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4455B - 曲面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曲面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4455B
TWI674455B TW105139467A TW105139467A TWI674455B TW I674455 B TWI674455 B TW I674455B TW 105139467 A TW105139467 A TW 105139467A TW 105139467 A TW105139467 A TW 105139467A TW I674455 B TWI674455 B TW I67445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d
curved portion
display device
neutral plan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9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3608A (zh
Inventor
李俊宰
申明兒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3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3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44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445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5Flexible substrates, e.g. plastics, organic fil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1Encapsulations multilayered coatings having a repetitive structure, e.g. having multiple organic-inorganic bi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種曲面顯示裝置,具有包括用於實現輸入影像的元件的複數層,且具有:一中性面;一第一區域,位在該中性面的上側及下側的其中一者,且具有壓應力作用於其上;以及一第二區域,位在該中性面的該上側及該下側的另一者,且具有張應力作用於其上,該曲面顯示裝置包括:至少一第一彎曲部;以及至少一第二彎曲部,彎向不同於該第一彎曲部彎曲的方向的方向,其中,該第一彎曲部與該第二彎曲部的厚度不同,且該第一彎曲部與該第二彎曲部的該中性面的位置不同。

Description

曲面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曲面顯示裝置,具有一第一彎曲部及一第二彎曲部,彎向不同方向。
減少重量及體積、解決陰極射線管(CRT)之缺點的各種顯示裝置已經被開發出來,這些顯示裝置包括:液晶顯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裝置、場發射顯示(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裝置、電漿顯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PDP)裝置、有機發光顯示(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裝置等。
具有厚度薄且重量輕之優點的顯示裝置通常被使用在行動通信終端或可攜式資訊處理裝置,尤其是,可攜式或行動裝置對更輕薄且低耗功率之顯示面板的需求一直成長,這些顯示裝置被應用在各種領域,例如:電視、車輛用顯示器、穿戴式裝置等、以及行動裝置,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顯示裝置需要在結構上以各種方式變形,以應用於各種領域。
最近,曲面顯示裝置已經被商業化,例如,包含塑膠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的曲面顯示裝置可以複製一輸入影像在一顯示面板的顯示區域上。該塑膠有機發光二極體可被形成在一可彎曲塑膠基板上。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可以實現具有在可攜式性及耐久性方面的各種設計及優點。
圖1係說明顯示裝置之示例的視圖,請參考圖1,顯示裝置可以向前方彎曲(亦即向內彎曲)或向後方(亦即向外彎曲)彎曲。當曲面顯示裝置彎曲時,應力作用在該顯示裝置上方。在這種情況下,當施加等於或大於破壞強度 的應力時,形成在該顯示裝置內的元件可能破裂等。因此,為了增加該顯示裝置的可信賴性及產率,需要一種穩定地彎曲該顯示裝置的方法。
本發明是要提供一種曲面顯示裝置,具有在不同方向上的彎曲部,其在相關技術中難以製造。
一種曲面顯示裝置,具有包括用於實現輸入影像的元件的複數層,且具有:一中性面;一第一區域,位在該中性面的上側及下側的其中一者,且具有壓應力作用於其上;以及一第二區域,位在該中性面的該上側及該下側的另一者,且具有張應力作用於其上,該曲面顯示裝置包括:至少一第一彎曲部;以及至少一第二彎曲部,彎向不同於該第一彎曲部彎曲的方向的方向,其中,該第一彎曲部與該第二彎曲部的厚度不同,且該第一彎曲部與該第二彎曲部的該中性面的位置不同。
100‧‧‧曲面顯示裝置
BA1‧‧‧第一彎曲部
BA2‧‧‧第二彎曲部
t1‧‧‧厚度
t2‧‧‧厚度
t3‧‧‧厚度
NP‧‧‧中性面
NP1‧‧‧第一中性面
NP2‧‧‧第二中性面
NP3‧‧‧第三中性面
CS‧‧‧壓應力
TS‧‧‧張應力
TL‧‧‧目標層
POL‧‧‧光學膜
BAF‧‧‧阻障膜
PASSI‧‧‧鈍化層
PAS1‧‧‧第一無機膜
PAS2‧‧‧第二無機膜
PCL‧‧‧有機膜
DPL‧‧‧顯示元件層
SUB‧‧‧基板
BP‧‧‧背板
ADL‧‧‧附加層
包含在本說明書中以提供對本發明進一步了解以及併入且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的附圖係用以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以及配合發明說明作為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在圖式中:圖1係說明顯示裝置之示例的視圖;圖2係示意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曲面顯示裝置的立體圖;圖3及圖4係比較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曲面顯示裝置的特徵的視圖;圖5係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曲面顯示裝置的堆疊結構的示例的剖面圖;圖6至圖8係說明控制中性面的實驗例的視圖;圖9係示意說明彎曲的曲面顯示裝置的形狀與厚度之間的關係的視圖;以及圖10至圖14係說明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視圖。
現將詳細地參考本發明實施例,其範例說明在附圖中。只要有可能,全部圖式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將使用相同的參考編號。然而,要注意的是, 若確定習知技術的詳細描述會誤導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話,則習知技術的詳細描述將予以省略。在描述幾個實施例中,相同的元件將代表性地描述在前面實施例中,在其他實施例中則予以省略。
要了解的是,雖然詞彙「第一」、「第二」等可用以描述不同的元件,但是這些元件不應該侷限於這些詞彙,這些詞彙僅僅用於元件之間的區分。
根據本發明之一顯示裝置可以實現在液晶顯示(LCD)裝置、場發射顯示(FED)裝置、電漿顯示面板(PDP)裝置、有機發光顯示(OLED)裝置、電泳顯示(Electrophoresis Display,EPD)裝置、量子點顯示(Quantum Dot Display,QDD)裝置等。以下,為說明目的,所述顯示裝置包括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裝置的情況將作為範例予以描述。
以下,根據本發明的曲面顯示裝置100將參考圖2至圖4予以說明。圖2係示意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曲面顯示裝置的立體圖,圖3及圖4係比較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曲面顯示裝置的特徵的視圖。
參考圖2,根據本發明的曲面顯示裝置100包括:至少一第一彎曲部BA1以及至少一第二彎曲部BA2。一彎曲部係指彎曲朝向一特定方向而具有一彎曲形狀的區域,第一彎曲部BA1以及第二彎曲部BA2是彎曲朝向不同方向。以下,為說明目的,該曲面顯示裝置朝向前面方向彎曲的彎曲部定義為第一彎曲部BA1,且該曲面顯示裝置朝向後面方向彎曲的彎曲部定義為第二彎曲部BA2,曲面顯示裝置100的前面方向是指發射光以顯示一輸入影像的方向。另外,在以下說明中,「上方」是指一特定物體的前面方向,且「下方」是指一特定物體的後面方向。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當曲面顯示裝置100彎曲時,藉由曲面顯示裝置100的厚度改變來控制一中性面(neutral plane)NP的位置,以避免一特定層發生裂縫。尤其是,容易受外力破壞的層,亦即,容易因施加至曲面顯示裝置100的應力而破裂的層(以下稱目標層(target layer)TL),是位在該中性面NP或位在壓應力CS作用的區域。
參考圖3,當曲面顯示裝置100彎曲時,中性面NP是應力為0的面。換言之,中性面NP是指一被彎曲的面,當施加一彎矩(bending moment)時,會維 持原始長度,不會增長或縮短。在彎曲時,壓應力CS係作用在彎曲曲率的內側上,而張應力TS係作用在彎曲曲率的外側上。當曲面顯示裝置100彎曲時,張應力或壓應力的大小與距離該中性面NP的距離成正比,因此,張應力或壓應力的大小將隨著距離該中性面NP的距離增加而增加。
由於彎曲,當施加於曲面顯示裝置100的應力等於或大於破壞強度時,形成在曲面顯示裝置100內的元件可能破裂或開路(open-circuited)。設置在張應力TS作用的區域中的元件可能比設置在壓應力CS作用的區域中的元件更容易破裂。亦即,處於張應力TS的作用下比處於壓應力CS的作用下的元件更易於產生裂縫。因此,在本發明中,調整中性面NP,以使目標層TL不設置在張應力TS作用的區域。
中性面NP的位置可依曲面顯示裝置100的堆疊結構而改變。該中性面NP可位在具有一單層構件或包括由具有相同物理性質之材料所形成的兩層或兩層以上之堆疊層的複合構件的中央。然而,在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物理性質的複數個元件或絕緣層堆疊的情況,如曲面顯示裝置100,中性面NP的位置可能不位在曲面顯示裝置100的中央,中性面NP的位置可依構成曲面顯示裝置100的各層的物理性質、厚度等而有所不同。
在本發明中,第一彎曲部BA1的厚度t1與第二彎曲部BA2的厚度t2是不同的。當第一彎曲部BA1的厚度t1與第二彎曲部BA2的厚度t2不同時,是指構成曲面顯示裝置100的至少一層在第一彎曲部BA1與第二彎曲部BA2具有不同厚度,或者在第一彎曲部BA1與第二彎曲部BA2的任一者上進一步設置具有一預定厚度的附加層。
參考圖4,當曲面顯示裝置100的厚度t3是均勻的且目標層TL是位在中性面NP的上方時,壓應力CS作用於第一彎曲部BA1的目標層TL,而張應力TS作用於第二彎曲部BA2的目標層TL(請參考圖4的(a))。當曲面顯示裝置100的厚度t3是均勻的且目標層TL是位在中性面NP的下方時,張應力TS作用於第一彎曲部BA1的目標層TL,而壓應力CS作用於第二彎曲部BA2的目標層TL(請參考圖4的(b))。以這種方式,當曲面顯示裝置100的厚度t3是均勻的,第一彎曲部BA1的目標層TL和第二彎曲部BA2的目標層TL的至少其中之一是位在張應力TS作 用的區域。設置在張應力TS作用的區域的目標層TL可能破裂,從而降低元件特性等。
如上所述,在本發明中,藉由調整第一彎曲部BA1及第二彎曲部BA2的厚度來控制中性面NP,第一彎曲部BA1及第二彎曲部BA2的厚度是不同的。由於厚度不同,在第一彎曲部BA1及第二彎曲部BA2的中性面NP的位置是不同的。藉由控制該中性面NP,第一彎曲部BA1的目標層TL及第二彎曲部BA2的目標層TL可位在中性面NP上,或者位在壓應力CS作用的區域。
第一彎曲部BA1的目標層TL及第二彎曲部BA2的目標層TL可為相同層或不同層。另外,在具有複數個第一彎曲部BA1的情況下,該複數個第一彎曲部BA1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厚度可以與其他第一彎曲部BA1的厚度不同,該複數個第一彎曲部BA1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中性面NP的位置可以與其他第一彎曲部BA1的中性面NP的位置不同。在具有複數個第二彎曲部BA2的情況下,該複數個第二彎曲部BA2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厚度可以與其他第二彎曲部BA2的厚度不同,該複數個第二彎曲部BA2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中性面NP的位置可以與其他第二彎曲部BA2的中性面NP的位置不同。
在本發明中,不分第一彎曲部BA1及第二彎曲部BA2,將作用在目標層TL而易於產生裂縫的應力最小化,且不使張應力TS作用在目標層TL上,從而當彎曲作用時,曲面顯示裝置100具有大於所施加之外力的堅固結構。
在下文中,將透過本發明的實驗例及實施例詳細地描述本發明的特徵。圖5係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曲面顯示裝置的堆疊結構的示例的剖面圖。
曲面顯示裝置100可包括:一基板SUB、一顯示元件層DPL、一鈍化層PASSI、一阻障膜BAF、一光學膜POL等。
基板SUB係由具有彈性的材料所形成,該材料係選自由聚對荼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醚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ether phthalate)、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芳酯(Polyarylate)、聚醚醯亞胺(polyether imide)、聚醚磺酸酯(polyether sulfonate)、聚醯亞胺(Polyimide)及聚丙烯酸酯(polyacrylate)所組成的群組。
由例如PET、PC、或PEN等材料所形成的背板BP可以進一步形成在基板SUB的下表面上,背板BP可防止異物黏附至基板SUB的下部,且用以緩衝來自外部的衝擊,石墨等可額外地附貼至背板BP。
一附加層ADL可進一步設置在基板SUB的下方,該附加層ADL可包括:散熱片、導熱膜、電磁干涉(EMI)膜、光學阻隔膜等。另外,該附加層ADL可包括:聚醚醯亞胺(PI)膜或PET膜。該散熱片可包括石墨。該導熱膜可包括銅。然而,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
顯示元件層DPL包括由複數條資料線及複數條閘極線所定義的複數個像素,每一個像素包括一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即一自發光元件,該OLED包括:一陽極電極、一陰極電極、以及設置於其間的一有機化合物層。該有機化合物層可包括一發光層(EML),且更包括一公共層。該公共層可包括選自由一電洞注入層(HIL)、一電洞傳輸層(HTL)、一電子傳輸層(ETL)、以及一電子注入層(EIL)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每一個像素可包括:一驅動薄膜電晶體(TFT),根據一閘極與一源極之間的電壓來控制流經該OLED的驅動電流;一儲存電容器,均勻地保持該閘極與該源極之間的電壓持續一個畫框;以及至少一切換薄膜電晶體,用以程式化該驅動薄膜電晶體的該閘極與該源極之間的電壓,以響應一閘極脈衝(或一掃描脈衝)。該驅動電流由該驅動薄膜電晶體的該閘極與該源極之間的電壓依據該驅動薄膜電晶體的資料電壓及閥值電壓來決定,且像素的亮度與流經該OLED的驅動電流的大小成比例。
傳輸每一個信號的信號線可由具有彈性的材料形成,例如,信號線可包括金屬奈米線、金屬網、以及奈米碳管(CNT)的其中之一。然而,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
鈍化層PASSI可進一步被形成以覆蓋該薄膜電晶體及該OLED,鈍化層PASSI可形成為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有機材料及無機材料交互堆疊的多層。鈍化層PASSI例示說明僅包括一第一無機膜PAS1、一有機膜PCL、以及一第二無機膜PAS2,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只要能夠保護內部元件免於受到濕氣和氧氣的侵害,鈍化層PASSI可具有任意結構,例如,鈍化層PASSI可具有複數層無機膜及有機膜PCL交互堆疊的結構,以阻隔濕氣和氧氣的滲入。鈍化層PASSI用以 保護曲面顯示裝置100的元件免於受到濕氣和氧氣的侵害,其中,濕氣和氧氣係從外部環境及/或由外部施加的外力而引入。亦即,鈍化層PASSI係用作為封裝層(encapsulation layer)。
阻障膜BAF進一步形成在鈍化層PASSI上,以避免氧氣等侵入。阻障膜BAF可為塑膠膜,該塑膠膜由彈性材料形成且透過無機材料或透過有機材料和無機材料的多層塗佈改良而具有透氣特性。雖然沒有顯示,但是處理依據所感測之導體運動的資訊的觸控螢幕面板可進一步設置在鈍化層PASSI上。鈍化層PASSI形成於其上的基板SUB及該觸控螢幕面板可透過一黏附層設置於其間而將彼此結合,此處,該黏附層可包括作為一阻隔層的材料。
光學膜POL可設置在阻障膜BAF上,以降低從外部入射的光的反射以加強可視性(visibility),光學膜POL可包括偏光膜。
以下,將參考參考圖6至圖9詳細描述藉由調整曲面顯示裝置100的厚度控制中性面NP的方法。圖6至圖8係說明控制中性面的實驗例的視圖。圖9係示意說明彎曲的曲面顯示裝置的形狀與厚度之間的關係圖。
以下,將目標層TL是顯示元件層DPL及鈍化層PASSI的情況作為一範例而予以說明,當張應力作用在顯示元件層DPL的上方時,一發光元件或一驅動元件可能損壞、或者一開路缺陷(open defect)可能容易發生。當張應力作用在鈍化層PASSI的上方時,可能產生裂縫且所產生的裂縫會傳播至顯示元件層DPL的內部。濕氣和氧氣可能沿著傳播的裂縫被引入而劣化發光元件或驅動元件。為了防止因這種缺陷而造成的可靠性及穩定性的劣化,在彎曲時必須防止顯示元件層DPL及鈍化層PASSI破裂。
將參考圖6描述根據第一實驗例的前述曲面顯示裝置100的堆疊結構,圖6的(a)係說明改良前的曲面顯示裝置100的厚度及中性面的位置的視圖,而圖6的(b)係說明改良後的該曲面顯示裝置在第一彎曲部BA1及第二彎曲部BA2的厚度及中性面的位置的視圖。
在改良前,第一中性面NP1可位在第二無機膜PAS2與有機膜PCL之間。當第一彎曲部BA1被彎曲時,壓應力作用在第一中性面NP1的上方,而張應力作用在第一中性面NP1的下方。因此,位在張應力作用的區域內的顯示元件層DPL、有機膜PCL、以及第一無機膜PAS1易於破裂。當第二彎曲部BA2被彎 曲時,張應力作用在第一中性面NP1的上方,而壓應力作用在第一中性面NP1的下方。因此,位在張應力作用的區域內的第二無機膜PAS2易於破裂。
為了防止因張應力作用在位在第一彎曲部BA1及第二彎曲部BA2的顯示元件層DPL及/或鈍化層PASSI而產生裂縫,在第一彎曲部BA1中位在第一中性面NP1下方的層被形成為較厚,而在第二彎曲部BA2中位在第一中性面NP1下方的層被形成為較薄。
在改良後,第一彎曲部BA1的第二中性面NP2位在基板SUB與顯示元件層DPL之間。當第一彎曲部BA1被彎曲時,壓應力作用在第二中性面NP2的上方,而張應力作用在第二中性面NP2的下方。位在第二中性面NP2上方的顯示元件層DPL及鈍化層PASSI並未位在張應力作用的區域,亦即,顯示元件層DPL及鈍化層PASSI係位在中性面及壓應力作用的區域。因此,可抑制顯示元件層DPL及鈍化層PASSI產生裂縫。
在改良後,第二彎曲部BA2的第三中性面NP3位在第二無機膜PAS2與阻障膜BAF之間。當第二彎曲部BA2被彎曲時,張應力作用在第三中性面NP3的上方,而壓應力作用在第三中性面NP3的下方。位在第三中性面NP3下方的顯示元件層DPL及鈍化層PASSI並未位在張應力作用的區域。因此,可防止顯示元件層DPL及鈍化層PASSI產生裂縫。
在改良後,第一彎曲部BA1的第二中性面NP2與第二彎曲部BA2的第三中性面NP3位在不同的位置。另外,第二中性面NP2和第三中性面NP3與第一中性面NP1位在不同的位置。
在一實驗例中,藉由調整位在第一中性面NP1下方的層的厚度來改變中性面的位置,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雖然沒有顯示,但可藉由調整位在第一中性面NP1上方的層的厚度來改變中性面的位置,例如,在第一彎曲部BA1,設置在第一中性面NP1上方的層可形成為較薄,而在第二彎曲部BA2,設置在第一中性面NP1上方的層可形成為較厚。
將參考圖7描述根據第二實驗例的前述曲面顯示裝置100的堆疊結構,圖7的(a)係說明改良前的曲面顯示裝置100的厚度及中性面的位置的視圖,而圖7的(b)係說明改良後的該曲面顯示裝置在第一彎曲部BA1及第二彎曲部BA2的厚度及中性面的位置的視圖。
在改良前,第一中性面NP1可位在第二無機膜PAS2與阻障膜BAF之間。當第一彎曲部BA1被彎曲時,壓應力作用在第一中性面NP1的上方,而張應力作用在第一中性面NP1的下方。因此,位在張應力作用的區域內的顯示元件層DPL及鈍化層PASSI易於破裂。當第二彎曲部BA2被彎曲時,張應力作用在第一中性面NP1的上方,而壓應力作用在第一中性面NP1的下方。因此,顯示元件層DPL及鈍化層PASSI並未位在張應力作用的區域內。
為了防止因張應力作用在位於第一彎曲部BA1中的顯示元件層DPL及鈍化層PASSI而產生裂縫,在第一彎曲部BA1中位在第一中性面NP1下方的層被形成為較厚。在第二彎曲部BA2中,因為對應於目標層TL的顯示元件層DPL及鈍化層PASSI並未位在張應力作用的區域,不調整第二彎曲部BA2的厚度。
在改良後,第一彎曲部BA1的第二中性面NP2位在基板SUB與顯示元件層DPL之間。當第一彎曲部BA1被彎曲時,壓應力作用在第二中性面NP2的上方,而張應力作用在第二中性面NP2的下方。位在第二中性面NP2上方的顯示元件層DPL及鈍化層PASSI並未位在張應力作用的區域,亦即,顯示元件層DPL及鈍化層PASSI係位在中性面及壓應力作用的區域。因此,可防止顯示元件層DPL及鈍化層PASSI產生裂縫。
在改良後,第一彎曲部BA1的第二中性面NP2與第二彎曲部BA2的第三中性面NP3位在不同的位置。另外,第二中性面NP2與第一中性面NP1位在不同的位置,第三中性面NP3與第一中性面NP1位在相同的位置。
將參考圖8描述根據第三實驗例的前述曲面顯示裝置100的堆疊結構,圖8的(a)係說明改良前的曲面顯示裝置100的厚度及中性面的位置的視圖,而圖8的(b)係說明改良後的該曲面顯示裝置在第一彎曲部BA1及第二彎曲部BA2的厚度及中性面的位置的視圖。
在改良前,第一中性面NP1可位在基板SUB與顯示元件層DPL之間。當第一彎曲部BA1被彎曲時,壓應力作用在第一中性面NP1的上方,而張應力作用在第一中性面NP1的下方。因此,顯示元件層DPL及鈍化層PASSI並未位在張應力作用的區域。當第二彎曲部BA2被彎曲時,張應力作用在第一中性面 NP1的上方,而壓應力作用在第一中性面NP1的下方。因此,顯示元件層DPL及鈍化層PASSI係位在張應力作用的區域而易於破裂。
在第一彎曲部BA1中,因為對應於目標層TL的顯示元件層DPL及鈍化層PASSI並未位在張應力作用的區域,不調整第二彎曲部BA2的厚度。為了防止因張應力作用在位在第二彎曲部BA2的顯示元件層DPL及鈍化層PASSI而產生裂縫,在第二彎曲部BA2中位在第一中性面NP1下方的層被形成為較薄。
在改良後,第二彎曲部BA2的第三中性面NP3位在第二無機膜PAS2與阻障膜BAF之間。當第二彎曲部BA2被彎曲時,張應力作用在第三中性面NP3的上方,而壓應力作用在第三中性面NP3的下方。位在第三中性面NP3下方的顯示元件層DPL及鈍化層PASSI並未位在張應力作用的區域,亦即,顯示元件層DPL及鈍化層PASSI係位在中性面及壓應力作用的區域。因此,可防止顯示元件層DPL及鈍化層PASSI產生裂縫。
在改良後,第一彎曲部BA1的第二中性面NP2與第二彎曲部BA2的第三中性面NP3位在不同的位置。另外,第三中性面NP3與第一中性面NP1位在不同的位置,第二中性面NP2與第一中性面NP1位在相同的位置。
除了第一彎曲部BA1與第二彎曲部BA2之外,雖然沒有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曲面顯示裝置100可以更包括一平面部,該平面部係指在曲面顯示裝置100中具有一平面形狀的區域。另外,在該平面部中,可以調整曲面顯示裝置100的厚度,以使目標層TL位在該中性面NP或壓應力作用的區域。另外,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彎曲部BA1與第二彎曲部BA2的厚度可以不同,且該平面部的厚度可以與第一彎曲部BA1和第二彎曲部BA2之任一者的厚度不同或相同。
圖9係示意說明具有至少一第一彎曲部BA1與至少一第二彎曲部BA2的曲面顯示裝置100的橫截面形狀與對應於該橫截面形狀的曲面顯示裝置100的厚度之間的關係的視圖。圖9的(a)係說明具有大致S形的曲面顯示裝置100的視圖;圖9的(b)係說明具有大致U形的曲面顯示裝置100的視圖;以及圖9的(c)係說明具有大致W形的曲面顯示裝置100的視圖。此處,曲面顯示裝置100及其厚度僅僅是一範例,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
將參考圖10至圖14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圖10至圖14的(a)和(b)係示意說明要調整厚度的層(或厚度調整目標的層)的橫截面圖及平面圖。然而,本發明並不侷限於以下描述的實施例,亦即,本發明的實施例僅僅是用於說明本發明的特徵的範例。
圖10至圖14係說明調整曲面顯示裝置100的背板BP及/或附加層ADL的厚度的示例,以控制第一彎曲部BA1與第二彎曲部BA2的中性面。然而,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例如,在本發明中,第一彎曲部BA1與第二彎曲部BA2的中性面可藉由調整形成曲面顯示裝置100的至少一層的厚度來控制,例如:基板SUB、光學膜POL、以及構成鈍化層PASSI的第一無機膜PAS1、有機膜PCL、以及第二無機膜PAS2等、以及如上所述的背板BP及附加層ADL。作為厚度調整方法,可使用各種方法,例如:貼合、擠壓、沉積、附加結合等。
參考圖10,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為了控制中性面,可以調整背板BP的厚度,背板BP的側面形狀可具有不規則形狀。在圖式中,凹部及凸部的形狀是矩形或方形的情形作為範例予以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該凹部及該凸部的至少任何其中之一可具有各種平面圖形形狀,如多邊形、半圓形等,亦即,為了將中性面定位在目標層TL內,背板BP在第一彎曲部BA1及第二彎曲部BA2可具有不同厚度,因此,背板BP的側面可具有各種形狀。
參考圖11,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為了控制中性面,可以調整附加層ADL的厚度,附加層ADL的側面形狀可具有不規則形狀。在圖式中,凹部及凸部的形狀是矩形或方形的情形作為範例予以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該凹部及該凸部的至少任何其中之一可具有各種平面圖形形狀,如多邊形、半圓形等,亦即,為了將中性面定位在目標層TL內,附加層ADL在第一彎曲部BA1及第二彎曲部BA2可具有不同厚度,因此,附加層ADL的側面可具有各種形狀。
附加層ADL可為複數層。此處,至少任何一層附加層ADL在第一彎曲部BA1及第二彎曲部BA2可具有不同厚度。在兩層或兩層以上的附加層ADL在第一彎曲部BA1及第二彎曲部BA2可具有不同厚度的情形,其側面形狀可以不同。
參考圖12,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為了控制中性面,可以調整背板BP及附加層ADL的厚度,背板BP的側面形狀可具有不規則形狀。在圖式中,凹部及凸部的形狀是矩形或方形的情形作為範例予以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該凹部及該凸部的至少任何其中之一可具有各種平面圖形形狀,如多邊形、半圓形等,亦即,為了將中性面定位在目標層TL內,背板BP及附加層ADL的每一者在第一彎曲部BA1及第二彎曲部BA2可具有不同厚度,因此,背板BP及附加層ADL的側面可具有各種形狀。
參考圖13,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為了控制中性面,可以將附加層ADL形成在第一彎曲部BA1及第二彎曲部BA2的厚度需要增加的區域。在圖式中,附加層ADL的側面形狀大致上為矩形或方形的情形作為範例予以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附加層ADL可具有各種平面圖形形狀,如多邊形、半圓形等。在附加層ADL形成為複數層的情形,該複數層附加層ADL的任何一層可具有一側面,其形狀不同於其他層的側面形狀。
參考圖14,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為了控制中性面,可以使用背板BP及附加層ADL。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可以調整背板BP的厚度。背板BP的側面形狀可具有不規則形狀。在圖式中,凹部及凸部的形狀是矩形或方形的情形作為範例予以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該凹部及該凸部的至少任何其中之一可具有各種平面圖形形狀,如多邊形、半圓形等。
附加層ADL可以進一步形成在對應於該凸部的區域,在圖式中,附加層ADL的側面形狀大致上為矩形或方形的情形作為範例予以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所形成的附加層ADL可具有各種平面圖形形狀,如多邊形、半圓形等。在附加層ADL形成為複數層的情形,該複數層附加層ADL的任何一層可具有一側面,其形狀不同於其他層的側面形狀。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提供在第一彎曲部BA1及第二彎曲部BA2中具有不同厚度的背板BP,附加層ADL進一步形成在背板BP下方,在第一彎曲部BA1及第二彎曲部BA2的厚度需要改變增加的區域,從而控制中性面的位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提供彎向不同方向的彎曲部。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藉由控制每一個彎向不同方向的彎曲部的中性面,將作用在易 於產生裂縫的目標層TL的應力最小化,且不使張應力作用在目標層TL上。因此,本發明提供曲面顯示裝置,其具有抵抗彎曲時所施加之外力的堅固結構。
雖然已經參考複數說明性實施例描述了實施例,但應當理解的是,本發明所屬領域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設計出在本發明原理範圍內的許多其它修飾和實施例。更具體而言,在本發明、附圖以及申請專利範圍內,可以對請求標的組合配置的組成部分及/或配置進行各種變化和修飾。除了組成部分及/或配置中的變化和修飾之外,替代用途對於本發明所屬領域技術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也是顯而易見的。

Claims (8)

  1. 一種曲面顯示裝置,具有包括用於實現輸入影像的元件的複數層,且具有:一中性面;一第一區域,位在該中性面的上側及下側的其中一者,且具有壓應力作用於其上;以及一第二區域,位在該中性面的該上側及該下側的另一者,且具有張應力作用於其上,當該曲面顯示裝置彎曲時,該中性面是應力為零的平面,該曲面顯示裝置包括:至少一第一彎曲部;以及至少一第二彎曲部,彎向不同於該第一彎曲部彎曲的方向的方向,其中,該第一彎曲部與該第二彎曲部的厚度不同,且該第一彎曲部與該第二彎曲部的該中性面的位置不同,其中,該複數層包括一預定目標層,以及其中,該預定目標層位於該第一彎曲部中的該中性面上且位於該第二彎曲部中的該第一區域上,或者該預定目標層位於該第一彎曲部中的該第一區域上且位於該第二彎曲部中的該中性面上,或者該預定目標層位於該第一彎曲部中的該第一區域上且位於該第二彎曲部中的該第一區域上。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曲面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彎曲部的其中之一與另一個第一彎曲部的厚度和該中性面的位置不同。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曲面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二彎曲部的其中之一與另一個第二彎曲部的厚度和該中性面的位置不同。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曲面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彎曲部的該目標層與該第二彎曲部的該目標層不同。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曲面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層的至少其中之一在該第一彎曲部與該第二彎曲部具有不同的厚度。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曲面顯示裝置,其中,在該第一彎曲部與該第二彎曲部具有不同的厚度的兩層或兩層以上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不同於另一層之側面形狀的側面形狀。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曲面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一附加層,設置在該第一彎曲部與該第二彎曲部的至少其中之一上。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曲面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一平面部,具有一平面形狀,其中,該平面部的厚度和該中性面的位置不同於該第一彎曲部與該第二彎曲部的其中之一。
TW105139467A 2015-12-01 2016-11-30 曲面顯示裝置 TWI6744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69915A KR102409703B1 (ko) 2015-12-01 2015-12-01 커브드 표시장치
??10-2015-0169915 2015-12-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3608A TW201723608A (zh) 2017-07-01
TWI674455B true TWI674455B (zh) 2019-10-11

Family

ID=57482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9467A TWI674455B (zh) 2015-12-01 2016-11-30 曲面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135024B2 (zh)
EP (1) EP3176630B1 (zh)
JP (1) JP6313408B2 (zh)
KR (1) KR102409703B1 (zh)
CN (1) CN107025850B (zh)
TW (1) TWI6744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24772B1 (ko) 2013-03-08 2018-12-04 파이오니아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발광 소자
KR102069286B1 (ko) * 2015-11-20 2020-01-22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KR102455724B1 (ko) * 2016-04-21 2022-10-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KR20180030365A (ko) 2016-09-13 2018-03-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6686423B (zh) 2016-12-30 2018-03-2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画面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TWI699418B (zh) 2017-10-23 2020-07-21 南韓商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膜、光學膜的製造方法、及有機發光電子裝置的製造方法
KR102095910B1 (ko) * 2017-12-13 2020-04-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곡면형 표시장치와 그의 제조방법
US10916734B2 (en) 2018-02-07 2021-02-09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urved display, curved display and display
CN108400240B (zh) * 2018-02-07 2020-03-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曲面显示器件及显示装置
WO2019167174A1 (ja) * 2018-02-28 2019-09-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8470853A (zh) * 2018-04-12 2018-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556398B (zh) * 2018-05-15 2022-05-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210984A1 (en) * 2019-04-16 2020-10-2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ulti-layer film,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0308585B (zh) * 2019-06-27 2023-04-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2600921B1 (ko) * 2019-11-04 2023-11-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커브드 표시 장치
CN117496827A (zh) * 2019-11-22 2024-02-02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弯折式电子装置
WO2021131792A1 (ja) 2019-12-26 2021-07-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吸収異方性層、積層体、光学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
USD938889S1 (en) * 2020-01-06 2021-12-21 Gentex Corporation Vehicle door with display
KR102415935B1 (ko) * 2020-02-27 2022-06-30 아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폴더블 전극 구조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소자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89884A (ja) * 2006-09-29 2008-04-17 Toshiba Corp 表示素子
JP2009042565A (ja) * 2007-08-09 2009-02-26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TW201448314A (zh) * 2013-06-13 2014-12-1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具有改良之彎曲特性的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20150146386A1 (en) * 2013-11-28 2015-05-2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16743B2 (en) * 2013-02-27 2016-12-06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educed-stress flexible display
KR20150069379A (ko) * 2013-12-13 2015-06-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KR102244807B1 (ko) * 2014-03-07 2021-04-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접이식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471237B1 (ko) 2015-01-21 2022-11-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89884A (ja) * 2006-09-29 2008-04-17 Toshiba Corp 表示素子
JP2009042565A (ja) * 2007-08-09 2009-02-26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TW201448314A (zh) * 2013-06-13 2014-12-1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具有改良之彎曲特性的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20140367644A1 (en) * 2013-06-13 2014-12-1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improved bending properti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20150146386A1 (en) * 2013-11-28 2015-05-2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13408B2 (ja) 2018-04-18
US10135024B2 (en) 2018-11-20
KR102409703B1 (ko) 2022-06-16
EP3176630A1 (en) 2017-06-07
EP3176630B1 (en) 2020-01-08
US20170155087A1 (en) 2017-06-01
TW201723608A (zh) 2017-07-01
CN107025850A (zh) 2017-08-08
JP2017102456A (ja) 2017-06-08
KR20170064600A (ko) 2017-06-12
CN107025850B (zh) 2019-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4455B (zh) 曲面顯示裝置
KR102662203B1 (ko) 플렉시블 표시 장치
KR102654291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9305980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10275075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9921414B2 (en) Display device
US9414463B2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076098B1 (ko) 표시장치
US10028339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342846B1 (ko)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US20150195915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859525B2 (en) Flexible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076519B1 (ko)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1209922B2 (en) Display apparatus
KR101107167B1 (ko) 터치 패널을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US20150220120A1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touch panel
US20240032325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240037224A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US20160111682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10050560A1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KR102600186B1 (ko) 측변 구부림 구조를 갖는 곡면 표시장치
KR102158987B1 (ko)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KR20160128649A (ko) 플렉서블 기판, 이를 이용한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240056896A (ko)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