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1675B - 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及其燈具 - Google Patents

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及其燈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1675B
TWI691675B TW107129664A TW107129664A TWI691675B TW I691675 B TWI691675 B TW I691675B TW 107129664 A TW107129664 A TW 107129664A TW 107129664 A TW107129664 A TW 107129664A TW I691675 B TWI691675 B TW I6916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icrostructures
emitting surface
emitting
transmitt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9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2996A (zh
Inventor
陳明允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東莞巨揚電器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東莞巨揚電器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東莞巨揚電器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2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2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1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167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5/04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of lens sha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62-D arrangement of prisms, protrusions, indentations or roughened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8Linear indentations or grooves, e.g. arc-shaped grooves or meandering grooves, extending over the full length or width of the light gu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4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switches
    • F21V23/0442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switches activated by means of a sensor, e.g. motion or photodetectors
    • F21V23/0471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switches activated by means of a sensor, e.g. motion or photodetectors the sensor detecting the proximity, the presence or the movement of an object or a pers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for extracting light out both the major surfaces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5Manufacturing aspects; Material aspe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03/00Elongate light sources, e.g. fluorescent tubes
    • F21Y2103/10Elongate light sources, e.g. fluorescent tubes comprising a linear array of point-like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8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1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to provide homogeneous light output intens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案係提供一種透光結構體,其可應用於燈具領域以及透光面板領域。該透光結構體至少包括入光表面、第一出光表面、第二出光表面以及複數微結構。其中,該第一出光表面以及該第二出光表面分別位於該入光表面的兩側,而該些微結構位於或被設置於該第二出光表面。如此一來,由於該些微結構接收並折射自入光表面之複數光線,而得以使自該第一出光表面所折射之光線的一光通量高於自該第二出光表面所折射之光線的另一光通量。

Description

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及其燈具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透光結構體的燈具,尤其係一種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用以使自該第一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之光線的一光通量高於自該第二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之光線的另一光通量。。
傳統習知的燈具係為具有一燈罩之燈具主體,而該燈罩係為一無法透光的導光結構體,用以裝飾、遮蔽光源,並使燈具主體中之至少一發光件所產生的複數光線,可經由該燈罩而提供一照明方向。
然而,習知之燈罩於實際應用上仍有些許的問題存在。舉例來說,由於習知之燈罩為了遮蔽光源,而不具有可透光性,因而遮蔽了位於燈罩後方的建材裝潢或是背板裝飾,像是藝術裝置、藝術陳列物等,而不具有視覺穿透性,從而影響了整體空間的視覺性以及開闊性。
再者,為在燈具領域中為了追求更佳的照明效果, 習知的燈具除了不具有視覺性以及開闊性之外,仍有其他的問題存在,例如:需要提升整體燈具的光通量(相當於燈罩的出光率)以及提升燈具的出光範圍。因此,習知具有燈罩的燈具通常選用更高功率的發光件(LED),抑或增設更多數量的發光件來改善上述的問題。
然而,此舉因使用高功率且較多數量的發光件,而易造成整體燈具的安裝成本提高、使用上亦會產生過多熱能以及光線折射時易會產生光斑等多種缺失。且,燈具增設高功率且較多數量的發光件,亦會同時造成燈具必需消耗更多的電力,進而提升燈具的使用成本。
有鑒於此,對於目前市面上具有燈罩的燈具該如何具有視覺性以及開闊性,並同時能提升整體的照明效果而言,實仍須思考如何能以更簡單的技術手段解決此一習知技術問題,便為本案發展的主要目的。
本案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透光結構體的燈具,主要設計出一種新穎的透光結構體結構設計,以解決前述習知技術於應用上所產生的缺失。
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用以接收複數光線,該透光結構體至少包括:一第一出光表面;一第二出光表面,相對應於該第一出光表面設置;以及複數微結構,設置於該第二出光表面;其中,每一該微結構至少包括一第一結構折射面以及一第二結構折 射面;其中,該些光線之光行進方向與該些微結構間呈一垂直干涉關係,抑或呈一非平行干涉關係,且每一該第一結構折射面所接收並折射後的一光通量(luminous flux)高於每一該第二結構折射面所接收並折射後的另一光通量。
較佳者,其中,該垂直干涉關係係為該些微結構完全或部分垂直地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而該非平行干涉關係係為該些微結構完全非平行地或部分非平行地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
較佳者,其中,該些微結構係為一V型光學折射結構、一U型光學折射結構及一曲面光學折射結構中之一者或其組合。
較佳者,其中,該些微結構中之至少一組兩相鄰微結構間的間距不同於該些微結構中之至少另一組兩相鄰微結構間的間距。
較佳者,其中,該些微結構中任兩相鄰之該微結構間的間距,係沿著遠離該些光線的光源方向呈漸窄或漸寬。
較佳者,其中,每一該微結構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之間的深度,係沿著遠離該些光線的光源方向呈漸淺或漸深。
較佳者,其中,每一該微結構中之該第一結構折射面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之間的銳角夾角小於該第二結構折射面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之間的銳角夾角。
較佳者,其中,每一該微結構與其相鄰之另一該微結構間係為連續相接、非連續相接或部分連續相接的排列設 置方式。
較佳者,其未接收該些光線時,該透光結構體處於一視覺穿透狀態,而當該些微結構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時,該透光結構體處於一出光狀態。
較佳者,其中,該視覺穿透狀態係指視覺可自該第一出光表面處透視到位於該第二出光表面處之至少一物件,而該出光狀態係指該透光結構體因應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後,而使自該第一出光表面所透出的一光通量高於自該第二出光表面所透出的另一光通量。
較佳者,其材質係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塑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樹脂)或及其結合。
較佳者,其係為一圓形透光結構體、一方形透光結構體、一多邊形透光結構體或一不規則形狀之透光結構體。
較佳者,其係應用於一燈具領域、一照明領域、一門窗面板或一展示框架。
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接收一燈具之至少一發光件的複數光線,該透光結構體至少包括:一第一出光表面;一第二出光表面,與該第一出光表面之間具有一光通道而相對應設置;以及複數微結構,設置於該二出光表面;其中,當該些微結構未接收該些光線時,該透光結構體處於一視覺穿透狀態,而當該些微結構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時,該透光結構體處於一出光狀態,且自該第一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之光線的一光通量(luminous flux) 高於自該第二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之光線的另一光通量。
較佳者,其中,該視覺穿透狀態係為視覺穿透位於該第二出光表面處之一物件,該出光狀態係為該些微結構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後,而使自該第一出光表面所透出的一光通量高於自該第二出光表面所透出的另一光通量。
較佳者,其係為一中空透光結構體,該第一出光表面以及該第二出光表面分別位於一第一透光板體以及一第二透光板體;其中,該中空透光結構體中之該第二出光表面包括一第二出光內表面以及一第二出光外表面,該第二出光內表面較於該第二出光外表面更鄰近於該第一出光表面,而該些微結構設置於該第二出光外表面。
較佳者,其中,該光通道係為一間隙,其位於該第二出光內表面以及該第一出光表面之間,以供該些光線行進。
較佳者,其中,該些微結構中之至少一組兩相鄰微結構間的間距不同於該些微結構中之至少另一組兩相鄰微結構間的間距。
較佳者,其中,該些微結構中任兩相鄰之該微結構間的間距,係沿著遠離該些光線的光源方向呈漸窄或漸寬。
較佳者,其中,每一該微結構與該第二出光外表面之間的深度,係沿著遠離該些光線的光源方向呈漸淺或漸深。
較佳者,其中,每一該微結構包括一第一結構折 射面與一第二結構折射面;其中,該第一結構折射面與該第二出光外表面之間的銳角夾角小於該第二結構折射面與該第二出光外表面之間的銳角夾角。
較佳者,其中,該些微結構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而使其中部分該些光線平均分佈於該第二出光表面,並平均地向外散射。
於第三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接收一燈具之至少一發光件的複數光線,該透光結構體至少包括:一入光表面,用以接收該些光線;一第一出光表面,位於於該入光表面之一側邊;一第二出光表面,位於於該入光表面之另一側邊,且與該第一出光表面相對應設置;以及複數微結構,設置於該第二出光表面;其中,該些微結構用以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以使其分別自該第一出光表面與該第二出光表面透出;其中,自該第一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之光線的一光通量(luminous flux)高於自該第二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之光線的另一光通量。
較佳者,其中,該入光表面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係為垂直,以使該些微結構部分垂直地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抑或該入光表面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係為非平行,以使該些微結構部分非平行地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
較佳者,其中,該些微結構中任兩相鄰之該微結構間的間距,係沿著遠離該入光表面的方向呈漸窄或漸寬。
較佳者,其中,每一該微結構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之間的深度,係沿著遠離該入光表面的方向呈漸淺或漸深。
較佳者,其中,每一該微結構包括一第一結構折射面與一第二結構折射面;其中,該第一結構折射面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之間的銳角夾角小於該第二結構折射面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之間的銳角夾角。
於第四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接收一燈具之至少一發光件的複數光線,該透光結構體至少包括:一入光表面,用以接收該些光線;一第一出光表面;以及一具有複數微結構之第二出光表面,其與該第一出光表面相隔一間隙而相對應設置,且該第二出光表面與該入光表面間呈一垂直設置關係,抑或呈一非平行設置關係;其中,該些微結構用以使自該第一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之光線的一光通量(luminous flux)高於自該第二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之光線的另一光通量。
較佳者,其中,該垂直設置關係為該第二出光表面垂直鄰接於該入光表面之一側邊,抑或該非平行設置關係為該第二出光表面鄰接於該入光表面之一側邊,並具有一非垂直角度。
較佳者,其中,該些微結構中任兩相鄰之該微結構間的間距,係沿著遠離該入光表面的方向呈漸窄或漸寬。
較佳者,其中,該第二出光表面包括一第二出光內表面以及一第二出光外表面,該第二出光內表面對應於該第一出光表面,而該些微結構設置於該第二出光外表面;其中,該間隙位於該第二出光內表面以及該第一出光表面之間,以供該些光線行進。
於第五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透光結構體的燈具,其至少包括:一燈具主體;至少一發光件,設置於該燈具主體,且因應一控制電路板而產生複數光線;以及一透光結構體,結合於該燈具主體,該透光結構體至少包括:一入光表面,用以接收該些光線;一第一出光表面,位於於該入光表面之一側邊;一第二出光表面,位於於該入光表面之另一側邊,且相對應於該第一出表面;以及複數微結構,設置於該第二出表面;其中,藉由該些微結構中之至少一微結構的設置方式,係不同於該些微結構中之至少另一微結構的設置方式,以使經由該些微結構接收並折射之該些光線自該第一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之光線的一光通量(luminous flux)高於自該第二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之光線的另一光通量。
較佳者,其中,該些微結構係為V型光學折射結構、U型光學折射結構及曲面光學折射結構中之任一者或及其組合。
較佳者,其中,該設置方式係為該些微結構中之任兩相鄰之該微結構間的間距,係沿著遠離該至少一發光件的位置方向呈漸窄或漸寬。
較佳者,其中,該設置方式係為每一該微結構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之間的深度,係沿著遠離該至少一發光件呈漸淺或漸深。
較佳者,其中,該設置方式係為每一該微結構包括一第一結構折射面與一第二結構折射面;其中,該第一結構折射面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之間的銳角夾角小於該第二結構折 射面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之間的銳角夾角。
較佳者,其中,該設置方式係為每一該微結構與其相鄰之另一該微結構間係為連續相接、非連續相接或部分連續相接的排列設置方式。
較佳者,其中,該燈具主體包括一具有導槽之結合結構,該透光結構體藉由該導槽而組接並連通該至少一發光件。
較佳者,其中,該結合結構具有複數散熱鰭片,且該些散熱鰭片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位於同側。
較佳者,更包括一被動式人體紅外線感測器(PIR Motion sensor)與一微波(Microwave)感測器中之任一者,電性連接於該控制電路板,其中該被動式人體紅外線感測器或該微波感測器,用以感測一物件而驅使該控制電路板控制該至少一發光件產生該些光線。
於第六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用以接收複數光線,該透光結構體至少包括:一第一出光表面;一第二出光表面,相對應於該第一出光表面設置;以及複數微結構,設置於該第二出光表面;其中,每一該微結構至少包括一第一結構折射面以及一第二結構折射面;其中,該些光線之光行進方向與該些微結構間呈一垂直干涉關係,抑或呈一非平行干涉關係,以使該些光線分別自該第一出光表面與該第二出光表面折射出光。
於第七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接收一燈具之至少一發光件的複數光線,該 透光結構體至少包括:一第一出光表面;一第二出光表面,與該第一出光表面之間具有一光通道而相對應設置;以及複數微結構,設置於該二出光表面;其中,當該些微結構未接收該些光線時,該透光結構體處於一視覺穿透狀態,而當該些微結構接收並分別自該第一出光表面與該第二出光表面折射該些光線時,該透光結構體處於一出光狀態。
於第八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接收一燈具之至少一發光件的複數光線,該透光結構體至少包括:一入光表面,用以接收該些光線;一第一出光表面;以及一具有複數微結構之第二出光表面,其與該第一出光表面相隔一間隙而相對應設置,且該第二出光表面與該入光表面間呈一垂直設置關係,抑或呈一非平行設置關係。
於第九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透光結構體的燈具,其至少包括:一燈具主體;至少一發光件,設置於該燈具主體,且因應一控制電路板而產生複數光線;以及一透光結構體,結合於該燈具主體,且該至少一發光件設置於該透光結構體之鄰近周圍處;該透光結構體至少包括:一入光表面,用以接收該些光線;一第一出光表面,位於該入光表面之一側邊;一第二出光表面,位於該入光表面之另一側邊,且相對應於該第一出表面;以及複數微結構,設置於該第二出表面;其中,藉由該些微結構中之至少一微結構的設置方式,係不同於該些微結構中之至少另一微結構的設置方式,以使經由該些微結構接收並折射之該些光線分別自該第一出光表面與該第二出光表面折射出光。
10:燈具
100:透光結構體
101:入光表面
101a:第一側邊
101b:第二側邊
102:第一出光表面
103:第二出光表面
110,110a,110b:微結構,V型光學折射結構
120:結合結構
120a:第一側面
120b:第二側面
120c:第三側面
121:導槽
121a:第一開口側
121b:第二開口側
130:控制電路板
131:發光件
140:感測器,被動式人體紅外線感測器
150:燈具主體
20:燈具
200:透光結構體
201:入光表面
202:第一出光表面
203:第二出光表面
210,210a,210a1,210a2,210a3,210b,210b1,210b2,210b3,210b4,210b5:微結構,V型光學折射結構
211a,211b:結構折射面
30:燈具
300:透光結構體
301:入光表面
301a:第一側邊
301b:第二側邊
302:第一出光表面
303:第二出光表面
310,310a,310b:微結構,V型光學折射結構
320:結合結構
320a:第一側面
320b:第二側面
320c:第三側面
321:散熱鰭片
322:導槽
322a:第一開口側
330:控制電路板
331:發光件
40:燈具
400:透光結構體
401:入光表面
401a:第一側邊
401b:第二側邊
402:第一出光表面
403:第二出光表面
410,410a,410b:微結構,V型光學折射結構
420:結合結構
420a:第一側面
420b:第二側面
420c:第三側面
421:散熱鰭片
422:導槽
422a:第一開口側
430:控制電路板
431:發光件
500:透光結構體
501:入光表面
502:第一出光表面
503:第二出光表面
510:微結構
600:透光結構體
601:入光表面
602:第一出光表面
603:第二出光表面
610:微結構
70:透光櫥窗面板
700:透光結構體
701:入光表面
702:第一出光表面
703:第二出光表面
710:微結構
73:發光件
731,732:兩發光二極體燈條,兩發光二極體燈帶
80:物件
A1,A2,A3,A4:A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
a1,a2:A區域中任兩相鄰之V型光學折射結構間的間距
B1,B2,B3,B4:B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
b1,b2,b3,b4,b5:B區域中任兩相鄰之V型光學折射結構間的間距
c1,c2,c3:A2區域中每一V型光學折射結構與第二出 光表面之間的深度
d1,d2,d3,d4,d5:B2區域中每一V型光學折射結構於第二出光表面之間的切割面寬度
圖1A:係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1B:係為圖1A所示之燈具的另一視角立體示意圖。
圖1C:係為圖1A所示之燈具中部分結構的爆炸分解圖。
圖1D:係為圖1A所示之燈具中部分結構的另一視角爆炸分解圖。
圖1E:係為圖1A所示之各部分微結構應用於透光結構體的局部放大圖。
圖2A:係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透光結構體的立體示意圖。
圖2B:係為圖2A所示之透光結構體中部分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2C:係為圖2B所示之透光結構體中部分結構的局部放大圖。
圖2D:係為應用圖2A所示之透光結構體的光通量示意圖。
圖3:係為本案第三較佳實施例中部份元件的剖面示意圖。
圖4:係為本案第四較佳實施例中部份元件的剖面示意圖。
圖5:係為本案第五較佳實施例中部份元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6:係為本案第六較佳實施例中部份元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7A:係為本案第七較佳實施例中部份元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7B:係為圖7A所示之透光結構體於第七較佳實施例中的使用狀態圖。
以下係提出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僅用以作為範例說明,並不會限縮本發明欲保護之範圍。此外,實施例中之圖式係省略不必要或以通常技術即可完成之元件,以清楚顯示本發明之技術特點。
請參閱圖1A至圖1E,分別係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部分結構的爆炸分解圖,以及圖1A所示之各部分微結構應用於透光結構體的局部放大圖。
於其中,請參閱圖1A至圖1B,燈具10包括透光結構體100以及燈具主體150,且該燈具主體150包括結合結構120、控制電路板130以及感測器140;其中,本實施例的透光結構體100與結合結構120,因係為左/右兩側對稱且具有相同的元件結構,如本實施例圖1C至圖1D所示,因此,僅以透光結構體100與結合結構120之右側邊的元件結構來呈 現,以詳細說明本案主要的技術特徵。
其中,本實施例的透光結構體100包括入光表面101、第一出光表面102、第二出光表面103以及複數微結構110。第一出光表面102以及第二出光表面103分別鄰接於入光表面101之第一側邊101a以及第二側邊101b,以使第一出光表面102相對應於第二出光表面103。而該些微結構110位於第二出光表面103,其中該些微結構110可為V型光學折射結構、U型光學折射結構及曲面光學折射結構中之任一者或及其組合,而本實施例將舉V型光學折射結構110來作為說明,但實際應用並不應以本例為限制。
另外,本實施例透光結構體100雖為一封閉且實心的薄形透光結構體,但於實際運用上並不以此為限,舉凡封閉且中空透光結構體、抑或是半封閉且中空或實心的透光結構體等等各式均等變化,皆可作為本案發明或創作概念的實施運用例。
再者,結合結構120包括第一側面120a、第二側面120b、第三側面120c以及導槽121,而導槽121包括第一開口側121a以及第二開口側121b,且第一開口側121a以及第二開口側121b分別位於第一側面120a以及第二側面120b,亦即導槽121連通於結合結構120之中,以使光線得以自結合結構120之第一側面120a(即導槽121之第一開口側121a),行進至結合結構120之第二側面120b(即導槽121之第二開口側121b)。亦即,本例係藉由導槽121連通於結合結構120之中,並同時得以使透光結構體100,被部分限位於其中,以使光線得以行經導槽121後,再自入光表面101被接收並折射。當然, 於其他實施例中,結合結構的結構設計並非以本例為限制,可以其他限位結構或限位手段而達到相同的功效。
控制電路板130包括複數發光件131,例如:發光二極體(LED),用以因應控制電路板而產生複數光線。本例中之感測器140將舉被動式人體紅外線感測器140來作為說明,該被動式人體紅外線感測器140位於燈具主體150的底部,且電性連接於前述之控制電路板130,用以感測一物件而驅使控制電路板控制該些發光件131產生該些光線。然而,感測器140於實際應用中除了上述之被動式人體紅外線感測器之外,還可應用微波(Microwave)感測器等等各式其他種類的感測器。亦即,於此例中雖舉被動式人體紅外線感測器140來作為說明,但不應以本例為限制。
接著說明上述各元件的連接關係以及作動關係。結合結構120用以組裝並限位控制電路板130與透光結構體100兩者,使其分別位於結合結構120之第一側面120a以及第二側面120b,且再藉由導槽121之第一開口側121a以及第二開口側121b,從而使控制電路板130與透光結構體100得以彼此相連通,進而使透光結構體100之入光表面101得以接收控制電路板130上之該些發光件131所產生的該些光線。其中,本實施例該些發光件131係位在透光結構體100的外部,且其與入光表面101之間相隔一段距離,但於實際運用上並不以此為限,也可將該些發光件131盡量安排鄰近於入光表面101,以增加入光表面101的入光量。
再者,透光結構體100係經由入光表面101接收該些光線,且位於第二出光表面103之該些V型光學折射結 構110用以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而使自該第一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之光線的一光通量(luminous flux)高於自該第二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之光線的另一光通量。亦即,於本例中之入光表面101係為一光線入光面,第一出光表面102係為一主要光線出光面,而第二出光表面103則係為一光線折射面,並藉由位於第二出光表面103之該些V型光學折射結構110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而使自第一出光表面102出光的光通量高於自第二出光表面103出光的另一光通量。
也就是說,該些光線皆會自第一出光表面102以及第二出光表面103向外透出光線,相當於兩出光表面皆會出光,但第一出光表面102的光通量係為該第二出光表面的另一光通量的至少2至4倍,但不以此為限,可依實際應用而調整結構設計,將於後述中以第二較佳實施例更詳細說明其中光通量L1與另一光通量L2的關係。
要特別說明的是,本案的透光結構體100主要係藉由該些V型光學折射結構110中之任兩相鄰之V型光學折射結構間的間距距離完全相同、部分相同或是完全不同,從而得以提升整體燈具10的光通量(亦即,業界所述之出光率)以及出光範圍。
詳細來說,請再搭配參閱圖1E,於本實施例中,透光結構體100係採用一平面透光結構體,且該些V型光學折射結構排列分布於第二出光表面103,其中第二出光表面103更包括A1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110a以及B1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110b。其中,A1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110a鄰近於入光表面101,相當於鄰近前述之光線入光面,而 B1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110b則遠離於入光表面101,相當於遠離光源。
且,其中A1區域中之每一V型光學折射結構110a間的間距係為相等,如圖1D所示,間距a1等於間距a2。反之,B1區域中該些V型光學折射結構110b中之任兩相鄰之V型光學折射結構110b間的間距b1,b2,b3,b4,b5,係沿著遠離於入光表面101的方向呈漸窄,如圖1B所示,由此可知間距b5小於間距b4小於間距b3小於間距b2小於間距b1。
也就是說,該些V型光學折射結構110,110a,110b中之任兩相鄰之該V型光學折射結構間的間距a1,a2,b1,b2,b3,b4,b5,可依據實際燈具產品的照明效果需求,沿著遠離該些發光件131的位置方向(遠離於入光表面101),而使該些間距a1,a2,b1,b2,b3,b4,b5調整呈相等、漸窄或漸寬的設計,而排列分佈於第二出光表面103。
由此,透光結構體100係藉由該些光線被接收並折射於該些V型光學折射結構110,110a,110b,而經折射後的部分該些光線得以平均分佈於第一出光表面102,從而達到提升自第一出光表面102所透出的光通量(出光率)、出光範圍,以及有效地減少光斑的產生。
而透光結構體中微結構的設計,除了上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些間距a1,a2,b1,b2,b3,b4,b5可變化調整之外,當然還有其他較佳實施態樣的設計,以下將舉第二較佳實施例來作為說明。
請參閱圖2A至圖2D,其分別係為本案第二較佳 實施例之透光結構體的立體示意圖、部分結構的局部剖面放大圖,以及應用圖2A所示之透光結構體所產生的光通量示意圖。
如圖2A至圖2D所示,本例中之透光結構體200包括入光表面201、第一出光表面202、第二出光表面203以及複數微結構210。第一出光表面202以及第二出光表面203分別鄰接於入光表面201之兩側邊,以使第一出光表面102相對應於第二出光表面103。而該些微結構210相同地位於第二出光表面203。其中,該些微結構210仍以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來作為說明,且其中將以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a1說明至少包括第一結構折射面211a以及第二結構折射面211b,且第一結構折射面211a以及第二結構折射面211b分別與第二出光表面之間形成銳角角度θ1,θ2。
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將清楚地說明,透光結構體200如何藉由該些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中之每一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與第二出光表面203之間的深度不同,以及每一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於第二出光表面203的切割面寬度不同,從而得以提升整體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的出光品質,亦即有效地提升第一出光表面的光通量、出光範圍以及有效地減少光斑的產生。
詳細來說,如圖2B所示,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於第二出光表面203相同地包括A2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a,以及B2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b;其中,A2區域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a包括複數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a1,210a2,210a3,而B2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b包括複數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b1,210b2,210b3,210b4,210b5。
再者,A2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a1,210a2,210a3鄰近於入光表面201,而B2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b1,210b2,210b3,210b4,210b5則遠離於入光表面201;亦即,A2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a1,210a2,210a3相較於B2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b1,210b2,210b3,210b4,210b5更為鄰近於光源。
而由圖2B可得知,A2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a1,210a2,210a3與第二出光表面203之間的深度c1,c2,c3係沿著遠離入光表面201呈漸深,即深度c1小於深度c2小於深度c3,而B2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b1,210b2,210b3,210b4,210b5於第二出光表面203的切割面寬度d1,d2,d3,d4,d5係沿著遠離於入光表面201的方向呈漸寬,即切割面寬度d1小於切割面寬度d2小於切割面寬度d3小於切割面寬度d4小於切割面寬度d5。
此外,請再搭配參閱圖2C以及圖2D,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a1中之第一結構折射面211a與第二出光表面203之間的銳角夾角θ1小於第二結構折射面211b與第二出光表面203之間的銳角夾角θ2,以使第一結構折射面211a的折射面積大於第二結構折射面211b的折射面積,從而使自每一第一結構折射面211a所接收並折射後的光通量L1高於每一該第二結構折射面211b所接收並折射後的另一光通量L2;其中,本案此處所指的光通量相當於業界所述光線的出光率,也就是說於本例中之第一出光表面202的出光率大於第二出光表面203的出光率。
又,本例中之每一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與其相 鄰之另一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間係為非連續相接的排列設置方式。然而,於其他實施例中亦可為連續相接、非連續相接或部分連續相接的排列設置方式,應得以因應透光結構體與光源設計的實際需求而調整變更,不應以本例為限制。
當然,上述之各元件可為熟悉本技藝之人士進行各種均等的變更或設計,並依據實際運用時的需求而調整各元件的結構設計及規格,不應以本實施例為限制。
舉例來說,透光結構體除了上述平面透光結構體之外,還可係為一弧面透光結構體及一曲面透光結構體中之任一者,不應以上述之實施例而有限制。且,對應透光結構體的外觀形狀不同,可進而變換任兩相鄰之兩微結構間的間距寬窄、每一微結構與第二出光表面的深度、切割面寬度及銳角角度的不同設計,以符合實際的產品效果及照明效果需求。因此,只要能達到此功用之各種均等結構,亦均屬本案之權利保護範圍內。
由此,本案將舉第三較佳實施例以及第四較佳實施例來作為說明。請參閱圖3以及圖4,其分別為第三較佳實施例中部份元件的剖面示意圖,以及係為第四較佳實施例中部份元件的剖面示意圖。
如圖3所示,本例將以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燈具30中的部分元件來作為說明本案之主要發明概念。本例與前例相同地包括透光結構體300、結合結構320以及控制電路板330。其中,透光結構體300仍包括入光表面301、第一出光表面302、第二出光表面303以及複數微結構310,例如:前例中 之V型光學折射結構。第一出光表面302以及第二出光表面303分別鄰接於入光表面301之第一側邊301a以及第二側邊301b,以使第一出光表面302相對應於第二出光表面303。且,該些V型光學折射結構310位於第二出光表面303,包括A3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310a以及B2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310b。
但特別說明的是,此例中增設了複數散熱鰭片321,結合結構320的部分仍包括第一側面320a、第二側面320b、第三側面320c以及導槽322,其中該些散熱鰭片321排列於第三側面320c,而導槽322包括一開口側322a,且導槽322位於第二側面320b以及第三側面320c之間;其中,開口側322a用以與透光結構體300相結合之用,且使入光表面301可與開口側322a緊配於一起。控制電路板330包括至少一發光件331,例如:發光二極體(LED),用以因應控制電路板330而產生複數光線,並經由導槽322以不會漏出光線的方式完全而行經至入光表面301處。
再者,鄰近於入光表面301的A3區域中,任兩相鄰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310a的間距可彼此相等,而遠離於入光表面301的B3區域中,任兩相鄰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310b的間距沿著遠離該至少一發光件331的位置方向呈漸窄,從而得以提升整體燈具30於第一出光表面302的出光率,並同時減少光斑的產生。
然而,本例相較於前例之不同處係為本例之透光 結構體300係為一弧面透光結構體300,且對應該弧面透光結構體300的外觀形狀而使第一出光表面302為一凸面,而第二出光表面303為一凹面,且該些V型光學折射結構310排列分佈於第二出光表面303(凹面)上,從而得以使接收並折射後的部分光線可自該第一出光表面302(凸面)向外擴散,以提升整體燈具30的出光範圍。舉例來說,透光結構體300可運用於戶外燈或路燈,藉由將該些V型光學折射結構310排列分佈於凹面上,而得以使光線向外擴散而提升整體的出光範圍,進而提升行人於夜晚時的視野範圍。
另一方面,本案之燈具可變更V型光學折射結構的設置位置而產生其他照明效果。請再參閱圖4,本例將以第四實施例之燈具40中的部分元件來作為說明如何產生其他的照明效果。
如圖4所示,本例與前例相同地包括透光結構體400、結合結構420以及控制電路板430。其中,透光結構體400仍包括入光表面401、第一出光表面402、第二出光表面403以及複數微結構410,例如:前例中之V型光學折射結構。第一出光表面402以及第二出光表面403分別鄰接於入光表面401之第一側邊401a以及第二側邊401b,以使第一出光表面402相對應於第二出光表面403。且,該些V型光學折射結構410位於第二出光表面403,包括A4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410a以及B4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410b。
而結合結構420的部分仍包括第一側面420a、第二側面420b、第三側面420c、複數散熱鰭片421以及導槽422,其中該些散熱鰭片421排列於第三側面420c,而導槽422包 括一開口側422a,且導槽422位於第二側面420b以及第三側面420c之間;其中,開口側422a用以與透光結構體400相結合之用,且使入光表面401可與開口側422a緊配於一起。控制電路板430包括至少一發光件431,例如:發光二極體(LED),用以因應控制電路板430而產生複數光線,並經由導槽422而以不會漏出光線的方式完全行經至入光表面401處。
再者,鄰近於入光表面401的A4區域中,任兩相鄰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410a的間距彼此相等,而遠離於入光表面401的B4區域中,任兩相鄰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410b的間距沿著遠離該至少一發光件431的位置方向呈漸窄,從而得以提升整體燈具於第一出光表面402的出光率,並同時減少光斑的產生。
然而,本例相較於前例之不同處係為本例之透光結構體400雖然同樣地為一弧面透光結構體,但對應該弧面透光結構體的外觀形狀而使第一出光表面402為一凹面,而第二出光表面403則為一凸面,且該些V型光學折射結構410排列分佈於第二出光表面403(凸面)上,從而得以使接收並折射後的部分光線可自該第一出光表面402(凹面)由外向內地集中,因而使整體燈具40的出光範圍得以集中於特定的區域中。舉例來說,透光結構體400可運用於一桌燈,藉由將該些V型光學折射結構410排列分佈於凸面上,而得以使光線集中於桌面上,以利於使用者閱讀。
須特別地說明的是,微結構的部分可配合透光結構體的外觀形狀,而選用V型光學折射結構、U型光學折射結構及曲面光學折射結構中之一者或多者組合,且同時可依據透 光結構體的外觀形狀以及發光件的設置位置,而設計出任兩相鄰之微結構間具有不同的間距寬窄,並可調整每一微結構與設置於該微結構的出光表面之間的深度、切割面寬度以及銳角角度。
也就是說,倘若透光結構體為一曲面透光結構體時,可相對應第二出光表面(光線折射面)的凸面以及凹面,而設計出任兩相鄰之微結構間的間距呈漸窄以及漸寬;抑或,複數發光件設置於透光結構體的兩側邊時,而設計出任兩相鄰之微結構間的間距沿著該兩側邊而朝向透光結構體的中央呈漸窄。進一步還可依據曲面弧度的深淺,而設計出相對應微結構的整體高度及切割面寬度,亦即可調整每一微結構與設置於該微結構的出光表面之間的深度、切割面寬度以及銳角角度。
也就是說,微結構的高度(亦即切割面的深度)可以遠離複數發光件的方向而逐漸增加,相當於切割面的深度逐漸加深,例如:第一較佳實施例中透光結構體100之B1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110b的高度大於A1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110a的高度,以及第二較佳實施例中透光結構體200之B2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b的高度大於A2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210b的高度。亦即,本案之微結構的設計可為整體微結構間的間距、每一微結構的銳角角度、高度及切割面寬度對應複數發光件的設置位置而調整。
除此之外,透光結構體的外觀形狀除了前述實施例中的長方形之外,亦可為圓形、橢圓形、多角形(即多邊形)或不規則形狀,像是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或六角形等,抑或為特殊造型的花朵、雲朵或是幾何形狀,且當透光結構體的 外觀形狀為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狀時,發光件的設置位置可設置於透光結構體的中心點,所選用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U型光學折射結構及曲面光學折射結構中之一者或多者組合可以發光件為中心,再以放射狀的方式排列於第二出光表面(光線折射面)。
又或者是,當透光結構體為一半球體、一球體或其他特殊造型的立體形狀時,設置於透光結構體中之微結構可因應至少一發光件的設置位置或多個光源,而調整其結構的設計,以因應光源的強弱而使透光結構體得以處於多種狀態,像是視覺穿透狀態、出光狀態或部分出光狀態等,從而具有多種不同的光學視覺效果。
如同上述,將舉第五較佳實施例以及第六較佳實施例來作為說明。請參閱圖5以及圖5,其分別為第五較佳實施例中透光結構體的立體示意圖,以及係為第六較佳實施例中透光結構體的立體示意圖。
如圖5所示,本例之透光結構體500係為一圓形透光結構體500,其包括入光表面501、第一出光表面502、第二出光表面503以及複數微結構510。其中,透光結構體500可鄰近於一光源,且該光源可位於或鄰近於入光表面501,相當於透光結構體500的圓心處。且該些微結構510中之任兩相鄰的微結構510的間距,可自入光表面501而向外呈漸窄,且微結構510的深度及切割面寬度亦可相同地向外呈漸深及漸寬,亦即微結構510的切割深度及寬度自圓心處而向外逐漸增加。
反之,請參閱圖6,此例之透光結構體600相同地亦為一圓形透光結構體600,其包括入光表面601、第一出光表面602、第二出光表面603以及複數微結構610。其中,本例與前例不同之處在於,本例之入光表面601位於圓形透光結構體600的圓周處,用以接收自圓周處向圓心處折射的複數光線,相當於將發光件設置於圓周處(入光表面601),並使其所產生之該些光線朝向圓心處行進。
也就是說,該些光線之光行進方向與該些微結構610之間可呈一垂直干涉關係,抑或呈一非平行干涉關係,且經由第一出光表面602所透出的一光通量高於經由第二出光表面603所透出的另一光通量。其中,該垂直干涉關係係為該些微結構610完全或部分垂直地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而該非平行干涉關係係為該些微結構610完全非平行地或部分非平行地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
且,該些微結構610中之任兩相鄰的微結構610的間距,可自入光表面601而向內呈漸窄,且微結構610的深度及切割面寬度亦可相同地向內呈漸深及漸寬,亦即微結構610的切割深度及寬度自圓周處而向內逐漸增加。
要特別說明的是,本發明之透光結構體係藉由位於第二出光表面的複數微結構的結構設計,而使該些微結構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從而使自第一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之光線的一光通量明顯地高於自第二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之光線的另一光通量,因而使透光結構體因應是否接收光線而處於兩種狀態,其分別為視覺穿透狀態以及出光狀態,將舉第七較佳實施例來作為說明,本發明之透光結構體於其他領域的運用方 式。
本案之透光結構體除了上述之燈具領域之外,還可應用於其他照明領域、門窗面板、展示框架或是展示櫥窗等。於本例中將舉一透光櫥窗面板70來作為說明。請參閱圖7A以及圖7B,其分別為本案第七較佳實施例中部份元件的立體示意圖以及使用狀態圖。如圖7A以及圖7B所示,本例之透光櫥窗面板70包括:透光結構體700以及發光件73,其中透光結構體700包括兩入光表面701、第一出光表面702、第二出光表面703以及複數微結構710,而發光件73係為兩發光二極體燈條731,732或是兩發光二極體燈帶731,732。
其中,兩入光表面701係為透光結構體700相互對應之左右兩側邊,當然於其他實施例亦可為透光結構體700相互對應之上下兩側邊,而第二出光表面703相較於第一出光表面702更為鄰近於一物件80,亦即本案之透光櫥窗面板70之第一出光表面702係為向外顯示的一光滑透光表面,而第二出光表面703係為朝向內部並鄰近於內部所展示的物件80,且該些微結構710設置於該第二出光表面703上,用以接收並折射來自兩入光表面701之複數光線,其中該些微結構710的結構設計係因應光源的設置位置(即發光件73,731,732的設置位置),而自透光結構體700之左右兩側邊朝向中央處逐漸加深,且該些微結構710中任兩相鄰之該微結構710間的間距呈漸窄。
當然,微結構710的結構設計,例如:彼此間的間距,微結構切割的深度、銳角角度以及切割面寬度,除了可依據光源的設置位置而調整,還可再依據光源的強弱(發光件 的功率)而調整其對應的結構設計,不應以上述所有較佳實施例而限制了微結構的實際使用態樣。
而發光件73之兩發光二極體燈條731,732或是兩發光二極體燈帶731,732分別位於或被設置於兩入光表面701處,且因應感測周圍環境的亮度或是一控制電路板的指令信號而產生該些光線。
接續說明,此透光櫥窗面板70的實際運用方式,可應用於一百貨商場的展示櫥窗,或是可應用於位於行人道上的公車亭。先以展示櫥窗來做為說明,當發光件73未產生複數光線時,透光櫥窗面板70未接收該些光線而處於一視覺穿透狀態,而當發光件73產生該些光線時,該些微結構710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而處於一出光狀態。其中,該視覺穿透狀態係指視覺可自該第一出光表面702處透視到位於該第二出光表面703後方處之物件80的部份區域,如同於圖7A所示。
而該出光狀態係指該些微結構710因應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後,而使自該第一出光表面所透出的一光通量高於自該第二出光表面所透出的另一光通量,從而使透光結構體700形成一亮光面,相當於一光牆效果,因而無法透視到物件80被該第二出光表面703的光牆效果所遮蔽的部份區域,並如同於圖7B所示。
如此一來,透光櫥窗面板70可因應商場或賣場的實際使用情境,而驅使發光件73產生該些光線,而滿足當時使用的情境狀態,像是有路人行經或鄰近於應用透光櫥窗面板70之展示櫥窗時,發光件73可隨即產生該些光線,以吸引路 人目光集中於展示櫥窗中,以滿足商品商業行銷的需求。另一方面,透光櫥窗面板70還可應用於一公車亭,該發光件73可因應周圍環境的陰暗變化,而被驅使產生該些光線,從而使透光櫥窗面板70處於視覺穿透狀態或出光狀態。
舉例來說,當周圍環境為陰天、雨天或是天黑時,該發光件73可因應一感測器(圖未示出)而被驅使產生該些光線,從而使透光結構體700處於出光狀態,進而形成一光牆,以利於行人行走或是公車停靠,而具有公共環境安全的功效。而當周圍環境為晴天或是白天時,該發光件73可因應該感測器(圖未示出)而未產生任何光線,則使透光結構體700處於視覺穿透狀態,以利於行人透視周圍環境的狀態,並觀察公車是否到站,而具有多重的功效。其中,感測器可應用一光電感測器,藉由其中之光敏元件將光訊號轉換為電信訊號,從而得以因應環境亮度的變化而驅使發光件產生光線,如同於前述,感應器可為各式其他種類的感測器,不應以前些較佳實施例而受限制。
再者,本案之透光結構體的材質可係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塑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樹脂)或及其結合。如此,便可藉由塑料射出的方式而一體成型,或是透光結構體在處理微結構的部分,例如:前述各實施例中之V型光學折射結構,可以單一次的切割方式而一次成型,並不需要過多複雜繁瑣的工法及流程。由此,本案之透光結構體的製造過程簡便,且配合燈具實際的照明效果需求,而選用不同排列組合之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並同時有效地改善燈具的光斑問 題,以解決習知燈具的多項缺失。
是以,本案之透光結構體及其燈具主要係藉由運用透光結構體的外觀形狀與微結構的結構設計以及排列設置,而得以使整體透光結構體可依據實際使用需求而變更結構設計,從而產生對應的照明效果以及使用狀態,以達到除了能提升整體燈具的出光率、調整出光範圍以及減少光斑的產生之外,還可因應使用需求而對應調整其使用狀態,如上述較佳實施例中之視覺穿透狀態或出光狀態,進而具有多種功效等。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因此凡其它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下所完成之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於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透光結構體
101‧‧‧入光表面
101a‧‧‧側邊
101b‧‧‧另一側邊
102‧‧‧第一出光表面
103‧‧‧第二出光表面
110,110a,110b‧‧‧V型光學折射結構
A1‧‧‧A1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
B1‧‧‧B1區域的V型光學折射結構
a1,a2‧‧‧A區域中任兩相鄰之V型光學折射結構間的間距
b1,b2,b3,b4,b5‧‧‧B區域中任兩相鄰之V型光學折射結構間的間距

Claims (32)

  1. 一種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用以接收複數光線,該透光結構體至少包括:一第一出光表面;一第二出光表面,相對應於該第一出光表面設置;以及複數微結構,設置於該第二出光表面;其中,每一該微結構至少包括一第一結構折射面以及一第二結構折射面;其中,該些光線之光行進方向與該些微結構間呈一垂直干涉關係,抑或呈一非平行干涉關係,且每一該第一結構折射面所接收並折射後的一光通量(luminous flux)高於每一該第二結構折射面所接收並折射後的另一光通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透光結構體,其中,該垂直干涉關係係為該些微結構完全或部分垂直地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而該非平行干涉關係係為該些微結構完全非平行地或部分非平行地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透光結構體,其中,該些微結構係為一V型光學折射結構、一U型光學折射結構及一曲面光學折射結構中之一者或其組合。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透光結構體,其中,該些微結構中之至少一組兩相鄰微結構間的間距不同於該些微結構中之至少另一組兩相鄰微結構間的間距。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透光結構體,其中,該些微結構中任兩相鄰之該微結構間的間距,係沿著遠離該些光 線的光源方向呈漸窄或漸寬。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透光結構體,其中,每一該微結構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之間的深度,係沿著遠離該些光線的光源方向呈漸淺或漸深。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透光結構體,其中,每一該微結構中之該第一結構折射面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之間的銳角夾角小於該第二結構折射面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之間的銳角夾角。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透光結構體,其中,每一該微結構與其相鄰之另一該微結構間係為連續相接、非連續相接或部分連續相接的排列設置方式。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透光結構體,其未接收該些光線時,該透光結構體處於一視覺穿透狀態,而當該些微結構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時,該透光結構體處於一出光狀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透光結構體,其中,該視覺穿透狀態係指視覺可自該第一出光表面處透視到位於該第二出光表面處之至少一物件,而該出光狀態係指該透光結構體因應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後,而使自該第一出光表面所透出的一光通量高於自該第二出光表面所透出的另一光通量。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透光結構體,其材質係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塑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樹脂)或及其結合。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透光結構體,其係為一圓形透光結構體、一方形透光結構體、一多邊形透光結構體或一不規則形狀之透光結構體。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透光結構體,其係應用於一燈具領域、一照明領域、一門窗面板或一展示框架。
  14. 一種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接收一燈具之至少一發光件的複數光線,該透光結構體至少包括:一入光表面,用以接收該些光線;一第一出光表面,位於該入光表面之一側邊;一第二出光表面,位於該入光表面之另一側邊,且與該第一出光表面相對應設置;以及複數微結構,設置於該第二出光表面;其中,該些微結構用以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以使其分別自該第一出光表面與該第二出光表面透出;其中,自該第一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之光線的一光通量(luminous flux)高於自該第二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之光線的另一光通量。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透光結構體,其中,該入光表面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係為垂直,以使該些微結構部分垂直地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抑或該入光表面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係為非平行,以使該些微結構部分非平行地接收並折射該些光線。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透光結構體,其中,該些微結構中任兩相鄰之該微結構間的間距,係沿著遠離該入光表面的方向呈漸窄或漸寬;抑或 其中,每一該微結構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之間的深度,係沿著遠離該入光表面的方向呈漸淺或漸深;抑或,其中,每一該微結構包括一第一結構折射面與一第二結構折射面;其中,該第一結構折射面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之間的銳角夾角小於該第二結構折射面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之間的銳角夾角。
  17. 一種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接收一燈具之至少一發光件的複數光線,該透光結構體至少包括:一入光表面,用以接收該些光線;一第一出光表面;以及一具有複數微結構之第二出光表面,其與該第一出光表面相隔一間隙而相對應設置,且該第二出光表面與該入光表面間呈一垂直設置關係,抑或呈一非平行設置關係;其中,該些微結構用以使自該第一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之光線的一光通量(luminous flux)高於自該第二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之光線的另一光通量。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透光結構體,其中,該垂直設置關係為該第二出光表面垂直鄰接於該入光表面之一側邊,抑或該非平行設置關係為該第二出光表面鄰接於該入光表面之一側邊,並具有一非垂直角度。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透光結構體,其中,該些微結構中任兩相鄰之該微結構間的間距,係沿著遠離該入光表面的方向呈漸窄或漸寬。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透光結構體,其中,該第 二出光表面包括一第二出光內表面以及一第二出光外表面,該第二出光內表面對應於該第一出光表面,而該些微結構設置於該第二出光外表面;其中,該間隙位於該第二出光內表面以及該第一出光表面之間,以供該些光線行進。
  21. 一種具有透光結構體的燈具,其至少包括:一燈具主體;至少一發光件,設置於該燈具主體,且因應一控制電路板而產生複數光線;以及一透光結構體,結合於該燈具主體,該透光結構體至少包括:一入光表面,用以接收該些光線;一第一出光表面,位於該入光表面之一側邊;一第二出光表面,位於該入光表面之另一側邊,且相對應於該第一出表面;以及複數微結構,設置於該第二出表面;其中,藉由該些微結構中之至少一微結構的設置方式,係不同於該些微結構中之至少另一微結構的設置方式,以使經由該些微結構接收並折射之該些光線自該第一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之光線的一光通量(luminous flux)高於自該第二出光表面所折射透出之光線的另一光通量。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所述之燈具,其中,該些微結構係為V型光學折射結構、U型光學折射結構及曲面光學折射 結構中之任一者或及其組合。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燈具,其中,該設置方式係為該些微結構中之任兩相鄰之該微結構間的間距,係沿著遠離該至少一發光件的位置方向呈漸窄或漸寬。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燈具,其中,該設置方式係為每一該微結構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之間的深度,係沿著遠離該至少一發光件呈漸淺或漸深。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燈具,其中,該設置方式係為每一該微結構包括一第一結構折射面與一第二結構折射面;其中,該第一結構折射面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之間的銳角夾角小於該第二結構折射面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之間的銳角夾角。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燈具,其中,該設置方式係為每一該微結構與其相鄰之另一該微結構間係為連續相接、非連續相接或部分連續相接的排列設置方式。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燈具,其中,該燈具主體包括一具有導槽之結合結構,該透光結構體藉由該導槽而組接並連通該至少一發光件。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燈具,其中該結合結構具有複數散熱鰭片,且該些散熱鰭片與該第二出光表面位於同側。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或28項所述之燈具,更包括一被動式人體紅外線感測器(PIR Motion sensor)與一微波(Microwave)感測器中之任一者,電性連接於該控制電路板,其中該被動式人體紅外線感測器或該微波感測器,用 以感測一物件而驅使該控制電路板控制該至少一發光件產生該些光線。
  30. 一種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用以接收複數光線,該透光結構體至少包括:一第一出光表面;一第二出光表面,相對應於該第一出光表面設置;以及複數微結構,設置於該第二出光表面;其中,每一該微結構至少包括一第一結構折射面以及一第二結構折射面;其中,該些光線之光行進方向與該些微結構間呈一垂直干涉關係,抑或呈一非平行干涉關係,以使該些光線分別自該第一出光表面與該第二出光表面折射出光。
  31. 一種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接收一燈具之至少一發光件的複數光線,該透光結構體至少包括:一入光表面,用以接收該些光線;一第一出光表面;以及一具有複數微結構之第二出光表面,其與該第一出光表面相隔一間隙而相對應設置,且該第二出光表面與該入光表面間呈一垂直設置關係,抑或呈一非平行設置關係。
  32. 一種具有透光結構體的燈具,其至少包括:一燈具主體;至少一發光件,設置於該燈具主體,且因應一控制電路板而產生複數光線;以及一透光結構體,結合於該燈具主體,且該至少一發光件設 置於該透光結構體之鄰近周圍處;該透光結構體至少包括:一入光表面,用以接收該些光線;一第一出光表面,位於該入光表面之一側邊;一第二出光表面,位於該入光表面之另一側邊,且相對應於該第一出表面;以及複數微結構,設置於該第二出表面;其中,藉由該些微結構中之至少一微結構的設置方式,係不同於該些微結構中之至少另一微結構的設置方式,以使經由該些微結構接收並折射之該些光線分別自該第一出光表面與該第二出光表面折射出光。
TW107129664A 2017-08-24 2018-08-24 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及其燈具 TWI6916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7584.X 2017-08-24
CN201721067584 2017-08-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2996A TW201912996A (zh) 2019-04-01
TWI691675B true TWI691675B (zh) 2020-04-21

Family

ID=6543937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9664A TWI691675B (zh) 2017-08-24 2018-08-24 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及其燈具
TW108140418A TWI706109B (zh) 2017-08-24 2018-08-24 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及其燈具
TW107211618U TWM574203U (zh) 2017-08-24 2018-08-24 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及其燈具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0418A TWI706109B (zh) 2017-08-24 2018-08-24 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及其燈具
TW107211618U TWM574203U (zh) 2017-08-24 2018-08-24 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及其燈具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506829B2 (zh)
EP (1) EP3674604A4 (zh)
JP (2) JP6742373B2 (zh)
CN (2) CN109424938A (zh)
TW (3) TWI691675B (zh)
WO (1) WO20190377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4938A (zh) * 2017-08-24 2019-03-05 东莞巨扬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微结构的透光结构体及具有该透光结构体的灯具
CN113777781B (zh) * 2021-09-01 2024-02-02 北京双翼麒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光圈透光结构的设计方法及光圈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27325U (zh) * 2014-09-23 2015-03-25 张冠辉 一种新型led圆形导光板
TWI571594B (zh) * 2016-03-01 2017-02-21 茂林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燈具及其導光板設計方法
TWM574203U (zh) * 2017-08-24 2019-02-11 大陸商東莞巨揚電器有限公司 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及其燈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36009A2 (en) * 1999-11-30 2002-09-04 Reflexite Corporation Luminaire system
JP4048844B2 (ja) * 2002-06-17 2008-02-2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面光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05165199A (ja) * 2003-12-05 2005-06-23 Alps Electric Co Ltd プリズムシート及び照光装置及び面発光装置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US7593615B2 (en) * 2006-02-10 2009-09-22 Rpc Photonics, Inc. Optical devices for guiding illumination
JP2007225788A (ja) * 2006-02-22 2007-09-06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導光板及び該導光板を用いた表裏一体型バックライト及び該バックライト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CN201078650Y (zh) * 2007-08-03 2008-06-25 科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
TWM347535U (en) * 2008-06-17 2008-12-21 yun-heng Xu Structural improvement of light guide plate
EP2507658A1 (en) * 2009-12-03 2012-10-1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Transparent emissive window element
WO2012098739A1 (ja) * 2011-01-21 2012-07-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202303203U (zh) * 2011-10-19 2012-07-04 胡爱斌 一种led台灯的新型导光板结构
TWM426710U (en) * 2011-12-23 2012-04-11 Arex Twn Internat Co Ltd Double-side lighting type lamp structure
TWM440392U (en) * 2012-07-13 2012-11-01 Arex Twn Internat Co Ltd Light apparatus with transparency and optical curtain using the same
US9046225B2 (en) * 2013-08-16 2015-06-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ighting system with improved illumination distribution
TWM476883U (en) * 2013-10-04 2014-04-21 Arex (Twn) International Co Ltd Lighting apparatus with curved light guide plate
JP6365115B2 (ja) * 2014-08-25 2018-08-0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US20160363711A1 (en) * 2015-06-10 2016-12-1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Lighting system with improved illumination distribution and output luminance variation
TWI571994B (zh) * 2015-06-30 2017-02-21 旭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封裝基板及其製作方法
TWM540240U (zh) * 2016-12-30 2017-04-21 Excellence Optoelectronics Inc 可消除色散的直射式led照明模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27325U (zh) * 2014-09-23 2015-03-25 张冠辉 一种新型led圆形导光板
TWI571594B (zh) * 2016-03-01 2017-02-21 茂林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燈具及其導光板設計方法
TWM574203U (zh) * 2017-08-24 2019-02-11 大陸商東莞巨揚電器有限公司 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及其燈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42373B2 (ja) 2020-08-19
TW201912996A (zh) 2019-04-01
WO2019037787A1 (zh) 2019-02-28
EP3674604A4 (en) 2020-08-12
US20200183076A1 (en) 2020-06-11
JP3220749U (ja) 2019-04-04
TWI706109B (zh) 2020-10-01
US11506829B2 (en) 2022-11-22
TW202012833A (zh) 2020-04-01
CN109424938A (zh) 2019-03-05
EP3674604A1 (en) 2020-07-01
CN208652458U (zh) 2019-03-26
JP2019040865A (ja) 2019-03-14
TWM574203U (zh) 2019-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049511A1 (en) Waveguide Having Unidirectional Illuminance
KR20120052289A (ko) 자유 형태 조명 모듈
US20180074255A1 (en) Luminaire having an asymmetrical light distribution pattern
TWI691675B (zh) 具有微結構的透光結構體及其燈具
US20190041035A1 (en) Lighting device with sparkling effect
CA3061393C (en) Energy reduction optics
EP2309170A1 (en) Embedded lamp with auxiliary illumination
US10030822B2 (en) Solar spectrum type LED eye-protection flat lamp
US20190324188A1 (en) Luminaire having an asymmetrical light distribution pattern
JP3176534U (ja) ウォールウォッシュライトおよび照明システム
CN201852044U (zh) 导光组件
KR101069690B1 (ko) 측광원에 의해 발광하는 비구면렌즈를 이용한 엘이디 조명장치
CN214249470U (zh) 透镜及灯具
US11041593B2 (en) Lighting device
KR101782428B1 (ko) 조명장치
KR101713973B1 (ko) Led 조명등용 확산 렌즈
CN112902112B (zh) 透镜及灯具
CN214041783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高分子复合光扩散板
CN102032529A (zh) 导光组件
JP3172647U (ja) 反射ユニット及びその光源モジュール
KR101806387B1 (ko) 장식 조명 기능을 갖는 엣지형 엘이디 조명등
JP6877174B2 (ja) 防災用表示灯
WO2021098924A1 (en) Lamp reflector for indirect illumination
KR20120001857U (ko) 광투과체 조명장식
KR20180081986A (ko) 조명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