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6611B - 插座之過熱對策方法及插座 - Google Patents

插座之過熱對策方法及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6611B
TWI706611B TW107140948A TW107140948A TWI706611B TW I706611 B TWI706611 B TW I706611B TW 107140948 A TW107140948 A TW 107140948A TW 107140948 A TW107140948 A TW 107140948A TW I706611 B TWI706611 B TW I70661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socket
plug
blade receiving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0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3163A (zh
Inventor
上田康弘
齋藤裕
生島剛
草間公男
松浦修次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3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31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6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661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1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the switch being a safety switch
    • H01R13/7137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the switch being a safety switch with thermal interrup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01R13/668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with built-in sens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01R13/6691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with built-in signall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76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with sockets, clip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 e.g. to a wall
    • H01R24/7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with sockets, clip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 e.g. to a wall with additional earth or shield conta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同時考慮插座蓋體構件之變形等的情況下,所為之插入插頭及插入插頭的刃片與插座的刃片承受部之間的過熱對策方法,以及過熱偵測插座。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接受插入插頭P之刃片S插拔的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之插座10A的過熱對策方法。將溫度感測器54設於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而偵測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與刃片S之間的發熱,或是經由插入插頭P的刃片S偵測插入於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之插入插頭P的發熱,並在該偵測到之發熱達到既定溫度以上的情況下,進行異常通報,及切斷對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的供給電力中之至少任一者。

Description

插座之過熱對策方法及插座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插座之過熱對策方法及插座。
在對於需要持續電力之例如冷藏庫等家電設備供給電力的插座中,由於一直有電流流動,故若該家電設備之插入插頭等有異常發生,則容易產生發熱。具體而言會有下述情況:插入插頭未正確地插入插座,導致在該插入插頭的刃片與插座的刃片承受部之間,阻抗等變大而產生發熱,或是由於插入插頭自體隨時間劣化,或插頭內部的電線壓接不足等熱劣化而產生發熱。此處,吾人知悉作為關注於插座內部發熱之習知技術,係設置溫度感知零件並階段性通報異常之插座(參照專利文獻1)。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登錄實用新案第3190957號公報
上述專利文獻1中,可藉由與電源插座模組接觸的方式設置溫度感知零件,而偵測散熱不良或電路老化等所伴隨之異常發熱。然而,吾人並未知悉偵測下述情況的技術:由於插入插頭的過度插拔或施加意料之外的負載,而導致在前述插入插頭的刃片與插座的刃片承受部之間,或插入插頭內部中之異常發熱。又,尚未有人關注與該插入插頭接觸之插座蓋體構件,隨著上述異常發熱而變形等情形。
本發明之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在插入插頭及插入插頭的刃片與插座的刃片承受部之間的過熱對策方法,以及過熱偵測插座,並同時考慮插座蓋體構件之變形等。
本發明之一態樣亦即插座之過熱對策方法,係具有接受插入插頭插拔之刃片承受部之插座的過熱對策方法,其將溫度感測器設於該刃片承受部,而偵測該刃片承受部與該刃片之間的發熱,或是經由該插入插頭的該刃片,偵測插入於該刃片承受部之插入插頭的發熱,並在該偵測到之發熱達到既定溫度以上的情況下,進行異常通報,及切斷對於該刃片承受部的供給電力中之至少任一者。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亦即插座,係具有接受插入插頭之刃片插拔之刃片承受部的插座,包含:溫度感測器、通報部及切斷部中之至少任一者、及控制部,其在藉由該溫度感測器所偵測到之發熱達到既定溫度以上的情況下,執行藉由該通報部之通報,及藉由該切斷部之供給電力的切斷中之至少任一者;該溫度感測器,其抵接於該刃片承受部,並偵測該刃片承受部與該刃片之間的發熱,或是經由該插入插頭之該刃片,偵測插入於該刃片承受部之插入插頭的發熱; 該通報部,其進行異常通報;及該切斷部,其切斷對於該刃片承受部的供給電力。
若依本發明之插座之過熱對策方法及插座,由於可偵測插入插頭、或是在該插入插頭的刃片與插座的刃片承受部之間所產生之異常發熱,並進行通報或供給電力的切斷,故可使在室內之供給電力的安全性提高。
2:裝飾蓋體
10、10A:插座
12:插座本體蓋體(蓋體構件)
12a:頂部蓋體
12b:底部蓋體
12c:突出部
13:安裝銷
14:插座外側蓋體(蓋體構件)
14a:開口部
14b:穿通孔
14c:電源燈部分
14d:異常燈部分
15:安裝孔
16:殼體
18a、18b:刃片插入部
20a、20b:刃片插入口(開口部)
20c:接地端子插入口
22:卡合部
24:底面
25a、25b:殼體內面
26:柱部
27:分隔壁部
28、30、32:空間
29:支撐突起部
40:刃片承受彈簧單元
42a、42b: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刃片承受部)
44:主體構件
45:凹部
46:固定構件
47a、47b:肋部
48:刃片承受彈簧
49:彎曲彈簧部
49a:彎曲部
49b:延伸部
50、56b:連接部
52:連接端子部
54、112a、112b:溫度感測器
54a:L相導線
54b:N相導線
56:夾子
56a:夾持片
60a、60b、60c、62a、62b、114a、114b:訊號線
70:開關單元
71:操作桿
72:外殼
73:線圈
74:可動鐵片
75:觸發桿
75a、76a、79a:軸部
76:支撐桿
77:作動板
78:推壓彈簧
79:動作構件
80、85:壓接彈簧
81:L相可動端子板
82:L相可動端子部
83:N相可動端子板
83a:一端部
84:N相可動端子部
86:L相固定端子板
86a:L相連接部
87:L相固定端子部
88:N相固定端子板
88a:N相連接部
89:N相固定端子部
90:扭轉彈簧
92、94:鎖定彈簧
96:解鎖構件
100:端子部
102:接地用端子部
104:接地用端子板
105:螺絲
106:接地用刃片承受彈簧
110:印刷電路板
120:基板
122:控制部
130:開關盤
132:按壓開關
134:電源燈發光部
136:異常燈發光部
A、X、Y、Z:箭頭
P:插入插頭
S:刃片
圖1係顯示與裝飾蓋體一起設置之第一實施態樣之插座的整體立體圖。
圖2係顯示圖1所示之插座的前視圖。
圖3係顯示在將插座本體蓋體及插座外側蓋體拆除之狀態下,插座的分解立體圖。
圖4係顯示在將插座本體蓋體及插座外側蓋體拆除之狀態下,插座的前視圖。
圖5係顯示圖4所示之插座,在將殼體拆除之狀態下的分解立體圖。
圖6係顯示圖5所示之插座,在將主體構件與開關單元外殼拆除之狀態下的立體圖。
圖7係顯示處於關閉狀態之開關單元的側面圖。
圖8係顯示處於開啟狀態之開關單元的側面圖。
圖9係顯示在將插座之端子部之一部分分解之狀態下的立體圖。
圖10係顯示插座之溫度感測器安裝構造的立體圖。
圖11係顯示圖10之溫度感測器安裝構造之一部分缺口的俯視圖。
圖12係顯示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與主體構件的分解立體圖。
圖13係顯示在一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與主體構件組合之狀態下的立體圖。
圖14係顯示一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與主體構件的分解立體圖。
圖15係顯示將端子部之一部分放大的立體圖。
圖16係顯示第二實施態樣之插座之一部分的剖面圖。
以下,一邊參照附加圖式一邊詳細地說明依本發明之實施態樣。在此說明中,具體的形狀、材料、數值、方向等,係用於使本揭露容易理解之例示,可配合用途、目的、規格等而適當變更。又,在以下包含複數之實施態樣或變形例等情況,可適當地組合它們的特徵部分而使用,此乃從一開始便如此設想。
圖1係與裝飾蓋體一起設置之第一實施態樣之插座10的整體立體圖。圖2係圖1所示之插座10的前視圖。在圖1及圖2(其他圖亦相同)中,箭頭X係表示寬度方向(或是左右方向),箭頭Y係表示前後方向(或是進深方向),而箭頭Z係表示上下方向(或是高度方向)。該等三方向係相互垂直。又,該等方向僅為例示,並不在實質上限定依本發明之插座的構成。
如圖1及圖2所示,插座10在從前方觀察之前視圖中,係形成為縱長之長方形的長方體。插座10的大小,係形成為限定於JIS規格之尺寸。插座10,係例如在埋設於牆壁等的狀態下設置。
插座10之前表面周圍,係配置有矩形框狀的裝飾蓋體2。裝飾蓋體2,係例如以樹脂成型品所構成。裝飾蓋體2係用於使外觀良好之構件,其設置於插座10之前表面周圍,藉此使牆壁上插座10所形成的孔,或用於將插座10安裝於此孔的安裝具(未圖示)無法從外部被看見。
圖3係顯示在將插座本體蓋體及插座外側蓋體拆除之狀態下,插座10的分解立體圖。如圖1至圖3所示,插座10包含:插座本體蓋體(蓋體構件)12及插座外側蓋體(蓋體構件)14。插座本體蓋體12及插座外側蓋體14不論何者皆係由樹脂成型品所構成。
插座本體蓋體12,係覆蓋插座10的前表面而配置。插座本體蓋體12包含:頂部蓋體12a及底部蓋體12b。頂部蓋體12a,係覆蓋收納於後述殼體內之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的前方而設置。
刃片插入部18a、18b係上下二段地配置於頂部蓋體12a。在上段的刃片插入部18a,係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並列之用於接受插入插頭(未圖示)的二個板狀刃片插入的刃片插入口20a、20b。又,在下段的刃片插入部18b,係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並列之用於接受插入插頭的二個刃片插入的刃片插入口20a、20b,同時在刃片插入口20a、20b之間的下方位置形成有用於被接地用棒狀端子所插入的接地端子插入口20c。在本實施態樣中,係以一邊之刃片插入口20a的開口邊緣部從前視觀察係形成略D字形的框狀,而另一邊之刃片插入口20b的開口邊緣部係形成矩形框狀的例子加以顯示。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各刃片插入口20a、20b的開口邊緣部亦可形成相同形狀。
構成插座本體蓋體12之一部分的底部蓋體12b,係覆蓋收納於殼體16內之端子部100而設置。在底部蓋體12b的表面附有「接地」及「可打開」的文字、及表示接地的記號等。底部蓋體12b係相對於頂部蓋體12a而可裝卸地安裝。詳言之,係藉由將與底部蓋體12b一體形成之二個安裝銷13插入形成於頂部蓋體12a形成的安裝孔15而進行安裝。藉由將底部蓋體12b從插座10拆除,而露出端子部100的接地用端子部。藉此,插座10成為可與接地用之外部電線連接的狀態。
插座外側蓋體14在從前方觀察的前視圖中,係形成ㄈ字形的形狀,其與插座本體蓋體12之上方、左側及下方三方之外側鄰接而配置。插座外側蓋體14係覆蓋後述開關單元70的前表面而設置。在插座外側蓋體14,係形成有縱長之長方形的開口部14a,及位於此開口部14a上方之圓形的穿通孔14b。開關單元70的操作桿71係在露出的狀態下配置於在開口部14a。又,在穿通孔14b的內側(亦即後方),係配置有安裝於後述基板的按壓開關。藉此,可藉由例如細棒狀的工具或筆的前端等插入穿通孔14b,而將按壓開關向下按壓。
在插座外側蓋體14中於穿通孔14b的上方,附有「電源」及「異常」的標示。標示「電源」的上方區域,當電源供給於插座10時,會成為例如點亮成綠色的電源燈部分14c,而標示「異常」的上方區域,當插座10異常發熱時,則會成為例如點亮成紅色或是點滅的異常燈部分14d。又,雖然電源燈部分14c及異常燈部分14d係成為使光透射過插座外側蓋體14之壁面的透光部,但亦可形成為分別由穿通孔所構成的透光窗。
圖4係顯示在將插座本體蓋體12及插座外側蓋體14拆除之狀態下,插座10的前視圖。圖5係顯示圖4所示之插座10,在將殼體16拆除之狀態下的分解立體圖。
插座10係包含殼體16。殼體16,係例如由樹脂成型品所構成。如圖3及圖4所示,殼體16為長方體狀的外形,並在後部具有底面,同時具有朝前方開口的形狀。
如圖3及圖4所示,卡合部22係突出並形成於沿著殼體16之長邊方向的外表面。卡合部22,係於各側面隔著間隔分別設置二個。藉由將插座本體蓋體12的卡鉤部(未圖示)卡合於該等卡合部22,而使插座本體蓋體12安裝於殼體16。
如圖5所示,二個柱部26是在上下方向Z上隔著間隔直立設置於殼體16的底面24。在該等柱部26與寬度方向X之一側的殼體內面25a之間,區劃出用於收納開關單元70的空間28。又,在上述柱部26與另一側的殼體內面25b之間,區劃出收納刃片承受彈簧單元40及基板120等的空間30。
又,在從前方觀察之前視圖中,L字形的分隔壁部27,係突出並形成於殼體16之底面24的底部。藉由此分隔壁部27,而在殼體16內,區劃出收納端子部100的空間32。
又,複數支撐突起部29,係突出並形成於殼體16之底面24。藉由該等支撐突起部29的前端面,而支撐收納於殼體16內的基板120。
圖6係顯示圖5所示之插座,在將主體構件與開關單元之外殼移除之狀態下的立體圖。如圖4至圖6所示,插座10包含:刃片承受彈簧單元40、開關單元70及基板120。又,插座10亦可包含接地用端子部102。
刃片承受彈簧單元40包含:二個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刃片承受部)42a、42b;主體構件44,其支撐該等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及固定構件46,其將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固定在緊抵於主體構件44之狀態。主體構件44及固定構件46較佳係由絕緣性的樹脂成型品所構成。又,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亦可藉由設於主體構件44之一對爪部(未圖示)夾持而固持或固定。
其中一個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係與連接於插座10之端子部100的電壓相(以下,稱為L相)之外部電源線電性連接的端子構件。而另一個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b,係與連接於插座10之端子部100的中性相(以下,稱為N相)之外部電源線電性連接的端子構件。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係藉由例如對銅板等金屬板施加沖裁及折彎等加工而製造。
各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可使用相同形狀的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接著,以下主要說明其中一個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的構成,而另一個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b則援用前述之構成說明而適當地省略其說明。
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係一體地包含:二對刃片承受彈簧48;連接部50,其與各刃片承受彈簧48機械連接並同時電性連接;及連接端子部52,其從連接部50的邊緣部沿著前後方向折彎而形成。
在L相用之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中,一對刃片承受彈簧48,係配置於形成在頂部蓋體12a之上段右側的刃片插入口20a的內側。而另一對刃片承受彈簧48,係配置於形成在頂部蓋體12a之下段右側的刃片插入口20a的內側(參照圖2)。
在N相用之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b中,一對刃片承受彈簧48,係配置於形成在頂部蓋體12a之上段左側的刃片插入口20b的內側。而另一對刃片承受彈簧48,係配置於頂部蓋體12a之下段左側的刃片插入口20b的內側(參照圖2)。
如圖6所示,L相導線54a之一端係藉由焊接等,與L相用之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的連接端子部52連接。又,N相導線54b之一端係藉由焊接等與N相用之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b的連接端子部52(未圖示)連接。L相導線54a及N相導線54b,較佳係例如由絕緣被覆之編織銅線所構成。L相導線54a及N相導線54b的另一端,係分別與開關單元70連接。
又,溫度感測器54係分別藉由夾子56而設於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的連接端子部52(參照圖11)。關於溫度感測器54的安裝構造會在之後詳細敘述。溫度感測器54,係分別測量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的溫度,並經由訊號線60a、60b將測量結果傳輸至基板120。
基板120,係形成有未圖示之圖案配線的電路基板。控制部122係安裝於基板120。控制部122,係基於從溫度感測器54所傳輸之測量結果,判斷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的溫度是否超過既定臨界值溫度(既定溫度)。接著,控制部122,在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中之至少一個的溫度超過既定臨界值 溫度時,即判斷插座10為過熱狀態,並經由訊號線60c將動作訊號傳輸至後述開關單元。
此處,既定臨界值溫度,可設定於例如100℃~150℃。既定臨界值溫度,可根據構成插座10之插座本體蓋體12或主體構件44之樹脂材料的耐熱溫度等而設定。又,既定臨界值溫度,亦可根據插座10所使用之環境溫度(或是周圍溫度)而變更。又,亦可在基板120安裝蜂鳴器裝置。控制部122,亦可在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中之至少一個的溫度超過既定臨界值溫度並判斷為處於發熱之過熱狀態時,使異常燈發光部136點亮或點滅,同時使蜂鳴器裝置鳴響,以進行通報動作。再者,作為構成插座本體蓋體12等蓋體構件或主體構件44等的樹脂材料,較佳係使用例如:三聚氰胺樹脂、尿素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樹脂(PBT)等。
本揭露中之控制部122較佳係藉由電腦加以構成。電腦係以具備依照程式而動作之處理器作為主要之硬體構成。只要可藉由執行程式而使功能實現,並不要求處理器種類。處理器,係以包含半導體整合電路(IC)或是大型積體電路(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之一個或是複數電子電路所構成。複數電子電路可整合於一個晶片,亦可設於複數晶片。複數晶片可整合於一個裝置,亦可設於複數裝置。程式係儲存於電腦可讀取之ROM、光碟、硬碟等非暫時性記錄媒體。程式可預先儲存於記錄媒體,亦可經由包含網際網路等廣域網路(WAN:Wide Area Network)供給至記錄媒體。
如圖6所示,從基板120的背面伸出有2根訊號線62a、62b。亦可經由該等訊號線62a、62b,將表示溫度感測器54所測量之測量結果或開關單元70之動作狀態(開啟/關閉狀態)的訊號傳輸至插座10之外部電力控制裝置或配電盤等。
又,在本實施態樣中,雖然係以基板120具有將插座10之過熱狀態設為異常並偵測之功能的例子加以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插座亦可具有將既定震度以上之地震設為異常,並且在偵測到時,將供給電力切斷的感震偵測功能。此情況下,震度亦可藉由設於基板上或是插座內部之其他部分之例如:陀螺儀感測器等可偵測加速度之感震感測器進行偵測。感震感測器,係經由基板上之圖案配線或是訊號線,與基板上的控制部連接。當控制部根據來自感震感測器之輸入訊號而判斷為既定震度以上之地震時,會對開關單元輸出動作訊號。又,依本發明之插座,可一併具有如此的感震偵測功能與上述過熱偵測功能,亦可單獨具有感震偵測功能。再者,依本發明之插座,亦可具有將上述過熱或感震,與將漏電設為異常並在偵測到時切斷電流的漏電偵測功能加以組合之功能,或單獨具有該漏電偵測功能。又,為了偵測漏電而在插座內設置電流感測器,該電流感測器的構成,係在流過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之電流超過既定臨界值之電流值時,使開關單元動作。
在具有如此之感震偵測功能或漏電偵測功能的插座中,亦可共用基板以外的插座構成零件,進而可提高插座的生產率,並同時抑制製造成本。
如圖6所示,插座10包含開關盤130。按壓開關132係安裝於開關盤130。按壓開關132,係配置於插座外側蓋體14之穿通孔14b的內側(參照圖1至圖3)。藉此,可經由穿通孔14b從插座10外部將按壓開關132向下按壓進行操作。開關 盤130係藉由訊號線與基板120連接。若將按壓開關132向下按壓進行操作,則動作訊號會從基板120傳輸至後述開關單元70。藉此,開關單元70從關閉狀態切換至開啟狀態,而按壓開關132則成為表示異常狀態之點滅狀態。如此,可藉由將按壓開關132向下按壓進行操作,而測試插座10是否為正常動作。又,可藉由將按壓開關132向下按壓進行操作,而使通報過熱的蜂鳴器裝置停止。
電源燈發光部134及異常燈發光部136係安裝於開關盤130。電源燈發光部134,係與插座外側蓋體14之電源燈部分14c的內側相向而配置,異常燈發光部136,係與插座外側蓋體14之異常燈部分14d的內側相向而配置(參照圖2)。電源燈發光部134,較佳係藉由例如發出綠光的發光二極體(LED)而構成。異常燈發光部136,較佳係藉由例如發出紅光的發光二極體(LED)而構成。電源燈發光部134,係在插座10處於電源供給狀態時點亮。異常燈發光部136,如後述在插座10中偵測到過熱等異常時點亮或是點滅。藉由可從插座10外部識別該等發光部134、136的點亮狀態,而使發光部134、136構成通報部的一部分。
接著,參照圖7及圖8並說明開關單元70。圖7係處於關閉狀態之開關單元70的側面圖。圖8係處於開啟狀態之開關單元70的側面圖。在圖7及圖8中,開關單元70係在將覆蓋寬度方向外側之外殼的壁面移除的狀態下顯示。
如圖7所示,開關單元70係具有外殼72。操作桿71係在露出的狀態下,可轉動地設於外殼72的前表面。
開關單元70係在外殼72內具備:線圈73、可動鐵片74、觸發桿75、支撐桿76、作動板77、推壓彈簧78、動作構件79、壓接彈簧80、85、L相可動端子板81 及L相可動端子部82、N相可動端子板83及N相可動端子部84、L相固定端子板86及L相固定端子部87、以及N相固定端子板88及N相固定端子部89。
線圈73,係接收來自基板120的動作訊號而被供給電力。藉此,線圈73產生磁力。可動鐵片74,係設於外殼72中接近線圈73後方(圖7中為下方)的位置,並可沿著前後方向Y移動。可動鐵片74係固定於N相可動端子板83的一端部83a。又,N相導線54b之另一端係藉由焊接等與N相可動端子板83之一端部83a電性連接及機械連接。
觸發桿75係具有略L字形的形狀,並設於外殼72之寬度方向側壁面,且能以軸部75a為中心轉動。觸發桿75之一端部,係配置於能與可動鐵片74卡合的位置。
支撐桿76具有在前後方向Y上延伸的形狀,並設於外殼72之寬度方向側壁面,且能以軸部76a為中心轉動。支撐桿76之一端部,係配置於能與觸發桿75之另一端部卡合的位置。
作動板77的一端部係抵接並被支撐於支撐桿76之另一端上。作動板77係和一端與操作桿71連接之略U字形的推壓彈簧78之另一端連接,並藉由此推壓彈簧78的推壓力而將作動板77之一端部壓接於支撐桿76之另一端上。
扭轉彈簧90係配置於操作桿71之轉動中心的周圍。如之後所敘述,當開關單元70動作而成為電力切斷狀態時,操作桿71係藉由扭轉彈簧90的偏壓力而轉動,進而如圖8所示,成為突出於插座10之前表面的狀態。
如圖7所示,動作構件79,係與支撐桿76及作動板77鄰接而配置,並設於外殼72之寬度方向側壁面,且能以軸部79a為中心轉動。動作構件79的後端部(圖7中的下端部)係藉由壓接彈簧80賦予偏壓。藉此,動作構件79係藉由壓接彈簧80,朝圖7中之往逆時針方向轉動的方向賦予偏壓。
動作構件79,其前後方向Y上的略中央部係設為可與L相可動端子板81卡合。L相導線54a的另一端係藉由焊接等與L相可動端子板81之一端電性連接及機械連接。又,L相可動端子部82係藉由例如鉚接等固定於L相可動端子板81的另一端。
L相可動端子板81,係藉由動作構件79抵抗壓接彈簧85的偏壓力,並被按壓於往順時針方向轉動的位置。藉此,如之後所敘述,當動作構件79藉由壓接彈簧80的偏壓力往逆時針方向轉動時,L相可動端子板81所受到之動作構件79的按壓乃被釋放,因而被壓接彈簧85的偏壓力往上推。
又,動作構件79,係按壓並緊抵於N相可動端子板83的中間部分。N相可動端子部84係藉由例如鉚接等固定於N相可動端子板83之另一端部。如之後所敘述,當動作構件79往逆時針方向轉動時,N相可動端子板83會被動作構件79的後端部(圖7中的下端部)往上推,而N相可動端子部84會往前方(圖7中的上方)移動。
如圖7所示,L相可動端子部82,係與配置於外殼72內之L相固定端子部87抵接而電性連接。L相固定端子部87,係藉由例如鉚接等固定於L相固定端子板86之一端部。L相固定端子板86係伸出至外殼72的外部。
N相可動端子部84,係與配置於外殼72內之N相固定端子部89抵接而電性連接。N相固定端子部89,係藉由例如鉚接等固定於N相固定端子板88之一端部。N相固定端子板88係伸出至外殼72的外部。
在如上述所構成之開關單元70中,藉由來自基板120的動作訊號將電力供給至線圈73,如圖8所示,可動鐵片74係被線圈73的磁力吸附而往箭頭A方向移動。
如此一來,觸發桿75之一端部會被可動鐵片74所推壓,而往順時針方向轉動,伴隨於此,支撐桿76之另一端部會被觸發桿75所推壓,而往逆時針方向轉動。
如此一來,原本被支撐桿76上端所支撐的作動板77之一端部會脫開,作動板77乃被推壓彈簧78的推壓力往後方(圖8中的下方)推壓而處於傾斜的狀態。此時,由於推壓彈簧78的反作用力及扭轉彈簧90的偏壓力,操作桿71乃轉動而使其端部成為突出於插座10之前表面的狀態。
由於作動板77已脫離藉由支撐桿76的支撐,故被作動板77往順時針方向按壓而支撐的動作構件79,會因為壓接彈簧80的偏壓力而往逆時針方向轉動。藉此,L相可動端子板81會因為壓接彈簧85的偏壓力而移動,並將L相可動端子部82自L相固定端子部87隔開。與此同時,N相可動端子板83係被往逆時針方向轉動的動作構件79所推壓,而以被往上推的方式移動。藉此,使N相可動端子部84自N相固定端子部89隔開。如此,藉由分別將L相可動端子部82及N相可動端子部84,自L相固定端子部87及N相固定端子部89隔開,而使開關單元70從關閉狀 態切換為開啟狀態。其結果,會切斷對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的供給電力,而斷開從插座10經由插入插頭供給至家電設備等負載的電力。當異常狀態解除,若以手動操作將操作桿71從圖8所示之狀態回到圖7所示之狀態,則開關單元70內部之各構成構件亦可從圖8所示之狀態恢復到圖7所示之狀態,並從開啟狀態回到關閉狀態。
又,開關單元70,並不限定於上述構成,亦可使用習知的任意構成之電路切斷機構。
圖9係顯示將插座10之端子部100之一部分分解之狀態的立體圖。插座10包含端子部100。端子部100係與外部電源線電性連接及機械連接的連接部。
端子部100包含:L相固定端子板86、N相固定端子板88、鎖定彈簧92、94及解鎖構件96。L相固定端子板86在從開關單元70的外殼72伸出之另一端部,具有折彎成U字形的L相連接部86a。N相固定端子板88在從開關單元70的外殼72伸出之另一端部,具有折彎成U字形的N相連接部88a。在各相連接部86a、88a的內側係分別配置有鎖定彈簧92、94。藉此,各相連接部86a、88a,係藉由從後方分別插入L相及N相之外部電源線的連接端子,而成為所謂可快速連接的速接端子。
解鎖構件96,可藉由進行推入操作,而使鎖定彈簧92、94從各相連接部86a、88a脫離,其結果,可將L相及N相之外部電源線的連接端子從各相連接部86a、88a取出。
又,端子部100包含接地用端子部102。接地用端子部102例如包含接地用端子板104,其係將銅板等金屬板進行衝孔加工及折彎加工而形成。在接地用端子板104之一端部,係與螺絲105螺合,並可使用此螺絲105將接地用外部電線與接地用端子部102連接。在接地用端子板104之另一端,係形成有接地用刃片承受彈簧106。此接地用刃片承受彈簧106,係配置於形成在插座本體蓋體12之頂部蓋體12a之下段的接地端子插入口20c內側。藉此,從接地端子插入口20c所插入之插入插頭的接地用端子,係成為與接地用端子板104連接的態樣。
圖10係顯示插座之溫度感測器安裝構造的立體圖。圖11係顯示圖10之溫度感測器安裝構造之一部分缺口的俯視圖。圖12係顯示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與主體構件44的分解立體圖。在圖10至圖12中,係省略構成刃片承受彈簧單元40之固定構件46的圖式說明。
如圖10至圖12所示,刃片承受彈簧單元40包含:L相用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N相用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b、支撐該等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的主體構件44。各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係相對於刃片承受彈簧單元40之寬度方向中心線亦即B-B線,具有對稱的形狀。以下,雖係針對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加以說明,但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b亦為相同。
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係一體地包含:二對刃片承受彈簧48;連接部50,其與各刃片承受彈簧48機械連接,並同時電性連接;及連接端子部52,其從連接部50的邊緣部沿著前後方向Y折彎而形成。又,溫度感測器54係安裝於連接端子部52。
在本實施態樣中,溫度感測器54,係藉由推壓構件之一例亦即夾子56夾持並固定。藉此,溫度感測器54會與溫度測量對象亦即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密接而配置。夾子56係一體地包含:一對夾持片56a及連接各夾持片56a的連接部56b。
如此,溫度感測器54係藉由夾子56夾持而在與溫度測量對象亦即連接端子部52密接的狀態下進行安裝。藉此提高溫度感測器54的溫度測量精度。又,在以夾子56將溫度感測器54安裝於連接端子部52的狀態下,可較容易將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組裝於主體構件44。
溫度感測器54較佳係以熱敏電阻、測溫電阻及熱電偶中的任一者所構成,此情況下,夾子56係使熱敏電阻、測溫電阻及熱電偶中的任一者,與溫度測量對象亦即連接端子部52密接而安裝。又,熱傳導構件亦可夾設於溫度感測器54與連接端子部52之間。熱傳導構件,較佳係例如以具有熱傳導性之片材或油膏等柔軟且薄的構件所構成。可藉由設置如此的熱傳導構件,使溫度感測器54更容易成為與溫度測量對象密接的狀態,而有助於溫度測量精度提高。
又,在本實施態樣中,雖係列舉夾子56作為用於推壓溫度感測器54,而使其與溫度測量對象亦即連接端子部52密接之推壓構件的使用例,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使用線圈彈簧、板片彈簧等偏壓構件代替夾子56,將溫度感測器推壓於溫度測量對象。
圖13係顯示一個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組裝於主體構件44之狀態的立體圖。圖14係顯示一個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與主體構件44的分解立體圖。又,在圖13及圖14中,係省略溫度感測器54及夾子56的圖式說明。
如圖13及圖14所示,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係一體地包含:二對刃片承受彈簧48;連接部50,其與各刃片承受彈簧48機械連接,並同時電性連接;及連接端子部52,其從連接部50之邊緣部沿著前後方向Y折彎而形成。刃片承受彈簧48係包含相互相向之一對刃片承受片。各刃片承受片的前端,係分別朝外側彎曲而打開成略V字形。藉此乃能使插入插頭之刃片確實地納入至一對刃片承受片之間。
又,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係一體地包含U字形的彎曲彈簧部49,其分隔並設於包含一對刃片承受片之刃片承受彈簧48的兩側。彎曲彈簧部49具有彎曲部49a,並同時具有一對延伸部49b,該彎曲部49a,係與一對刃片承受片之前端部位於同側,該一對延伸部49b,係從彎曲部49a向一對刃片承受片的基端部側延伸。
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係收納並配置於主體構件44。主體構件44,係以區劃成四個凹部45的方式形成。在區劃出凹部45的內壁面之中,二個肋部47a係隔著間隔並且在前後方向Y上延伸而形成於位在寬度方向X之中央側的壁面。可藉由該等肋部47a而使主體構件44的強度增加。
又,在分隔凹部45的內壁面之中,肋部47b係分別相向並形成於在上下方向Z上相向之內壁面。如圖13所示,該等肋部47b在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組裝於 主體構件44時,會成為被位於刃片承受彈簧48之上下方向Z兩側的彎曲彈簧部49的一對延伸部49b夾持的狀態。又,彎曲彈簧部49的彎曲部49a,係抵接於肋部47b的端部。
如此,可藉由將彎曲彈簧部49的彎曲部49a抵接並組裝於形成在主體構件44之肋部47b的端部,而在正確定位的狀態下,進行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相對於主體構件44的組裝。又,可藉由彎曲彈簧部49之一對延伸部49b成為夾持肋部47b的狀態,而強化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相對於主體構件44所進行的組裝。
又,若將往寬度方向X的力作用在插拔於插座10的插入插頭,則會導致一對刃片承受片塑性變形而異常打開,進而使刃片與刃片承受片的接觸壓力變弱。如此一來,便會產生因接觸不良的微小發光放電等,而成為異常過熱的原因。對此,在本實施態樣的插座10中,藉由使肋部47b被夾持於與刃片承受彈簧48一體形成的彎曲彈簧部49,即使上述開啟力作用於由一對刃片承受片所構成之刃片承受彈簧48,亦可防止或抑制異常打開及變形。
又,在本實施態樣中,雖係用以彎曲彈簧部49夾持分別形成在與凹部45之上下方向Z相向之二個內壁面之肋部47b的例子加以說明,但並不限定於此。亦能以彎曲彈簧部49之一對延伸部夾持突出形成於凹部45之前後方向Y之內壁面(亦即,凹部45的底面)的肋部,或是亦可藉由一對刃片承受片之基端部(亦即,與前端部相反之一側的端部)夾持突出形成於此底面之肋部的構成。
圖15係顯示將端子部100之一部分放大的立體圖。如圖15所示,端子部100亦可具備溫度測量用印刷電路板110。溫度感測器112a、112b係安裝於印刷電路 板110。溫度感測器112a、112b,較佳係藉由例如熱敏電阻、測溫電阻及熱電偶中之任一者而構成。亦可藉由熱傳導構件,將溫度感測器112a、112b被覆並設於印刷電路板110上。此情況下,溫度感測器112a、112b,係經由熱傳導構件與溫度測量對象亦即L相固定端子板86及N相固定端子板88接合。熱傳導構件較佳係具有熱傳導性的可撓性樹脂。藉此,溫度感測器112a、112b可更密接地與溫度測量對象接觸,而提高溫度測量精度。又,為了使溫度測量對象亦即L相固定端子板86與N相固定端子板88之間的電力絕緣更加確實,熱傳導構件較佳為絕緣性樹脂。熱傳導構件可使用低硬度的丙烯酸樹脂作為具體例子,例如可使用3M公司製造的超軟散熱片(Hyper soft heat dissipation sheet)(註冊商標)6500H、6510H、5578H等。
安裝於印刷電路板110的溫度感測器112a係與L相固定端子板86接合而設置,安裝於印刷電路板110的溫度感測器112b係與N相固定端子板88接合而設置。接著,藉由溫度感測器112a所測量到之L相固定端子板86的溫度,係經由訊號線114a傳輸至基板120。又,藉由溫度感測器112b所測量到之N相固定端子板88的溫度,係經由訊號線114b傳輸至基板120。
設於基板120的控制部122,係判斷以溫度感測器112a、112b所測量到之固定端子溫度是否超過既定臨界值溫度。接著,控制部122,在固定端子板86、88中之至少一者的溫度超過既定臨界值溫度時,判斷插座10為過熱狀態,並經由訊號線60c將動作訊號傳輸至開關單元70。藉此,開關單元70會動作而成為開啟狀態,進而切斷對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的供給電力。此處的既定臨界值溫度,可採用和「與藉由上述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的溫度感測器54所測量到之溫度相對照者」相同的值,或是亦可設定為高於該值的值。
又,在本實施態樣的插座10中,係在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及固定端子板86、88雙方皆配置有溫度感測器,但亦可只在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或固定端子板86、88中之任一者配置溫度感測器。
接著,參照圖16並說明第二實施態樣的插座10A。圖16係第二實施態樣之插座10A之一部分的剖面圖,其相當於圖2所示之第一實施態樣之插座10中之C-C的剖面。又,在圖16中,係省略夾持溫度感測器54之夾子56的圖式說明。
如圖16所示,插座10A包含構成插座本體蓋體12之一部分的頂部蓋體12a。頂部蓋體12a係由形成接受插入插頭P之刃片S貫通之刃片插入口(開口部)20a的樹脂材料所組成的蓋體構件。
在頂部蓋體12a的背面係一體地形成有突出部12c。頂部蓋體12a的突出部12c,係抵接於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的連接部50。突出部12c,亦可係將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推壓於主體構件44,藉此使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相對於主體構件44固定者。此情況下,可省略在第一實施態樣之插座10中的固定構件46。
在圖16中,雖未以圖式說明另一個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b,但形成於頂部蓋體12a之背面的突出部12c亦抵接於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b而配置。抵接於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b的突出部12c,可與抵接於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的突出部12c一體地形成,亦可分開設置而形成。
又,插座10A之其他構成,係與上述第一實施態樣之插座10相同。
在本實施態樣的插座10A中,可在偵測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與插入插頭P的刃片S兩者之間的發熱的同時,經由插入插頭P的刃片S來偵測插入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之插入插頭P的發熱。具體而言,當插入插頭P未正確插入插座10A,在刃片S與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之間會有阻抗等變大的情況,在如此之情況下,可藉由溫度感測器54偵測因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與插入插頭P的刃片S之間的發熱所導致的溫度上升。又,由於插入插頭P自體隨時間劣化,或在插頭內部的電線壓接不足等熱劣化,會有異常發熱產生之情況。此情況下,經由插入插頭P的刃片S或是與插入插頭P接觸的頂部蓋體12a,而將熱量從插入插頭P傳遞至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藉此,亦可藉由設於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的溫度感測器54偵測在插入插頭P中的異常發熱。
又,廣義而言,因為塵埃與濕氣會導致閃爍(微小發光放電)現象發生,而當該閃爍現象持續發生則會導致絕緣劣化,或是因為接觸不良所引起的發熱會使絕緣材料熱劣化,使構成插頭本體的氯乙稀等樹脂材料析出氯化鈣,並因該物質吸收濕氣而導致絕緣破壞;而單純因構造劣化所引起的發熱使導電通路形成之積污導電現象等,也會產生異常發熱。這般異常發熱亦會傳遞至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而可藉由溫度感測器54進行偵測。
藉由溫度感測器54所偵測到之刃片承受彈簧42a、42b的溫度,係經由訊號線60a、60b傳輸至基板120的控制部122。在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的溫度達到既定臨界值溫度以上的情況下,安裝於基板120的控制部122,係進行下述 中至少任一者:使蜂鳴器裝置動作並進行異常通報,或將動作訊號傳輸至開關單元70而切斷對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的供給電力。
更詳而言之,控制部122,係從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的溫度,導出頂部蓋體12a中與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抵接之突出部12c的溫度。另外,將控制部122中用於判斷異常過熱的既定臨界值溫度,設定成使突出部12c的溫度低於構成頂部蓋體12a之樹脂材料的耐熱溫度。具體而言,上述既定臨界值溫度,係與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中,從溫度感測器54的設定位置到突出部12c抵接部分的熱傳遞有關,係可藉由熱解析而導出,該熱解析係將傳遞至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的熱量與傳熱長度相乘,並將值除以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各自之傳熱部分的剖面積與熱傳導率等。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在實際組裝插座10A中,將加熱器插入刃片承受彈簧48而加熱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時,從藉由溫度感測器54所偵測之溫度,與藉由配置於突出部12c之抵接位置之溫度感測器所實測到的溫度,求出兩者的相關性,並依照此相關性,將上述既定臨界值溫度,設定成使突出部12c的溫度低於構成頂部蓋體12a之樹脂材料的耐熱溫度。亦即,所謂兩者的相關性,係指例如當刃片承受彈簧48的溫度為110℃時,由於上述熱量等實體環境,而使突出部12c的溫度成為100℃等的相關性。更具體而言,在以加熱器加熱刃片承受彈簧48時,使該加熱器的加熱溫度變化,並就刃片承受彈簧48與突出部12c的溫度關係,取得複數之圖表而求出溫度相關(函數),或是將其儲存為表格,藉此進行設定。
在本實施態樣的插座10A中,與頂部蓋體12a的樹脂材料相比,主體構件44的樹脂材料,較佳係使用耐熱溫度較高的材料。另一方面,與主體構件44的樹脂材料相比,頂部蓋體12a樹脂材料,較佳係使用表面硬度較高,且耐電痕性較 高的材料。具體而言,可使用尿素樹脂作為頂部蓋體12a的材料,可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樹脂作為主體構件44的材料。
又,在本實施態樣的插座10A中,亦可如下階段性地進行異常發熱時之對使用者的通報動作。亦即,藉由溫度感測器54偵測到之溫度,在第一臨界值溫度以上的情況下,使蜂鳴器裝置鳴響,同時點亮異常燈發光部136,但開關單元70維持不動而繼續供給電力。若依如此,則使用者可在電源切斷前注意到插座的異常發熱,而可在開關單元70動作並切斷電源前,例如,在個人電腦採取將作業中的資料暫時保存等處置。其後,若使用者將異常發熱的原因移除而使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的溫度下降之後,將按壓開關132向下按壓進行操作,則可使蜂鳴器音停止,並同時使異常燈發光部136熄滅。又,在插座10A中,藉由溫度感測器54所偵測到之溫度,在高於第一臨界值溫度並達到第二臨界值溫度以上的情況下,使蜂鳴器裝置鳴響,同時使異常燈發光部136點滅,並使開關單元70動作而切斷供給電力。藉此,可防止頂部蓋體12a的熱變形等。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態樣的插座10A中,進行下述中之至少一者:將溫度感測器54設於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而偵測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與插入插頭P的刃片S之間的發熱,或是經由插入插頭P的刃片S偵測插入於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之插入插頭P的發熱。亦即,進行上述偵測中之任一者,或是進行「偵測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與插入插頭P之間的發熱,及經由插入插頭P的刃片S偵測插入於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之插入插頭P的發熱」兩者。接著,在該偵到之發熱達到既定臨界值溫度以上的情況下進行熱對策,亦即進行異常通報、及切斷對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的供給電力中之至少任一者。藉此,由於可偵測到插入插頭P,或在該插入插頭P的刃片S與插 座10A的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之間所產生的異常發熱,而進行通報或供給電力的切斷,故可使室內之供給電力的安全性提高。
又,在本實施態樣的插座10A中,較佳係使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的至少一部分抵接於由形成接受插入插頭P之刃片S貫通之刃片插入口20a、20b的樹脂材料所組成之頂部蓋體12a,而從溫度感測器54之設置位置的溫度,導出頂部蓋體12a中與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42a、42b抵接之突出部12c的溫度,並將既定臨界值溫度,設定成使該抵接之突出部12c的溫度小於頂部蓋體12a的耐熱溫度。若依如此,則可防止異常發熱所導致之頂部蓋體12a的熱變形等。
又,本揭露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態樣及其變形例,理所當然可在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事項的範圍內進行各種的變形或改良。
10A:插座
12:插座本體蓋體(蓋體構件)
12a:頂部蓋體
12c:突出部
16:殼體
20a:刃片插入口(開口部)
42a:刃片承受彈簧插孔塊(刃片承受部)
44:主體構件
48:刃片承受彈簧
50:連接部
52:連接端子部
54:溫度感測器
60a:訊號線
P:插入插頭
S:刃片

Claims (2)

  1. 一種插座之過熱對策方法,該插座具有接受插入插頭之刃片插拔之刃片承受部,於該刃片承受部設置溫度感測器,在插入於該刃片承受部之插入插頭未產生異常發熱的情況下,偵測該刃片承受部與該刃片兩者之間的發熱,並且在插入於該刃片承受部之插入插頭產生異常發熱的情況下,經由該插座之蓋體構件或該插入插頭的該刃片偵測出該插入插頭的該異常發熱,並在該偵測到之發熱達到既定溫度以上的情況下,進行異常通報及切斷對該刃片承受部的供給電力中之至少任一者;且使該刃片承受部的至少一部分抵接於由形成被該插入插頭之該刃片所貫通之開口部的樹脂材料所構成的該蓋體構件,從該溫度感測器之設置位置的溫度,導出該蓋體構件中與該刃片承受部抵接之部分的溫度,並將該既定溫度設定成使該抵接之部分的溫度小於該蓋體構件的耐熱溫度。
  2. 一種插座,具有接受插入插頭之刃片插拔之刃片承受部,包含:溫度感測器,抵接於該刃片承受部,在插入於該刃片承受部之插入插頭未產生異常發熱的情況下,偵測該刃片承受部與該刃片兩者之間的發熱,並且在插入於該刃片承受部之插入插頭產生異常發熱的情況下,經由該插座之蓋體構件或該插入插頭的該刃片偵測出該插入插頭的該異常發熱;進行異常通報的通報部、及切斷對該刃片承受部之供給電力的切斷部中之至少任一者;及 控制部,在藉由該溫度感測器所偵測到之發熱達到既定溫度以上的情況下,執行藉由該通報部之通報,及藉由該切斷部之供給電力的切斷中之至少任一者;其中該刃片承受部的至少一部分抵接於由形成被該插入插頭之刃片所貫通之開口部的樹脂材料所構成之該蓋體構件,該控制部,基於該溫度感測器之設置位置的溫度,而導出該蓋體構件中與該ay片承受部抵接之部分的溫度,並將該既定溫度設定成使該抵接之部分的溫度小於該蓋體構件之耐熱溫度。
TW107140948A 2018-03-30 2018-11-19 插座之過熱對策方法及插座 TWI7066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0025 2018-03-30
JP2018070025 2018-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3163A TW201943163A (zh) 2019-11-01
TWI706611B true TWI706611B (zh) 2020-10-01

Family

ID=6806100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9419A TWI733570B (zh) 2018-03-30 2018-11-19 插座之過熱對策方法及插座
TW107140948A TWI706611B (zh) 2018-03-30 2018-11-19 插座之過熱對策方法及插座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9419A TWI733570B (zh) 2018-03-30 2018-11-19 插座之過熱對策方法及插座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780290A4 (zh)
JP (1) JP7033762B2 (zh)
CN (1) CN111903012B (zh)
TW (2) TWI733570B (zh)
WO (1) WO201918730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3570B (zh) * 2018-03-30 2021-07-11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插座之過熱對策方法及插座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36666B2 (ja) * 2019-08-29 2023-09-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加熱用冶具、及び検査方法
JP7365643B2 (ja) * 2020-03-30 2023-10-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監視システム、監視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分電盤
JP7462535B2 (ja) 2020-11-16 2024-04-05 河村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コンセント装置
CN112615279B (zh) * 2020-11-25 2022-08-16 上海衡诚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自检测配电箱
GB2616881B (en) * 2022-03-23 2024-03-20 Connected Innovations Ltd Smart socket device and system
CN116631152B (zh) * 2023-07-24 2023-09-26 江苏通球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智能安全插座感应预警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50146U (en) * 2008-08-01 2009-02-01 Prodigit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ical protection device of electrical sock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90957B2 (ja) 1991-10-21 2001-07-23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耐孔食性に優れた包装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薄板の製造方法
JPH09223286A (ja) * 1996-02-16 1997-08-26 Toshio Mogi 警報機能付きプラグ受及び遠隔監視装置。
JP2000348825A (ja) * 1999-06-08 2000-12-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コンセント
US20070257764A1 (en) * 2006-05-04 2007-11-08 Bsafe Electrix, Inc. Portable electrical receptacle with multiple heat sensors
TW200937788A (en) * 2008-02-29 2009-09-01 Chaun-Yuan Chen An overheat safety protection of power supply socket when overloaded
JP2012043665A (ja) * 2010-08-20 2012-03-01 Koyo Electronics Ind Co Ltd 過電流防止機能付き電源コンセント
CN102544928A (zh) * 2011-12-26 2012-07-04 王福起 平板式插座
JP6497602B2 (ja) 2012-09-11 2019-04-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源コード
US9787083B2 (en) * 2012-12-06 2017-10-10 Twin-Star International, Inc. Overheat-resistant power cord and method
US9564718B2 (en) * 2014-11-17 2017-02-07 Chengli Li Power plug and power receptacle with over-temperature protection function
WO2017023111A2 (ko) * 2015-08-03 2017-02-09 공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소켓아웃렛 및 그 소켓아웃렛의 인터로크 장치
CN105428927A (zh) * 2015-12-16 2016-03-23 中山市贝尔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wifi智能插座控制系统
CN106898903A (zh) * 2015-12-21 2017-06-27 天津市鸿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可检测端子温度的防漏电型86型插座
DE102016211876A1 (de) * 2016-06-30 2018-01-04 Phoenix Contact E-Mobility Gmbh Elektroanschlusseinrichtung mit verbesserter thermischer Kopplung einer einen Temperatursensor aufweisenden Platine
CN205863578U (zh) * 2016-07-26 2017-01-04 金华斯迈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JP7033762B2 (ja) * 2018-03-30 2022-03-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ンセントの過熱対策方法、及び、コンセント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50146U (en) * 2008-08-01 2009-02-01 Prodigit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ical protection device of electrical socke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3570B (zh) * 2018-03-30 2021-07-11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插座之過熱對策方法及插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80290A4 (en) 2021-04-21
JP7033762B2 (ja) 2022-03-11
TWI733570B (zh) 2021-07-11
CN111903012A (zh) 2020-11-06
TW202118173A (zh) 2021-05-01
JPWO2019187301A1 (ja) 2021-02-12
CN111903012B (zh) 2022-05-13
EP3780290A1 (en) 2021-02-17
WO2019187301A1 (ja) 2019-10-03
TW201943163A (zh) 2019-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6611B (zh) 插座之過熱對策方法及插座
JP7122530B2 (ja) コンセントの温度センサ取付構造、および、その生産方法
JP7165930B2 (ja) 配線器具
JP7002055B2 (ja) コンセント
JP6970943B2 (ja) コンセント
JP7038349B2 (ja) 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その生産方法
JP7228821B2 (ja) 配線器具
JP7122658B2 (ja) 配線器具ないし電路開閉器における端子部構造
WO2019188463A1 (ja) コンセントの製造方法、及び、コンセント
JP2019192495A (ja) 配線器具用の開閉ユニット
JP7336717B2 (ja) 開閉ユニット、開閉機能付きコンセント、および、それらの生産方法
JP7054809B2 (ja) 配線器具、および、その生産方法
JP2019192586A (ja) コンセント
TWI707510B (zh) 插座系統
JP2019175813A (ja) コンセントの温度センサ接合構造
JP7194920B2 (ja) スイッチ装置、スイッチ付きコンセント、および、これらの生産方法
JP7199049B2 (ja) スイッチ装置、スイッチ付きコンセント、および、これらの生産方法
JP7213461B2 (ja) 配線器具、及び制御方法
JP2022136928A (ja) コンセ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