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0149B - 晶體振子 - Google Patents
晶體振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10149B TWI710149B TW106128230A TW106128230A TWI710149B TW I710149 B TWI710149 B TW I710149B TW 106128230 A TW106128230 A TW 106128230A TW 106128230 A TW106128230 A TW 106128230A TW I710149 B TWI710149 B TW I71014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rystal
- excitation
- electrode
- crystal piece
- pie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ezo-Electric Or Mechanical Vibrators, Or Delay Or Filter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晶體振子,在晶體片的表面與背面具備激振用電極,且以厚度切邊模式振動,在所述晶體振子中,以所述表面的所述激振用電極的邊緣的位移分佈、與所述背面的所述激振用電極的邊緣的位移分佈相同的位置關係,來將所述激振用電極設置於所述晶體片。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以厚度切邊模式(thickness-shear mode)振動的晶體振子。
作為以厚度切邊模式振動的晶體振子,已知有以AT切割晶體振子及SC切割晶體振子為代表的所謂二次旋轉晶體振子。這些晶體振子是高度情報通訊社會必需的電子零件,因此,正從各個方面努力進行特性改善。
作為特性改善的一個方法,有著眼於設在晶體片兩面的激振用電極的方法。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下述結構:為了控制頻率溫度特性,使設在AT切割晶體片的兩主面的激振用電極,在晶體的X軸方向上相對地錯開規定量。而且,在專利文獻2中記載了下述結構:在利用導電性接著劑來支撐AT切割晶體片的一端的表面安裝型元件(Surface-Mount Devices,SMD)結構的晶體振子中,為了減輕導電性接著劑的影響,使設在晶體片的表面與背面的激振用電極中的下表面側的激振用電極,較上表面側的激振電極朝遠離導電性接著劑的位置錯開。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WO98/4722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4-42084號公報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但是,著眼於激振用電極的晶體振子的特性改善方法尚隱藏著可能性。 本申請是有鑑於此點而完成,因而,本申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新穎的激振用電極結構的晶體振子,該新穎的激振用電極結構能夠實現以厚度切邊模式振動的晶體振子的特性改善。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為了達成該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晶體振子,在晶體片的表面與背面具備激振用電極,且以厚度切邊模式振動,所述晶體振子的特徵在於, 以下述位置關係來將所述激振用電極設置於晶體片的表面與背面,即,所述主面的激振用電極的邊緣(edge)的位移分佈與所述背面的激振用電極的邊緣的位移分佈相同。
當實施本發明時,晶體片採用將晶體的Y'軸方向設為厚度,將晶體的X'-Z'面設為主面的晶體片。並且,設在該晶體片的表面與背面(即主面)的激振用電極的平面形狀相同且大小相同,並且,當將設在正(plus)Y'面的激振用電極定義為第1激振用電極、設在負(minus)Y'面的激振用電極定位為第2激振用電極時,第2激振用電極相對於第1激振用電極可設在滿足以下關係的位置。 (1)使第1激振用電極沿著晶體的X'軸朝正X'方向移動以T・tanα給出的距離dx(參照圖1A~圖1C), (2) 使第1激振用電極沿著晶體的Z'軸朝負Z'方向移動以T・tanβ給出的距離dy(參照圖1A~圖1C), (3)將依照所述(1)、(2)而移動後的狀態投影到負Y'面上的位置。
此處,T是指該晶體片的厚度。而且,α、β是指根據晶體片的切割種類SC切割、IT切割等)而預先決定的角度。並且,α是以該晶體片的Z'軸為旋轉軸的角度(參照圖1B),β是以該晶體片的X'軸為旋轉軸的角度(參照圖1C)。在以下的說明中,角度α、β的正負是以晶體片的正Z'面、正X'面來分別考慮(圖1B、圖1C)而將逆時針方向設為正、順時針方向設為負。這些正、負決定表面與背面的激振用電極的偏移方向。另外,若是晶體片如SC切割等般為二次旋轉晶體振子的情況,則角度α、β是針對C模式、B模式分別預先決定的範圍的角度。
而且,所述X'軸、Z'軸是指通過相對於晶體的晶軸即X軸、Y軸而以該晶體片的切斷角度φ或θ來旋轉所產生的軸。即,例如若是如AT切割晶體片般僅進行一次旋轉的晶體片的情況,則是指經過該一次旋轉後的軸,而且,例如若是如SC切割般進行二次旋轉φ、θ的晶體片的情況,則是指經過該二次旋轉後的軸。但是,撇號“'”並非是指旋轉次數。即,在如AT切割晶體片的情況般,僅有繞X軸的旋轉而無繞Z軸的旋轉的情況下,此處也會附上撇號“'”而以X'、Y'、Z'來表示。在二次旋轉晶體片的情況下,也會附上一個撇號“'”來表示。
而且,本發明優選適用於平板的晶體片,即厚度在整個晶體片區域中實質上均勻的晶體片。然而,對於平凸(plano convex)形狀的晶體片也可適用。當將本發明適用於平凸型晶體片時,晶體片的厚度T設為該晶體片的厚度為最厚的部位的厚度,適用所述(1)、(2)、(3)的條件。另外,當將本發明適用於平凸型晶體片時,與適用於平板的情況相比,會產生晶體片單面曲面的影響,但由於該曲面的曲率與晶體片的厚度T相比足夠大,因此即使直接適用所述(1)~(3)的條件,也能夠獲得本發明的效果。 另外,當實施本發明時,激振電極的平面形狀可設為任意。然而,優選的是,激振電極的平面形狀可設為橢圓形狀。並且,根據晶體片的切割種類,可將橢圓電極的橢圓比率設為規定範圍,且使橢圓電極相對於晶體片而在規定範圍內進行面內旋轉而設。其中,該較佳例中所說的橢圓,當然包括從一平面上的兩定點計起的距離之和為固定的正橢圓,也包括儘管形狀與正橢圓存在少許變形,但也呈現與本發明同等效果的大致橢圓。例如,儘管與正橢圓存在少許變形但長軸、短軸可定義的形狀,包含在本發明中所說的橢圓內。 而且,當實施本發明時,可在設在晶體片的表面與背面的激振用電極中的至少一個的緣部設置傾斜部,該傾斜部是該激振用電極朝向該激振用電極的端部而厚度減小,且為規定尺寸(傾斜寬度)。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晶體振子,使表面與背面的激振用電極以規定關係錯開。因此,能夠實現在表面與背面的激振用電極邊緣處的位移分佈相同的狀態下振動的晶體振子。因而,與表面與背面的激振用電極邊緣處的位移分佈不同的情況相比,容易抑制邊緣處的無用模式(寄生(spurious))的產生,因此難以引起振動時的損失。換言之,根據本發明的晶體振子,激振電極呈無浪費地配置在晶體片的表面與背面的各自存在振動位移分佈(振動能量)的區域的狀態,因此可實現晶體振子的特性改善。
以下,參照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晶體振子的實施方式。另外,用於說明的各圖只不過以能夠理解本發明的程度概略性地表示。而且,在用於說明的各圖中,對於同樣的結構成分,有時也標注相同的編號來表示,並省略其說明。而且,以下說明中所述的形狀、尺寸、材質等,不過是本發明範圍內的較佳例。因而,本發明並不僅限定於以下的實施方式。
1.第1實施方式 1-1.第1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的結構 圖1A~圖1C是第1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的、尤其著眼於晶體片11的說明圖。詳細而言,圖1A是晶體片11的平面圖,圖1B是沿著圖1A中的P-P線的晶體片11的剖面圖,圖1C是沿著圖1A中的Q-Q線的晶體片11的剖面圖。
第1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具備:晶體片11、以及設在晶體片11的表面與背面的激振用電極13a、13b。並且,以成為下述位置關係的方式,將這些激振用電極13a、13b設於晶體片11的表面與背面(即,主面),即,晶體片11的主面中的其中一面(即,表面)的激振用電極13a邊緣處的位移分佈,與晶體片11的主面中的另一面(即,背面)的激振用電極13b邊緣處的位移分佈相同。 晶體片11是以厚度切邊模式振動的各種晶體片。具體而言,可列舉AT切割晶體片、被稱作所謂的二次旋轉振子的SC切割晶體片、M-SC切割晶體片、IT切割晶體片。以下說明中的詳細模擬等是通過M-SC切割晶體片來進行。所謂M-SC切割,是指如下所述的晶體片,即,將晶體原石以晶體的Z軸為旋轉軸而旋轉24°±1°的範圍的規定角度φ,進而,以此處產生的X'軸為旋轉軸而旋轉34°±1°的範圍的規定角度θ而切出的晶體片。因而,該晶體片11是將晶體的Y'軸方向設為厚度,將晶體的X'-Z'面設為主面的晶體片的一種。
接下來,對激振用電極13a、13b的具體結構進行說明。激振用電極13a、13b採用:平面形狀相同且大小相同的激振用電極。當然,所謂平面形狀相同、大小相同,只要是實質上相同即可,也可存在因製造精度等引起的少許差異。並且,當將設在晶體片11的正Y'面的激振用電極定義為第1激振用電極13a、設在晶體片11的負Y'面的激振用電極定義為第2激振用電極13b時,第2激振用電極13b相對於第1激振用電極13a而設在滿足以下(1)、(2)、(3)的關係的位置。另外,下述式中的T為晶體片的厚度。而且,角度α、β是後述的規定角度。 (1)使第1激振用電極13a沿著晶體的X'軸朝正X'方向移動以T・tanα給出的距離dx(參照圖1B), (2)使第1激振用電極13a沿著晶體的Z'軸朝負Z'方向移動以T・tanβ給出的距離dy(參照圖1C), (3)將依照所述(1)、(2)而移動後的狀態投影到負Y'面上的位置(參照圖1A)。 因此,如圖1A所示,從第1激振用電極13a所見的第2激振用電極13b是相對於第1激振用電極13a,而設在朝晶體片11背面的正X'方向且負Z'方向偏移規定距離的位置。
根據本申請發明人基於有限元素法的模擬已判明:通過將所述(1)、(2)式中所示的角度α、β設為規定角度,從而能夠將第1激振用電極及第2激振用電極配置為:第1激振用電極13a邊緣處的位移分佈與第2激振用電極13b邊緣處的位移分佈成為相同的位置關係。並且判明:角度α、β在晶體片的每個切割種類,而且在所利用的每個振動模式中,具有適當的值。將其結果示於下述表1。
1-2.第1實施方式的角度α、β的研究例 表1中表示了規定角度α、β與它們的容許範圍。因此,接下來說明與角度α、β處於規定範圍為佳的方面相關的模擬例。由於晶體是各向異性材料,因此,已知的是:以厚度切邊模式振動的晶體振子中,介質內的彈性波的相位速度的方向與能量速度的方向(能流(power flow)方向)不同。因而認為,晶體振子振動時的晶體片的表面與背面的振動位移,在表面與背面並非處於相同位置。本申請的發明人認為,此種狀態的晶體片中,不優選使同一形狀、同一尺寸的激振用電極在晶體片的表面與背面正對。
因此,如圖2所示,作為基於有限元素法的模擬模型(simulation model),設定在晶體片11的表面與背面設有同一平面形狀、同一尺寸的第1激振用電極13a及第2激振用電極13b的模型。進而,通過有限元素法,算出第1激振用電極13a及第2激振用電極13b各自的邊緣位置、即沿著激振用電極邊緣的各處的振動位移。進而,分別算出相對於第1激振用電極13a而使第2激振用電極13b的位置錯開時的所述振動位移。另外,激振用電極邊緣的各位置如圖2所示,設為以角度γ來指定的邊緣上的位置、即0°的位置、…、180°的位置、…等。
圖3A~圖5B是表示通過所述模擬而求出的位移分佈。其中,這些圖是使用M-SC切割晶體片作為晶體片、且為C模式下的振動時的模擬結果。在圖3A~圖5B中,橫軸是以所述角度γ來指定的激振用電極的邊緣位置,縱軸是模型的晶體片振動時的位移。另外,位移是以根據最大位移而標準化所得的值來表示。而且,在圖3A~圖5B中,以○描繪(plot)的特性圖是第1激振用電極13a邊緣的位移分佈,以+描繪的特性圖是第2激振用電極13b邊緣的位移分佈。其中,根據發明人對各種模擬的編組結果而判明,M-SC切割時的角度β在0.2°附近為佳,因此,圖3A~圖5B所示的結果中,表示了在將角度β固定為0.2°的條件下,將角度α改為35°、30°、25°、20°、15°、0°時的第1激振用電極及第2激振用電極邊緣的位移分佈。 而且,圖6是對圖3A和圖3B、圖4A和圖4B、圖5A和圖5B的結果的要點進行歸納總結的圖。具體而言,對於改變了角度α的所述六種模擬,分別以將邊緣的相同位置處的位移之差遍及到整個邊緣而累計所得的累計值,來表示第1激振電極邊緣處的位移分佈與第2激振電極邊緣處的位移分佈的差異。因而,該累計值越小,表示表面與背面的激振電極邊緣處的位移分佈的一致程度越高。
通過比較圖3A~圖5B並根據圖6可知的是,若改變角度α,則第1激振用電極13a邊緣處的位移分佈與第2激振用電極13b邊緣處的位移分佈發生變化。並且,可知的是,在角度α=25°的情況(參照圖4A)下,第1激振用電極13a邊緣處的位移分佈與第2激振用電極13b邊緣處的位移分佈最為一致。根據包含本模擬的、發明人所實施的多個模擬結果,可知的是,在M-SC切割的情況下且C模式的情況下,當角度α=25°附近且角度β=0.2°附近時,第1激振用電極及第2激振用電極邊緣處的位移分佈最為一致。並且,尤其根據圖6可知的是,若考慮晶體振子的特性改善效果,則角度α為-20~-30°即α=25±5°為佳,更優選的是,α=25±3°為佳。而且,對於β可知的是,β=0±5°為佳,更優選的是,β=0±3°為佳。而且,根據同樣的模擬結果可知的是,在M-SC切割的情況下且B模式的情況下,對於角度α、角度β而言,α=-6±5°、β=-17±5°為佳,更優選的是,α=-6±3°、β=-6±3°為佳。
作為其他晶體片,對SC切割、IT切割、AT切割也與所述同樣地進行模擬,算出這些晶體片中的角度α、角度β的優選值。將其結果與所述M-SC切割的結果一同示於下述表2。
[表2] 表2:模擬條件及由此提取的規定角度α、β的示例
而且,對於SC切割、IT切割、AT切割各自的角度α、角度β的容許範圍,根據模擬結果可判明,如所述表1所示,為各規定值±5°為佳,更優選的是,為規定值±3°為佳。
2.第2實施方式 第1實施方式中,通過使表面與背面的激振用電極以所述(1)~(3)所示的規定的位置關係而錯開,從而可使表面與背面的激振用電極邊緣處的位移分佈相同或接近。然而,根據發明人的進一步研究已判明優選的是:使表面與背面的激振用電極以規定的位置關係而錯開,並且將激振電極的平面形狀設為橢圓形狀,且根據晶體片的切割種類來將橢圓電極的橢圓比率設為規定範圍,且設為使橢圓電極相對於晶體片而在規定範圍內進行面內旋轉。如此,雖詳細情況後述,但已判明,激振用電極邊緣處的位移,易成為與邊緣的各處相同或接近的值。即,已判明,激振用電極邊緣處的位移分佈易變得平坦。該第2實施方式為該例。
圖7A、圖7B是其說明圖。該第2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中,設於晶體片11的第1激振用電極13a、第2激振用電極13b各自是平面形狀為橢圓形狀且有規定的橢圓比率,且相對於晶體片而在規定的角度範圍內進行面內旋轉,且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地以規定關係(1)~(3)而錯開。 此處,橢圓比率或面內旋轉角度是如以下般定義。將橢圓形狀的激振電極的沿著晶體片X'軸的尺寸定義為a、沿著Z'軸的尺寸定義為b(圖7A)、橢圓比率定義為a/b。而且,橢圓形狀的激振電極相對於晶體片的面內旋轉角度定義為相對於晶體片X'軸的角度δ(圖7B)。其中,對於角度δ,如圖7B所示,在正Y'面中,將Y'軸作為旋轉軸而將朝向逆時針方向的旋轉定義為正,將朝向順時針方向的旋轉定義為負。 設定對如此般定義的橢圓比率a/b、面內旋轉角δ進行各種變更的模型,使用有限元素法,如以下般研究第1激振用電極13a及第2激振用電極13b邊緣處的位移分佈。
2-1.橢圓比率的研究 首先,如以下般研究激振用電極的橢圓比率的優選範圍。另外,模擬是將晶體片設為M-SC切割,將振動模式設為C模式的基波模式,將決定第1激振用電極13a與第2激振用電極13b的位置關係的角度α、β設為α=25.5°、β=0.2°,將激振用電極相對於晶體片的面內旋轉角δ設為δ=-9°,並對橢圓比率進行各種變更而進行。另外,所模擬的橢圓比率為1.584、1.518、1.452、1.386、1.32、1.254、1.188、1.122、1.056,當將橢圓比率1.32視為基準時,各橢圓比率相當於增20%、增15%、增10%、增5%、減5%、減10%、減15%、減20%的橢圓比率。
圖8A~圖8C、圖9A~圖9C、圖10A~圖10C是表示通過所述橢圓比率的模擬而求出的、激振用電極邊緣處的位移分佈。在圖8A~圖10C中,橫軸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是以角度γ來指定的激振用電極邊緣的位置,縱軸是模型的晶體片振動時的位移。另外,位移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是以根據最大位移而標準化所得的值來表示。而且,在圖8A~圖10C中,以○描繪的特性圖是第1激振用電極13a邊緣的位移分佈,以+描繪的特性圖是第2激振用電極13b邊緣的位移分佈。 而且,圖11是對圖8A~圖8C、圖9A~圖9C、圖10A~圖10C的結果的要點進行歸納總結的圖。具體而言,對於改變了橢圓比率的所述九種模擬,分別以不論表面與背面的全部位移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來表示第1激振用電極邊緣處的位移分佈與第2激振用電極邊緣處的位移分佈的差異。該差越小,表示表面與背面的激振電極邊緣處的位移分佈越平坦。
根據圖8A~圖10C先明確的是,通過使表面與背面的激振用電極以規定位置關係錯開的第1實施方式的效果,對於第1激振用電極13a及第2激振用電極13b各自邊緣處的位移分佈而言,即使改變橢圓比率,仍呈現相同的傾向,即兩者呈現大致正弦波狀的位移分佈。此外,若比較圖8A~圖10C,則尤其根據圖11可知的是,第1激振用電極13a及第2激振用電極13b邊緣處的位移分佈各自的平坦性,會因改變橢圓比率而變化。即,可知的是,位移分佈在橢圓比率為1.32時最為平坦(參照圖9B),若橢圓比率相對於1.32而增減,則逐漸變為正弦波狀而開始凹凸。激振用電極邊緣處的位移分佈為平坦的情況與並非如此的情況相比,可認為在無用振動的抑制等上是理想的,因此,可以說具有規定橢圓比率的激振用電極是有用的。
根據將橢圓比率1.32設為基準時的模擬結果,在為M-SC切割、以C模式振動且以基波振動的晶體振子的情況下,橢圓比率為1.32±10%的範圍為佳,更優選的是,1.32±5%的範圍為佳。按照該模擬流程,也研究了關於M-SC切割的C模式下的3倍波、5倍波和B模式下的基波、3倍波、5倍波的優選橢圓比率。將通過這些研究所確定的、各水平下的優選橢圓比率,示於下述表3的橢圓比率的欄。而且,同樣地確定SC切割、IT切割、AT切割各自的優選橢圓比率。將這些結果示於下述表4、表5、表6各自的橢圓比率的欄。而且,根據發明人的模擬結果的研究,可判定各切割種類下的激振用電極的橢圓比率的優選容許範圍為±10%,更優選為±5%。
[表3] 表3:M-SC切割時的優選橢圓比率與橢圓方向
[表4] 表4:SC切割時的優選橢圓比率與橢圓方向
[表5] 表5:IT切割時的優選橢圓比率與橢圓方向
[表6] 表6:AT切割時的優選橢圓比率與橢圓方向
2-2.激振用電極相對於晶體片的面內旋轉角度的研究 接下來,對橢圓形狀的激振用電極相對於晶體片的面內旋轉角度δ的適當範圍進行說明。 首先,在將晶體片設為M-SC切割,將振動模式設為C模式的基波模式,將決定第1激振用電極13a與第2激振用電極13b的位置關係的角度α、β設為α=25.5°、β=0.2°,將橢圓比率設為1.32的條件下,模擬結果如下。另外,模擬時的角度δ為1°、-1.5°、-4°、-6.5°、-9°、-11.5°、-14°、-16.5°、-19°。此處,對於角度δ的方向,如圖7B所示,將Y'軸作為旋轉軸而在晶體片11的正Y'面上將逆時針方向定義為正,將順時針方向定義為負。
圖12A~圖12C、圖13A~圖13C、圖14A~圖14C是表示通過所述模擬而求出的位移分佈。在圖12A~圖14C中,橫軸是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地以角度γ來指定的激振用電極邊緣的位置,縱軸是模型的晶體片振動時的位移。另外,位移是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地,以根據最大位移而標準化所得的值來表示。而且,在圖10A~圖12C中,以○描繪的特性圖是第1激振用電極13a邊緣的位移分佈,以+描繪的特性圖是第2激振用電極13b邊緣的位移分佈。 而且,圖15是對圖12A~圖12C、圖13A~圖13C、圖14A~圖14C的結果的要點進行歸納總結的圖。具體而言,對於改變了面內旋轉角度δ的所述九種模擬,分別以不論表面與背面的全部位移中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來表示第1激振用電極邊緣處的位移分佈與第2激振用電極邊緣處的位移分佈的差異。該差越小,表示表面與背面的激振電極邊緣處的位移分佈越平坦。
通過比較圖12A~圖14C可明確,而且,根據圖15可知的是,第1激振用電極13a及第2激振用電極13b邊緣處的位移分佈,會因改變橢圓的方向即角度δ而變化。即,可知的是,在M-SC切割的情況下,第1激振用電極及第2激振用電極各自邊緣處的位移分佈在δ=-9°時,與其他情況相比最為平坦,且兩者變得相同,若角度δ從-9°增減,則凹凸增加且兩者的差異也變大。因而,角度δ為-9°為佳,而且,根據發明人的模擬結果可判斷,該容許範圍為±5°,更優選為±3°為佳。按照該模擬流程,確定M-SC切割的C模式下的3倍波、5倍波、M-SC切割的B模式下的基波、3倍波、5倍波、進而SC切割、IT切割、AT切割各自的各模式及基波、3倍波、5倍波各自的優選角度δ。將這些結果示於所述表3、表4、表5、表6各自的橢圓方向的欄。另外,可判斷為,在任一情況下,橢圓的方向δ的優選容許範圍均為±5°,更優選為±3°。
3.實際的結構例 對所述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的實際的結構例進行說明。圖16A、圖16B是其說明圖。 圖16A所示的結構例是將本發明適用於引線(lead)型晶體振子20的例子,是從側面觀察晶體振子20的概略圖。該晶體振子20具備:基座(base)21、設於該基座的引線23、及設於引線前端的夾片(clip)端子25。並且,成為將晶體片11固定於夾片端子25的結構。詳細而言,在晶體片11的表面與背面,設有從激振用電極13a、13b引出的引出電極15,晶體片11在引出電極15的末端附近,利用導電性接著劑27而固定於夾片端子25。並且,實際上,為了密閉晶體片11,在基座上接合有未圖示的蓋(cap)。 圖16B所示的結構例是將本發明適用於表面安裝型晶體振子30的例子,是從上表面觀察晶體振子30的概略圖。該晶體振子30具備:陶瓷基座31、及設於該基座的支撐墊(pad)33。並且為將晶體片11固定於支撐墊33的結構。詳細而言,在晶體片11的表面與背面,設有從激振用電極13a、13b引出的引出電極15,晶體片11在引出電極15的末端附近利用導電性接著劑35而固定於支撐墊33。並且,實際上,為了密閉晶體片11,在基座上接合有未圖示的蓋構件。而且,在陶瓷基座外側底面,具備安裝端子(未圖示),該安裝端子電連接於支撐墊。 當然,這些結構例是本發明的較佳例,也可為其他結構。
4.第3實施方式(在激振用電極的緣部設置傾斜部的形態) 所述第1實施方式、第2實施方式中,激振用電極是其厚度遍及整個區域而實質上相同的結構。然而,若在激振用電極的緣部設置傾斜部,則對於無用模式的抑制更理想。該第3實施方式為該例。 圖17A、圖17B是該第3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的說明圖,是尤其著眼於第3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所具備的晶體片41的圖,圖17A是晶體片41的平面圖,圖17B是晶體片40的沿著R-R線的局部剖面圖。另外,圖17B中,為了加深對激振用電極13a、13b的傾斜部13ab、13bb的理解,將激振用電極的厚度較實際放大表示。
該晶體片41的特徵在於,設在其表面與背面的激振用電極13a、13b各自具備:主厚部13aa、13ba,以固定的厚度形成;以及傾斜部13ab、13bb,形成在這些主厚部的周圍,且以從與主厚部相接的部分直至激振用電極的最外周而厚度逐漸變薄的方式形成。另外,主厚部13aa、13ba的厚度為固定是指:容許因製造上不可避免的變動造成的不均。 在該例的情況下,傾斜部13ab包含四階的階差。並且,從主厚部13aa側直至激振用電極13a的最外周為止的寬度即傾斜寬度形成為XA,各階差間的寬度形成為XB。即,在該例的情況下,寬度XA是形成為寬度XB的3倍的長度。主厚部13aa的厚度形成為YA。而且,傾斜部13ab的各階差的高度形成為YB。因此,厚度YA為高度YB的4倍厚度。
對於這些傾斜部13ab、13bb的效果,進行如下所述的模擬來確認。即,作為晶體片41的模擬模型,準備使用AT切割晶體片的模型與使用M-SC切割晶體片的模型這兩種模型。並且,進行將這些模型的激振用電極的主厚部13aa、13ba各自的膜厚YA設為140 nm,將主振動的頻率設為26 MHz,並使傾斜部13ab、13bb的寬度XA進行各種變化時的、基於有限元素法的模擬。 在晶體振子中,與主振動(例如C模式)一同產生無用振動,該無用振動不同於主振動且是設計上未意圖的振動。在由AT切割、M-SC切割等的晶體材料所形成且以厚度切邊振動而振動的晶體振子中,作為無用振動,尤其是因彎曲振動造成的影響大。圖18的圖表的橫軸表示以該彎曲振動的波長即彎曲波長λ而標準化的傾斜寬度。因此,對於圖18的圖表所示的傾斜寬度而言,即使在同一尺度(identical scale)下,在晶體片為AT切割或M-SC切割時,傾斜部13ab、13bb的傾斜寬度的尺寸也不同。例如,在將26 MHz的振動頻率的振動設為主振動的情況下,AT切割晶體片中的彎曲波長λ為約100 μm,M-SC切割晶體片中的彎曲波長λ為約110 μm。此時,在圖18的圖表中,以“1”表示的傾斜寬度的實際尺寸為1×λ,在AT切割晶體片的情況下,傾斜寬度為1×λ=約100 μm,在M-SC切割晶體片的情況下,傾斜寬度為1×λ=約110 μm。
圖18的圖表的縱軸表示Q值的倒數,該Q值的倒數表示主振動的振動能量的損失。而且,AT切割晶體片的模型的特性是以黑圓●來表示,M-SC切割晶體片的模型中的特性是以黑三角形▲來表示。 由圖18可知的是,兩模型中,在以彎曲波長λ而標準化的傾斜寬度為約“0.5”至“3”的範圍內,表示振動能量的損失的1/Q均較低,為3.0×10-6
(圖18中記為“3.0E-6”)以下。即,可知的是,在傾斜寬度形成為彎曲波長λ的0.5倍以上且3倍以下的長度的情況下,振動能量的損失得到抑制。尤其,兩模型中,在以彎曲波長λ而標準化的傾斜寬度為“1”至“2.5”的範圍內,1/Q的大小均低,進而,其變動也少。即,可知的是,在傾斜寬度為彎曲波長的1倍至2.5倍長度的情況下,進一步穩定而振動能量的損失變低。
在激振用電極的緣部設置傾斜部的結構,尤其適合應用於晶體片為平板狀的情況。為了實現晶體振子的特性提高,以往使用晶體片自身的邊緣區域厚度薄的所謂凸(convex)形狀的晶體片。由此,能夠封閉振動能量,抑制無用振動。然而,為了使晶體片成為凸形狀,存在耗費加工工時與成本的問題。該第3實施方式的情況下,激振用電極緣部的傾斜部起到晶體片的凸形狀的作用。因而,在針對使表面與背面的激振用電極以規定關係錯開的第1實施方式及第2實施方式中例示的本發明的結構,進一步加上所述傾斜部的結構的情況下,可進一步實現晶體振子的特性提高或成本降低。
5.第4實施方式(在單面的激振用電極的緣部設置傾斜部的形態) 所述第3實施方式中,對在表面與背面的激振用電極各自的緣部設置傾斜部的結構進行了說明。然而,在製造晶體振子時,為了調整振動頻率,會通過氬的離子束(ion beam)等來對激振用電極進行修整(trimming)。在該修整工序中,有時傾斜部會消失,由此導致振動能量的損失變大。為了避免此現象,也可不對晶體片的頻率調整面的激振用電極設置傾斜部,而僅對與頻率調整面為相反面的激振用電極設置傾斜部。該第4實施方式為該例。
圖19A、圖19B是該第4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的說明圖,是尤其著眼於第4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所具備的晶體片51的圖,圖19A是晶體片51的平面圖,圖19B是晶體片51的沿著S-S線的局部剖面圖。在該第4實施方式的情況下,成為僅有不進行晶體片的頻率調整一側的激振用電極在其緣部具有傾斜部的結構。在圖19A、圖19B的示例中,僅激振用電極13a、13b中的激振用電極13b呈具有主厚部13ba與傾斜部13bb的結構。該激振用電極13b的結構可為第3實施方式中說明的結構。即,如第3實施方式中所說明般,激振用電極13b具備:主厚部13ba,以固定的厚度YA2(第3實施方式中的YA)形成;以及傾斜部13bb,形成在該主厚部13ba周圍,且以從與主厚部相接的部分直至激振用電極的最外周而厚度逐漸變薄的方式形成,並且,傾斜寬度XA設為彎曲波長λ的0.5倍以上且3倍以下,優選的是設為1倍至2.5倍的長度。另一方面,未設傾斜部的一側的激振用電極13a的膜厚設為YA1。另外,膜厚YA1、YA2的結構的詳細將後述。將該晶體片51以激振用電極13b側成為不進行頻率調整的一側的方式,安裝於晶體振子用容器(例如參照圖16A、圖16B)中。
接下來,對於實施該第4實施方式時應留意的事項,參照圖20而在下文進行說明。 圖20是表示準備以下三種模擬模型作為模擬模型,並通過有限元素法對各模型中的主振動能量的損失(1/Q)進行分析的結果。三種中的第一種是相當於第4實施方式的晶體片51的模型,即,是僅對晶體片單面的激振用電極設有傾斜部的模型。第二種是相當於第3實施方式的晶體片41的模型,即,是對晶體片兩面的激振用電極設有傾斜部的模型。第三種是相當於第1實施方式的晶體片11的模型,即,未對晶體片的激振用電極設置傾斜部的模型。
任一模型均是將晶體材料設為M-SC切割,將所有激振用電極設為金(Au),將主振動的頻率設為30 MHz(彎曲波長λ為約95 μm),將設有傾斜部的模型中的傾斜寬度XA設為133 μm(彎曲波長λ的1.4倍)。另外,對於激振用電極的膜厚,在圖20的圖表中,橫軸表示了激振用電極13a的厚度YA1與激振用電極13b的主厚部13ba的厚度YA2。並且,在該模擬的情況下,厚度YA1與厚度YA2的合計值始終設為280 nm,在圖20中,厚度YA2隨著朝向圖表的右側而增加。而且,圖20的縱軸表示主振動(例如C模式)的振動能量的損失(1/Q)。並且,在圖20中,以黑圓●表示僅對單面的激振用電極設有傾斜部的模型的計算結果,以黑菱形◆表示對兩面的激振用電極設有傾斜部的模型的計算結果,以白四邊形□表示未對激振用電極設置傾斜部的模型的計算結果。 另外,在厚度YA1與厚度YA2的合計值始終為280 nm的條件下進行模擬的理由,是為了在晶體振子中確保所謂的能量封閉。即,欲在確保能量封閉的前提下確認本發明的效果。其中,280 nm這一值是與實施方式的晶體片的大小、形狀、頻率相應的一例。
由圖20可知的是,在僅對單面的激振用電極設有傾斜部的模型中,當厚度YA1及厚度YA2為140 nm時,表示振動能量的損失的1/Q為約5.5×10-6
(圖20的圖表中將“×10-6
”記為“E-6”)。然而,在該模型中,通過使未形成有傾斜部的激振用電極的厚度YA1變薄,取而代之,使設有傾斜部的激振用電極的厚度YA2變厚,從而1/Q下降,當厚度YA1為60 nm、厚度YA2為220 nm時,1/Q為約3.1×10-6
。即,可知的是,在僅對單面的激振用電極設有傾斜部的模型中,通過僅對單面的激振用電極設置傾斜部,並且使未設傾斜部的激振用電極的厚度變薄,從而晶體振子的損失下降。另一方面,在兩面的激振用電極具備傾斜部的模型中,即使在變更厚度YA1與厚度YA2的情況下,1/Q仍為約2.4×10-6
~約2.6×10-6
的平穩狀態,乍一看,作為特性而言較佳。然而,在兩面的激振用電極具備傾斜部的模型中,在頻率調整時會引起頻率調整面側的激振用電極的傾斜部消失的現象,因此在實際製品中無法維持該特性。而且,在兩面的激振用電極不具備傾斜部的模型中,當變更厚度YA1與厚度YA2時,隨著厚度YA2增加而1/Q變大,當厚度YA2為220 nm時,1/Q為約9.9×10-6
。即,在兩面的激振用電極不具備傾斜部的模型中,隨著YA2的厚度變厚,會產生因該激振電極緣部處的階差引起的無用模式,從而損失增加。
該第4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中的效果是基於以下理由而產生。在晶體振子中,與主振動(例如C模式)一同產生無用振動,該無用振動不同於主振動且是設計上未意圖的振動。晶體振子是用由AT切割及M-SC切割等的晶體材料所形成且以厚度切邊振動而振動的晶片形成的,在該晶體振子中,主振動以外的其他模式成為阻礙主振動的振盪的無用模式。在無用模式的振動即無用振動中,尤其是彎曲振動作為對主振動造成影響者而為人所知。對於彎曲振動而言,主要是在激振電極的端部,振動能量被轉換為彎曲振動,由此,其重疊於主振動,彎曲振動使壓電振動片整體振動,因此振動能量被保持晶體片的導電性接著劑吸收。此種彎曲振動造成的能量損失會導致振動能量的損失。 在該第4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且激振用電極的膜厚YA1、YA2均為140 nm的情況下,儘管激振用電極13b形成有傾斜部13bb,但由於激振用電極13a未形成有傾斜部,因此彎曲振動對主振動的影響得不到充分抑制,因此,損失與未設傾斜部的模型同為較大。然而,第4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中,隨著未設傾斜部的激振用電極13a的厚度YA1變薄而1/Q下降,當厚度YA1為60 nm時,損失接近對兩面的激振用電極設有傾斜部的模型。考慮這是因為:通過未設傾斜部的激振用電極的厚度YA1變薄,從而電極端部的階差的影響得以減輕,因此彎曲振動的產生得到抑制。因而,在第4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優選的是,未設傾斜部的激振用電極13b的厚度YA1是以下述情況為前提而極力地薄,即:能夠在激振用電極13b的端部抑制無用模式的誘發,且可獲得電極原本的作為導電膜的功能。已知的是,在薄膜技術中,可作為膜而成立的下限範圍為60 nm至100 nm的厚度,若考慮這一點,則優選的是:為了發揮未設傾斜部的激振用電極的功能,厚度YA1處於60 nm~100 nm的範圍,優選的是處於60 nm至80 nm的範圍。
而且,在第4實施方式的晶體片51中,晶體片51未經斜面加工或凸加工等加工,取而代之,將激振電極形成為規定的厚度,由此來封閉振動能量。以激振用電極的厚度YA1與YA2的合計厚度成為可進行振動能量封閉的膜厚的方式,來選擇未設傾斜部的激振用電極的厚度YA2為佳。具體而言,對於兩激振用電極的合計厚度,可從相對於晶體片的板厚為數%左右的值中,考慮壓電振動片的大小或頻率等來決定,例如從2%~5%中選擇為佳。 在該第4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可獲得使表面與背面的激振用電極以規定關係錯開的第1實施方式、第2實施方式中例示的本發明的效果,並且可獲得對激振用電極設置傾斜部的效果、與能夠避免該傾斜部在頻率調整時產生損傷的效果。
6.第5實施方式(也考慮到高次諧波的傾斜部的形態) 所述第3實施方式、第4實施方式中,對於傾斜部的長度即傾斜寬度XA,說明與基波相關的適當值。另一方面,作為晶體振子的用途之一,有從一個晶體振子同時輸出兩個頻率的信號的用途。例如,在國際公開第2015/133472號中記載了:從一個晶體片導出基波與高次諧波。此種晶體片中,可使用其中一個頻率作為輸出信號,使用另一個頻率作為溫度補償的傳感器(sensor)用信號,並且,由於可利用一個晶體振子來獲得兩個頻率,因此可減輕晶體片個體差異的影響等,因而理想。該第5實施方式是關於在所述第1實施方式~第4實施方式中進一步考慮到基波和高次諧波的設計的實施方式。 該第5實施方式的晶體片的特徵在於,在第1實施方式~第4實施方式的各種形態中,將對激振用電極設置傾斜部時的傾斜寬度設為如下所述的長度,即,厚度切邊振動的基波下的彎曲振動的波長即第1彎曲波長的0.84倍以上且1.37倍以下、且厚度切邊振動的3倍波下的彎曲振動的波長即第2彎曲波長的2.29倍以上且3.71倍以下。
圖21是表示用於說明該第5實施方式的效果的模擬結果的圖。具體而言,圖21是針對使用圖17A、圖17B所說明的對兩面的激振用電極設有傾斜部的模擬模型,表示將激振用電極的傾斜寬度以彎曲振動的波長而標準化所得的值、與振動能量的損失(1/Q)的關係的圖表。模擬模型表示了對於所有激振用電極由金(Au)所形成且將C模式設為主振動時的基波(頻率:30 MHz)及3倍波(頻率:90 MHz),主厚部13aa(13ba)的膜厚YA1為100 nm、140 nm、180 nm時的通過模擬得出的計算結果。
圖21的圖表的橫軸表示傾斜寬度XA(μm)。圖21的圖表的縱軸表示Q值的倒數,該Q值的倒數表示主振動的振動能量的損失。而且,在圖21中,將主厚部的厚度YA1為100 nm且以基波振盪時的晶體片的損失以空心的四邊形□來表示,將厚度YA1為140 nm且以基波振盪時的晶體片的損失以空心的三角形△來表示,將厚度YA1為180 nm且以基波振盪時的晶體片的損失以空心的圓○來表示,將主厚部的厚度YA1為100 nm且以3倍波振盪時的晶體片的損失以黑四邊形■來表示,將厚度YA1為140 nm且以3倍波振盪時的晶體片的損失以黑三角形▲來表示,將厚度YA1為180 nm且以3倍波振盪時的晶體片的損失以黑圓●來表示。
由圖21可知的是,3倍波時的傾斜寬度與振動能量的損失(1/Q)的關係呈現出不論主厚部的厚度YA1的大小如何均相似的傾向,在傾斜寬度XA為約30 μm至約130 μm的範圍內,表示振動能量的損失的1/Q低至8.0×10-6
(圖21的圖表中將“×10-6
”記為“E-6”)以下。而且,在基波中的傾斜寬度與振動能量的損失(1/Q)的關係中,在傾斜寬度XA為約80 μm以上的範圍內,表示振動能量的損失的1/Q低至4.0×10-6
以下。根據這些結果,在基波及3倍波的振動能量的損失(1/Q)均低的、傾斜寬度XA為約80 μm至約130 μm的範圍(圖21的範圍A)內,基波及3倍波這兩者的晶體振子的振動能量的損失得到抑制,因此以基波及3倍波同時振盪時的晶體振子的振動能量的損失得到抑制。
進而,由圖21可知的是,在3倍波中,在傾斜寬度XA為約40 μm至約120 μm的範圍內,表示振動能量的損失的1/Q穩定在低的狀態下,因此尤為理想。對於基波,在傾斜寬度XA為約100 μm以上的範圍內,表示振動能量的損失的1/Q低至3.0×10-6
以下,因此尤為理想。根據這些結果,在基波及3倍波的振動能量的損失(1/Q)均低的傾斜寬度XA為約100 μm至約120 μm的範圍(圖21的範圍B)內,尤其能夠抑制基波及3倍波的晶體振子中的振動能量的損失,因此,尤其能夠抑制以基波及3倍波同時振盪時的晶體振子的振動能量的損失。
7.其他實施方式 所述中,對本發明的晶體振子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所述實施方式。例如,在所述例中,作為晶體片,表示了長方形狀的晶體片的示例,但晶體片的平面形狀也可為四邊形狀、圓形狀、橢圓形狀。而且,各實施例中,表示了將X'方向設為長邊、將Z'方向設為短邊的長方形狀的晶體片,但長邊、短邊也可與此相反。而且,在第1實施方式的情況下,電極形狀在俯視時也可為四邊形狀、圓形狀。而且,已進行了說明,晶體片也可為平凸型。而且,作為設於激振用電極的傾斜部,表示了四階結構的示例,但傾斜部的結構並不限於此。傾斜部例如可採用階數與例示者不同的情況、或者並非階結構而是具有斜面的結構等其他任意結構。另外,這些傾斜部例如可利用以下的方法而形成。即,通過使用電鍍框的公知的金屬膜成膜方法,來形成各階的膜的方法;將利用光刻(photolithography)技術來對已形成的金屬膜進行圖形化(patterning)工藝,適用於各階的膜形成的方法;以及形成一抗蝕劑圖形(resist pattern),該抗蝕劑圖形使在所製作的金屬膜上成為傾斜部的部分的膜厚薄,並將該圖形作為遮罩(mask),利用幹式蝕刻(dry etching)法,將金屬膜的一部分加工成傾斜狀的方法等。
11‧‧‧晶體片13a‧‧‧激振用電極(第1激振用電極)13b‧‧‧激振用電極(第2激振用電極)13aa、13ba‧‧‧主厚部13ab、13bb‧‧‧傾斜部15‧‧‧引出電極20‧‧‧引線型的晶體振子21‧‧‧基座23‧‧‧引線25‧‧‧夾片端子27‧‧‧導電性接著劑30‧‧‧表面安裝型的晶體振子31‧‧‧陶瓷基座33‧‧‧支撐墊35‧‧‧導電性接著劑41‧‧‧第3實施方式的晶體片51‧‧‧第4實施方式的晶體片dx、dy‧‧‧距離T‧‧‧晶體片的厚度XA‧‧‧傾斜寬度(傾斜部的寬度)XB‧‧‧寬度YA‧‧‧厚度YB‧‧‧高度α、β‧‧‧角度
圖1A、圖1B、圖1C是對第1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的結構進行說明的圖。 圖2是對第1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中的模擬(simulation)條件進行說明的圖。 圖3A、圖3B是對第1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的模擬結果進行說明的圖。 圖4A、圖4B是對第1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的模擬結果進行說明的緊接著圖3B的圖。 圖5A、圖5B是對第1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的模擬結果進行說明的緊接著圖4B的圖。 圖6是表示第1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的模擬結果的要點的圖。 圖7A、圖7B是對第2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的結構進行說明的圖。 圖8A、圖8B、圖8C是對橢圓電極的橢圓比率的模擬結果進行說明的圖。 圖9A、圖9B、圖9C是對橢圓電極的橢圓比率的模擬結果進行說明的緊接著圖8C的圖。 圖10A、圖10B、圖10C是對橢圓電極的橢圓比率的模擬結果進行說明的緊接著圖9C的圖。 圖11是表示橢圓比率的模擬結果的要點的圖。 圖12A、圖12B、圖12C是對激振電極的面內旋轉角度δ的模擬結果進行說明的圖。 圖13A、圖13B、圖13C是對激振電極的面內旋轉角度δ的模擬結果進行說明的緊接著圖12C的圖。 圖14A、圖14B、圖14C是對激振電極的面內旋轉角度δ的模擬結果進行說明的緊接著圖13C的圖。 圖15是表示面內旋轉角度δ的模擬結果的要點的圖。 圖16A、圖16B是表示本發明的實際的晶體振子的結構例的圖。 圖17A、圖17B是對第3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的結構進行說明的圖。 圖18是對第3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的效果進行說明的圖。 圖19A、圖19B是對第4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的結構進行說明的圖。 圖20是對第4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的效果進行說明的圖。 圖21是對第5實施方式的晶體振子的效果進行說明的圖。
11‧‧‧晶體片
13a‧‧‧激振用電極(第1激振用電極)
13b‧‧‧激振用電極(第2激振用電極)
dx、dy‧‧‧距離
P-P、Q-Q‧‧‧線
X’、Y’、Z’‧‧‧軸
Claims (21)
- 一種晶體振子,在晶體片的表面與背面具備激振用電極,且以厚度切邊模式振動,所述晶體振子的特徵在於,以所述表面的所述激振用電極的邊緣的位移分佈、與所述背面的所述激振用電極的邊緣的位移分佈相同的位置關係,來將所述激振用電極設置於所述晶體片,其中,所述晶體片是將晶體的Y'軸方向設為厚度,將所述晶體的X'-Z'面設為主面的晶體片,設在所述晶體片的所述表面與所述背面的所述激振用電極的平面形狀相同且大小相同,且當將設在正Y'面的所述激振用電極定義為第1激振用電極、設在負Y'面的所述激振用電極定位為第2激振用電極時,所述第2激振用電極相對於所述第1激振用電極而設在滿足以下關係的位置,(1)使所述第1激振用电极沿着所述晶体的X'轴朝正X'方向移动以T‧tanα给出的距离dx,(2)使所述第1激振用电极沿着所述晶体的Z'轴朝负Z'方向移动以T‧tanβ给出的距离dy,(3)將依照所述(1)、(2)而移動後的狀態投影到負Y'面上的位置,此處,T是指所述晶體片的厚度,而且,α、β是指根據所述晶體片的切割種類而預先決定的角度,α是正Z'面上的旋轉角度,β是正X'面上的旋轉角度,而且,X'軸、Z'軸是指通過相對於所述晶體的晶軸X、Y而以所述晶體片的切斷角度來旋轉所產生的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晶體振子,其中, 所述晶體片是M-SC切割晶體片,所述α為α=25±5°,所述β為β=0±5°。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晶體振子,其中,所述晶體片是SC切割晶體片,所述α為α=25±5°,所述β為β=1±5°。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晶體振子,其中,所述晶體片是IT切割晶體片,所述α為α=24±5°,所述β為β=2±5°。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晶體振子,其中,所述晶體片是AT切割晶體片,所述α為α=0±5°,所述β為β=4±5°。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晶體振子,其中,所述表面與所述背面的所述激振用電極是平面形狀為橢圓形狀且規定橢圓比率的電極,且相對於所述晶體片以面內旋轉角度δ而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晶體振子,其中,所述晶體片是M-SC切割晶體片,所述α為α=25±5°,所述β為β=0±5°,所述橢圓比率為1.32±10%,所述面內旋轉角度δ為δ=-9±5°。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晶體振子,其中,所述晶體片是M-SC切割晶體片,所述α為α=25±5°,所述β為β=0±5°,所述橢圓比率為0.91±10%,所述面內旋轉角度δ為δ=-15±5°。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晶體振子,其中,所述晶體片是M-SC切割晶體片,所述α為α=25±5°,所述β為β=0±5°,所述橢圓比率為0.93±10%,所述面內旋轉角度δ為δ=-10±5°。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晶體振子,其中, 所述晶體片是SC切割晶體片,所述α為α=25±5°,所述β為β=1±5°,所述橢圓比率為1.32±10%,所述面內旋轉角度δ為δ=-7±5°。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晶體振子,其中,所述晶體片是SC切割晶體片,所述α為α=25±5°,所述β為β=1±5°,所述橢圓比率為0.93±10%,所述面內旋轉角度δ為δ=-17±5°。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晶體振子,其中,所述晶體片是SC切割晶體片,所述α為α=25±5°,所述β為β=1±5°,所述橢圓比率為0.95±10%,所述面內旋轉角度δ為δ=-12±5°。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晶體振子,其中,所述晶體片是IT切割晶體片,所述α為α=24±5°,所述β為β=2±5°,所述橢圓比率為1.32±10%,所述面內旋轉角度δ為δ=-3±5°。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晶體振子,其中,所述晶體片是IT切割晶體片,所述α為α=24±5°,所述β為β=2±5°,所述橢圓比率為0.95±10%,所述面內旋轉角度δ為δ=-38±5°。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晶體振子,其中,所述晶體片是IT切割晶體片,所述α為α=24±5°,所述β為β=2±5°,所述橢圓比率為0.98±10%,所述面內旋轉角度δ為δ=-40±5°。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晶體振子,其中,所述激振用電極具有主厚部及傾斜部,所述主厚部是以固定的厚度而形成,所述傾斜部形成在所述主厚部周圍,且以從與所述主厚部相接的部分直至所述激振用電極的最外周而厚度逐漸變薄的方式形成,所述傾斜部的寬度即傾斜寬度,是作為無用振動的彎曲振動的波長即彎曲波長的0.5倍以上且3倍以下的長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晶體振子,其中,所述激振用電極具有主厚部及傾斜部,所述主厚部是以固定的厚度而形成,所述傾斜部形成在所述主厚部周圍,且以從與所述主厚部相接的部分直至所述激振用電極的最外周而厚度逐漸變薄的方式形成,所述傾斜部的寬度即傾斜寬度是如下所述的長度,即:厚度切邊振動的基波的彎曲振動的波長即第1彎曲波長的0.84倍以上且1.37倍以下、且厚度切邊振動的3倍波的彎曲振動的波長即第2彎曲波長的2.29倍以上且3.71倍以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或第17項所述的晶體振子,其中,所述傾斜部僅設於:設在所述晶體片的所述表面與所述背面的所述激振用電極中的、與所述晶體振子的頻率調整面為相反面的所述激振用電極。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晶體振子,其中,所述晶體振子的所述頻率調整面的所述激振用電極的厚度,薄於與所述頻率調整面為相反面的所述激振用電極的所述主厚部的厚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或第17項所述的晶體振子,其中,所述晶體片為平板狀的晶體片。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晶體振子,其中,所述晶體片是5倍波的AT切割晶體片,所述表面與所述背面的所述激振用電極是平面形狀為橢圓形狀且規定橢圓比率的電極,所述橢圓比率為1.14±1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61762 | 2016-08-22 | ||
JP2016161762 | 2016-08-22 | ||
JP2017-018070 | 2017-02-03 | ||
JP2017018070A JP6841678B2 (ja) | 2016-08-22 | 2017-02-03 | 水晶振動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07848A TW201807848A (zh) | 2018-03-01 |
TWI710149B true TWI710149B (zh) | 2020-11-11 |
Family
ID=61305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28230A TWI710149B (zh) | 2016-08-22 | 2017-08-21 | 晶體振子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2) | JP6841678B2 (zh) |
TW (1) | TWI71014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362525B2 (ja) * | 2020-03-25 | 2023-10-17 | 日本電波工業株式会社 | 水晶振動子 |
JP7362526B2 (ja) * | 2020-03-25 | 2023-10-17 | 日本電波工業株式会社 | 水晶振動子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03087A (en) * | 1997-06-05 | 1999-05-11 | Motorola Inc. | Electrode edge wave patterns for piezoelectric resonator |
US6114801A (en) * | 1997-04-14 | 2000-09-05 | Toy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 At-cut crystal resonator |
TW201312939A (zh) * | 2011-07-29 | 2013-03-16 | Nihon Dempa Kogyo Co | 水晶振子及水晶振盪器 |
TWI523285B (zh) * | 2011-02-09 | 2016-02-21 | 日本電波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壓電裝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77129U (zh) * | 1979-11-16 | 1981-06-23 | ||
JPH04123605A (ja) * | 1990-09-14 | 1992-04-23 | Nippon Dempa Kogyo Co Ltd | 水晶振動子 |
-
2017
- 2017-02-03 JP JP2017018070A patent/JP6841678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8-21 TW TW106128230A patent/TWI710149B/zh active
-
2020
- 2020-12-25 JP JP2020216565A patent/JP7060669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14801A (en) * | 1997-04-14 | 2000-09-05 | Toy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 At-cut crystal resonator |
US5903087A (en) * | 1997-06-05 | 1999-05-11 | Motorola Inc. | Electrode edge wave patterns for piezoelectric resonator |
TWI523285B (zh) * | 2011-02-09 | 2016-02-21 | 日本電波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壓電裝置 |
TW201312939A (zh) * | 2011-07-29 | 2013-03-16 | Nihon Dempa Kogyo Co | 水晶振子及水晶振盪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1048651A (ja) | 2021-03-25 |
JP2018033122A (ja) | 2018-03-01 |
TW201807848A (zh) | 2018-03-01 |
JP6841678B2 (ja) | 2021-03-10 |
JP7060669B2 (ja) | 2022-04-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104867B2 (ja) | 圧電振動子 | |
JP5632627B2 (ja) | 水晶振動片 | |
US8928207B2 (en) | Tuning-fork type quartz-crystal vibrating pieces and piezoelectric devices having low crystal impedance | |
TWI707486B (zh) | 壓電振動片及壓電元件 | |
US10862453B2 (en) | Crystal oscillating element, crystal oscil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rystal oscillating element | |
JP2007259414A (ja) | 弾性表面波装置の温度特性調整方法および弾性表面波装置の製造方法、弾性表面波装置 | |
JP6855227B2 (ja) | 圧電振動片及び圧電デバイス | |
JP2011166364A (ja) | 厚み系水晶振動子 | |
US20180115301A1 (en) | Piezoelectric vibrating piece and piezoelectric device | |
TWI710149B (zh) | 晶體振子 | |
TWI664813B (zh) | At切割晶片、晶體共振器及晶體振子 | |
CN107769751B (zh) | 晶体振子 | |
JP2014179774A (ja) | 水晶振動片、および水晶振動子 | |
JP7448901B2 (ja) | 圧電デバイス | |
JP4310838B2 (ja) | 圧電デバイス | |
JP2014230056A (ja) | 水晶振動素子 | |
JP6084068B2 (ja) | 水晶振動素子 | |
JP2014175811A (ja) | 水晶振動素子 | |
JP2014027592A (ja) | 輪郭すべり振動子 | |
TW202247601A (zh) | 晶體振盪器及晶體振盪器中間物以及晶體振盪器的製造方法 | |
JP7423231B2 (ja) | 圧電振動片の製造方法、圧電振動片および圧電振動子 | |
JP2021158422A (ja) | 水晶振動子 | |
JP2021158423A (ja) | 水晶振動子 | |
JP2021158532A (ja) | 水晶振動子 | |
JP2008177750A (ja) | 圧電薄膜デバイ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