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2463B - 光源裝置及顯示系統 - Google Patents

光源裝置及顯示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2463B
TWI702463B TW106124155A TW106124155A TWI702463B TW I702463 B TWI702463 B TW I702463B TW 106124155 A TW106124155 A TW 106124155A TW 106124155 A TW106124155 A TW 106124155A TW I702463 B TWI702463 B TW I70246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area
excitation light
light source
excit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4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7479A (zh
Inventor
郭祖強
胡飛
李屹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7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7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24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246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03B21/204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using secondary light emission, e.g. luminescence or fluorescen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02B27/1006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for splitting or combining different wavelength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8Homogenising, shaping of the illumination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源裝置及顯示系統,所述光源裝置包括激發光源裝置、散射裝置、波長轉換裝置、及區域分光裝置。所述區域分光裝置包括至少兩個第一區域及至少一個第二區域。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區域將所述激發光源裝置發出的第一部分激發光引導至所述散射裝置,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區域將所述激發光源裝置發出的第二部分激發光引導至所述波長轉換裝置。所述散射裝置對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區域反射的所述第一部分激發光進行散射後提供到所述光源裝置的出光通道。所述波長轉換裝置將透射的第二部分激發光轉換為受激發光,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區域與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區域中的至少一個區域還將所述受激發光反射至出光通道。所述光源裝置系統的出光顏色均勻性較好。

Description

光源裝置及顯示系統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源裝置及顯示系統。
目前,在顯示(如投影領域)以及照明領域都開始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鐳射光源裝置,由於具有能量密度高,光學擴展量小的優勢,在高亮度光源裝置領域,鐳射光源裝置已經逐漸取代燈泡和LED光源裝置。而在這其中,採用藍光鐳射作為激發光源裝置激發黃色螢光粉產生白光的光源裝置,以其光效高、穩定性好、成本低等優點成為應用的主流。
然而,在高能量密度的藍光鐳射激發條件下,一般黃色螢光粉需要做成旋轉色輪的形式以解決散射的問題,作為選擇,一般選用反射式色輪,其具有承受能量密度大,對光斑的彌散小的優點。在白光光源裝置的構成中,一般採用藍光+黃光兩路的形式,即光源裝置具有兩個獨立的光路,最終合光,該方式使得系統複雜,成本高。另外也可以採用較為簡便的藍光+黃光方案,即將藍光按照一定比例分到兩路,一路仍然作為藍光,另一路激發黃色螢光粉產生黃光後與藍光合光,形成白光,此方案從原理上講是較為 簡潔實用的方案,但根據實際情況來看,藍光激發黃色螢光粉後,會有相當一部分的藍光未被吸收,而在最終出光過程中此部分藍光基本上被損失掉,從而對於系統的光效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同時,在整機當中,由於藍光光譜較窄,在經過整個系統的鍍膜之後,會造成不同區域處藍光的比例不同,由此對畫面均勻性造成了影響,另外,在採用上述架構進行合光但發出非白光(如橘色、藍色等其他顏色光)的光源裝置同樣也存在結構較為複雜、出光顏色均勻性不佳的問題。基於以上,迫切需要一種結構較為簡單、或一定程度上解決發光顏色均勻性問題的光源裝置。
為解決現有技術光源裝置結構較為複雜、或發光顏色均勻性不佳的技術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結構較為簡單、或發光顏色較為均勻的光源裝置。
另外,也有必要提供一種採用上述光源裝置的顯示系統。
一種光源裝置,該光源裝置包括激發光源裝置、散射裝置、波長轉換裝置、及區域分光裝置,所述區域分光裝置包括至少兩個第一區域以及包括第二區域,其中:所述激發光源裝置用於發出激發光,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區域用於接收所述激發光中的第一部分激發光並將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部分激發光引導至所述散射裝置,所述第二區域用於接收所述激發光中的第二部分激發光並將所述第二部分激發光引導至所述波長轉換裝置;所述散射裝置用於對所述第 一部分激發光進行散射,並將散射後的第一部分激發光提供至所述區域分光裝置,所述第二區域還用於將散射後的第一部分激發光引導至所述光源裝置的出光通道;所述波長轉換裝置用於將所述第二部分激發光轉換為受激發光,並將所述受激發光提供至所述區域分光裝置,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區域與所述第二區域還用於將所述受激發光引導至所述出光通道。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激發光源裝置包括激發光陣列,所述激發光源裝置發出至少兩束激發光束;所述第一區域與一束所述激發光束對應設置,並將所對應的激發光束部分或者全部反射至所述散射裝置。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激發光束的光強度由光束中心往週邊減弱;所述第一區域的中心位置與所對應的激發光束的中心相對應。通過將所述第一區域的中心位置與所對應的激發光束的中心對應可以使所述激發光束的最高光強部分被所述第一區域反射,由此可以將所述第一區域的面積設置成更小,這樣可以進一步減少出光顏色不均。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區域的面積小於所對應的激發光束於所述區域分光裝置上形成的光斑面積。由於所述第一區域的面積小於所對應的激發光束於所述區域分光裝置上形成的光斑面積,使得所述第一區域可以將所述鐳射光束的最高光強部分全部反射,且所述第一區域的利用率較高,不存在未起到反射作用的邊角等區域,進而所述第一區域的面積也可以設置成更小,進一步減少出光顏色不均。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區域的數量與所述激發光源裝置發出的激發光束的數量相等。本實施方式中,每一激發光束的高光強部分都有一第一區域將其進行引導(反射或透射),相對於一些激發光束沒有對應的第一區域引導其高光強部分的方案,所有第一區域所引導的激發光所占激發光源裝置發出的激發光比例固定的情況下,可以減小第一區域的總面積,從而減少出光顏色不均勻性。因為,若第一區域的數量小於所述激發光源裝置發出的激發光束的數量,相對於所述第一區域的數量與所述激發光源裝置發出的激發光束的數量相等的情形,為了使得所有第一區域所引導的激發光所占激發光源裝置發出的激發光的比例達到一預定比例,需要擴展第一區域的面積,而越往光束週邊光束強度越小,第一區域所需要擴展的面積就越大,從而會導致第一區域的總面積增大,增加出光顏色不均勻性。而本實施例中,將所述第一區域的數量與所述激發光源裝置發出的激發光束的數量設置為相等,可以大大提高出光顏色的均勻性。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各所述第一區域具有相等的面積。本實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區域數量與所述激發光源裝置發出的激發光束的數量相等且中心位置對應的基礎上,各所述第一區域具有相等的面積,相對於在所述第一區域數量與所述激發光源裝置發出的激發光束的數量相等且中心位置對應的基礎上各所述第一區域面積不相等的方案,在保證所有第一區域所引導的激發光所占激發光源裝置發出的激發光比例固定的情況下,本實施例的各所述第一區域具有相等的面積可以使得所有第一區域的總面積可以達到最小,從而減少出光顏色不均勻性。因為,在所有第一區域所引導的 激發光所占激發光源裝置發出的激發光比例固定的情況下,若各第一區域的面積不相等,比如一個第一區域的面積較小,那麼至少另外一個第一區域的面積需較大才能保證所有第一區域所引導的激發光所占激發光源裝置發出的激發光比例固定,而如果所述一個第一區域的面積減小了10%,由於激發光束的強度從中心向週邊逐漸減弱,所述至少另外一個面積增加的第一區域的面積必須增加大於10%的面積(可能需增加20%的面積)才能保證所有第一區域所引導的激發光所占激發光源裝置發出的激發光比例固定,這樣所有的第一區域的總面積比所述第一區域面積相等時的總面積是增加的,從而不利於保障出光顏色的均勻性。因此,本實施方式中,各所述第一區域具有相等的面積,不僅可以對多束激發光束進行相同程度的引導(透射或反射),而且可以保證所有第一區域的總面積最小,因此出光顏色均勻性更佳。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激發光的總光強為預定值,所述第一區域的面積大於等於極限小閥值,面積為所述極限小閥值的第一區域所能引導的激發光的強度為極限小強度;當所述預定值大於等於所述激發光束的數量與所述極限小強度的乘積時,所述第一區域的數量等於所述激發光束的數量;否則,所述第一區域的數量等於所述預定值與所述極限小強度的向上取整得到的值。本實施方式中,當所述第一區域的面積設置為所述極限小閥值,在保證所需總光強不變的情況下,所述第一區域的面積最小,進而可以將因所述第一區域的面積較大導致的出光顏色不均的問題最大程度的改善。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區域的數量小於所述激發光束的數量時,所述第一區域均勻地分散設置於所述區域分光裝置。 所述第一區域在所述區域分光裝置均勻分佈時,所述區域分光裝置的出光均勻性更佳。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區域反射所述激發光源裝置發出的激發光及所述波長轉換裝置發出的受激發光,所述第二區域透射所述激發光源裝置發出的激發光並反射所述波長轉換裝置發出的受激發光。本實施方式中,主要通過第一區域反射激發光及受激發光,第二區域透射激發光並反射受激發光對光線進行引導。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區域透射所述激發光源裝置發出的激發光並透射所述波長轉換裝置發出的受激發光,所述第二區域反射所述激發光源裝置發出的激發光並透射所述波長轉換裝置發出的受激發光。本實施方式中,主要通過第一區域透射激發光及受激發光,第二區域反射激發光並透射受激發光對光線進行引導。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區域的數量為一個,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區域並列設置,且所述第二區域設置於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區域週邊且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區域包圍。所述主要出射受激發光的至少兩個第一區域被出射激發光與受激發光的混合光的第二區域包圍,較將所述第一區域設置在邊緣等位置的光源裝置出光均勻性更好。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激發光為藍色激發光,所述波長轉換裝置包括黃色螢光材料,所述受激發光為黃色受激發光,進而所述光源裝置可以出射白光。
一種顯示系統,其包括光源裝置,該光源裝置包括激發光源裝置、散射裝置、波長轉換裝置、及區域分光裝置,所述區域分光裝置包括至少兩個第一區域以及包括第二區域,其中:所述激發光源裝置用於發出激發光,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區域用於接收所述激發光中的第一部分激發光並將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部分激發光引導至所述散射裝置,所述第二區域用於接收所述激發光中的第二部分激發光並將所述第二部分激發光引導至所述波長轉換裝置;所述散射裝置用於對所述第一部分激發光進行散射,並將散射後的第一部分激發光提供至所述區域分光裝置,所述第二區域還用於將散射後的第一部分激發光引導至所述光源裝置的出光通道;所述波長轉換裝置用於將所述第二部分激發光轉換為受激發光,並將所述受激發光提供至所述區域分光裝置,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區域與所述第二區域還用於將所述受激發光引導至所述出光通道。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激發光源裝置包括激發光陣列,所述激發光源裝置發出至少兩束激發光束;所述第一區域與一束所述激發光束對應設置,並將所對應的激發光束部分或者全部引導至所述散射裝置。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激發光束的光強度由光束中心往週邊減弱;所述第一區域的中心位置與所對應的激發光束的中心相對應。通過將所述第一區域的中心位置與所對應的激發光束的中心對應可以使所述激發光束的最高光強部分被所述第一區域反射,由此可以將所述第一區域的面積設置成更小,這樣可以進一步減少出光顏色不均。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所述光源裝置中,所述區域分光裝置 包括至少兩個第一區域,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區域向出光通道出射受 激發光,但所述兩個第一區域的面積可以設計為較小,且位置也可 以設計為相對分散,使得所述區域分光裝置出射的光整體上不會有 明顯的受激發光顏色區域,從而減少所述區域分光裝置出光不均 性,以及有效的提高光源裝置發出的光線顏色的均勻性,所述光源 裝置的光線顏色均勻性較好。
<本發明>
300:光源裝置
400:光源裝置
500:光源裝置
600:光源裝置
301:激發光源裝置
401:激發光源裝置
501:激發光源裝置
601:激發光源裝置
302:正透鏡
303:負透鏡
304:散射片
305:區域分光裝置
405:區域分光裝置
505:區域分光裝置
605:區域分光裝置
306:第一收集透鏡
506:第一收集透鏡
606:第一收集透鏡
307:散射裝置
407:散射裝置
507:散射裝置
607:散射裝置
308:第二收集透鏡
508:第二收集透鏡
608:第二收集透鏡
309:波長轉換裝置
409:波長轉換裝置
509:波長轉換裝置
609:波長轉換裝置
310:勻光裝置
311:壓縮透鏡模組
312:出光通道
3051:第一區域
4051:第一區域
5051:第一區域
6051:第一區域
3052:第二區域
4052:第二區域
5052:第二區域
6052:第二區域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光源裝置的激發光源裝置形成的光斑示意圖;圖3是圖1所示光源裝置的區域分光裝置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2所示區域分光裝置出射至出光通道的光線遠場分佈示意 圖;圖5是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所示光源裝置的區域分光裝置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7所示光源裝置的區域分光裝置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10是圖9所示光源裝置的區域分光裝置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還可以採用其他不同於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發明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應用,因此本發明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下面通過實施例詳細描述。
請參閱圖1,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所述光源裝置300包括激發光源裝置301、壓縮透鏡模組311、散射片304、散射裝置307、第一收集透鏡306、區域分光裝置305、波長轉換裝置309、第二收集透鏡308、及勻光裝置310。
所述激發光源裝置301用於發出激發光。所述激發光源裝置301可以為半導體二極體或者半導體二極體陣列。所述半導體二極體陣列可以為鐳射二極體(LD)或者發光二極體(LED)等。 該激發光可以為藍色光、紫色光或者紫外光等,但並不以上述為限。所述激發光源裝置301可以發出至少兩束並列的激發光。具體地,所述激發光源裝置301可以包括多個(如16顆)並列設置且呈矩陣(4*4的方陣)排列的鐳射二極體,從而所述激發光源裝置301發出多束並列激發光。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激發光源裝置301為藍色光半導體二極體陣列,用於發出多束藍色激發光。
所述壓縮透鏡模組311用於對所述激發光源裝置301發出的激發光進行壓縮,其包括正透鏡302及負透鏡303。所述正透鏡302與所述負透鏡303依序設置於所述激發光源裝置301發出的激發光的光路上。所述正透鏡302鄰近所述激發光源裝置301設置,且所述正透鏡302可以為凸透鏡,用於對所述激發光源裝置301發出的激發光進行匯集。所述負透鏡303設置於經由所述正透鏡302匯集的激發光的光路上,所述負透鏡303可以為凹透鏡,用於將經由所述正透鏡302匯集的激發光轉換為平行出射的激發光。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激發光源裝置301(如半導體二極體陣列)發出的激發光經由所述壓縮透鏡模組311後,光斑面積變小,從而所述壓縮透鏡模組311實現對所述激發光源裝置301發出的激發光的壓縮。可以理解,在變更實施方式中,根據激發光源裝置的類型/結構以及對光源裝置實際需求,所述光源裝置300也可以省略所述壓縮透鏡模組311。
所述散射片304鄰近所述壓縮透鏡模組311設置,用於對所述壓縮透鏡模組311壓縮後的激發光進行散射勻光。具體地,所述散射片304設置於所述壓縮透鏡模組311射出的激發光的光路上,且鄰近所述負透鏡303設置。可以理解,在變更實施方式中,根據激發光源裝置的類型/結構以及對光源裝置實際需求,所述光源裝置300也可以省略所述散射片304。
所述區域分光裝置305位於所述激發光源裝置301發出的激發光的光路上,其包括第一區域3051與第二區域3052。所述第 一區域3051用於經由所述壓縮透鏡模組311及所述散射片304接收所述激發光中的第一部分激發光並將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部分激發光反射至所述散射裝置307,所述第二區域3052用於接收所述激發光中的第二部分激發光(即所述激發光中除去第一部分激發光的部分)並將所述第二部分激發光透射以提供到所述波長轉換裝置309。
所述散射裝置307用於對所述第一區域3051反射的所述第一部分激發光進行散射與反射,從而將散射後的第一部分激發光提供至所述第二區域3052;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散射裝置307可以將至少部分散射後的第一部分激發光提供至所述第二區域3052。所述第二區域3052還用於接收所述散射裝置307發出的散射後的所述第一部分激發光並將所述散射後的所述第一部分激發光透射後提供到所述光源裝置300的出光通道312上。
所述第一收集透鏡306位於所述散射裝置307與所述區域分光裝置305之間的光路上,用於對所述光路上的第一部分激發光進行準直。可以理解,所述第一收集透鏡306可以為凸透鏡。在變更實施方式中,根據激發光源裝置的類型/結構以及對光源裝置實際需求,所述光源裝置300也可以省略所述第一收集透鏡306。
所述波長轉換裝置309設置於所述區域分光裝置305的第二區域3052發出的激發光的光路上,其包括螢光材料,用於將所述第二區域3052透射的第二部分激發光轉換為受激發光,並將所述受激發光提供至所述兩個第一區域3051與所述第二區域3052中至 少一個區域;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所述波長轉換裝置309可以將至少部分所述受激發光提供至所述區域分光裝置305。所述第一區域3051與所述第二區域3052中的至少一個區域還用於將所述受激發光反射至出光通道312,所述受激發光與所述散射後的第一部分激發光合光成白光。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受激發光被提供至所述第一區域3051與所述第二區域3052,所述第一區域3051與所述第二區域3052共同將所述受激發光反射所述出光通道312。
所述波長轉換裝置309與所述區域分光裝置305之間設置有所述第二收集透鏡308,所述第二收集透鏡308用於對所述區域分光裝置305與所述波長轉換裝置309之間光路中的激發光與受激發光進行準直。可以理解,在變更實施方式中,根據激發光源裝置的類型/結構以及對光源裝置實際需求,所述光源裝置300也可以省略所述第二收集透鏡308。
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激發光源裝置301發出多束並列的激發光。可以理解,所述多束激發光被劃分為所述第一部分激發光及所述第二部分激發光。具體地,所述多束並列的激發光中的第一部分激發光被所述兩個第一區域3051反射至所述散射裝置307,所述多束激發光中的第二部分激發光被所述第二區域3052透射至所述波長轉換裝置309。具體地,所述第一部分激發光包括兩束第一激發光。所述第二部分激發光可以包括其餘的多束激發光。
所述激發光源裝置301發出的所述多束並列的激發光可以在所述區域分光裝置305(或者其他光學元件,如散射片304)上 形成多個光斑,可以理解,由於經由所述壓縮透鏡模組311,所述多束並列的激發光在所述區域分光裝置305的形成的多個光斑的面積將比未經壓縮透鏡模組311形成的光斑面積小。可以理解,所述激發光為藍色激發光。請參閱圖2,圖2是圖1所示光源裝置的激發光源裝置形成的光斑示意圖。本實施方式中,由於所述激發光源裝置301包括16顆呈4*4的方形矩陣排布的鐳射二極體,因此,所述激發光源裝置301發出16束激發光,且在所述區域分光裝置305形成由16個光斑,所述16個光斑呈4*4的方形矩陣排布。從圖2可以看出,每束激發光形成的光斑包括位於光束中心的高強光部分及位於所述高強光週邊的中低強光部分,具體地,每束激發光形成的光斑的光強是從中心向週邊逐漸減弱。
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激發光包括兩束激發光(也稱為兩束第一激發光)。所述第二部分激發光可以包括其餘的多束(如14束)激發光(也稱為多束第二激發光)。
請參閱圖3,圖3是圖1所示光源裝置的區域分光裝置的平面示意圖。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區域分光裝置305包括兩個並列設置的第一區域3051及設於所述兩個第一區域3051週邊的第二區域3052。所述第一區域3051與一束所述激發光束對應設置,並將所對應的激發光束部分或者全部反射。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兩個第一區域3051用於對所述第一部分激發光進行反射,且所述兩個第一區域3051的面積可以相等。具體地,每個所述第一區域3051將對應的一束第一激發光反射至所述散射裝置307。所述一束第一激發 光於所述區域分光裝置305上形成的光斑的面積可以略小於對應的每個所述第一區域3051的面積,使得所述一束第一激發光可以被對應的所述第一區域3051基本上全部反射至所述散射裝置307。優選地,所述第一區域3051對所述對應的一束第一激發光的反射率高於90%(如99%以上)。所述第二區域3052用於將所述第二部分激發光(即多束第二激發光)透射至所述波長轉換裝置309,將所述散射裝置307提供的散射後的第一部分激發光透射至所述出光通道312,以及將所述波長轉換裝置309提供的受激發光反射至所述出光通道312。
所述第一區域3051可以為矩形但不限於矩形,所述第二區域3052為具有兩個開口的矩形,所述兩個第一區域3051分別位於所述第二區域3052的兩個開口中,從而所述第一區域3051與所述第二區域3052剛好拼接成一個一體的矩形。具體地,所述第一區域3051可以位於所述第二區域3052的中央位置,且每個所述第一區域3051的面積可以小於所述第二區域3052的面積。
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區域3051的數量(兩個)小於所述激發光束(16束)的數量,且所述第一區域3051均勻地分散設置於所述區域分光裝置305中。具體地,所述兩個第一區域3051分別對應於所述16束方陣排布的激發光中的第二行第二列的一束激發光以及第三行第三列的一束激發光。即,所述第二行第二列的一束激發光與所述第三行第三列的一束激發光為所述兩束第一激發光(即所述第一部分激發光)。所述16束方陣排布的激發光中的其 餘多束激發光為所述14束第二激發光(即所述第二部分激發光),且均入射至所述第二區域3052並被所述第二區域3052透射至所述波長轉換裝置309用於轉換為所述受激發光。
當然,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區域3051與所述第二區域3052的形狀、數量或者面積均可不以本實施方式中的形狀、數量或者面積為限,即所述第一區域3051與所述第二區域3052的形狀、數量或者面積均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調整。
具體地,所述區域分光裝置305可以為一膜片,所述第一區域3051與所述第二區域3052可以為一體式的膜片。當然,可以理解,所述區域分光裝置305也可以為一膜片組,所述第一區域3051與所述第二區域3052可以為二相互獨立但層疊設置在一起的至少兩個膜片。所述區域分光裝置305相對於所述激發光源裝置301的發光面、所述散射裝置307的發光面及所述波長轉換裝置309的發光面均呈45度角設置。
具體地,本實施方式中,當所述激發光為藍色激發光時,所述第一區域3051為藍色光與黃色光均反射的反射區域,所述第二區域3052為藍色光透射且黃色光反射的區域,所述波長轉換裝置309包括黃色螢光材料,所述受激發光為黃色受激發光,所述補充光為藍色補充光。所述受激發光、所述第一部分激發光合光成白光。
所述勻光裝置310對應所述出光通道312設置,用於對所述區域分光裝置305發出的光進行勻光。可以理解,所述出光通道312 可以是定義於所述區域分光裝置305出光光路上的空間,位於所述區域分光裝置305與所述勻光裝置310之間。
以下對所述光源裝置300工作時的具體光路原理進行簡單介紹。
所述光源裝置300工作時,所述激發光源裝置301發出多束藍色激發光,所述多束藍色激發光依序經由所述壓縮透鏡模組311及所述散射片304進行壓縮及散射後被提供到所述區域分光裝置305,其中所述兩束藍色的第一激發光分別被提供至所述兩個第一區域3051,其餘多束藍色的第二激發光被提供至所述第二區域3052。
所述兩個第一區域3051將接收到所述兩束藍色的第一激發光反射並將反射後的兩束藍色的第一激發光經由所述第一收集透鏡306提供至所述散射裝置307。所述散射裝置307對所述兩束藍色的第一激發光進行散射後再將散射後的兩束藍色的第一激發光經由所述第一收集透鏡306提供到所述第二區域3052,所述第二區域3052將所述兩束藍色的第一激發光透射至所述出光通道312。
所述第二區域3052將接收到的所述其餘多束藍色的第二激發光透射並經由所述第二收集透鏡308提供至所述波長轉換裝置309,所述波長轉換裝置309接收所述多束藍色的第二激發光,所述多束藍色的第二激發光激發所述黃色螢光材料產生黃色受激發光並射出。所述黃色受激發光經由所述第二收集透鏡308被提供到所述區域分光裝置305的第一區域3051及第二區域3052,所述第 一區域3051及所述第二區域3052對所述黃色受激發光進行反射並提供到所述光源裝置300的出光通道312。
具體地,所述兩個第一區域3051可以出射黃色受激發光,所述第二區域3052可以出射黃色受激發光及藍色的第一激發光,即所述黃色受激發光及藍色的第一激發光在所述區域分光裝置305合光而產生白光射入所述出光通道312及所述勻光裝置310。 具體地,請參閱圖4,圖4是圖2所示區域分光裝置出射至出光通道的光線遠場分佈示意圖。所述兩個第一區域3051主要出射黃色受激發光(Y),所述第二區域3052出射黃色受激發光(Y)及藍色的第一激發光(B)合光成的白光(B+Y)。
由於本發明設置了所述兩個第一區域3051,所述兩個第一區域3051主要出射黃色受激發光,但所述兩個第一區域3051的面積可以設計為較小,且位置也可以設計為相對分散,使得所述區域分光裝置305出射的光整體上不會有明顯的受激發光顏色區域,從而減少所述區域分光裝置305出光不均性。
請參閱圖5及圖6,圖5是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所示光源裝置的區域分光裝置的平面結構示意圖。所述第二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400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300結構原理基本相同,也就是說,以上關於所述第一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300的描述均可以用於第二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400,但是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第二實施方式的區域分光裝置405的第一區域4051及第二區域4052在數量及位置等方面與第一實施 方式的區域分光裝置305的第一區域3051及第二區域3052有所不同,從而自激發光源裝置401入射到所述第一區域4051的第一部分激發光與入射到所述第二區域4052的第二部分激發光的組成也與所述第一實施方式中的第一部分激發光與第二部分激發光有所不同。
具體來說,所述第二實施方式中,所述區域分光裝置405包括多個第一區域4051及位於所述第一區域4051週邊的第二區域4052。優選地,所述多個第一區域4051的數量可以與所述激發光源裝置401發出的多束激發光的數量一一對應,且所述多個第一區域4051的面積可以相等。
如圖5與圖6所示,其中每束激發光的光強度是從中心向週邊逐漸減弱。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區域4051的中心位置與所對應的激發光束的中心相對應,所述第一區域4051的面積小於所對應的激發光束於所述區域分光裝置405上形成的光斑面積。每束激發光形成的光斑包括位於光束中心的高強光部分及位於所述高強光部分週邊的中低強光部分,每個所述第一區域4051用於將接收的一束激發光的高強光部分反射至所述散射裝置407,所述第二區域4052用於將接收每束激發光中的中低強光部分透射至所述波長轉換裝置409。
進一步地,可以理解,優選地,如圖5所示,當激發光源裝置401發出16束激發光時,如圖6所示,所述區域分光裝置405 可以設置有與所述16束激發光的高強光部分對應的16個第一區域4051,所述16個第一區域4051也可以呈4*4的方形矩陣排列。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所述第二實施方式的一種變更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區域4051的面積小於所對應的激發光束於所述區域分光裝置405上形成的光斑面積時,根據實際需要,所述第一區域4051的數量也可以小於所述激發光束的數量。具體來說,將所需要的所述第一部分激發光的總光強設為預定值,所述第一區域4051的面積從工藝上來說具有一個極限小閥值,所述極限小閥值即為通過現有工藝能製造出的最小面積,面積為所述極限小閥值的第一區域4051所能引導的激發光的強度可設為極限小強度;可以理解,當所述預定值大於等於所述激發光束的數量與所述極限小強度的乘積時,所述第一區域4051的數量等於所述激發光束的數量;否則,所述第一區域4051的數量等於所述預定值與所述極限小強度的向上取整得到的值。
由於所述光源裝置400的區域分光裝置405設置了所述與激發光的光束數量一一對應的多個第一區域4051,所述第一區域4051主要出射黃色受激發光,但所述多個第一區域4051的面積可以設計為較小,且位置也可以設計為相對分散,使得所述區域分光裝置405出射的光整體上不會有明顯的受激發光顏色區域,而且多束激發光的高強光部分均被所述第一區域4051反射至所述散射裝置407進行了散射,也可以有效的減少出光不均,因此,所述光源裝置400的出光顏色均勻性較好。
由於所述第一區域4051的面積小於所對應的激發光束於所述區域分光裝置405上形成的光斑面積,使得所述第一區域4051可以將所述鐳射光束的最高光強部分全部反射,且所述第一區域4051的利用率較高,不存在未起到反射作用的邊角等區域,進而所述第一區域4051的面積也可以設置成更小,進一步減少出光顏色不均。
當所述第一區域4051的數量與所述激發光源裝置401發出的激發光束的數量相等,每一激發光束的高光強部分都有一第一區域4051將其進行引導(反射或透射),相對於一些激發光束沒有對應的第一區域4051引導其高光強部分的方案,所有第一區域4051所引導的激發光所占激發光源裝置401發出的激發光比例固定的情況下,可以減小第一區域4051的總面積,從而減少出光顏色不均勻性。因為,若第一區域4051的數量小於所述激發光源裝置401發出的激發光束的數量,相對於所述第一區域4051的數量與所述激發光源裝置401發出的激發光束的數量相等的情形,為了使得所有第一區域4051所引導的激發光所占激發光源裝置401發出的激發光的比例達到一預定比例,需要擴展第一區域4051的面積,而越往光束週邊光束強度越小,第一區域4051所需要擴展的面積就越大,從而會導致第一區域4051的總面積增大,增加出光顏色不均勻性。而本實施例中,將所述第一區域4051的數量與所述激發光源裝置401發出的激發光束的數量設置為相等,可以大大提高出光顏色的均勻性。
本實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區域4051數量與所述激發光源裝置401發出的激發光束的數量相等且中心位置對應的基礎上,各所述第一區域4051具有相等的面積,相對於在所述第一區域4051數量與所述激發光源裝置401發出的激發光束的數量相等且中心位置對應的基礎上各所述第一區域4051面積不相等的方案,在保證所有第一區域4051所引導的激發光所占激發光源裝置401發出的激發光比例固定的情況下,本實施例的各所述第一區域4051具有相等的面積可以使得所有第一區域4051的總面積可以達到最小,從而減少出光顏色不均勻性。因為,在所有第一區域4051所引導的激發光所占激發光源裝置401發出的激發光比例固定的情況下,若各第一區域4051的面積不相等,比如一個第一區域4051的面積較小,那麼至少另外一個第一區域4051的面積需較大才能保證所有第一區域4051所引導的激發光所占激發光源裝置401發出的激發光比例固定,而如果所述一個第一區域的面積減小了10%,由於激發光束的強度從中心向週邊逐漸減弱,所述至少另外一個面積增加的第一區域4051的面積必須增加大於10%的面積(可能需增加20%的面積)才能保證所有第一區域4051所引導的激發光所占激發光源裝置401發出的激發光比例固定,這樣所有的第一區域4051的總面積比所述第一區域4051面積相等時的總面積是增加的,從而不利於保障出光顏色的均勻性。因此,本實施方式中,各所述第一區域4051具有相等的面積,不僅可以對多束激發 光束進行相同程度的引導(透射或反射),而且可以保證所有第一區域4051的總面積最小,因此出光顏色均勻性更佳。
當所述第一區域4051的面積設置為所述極限小閥值,在保證所需總光強不變的情況下,所述第一區域4051的面積最小,進而可以將因所述第一區域4051的面積較大導致的出光顏色不均的問題最大程度的改善。
所述第一區域4051在所述區域分光裝置405均勻分佈時,所述區域分光裝置405的出光均勻性更佳。
可以理解,在第一與第二實施方式中,主要通過第一區域反射激發光及受激發光,第二區域透射激發光並反射受激發光對光線進行引導。
但是,在如下變更實施方式中(第三與第四實施方式中),主要通過第一區域透射激發光及受激發光,第二區域反射激發光並透射受激發光對光線進行引導,以下對所述第三與第四實施方式進行詳細介紹。
請參閱圖7,圖7是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7所示光源裝置的區域分光裝置的平面結構示意圖。所述第三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500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300結構基本相同,也就是說,以上關於所述第一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300的描述基本上可以用於第三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500,但是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區域分光裝置505的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的區域分光裝置305的結構有所不同,以及散射裝置507與波長轉 換裝置509相對於第一實施方式的散射裝置307與波長轉換裝置309位置交換,從而所述光源裝置500的光路原理與所述第一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300也有所不同。
具體來說,如圖8所示,區域分光裝置505的第一區域5051透射激發光源裝置501發出的激發光並透射波長轉換裝置509發出的受激發光,第二區域5052反射所述激發光源裝置501發出的激發光並透射所述波長轉換裝置509發出的受激發光。所述光源裝置500工作時,所述激發光源裝置501發出多束激發光,所述多束激發光依序經由所述壓縮透鏡模組311及所述散射片304進行壓縮及散射後被提供到所述區域分光裝置505,其中兩束激發光分別被提供至所述兩個第一區域5051,其餘多束激發光被提供至所述第二區域5052。當然,可以理解,在變更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區域5051的數量可以大於兩個,如4個、8個、10個、14個等,此時所述多束激發光中的與所述第一區域5051數量相同且一一對應的幾束(4束、8束、10束、14束等)被分別提供到所述多個第一區域5051。
所述每個第一區域5051將接收到所述一束激發光透射並將透射後的一束激發光經由第二收集透鏡508提供至所述波長轉換裝置509,所述波長轉換裝置509接收所述第一區域5051提供的激發光,其中一部分激發光激發螢光材料產生受激發光並射出,另一部分激發光未被所述螢光材料吸收而被所述波長轉換裝置509反 射至所述區域分光裝置505並被所述第二區域5052反射至所述出光通道312。
所述受激發光經由所述第二收集透鏡508被提供到所述區域分光裝置505的第一區域5051及第二區域5052,所述第一區域5051及所述第二區域5052對所述受激發光進行反射並提供到所述光源裝置500的出光通道312。
所述第二區域5052接收所述激發光源裝置501發出的激發光並將所述激發光反射至散射裝置507。所述散射裝置507對所述第二區域5052提供的激發光進行散射後再將散射後的激發光經由所述第一收集透鏡506提供到所述第二區域5052,所述第二區域5052將所述散射裝置507提供的激發光透射至所述出光通道312。所述波長轉換裝置509提供的受激發光、所述另一部分未被所述螢光材料吸收激發光及所述散射裝置507提供的激發光均被所述區域分光裝置505提供到所述出光通道312併合光成白光。可以理解,所述激發光優選為藍色激發光,所述受激發光為黃色受激發光。但是,在採用上述光路架構的變更實施方式中,所述激發光與所述受激發光並不限於上述,所述出光通道312的出光也可以不是白色光,而是綠色、紅色等其他顏色光。
可見,在所述第三實施方式中,由於本發明設置了所述兩個第一區域5051,所述兩個第一區域5051主要出射受激發光,但所述兩個第一區域5051的面積可以設計為較小,且位置也可以設計為相對分散,使得所述區域分光裝置505出射的光整體上不會有 明顯的受激發光顏色區域,從而減少所述區域分光裝置505出光不均性。
請參閱圖9,圖9是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圖9所示光源裝置的區域分光裝置的平面結構示意圖。所述第四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600與第二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400結構基本相同,也就是說,以上關於所述第二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400的描述基本上可以用於第四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600,但是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區域分光裝置605的結構與第二實施方式的區域分光裝置405的結構有所不同,以及散射裝置607與波長轉換裝置609相對於第二實施方式的散射裝置407與波長轉換裝置409位置交換,從而所述光源裝置600的光路原理與所述第二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400也有所不同。
具體來說,如圖10所示,區域分光裝置605的第一區域6051透射激發光源裝置601發出的激發光並透射波長轉換裝置609發出的受激發光,第二區域6052反射所述激發光源裝置601發出的激發光並透射所述波長轉換裝置609發出的受激發光。
所述光源裝置600工作時,所述激發光源裝置601發出多束激發光,所述多束激發光依序經由所述壓縮透鏡模組311及所述散射片304進行壓縮及散射後被提供到所述區域分光裝置605,其中每束激發光的高強光部分被提供到所述第一區域6051,其餘的中低強部分激發光被提供至所述第二區域6052。
所述每個第一區域6051將接收到所述激發光透射並將透射後的激發光經由第二收集透鏡608提供至所述波長轉換裝置609,所述波長轉換裝置609接收所述第一區域6051提供的激發光,其中一部分激發光激發螢光材料產生受激發光並射出,另一部分激發光未被所述螢光材料吸收而被所述波長轉換裝置609反射至所述區域分光裝置605並被所述第二區域6052反射至所述出光通道312。
所述受激發光經由所述第二收集透鏡608被提供到所述區域分光裝置605的第一區域6051及第二區域6052,所述第一區域6051及所述第二區域6052對所述受激發光進行反射並提供到所述光源裝置600的出光通道312。
所述第二區域6052接收所述激發光源裝置601發出的激發光並將所述激發光反射至散射裝置607。所述散射裝置607對所述第二區域6052提供的激發光進行散射後再將散射後的激發光經由所述第一收集透鏡606提供到所述第二區域6052,所述第二區域6052將所述散射裝置607提供的激發光透射至所述出光通道312。所述波長轉換裝置609提供的受激發光、所述另一部分未被所述螢光材料吸收激發光及所述散射裝置607提供的激發光均被所述區域分光裝置605提供到所述出光通道312併合光成白光。可以理解,所述激發光優選為藍色激發光,所述受激發光為黃色受激發光。但是,在採用上述光路架構的變更實施方式中,所述激發光與所述受激發光並不限於上述顏色,所述出光通道312的出光也可以不是白色光,而是綠色、紅色等其他顏色光。
可見,在所述第四實施方式中,由於本發明設置了所述多個與多束激發光束一一對應的第一區域6051,所述多個第一區域6051主要出射受激發光,但所述多個第一區域6051的面積可以設計為較小,且位置也可以設計為相對分散,使得所述區域分光裝置605出射的光整體上不會有明顯的受激發光顏色區域,從而減少所述區域分光裝置605出光不均性。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顯示系統,該顯示系統可以為投影系統,如LCD、DLP、LCOS投影系統,所述顯示系統可以包括光源裝置、光調制裝置及投影鏡頭,所述光源裝置採用上述任意一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300、400、500、600、或者上述提到的光源裝置300、400、500、或600的變更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所述光調制裝置用於依據所述光源裝置發出的光線及輸入圖像資料調制圖像而輸出調制圖像光線,所述投影鏡頭用於依據所述調制圖像光線進行投影而顯示投影圖像。採用上述光源裝置300、400、500、600及其變更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的顯示系統的光利用率較高,圖像的顏色均勻性較好。
另外,可以理解,本發明光源裝置300、400、500、600及其變更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還可以用於舞檯燈系統、車載照明系統及手術照明系統等,並不限於上述的投影系統。
必須加以強調的是,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光源裝置結構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以幫助理解本發明的 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 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 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
300:光源裝置
301:激發光源裝置
302:正透鏡
303:負透鏡
304:散射片
305:區域分光裝置
306:第一收集透鏡
307:散射裝置
308:第二收集透鏡
309:波長轉換裝置
310:勻光裝置
311:壓縮透鏡模組
312:出光通道
3051:第一區域
3052:第二區域

Claims (13)

  1. 一種光源裝置,係包括激發光源、散射裝置、波長轉換裝置、及區域分光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區域分光裝置包括至少兩個第一區域以及包括第二區域,其中:該激發光源用於發出激發光,且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區域用於接收所述激發光中的一第一部分激發光並將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部分激發光引導至所述散射裝置,且所述第二區域用於接收所述激發光中的一第二部分激發光並將所述第二部分激發光引導至所述波長轉換裝置;該散射裝置用於對所述第一部分激發光進行散射,並將散射後的所述第一部分激發光提供至所述區域分光裝置,從而經由所述第二區域繼續地將散射後的所述第一部分激發光引導至所述光源裝置的至少一出光通道;該波長轉換裝置用於將所述第二部分激發光轉換為一受激發光,並將所述受激發光提供至所述區域分光裝置,從而經由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區域與所述第二區域繼續地將所述受激發光引導至所述至少一出光通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源裝置,其中,該激發光源包括一激發光陣列,所述激發光源發出至少兩束激發光束,使得該第一區域與一束所述激發光束相對應,從而將所述激發光束部分或者全部反射至所述散射裝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光源裝置,其中,該激發光束的光強度由光束中心往週邊減弱,且該第一區域的中心位置與所述激發光束的光束中心相對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光源裝置,其中,該第一區域的面積小於所述激發光束於所述區域分光裝置上所形成的光斑面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光源裝置,其中,該第一區域的數量與所述激發光源發出的該激發光束的數量相等。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光源裝置,其中,各所述第一區域具有相等的面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光源裝置,其中,該第一部分激發光的總光強為一預定值,且在保證總光強不變的情況下將所述第一區域的面積調整至等於或大於一最小閥值,藉此方式令所述第一部分激發光具有均勻出光顏色。。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光源裝置,其中,該第一區域的數量小於所述激發光束的數量時,所述第一區域均勻地分散設置於所述區域分光裝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源裝置,其中,該第一區域反射所述激發光源發出的該激發光以及所述波長轉換裝置發出的 該受激發光,且所述第二區域透射所述激發光源發出的該激發光並反射所述波長轉換裝置發出的該受激發光。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源裝置,其中,該第一區域透射所述激發光源發出的該激發光並透射所述波長轉換裝置發出的該受激發光,所述第二區域反射所述激發光源發出的該激發光並透射所述波長轉換裝置發出的該受激發光。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源裝置,其中,該第二區域的數量為一個,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區域並列設置,且所述第二區域設置於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區域週邊且將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區域包圍。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光源裝置,其中,該激發光為藍色激發光,所述波長轉換裝置包括黃色螢光材料,所述受激發光為黃色受激發光。
  13. 一種顯示系統,係包括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2項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光源裝置。
TW106124155A 2016-08-25 2017-07-19 光源裝置及顯示系統 TWI7024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22065.6 2016-08-25
??201610722065.6 2016-08-25
CN201610722065.6A CN107783360A (zh) 2016-08-25 2016-08-25 光源装置及显示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7479A TW201807479A (zh) 2018-03-01
TWI702463B true TWI702463B (zh) 2020-08-21

Family

ID=61393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4155A TWI702463B (zh) 2016-08-25 2017-07-19 光源裝置及顯示系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83360A (zh)
TW (1) TWI7024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71791B2 (en) 2018-04-25 2020-02-25 Delta Electronics, Inc. Projection system and optimizing method thereof
CN208752383U (zh) 2018-09-17 2019-04-16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03463A (en) * 2002-03-13 2004-03-01 Nippon Kogaku Kk Light amplify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evice, light source device using the light amplifying device, light treatment device using th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exposure device using the light source device
TW201620967A (zh) * 2014-12-11 2016-06-16 深圳市光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漫反射材料、漫反射層、波長轉換裝置以及光源系統
TW201710622A (zh) * 2015-06-02 2017-03-16 深圳市光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波長轉換裝置及其製備方法
TW201721274A (zh) * 2015-12-02 2017-06-16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機及波長轉換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3936B (zh) * 2012-12-28 2016-12-07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CN203217230U (zh) * 2012-12-28 2013-09-25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JP5997077B2 (ja) * 2013-03-07 2016-09-21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
CN107632487B (zh) * 2013-04-20 2020-03-24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及相关光源系统
CN104460008B (zh) * 2014-11-29 2017-06-06 杨毅 发光装置
CN205353549U (zh) * 2016-01-07 2016-06-29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装置及照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03463A (en) * 2002-03-13 2004-03-01 Nippon Kogaku Kk Light amplify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evice, light source device using the light amplifying device, light treatment device using th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exposure device using the light source device
TW201620967A (zh) * 2014-12-11 2016-06-16 深圳市光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漫反射材料、漫反射層、波長轉換裝置以及光源系統
TW201710622A (zh) * 2015-06-02 2017-03-16 深圳市光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波長轉換裝置及其製備方法
TW201721274A (zh) * 2015-12-02 2017-06-16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機及波長轉換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3360A (zh) 2018-03-09
TW201807479A (zh) 2018-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79311B (zh) 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EP3722874B1 (en) Light source device,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light source optical system
CN108008593B (zh) 光源系统及显示设备
TWM552112U (zh) 光源裝置及投影系統
WO2020078188A1 (zh) 光源系统及显示设备
CN105652572A (zh) 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KR20110044295A (ko) 하나 이상의 광원을 구비한 광파이프를 사용하여 휘도를 증가시키기 위한 리사이클링 시스템 및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프로젝터
US11422450B2 (en)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9075935A1 (zh) 光源系统及照明设备
TWI702463B (zh) 光源裝置及顯示系統
WO2020181769A1 (zh) 一种激光复合光源
JP6835059B2 (ja) 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6950785B (zh) 一种光源装置及照明装置
CN115356887A (zh) 照明系统
CN211826877U (zh)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
WO2019109449A1 (zh) 光源系统及投影系统
US11415872B2 (en) Wavelength conversion device,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projection device
US10957828B2 (en)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projector
CN219302865U (zh) 混合光源模组和投影设备
WO2021117286A1 (ja) 光源装置
WO2021008332A1 (zh) 光源系统与显示设备
CN217689745U (zh) 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JP7165267B2 (ja) 光源装置、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光強度分布均一化方法
WO2021008330A1 (zh) 光源系统与显示设备
CN220962116U (zh) 照明系统及投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