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5958B - 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5958B
TWI685958B TW107144989A TW107144989A TWI685958B TW I685958 B TWI685958 B TW I685958B TW 107144989 A TW107144989 A TW 107144989A TW 107144989 A TW107144989 A TW 107144989A TW I685958 B TWI685958 B TW I68595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ensor
transparent electrode
layer
opening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4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3039A (zh
Inventor
李世平
林曉珮
洪瑞宏
林子軒
黃國芳
黃文澔
蔡博安
Original Assignee
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44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595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5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595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3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3039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影像感測器,包括基底、感光元件與光管結構。感光元件設置在基底中。光管結構位在感光元件上方。光管結構包括介電層與電容器。介電層設置在基底上。介電層具有位在感光元件上方的開口。電容器設置在開口中。

Description

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半導體元件及其製造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目前有些種類的影像感測器需要額外增加電容器來提升效能,然而額外增加的電容器會增加晶片面積。因此,如何有效地抑制電容器造成晶片面積增加的情況為目前持續研究發展的目標。
本發明提供一種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其可有效地抑制電容器造成晶片面積增加的情況。
本發明提出一種影像感測器,包括基底、感光元件與光管結構。感光元件設置在基底中。光管結構位在感光元件上方。光管結構包括介電層與電容器。介電層設置在基底上。介電層具有位在感光元件上方的開口。電容器設置在開口中。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影像感測器中,光管結構更可包括透光層。透光層設置在開口中的電容器上。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影像感測器中,光管結構更可包括保護層。保護層設置在開口中,且位在電容器與介電層之間。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影像感測器中,部分介電層可位在電容器與感光元件之間。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影像感測器中,電容器可填滿開口。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影像感測器中,電容器可延伸至基底的頂面上。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影像感測器中,電容器可包括第一透明電極、第二透明電極與絕緣層。第一透明電極設置在開口的表面上。第二透明電極設置在第一透明電極上。絕緣層設置在第一透明電極與第二透明電極之間。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影像感測器中,更可包括浮置擴散區與第一閘極。浮置擴散區位在感光元件的一側的基底中。第一閘極設置在感光元件與浮置擴散區之間的基底上。第一閘極與基底可彼此絕緣。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影像感測器中,更可包括摻雜區與第二閘極。摻雜區位在浮置擴散區的遠離感光元件的一側的基底中。第二閘極設置在浮置擴散區與摻雜區之間的基底上。第二閘極與基底可彼此絕緣。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影像感測器中,第一透明電極與第二透明電極中的一者可耦接至摻雜區。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影像感測器中,第一透明電極與第二透明電極中的一者可耦接至浮置擴散區。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影像感測器中,更可包括第一內連線結構與第二內連線結構。第一內連線結構設置在介電層中。第一透明電極可連接至第一內連線結構。第二內連線結構設置在介電層中。第二透明電極可連接至第二內連線結構。
本發明提出一種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基底中形成感光元件。在感光元件上方形成光管結構。光管結構包括介電層與電容器。介電層設置在基底上。介電層具有位在感光元件上方的開口。電容器設置在開口中。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中,光管結構可更包括透光層。透光層設置在開口中的電容器上。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中,電容器可填滿開口。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中,電容器的形成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驟。在開口的表面上形成第一透明電極。在第一透明電極上形成絕緣層。在絕緣層上形成第二透明電極。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中,更可包括以下步驟。在形成電容器之前,在介電層上形成保護材料層。移除開口外部的部分保護材料層,而在開口的表面上形成保護層。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中,更可包括以下步驟。在移除開口外部的部分保護材料層之前,在保護材料層上形成填滿開口的平坦層。在形成保護層之後,移除平坦層。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中,更可包括在形成保護層之前,在介電層中形成第一內連線結構與第二內連線結構。在移除開口外部的部分保護材料層的步驟中,可利用第一內連線結構與第二內連線結構作為終止層。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中,第一透明電極可連接至第一內連線結構。第二透明電極可連接至第二內連線結構。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所提出的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中,由於電容器位在光管結構中,因此電容器可與光管結構共用晶片上的相同區域,進而可有效地抑制電容器造成晶片面積增加的情況。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A至圖1F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流程剖面圖。
請參照圖1A,提供基底100。基底100可為半導體基底,如矽基底。在基底100中可具有隔離結構102。隔離結構102可用以定義出主動區。隔離結構102例如是淺溝渠隔離結構(STI)。隔離結構102的材料例如是氧化矽。
此外,基底100可具有第一導電型。以下,所記載的第一導電型與第二導電型可分別為P型導電型與N型導電型中的一者與另一者。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電型是以P型導電型為例,且第二導電型是以N型導電型為例,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在基底100中形成感光元件104。感光元件104可為光二極體。在本實施例中,感光元件104可為第二導電型(如,N型)的摻雜區,如第二導電型的井區。感光元件104的形成方法例如是離子植入法。
在基底100中可形成彼此分離的浮置擴散區106與摻雜區108。浮置擴散區106位在感光元件104的一側的基底100中。摻雜區108位在浮置擴散區106的遠離感光元件104的一側的基底100中。浮置擴散區106與摻雜區108可具有第二導電型(如,N型)。浮置擴散區106與摻雜區108的形成方法例如是離子植入法。
此外,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依據製程需求來決定感光元件104、浮置擴散區106與摻雜區108的形成順序。
在基底100上可形成彼此分離的閘極110與閘極112。閘極110與閘極112分別可作為轉移閘極(transfer gate)。閘極110設置在感光元件104與浮置擴散區106之間的基底100上。閘極110與感光元件104可具有重疊區域。閘極112設置在浮置擴散區106與摻雜區108之間的基底100上。閘極110與閘極112的材料例如是摻雜多晶矽。
在閘極110與基底100之間可形成介電層114,且在閘極112與基底100之間可形成介電層116。介電層114與介電層116的材料例如是氧化矽。
此外,閘極110與基底100可藉由介電層114而彼此絕緣。閘極112與基底100可藉由介電層116而彼此絕緣。閘極110、閘極112、介電層114與介電層116的形成方法可採用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周知的方法,於此不再說明。
請參照圖1B,可在基底100上形成介電層118。介電層118具有位在感光元件104上方的開口120。介電層118可為多層結構。介電層118的材料例如是氧化矽、氮化矽或其組合。介電層118的形成方法例如是化學氣相沉積法。開口120的形成方法例如是藉由微影製程與蝕刻製程對介電層118進行圖案化。
此外,在介電層118中可形成內連線結構122、內連線結構124與內連線結構126。內連線結構122可耦接至閘極110。內連線結構126可耦接至摻雜區108。內連線結構122、內連線結構124與內連線結構126的材料例如是銅、鋁、鎢或其組合。內連線結構122、內連線結構124與內連線結構126的形成方法例如是金屬鑲嵌法或組合使用沉積製程、微影製程與蝕刻製程。此外,內連線結構122、內連線結構124與內連線結構126的層數可依照產品需求進行調整,並不限於圖式中所繪示的層數。
請參照圖1C,可在介電層118上形成保護材料層128。舉例來說,保護材料層128可共形地形成在介電層118上。保護材料層128的材料例如是氮化矽或氮氧化矽。保護材料層128的形成方法例如式化學氣相沉積法。
接著,可在保護材料層128上形成填滿開口120的平坦層130。平坦層130的材料例如是有機材料,亦即平坦層130可為有機平坦層(organic planarization layer,OPL)。平坦層130的形成方法例如是旋轉塗佈法。
請參照圖1D,可移除開口120外部的部分平坦層130與部分保護材料層128,而在所述開口120的表面上形成保護層128a。部分平坦層130與部分保護材料層128的移除方法例如是化學機械研磨法或回蝕刻法。此外,在移除開口120外部的部分保護材料層128的步驟中,可利用內連線結構124與內連線結構126作為終止層,藉此可暴露出內連線結構124與內連線結構126。
在本實施例中,在保護層128a的形成方法中,可使用平坦層130來保護位在開口120中的保護層128a,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在一些實施例中,在保護層128a的形成方法中,可不形成平坦層130。舉例來說,在形成保護材料層128之後,可不形成平坦層130,且可直接對保護材料層128進行化學機械研磨製程,而形成保護層128a。
請參照圖1E,在形成保護層128a之後,可移除平坦層130。平坦層130可藉由灰化(ash)製程、蝕刻製程或其他適合的製程進行移除。
接著,可在開口120的表面上形成透明電極132。舉例來說,透明電極132可共形地形成在開口120的表面上。在本實施例中,透明電極132例如是形成在保護層128a上。透明電極132可連接至內連線結構124。透明電極132的材料可為透明導電材料,如銦錫氧化物(ITO)。透明電極132的形成方法例如是組合使用沉積製程、微影製程與蝕刻製程。
然後,可在透明電極132上形成絕緣層134。舉例來說,絕緣層134可共形地形成在透明電極132上。絕緣層134的材料可為透明絕緣材料,如高介電常數材料(high-k material)、氧化矽、氮化矽、氧化矽/氮化矽/氧化矽(oxide-nitride-oxide,ONO)或其組合。高介電常數材料例如是氧化鉭(Ta 2O 5)、氧化鋁(Al 2O 3)、氧化鉿(HfO 2)、氧化鈦(TiO 2)或其組合。絕緣層134的形成方法例如是組合使用沉積製程、微影製程與蝕刻製程。
接下來,可在絕緣層134上形成透明電極136。舉例來說,透明電極136可共形地形成在絕緣層134上。透明電極136可連接至內連線結構126。因此,透明電極136可藉由內連線結構126而耦接至摻雜區108。透明電極136的材料可為透明導電材料,如銦錫氧化物(ITO)。透明電極136的形成方法例如是組合使用沉積製程、微影製程與蝕刻製程。
在本實施例中,雖然是以透明電極136耦接至摻雜區108為例,然而只要透明電極132與透明電極136中的一者耦接至摻雜區108即可。亦即,在另一實施例中,可將透明電極132耦接至摻雜區108。
藉此,可在開口120中形成電容器138。電容器138可包括透明電極132、透明電極136與絕緣層134。此外,電容器138可延伸至基底100的頂面上。在電容器138中,絕緣層134設置在透明電極132與透明電極136之間,藉此可形成金屬-絕緣體-金屬(metal-insulator-metal,MIM)電容器。
請參照圖1F,可在透明電極136上形成保護層140。保護層140的材料例如是氮化矽或氮氧化矽。舉例來說,保護層140可共形地形成在透明電極136上。保護層140的形成方法例如式化學氣相沉積法。
接著,可在開口120中的保護層140上形成透光層142。透光層142的材料例如是氧化鈦(TiO 2)、有機材料、氮化矽、氮氧化矽或其組合。透光層142的形成方法例如是先形成填滿開口120的透光材料層(未示出),再藉由化學機械研磨法移除開口120外部的透光材料層。
藉此,可在感光元件104上方形成光管結構144。光管結構144包括介電層118與電容器138,且更可包括保護層128a、透光層142與保護層140中的至少一者。介電層118設置在基底100上。介電層118具有位在感光元件104上方的開口120。部分介電層118可位在電容器138與感光元件104之間。電容器138設置在開口120中。由於電容器138位在光管結構144中,因此電容器138可與光管結構144共用晶片上的相同區域,進而可有效地抑制電容器138造成晶片面積增加的情況。保護層128a設置在開口120中,且位在電容器138與介電層118之間。透光層142設置在開口120中的電容器138上。保護層140位在透光層142與電容器138之間。
此外,在光管結構144中的各膜層的材料選擇上,位在開口120中的各膜層的材料的折射率例如是大於介電層118的折射率。藉此,可使得照射到光管結構144中的入射光產生全反射,而有助於提升影像感測器的效能。
接著,可在透光層142上形成透明緩衝層146。透明緩衝層146的材料例如是氧化矽、氮氧化矽或氮化矽。透明緩衝層146的形成方法例如是化學氣相沉積法,如電漿增強型化學氣相沉積法(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ECVD)。
然後,可在感光元件104上方的透明緩衝層146上形成彩色濾光層148。彩色濾光層148例如是紅色濾光層、綠色濾光層或藍色濾光層。彩色濾光層148的材料例如是光阻材料,而彩色濾光層148的形成方法可使用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周知的旋轉塗佈、對準、曝光、顯影等,於此不再說明。
接下來,可在彩色濾光層148上形成微透鏡150。微透鏡150的材料例如是光阻材料。微透鏡150的形成方法例如是先旋塗微透鏡材料層(未繪示),再使用罩幕進行一個微影製程加上高溫熱烘烤成圓弧透鏡形,或其他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周知的旋轉塗佈、對準、曝光、顯影、蝕刻等,於此不再說明。
以下,藉由圖1F來說明本實施例的影像感測器10。此外,雖然影像感測器10的形成方法是以上述方法為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例中,影像感測器10例如是具有橫向溢流積體電容器(lateral overflow integration capacitor,LOFIC)的影像感測器,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圖1F,影像感測器10包括基底100、感光元件104與光管結構144。感光元件104設置在基底100中。光管結構144位在感光元件104上方。光管結構144包括介電層118與電容器138,且更可包括保護層128a、透光層142與保護層140中的至少一者。介電層118設置在基底100上。介電層118具有位在感光元件104上方的開口120。部分介電層118可位在電容器138與感光元件104之間。電容器138設置在開口120中。電容器138可延伸至基底100的頂面上。電容器138可包括透明電極132、透明電極136與絕緣層134。透明電極132設置在開口120的表面上。透明電極132可連接至內連線結構124。透明電極136設置在透明電極132上。透明電極136可連接至內連線結構126。透明電極132與透明電極136中的一者可耦接至摻雜區108。在本實施例中,以透明電極136耦接至摻雜區108為例。絕緣層134設置在透明電極132與透明電極136之間。保護層128a設置在開口120中,且位在電容器138與介電層118之間。透光層142設置在開口120中的電容器138上。保護層140位在透光層142與電容器138之間。
此外,影像感測器10更可包括浮置擴散區106、摻雜區108、閘極110、閘極112、介電層114、介電層116、內連線結構122、內連線結構124、內連線結構126、透明緩衝層146、彩色濾光層148與微透鏡150中的至少一者。浮置擴散區106位在感光元件104的一側的基底100中。摻雜區108位在浮置擴散區106的遠離感光元件104的一側的基底100中。閘極110設置在感光元件104與浮置擴散區106之間的基底100上。介電層114設置在閘極110與基底100之間,藉此閘極110與基底100可彼此絕緣。閘極112設置在浮置擴散區106與摻雜區108之間的基底100上。介電層116設置在閘極112與基底100之間,藉此閘極112與基底100可彼此絕緣。內連線結構122、內連線結構124與內連線結構126設置在介電層118中。透明緩衝層146設置在透光層142上。彩色濾光層148設置在感光元件104上方的透明緩衝層146上。微透鏡150設置在彩色濾光層148上。
此外,影像感測器10中的各構件的材料、設置方式、導電型態、形成方法與功效等已於上述實施例進行詳盡地說明,於此不再說明。
基於上述實施例可知,在影像感測器10及其製造方法中,由於電容器138位在光管結構144中,因此電容器138可與光管結構144共用晶片上的相同區域,進而可有效地抑制電容器138造成晶片面積增加的情況。
圖2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流程剖面圖。
請同時參照圖1F與圖2,圖2的影像感測器20與圖1F的影像感測器10的差異如下。在影像感測器20中,透明電極132與透明電極136中的一者可耦接至浮置擴散區106。在本實施例中,雖然是以透明電極136耦接至浮置擴散區106為例,然而只要透明電極132與透明電極136中的一者耦接至浮置擴散區106即可。亦即,在另一實施例中,可將透明電極132耦接至浮置擴散區106。影像感測器20可包括閘極112,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在一些實施例中,影像感測器20可不包括閘極112。此外,在影像感測器20與影像感測器10中,相同的構件以相同的符號表示並省略其說明。
圖3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流程剖面圖。
請同時參照圖1F與圖3,圖3的影像感測器30與圖1F的影像感測器10的差異如下。在影像感測器30中,電容器338可填滿開口120。舉例來說,電容器338中的透明電極336可填滿開口120。藉此,影像感測器30中的光管結構144可不包括透光層142。此外,在影像感測器30與影像感測器10中,相同的構件以相同的符號表示並省略其說明。另外,影像感測器30中的電容器338的設置方式亦可應用於圖2的影像感測器20中。
綜上所述,在上述實施例的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中,由於電容器位在光管結構中,因此電容器可與光管結構共用晶片上的相同區域,進而可有效地抑制電容器造成晶片面積增加的情況。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20、30‧‧‧影像感測器
100‧‧‧基底
102‧‧‧隔離結構
104‧‧‧感光元件
106‧‧‧浮置擴散區
108‧‧‧摻雜區
110、112‧‧‧閘極
114、116、118‧‧‧介電層
120‧‧‧開口
122、124、126‧‧‧內連線結構
128‧‧‧保護材料層
128a、140‧‧‧保護層
130‧‧‧平坦層
132、136、336‧‧‧透明電極
134‧‧‧絕緣層
138、338‧‧‧電容器
142‧‧‧透光層
144‧‧‧光管結構
146‧‧‧透明緩衝層
148‧‧‧彩色濾光層
150‧‧‧微透鏡
圖1A至圖1F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流程剖面圖。 圖2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流程剖面圖。 圖3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流程剖面圖。
10‧‧‧影像感測器
100‧‧‧基底
102‧‧‧隔離結構
104‧‧‧感光元件
106‧‧‧浮置擴散區
108‧‧‧摻雜區
110、112‧‧‧閘極
114、116、118‧‧‧介電層
120‧‧‧開口
122、124、126‧‧‧內連線結構
128a、140‧‧‧保護層
132、136‧‧‧透明電極
134‧‧‧絕緣層
138‧‧‧電容器
142‧‧‧透光層
144‧‧‧光管結構
146‧‧‧透明緩衝層
148‧‧‧彩色濾光層
150‧‧‧微透鏡

Claims (18)

  1. 一種影像感測器,包括:基底;感光元件,設置在所述基底中;以及光管結構,位在所述感光元件上方,且包括:介電層,設置在所述基底上,且具有位在所述感光元件上方的開口;電容器,設置在所述開口中;以及保護層,設置在所述開口中,且位在所述電容器與所述介電層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影像感測器,其中所述光管結構更包括:透光層,設置在所述開口中的所述電容器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影像感測器,其中部分所述介電層位在所述電容器與所述感光元件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影像感測器,其中所述電容器填滿所述開口。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影像感測器,其中所述電容器延伸至所述基底的頂面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影像感測器,其中所述電容器包括:第一透明電極,設置在所述開口的表面上; 第二透明電極,設置在所述第一透明電極上;以及絕緣層,設置在所述第一透明電極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影像感測器,更包括:浮置擴散區,位在所述感光元件的一側的所述基底中;以及第一閘極,設置在所述感光元件與所述浮置擴散區之間的所述基底上,其中所述第一閘極與所述基底彼此絕緣。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影像感測器,更包括:摻雜區,位在所述浮置擴散區的遠離所述感光元件的一側的所述基底中;以及第二閘極,設置在所述浮置擴散區與所述摻雜區之間的所述基底上,其中所述第二閘極與所述基底彼此絕緣。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影像感測器,其中所述第一透明電極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中的一者耦接至所述摻雜區。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影像感測器,其中所述第一透明電極與所述第二透明電極中的一者耦接至所述浮置擴散區。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影像感測器,更包括:第一內連線結構,設置在所述介電層中,其中所述第一透明電極連接至所述第一內連線結構;以及第二內連線結構,設置在所述介電層中,其中所述第二透明電極連接至所述第二內連線結構。
  12. 一種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包括: 在所述基底中形成感光元件;在所述感光元件上方形成光管結構,其中所述光管結構包括:介電層,設置在所述基底上,且具有位在所述感光元件上方的開口;以及電容器,設置在所述開口中;在形成所述電容器之前,在所述介電層上形成保護材料層;以及移除所述開口外部的部分所述保護材料層,而在所述開口的表面上形成保護層。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光管結構更包括:透光層,設置在所述開口中的所述電容器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電容器填滿所述開口。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電容器的形成方法包括:在所述開口的表面上形成第一透明電極;在所述第一透明電極上形成絕緣層;以及在所述絕緣層上形成第二透明電極。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更包括: 在移除所述開口外部的部分所述保護材料層之前,在所述保護材料層上形成填滿所述開口的平坦層;以及在形成所述保護層之後,移除所述平坦層。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更包括:在形成所述保護層之前,在所述介電層中形成第一內連線結構與第二內連線結構,其中在移除所述開口外部的部分所述保護材料層的步驟中,利用所述第一內連線結構與所述第二內連線結構作為終止層。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透明電極連接至所述第一內連線結構,且所述第二透明電極連接至所述第二內連線結構。
TW107144989A 2018-12-13 2018-12-13 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TWI6859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4989A TWI685958B (zh) 2018-12-13 2018-12-13 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4989A TWI685958B (zh) 2018-12-13 2018-12-13 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5958B true TWI685958B (zh) 2020-02-21
TW202023039A TW202023039A (zh) 2020-06-16

Family

ID=70413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4989A TWI685958B (zh) 2018-12-13 2018-12-13 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8595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86772B (en) * 2000-12-18 2002-05-11 Hyundai Electronics Ind Image sensor incorporating therein a capaci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US7651908B2 (en) * 2006-02-17 2010-01-26 Samsung Electronic Co., Lt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image sensors
TW201727883A (zh) * 2015-10-30 2017-08-01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感測器結構
WO2018100998A1 (ja) * 2016-12-01 2018-06-07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素子、固体撮像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86772B (en) * 2000-12-18 2002-05-11 Hyundai Electronics Ind Image sensor incorporating therein a capaci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US7651908B2 (en) * 2006-02-17 2010-01-26 Samsung Electronic Co., Ltd. Methods of fabricating image sensors
TW201727883A (zh) * 2015-10-30 2017-08-01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感測器結構
WO2018100998A1 (ja) * 2016-12-01 2018-06-07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素子、固体撮像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3039A (zh) 202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41212B2 (en) Image sensor including an anti-reflection patter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399849B (zh) 固態成像裝置,製造固態成像裝置之方法,及電子設備
TWI645555B (zh) 影像感測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751975B (zh) 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TW201913988A (zh) 影像感測器裝置
US20080096303A1 (en) Fabrication method of image sensing device
TW202001298A (zh) 半導體影像感測器
US9947714B2 (en)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image sensors
JP2006191007A (ja) Cmosイメージセ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585137B1 (ko) 높은 집광 효율을 갖는 cmos 이미지 소자 및 그제조방법
TWI543353B (zh) 影像感測器及其形成方法
CN100499147C (zh) 图像感测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US9142583B2 (en) Light sensor
US11527564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mage sensor
KR100606922B1 (ko) 보호막을 이용한 씨모스 이미지 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685958B (zh) 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TWI685959B (zh) 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JP6254829B2 (ja) 固体撮像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80036026A1 (en) Metal line of image sensor
KR100606919B1 (ko) 컬러필터 물질을 채우기 위한 씨모스 이미지 센서 및 그제조방법
JP2002009074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775332B (zh) 背照式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KR100628229B1 (ko) 광감도 향상 및 고집적화를 위한 씨모스 이미지 센서 및그 제조방법
TW202341452A (zh) 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TW202115887A (zh) 影像感測裝置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