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1241B - 顯示裝置製作方法及使用該方法製作的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製作方法及使用該方法製作的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1241B
TWI681241B TW107143511A TW107143511A TWI681241B TW I681241 B TWI681241 B TW I681241B TW 107143511 A TW107143511 A TW 107143511A TW 107143511 A TW107143511 A TW 107143511A TW I681241 B TWI681241 B TW I6812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aser melting
display area
display
melting mar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3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2466A (zh
Inventor
甘政祐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435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81241B/zh
Priority to CN201910084634.2A priority patent/CN109581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12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124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2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246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51Manufacturing of individual cells out of a plurality of cells, e.g. by dic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顯示裝置製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驟:以雷射光照射第一母基板的複數個第一顯示區的外圍而形成第一雷射熔融痕,第一雷射熔融痕具有複數個第一圍繞部分別環繞第一顯示區的外圍;切割第一母基板以得到複數個第一基板,使各第一基板具有對應的第一顯示區,在各第一基板中,第一圍繞部介於第一顯示區與第一基板的邊緣之間。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製作方法及使用該方法製作的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製作方法及使用該方法的顯示裝置;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切割基板製程的顯示裝置製作方法及使用該方法製作的顯示裝置。
顯示裝置廣泛運用於各種不同的產品,例如電視、筆記型電腦、手機等。基板切割是顯示裝置製程中重要的一環。習知的基板切割通常為機械式切割方式,這樣的方式對於基板的強度逐漸不能符合產品需求。因此,現有的顯示裝置仍有待改善。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及顯示裝置製作方法,可改善基板的強度。
顯示裝置製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驟:以雷射光照射第一母基板的複數個第一顯示區的外圍而形成第一雷射熔融痕,第一雷射熔融痕具有複數個第一圍繞部分別環繞第一顯示區的外圍;切割第一母基板以得到複數個第一基板,使各第一基板具有對應的第一顯示區,在各第一基板中, 第一圍繞部介於第一顯示區與第一基板的邊緣之間。
顯示裝置包含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具有第一雷射熔融痕,第一雷射熔融痕具有環繞第一顯示區外圍之第一圍繞部,第一圍繞部介於第一顯示區與第一基板的邊緣之間。第二基板係設置該第一基板上。藉由雷射熔融痕形成保護以改善基板的強度。
1‧‧‧顯示裝置
10‧‧‧第一母基板
11‧‧‧照射位置
11A‧‧‧封閉路徑
11B‧‧‧連接路徑
12‧‧‧第一雷射熔融痕
12A‧‧‧第一圍繞部
12B‧‧‧第一延伸部
13‧‧‧切割位置
14‧‧‧細紋
15‧‧‧分隔處
20‧‧‧第二母基板
22‧‧‧第二雷射熔融痕
22A‧‧‧第二圍繞部
22B‧‧‧第二延伸部
23‧‧‧切割位置
50‧‧‧雷射裝置
52‧‧‧雷射光
100‧‧‧第一基板
102‧‧‧邊緣
200‧‧‧第二基板
202‧‧‧邊緣
300‧‧‧液晶層
400‧‧‧框膠
501‧‧‧導電膜
502‧‧‧導電膜
600‧‧‧積體電路
700‧‧‧弧狀基板
d1‧‧‧第一距離
d2‧‧‧第二距離
d3‧‧‧第三距離
d4‧‧‧第四距離
d5‧‧‧第五距離
A1‧‧‧第一顯示區
A2‧‧‧第二顯示區
B1‧‧‧第一非顯示區
B2‧‧‧第二非顯示區
C‧‧‧線路區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S10,S10-1,S10-2,S10-3‧‧‧步驟
S20,S30,S32‧‧‧步驟
S40,S50,S60‧‧‧步驟
圖1為本發明顯示裝置製作方法之一實施例流程圖。
圖2A-1,圖2A-2,圖2B-1,圖2B-2以及圖2C為得到第一基板的示意圖。
圖2D為第一基板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顯示裝置製作方法之另一實施例流程圖。
圖4A至圖4B為得到第二基板的示意圖。
圖5為顯示面板的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6為顯示裝置製作方法之另一實施例流程圖。
圖7為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示意圖。
圖8為顯示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9為顯示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圖10為顯示裝置製作方法之另一實施例流程圖。
圖11為顯示裝置製作方法之另一實施例流程圖。
圖12A及圖12B為彎曲顯示面板的一實施示意圖。
圖13A及圖13B為彎曲顯示面板的另一實施示意圖。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顯示裝置製作方法請參考圖1。圖1為本發明顯示裝置製作方法之一實施例流程圖。如圖1所示,顯示裝置製作方法包含形成雷射熔融痕及切割第一母基板之階段。在步驟S10,以雷射光照射第一母基板複數個第一顯示區的外圍而形成第一雷射熔融痕,第一雷射熔融痕具有複數個第一圍繞部分別環繞各第一顯示區的外圍。
請參考圖2A-1。圖2A-1繪示第一母基板10的俯視圖。如圖2A-1所示,第一母基板10具有複數個第一顯示區A1。第一母基板10例如為玻璃材質。在第一母基板10具有照射位置11及切割位置13。所述照射位置11是指供雷射光照射的預定路徑,而切割位置13是指供切斷裝置(例如刀輪)切割的預定路徑。如圖2A-1所示,照射位置11位於第一母基板10各第一顯示區A1的外圍。
具體而言,切割位置13位於各第一顯示區A1之間,用以將第一母基板10上的不同的第一顯示區A1分開。以圖2A-1為例,對於2x2排列的第一顯示區A1,切割位置13沿不同方向(例如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通過兩第一顯示區A1之間的分隔處15。就切割位置13和照射位置11而言,照射位置11環繞每一第一顯示區A1的部分分別形成封閉路徑11A,除此之外,照射位置11還可包含延伸至不同封閉路徑11A的連接路徑11B。
請參考圖2A-1和圖2A-2。圖2A-2為第一顯示區A1與照射位置11的放大示意圖。為說明方便,在圖2A-2中僅示出第一顯示區A1與照射位置11,而省略其他結構特徵。如圖2A-2所示,照射位置11包含封閉路徑11A和連接路徑11B。線段(11ah,11ai,11aj,11ak)構成封閉路徑11A,自封閉路徑11A向外延伸出去的部分為連接路徑11B。以圖2A-1左上角的第一顯示區A1為例,照射位置11環繞左上角的第一顯示區A1,並 且沿第一方向D1通過分隔處15延伸至右上角的第一顯示區A1,以及沿第二方向D2跨過分隔處15延伸至左下角的第一顯示區A1。
整體而言,照射位置11的封閉路徑11A和連接路徑11B共同構成矩形網格分布。如圖2A-1所示,切割位置13係位於不同封閉路徑11A之間,並且分別沿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橫跨通過分隔處15的連接路徑11B,而形成切割位置13與連接路徑11B交錯。切割位置13橫跨第一母基板10,將第一母基板10分為多個區域,每一區域對應一個第一顯示區A1。
圖2B-1繪示第一母基板10以雷射光照射後的俯視圖。如圖2B-1所示,以雷射光52環繞照射第一母基板10複數個第一顯示區A1的外圍。舉例而言,雷射裝置50產生雷射光52,並朝第一方向D1以及與不同於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移動,沿著圖2A-1中的照射位置11對第一母基板10加熱而形成第一雷射熔融痕12。於一實施例,雷射光52具有波長範圍介於157nm至360nm。
具體而言,第一雷射熔融痕12可包含複數個第一圍繞部12A和複數個第一延伸部12B。如圖2B-1所示,複數個第一圍繞部12A分別環繞第一顯示區A1的外圍,此外,第一雷射熔融痕12還包含延伸至不同第一圍繞部12A的第一延伸部12B。參考圖2A-2和圖2B-1,第一圍繞部12A對應前述封閉路徑11A的位置,而第一延伸部12B對應前述連接路徑11B的位置。請參考圖2B-2。為方便理解,圖2B-2中以不同粗細的線寬將第一圍繞部12A和第一延伸部12B的範圍加以區分。如圖2B-2所示,環繞第一顯示區A1外圍的粗線為第一圍繞部12A,而自第一圍繞部12A向外延伸出去的細線為第一延伸部12B。藉由第一圍繞部12A可提供保護第一母基板10的效果,避免於後續切割步驟中得到不良的製品。需補充的是, 藉由形成前述第一延伸部12B可提供雷射照射操作的流暢度,有助於在基板上連續地形成第一雷射熔融痕,但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選擇不預留連接路徑11B,故雷射光照射後僅有環繞第一顯示區A1外圍的第一圍繞部12A。
回到圖1,在步驟S20,切割第一母基板以得到複數個第一基板,使各第一基板具有對應的第一顯示區,在各第一基板中,第一圍繞部介於第一顯示區與第一基板的邊緣之間。圖2C係繪示多個第一基板100。沿著圖2B-1中的切割位置13切割第一母基板10。參考圖2B-1與圖2C,切割後沿原切割位置13形成為第一基板100的邊緣102。第一基板100的邊緣102位於原照射位置11(見圖2A-1)的外圍。如圖2C所示,切割後得到多個第一基板100。各第一基板100具有對應的第一顯示區A1。在各第一基板100中,第一圍繞部12A介於第一顯示區A1與第一基板100的邊緣102之間。
整體而言,在顯示裝置製作過程中,利用雷射光於第一顯示區外圍照射所形成的第一雷射熔融痕可對第一顯示區形成保護。舉例而言,請參考圖2D。圖2D為對應圖2C之第一基板100於框R處的局部放大圖。如圖2D所示,第一雷射熔融痕12位於第一非顯示區B1,且介於第一顯示區A1與第一基板100的邊緣102之間。第一基板100的邊緣102可能隨切割而產生沿切割位置分布的細紋14。藉由第一雷射熔融痕12可限制細紋14朝第一顯示區A1伸展,避免切割產生的細紋14影響第一基板的整體強度。換言之,雷射光照射形成第一雷射熔融痕12亦有提供第一基板100強度改善的效果。
圖3為顯示裝置製作方法之另一實施例流程圖。如圖3所示,除前述步驟S10及步驟S20,顯示裝置製作方法包含切割第二母基板及 形成顯示面板之階段。第二母基板具有複數個第二顯示區。在步驟S30,切割第二母基板以得到複數個第二基板,使各第二基板具有對應的第二顯示區。
請參考圖4A及圖4B。圖4A係繪示第二母基板20的俯視圖。圖4B係繪示多個第二基板200。如圖4A所示,第二母基板20具有複數個第二顯示區A2。第二母基板20例如為玻璃材質。在第二母基板20具有切割位置23。如圖4A所示,切割位置23位於第二母基板20各第二顯示區A2的外圍。切割位置23橫跨第二母基板20,將第二母基板20分為多個區域,每一區域對應一個第二顯示區A2。沿著圖4A中的切割位置23切割第二母基板20。如圖4B所示,切割後得到多個第二基板200,且每一第二基板200具有對應的一個第二顯示區A2。
回到圖3,在步驟S40,以框膠組裝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而形成顯示面板。例如,選取切割後的一個第一基板及一個第二基板組裝形成顯示面板。圖5為顯示面板的一實施例示意圖。如圖5所示,顯示裝置1包含第一基板100及設置於第一基板100上的第二基板200。顯示裝置1可具有第一顯示區A1及第一非顯示區B1。參考圖2C與圖5,第一基板100具有第一雷射熔融痕12,且第一雷射熔融痕12位於第一非顯示區B1。進一步而言,第一雷射熔融痕12具有環繞第一顯示區A1外圍之第一圍繞部12A,第一圍繞部12A介於第一顯示區A1與第一基板100的邊緣102之間。於一實施例中,可考量第一基板100較需要結構補強,而僅在第一基板100具有雷射熔融痕,然不限於此,亦可於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皆具有雷射熔融痕。於一實施例,第一基板100為薄膜電晶體基板與彩色濾光片基板其中之一,第二基板200為薄膜電晶體基板與彩色濾光片基板其中之另一,但不限於此。另外,圖5中,第一雷射熔融痕12形成於第一基板 100的頂面,然不限於此,亦可形成於第一基板100的底面或第一基板100的內部,可視需求調整。
另外,對於採用框膠組裝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而形成顯示面板的顯示裝置,第一雷射熔融痕係位於框膠的外圍。以圖5為例,顯示裝置1包含第一基板100及第二基板200。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之間夾有液晶層300。液晶層300外側設有框膠400。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朝液晶層300的一面設有導電膜501與502。如圖5所示,在平行第一基板的投影平面上,框膠400介於第一顯示區A1與第一雷射熔融痕12的第一圍繞部12A之間,而第一雷射熔融痕12的第一圍繞部12A介於框膠400與第一基板100的邊緣102之間。
此外,如圖5所示,在平行第一基板100的投影平面上,框膠400與第一雷射熔融痕12的第一圍繞部12A之間具有第一距離d1,定義為框膠400相反於第一顯示區A1一側的邊緣到第一圍繞部12A接近第一顯示區A1一側的邊緣之長度。第一雷射熔融痕12的第一圍繞部12A與第一基板100的邊緣102之間具有第二距離d2,定義為第一基板100的邊緣102到第一圍繞部12A相反於第一顯示區A1一側的邊緣之長度。於一實施例,框膠400與第一雷射熔融痕12的第一圍繞部12A的最短距離係介於10um到100um,亦即,第一距離d1的範圍介於10um到100um。第一基板100的邊緣102與第一雷射熔融痕12的第一圍繞部12A的最短距離係介於10um到150um,亦即,第二距離d2的範圍介於10um到150um。
應理解,雷射熔融痕在基板上形成為寬度很窄的細線,在本文實施方式所述各圖中,為方便說明雷射熔融痕與框膠和基板邊緣的距離關係而凸顯雷射熔融痕,其尺寸並未按真實比例繪示。
圖6為顯示裝置製作方法之另一實施例流程圖。如圖6所 示,顯示裝置製作方法包含母基板組裝、雷射照射第一母基板與第二母基板、切割第一母基板與第二母基板之階段。如圖6所示,不同之處在於,在步驟S10-1,於雷射照射與切割第一母基板和第二母基板之前,將兩個母基板對組,使第一母基板的第一顯示區分別與第二母基板的第二顯示區相對應,即每一第一顯示區對應一個第二顯示區。於一實施例中,係可透過框膠將兩個母基板對組,使在切割第一母基板和第二母基板之後,達到透過框膠組裝一第一基板與一第二基板而形成一顯示面板。
在步驟S10-2與步驟S10-3為雷射照射階段,其中步驟S10-2為雷射光照射第一母基板形成第一雷射熔融痕的過程,內容已如前述。在步驟S10-3,於第二母基板形成第二雷射熔融痕。第二雷射熔融痕的形成過程可參考圖2A-1及圖2B-1。具體而言,以另一雷射光照射第二母基板中各第二顯示區的外圍而形成第二雷射熔融痕,第二雷射熔融痕具有複數個第二圍繞部分別環繞各第二顯示區的外圍。於一實施例,在第一母基板及第二母基板可採用不同的雷射裝置以分別於兩個母基板上形成第一雷射熔融痕和第二雷射熔融痕。於另一實施例,可採用單一的雷射裝置,藉由調整焦距以分別於兩個母基板上形成第一雷射熔融痕和第二雷射熔融痕。
在步驟S20與步驟S32為切割階段,其中步驟S20為切割第一母基板以得到第一基板的過程,內容已如前述。接著在步驟S32,切割第二母基板以得到第二基板,在各第二基板中,第二圍繞部介於第二顯示區與第二基板的邊緣之間。切割第二母基板的過程可參考圖2B-1及圖2C。切割後得到多個第二基板。
圖7為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的示意圖。於對組後的第一母基板和第二母基板上分別形成第一雷射熔融痕和第二雷射熔融痕。如圖7所示,第一基板100具有對應環繞第一顯示區A1外圍之第一雷射熔 融痕12,第一雷射熔融痕12具有環繞第一顯示區A1外圍的第一圍繞部12A。另一方面,第二基板200具有對應環繞第二顯示區A2外圍之第二雷射熔融痕22,第二雷射熔融痕22具有環繞第二顯示區A2外圍的第二圍繞部22A。可選地,第二雷射熔融痕22包含自第二圍繞部22A向外延伸出的第二延伸部22B。第二延伸部22B可提供雷射照射操作的流暢度,有助於在基板上連續地形成第二雷射熔融痕。藉由第二雷射熔融痕22可避免切割產生的細紋影響第二基板的整體強度。換言之,雷射光照射形成第二雷射熔融痕22亦有提供第二基板200強度改善的效果。
圖8為顯示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如圖8所示,顯示裝置1包含第一基板100及設置於第一基板100上的第二基板200。顯示裝置1具有第一顯示區A1、第一非顯示區B1、第二顯示區A2以及第二非顯示區B2。第一顯示區A1與第二顯示區A2相對應,並且,於平行第一基板的投影平面上,第一顯示區A1與第二顯示區A2的範圍重疊。另外,第一非顯示區B1與第二非顯示區B2相對應,且於平行第一基板的投影平面上,第一非顯示區B1與第二非顯示區B2的範圍至少部分重疊。在圖8的實施例,於平行第一基板的投影平面上,第一非顯示區B1與第二非顯示區B2的範圍重疊。如圖8所示,第一雷射熔融痕12位於第一非顯示區B1,第二雷射熔融痕22位於第二非顯示區B2。進一步而言,第一雷射熔融痕12的第一圍繞部12A環繞第一顯示區A1的外圍,第二雷射熔融痕22的第二圍繞部22A環繞第二顯示區A2的外圍。
另外,對於採用框膠400組裝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而形成顯示面板的顯示裝置1,第一雷射熔融痕12及第二雷射熔融痕22係位於框膠400的外圍。以圖8為例,顯示裝置1包含第一基板100及第二基板200。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之間夾有液晶層300。液晶層300 外側設有框膠400。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朝液晶層300的一面可設有導電膜501與502。如圖8所示,對於第一雷射熔融痕12,在平行第一基板100的投影平面上,框膠400介於第一顯示區A1與第一雷射熔融痕12的第一圍繞部12A之間,而第一雷射熔融痕12的第一圍繞部12A介於框膠400與第一基板100的邊緣102之間。對於第二雷射熔融痕22,在平行第二基板200的投影平面上,框膠400介於第二顯示區A2與第二雷射熔融痕22的第二圍繞部22A之間,而第二雷射熔融痕22的第二圍繞部22A介於框膠400與第二基板200的邊緣202之間。
此外,如圖8所示,在平行第二基板200的投影平面上,框膠400與第二雷射熔融痕22的第二圍繞部22A之間具有第三距離d3,定義為框膠400相反於第二顯示區A2一側的邊緣到第二圍繞部22A接近第二顯示區A2一側的邊緣之長度。第二雷射熔融痕22的第二圍繞部22A與第二基板200的邊緣202之間具有第四距離d4,定義為第二基板200的邊緣到第二圍繞部22A相反於第二顯示區A2一側的邊緣之長度。於一實施例,框膠400與第二雷射熔融痕22的第二圍繞部22A的最短距離係介於10um到100um,亦即,第三距離d3的範圍介於10um到100um。第二基板200的邊緣202與第二雷射熔融痕22的第二圍繞部22A的最短距離係介於10um到150um,亦即,第四距離d4的範圍介於10um到150um。
另外,每一第一基板可具有線路區用以電性連接對應的第一顯示區。圖9為顯示裝置1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如圖9所示,第一基板100的一側具有線路區C。第一基板100具有線路區C以電性連接對應的第一顯示區A1,舉例來說,設置於線路區C的線路與第一顯示區A1的線路彼此電性連接,線路區C也可具有積體電路600電性連接第一顯示區A1的線路。線路區C與第一雷射熔融痕12位於第一非顯示區B1。在平行第 一基板100的投影平面上,線路區C係位於第一顯示區A1與第一雷射熔融痕12的第一圍繞部12A之間。此外,如圖9所示,在平行第一基板100的投影平面上,線路區C與第一雷射熔融痕12的第一圍繞部12A之間具有第五距離d5,定義為線路區C相反於第一顯示區A1一側的邊緣到第一圍繞部12A接近第一顯示區A1一側的邊緣之長度。於一實施例中,線路區C中最靠近第一雷射熔融痕12之第一圍繞部12A之線路的最外側,可被視為線路區C相反於第一顯示區A1一側的邊緣。於一實施例,線路區C與第一雷射熔融痕12之的第一圍繞部12A的最短距離係介於20um到250um,亦即,第五距離d5的範圍介於20um到250um。
圖10為顯示裝置製作方法之另一實施例流程圖。如圖10所示,顯示裝置製作方法包含雷射照射與切割第一母基板、切割第二母基板、形成顯示面板之階段,對應於步驟S10~S40已如前述。此外,顯示裝置製作方法還包含彎曲顯示面板及疊合於弧狀基板之階段。在步驟S50,彎曲顯示面板。接著在步驟S60,疊合顯示面板至弧狀基板上並固定顯示面板於弧狀基板。
彎曲顯示面板除前述方式外,還可運用於將基板先對組再切割的流程中。請參考圖11。圖11為顯示裝置製作方法之另一實施例流程圖。如圖11所示,顯示裝置製作方法包含母基板組裝、雷射照射與切割第一母基板、切割第二母基板,對應於步驟S10-1、S10-2、S20、S30,其內容已如前述。於切割第一母基板和第二母基板之後得到顯示面板,接著彎曲顯示面板(步驟S50),然後疊合顯示面板至弧狀基板上並固定顯示面板於弧狀基板(步驟S60)。
圖12A及圖12B為彎曲顯示面板的一實施示意圖。如圖12A所示,框膠400組裝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而形成顯示面板後,將 顯示面板彎曲並將彎曲後的顯示面板疊合於弧狀基板700上。在圖12A及圖12B的例子中,第一基板100例如為彩色濾光片基板,第二基板200例如為薄膜電晶體基板。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彎曲呈凹向下的形式。如圖12B所示,顯示面板設置於弧狀基板700上,並固定於弧狀基板700,以維持顯示面板的曲率。藉由於第一基板形成第一雷射熔融痕的設計,可提高抗壓及抗張能力,當顯示裝置在彎曲變形時,可避免產生破裂的情形。
圖13A及圖13B為彎曲顯示面板的另一實施示意圖。如圖13A所示,框膠400組裝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而形成顯示面板後,將顯示面板彎曲並將彎曲後的顯示面板疊合於弧狀基板700上。在圖13A及圖13B的例子中,第一基板100例如為薄膜電晶體基板,第二基板200例如為彩色濾光片基板。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彎曲呈凹向上的形式。如圖13B所示,顯示面板設置於弧狀基板700上,並固定於弧狀基板700,以維持顯示面板的曲率。藉由於第一基板形成第一雷射熔融痕的設計,可提高抗壓及抗張能力,當顯示裝置在彎曲變形時,可避免產生破裂的情形。
本發明已由上述相關實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實施例僅為實施本發明之範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之實施例並未限制本發明之範圍。相反地,包含於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圍之修改及均等設置均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
S10,S20‧‧‧步驟

Claims (17)

  1. 一種顯示裝置製作方法,包含:以一雷射光照射一第一母基板的複數個第一顯示區的外圍而形成一第一雷射熔融痕,該第一雷射熔融痕具有複數個第一圍繞部分別環繞該些第一顯示區的外圍;切割該第一母基板以得到複數個第一基板,使各該第一基板具有對應的該第一顯示區,在各該第一基板中,該第一圍繞部介於該第一顯示區與該第一基板的邊緣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更包含一第二母基板具有複數個第二顯示區,切割該第二母基板以得到複數個第二基板,使各該第二基板具有對應的該第二顯示區。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方法,其中在切割該第二母基板之前更包含以另一雷射光照射該第二母基板的各該第二顯示區的外圍而形成一第二雷射熔融痕,該第二雷射熔融痕具有複數個第二圍繞部分別環繞該些第二顯示區的外圍,使在切割該第二母基板之後,在各該第二基板中,該第二圍繞部介於該第二顯示區與該第二基板的邊緣之間。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在以該雷射光照射該第一母基板之前,對組該第一母基板與一第二母基板,使該第一母基板的該些第一顯示區分別與該第二母基板的複數個第二顯示區相對應。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方法,其中以一框膠組裝該些第一基板的一者與該些第二基板的一者而形成一顯示面板,在平行該第一基板的一投影平面上, 該框膠介於該第一顯示區與該第一雷射熔融痕的該第一圍繞部之間,該第一雷射熔融痕的該第一圍繞部介於該框膠與該第一基板的邊緣之間。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方法,其中在平行該第一基板的該投影平面上,該框膠與該第一雷射熔融痕的該第一圍繞部的最短距離係介於10到100um,該第一基板的邊緣與該第一雷射熔融痕的該第一圍繞部的最短距離係介於10到150um。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各該第一基板具有一線路區以電性連接對應的該第一顯示區,在平行該第一基板的一投影平面上,該線路區係位於該第一顯示區與該第一雷射熔融痕的該第一圍繞部之間。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其中在平行該第一基板的該投影平面上,該線路區與該第一雷射熔融痕之該第一圍繞部的最短距離係介於20到250um。
  9. 如請求項2所述之方法,更包含:以一框膠組裝該些第一基板的一者與該些第二基板的一者而形成一顯示面板:彎曲該顯示面板;以及疊合該顯示面板至一弧狀基板上並固定該顯示面板於該弧狀基板。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雷射光具有波長範圍介於157nm至360nm。
  11.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顯示區,以及該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雷射熔融痕,該第一雷射熔融痕具有環繞該第一顯示區外圍之一第一圍繞部,該 第一圍繞部介於該第一顯示區與該第一基板的邊緣之間;以及一第二基板,設置於該第一基板上。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二顯示區,該第一顯示區與該第二顯示區相對應,該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二雷射熔融痕,該第二雷射熔融痕具有環繞該第二顯示區外圍之一第二圍繞部,該第二圍繞部介於該第二顯示區與該第二基板的邊緣之間。
  13.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含一框膠,該框膠組裝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而形成一顯示面板,在平行該第一基板的一投影平面上,該框膠介於該第一顯示區與該第一雷射熔融痕的該第一圍繞部之間,該第一雷射熔融痕的該第一圍繞部介於該框膠與該第一基板的邊緣之間。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在平行該第一基板的該投影平面上,該框膠與該第一雷射熔融痕的該第一圍繞部的最短距離係介於10到100um,該第一基板的邊緣與該第一雷射熔融痕之該第一圍繞部的最短距離係介於10到150um。
  15.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基板具有一線路區電性連接該第一顯示區,在平行該第一基板的一投影平面上,該線路區係位於該第一顯示區與該第一雷射熔融痕的該第一圍繞部之間。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在平行該第一基板的該投影平面上,該線路區與該第一雷射熔融痕的該第一圍繞部的最短距離係介於20到250um。
  17.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顯示裝置,更包含一框膠及一弧狀基板,該框膠組裝 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而形成一顯示面板,該顯示面板疊合於該弧狀基板上並固定於該弧狀基板上。
TW107143511A 2018-12-04 2018-12-04 顯示裝置製作方法及使用該方法製作的顯示裝置 TWI6812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3511A TWI681241B (zh) 2018-12-04 2018-12-04 顯示裝置製作方法及使用該方法製作的顯示裝置
CN201910084634.2A CN109581717A (zh) 2018-12-04 2019-01-29 显示装置制作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作的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3511A TWI681241B (zh) 2018-12-04 2018-12-04 顯示裝置製作方法及使用該方法製作的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1241B true TWI681241B (zh) 2020-01-01
TW202022466A TW202022466A (zh) 2020-06-16

Family

ID=65918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3511A TWI681241B (zh) 2018-12-04 2018-12-04 顯示裝置製作方法及使用該方法製作的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81717A (zh)
TW (1) TWI6812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7364A (zh) * 2019-12-13 2021-06-18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70046A1 (en) * 2003-09-10 2006-06-14 Hamamatsu Photonics K. K.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cutting method
EP2258512B1 (en) * 2009-06-04 2012-08-22 Corelase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cing a substrate using laser focussed inside the substrate for creating a weakened cutting line
TWI378904B (zh) * 2004-07-30 2012-12-11 Mitsuboshi Diamond Ind Co Ltdl
WO2013094059A1 (ja) * 2011-12-22 2013-06-27 三星ダイヤモ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脆性材料基板の割断方法
TWI481574B (zh) * 2013-01-17 2015-04-21 Taiwan Mitsuboshi Diamond Ind Co Ltd 用於一強化玻璃基板之加工方法及切割設備
TW201532988A (zh) * 2014-02-20 2015-09-01 康寧公司 在撓性薄玻璃中切割多個半徑的方法和設備
TW201829109A (zh) * 2017-01-17 2018-08-16 日商迪思科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處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55934B (en) * 1998-12-04 2006-06-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 substrat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apable of being cut by using a laser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3664131A3 (en) * 2002-03-12 2020-08-19 Hamamatsu Photonics K. K. Substrate dividing method
JP2005268752A (ja) * 2004-02-19 2005-09-29 Canon Inc レーザ割断方法、被割断部材および半導体素子チップ
EP1747867A1 (en) * 2004-05-20 2007-01-31 Mitsuboshi Diamond Industrial Co., Ltd. Motherboard cutting method, motherboard scribing apparatus,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KR101192780B1 (ko) * 2005-12-12 2012-10-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리페어 방법
KR100972512B1 (ko) * 2005-12-29 2010-07-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패널의 절단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패널의제조방법
KR20070097189A (ko) * 2006-03-28 2007-10-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판 절단 방법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기판 절단 장치
US20080124558A1 (en) * 2006-08-18 2008-05-29 Heather Debra Boek Boro-silicate glass frits for hermetic sealing of light emitting device displays
WO2009047990A1 (ja) * 2007-10-11 2009-04-16 Mitsuboshi Diamond Industrial Co., Ltd. 脆性材料基板、および、脆性材料基板のレーザスクライブ方法、レーザスクライブ装置
KR101650076B1 (ko) * 2014-06-10 2016-08-22 한국미쯔보시다이아몬드공업(주) 취성 재료 기판의 가공방법
CN107910296B (zh) * 2017-12-08 2021-02-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母板及其切割方法、柔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8448011B (zh) * 2018-05-14 2020-10-2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母板及其显示屏、显示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70046A1 (en) * 2003-09-10 2006-06-14 Hamamatsu Photonics K. K.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cutting method
TWI378904B (zh) * 2004-07-30 2012-12-11 Mitsuboshi Diamond Ind Co Ltdl
EP2258512B1 (en) * 2009-06-04 2012-08-22 Corelase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cing a substrate using laser focussed inside the substrate for creating a weakened cutting line
WO2013094059A1 (ja) * 2011-12-22 2013-06-27 三星ダイヤモ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脆性材料基板の割断方法
TWI481574B (zh) * 2013-01-17 2015-04-21 Taiwan Mitsuboshi Diamond Ind Co Ltd 用於一強化玻璃基板之加工方法及切割設備
TW201532988A (zh) * 2014-02-20 2015-09-01 康寧公司 在撓性薄玻璃中切割多個半徑的方法和設備
TW201829109A (zh) * 2017-01-17 2018-08-16 日商迪思科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處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1717A (zh) 2019-04-05
TW202022466A (zh) 202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03204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170222181A1 (en) Display device
JP5527650B2 (ja) 表示装置
JP2010072380A (ja) 表示装置
TWI472855B (zh) 顯示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TWI521286B (zh) 薄化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CN104064687B (zh) 显示面板
CN106057817B (zh) 显示装置和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JP548104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180109012A (ko)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TWI681241B (zh) 顯示裝置製作方法及使用該方法製作的顯示裝置
WO2017170099A1 (ja) 液晶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KR101937771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2003177A (ja) 保護板一体型液晶表示パネル
JP558356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172626A (ja)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気光学装置
WO2017181950A1 (zh) 显示面板母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JP4039396B2 (ja)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複数の基板の分断方法
JP531744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141199A5 (zh)
WO2009090931A1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9148478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KR101737563B1 (ko) 표시 장치, 그 제조 방법 및 표시판
JP4368774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I570909B (zh) 有機發光顯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