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5332B - 背照式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背照式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5332B
TWI775332B TW110107227A TW110107227A TWI775332B TW I775332 B TWI775332 B TW I775332B TW 110107227 A TW110107227 A TW 110107227A TW 110107227 A TW110107227 A TW 110107227A TW I775332 B TWI775332 B TW I77533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bstrate
silicon material
image sensor
material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7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36646A (zh
Inventor
吳建龍
林文毅
謝孟潔
Original Assignee
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072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533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5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533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36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6646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Abstract

一種背照式影像感測器,包括基底、感光元件、矽材料層、金屬矽化物層、彩色濾光層與微透鏡層。基底具有相對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感光元件位在基底中,且鄰近第一表面。矽材料層設置在基底的第一表面上,且位在感光元件上方。矽材料層具有遠離基底的第三表面。第三表面具有至少一個溝槽。金屬矽化物層設置在第三表面上,且位在溝槽中。彩色濾光層與微透鏡層依序設置在基底的第二表面上。

Description

背照式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背照式影像感測器(backside illuminated image sensor,BSI image sensor)及其製造方法。
目前,背照式影像感測器廣泛應用於許多現代電子裝置(如,智能手機、數位相機、生物醫學成像裝置或自動成像裝置等)。然而,在使用背照式影像感測器來感測入射光時,部分入射光會穿過感光元件(如,光二極體(photodiode))而未被感光元件所吸收,因此導致量子效率(quantum efficiency,QE)下降。此外,在使用背照式影像感測器來感測入射光時,部分入射光會被後段製程(BEOL)的金屬層所反射,而導致光學串擾(optical crosstalk)。因此,如何提升背照式影像感測器的量子效率以及防止光學串擾為目前業界努力的目標。
本發明提供一種背照式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其可提升量子效率以及防止光學串擾。
本發明提出一種背照式影像感測器,包括基底、感光元件、矽材料層、金屬矽化物(silicide)層、彩色濾光層與微透鏡層。基底具有相對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感光元件位在基底中,且鄰近第一表面。矽材料層設置在基底的第一表面上,且位在感光元件上方。矽材料層具有遠離基底的第三表面。第三表面具有至少一個溝槽(groove)。金屬矽化物層設置在第三表面上,且位在溝槽中。彩色濾光層與微透鏡層依序設置在基底的第二表面上。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背照式影像感測器中,至少部分金屬矽化物層可位在感光元件的正上方。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背照式影像感測器中,金屬矽化物層可具有朝基底突出的突出部。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背照式影像感測器中,矽材料層的材料例如是多晶矽。金屬矽化物層可為多晶金屬矽化物(polycide)層。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背照式影像感測器中,更可包括閘極、摻雜區、第一介電層與第二介電層。閘極設置在矽材料層的一側的第一表面上。摻雜區位在閘極的遠離感光元件的一側的基底中。第一介電層設置在矽材料層與基底之間。第二介電層設置在閘極與基底之間。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背照式影像感測器中,更可包括間隙壁與自對準金屬矽化物阻擋層。間隙壁設置在閘極的側壁與矽材料層的側壁上。自對準金屬矽化物阻擋層設置在基底的第一表面、閘極與間隙壁上。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背照式影像感測器中,更可包括第一隔離結構與第二隔離結構。第一隔離結構位在基底中,且鄰近於第一表面。第二隔離結構位在基底中,且鄰近於第二表面。第二隔離結構與第一隔離結構可彼此連接。
本發明提出一種背照式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基底。基底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在基底中形成感光元件。感光元件鄰近第一表面。在基底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矽材料層。矽材料層位在感光元件上方。矽材料層具有遠離基底的第三表面。在矽材料層的第三表面上形成至少一個溝槽。在第三表面上形成金屬矽化物層。金屬矽化物層位在溝槽中。在基底的第二表面上依序形成彩色濾光層與微透鏡層。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背照式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中,更可包括以下步驟。在矽材料層的一側的第一表面上形成閘極。閘極與矽材料層可藉由相同製程同時形成。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背照式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中,更可包括以下步驟。在同時形成閘極與矽材料層之後,在閘極的側壁上與矽材料層的側壁上分別形成間隙壁。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背照式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中,金屬矽化物層的形成方法例如是進行自對準金屬矽化物製程(self-aligned silicide (salicide) process)。
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述,在上述背照式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中,更可包括以下步驟。在基底中形成第一隔離結構。第一隔離結構鄰近於第一表面。在基底中形成第二隔離結構。第二隔離結構鄰近於第二表面。第二隔離結構與第一隔離結構可彼此連接。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所提出的背照式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中,矽材料層的遠離基底的第三表面具有溝槽,且金屬矽化物層設置在矽材料層的第三表面上且位在溝槽中。因此,可藉由金屬矽化物層將穿過感光元件的入射光反射至感光元件,以增加感光元件所吸收的入射光,進而提升量子效率。此外,金屬矽化物層可防止入射光照射到後段製程的金屬層,因此可防止入射光被後段製程的金屬層所反射,進而防止光學串擾。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A至圖1G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背照式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流程剖面圖。
請參照圖1A,提供基底100。基底100具有相對的表面S1與表面S2。在本實施例中,表面S1可為基底100的正面,且表面S2可為基底100的背面。基底100可為半導體基底,如矽基底。此外,可在基底100中形成隔離結構102。隔離結構102鄰近於表面S1。隔離結構102例如是淺溝渠隔離結構(shallow trench isolation,STI)。隔離結構102的材料例如是氧化矽。
在基底100中形成感光元件104。感光元件104鄰近表面S1。感光元件104例如是光二極體。感光元件104的形成方法例如是離子植入法。此外,可在感光元件104的一側的基底100中形成摻雜區106。摻雜區106可作為浮置擴散區(floating diffusion (FD) region)。摻雜區106的形成方法例如是離子植入法。
在基底100的表面S1上形成矽材料層108。矽材料層108位在感光元件104上方。在一些實施例中,至少部分矽材料層108可位在感光元件104正上方。矽材料層108具有遠離基底100的表面S3。矽材料層108的寬度可大於、等於或小於感光元件104的寬度。在本實施例中,矽材料層108的寬度是以略小於感光元件104的寬度為例,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矽材料層108的材料例如是多晶矽,如摻雜多晶矽。
此外,可在矽材料層108的一側的表面S1上形成閘極110。閘極110可作為轉移閘極(transfer gate)。閘極110可位在感光元件104與摻雜區106之間。閘極110的材料例如是多晶矽,如摻雜多晶矽。在一些實施例中,閘極110與矽材料層108可為相同材料。閘極110與矽材料層108可藉由相同製程同時形成。
另外,可在矽材料層108與基底100之間形成介電層112。介電層112的材料例如是氧化矽。此外,可在閘極110與基底100之間形成介電層114。介電層114的材料例如是氧化矽。
舉例來說,矽材料層108、閘極110、介電層112與介電層114的形成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驟,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首先,可在表面100上依序形成介電材料層與導體材料層(未示出)。接著,可藉由微影製程與蝕刻製程對導體材料層進行圖案化而同時形成矽材料層108與閘極110,且可藉由微影製程與蝕刻製程對介電材料層進行圖案化而同時形成介電層112與介電層114。
請參照圖1B,在同時形成閘極110與矽材料層108之後,可在閘極110的側壁與矽材料層108的側壁上分別形成間隙壁116。間隙壁116可為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間隙壁116的材料例如是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或其組合。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矽材料層108與閘極110之間的間距較小,因此位於矽材料層108與閘極110之間的間隙壁116可合併成一個,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在另一些實施例中,若矽材料層108與閘極110之間的間距較大,則位於矽材料層108與閘極110之間的間隙壁116可彼此分離。
接著,可在基底100的表面S1、矽材料層108、閘極110與間隙壁116上形成自對準金屬矽化物阻擋層(salicide blocking (SAB) layer)118。自對準金屬矽化物阻擋層118可為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自對準金屬矽化物阻擋層118的材料例如是氧化矽、氮化矽、氮氧化矽或其組合。自對準金屬矽化物阻擋層118的形成方法例如是化學氣相沉積法。
請參照圖1C,可在自對準金屬矽化物阻擋層118上形成圖案化光阻層120。圖案化光阻層120可暴露出部分自對準金屬矽化物阻擋層118。圖案化光阻層120可藉由微影製程來形成。
然後,可利用圖案化光阻層120作為罩幕,移除部分自對準金屬矽化物阻擋層118,而暴露出矽材料層108的表面S3。
請參照圖1D,可移除圖案化光阻層120。圖案化光阻層120的移除方法例如是乾式剝離法(dry stripping)或濕式剝離法(wet stripping)。
接下來,可在矽材料層108與自對準金屬矽化物阻擋層118上形成圖案化光阻層122。圖案化光阻層122可暴露出部分矽材料層108。圖案化光阻層122可藉由微影製程來形成。
隨後,可利用圖案化光阻層122作為罩幕,移除部分矽材料層108。藉此,可在矽材料層108的表面S3上形成至少一個溝槽G。此外,具有溝槽G的表面S3可為不平坦的表面。舉例來說,具有溝槽G的表面S3可包括波紋狀表面(corrugated surface)、凹凸狀的表面(bumpy surface)、金字塔狀的表面(pyramid surface)或其組合。在本實施例中,溝槽G的數量是以多個為例,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只要溝槽G的數量為至少一個,即屬於本發明所涵蓋的範圍。
請參照圖1E,可移除圖案化光阻層122。圖案化光阻層122的移除方法例如是乾式剝離法或濕式剝離法。
接著,在表面S3上形成金屬矽化物層124。金屬矽化物層124位在溝槽G中。此外,金屬矽化物層124更可位在溝槽G外部的表面S3上。金屬矽化物層124可將穿過感光元件104的入射光反射至感光元件104,且可防止入射光照射到後段製程的金屬層。至少部分金屬矽化物層124可位在感光元件104的正上方。金屬矽化物層124可具有朝基底100突出的突出部P。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E所示,金屬矽化物層124是以不填滿溝槽G為例,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在另一些實施例中,金屬矽化物層124可填滿溝槽G。此外,在矽材料層108的材料為多晶矽的情況下,金屬矽化物層124可為多晶金屬矽化物層。金屬矽化物層124的材料例如是矽化鈷或矽化鎳等。金屬矽化物層124的形成方法例如是進行自對準金屬矽化物製程。
請參照圖1F,可形成覆蓋金屬矽化物層124與自對準金屬矽化物阻擋層118的介電層結構126。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層結構126可為多層結構。介電層結構126的材料例如是氧化矽、氮化矽或其組合。此外,可在介電層結構126中形成內連線結構128。內連線結構128可穿過自對準金屬矽化物阻擋層118而電性連接至閘極110。內連線結構128的材料可為鎢、鋁、銅或其組合。另外,介電層結構126與內連線結構128的形成方法為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周知,於此省略其說明。
請參照圖1G,可在基底100中形成隔離結構130。隔離結構130鄰近於表面S2。隔離結構130與隔離結構102可彼此連接。隔離結構130例如是深溝渠隔離結構(deep trench isolation,DTI)。隔離結構130的材料例如是氧化矽。
接著,可在基底100的表面S2上形依序形成彩色濾光層132與微透鏡層134。彩色濾光層148例如是紅色濾光層、綠色濾光層、藍色濾光層或其組合。彩色濾光層132與微透鏡層134的形成方法為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所周知,於此省略其說明。
以下,藉由圖1G來說明本實施例的背照式影像感測器10。此外,雖然背照式影像感測器10的形成方法是以上述方法為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圖1G,背照式影像感測器10包括基底100、感光元件104、矽材料層108、金屬矽化物層124、彩色濾光層132與微透鏡層134。基底100具有相對表面S1與表面S2。感光元件104位在基底100中,且鄰近表面S1。矽材料層108設置在基底100的表面S1上,且位在感光元件104上方。矽材料層108具有遠離基底100的表面S3。表面S3具有至少一個溝槽G。金屬矽化物層124設置在表面S3上,且位在溝槽G中。彩色濾光層132與微透鏡134層依序設置在基底100的表面S2上。
此外,背照式影像感測器更可包括閘極110、摻雜區106、介電層112、介電層114、間隙壁116、自對準金屬矽化物阻擋層118、隔離結構102與隔離結構130中的至少一者。閘極110設置在矽材料層108的一側的表面S1上。摻雜區106位在閘極110的遠離感光元件104的一側的基底100中。介電層112設置在矽材料層108與基底100之間。介電層114設置在閘極110與基底100之間。間隙壁116設置在閘極110的側壁與矽材料層108的側壁上。自對準金屬矽化物阻擋層118設置在基底100的表面S1、閘極110與間隙壁116上。隔離結構102位在基底100中,且鄰近於表面S1。隔離結構130位在基底100中,且鄰近於表面S2。隔離結構102與隔離結構130可彼此連接。
背照式影像感測器10的其餘構件可參照上述實施例的說明。此外,記憶體結構10中的各構件的材料、設置方式、形成方法與功效已於上述實施例進行詳盡地說明,於此不再說明。
基於上述實施例可知,在背照式影像感測器10及其製造方法中,矽材料層108的遠離基底100的表面S3具有溝槽G,且金屬矽化物層124設置在矽材料層108的表面S3上且位在溝槽G中。因此,可藉由金屬矽化物層124將穿過感光元件104的入射光反射至感光元件104,以增加感光元件104所吸收的入射光,進而提升量子效率。此外,金屬矽化物層124可防止入射光照射到後段製程的金屬層(如,內連線結構128),因此可防止入射光被後段製程的金屬層所反射,進而防止光學串擾。
綜上所述,在上述實施例的背照式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中,可藉由位在矽材料層的表面上的金屬矽化物層來將穿過感光元件的入射光反射至感光元件,且可防止入射光照射到後段製程的金屬層,因此可提升量子效率以及防止光學串擾。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背照式影像感測器 100:基底 102,130:隔離結構 104:感光元件 106:摻雜區 108:矽材料層 110:閘極 112,114:介電層 116:間隙壁 118:自對準金屬矽化物阻擋層 120,122:圖案化光阻層 124:金屬矽化物層 126:介電層結構 128:內連線結構 132:彩色濾光層 134:微透鏡層 G:溝槽 P:突出部 S1~S3:表面
圖1A至圖1G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背照式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流程剖面圖。
10:背照式影像感測器
100:基底
102,130:隔離結構
104:感光元件
106:摻雜區
108:矽材料層
110:閘極
112,114:介電層
116:間隙壁
118:自對準金屬矽化物阻擋層
124:金屬矽化物層
126:介電層結構
128:內連線結構
132:彩色濾光層
134:微透鏡層
G:溝槽
P:突出部
S1~S3:表面

Claims (12)

  1. 一種背照式影像感測器,包括: 基底,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 感光元件,位在所述基底中,且鄰近所述第一表面; 矽材料層,設置在所述基底的所述第一表面上,且位在所述感光元件上方,其中所述矽材料層具有遠離所述基底的第三表面,且所述第三表面具有至少一個溝槽; 金屬矽化物層,設置在所述第三表面上,且位在所述溝槽中;以及 彩色濾光層與微透鏡層,依序設置在所述基底的所述第二表面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照式影像感測器,其中至少部分所述金屬矽化物層位在所述感光元件的正上方。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照式影像感測器,其中所述金屬矽化物層具有朝所述基底突出的突出部。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照式影像感測器,其中所述矽材料層的材料包括多晶矽,且金屬矽化物層包括多晶金屬矽化物層。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照式影像感測器,更包括: 閘極,設置在所述矽材料層的一側的所述第一表面上; 摻雜區,位在所述閘極的遠離所述感光元件的一側的所述基底中; 第一介電層,設置在所述矽材料層與所述基底之間;以及 第二介電層,設置在所述閘極與所述基底之間。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背照式影像感測器,更包括: 間隙壁,設置在所述閘極的側壁與所述矽材料層的側壁上;以及 自對準金屬矽化物阻擋層,設置在所述基底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閘極與所述間隙壁上。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背照式影像感測器,更包括: 第一隔離結構,位在所述基底中,且鄰近於所述第一表面;以及 第二隔離結構,位在所述基底中,且鄰近於所述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二隔離結構與所述第一隔離結構彼此連接。
  8. 一種背照式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包括: 提供基底,其中所述基底具有相對的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 在所述基底中形成感光元件,其中所述感光元件鄰近所述第一表面; 在所述基底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矽材料層,其中所述矽材料層位在所述感光元件上方,且具有遠離所述基底的第三表面; 在所述矽材料層的所述第三表面上形成至少一個溝槽; 在所述第三表面上形成金屬矽化物層,其中所述金屬矽化物層位在所述溝槽中;以及 在所述基底的所述第二表面上依序形成彩色濾光層與微透鏡層。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背照式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更包括: 在所述矽材料層的一側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閘極,其中所述閘極與所述矽材料層藉由相同製程同時形成。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背照式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更包括: 在同時形成所述閘極與所述矽材料層之後,在所述閘極的側壁與所述矽材料層的側壁上分別形成間隙壁。
  11. 如請求項8所述的背照式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金屬矽化物層的形成方法包括進行自對準金屬矽化物製程。
  12. 如請求項8所述的背照式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更包括: 在所述基底中形成第一隔離結構,其中所述第一隔離結構鄰近於所述第一表面;以及 在所述基底中形成第二隔離結構,其中所述第二隔離結構鄰近於所述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二隔離結構與所述第一隔離結構彼此連接。
TW110107227A 2021-03-02 2021-03-02 背照式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TWI7753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7227A TWI775332B (zh) 2021-03-02 2021-03-02 背照式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7227A TWI775332B (zh) 2021-03-02 2021-03-02 背照式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5332B true TWI775332B (zh) 2022-08-21
TW202236646A TW202236646A (zh) 2022-09-16

Family

ID=83807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7227A TWI775332B (zh) 2021-03-02 2021-03-02 背照式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7533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89455B2 (en) * 2009-12-08 2014-11-18 Zena Technologies, Inc. Manufacturing nanowire photo-detector grown on a back-side illuminated image sensor
WO2015027742A1 (zh) * 2013-08-30 2015-03-05 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背照式图像传感器及降低背照式图像传感器暗电流的方法
US9263613B2 (en) * 2009-12-08 2016-02-16 Zena Technologies, Inc. Nanowire photo-detector grown on a back-side illuminated image sensor
US20170213862A1 (en) * 2016-01-22 2017-07-27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89455B2 (en) * 2009-12-08 2014-11-18 Zena Technologies, Inc. Manufacturing nanowire photo-detector grown on a back-side illuminated image sensor
US9263613B2 (en) * 2009-12-08 2016-02-16 Zena Technologies, Inc. Nanowire photo-detector grown on a back-side illuminated image sensor
WO2015027742A1 (zh) * 2013-08-30 2015-03-05 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背照式图像传感器及降低背照式图像传感器暗电流的方法
US20170213862A1 (en) * 2016-01-22 2017-07-27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6646A (zh) 202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56530B2 (e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with metal connection layer
KR20050070938A (ko) 시모스 이미지 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6191007A (ja) Cmosイメージセ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261645B (zh) 图像传感器及其形成方法
US7045380B2 (en) CMOS image sensor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10868055B2 (en) Image sensor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US7598553B2 (en) CMOS image sens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KR20190070485A (ko) 후면 조사형 이미지 센서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1527564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mage sensor
US9356060B2 (en) Image sensor device and method
KR20190006764A (ko) 후면 조사형 이미지 센서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775332B (zh) 背照式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TWI685959B (zh) 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TWI782650B (zh) 背照式影像感測器的製造方法
CN219267659U (zh) 图像传感器及电子设备
US7745251B2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CMOS image sensor
US20230215891A1 (en) Image sensor integrated chip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TWI685958B (zh) 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KR20070034292A (ko) 씨모스 이미지 센서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00030813A (ko) 씨모스 이미지 센서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