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70817U - 屏蔽罩组件 - Google Patents

屏蔽罩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70817U
CN209170817U CN201821538532.0U CN201821538532U CN209170817U CN 209170817 U CN209170817 U CN 209170817U CN 201821538532 U CN201821538532 U CN 201821538532U CN 209170817 U CN209170817 U CN 209170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ing
shield assemblies
covering
wall
assemblies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3853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简才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riority to CN20182153853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70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70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708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屏蔽罩组件,包含一屏蔽壳,以及一散热模块。该散热模块组装于该屏蔽壳,该散热模块包括一散热片式散热器,以及一覆盖件,该散热片式散热器具有一板体,以及多个设于该板体的顶面的散热鳍片,多个散热鳍片与该板体界定出多个分别位于相邻的两散热鳍片且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散热流道,每一散热流道具有分别位在该第一方向上的两端的一流道入口与一流道出口,以及一位于顶端且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顶端开口,该覆盖件设于该散热片式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的顶缘,并覆盖于多个散热流道的顶端开口。

Description

屏蔽罩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屏蔽罩组件,特别涉及一种具备散热构造的屏蔽罩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散热片式散热器具有多个散热片设置在一底板上,这些散热片在一前后方向延伸且彼此在左右方向平行并排,以在散热片之间构成让散热用气流通过的通道,这些通道的前端及后端构成散热用气流的入口及出口,但这些通道的上端一般为开放的构造,因此散热用气流会由这些通道的上端分流出去,降低了直接流过这些通道的气流的强度,影响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美国专利号US8879262公开一种具有导热作用的垫片,其可由硅胶、弹性体(Elastomer)、石墨(graphite)或其他热传导材料制成且具有可压缩性。所述垫片是连接于一导热块的顶部与一散热器的底部之间,该散热器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外壳,冷却板或具散热鳍片的散热器。
美国专利号US7239515公开的导热垫则是仅局部地设置在一散热器(heat sink)的散热鳍片的顶部与另一散热器的底部之间。所述专利均没有完全解决散热用气流会由这些散热鳍片间的通道的上端分流出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能集中气流的屏蔽罩组件。
于是,本实用新型屏蔽罩组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是包含一屏蔽壳,以及一散热模块。该屏蔽壳具有多个壁,以及由所述多个壁界定的一容置空间。该散热模块组装于该屏蔽壳的其中一壁的顶面,该散热模块包括一散热片式散热器,以及一覆盖件,该散热片式散热器具有一板体,以及多个设于该板体的顶面的散热鳍片,多个散热鳍片平行于一第一方向延伸且沿一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并排,多个散热鳍片与该板体界定出多个分别位于相邻的两散热鳍片之间且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散热流道,每一散热流道具有分别位在该第一方向上的两端的一流道入口与一流道出口,以及一位于顶端且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顶端开口,该覆盖件设于该散热片式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的顶缘,并覆盖于多个散热流道的顶端开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覆盖件由具可压缩性的材料所构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构成该覆盖件的材料还具有导电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构成该覆盖件的材料还具有导热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构成该覆盖件的材料还具有导电性及导热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屏蔽壳包括位于组装该散热模块的该壁两侧的侧壁,该散热片式散热器还具有至少一个自该板体延伸且邻近于所述侧壁的外侧面的附加散热结构,该附加散热结构具有一连接于该板体且与对应的侧壁并排的片体,以及多个自该片体突伸的凸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组装该散热模块的壁上形成有一连通于该容置空间的开口,该散热模块还包括一经由该开口伸入该容置空间的热源接触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散热模块还包括一设置于散热片式散热器与该热源接触板之间的热板。
于是,本实用新型屏蔽罩组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适用于设置于一机壳内,该屏蔽罩组件是包含一屏蔽壳,以及一散热模块。该屏蔽壳具有多个壁,以及由所述多个壁界定的一容置空间。该散热模块组装于该屏蔽壳的其中一壁的顶面,该散热模块包括一散热片式散热器,以及一覆盖件,该散热片式散热器具有一板体,以及多个设于该板体的顶面的散热鳍片,多个散热鳍片平行于一第一方向延伸且沿一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并排,多个散热鳍片与该板体界定出多个分别位于相邻的两散热鳍片且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散热流道,每一散热流道具有分别位在该第一方向上的两端的一流道入口与一流道出口,以及一位于顶端且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顶端开口,该覆盖件覆盖于多个散热流道的顶端开口,且该覆盖件设于该散热片式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的顶缘与该散热片式散热器与该机壳的一壁体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覆盖件由具可压缩性的材料所构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构成该覆盖件的材料还具有导电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构成该覆盖件的材料还具有导热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构成该覆盖件的材料还具有导电性及导热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屏蔽壳包括位于组装该散热模块的该壁两侧的侧壁,该散热片式散热器还具有至少一个自该板体延伸且邻近于所述侧壁的外侧面的附加散热结构,该附加散热结构具有一连接于该板体且与对应的侧壁并排的片体,以及多个自该片体突伸的凸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组装该散热模块的壁上形成有一连通于该容置空间的开口,该散热模块还包括一经由该开口伸入该容置空间的热源接触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散热模块还包括一设置于散热片式散热器与该热源接触板之间的热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机壳具有多个进气口,多个散热流道的流道入口邻近于该机壳的进气口处。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设于该散热片式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的顶缘并覆盖于多个散热流道的顶端开口的该覆盖件,使气流集中穿过多个散热鳍片之间的散热流道,以提高散热模块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技术效果,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屏蔽罩组件的一实施例设于一机壳内,图中该机壳仅示出局部;
图2是图1的一侧视图;
图3是该实施例的一立体图;
图4是该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5是该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覆盖件;
图6是图5由另一视角观看的视图;
图7是一立体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散热片式散热器、一热板与一热源接触板;
图8是图7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9是一立体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屏蔽壳与两个导光件;以及
图10是图9一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屏蔽罩组件
200:机壳
201:前端开口
202:进气口
203:壁体
1:屏蔽壳
11:顶壁
111:开口
12:底壁
13:侧壁
14:后壁
141:后端面
15:脚部
16:容置空间
161:前端插口
17:扣接凸片
18:第一安装片
181:榫接槽
19:第二安装片
191:榫接槽
2:散热模块
21:散热片式散热器
211:板体
212:散热鳍片
213:附加散热结构
213a:片体
213b:凸条
214:散热流道
214a:流道入口
214b:流道出口
214c:顶端开口
215:热板安装槽
216:顶部凹槽
217:穿孔
218:容置槽
219:通孔
22:覆盖件
23:热板
24:热源接触板
25:扣具
251:固定段
252:扣接段
252a:扣接孔
3:导光件
31:导光管
311:入光端
312:出光端
32:第一安装柱
321:卡榫
33:第二安装柱
331:卡榫
34:卡扣柱
341:卡扣凹槽
4:连接件
41:本体
42:卡扣凸条
43:容置孔
D1:前后方向
D2:左右方向
D3:上下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屏蔽罩组件100的一实施例,适用于设置于一机壳200内,该机壳200具有一前端开口201,以及多个位于该前端开口201上方的进气口202。该屏蔽罩组件100包含一屏蔽壳1、一散热模块2、两个导光件3,以及一个连接件4。
参阅图3至图6,该屏蔽壳1由金属板构成且用以容置电子模块(包括插座及插头,图未示),该屏蔽壳1具有多个壁,以及由所述多个壁构成的一容置空间16,多个壁包括一顶壁11、一与该顶壁11沿一第三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上下方向D3)间隔相对的底壁12、两个沿着一第二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左右方向D2)彼此间隔相对并分别连接于该底壁12与该顶壁11两侧的侧壁13,以及一连接于该顶壁11与多个侧壁13后侧缘且具有一后端面141的后壁14,该屏蔽壳1还具有多个自多个侧壁13朝下延伸且适用于固定在一电路板(图未示)上及/或连接到接地轨迹的脚部15,该顶壁11、该底壁12、这两个侧壁13与该后壁14共同界定沿着一第一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前后方向D1)延伸的该容置空间16,该容置空间16具有一朝向前方且与该后壁14位于相反侧的前端插口161,且该顶壁11形成有一连通于该容置空间16的开口111。另外,如图1所示,该顶壁11、该底壁12与这两个侧壁13的前侧缘是突伸于该机壳200的前端开口201,以使该屏蔽壳1的前端插口161显露于该机壳200。该屏蔽壳1的容置空间16后段用以罩盖在电路板上的所述插座、前段用以插入所述插头。在本实施例中,该屏蔽壳1以具有一个容置空间16为例作出说明,但是能够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屏蔽壳1也可以是具有两个以上容置空间16的结构。
配合参阅图7,该散热模块2组装于该屏蔽壳1的顶壁11的顶面,该散热模块2包括一散热片式散热器21、一覆盖件22、一热板23、一热源接触板24,以及两个扣具25。该散热片式散热器21具有一板体211、多个散热鳍片212,以及多个附加散热结构213。该散热片式散热器21的板体211是设于该屏壁罩的顶壁11的顶面且沿该前后方向D3向后延伸出该屏蔽壳1的后壁14的后方一段长度。多个散热鳍片212设于该板体211的顶面且自该板体211的顶面一体构造朝上延伸,多个散热鳍片212平行于该前后方向D3延伸且沿垂直于该前后方向D3的左右方向D2并排。多个散热鳍片212与该板体211界定出多个分别位于相邻的两散热鳍片212之间且沿着前后方向D3延伸的散热流道214,每一散热流道214具有分别位在该前后方向D3上的两端的一流道入口214a与一流道出口214b,以及一位于顶端且沿该前后方向D3延伸的顶端开口214c,且多个散热流道214的流道入口214a邻近于该机壳200的进气口202处。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该机壳200的进气口202位于该散热片式散热器21的前方,且该机壳200的其他处还设有一将气流自该机壳200内抽出的散热风扇(图未示),故所述气流会经由该机壳200的进气口202进入该散热片式散热器21的位于前方的多个流道入口214a,并自位于后方的多个流道出口214b流出。但当气流方向不同时,多个流道入口214a也可以是位于后方,此时多个流道出口214b是位于前方,也就是说该流道入口214a与该流道出口214b的位置端视气流的方向而定,不以此为限制。另外,其他变化实施方式中,多个散热鳍片212也可以是平行于该左右方向D2并沿该前后方向D3并排,此时多个散热流道214将沿着该左右方向D2延伸,不应以本实施例为限。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散热鳍片212是自该板体211一体构造延伸而成,但在一变化实施例中,多个散热鳍片212也可以是透过焊接等连接方式设置于该板体211的顶面,故不以本实施例中的方式为限。多个附加散热结构213自该板体211的两侧向下延伸且邻近于所述侧壁13的外侧面,多个附加散热结构213分布于该屏蔽壳1的多个侧壁13的外侧处,且每一附加散热结构213具有一连接于该板体211且与对应的侧壁13并排的片体213a,以及多个自该片体213a朝远离对应的侧壁13的方向突伸且平行于该前后方向D1地彼此并排的凸条213b,多个附加散热结构213增加该散热片式散热器21的散热面积,以增加散热性能。
该覆盖件22呈片状且设于该散热片式散热器21的散热鳍片212的顶缘,并覆盖于多个散热流道214的顶端开口214c,以防止自多个散热流道214的流道入口214a进入的气流自多个散热流道214的顶端开口214c散失,使所述气流能够完整地流过多个散热通道214并自多个散热流道214的流道出口214b流出。也就是说,通过设于该散热片式散热器21的散热鳍片212的顶缘并覆盖于多个散热流道214的顶端开口214c的该覆盖件22,使气流集中穿过多个散热鳍片212之间的散热流道214,以提高散热模块2的散热性能。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该覆盖件22可以由具可压缩性的材料所构成,例如由海棉、橡胶、硅胶、硅橡胶等材料构成。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2所示,该覆盖件22是被夹置地连接于该散热片式散热器21与该机壳200的一壁体203之间,并且通过其可压缩性以填满该散热片式散热器21的散热鳍片212的顶缘与该机壳200的壁体203之间的间隙,借此避免自该机壳200的进气口202进入的气流自所述间隙通过,以进一步使所述气流集中地于多个散热流道214流动,以提高散热模块2的散热性能。在一实施例中,该覆盖件22可以由可压缩性且具有导电性及/或导热性的材料所构成,具有导电性的覆盖件22能防止电磁干扰以产生电磁遮蔽作用,进一步地加强该屏蔽罩组件100的屏蔽性能,具有导热性能的覆盖件22能够帮助该散热片式散热器21的散热鳍片212的热能经由该覆盖件22传递至该机壳200的壁体203,以加强该屏蔽罩组件100的散热性能。
参阅图4、图5、图7与图8,该散热片式散热器21还具有一形成于该板体211的底面的热板安装槽215。该热板23以例如焊接的方式设置于该热板安装槽215且该热板23的顶面与该板体211连接,该热板23向后延伸出该屏蔽壳1的后壁14的后方一段长度。热板23又称为热导板(Vapor Chamber)或均温板(Thermal Plate),该热板23是由高热传导效率的金属材料(例如铜)制成,其内部具有填充有作动流体(例如纯水)的封闭腔体,通过封闭腔体内作动流体持续循环的液汽二相变化,使该热板23呈现快速均温的特性而达到快速导热的作用。该热源接触板24以例如焊接的方式设于该散热片式散热器21与该热板23的底部且经由该开口111伸入该容置空间16。通过伸入该容置空间16以与发热源的插头接触的热源接触板24,使该插头的热能经由热源接触板24传导至该散热片式散热器21与该热板23,且通过该热板23能够使热能均匀地传递至该散热片式散热器21的各部分,以进而加强该散热模块2的散热性能。在一些变化实施方式中,该散热模块2也可以不具有热板23,甚至该散热片式散热器21的板体211也可以直接被热板23取代,并且在一些变化实施方式中,该热源接触板24也可以是与该散热片式散热器21的板体211或该热板23一体构成。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散热模块2可以还包括设置在该热板23延伸出该屏蔽壳1后方的底面上的另一散热片式散热器(图未示),或是可以还包括多个设置在该热板23延伸出该屏蔽壳1后方的底面上多个散热鳍片(图未示)。
这两个扣具25设于该屏蔽壳1且位于该屏蔽壳1上方。该屏蔽壳1还包括四个分别自多个侧壁13朝外突伸的扣接凸片17,该散热片式散热器21还具有两个形成于多个散热鳍片212的顶面沿着该左右方向D2延伸的顶部凹槽216,以及四个贯穿地形成于该板体211且分别邻近于这两个顶部凹槽216的两端处的穿孔217。每一扣具25具有一容置于对应的顶部凹槽216的固定段251,以及两个分别自该固定段251的两端朝下延伸并通过对应的穿孔217以扣接于这两个侧壁13的扣接凸片17的扣接段252,每一扣接段252形成有一供对应的扣接突片卡固的扣接孔252a。通过多个扣具25的弹性使该散热片式散热器21被限位地夹置于该屏蔽壳1与该扣具25之间,以使该散热片式散热器21的板体211的底面与该热板23的底面覆于该屏蔽壳1的顶面,确保使该屏蔽壳1的热能能够传递至该散热模块2。
参阅图4、图5、图9与图10,该屏蔽壳1还包括两个分别位于该开口111左右两侧处并朝上延伸且板面方向平行于该前后方向D3的第一安装片18,以及两个沿着该前后方向D3朝远离该后壁14的后端面141一体朝后延伸且位置分别靠近两侧壁13的第二安装片19,这两个第二安装片19是分别自这两个侧壁13的后缘延伸出且这两个第二安装片19的板面方向平行于该前后方向D3。该散热片式散热器21还具有两个由邻近于该散热片式散热器21的侧缘的散热鳍片212界定且沿着该前后方向D3延伸的容置槽218,以及四个对应于这两个容置槽218形成于该板体211且分别对应于这两个第一安装片18与这两个第二安装片19的通孔219。该导光件3设于该屏蔽壳1且分别部分容置于这两个容置槽218,每一导光件3具有两个导光管31、一第一安装柱32,以及一第二安装柱33。这两个导光管31沿该上下方向D1并排且容置于其中一容置槽218,每一导光管31略呈L型且具有一面朝下且位于该后壁14后方的入光端311,以及一面朝前且靠近该前端插口161的出光端312。这两个导光管31用以把该电路板上的发光组件(图未示)所发出的光线从入光端311导引到出光端312,需要说明的是,导光管31的数量视需求也可以为一个或三个以上。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入光端311位于对应的第二安装柱33后方且与该第二安装柱33间隔一段距离,借此绕过该板体211延伸至该后壁14后方的部分以面对前述电路板上的发光组件。该第一安装柱32连接于这两个导光管31偏靠该出光端312处且穿伸通过对应的通孔219以扣接于其中一第一安装片18,该第二安装柱33连接于这两个导光管31偏靠该入光端311处且穿伸通过对应的通孔219以扣接于其中一第二安装片19。每一第一安装片18自顶缘形成有一榫接槽181,每一第一安装柱32具有一对应卡合于榫接槽181的卡榫321。每一第二安装片19自顶缘形成有一榫接槽191,每一第二安装柱33具有一对应卡合于榫接槽191的卡榫331。通过该第一安装柱32与该第二安装柱33使多个导光件3固定于该屏蔽壳1,并配合该散热片式散热器21的多个容置槽218限位多个导光件3。
该连接件4设于多个导光件3,每一导光件3还具有一连接于这两个导光管31邻靠入光端311处之间且内侧处形成有一卡扣凹槽341的卡扣柱34,该连接件4具有一本体41、两个分别自该本体41两侧处一体延伸出且卡固于多个卡扣凹槽341的卡扣凸条42、四个贯穿地形成于该本体41的容置孔43,多个容置孔43的上部分别用以容置该四个导光管31的入光端311,且多个容置孔43的下部对应前述发光组件(图未示),以使发光组件的光线能够经由该连接件4传输至多个导光管31的入光端311,以确保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能经由多个导光管31传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屏蔽罩组件100,通过设于该散热片式散热器21的散热鳍片212的顶缘并覆盖于多个散热流道214的顶端开口214c的该覆盖件22,使气流集中穿过多个散热鳍片212之间的散热流道214,以提高散热模块2的散热性能。
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专利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屏蔽壳,具有多个壁,以及由所述多个壁界定的一容置空间;以及
一散热模块,组装于该屏蔽壳的其中一壁的顶面,该散热模块包括一散热片式散热器,以及一覆盖件,该散热片式散热器具有一板体,以及多个设于该板体的顶面的散热鳍片,多个所述散热鳍片平行于一第一方向延伸且沿一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并排,多个所述散热鳍片与该板体界定出多个分别位于相邻的两散热鳍片之间且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散热流道,每一散热流道具有分别位在该第一方向上的两端的一流道入口与一流道出口,以及一位于顶端且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顶端开口,该覆盖件设于该散热片式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的顶缘,并覆盖于多个所述散热流道的顶端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覆盖件由具可压缩性的材料所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构成该覆盖件的材料还具有导电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构成该覆盖件的材料还具有导热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构成该覆盖件的材料还具有导电性及导热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屏蔽壳包括位于组装该散热模块的该壁两侧的侧壁,该散热片式散热器还具有至少一个自该板体延伸且邻近于所述侧壁的外侧面的附加散热结构,该附加散热结构具有一连接于该板体且与对应的侧壁并排的片体,以及多个自该片体突伸的凸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组装该散热模块的壁上形成有一连通于该容置空间的开口,该散热模块还包括一经由该开口伸入该容置空间的热源接触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模块还包括一设置于散热片式散热器与该热源接触板之间的热板。
9.一种屏蔽罩组件,适用于设置于一机壳内,该屏蔽罩组件包含:
一屏蔽壳,具有多个壁,以及由所述多个壁界定的一容置空间;以及
一散热模块,组装于该屏蔽壳的其中一壁的顶面,该散热模块包括一散热片式散热器,以及一覆盖件,该散热片式散热器具有一板体,以及多个设于该板体的顶面的散热鳍片,多个所述散热鳍片平行于一第一方向延伸且沿一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并排,多个所述散热鳍片与该板体界定出多个分别位于相邻的两散热鳍片之间且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散热流道,每一散热流道具有分别位在该第一方向上的两端的一流道入口与一流道出口,以及一位于顶端且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顶端开口,该覆盖件覆盖于多个所述散热流道的顶端开口,且该覆盖件设于该散热片式散热器的散热鳍片的顶缘与该散热片式散热器与该机壳的一壁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覆盖件由具可压缩性的材料所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构成该覆盖件的材料还具有导电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构成该覆盖件的材料还具有导热性。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构成该覆盖件的材料还具有导电性及导热性。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屏蔽壳包括位于组装该散热模块的该壁两侧的侧壁,该散热片式散热器还具有至少一个自该板体延伸且邻近于所述侧壁的外侧面的附加散热结构,该附加散热结构具有一连接于该板体且与对应的侧壁并排的片体,以及多个自该片体突伸的凸条。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组装该散热模块的壁上形成有一连通于该容置空间的开口,该散热模块还包括一经由该开口伸入该容置空间的热源接触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模块还包括一设置于散热片式散热器与该热源接触板之间的热板。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机壳具有多个进气口,多个所述散热流道的流道入口邻近于该机壳的进气口处。
CN201821538532.0U 2018-09-19 2018-09-19 屏蔽罩组件 Active CN209170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38532.0U CN209170817U (zh) 2018-09-19 2018-09-19 屏蔽罩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38532.0U CN209170817U (zh) 2018-09-19 2018-09-19 屏蔽罩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70817U true CN209170817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31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38532.0U Active CN209170817U (zh) 2018-09-19 2018-09-19 屏蔽罩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7081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5310A (zh) * 2020-06-16 2020-09-01 东莞市鼎通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及自散热连接器
CN112582359A (zh) * 2020-12-07 2021-03-30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及功率模块
CN112928522A (zh) * 2019-12-05 2021-06-08 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CN113131266A (zh) * 2020-01-15 2021-07-16 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US11653474B2 (en) 2019-11-20 2023-05-16 Molex, Llc Connector assembly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53474B2 (en) 2019-11-20 2023-05-16 Molex, Llc Connector assembly
CN112928522A (zh) * 2019-12-05 2021-06-08 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CN112928522B (zh) * 2019-12-05 2022-08-02 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CN113131266A (zh) * 2020-01-15 2021-07-16 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CN111615310A (zh) * 2020-06-16 2020-09-01 东莞市鼎通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及自散热连接器
CN112582359A (zh) * 2020-12-07 2021-03-30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及功率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70817U (zh) 屏蔽罩组件
TWM574818U (zh) 屏蔽罩組件
KR20230085082A (ko) 비디오 램프
CN219124638U (zh) 工作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0957775A (zh) 一种充电模块及充电柜
US2016036064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3031273B (zh)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及其散热机构
TWI487474B (zh) 電子裝置
JP4740078B2 (ja) キャビネットにおける放熱構造
CN215769316U (zh) 一种散热机构及投影仪
TWI737018B (zh) 屏蔽罩組件
CN212231753U (zh) 一种易散热的电磁加热装置
JP2019110220A (ja) モータ制御装置
CN211128745U (zh) 电机控制器
CN209298202U (zh) 下箱体、电池箱及电池
CN210337754U (zh) 智能后视镜组件
JP4985390B2 (ja) 電子機器の放熱装置
CN220321449U (zh) 空调内机
CN218570698U (zh) 一种封闭式散热装置
TWI397368B (zh) 散熱裝置
CN217692251U (zh) 配电设备
CN219612397U (zh) Vpx风冷模块及使用该vpx风冷模块的电子设备
CN217935155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充电器
CN219496880U (zh) 全密闭式防护箱
CN210406059U (zh) 一种散热型箱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