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71547B - 成像鏡頭 - Google Patents

成像鏡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71547B
TWI671547B TW106111612A TW106111612A TWI671547B TW I671547 B TWI671547 B TW I671547B TW 106111612 A TW106111612 A TW 106111612A TW 106111612 A TW106111612 A TW 106111612A TW I671547 B TWI671547 B TW I6715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group
optical element
cemented
imag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1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2532A (zh
Inventor
黃威豪
王國權
江秉儒
Original Assignee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2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25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71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7154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4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02B13/146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with corrections for use in multiple wavelength bands, such as infrared and visible light, e.g. FLIR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4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02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changing, adding, or subtracting a part of the objective, e.g. convertible objectiv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06Filter hold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glu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03B17/14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interchangea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Control of means for changing angle of the field of view, e.g. optical zoom objectives or electronic zoo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30Transforming light or analogous information into electric information
    • H04N5/33Transforming infrared rad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1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different wavelengths
    • H04N23/11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different wavelengths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visible and infrared light wavelength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Abstract

一成像鏡頭,包括一第一透鏡群、一第二透鏡群以及一孔徑光欄。第一透鏡群設置在物側與像側之間。第二透鏡群設置在第一透鏡群與像側之間。孔徑光欄設置在第一透鏡群與第二透鏡群之間。成像鏡頭包括至少三個膠合透鏡,各膠合透鏡包含至少一屈光度非為零之透鏡,且各膠合透鏡之每一者均分別包括有一阿貝數大於80的透鏡。

Description

成像鏡頭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學鏡頭,且特別是一種成像鏡頭。
隨著現代影像科技的發展,影像裝置如數位攝影機(DVC)、數位相機(DC)以及監視攝影機等已被廣泛地使用,並廣泛地應用在不同的領域上。這些影像裝置的核心元件是成像鏡頭,用以在電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或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感像器中清楚地形成影像。
於監視鏡頭的應用中,監視鏡頭在白晝的焦點位置需要與夜晚的焦點位置相同。現有技術的監視器於白晝時在監視鏡頭的光路徑中加入紅外光截止濾光片,在夜晚時則藉由空氣層替代紅外光截止濾光片以提供一適當的光程長度(optical path length,OPL),以便達到晝夜焦點位置相同的功效。然而,在同時存在可見光與紅外光的環境中,會因紅外光的焦點位置與可見光的焦點位置不同而發生局部影像模糊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像鏡頭,其可達成紅外光的焦點位置與可見光的焦點位置同時實質相同的功效。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一種成像鏡頭包括一第一透鏡群、一第二透鏡群、一孔徑光欄、一第一光學元件、一第二光學元件以及一切換單元。第一透鏡群設置在物側與像側之間。第二透鏡群設置在第一透鏡群與像側之間。孔徑光欄設置在第一透鏡群與第二透鏡群之間。第一光學元件與第二光學元件設置在第一透鏡群與像側之間。切換單元設置在第一透鏡群與像側之間且切換單元連接至第一光學元件與第二光學元件。切換單元用以切換第一光學元件或第二光學元件至光路上。第一光學元件為一不可見光濾光器(invisible light filter)。成像鏡頭包括至少三個膠合透鏡,各膠合透鏡包含至少一屈光度(refractive power)非為零之透鏡。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一種成像鏡頭包括一第一透鏡群、一第二透鏡群、一孔徑光欄、一第一光學元件、一第二光學元件以及一切換單元。第一透鏡群設置在物側與像側之間。第二透鏡群設置在第一透鏡群與像側之間。孔徑光欄設置在第一透鏡群與第二透鏡群之間。第一光學元件與第二光學元件設置在第一透鏡群與像側之間。切換單元連接至第一光學元件與第二光學元件。切換單元用以切換第一光學元件或第二光學元件至從第一透鏡群至像側的光路上。第一光學元件為不可見光濾光器。當波長為850奈米(nm)的一入射光通過成像鏡頭並於像側形成影像,影像相對於綠光的焦點偏移量小於0.015毫米(mm),或例如小於0.01 mm。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一種成像鏡頭包括一第一透鏡群、一第二透群以及一孔徑光欄。第一透鏡群設置在一物側與一像側之間。第二透鏡群設置在第一透鏡群與像側之間。孔徑光欄設置在第一透鏡群與第二透鏡群之間。成像鏡頭包括至少三個膠合透鏡,各膠合透鏡包含至少一屈光度非為零之透鏡,且各膠合透鏡之每一者均分別包括有一阿貝數大於80的透鏡。
在發明的實施例的成像鏡頭中,因採用膠合透鏡,或因波長為850 nm的入射光相對於綠光的焦點偏移量小於0.015 mm或例如小於0.01 mm,使成像鏡頭可達成紅外光的焦點位置與可見光的焦點位置同時實質相同的功效。因此,即使環境中同時存在可見光與紅外光,由於紅外光的焦點位置與可見光的焦點位置同時實質相同,而不會發生局部影像模糊的問題。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A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成像鏡頭的剖面示意圖,且圖1B為圖1A之成像鏡頭的側視外觀示意圖。參照圖1A與圖1B,本實施例的一成像鏡頭100包括一第一透鏡群G1、一第二透鏡群G2以及一孔徑光欄M1。第一透鏡群G1設置在一物側OS與一像側IS之間。第二透鏡群G2設置在第一透鏡群G1與像側IS之間。孔徑光欄M1設置在第一透鏡群G1與第二透鏡群G2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群G1包括從物側OS往像測IS依序排列的一第一透鏡L1、一第二透鏡L2、一第三透鏡L3以及一第四透鏡L4,且第二透鏡群G2包括從物側OS往像測IS依序排列的一第五透鏡L5、一第六透鏡L6、一第七透鏡L7、一第八透鏡L8、一第九透鏡L9以及一第十透鏡L10。第一至第十透鏡L1-L10的屈光度分別為負、負、負、正、正、負、正、負、正、及負。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群G1為對焦群,且第二透鏡群G2為變焦群。
成像鏡頭100包括至少三個膠合透鏡(例如膠合透鏡C1、C2及C3),用以降低色差,各膠合透鏡C1、C2、C3包括至少一屈光度非為零的透鏡,且各膠合透鏡C1、C2、C3之每一者均分別包括有一阿貝數大於80的透鏡。第一透鏡群G1可包括至少一個膠合透鏡,第二透鏡群G2可包括至少二個膠合透鏡,且第二透鏡群G2所包括的至少二個膠合透鏡中的至少一者為一三膠合透鏡(triple cemented lens)。各膠合透鏡可包括至少二透鏡。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第三透鏡L3與第四透鏡L4構成膠合透鏡C1,膠合透鏡C1為一雙膠合透鏡(double cemented lens)。第六透鏡L6與第七透鏡L7構成膠合透鏡C2,膠合透鏡C2為一雙膠合透鏡。第八透鏡L8、第九透鏡L9及第十透鏡L10構成膠合透鏡C3,膠合透鏡C3為一三膠合透鏡。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三透鏡L3、第七透鏡L7及第九透鏡L9皆具有一大於80的阿貝數。
在本實施例中的成像鏡頭100中,使用了膠合透鏡C1、C2及C3,且各膠合透鏡C1、C2、C3之每一者,均分別包括有一阿貝數大於80的透鏡,從而有效降低波長範圍從435 nm到850 nm之光線的色差,且成像鏡頭100可達成紅外光的焦點位置與可見光的焦點位置同時實質相同的功效。因此,即使環境中同時存在可見光與紅外光,由於紅外光的焦點位置與可見光的焦點位置實質相同,而不會發生局部影像模糊的問題。因此,即使成像鏡頭100未使用紅外光截止濾光片,成像鏡頭100亦得使晝夜的焦點位置實質且自然相同,且使成像鏡頭100之成形影像的藍紫邊現象可有效地減少並且不明顯。
在本實施例中,當波長為850 nm的一入射光通過成像鏡頭100並於像側IS形成一影像,影像相對於綠光(舉例而言,綠光的波長為546 nm)的一焦點偏移量小於0.015 mm,或例如小於0.01 mm。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當波長為435 nm的一入射光通過成像鏡頭100並於像側IS形成一影像,影像相對於波長為587 nm之光線的橫向色差小於3微米,所以能有效地減少成像鏡頭100之成形影像的藍紫邊現象,且使其不明顯。
成像鏡頭100可包括至少一非球面透鏡,以減少球差(spherical aberration)、彗差(coma aberration)、像散(astigmatism)、場曲(curvature of field)與畸變(distortion)等現象,且達到高解像之功效。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群G2可包括一非球面透鏡。在本實施例中,第五透鏡L5為一非球面透鏡,且第一透鏡至第四透鏡L1-L4與第六透鏡至第十透鏡L6-L10為球面透鏡。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L1為具有一朝向物側OS之凸面的一負彎月形透鏡,第二透鏡L2為一雙凹透鏡,第三透鏡L3為具有一朝向像側IS之凹面的一平凹透鏡,第四透鏡L4為一雙凸透鏡,第五透鏡L5為具有一朝向物側OS之凸面的一正彎月形透鏡,第六透鏡L6為具有一朝向物側OS之凸面的一負彎月形透鏡,第七透鏡L7為一雙凸透鏡,第八透鏡L8為具有一朝向物側OS之凸面的一負彎月形透鏡,第九透鏡L9為一雙凸透鏡,以及第十透鏡L10為具有一朝向像側IS之凸面的一負彎月形透鏡。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成像鏡頭100進一步包括一設置在第二透鏡群G2與一位在像側IS的影像感測器P之間的覆蓋玻璃M2,其用以保護影像感測器P。
以下提供一實施例的成像鏡頭100。然而,本發明並不受限於表1與表2中所列出的數據。 表1
在表1中,間距指得是在兩相鄰的表面之間沿著成像鏡頭100之光軸A的直線距離。例如表面S1的間距是位於表面S1與表面S2之間且沿著光軸A的直線距離。標記欄中各透鏡相應的厚度、折射率及阿貝數需參照同一列中對應的間距、折射率及阿貝數的數值。此外,在表1中,表面S1與表面S2為第一透鏡L1的兩個表面。表面S3與表面S4為第二透鏡L2的兩個表面…等依此類推。表面S8為孔徑光欄M1。表面S18與表面S19為覆蓋玻璃M2的兩個表面。表面S20是影像感測器P上的像平面。
表1揭示成像鏡頭100位在廣角端的數據。當成像透鏡100位在望遠端時,表面S7與表面S8間沿著光軸A的間距改變為2.49,表面S8與表面S9間沿著光軸A的間距改變為0.1,且表面S17與表面S18間沿著光軸A的間距改變為7.53。
成像鏡頭100的表面S9與表面S10為非球面且能藉由以下方程式(1)來表述:(方程式1)
在方程式中,Z為光軸A方向的下垂度,且c為一密切球面之半徑的倒數,即接近光軸A之曲率半徑(例如是表1中表面S9與表面S10的曲率半徑)的倒數。K為一圓錐係數,y為一非球面高度,且A2 到 A10 為非球面係數。表面S9與表面S10的參數值列於表2。在本實施例中,K與A2 皆為零。 表 2
在本實施例中,成像鏡頭100可包括一鏡筒110,且第一透鏡至第十透鏡L1-L10設置在鏡筒110內部。此外,鏡筒110可具有一設置在第二透鏡群G2與像側IS之間的接頭112,且接頭112的一外徑(outside diameter、OD)小於或等於14英寸。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透鏡群G2的透鏡中包括一最靠近像側IS的膠合透鏡(例如是膠合透鏡C3),且膠合透鏡C3沿著光軸A的總長(例如是表面S14與S17之間的距離)與該第二透鏡群G2沿著光軸A的總長(例如是表面S9與S17之間的距離)的比值大於0.5。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群G1具有至少一阿貝數小於20的透鏡,例如是第一透鏡L1。
圖2A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成像鏡頭的第一光學元件切換至成像鏡頭之光路的剖面示意圖。圖2B為圖2A之成像鏡頭的第二光學元件切換至成像鏡頭之光路的剖面示意圖。參考圖2A與圖2B,本實施例的成像鏡頭100a類似於圖1A與1B的成像鏡頭100,且兩者的主要差異處如下所述。在本實施例中,第九透鏡L9a具有負屈光度,且第十透鏡L10a具有正屈光度。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六透鏡L6、第七透鏡L7及第八透鏡L8a構成膠合透鏡C2a,且第九透鏡L9a與第十透鏡L10a構成膠合透鏡C3a。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三透鏡L3a為具有一朝向物側OS之凸面的一負彎月形透鏡,第四透鏡L4a為具有一朝向物側OS之凸面的一正彎月形透鏡,第五透鏡L5a為一雙凸透鏡,第八透鏡L8a為具有一朝向像側IS之凸面的一負彎月形透鏡,第九透鏡L9a為具有一朝向物側OS之凸面的一負彎月形透鏡,以及第十透鏡L10a為具有一朝向物側OS之凸面的一正彎月形透鏡。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透鏡群G2的雙膠合透鏡中的各透鏡具有一小於25的阿貝數,且第二透鏡群G2的三膠合透鏡具有一阿貝數大於80的一透鏡。例如是膠合透鏡C3a中的第九透鏡L9a與第十透鏡L10a的每一者的阿貝數小於25,且膠合透鏡C2a中的第七透鏡L7的阿貝數大於80。
在本實施例中,成像鏡頭100a進一步包括一第一光學元件N1、一第二光學元件N2及一切換單元120。第一光學元件N1與第二光學元件N2設置在第一透鏡群G1與像側IS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光學元件N1與第二光學元件N2設置在第一透鏡群G1與第二透鏡群G2之間。如圖2A與圖2B所示,例如是第一光學元件N1與第二光學元件N2設置在第一透鏡群G1與孔徑光欄M1之間。
切換單元120連接至第一光學元件N1與第二光學元件N2。在本實施例中,切換單元120設置在第一透鏡群G1與像側IS之間。切換單元120用以切換第一光學元件N1或第二光學元件N2至一光路,例如位在第一透鏡群G1與像側IS之間的光路。在本實施例中,切換單元120為一致動器,例如是一馬達,其用以移動第一光學元件N1與第二光學元件N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光學元件N1為一不可見光濾光器(invisible light filter),例如是一紅外光截止濾光片,且第二光學元件N2為一透光元件,例如是一抗反射(anti-reflection,AR)透明板。
在白晝時,切換單元120切換第一光學元件N1至從第一透鏡群G1至像側IS的光路,如圖2A所示,所以紅外光可被第一光學元件N1阻擋。因此,影像感測器P能感測到可見光的影像,且影像感測器P感測到之影像色彩為準確的且未受到環境中之紅外光的影響。在夜晚時,切換單元120切換第二光學元件N2至從第二透鏡群G2至像側IS的光路,如圖2B所示,所以紅外光可穿透第二光學元件N2且被影像感測器P所感應,以達到夜視功能。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光學元件N1沿著平行於光軸A之方向的厚度實質上等於第二光學元件N2沿著平行於光軸A之方向的厚度,所以通過第一光學元件N1的光路徑長度(optical path length,OPL)實質上等於通過第二光學元件N2的光路徑長度。因此,成像鏡頭100a可達到晝夜的焦點位置為實質上且自然地相同之功效。第一光學元件N1、第二光學元件N2及切換單元120也可整合至圖1A與圖1B的成像鏡頭100以形成一成像鏡頭的新實施例。或者,在其它實施例中,成像鏡頭100a包括切換單元120與第一光學元件N1但不包括第二光學元件N2,且在白晝時切換單元120切換第一光學元件N1至成像鏡頭100a中的光路,在夜晚時切換第一光學元件N1離開成像鏡頭100a中的光路。
在本實施例中,孔徑光欄M1與第一光學元件N1和第二光學元件N2中的任一切換至成像鏡頭100a之光路的光學元件沿成像鏡頭100a的一光軸A排列,所以光線通過孔徑光欄M1時可在一時間中通過第一光學元件N1與第二光學元件N2的其中之一。
以下提供一實施例的成像鏡頭100a。然而,本發明並不受限於表3與表4中所列出的數據。 表3
在表3中,表面S8與表面S9為第一光學元件N1的兩個面,且表面S1-S7與表面S10-S22的含意可依據表1的內容類推,而不再複述。
表3揭示成像透鏡100a位在廣角端的數據。當成像透鏡100a位在望遠端時,表面S7與表面S8間沿著光軸A的間距改變為2.8,表面S10與表面S11間沿著光軸A的間距改變為0.1,且表面S19與表面S20間沿著光軸A的間距改變為11.64。
成像鏡頭100a的表面S11與表面S12為非球面且能藉由上述方程式(1)來表述。表面S11與表面S12的參數值列於表4。在本實施例中,K與A2 皆為零。 表 4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透鏡群G1的各透鏡具有一大於30的阿貝數。例如,第一透鏡L1、第二透鏡L2、第三透鏡L3a及第四透鏡L4a中的各透鏡之阿貝數大於30。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透鏡群G2中的各負透鏡的厚度小於0.8 mm,其中負透鏡代表具有負屈光度的透鏡。例如,第六透鏡L6、第八透鏡L8及第九透鏡L9a中的各透鏡之厚度小於0.8 mm。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透鏡群G2的透鏡中最靠近像側IS之兩透鏡(例如是第九透鏡L9a與第十透鏡L10a)的阿貝數的差值之絕對值小於10。
圖3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成像鏡頭的剖面示意圖。參考圖3,本實施例的成像鏡頭100b類似於圖1A與1B的成像鏡頭100,且兩者的主要差異處如下所述。在本實施例中,第八透鏡L8b、第九透鏡L9b及第十透鏡L10a的屈光度分為正、負及正。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透鏡L2b為具有一朝向像側IS之凸面的一負彎月形透鏡,第三透鏡L3b為一雙凹透鏡,第五透鏡L5a為一雙凸透鏡,第八透鏡L8b為一雙凸透鏡,第九透鏡L9b為一雙凹透鏡,以及第十透鏡L10a為具有一朝向物側OS之凸面的一正彎月形透鏡。
此外,本實施例的成像鏡頭100b也包括如圖2A與圖2B 之實施例所示的第一光學元件N1、第二光學元件N2及切換單元120。關於第一光學元件N1、第二光學元件N2及切換單元120的細節,請參考圖2A與圖2B 之實施例內容,且細節不再複述。
以下提供成像鏡頭100b的一實施例。然而,本發明並不受限於表5與表6中所列出的數據。 表5
在表5中,表面S8與表面S9為第一光學元件N1的兩個表面,且表面S1-S7與表面S10-S22的含意可依據表1的內容類推,而不再複述。
表5揭示成像鏡頭100a位在廣角端的數據。當成像鏡頭100b位在望遠端時,表面S7與表面S8間沿著光軸A的間距改變為2.6,表面S10與表面S11間沿著光軸A的間距改變為0.1,且表面S19與表面S20間沿著光軸A的間距改變為10.92。
成像鏡頭100b的表面S11與表面S12為非球面且能藉由上述方程式(1)來表述。表面S11與表面S12的參數值列於表6。在本實施例中,K與A2 皆為零。 表6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透鏡群G2中的正透鏡數量大於負透鏡數量,其中正透鏡代表具有正屈光度的透鏡,且負透鏡代表具有負屈光度的透鏡。例如,第五透鏡L5a、第七透鏡L7、第八透鏡L8b及第十透鏡L10a為正透鏡,而第六透鏡L6及第九透鏡L9b為負透鏡。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透鏡群G2包括具有一大於20的阿貝數的至少一正透鏡,其例如是第十透鏡L10a。
圖4A與4B為圖3之成像鏡頭分別位在廣角端與望遠端的橫向色差圖,且圖5為圖3之成像鏡頭的焦點偏移量圖。從圖4A與圖4B中可得知波長為435 nm之光線相對於波長為587 nm之光線於廣角端與望遠端的橫向色差皆小於3微米。從圖5中可得知波長為850 nm之光線相對於綠光的焦點偏移量小於0.015 mm或例如小於0.01 mm。因此,成像鏡頭100b確實達成紅外光的焦點位置與可見光的焦點位置同時實質相同的功效,且能有效減少色差。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成像鏡頭中,因採用膠合透鏡,或因波長為850 nm的入射光相對於綠光的焦點偏移量小於0.015 mm或例如小於0.01mm,使成像鏡頭可達成紅外光的焦點位置與可見光的焦點位置同時實質相同的功效。因此,即使環境中同時存在可見光與紅外光,由於紅外光的焦點位置與可見光的焦點位置同時實質相同,所以不會發生局部影像模糊的問題。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100a、100b‧‧‧成像鏡頭
110‧‧‧鏡筒
112‧‧‧接頭
120‧‧‧切換單元
G1‧‧‧第一透鏡群
G2‧‧‧第二透鏡群
M1‧‧‧孔徑光欄
M2‧‧‧覆蓋玻璃
N1‧‧‧第一光學元件
N2‧‧‧第二光學元件
OS‧‧‧物側
IS‧‧‧像側
L1‧‧‧第一透鏡
L2、L2b‧‧‧第二透鏡
L3、L3a、L3b‧‧‧第三透鏡
L4、L4a‧‧‧第四透鏡
L5、L5a‧‧‧第五透鏡
L6‧‧‧第六透鏡
L7‧‧‧第七透鏡
L8、L8a、L8b‧‧‧第八透鏡
L9、L9a、L9b‧‧‧第九透鏡
L10、L10a、L10b‧‧‧第十透鏡
C1、C2、C2a、C3、C3a‧‧‧膠合透鏡
P‧‧‧影像感測器
OD‧‧‧外徑
A‧‧‧光軸
S1~S22‧‧‧面
圖1A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成像鏡頭的剖面示意圖。 圖1B為圖1A之成像鏡頭的側視外觀示意圖。 圖2A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成像鏡頭的第一光學元件切換至成像鏡頭之光路的剖面示意圖。 圖2B為圖2A之成像鏡頭的第二光學元件切換至成像鏡頭之光路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成像鏡頭的剖面示意圖。 圖4A與4B為圖3之成像鏡頭分別位在廣角端與望遠端的橫向色差圖。 圖5為圖3之成像鏡頭的焦點偏移量圖。

Claims (13)

  1. 一種成像鏡頭,包括:一第一透鏡群,設置在一物側與一像側之間;一第二透鏡群,設置在該第一透鏡群與該像側之間;一孔徑光欄,設置在該第一透鏡群與該第二透鏡群之間;一第一光學元件與一第二光學元件,設置在該第一透鏡群與該像側之間,其中該第二光學元件為一透光元件;以及一切換單元,設置在該第一透鏡群與該像側之間,該切換單元連接至該第一光學元件與該第二光學元件,該切換單元可切換該第一光學元件或該第二光學元件至一光路,其中該第一光學元件為一不可見光濾光器,其中,該成像鏡頭包括至少三個膠合透鏡,各該膠合透鏡分別包含至少一屈光度非為零之透鏡。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孔徑光欄與該第一光學元件和該第二光學元件中任一切換至該光路的光學元件沿該成像鏡頭的一光軸排列。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群包括至少一個膠合透鏡,該第二透鏡群包括至少二個膠合透鏡,且該第二透鏡群之至少二個膠合透鏡中的至少一者為一三膠合透鏡,其中該第二透鏡群包括一非球面透鏡。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二透鏡群的透鏡中包括一最靠近像側的膠合透鏡,且該最靠近像側的膠合透鏡沿著該成像鏡頭之一光軸的總長與該第二透鏡群沿著該光軸的總長的比值大於0.5。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符合以下條件之任一者:(1)各該膠合透鏡分別包括至少兩透鏡,且各該膠合透鏡之每一者均分別包括有一阿貝數大於80的透鏡;或(2)該第一透鏡群包括至少一阿貝數小於20的透鏡。
  6. 一種成像鏡頭,包括:一第一透鏡群,設置在一物側與一像側之間;一第二透鏡群,設置在該第一透鏡群與該像側之間;一孔徑光欄,設置在該第一透鏡群與該第二透鏡群之間;一第一光學元件與一第二光學元件,設置在該第一透鏡群與該像側之間,其中該第二光學元件為一透光元件;以及一切換單元,連接至該第一光學元件與該第二光學元件,該切換單元用以切換該第一光學元件或該第二光學元件至該第一透鏡群到該像側的一光路,其中該第一光學元件為一不可見光濾光器,其中當波長為850nm的一入射光通過該成像鏡頭並於該像側形成一影像,該影像相對於綠光的一焦點偏移量小於0.015mm。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6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不可見光濾光器為一紅外光截止濾光片,且該第一光學元件的厚度實質上等於第二光學元件的厚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符合以下條件之任一者:(1)該第一透鏡群之各個透鏡的阿貝數大於30;(2)該第二透鏡群之各個負透鏡的厚度分別小於0.8mm;或(3)該第二透鏡群的透鏡中最靠近該像側之兩透鏡的阿貝數的差值之絕對值小於10。
  9. 一種成像鏡頭,包括:一第一透鏡群,設置在一物側與一像側之間;一第二透鏡群,設置在該第一透鏡群與該像側之間;以及一孔徑光欄,設置在該第一透鏡群與該第二透鏡群之間,其中,該成像鏡頭包括至少三個膠合透鏡,各該膠合透鏡包括至少一屈光度非為零之透鏡,且各該膠合透鏡之每一者均分別包括有一阿貝數大於80的透鏡,其中,該成像鏡頭符合以下條件之任一者:(1)該第二透鏡群中的正透鏡數量大於該第二透鏡群中的負透鏡數量;或(2)該第二透鏡群包括至少一阿貝數小於20的正透鏡。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群包括至少一個膠合透鏡,該第二透鏡群包括至少二個膠合透鏡,且該第二透鏡群所包括的至少個組膠合透鏡中的至少一者為一三膠合透鏡,其中該第二透鏡群包括一非球面透鏡。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6項或第9項所述的成像鏡頭之任一者,進一步包括一接頭,其設置在該第二透鏡群與該像側之間,且該接頭的一外徑小於或等於14英寸。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6項或第9項所述的成像鏡頭之任一者,其中當波長為435nm的一入射光通過該成像透鏡並於該像側形成一影像,該影像相對於波長為587nm之光線的橫向色差小於3微米。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當波長為850nm的一入射光通過該成像鏡頭並於該像側形成一影像,該影像相對於綠光的一焦點偏移量小於0.015mm。
TW106111612A 2016-04-08 2017-04-07 成像鏡頭 TWI6715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093,759 US9851542B2 (en) 2016-04-08 2016-04-08 Imaging lens
US15/093,759 2016-04-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2532A TW201802532A (zh) 2018-01-16
TWI671547B true TWI671547B (zh) 2019-09-11

Family

ID=59998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1612A TWI671547B (zh) 2016-04-08 2017-04-07 成像鏡頭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51542B2 (zh)
CN (1) CN107272154B (zh)
TW (1) TWI6715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2038B (zh) * 2016-04-20 2021-10-11 佳能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鏡頭
KR102596486B1 (ko) * 2016-05-26 2023-11-01 한화비전 주식회사 줌 렌즈계
JP6562892B2 (ja) * 2016-11-15 2019-08-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7323787B2 (ja) * 2019-07-31 2023-08-09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赤外線カメラ付き照明装置
CN116582738B (zh) * 2023-07-13 2023-10-27 珠海市川富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焦距为85mm的长焦大光圈短法兰视频镜头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51260A1 (en) * 2009-08-25 2011-03-03 Takahiro Nakayama Imaging optical system, camera and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TW201323923A (zh) * 2011-12-15 2013-06-16 Young Optics Inc 鏡頭模組和攝像裝置
TW201435385A (zh) * 2013-03-08 2014-09-16 Young Optics Inc 變焦鏡頭
JP2015022142A (ja) * 2013-07-19 2015-02-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EP2149808B1 (en) * 2008-08-02 2015-11-25 Ricoh Company, Ltd. Retrofocus type of imaging lens
US20160041382A1 (en) * 2013-11-14 2016-02-11 Olympus Corporation Re-Imaging Optical System
JP2016038418A (ja) * 2014-08-05 2016-03-2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学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57659B1 (en) 1999-07-08 2006-06-06 Olympus Corporation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image pickup optical system
US7177094B2 (en) 2002-04-05 2007-02-13 Olympus Corporation Zoom lens, and electronic imag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7345827B1 (en) * 2005-02-28 2008-03-18 Siimpel Corporation Lens barrel
TWI410673B (zh) * 2009-01-22 2013-10-01 Young Optics Inc 變焦鏡頭
JP5387392B2 (ja) 2009-12-25 2014-01-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CN102043238B (zh) * 2010-11-12 2012-06-27 福建福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四组元高分辨率日夜两用多点变焦距镜头
CN103998968B (zh) * 2011-12-16 2016-04-0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和具备它的摄像装置
CN102830484B (zh) * 2012-10-10 2015-11-11 金万平 一种波段可切换的宽谱段共焦探测光学系统
KR101994284B1 (ko) * 2013-01-11 2019-09-30 한화테크윈 주식회사 줌 렌즈계
CN103116213B (zh) * 2013-02-20 2016-03-30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三百万像素日夜共焦板机镜头
JP6111798B2 (ja) * 2013-03-29 2017-04-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結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TWI507727B (zh) * 2013-04-30 2015-11-11 Young Optics Inc 變焦鏡頭
JP5931117B2 (ja) * 2014-05-07 2016-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KR102092319B1 (ko) * 2014-05-26 2020-03-23 한화테크윈 주식회사 줌렌즈계
US9774774B2 (en) * 2014-10-21 2017-09-26 Young Optics Inc.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9813624B2 (en) * 2014-10-29 2017-11-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ncluding infrared light reduction sec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CN204807791U (zh) * 2015-06-17 2015-11-25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镜头
CN105093499B (zh) * 2015-07-06 2017-07-07 厦门颉轩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成像镜头组
US10606046B2 (en) * 2015-07-20 2020-03-31 Young Optics Inc. Zoom lens
CN105301739B (zh) * 2015-11-06 2017-12-22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日夜两用监控定焦镜头
CN205263384U (zh) * 2015-12-25 2016-05-25 福建师范大学 大靶面大孔径日夜共焦智能交通监控镜头
CN105527781A (zh) * 2016-01-28 2016-04-27 福建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免日夜共焦设计的日夜两用镜头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49808B1 (en) * 2008-08-02 2015-11-25 Ricoh Company, Ltd. Retrofocus type of imaging lens
US20110051260A1 (en) * 2009-08-25 2011-03-03 Takahiro Nakayama Imaging optical system, camera and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TW201323923A (zh) * 2011-12-15 2013-06-16 Young Optics Inc 鏡頭模組和攝像裝置
TW201435385A (zh) * 2013-03-08 2014-09-16 Young Optics Inc 變焦鏡頭
JP2015022142A (ja) * 2013-07-19 2015-02-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US20160041382A1 (en) * 2013-11-14 2016-02-11 Olympus Corporation Re-Imaging Optical System
JP2016038418A (ja) * 2014-08-05 2016-03-2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2532A (zh) 2018-01-16
CN107272154B (zh) 2022-02-08
US20170293118A1 (en) 2017-10-12
US9851542B2 (en) 2017-12-26
CN107272154A (zh) 2017-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71547B (zh) 成像鏡頭
JP6385214B2 (ja) 広角レンズ
KR102083931B1 (ko) 광각 렌즈계
TWI437311B (zh) 影像拾取鏡組
TWI420138B (zh) 變焦鏡頭
TWI660193B (zh) 光學鏡頭
WO2015020006A1 (ja) 広角レンズ
CN106249390B (zh) 变焦镜头系统
TWI687716B (zh) 變焦鏡頭
TWI480577B (zh) 廣角鏡頭
JP5657749B2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ズーム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TWI460467B (zh) 變焦鏡頭
WO2012153505A1 (ja) 変倍光学系および撮像装置
TWI796312B (zh)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JP6156848B2 (ja) 変倍光学系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8025794A (ja) 光学レンズ
JP5745188B2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WO2014141348A1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WO2013031203A1 (ja) 変倍光学系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6071141A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869725B2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7226195A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12093761A (ja) ズームレンズ
TWI663425B (zh) 光學鏡頭
KR20150060398A (ko) 줌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한 촬영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