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14150A - 钢筋捆扎机 - Google Patents

钢筋捆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14150A
CN105314150A CN201510463383.0A CN201510463383A CN105314150A CN 105314150 A CN105314150 A CN 105314150A CN 201510463383 A CN201510463383 A CN 201510463383A CN 105314150 A CN105314150 A CN 105314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wire
guiding
guiding elements
reinforcing
directing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633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新藤茂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14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141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2Mounting of reinforcing inserts; Prestressing
    • E04G21/122Machines for joining reinforcing bars
    • E04G21/123Wire twist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7/00Bundling particular articles presenting special problems using string, wire, or narrow tape or band; Baling fibrous material, e.g. pea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02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 B65B13/04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with means for guiding the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the articles prior to severing from supp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02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 B65B13/025Hand-held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 B65B13/24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 B65B13/28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by twis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 B65B13/24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 B65B13/28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by twisting
    • B65B13/285Hand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Winding, Rewinding, Material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捆扎机,钢筋捆扎机安装钢丝卷筒,将钢丝从钢丝卷筒馈送到引导部,在引导部处卷曲钢丝,切割钢丝以捆扎钢筋。引导部包括导引部、切割部、卷引导件、第一、第二和第三引导构件。导引部从钢丝卷筒引导钢丝。切割部切割钢丝。卷引导件引导从导引部或切割部馈送的钢丝以卷曲馈送的钢丝。第一和第三引导构件引导待弯曲的钢丝的外侧。第二引导构件引导待弯曲的钢丝的内侧。从导引部依次布置第一、第二和第三引导构件。第一、第二和第三引导构件中的任何一个用作切割部。

Description

钢筋捆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捆扎机,该钢筋捆扎机被构造成:将从钢丝卷筒馈送的钢丝馈送到被设置在捆扎机主体的末端部分处的引导部;在该引导部处卷曲钢丝;围绕位于引导部的内侧处的钢筋馈送钢丝,使得钢丝围绕钢筋缠绕成圈形;并且扭转钢丝以因此捆扎钢筋。
背景技术
钢筋捆扎机被构造成通过钢丝馈送装置从被容纳在捆扎机主体中的钢丝卷筒馈送用于捆扎钢筋的钢丝并且将该钢丝馈送到被设置在捆扎机主体的末端部分处的引导部。钢丝被引导部的卷曲机构卷曲,并且在正被卷曲的情况下围绕位于引导部的内侧处的钢筋馈送,从而钢丝围绕钢筋缠绕成圈形。然后,该钢筋捆扎机被构造成:通过钢丝切割机构切割钢丝,并且通过钢丝扭转装置的一对钩扭转圈形钢丝的一侧,由此捆扎钢筋。类似于此,钢筋捆扎机的引导部设有被构造成卷曲并馈送钢丝的卷曲机构。
钢筋捆扎机的引导部设有依次顺序布置的三个部件,即:被构造成引导钢丝从钢丝卷筒的馈送的导引部;用于在馈送了预定长度的钢丝之后切割钢丝的钢丝切割机构的切割部;和被构造成弯曲从钢丝切割机构馈送的钢丝的卷引导件(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引导部的所述三个部件具有用于卷曲钢丝的引导构件的功能,并且构造卷曲机构。
[专利文献1]JP-A-2010-001070
发明内容
然而,为钢筋捆扎机的引导部设置的卷曲机构具有以下问题。第一,难以形成将围绕钢筋缠绕成圈形的钢丝的恒定卷直径。所述三个部件具有复杂的形状和非均匀的部件尺寸,并且部件的附接位置是不均匀的,从而卷直径可能是非均匀的。当从引导部馈送的钢丝的卷直径太小时,钢丝扭转装置的所述一对钩不可以夹持钢丝,并且完全地以圈形缠绕的钢丝的始端部分不可以进入引导部的卷拾取引导件。当从引导部馈送的钢丝的卷直径太大时,钢丝的始端部分接触卷拾取引导件(或下引导件),从而不可以构造圈。因此,相关技术的钢筋捆扎机具有如下问题:管理所述三个部件的尺寸是非常麻烦的,并且成本增加。
第二,用于卷曲的所述三个部件总是被钢丝摩擦并且因此被磨损。特别地,被构造成卷曲钢丝的卷引导件被严重地磨损,从而其寿命缩短。第三,磨损增加了钢丝的馈送阻力,从而不顺利执行钢丝馈送。第四,在重复使用期间,由于磨损,使卷曲功能弱化,从而钢丝的卷直径增加。当钢丝的卷直径变大时,上述问题发生,从而应该为钢丝引导件更换部件。第五,可以使所述三个部件硬化来抵抗磨损。然而,因为部件的形状复杂,所以材料(硬度)受限制,从而消耗了时间和劳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捆扎机,通过将引导部设有被构造成引导钢丝的外表面和内表面的至少三个引导构件并且用所述至少三个引导构件构造钢丝卷曲机构,该钢筋捆扎机能够卷曲钢丝使得钢丝的卷直径大致恒定,从而:减少磨损以提高部件的寿命,顺利馈送钢丝,并减少制造成本。
(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钢筋捆扎机被构造成:将钢丝卷筒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到所述钢筋捆扎机;从安装的所述钢丝卷筒馈送钢丝;将所述钢丝馈送到被设置在捆扎机主体的末端部分处的引导部;在所述引导部处卷曲所述钢丝;围绕位于所述引导部的内侧处的钢筋馈送所述钢丝,使得所述钢丝围绕所述钢筋缠绕;切割所述钢丝;并且扭转所述钢丝以因此捆扎所述钢筋。引导部包括导引部、切割部、卷引导件、第一引导构件、第二引导构件和第三引导构件。所述导引部被构造成引导所述钢丝从所述钢丝卷筒的馈送。所述切割部被构造成在从所述导引部馈送预定长度的所述钢丝之后切割所述钢丝。所述卷引导件被构造成引导从所述导引部或所述切割部馈送的所述钢丝,从而使馈送的所述钢丝卷曲。所述第一引导构件被构造成引导待弯曲的所述钢丝的作为外侧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引导构件被构造成引导待弯曲的所述钢丝的作为内侧的内表面。所述第三引导构件被构造成引导待弯曲的所述钢丝的作为外侧的外表面。从所述导引部依次布置所述第一引导构件、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和所述第三引导构件。所述第一引导构件、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和所述第三引导构件中的任何一个用作所述切割部。
(2)在根据(1)的钢筋捆扎机中,第三引导构件用作切割部。
(3)在根据(1)的钢筋捆扎机中,第二引导构件用作切割部。
(4)在根据(1)的钢筋捆扎机中,第一引导构件用作切割部。
(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钢筋捆扎机被构造成:将钢丝卷筒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到所述钢筋捆扎机;从安装的所述钢丝卷筒馈送钢丝;将所述钢丝馈送到被设置在捆扎机主体的末端部分处的引导部;在所述引导部处卷曲所述钢丝;围绕位于所述引导部的内侧处的钢筋馈送所述钢丝,使得所述钢丝围绕所述钢筋缠绕;切割所述钢丝;并且扭转所述钢丝以因此捆扎所述钢筋。引导部包括导引部、切割部、卷引导件、钢丝馈送通道、第一引导构件、第二引导构件和第三引导构件。所述导引部被构造成引导所述钢丝从所述钢丝卷筒的馈送。所述切割部被构造成在从所述导引部馈送预定长度的所述钢丝之后切割所述钢丝。所述卷引导件被构造成引导从所述导引部或所述切割部馈送的所述钢丝,从而使馈送的所述钢丝卷曲。所述钢丝馈送通道路径包括所述导引部、所述切割部和所述卷引导件。所述第一引导构件被构造成引导待弯曲的所述钢丝的作为外侧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引导构件被构造成引导待弯曲的所述钢丝的作为内侧的内表面。所述第三引导构件被构造成引导待弯曲的所述钢丝的作为外侧的外表面。在所述钢丝馈送通道路径上从所述导引部依次布置所述第一引导构件、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和所述第三引导构件。除了在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和所述第三引导构件之间的区域之外,所述切割部在所述钢丝馈送通道路径上。
(6)在根据(5)的钢筋捆扎机中,所述切割部在所述钢丝馈送通道路径上被设置在所述第三引导构件的下游部分处。
(7)在根据(5)的钢筋捆扎机中,所述切割部在所述钢丝馈送通道路径上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构件和所述第二引导构件之间。
(8)在根据(5)的钢筋捆扎机中,所述切割部在所述钢丝馈送通道路径上被设置在所述导引部和所述第一引导构件之间。
(9)根据(1)到(8)中的任一个的钢筋捆扎机,所述第一引导构件、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和所述第三引导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引导销。
(10)根据(1)或(5)的钢筋捆扎机,所述第三引导构件被布置在所述卷引导件处,或者所述第三引导构件被布置在所述卷引导件的附近。
根据本发明的钢筋捆扎机,引导部至少设有:被构造成引导钢丝的变成钢丝的弯曲外侧的外表面的第一引导构件;被构造成引导钢丝的变成钢丝的弯曲内侧的内表面的第二引导构件;和被构造成引导钢丝的变成钢丝的弯曲外侧的外表面的第三引导构件,并且钢丝卷曲机构由至少所述三个引导构件构造。根据本发明的钢筋捆扎机,因为引导部的卷曲机构由至少所述三个引导构件构造,所以能够将待围绕钢筋缠绕的钢丝卷曲成圈形,从而钢丝的卷直径大致恒定。由于该原因,使捆扎缺陷减少,从而能够保持稳定的钢丝捆扎效果。而且,因为钢丝受至少所述三个引导构件引导,所以能够减少钢丝与部件诸如导引部、卷引导件等的接触。由此,能够减少磨损并因此提高部件的寿命。而且,因为钢丝受至少所述三个引导构件引导,所以能够顺利地馈送钢丝。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其中取下了侧盖的本发明的钢筋捆扎机的示意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示意图1中所示的钢筋捆扎机的上表面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钢筋捆扎机的侧视图。
图4是如从下方看到的钢丝引导部的透视图。
图5是示意卷曲机构的第一示意性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是示意卷曲机构的第二示意性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7A和7B是示意卷曲机构的第三示意性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图7A示意使用滑动型滑动切割器,并且图7B示意使用摆动型滑动切割器。
图8是示意卷曲机构的第四示意性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9是示意卷曲机构的第五示意性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0是示意卷曲机构的第六示意性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1是示意卷曲机构的第七示意性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图1到3中所示,钢筋捆扎机1被构造成:将钢丝卷筒4安装在为捆扎机主体2设置的容纳腔室3中,在该钢丝卷筒4上缠绕用于捆扎钢筋的钢丝5;在旋转钢丝卷筒4的同时拉出该钢丝5;将钢丝馈送到被设置在该捆扎机主体2的末端部分处的引导部6;在该引导部6处卷曲钢丝5;围绕位于引导部6的内侧处的钢筋7馈送钢丝,使得钢丝围绕钢筋缠绕;由钢丝切割机构切割钢丝5的端部;并且由钢丝扭转装置扭转缠绕部以因此捆扎钢筋7。
捆扎机主体2设有用于使得从钢丝卷筒4馈送的钢丝5能够经过的主体侧导引部(引导构件)9。主体侧导引部(引导构件)9的一端9p(参考图1)通向容纳腔室3中,并且另一端9s位于引导部6前面。如在图2中所示,功能用作钢丝5的馈送装置的一对钢丝馈送齿轮10布置在主体侧导引部(引导构件)9途中。钢丝5装配于在所述一对钢丝馈送齿轮10处形成的馈送凹部中,并且钢丝5被电动机(未示出)向前馈送。
当开关被触发器T打开时,电动机(未示出)旋转以旋转钢丝馈送齿轮10。在钢丝馈送齿轮10旋转时,通过主体侧导引部(引导构件)9,在容纳在容纳腔室3中的钢丝卷筒4上缠绕的钢丝5被朝向捆扎机主体2的前部馈送。
轻轻地弯曲的引导部6附接到捆扎机主体2的末端部分。如在图5中所示,引导部6设有引导侧导引部(引导管)8。主体侧导引部(引导构件)9的另一端9s连接到引导侧导引部(引导管)8的后端8c。引导部6被构造成经由引导侧导引部(引导管)8从末端部分8d馈送从捆扎机主体2的主体侧导引部(引导构件)9馈送的钢丝5,以卷曲钢丝5并且然后馈送卷曲的钢丝。引导部6由引导框架13形成。引导框架13具有一对框架板13a、13b(参考图4),并且一个框架板13a组装到另一个框架板13b。引导部6的末端部分弯曲成弧形形状,在此处钢丝被卷曲并且在末端部分和下引导件19之间围绕钢筋7循环。
如上所述,被构造成引导钢丝5从钢丝卷筒4的馈送的引导侧导引部(引导管)8如在图5中所示布置在钢丝的馈送路径上从而在馈送了预定长度的钢丝5之后切割钢丝5的钢丝切割机构11和被构造成弯曲钢丝5的卷引导件12布置在构造引导部6的引导框架13上。
通过其插入钢丝5的导引部(引导管)8的引导路径8e具有朝向末端部分8d变窄的内径,从而钢丝5被从预定位置馈送。引导部6设有被构造成卷曲钢丝5并且然后馈送钢丝5的卷曲机构。由引导侧导引部(引导管)8引导和馈送的钢丝5被该卷曲机构卷曲、被以预定长度馈送、被围绕钢筋7缠绕并且然后被钢丝切割机构11切割。
当钢丝5的馈送数量达到预定数量时,钢丝切割机构11切割钢丝5。钢丝切割机构11是一种旋转刀具,该旋转刀具具有固定到引导框架13的圆轴形固定刀片14、被构造成能够围绕固定刀片14旋转的移动刀片15和被构造成旋转移动刀片15的驱动杆16。
圆轴形固定刀片14形成有朝向钢丝5的馈送方向贯穿的钢丝通孔17。钢丝通孔17的一端朝向引导侧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部分8d打开,并且其另一端朝向引导部6的末端侧打开。钢丝通孔17的一个端侧开口是钢丝进入开口17a,并且钢丝通孔17的另一个端侧开口是钢丝离开开口17b。而且,移动刀片15形成有朝向钢丝5的馈送方向贯穿的钢丝插入通孔15a。钢丝插入通孔15a的一端朝向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的钢丝离开开口17b打开,并且其另一端朝向引导部6的末端侧打开。移动刀片15的钢丝插入通孔15a的一个端侧开口是钢丝引入开口15b,并且钢丝插入通孔15a的另一个端侧开口是钢丝排放开口15c。
钢丝切割机构11被构造成利用驱动杆16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移动刀片15,由此使得面对钢丝引入开口15b的移动刀片15的表面能够沿着面对钢丝离开开口17b的固定刀片14的表面和移动刀片15的钢丝引入开口15b的下端边缘向上滑动以切割已经穿过钢丝通孔17的钢丝5。
除了以上旋转刀具,钢丝切割机构可以使用图7A所示滑动型滑动切割器和图7B所示摆动型滑动切割器。滑动型钢丝切割机构31被构造成当钢丝5的馈送数量达到预定数量时切割钢丝5。钢丝切割机构31具有固定到引导框架13的固定刀片32、被构造成滑动到固定刀片32并且切割钢丝5的移动刀片33和被构造成通过连杆机构37驱动移动刀片33的驱动杆16。
固定刀片32形成有朝向钢丝5的馈送方向贯穿的钢丝通孔34。钢丝通孔34的一端朝向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部分8d打开,并且其另一端朝向引导部6的末端侧打开。钢丝通孔34的一个端侧开口是钢丝进入开口35,并且钢丝通孔34的另一个端侧开口是钢丝离开开口36。
钢丝切割机构31被构造成利用驱动杆16通过连杆机构37向下(从钢丝曲线外侧朝向内侧)移动移动刀片33,由此使得移动刀片33的一个表面38能够沿着面对钢丝离开开口36的固定刀片32的钢丝通孔34的表面和移动刀片33的一个表面38的下端边缘向下滑动以切割已经穿过钢丝通孔34的钢丝5。而且,图7B所示摆动型钢丝切割机构41使得引导构件8能够具有类似于固定刀片42的功能,并且具有固定刀片42(引导构件8),被构造成滑动到面对钢丝离开开口8d的固定刀片42(引导构件8)的表面并且切割钢丝5的移动刀片43和被构造成沿着竖直方向移动移动刀片43的摆动臂46。摆动臂46被支撑轴47在它的大致中央部分处可摆动地附接到引导框架13。
如在图4中所示,卷引导件12固定到引导框架13的弯曲部13p,并且形成有引导凹部20,引导凹部20具有一根钢丝5能够穿过那里的尺寸。引导框架13的框架板13a、13b这两者构造引导凹部的凹部壁。凹部底部形成有弧形引导表面21,弧形引导表面21被构造成沿着卷曲方向引导已经穿过固定刀片14;32的钢丝通孔17;34的钢丝5。
而且,如在图4中所示,引导部6在卷引导件12的附近形成有卷拾取引导件22。卷拾取引导件22拾取从卷引导件12馈送并且完全地以圈形缠绕的钢丝5的端部分并且为下一次缠绕馈送再次引导钢丝5。
在以上构造中,从引导侧导引部(引导管)8馈送的钢丝5通过固定刀片14;32的钢丝通孔17;34被进一步沿着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馈送并且根据馈送速度以预定压力与引导表面21接触。因此,钢丝5弯曲成折曲形状并且因此被卷曲。
如在图10中所示,引导部6具有被构造成引导钢丝5从钢丝卷筒4的馈送的引导侧导引部(引导管)8(在下文中,称作“导引部(引导管)8”)、布置在钢丝的馈送路径上从而在馈送了预定长度的钢丝5之后切割钢丝5的钢丝切割机构11(或者31)和被构造成引导馈送的钢丝5以进行卷曲的卷引导件12。而且,引导部6具有卷曲机构,该卷曲机构具有从导引部(引导管)8侧,即,导引部(引导管)8的端部分的钢丝离开开口8d或者其附近以相应的次序布置在钢丝的馈送路径上的、被构造成引导变成其弯曲外侧的钢丝5的外表面的第一引导构件23、被构造成引导变成其弯曲内侧的钢丝5的内表面的第二引导构件24和被构造成引导变成弯曲外侧的钢丝5的外表面的第三引导构件25。钢筋捆扎机1被构造成在钢丝5的馈送期间使得钢丝5与卷曲机构,即,第一引导构件23、第二引导构件24和第三引导构件25形成接触并且因此卷曲钢丝5。
虽然未示出,但是钢丝扭转装置被构造成利用电动机推进被以枢转方式紧固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一对钩的套筒,以因此关闭钩、夹持围绕钢筋缠绕成圈形的钢丝5、与套筒一起地旋转钩以因此扭转钢丝5并且捆扎钢筋,并且然后打开钩、从钢丝5撤回并且分离套筒并且将套筒返回初始位置。钢丝扭转装置用于操作钢丝切割机构11(或者31)的驱动杆16以当套筒被推进时切割钢丝5。
而且,钢丝馈送设备、钢丝切割机构11(或者31)和钢丝扭转装置是利用控制电路(未示出)顺序控制和操作的。而且,控制电路被构造成基于钢丝馈送设备的钢丝馈送齿轮10的旋转数量测量钢丝5的馈送数量。
进一步参考图10描述引导构件。引导构件23到25由引导销形成。第一引导销23、第二引导销24和第三引导销25每一个由具有圆形截面的柱形构件组成并且在两个端部分处装配和固定到在引导框架13的框架板13a、13b这两者处形成的孔26。然而,每一个引导销可以固定到框架板13a、13b中的仅仅一个。
而且,第一到第三引导销23到25每一个优选地由高硬度材料诸如碳化物销(硬质合金销或者陶瓷销)制成,因为它不被高度地磨损,并且能够相对廉价地制造,因为其形状是简单的。虽然第一引导销23、第二引导销24和第三引导销25分别具有圆形截面,但是截面形状可以是非圆形截面诸如椭圆、正方形和长方形。即,截面形状不被特别地限制。
因为第一到第三引导销23到25分别具有简单的形状,所以尺寸的非均匀性简单地受到抑制。而且,因为尺寸精度只是由第一到第三引导销23到25到引导部6的附接位置确定,所以容易地确保卷直径的精度是可能的。因此,钢丝5将与其接触的第一到第三引导销23到25设置在正确的位置处,从而正确地提供了卷曲并且卷直径因此得以稳定。而且,因为第一到第三引导销23到25分别具有简单的形状,所以自由地选择高硬度材料是可能的。
如在图10中所示,第一引导销23设置在导引部(引导管)8的端部分的上部上。第二引导销24设置在远离导引部(引导管)8的端部分的下部的位置处。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部分的上部8a被凹切,并且其下部8b被伸长。第一引导销23在它的周向表面处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上部8a的端部分表面接触。第二引导销24设置在远离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下部8b的位置处。由此,构造其弯曲外侧的钢丝5的外表面在与第一引导销23接触时受到引导。而且,构造其弯曲内侧的钢丝5的内表面在与第二引导销24接触时受到引导。以此方式,使得从导引部(引导管)8馈送的钢丝5能够在第一引导销23和第二引导销24之间穿过。
而且,第三引导销25布置在卷引导件12的末端部分内侧。第三引导销25还被附接以比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更加向内地突出。因此,沿着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馈送的钢丝5的弯曲外表面在与第三引导销25接触时受到引导并且被向下馈送。如上所述,第三引导销25附接到引导框架13。然而,第三引导销25可以附接到卷引导件12。而且,第三引导销25在与卷引导件12接触时得以布置。然而,第三引导销25可以在从卷引导件12分离时设置在相邻的位置处。而且,例如,已经参考引导销描述了引导构件。然而,末端部分或者所有的导引部(引导管)8可以由刚性构件制成。而且,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可以设有由坚硬的构件形成的坚硬的凸起。
以此方式,卷曲机构具有第一引导销23到第三引导销25,并且钢丝5与第一引导销23、第二引导销24和第三引导销25接触并且因此被卷曲。钢丝5几乎不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引导路径8e、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和在相关技术中与钢丝5接触并且因此受到磨损的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接触。
如在图10中所示,在从导引部(引导管)8馈送钢丝5时,因为第一引导销23和第二引导销24在导引部(引导管)8侧的末端部分的附近布置在钢丝的馈送路径上,所以钢丝5几乎不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部分接触并且使其能够在受到第一引导销23和第二引导销24引导时穿过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而且,末端部分附近包括末端部分和远离末端部分的部分。而且,端部分侧包括端部分和端部分的附近。此时,因为钢丝5的、将被弯曲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在于此接触时受到第一引导销23和第二引导销24引导,所以馈送被正确地执行。因此,在不接触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的内表面时,钢丝5得以馈送。钢丝5在朝着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摩擦时被馈送并且然后被滑动引导到第三引导销25,从而它被强烈地卷曲。
以此方式,根据钢筋捆扎机1,第一引导销23和第二引导销24设置在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部分的附近,第三引导销25布置在卷引导件12的末端部分内侧,并且钢丝5与第一到第三引导销23到25接触但是几乎不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引导路径8e、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和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接触。因此,导引部(引导管)8、固定刀片14和卷引导件12不被高度地磨损。
以下,描述了为引导部6设置的钢丝卷曲机构的第一示意性实施例。
如在图5中所示,钢筋捆扎机的引导部6被如下构造,使得第三引导构件用作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并且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切割从第二引导构件24馈送的钢丝5。因为第一和第二引导构件23、24由引导销组成并且被如上所述地附接,所以省略了其说明。
而且,功能用作第三引导构件的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布置在引导部6的末端部分处,并且卷引导件12设置在第二引导销24和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之间。因此,沿着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馈送的钢丝5的、将要弯曲的外表面在与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接触时受到引导、被卷曲并且然后被馈送到下引导件19。由此,从导引部(引导管)8馈送的钢丝5在构造其弯曲外侧的钢丝5的外表面与第一引导销23接触时、在构造其弯曲内侧的钢丝5的内表面与第二引导销24接触时并且在构造弯曲外侧的钢丝5的外表面与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接触时受到引导。
类似于此,卷曲机构具有布置在钢丝的馈送路径上的第一引导销23、第二引导销24和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并且钢丝5与第一引导销23、第二引导销24和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接触并且因此被卷曲。钢丝5几乎不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引导路径8e和在相关技术中与钢丝5接触并且因此受到磨损的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接触。
如上所述,当从导引部(引导管)8馈送钢丝5时,钢丝5几乎不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部分接触并且使其能够在受到第一引导销23和第二引导销24引导时穿过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此时,因为在第一引导销23的下端和第二引导销24的上端之间的尺寸被设定为大致与钢丝5的直径相同并且钢丝5的将要弯曲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在与第一引导销23和第二引导销24接触时受到引导,所以馈送被正确地执行。钢丝5在朝着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摩擦时被馈送并且然后接触并且被引导到钢丝切割机构11的固定刀片14,从而它被强烈地卷曲。
类似于此,根据钢筋捆扎机1,第一引导销23和第二引导销24在导引部(引导管)8侧的末端部分附近设置在钢丝的馈送路径上,并且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设置在引导部6的末端部分内侧的钢丝的馈送路径上,并且钢丝5与第一引导销23,第二引导销24和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接触,但是几乎不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引导路径8e和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接触。因此,导引部(引导管)8和卷引导件12不被磨损并且耐久性被显著地提高。根据相关技术的钢筋捆扎机,因为导引部(引导管)8的引导路径8e和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可能由于钢丝5反复地与其接触而受到磨损,所以当相应的部分受到磨损并且因此减小时,卷直径受到影响。然而,在钢筋捆扎机1中,相应的问题并不明显地发生。因为接着第二引导销24地布置钢丝切割机构11,所以容易地从引导部6排放了被切割的钢丝5的碎屑,并且不因此引起钢丝5的堵塞。
随后,描述了为引导部6设置的钢丝卷曲机构的第二示意性实施例。
如在图6中所示,钢筋捆扎机1的引导部6被如下构造,使得第二引导构件用作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第三引导构件25布置在卷引导件12处并且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切割从第一引导构件23馈送的钢丝5。因为第一和第三引导构件23、25由引导销组成并且被如上所述地附接,所以省略了其说明。
第一引导销23设置在导引部(引导管)8的端部分的上部上。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部分的上部8a被凹切并且下部8b被伸长。第一引导销23在它的周向表面处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上部8a的端部分表面接触并且朝向导引部(引导管)8的内侧突出。第三引导销25布置在卷引导件12的末端部分内侧,并且被附接以比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更加向内地突出。因此,钢丝5被沿着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馈送,并且钢丝5的将要弯曲的外表面在与第三引导销25接触时被引导、被卷曲并且然后被馈送到下引导件19。
布置在第一引导销23和第三引导销25之间的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功能用作第二引导构件。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布置在导引部(引导管)8的端部分的钢丝离开开口8e处。由此,从导引部(引导管)8馈送的钢丝5在构造其弯曲外侧的钢丝5的外表面与第一引导销23接触时、在构造其弯曲内侧的钢丝5的内表面与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接触时并且在构造弯曲外侧的钢丝5的外表面与第三引导销25接触时受到引导。
类似于此,卷曲机构具有布置在钢丝的馈送路径上的第一引导销23、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和第三引导销25,并且钢丝5与第一引导销、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和第三引导销2523接触并且因此被卷曲。钢丝5几乎不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引导路径8e和在相关技术中与钢丝5接触并且因此受到磨损的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接触。
如上所述,当从导引部(引导管)8馈送钢丝5时,钢丝5几乎不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部分接触并且使其能够在受到第一引导销23引导时穿过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此时,因为钢丝5的将要弯曲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在与第一引导销23的下端和切割部14的钢丝通孔17接触时受到引导,所以正确地执行了馈送。钢丝5在朝着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摩擦时被馈送并且然后接触并且被引导到第一引导销23,从而它被强烈地卷曲。
类似于此,根据钢筋捆扎机1,第一引导销23和钢丝切割机构11的固定刀片14在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部分附近设置在钢丝的馈送路径上,第三引导销25布置在卷引导件12的末端部分内侧的钢丝的馈送路径上,并且钢丝5与第一引导销23、钢丝切割机构11的固定刀片14和第三引导销25接触,但是几乎不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引导路径8e和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接触。因此,导引部(引导管)8和卷引导件12不被磨损并且显著地提高了耐久性。根据相关技术的钢筋捆扎机,因为导引部(引导管)8的引导路径8e和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可能由于钢丝5反复地与其接触而受到磨损,所以当相应的部分被磨损并且因此减小时,卷直径受到影响。然而,在钢筋捆扎机1中,相应的问题并不明显地发生。
而且,因为接着第一引导销23地布置钢丝切割机构11,所以如在图6中所示,在它的、从导引部(引导管)8突出的初始位置处的一段钢丝5对于钢丝切割机构11而言是相对笔直的并且是短的。因此,例如当从引导部6的钢丝路径拉出钢丝5从而分离钢丝卷筒4以进行维修时,其中可以引起干扰的距离是短的并且能够容易地执行拉出操作。
随后,描述了为引导部6设置的钢丝卷曲机构的第三示意性实施例。
如在图7中所示,钢筋捆扎机1的引导部6被如下构造,使得第二引导构件用作钢丝切割机构31的切割部32,第三引导构件25布置在卷引导件12处并且钢丝切割机构31的切割部34切割从第一引导构件23馈送的钢丝5。因为第一和第三引导构件23,25由引导销组成并且被如上所述地附接,所以省略了其说明。
布置在第一引导销23和第三引导销25之间的钢丝切割机构31的切割部32功能用作第二引导构件。钢丝切割机构31的切割部32布置在导引部(引导管)8的端部分的钢丝离开开口8e处。由此,从导引部(引导管)8馈送的钢丝5在构造其弯曲外侧的钢丝5的外表面与第一引导销23接触时、在构造其弯曲内侧的钢丝5的内表面与固定刀片32的钢丝通孔34接触时并且在构造其弯曲外侧的钢丝5的外表面与第三引导销25接触时受到引导。
类似于此,卷曲机构具有布置在钢丝的馈送路径上的第一引导销23、钢丝切割机构31的切割部32和第三引导销25,并且钢丝5与第一引导销23、钢丝切割机构31的切割部32和第三引导销25接触并且因此被卷曲。钢丝5几乎不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引导路径8e和在相关技术中与钢丝5接触并且因此受到磨损的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接触。
如上所述,当从导引部(引导管)8馈送钢丝5时,钢丝5几乎不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部分接触并且使其能够在受到第一引导销23引导时穿过固定刀片32的钢丝通孔34。此时,因为钢丝5的将要弯曲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在与第一引导销23的下端和固定刀片32的钢丝通孔34接触时受到引导,所以正确地执行了馈送。钢丝5在朝着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摩擦时被馈送并且然后接触并且引导到第三引导销25,从而它被强烈地卷曲。
类似于此,根据钢筋捆扎机1,第一引导销23和钢丝切割机构31的固定刀片32在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部分的附近设置在钢丝的馈送路径上,第三引导销25布置在卷引导件12的末端部分内侧的钢丝的馈送路径上,并且钢丝5与第一引导销23、钢丝切割机构31的固定刀片32和第三引导销25接触,但是几乎不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引导路径8e和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接触。因此,导引部(引导管)8和卷引导件12不被磨损并且显著地提高了耐久性。而且,末端部分附近包括末端部分和距末端部分一定距离的部分。而且,端部分侧包括端部分和端部分的附近。根据相关技术的钢筋捆扎机,因为导引部(引导管)8的引导路径8e和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可能由于钢丝5反复地与其接触而受到磨损,所以当相应的部分受到磨损并且因此减小时,卷直径受到影响。然而,在钢筋捆扎机1中,相应的问题并不明显地发生。
而且,因为接着第一引导销23地布置钢丝切割机构31,所以如在图7中所示,在它的、从导引部(引导管)8突出的初始位置处的一段钢丝5对于钢丝切割机构11而言是相对笔直的并且是短的。因此,例如,当从引导部6的钢丝路径拉出钢丝5从而分离钢丝卷筒4以进行维修时,其中可以引起干扰的距离是短的并且能够容易地执行拉出操作。
随后,描述了为引导部6设置的钢丝卷曲机构的第四示意性实施例。
如在图8中所示,钢筋捆扎机1的引导部6如下构造,使得第一引导构件用作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第三引导构件25布置在卷引导件12处并且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切割从导引部(引导管)8的端部分的钢丝离开开口馈送的钢丝5。因为第二和第三引导构件24、25由引导销组成并且被如上所述地附接,所以省略了其说明。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设置于在导引部(引导管)8和第二引导销24之间的大致中心处。
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功能用作第一引导构件。由此,从导引部(引导管)8馈送的钢丝5在构造其钢丝5的弯曲外侧的钢丝5的外表面与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接触时、在构造其弯曲内侧的钢丝5的内表面与第二引导销24接触时并且在构造其弯曲外侧的钢丝5的外表面与第三引导销25接触时受到引导、被卷曲并且然后馈送到下引导件19。从导引部(引导管)8馈送的钢丝5在它与第二引导销24接触之前插入钢丝切割机构11的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中,并且然后馈送到第二引导销24。而且,钢丝5的末端部分被引导到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和第二引导销24在沿着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滑动时被馈送、与第三引导销25接触并且然后被强烈地卷曲。
类似于此,卷曲机构具有布置在钢丝的馈送路径上的、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第二引导销24和第三引导销25,并且钢丝5与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第二引导销24和第三引导销25接触并且因此被卷曲。钢丝5几乎不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引导路径8e和在相关技术中与钢丝5接触并且因此受到磨损的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接触。
如上所述,当从导引部(引导管)8馈送钢丝5时,钢丝5几乎不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部分接触并且受到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第二引导销24和第三引导销25引导。因为钢丝5的将要弯曲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在被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第二引导销24和第三引导销25接触时受到引导,所以馈送被正确地执行。钢丝5在朝着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摩擦时被馈送并且然后接触并且被引导到第三引导销25,从而它被强烈地卷曲。
类似于此,根据钢筋捆扎机1,钢丝5顺序地与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第二引导销24和第三引导销25接触,并且几乎不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部分和引导表面21接触。因此,导引部(引导管)8和卷引导件12不被磨损并且显著地提高了耐久性。根据相关技术的钢筋捆扎机,因为导引部(引导管)8的引导路径8e、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和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可能由于钢丝5反复地与其接触而受到磨损,所以当相应的部分受到磨损并且因此减小时,卷直径受到影响。然而,在钢筋捆扎机1中,相应的问题并不明显地发生。
而且,因为接着导引部(引导管)8地布置钢丝切割机构11,所以如在图8中所示,在它的、从导引部(引导管)8突出的初始位置处的一段钢丝5对于钢丝切割机构11而言是短的。因此,例如当从引导部6的钢丝路径拉出钢丝5从而分离钢丝卷筒4以进行维修时,其中可以引起干扰的距离是短的,并且除了钢丝切割机构11,不存在任何干扰构件,从而能够容易地执行拉出操作。而且,在第一到第四示意性实施例中,因为钢丝切割机构还用作引导构件,所以不要求用于在引导部6中布置一个引导构件的空间,从而能够使得引导部6是紧凑的。而且,已经参考固定刀片14、32描述了被构造成引导钢丝的切割部。然而,切割部可以是移动刀片15、33。即,切割部不被特别地限制。
随后,描述了为引导部6设置的钢丝卷曲机构的第五示意性实施例。
如在图9中所示,钢筋捆扎机1如下构造,使得第三引导构件25布置在卷引导件12处,接着第三引导销25地布置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并且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切割从第一引导构件23馈送的钢丝5。因为引导构件23到25由引导销组成并且被如上所述地附接,所以省略了其说明。
第一引导销23设置在导引部(引导管)8的端部分附近的上部上。第二引导销24设置在导引部(引导管)8的端部分附近的下部上。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部分的上部8a被凹切并且下部8b被伸长。第一引导销23在它的周向表面处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上部8a的端部分表面接触。第一引导销23和第二引导销24分别朝向导引部(引导管)8的内侧突出。在第一引导销23的周向表面的下端和第二引导销24的周向表面的上端之间的尺寸被设定为大致与钢丝5的直径相同。由此,构造其弯曲外侧的钢丝5的外表面在与第一引导销23接触时受到引导。而且,构造其弯曲内侧的钢丝5的内表面在与第二引导销24接触时受到引导。以此方式,使得从导引部(引导管)8馈送的钢丝5能够在第一引导销23和第二引导销24之间穿过。
在此处布置第三引导销25的卷引导件12连续地附接到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侧。如上所述,第三引导销25布置在卷引导件12的末端部分内侧,并且被附接以比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更加向内地突出。从导引部(引导管)8馈送的钢丝5在构造其弯曲外侧的钢丝5的外表面与第一引导销23接触时、在构造其弯曲内侧的钢丝5的内表面与第二引导销24接触时并且在构造其弯曲外侧的钢丝5的外表面与第三引导销25接触时受到引导、被卷曲并且然后使其能够穿过钢丝切割机构11的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从而它被馈送到下引导件19。而且,钢丝5的末端部分被引导到第一引导销23和第二引导销24,在沿着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滑动时被馈送,并且与第三引导销25接触,从而它被强烈地卷曲。
类似于此,卷曲机构具有布置在钢丝的馈送路径上的第一引导销23到第三引导销25,并且钢丝5与第一引导销23、第二引导销24和第三引导销25接触并且因此被卷曲。钢丝5几乎不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引导路径8e、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和在相关技术中与钢丝5接触并且因此受到磨损的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接触。
如上所述,当从导引部(引导管)8馈送钢丝5时,钢丝5受到第一引导销23、第二引导销24和第三引导销25引导,并且还使其能够穿过布置在钢丝的馈送路径上的钢丝切割机构11的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钢丝5在钢丝5的将要弯曲的外表面、内表面和外表面与第一引导销23、第二引导销24和第三引导销25接触时受到引导,从而馈送被正确地执行。
类似于此,根据钢筋捆扎机1,第一引导销23和第二引导销24设置在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部分处,第三引导销25布置在卷引导件12的末端部分内侧并且钢丝5与第一到第三引导销23到25接触,但是几乎不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引导路径8e、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和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接触。因此,导引部(引导管)8、固定刀片14和卷引导件12不被磨损并且显著地提高了耐久性。根据相关技术的钢筋捆扎机,因为导引部(引导管)8的引导路径8e、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和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可能由于钢丝5反复地与其接触而受到磨损,所以当相应的部分受到磨损并且因此减小时,卷直径受到影响。然而,在钢筋捆扎机1中,相应的问题并不明显地发生。因为接着第三引导销25地布置钢丝切割机构11,所以容易地从引导部6排放了被切割的钢丝5的碎屑,并且不因此引起钢丝5的堵塞。
随后,描述了为引导部6设置的钢丝卷曲机构的第六示意性实施例。
如在图10中所示,钢筋捆扎机1的引导部6如下构造,使得第三引导构件25布置在卷引导件12处,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布置在第一引导构件23和第二引导构件24之间并且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切割从第一引导构件23馈送的钢丝5。因为第一到第三引导构件23到25由引导销组成并且被如上所述地附接,所以省略了其说明。
第一引导销23设置在导引部(引导管)8的端部分附近的上部上。端部分附近包括端部分和远离端部分的部分。而且,端部分侧包括端部分和端部分的附近。第三引导销25布置在卷引导件12的末端部分内侧,并且被附接以比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更加向内地突出。第二引导销24布置于在第一引导销23和第三引导销25之间的大致中心处。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设置于在第一引导销23和第二引导销24之间的大致中心处。
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部分的上部8a被凹切并且下部8b被伸长。第一引导销23在它的周向表面处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上部8a的端部分表面接触并且朝向导引部(引导管)8的内侧突出。因此,从导引部(引导管)8馈送的钢丝5在构造其弯曲外侧的钢丝5的外表面与第一引导销23接触时、在构造其弯曲内侧的钢丝5的内表面与第二引导销24接触时并且在构造其弯曲外侧的钢丝5的外表面与第三引导销25接触时受到引导、被卷曲并且然后被馈送到下引导件19。在钢丝5被引导到第一引导销23之后,钢丝在它与第二引导销24接触之前插入钢丝切割机构11的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中,并且然后被馈送到第二引导销24。而且,钢丝5的末端部分被引导到第一引导销23和第二引导销24、在沿着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滑动时被馈送、与第三引导销25接触并且然后被强烈地卷曲。
类似于此,卷曲机构具有布置在钢丝的馈送路径上的第一引导销23到第三引导销25,并且钢丝5与第一引导销23、第二引导销24和第三引导销25接触并且因此被卷曲。钢丝5几乎不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引导路径8e、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和在相关技术中与钢丝5接触并且因此受到磨损的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接触。
如上所述,当从导引部(引导管)8馈送钢丝5时,因为第一引导销23布置在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部分处,所以钢丝5几乎不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部分接触、被引导到第一引导销23并且使其能够穿过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而且,因为钢丝5的将要弯曲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在与第一引导销23和第二引导销24接触时受到引导,所以馈送被正确地执行。因为布置在钢丝的馈送路径上的钢丝切割机构11的固定刀片14设置在第一引导销23和第二引导销24之间,所以钢丝5在不接触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的内表面时被馈送。然后,钢丝5在朝着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摩擦时被馈送并且然后接触并且被引导到第三引导销25,从而它被强烈地卷曲。
类似于此,根据钢筋捆扎机1,钢丝5与第一到第三引导销23到25接触但是几乎不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引导路径8e、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和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接触。因此,导引部(引导管)8、固定刀片14和卷引导件12不被磨损并且显著地提高了耐久性。根据相关技术的钢筋捆扎机,因为导引部(引导管)8的引导路径8e、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和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可能由于钢丝5反复地与其接触而受到磨损,所以当相应的部分受到磨损并且因此减小时,卷直径受到影响。然而,在钢筋捆扎机1中,相应的问题并不明显地发生。
而且,因为接着第一引导销23地布置钢丝切割机构11,所以如在图10中所示,在它的、从导引部(引导管)8突出的初始位置处的一段钢丝5对于钢丝切割机构11而言是相对笔直的并且是短的。因此,例如当从引导部6的钢丝路径拉出钢丝5从而分离钢丝卷筒4以进行维修时,其中可以引起干扰的距离是短的并且能够容易地执行拉出操作。而且,当在插入钢丝5时从导引部(引导管)8向引导部6的钢丝路径馈送钢丝5时,如在图10中所示,钢丝路径是相对笔直的,直至钢丝5的末端部分与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接触。因此,因为钢丝切割机构11的钢丝通孔17布置在笔直的钢丝路径上,所以能够在插入钢丝5时容易地馈送钢丝5。
随后,描述了为引导部6设置的钢丝卷曲机构的第七示意性实施例。
如在图11中所示,钢筋捆扎机1如下构造,使得第三引导构件25布置在卷引导件12处,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布置在导引部(引导管)8和第一引导构件23之间并且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切割从导引部(引导管)8的端部分的钢丝离开开口馈送的钢丝5。因为引导构件23到25由引导销组成并且被如上所述地附接,所以省略了其说明。
第一引导销23设置成从导引部(引导管)8的端部分隔开。第三引导销25布置在卷引导件12的末端部分内侧并且被附接以比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更加向内地突出。第二引导销24布置于在第一引导销23和第三引导销25之间的大致中心处。钢丝切割机构11的切割部14设置于在导引部(引导管)8和第一引导销23之间的大致中心处。
从导引部(引导管)8馈送的钢丝5在构造其弯曲外侧的钢丝5的外表面与第一引导销23接触时、在构造其弯曲内侧的钢丝5的内表面与第二引导销24接触时并且在构造其弯曲外侧的钢丝5的外表面与第三引导销25接触时受到引导、被卷曲并且然后被馈送到下引导件19。从导引部(引导管)8馈送的钢丝5在它与第一引导销23接触之前插入钢丝切割机构11的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中,并且然后被馈送到第一引导销23。而且,钢丝5的末端部分被引导到第一引导销23和第二引导销24、在沿着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滑动时被馈送、与第三引导销25接触并且然后被强烈地卷曲。
类似于此,卷曲机构具有布置在钢丝的馈送路径上的第一引导销23到第三引导销25,并且钢丝5与第一引导销23、第二引导销24和第三引导销25接触并且因此被卷曲。钢丝5几乎不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引导路径8e、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和在相关技术中与钢丝5接触并且因此受到磨损的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接触。
如上所述,当从导引部(引导管)8馈送钢丝5时,钢丝5几乎不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末端部分接触,并且使其能够穿过布置在钢丝的馈送路径上的钢丝切割机构11的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被第一引导销23、第二引导销24和第三引导销25引导。因为钢丝5在钢丝5的将要弯曲的外表面、内表面和外表面与第一引导销23、第二引导销24和第三引导销25接触时受到引导,所以馈送被正确地执行。因此,钢丝5是在不接触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的内表面时被馈送的。然后,钢丝5在朝着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摩擦时被馈送并且被强烈地卷曲。
类似于此,根据钢筋捆扎机1,钢丝5与第一到第三引导销23到25接触但是几乎不与导引部(引导管)8的引导路径8e、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和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接触。因此,导引部(引导管)8、固定刀片14和卷引导件12不被磨损并且显著地提高了耐久性。根据相关技术的钢筋捆扎机,因为导引部(引导管)8的引导路径8e、固定刀片14的钢丝通孔17和卷引导件12的引导表面21可能由于钢丝5反复地与其接触而受到磨损,所以当相应的部分受到磨损并且因此减小时,卷直径受到影响。然而,在钢筋捆扎机1中,相应的问题并不明显地发生。
而且,因为接着导引部(引导管)8地布置钢丝切割机构11,所以如在图11中所示,在它的、从导引部(引导管)8突出的初始位置处的一段钢丝5对于钢丝切割机构11而言是短的。因此,例如当从引导部6的钢丝路径拉出钢丝5从而分离钢丝卷筒4以进行维修时,其中可以引起干扰的距离是短的,并且除了钢丝切割机构11不存在任何干扰构件,从而能够容易地执行拉出操作。而且,在第七和第九示意性实施例中,因为钢丝切割机构11在引导部6的钢丝馈送路径上独立地布置在卷曲机构的第一到第三引导销23到25的区域外侧,所以它并不直接影响卷曲机构对于钢丝5的卷曲,从而钢丝5能够容易地卷曲。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钢筋捆扎机。

Claims (10)

1.一种钢筋捆扎机,所述钢筋捆扎机被构造成:将钢丝卷筒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到所述钢筋捆扎机;从安装的所述钢丝卷筒馈送钢丝;将所述钢丝馈送到被设置在捆扎机主体的末端部分处的引导部;在所述引导部处卷曲所述钢丝;围绕位于所述引导部的内侧处的钢筋馈送所述钢丝,使得所述钢丝围绕所述钢筋缠绕;切割所述钢丝;并且扭转所述钢丝以因此捆扎所述钢筋,
其中所述引导部包括:
导引部,所述导引部被构造成引导所述钢丝从所述钢丝卷筒的馈送;
切割部,所述切割部被构造成在从所述导引部馈送预定长度的所述钢丝之后切割所述钢丝;
卷引导件,所述卷引导件被构造成引导从所述导引部或所述切割部馈送的所述钢丝,从而使馈送的所述钢丝卷曲;
第一引导构件,所述第一引导构件被构造成引导待弯曲的所述钢丝的作为外侧的外表面;
第二引导构件,所述第二引导构件被构造成引导待弯曲的所述钢丝的作为内侧的内表面;和
第三引导构件,所述第三引导构件被构造成引导待弯曲的所述钢丝的作为外侧的外表面,
其中从所述导引部依次布置所述第一引导构件、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和所述第三引导构件,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构件、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和所述第三引导构件中的任何一个用作所述切割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捆扎机,
其中所述第三引导构件用作所述切割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捆扎机,
其中所述第二引导构件用作所述切割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捆扎机,
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构件用作所述切割部。
5.一种钢筋捆扎机,所述钢筋捆扎机被构造成:将钢丝卷筒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到所述钢筋捆扎机;从安装的所述钢丝卷筒馈送钢丝;将所述钢丝馈送到被设置在捆扎机主体的末端部分处的引导部;在所述引导部处卷曲所述钢丝;围绕位于所述引导部的内侧处的钢筋馈送所述钢丝,使得所述钢丝围绕所述钢筋缠绕;切割所述钢丝;并且扭转所述钢丝以因此捆扎所述钢筋,
其中所述引导部包括:
导引部,所述导引部被构造成引导所述钢丝从所述钢丝卷筒的馈送;
切割部,所述切割部被构造成在从所述导引部馈送预定长度的所述钢丝之后切割所述钢丝;
卷引导件,所述卷引导件被构造成引导从所述导引部或所述切割部馈送的所述钢丝,从而使馈送的所述钢丝卷曲;
钢丝馈送通道路径,所述钢丝馈送通道路径包括所述导引部、所述切割部和所述卷引导件;
第一引导构件,所述第一引导构件被构造成引导待弯曲的所述钢丝的作为外侧的外表面;
第二引导构件,所述第二引导构件被构造成引导待弯曲的所述钢丝的作为内侧的内表面;和
第三引导构件,所述第三引导构件被构造成引导待弯曲的所述钢丝的作为外侧的外表面,
其中在所述钢丝馈送通道路径上从所述导引部依次布置所述第一引导构件、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和所述第三引导构件,并且
其中除了在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和所述第三引导构件之间的区域之外,所述切割部在所述钢丝馈送通道路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筋捆扎机,
其中所述切割部在所述钢丝馈送通道路径上被设置在所述第三引导构件的下游部分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筋捆扎机,
其中所述切割部在所述钢丝馈送通道路径上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构件和所述第二引导构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筋捆扎机,
其中所述切割部在所述钢丝馈送通道路径上被设置在所述导引部和所述第一引导构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捆扎机,
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构件、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和所述第三引导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是引导销。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钢筋捆扎机,
其中所述第三引导构件被布置在所述卷引导件处,或者所述第三引导构件被布置在所述卷引导件的附近。
CN201510463383.0A 2014-07-31 2015-07-31 钢筋捆扎机 Pending CN1053141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57195A JP6417772B2 (ja) 2014-07-31 2014-07-31 鉄筋結束機
JP2014-157195 2014-07-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14150A true CN105314150A (zh) 2016-02-10

Family

ID=53773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63383.0A Pending CN105314150A (zh) 2014-07-31 2015-07-31 钢筋捆扎机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10689139B2 (zh)
EP (3) EP3336281B1 (zh)
JP (1) JP6417772B2 (zh)
CN (1) CN105314150A (zh)
AU (2) AU2015207910B2 (zh)
CA (2) CA3065638C (zh)
DK (1) DK2980335T3 (zh)
LT (2) LT2980335T (zh)
NZ (2) NZ750425A (zh)
PL (1) PL3336281T3 (zh)
RU (1) RU2679079C2 (zh)
TW (2) TWI67019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2983A (zh) * 2016-12-02 2017-04-26 台州市新大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出丝导丝机构及钢筋捆扎机
CN109563713A (zh) * 2016-08-09 2019-04-0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便携式工具机
CN114555476A (zh) * 2019-10-11 2022-05-27 株式会社牧田 钢筋捆扎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Z710453A (en) 2014-07-31 2019-05-31 Max Co Ltd Reinforcing bar binding machine
JP6519301B2 (ja) * 2015-04-30 2019-05-29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機
JP6726988B2 (ja) * 2016-03-18 2020-07-22 株式会社マキタ 鉄筋結束機
US10491392B2 (en) * 2017-03-01 2019-11-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nd-to-end vehicle secure ECU unlock in a semi-offline environment
CN107282825A (zh) * 2017-07-14 2017-10-24 成都翰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切割机
JP7087736B2 (ja) 2018-06-29 2022-06-21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
JP6819895B2 (ja) * 2019-04-24 2021-01-27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機
JP7427994B2 (ja) 2020-02-10 2024-02-06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結束機
CN115971373B (zh) * 2023-03-22 2023-05-12 平山县交通运输局地方道路管理站 一种公路施工用钢筋截断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04300A1 (de) * 1978-02-01 1979-08-02 Adolf Runkel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bzw. roedeln von mindestens zwei staeben, stangen o.dgl.
CN1184521A (zh) * 1996-03-15 1998-06-10 株式会社神崎商会 钢筋捆扎机
EP0886020A1 (en) * 1997-06-18 1998-12-23 Max Co., Ltd. A wire twisting device for use in a reinforcement binding machine
EP2123849A1 (en) * 2008-05-19 2009-11-25 Max Co., Ltd. Reinforcing bar binding machine
CN102441625A (zh) * 2011-09-16 2012-05-09 陆福军 一种全自动钢筋捆扎机的切丝机构
CN102720366A (zh) * 2005-10-10 2012-10-10 泰玛蒂克有限公司 用于将物件绑扎到一起的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11059B2 (ja) 2004-01-09 2009-01-21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機、ワイヤリール及びワイヤリールの識別方法
JP4710438B2 (ja) 2005-07-01 2011-06-29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機
JP5309947B2 (ja) * 2008-12-12 2013-10-09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鉄筋結束機のワイヤ端部保持機構
TWI516415B (zh) 2008-12-12 2016-01-11 美克司股份有限公司 鐵筋捆紮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04300A1 (de) * 1978-02-01 1979-08-02 Adolf Runkel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bzw. roedeln von mindestens zwei staeben, stangen o.dgl.
CN1184521A (zh) * 1996-03-15 1998-06-10 株式会社神崎商会 钢筋捆扎机
EP0886020A1 (en) * 1997-06-18 1998-12-23 Max Co., Ltd. A wire twisting device for use in a reinforcement binding machine
CN102720366A (zh) * 2005-10-10 2012-10-10 泰玛蒂克有限公司 用于将物件绑扎到一起的设备
EP2123849A1 (en) * 2008-05-19 2009-11-25 Max Co., Ltd. Reinforcing bar binding machine
CN102441625A (zh) * 2011-09-16 2012-05-09 陆福军 一种全自动钢筋捆扎机的切丝机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3713A (zh) * 2016-08-09 2019-04-0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便携式工具机
CN109563713B (zh) * 2016-08-09 2022-06-07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便携式工具机
CN106592983A (zh) * 2016-12-02 2017-04-26 台州市新大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出丝导丝机构及钢筋捆扎机
CN106592983B (zh) * 2016-12-02 2019-03-01 台州市新大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出丝导丝机构及钢筋捆扎机
CN114555476A (zh) * 2019-10-11 2022-05-27 株式会社牧田 钢筋捆扎机
CN114555476B (zh) * 2019-10-11 2023-10-27 株式会社牧田 钢筋捆扎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89139B2 (en) 2020-06-23
RU2015131815A3 (zh) 2018-09-03
EP2980335B1 (en) 2018-11-07
CA2898722C (en) 2020-02-18
AU2015207910B2 (en) 2019-04-04
NZ750425A (en) 2023-01-27
TWI670198B (zh) 2019-09-01
EP3336281B1 (en) 2020-01-22
TWI684556B (zh) 2020-02-11
CA3065638A1 (en) 2016-01-31
TW201628923A (zh) 2016-08-16
DK2980335T3 (en) 2019-03-04
EP3656949A1 (en) 2020-05-27
AU2019204245B2 (en) 2021-09-09
RU2015131815A (ru) 2017-02-01
PL3336281T3 (pl) 2020-07-27
JP6417772B2 (ja) 2018-11-07
JP2016033320A (ja) 2016-03-10
CA3065638C (en) 2023-02-07
EP2980335A1 (en) 2016-02-03
AU2015207910A1 (en) 2016-02-18
TW201919950A (zh) 2019-06-01
LT2980335T (lt) 2018-12-27
US20160031576A1 (en) 2016-02-04
NZ710451A (en) 2019-05-31
LT3336281T (lt) 2020-04-10
EP3336281A1 (en) 2018-06-20
AU2019204245A1 (en) 2019-07-04
CA2898722A1 (en) 2016-01-31
RU2679079C2 (ru) 2019-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14150A (zh) 钢筋捆扎机
KR101666766B1 (ko) 철근 결속기
EP3336280B1 (en) Reinforcing bar binding machine
JP7275506B2 (ja) 結束機
JP6747485B2 (ja) 鉄筋結束機
JP2016210442A (ja) 鉄筋結束機
US11834210B2 (en) Binding machine
JP6819895B2 (ja) 鉄筋結束機
KR20030025030A (ko) 바인딩 스프링 커팅장치
JP2006026688A (ja) ばね製造機
KR20030022976A (ko) 결속기용 감지블럭의 작동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