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90259B - 屏蔽罩組件 - Google Patents

屏蔽罩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90259B
TWI690259B TW107133763A TW107133763A TWI690259B TW I690259 B TWI690259 B TW I690259B TW 107133763 A TW107133763 A TW 107133763A TW 107133763 A TW107133763 A TW 107133763A TW I690259 B TWI690259 B TW I6902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heat
section
metal shiel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3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8870A (zh
Inventor
呂友謙
Original Assignee
台灣莫仕股份有限公司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灣莫仕股份有限公司,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灣莫仕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8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8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0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0259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一種屏蔽罩組件,是包含一金屬屏蔽殼,以及一散熱模組。該金屬屏蔽殼包括多個壁,以及由所述多個壁共同界定的一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具有一前端插口。該散熱模組組裝於該金屬屏蔽殼的其中一壁,該散熱模組包括一散熱基件、一設於該散熱基件的第一散熱件,以及至少一個夾置於該散熱基件與該第一散熱件之間的扣具,該扣具扣接於該金屬屏蔽殼,該散熱基件的底部覆蓋該金屬屏蔽殼的組裝該散熱模組的該壁。

Description

屏蔽罩組件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屏蔽罩組件,特別是指一種具備散熱構造及導光構造的屏蔽罩組件。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450707Y(對應美國專利號US6373699)公開了一種散熱裝置,其公開一扣具容置於葉片體之穿槽中且緊貼於基座之頂面,該案是應用於晶片領域的散熱構造。在具有金屬屏蔽殼的高速連接器領域下,需要構思出不同的構造及在該領域的基礎構造下創造出散熱效率更高的散熱效果。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公告號CN103094764B(對應美國專利號US9793648)公開了一種鰭片設置在傳熱板上的連接器。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05863499U公開了一種熱管固定於散熱片下方的電連接器。但上述二件現有技術無論其散熱構造都僅限於金屬屏蔽殼或連接器的範圍內,因此散熱效果有所侷限。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號CN200920006325.5(對應美國專利號US7601021)公開一種連接器總成,其公開了散熱片扣具的兩側分別具有一凹槽,導光柱對應凹槽的位置處分別具有一圓柱體以套設入該凹槽,該凹槽的板 面方向為面對前後的方向,因此會阻擋了前後方向流動的空氣流,影響了散熱效率。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號CN201120303406.9公開一種連接器,用於固定導光柱的凸片是設在上底板(殼體的頂壁)上,凸片的板面方向為面對前後的方向,因此會阻擋了前後方向流動的空氣流,影響了散熱效率。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克服上述先前技術中至少一缺點的屏蔽罩組件。
於是,本發明屏蔽罩組件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是包含一金屬屏蔽殼,以及一散熱模組。該金屬屏蔽殼由金屬板構成,該金屬屏蔽殼包括多個壁,以及由所述多個壁界定的一沿著一前後方向延伸的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具有一朝向前方的前端插口。該散熱模組組裝於該金屬屏蔽殼的其中一壁,該散熱模組包括一散熱基件、一設於該散熱基件的頂部的第一散熱件,以及至少一個被限位地夾置於該散熱基件與該第一散熱件之間的扣具,該扣具扣接於該金屬屏蔽殼,該散熱基件的底部覆蓋該金屬屏蔽殼的組裝該散熱模組的該壁。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金屬屏蔽殼的組裝該散熱模組的該壁上形成有一連通於該容置空間的開口,該散熱模組還包括一設於該散熱基件的底部且經由該開口伸入該容置空間的熱源接觸板。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散熱基件具有一覆蓋於該金屬屏蔽殼的組裝該散熱模組的該壁的傳熱板。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散熱件具有多個呈板狀且沿前後方向彼此平行排佈地相互連接的散熱鰭片,該等散熱鰭片連接在該傳熱板的頂面。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散熱件具有一設於該傳熱板頂面的板體,以及多個一體構造的自該板體的頂面延伸形成且平行於該前後方向的散熱鰭片。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金屬屏蔽殼包括位於組裝該散熱模組的該壁兩側的側壁,該散熱基件還具有一設於該傳熱板的框架,該框架具有一設於該傳熱板頂面的框體,以及兩個自該框體兩側緣延伸形成且平行於該等側壁地鄰靠於該等側壁的外側的側板。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傳熱板具有一設於該金屬屏蔽殼的組裝該散熱模組的該壁且朝後延伸至該壁的後側緣的第一段,以及一自該第一段朝後延伸出該金屬屏蔽殼後方的第二段,該第一散熱件是自該第一段延伸至該第二段地設於該傳熱板。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散熱模組還包括一設於該傳熱板的第二段處的底面的第二散熱件。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散熱件的底部形成有至少一個對應地容置該扣具的底部凹槽,該扣具限位在該底部凹槽與該傳熱板之間。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散熱基件具有一覆蓋該金屬屏蔽殼的組裝該散熱模組的該壁的板體,以及多個自該板體的頂面延伸形成的散熱鰭片,該第一散熱件具有一散熱管,該散熱基件的板體與散熱鰭片共同界定出一沿著該 前後方向延伸且用以容置該散熱管的安裝槽,以及至少一個對應地容置並限位該扣具的頂部凹槽。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板體具有一設於該金屬屏蔽殼的組裝該散熱模組的該壁且朝後延伸至該壁的後側緣的第一段,以及一自該第一段朝後延伸出該金屬屏蔽殼後方的第二段,該等散熱鰭片是自該第一段延伸至該第二段,且該散熱基件還具有多個自該板體的第二段處的底面延伸形成的散熱鰭片。
於是,本發明屏蔽罩組件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是包含一金屬屏蔽殼,以及一散熱模組。該金屬屏蔽殼由金屬板構成,該金屬屏蔽殼包括多個壁,以及由所述多個壁界定的一沿著一前後方向延伸的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具有一朝向前方的前端插口。該散熱模組組裝於該金屬屏蔽殼的其中一壁,該散熱模組包括一覆蓋地連接於該金屬屏蔽殼的組裝該散熱模組的該壁的熱板,該熱板具有一覆蓋於該頂壁且朝後延伸至該壁的後側緣的第一段、一自該第一段後側朝後延伸出該金屬屏蔽殼後方的第二段,該散熱模組還包括一設於該熱板的頂面且自該第一段延伸至該第二段的第一散熱件。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金屬屏蔽殼的組裝該散熱模組的壁上形成有一連通於該容置空間的開口,該散熱模組還包括一設於該熱板的底面且經由該開口伸入該容置空間的熱源接觸板。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散熱件具有一設於該熱板頂面的板體,以及多個一體構造的自該板體的頂面延伸形成且平行於該前後方向的散熱 鰭片。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散熱件具有多個呈板狀且沿前後方向彼此平行排佈地相互連接的散熱鰭片,該等散熱鰭片連接在該熱板的頂面。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金屬屏蔽殼包括位於組裝該散熱模組的該壁兩側的側壁,該散熱模組還包括一設於該熱板的框架,該框架具有一設於該熱板頂面的框體,以及自該框體兩側緣延伸形成且平行於該等側壁地鄰靠於該等側壁的外側的兩個側板。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散熱模組還包括一設於該熱板的第二段處的底面的第二散熱件。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二散熱件具有一設於該熱板的板體,以及多個自該板體的底面延伸形成且平行於該前後方向的散熱鰭片。
於是,本發明屏蔽罩組件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是包含一金屬屏蔽殼、一散熱模組,以及至少一導光件。該金屬屏蔽殼由金屬板構成,該金屬屏蔽殼包括多個壁,以及由所述多個壁界定的一沿著一前後方向延伸的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具有一朝向前方的前端插口,該金屬屏蔽殼的其中一壁上形成有一連通於該容置空間的開口,且該金屬屏蔽殼還包括至少兩個沿一左右方向並排地位於該開口左右兩側處並朝上延伸且板面方向平行於該前後方向的第一安裝片。該散熱模組局部伸入該開口地組裝於該金屬屏蔽殼的形成該開口的該壁。該至少一導光件設於該金屬屏蔽殼,該導光件具有至少一導光管,以及連接於該導光管且安裝於該第一安裝片的第一安裝柱。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金屬屏蔽殼還包括一位於該前端插口相反側的後端面,以及至少兩個位於該後端面且朝後延伸的第二安裝片,該導光件還具有連接於該導光管且安裝於該第二安裝片的第二安裝柱。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金屬屏蔽殼包括位於形成該開口的該壁兩側的側壁,該等第二安裝片分別從該金屬屏蔽殼的兩側壁的後緣一體朝後延伸形成。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每一導光管具有一位於該第二安裝柱後方的入光端,且該入光端與該第二安裝柱間隔一段距離。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安裝片形成有一榫接槽,該第一安裝柱具有一對應卡合於該榫接槽的卡榫。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二安裝片呈長條片狀,該第二安裝柱形成有一供該第二安裝片對應插接的插孔。
在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二安裝片形成有一榫接槽,該第二安裝柱具有一對應卡合於該榫接槽的卡榫。
本發明至少具有以下功效:由於該散熱模組直接夾帶有用於扣接在該金屬屏蔽殼的該扣具,使該散熱模組與該金屬屏蔽殼的組裝更為方便與快速。此外,藉由該熱板的第一段及朝後延伸出該金屬屏蔽殼後方的該第二段,使設於該熱板的該第一散熱件的尺寸能夠增加,並使該熱板的第二段的底面能裝設該第二散熱件,以藉由熱板快速導熱到熱源之外的區域上的該第一散熱件與該第二散熱件,以增加散熱效率。另外,藉由板面方向平行於該前後方向且 位於該開口兩側處的該等第一安裝片,減少沿著前後方向流動之空氣流的所受阻力,提升散熱效率。並且藉由自該金屬屏蔽殼一體朝後延伸的第二安裝片供導光件安裝,在該金屬屏蔽殼的後端面不需要開設開孔,以維持該金屬屏蔽殼的電磁屏蔽效果。
100:屏蔽罩組件
1:金屬屏蔽殼
11:頂壁
111:開口
12:底壁
13:側壁
14:後壁
141:後端面
15:腳部
16:容置空間
161:前端插口
17:扣接凸片
18:第一安裝片
181:榫接槽
19:第二安裝片
191:榫接槽
2:散熱模組
21:散熱基件
211:傳熱板
211a:第一段
211b:第二段
212:板體
212a:第一段
212b:第二段
212a:穿孔
212b:通孔
213:散熱鰭片
213a:散熱鰭片
214:側板
215:安裝槽
216:頂部凹槽
217:容置槽
218:熱板
218a:第一段
218b:第二段
219:框架
219a:框體
219b:側板
219c:穿孔
219d:通孔
219e:主架件
219f:副架件
22:第一散熱件
221:散熱鰭片
221a:扣合凸部
221b:扣合孔
222:底部凹槽
223:散熱管
224:板體
224a:穿孔
224b:通孔
225:散熱鰭片
226:側板
227:容置槽
228:頂部凹槽
23:扣具
231:固定段
232:扣接段
232a:扣接孔
24:熱源接觸板
25:第二散熱件
251:板體
252:散熱鰭片
3:導光件
31:導光管
311:入光端
312:出光端
32:第一安裝柱
321:卡榫
322:延伸段
323:安裝段
33:第二安裝柱
331:插孔
332:延伸段
333:安裝段
334:卡榫
34:連接柱
35:卡扣柱
351:卡扣凹槽
4:連接件
41:本體
42:卡扣凸條
43:上容置孔
44:下容置孔
D1:上下方向
D2:左右方向
D3:前後方向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本發明屏蔽罩組件的一第一實施例的一立體圖;圖2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側視圖;圖3是該第一實施例之一立體分解圖;圖4是該第一實施例由另一視角觀看的一立體分解圖,圖中省略該第一實施例的金屬屏蔽殼;圖5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第一散熱件;圖6是一沿圖2中A-A線所截取的一剖視圖;圖7是本發明屏蔽罩組件的一第二實施例的一立體圖;圖8是該第二實施例以另一視角觀看的一立體圖;圖9是該第二實施例的一俯視圖;圖10是該第二實施例的一立體分解圖;圖11是一立體圖,說明該第二實施例的散熱基件與熱源接觸板; 圖12是該第二實施例的一立體圖,圖中省略該第二實施例的散熱模組;圖13是圖12的一立體分解圖;圖14是本發明屏蔽罩組件的一第三實施例的一立體圖;圖15是該第三實施例的一立體分解圖;圖16是由另一視角觀看的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第三實施例的散熱模組;圖17是本發明屏蔽罩組件的一第四實施例的一立體圖;圖18是該第四實施例由另一視角觀看的一立體圖;圖19是該第四實施例的一立體分解圖;圖20是由另一視角觀看的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第四實施例的散熱模組;圖21是本發明屏蔽罩組件的一第五實施例的一立體圖,圖中省略散熱模組;圖22是圖21的一立體分解圖;圖23是本發明屏蔽罩組件的一第六實施例的一立體圖;圖24是該第六實施例的一立體分解圖;圖25是由另一視角觀看的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第六實施例的散熱模組;圖26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第六實施例的散熱基件的框架與第一散熱件;圖27是本發明屏蔽罩組件的一第七實施例的一立體圖;圖28是一立體圖,說明該第七實施例的散熱基件的框架;圖29是圖28的一立體分解圖; 圖30是本發明屏蔽罩組件的一第八實施例的一立體圖;圖31是該第八實施例的一立體分解圖;圖32是由另一視角觀看的一立體圖,圖中省略該第八實施例的散熱模組;圖33是圖32的一立體分解圖;圖34是圖32的一俯視圖;圖35是沿圖34中B-B線所截取的一剖視圖;圖36是沿圖34中C-C線所截取的一剖視圖;圖37是本發明屏蔽罩組件的一第九實施例的一立體圖;圖38是該第九實施例的導光件的一立體圖;圖39是本發明屏蔽罩組件的一第十實施例的一立體圖;以及圖40是該第十實施例的導光件的一立體圖。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圖1至圖6為本發明屏蔽罩組件100之一第一實施例,參閱圖1與圖2,該第一實施例包含一金屬屏蔽殼1,以及一散熱模組2。
參閱圖2與圖3,該金屬屏蔽殼1由金屬板構成且用以容置電子模組(包括插座及插頭,圖未示),該金屬屏蔽殼1具有多個壁,以及由所述多個壁構成的一容置空間16,該等壁包括一頂壁11、一與該頂壁11沿一上下方向D1 間隔相對的底壁12、兩個沿著一左右方向D2彼此間隔相對並分別連接於該底壁12與該頂壁11兩側的側壁13、一連接於該頂壁11,以及一連接於該頂壁11與該等側壁13後側緣且具有一後端面141的後壁14,且該金屬屏蔽殼1還包括多個自該等側壁13朝下延伸且適用於固定在一電路板(圖未示)上及/或連接到接地軌跡的腳部15,該頂壁11、該底壁12、該兩側壁13與該後壁14共同界定沿著一前後方向D3延伸的該容置空間16,該容置空間16具有一朝向前方且與該後壁14位於相反側的前端插口161,且該頂壁11形成有一連通於該容置空間16的開口111。該金屬屏蔽殼1的容置空間16後段用以罩蓋在電路板上的一插座、前段用以插入一插頭。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金屬屏蔽殼1以具有一個容置空間16為例作出說明,但是能夠理解的是,在其他實施態樣金屬屏蔽殼1也可以是具有兩個以上容置空間16的結構。
另配合參閱圖4至圖6,該散熱模組2設於該金屬屏蔽殼1,該散熱模組2包括一散熱基件21、一位於該散熱基件21上方地設於該散熱基件21的頂部的第一散熱件22,以及一個被限位地夾置於該散熱基件21與該第一散熱件22之間的扣具23。該扣具23扣接於該金屬屏蔽殼1的兩側壁13,藉由該扣具23的彈性使該散熱基件21被限位地夾置於該金屬屏蔽殼1與扣具23之間,以使該散熱基件21的底部可接觸地覆蓋該金屬屏蔽殼1的頂壁11。由於該散熱模組2直接夾帶有用於扣接在該金屬屏蔽殼1的該扣具23,整個散熱模組2能夠通過扣具23直接扣組在金屬屏蔽殼1上,使該散熱模組2與該金屬屏蔽殼1的組裝更為方便與快速。另外,該散熱模組2還包括一設於該散熱基件21的底部且經由該開口 111伸入該容置空間16的熱源接觸板24,藉由伸入該容置空間16以與發熱源的插頭接觸的熱源接觸板24,使該插頭的熱能能經由熱源接觸板24傳導至該散熱基件21,以加強該散熱模組2的散熱性能。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散熱基件21具有一覆蓋於該頂壁11的傳熱板211,該傳熱板211可以為銅、鋁或具有高熱傳導效率的材料等的金屬實心板體,該傳熱板211與該熱源接觸板24能夠為一體構成。但在一變化實施態樣中,該傳熱板211也可以替換為熱板(Thermal Plate),熱板又稱為熱導板(Vapor Chamber)或均溫板(Thermal Plate)。所述熱板的板體由高熱傳導效率的金屬材料(例如銅)製成,其內部具有填充有作動流體(例如純水)的封閉腔體,藉由封閉腔體內作動流體持續循環的液汽二相變化,使該熱板呈現快速均溫的特性而達到快速導熱的作用。該金屬屏蔽殼1還包括四個分別自該等側壁13朝外突伸的扣接凸片17,該扣具23具有兩個夾置於該散熱基件21與該第一散熱件22之間並呈條狀的固定段231,以及自等該固定段231兩端朝下延伸並扣接於該金屬屏蔽殼1的兩側壁13的扣接段232,該扣接段232形成有四個分別供該金屬屏蔽殼1的該等扣接凸片17對應卡固的扣接孔232a。該第一散熱件22具有多個概呈板狀且沿前後方向彼此平行排佈地相互扣合地連接的散熱鰭片221,每一散熱鰭片221分別具有形成於上緣與下緣的多個扣合凸部221a,以及多個形成於上緣與上緣且供鄰接的散熱鰭片221的扣合凸部221a扣合的扣合孔221b,以使該等散熱鰭片221依序地彼此扣合固定,而進一步地,在同一列的各扣合凸部221a與扣合孔221b的扣接處可以通過壓製施加一道壓痕,以加強各散熱鰭片221之間的結合強度。該第一散熱件22的底部,也就是各散熱鰭 片221的底緣,可以是藉由焊接方式連接於該傳熱板211的頂面,且該第一散熱件22的底部形成有兩個對應地容置並限位該扣具23的固定段231的底部凹槽222,在第一實施例中,各散熱鰭片221的底部共同構成底部凹槽222,以使該扣具23夾置限位於該底部凹槽222與傳熱板211之間。在一變化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散熱件22也可以是藉由具有導熱性的黏著劑接合於該散熱基件21,不以此限制。
在本第一實施例中,該傳熱板211具有一設於該頂壁11且朝後延伸至該頂壁11後側緣(即為該後壁14處)的第一段211a、一自該第一段211a後側沿著該前後方向D3朝後延伸出該金屬屏蔽殼1後方的第二段211b,該第一散熱件22的散熱鰭片221是自該第一段211a延伸至該第二段211b地設於該傳熱板211。此種延伸至該金屬屏蔽殼1的後壁14後方的構造,能夠增加該傳熱板211與該等散熱鰭片221的散熱面積,進而增加該散熱模組2對於該金屬屏蔽殼1的散熱性能。
圖7至圖13為本發明屏蔽罩組件100之一第二實施例,參閱圖7至圖11,該第二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該散熱基件21具有一可接觸地覆蓋該頂壁11且一體連接該熱源接觸板24的板體212,該板體212具有一設於該頂壁11且朝後延伸至該頂壁11後側緣的第一段212c,以及一自該第一段212c後側沿著該前後方向D3朝後延伸出該金屬屏蔽殼1後方的第二段212d,該散熱基件21還具有多個自該板體212的頂面一體構成朝上延伸且平行於該前後方向D3並自該第一段212c延伸至該第二段212d的散熱鰭片213、多個自該板體212 的第二段212d處的底面一體構成朝下延伸且平行於該前後方向D3的散熱鰭片213a,以及兩個自該板體212的兩側緣沿著該上下方向D1一體構成地延伸形成並平行於該等側壁13且並自該第一段212c延伸至該第二段212d的側板214,該等側板214分別鄰靠於該等側壁13的外側,藉由該板體212的第二段212d、延伸至該第二段212d的該等散熱鰭片213、該等散熱鰭片213a與該等側板214增加散熱面積,進而增加該散熱模組2對於該金屬屏蔽殼1的散熱性能。該第一散熱件22具有一散熱管223,且該散熱模組2具有兩個扣具23,每一扣具23具有一固定段231及兩個扣接段232。
該散熱基件21還具有一由板體212與散熱鰭片213共同界定出並沿著該前後方向D3延伸且用以容置該散熱管223的安裝槽215、兩個由該板體212與該等散熱鰭片213共同界定出並沿著該左右方向D2延伸且對應地容置並限位該等扣具23的固定段231的頂部凹槽216,以及四個形成在該板體212且供該等扣具23的扣接段232向下穿伸的穿孔212a,該四個穿孔212a分別鄰靠於該兩頂部凹槽216的兩端處。
參閱圖9、圖10、圖12及圖13,此外,該金屬屏蔽殼1還包括兩個分別位於該開口111左右兩側處並朝上延伸且板面方向平行於該前後方向D3的第一安裝片18、以及兩個沿著該前後方向D3朝遠離該後壁14的後端面141一體朝後延伸且位置分別靠近兩側壁13的第二安裝片19;如圖所示的第一安裝片18的位置可以是靠近該兩側壁13且位於該開口111側邊外側處,但是也可以是自該開口111側邊緣朝上延伸,該兩第二安裝片19是分別自該兩側壁13的後緣延 伸出且該兩第二安裝片19的板面方向平行於該前後方向D3。該散熱基件21還具有兩個沿著該前後方向D3延伸且分別偏靠於該兩側板214的容置槽217,以及四個對應於該兩容置槽217地形成在該板體212且分別對應於該等第一安裝片18與該等第二安裝片19的通孔212b。該屏蔽罩組件100還包含兩個設於該金屬屏蔽殼1且分別部分容置於該等容置槽217的導光件3,每一導光件3具有兩個導光管31、一第一安裝柱32,以及一第二安裝柱33。該兩導光管31沿該上下方向D1並排且容置於對應的容置槽217,每一導光管31略呈L型且具有一面朝下且位於該後壁14後方的入光端311,以及一面朝前且靠近該前端插口161的出光端312。該等導光管31用以把該電路板上的發光元件(圖未示)所發出的光線從入光端311導引到出光端312,需要說明的是,導光管31的數量視需求也可以為一個或三個以上。在本第二實施例中,每一入光端311位於對應的第二安裝柱33後方且與該第二安裝柱33間隔一段距離,藉此繞過該板體212的第二段212d以面對前述電路板上的發光元件。該第一安裝柱32連接於該兩導光管31偏靠該出光端312處且穿伸通過對應的通孔212b以安裝於對應的第一安裝片18,該第二安裝柱33連接於該兩導光管31偏靠該入光端311處且穿伸通過對應的通孔212b以安裝於對應的第二安裝片19。在本第二實施例中,每一安裝片18形成有一榫接槽181,每一第一安裝柱32具有一對應卡合於榫接槽181的卡榫321,每一第二安裝片19呈長條片狀,每一第二安裝柱33形成有一供該第二安裝片19對應插接的插孔331。每一第一安裝柱32具有一自該兩導光管31向下延伸且具有該卡榫321以安裝於該第一安裝片18的安裝段323,每一第二安裝柱33具有一自該兩導 光管31向下延伸且具有該插孔331的安裝段333。藉由該第一安裝柱32與該第二安裝柱33使該等導光件3固定於該金屬屏蔽殼1。藉由板面方向平行於前後方向D3且位於該開口111兩側處的該等第一安裝片18,減少沿著該前後方向D3流動之空氣流的所受阻力,提升散熱效率。並且藉由從該金屬屏蔽殼1一體朝後延伸的第二安裝片19供導光件3安裝,如此在該金屬屏蔽殼1的後端面141不需要開設開孔,能提高該金屬屏蔽殼1的電磁屏蔽效果。
參閱圖14至圖16,本發明屏蔽罩組件100之一第三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該散熱模組2的該散熱基件21具有一熱板218,並且該熱板218與該熱源接觸板24在本第三實施例中為分開製作再結合,該熱板218具有一覆蓋於該頂壁11且朝後延伸至該頂壁11後側緣的第一段218a,以及一自該第一段218a後側沿著該前後方向D3朝後延伸出該金屬屏蔽殼1後方的第二段218b。該散熱模組2具有兩個扣具23,每一扣具23具有一固定段231及兩個扣接段232。該第一散熱件22可藉由鋁擠製一體成型製成,該第一散熱件22具有一設於該熱板218頂面且底部形狀與該熱板218相對應的板體224、多個自該板體224的頂面朝上延伸且平行於該前後方向D3的散熱鰭片225、兩個自該板體224的兩側緣沿著該上下方向D1延伸形成並平行於該等側壁13的側板226,以及兩個自該板體212底部形成且對應地容置並限位該等扣具23的固定段231的底部凹槽222。並且,該散熱模組2還具有一設於該熱板218的第二段218b處的底面的第二散熱件25,該第二散熱件25具有一設於該熱板218的板體251,以及多個自該板體251的底面朝下延伸且平行於該前後方向D3的散熱鰭片252。藉由自該 熱板218的第一段218a朝後延伸至該金屬屏蔽殼1後方的該第二段218b,使設於該熱板218的該第一散熱件22的尺寸能夠增加,且藉由熱板218快速導熱到熱源(即金屬屏蔽殼1)之外的區域上的該第一散熱件22與該第二散熱件25,能夠增加散熱效率。
在本第三實施例中,還包含兩導光件3,該金屬屏蔽殼1還具有供該兩導光件3裝設的兩第一安裝片18、兩第二安裝片19,所述結構與該第二實施例大致相同,故於此不再贅述。此外,該第一散熱件22還具有兩個沿著該前後方向D3延伸且分別偏靠於該兩側板226並用以容置該兩導光件3的導光管31的容置槽227,以及四個形成在該板體224且分別供該等第一安裝片18與該等第二安裝柱33穿伸的通孔224b。
參閱圖17至圖20,本發明屏蔽罩組件100之一第四實施例與該第三實施例的差異在於,該等扣具23是在該散熱基件21與該第一散熱件22組裝連接後,自該散熱基件21與該第一散熱件22上方將該散熱基件21與該第一散熱件22一起扣接於該金屬屏蔽殼1上,也就是說,在本第四實施例中,該散熱基件21與該第一散熱件22是夾置於該等扣具23的固定段231與該金屬屏蔽殼1的頂壁11之間,且該第一散熱件22具有兩個由該板體224與該等散熱鰭片225共同界定出並沿著該左右方向D2延伸且對應地容置並限位該等扣具23的固定段231的頂部凹槽228,以及四個形成在該板體且供該等扣具23的扣接段232向下穿伸的穿孔224a,該四個穿孔224a分別鄰靠於該兩頂部凹槽228的兩端處。
另外,在本第四實施例中,該屏蔽罩組件100還包括一設於該等 導光件3的連接件4,每一導光件3還具有一連接於該兩導光管31鄰靠入光端311處之間且內側處形成有一卡扣凹槽351的卡扣柱35,該連接件4具有一本體41、兩個分別自該本體41兩側處一體延伸出且卡固於該等卡扣凹槽351的卡扣凸條42、四個分別形成於該本體41頂面且用以容置該四個導光管31的入光端311的上容置孔43,以及四個分別形成於該本體41底面且用以容置前述發光元件(圖未示)的下容置孔44。該等上容置孔43分別與該等下容置孔44連通,以使發光元件的光線能夠經由該連接件4傳輸至該等導光管31的入光端311,以確保發光元件發出的光線能經由該等導光管31傳輸。
參閱圖21與圖22,本發明屏蔽罩組件100之一第五實施例與該第四實施例的差異在於,該金屬屏蔽殼1的每一第二安裝片19呈矩形片狀且形成有一榫接槽191,每一導光件3的第二安裝柱33的安裝段333具有一對應卡合於該榫接槽191的卡榫334,以使該等導光件3的第二安裝柱33安裝於該金屬屏蔽殼1的該等第二安裝片19。
參閱圖23至圖26,本發明屏蔽罩組件100之一第六實施例與該第三實施例的差異在於,該散熱基件21包含該覆蓋於該頂壁11的熱板218,以及一設於該熱板218且能藉由鋁擠製一體成形的框架219,該框架219具有一設於該熱板218頂面且中央形成有供該第一散熱件22通過以連接於該散熱基件21之熱板218的框體219a、兩個自該框體219a兩側緣延伸形成且平行於該等側壁13地鄰靠於該等側壁13的外側的側板219b、四個分別形成於該框體219a且供該等扣具23的扣接段232向下穿伸的穿孔219c,以及四個形成於該框體219a且分別供 該等第一安裝片18與該等第二安裝柱33穿伸的通孔219d。該第一散熱件22與該第一實施例中大致相同,該第一散熱件22具有多個概呈板狀且彼此平行排佈地相互扣合地連接的散熱鰭片221,且該第一散熱件22的底部形成有兩個對應地容置並限位該等扣具23的固定段231的底部凹槽222。更詳細地說,在本第六實施例中,該框架219的框體219a是以焊接方式設於該熱板218的頂面,且該第一散熱件22的各散熱鰭片221的底緣亦是以焊接方式設於該散熱基件21的熱板218的頂面。
參閱圖27至圖29,本發明屏蔽罩組件100之一第七實施例與該第六實施例的差異在於,該框架219為一組合框,且該框架219具有主架件219e,以及兩個設於該主架件219e的副架件219f,該主架件219e與該等副架件219f共同構成該框體219a與該等側板219b,在本第七實施例中,該主架件219e與該等副架件219f是以銅板材彎折而成,但在其他實施態樣中,該主架件219e與該等副架件219f也可以是以其他金屬板材彎折而成,不以此為限制。另外,該主架件219e與該等副架件219f是藉由焊接方式連接,但在其他實施態樣中,該主架件219e與該等副架件219f也可以是藉由其他方式連接,例如藉由具有導熱效果的黏著劑或是相配合的組裝結構等方式連接。
圖30至圖36為本發明屏蔽罩組件100之一第八實施例,參閱圖30與圖31,該散熱模組2具有散熱基件21以及將該散熱基件21固定於該金屬屏蔽殼1的該扣具23,該散熱基件21的散熱鰭片213為鰭柱式且平均地分布地自該板體212朝上延伸而成,該扣具23的固定段231是橫跨於該等散熱鰭片213之間。
參閱圖32至圖36,此外,該屏蔽罩組件100僅具有一導光件3,該導光件3具有一沿著該前後方向D3延伸並介於該等散熱鰭片213之間的導光管31、兩個連接於該導光管31偏靠該出光端312處兩側且分別安裝於該等第一安裝片18的第一安裝柱32,以及兩個連接於該導光管31偏靠該入光端311處兩側且分別設於該等第二安裝片19的第二安裝柱33,每一第一安裝柱32還具有一沿該左右方向D2延伸並連接於該導光管31的其中一側與該安裝段323之間的延伸段322,每一第二安裝柱33還具有一沿著左右方向D2延伸並連接於該導光管31的其中一側與該安裝段333之間的延伸段332,且該第二安裝柱33的安裝段333是自該等延伸段332末端向前延伸而成,該等第一安裝柱32的延伸段322是穿伸於該等散熱鰭片213(見圖30)之間。
參閱圖37與圖38,本發明屏蔽罩組件100之一第九實施例與該第八實施例的差異在於,該導光件3是具有兩個沿著該左右方向D2並列的導光管31,且該導光件3還具有多個連接於該等導光管31之間的連接柱34,另外,該兩第一安裝柱32與該兩第二安裝柱33皆是分別從兩個導光管31延伸而成。
參閱圖39與圖40,本發明屏蔽罩組件100之一第十實施例與該第八實施例的差異在於,該導光件3是具有四個沿著該左右方向D2並列的導光管31,且該導光件3還具有多個連接於該等導光管31之間的連接柱34,另外,該兩第一安裝柱32與該兩第二安裝柱33皆是分別自該等導光管31中位於外側處的兩者延伸而成。
綜上所述,本發明屏蔽罩組件100藉由該散熱模組2直接夾帶有用 於扣接在該金屬屏蔽殼1的該扣具23,使該散熱模組2與該金屬屏蔽殼1的組裝更為方便與快速。此外,藉由該熱板218的第一段218a及朝後延伸出該金屬屏蔽殼1後方的該第二段218b,使設於該熱板218的該第一散熱件22的尺寸能夠增加,並使該熱板218的第二段218b的底面能裝設該第二散熱件25,以藉由熱板218快速導熱到熱源之外的區域上的該第一散熱件22與該第二散熱件25,以增加散熱效率。另外,藉由板面方向平行於該前後方向D3且位於該開口111兩側處的該等第一安裝片18,減少沿著前後方向D3流動之空氣流的所受阻力,提升散熱效率。並且藉由自該金屬屏蔽殼1一體朝後延伸的第二安裝片19供導光件3安裝,在該金屬屏蔽殼1的後端面141不需要開設開孔,以維持該金屬屏蔽殼1的電磁屏蔽效果,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0:屏蔽罩組件
1:金屬屏蔽殼
11:頂壁
111:開口
12:底壁
13:側壁
14:後壁
141:後端面
15:腳部
16:容置空間
161:前端插口
17:扣接凸片
2:散熱模組
21:散熱基件
211:傳熱板
211a:第一段
211b:第二段
22:第一散熱件
221:散熱鰭片
221a:扣合凸部
221b:扣合孔
222:底部凹槽
23:扣具
231:固定段
232:扣接段
232a:扣接孔
24:熱源接觸板
D1:上下方向
D2:左右方向
D3:前後方向

Claims (11)

  1. 一種屏蔽罩組件,包含:一金屬屏蔽殼,由金屬板構成,該金屬屏蔽殼包括多個壁,以及由所述多個壁界定的一沿著一前後方向延伸的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具有一朝向前方的前端插口;以及一散熱模組,組裝於該金屬屏蔽殼的其中一壁,該散熱模組包括一散熱基件、一固定設置於該散熱基件的頂部的第一散熱件,以及至少一個被限位地夾置於彼此固定的該散熱基件與該第一散熱件之間的扣具,該散熱模組通過該扣具整個地直接扣接於該金屬屏蔽殼,該散熱基件的底部覆蓋該金屬屏蔽殼的組裝該散熱模組的該壁。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屏蔽罩組件,其中,該金屬屏蔽殼的組裝該散熱模組的該壁上形成有一連通於該容置空間的開口,該散熱模組還包括一設於該散熱基件的底部且經由該開口伸入該容置空間的熱源接觸板。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屏蔽罩組件,其中,該散熱基件具有一覆蓋於該金屬屏蔽殼的組裝該散熱模組的該壁的傳熱板。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屏蔽罩組件,其中,該第一散熱件具有多個呈板狀且沿前後方向彼此平行排佈地相互連接的散熱鰭片,該等散熱鰭片連接在該傳熱板的頂面。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屏蔽罩組件,其中,該第一散熱件具有一設於該傳熱板頂面的板體,以及多個一體構造的自該板體的頂面延伸形成且平行於該前後方向的散熱鰭片。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屏蔽罩組件,其中,該金屬屏蔽殼包括位於組裝該散熱模組的該壁兩側的側壁,該散熱基件還具有一設於該傳熱板 的框架,該框架具有一設於該傳熱板頂面的框體,以及兩個自該框體兩側緣延伸形成且平行於該等側壁地鄰靠於該等側壁的外側的側板。
  7. 如請求項3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屏蔽罩組件,其中,該傳熱板具有一設於該金屬屏蔽殼的組裝該散熱模組的該壁且朝後延伸至該壁的後側緣的第一段,以及一自該第一段朝後延伸出該金屬屏蔽殼後方的第二段,該第一散熱件是自該第一段延伸至該第二段地設於該傳熱板。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屏蔽罩組件,其中,該散熱模組還包括一設於該傳熱板的第二段處的底面的第二散熱件。
  9. 如請求項4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屏蔽罩組件,其中,該第一散熱件的底部形成有至少一個對應地容置該扣具的底部凹槽,該扣具限位在該底部凹槽與該傳熱板之間。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屏蔽罩組件,其中,該散熱基件具有一覆蓋該金屬屏蔽殼的組裝該散熱模組的該壁的板體,以及多個自該板體的頂面延伸形成的散熱鰭片,該第一散熱件具有一散熱管,該散熱基件的板體與散熱鰭片共同界定出一沿著該前後方向延伸且用以容置該散熱管的安裝槽,以及至少一個對應地容置並限位該扣具的頂部凹槽。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屏蔽罩組件,其中,該板體具有一設於該金屬屏蔽殼的組裝該散熱模組的該壁且朝後延伸至該壁的後側緣的第一段,以及一自該第一段朝後延伸出該金屬屏蔽殼後方的第二段,該等散熱鰭片是自該第一段延伸至該第二段,且該散熱基件還具有多個自該板體的第二段處的底面延伸形成的散熱鰭片。
TW107133763A 2018-08-02 2018-09-26 屏蔽罩組件 TWI6902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6900 2018-08-02
TW107126900 2018-08-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8870A TW202008870A (zh) 2020-02-16
TWI690259B true TWI690259B (zh) 2020-04-01

Family

ID=7041275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8266A TWI737017B (zh) 2018-08-02 2018-09-26 屏蔽罩組件
TW107133763A TWI690259B (zh) 2018-08-02 2018-09-26 屏蔽罩組件
TW108138268A TWI737018B (zh) 2018-08-02 2018-09-26 屏蔽罩組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8266A TWI737017B (zh) 2018-08-02 2018-09-26 屏蔽罩組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8268A TWI737018B (zh) 2018-08-02 2018-09-26 屏蔽罩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3) TWI7370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5456B (zh) * 2022-05-17 2023-09-11 台灣莫仕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組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6621A (zh) * 2013-06-26 2015-07-01 莫列斯公司 具有热通道的成组的屏蔽罩体
CN204498556U (zh) * 2015-04-09 2015-07-22 莫列斯公司 屏蔽罩
TWM528537U (zh) * 2016-04-29 2016-09-11 Molex Taiwan Ltd 屏蔽罩
TW201729471A (zh) * 2016-02-01 2017-08-16 正淩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殼體散熱結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77377A1 (en) * 2002-03-06 2003-09-1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Receptacle assembly having shielded interface with pluggable electronic module
US7355857B2 (en) * 2006-02-07 2008-04-08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Heat sink gasket
TWM317676U (en) * 2007-01-04 2007-08-21 Chant Sincere Co Ltd Improved connector structure with heat sink
US7539018B2 (en) * 2007-10-31 2009-05-26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Heat sink retaining clip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6621A (zh) * 2013-06-26 2015-07-01 莫列斯公司 具有热通道的成组的屏蔽罩体
CN204498556U (zh) * 2015-04-09 2015-07-22 莫列斯公司 屏蔽罩
TW201729471A (zh) * 2016-02-01 2017-08-16 正淩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殼體散熱結構
TWM528537U (zh) * 2016-04-29 2016-09-11 Molex Taiwan Ltd 屏蔽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7017B (zh) 2021-08-21
TW202008870A (zh) 2020-02-16
TW202008664A (zh) 2020-02-16
TW202008872A (zh) 2020-02-16
TWI737018B (zh) 2021-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67276B2 (en) Shield cage assembly
TWM574818U (zh) 屏蔽罩組件
CN111787779B (zh) 屏蔽罩组件
CN209170817U (zh) 屏蔽罩组件
US7905633B2 (en) Light emitter with heat-dissipating module
CN210630166U (zh) 连接器组件
TWI690259B (zh) 屏蔽罩組件
CN211579057U (zh) 电连接器壳座组合、电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TWM514183U (zh) 遮光件及屏蔽罩組件
TW202236757A (zh) 連接器組件
TWI708442B (zh) 連接器組件
TWI569074B (zh) Backlight module frame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TWI771084B (zh) 連接器組件
TWM585438U (zh) 連接器組件
TWI722665B (zh) 連接器組件
TWM593081U (zh) 連接器組件
CN112821122B (zh) 连接器组件
TWI802272B (zh) 連接器組件
TWI793021B (zh) 連接器組件
TWI733519B (zh) 連接器組件
CN209929562U (zh) 连接器组件
TWI758118B (zh) 連接器組件
TWI815456B (zh) 連接器組件
TWI755193B (zh) 連接器組件
CN210572882U (zh) 散热效果优异的sfp连接器用屏蔽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