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7436B - 自行車煞車組件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煞車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7436B
TWI697436B TW108123395A TW108123395A TWI697436B TW I697436 B TWI697436 B TW I697436B TW 108123395 A TW108123395 A TW 108123395A TW 108123395 A TW108123395 A TW 108123395A TW I697436 B TWI697436 B TW I69743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rk tube
caliper
bicycle
housing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3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02399A (zh
Inventor
陳朝宮
Original Assignee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23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9743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7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743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02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2399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自行車煞車組件,適用於一自行車,並用以鄰近設置於自行車的一煞車盤。自行車煞車組件包含一叉管、一卡鉗及一散熱鰭片。叉管具有相連通的一容置槽、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開口,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連通容置槽的相對二側。卡鉗設置於容置槽並凸出於第一開口,卡鉗用以夾持煞車盤。散熱鰭片連接於卡鉗,且散熱鰭片自第二開口顯露於外。

Description

自行車煞車組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自行車煞車組件,特別是一種具有相整合之卡鉗及散熱鰭片的自行車煞車組件。
隨著運動的風氣越來越來盛行,目前越來越多的民眾透過騎乘自行車來達到運動及休閒的目的,因此造就了自行車的市場蓬勃發展。為了吸引消費者購買自行車,自行車廠商更加重視使用者對於自行車的需求,且在車體材料及配備功能上亦不斷地改善精進,但目前自行車仍有不足之處。
舉例來說,目前自行車廠商已將用來夾持煞車盤的卡鉗設置在自行車前叉或後叉的凹槽內,以期增加自行車外觀的美觀度。然而,在卡鉗整合在自行車前叉或後叉之凹槽的配置之下,卡鉗與外部空氣接觸的面積即變小,故在卡鉗夾持煞車盤的過程中,卡鉗內的來令片與煞車盤摩擦所產生的熱不易排除,使得卡鉗內的液壓油可能會汽化,而降低了自行車煞車的效能。有鑑於此,如何對於卡鉗進行散熱實為此領域研發人員急待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自行車煞車組件,藉以解決先前技術中卡鉗過熱可能會造成自行車煞車效能降低的問題。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揭露之一種自行車煞車組件,適用於一自行車,並用以鄰近設置於自行車的一煞車盤。自行車煞車組件包含一叉管、一卡鉗及一散熱鰭片。叉管具有相連通的一容置槽、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開口,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連通容置槽的相對二側。卡鉗設置於容置槽並凸出於第一開口,卡鉗用以夾持煞車盤。散熱鰭片連接於卡鉗,且散熱鰭片自第二開口顯露於外。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揭露之一種自行車煞車組件,適用於一自行車,並用以鄰近設置於自行車的一煞車盤。自行車煞車組件包含一叉管、一卡鉗及一散熱鰭片。叉管具有一容置槽及形成容置槽的一環形內壁面。卡鉗設置於容置槽,且卡鉗用以夾持煞車盤。散熱鰭片連接於卡鉗,且環形內壁面環繞散熱鰭片之至少部分。
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所揭露之一種自行車煞車組件,適用於一自行車,並用以鄰近設置於自行車的一煞車盤。自行車煞車組件包含一叉管、一卡鉗及至少一散熱鰭片。叉管具有一容置槽。卡鉗具有一安裝部,卡鉗藉由安裝部設置於容置槽,且卡鉗用以夾持煞車盤。散熱鰭片連接於卡鉗,且卡鉗與安裝部位於卡鉗的相異側。
根據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自行車煞車組件,由於散熱鰭片連接於卡鉗,且散熱鰭片自第二開口顯露於外的配置,故即使卡鉗是設置在叉管的容置槽內,卡鉗夾持煞車盤所產生的熱除了可透過卡鉗自身與外界進行熱交換之外,還可透過散熱鰭片來幫助散熱,以維持自行車的煞車效能。
以上關於本發明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的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請參閱圖1至圖4。圖1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及煞車盤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的部分放大立體示意圖。圖3為圖2之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圖4為圖1之自行車煞車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本實施例揭露了一自行車煞車組件1,適用於一自行車(未繪示),並用以鄰近設置於一煞車盤2。自行車煞車組件1包含一叉管10、一卡鉗20及一散熱鰭片30。在本實施例或其他實施例中,自行車煞車組件1還可包含二鎖固件40、一卡固件50及一蓋體60。
叉管10例如為自行車前叉之二前叉管中的其中之一。叉管10具有一容置槽11、一第一開口12、一第二開口13、一油管槽14、一外表面15及二穿孔16。第一開口12朝向另一叉管10’,且第二開口13背對第一開口12。第一開口12、第二開口13及油管槽14分別連通容置槽11的相異側。油管槽14用以容納一油管3。此油管3之一端例如連接於自行車的油壓煞車把手(未繪示)。叉管10之外表面15朝向前方。換句話說,以整體自行車觀之,若觀察者從自行車的正前方觀看自行車,叉管10之外表面15會面向觀察者。叉管10之二穿孔16位於外表面15上,且二穿孔16皆連通於容置槽11。
接著,請一併參閱圖4至圖7。圖5為圖1的部分剖視示意圖。圖6為沿圖5之割面線6-6剖切的剖視示意圖。圖7為沿圖5之割面線7-7剖切的剖視示意圖。
卡鉗20包含一殼體21、二來令片22、一組裝件23、一插銷24及二推抵件25。殼體21具有二鎖孔211、一散熱槽212、一夾持空間213、一組裝孔214、一環形壁面215及一插孔216。
殼體21設置於叉管10之容置槽11,且殼體21凸出於第一開口12,及二鎖孔211分別對應於二穿孔16。二鎖固件40例如為螺柱,其各包含一頭部41及一身部42。二鎖固件40的身部42分別穿過二穿孔16並鎖附於二鎖孔211,且二頭部41緊密地抵靠於叉管10之外表面15,以令殼體21固定於叉管10。卡固件50包含一板部51、一第一側部52及一第二側部53。板部51固定於叉管10的外表面15上。第一側部52及第二側部53分別連接板部51的相對二側並朝相同方向延伸,且第一側部52及第二側部53朝向彼此凸出。第一側部52、第二側部53及板部51共同形成一卡槽54。蓋體60具有二卡固結構61。二卡固結構61例如為卡塊,且二卡固結構61卡固於卡槽54,以令蓋體60固定於叉管10,並遮蔽叉管10的外表面15及二鎖固件40。藉此,可避免二鎖固件40顯露於外,以維持叉管10之外觀的一體性。
在本實施例中,卡固結構61的數量並不以二個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蓋體可僅有一個卡固結構。
散熱槽212及夾持空間213分別自殼體21之相對二側凹陷形成並相連通,且組裝孔214貫穿散熱槽212。環形壁面215形成插孔216,插孔216的延伸方向異於組裝孔214的延伸方向,且插孔216連通組裝孔214。二來令片22各包含相連的一磨耗部221及一組裝部222,且二組裝部222各具有一穿孔2221。二磨耗部221位於夾持空間213,且二組裝部222位於散熱槽212。組裝件23裝設於組裝孔214並穿設二穿孔2221。
插銷24包含一第一彈臂部241、一第二彈臂部242、一反折部243及一定位部244。第一彈臂部241及第二彈臂部242分別連接反折部243的相對二側,且第一彈臂部241、第二彈臂部242及反折部243共同呈U字形。定位部244連接於第一彈臂部241遠離反折部243的一端。插銷24插設於殼體21的插孔216,第一彈臂部241及第二彈臂部242抵靠環形壁面215,且第一彈臂部241及第二彈臂部242的部分位於組裝孔214,而用以止擋組裝件23,以防止組裝件23自組裝孔214脫落。在本實施例中,插銷24之第一彈臂部241、第二彈臂部242及反折部243具有彈性,故第一彈臂部241及第二彈臂部242會緊貼環形壁面215,以防止插銷24脫離於插孔216。此外,插銷24之定位部244位於插孔216之外並抵靠殼體21,而具有定位插銷24的效果。
在本實施例中,殼體21還具有一入油孔217,且入油孔217用以與位於油管槽14內之油管3的另一端連接。二推抵件25可移動地設置於殼體21並位於夾持空間213的相對二側,且二來令片22的磨耗部221位於二推抵件25之間。散熱鰭片30連接並熱接觸於卡鉗20的殼體21,且散熱鰭片30自叉管10的第二開口13顯露於外。且,散熱鰭片30與鎖孔211位於殼體20的相異側。在本實施例中,散熱鰭片30可與卡鉗20的殼體21為一體成形,或經由焊接或鉚接等方式連接於卡鉗20的殼體21等方式來與卡鉗20的殼體21達到熱接觸的效果,而讓熱可於散熱鰭片30與卡鉗20的殼體21之間傳遞。
當油壓煞車把手被按壓時,油壓煞車把手會產生油壓。接著,此油壓會經由油管3、入油孔217傳遞至殼體21內,並作用在二推抵件25,使得二推抵件25分別沿相反的二方向D1、D2推抵二來令片22,而令二來令片22的磨耗部221夾持煞車盤2,來讓自行車煞車。
在二來令片22的磨耗部221夾持煞車盤2的過程中,二來令片22的磨耗部221會與煞車盤2摩擦而產生熱。在本實施例中,由於散熱鰭片30設置並熱接觸於卡鉗20的殼體21,且散熱鰭片30自第二開口13顯露於外,故二來令片22的磨耗部221夾持煞車盤2所產生的熱可傳導至散熱鰭片30,使得卡鉗20除了其自身可與外界進行熱交換之外,還可透過散熱鰭片30來幫助散熱,以維持自行車的煞車效能。
此外,藉由散熱槽212與夾持空間213分別自殼體21之相對二側凹陷形成並相連通的設置,可讓空氣藉由散熱槽212及夾持空間213穿過卡鉗20,以提升卡鉗20與空氣熱交換的效果,而進一步幫助卡鉗20散熱。
接著,請參閱圖4及圖8,圖8為沿圖5之割面線8-8剖切的剖視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叉管10的每一穿孔16為長形孔,且其外形例如類似於橢圓形。每一穿孔16之長軸例如平行於煞車盤2的轉動軸線P,且其於長軸方向上的最大長度L大於鎖固件40之身部42的外徑D。在本實施例中,使用者可稍微旋鬆二鎖固件40,來讓二鎖固件40之頭部41抵靠於叉管10之外表面15的緊密度降低。此時,使用者可沿著二穿孔16調整卡鉗20的位置,來讓卡鉗20更為凸出第一開口12或縮入容置槽11,以確保在二來令片22在未受到二推抵件25(如圖6所示)推動的狀態下,煞車盤2與二來令片22之磨耗部221之間的距離實質上相等。也就是說,藉由卡鉗20的位置可以被調整的設置,可避免二來令片22在分別未受到二推抵件25推動的狀態下,其中一來令片22的磨耗部221較另一來令片22的磨耗部221靠近煞車盤2,甚至已與煞車盤2摩擦。
在本實施例中,卡鉗20之殼體21的鎖孔211、叉管10的穿孔16及鎖固件40的數量並不以二個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卡鉗之殼體的鎖孔、叉管的穿孔及鎖固件的數量可為一個。
接著,上述實施例的叉管10是自行車前叉的前叉管,但並不以此為限。請參閱圖9及圖10,圖9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及煞車盤的立體示意圖。圖10為圖1的部分分解示意圖。
本實施例揭露了另一自行車煞車組件1a,其類似於圖1所示的自行車煞車組件1,二者之間差異在於叉管的形狀不同。以下說明僅會對於二者之間的差異之處進行描述,而相同之處則不再贅述。
在本實施例中,自行車煞車組件1a的叉管10a例如為自行車後叉之二後叉管中近似水平的後叉管,又俗稱後下叉管。此外,叉管10a供二鎖固件40a穿的二穿孔16a是位於叉管10a的一外表面15a上。外表面15a是面向下方。也就是說,當整體自行車擺放於地面上時,外表面15a是面向地面。自行車煞車組件1a的卡鉗20a是設置於叉管10a。
在本實施例中,二鎖固件40a未受到蓋體的遮蔽,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自行車煞車組件可更包含一蓋體。此蓋體例如可裝設於叉管,並遮蔽二鎖固件。
接著,請參閱圖11,圖11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及煞車盤的立體示意圖。圖12為圖11的部分分解示意圖。
本實施例揭露了一自行車煞車組件1b,其類似於圖1的自行車煞車組件1,以下僅對於二者之間的差異之處進行描述。
在本實施例中,叉管10b具有形成容置槽11b的一環形內壁面17b。卡鉗20b之殼體21b還具有一第一表面2111b、一第二表面2112b、一第三表面2113b、一第四表面2114b及一第五表面2115b。第一表面2111b、第二表面2112b、第三表面2113b、第四表面2114b及第五表面2115b分別面向不同的方向。裝設於容置槽11b之殼體21b的第一表面2111b與叉管10b之外表面15b面向相同的方向,且第二表面2112b相對於第一表面2111b。第三表面2113b及第四表面2114b位於第一表面2111b及第二表面2112b之間,且第五表面2115b相對於第三表面2113b。散熱鰭片30b連接並熱接觸於殼體21b,並自殼體21b的第五表面2115b延伸至第二表面2112b。散熱鰭片30b的部分受到環形內壁面17b的環繞,且散熱鰭片30b之另一部分凸出於叉管10b的第一開口12b。
接著,請參閱圖13及圖14。圖13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及煞車盤的立體示意圖。圖14為圖13之自行車煞車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本實施例揭露了一自行車煞車組件1c,適用於一自行車(未繪示),並用以鄰近設置於一煞車盤2。自行車煞車組件1c包含一叉管10c、一卡鉗20c及二散熱鰭片31c、32c。在本實施例或其他實施例中,自行車煞車組件1c還可包含二鎖固件40c、一卡固件50c及一蓋體60c。
叉管10c可為自行車前叉之二前叉管中的其中之一或自行車後叉之二後叉管中近似水平的後叉管。叉管10c具有一容置槽11c、一第一開口12c、一油管槽14c、一外表面15c及二穿孔16c。第一開口12c及油管槽14c分別連通容置槽11c的相異側。油管槽14c用以容納一油管3。此油管3之一端例如連接於自行車的油壓煞車把手(未繪示)。叉管10c之二穿孔16c位於外表面15c上,且二穿孔16c皆連通於容置槽11c。
接著,請參閱圖14至圖17。圖15為圖13的部分剖視示意圖。圖16為沿圖15之割面線16-16剖切的剖視示意圖。圖17為沿圖15之割面線17-17剖切的剖視示意圖。
卡鉗20c包含一殼體21c、二來令片22c、一組裝件23c、一插銷24c及二推抵件25c。
殼體21c具有一第一表面2111c、一第二表面2112c、一第三表面2113c及一第四表面2114c。第一表面2111c、第二表面2112c、第三表面2113c及第四表面2114c分別面向不同的方向。第二表面2112c相對於第一表面2111c。第三表面2113c及第四表面2114c位於第一表面2111c及第二表面2112c之間。殼體21c設置於叉管10c之容置槽11c,殼體21c之第一表面2111c與叉管10c之外表面15c面向相同方向,且殼體21c凸出於第一開口12c。
在本實施例中,殼體21c還具有一安裝部、一散熱槽212c、一夾持空間213c、一組裝孔214c、一環形壁面215c及一插孔216c。安裝部例如為二鎖孔211c,其位於第一表面2111c上,並分別對應於二穿孔16c。二鎖固件40c例如為螺柱,其各包含一頭部41c及一身部42c。二鎖固件40c的身部42c分別穿過二穿孔16c並鎖附於二鎖孔211c,且二頭部41c緊密地抵靠於叉管10c之外表面15c,以令殼體21c固定於叉管10c。
卡固件50c包含一板部51c、一第一側部52c及一第二側部53c。板部51c固定於叉管10c的外表面15c上。第一側部52c及第二側部53c分別連接板部51c的相對二側並朝相同方向延伸,且第一側部52c及第二側部53c朝向彼此凸出。第一側部52c、第二側部53c及板部51c共同形成一卡槽54c。蓋體60c具有二卡固結構61c。二卡固結構61c例如為卡塊,且二卡固結構61c卡固於卡槽54c,以令蓋體60c固定於叉管10c,並遮蔽叉管10c的外表面15c及二鎖固件40c。藉此,可避免二鎖固件40c顯露於外,以維持叉管10c之外觀的一體性。在本實施例中,卡固結構61c的數量並不以二個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蓋體可僅有一個卡固結構。
散熱槽212c及夾持空間213c分別自殼體21c之相對二側凹陷形成並相連通。詳細來說,散熱槽212c是自殼體21c之第四表面2114c凹陷形成,而夾持空間213c是自殼體21c之相對於第四表面2114c之一側凹陷形成。組裝孔214c位於殼體21c之第三表面2113c,且組裝孔214c貫穿散熱槽212c。插孔位於殼體21c之第四表面2114c,且環形壁面215c形成插孔216c。插孔216c的延伸方向異於組裝孔214c的延伸方向,且插孔216c連通組裝孔214c。二來令片22c各包含相連的一磨耗部221c及一組裝部222c,且二組裝部222c各具有一穿孔2221c。二磨耗部221c位於夾持空間213c,且二組裝部222c位於散熱槽212c。組裝件23c裝設於組裝孔214c並穿設二穿孔2221c。
插銷24c包含一第一彈臂部241c、一第二彈臂部242c、一反折部243c及一定位部244c。第一彈臂部241c及第二彈臂部242c分別連接反折部243c的相對二側,且第一彈臂部241c、第二彈臂部242c及反折部243c共同呈U字形。定位部244c連接於第一彈臂部241c遠離反折部243c的一端。插銷24c插設於殼體21c的插孔216c,第一彈臂部241c及第二彈臂部242c抵靠環形壁面215c,且第一彈臂部241c及第二彈臂部242c的部分位於組裝孔214c,而用以止擋組裝件23c,以防止組裝件23c自組裝孔214c脫落。在本實施例中,插銷24c之第一彈臂部241c、第二彈臂部242c及反折部243c具有彈性,故第一彈臂部241c及第二彈臂部242c會緊貼環形壁面215c,以防止插銷24c脫離於插孔216c。此外,插銷24c之定位部244c位於插孔216c之外並抵靠殼體21c,而具有定位插銷24c的效果。
在本實施例中,殼體21c還具有一入油孔217c,且入油孔217c用以與位於油管槽14c內之油管3的另一端連接。二推抵件25c可移動地設置於殼體21c並位於夾持空間213c的相對二側,且二來令片22c的磨耗部221c位於二推抵件25c之間。散熱鰭片31c、32c分別連接並熱接觸於卡鉗20c之殼體21c的第三表面2113c及第四表面2114c,且散熱鰭片31c、32c位於叉管10c之容置槽11c外。在本實施例中,散熱鰭片31c、32c可與卡鉗20c的殼體21c為一體成形,或經由焊接或鉚接等方式連接於卡鉗20c的殼體21c等方式來與卡鉗20c的殼體21c達到熱接觸的效果,而讓熱可於散熱鰭片31c、32c與卡鉗20c的殼體21c之間傳遞。
當油壓煞車把手被按壓時,油壓煞車把手會產生油壓。接著,此油壓會經由油管3、入油孔217c傳遞至殼體21c內,並作用在二推抵件25c,使得二推抵件25c分別沿相反的二方向D3、D4推抵二來令片22c,而令二來令片22c的磨耗部221c夾持煞車盤2,來讓自行車煞車。
在二來令片22c的磨耗部221c夾持煞車盤2的過程中,二來令片22c的磨耗部221c會與煞車盤2摩擦而產生熱。在本實施例中,由於散熱鰭片31c、32c設置並熱接觸於卡鉗20c的殼體21c,且散熱鰭片31c、32c位於容置槽11c之外,故二來令片22c的磨耗部221c夾持煞車盤2所產生的熱可傳導至散熱鰭片31c、32c,使得卡鉗20c除了其自身可與外界進行熱交換之外,還可透過散熱鰭片31c、32c來幫助散熱,以維持自行車的煞車效能。
此外,藉由散熱槽212c與夾持空間213c分別自殼體21c之相對二側凹陷形成並相連通的設置,可讓空氣藉由散熱槽212c及夾持空間213c穿過卡鉗20c,以提升卡鉗20c與空氣熱交換的效果,而進一步幫助卡鉗20c散熱。
在本實施例中,散熱鰭片31c、32c的數量並不以兩個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僅有一個散熱鰭片,且此散熱鰭片可連接於卡鉗之殼體的第二表面、第三表面或第四表面。或者是,可有三個散熱鰭片,其分別設置於卡鉗之殼體的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
接著,請參閱圖14及圖18,圖18為沿圖15之割面線18-18剖切的剖視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叉管10c的每一穿孔16c為長形孔,且其外形例如類似於橢圓形。每一穿孔16c之長軸例如平行於煞車盤2的轉動軸線P,且其於長軸方向上的最大長度L1大於鎖固件40c之身部42c的外徑Da。在本實施例中,使用者可稍微旋鬆二鎖固件40c,來讓二鎖固件40c之頭部41c抵靠於叉管10c之外表面15c的緊密度降低。此時,使用者可沿著二穿孔16c調整卡鉗20c的位置,來讓卡鉗20c更為凸出第一開口12c或縮入容置槽11c,以確保在二來令片22c在未受到二推抵件25c(如圖16所示)推動的狀態下,煞車盤2與二來令片22c之磨耗部221c之間的距離實質上相等。也就是說,藉由卡鉗20c的位置可以被調整的設置,可避免二來令片22c在分別未受到二推抵件25c推動的狀態下,其中一來令片22c的磨耗部221c較另一來令片22c的磨耗部221c靠近煞車盤2,甚至已與煞車盤2摩擦。
在本實施例中,卡鉗20c之殼體21c的鎖孔211c、叉管10c的穿孔16c及鎖固件40c的數量並不以二個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卡鉗之殼體的鎖孔、叉管的穿孔及鎖固件的數量可為一個。
根據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自行車煞車組件,由於散熱鰭片連接並熱接觸於卡鉗,且散熱鰭片自第二開口顯露於外的配置,故即使卡鉗是設置在叉管的容置槽內,卡鉗夾持煞車盤所產生的熱除了可透過卡鉗自身與外界進行熱交換之外,還可透過散熱鰭片來幫助散熱,以維持自行車的煞車效能。
此外,藉由散熱槽與容置空間分別自殼體之相對二側凹陷形成並相連通的設置,可讓空氣藉由散熱槽及容置空間穿過卡鉗,以提升卡鉗與空氣熱交換的效果,而進一步幫助卡鉗散熱。
另外,藉由叉管之穿孔的最大長度大於鎖固件之身部的外徑的設置,使得卡鉗的位置可以被調整,而可避免二來令片在分別未受到二推抵件推動的狀態下,其中一來令片的磨耗部較另一來令片的磨耗部靠近煞車盤,甚至已與煞車盤摩擦。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1a、1b、1c:自行車煞車組件 2:煞車盤 3:油管 10、10’、10a、10b、10c:叉管 11、11b、11c:容置槽 12、12b、12c:第一開口 13:第二開口 14、14c:油管槽 15、15a、15b、15c:外表面 16、16a、16c:穿孔 20、20a、20b、20c:卡鉗 21、21b、21c:殼體 211、211c:鎖孔 212、212c:散熱槽 213、213c:夾持空間 214、214c:組裝孔 215、215c:環形壁面 216、216c:插孔 217、217c:入油孔 22、22c:來令片 221、221c:磨耗部 222、222c:組裝部 2221、2221c:穿孔 23、23c:組裝件 24、24c:插銷 241、241c:第一彈臂部 242、242c:第二彈臂部 243、243c:反折部 244、244c:定位部 25、25c:推抵件 30、30b、31c、32c:散熱鰭片 40、40a、40c:鎖固件 41、41c:頭部 42、42c:身部 50、50c:卡固件 51、51c:板部 52、52c:第一側部 53、53c:第二側部 54、54c:卡槽 60、60c:蓋體 61、61c:卡固結構 D1、D2、D3、D4:方向 P:軸線 L、L1:長度 D、Da:外徑 17b:環形內壁面 2111b、2111c:第一表面 2112b、2112c:第二表面 2113b、2113c:第三表面 2114b、2114c:第四表面 2115b:第五表面
圖1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及煞車盤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部分放大立體示意圖。 圖3為圖2之另一視角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圖1之自行車煞車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5為圖1的部分剖視示意圖。 圖6為沿圖5之割面線6-6剖切的剖視示意圖。 圖7為沿圖5之割面線7-7剖切的剖視示意圖。 圖8為沿圖5之割面線8-8剖切的剖視示意圖。 圖9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及煞車盤的立體示意圖。 圖10為圖1的部分分解示意圖。 圖11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及煞車盤的立體示意圖。 圖12為圖11的部分分解示意圖。 圖13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所揭露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及煞車盤的立體示意圖。 圖14為圖13之自行車煞車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15為圖13的部分剖視示意圖。 圖16為沿圖15之割面線16-16剖切的剖視示意圖。 圖17為沿圖15之割面線17-17剖切的剖視示意圖。 圖18為沿圖15之割面線18-18剖切的剖視示意圖。
3:油管
10:叉管
11:容置槽
12:第一開口
13:第二開口
14:油管槽
15:外表面
16:穿孔
20:卡鉗
21:殼體
211:鎖孔
212:散熱槽
213:夾持空間
214:組裝孔
216:插孔
217:入油孔
22:來令片
221:磨耗部
222:組裝部
2221:穿孔
23:組裝件
24:插銷
40:鎖固件
41:頭部
42:身部
50:卡固件
51:板部
52:第一側部
53:第二側部
54:卡槽
60:蓋體
61:卡固結構

Claims (27)

  1. 一種自行車煞車組件,適用於一自行車,並用以鄰近設置於該自行車的一煞車盤,包含: 一叉管,具有相連通的一容置槽、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開口,該第一開口及該第二開口連通該容置槽的相對二側; 一卡鉗,設置於該容置槽並凸出於該第一開口,該卡鉗用以夾持該煞車盤;以及 一散熱鰭片,連接於該卡鉗,且該散熱鰭片自該第二開口顯露於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其中該卡鉗包含一殼體及二來令片,該殼體設置於該容置槽並凸出於該第一開口,該散熱鰭片連接並熱接觸於該殼體,該殼體具有相連通的一夾持空間及一散熱槽,該夾持空間及該散熱槽自該殼體的相對二側凹陷形成,該二來令片裝設於該殼體,且該二來令片位於該夾持空間,並用以夾持該煞車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其中該殼體更具有一組裝孔,該組裝孔貫穿該散熱槽,每一該來令片包含相連的一磨耗部及一組裝部,該二磨耗部位於該夾持空間,該二組裝部位於該散熱槽,該二組裝部各具有一穿孔,該卡鉗更包含一組裝件,該組裝件裝設該組裝孔,並穿設該二組裝部的該二穿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其中該殼體更具有一插孔,該插孔與該組裝孔的延伸方向相異,該插孔連通於該組裝孔,該卡鉗更包含一插銷,該插銷插設於該插孔,該插銷的部分位於該組裝孔,而用以止擋該組裝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其中該殼體具有形成該插孔的一環形壁面,該插銷包含一第一彈臂部、一第二彈臂部、一反折部及一定位部,該第一彈臂部及該第二彈臂部分別連接該反折部的相對二側,該第一彈臂部、該第二彈臂部及該反折部共同呈U字形,該定位部連接於該第一彈臂部遠離該反折部的一端,該第一彈臂部及該第二彈臂部抵靠該環形壁面,該第一彈臂部及該第二彈臂部的部分位於該組裝孔,且該定位部位於該插孔之外並抵靠該殼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更包含至少一鎖固件,該叉管具有至少一穿孔,該殼體具有至少一鎖孔,該至少一穿孔為長形孔,該至少一鎖固件穿設該叉管之該至少一穿孔並鎖附於該至少一鎖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更包含一蓋體,該叉管更具有一外表面,該叉管之該至少一該穿孔位於該外表面上,該蓋體裝設於該叉管並遮蔽該外表面及該至少一鎖固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更包含一卡固件,該卡固件固定於該外表面上,該蓋體具有一卡固結構,該卡固結構卡固於該卡固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其中該卡固件包含一板部、一第一側部及一第二側部,該板部固定於該外表面上,該第一側部及該第二側部分別連接該板部的相對二側並朝相同方向延伸,該第一側部及該第二側部朝向彼此凸出,該第一側部、該第二側部及該板部共同形成一卡槽,該卡固結構為卡塊,該卡固結構卡固於該卡槽。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其中該叉管為該自行車的前叉管,該叉管更具有一外表面,該外表面朝向前方,該叉管之該至少一穿孔位於該外表面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其中該叉管為該自行車的後叉管,該叉管更具有一外表面,該外表面朝向下方,該叉管之該至少一穿孔位於該外表面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其中該叉管具有一油管槽,該油管槽、該第一開口及該第二開口分別連通該容置槽的相異側,該卡鉗具有一入油孔,該油管槽用以容納連接於該入油孔的一油管。
  13. 一種自行車煞車組件,適用於一自行車,並用以鄰近設置於該自行車的一煞車盤,包含: 一叉管,具有一容置槽及形成該容置槽的一環形內壁面; 一卡鉗,設置於該容置槽,該卡鉗用以夾持該煞車盤;以及 一散熱鰭片,連接於該卡鉗,且該環形內壁面環繞該散熱鰭片之至少部分。
  14. 一種自行車煞車組件,適用於一自行車,並用以鄰近設置於該自行車的一煞車盤,包含: 一叉管,具有一容置槽; 一卡鉗,具有一安裝部,該卡鉗藉由該安裝部設置於該容置槽,該卡鉗用以夾持該煞車盤;以及 至少一散熱鰭片,連接於該卡鉗,且該至少一散熱鰭片與該安裝部位於該卡鉗的相異側。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更包含至少一鎖固件,該卡鉗包含一殼體,該安裝部位於該殼體,該殼體設置於該容置槽,該至少一散熱鰭片連接該殼體,該安裝部為至少一鎖孔,該至少一鎖固件穿設該叉管並鎖附於該安裝部。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其中該卡鉗更包含二來令片,該殼體具有相連通的一夾持空間及一散熱槽,該夾持空間及該至少一散熱槽自該殼體的相對二側凹陷形成,該二來令片裝設於該殼體,且該二來令片位於該夾持空間,並用以夾持該煞車盤。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其中該殼體更具有一組裝孔,該組裝孔貫穿該散熱槽,每一該來令片包含相連的一磨耗部及一組裝部,該二磨耗部位於該夾持空間,該二組裝部位於該散熱槽,該二組裝部各具有一穿孔,該卡鉗更包含一組裝件,該組裝件裝設該組裝孔,並穿設該二組裝部的該二穿孔。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其中該殼體更具有一插孔,該插孔與該組裝孔的延伸方向相異,該插孔連通於該組裝孔,該卡鉗更包含一插銷,該插銷插設於該插孔,該插銷的部分位於該組裝孔,而用以止擋該組裝件。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其中該殼體具有形成該插孔的一環形壁面,該插銷包含一第一彈臂部、一第二彈臂部、一反折部及一定位部,該第一彈臂部及該第二彈臂部分別連接該反折部的相對二側,該第一彈臂部、該第二彈臂部及該反折部共同呈U字形,該定位部連接於該第一彈臂部遠離該反折部的一端,該第一彈臂部及該第二彈臂部抵靠該環形壁面,該第一彈臂部及該第二彈臂部的部分位於該組裝孔,且該定位部位於該插孔之外並抵靠該殼體。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其中該叉管具有至少一穿孔,該至少一穿孔為長形孔,該至少一鎖固件穿設該叉管之該至少一穿孔並鎖附於該安裝部。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更包含一蓋體,該叉管更具有一外表面,該叉管之該至少一該穿孔位於該外表面上,該蓋體裝設於該叉管並遮蔽該外表面及該至少一鎖固件。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更包含一卡固件,該卡固件固定於該外表面上,該蓋體具有一卡固結構,該卡固結構卡固於該卡固件。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其中該卡固件包含一板部、一第一側部及一第二側部,該板部固定於該外表面上,該第一側部及該第二側部分別連接該板部的相對二側並朝相同方向延伸,該第一側部及該第二側部朝向彼此凸出,該第一側部、該第二側部及該板部共同形成一卡槽,該卡固結構為卡塊,該卡固結構卡固於該卡槽。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其中該叉管為該自行車的前叉管,該叉管更具有一外表面,該外表面朝向前方,該叉管之該至少一穿孔位於該外表面上。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其中該叉管為該自行車的後叉管,該叉管更具有一外表面,該外表面朝向下方,該叉管之該至少一穿孔位於該外表面上。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其中該殼體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第三表面及一第四表面,該第一表面、該第二表面、該第三表面及該第四表面分別面向不同的方向,該第一表面相對於該第二表面,該第三表面及該第四表面位於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之間,該安裝部位於該第一表面,該至少一散熱鰭片連接於該第二表面、該第三表面及該第四表面之其一。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組件,其中該至少一散熱鰭片的數量為二,該二散熱鰭片分別連接於該第三表面及該第四表面。
TW108123395A 2019-07-03 2019-07-03 自行車煞車組件 TWI6974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3395A TWI697436B (zh) 2019-07-03 2019-07-03 自行車煞車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3395A TWI697436B (zh) 2019-07-03 2019-07-03 自行車煞車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97436B true TWI697436B (zh) 2020-07-01
TW202102399A TW202102399A (zh) 2021-01-16

Family

ID=72602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3395A TWI697436B (zh) 2019-07-03 2019-07-03 自行車煞車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9743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29651U (zh) * 2016-04-26 2016-10-01 Ashima Ltd 自行車用於煞車的散熱結構
TW201708731A (zh) * 2015-08-27 2017-03-01 Shimano Kk 自行車碟煞卡鉗
TWI604138B (zh) * 2012-06-02 2017-11-01 古斯塔夫馬根威爾士兩合有限公司 煞車卡鉗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4138B (zh) * 2012-06-02 2017-11-01 古斯塔夫馬根威爾士兩合有限公司 煞車卡鉗
TW201708731A (zh) * 2015-08-27 2017-03-01 Shimano Kk 自行車碟煞卡鉗
TWM529651U (zh) * 2016-04-26 2016-10-01 Ashima Ltd 自行車用於煞車的散熱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2399A (zh) 2021-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4138B (zh) 煞車卡鉗
US7905633B2 (en) Light emitter with heat-dissipating module
TWI697436B (zh) 自行車煞車組件
US7168912B2 (en) Series type fan device
TW201618658A (zh) 散熱器的尾部固定支架
US9903432B2 (en) Heat shields and brake calipers including one or more heat shields
CN110985569A (zh) 一种安装方便的多活塞专用散热卡钳罩
US11091220B2 (en) Pad and brake caliper for a bicycle disc brake
CA1174988A (en) Disc brake for motorcycles
TWM525292U (zh) 自行車煞車碟盤結構
CN211449451U (zh) 一种安装方便的多活塞专用散热卡钳罩
TW202317930A (zh) 以熱管導熱的散熱結構
JP4875140B2 (ja) ブレーキキャリパアセンブリ
JP3101787B2 (ja)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2004239356A (ja) 二輪車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TWI723745B (zh) 卡鉗轉接座
JP2007032766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4249065B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TWM597744U (zh) 卡鉗轉接座
JP3136641U (ja) メモリ放熱装置
TWI524016B (zh) Brake with a radiator to make the film
JP2593184Y2 (ja) ピンスライド型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H01188730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TWM614036U (zh) 來令片模組
JP2018017288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