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4256B - 蓄光線材之抽線製程 - Google Patents

蓄光線材之抽線製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4256B
TWI704256B TW109102780A TW109102780A TWI704256B TW I704256 B TWI704256 B TW I704256B TW 109102780 A TW109102780 A TW 109102780A TW 109102780 A TW109102780 A TW 109102780A TW I704256 B TWI704256 B TW I70425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light
drawing process
thread
mix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2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9101A (zh
Inventor
余仲明
王詩瑋
王詩皓
Original Assignee
萬核應用材料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萬核應用材料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萬核應用材料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027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0425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42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425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9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9101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coration Of Textile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一種蓄光線材之抽線製程,其包括有投料、混合攪拌、第一次烘乾、熱熔壓出、第一次冷卻、塑型理線、熱溫再塑、拉伸延展、第二次冷卻、收紗成捲及第二次烘乾等步驟。

Description

蓄光線材之抽線製程
本發明一種蓄光線材之抽線製程,詳指應用於布料領域之技術,主要特徵在於可以製作出一種能夠快速吸收光線並予以儲存,並於光線不佳的時候釋放光線的線料,可適用於布件的編織,其增加美觀性以及安全性,即為一種實用性極佳之發明。
早期社會的經濟命脈除了一般的重工業外,再來就是紡織業,綜觀所有日常生活中所需要使用到布料的地方何其多,不論是穿的、用的、蓋的、衣飾、裝潢等,所有的物品都脫離不了紡織,因此紡織業絕對是促進經濟的一大行業,但隨著科技與時代的進步,紡織業也跟上了科技與時尚的腳步,在線料上玩起了各種不同的效果,其中又屬線料發光為最常見,市面上不論是鞋子、衣服等具有布料的衣飾,許多在昏暗中都會展現出發光的型態,藉此提高了衣飾上的趣味性以外,更增添了些許的安全性。
然而,一般具有螢光顯示的衣飾大多數係利用已經為成品的衣飾,在其表面車縫、黏合了具有螢光顯示的塑料圖案,雖然此方式可以達到一定的美感,但是塑料圖案長久使用下容易脫落,且衣飾的洗滌也會造成塑料圖案的破裂,導致喪失了螢光顯示的效果。為此相關業者為了解決上述之問題,因此就在線材完成抽絲後進行螢光添加物的添加,此方式雖然同樣可以提供線料的使用編織成布件後,讓布件可以發光,但是此種線料的發光是以後天加工方式製作,以至於螢光添加物與線料之間的牢固性並不穩固,極容易發生螢光添加物的脫落,最後造成線料在發光上不夠均勻之缺失,故相關業者必須思考該如何讓線材可以維持有效的蓄光外,更可以在發光上能夠均勻。
鑑於上述情形,本發明人投入許多時間研究相關知識,並加以比較各項優劣,進行相關產品的研究及開發,並歷經的多次實驗及測試,而終於推出一種『蓄光線材之抽線製程』改善上述缺失,以符合大眾所需使用。
本發明其主要目的在於,提供線料能夠快速蓄光且均勻發光,使得所編織形成的布件具有美觀性外,更可以藉由均勻的發光而達到有效的安全性,其改善具有發光的線材在製作上,均是以後天加工方式將螢光添加物附著於線料上,容易造成螢光添加物的脫落,導致線材整體在發光上不夠均勻等缺失。為此,本發明人極力達成前述發明之目的與功效,本發明一種蓄光線材之抽線製程,其包括下步驟: 投料:備取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投入一攪拌筒內後再添加複數無機物粒;混合攪拌:利用攪拌筒將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與無機物粒予以混合攪拌;第一次烘乾:利用一烘乾機將混拌完成後的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予以烘乾並除去多餘的水分,進而將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溶融並與複數無機物粒黏合,又該烘乾機的烘烤溫度在於100℃~150℃;熱熔壓出:將以溶融的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傳輸進入一線材壓模機進行壓出並形成一初線材;第一次冷卻:該初線材持續經過一冷卻槽進行第一次的降溫,使該初線材的表面予以定型;塑型理線:該初線材由該冷卻槽的降溫後經過一塑型區進行整理;熱溫再塑:該初線材經過塑型區的定型整理後再經過一熱塑槽進行軟化;拉伸延展:該初線材經過熱塑槽的浸泡軟化後再經過一拉伸區進行拉伸,又該拉伸區係由複數滾軸所構成,各滾軸係呈間距且具規律的成排成列設置,該初線材透過各滾軸的旋轉帶動初線材,使該初線材受到適當的拉伸;第二次冷卻:該初線材經過拉伸延展步驟的拉伸後,進入到位於拉伸區後段的一待冷卻區,該初線材以自然冷卻方式減少表面的變形,以及固定內部的定型,使該初線材形成一半成品線材;收紗成捲:該半成品線材經過第二次冷卻步驟後進行予以集中成捲;及第二次烘乾:最後將成捲的半成品線材利用一除溼烘乾設備進行烘乾,進一步降低該半成品線材內的濕度,使該半成品線材形成完成品線材。
根據上述對於本發明所描述的步驟下,其所製作出來的完成品線材其透過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直接抽取呈線的方式,且經由完成品線材所編織形成的布料可以具有蓄光特性,使用者只須將完成品線材利用直接編織即可形成衣飾,初始只需透過光線的照射讓衣飾進行吸光,短暫時候後衣飾即可於昏暗的環境中釋放光線,藉此可防止複數無機物粒脫落於該線體,更進一步的讓衣飾在發光上可如發亮外,且本發明所製作出的完成品線材其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成型較為單純,使布料黏附於物品上可以較為平坦。因此,本發明誠可謂一種相當具有實用性及進步性之發明,值得產業界大力推廣,並公諸於社會大眾。
有關本發明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功效,茲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於後,相信本發明上述之目的、構造及特徵,當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體的瞭解。以下係以較佳實施型態說明,且並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之限制,參閱第一圖至第四圖所示,本發明一種線材抽線製成,其包括下步驟:
A、投料S1:先準備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1投入一攪拌筒2內後再添加複數無機物粒11;B、混合攪拌S2:將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1與複數無機物粒11予以均勻的混合攪拌,而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1可為聚酯型或聚醚型任一種,或者是聚酯型或聚醚型的混合,又該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1的熔點為190℃~220℃,將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1與無機物粒11投入攪拌筒2內予以混合攪拌,且攪拌時間為3~5分鐘,使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1粒粒分明並讓無機物粒11可確實的沾附於表面,另外本發明所使用的無機物粒11主要為礦物或是稀土,將礦物、稀土磨碎形成如粉末般具有細微的顆粒,但本發明無機物粒11並不侷限礦物、稀土兩種,任何的無機物皆可使用;另外可以於混合攪拌S2步驟的過程中添加一增白劑3,該增白劑3的比例可以為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1總量的0.2%~0.4%,透過增白劑3的添加可以使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1更為白皙,使所製作出的布料其顏色更為乾淨,又或者是在該混合攪拌S2的步驟中可添加混合適量比例之色料4,使各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1具有顏色,使其所編織後的布料具有豐富的色彩。
C、第一次烘乾S3:當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1攪拌完成後,利用一烘乾機5將混拌完成後的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1予以烘乾並除去多餘的水分,使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1之間初期先不會因無機物粒11的附著而相互黏再一起,此第一次烘乾S3步驟主要配合攪拌筒2的滾動而達到均勻烘乾,之後隨著溫度的升高至設定值,該烘乾機5的烘烤溫度設定在100℃~150℃進行烘烤並烘烤15至60分鐘,使該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1得以熔融呈半液態,並與複數無機物粒11確實混合,又該烘乾機5包含有一鼓風機51及一熱導管52,又該熱導管52的兩端係連通鼓風機51及攪拌筒2,該鼓風機51將熱導管52的熱量吹送至攪拌筒2內進行烘乾熱熔作業,使各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1可以確實的受到熔融。
D、熱熔壓出S4:將已經溶融的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1傳輸進入一線材壓模機6進行壓出並形成一初線材71。E、第一次冷卻S5:該初線材71持續經過一冷卻槽8進行第一次的降溫,該冷卻槽8為長形槽狀且內添注了冷卻液或水,該初線材71經過冷卻槽8內之冷卻液的降溫後,使該初線材71的表面予以定型,藉此固定初線材71的外表層。F、塑型理線S6:又該初線材71外表層定型後,需要將該初線材71進行初步的整理,防止初線材71打結、纏繞等問題產生,故該初線材71由冷卻槽8出來後經過一塑型區50,該塑型區50主要由許多的滾桿呈間距設置構成,而該初線材71會於沿著各滾桿的設置以蛇行繞法進行整理。G、熱溫再塑S7:將該初線材71經塑型區50的整理後再進入一熱塑槽60,利用該熱塑槽60內的液體加熱至沸點,並讓該初線材71於熱塑槽60內進行浸泡,利用液體的煮沸將該初線材71軟化,方便於下一步驟地進行。
H、拉伸延展S8:該初線材71經過經過熱塑槽60的浸泡軟化後再經過一拉伸區9進行拉伸定型,又該拉伸區9係由複數滾軸91所構成,各滾軸91係呈間距且具規律的成排成列設置,該初線材71透過各滾軸91的旋轉帶動初線材71,使該初線材71受到適當的拉伸,又該初線材71的斷面形狀與大小可藉由滾軸91轉速與施加於初線材71張力之調整加以控制。
I、第二次冷卻S9:該初線材71經過拉伸延展S8步驟的拉伸後,進入到位於拉伸區9後段的一待冷卻區92,該初線材71以自然冷卻方式、風扇吹送方式等進行冷卻,藉此減少表面的變形,以及固定該初線材71內部的定型,使該初線材71形成一半成品線材72。J、收紗成捲S10:該半成品線材72經過第二次冷卻S9步驟後進行予以集中成捲;又在收紗成捲S10步驟上,本發明採用了兩種收紗成捲方式進行,首先可為一輪盤20的轉動方式,利用捲繞方式收捲半成品線材72;另一種收捲方式是利用一容器30置於待冷卻區92後,且該容器30可以旋轉方式收納半成品線材72,利用容器30的離心旋轉,使半成品線材72落入於容器30內的型態會沿著容器30的旋轉而成圈狀。
K、第二次烘乾S11:最後將成捲的半成品線材72利用一除溼烘乾設備40進行烘乾,進一步降低該半成品線材72內的濕度,又第二次烘乾S11步驟的烘乾時間為48小時,使該半成品線材72形成完成品線材73,最後進行加工手續,把完成品線材73得以收納、包狀。另外本發明除了可以製作出上述以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1及無機物粒11為基底的完成品線材73以外,還可以根據不同的使用而製作出不同用途的線,請參閱第一圖所示,在混合攪拌S2步驟與第一次烘乾S3步驟之間可再增設二個步驟,分別為二次投料S12步驟及再攪拌S13步驟,又二次投料S12步驟主要是針對特殊線材的製作,可於此步驟備取複數粉體12並將其投入攪拌筒2內予以攪拌,其中所指的複數粉體12可以為螢光粉、反光粉或細玻璃粉等任一種,使得所製作出來的完成品線材73具有反光、閃亮等特殊視覺效果,而再攪拌S13步驟所需之攪拌時間為3至5分鐘。
根據上述對於本發明的界定,因習知紡織所製作出來的線材僅為單純料件,而透過線材所編織形成的布料理所當然也只具有線材的特性而已,但要讓布料能夠蓄光後發光就必須經過後天的加工,添加螢光添加物才可達到蓄光後之發光,可是此方式卻會因長時間的使用、洗滌下,讓螢光添加物脫落,進而喪失了蓄光、放光之功效,連帶的整個布料在放光上也不均勻,所以說本發明主要是要改善習知的技術,提供更為方便的布料予以使用,而要讓布料改善習知的缺失下就必須回到原始線材的製作予以改善,故經由上述步驟的說明下,使該完成品線材73可以編織成布料,並使布料具有完成品線材73的特性。
總而言之,利用本發明所界定的步驟下,可以得到最後的完成品線材73,在透過該完成品線材73進行紡織呈布料,而此布料可以貼合於任何物品的表面,不論是布品、硬殼、塑膠等物品,或者是直接編織成衣飾等,讓布料、具有布料的物品於光線下吸收光線,讓使用者在使用、穿著上可以於昏暗的環境中,藉由完成品線材73的特性進行光線的釋放,如此一來即可提高使用者於環境中的安全性,同時也可增加美觀感及科技感。
S1:投料 S2:混合攪拌 S3:第一次烘乾 S4:熱熔壓出 S5:第一次冷卻 S6:塑型理線 S7:熱溫再塑 S8:拉伸延展 S9:第二次冷卻 S10:收紗成捲 S11:第二次烘乾 S12:二次投料 S13:再攪拌 1: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 11:無機物粒 12:粉體 2:攪拌筒 3:增白劑 4:色料 5:烘乾機 51:鼓風機 52:熱導管 6:線材壓模機 71:初線材 72:半成品線材 73:完成品線材 8:冷卻槽 9:拉伸區 91:滾軸 92:待冷卻區 20:輪盤 30:容器 40:除溼烘乾設備 50:塑型區 60:熱塑槽
第一圖為本發明步驟流程方塊示意圖。 第二圖為本發明製作流程示意圖。 第三圖為本發明初線材之立體示意圖。 第四圖為本發明收紗成捲步驟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S1:投料
S2:混合攪拌
S3:第一次烘乾
S4:熱熔壓出
S5:第一次冷卻
S6:塑型理線
S7:熱溫再塑
S8:拉伸延展
S9:第二次冷卻
S10:收紗成捲
S11:第二次烘乾
S12:二次投料
S13:再攪拌

Claims (10)

  1. 一種蓄光線材之抽線製程,其包括下步驟:投料:備取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投入一攪拌筒內後再添加複數無機物粒;混合攪拌:利用該攪拌筒將該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與該無機物粒予以混合攪拌;第一次烘乾:利用一烘乾機將混拌完成後的該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予以烘乾並除去多餘的水分,進而將該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溶融並與該複數無機物粒黏合,又該烘乾機的烘烤溫度在於100℃~150℃;熱熔壓出:將已溶融的該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傳輸進入一線材壓模機進行壓出並形成一初線材;第一次冷卻:該初線材持續經過一冷卻槽進行第一次的降溫,使該初線材的表面予以定型;塑型理線:該初線材由該冷卻槽的降溫後經過一塑型區進行整理;熱溫再塑:該初線材經過該塑型區的定型整理後再經過一熱塑槽進行軟化;拉伸延展:該初線材經過該熱塑槽的浸泡軟化後再經過一拉伸區進行拉伸,又該拉伸區係由複數滾軸所構成,各滾軸係呈間距且具規律的成排成列設置,該初線材透過各滾軸的旋轉帶動該初線材,使該初線材受到適當的拉伸;第二次冷卻:該初線材經過拉伸延展步驟的拉伸後,進入到位於該拉伸區後段的一待冷卻區,該初線材以自然冷卻方式減少表面的變形,以及固定內部的定型,使該初線材形成一半成品線材;收紗成捲:該半成品線材經過第二次冷卻步驟後進行予以集中成捲; 及第二次烘乾:最後將成捲的該半成品線材利用一除溼烘乾設備進行烘乾,進一步降低該半成品線材內的濕度,使該半成品線材形成完成品線材。
  2. 如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蓄光線材之抽線製程,其中,該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可為聚酯型或聚醚型任一種,或者是聚酯型或聚醚型的混合,又該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的熔點為190℃~220℃;另外該複數無機物粒可為礦物或稀土。
  3. 如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蓄光線材之抽線製程,其中,在混合攪拌步驟上可進一步添加一增白劑,該增白劑的比例為該複數熱可塑性聚胺酯膠粒總量的0.2%~0.4%。
  4. 如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蓄光線材之抽線製程,其中,在該混合攪拌的步驟中可添加混合適量比例之色料。
  5. 如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蓄光線材之抽線製程,其中,該混合攪拌步驟的攪拌時間為3~5分鐘。
  6. 如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蓄光線材之抽線製程,其中,該烘乾機包含有一鼓風機及一熱導管,又該熱導管的兩端係連通該鼓風機及該攪拌筒,該鼓風機將該熱導管的熱量吹送至該攪拌筒內進行烘乾作業。
  7. 如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蓄光線材之抽線製程,其中,在收紗成捲步驟中係以一輪盤利用捲繞方式收紗成捲該半成品線材,或者是利用一容器置於待冷卻區後,且該容器可以旋轉方式收納該半成品線材。
  8. 如專利範圍第6項或第7項所述之蓄光線材之抽線製程,其中,第一次烘乾步驟的烘乾時間為15至60分鐘。
  9. 如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蓄光線材之抽線製程,其中,在混合攪拌步驟與第一次烘乾步驟之間進一步增設二次投料步驟及再攪拌步驟,二次投料係備取複數粉體並投入攪拌筒內予以攪拌,該複數粉體可為螢光粉、反光粉或細玻璃粉,而再攪拌步驟之時間為3至5分鐘。
  10. 如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蓄光線材之抽線製程,其中,在熱溫再塑步驟中,該熱塑槽內所含之熱水係對該初線材的軟化為加熱至沸點。
TW109102780A 2020-01-30 2020-01-30 蓄光線材之抽線製程 TWI7042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2780A TWI704256B (zh) 2020-01-30 2020-01-30 蓄光線材之抽線製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2780A TWI704256B (zh) 2020-01-30 2020-01-30 蓄光線材之抽線製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4256B true TWI704256B (zh) 2020-09-11
TW202129101A TW202129101A (zh) 2021-08-01

Family

ID=73644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2780A TWI704256B (zh) 2020-01-30 2020-01-30 蓄光線材之抽線製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0425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75757B1 (de) * 2001-07-13 2010-05-05 Transmit Gesellschaft für Technologietransfer mbH Röhrchen mit Innendurchmessern im Nanometerbereich
CN105734717A (zh) * 2014-12-11 2016-07-06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蓄能发光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和蓄光纺织品
TWI668341B (zh) * 2018-11-30 2019-08-11 萬核應用材料有限公司 Adhesive wire drawing proces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75757B1 (de) * 2001-07-13 2010-05-05 Transmit Gesellschaft für Technologietransfer mbH Röhrchen mit Innendurchmessern im Nanometerbereich
CN105734717A (zh) * 2014-12-11 2016-07-06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蓄能发光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和蓄光纺织品
TWI668341B (zh) * 2018-11-30 2019-08-11 萬核應用材料有限公司 Adhesive wire drawing proces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9101A (zh) 2021-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8341B (zh) Adhesive wire drawing process
WO2017066975A1 (zh) 一种有色阻燃聚酯纤维制备工艺
CN106087100B (zh) 一种熔体直纺在线添加有色丝的制造方法
TW201234987A (en) Dress having the capbility of UV obsoption and the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KR101690685B1 (ko) 축광안료를 포함하는 합성섬유사의 제조방법
NO126038B (zh)
CN104939408B (zh) 一种水印花复合面料的制作工艺
TWI704256B (zh) 蓄光線材之抽線製程
CN107205502B (zh) 粘接衬布及粘接衬布的制造方法
KR101112985B1 (ko) 벌키성 인조잔디의 제조방법
CN102086536A (zh) 夜光锦纶纤维及其制作方法和其编织织物
JPH01314716A (ja) 保温性を有する白色系布帛
CN103938285A (zh) 一种改性尼龙6凉爽dty长丝的生产方法
US11311922B2 (en) Wire drawing process of light storage wire
CN105755620B (zh) 一种双色效应仿麻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US5833901A (en) Process of making synthetic yarn
CN105815854A (zh) 环保型蕾丝面料
KR20130050140A (ko) 리사이클 pet 원사를 이용한 환경친화적 자동차 시트용 직물의 제조방법
KR101645968B1 (ko) 패턴이 형성된 필름을 이용한 장식사 및 직물의 제조방법
TWI765126B (zh) 線材抽線製程
US20070014988A1 (en) Coated and colored yarn having a transparent protective layer
KR100289788B1 (ko) 재귀반사직물의 제조방법
US11313051B2 (en) Composite fabric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2321726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read
CN104846448B (zh) 利用pet塑料瓶片生产差别化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