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5018B - 保持器 - Google Patents

保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5018B
TWI705018B TW106106415A TW106106415A TWI705018B TW I705018 B TWI705018 B TW I705018B TW 106106415 A TW106106415 A TW 106106415A TW 106106415 A TW106106415 A TW 106106415A TW I705018 B TWI705018 B TW I7050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holder
contact surface
pivoting
lever ar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6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3837A (zh
Inventor
發明人放棄姓名表示權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安博歐葛斯特布雷米克索尼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安博歐葛斯特布雷米克索尼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安博歐葛斯特布雷米克索尼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3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38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5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501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1/00Suppor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stening specific devices to cycles, e.g. supports for attaching m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5/00Clamps
    • B25B5/06Arrangements for positively actuating jaws
    • B25B5/10Arrangements for positively actuating jaws using screws
    • B25B5/104Arrangements for positively actuating jaws using screws with one screw and one clamping lever and one fulcrum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5/00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 B62K19/4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attaching accessories, e.g. article carriers, la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00Friction-grip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02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 F16B2/06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external, i.e. with contracting action
    • F16B2/10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external, i.e. with contracting action using pivoting jaw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00Friction-grip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02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 F16B2/18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using cams, levers, eccentrics, or toggles
    • F16B2/185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using cams, levers, eccentrics, or toggles using le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用於兩輪車附件的保持器,具體用於兩輪車鎖。保持器包括基體和一個或多個樞轉夾,其中,通過基體限定兩輪車附件接納於保持器中接觸的接觸表面,每個樞轉夾都包括保持臂和杠杆臂,並且可圍繞樞轉軸線樞轉超過位於釋放位置與固定位置之間的死點,以允許在釋放位置在保持器中接納兩輪車附件或從保持器去除兩輪車附件,以及在固定位置,當兩輪車附件接納於保持器中時,通過保持臂阻止從保持器去除兩輪車附件。在這方面,設置彈簧裝置,彈簧裝置作用於相應的杠杆臂上,並且配置為在死點的一側將相應的樞轉夾預加載至釋放位置,並且在死點的另一側將相應的樞轉夾預加載至固定位置。

Description

保持器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兩輪車附件的保持器,具體涉及用於兩輪車鎖的保持器,較佳涉及用於折疊鎖的保持器。
由於兩輪車處的儲物空間通常相對有限,所以為一些附件提供單獨的保持器很有利。具體地,一般來說,用於在停泊狀態固定兩輪車的鎖也必須一直攜帶。在這方面,如果不是固定安裝至兩輪車的鎖,例如框架鎖,則因此可在兩輪車處設置用於鎖的保持器,或者也可用於鬆散地攜帶的不同附件。
在這方面,保持器最重要的任務是可靠地保持其中容納的附件,以使得附件不會丟失,具體是在騎乘期間,並且首先不會給騎車者的安全帶來風險(例如,如果附件從保持器掉落並掉進車輪的輻條中)。然而,在這方面所期望的是,可以以特別簡單的方式將附件插入保持器中以及從保持器中去除附件。保持器還應儘量緊湊,以便能夠附接至兩輪車而不妨礙騎手。
將兩輪車鎖固定至兩輪車上是眾所周知的, 因為兩輪車鎖直接連接至保持器,即,只能通過使用相應的鑰匙從保持器解鎖而釋放兩輪車鎖。保持器可簡單地設置有用於該目的的孔眼,例如,通過孔眼引導鎖並隨後鎖定鎖。儘管這種類型的裝置特別可靠,防止意外釋放,但是其特別不適用於折疊鎖。與螺旋鎖不同,例如,利用折疊鎖,如果在折疊狀態下不以某種方式保持折疊鎖的杆,則折疊鎖的杆會以不受控制的方式展開,這在騎乘期間可代表風險。另外,鎖與兩輪車的這種連接不夠舒適,以至於鎖必須分別鎖定以便在兩輪車處裝載,並且在使用之前必須再次解鎖。然而,操作保持器越舒適,在將鎖插入和移出保持器的過程中,移動程序就越流暢。
在這方面,較佳的是,待保持的附件不必為了裝載在兩輪車處而單獨鎖定或打開。另外,乃至更有利的是,保持器也不必單獨地鎖定或打開,而是可自動地或至少盡可能獨立地進行調整,從而具體地在允許用戶將附件插入保持器內或從保持器中去除附件的狀態與阻止從保持器中去除接納於保持器中的附件的狀態之間協助用戶。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兩輪車附件的保持器或具有保持器的兩輪車附件,該用於兩輪車附件的保持器或具有保持器的兩輪車附件緊湊,且可以以舒適的方式操作,同時在兩輪車處的兩輪車附件的保持器中提供高可靠性。
該目的通過具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特徵的 保持器來實現。
在這方面,保持器包括基體和一個或多個樞轉夾,其中,由基體限定接觸表面,當兩輪車附件接納於保持器中時,兩輪車附件接觸該接觸表面;一個或多個樞轉夾中的每個都包括保持臂和杠杆臂,並且一個或多個樞轉夾可圍繞樞轉軸線樞轉超過位於釋放位置與固定位置之間的死點,以便在釋放位置允許在保持器中接納兩輪車附件以及從保持器去除兩輪車附件,以及在固定位置允許當所述兩輪車附件接納於保持器中時,阻止從保持器去除兩輪車附件。
因而,基體具體表示保持器的靜態件,而相應的樞轉夾,即,一個或多個樞轉夾,是可移動的。因而,保持器可配置為在基體處緊固至兩輪車,具體緊固至兩輪車的框架。另外,由基體限定所述用於施加兩輪車附件的接觸表面,以使得可通過基體以及穩定的方式在限定的位置處將附件設置在兩輪車處。
在這方面,接觸表面可配置為在基體處的表面。然而,接觸表面也可僅由基體限定,因為基體具有可施加附件的結構(即,不一定是平坦的,並且不一定是連續的)。這樣的結構可例如僅具有支持點和/或支持邊緣,當附件接納於保持器中時,在支持點和/或支持邊緣處支承附件。然後,可從這樣的支承點和/或支持邊緣推斷接觸表面。在這方面,接觸表面較佳是連續的,並且至少基本上平坦,但不必精確平坦,而是可例如也具有具體曲率,具 體地,平行於和/或垂直於基體的縱向方向或可以以具體方式適於兩輪車附件的形狀。
各樞轉夾的可樞轉性允許保持器的(至少)兩個限定狀態。在樞轉夾處於相應釋放位置的釋放狀態,兩輪車附件可接納於保持器中,或者,如果兩輪車附件已接納於保持器中,則可從保持器去除兩輪車附件。相比之下,在樞轉夾處於相應固定位置的固定狀態,樞轉夾佈置或對準成使得當兩輪車附件接納於保持器中時,不可從保持器去除兩輪車附件,而是通過保持樞轉夾的臂來防止這樣做。
保持器不一定必須為此而閉合以使得附件由保持器完全包圍。具體地,也不需要鎖定保持器,即,不需要在固定位置單獨固定樞轉夾以阻止樞轉夾樞轉至釋放位置。而是樞轉夾僅在固定位置能夠相對于接納於保持器中的附件進行設置或對準,以使得樞轉夾抵消附件出保持器的移動,具體為抵消遠離基體的接觸表面的移動。如果設置有多個樞轉夾,則樞轉夾的保持臂較佳在固定位置彼此間隔開。
當在此處或在下面提及複數個樞轉夾時,指各個樞轉夾,即,在保持器處存在的樞轉夾。因此,只要沒有明確的限定樞轉夾的數量(例如,兩個或更多),那麼也可分別指僅單個樞轉夾,儘管使用了複數形式。這同樣相應地適用於樞轉夾的元件,以使得例如以複數命名的(樞轉夾的)保持臂也可僅指保持器處存在的單個樞轉夾的保 持臂。
由於所描述的樞轉夾的可樞轉性,可將保持器視為雙穩態系統,其中,可將樞轉夾的釋放位置和固定位置視為穩定位置,以及可將位於釋放位置與固定位置之間的死點視為不穩定的過渡位置。由於從釋放位置過渡到固定位置以及反之從固定位置過渡到釋放位置在不同情況下均通過死點,所以由死點保護樞轉夾,並使其穩定到這種針對意外調整的程度,例如由於騎乘期間的振動。
在這方面,本發明的一個基本方面是設置彈簧裝置,該彈簧裝置作用於各杠杆臂,並且配置成在死點的一側將相應樞轉夾預加載至釋放位置,以及在死點的另一側將相應樞轉夾預加載至固定位置。因此,所述死點基本上通過所述彈簧裝置來實現。在這方面,彈簧裝置實際上有利地起作用,因為由彈簧裝置施加到相應的樞轉夾上的力依靠彈簧裝置是否位於(關於其樞轉性的過程)死點的一側或另一側處,而將相應樞轉夾預加載至釋放位置,或將相應樞轉夾預加載至固定位置。相反地觀察時,死點實際上由彈簧裝置的這個屬性來限定,即,作為發生方向變化的、相應樞轉夾的位置,其中,彈簧裝置在該方向上預加載相應樞轉夾。
在這方面,彈簧裝置作用於杠杆臂上,但較佳不作用於相應樞轉夾的保持臂上。因而,保持臂首先用於阻擋接納於保持器中的附件,以防在相應樞轉夾的固定位置從保持器去除附件,具體地,相應樞轉夾的杠杆臂可 用作用於通過彈簧裝置預加載的接合點。在這方面,相應樞轉夾的保持臂和杠杆臂較佳彼此連接,具體地,彼此剛性連接,以使得在相對於樞轉軸線的周向方向上施加在杠杆臂上的力從杠杆臂傳遞至保持臂,以使得保持臂繞樞轉軸線樞轉(作為保持臂的可樞轉性的一部分)。
在這方面,較佳地,將樞轉夾從樞軸軸線開始延伸的部分理解為相應樞轉夾的臂。在這方面,具體地,相應樞轉夾的保持臂和杠杆臂為這種彼此分開的部分。
彈簧裝置可靠保持器的基體來支承,以例如作用於相應樞轉夾的杠杆臂上。然而,如果保持器包括兩個樞轉夾,則彈簧裝置較佳在兩個樞轉夾的杠杆臂之間起效。在這方面,彈簧裝置還可以以成對的方式在保持器的兩個相應樞轉夾之間起效。在這方面,彈簧裝置在兩個杠杆臂之間起效具體是指關於作用於兩個臂杆中的相應的一個上,彈簧裝置支承於兩個臂杆中的另一個處。
根據有利的另一研發,相應杠杆臂具有由彈簧裝置作用於其上的施加表面,該施加表面背對相應的樞轉軸線。具體地,如果彈簧裝置靠保持器的基體來支承,則彈簧裝置可從在基體處形成的施加表面在杠杆臂的施加表面的較大間隔的方向上對杠杆臂進行預加載,其中,靠在基體處形成的施加表面支承彈簧裝置。
如果保持器包括多個樞轉夾,具體是兩個,則彈簧裝置較佳設置在樞轉夾的杠杆臂的施加表面之間,並在彼此遠離的方向上作為壓縮彈簧對施加表面進行預加 載。在這種實施方式中,具體地,當兩個樞轉夾的杠杆臂的施加表面相對於相應樞轉夾的樞轉軸線,在相應另一樞轉夾的樞轉軸線的方向上徑向面對時,兩個樞轉夾的杠杆臂的施加表面彼此之間的間隔最小。
由於彈簧裝置充當將施加表面彼此推離的壓縮彈簧(或將施加表面推離基體),這在兩個不同的樞轉方向上是可能的,所以最小間距的這個位置可形成死點。從該死點開始,施加表面的間隔在釋放位置的方向和固定位置的兩個方向上均增大,這分別對應於壓縮彈簧的遞減彈簧力。因而,當樞轉夾樞轉出釋放位置或固定位置至相應的其他位置時,相對於壓縮彈簧的增大的彈簧力,施加表面的間隔首先分別減小,直至到達死點。因此,隨後必須施加超過該彈簧力的外力。在這方面,在克服死點之後,壓縮彈簧反而協助樞轉夾進一步樞轉,以使得樞轉夾在沒有施加外力且僅通過彈簧預加載的情況下,自動從死點樞轉到相應目標位置並進入相應目標位置。
根據實施方式,彈簧裝置由至少一個螺旋彈簧形成,較佳由相鄰佈置的兩個螺旋彈簧形成。從而能夠實現足夠大的力,在施工空間要求小的情況下,穩定釋放位置和固定位置。在這方面,相應施加表面較佳地設置有至少一個突出部,該至少一個突出部突出至相應螺旋彈簧中,以固定螺旋彈簧,抵抗橫向滑移。具體地,相應施加表面可具有用於作用在其上的每個螺旋彈簧的相應突出部。這同時使組裝樞轉夾與螺旋彈簧更簡單,以及使螺旋 彈簧的位置安全性可靠,以使得螺旋彈簧在從釋放位置過死點到達固定位置的所有樞轉位置與施加表面可靠地協作。
還有利的是,至少一個樞轉夾的杠杆臂具有釋放部,該釋放部在釋放位置較佳地處於與死點相對應的位置處,在遠離基體的方向上突出超過接觸表面,而不是在相應樞轉夾的固定位置。然後,具體地,釋放部突出超過接觸表面的結果是,當將兩輪車附件施加至接觸表面時,由兩輪車附件作用於釋放部上。然後,這種施加較佳指向接觸表面的方向,以使得有利地推回釋放部,至少推到釋放部不再突出超過接觸表面。
在這種實施方式中,可通過保持器中接納兩輪車附件來觸發具有這種釋放部的樞轉夾在其固定位置的方向上樞轉出其釋放位置,具體地,通過這樣做時將附件施加至接觸表面來觸發。如果在所述將釋放部推回接觸表面後時,還克服了樞軸運動的死點,則由於彈簧裝置的預加載,隨後可僅獨立將樞轉夾進一步樞轉達固定位置,並樞轉到固定位置,然後,較佳附加地通過預加載保持在該位置。
在這種實施方式中,當兩輪車附件被插入保持器時,即,實際上在兩輪車附件插入保持器並在這樣做時施加至接觸表面時,樞轉夾能夠因而自動變換至固定位置,即,不用通過手直接致動。以這種方式,保持器的操作會特別舒適,因為僅須將兩輪車附件完全插入保持器, 然後兩輪車附件就被固定以防去除,而無需固定步驟,例如變成必須的、必須單獨執行的鎖定保持器或單獨致動保持器的元件。
相反地,釋放部可有利地在相應樞轉夾樞轉出固定位置至釋放位置時,通過接觸表面再次突出超過接觸表面,以使得將可接納於保持器中的兩輪車附件壓離接觸表面。在兩輪車附件上的這種動作通過彈簧裝置從死點的向前預加載來協助,以使得附件可選地在樞轉夾向上樞轉時至少部分地跳離接觸表面。從而也簡化從保持器去除附件,由此又提高保持器操作的舒適性。
根據有利的進一步研發,釋放部在周向方向上,從關於相應樞轉軸線至少主要徑向定向的相應杠杆臂的杆部突出,其中,杆部較佳地獨立於相應樞轉夾的位置而設置在接觸表面下方。因此,具體地,相應杠杆臂可與徑向延伸的杆部以及至少基本上以直角從其突出的釋放部成角度。然後,釋放部在相應樞轉夾的釋放位置,至少基本上在周向方向上相對於其樞轉軸線在接觸表面之上突出,因此,當兩輪車附件接納於保持器中時,釋放部在相對的周向方向上被推回。由於因而與兩輪車附件的相互作用至少基本上在周向方向上進行,所以一方面有利地使繞樞轉軸線的扭矩最大化,另一方面,使在樞轉軸線上的徑向作用最小化。
根據另一有利實施方式,較佳的是,相應杠杆臂具有帶動部,其中,如果保持器包括多個樞轉夾,具 體為兩個,則樞轉夾中的一個的杠杆臂的帶動部和另一樞轉夾的杠杆臂的帶動部彼此接合,具體地,彼此鬆散地接合,以使得當一個樞轉夾樞轉時,另一樞轉夾在相反的方向上樞轉大致相同的角度。換言之,這兩個樞轉夾經由它們各自的帶動部進行聯接,從而在相應的相反方向上進行共同樞轉。在這方面,較佳獨立於哪個樞轉夾樞轉,夾帶相應的其他樞轉夾。以這種方式足以直接致動這些樞轉夾中的一個,以便同時調整二者。
通過這種聯接可確保的是,樞轉夾採取各自相互對應的位置。具體地,當樞轉夾中的一個恰好處於其釋放位置、其與死點相對應的位置或其固定位置時,樞轉夾中的另一個同樣處於其釋放位置、其與死點相對應的位置或其固定位置。
在有利的進一步研發中,一個樞轉夾的杠杆臂的帶動部包括相對於相應的樞轉軸線的至少一個徑向延長部,該至少一個徑向延長部與另一樞轉夾的杠杆臂的帶動部的至少一個徑向延長部協作,以使得在調整到釋放位置時,另一個樞轉夾的杠杆臂的帶動部的至少一個徑向延長部可作用於該樞轉夾的杠杆臂的帶動部的至少一個徑向延長部上,以及該樞轉夾的杠杆臂的帶動部的至少一個徑向延長部可作用於另一樞轉夾的杠杆臂的帶動部的至少一個徑向延長部上,從而調整至固定位置。在這方面,具體地,該相互作用在相對於樞轉夾的樞轉軸線的相應周向方向上進行。在這方面,延長部可類似於兩個齒輪的類似部 分或指狀物而彼此接合。一個樞轉夾的至少一個相應延長部和另一樞轉夾的至少一個延長部較佳在樞轉夾的每個可能樞轉位置彼此接觸,以使得這些樞轉夾中的一個的樞轉運動直接且基本上無間隙地傳遞至相應的另一樞轉夾的相應樞轉運動。
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補充或還獨立於上述實施方式的是,還較佳的是,相應的保持臂成角度,且包括徑向部和切向部,其中,徑向部至少主要在徑向方向上相對於相應的樞轉軸線延伸,切向部在徑向部的遠端處至少主要在切向方向上延伸,從而當所述兩輪車附件接納於保持器中時,在相應樞轉夾的固定位置阻止從保持器去除兩輪車附件。
因此,本發明還涉及用於兩輪車附件的保持器,具體用於兩輪車鎖。該保持器包括基體以及一個或多個樞轉夾,其中,由基體限定接觸表面,當兩輪車附件接納於保持器中時,兩輪車附件接觸該接觸表面;一個或多個樞轉夾中的每個都包括保持臂和釋放位置以及固定位置,以便在釋放位置允許在保持器中接納兩輪車附件以及從保持器去除兩輪車附件,以及在固定位置允許當所述兩輪車附件接納於保持器中時,阻止從保持器去除兩輪車附件,其中,相應的保持臂成角度,且包括徑向部和切向部,其中,徑向部至少主要在徑向方向上相對於相應的樞轉軸線延伸,切向部在徑向部的遠端處至少主要在切向方向上延伸,從而當所述兩輪車附件接納於保持器中時,在相應 樞轉夾的固定位置時,阻止從保持器去除兩輪車附件。
樞轉夾的保持臂的這種成角度的配置具有的優點是,具體地,能夠通過切向部阻止從保持器中去除容納於保持器中的兩輪車配件。如果兩輪車配件被朝向切向部推動(例如,通過騎行期間的振動或者當儘管樞轉夾處於固定位置卻試圖去除附件時),例如在遠離基體的接觸表面的方向上,具體地,則因而力在相對於相應的樞轉軸線的徑向方向上施加在樞轉夾上。
根據較佳的進一步研發,這當相應的切向部在固定位置與接觸表面平行對準時尤其如此。然而,這種徑向力不會圍繞樞轉軸線產生任何扭矩,以使得樞轉夾不借此樞轉,而是保持在樞轉夾的固定位置。如果切向部相對較短,使得通過接納於保持器中的附件靠近徑向部的指定端部進行動作,則這一點更加適用。
具體地,相應保持臂的成角度的配置對於弓形配置是有利的,因為兩輪車附件在從保持器去除的方向上施加在相應保持臂上的力可利用弓形保持臂導致將相應樞轉夾推動至釋放位置,並且因而危及附件在保持器中的固定保持。因此,弓形樞轉夾還必須被固定以抵抗在固定位置樞轉打開,例如,因為弓形樞轉夾的背離樞轉軸線的端部彼此聯接,使得附件在保持器中整個表面上被包圍。相反,在所述保持器中不需要這種附加固定。可提出的是,樞轉夾的保持臂在其固定位置也彼此間隔開。
根據較佳的進一步研發,在釋放位置,相應 切向部處於包括在接觸表面上方垂直的所有點的空間的外部。換言之,樞轉夾的切向部在釋放位置釋放接觸表面上方的整個區域,以使得兩輪車附件能夠相對於接觸表面在至少基本上垂直的方向上插入保持器中,以及可施加到接觸表面。相反,在固定位置,保持臂較佳地以切向部分突出至該空間中,以使得保持臂阻擋附件遠離接觸表面並離開保持器的相反運動。
根據有利實施方式,相應切向部的切向程度比其從相應樞轉軸線的徑向間隔的一半短。根據另一實施方式,可提出的是,相應切向部在圍繞樞轉軸線的至多30°的角度範圍上延伸,具體是大約25°的角度範圍。在該實施方式中,相應切向部的程度在相對於相應樞轉軸線的切向或周向方向上進行界定,且相對較短。因而,還可確保的是,切向部在相應樞轉夾的固定位置在遠離接觸表面的方向上的作用至少基本上代表相對于樞轉軸線徑向的力的影響,並且因而不導致繞樞轉軸線的任何扭矩或僅導致繞樞轉軸線的非常小的扭矩。
還有利的是,具體地,較佳地在保持臂處至少基本上在徑向方向上遠離樞轉軸線延伸的接合部在徑向部與切向部之間的過渡部處形成。這些接合部可以被配置為突出部,並且有利地用於提供用於手動致動樞轉夾的接合點。樞轉夾中的至少一個的接合部可例如被捕獲並在釋放位置的方向上進行按壓,以用於將樞轉夾從固定位置樞轉至釋放位置(或至少直至死點,並且略超過死點)。具體 地,兩個樞轉夾的接合部分可設置有具有多個樞轉夾的保持器,具體是兩個樞轉夾,以使得兩個樞轉夾的接合部分可同時彼此進行壓離,例如,當由拇指作用於一個接合部上,且由剩餘手指中的至少一個作用於另一個接合部上時,通過伸展手來使兩個樞轉夾的接合部分同時彼此進行壓離。
根據較佳實施方式,保持器包括兩個樞轉夾,這兩個樞轉夾相對於彼此進行強制引導,以使得在一個樞轉夾繞其樞轉軸線樞轉時,另一個樞轉夾在相反方向上繞其樞轉軸線樞轉相同的角度。如以上詳細所述,這種強制引導可以通過在樞轉夾的杠杆臂處的帶動部的協作來實現。然而,一般地,也可考慮樞轉夾的其他類型的這種協調樞轉,例如通過在樞轉夾之間的一種傳輸,其不一定必須具有用於此目的的杠杆臂。
對於所有上述保持器來說,進一步較佳的是,各樞轉夾具相對於彼此具有相同的結構,並且兩個樞轉夾較佳地相對于彼此軸向對稱地佈置,具體地,相對于垂直於接觸表面對準的反射軸線。通過具有相同構造的樞轉夾的設計,可降低保持器的生產成本。另外,由於不必區分樞轉夾,所以可簡化保持器的組裝。
另外,相應樞轉夾的樞轉軸線較佳為固定,具體地,相對於保持器的基體。與具有相應(彈性)可移動樞轉軸線的樞轉夾的支承不同的是,通過固定錨固件可實現保持器更大的穩定性,然後,所述保持器的基體與樞 轉夾一樣,較佳地具體能夠由基本上非彈性的材料製成。
基體的接觸表面可沿縱向方向延伸。具體地,通過這可理解的是,可用於在基體處施加兩輪車配件的表面在縱向方向上具有比在橫向於縱向方向上更大的延伸範圍。接觸表面還可相對於縱向方向至少基本上對稱地配置,即相對於與縱向方向平行的對稱軸或相對於與縱向方向平行且基本上垂直於縱向方向的對稱平面至少基本上對稱地配置。
根據有利實施方式,保持器包括在縱向方向上界定接觸表面的樞轉夾。具體地,如果將兩輪車配件插入保持器中至少基本上在縱向方向上進行,例如,通過引入到袋狀或箭袋狀的接收區域中以使得在相反的縱向方向上去除兩輪車附件會被所述樞轉夾阻擋,則這種實施方式可有利。
根據另一有利實施方式,除了上述樞轉夾之外或可替代地,保持器包括兩個樞轉夾,這兩個樞轉夾橫向於縱向方向位於接觸表面的側部。在這方面,兩個樞轉夾的樞轉軸線較佳地與該縱向方向平行佈置。因而,樞轉夾可圍繞接納於保持器中的兩輪車附件相對於縱向方向在兩個相對側處接合。具體地,樞轉夾可從兩側圍繞接納於保持器中的兩輪車附件施加,並且較佳地至少部分地在樞轉到固定位置時(即,具體地,在具有所述徑向部的橫向方向上,以及在背離具有相應樞轉夾的保持臂的所述切向部的接觸表面的方向上)。以這種方式,可特別可靠地防止 去除附件。
根據較佳的進一步研發,基體還具有邊界部,該邊界部從接觸表面突出,並且在縱向方向上界定接觸表面。因而,具體地,邊界部可限制接納於保持器中的兩輪車附件沿縱向方向(至少在一個方向上)的可運動性。在這方面,邊界部較佳地配置成殼狀,以使得為了施加在接觸表面處,兩輪車附件的端部部分可以首先以與接觸表面成角度的方式插入殼狀邊界部中,並隨後可朝向接觸表面樞轉。在這方面,邊界部還可用作引導部,用於將兩輪車附件插入保持器內的正確對準。
在基體處可設置另一邊界部,以便也在相反的縱向方向上界定接觸表面。根據保持器的對準,具體地,如果這種另外的邊界部在兩輪車處的保持器的典型設置上基本上設置在基體的上端處,則這種另外的邊界部可以相對較小,或也可完全不需要。因為在這個方向上,重力可已足以防止兩輪車附件離開保持器,儘管樞轉夾位於固定位置。
另外較佳的是,基體具有一個或多個引導部,該一個或多個引導部從接觸表面突出,並且至少部分橫向於縱向方向限定接觸表面。因此,可選地,除了位於接觸表面側部的所述樞轉夾之外,引導部限制接納於保持器中的兩輪車附件在橫向方向(即,橫向於縱向方向)上的可運動性。然而,與樞轉夾不同,由於引導部較佳剛性地佈置在基體處,所以引導部可吸收附件在橫向方向上施 加在保持器上的力,例如,由於騎乘期間的振動,因而,具體地,有助於使這種力不將樞轉夾樞轉出固定位置至釋放位置。另外,具體地,引導部可與所述邊界部一起用於附件在插入保持器中時的正確對準,因為引導部在接觸表面處施加附加和/或在插入邊界部時引導附件。
本發明的所述目的還通過兩輪車附件來實現,具體為兩輪車鎖,較佳為折疊鎖,該兩輪車附件具有適當地配置成用於兩輪車附件的保持器,具體地,該保持器根據與上述實施方式中的一個進行配置。
11:保持器
13:折疊鎖
15:框架管
17:基體
19:腹板
21:接觸表面
23、23':孔
25:螺釘
27:邊界部
29:端部
31:另一邊界部
33:杆
35:鎖體
37:引導部
39:樞轉夾
41:銷
43:支承凸緣
45:保持臂
47:杠杆臂
49:徑向部
51:切向部
53:遠端
55:接合部
57:施加表面
59:彈簧裝置
61:釋放部
63:徑向延長部、帶動部
65:適配件
67:夾具
69:螺紋孔
71:通道
73:端面
L:縱向方向
S:樞轉軸
下面將僅通過示例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發明。
第1圖以立體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保持器的實施方式,其中樞轉夾處於釋放位置;第2圖以立體圖示出了相同實施方式,其中在固定位置折疊鎖接接納於保持器和樞轉夾中;第3圖以立體剖視圖示出了相同實施方式,其中樞轉夾處於釋放位置;第4圖以立體剖視圖示出了相同實施方式,其中在固定位置折疊鎖接接納於保持器和樞轉夾中;第5圖以側視圖示出了相同實施方式;第6圖以側視圖示出了替代實施方式,其中樞轉夾處於釋放位置;以及第7圖以側視圖示出了替代實施方式,其中樞轉夾處 於固定位置。
在第1圖至第5圖中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保持器11的相同的相應實施方式。保持器11適當地配置為用於折疊鎖13,即,折疊鎖13可接納於保持器11中,保持器11緊固至兩輪車,以在兩輪車上支承保持器11(第1圖、第2圖和第5圖示出了兩輪車的框架管15),然後,可由保持器11可靠地保持折疊鎖13。
具體地,如在第1圖中可識別的是,保持器11包括沿著縱向方向L延伸的基體17。基體17的後側配置為附接至兩輪車的框架管15。為此目的,在後側形成兩個腹板19,腹板19彼此平行且與縱向方向L平行(參見第3圖和第4圖),並且基體可通過腹板19放置在框架管15上。下面將參照第5圖進一步說明將保持器11緊固至兩輪車,具體為緊固至框架管15的不同方式。
在基體17的前側形成有基本上由基體17的平坦表面形成的接觸表面21。即使該表面具有諸如用於螺釘25的孔23、23'的凹部並因而被穿孔,仍然通過該表面限定連續接觸表面21。當折疊鎖13接納於保持器11中時折疊鎖13接觸該接觸表面21(參見第2圖和第4圖)。
接觸表面21在朝向端部(在圖中的左側)的縱向方向L上由邊界部27界定,邊界部27配置成殼形式,具有圍繞橫向於縱向方向L延伸的軸線的曲率,以使得可首先將折疊鎖13的端部部分29(參見第2圖)插入殼狀 邊界部27中,以放置在接觸表面21處,並且隨後可朝向接觸表面21樞轉。
然而,邊界部27不僅用於簡化將折疊鎖13正確地插入保持器11中,而且還在插入之後在縱向方向L上支承接納於保持器11中的折疊鎖13,以使得折疊鎖13在保持器11中在縱向方向L上的可移動性是有界的。為了在相反方向上附加界定移動性,設置另一邊界部31,然而,與所述邊界部27不同,邊界部31不是由具有對應於折疊鎖13的厚度的高度的一種壁形成,而是僅通過垂直於縱向方向L從接觸表面21突出的邊緣形成(參見第1圖和第5圖)。該另一邊界部31配置成當將折疊鎖13放置於接觸表面21上時,在折疊鎖13的杆33和鎖定主體35之間接合,以便從而附加地界定折疊鎖13在縱向方向L上的移動性,具體地,防止折疊鎖13與邊界部27完全在一起。
側向引導部37鄰近緊固部37形成為從接觸表面21突出的基本平滑壁,並且由此至少在其端部部分29的區域中,橫向於縱向方向L限制折疊鎖13,具體地,側向引導部37用於使折疊鎖13在保持器11中正確對準,以使得折疊鎖13的縱向延伸與保持器11的縱向方向L平行。
在橫向於縱向方向L的接觸表面21側面的兩個樞轉夾39設置為用於進一步橫向界定保持器11中的折疊鎖13,並且具體用於固定接納於保持器11中的折疊鎖13,防止去除或釋放(脫落)。兩個樞轉夾39具有相同的 構造,並且在基體17處圍繞相應樞轉軸線S可樞轉地進行支承。在這方面,兩個樞轉軸線S平行於縱向方向L對準。樞轉夾39在基體17處的可樞轉支承分別通過銷41進行,銷41在固定位置處緊固至基體17,沿樞轉軸線S延伸,並且由相應樞轉夾39的支承凸緣43進行引導。
如在第1圖和第2圖與第3圖和第4圖的對比中可認識到的是,樞轉夾39可在釋放位置(第1圖和第3圖)與固定位置(第2圖和第4圖)之間圍繞其相應樞轉軸線S樞轉。接觸表面21之上的空間在樞轉夾39的釋放位置釋放到樞轉夾39不能接合至該空間中的程度,以使得折疊鎖13可在樞轉夾39之間進行引導,並且可放置在接觸表面21處,以在保持器11中接納折疊鎖13,或可從接觸表面21釋放以從保持器11去除折疊鎖13。
相反,在固定位置,樞轉夾39接合至接觸表面21之上的該空間中,並因而阻止從接觸表面21釋放折疊鎖13,以使得通過樞轉夾39固定折疊鎖13,以防止從保持器11去除。然後,在固定位置通過樞轉夾39以及通過邊界部27、31和引導部37而在保持器11中牢固地保持接納於保持器11中的折疊鎖13,具體地,至少基本上不可移動地保持折疊鎖13。
首先,在第1圖和第2圖的剖視圖中可看出的是,樞轉夾39每個都包括保持臂45和杠杆臂47,保持臂45和杠杆臂47至少部分地以至少基本上平坦的方式形成。在這方面,保持臂45是成角度的,並且包括徑向部 49,徑向部49從支承凸耳4開始至少主要在徑向方向上(相對於相應樞轉軸線S)延伸,保持臂45包括切向部51,切向部51在至少主要切向方向上在徑向部49的遠端53處延伸(即,在遠離樞轉軸線S的端部)。
徑向部49和切向部51在相應樞轉夾39的固定位置至少基本上垂直於接觸表面21或與接觸表面21平行地對準。由於樞轉軸線S佈置成相對較遠地向外,即,在橫向於縱向方向L的方向上在接觸表面21的範圍上橫向突出,因而,徑向部可在固定位置側向接觸接納於保持器11中的折疊鎖13(參見第4圖),因而可包圍折疊鎖13,除了橫向於縱向方向L的引導部37之外。在這方面,切向部51突出至接觸表面21上方的區域中,並接觸折疊鎖13的上側,以使得成角度的保持臂45圍繞折疊鎖13的角部接合。以這種方式,折疊鎖13可靠地保持在接觸表面21處,並且總體處於保持器11中。
切向部51相對於徑向部49相對較短,具體地,比徑向部49的長度的一半短,以使得切向部51僅圍繞樞轉軸線S在大約25°的角度範圍上延伸。以這種方式,樞轉夾39的釋放位置和固定位置僅必須彼此相差約25°的相應樞轉角,在任何情況下較佳地最多相差30°,以使得折疊鎖13能夠在釋放位置通過樞轉夾39,並且在樞轉夾39的固定位置以齊平的方式圍繞樞轉夾39接合。
由於樞轉夾39的保持臂45的成角度的形狀,且由於切向部分51的短小,折疊鎖13垂直於接觸表 面21且遠離接觸表面21而施加在樞轉夾39上的力基本上在相對於相應樞轉軸線S的徑向方向上作用。在這方面,施加在切向部分51上的力在徑向方向上在徑向部分49上傳遞至固定地佈置在基體17處的銷41上,以使得該力最終可由基體吸收。因而,不會產生扭矩或至少僅產生很小程度的扭矩,具體地,在樞轉夾39樞轉打開到釋放位置的方向上的扭矩。因而,保持臂的具體形狀不僅有助於圍繞折疊鎖13緊密地接合,而且還有助於防止樞轉夾39的不期望的樞轉打開,並因而防止折疊鎖13釋放,例如,由於振動。
在保持臂45的切向部51與徑向部49之間的過渡部處,在徑向部49的遠端53的區域中形成相應的接合部55。具體地,接合部55形成為切向部51的厚度從徑向部49開始較佳僅在徑向外側上減小,並且因此不在阻擋接納於保持器11中的折疊鎖13的側部上減小。然後,例如,諸如如圖所示,對於手動致動保持器11,以接合凹部55的形式形成的接合部分55可特別容易地進行夾持。
如果接合部分55,具體地,保持臂45的切向部51的徑向外側(不同於圖中所示)以合適方式成形,具體地,進行倒角,則樞轉夾39可例如也樞轉打開,從而將折疊鎖13插入保持器11中,以使得折疊鎖13在朝向接觸表面21的方向上移動,並且入射至樞轉夾的接合部分55上,其中,然後,由於接合部分55的形狀,該動作相對於圍繞樞轉軸線S作用在樞轉夾的扭矩而在釋放位置的方向 上開始。以這種方式,因為保持器11不需要單獨地樞轉打開,而是可以說樞轉夾39在插入折疊鎖13時被自動推開,並且釋放用於折疊鎖13的路徑,所以可以更容易地進行折疊鎖13的插入。
類似於保持臂45,相應樞轉夾39的杠杆臂47也至少基本上在相對於樞轉軸線S的徑向方向上延伸。然而,在這方面,與保持臂45不同,杠杆臂47不相對於接觸表面21橫向延伸,而是基本上在接觸表面21下方。在這方面,施加表面57較佳地形成為在杠杆臂47的背離樞轉軸線的端部處與樞轉軸線S。
由於保持器11至少基本上鏡像對稱於與縱向方向L平行且垂直於接觸表面21的平面,並且由於具有相同結構的兩個樞轉夾39幾乎鏡面對稱地設置(實際上垂直於接觸表面對準的反射軸線軸向對稱地設置),所以在接觸表面21下方延伸的、杠杆臂47的施加表面57至少基本上朝向彼此對準。在這方面,施加表面57彼此之間的間隔取決於樞轉夾39的相應樞轉位置。在這方面,兩個施加表面57通過彈簧裝置59在彼此更大間隔的方向上進行預加載,彈簧裝置59佈置在兩個施加表面57之間,並且用作壓縮彈簧。
施加表面57彼此之間的間隔在如第1圖所示的釋放位置與如第4圖所示的兩個樞轉夾39的固定位置均比在設置在施加表面57之間的樞轉位置大。具體地,在杠杆臂47至少基本上平行於連接兩個樞轉軸線S的平面對準 的樞轉位置,施加表面57彼此之間的間距最小。樞轉夾39的樞轉性的死點由該樞轉位置限定,該樞轉位置較佳地至少基本上居中地位於釋放位置與固定位置之間,因為樞轉夾39通過彈簧裝置59在面朝釋放位置的死點側處在釋放位置的方向上進行預加載。
因此,在樞轉夾39樞轉超過死點時,只要已克服死點,樞轉運動就獨立進行,僅由彈簧裝置59驅動。相反,樞轉運動抵抗彈簧裝置59的預加載直到死點。因而,彈簧裝置59抵消將樞轉夾39調節出相應採用位置的調節,並從而有助於防止對樞轉夾39的不期望調節,具體地,防止樞轉夾39由於騎乘期間的振動而意外樞轉打開。
在圖示實施方式中,彈簧裝置59包括兩個螺旋彈簧,這兩個螺旋彈簧在縱向軸線L的方向上彼此相鄰佈置,並且每個螺旋彈簧均一方面靠一個樞轉夾39的施加表面57進行支承,另一方面,靠另一樞轉夾39的施加表面57進行支承。在這方面,螺旋彈簧通過接合至螺旋彈簧中的、施加表面57中的銷狀突出部而進行固定以防滑動(在附圖中無法識別)。
釋放部61在樞轉夾39的杠杆臂47處與施加表面57相鄰地形成。與杠杆臂47的相對於相應樞轉軸線S至少主要徑向地對準的杆部不同,釋放部61在周向方向上從杆部突出(即,從剩餘的杠杆臂47)。在這方面,釋放部61從杠杆臂47延伸,以其它方式基本上在接觸表面21的下方在朝向接觸表面21的方向上延伸。
根據樞轉夾39的樞轉位置,釋放部61在這方面突出通過限定接觸表面21的、基體17的表面中的通道,以使得釋放部61突出超過接觸表面21。這是在釋放位置(參見第3圖)和死點處的情況,其結果是,如果將折疊鎖13插入保持器11內並放置在接觸表面21處,則僅僅由於彈簧裝置59(參見第4圖)的預加載,釋放部61被推回直到死點並超過死點,且因此樞轉夾39進一步樞轉至固定位置並進入固定位置。以這種方式,折疊鎖13自動地進行固定,以防止在插入到保持器11中時直接脫落或去除。
相應的徑向突出部63在施加表面57的兩側處(相對於縱向方向L)在每個杠杆臂47處形成。相應樞轉夾39的兩個延長部63形成樞轉夾39的帶動部。在這方面,相應樞轉腔39的兩個延長部63在周向方向上相對於相應樞轉軸線S彼此偏離,以使得一個樞轉夾39的相應延長部63在周向方向上運行在另一樞轉夾39的延長部63之前,並且一個樞轉夾39的另一延長部63在周向方向上跟隨另一樞轉夾39的另一延長部63。在這方面,延長部63在周向方向上的偏離和形狀使得延長部63至少基本上在樞轉夾39的每個樞轉位置彼此接合,並且彼此成對接觸。
然後,這種佈置的有利效果在於,樞轉夾39經由帶動部63彼此聯接,以圍繞樞轉夾39各自的樞轉軸線S在相反的樞轉方向上進行共同的樞轉運動。因而,樞轉夾39中的一個的調節必然導致另一樞轉夾39進行相應 調整。因而,一方面,確保螺旋彈簧59不進行過多剪切,以使得螺旋彈簧59每個均以類似方式作用於兩個杠杆臂47上。因而,另一方面,對於保持器11的手動調節充分的是,樞轉樞轉夾39中的一個,因為另一樞轉夾通過帶動部63的相互作用而一起攜帶。
在第1圖和第2圖中示出保持器11緊固至兩輪車的框架管15。保持器11的這種緊固可以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在這方面,圖中示出的保持器11的實施方式有利地具有多個可選的緊固可能性。
在第1圖和第2圖中的保持器11的緊固通過適配件65進行(參見第5圖),適配件65繞夾具67緊密地附接至框架管15,夾具67圍繞框架管15纏繞並閉合。適配件65用於為螺釘25提供螺紋,螺釘25引導通過基體17的孔23,以將保持器11的基體17旋擰至適配件65。
另外,在基體17中形成另外兩個孔23',兩個孔23'的間隔適於設置在框架管15中的兩個螺紋孔69(例如,用於瓶子保持器)的間隔(參見第5圖),其可為公共間隔或標準間隔。因而,作為經由適配件65的緊固的替代物,保持器11還可經由這些孔23'和合適的螺釘直接旋擰至框架管15。
在第5圖中還可看出,基體17具有兩個通道71,通道71橫向於縱向方向L延伸,並具有扁平的橫截面,且配置成使得可通過通道71引導相應緊固帶(未示出)。然後,可以通過這種緊固帶將保持器11綁定至框架管15, 其中,具體地,相應緊固帶的縱向固定能夠以鉤環緊固件的方式進行,以用於將保持件11牢固地緊固至框架管15。
第6圖和第7圖示出了保持器11的替代實施方式,該替代實施方式與第1圖和第2圖所示實施方式非常相似,並且配置成適合至少基本上相同類型的折疊鎖13。該替代實施方式的主要區別之處在於,其具有單個樞轉夾39,樞轉夾39可樞轉地支承於基體17的端面73(相對於縱向方向L)處,而不是位於接觸表面21的側部的兩個樞轉夾39。因而,該樞轉夾39的樞轉軸線S確實與另一實施方式中與接觸表面平行地對準的兩個樞轉夾39的相應樞轉軸線S相似,但不同之處在於,該樞轉夾39的樞轉軸線S垂直於縱向方向L對準。
通過樞轉夾39的這種佈置和對準,接觸表面21在縱向方向L上由樞轉夾39界定。在這方面特別有利的是,如在所示的實施方式中,邊界部27和引導部37形成一種袋或當兩輪車附件13接納於保持器11中時至少圍繞兩輪車附件13,以使得兩輪車附件13基本上只在其從邊界部在縱向方向L上遠離邊界部27偏離或其在縱向方向L上與邊界區段27相對的端部遠離接觸表面21樞轉時,可從接觸表面21去除。然後,已經可通過佈置在基體17的端面73處的單個樞轉夾39可靠地防止這兩個運動,以使得樞轉夾39適合於將二輪車附件13固定在保持器11中。
在這方面,通常不排除設置另外的樞轉夾 39。因而,例如,可以想到的是如第1圖至第2圖所示的保持器11與第6圖和第7圖所示保持器11的組合的實施方式,因此,該實施方式具有橫向於縱向方向L位於接觸表面21側部的兩個樞轉夾39以及佈置在端面73處的樞轉夾39。
根據第6圖和第7圖的實施方式的單個樞轉夾39又可在第5圖中所示的釋放位置與第7圖所示的固定位置之間樞轉超過死點。在這方面,在這裡還示出了彈簧裝置59,彈簧裝置59根據樞轉夾39位於死點的側部而將樞轉夾39預加載至釋放位置或固定位置。
為此目的,彈簧裝置59作用於樞轉夾39的杠杆臂47的施加表面57上(在接觸表面21下方進行引導,因此在第6圖和第7圖中不可見)。然而,該實施方式中的彈簧裝置59在兩個樞轉夾39的杠杆臂47之間不起作用,而是靠形成於基體17處的施加表面處進行支承(在圖中不能識別)。以這種方式,彈簧裝置59在所示實施方式中又配置為螺旋彈簧,可以以壓縮彈簧的方式,在樞軸夾39的杠杆臂47的施加表面57與形成於基體17處的施加表面之間的較大間距的方向上預加載樞轉夾39,其中最小間距的位置表示死點。
如在第6圖中可看出的,在樞轉夾39的杠杆臂47處的、釋放部61的樞轉夾39在釋放位置延伸通過接觸表面21,並因而在接觸表面21上方向上突出。通過將折疊鎖13施加至接觸表面21,其中,保持器11設置用於 折疊鎖13,釋放部61被推回超過死點,以使得彈簧裝置59隨後使樞轉夾39樞轉至固定位置並進入固定位置(參見第7圖),並且隨後在固定位置保持樞轉夾39。在樞轉夾39樞轉打開至釋放位置時,釋放部61再次離開接觸表面21,並因而推動折疊鎖13稍微遠離接觸表面21,已使得可更容易地抓握折疊鎖13,以便從保持器完全去除。因而,在僅具有一個樞轉夾39的該實施方式中,將折疊鎖13插入保持器中以及從保持器11去除折疊鎖13也特別舒適。
11:保持器
15:框架管
17:基體
21:接觸表面
23、23':孔
25:螺釘
27:邊界部
31:另一邊界部
37:引導部
39:樞轉夾
43:支承凸緣
59:彈簧裝置
67:夾具
L:縱向方向

Claims (20)

  1. 一種用於兩輪車附件的保持器(11),所述保持器(11)具體用於兩輪車鎖(13),所述保持器(11)包括:- 基體(17),通過所述基體(17)限定接觸表面(21),當所述兩輪車附件(13)接納於所述保持器(11)中時,所述兩輪車附件(13)接觸所述接觸表面(21):以及- 一個或多個樞轉夾(39),每個樞轉夾(39)均包括保持臂(45)和杠杆臂(47),並且能夠圍繞樞轉軸線(S)樞轉超過位於釋放位置與固定位置之間的死點,以允許在所述釋放位置在所述保持器(11)中接納所述兩輪車附件(13)或從所述保持器(11)去除所述兩輪車附件(13),並且當所述兩輪車附件(13)接納於所述保持器(11)中時,在固定位置阻止所述兩輪車附件(13)從所述保持器(11)去除,其特徵在於,設置有彈簧裝置(59),所述彈簧裝置(59)作用於相應的杠杆臂(47)上,並且配置為將相應的樞轉夾具(39)預加載至位於所述死點的一側處的所述釋放位置以及將相應的樞轉夾具(39)預加載至位於所述死點的另一側處的所述固定位置,使得所述彈簧裝置(59)預加載所述相應的樞轉夾具(39)的方向發生變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保持器,其特徵在於, 所述保持器(11)包括兩個樞轉夾(39);以及所述彈簧裝置(59)在所述兩個樞轉夾(39)的所述杠杆臂(47)之間起作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保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相應的杠杆臂(47)具有背離相應的樞轉軸線(S)以由所述彈簧裝置(59)施加的施加表面,其中,當所述保持器(11)包括多個樞轉夾(39)時,具體包括兩個樞轉夾(39),所述彈簧裝置(59)設置在所述樞轉夾的所述杠杆臂的所述施加表面(57)之間,並且作為壓縮彈簧在彼此遠離的方向上對所述施加表面(57)進行預加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保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簧裝置(59)由至少一個螺旋彈簧形成,較佳地由鄰近佈置的兩個螺旋彈簧形成,其中,所述相應的施加表面(57)較佳地設置有至少一個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突出至相應的螺旋彈簧中,以固定所述螺旋彈簧防止橫向滑移。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保持器,其特徵在於,至少一個樞轉夾(39)的所述杠杆臂(47)具有釋放部(61),所述釋放部(61)在所述釋放位置在遠離所述基體(17)的方向上突出超過所述接觸表面(21),並且較佳地在對應於所述死點的位置在遠離所述基體(17)的方向上突出超過所述接觸表面(21),而不在相應的樞轉夾(39)的固定位置在遠離所述基體(17) 的方向上突出超過所述接觸表面(2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保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釋放部(61)在周向方向上從相應的杠杆臂(47)的杆部突出,所述杆部相對於相應的樞轉軸線(S)至少主要徑向地對準,其中,較佳地,所述杆部獨立於所述相應的樞轉夾具(39)的位置而佈置在所述接觸表面(21)下方。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保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相應的杠杆臂(47)具有帶動部(63),其中,當所述保持器(11)包括多個樞轉夾(39)時,具體包括兩個樞轉夾(39)時,所述樞轉夾(39)中的一個的杠杆臂(47)的帶動部(63)和所述樞轉夾(39)中的另一個的杠杆臂(47)的帶動部(63)彼此接合,具體為鬆動地接合,以使得在樞轉所述一個樞轉夾(39)時,所述另一樞轉夾(39)以大約相同的角度在相反方向上樞轉。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保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一個樞轉夾(39)的所述杠杆臂(47)的所述帶動部包括相對於所述相應的樞轉軸線(S)的至少一個徑向延長部(63),所述徑向延長部(63)與所述另一樞轉夾(39)的所述杠杆臂(47)的所述帶動部的至少一個徑向延長部協作,以使得當調節至所述釋放位置時,所述一個樞轉夾(39)的所述杠杆臂(47)的所述帶動部的所述至少一個徑向延長部(63)作用於所述另一樞轉 夾(39)的所述杠杆臂(47)的所述至少一個徑向延長部(63)上,並且能夠通過所述另一樞轉夾(39)的所述杠杆臂(47)的所述至少一個徑向延長部(63)作用於所述一個樞轉夾(39)的所述杠杆臂(47)的所述帶動部的所述至少一個徑向延長部(63)上,以調節至所述固定位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保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相應的保持臂(45)是成角度的,並且包括徑向部(49)和切向部(51),其中,所述徑向部(49)相對於所述相應的樞轉軸線(S)至少主要在徑向方向上延伸,所述切向部(51)在所述徑向部(49)的遠端(53)處至少主要在切向方向上延伸,從而當所述兩輪車附件(13)接納於所述保持器(11)中時,當所述相應的樞轉夾(39)處於所述固定位置時,阻擋所述兩輪車附件(13)防止從所述保持器(11)去除。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保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相應的切向部(51)在所述固定位置與所述接觸表面(21)平行地對準。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保持器,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釋放位置,所述相應的切向部(51)位於包括垂直位於所述接觸表面(21)上方的所有點的空間的外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保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相應的切向部(51)的切向範圍小於其與所述相應的樞轉軸線(S)的徑向間隔的一半;及/或 所述相應的切向部(51)圍繞所述相應的樞轉軸線(S)在至多30°,具體地是大約25°的角度範圍上延伸。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保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保持器(11)包括兩個樞轉夾(39),所述兩個樞轉夾(39)相對於彼此強制地進行引導,以使得在一個樞轉夾(39)圍繞其樞轉軸線(S)樞轉時,另一樞轉夾(39)圍繞其樞轉軸線(S)沿相反方向樞轉大約相同角度。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保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保持器(11)包括相對於彼此具有相同構造的多個樞轉夾(39),並且至少兩個樞轉夾(39)較佳地相對於彼此軸向對稱地佈置,具體地,相對於垂直於所述接觸表面(21)對準的反射軸線。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保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相應的樞轉夾(39)的所述樞轉軸線(S)是靜止的。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保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基體(17)的所述接觸表面(21)沿著縱向方向(L)延伸。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保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保持器(11)包括兩個樞轉夾(39),所述兩個樞轉夾(39)橫向於所述縱向方向(L)位於所述接觸表面(21)的側部,其中,所述兩個樞轉夾(39)的樞轉軸線(39)較 佳地與所述縱向方向(L)平行對準。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保持器,其中,所述基體(17)還具有邊界部(27),所述邊界部(27)從所述接觸表面(21)突出,並在所述縱向方向(L)上界定所述接觸表面(21),其中,所述邊界部(27)較佳地配置如殼體,以使得對於在所述接觸表面(21)處的施加,所述兩輪車附件(13)的端部(29)能夠首先與所述接觸表面(21)成角度插入所述殼狀邊界部(27),並且隨後能夠朝向所述接觸表面(21)樞轉。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保持器,其中,所述基體(17)還具有一個或多個導引部分(37),所述一個或多個導引部分(37)從所述接觸表面(21)突出,並且至少部分地橫向於所述縱向方向(L)界定所述接觸表面(21)。
  20. 一種兩輪車附件,具體為兩輪車鎖(13),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9項中任何一項所述的保持器(11),所述保持器(11)配置成適合於所述兩輪車附件(13)。
TW106106415A 2016-03-15 2017-02-24 保持器 TWI7050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104798.8A DE102016104798A1 (de) 2016-03-15 2016-03-15 Halterung
DE102016104798.8 2016-03-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3837A TW201733837A (zh) 2017-10-01
TWI705018B true TWI705018B (zh) 2020-09-21

Family

ID=58016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6415A TWI705018B (zh) 2016-03-15 2017-02-24 保持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363985B2 (zh)
EP (1) EP3219592A1 (zh)
CN (1) CN107187515A (zh)
AU (1) AU2017201715B2 (zh)
CA (1) CA2958444A1 (zh)
DE (1) DE102016104798A1 (zh)
TW (1) TWI7050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46968S1 (en) 2017-06-09 2019-04-30 Abus August Bremicker Sohne Kg Bicycle lock holder
DE202017103486U1 (de) * 2017-06-09 2017-07-10 ABUS August Bremicker Söhne KG Halterung für ein Zweirad-Schloss
DE102017112766A1 (de) * 2017-06-09 2018-12-13 ABUS August Bremicker Söhne KG Halterung für ein Zweirad-Schloss
CA3095718A1 (en) 2018-04-03 2019-10-10 Knox Associates, Inc. Dba Knox Company Fluid guard and absorber for locking devices
MY196268A (en) * 2018-08-28 2023-03-24 Intotest Sdn Bhd A Spring Loaded Clamp
CN109850038A (zh) * 2019-04-02 2019-06-07 温州市通用锁具有限公司 一种u形锁固定装置
CN109760772A (zh) * 2019-04-02 2019-05-17 温州市通用锁具有限公司 一种车锁固定装置
CN109878606A (zh) * 2019-04-02 2019-06-14 温州市通用锁具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锁固定装置
DE102019113620A1 (de) * 2019-05-22 2020-11-26 Elkamet Kunststofftechnik Gmbh Befestigungsanordnung
US20210025416A1 (en) * 2019-07-22 2021-01-28 Fivetech Technology Inc. Fastener structure
EP4025479A4 (en) * 2019-09-03 2023-06-07 Schlage Lock Company LLC MOUNTING BRACKET FOR BICYCLE LOCK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1665Y (zh) * 2002-09-03 2003-07-23 倪伯承 一种自行车框架锁的固定装置
CN101364748A (zh) * 2007-05-28 2009-02-11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无触点功率传递装置
US7920905B2 (en) * 2007-03-23 2011-04-05 Bury Sp. Z O.O. Mobile phone holder, especially for mechanical vehicle
CN203854573U (zh) * 2013-08-07 2014-10-01 维客多有限公司 车用电子产品置放架
TWM509758U (zh) * 2015-04-30 2015-10-01 Lih Jaw Ind Co Ltd 鎖具置放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1665A (en) * 1898-09-03 1899-08-22 E C Stearns & Co Bicycle-stand.
DE938532C (de) * 1953-04-29 1956-02-02 Karl Aage Hansen Fahrradspeichenschloss
US4269049A (en) * 1978-07-20 1981-05-26 Henderson George H Wheel lock
FR2672834B1 (fr) * 1991-02-18 1993-05-21 Essilor Int Organe de serrage et de prehension.
DE4110221C2 (de) 1991-03-28 1996-12-12 Rixen & Kaul Gmbh Flaschenhalter für eine Trinkflasche
US5215231A (en) 1991-04-15 1993-06-01 Paczonay Joseph R Water supply apparatus for bicycle
US5145138A (en) 1991-06-25 1992-09-08 Cannondale Corporation Water bottle cage for bicycles
US5179590A (en) * 1991-08-13 1993-01-12 Wang Fore S Mobile telephone rack assembly
US5572776A (en) 1994-12-12 1996-11-12 Del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Fastener employing a Bi-stable mechanism
DE19713704B4 (de) * 1997-04-03 2005-07-28 Rixen & Kaul Gmbh Vorrichtung zum Befestigen von Zubehör an Zweirädern und Zubehör für Zweiräder mit einer solchen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US6059245A (en) * 1998-05-14 2000-05-09 Hermansen; Frank Locking water bottle cage for bicycles
US6056332A (en) 1999-03-09 2000-05-02 Foster; Clark Clamping apparatus
US6520466B1 (en) 2001-08-15 2003-02-18 Case Logic, Inc.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 attachment mechanism
DE102006030498A1 (de) * 2006-07-01 2008-01-03 Rixen & Kaul Gmbh Schnellkupplung für ein Fahrradschloß
DE102006036031A1 (de) * 2006-08-02 2008-02-0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Halteeinrichtung für kleine Gegenstände im Fahrgastraum eines Kraftfahrzeugs
DE202007011170U1 (de) 2007-08-09 2007-12-06 TAP Ltd., Jalan Bahasa Halter
US8052209B2 (en) * 2007-08-17 2011-11-08 H.O. Bostrom Company, Inc. Automatic locking SCBA mounting bracket assembly
TWI340620B (en) * 2009-01-20 2011-04-11 Htc Corp Clamping apparatus
US20100264182A1 (en) * 2009-04-21 2010-10-21 Goldperl, Llc Cell Phone Holder
US8973880B2 (en) 2012-01-30 2015-03-10 Polaris Industries Inc. Clamp
FR3010767B1 (fr) 2013-09-16 2016-02-26 Air Liquide Systeme d'accrochage de bouteille de gaz medical
DE202014103690U1 (de) 2014-08-08 2014-08-22 Trelock Gmbh Universalhalter
US8998048B1 (en) * 2014-09-01 2015-04-07 Pao-Kung Wu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on bicyc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1665Y (zh) * 2002-09-03 2003-07-23 倪伯承 一种自行车框架锁的固定装置
US7920905B2 (en) * 2007-03-23 2011-04-05 Bury Sp. Z O.O. Mobile phone holder, especially for mechanical vehicle
CN101364748A (zh) * 2007-05-28 2009-02-11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无触点功率传递装置
CN203854573U (zh) * 2013-08-07 2014-10-01 维客多有限公司 车用电子产品置放架
TWM509758U (zh) * 2015-04-30 2015-10-01 Lih Jaw Ind Co Ltd 鎖具置放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67305A1 (en) 2017-09-21
CN107187515A (zh) 2017-09-22
DE102016104798A1 (de) 2017-09-21
TW201733837A (zh) 2017-10-01
CA2958444A1 (en) 2017-09-15
AU2017201715A1 (en) 2017-10-05
AU2017201715B2 (en) 2022-01-27
US10363985B2 (en) 2019-07-30
EP3219592A1 (de) 2017-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5018B (zh) 保持器
CN110194235B (zh) 用于运输装置的锁安装组件
JP2009506921A (ja) 自転車フォークアセンブリを固定するロードキャリア
US8727642B1 (en) Quick-release camera mounting system
KR101741706B1 (ko) 오토바이용 가변형 짐받이
US9873358B2 (en) Locking device for baby car seat
TWI769257B (zh) 用於兩輪車鎖的保持器
KR101568867B1 (ko) 이중 클램프
US20130221665A1 (en) Pipe connecting connector
EP3864240B1 (fr) Ensemble de poignee pour ouvrants de type fenetre ou porte
JP2014511458A (ja) クランプ組立体
KR101269664B1 (ko) 단부 피팅을 위한 충격 방지 신속 작용 폐쇄기
EP225860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achably mounting an infant carrier device on a support structure
TW202116600A (zh) 用於將能量儲存裝置可釋放地安裝在框架單元和自行車框架上的固持裝置
US8813323B2 (en) Shockproof quick-release fastener for an end fitting of a safety belt
EP2412578B1 (en) Device for detachably attaching a holder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JP2021506492A (ja) 引出用のレールストラット
KR101825998B1 (ko) 접이식 자전거용 프레임 잠금구
WO2015040844A1 (ja) ヒッチキャリア固定装置
US20220274531A1 (en) Supporting unit for a bike carrier
EP2864178B1 (en) Mounting adaptor of a child-carrying unit to a vehicle frame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same
TWI705196B (zh) 快拆機構
TWI485029B (zh) 配合工具機之支撐架使用之固定器
TW202229080A (zh) 用於圈式鎖件的支持件
KR0120455Y1 (ko) 자전거 프레임의 절첩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