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4556B - 鐵筋捆束機 - Google Patents

鐵筋捆束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4556B
TWI684556B TW108102368A TW108102368A TWI684556B TW I684556 B TWI684556 B TW I684556B TW 108102368 A TW108102368 A TW 108102368A TW 108102368 A TW108102368 A TW 108102368A TW I684556 B TWI684556 B TW I68455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wire
guide member
spiral
p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2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9950A (zh
Inventor
新藤茂輝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美克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美克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美克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9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99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4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455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2Mounting of reinforcing inserts; Prestressing
    • E04G21/122Machines for joining reinforcing bars
    • E04G21/123Wire twist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 B65B13/24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 B65B13/28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by twis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7/00Bundling particular articles presenting special problems using string, wire, or narrow tape or band; Baling fibrous material, e.g. pea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02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 B65B13/04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with means for guiding the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the articles prior to severing from supp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02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 B65B13/025Hand-held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 B65B13/24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 B65B13/28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by twisting
    • B65B13/285Hand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Winding, Rewinding, Material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課題〕 提供一種可賦予使線材的螺旋路徑略成一定之捲繞習慣,減少磨耗以提高零件壽命,使線材之進給滑順,可便宜地製造之鐵筋捆束機。 〔解決手段〕 在鐵筋捆束機1的導引部6具有:引導部8,導引來自線材捲筒4之線材5之進給;線材切斷機構11,用於送出既定量之線材後,加以切斷;螺旋導引件12,引導使得被運送之線材5成螺旋狀;第1導引構件23,導引成為線材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第2導引構件24,導引成為線材彎曲之內側之內側面;以及第3導引構件25,導引成為線材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第1導引構件23、第2導引構件24及第3導引構件25,係自引導部8的線材出口8d側,依序被配置。在線材進給時,使線材5接觸到第1~第3導引構件23~25,以使線材成螺旋。

Description

鐵筋捆束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自線材捲筒拉出之線材,進給到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導引部,藉該導引部賦予捲繞習慣到線材,以送出到被配置於導引部的內側之鐵筋周圍,在鐵筋的周圍,捲繞線材成環狀後,扭轉以捆紮鐵筋之鐵筋捆束機。
鐵筋捆束機係藉線材之進給機構,自收納在捆束機本體之線材捲筒,拉出鐵筋捆束用之線材,以送到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導引部。線材係在藉該導引部的賦予捲繞習慣機構,賦予捲繞習慣以成螺旋之狀態下,被送出到被配置於導引部的內側之鐵筋周圍,在鐵筋周圍被捲繞成螺旋狀。接著,鐵筋捆束機係藉線材切斷機構切斷線材,藉線材扭轉裝置的一對鉤體,扭轉環狀之線材的一側以捆紮鐵筋。如此一來,在鐵筋捆束機的導引部,係構成賦予螺旋狀之捲繞習慣到線材上以送出之捲繞習慣賦予機構。
在鐵筋捆束機的導引部依序配置有:導引部,導引自線材捲筒之線材之進給;線材切斷機構的切斷部,用於在送出既定量之線材後切斷;以及螺旋導引件,彎曲自線材切斷機構被運送之線材(例如專利文獻1)。此導引部的三個零件,係具有做為賦予捲繞習慣到線材上之導引構件之功能,構成捲繞習慣賦予機構。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00107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但是,被設於前述鐵筋捆束機的導引部之捲繞習慣賦予機構,具有以下之問題。第1係在鐵筋的周圍,捲繞成螺旋狀之線材的螺旋直徑很難一定。上述三個零件,在形狀變得複雜之外,零件尺寸之參差,或者,在零件的安裝位置很容易產生參差,所以,螺旋直徑很容易變得不均一。當自導引部被送出之線材的螺旋直徑變得太小時,有線材扭轉裝置的一對鉤體,無法抓住線材之現象,或者,有產生環繞成螺旋狀而返回之線材的始端部,無法進入導引部的螺旋撿入導引件之現象等問題之虞。當自導引部被送出之線材的螺旋直徑變得太大時,線材的始端部撞擊螺旋撿入導引件(或下部導引件),而有產生無法構成環狀之現象之虞。因此,先前之鐵筋捆束機係三個零件的尺寸管理非常麻煩,而有成本變得很高之問題點。
第2係賦予捲繞習慣之三個零件,藉鐵製之線材而經常摩擦,所以會磨耗,尤其,賦予成螺旋狀之習慣到線材之螺旋導引件的磨耗很劇烈,而有壽命較短之問題點。第3係上述磨耗係加大線材的進給阻力,而有降低線材進給的滑順性之問題點。第4係在重複使用中,因為磨耗而賦予習慣變弱,而有線材的螺旋直徑變大之問題點。當線材的螺旋直徑變大時,如上所述,為導引線材,而必須更換零件,非常麻煩。第5係雖然可以硬化處理三個零件以對應磨耗,但是,零件的形狀較複雜,所以,材質(硬度)之選擇受限,結果,有很費功夫之問題點。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問題點所研發出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導引部,設置導引線材的外側面及內側面之至少三個導引構件,藉此至少三個導引構件,構成線材的捲繞習慣賦予機構,可賦予線材的螺旋直徑概略成為一定之捲繞習慣,減少磨耗以提高零件壽命,使線材的進給滑順,可便宜地製造之鐵筋捆束機。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1)一種鐵筋捆束機,可以可裝卸地組裝在線材捲筒上,自組裝後之線材捲筒拉出線材,以送出到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導引部,以該導引部賦予捲繞習慣到線材,以送出到被配置於導引部的內側之鐵筋周圍,捲繞到其周圍以切斷,扭轉前述線材以捆束前述鐵筋,其特徵在於:在前述導引部具有:引導部,導引來自線材捲筒之線材之進給;切斷部,用於自前述引導部送出既定量之線材後,加以切斷;以及螺旋導引件,引導使得自前述引導部或前述切斷部被運送之線材成螺旋狀;其具有自前述引導部側依序被配置之第1導引構件、第2導引構件及第3導引構件,前述第1導引構件係導引成為線材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前述第2導引構件係導引成為線材彎曲之內側之內側面,前述第3導引構件係導引成為線材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第1導引構件、第2導引構件及第3導引構件之任一者係前述切斷部。
(2)將前述第3導引構件係切斷部當作特徵之(1)所述之鐵筋捆束機。
(3)將前述第2導引構件係切斷部當作特徵之(1)所述之鐵筋捆束機。
(4)將前述第1導引構件係切斷部當作特徵之(1)所述之鐵筋捆束機。
(5)一種鐵筋捆束機,可以可裝卸地組裝在線材捲筒上,自組裝後之線材捲筒拉出線材,以送出到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導引部,以該導引部賦予捲繞習慣到線材,以送出到被配置於導引部的內側之鐵筋周圍,捲繞到其周圍以切斷,扭轉前述線材以捆束前述鐵筋,其特徵在於:在前述導引部具有:引導部,導引來自線材捲筒之線材之進給;切斷部,用於自前述引導部送出既定量之線材後,加以切斷;以及螺旋導引件,引導使得自前述引導部或前述切斷部被運送之線材成螺旋狀;其具有:線材進給通路路徑,具有前述引導部、前述切斷部及前述螺旋導引件;以及第1導引構件、第2導引構件及第3導引構件,自前述引導部側依序被配置在前述線材進給通路路徑上;前述第1導引構件係導引成為線材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前述第2導引構件係導引成為線材彎曲之內側之內側面,前述第3導引構件係導引成為線材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前述切斷部係被設於前述第2導引構件與前述第3導引構件間之領域以外之前述線材進給通路路徑上。
(6)將前述切斷部係被設於前述線材進給通路路徑上的前述第3導引構件的下游部,當作特徵之(5)所述之鐵筋捆束機。
(7)將前述切斷部係被設於前述線材進給通路路徑上的前述第1導引構件與前述第2導引構件之間,當作特徵之(5)所述之鐵筋捆束機。
(8)將前述切斷部係被設於前述線材進給通路路徑上的引導部與前述第1導引構件之間,當作特徵之(5)所述之鐵筋捆束機。 (9)將第1導引構件、第2導引構件及第3導引構件之至少一者係導引銷,當作特徵之(1)~(8)所述之鐵筋捆束機。 (10)將第3導引構件係被配置在螺旋導引件或螺旋導引件的附近,當作特徵之(1)或(5)所述之鐵筋捆束機。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鐵筋捆束機,係在導引部至少設有:第1導引構件,導引成為線材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第2導引構件,導引成為線材彎曲之內側之內側面;以及第3導引構件,導引成為線材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藉此至少三個導引構件,構成線材的捲繞習慣賦予機構。本發明之鐵筋捆束機,係使導引部的捲繞習慣賦予機構,藉至少三個導引構件構成,所以,在可賦予在鐵筋周圍,捲繞成環狀之線材的螺旋直徑成為概略一定之捲繞習慣,因此捆紮不良變少,具有可維持穩定之線材捆紮之效果。又,藉至少三個導引構件導引線材,所以,線材對導引部及螺旋導引件等零件之接觸可變少,減少磨耗,具有可提高零件壽命之效果。又,藉至少三個導引構件導引線材,具有可滑順地進給線材之效果。
如第1圖~第3圖所示,鐵筋捆束機1係組裝捲繞鐵筋捆束用之線材5之線材捲筒4,到被設於捆束機本體2上之收納室3,一邊旋轉前述線材捲筒4,一邊拉出線材5,以進給到被設於捆束機本體2的尖端上之導引部6,藉該導引部6賦予捲繞習慣到線材5,以送出到被配置於導引部6的內側之鐵筋7的周圍,捲繞到其周圍後,藉線材切斷機構切斷線材5的根側,同時藉線材扭轉裝置,扭轉捲回之部分,以捆紮前述鐵筋7。
在捆束機本體2設有通過自線材捲筒4被拉出之線材5之本體側引導部(引導構件)9。本體側引導部(引導構件)9的一端9p(參照第1圖),係在收納室3開口,另一端9s係位於導引部6的這一邊。在本體側引導部(引導構件)9的中途部,做為線材5的進給機構,如第2圖所示,配設有一對線材進給齒輪10。成為被形成於一對線材進給齒輪10上之進給凹槽,夾持有線材5之狀態,成為藉電動馬達(未圖示)往前方送出線材5。
藉扳機T而開關成為ON時,電動馬達(未圖示)旋轉,而線材進給齒輪10旋轉。而且,藉線材進給齒輪10的旋轉,捲繞在被收納於收納室3內之線材捲筒4上之線材5,係通過本體側引導部(引導構件)9,被運送到捆束機本體2的前方。
在捆束機本體2的尖端,安裝有平緩地彎曲之導引部6。如第5圖所示,導引部6設有導引側引導部(引導構件)8。前述本體側引導部(引導構件)9的另一端9s,係被連接在導引側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後端8c。導引部6係使自捆束機本體2的本體側引導部(引導構件)9被送出之線材5,經過導引側引導部(引導構件)8,自其尖端8d導出,在賦予捲繞習慣到線材5後之狀態下送出。導引部6係藉導引框13形成。導引框13係具有一對框板13a,13b(參照第4圖),在一邊之框板13a組裝有另一邊之框板13b,導引部6的尖端,係彎曲成圓弧狀,在此賦予捲繞習慣,在與下部導引件19之間,環繞鐵筋7的周圍。
在形成導引部6之導引框13,如上所述,被配置固定有:導引側引導部(引導構件)8,導引來自線材捲筒4之線材5之進給;線材切斷機構11,如第5圖所示,為了在送出既定量之線材5後加以切斷,被配置在線材的進給路徑上;以及螺旋導引件12,彎曲線材5。
導引側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貫穿線材5之引導路徑8e,係內徑往尖端8d被減縮,而線材5係自被決定之位置被導出。在導引部6設有使線材5成螺旋以賦予捲繞習慣再送出之捲繞習慣賦予機構。藉導引側引導部(引導構件)8被導引送出之線材5,係藉捲繞習慣賦予機構,被賦予捲繞習慣而成螺旋狀,在被送出既定量以捲繞在鐵筋7後,藉線材切斷機構11切斷。
線材切斷機構11之構成,係當線材5的進給量達到既定量時,切斷線材5。線材切斷機構11係由固定刀14、可動刀15及驅動連桿16所構成之旋轉切刀。固定刀14係呈圓軸狀,被固定在導引框13上。可動刀15係可旋轉地設於固定刀14的周圍。驅動連桿16係旋轉可動刀15。
在圓軸狀之固定刀14,形成有往線材5的進給方向貫穿之線材貫穿孔17。線材貫穿孔17的一端,係往導引側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8d開口,另一端係往導引部6的尖端側開口。線材貫穿孔17的一端側的開口,係線材入口17a,其中,線材貫穿孔17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線材出口17b。又,在可動刀15上,往線材5的進給方向,形成有線材插入孔15a。線材插入孔15a的一端,係往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的線材出口17b開口,另一端係往導引部6的尖端側開口。可動刀15的線材插入孔15a的一端側的開口係線材侵入口15b,其中,線材插入孔15a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線材排出口15c。
線材切斷機構11係藉驅動連桿16逆時針方向旋轉可動刀15,藉此,可動刀15的線材侵入口15b側的面,係沿著固定刀14的線材出口17b側的面,往上方滑動,可動刀15的線材侵入口15b的下端緣,係切斷貫穿線材貫穿孔17之線材5。
線材切斷機構係在上述之旋轉切斷刀之外,也可以利用第7(a)圖所示之滑動型,及第7(b)圖所示之擺動型之滑動切斷刀。滑動型之線材切斷機構31之構成,係當線材5的進給量達到既定量時,切斷線材5。線材切斷機構31係由固定刀32、可動刀33及驅動連桿16所構成。固定刀32係被固定在導引框13。可動刀33係滑動到固定刀32以切斷線材5。驅動連桿16係使可動刀33,透過鏈結機構37為可動。
在固定刀32形成有往線材5的進給方向貫穿之線材貫穿孔34。線材貫穿孔34的一端,係往導引側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8d開口,另一端係往導引部6的尖端側開口。線材貫穿孔34的一端側的開口係線材入口35,其中,線材貫穿孔34的另一端側的開口係線材出口36。
線材切斷機構31係藉驅動連桿16,透過鏈結機構37使可動刀33可往下方(自線材的曲線的外側往內側)移動,藉此,可動刀33的一邊的面38,係沿著固定刀32的線材貫穿孔34的線材出口36側的面,滑動到下方。可動刀33的一邊的面38的下端緣,係切斷貫穿線材貫穿孔34之線材5。而且,第7(b)圖所示之擺動型之線材切斷機構41,係導引側引導部(引導構件)8具有與固定刀42同樣的功能,其由固定刀42(引導構件8)、可動刀43及擺動臂46所構成。可動刀43係滑動到固定刀42(引導構件8)的線材出口8d的面,以切斷線材5。擺動臂46係使可動刀43在上下方向上可動。擺動臂46係藉支軸47,概略中心部可擺動地被安裝在導引框13上。
螺旋導引件12係被固定在導引框13的彎曲部13p上,如第4圖所示,將導引框13的兩側的框板13a,13b當作凹槽壁,形成一條線材5可通過程度之導引凹槽20。而且,在凹槽底,導引貫穿固定刀14,32的線材貫穿孔17,34之線材5,往螺旋方向之導引面21,係彎曲成圓弧狀。
而且,如第4圖所示,在導引部6係於螺旋導引件12的旁邊,形成有螺旋撿入導引件22。其係撿入自螺旋導引件12被送出,而環繞成環狀以返回之線材5的端部,為了下次之環繞進給而導引。
在上述構成中,自導引側引導部(引導構件)8被送出之線材5,係通過固定刀14,32的線材貫穿孔17,34,沿著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更被送出,伴隨著線材5的進給速度,以一定壓力接觸到導引面21,所以,線材5係被彎曲成彎曲狀,而被賦予捲繞習慣。
如第10圖所示,在導引部6具有:導引側引導部(引導構件)8(以下,稱做引導部(引導構件)8);線材切斷機構11(或31),為了在送出既定量之線材5後,加以切斷,而被配置在線材的進給路徑上;以及螺旋導引件12,引導使得被運送之線材5成螺旋狀。而且,導引部6係具有由依序被配置在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側,亦即,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端部的線材出口8d或其附近側,往線材的進給路徑上之由第1導引構件23、第2導引構件24及第3導引構件25所構成之捲繞習慣賦予機構。第1導引構件23係導引成為線材5的彎曲外側之外側面。第2導引構件24係導引成為線材5的彎曲內側之內側面。第3導引構件25係導引成為線材5的彎曲外側之外側面。鐵筋捆束機1係在進給線材時,線材5接觸到此捲繞習慣賦予機構而使線材5成螺旋狀,亦即,線材5接觸到第1導引構件23、第2導引構件24及第3導引構件25,而使線材5成螺旋狀。
線材扭轉裝置係雖然未圖示,但是,藉電動馬達,使開閉自如地樞接有一對鉤體之套筒前進移動,以關閉鉤體,藉此,在握持於鐵筋周圍捲繞成環狀之線材5後,使鉤體與套筒一齊旋轉,以扭轉線材5捆紮鐵筋,之後,打開鉤體,同時後退套筒,以自線材5脫離而回到初期位置。而且,線材扭轉裝置係當前述套筒前進時,作動上述線材切斷機構11(或31)的驅動連桿16,以切斷線材5。
而且,線材進給裝置、線材切斷機構11(或31)及線材扭轉裝置,係藉未圖示之控制回路,被順序控制以作動。又,控制回路係依據線材進給裝置的線材進給齒輪10的旋轉量,測量線材5之進給量。
而且,參照第10圖,說明導引構件。導引構件23~25係以導引銷形成。第1導引銷23、第2導引銷24及第3導引銷25,分別由圓形剖面之圓柱狀構件所構成,如第4圖所示,其兩端係被嵌合固定在形成於導引框13的兩側的框板13a,13b上之孔26,但是,也可以僅固定在框板13a或13b之一者上。
而且,第1~第3導引銷23~25,係當以如超硬銷(超硬合金或陶瓷)之高硬度材料構成時,變得較少磨耗而非常好,因為形狀單純而可比較便宜地製造,可降低成本。第1導引銷23、第2導引銷24及第3導引銷25,雖然剖面形狀係圓形,但是,也可以係橢圓形、正方形之矩形等之非圓形,其剖面形狀並未特別侷限。
第1~第3導引銷23~25係形狀很簡單,所以,可簡單地抑制尺寸之參差,又,僅藉安裝第1~第3導引銷23~25到導引部6上之安裝位置,尺寸精度被決定,所以,可很容易做出螺旋直徑之精度。因此,接觸有線材5之第1~第3導引銷23~25係被設於正確位置,被正確賦予捲繞習慣,螺旋直徑很穩定。而且,第1~第3導引銷23~25係形狀很單純,所以,可自由選擇硬度較高者。
如第10圖所示,第1導引銷23係被設於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端部的上部。第2導引銷24係被設於離開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端部的下部之位置。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的上部8a係被切割,下部8b係延伸。第1導引銷23係此周面抵接在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上部8a的端部面。第2導引銷24係被設於離開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下部8b側之位置。藉此,構成線材5的彎曲外側之外側面,係接觸到第1導引銷23而被導引。又,構成線材5的彎曲內側之內側面,係接觸到第2導引銷24而被導引。如此一來,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被送出之線材5,通過第1導引銷23與第2導引銷24之間。
又,第3導引銷25係被配置在螺旋導引件12的尖端內側。第3導引銷25被安裝,使得比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還要略微往內側突出。因此,沿著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被送出之線材5的彎曲之外側面,係接觸到第3導引銷25而被導引,往下方被運送。如上所述,第3導引銷25係被安裝在導引框13上,但是,也可以安裝在螺旋導引件12上。又,第3導引銷25係被配置成接觸到螺旋導引件12,但是,也可以離開螺旋導引件12,以設於附近之位置。而且,導引構件雖然做為一例而以導引銷做說明,但是,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或全體,也可以藉硬質構件構成。又,也可以在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設置以硬質構件形成之硬質突起。
如此一來,捲繞習慣賦予機構係由第1導引銷23~第3導引銷25所構成,線材5係接觸到第1導引銷23、第2導引銷24及第3導引銷25,而被賦予捲繞習慣。如線材5的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引導路徑8e,或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或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線材5幾乎不接觸先前線材5會接觸而磨耗之部分。
如第10圖所示,線材5係在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被送出時,在引導部(引導構件)8側的尖端部附近,第1導引銷23與第2導引銷24係被配置在線材的進給路徑上,所以,幾乎不接觸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地,被第1導引銷23與第2導引銷24導引,以通過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而且,所謂尖端部附近,係指包含尖端部與離開尖端部之部分。又,所謂端部側,係指包含端部與端部附近者。此時,藉第1導引銷23與第2導引銷24,線材5的彎曲的外側面與內側面接觸而被導引,所以,進給被正確地進行。因此,線材5係幾乎不接觸到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的內面地被運送。而且,線材5係被送出,使得摩擦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後,被第3導引銷25滑動導引,以強力地被賦予彎曲的習慣。
如此一來,鐵筋捆束機1係在引導部(引導構件)8側的尖端部附近,設有第1導引銷23與第2導引銷24,在螺旋導引件12的尖端內側,配置有第3導引銷25,線材5係接觸到第1~第3導引銷23~25,但是,幾乎不接觸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引導路徑8e,或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或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所以,成為引導部(引導構件)8、固定刀14及螺旋導引件12不太會磨耗之構成。
以下,說明設於導引部6之線材捲繞習慣賦予機構的第1實施例。 如第5圖所示,鐵筋捆束機的導引部6,係第3導引構件為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其中,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切斷自第2導引構件24被運送之線材5。第1、第2導引構件23,24係以導引銷形成,被如上述般地安裝,所以,省略其說明。
又,做為第3導引構件之功能之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係被配置於導引部6的尖端,在第2導引銷24與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之間,設有螺旋導引件12。因此,沿著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被送出之線材5之彎曲之外側面,接觸到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而被導引,以被賦予捲繞習慣,再被運送到下部導引件19。藉此,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被送出之線材5,係構成線材5之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接觸到第1導引銷23而被導引,構成線材5之彎曲之內側之內側面,接觸到第2導引銷24而被導引,構成線材5之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係接觸到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而被導引。
如此一來,捲繞習慣賦予機構係由被配置在線材的進給路徑上之第1導引銷23、第2導引銷24及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所構成,線材5係接觸到第1導引銷23、第2導引銷24及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被賦予捲繞習慣。如線材5的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引導路徑8e,或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部21,線材5幾乎不接觸到線材5接觸以磨耗之部分。
如上所述,線材5係當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被送出時,幾乎不接觸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藉第1導引銷23與第2導引銷24被導引,以通過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此時,第1導引銷23的下端與第2導引銷24的上端之間之尺寸,係被設定成與線材5的直徑概略相同之間隔,藉第1導引銷23與第2導引銷24,線材5之彎曲之外側面與內側面接觸而被導引,所以,進給被正確地進行。而且,線材5在摩擦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而被送出後,被線材切斷機構11的固定刀14接觸導引,以強力地被賦予捲繞習慣。
如此一來,鐵筋捆束機1係在引導部(引導構件)8側的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部附近,第1導引銷23與第2導引銷24被設於線材進給路徑上,在導引部6的尖端內側,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係被設於線材進給路徑上,線材5接觸到第1導引銷23、第2導引銷24及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但是,幾乎不接觸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引導路徑8e,或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所以,引導部(引導構件)8與螺旋導引件12變得不磨耗,大幅提高耐久性。先前之鐵筋捆束機,係線材重複接觸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引導路徑8e,或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而容易磨耗,當此部分被磨耗時,螺旋直徑就被影響,但是,鐵筋捆束機1不太會產生此弊害。線材切斷機構11係被配置在第2導引銷24之下一個,所以,被切斷之線材5的切屑,很容易自導引部6被排出,線材5不會產生阻塞。
以下,說明設於導引部6之線材捲繞習慣賦予機構的第2實施例。 如第6圖所示,鐵筋捆束機1的導引部6,係第2導引構件為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其中,第3導引構件25被配置在螺旋導引件12,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切斷自第1導引構件23被運送之線材5。第1、第3導引構件23,25係以導引銷形成,被如上述般地安裝,所以,省略其說明。
第1導引銷23係被設於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端部的上部。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的上部8a係被切割,下部8b係延伸。第1導引銷23係此周面抵接在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上部8a的端部面,突出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內側。第3導引銷25係被配置在螺旋導引件12的尖端內側,被安裝使得比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還要略微往內側突出。因此,線材5係沿著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被送出,線材5之彎曲之外側面,係接觸到第3導引銷25而被導引以賦予捲繞習慣,往下部導引件19被運送。
被配置在第1導引銷23與第3導引銷25間之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係發揮第2導引構件之功能。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係被配置在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端部線材出口8e側。藉此,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被送出之線材5,係構成線材5之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接觸到第1導引銷23而被導引,構成線材5之彎曲之內側之內側面,接觸到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而被導引,構成線材5之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係接觸到第3導引銷25而被導引。
如此一來,捲繞習慣賦予機構係由被配置在線材進給路徑上之第1導引銷23、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及第3導引銷25所構成,線材5係接觸第1導引銷23、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及第3導引銷25,賦予捲繞習慣。如線材5的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引導路徑8e,或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線材5幾乎不接觸先前線材5接觸而磨耗之部分。
如上所述,線材5係當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被送出時,幾乎不接觸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藉第1導引銷23被導引,以通過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此時,藉第1導引銷23的下端與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線材5之彎曲之外側面與內側面接觸而被導引,所以,進給被正確地進行。而且,線材5在摩擦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而被送出後,被第3導引銷25接觸引導,以強力地被賦予捲繞習慣。
如此一來,鐵筋捆束機1係在引導部(引導構件)8側的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部附近,第1導引銷23與線材切斷機構11的固定刀14被設於線材進給路徑上,在螺旋導引件12的尖端內側,第3導引銷25被配置於線材進給路徑上,線材5分別接觸到第1導引銷23、線材切斷機構11的固定刀14及第3導引銷25,但是,幾乎不接觸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引導路徑8e,或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所以,引導部(引導構件)8與螺旋導引件12變得不磨耗,大幅提高耐久性。先前之鐵筋捆束機,係線材重複接觸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引導路徑8e,或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而容易磨耗,當此部分被磨耗時,螺旋直徑就被影響,但是,鐵筋捆束機1不太會產生此弊害。
又,線材切斷機構11係被配置在第1導引銷23的下一個,所以,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突出之線材5的初期位置的長度,如第6圖所示,係至線材切斷機構11為止之比較直線性之短距離,例如在維修時,為卸下線材捲筒4,當自導引部6的線材路徑上拉出線材5時,成為障礙之距離較短,很容易拉出。
以下,說明設於導引部6之線材捲繞習慣賦予機構的第3實施例。 如第7圖所示,鐵筋捆束機1的導引部6,係第2導引構件為線材切斷機構31的切斷部32,其中,第3導引構件25被配置在螺旋導引件12,線材切斷機構31的切斷部32切斷自第1導引構件23被運送之線材5。第1、第3導引構件23,25係以導引銷形成,被如上述般地安裝,所以,省略其說明。
被配置在第1導引銷23與第3導引銷25間之線材切斷機構31的切斷部32,係發揮第2導引構件之功能。線材切斷機構31的切斷部32,係被配置在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端部的線材出口側。藉此,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被送出之線材5,係構成線材5之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接觸到第1導引銷23而被導引,構成線材5之彎曲之內側之內側面,接觸到固定刀32的線材貫穿孔34而被導引,構成線材5之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係接觸到第3導引銷25而被導引。
如此一來,捲繞習慣賦予機構係由被配置在線材進給路徑上之第1導引銷23、線材切斷機構31的切斷部32及第3導引銷25所構成,線材5係接觸第1導引銷23、線材切斷機構31的切斷部32及第3導引銷25,被賦予捲繞習慣。如線材5的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引導路徑8e,或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線材5幾乎不接觸先前線材5接觸而磨耗之部分。
如上所述,線材5係當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被送出時,幾乎不接觸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藉第1導引銷23被導引,以通過固定刀32的線材貫穿孔34。此時,藉第1導引銷23的下端與固定刀32的線材貫穿孔34,線材5之彎曲之外側面與內側面接觸而被導引,所以,進給被正確地進行。而且,線材5在摩擦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而被送出後,被第3導引銷25接觸導引,以強力地被賦予捲繞習慣。
如此一來,鐵筋捆束機1係在引導部(引導構件)8側的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部附近,第1導引銷23與線材切斷機構31的固定刀32被設於線材進給路徑上,在螺旋導引件12的尖端內側,第3導引銷25被配置於線材進給路徑上,線材5接觸到第1導引銷23、線材切斷機構31的固定刀32及第3導引銷25,但是,幾乎不接觸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引導路徑8e,或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所以,引導部(引導構件)8與螺旋導引件12變得不磨耗,大幅提高耐久性。而且,所謂尖端部附近,係指包含尖端部與離開尖端部之部分。又,所謂端部側,係指包含端部與端部附近者。先前之鐵筋捆束機,係線材重複接觸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引導路徑8e,或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而容易磨耗,當此部分被磨耗時,螺旋直徑就被影響,但是,鐵筋捆束機1不太會產生此弊害。
又,線材切斷機構31係被配置在第1導引銷23的下一個,所以,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突出之線材5的初期位置的長度,如第6圖所示,係至線材切斷機構31為止之比較直線性之短距離,例如在維修時,為卸下線材捲筒4,當自導引部6的線材路徑上拉出線材5時,成為障礙之距離較短,很容易拉出。
以下,說明設於導引部6之線材捲繞習慣賦予機構的第4實施例。 如第8圖所示,鐵筋捆束機1的導引部6,係第1導引構件為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其中,第3導引構件25被配置在螺旋導引件12,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切斷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端部的線材出口被運送之線材5。第2、第3導引構件24,25係以導引銷形成,被如上述般地安裝,所以,省略其說明。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係被設於引導部(引導構件)8與第2導引銷24的概略中間。
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係發揮第1導引構件之功能。藉此,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被送出之線材5,係構成線材5的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接觸到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而被導引,構成線材5之彎曲之內側之內側面,接觸到第2導引銷24而被導引,而且,構成線材5之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係接觸到第3導引銷25而被導引,被賦予捲繞習慣而被運送到下部導引件19。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被送出之線材5,係在接觸到第2導引銷24前,貫穿線材切斷機構11的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後,被運送到第2導引銷24。而且,線材5的尖端部,在被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與第2導引銷24導引後,被送出使得沿著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滑動,然後接觸到第3導引銷25,強力地被賦予捲繞習慣。
如此一來,捲繞習慣賦予機構係由被配置在線材進給路徑上之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第2導引銷24及第3導引銷25所構成,線材5係接觸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第2導引銷24及第3導引銷25,被賦予捲繞習慣。如線材5的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引導路徑8e,或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線材5幾乎不接觸先前線材5接觸而磨耗之部分。
如上所述,線材5係當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被送出時,幾乎不接觸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藉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第2導引銷24及第3導引銷25被導引,藉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第2導引銷24及第3導引銷25,線材5之彎曲之外側面、內側面與外側面接觸而被導引,所以,進給被正確地進行。而且,線材5在摩擦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而被送出後,強力地被賦予捲繞習慣。
鐵筋捆束機1係線材5依序接觸到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第2導引銷24及第3導引銷25,但是,幾乎不接觸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或導引面21,所以,引導部(引導構件)8與螺旋導引件12變得不磨耗,大幅提高耐久性。先前之鐵筋捆束機,係線材重複接觸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引導路徑8e,或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或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而容易磨耗,當此部分被磨耗時,螺旋直徑就被影響,但是,鐵筋捆束機1不太會產生此弊害。
又,線材切斷機構11係被配置在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下一個,所以,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突出之線材5的初期位置的長度,如第8圖所示,係至線材切斷機構11為止之較短距離,例如在維修時,為卸下線材捲筒4,當自導引部6的線材路徑上拉出線材5時,成為障礙之距離較短,沒有線材切斷機構11以外之障礙構件,所以,很容易拉出。而且,第1~第4實施例係線材切斷機構兼用做導引構件,所以,在導引部6內變得無須配置導引構件一個份之空間,導引部6可小型化。又,引導線材之切斷部,係說明過在固定刀14,32側,但是,也可以在可動刀15,33側,並未特別侷限。
以下,說明設於導引部6之線材捲繞習慣賦予機構的第5實施例。 如第9圖所示,鐵筋捆束機1,係第3導引構件25被配置在螺旋導引件12,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係被配置在第3導引構件25的下一個,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切斷自第3導引構件25被運送之線材5。導引構件23~25係以導引銷形成,被如上述般地安裝,所以,省略其說明。
第1導引銷23係被設於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部附近的上部。第2導引銷24係被設於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部附近的下部。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的上部8a係被切割,下部8b係延伸。第1導引銷23係此周面抵接在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上部8a的端部面。第2導引銷24係此周面抵接在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下部8b的端部面。第1導引銷23與第2導引銷24,係分別突出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內側,第1導引銷23的周面的下端與第2導引銷24的周面的上端之間之尺寸,係被設定成與線材5的直徑概略相同之間隔。藉此,構成線材5之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係接觸到第1導引構件23而被導引。又,構成線材5之彎曲之內側之內側面,係接觸到第2導引構件24而被導引。如此一來,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被送出之線材5,通過第1導引構件23與第2導引構件24之間。
配置有第3導引銷25之螺旋導引件12,係被安裝成與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側連續。第3導引銷25係如上所述,被配置於螺旋導引件12的尖端內側,被安裝使得比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還要些許往內側突出。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被送出之線材5,係構成線材5之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接觸到第1導引銷23而被導引,接著,構成線材5之彎曲之內側之內側面,接觸到第2導引銷24而被導引,而且,構成線材5之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係接觸到第3導引銷25而被導引以被賦予捲繞習慣,然後貫穿線材切斷機構11的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以被運送到下部導引件19。而且,線材5的尖端部,係被第1導引銷23與第2導引銷24導引後,被送出使得沿著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滑動後,接觸到第3導引銷25,強力地被賦予彎曲習慣。
如此一來,捲繞習慣賦予機構係由被配置在線材進給路徑上之第1導引銷23~第3導引銷25所構成,線材5係接觸到第1導引銷23、第2導引銷24及第3導引銷25,被賦予捲繞習慣。如線材5的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引導路徑8e,或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或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線材5幾乎不接觸先前線材5接觸而磨耗之部分。
如上所述,線材5係當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被送出時,被第1導引銷23、第2導引銷24及第3導引銷25導引,而且,通過被配置在線材進給路徑上之線材切斷機構11的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線材5係藉第1導引銷23、第2導引銷24及第3導引銷25,線材5之彎曲之外側面、內側面及外側面係接觸而被導引,進給被正確地進行。
如此一來,鐵筋捆束機1係在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設有第1導引銷23與第2導引銷24,在螺旋導引件12的尖端內側配置有第3導引銷25,線材5接觸到第1~第3導引銷23~25,但是,幾乎不接觸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引導路徑8e,或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或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所以引導部(引導構件)8、固定刀14及螺旋導引件12不磨耗,大幅提高耐久性。先前之鐵筋捆束機,係線材重複接觸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引導路徑8e,或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或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而容易磨耗,當此部分被磨耗時,螺旋直徑就被影響,但是,鐵筋捆束機1不太會產生此弊害。線材切斷機構11係被配置在第3導引銷25的下一個,所以,被切斷之線材5的切屑很容易自導引部6被排出,線材5不產生阻塞。
以下,說明設於導引部6之線材捲繞習慣賦予機構的第6實施例。 如第10圖所示,鐵筋捆束機1的導引部6,係第3導引構件25被配置在螺旋導引件12,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係被配置在第1導引構件23與第2導引構件24之間,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切斷自第1導引構件23被運送之線材5。導引構件23~25係以導引銷形成,被如上述般地安裝,所以,省略其說明。
第1導引銷23係被設於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部附近的上部。而且,所謂尖端部附近,係指包含尖端部與離開尖端部之部分。又,所謂端部側,係指包含端部與端部附近者。第3導引銷25係被配置於尖端內側,被安裝使得比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還要些許往內側突出。第2導引銷24係被設於第1導引銷23與第3導引銷25之略微中間。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係被設於第1導引銷23與第2導引銷24之略微中間。
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的上部8a係被切割,下部8b係延伸。第1導引銷23係此周面抵接在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上部8a的端部面,突出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內側。因此,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被送出之線材5,係構成線材5之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接觸到第1導引銷23而被導引,接著,構成線材5之彎曲之內側之內側面,接觸到第2導引銷24而被導引,構成線材5之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係接觸到第3導引銷25而被導引,以被賦予捲繞習慣而被運送到下部導引件19。線材5係在被第1導引銷23導引後,在接觸到第2導引銷24前,貫穿線材切斷機構11的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後,被運送到第2導引銷24。而且,線材5的尖端部,在被第1導引銷23與第2導引銷24導引後,被送出使得沿著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滑動,然後接觸到第3導引銷25,強力地被賦予捲繞習慣。
如此一來,捲繞習慣賦予機構係由被配置在線材進給路徑上之第1導引銷23~第3導引銷25所構成,線材5係接觸第1導引銷23、第2導引銷24及第3導引銷25,被賦予捲繞習慣。如線材5的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引導路徑8e,或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或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線材5幾乎不接觸先前線材5接觸而磨耗之部分。
如上所述,線材5係當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被送出時,在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配置有第1導引銷23,所以,幾乎不接觸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地,被第1導引銷23導引,以通過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又,藉第1導引銷23與第2導引銷24,線材5之彎曲之外側面與內側面接觸而被導引,所以,進給被正確地進行,在第1導引銷23與第2導引銷24之間,設有被配置於線材進給路徑上之線材切斷機構11的固定刀14,所以,線材5係不接觸到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的內面地被運送。而且,線材5在被送出使得摩擦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後,被第3導引銷25接觸導引,以被強力地賦予捲繞習慣。
鐵筋捆束機1係線材5接觸到第1~第3導引銷23~25,但是,幾乎不接觸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引導路徑8e,或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或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所以,引導部(引導構件)8、固定刀14及螺旋導引件12變得不磨耗,大幅提高耐久性。先前之鐵筋捆束機,係線材重複接觸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引導路徑8e,或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或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而容易磨耗,當此部分被磨耗時,螺旋直徑就被影響,但是,鐵筋捆束機1不太會產生此弊害。
又,線材切斷機構11係被配置在第1導引銷23的下一個,所以,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突出之線材5的初期位置的長度,如第10圖所示,係至線材切斷機構11為止之比較直線性之短距離,例如在維修時,為卸下線材捲筒4,當自導引部6的線材路徑上拉出線材5時,成為障礙之距離較短,很容易拉出。而且,在線材5插入時,當使線材5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進給到導引部6的線材路徑上時,如第10圖所示,直到線材5的尖端抵接到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為止,係比較直線性之線材路徑。因此,在此直線性之線材路徑上,配置有線材切斷機構11的線材貫穿孔17,所以,在線材5插入時,線材5很容易進給。
以下,說明設於導引部6之線材捲繞習慣賦予機構的第7實施例。 如第11圖所示,鐵筋捆束機1係第3導引構件25被配置在螺旋導引件12,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係被配置在引導部(引導構件)8與第1導引構件23之間,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切斷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端部的線材出口被運送之線材5。導引構件23~25係以導引銷形成,被如上述般地安裝,所以,省略其說明。
第1導引銷23係被設成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端部離隙。第3導引銷25係被配置在螺旋導引件12的尖端內側,被安裝使得比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還要些許往內側突出。第2導引銷24係被設在第1導引銷23與第3導引銷25之概略中間。線材切斷機構11的切斷部14係被設於引導部(引導構件)8與第1導引構件23之概略中間。
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被送出之線材5,係構成線材5的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接觸到第1導引銷23而被導引,接著,構成線材5之彎曲之內側之內側面,接觸到第2導引銷24而被導引,而且,構成線材5之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係接觸到第3導引銷25而被導引,以被賦予捲繞習慣而被運送到下部導引件19。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被送出之線材5,在接觸到第1導引銷23之前,貫穿線材切斷機構11的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後,被運送到第1導引銷23。而且,線材5的尖端部,在被第1導引銷23與第2導引銷24導引後,被送出使得沿著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滑動,然後接觸到第3導引銷25,強力地被賦予捲繞習慣。
如此一來,捲繞習慣賦予機構係由被配置在線材進給路徑上之第1導引銷23~第3導引銷25所構成,線材5係接觸第1導引銷23、第2導引銷24及第3導引銷25,被賦予捲繞習慣。如線材5的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引導路徑8e,或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或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線材5幾乎不接觸先前線材5接觸而磨耗之部分。
如上所述,線材5係當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被送出時,幾乎不接觸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尖端地,通過被配置於線材進給路徑上之線材切斷機構11的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以被第1導引銷23、第2導引銷24及第3導引銷25導引,藉第1導引銷23、第2導引銷24及第3導引銷25,線材5之彎曲之外側面與內側面與外側面接觸而被導引,所以,進給被正確地進行。所以,線材5係不接觸到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的內面地被運送。而且,線材5在被送出使得摩擦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後,被強力地賦予捲繞習慣。
鐵筋捆束機1係線材5接觸到第1~第3導引銷23~25,但是,幾乎不接觸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引導路徑8e,或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或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所以,引導部(引導構件)8、固定刀14及螺旋導引件12變得不磨耗,大幅提高耐久性。先前之鐵筋捆束機,係線材重複接觸到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引導路徑8e,或固定刀14的線材貫穿孔17,或螺旋導引件12的導引面21而容易磨耗,當此部分被磨耗時,螺旋直徑就被影響,但是,鐵筋捆束機1不太會產生此弊害。
又,線材切斷機構11係被配置在引導部(引導構件)8的下一個,所以,自引導部(引導構件)8突出之線材5的初期位置的長度,如第11圖所示,係至線材切斷機構11為止之較短距離,例如在維修時,為卸下線材捲筒4,當自導引部6的線材路徑上拉出線材5時,成為障礙之距離較短,沒有線材切斷機構11以外之障礙構件,很容易拉出。而且,第5及第7實施例係在導引部6的線材進給路徑上,線材切斷機構11係被獨立配置在捲繞習慣賦予機構的第1~第3導引銷23~25的領域的外側,所以,不直接施加影響到由捲繞習慣賦予機構所做之線材5的螺旋形成,因此,線材5很容易形成螺旋。
1‧‧‧鐵筋捆束機 2‧‧‧捆束機本體 3‧‧‧收納室 4‧‧‧線材捲筒 5‧‧‧線材 6‧‧‧導引部 7‧‧‧鐵筋 8‧‧‧導引側引導部(引導構件) 8a‧‧‧尖端上部 8b‧‧‧下部 8c‧‧‧後端 8d‧‧‧尖端 8e‧‧‧引導路徑 9‧‧‧本體側引導部(引導構件) 9p‧‧‧一端 9s‧‧‧另一端 10‧‧‧線材進給齒輪 11‧‧‧線材切斷機構 12‧‧‧螺旋導引件 13‧‧‧導引框 13a,13b‧‧‧框板 13p‧‧‧彎曲部 14‧‧‧固定刀 14‧‧‧切斷部 15‧‧‧可動刀 15a‧‧‧線材插入孔 15b‧‧‧線材侵入口 16‧‧‧驅動連桿 17‧‧‧線材貫穿孔 17a‧‧‧線材入口 17b‧‧‧線材出口 19‧‧‧下部導引件 20‧‧‧導引凹槽 21‧‧‧導引面 22‧‧‧螺旋撿入導引件 23‧‧‧第1導引構件 24‧‧‧第2導引構件 25‧‧‧第3導引構件 31‧‧‧線材切斷機構 32‧‧‧固定刀 32‧‧‧切斷部 33‧‧‧可動刀 34‧‧‧線材貫穿孔 35‧‧‧線材入口 37‧‧‧鏈結機構 38‧‧‧一邊表面 41‧‧‧線材切斷機構 42‧‧‧固定刀 43‧‧‧可動刀 46‧‧‧擺動臂 47‧‧‧支軸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的鐵筋捆束機的一實施例,其係卸下側面的蓋體後之狀態之立體圖。 第2圖係表示第1圖的鐵筋捆束機的上表面的重要部位之俯視圖。 第3圖係第1圖的鐵筋捆束機的側視圖。 第4圖係自下方觀看線材導引部之立體圖。 第5圖係表示賦予捲繞習慣機構的第1實施例之側視圖。 第6圖係表示賦予捲繞習慣機構的第2實施例之側視圖。 第7圖係表示賦予捲繞習慣機構的第3實施例之側視圖,其中,(a)係利用滑動型滑動切斷器之圖面,(b)係利用擺動型滑動切斷器之圖面。 第8圖係表示賦予捲繞習慣機構的第4實施例之側視圖。 第9圖係表示賦予捲繞習慣機構的第5實施例之側視圖。 第10圖係表示賦予捲繞習慣機構的第6實施例之側視圖。 第11圖係表示賦予捲繞習慣機構的第7實施例之側視圖。
6‧‧‧導引部
8‧‧‧導引側引導部(引導構件)
8a‧‧‧尖端上部
8b‧‧‧下部
8c‧‧‧後端
8d‧‧‧尖端
8e‧‧‧引導路徑
11‧‧‧線材切斷機構
12‧‧‧螺旋導引件
13‧‧‧導引框
13p‧‧‧彎曲部
14‧‧‧固定刀
15‧‧‧可動刀
15a‧‧‧線材插入孔
15b‧‧‧線材侵入口
15c‧‧‧線材排出口
16‧‧‧驅動連桿
17‧‧‧線材貫穿孔
17a‧‧‧線材入口
17b‧‧‧線材出口
20‧‧‧導引凹槽
21‧‧‧導引面
23‧‧‧第1導引構件
24‧‧‧第2導引構件

Claims (6)

  1. 一種鐵筋捆束機,可以可裝卸地組裝在線材捲筒上,自組裝後之線材捲筒拉出線材,以送出到設於捆束機本體的尖端之導引部,以該導引部賦予捲繞習慣到線材,以送出到被配置於導引部的內側之鐵筋周圍,捲繞到其周圍以切斷,扭轉前述線材以捆束前述鐵筋, 其特徵在於: 在前述導引部具有: 引導部,導引來自線材捲筒之線材之進給; 切斷部,用於自前述引導部送出既定量之線材後,加以切斷;以及 螺旋導引件,引導使得自前述引導部或前述切斷部被運送之線材成螺旋狀, 其具有自前述引導部側依序被配置之第1導引構件、第2導引構件及第3導引構件,前述第1導引構件係導引成為線材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前述第2導引構件係導引成為線材彎曲之內側之內側面,前述第3導引構件係導引成為線材彎曲之外側之外側面, 前述第1導引構件、第2導引構件及第3導引構件之任一者係前述切斷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鐵筋捆束機,其中,前述第3導引構件係切斷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鐵筋捆束機,其中,前述第2導引構件係切斷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鐵筋捆束機,其中,前述第1導引構件係切斷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鐵筋捆束機,其中,第1導引構件、第2導引構件及第3導引構件之至少一者係導引銷。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鐵筋捆束機,其中,第3導引構件係被配置在螺旋導引件或螺旋導引件的附近。
TW108102368A 2014-07-31 2015-07-30 鐵筋捆束機 TWI6845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57195 2014-07-31
JP2014157195A JP6417772B2 (ja) 2014-07-31 2014-07-31 鉄筋結束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9950A TW201919950A (zh) 2019-06-01
TWI684556B true TWI684556B (zh) 2020-02-11

Family

ID=5377314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2368A TWI684556B (zh) 2014-07-31 2015-07-30 鐵筋捆束機
TW104124672A TWI670198B (zh) 2014-07-31 2015-07-30 鐵筋捆束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4672A TWI670198B (zh) 2014-07-31 2015-07-30 鐵筋捆束機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10689139B2 (zh)
EP (3) EP2980335B1 (zh)
JP (1) JP6417772B2 (zh)
CN (1) CN105314150A (zh)
AU (2) AU2015207910B2 (zh)
CA (2) CA2898722C (zh)
DK (1) DK2980335T3 (zh)
LT (2) LT2980335T (zh)
NZ (2) NZ750425A (zh)
PL (1) PL3336281T3 (zh)
RU (1) RU2679079C2 (zh)
TW (2) TWI6845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19301B2 (ja) * 2015-04-30 2019-05-29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機
NZ710453A (en) 2014-07-31 2019-05-31 Max Co Ltd Reinforcing bar binding machine
JP6726988B2 (ja) * 2016-03-18 2020-07-22 株式会社マキタ 鉄筋結束機
DE102016214732A1 (de) * 2016-08-09 2018-02-15 Robert Bosch Gmbh Tragbare Werkzeugmaschine
CN106592983B (zh) * 2016-12-02 2019-03-01 台州市新大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出丝导丝机构及钢筋捆扎机
US10491392B2 (en) * 2017-03-01 2019-11-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nd-to-end vehicle secure ECU unlock in a semi-offline environment
CN107282825A (zh) * 2017-07-14 2017-10-24 成都翰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切割机
JP7087736B2 (ja) * 2018-06-29 2022-06-21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
JP6819895B2 (ja) * 2019-04-24 2021-01-27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機
JP7303320B2 (ja) * 2019-10-11 2023-07-04 株式会社マキタ 鉄筋結束機
JP7427994B2 (ja) 2020-02-10 2024-02-06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
CN115971373B (zh) * 2023-03-22 2023-05-12 平山县交通运输局地方道路管理站 一种公路施工用钢筋截断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23443A (en) * 2004-01-09 2005-07-16 Max Co Ltd Reinforcing bar binder, wire reel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wire reel
TW200714519A (en) * 2005-07-01 2007-04-16 Max Co Ltd Reinforcement binding machine
TW201006997A (en) * 2008-05-19 2010-02-16 Max Co Ltd Reinforcing bar binding machine
CN102441625A (zh) * 2011-09-16 2012-05-09 陆福军 一种全自动钢筋捆扎机的切丝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04300A1 (de) 1978-02-01 1979-08-02 Adolf Runkel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bzw. roedeln von mindestens zwei staeben, stangen o.dgl.
JP2923242B2 (ja) 1996-03-15 1999-07-26 大木樹脂工業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機
JP3496463B2 (ja) 1997-06-18 2004-02-09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機の針金捩り装置
BRPI0617434A2 (pt) 2005-10-10 2011-07-26 Tymatic Ltd amarraÇço
TWI516415B (zh) 2008-12-12 2016-01-11 美克司股份有限公司 鐵筋捆紮機
JP5309947B2 (ja) * 2008-12-12 2013-10-09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機のワイヤ端部保持機構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23443A (en) * 2004-01-09 2005-07-16 Max Co Ltd Reinforcing bar binder, wire reel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wire reel
TW200714519A (en) * 2005-07-01 2007-04-16 Max Co Ltd Reinforcement binding machine
TW201006997A (en) * 2008-05-19 2010-02-16 Max Co Ltd Reinforcing bar binding machine
CN102441625A (zh) * 2011-09-16 2012-05-09 陆福军 一种全自动钢筋捆扎机的切丝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LT3336281T (lt) 2020-04-10
EP3336281B1 (en) 2020-01-22
EP2980335B1 (en) 2018-11-07
RU2015131815A (ru) 2017-02-01
US10689139B2 (en) 2020-06-23
JP6417772B2 (ja) 2018-11-07
JP2016033320A (ja) 2016-03-10
CA3065638A1 (en) 2016-01-31
TW201628923A (zh) 2016-08-16
LT2980335T (lt) 2018-12-27
AU2019204245B2 (en) 2021-09-09
AU2019204245A1 (en) 2019-07-04
US20160031576A1 (en) 2016-02-04
PL3336281T3 (pl) 2020-07-27
CA2898722C (en) 2020-02-18
CN105314150A (zh) 2016-02-10
CA2898722A1 (en) 2016-01-31
EP3336281A1 (en) 2018-06-20
NZ710451A (en) 2019-05-31
RU2015131815A3 (zh) 2018-09-03
TW201919950A (zh) 2019-06-01
AU2015207910B2 (en) 2019-04-04
EP2980335A1 (en) 2016-02-03
DK2980335T3 (en) 2019-03-04
TWI670198B (zh) 2019-09-01
NZ750425A (en) 2023-01-27
CA3065638C (en) 2023-02-07
RU2679079C2 (ru) 2019-02-05
AU2015207910A1 (en) 2016-02-18
EP3656949A1 (en) 2020-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4556B (zh) 鐵筋捆束機
KR101666766B1 (ko) 철근 결속기
KR20160105739A (ko) 철근 결속기
EP3696344A1 (en) Binding machine
JP6747485B2 (ja) 鉄筋結束機
JP5182212B2 (ja) 鉄筋結束機
JP6519301B2 (ja) 鉄筋結束機
JP6819895B2 (ja) 鉄筋結束機
JP2016033053A (ja) 鉄筋結束機
JP6480723B2 (ja) 自動結束機
NZ761705A (en) Binding mac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