之鑲邊部的強度,而能夠提供變形較少且耐久性優良的假髮底網2。   [0036] 於圖3所示之其他實施形態中,在配置有稠密的網目區域4的底布8之鑲邊部,係進一步縫上補強構件20。除藉由稠密的網目區域4來提升強度外,再藉由補強構件20提升強度,由此可提供變形更少且耐久性優良的假髮底網2。   作為補強構件20,可使用網目更稠密的布狀構件。而且,可藉由縫上較粗的絲線來作成補強構件,也可使用其他的任意構件作為補強構件。   [0037] 於圖1至圖3所示實施形態中,皆表示全頂假髮用之假髮底網,但不限定於此,亦可為部分假髮用之假髮底網。又,於圖1至圖3所示實施形態中,係將稠密的網目區域4配置於分髮部或底布之鑲邊部,但不限定於此,可視用途而定配置於其他的任意位置。   [0038] 如以上所述,本發明實施形態之假髮底網2係具備底布8,此底布8為拔蝕加工布帛,且具有:稠密的網目區域4,係由包含第1纖維10及第2纖維12的2種以上之纖維所形成;及稀疏的網目區域6,係由稠密的網目區域4去除第1纖維10。   [0039] 從而,由於可藉由1片拔蝕加工布帛,而獲得稠密的網目區域4及稀疏的網目區域6,而能夠抑制在網目密度不同的區域之邊界的高低差。從而,穿戴時在穿戴者的頭部與假髮底網之間不易發生錯位,穿戴舒適性優良。又,藉由拔蝕加工,而不需要繁複的撚合步驟等,能以低成本容易地形成假髮底網。   [0040] <布帛>   作為本發明所使用之布帛,可舉出編物、織物。作為編物,可舉出例如平紋針織、羅紋針織及雙反面編織等的緯編、特里科編織、經絨組織編及緞紋組織編等的經編。作為織物,可舉出例如平紋織、斜紋織及緞紋織等。惟,不限定於此。此等當中,基於具有伸縮性,且重視合宜的透明感及穿戴舒適度之觀點,較佳使用編物。   又,由於可彈性地設計組織,因此,較佳使用組合2種以上之組織而成的複合組織。   [0041] 再者,就第1纖維之組織而言不予限定,較佳使用可整面均等地針織而成的梳櫛經平組織(Denbigh stitch)。就第2纖維,可藉由交編、交織、混紡、混纖或交撚等方法來組合。其中,較佳使用採交編及交織之組合,其可提升拔蝕後之強度,而且可更明確地形成稀疏部及稠密部。   此外,就第2纖維之組織,為提高耐久性,較佳以編組織之緞紋組織編或重經編(two needle stitch)針織而成。再者,較佳使用採用可提升伸縮性的交編之組合。   [0042] 此外,較佳的是第1纖維為20~75重量%、第2纖維為25~80重量%,更佳的是第1纖維30~70重量%、第2纖維30~70重量%。   又,若第1纖維為20重量%以上,亦即第2纖維為80重量%以下,於拔蝕之際可確保布帛之形態。   又,若第1纖維為75重量%以下,亦即第2纖維為25重量%以上,則容易確保假髮底網材本身的強度。   [0043] 稀疏的網目區域6之開口率較佳為20~90%,更佳為50~80%。開口率若為90%以下,可確保看起來極自然的植髮面積。又,開口率若為20%以上,則可獲得充分的透氣性,不會感到悶熱,戴起來能更舒適。   [0044] <第1纖維之絲線>   第1纖維的單絲纖度較佳為1~4分特,更佳為1~3分特。單絲纖度若為4分特以下,可充分地獲得柔軟性,於溶解或分解時可減少不均度。單絲纖度若為1分特以上,可獲得充分的柔軟性,使穿戴者戴起來更舒適。   [0045] 就第1纖維的總纖度,較佳為11~110分特,若為33分特以下則更佳,可充分地獲得柔軟性,於第1纖維的溶解或分解時可減少不均度,而使穿戴者戴起來更舒適。又,第1纖維之總纖度若為11分特以上,則可獲得充分的強度,得以減少生產時的破損、裂開等。   [0046] <第2纖維之絲線>   第2纖維的單絲纖度較佳為1~9分特,更佳為1~6分特。單絲纖度若為6分特以下,可充分地獲得柔軟性,使穿戴者戴起來更舒適。又,單絲纖度若為1分特以上,在經拔蝕加工之稀疏的網目區域6亦可獲得充分的強度。   [0047] 又,就第2纖維的總纖度,較佳為20~100分特。第2纖維的總纖度若為100分特以下,則較薄且輕,可更充分地獲得柔軟性,而使穿戴者戴起來更舒適。又,第2纖維的總纖度若為20分特以上,則可減少因外在應力而發生斷絲的情形。   [0048] <拔蝕劑及第1、第2纖維的種類>   第1纖維只要是藉由拔蝕加工而經拔蝕的纖維,亦即以拔蝕劑予以溶解或分解的纖維,則不特別限定。可基於所用拔蝕劑的種類來決定第1纖維。   舉例而言,當拔蝕劑為包含胍弱酸鹽、氫氧化鈉、鹼金屬氫氧化物、鹼土氫氧化物等的鹼性水溶液時,作為第1纖維,可例示鹼性溶解性之陽離子可染聚酯纖維等。   此時,作為第2纖維,可使用尼龍系纖維、普通聚酯系纖維、聚胺基甲酸酯系纖維、棉、嫘縈用之纖維素系纖維、及此等複合而成之纖維。   [0049] 當拔蝕劑為包含酚類、醇類、硫酸鋁、酸性硫酸鈉等的酸性水溶液時,作為第1纖維,可例示嫘縈、Bemberg(註冊商標)、萊賽爾纖維、棉、麻、乙酸酯纖維等的纖維素系纖維、尼龍6、尼龍66等的尼龍系纖維等。   此時,作為第2纖維,可使用此等纖維以外的纖維,即聚酯系纖維、聚胺基甲酸酯系纖維、羊毛、絲等的動物系天然纖維等。   [0050] 當拔蝕劑為水時,作為第1纖維,可例示維尼綸等的水溶性纖維。此時,作為第2纖維,可使用水溶性纖維以外的纖維。   [0051] 就第1纖維、第2纖維及拔蝕劑之組合,第1纖維為陽離子可染聚酯纖維、第2纖維為尼龍6或尼龍66,作為拔蝕劑較佳使用鹼性水溶液。根據此種構成,即使以鹼性水溶液進行處理,非待拔蝕之第2纖維的強度也不會降低,於稀疏的網目區域6可減少破損等。又,就纖維種類而言,透過使用聚酯系纖維及尼龍系纖維,於耐久性方面亦為優良者。   [0052] 對纖維進行著色時,以酸性染料與分散染料、或陽離子染料則更容易實施分別染色。再者,使用鹼性水溶液作為拔蝕劑時,以容易形成獲得之疏密分布,且於環境及安全性優良而言,較佳為胍弱酸鹽。其中,基於與氫氧化鈉等的其他強鹼相比,水溶液的pH為10~13而極低,顧及作業之安全性或不易腐蝕裝置,或者對將纖維著色時所使用之色素的影響較少等觀點,特佳為胍碳酸鹽。   [0053] 此外,藉由胍碳酸鹽來分解陽離子可染聚酯纖維,茲認為是因為在賦予胍碳酸鹽後所進行之熱處理之步驟中,胍碳酸鹽會藉由分解成尿素與氨而轉變為強鹼之故。   [0054] (本發明實施形態之假髮底網之製造方法的說明)   其次,一邊參照圖5,一邊進行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假髮底網之製造方法的說明。圖5為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假髮底網之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0055] 於圖5中,首先準備由包含第1纖維及第2纖維的2種以上之纖維所形成的布帛(步驟S1)。此時,可製造所要之布帛,也可使用已上市之布帛。其次,將可溶解或分解第1纖維且不會溶解或分解第2纖維的拔蝕劑塗佈於布帛的一部分區域(例如分髮部),並視需求將布帛加熱,而將第1纖維溶解或分解(步驟S2)。   [0056] 於步驟S2中,例如,可藉由噴墨方式將拔蝕劑塗佈於布帛的一部分區域。採噴墨方式,由於可塗佈成複雜且微細的形狀,而能夠獲得具有配合用途之最佳疏密圖型的底布。再者,採用噴墨方式,亦可於同一步驟實施布帛的著色,可有助於製造步驟的簡化及製造成本的降低。   惟,拔蝕劑之塗佈非僅為使用噴墨方式之情形,例如,亦可採用以絲網為主之網版式或滾筒式的印刷裝置。   [0057] 如上述,當拔蝕劑為如胍碳酸鹽之化合物時,於步驟S2中,為使第1纖維分解,而將布帛加熱既定時間。   [0058] 步驟S2後,將布帛洗淨,而去除經溶解或分解之第1纖維(步驟S3)。藉此,可獲得屬拔蝕加工布帛的底布8,其具有:稠密的網目區域4,係由包含第1纖維及第2纖維的2種以上之纖維所形成;及稀疏的網目區域6,其與稠密的網目區域相比,係去除第1纖維。藉由以上步驟,可製造上述之實施形態之假髮底網2。   [0059] 如以上所述,於本實施形態中,係藉由使用拔蝕劑的拔蝕加工,不需要繁複的撚合步驟等,以簡易的步驟即可獲得稠密的網目區域4及稀疏的網目區域6,而能以低成本容易地製造假髮底網2。   [0060] (實施例的說明) <假髮底網>   將如以上方式所製造的假髮底網之實施例示於圖6。圖6為表示本發明之假髮底網之實施例的立體圖(照片)。於圖6所示實施例中,稠密的網目區域4係配置於分髮部及底布之鑲邊部。   [0061] <假髮>   藉由對構成假髮底網2的網目之纖絲黏結假毛髮,可製造假髮。作為假毛髮,可使用人髮,亦可使用合成纖維製之人造毛髮。要對纖絲黏結假毛髮,可採用已知的任意集束方法。   [0062] 將如以上方式對圖6所示假髮底網2植入設置假毛髮32而成之假髮30之實施例示於圖7。圖7為表示本發明之假髮之實施例的平面圖(照片)。   本發明之假髮,理所當然者,可發揮上述之任意作用效果。   [0063] 業已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惟,就揭示內容,可於構造之細部加以變化,實施形態中的要素之組合或順序之變化等,可於不悖離所請求之本發明的範圍及思想的情況下來達成。
[0064]2‧‧‧假髮底網4‧‧‧稠密的網目區域6‧‧‧稀疏的網目區域8‧‧‧底布10‧‧‧第1纖維12‧‧‧第2纖維20‧‧‧補強構件30‧‧‧假髮32‧‧‧假毛髮
[0012]   圖1為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假髮底網的平面圖。   圖2為表示本發明其他實施形態之假髮底網的平面圖。   圖3為表示本發明其他實施形態之假髮底網的平面圖。   圖4為表示將第1纖維及第2纖維編織成稠密的網目狀之布帛的平面圖。   圖5為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假髮底網之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圖6為表示本發明之假髮底網之實施例的立體圖(照片)。   圖7為表示本發明之假髮之實施例的平面圖(照片)。
2‧‧‧假髮底網
4‧‧‧稠密的網目區域
6‧‧‧稀疏的網目區域
8‧‧‧底布

Claims (7)

  1. 一種假髮底網,其特徵為具備底布,此底布為拔蝕加工布帛,且具有:稠密的網目區域,係由包含第1纖維及第2纖維的2種以上之纖維所形成;及稀疏的網目區域,其與前述稠密的網目區域相比,係去除前述第1纖維;   前述第1纖維的單絲纖度為1~4分特,前述第2纖維的單絲纖度為1~6分特。
  2. 如請求項1之假髮底網,其中在前述稠密的網目區域及前述稀疏的網目區域之邊界部不具有纖維結。
  3. 如請求項1之假髮底網,其中前述稠密的網目區域係配置於分髮部。
  4. 如請求項1之假髮底網,其中前述稠密的網目區域係配置於前述底布之鑲邊部。
  5. 如請求項1之假髮底網,其中前述底布的至少一部分係著色成與穿戴者之頭皮近似的顏色。
  6. 一種假髮,其特徵為對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假髮底網植入設置假毛髮而成。
  7. 一種假髮底網之製造方法,其為製造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假髮底網的方法,其特徵為包含:   步驟1,係準備由包含第1纖維及第2纖維的2種以上之纖維所形成的布帛;   步驟2,係將可溶解或分解前述第1纖維且不會溶解或分解前述第2纖維的拔蝕劑塗佈於前述布帛的一部分區域,並視需求將前述布帛加熱;及   步驟3,係於步驟2後,將前述布帛洗淨,而去除經溶解或分解之前述第1纖維。
TW106135293A 2016-10-17 2017-10-16 假髮底網、假髮及假髮底網之製造方法 TWI7137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03726A JP6177407B1 (ja) 2016-10-17 2016-10-17 かつらベース、かつら及びかつらベースの製造方法
JP2016-203726 2016-10-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8838A TW201818838A (zh) 2018-06-01
TWI713792B true TWI713792B (zh) 2020-12-21

Family

ID=59559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5293A TWI713792B (zh) 2016-10-17 2017-10-16 假髮底網、假髮及假髮底網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246727A1 (zh)
EP (1) EP3527093A4 (zh)
JP (1) JP6177407B1 (zh)
CN (1) CN109843103A (zh)
CA (1) CA3040822A1 (zh)
SG (1) SG11201903416RA (zh)
TW (1) TWI713792B (zh)
WO (1) WO20180742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78627B1 (ja) * 2021-06-17 2021-12-08 株式会社アデランス かつら及び増毛部材
CN115506047B (zh) * 2022-08-19 2023-08-22 邵阳深镁科技时尚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假发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7583A (zh) * 1998-10-14 2001-03-14 旭土建株式会社 立体构造状网状织物及使用该网状织物的复合构造材料
JP2015137425A (ja) * 2014-01-20 2015-07-30 株式会社アートネイチャー かつらベースの製造方法
WO2016117000A1 (ja) * 2015-01-19 2016-07-28 国子 荒川 インナーキャップ
TW201633938A (zh) * 2015-01-28 2016-10-01 Aderans Kk 假髮底網以及假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027120T2 (de) * 1990-02-26 1996-10-31 Masakatsu Takahashi Perückenähnlicher hut zur kühlung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desselben
JP3019231U (ja) * 1995-02-09 1995-12-12 株式会社アートヘアー かつら
JP2881400B2 (ja) * 1996-02-28 1999-04-12 株式会社ダイヤモンド・ライフ カツラ
JP2006070392A (ja) * 2004-09-02 2006-03-16 Aderans Co Ltd かつら用ネット
JP2008038332A (ja) * 2006-07-13 2008-02-21 Seiren Co Ltd 抜蝕加工カーテン用布帛
JP5221905B2 (ja) * 2007-03-26 2013-06-26 株式会社アートネイチャー かつらベース及びかつら
CN101156717A (zh) * 2007-06-19 2008-04-09 青岛新特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头皮表层无毛发结扣的假发及其制造方法
ES2332254B1 (es) * 2008-01-23 2010-10-25 Juan Manuel Aloy Font Tejido y procedimiento de obtencion del mismo.
CN203789219U (zh) * 2014-04-23 2014-08-27 许先锋 假发网底
JP2016017245A (ja) * 2014-07-08 2016-02-01 株式会社クラレ 消臭性を有するエチレン−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繊維および糸、並びに繊維製品
CN104332795B (zh) * 2014-09-26 2017-02-01 中南大学 一种金属纤维电刷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7583A (zh) * 1998-10-14 2001-03-14 旭土建株式会社 立体构造状网状织物及使用该网状织物的复合构造材料
JP2015137425A (ja) * 2014-01-20 2015-07-30 株式会社アートネイチャー かつらベースの製造方法
WO2016117000A1 (ja) * 2015-01-19 2016-07-28 国子 荒川 インナーキャップ
TW201633938A (zh) * 2015-01-28 2016-10-01 Aderans Kk 假髮底網以及假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27093A1 (en) 2019-08-21
JP2018066071A (ja) 2018-04-26
EP3527093A4 (en) 2020-05-13
JP6177407B1 (ja) 2017-08-09
CA3040822A1 (en) 2018-04-26
SG11201903416RA (en) 2019-05-30
US20190246727A1 (en) 2019-08-15
TW201818838A (zh) 2018-06-01
WO2018074277A1 (ja) 2018-04-26
CN109843103A (zh) 2019-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57973B1 (ko) 레이스 편물의 제조 방법 및 레이스 편물
CN106435916A (zh) 水溶性维纶无捻纱或弱捻纱多层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JP5342974B2 (ja) 経編地及び筒状経編地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5063870B (zh) 一种具有不同弹性分区的针织面料
TWI713792B (zh) 假髮底網、假髮及假髮底網之製造方法
CN102517789A (zh) 一种无缝不勾丝的经编连裤袜的织造方法
CN108642639A (zh) 一种具有光变叠影功能的弹性织带及其制备方法
CN211446082U (zh) 一种超轻成形双面针织校服面料
CN202925258U (zh) 纬编针织两面提花盖毯织物
TWM500777U (zh) 透氣圓編織物
CN218147199U (zh) 一种超级闪光金银线针织面料
JP2001303415A (ja) 筒状編地
CN211446104U (zh) 一种经编任意裁的透气弹性网孔织物
CN210085710U (zh) 一种不易卷边和任意裁面料
KR101093289B1 (ko) 가발용 망사직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3249850A (zh) 水溶纱在经编机上的新应用工艺及其针织产品
JP6293965B1 (ja) 編レース
JP6302608B1 (ja) ビジネスシャツ用編地
CN107299452B (zh) 一种仿丝绸针织面料
CN216404675U (zh) 一种环保亲肤针织面料
CN110344165A (zh) 单面网眼大眼布的加工工艺
CN213861048U (zh) 女式蕾丝花边面料
KR100957451B1 (ko) 불규칙한 이색조의 편직물 및 그 직조방법
CN215828981U (zh) 一种磨毛扎染针织面料
CN213675768U (zh) 一种超柔软增白无纺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