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2465B - 電子裝置,儲存媒體,程式,及顯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儲存媒體,程式,及顯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2465B
TWI662465B TW106105946A TW106105946A TWI662465B TW I662465 B TWI662465 B TW I662465B TW 106105946 A TW106105946 A TW 106105946A TW 106105946 A TW106105946 A TW 106105946A TW I662465 B TWI662465 B TW I66246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motion
dimensional sha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5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37052A (zh
Inventor
細谷邦雄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7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7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2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246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ingle or a set of motion sensors for pointer control or gesture input obtained by sensing movements of the portable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2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cursor appearance or behaviour, e.g. being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displaye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3/00Animation
    • G06T13/203D [Three Dimensional] anim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06T15/005General purpose rendering archite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computer
    • G06F2200/1637Sensing arrangement for detection of housing movement or orientation, e.g. for controlling scrolling or cursor movement on the display of an handheld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是提供一種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利用顯示幕具有撓性的特徵,使在顯示幕的物體(體)按照顯示幕的立體形狀顯示。本發明是一種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括:顯示部,該顯示部包括在顯示幕上顯示物體之撓性的顯示裝置;檢測部,該檢測部檢測出顯示幕上的指定部分的位置資訊;以及運算部,該運算部根據位置資訊而算出顯示幕的立體形狀,並且按照已算出的顯示幕的立體形狀對物體的動作進行運算,以使物體依照指定的規律運動。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儲存媒體,程式,及顯示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其顯示幕具有撓性的電子裝置、儲存用於在該電子裝置中進行顯示的程式的儲存媒體、用於在該電子裝置中進行顯示的程式以及用於在該電子裝置中進行顯示的方法。
近年來,行動電話機、智慧手機等可攜式資訊終端、可攜式音樂播放機、可攜式遊戲機等具備顯示裝置的高功能消費者用可攜式電子裝置廣泛普及,而完全改變我們現代人的生活。
這種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開發有進一步進展,除了對多功能化等設備的功能以外,對小型化、輕量化等設備的外形的開發也日夜火熱。而且,作為下一代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對薄片狀的具有撓性的電子裝置的研究開發日夜火熱。
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電子書閱讀器是其外殼具有撓性的電子書閱讀器,並具有檢測出電子書閱讀器的彎曲部分 的位置感測器及彎曲感測器。藉由根據該位置感測器及彎曲感測器的檢測結果進行顯示部的顯示內容的切換,利用外殼的撓性而可以實現使用者不使用滑鼠或按鈕而操作顯示。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申請公開第2010-157060號公報
另一方面,在這種具有撓性的可攜式電子裝置中,雖然可以利用其撓性進行操作,但是影像或動態影像是平面的,因此顯示幕及安裝有該顯示幕的電子裝置的撓性的活用不充分。由此,在產品設計的階段顯示幕的撓性與電子裝置的各種功能不產生協同效應,對使用者來說,使用撓性的顯示部的電子裝置的魅力不夠。
於是,本發明之一的課題是提供一種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利用顯示幕具有撓性的特徵,使顯示在顯示幕上的物體(體)按照顯示幕的立體形狀顯示。
此外,本發明之一的課題是提供一種程式,該程式利用顯示幕具有撓性的特徵,使顯示在顯示幕的物體按照顯示幕的立體形狀顯示。
於是,本說明書所公開的發明的結構的一個方式是一種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括:顯示部,該顯示部在顯示幕上顯示物體並包括具有撓性的顯示裝置;檢測部,該檢測部檢測出顯示幕上的指定的部分的位置資訊;以及運算 部,該運算部根據位置資訊算出顯示幕的立體形狀,並且按照已算出的顯示幕的立體形狀對物體的動作進行運算,以使物體依照指定的規律運動。
此外,本說明書所公開的發明的結構的一個方式是一種儲存有程式的電腦能夠讀取的儲存媒體,該程式用來使在顯示幕上顯示物體並包括具有撓性的顯示裝置的電子裝置執行如下步驟:第一步驟,其中檢測出顯示幕的指定的部分的位置資訊;第二步驟,其中根據位置資訊算出顯示幕的立體形狀;第三步驟,其中按照已算出的顯示幕的立體形狀對物體的動作進行運算,以使物體依照指定的規律運動;以及第四步驟,其中將所運算的物體的動作顯示在顯示幕上。
此外,本說明書所公開的發明的結構的一個方式是一種程式,該程式用來使在顯示幕上顯示物體並包括具有撓性的顯示裝置的電子裝置執行如下步驟:第一步驟,其中檢測出顯示幕的指定的部分的位置資訊;第二步驟,其中根據位置資訊算出顯示幕的立體形狀;第三步驟,其中按照已算出的顯示幕的立體形狀對物體的動作進行運算,以使物體依照指定的規律運動;以及第四步驟,其中將所運算出的物體的動作顯示在顯示幕上。
此外,本說明書所公開的結構的一個方式是一種顯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驟:使用在顯示幕上顯示物體並包括具有撓性的顯示裝置的電子裝置;檢測出顯示幕的指定的部分的位置資訊;根據位置資訊算出顯示幕的立體形狀;按 照已算出的顯示幕的立體形狀對物體的動作進行運算,以使物體依照指定的規律運動;以及將所運算出的物體的動作顯示在顯示幕上。
根據本發明的電子裝置例如是指可攜式電子裝置諸如行動電話終端、PHS(個人掌上型電話系統)、智慧手機、個人電腦、個人數碼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小型電腦、電子書閱讀器(電子紙)、電子詞典、電子筆記本、計算器、導航系統、數位相框、影像再現裝置、IC答錄機以及可攜式遊戲機。
在具有撓性的顯示幕以及安裝有該顯示幕的電子裝置中,直接在包括具有撓性的顯示幕的顯示裝置之下設置多個感測器,例如設置將多個感測器配置為矩陣狀的檢測部。綜合每個感測器所檢測出的位置資訊等來算出顯示部的彎曲形狀。而且,以物體依照指定的規律進行動作的方式按照顯示幕的彎曲形狀(顯示幕的立體形狀)進行影像顯示。
注意,“顯示幕的立體形狀”是指由於對電子裝置或顯示裝置施加外力而變形(彎曲或屈曲等)的顯示幕的物理形狀,並是指可以以三維空間座標記述的形狀。因此,“顯示幕的立體形狀”還包括變形之前或之後的二維的形狀(即,沒有彎曲的平坦的形狀)。
“按照顯示幕的立體形狀,物體依照指定的規律進行動作”是指例如當使顯示幕朝下彎曲時,以依照例如重力 等自然界的力學的假想施加到物體的力而移動的方式顯示在顯示幕上顯示的物體(體)。物體既可以是色子、落葉和玻璃球等固體,又可以是水等液體。此外,可以將氣體、粉體等森羅萬象的目標規定為物體。由此,使用者能夠感受好像在電子裝置的表面上存在有物體的真實感。
此外,物體也可以是生物。例如在電子遊戲等中,物體可以為人、動物、植物、虛構.空想的生物等形象。
“指定的規律”是指可以以指定方程式記述的規律。例如,指的是自然界的物理規律,尤其是規定物體的運動的規律。例如,指的是重力、引力、摩擦力、空氣阻力、剛體.流體等的運動等的作為在視覺上可以直覺該力學且以運動方程式可以記述的規律。注意,“指定的規律”不侷限於自然界的物理規律。例如,為了增加視覺效果,指定的規律既可以是被強調以偏離物理規律的規律,又可以是逆重力而浮游等逆自然規律的規律。此外,上述方程式並不需要嚴格地體現自然界的物理規律,也可以使用虛擬的方程式或簡化.單純化的方程式。
檢測部為了算出電子裝置所具有的顯示幕的立體形狀,具有設置在多個指定的位置的感測器。例如,也可以作為感測器在顯示幕附近以矩陣狀配置多個位置感測器,並用位置感測器檢測出相對的位置座標。此外,也可以作為感測器在顯示幕附近以矩陣狀配置多個加速度感測器,並用加速度感測器檢測出伴隨顯示幕的變形的各部位的加速度的相對變化。感測器不侷限於此,只要是可以檢測出 為了算出顯示幕的立體形狀需要的參數,就可以使用應用機械方法、電磁氣方法、熱方法、音響方法、化學方法等的感測器。例如作為感測器,可以使用加速度感測器、角速度感測器、振動感測器、壓力感測器、陀螺儀感測器等。此外,也可以組合多個這些感測器而使用。
此外,本發明的表現在其範圍中包括方法、硬體(電子裝置、電腦、半導體裝置、儲存媒體等)、系統、程式、軟體等,本發明可以進行操作。
可以提供一種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利用顯示幕具有撓性的特徵,使顯示在顯示幕上的物體按照顯示幕的立體形狀顯示。
此外,可以提供一種程式,該程式利用顯示幕具有撓性的特徵,使顯示在顯示幕上的物體按照顯示幕的立體形狀顯示。
由此,可以提供一種UI(user interface:用戶介面),該UI可以使使用者感受好像顯示在顯示幕上的物體存在於電子裝置的表面上的真實感。
100‧‧‧電子裝置
101‧‧‧外殼
102‧‧‧顯示幕
103‧‧‧主螢幕鍵
104‧‧‧音量調整按鈕
105‧‧‧靜音按鈕
106‧‧‧麥克風
107‧‧‧揚聲器
108‧‧‧睡眠按鈕
109‧‧‧相機
150‧‧‧系統匯流排
151‧‧‧處理器
152‧‧‧主記憶體
153‧‧‧記憶體控制器
154‧‧‧輔助記憶體
155‧‧‧感測器控制器
156‧‧‧感測器
157‧‧‧顯示器控制器
158‧‧‧顯示裝置
159‧‧‧電源控制器
160‧‧‧電源
161‧‧‧通信控制器
162‧‧‧通信I/F
163‧‧‧音響控制器
164‧‧‧揚聲器
165‧‧‧聲音輸出連接器
166‧‧‧麥克風
167‧‧‧輸入介面
168‧‧‧外殼開關
169‧‧‧觸控面板
170‧‧‧鍵盤
171‧‧‧相機
172‧‧‧外部埠
173‧‧‧輸出介面
174‧‧‧振動電機
180‧‧‧RAM
181‧‧‧ROM
182‧‧‧控制系統
183‧‧‧應用程式
184‧‧‧程式模組
185‧‧‧程式資料
186‧‧‧BIOS
187‧‧‧顯示部物性資料
188‧‧‧感測器特性資料
201‧‧‧顯示部
202‧‧‧檢測部
203‧‧‧運算部
204‧‧‧記憶部
205‧‧‧輸入部
206‧‧‧輸出部
250‧‧‧物體資料
251‧‧‧物體ID
252‧‧‧物體形狀
253‧‧‧物體物理量
254‧‧‧物體影像
255‧‧‧物體初始設置
260‧‧‧場資料
261‧‧‧場ID
262‧‧‧場形狀
263‧‧‧場物理量
264‧‧‧場影像
265‧‧‧場初始設置
301‧‧‧物體
302‧‧‧物體
303‧‧‧物體
304‧‧‧圖示
305‧‧‧窗口
306‧‧‧物體
306a‧‧‧物體
306b‧‧‧物體
307‧‧‧物體
308a‧‧‧區域
308b‧‧‧區域
309‧‧‧河川
310a‧‧‧形象
310b‧‧‧形象
在圖式中:圖1A至圖1D是說明電子裝置的一個方式的圖;圖2是說明電子裝置的硬體結構的一個方式的方塊圖;圖3是說明記憶體的結構的方塊圖; 圖4是說明電子裝置的一個方式的功能方塊圖;圖5A和圖5B是說明資料結構的圖;圖6A至圖6C是說明顯示在顯示幕上的物體的動作的圖;圖7是示出物體的顯示步驟的流程圖;圖8是示出物體的顯示步驟的流程圖;圖9是示出物體的顯示步驟的流程圖;圖10是示出物體的顯示步驟的流程圖;圖11是示出物體的顯示步驟的流程圖;圖12是示出物體的顯示步驟的流程圖;圖13是示出物體的顯示步驟的流程圖;圖14A至圖14C是說明顯示在顯示幕上的物體的動作的圖;圖15A和圖15B是說明顯示在顯示幕上的物體的動作的圖;圖16A和圖16B是說明顯示在顯示幕上的物體的動作的圖;圖17A和圖17B是說明顯示在顯示幕上的物體的動作的圖;圖18A和圖18B是說明顯示在顯示幕上的物體的動作的圖;圖19是示出物體的顯示步驟的流程圖;圖20A和圖20B是說明顯示在顯示幕上的物體的動作的圖;
下面,參照圖式詳細地說明本說明書所公開的發明的實施方式。但是,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一個事實,就是本說明書所公開的發明的方式及詳細內容可以被變換為各種各樣的形式而不侷限於以下說明。並且,本說明書所公開的發明不應被看作僅限定於以下實施方式的描述內容。
實施方式1
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圖1A至圖13說明具備具有撓性的顯示幕的電子裝置的結構以及對該顯示幕的顯示方法的一個方式。
(電子裝置的結構)
使用圖1A至圖1D說明根據本發明的具備具有撓性的顯示幕的電子裝置的結構的一個例子。在本實施方式中說明的電子裝置的一個例子是可攜式資訊終端,該可攜式資訊終端可以執行行動電話、電子郵件及文章的閱讀和編輯、播放音樂、網路通信、電腦遊戲等各種應用軟體。圖1A是電子裝置100的俯視圖。電子裝置100具有外殼101、顯示幕102以及主螢幕鍵103。
顯示幕102是進行靜態影像、動態影像等影像顯示的顯示裝置的一部分。作為包括顯示幕102的顯示裝置,可 以舉出在各像素中具備以有機發光元件(OLED)為代表的發光元件的發光裝置、液晶顯示裝置、利用電泳方式或電子粉流體(在日本註冊的商標)方式等進行顯示的電子紙、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數位微鏡裝置)、PDP(Plasma Display Panel:電漿顯示面板)、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場致發射顯示器)、SED(Surface Conduction Electron-emitter Display:表面傳導電子發射顯示器)、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碳奈米管顯示器、奈米晶顯示器以及量子點顯示器等。根據本發明的顯示幕是這些顯示裝置的一部分,並且作為包括該顯示幕的顯示裝置使用具有撓性的顯示裝置。
在本實施方式中,在顯示幕102上設置有使用手指或筆等指示單元能夠輸入資訊的觸控面板作為輸入單元。由於配置有觸控面板而不需要電子裝置上的為鍵盤的區域,因此可以在較大的區域中配置顯示幕。此外,因為可以使用筆或手指輸入資訊,所以可以實現用戶友好介面。作為觸控面板,可以採用各種方式諸如電阻式、電容式、紅外線式、電磁感應方式、表面聲波式等。但是,因為根據本發明的顯示幕102可以彎曲,所以特別佳為採用電阻式、電容式。
因為顯示幕102具有撓性,所以外殼101也需要可以變形。外殼101較佳為使用具有彈性的樹脂材料、可以塑性變形的金屬材料或者這些材料的組合等構成。例如,使 用金屬板的壓制加工體形成外殼101的四角部分,而使用塑膠成形體形成外殼101的其他部分。此外,雖然未圖示,藉由只使包括顯示幕102的顯示裝置具有撓性且在顯示裝置和外殼101之間設置間隙,也可以使用沒有撓性的材料形成外殼101。此時,也可以給外殼101的一部分打褶,因此隨著顯示幕102的彎曲外殼101伸縮。
如圖1A所示那樣,本實施方式所示的電子裝置100是矩形形狀,特別是長邊比短邊長。這是因為:由於該形狀而尤其容易在垂直於長邊的方向上進行彎曲,因此使用者可以進一步感受電子裝置100的撓性。注意,也可以使電子裝置100旋轉90度,而將電子裝置100用作其短邊位於下部縱長的顯示裝置。為了實現該顯示裝置,在電子裝置100中設置加速度感測器等,測出電子裝置100的旋轉來將顯示幕102的影像顯示從橫長切換為縱長,即可。
此外,電子裝置100的四角處是圓形。藉由使電子裝置100的四角處為圓形,尤其可以緩和因彎曲或扭轉而產生的應力集中在四角處的角部,而可以提高顯示裝置以及電子裝置100的耐久性。
此外,為了容易使電子裝置100彎曲,較佳為在可以保持固定強度的範圍內將電子裝置100的厚度儘量減薄。
注意,圖1A所示的電子裝置100的形狀只是一個例子而已,而電子裝置100的形狀不侷限於此,按照使用者的需要可以採用正方形、圓形、橢圓形等任意形狀。
主螢幕鍵103設置在電子裝置100的上表面的下部中 央的外殼部分。當按主螢幕鍵103時,在顯示幕102上顯示主螢幕。此外,也可以藉由按住主螢幕鍵103指定的時間,將電子裝置100的主電源關閉。也可以當電子裝置100處於睡眠模式時,藉由按下主螢幕鍵103,從睡眠模式恢復。此外,根據按住的時間或與其他按鈕同時按下的動作,可以將主螢幕鍵用作具有各種功能的開關。如此,藉由對主螢幕鍵103給予各種功能,可以減少設置在外殼101上的實在的按鈕個數,而可以使電子裝置100的結構簡化,並且可以使電子裝置100的設計單純化。尤其是,因為根據本發明的電子裝置100具有撓性,所以為了減少電子裝置100的故障而提高可靠性,安裝在外殼101上的按鈕個數越少越好。
圖1B示出電子裝置100的下表面(底面)。電子裝置100的下表面的面積比上表面小一些。就是說,電子裝置100的側面是從上表面到下表面傾斜的形狀。如圖1B所示那樣,在電子裝置100的側面上設置有按鈕等多個輸入/輸出功能。
音量調整按鈕104及靜音按鈕105設置在電子裝置100的側面的右上角。用來輸出聲音的揚聲器107設置在電子裝置100的側面左下角。從揚聲器107輸出各種聲音諸如為作業系統(OS)的啟動聲音等特定的處理時而設定的聲音、來自音樂播放應用軟體的音樂等基於在各種應用軟體中執行的音效檔案的聲音以及電子郵件的鈴聲等。此外,在根據本發明的電子裝置100中,既可以在顯示幕 102彎曲時使用揚聲器107輸出對應該彎曲的聲音,也可以隨著後述的物體的移動輸出聲音。
此外,藉由使用音量調整按鈕104,可以調整從揚聲器107輸出的聲音的音量的大小。此外,藉由按下靜音按鈕105,可以暫態使來自揚聲器107聲音靜音。雖然未圖示,也可以與用來聲音輸出的揚聲器107一起或代替揚聲器107設置用來對頭戴式耳機、耳機、耳麥等裝置輸出聲音的連接器。
在電子裝置100的側面的右下角設置有麥克風106。該麥克風106可以用於聲音輸入或錄音。此外,在電子裝置100的側面的左上角設置有睡眠按鈕108。當按下睡眠按鈕108時,電子裝置100進入睡眠模式,在主電源導通的狀態下停止顯示幕102的顯示等的任意功能,由此實現低耗電量化。因此,可以抑制電子裝置100的內部含有的電池的電力的耗費。
如此,藉由將各種輸入/輸出設備集中地設置在電子裝置100的四角處,將沒有撓性的零件彙集在四角處,而可以使電子裝置100的全體具有撓性。此外,當在四角處中使用非撓性構件時,電子裝置100的結構強度得到提高,並且電子裝置100的操作性也得到提高。因此,在電子裝置100所具有的外殼101的四角處中,較佳為使用與其他部分不同的非撓性構件。
另一方面,相機109設置在電子裝置100的下表面上中央。可以將使用相機109得到的影像顯示在顯示幕102 上。此外,藉由將相機109設置在中央,即使使用者看著電子裝置100的上表面進行操作,也可以認識相機109的位置。因為根據本發明的電子裝置100具有撓性,所以藉由使電子裝置100彎曲為U字形並立在桌子等上,可以不使用三角架等固定夾具而沒有抖動進行拍攝。
此外,雖然未圖示,但是電子裝置100也可以具有連接外部記憶體驅動器的端子。作為外部記憶體驅動器例如可以舉出:外置HDD(硬碟驅動器);快閃記憶體驅動器;儲存媒體驅動器諸如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數位通用磁片)驅動器、DVD-R(DVD-Recordable:可記錄式DVD)驅動器、DVD-RW(DVD-ReWritable:可重寫式DVD)驅動器、CD(Compact Disc:光碟)驅動器、CD-R(Compact Disc Recordable:可錄式光碟)驅動器、CD-RW(Compact Disc ReWritable:可重寫式光碟)驅動器、MO(Magneto-Optical Disc:磁光碟)驅動器、FDD(Floppy Disk Drive:軟碟驅動器)驅動器或上述揮發性記憶體驅動器以外的非揮發性的固態驅動器(Solid State Drive:SSD)設備等。此外,雖然電子裝置100在顯示幕102上具有觸控面板,但是也可以在外殼101上設置鍵盤代替該觸控面板,也可以外置鍵盤。
如圖1C及圖1D所示那樣,上述電子裝置100具有撓性。在圖1D中,示出其左側邊緣和右側邊緣向上方向彎曲的電子裝置100。因此,外殼101及顯示幕102可以彎曲。注意,本說明書中的電子裝置的撓性只要是至少可 以得到本說明書所記載的發明的效果中的一部分的程度即可,並且對電子裝置的彎曲方向或程度等沒有特定的限制。
圖2是示出本實施方式中的具有撓性的電子裝置100的硬體結構的方塊圖的一個例子。電子裝置100具有處理器151、主記憶體152、記憶體控制器153、輔助記憶體154、感測器控制器155、感測器156、顯示器控制器157、顯示裝置158、電源控制器159、電源160、通信控制器161、通信I/F(介面)162、音響控制器163、揚聲器164、聲音輸出連接器165、麥克風166、輸入介面167、外殼開關168、觸控面板169、鍵盤170、相機171、外部埠172、輸出介面173以及振動電機174。其中,處理器151、主記憶體152、記憶體控制器153、感測器控制器155、顯示器控制器157、電源控制器159、通信控制器161、音響控制器163、輸入介面167以及輸出介面173藉由一個以上的系統匯流排150彼此連接,而彼此可以進行通信。
上述電子裝置100的結構只是一個例子而已,例如也可以採用如下結構:不具備鍵盤170使用觸控面板169和顯示裝置158由軟體實現虛擬鍵盤等的省略一部分的零件的結構。此外,也可以採用上述結構以外追加其他零件的結構。
作為處理器151,除了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以外,還可以使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數位信號處理器)或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圖形處理器)等其他微處理器。處理器151藉由解釋並執行來自各種程式的指令,進行各種資料的處理或程式的控制。
此外,可以將其通道形成區使用氧化物半導體的薄膜型電晶體用於處理器151。該電晶體的關態電流(off-state current)極小,因此藉由將該電晶體用作用來保持流入到記憶元件的電荷(資料)的開關,可以確保長時間的資料保持期間。藉由將該特性應用於處理器151的暫存器等,只在需要時使處理器151進行工作,在其他情況下將之前的處理內容儲存在該記憶元件中,來可以進行常截止電腦操作,而可以實現電子裝置的低耗電量化。
主記憶體152用作主記憶體裝置。圖3是示出主記憶體152的結構的方塊圖。主記憶體152具備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180及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181等揮發性記憶體及非揮發性記憶體。
例如將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用於RAM180,並且虛擬地分配並使用用作為處理器151的工作空間的記憶體空間。如圖3所示那樣,當容納在HDD等輔助記憶體154中的作業系統182、應用程式183、程式模組184以及程式資料185等被執行時載入到RAM180中。載入到RAM180中的這些資料、程式或程式模組被處理器151直接訪問並操作。此 外,在圖3中,假設將用來控制儲存在RAM180的資料等的記憶體控制器內置在處理器151中,而省略其描述,但是也可以另行設置用來控制主記憶體152的記憶體控制器。
另一方面,在ROM181中容納不需要改寫的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輸入/輸出系統)186或固件等。此外,可以預先將由與根據本發明的具有撓性的顯示幕102有關的物理性參數構成的顯示部物性資料187或與進行位置資訊的檢測的感測器156的特性有關的感測器特性資料188容納在ROM181中。作為ROM181,可以使用遮罩式ROM、OTPROM(One Tim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一次可編程唯讀記憶體)、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抹除可編程唯讀記憶體)。作為EPROM,可以舉出藉由紫外線照射可以消除儲存資料的UV-EPROM(Ultra-Violet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紫外線-可抹除可編程唯讀記憶體)、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電子式可抹除可編程唯讀記憶體)以及快閃記憶體等。
內置在電子裝置100中的輔助記憶體154用作輔助記憶體裝置。輔助記憶體154是與主記憶體152相比具有大容量的儲存媒體,並且藉由記憶體控制器153連接到系統匯流排150。記憶體控制器153用作進行輔助記憶體154的資料的讀出、寫入等的控制的介面。作為輔助記憶體 154,可以使用HDD(硬碟驅動器)或非揮發性的固態驅動器(Solid State Drive:SSD)裝置等儲存媒體驅動器等。
此外,圖2示出輔助記憶體154內置在電子裝置100的結構,但是輔助記憶體154也可以是藉由外部埠172連接的設置在電子裝置100的外部記憶體裝置,也可以同時利用該外部記憶體裝置和輔助記憶體154並將這些用作輔助記憶體裝置。
感測器156檢測出為了算出電子裝置100所具有的顯示幕的立體形狀需要的參數。例如,也可以作為感測器156在顯示幕附近以矩陣狀配置可以指定彼此的相對位置關係的位置感測器,並用位置感測器檢測出與其他各位置感測器相對的位置資訊。此外,也可以作為感測器156在顯示幕附近以矩陣狀配置多個加速度感測器,並用該加速度感測器檢測出伴隨顯示幕的變形的各部位的加速度的相對變化。感測器156不侷限於此,只要是可以檢測出為了算出顯示幕的立體形狀而需要的參數,就可以使用應用機械方法、電磁氣方法、熱方法、音響方法、化學方法等的感測器。例如作為感測器,可以使用加速度感測器、角速度感測器、振動感測器、壓力感測器、陀螺儀感測器等。此外,也可以組合多個這些感測器而使用。另外,也可以將這些感測器156安裝在設置在顯示幕102上的觸摸感測器中。藉由將觸摸感測器和位置感測器用作一個零件,可以縮減部件個數,而有助於電子裝置100的薄型化。
感測器控制器155是統括並控制多個感測器156的介面。感測器控制器155對多個感測器156供應來自電源160的電力,同時受到來自感測器156的輸入而將其變換為控制信號並輸出到系統匯流排150。在感測器控制器155中,既可以進行感測器156的錯誤管理。又可以進行感測器156的標定處理。
顯示裝置158藉由顯示器控制器157連接到系統匯流排150。作為顯示裝置158,使用在各像素中具備以有機發光元件(OLED)為代表的發光元件的發光裝置、液晶顯示裝置、利用電泳方式或電子粉流體(在日本註冊的商標)方式等進行顯示的電子紙、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數位微鏡裝置)、PDP(Plasma Display Panel:電漿顯示面板)、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場致發射顯示器)、SED(Surface Conduction Electron-emitter Display:表面傳導電子發射顯示器)、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碳奈米管顯示器、奈米晶顯示器以及量子點顯示器等具有撓性的顯示裝置。顯示器控制器157藉由系統匯流排150對應從處理器151輸入的描畫指示而控制顯示裝置158,來在顯示裝置158的顯示幕102上顯示指定的影像。
電源160對電子裝置100所具有的多個零件供應電力。作為電源160,例如具有一個以上的一次電池或二次電池。此外,當在房屋內等使用時,作為外部電源也可以使用交流電源(AC)。尤其是,當將電子裝置100與外 部電源分開而使用時,較佳為使用充放電容量大的實現長時間的電子裝置100的使用的電源。當進行電源160的充電時,也可以使用從電子裝置100分離的充電器。此外,本實施方式中的電子裝置100具有撓性,因此電源160較佳也具有撓性。作為這種二次電池,例如可以舉出鋰離子二次電池或鋰離子聚合物二次電池等。此外,為了使這種電池具有撓性,作為電池的外容器較佳為使用層壓袋(laminate package)。
此外,雖然未圖示,但是電源160也可以具有電源管理裝置(電池管理單元:BMU)。BMU進行電池的單元電壓或單元溫度資料的收集、過充電及過放電的監視、電池平衡器的控制、電池劣化狀態的管理、電殘量(State Of Charge:電量狀態:SOC)的算出以及故障檢測的控制等。
電源控制器159對從電源160的藉由系統匯流排150或其他電源供應線對各零件送電進行控制。電源控制器159具有多通道電力轉換器或反相器、保護電路等。此外,電源控制器159具有低耗電量化功能。作為低耗電量化功能,可以舉出如下步驟:即,檢測出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對電子裝置100的輸入,降低處理器151的時脈頻率或停止時脈的輸入、停止處理器151本身的工作或者停止HDD的旋轉等,由此降低功耗。只由電源控制器159,或者由控制器159和處理器151的聯動而執行這種功能。
通信I/F(通信介面)162藉由通信控制器161連接 到系統匯流排150。通信控制器161和通信I/F162根據來自處理器151的指令控制用來使電子裝置100連接到電腦網路的連接信號,而向電腦網路發出該信號。由此,可以使World Wide Web(環球網,WWW)的基礎的網際網路、內聯網、外聯網、PAN(Personal Area Network:個人網)、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網)、CAN(Campus Area Network:校園網)、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城域網)、WAN(Wide Area Network:廣域網)、GAN(Global Area Network:全球網)等電腦網路與電子裝置100連接,來進行通信。
當不使用通道而以無線進行電子裝置100與其他設備的通信時,在通信I/F(通信介面)162中設置高頻電路(RF電路)進行RF信號發報和接收。高頻電路是用來將各國法制所規定的帶寬的電磁信號與電信號彼此變換且使用該電磁信號以無線與其他通信設備進行通信的電路。作為實用性的帶寬,一般使用幾十kHz至幾十GHz的帶寬。高頻電路具有對應多個帶寬的高頻電路部和天線,高頻電路部可以具有放大器(Amplifier)、混頻器、濾波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數位信號處理器)、射頻收發器等。當進行無線通信時,作為通信協議或通信技術可以使用:通信標準諸如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在日本註冊的商標:全球移動通訊系統)、EDGE(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GSM增強資料率演進)、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碼分多址2000)、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寬頻碼分多址);以及由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通信標準化的規格諸如Wi-Fi(Wireless Fidelity:在日本註冊的商標:無線保真)、Bluetooth(在日本註冊的商標:藍牙)、ZigBee(在日本註冊的商標)等。
此外,當將電子裝置100用作電話機進行通話時,通信控制器161及通信I/F162根據來自處理器151的指令控制用來使電子裝置100連接到電話線的連接信號,而將該信號向電話線發出。
有關音響的揚聲器164、聲音輸出連接器165、麥克風166連接到音響控制器163並藉由系統匯流排150連接到處理器151。音響控制器163根據來自處理器151的指令生成使用者可以聽到的類比聲音信號並將該信號輸出到揚聲器164或聲音輸出連接器165。另一方面,輸出到麥克風166的聲音資料在音響控制器163中被變換為數碼信號並在音響控制器163或處理器151中被處理。聲音輸出連接器165連接有頭戴式耳機、耳機、耳麥等聲音輸出裝置,並且對該裝置輸出在音響控制器163中生成的聲音。
設置在外殼上的一個以上的開關(以下為了方便起見,稱作外殼開關168)、設置在顯示幕102附近的觸控面板169、設置在外殼101上的鍵盤170、設置在外殼101的下表面的相機171以及其他輸入零件能夠連接的外部埠172被輸入介面167控制,並且輸入介面167藉由系 統匯流排150與處理器151等連接。
例如,圖1A至圖1D中說明的主螢幕鍵103、音量調整按鈕104、靜音按鈕105和睡眠按鈕108相當於外殼開關168。這些外殼開關168、觸控面板169、鍵盤170、相機171和外部埠172與用來聲音輸出的麥克風166、檢測出顯示幕102的形狀變化的感測器156一起用作電子裝置100和使用者之間的介面。
觸控面板169設置在顯示幕102上並可以用作使用手指或筆等指示單元輸入資訊的輸入單元。由於配置觸控面板169而不需要電子裝置上的配置鍵盤的區域,因此可以在較大的區域上配置顯示幕。此外,因為可以使用筆或手指輸入資訊,所以可以實現用戶友好介面。作為觸控面板169,可以採用各種方式諸如電阻式、電容式、紅外線式、電磁感應方式、表面聲波式等。但是,因為根據本發明的顯示幕102可以彎曲,所以特別佳為採用電阻式、電容式。此外,觸控面板169也可以包括感測器156而用作一個零件。由此,縮減部件個數而有助於電子裝置100的薄型化。
振動電機174藉由輸出介面173連接到系統匯流排150。根據來自處理器151的指令,輸出介面173控制振動的期間等來使振動電機174振動。由此,可以使電子裝置100振動,將該振動用作電子郵件的來信、電腦遊戲等應用軟體中的對使用者的觸覺效果。此外,也可以按照顯示幕102的彎曲程度使振動電機174振動,例如當顯示幕 102的撓性有指定的限度時,當超過該臨界值時為了發出警告而使振動電機174振動。此外,雖然未圖示,但是除了振動電機174以外,還可以對輸出介面173連接使用者可以由五感認知的各種輸出設備。例如,可以對輸出介面173連接用來表示電子裝置100的工作狀態的發光裝置或者利用振動擴散香味的香薰機等。
(電子裝置的功能)
接著,圖4示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100中的主要功能的的方塊圖。電子裝置100至少具有顯示部201、檢測部202、運算部203以及記憶部204的四個功能區域。除此之外,也可以具有輸入部205、輸出部206。
顯示部201包括在圖2中說明的顯示裝置158和顯示器控制器157等並在顯示裝置158的顯示幕上顯示場或物體等。顯示裝置158至少具有撓性,因此可以變形。在顯示裝置158所具有的顯示幕102上顯示按照顯示幕102的形狀變化而移動的物體。在此,物體是指顯示在顯示幕102上的體,並是指按照顯示幕102的變形而進行運動的體。此外,場是成為進行運動的物體的背景且影響到物體的運動的基底。場的圖表現既可以是表現素材的紋理的排列,又可以是透明。
檢測部202包括在圖2中說明的感測器156或感測器控制器155等並檢測出顯示裝置158的顯示幕102的位置 資訊。例如,多個感測器156配置為矩陣狀,而感測器156在每一個的配置位置取得與其他感測器156之間的相對位置資訊。感測器156所取得的位置資訊藉由感測器控制器155輸出到運算部203。
運算部203包括在圖2中說明的處理器151等。對運算部203輸入從檢測部202輸出的顯示幕102的各點的位置資訊,並基於該資訊算出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依照使用的感測器156和算出的方式適當地執行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的算出,即可。當算出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時,藉由對以前算出的與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關的資料和最新資料進行比較且對其變化量進行運算來取得新的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可以減小對處理器151的運算負擔。在以前算出的與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關的資料中,至少將最新資料容納在記憶部204中。或者,也可以對以前感測器156取得的位置資訊和感測器156新取得的位置資訊進行比較且將其變化量加上在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來算出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此時,在以前感測器156取得的位置資訊中,至少將最新資料容納在記憶部204中。
運算部203在算出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之後,按照該算出的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在場上移動物體。
記憶部204包括在圖2中說明的主記憶體152、輔助記憶體154、記憶體控制器153等。在記憶部204中,至少容納與物體有關的資料、與場有關的資料、與規定物體 的移動的規律有關的資料。這些資料也可以編入作業系統中,還可以以應用程式、程式模組或程式資料的單位容納在記憶部204中。這些資料例如容納在用作輔助記憶體154的HDD中,由於電子裝置100的啟動而根據需要載入到由DRAM等構成的主記憶體152中。
與物體有關的資料(物體資料250)如圖5A所示那樣包括:物體ID251;物體形狀252;所設定的質量、表面狀態(摩擦係數)等的物體物理量253;物體影像254;初始位置等的物體初始設置255。可以將它們作為結構化的一覽表、表格或資料庫容納在記憶部204中。在圖5A所示的例子中,按照每個物體ID251進行聯繫,以使資料階層結構化。
與場有關的資料(場資料260)如圖5B所示那樣包括:場ID261;場形狀262;場物理量263;場影像264;場初始設置265。可以將它們作為結構化的一覽表、表格或資料庫容納在記憶部204中。在圖5B所示的例子中,按照每個場ID261進行聯繫,以使每一個的資料階層結構化。
“規定物體的移動的規律”是指可以以規定物體的移動的指定的方程式記述的規律。例如,指的是自然界的物理規律,尤其指的是規定物體的運動的規律。例如,指的是重力、引力、摩擦力、空氣阻力、剛體.流體等的運動等的作為在視覺上可以直覺該力學且以運動方程式可以記述的規律。注意,指定的規律不侷限於自然界的物理規 律。例如,為了增加視覺效果,指定的規律既可以是被強調以偏離物理規律的規律,又可以是逆重力而浮游等逆自然規律的規律。此外,上述方程式並不需要嚴格地體現自然界的物理規律,也可以使用虛擬的方程式或簡化.單純化的方程式。與規定物體的移動的規律有關的資料是指當對上述物體的移動進行模擬時作為基礎的方程式群。雖然未圖示,但是也可以將與規定物體的移動的規律有關的資料作為結構化的一覽表、表格或資料庫容納在記憶部204中。
運算部203參照與容納在記憶部204中的物體及場的各ID連起來的物理量及位置資訊等和按照從檢測部202接受的資料算出的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而基於與規定物體的移動的規則有關的資料模擬物體的運動,因此物體依照上述規律運動。就是說,運算部203當受到顯示幕102的形狀變化時,將與該形狀變化有關的資訊、物體資料、場資料、與規定物體的移動的規律有關的資料等導入到動作空間中,對與規定物體的移動的規律有關的資料所具有的方程式插入各參數,來計算物體的運動。物體的運動的計算繼續到物體的運動結束的程度為止,並在檢測部202中監視顯示幕102的重新形狀變化,而當有變化時,及時就修正物體的運動。
如此,藉由反復伴隨顯示幕102的形狀變化的修正,且繼續模擬到物體的運動結束(就是說,靜止)的狀態為止,可以使使用者認識對應顯示幕102的變形的物體的有 真實感的動作。由運算部203模擬的物體的運動被輸出到顯示部201並顯示在顯示幕102上。此外,較佳為對顯示幕102的形狀變化設定指定的臨界值,只在超過該臨界值時使用運算部203執行運算。此時,可以抑制運算部203的計算量的增大,並且可以使物體的運動靜止在指定的水準。
輸入部205包括在圖2中說明的麥克風166、外殼開關168、觸控面板169、鍵盤170、相機171、外部埠172、音響控制器163以及輸入介面167等。例如,可以根據從麥克風166輸入的聲音使顯示在顯示幕102上的物體移動。此外,雖然作為感測器156舉出用來算出顯示幕102的形狀的感測器,但是除此之外,也可以作為輸入介面使用感測器。例如,藉由將加速度感測器用於電子裝置100,可以根據電子裝置100的傾斜使物體移動。作為這樣的用來輸入的感測器,也可以使用上述感測器156。
輸出部206包括在圖2中說明的揚聲器164、聲音輸出連接器165、音響控制器163、振動電機174以及輸出介面173等。例如,在藉由如上所述的方式被判定其運動的物體移動的同時控制振動電機174來使電子裝置100振動,由此可以藉由觸覺給使用者以真實感。
(電子裝置的工作的一個例子)
接著,使用圖6A至圖6C說明電子裝置100的工作的一個例子。
圖6A是電子裝置100的上表面的俯視圖,在電子裝置100的顯示幕102上顯示有物體301。在圖式中,為了說明物體301的顯示動作而不示出其他顯示,但是,在實際上除了物體301以外,還可以同時顯示牆紙、圖示、工具欄、指標、視窗、文本、動態影像和Web瀏覽器等其他顯示內容。
在圖6A中,物體301模仿球狀固體並在指定的位置上靜止。物體301的可動範圍被定義為場,並用作影響到物體301的運動的基底。
圖6B是示出拿起電子裝置100的右側邊緣而將該電子裝置彎曲的情況的圖。由於電子裝置100的變形,而顯示幕102也變形。綜合來自檢測出該變形的多個感測器156的資訊,運算部203算出變形的顯示幕102的形狀。而且,從記憶部204導入各種資料,藉由上述方法模擬物體的運動。模擬的結果顯示在顯示幕102上作為物體的運動。在圖6B中,顯示幕102的右側被拿起,因此物體301如被重力拉那樣向顯示幕102的中央部移動(在圖式中,箭頭所示的方向)。
在圖6B中,物體301是固體球體。因此,按照牛頓的古典力學物體301向顯示幕102的中央滾動。在此,物體301具有指定的物理量。因此,根據該質量等判定移動速度或旋轉速度。場的物理量等也預先被設定。例如,物體301受到在場設定的空氣阻力,受到在場設定的重力加速度,受到在場設定的摩擦來進行運動。
如此,藉由對物體301的動作適用各種規律,可以使使用者體會真實感。
注意,並不需要參照所有對物體301及場賦予的物理量等,而也可以只參照其一部分。藉由只參照一部分物理量等,可以降低對運算部203的負擔。同樣地,也可以在模擬的方程式中,只使用容納在記憶部204的方程式群中的一部分。此外,在圖6B中,在場上只示出一個物體301,但是也可以在場上示出多個物體301。此時,根據顯示在顯示幕102上的物體301的個數,也可以適當地調整所參照的物理量或方程式群等的資料或參數。
圖6C是示出在使該電子裝置100朝下突出而進一步彎曲的情況下的物體301的運動的圖。例如,位於圖6B所示的位置的球狀的物體301滾落到由顯示幕102的彎曲形成的凹處中。滾落到凹處中的物體301因為其左右被顯示幕102的高牆壁堵,所以不能向左右移動,而在凹處的底部移動,然後靜止。
如此,藉由使用感測器156或處理器151算出與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關的資訊,可以顯示根據該形狀進行運動的物體301。由此,可以使使用者體會如下真實感,即好像顯示在顯示幕102上的物體301存在於電子裝置100的表面上的真實感。
注意,在此作為物體301的移動開始條件說明顯示幕102的變形,但是物體301的移動開始條件不侷限於此。例如,當在電子裝置100中作為輸入介面167設置加速度 感測器時,加速度感測器的加速度的檢測也可以是物體301的移動開始條件。可以向根據加速度感測器所檢測出的傾斜的方向使物體301運動。此外,當作為輸入介面167使用麥克風166時,例如可以根據被輸入的音量的大小使物體301移動。此外,也可以使用鍵盤170輸入方向,向根據被輸入的方向使物體301運動。此外,藉由按住設置在電子裝置100的外殼101上的主螢幕鍵103,可以將物體301返回初始位置。
(物體的顯示的處理步驟)
接著,使用圖7至圖13說明根據本發明的電子裝置100中的物體的顯示的處理步驟。
圖7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電子裝置100中的物體的顯示的處理步驟500的流程圖。在此,作為物體的顯示的處理步驟的例子,說明採用用來顯示物體的應用程式的情況。作為這種應用程式,可以舉出電子裝置100的主螢幕的背景等。
因此,以後說明的物體的顯示的處理步驟由應用程式執行。此外,該程式是儲存在輔助記憶體154或主記憶體152等電腦能夠讀取的儲存媒體中的程式。
此外,在此該程式相當於軟體,但是也可以實現這種處理方法作為電子電路或機械硬體。
首先,啟動根據本發明的電子裝置100中的用來顯示物體的應用軟體(S001)。在此,容納在輔助記憶體154 中的應用程式等載入到主記憶體152中。此外,也可以將該應用軟體設定為與控制系統聯動而同時啟動。
接著,設定物體及場的初始條件(S002、S003)。既可以以接過來上次應用軟體的使用時的結束時的條件的方式設定物體及場的初始條件,又可以每次將物體及場的初始條件重新設定為默認條件。此外,也可以採用使用者能夠選擇它們中的任一個的方式。
物體的初始條件是指設定容納在記憶部204中的物體資料250中的物體ID251或顯示位置等。此外,場的初始條件是指設定容納在記憶部204中的場資料260中的場ID261等。明確地說,設定是指從輔助記憶體154讀出物體ID251以及與它們連起來的物體物理量253等,而將其容納在主記憶體152中。同樣地,設定場資料260的各參數。
物體的初始條件的設定(S002)以及場的初始條件的設定(S003)不侷限於按照上述順序執行的處理,而既可以先進行場的初始條件的設定,又可以同時進行物體的初始條件的設定(S002)與場的初始條件的設定(S003)。
接著,使用多個感測器156取得設置在顯示幕102附近的各位置上的位置資訊(S004)。然後,根據由多個感測器156取得的位置資訊,在運算部203中算出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S005)。當在啟動電子裝置100之後且在啟動該應用軟體之前由其他系統、其他應用軟體已經取得顯示幕102的形狀時,也可以使用已經取得的與形狀有 關的資訊算出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
接著,對在步驟S005中算出的顯示幕102的形狀和物體的初始狀態進行比較,判斷需要使物體移動還是不需要使物體移動(S006)。例如,當在步驟S002中所設定的物體的初始位置因顯示幕102的形狀彎曲而相當於對水平面具有超過指定的臨界值的傾斜的位置時,運算部203判斷物體的移動是需要的。另一方面,當雖然顯示幕102的形狀彎曲時但是物體的初始位置相當於對水平面平坦的位置時,物體處於靜止狀態,因此運算部203判斷物體的移動是不需要的。當運算部203判斷物體的移動是需要的時,處理進入物體移動模式510(或者,作為其他例子示出的物體移動模式520(S007)。另一方面,當運算部203判斷物體的移動是不需要的時,進入物體待命模式530(S008)。
當物體待命模式530結束時,在步驟S009中進行結束判斷,在滿足條件的情況(後述的應用軟體結束標誌為“1”的情況)下結束應用軟體(S010),而在不滿足條件的情況(後述的應用軟體結束標誌為“0”的情況)下返回步驟S004。
當結束應用軟體時,較佳為將容納在主記憶體152中的各種資料儲存在輔助記憶體154中。由此,當下次啟動應用軟體時,作為初始設置可以使用這些資料。
圖8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電子裝置100中的物體的顯示的處理步驟中的物體移動模式510的流程圖。在物體移 動模式510中,反復物體運動的模擬,且將該結果逐一顯示在顯示幕102上。以指定的時間(以下,表示為△t)單位反復進行物體的模擬和顯示。
在開始物體移動模式(S020)之後,根據已算出的顯示幕的形狀而判定物體的運動(S021)。在此,判定在△t之前的物體的運動。
依照預先規定的規律,在運算部203中模擬物體的運動。使用在步驟S002及S003中設定的物體的物理量、場的物理量等執行模擬。根據該模擬而判定物體的移動方向、速度等。在物體的移動方向、速度等的模擬中,也參照與連起來的場ID261有關的場資料260。例如,當已選擇的場ID261中的場物理量263包括以如橡膠那樣的彈性原材為材料的資料時,模擬出如下物體的動作:在落下到由顯示幕102的彎曲形成的凹處之後彈起來的動作。與模擬的物體的動作有關的資訊容納在記憶部204中的主記憶體152。
為了使使用者進一步認識真實感,也可以進行用來顯示物體的旋轉或物體的變形等的模擬。注意,當進行複雜模擬時導致運算部203的負擔增大,由於運算部203的處理延遲而難以進行進一步正確的顯示,因此導致給使用者的真實感的降低。對此,為了避免運算速度的鈍化,較佳為進行運算內容的簡化或運算結果的資料庫化等。
然後,按照由模擬判定的物體的運動,將在△t期間中的物體的動作顯示在顯示幕102上(S022)。根據場物 理量263,對物體的動作附加摩擦係數、空氣阻力、重力等的影響。注意,物體的動作包括物體的靜止。因此,步驟S023包括物體的從靜止物體的到物體的運動的動作程式、從物體的運動到物體的靜止的動作程式。
接著,進行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的重新計算(步驟S023)。明確地說,在該步驟中,將容納在記憶部204中的上次算出的與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關的資料改寫為藉由顯示幕的立體形狀的重新計算程式511重新取得的與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關的資料。
在此,使用圖9說明顯示幕的立體形狀的重新計算程式511。當顯示幕的立體形狀的重新計算程式511開始時(S040),由感測器156重新取得顯示幕102的指定的部分的位置資訊(S041)。接著,根據該位置資訊重新計算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S042)。與重新計算的同時,與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關的資料容納在記憶部204中,然後,顯示幕的立體形狀的重新計算程式511結束(S043)。
藉由顯示幕的立體形狀的重新計算程式511對上次算出的與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關的資料進行重寫,因此與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關的資料更新。此外,也可以不重寫而指定並容納跟容納上次算出的與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關的資料的記憶部204的位址不同的位址。
此外,也可以在進行顯示幕的立體形狀的重新計算程式511的同時,在步驟S023中,從輸入介面167讀取由 觸控面板等輸入設置輸入的資訊。
接著,為了更新容納在主記憶體152中的與物體的動作有關的資訊,重新模擬物體的動作(S024)。此時,既可以一定進行物體的動作的模擬,又可以只當對上次算出的與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關的資料和在步驟S023中重新計算的與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關的資料進行比較,而相對於上次算出的與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關的資料在重新計算的與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關的資料中有變化時,進行物體的動作的模擬。此時,當為了對與立體形狀有關的資料進行比較,對變化量設定臨界值時,可以降低雜音或者使用者不可能知覺的區域中的運算部203的不必要的運算導致的負擔。就是說,較佳只在上次算出的與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關的資料與重新計算的與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關的資料之間的變化量超過指定的臨界值時,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變化,而進入步驟S024,並且當判斷為沒有變化時進入步驟S025。
接著,在步驟S025中,判斷物體處於運動狀態還是處於靜止狀態。在物體移動模式510中,模擬每△t期間的物體的運動。因此,有時在步驟S021中的模擬結果中,△t之後的物體處於運動狀態。此外,有時由於步驟S023中的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的重新計算等,因在步驟S024中的模擬而重新發生物體的動作。在上述情況下,判斷為物體不靜止而運動,因此返回步驟S022。
另一方面,當判斷為物體處於靜止狀態,物體移動模 式510結束(S026)。
如上所述,藉由將物體的運動期間按△t劃分並顯示,且施加顯示幕的形狀的變化反復模擬,可以逐一修正物體的動作而顯示,因此可以使使用者認知真實感。
圖10是示出與在圖8中說明的處理步驟不同的另一物體移動模式520的處理步驟的流程圖。
在上述物體移動模式510中,為顯示物體的運動的時間被劃分,且在指定的顯示結束之後進行為下一個顯示的模擬。另一方面,在物體移動模式520中,在指定的期間顯示物體的運動的同時,在該期間中進行為下一個顯示的模擬的處理。
當物體移動模式520開始時(S050),根據已算出的與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關的資訊進行模擬以判定物體的運動(S051)。
接著,在指定的期間(在此,表示為△t)顯示由模擬判定的運動,同時在△t的期間中模擬下一個△t的期間中的物體的運動。物體的運動的顯示按照物體的運動的顯示程式521被執行,而下一個物體的運動按照物體的運動的運算程式522被執行(S052)。
在此,使用圖11說明物體的運動的顯示程式521。在本程式開始之後(S060),使時間t初始化為“0”(S061)。接著,在步驟S062至步驟S065中,進行物體的運動的顯示。就是說,時間t達到△t為止反復如下步驟:在按時間t顯示物體的運動之後(S063),加上t並 更新(S064)而再次進行物體的運動的顯示(S065)。由此,時間t達到△t為止的期間中繼續顯示物體的運動。當時間t達到△t時,物體的運動的顯示程式521結束(S066)。
接著,使用圖12說明物體的運動的運算程式522。與物體的運動的顯示程式521相同,在程式開始之後(S070),使時間t初始化S071。接著,在步驟S072至步驟S077中,模擬△t的期間中的根據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的物體的運動。
首先,使用感測器156取得顯示幕102的指定的部分的位置資訊(S073)。接著,根據所取得的位置資訊,算出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S074)。然後根據所算出的與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關的資料,模擬並判定在△t的期間中的物體的運動(S075)。然後加上t並進行更新(S076)。
t到達△t為止的期間中反復進行以上的步驟S073至S076(S077)。在此,期間△t是與在物體的運動的顯示程式521中規定的期間△t同一的期間。藉由使該兩個程式同步,在同一期間(△t)中同時處理該兩個程式。就是說,在物體的運動的顯示程式521中,可以在顯示物體的運動期間藉由物體的運動的運算程式522可以預先判定為下一個期間的物體的動作。
在物體的運動的運算程式522中,當在△t的期間中顯示幕102的形狀有變化時,藉由已判定的物體的運動被 重寫而被修正。此外,在圖12中,無論有沒有顯示幕102的形狀的變化都反復物體的運動的模擬,但是也可以在中途設定顯示幕102的形狀的變化的判定,而當沒有形狀的變化時省略模擬。而且,也可以只在由感測器取得的位置資訊有規定值以上的改變時,算出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
當由於如上所述的反復動作而t達到△t時,物體的運動的運算程式522結束(S078)。
在步驟S052之後,如圖10所示那樣,判斷物體處於運動狀態還是處於靜止狀態(S053)。當物體處於運動狀態時,處理返回到步驟S052,而當物體處於靜止狀態時,物體移動模式520結束(S054)而進入物體待命模式530。
如上所述,圖10所示的物體移動模式520在指定的期間內並行處理物體的運動的顯示和為下一個期間的物體的運動的模擬。藉由這樣的處理,可以使使用者直覺真實感。
接著,說明物體待命模式530。圖13是示出物體待命模式530的處理步驟的流程圖。物體待命模式是指:在本應用軟體啟動的狀態下,顯示在顯示幕102上的物體靜止的期間中的電子裝置100的內部處理。
當物體待命模式開始時(S030),在步驟S031中,使示出應用軟體是否結束的應用軟體結束標誌和示出物體待命模式530的結束的是否的模式結束標誌初始化。例 如,將該兩個標誌設定為“0”。
接著,使用感測器156確認顯示幕102的變形(S032)。為了確認變形,對在步驟S005、步驟S042或步驟S074中已算出的與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關的資料和在步驟S032中重新計算的與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關的資料進行比較(S032)。此外,當為了對與立體形狀有關的資料進行比較而設定對變化量的臨界值時,可以降低雜音或者使用者不可能知覺的區域中的運算部203的不必要的運算導致的負擔。就是說,較佳為採用如下處理:只在從上次算出的與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關的資料與重新算出的與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關的資料之間的變化量超過指定的臨界值時,判斷為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變化,而進入步驟S034的處理。
當判斷出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變化時,將模式結束標誌設定為“1”(S034)。當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沒有變化時,確認下一個來自輸入介面167的輸入。在此,來自輸入介面167的輸入侷限於影響到物體的動作的輸入。同樣地,當有輸入時,將模式結束標誌設定為“1”(S034)。當既沒有顯示幕102的形狀變化也沒有來自輸入介面167的輸入時,模式結束標誌維持“0”並轉移到下一個步驟。
在步驟S035中,確認有沒有應用軟體的結束指令的通知。當有通知時,將本應用軟體中的應用軟體結束標誌設定為“1”(S036)。應用軟體的結束指令例如包括經 過處理器151的來自使用者的應用軟體結束指令或者來自其他應用軟體、程式、控制系統的應用軟體結束指令。當沒有結束指令的通知時,應用軟體結束標誌維持初始設置的“0”。
在步驟S037中,判定標誌。就是說,當模式結束標誌和應用軟體結束標誌中的任一者或兩者設定為“1”時,物體待命模式(S038)結束。另一方面,當兩個標誌呈現“0”時,繼續物體待命模式。就是說,返回步驟S032。
如上所述,在物體待命模式530中,藉由使指定的輸入的確認迴圈,監視輸入情況。然後,當有任一種輸入時,結束物體待命模式530而進入步驟S009。
本實施方式可以與其他實施方式適當地組合而實施。此外,本發明的表現在其範圍中包括方法、硬體(電子裝置、電腦、半導體裝置、儲存媒體等)、系統、程式、軟體等,本發明可以操作它們。
實施方式2
雖然在實施方式1中,作為物體的一個例子示出球狀固體的物體301,但是物體不侷限於此。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圖14A至圖14C說明物體模仿液體的情況。
圖14A是在顯示幕102上顯示有液狀的物體303的電子裝置100的俯視圖。與圖6A至圖6C的電子裝置100同樣,為了說明物體303的顯示動作而不示出其他顯示, 但是,在實際上除了物體303以外,還可以同時顯示牆紙、圖示、工具欄、指標、視窗、文本、動態影像和Web瀏覽器等其他顯示內容。
在圖14A中,物體303模仿液狀的物體並在指定的位置上靜止。物體303的可動範圍被定義為場,並用作影響到物體303的運動的基底。
圖14B是示出拿起電子裝置100的右側邊緣且將該電子裝置彎曲的情況的圖。由於電子裝置100的變形,而顯示幕102也變形。液狀的物體303的動作由運算部203模擬,因此液狀的物體303按照該顯示幕102的形狀進行運動。在圖14B中,顯示幕102的右側被拿起,因此液狀的物體303如被重力拉那樣向顯示幕102的中央部移動(在圖式中,箭頭所示的方向)。
物體資料250中的物體物理量253規定物體303是液體。運算部203參照容納在物體物理量253中的指出物體是液體的資料或參數進行模擬。藉由進行其中物體303依照流體力學(水力學)的規律而好像現實的流體一般運動的模擬,可以示出好像液體從高處到低處流動的物體的運動。作為示出物體是液體的資料或參數,例如既可以作為物理量準備密度、黏性、壓縮性、表面張力等的數值,又可以為了簡化將黏度等的物理量的程度分成幾個階段而作為幾個資料準備。此外,為了使使用者的視覺知覺液體流過的樣子,較佳為將各種狀態的液體影像組預先容納在物體影像254中。
場的物理量等也預先被設定,例如根據在場中判定的摩擦而液狀的物體運動。
如此,藉由對液狀的物體303的動作適用各種規律,可以使使用者體會真實感。
注意,並不需要參照所有對物體303及場賦予的物理量等,而也可以只參照其一部分。藉由只參照一部分物理量等,可以降低對運算部203的負擔。同樣地,也可以將在模擬的方程式中,只使用容納在記憶部204的方程式群中的一部分。此外,在圖14B中,在場上只示出一個物體303,但是也可以在場上示出多個物體303。例如,當能夠進行更複雜的運算時,可以由於運動而將液狀的物體303分割為多個物體,也可以將多個物體結合為一個物體。此時,可以按照物體的生成和消滅對各物體賦予物體ID251而進行定義,也可以分割為多個物體的具有一個物體ID的一個物體被容納作為物體形狀252等的資料。此外,為了運算的簡化,也可以在液狀的物體303的周圍適當地顯示呈現飛沫的影像。
圖14C是示出在使該電子裝置100朝下突出而進一步彎曲的情況下的液狀的物體303的運動的圖。例如,位於圖14B所示的位置的液狀的物體303流落由顯示幕102的彎曲形成的凹處中。流落凹處中的物體303因為其左右被顯示幕102所製造的高牆壁堵,所以不能向左右移動,而集中在凹處的底部然後靜止。
如此,藉由使用感測器156或處理器151算出與顯示 幕102的立體形狀有關的資訊,可以顯示根據該形狀進行運動的液狀的物體303。由此,可以使使用者體會如下真實感,即好像顯示在顯示幕102上的物體303存在於電子裝置100的表面上的真實感。
本實施方式可以與其他實施方式適當地組合而實施。此外,本發明的表現在其範圍中包括方法、硬體(電子裝置、電腦、半導體裝置、儲存媒體等)、系統、程式、軟體等,本發明可以操作它們。
實施方式3
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圖15A和圖15B對作為包括在輸入部的輸入設備使用觸控面板,並且藉由觸控面板的輸入可以操作物體的電子裝置進行說明。
圖15A是已彎曲的電子裝置100的俯視圖。在電子裝置100所具有的顯示幕102的右側邊緣顯示有球狀固體的物體302。例如,當使用者接觸該物體302(實際上,接觸顯示有物體302的顯示幕102上的觸控面板)並向左方向(圖15A中的箭頭所示的方向)使用手指快速滑動顯示幕102時,物體302根據手指的動作向快速滑動的方向滾轉。在圖15B中,顯示幕102以在中央部分從右側到左側急劇下陷的方式彎曲,因此,物體302被顯示為好像因該彎曲而落下並滾轉。
即使採用具有這種將觸控面板用於輸入部的結構的電子裝置100,也物體的顯示的處理步驟原理上與在實施方 式1中說明的步驟相同。注意,除了在實施方式1中說明的顯示幕102的變形的檢測以外,物體的運動開始條件還包括藉由觸控面板對物體的訪問。因此,在實施方式1中示出的處理步驟中,物體的移動的判斷步驟(S006、S025、S053)包括對由觸控面板進行的輸入的檢測的確認。
同樣,在圖8中示出的物體移動模式510中,在更新顯示幕的立體形狀變化的步驟中,同時來自觸控面板的輸入的資訊也被更新(S023)。此外,在圖10中示出的物體移動模式520中,在由感測器取得位置資訊的步驟(S073)以及算出顯示幕的立體形狀的步驟(S074)中,同時也確認來自觸控面板的輸入的資訊。而且,在圖13中示出的物體待命模式530中,在確認來自輸入介面167的輸入的步驟(S033)中,確認來自觸控面板的輸入的資訊。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示出為了物體302的動作使用觸控面板的例子,但是除了觸控面板以外,作為輸入部205的結構還可以使用設置在外殼101的外殼開關、內置在電子裝置100中或外置在電子裝置100的鍵盤、連接到外部埠的滑鼠或控制器等指向裝置、用來聲音輸入的麥克風等各種輸入設備而可以使物體302進行動作。例如,當使用麥克風時,根據所輸入的音量的大小可以適當地調整且顯示物體302的動作(參照圖16A)。此外,例如分析使用者的“向左移動!”這樣的聲音輸入並理解其意義, 而按照該內容使物體向左方向進行運動(參照圖16B)。此外,也可以在電子裝置100中,作為輸入部205的結構設置測出使用者的手勢(動作)並將其轉換為輸入信號的手勢設備,來使物體302進行動作。
如此,使用各種輸入裝置作為輸入部205的結構,由於它們而可以使顯示在顯示幕102上的物體302進行運動,由此可以使使用者體會如下真實感,即好像物體存在於電子裝置100的表面上的真實感。
本實施方式可以與其他實施方式適當地組合而實施。此外,本發明的表現在其範圍中包括方法、硬體(電子裝置、電腦、半導體裝置、儲存媒體等)、系統、程式、軟體等,本發明可以操作它們。
實施方式4
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圖17A和圖17B說明同時執行對顯示幕的物體的顯示處理和其他應用軟體的情況。
在圖17A中,其他應用軟體啟動著,並且在顯示幕102上顯示有該應用軟體的視窗305上的電子文檔。此外,在顯示幕102上顯示有電子裝置100的控制系統所顯示的主螢幕中的多個圖示304。
在圖17A中,作為其他應用軟體編輯文章的應用軟體,但是其他應用軟體不侷限於此,而包括各種應用軟體諸如試算表、資料庫管理、電話、電子郵件、Web瀏覽器、部落格、視頻會議、音樂播放器、動態影像播放器、 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電子書、電腦遊戲等。
在顯示幕102上顯示有根據本發明的物體306a及物體306b。物體306a及物體306b按照來自如在實施方式1至實施方式3中說明那樣的感測器或輸入部的輸入進行運動。在此,物體306a及物體306b受設定,被抑制顯示幕102的全區域上的運動而不能進入指定的區域中。就是說,在圖17A中,顯示有多個圖示304及應用軟體的視窗305的區域被設定為物體不能進入的區域,並且物體306a及物體306b以避開該區域的方式運動。而且,藉由將這些不能進入的區域看作具有指定的物理量的物體,物體的運動被設定為根據該物理量的規定。
此外,如圖17B所示那樣,根據顯示幕102的變形而運動的物體306也受到圖示304的影響而運動。由此,實際的顯示幕102的形狀與假想的圖示304的形狀同樣地影響到物體306的運動,因此可以使使用者進一步認知真實感。
如此,除了物體及場以外,對圖示或應用軟體的視窗等顯示在顯示幕102上的各種影像賦予用來作為物體處理的物理量,因此物體的動作可以更真實。
此外,賦予物理量而作為物體被處理的目標不侷限於顯示在顯示幕上的影像,也可以是顯示幕的邊緣(四邊)或由觸控面板檢測的使用者的手指等。
為了實現如上所述的顯示,也可以將圖示或視窗等影像也看作第二物體,而預先設定物體ID、物體形狀、物 體物理量等。第二物體的條件也可以追加在由運算部的物體的運動的模擬中。
或者,藉由將圖示或視窗等影像定義為場的一部分且將其編入場資訊而反映在物體的運動模擬上。
此外,不需要將圖示或視窗等影像都看作體,也可以將特定的圖示或視窗看作體。此外,可以以移動在這些影像上的方式物體被顯示,因此影像被看作為物體的背景而不看作體。此外,也可以設定為使使用者選擇將這些影像看作體是否。
當進行包含這種圖示或應用軟體的視窗等影像或者顯示幕的邊緣作為體的物體的運動處理時,因為由控制系統管理這些影像等的顯示,所以需要與控制系統的聯動處理。由此,藉由將用來物體的顯示的處理步驟作為模組編入控制系統中,可以高效地執行一系列的物體顯示處理。
本實施方式可以與其他實施方式適當地組合而實施。此外,本發明的表現在其範圍中包括方法、硬體(電子裝置、電腦、半導體裝置、儲存媒體等)、系統、程式、軟體等,本發明可以操作它們。
實施方式5
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圖18A和圖18B說明選擇彎曲的顯示幕中的指定的區域,而只在該區域中物體運動的顯示處理。
圖18A和圖18B是示出在彎曲的顯示幕102的一部 分上顯示有物體307的狀態的電子裝置100的俯視圖。顯示幕102以在中央部分從右側到左側急劇下陷的方式彎曲。
在圖18A中,在彎曲的顯示幕102的較高的右側部分(區域308a)上顯示有物體307。物體307判斷彎曲的顯示幕102中的較高的部分,即區域308a而選擇性地運動在區域308a中。
另一方面,在圖18B中,在彎曲的顯示幕102的較低的左側部分(區域308b)上顯示有物體307。物體307判斷彎曲的顯示幕102中的較低的部分,即判斷區域308b而選擇性地運動在區域308b中。
可以將這種物體的顯示用於控制系統的主螢幕、螢幕保護、其他各種應用軟體。
為了進行上述物體的顯示,可以使用在實施方式1中說明的處理步驟。注意,在該處理步驟中的物體移動模式中,需要根據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適當地定義物體能夠運動的區域。於是,物體移動模式例如依照圖19所示的處理步驟。
圖19是示出根據本實施方式的物體移動模式540的處理步驟的流程圖,並是對已經說明的物體移動模式510追加步驟的結構。在物體移動模式開始(S080)之後,在步驟S081中根據已由運算部203算出的與顯示幕102的立體形狀有關的資訊判定物體能夠運動的區域。
在本實施方式中,物體能夠運動的區域被定義為顯示 幕102的特定高度。例如,當以顯示幕的中心位置的高度為標準位置時,可以將比標準位置高(或低)指定的高度的位置的二維空間規定為物體能夠運動的區域。或者,可以將比標準位置高(或低)指定高度的範圍的位置的三維空間規定為物體能夠運動的區域。既可以將這些二維空間或三維空間預先規定作為數值,又可以將包括顯示有物體的部分的一定的空間規定為能夠運動的區域。
在判定物體能夠運動的區域之後,在步驟S082中判定該區域中的物體的運動。此時,在物體的運動的模擬中,將在步驟S081中判定的區域資訊用作邊界條件。之後的顯示等處理(S083至S089)與圖8所示的物體移動模式510相同。此外,當在物體運動中顯示幕102的形狀有變化時,在步驟S086中重新判定物體能夠運動的區域,而物體的運動顯示被重寫。
本實施方式可以與其他實施方式適當地組合而實施。此外,本發明的表現在其範圍中包括方法、硬體(電子裝置、電腦、半導體裝置、儲存媒體等)、系統、程式、軟體等,本發明可以操作它們。
實施方式6
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圖20A和圖20B說明利用按照顯示幕的形狀而物體運動的顯示的電腦遊戲。
圖20A和圖20B是示出在顯示幕102上顯示有電腦遊戲的影像的電子裝置100的俯視圖。在圖20A中,顯示 幕102的形狀為平坦,在顯示幕102的中央河川309流過,並且在河川309的左岸顯示有使用者能夠操作的形象310a、形象310b。在該電腦遊戲中,形象310a和形象310b被流過在中央的河川309阻擋而不能移動到右岸。
於是,如圖20B所示那樣,使用者以其中央部分朝下突出的方式將顯示幕102彎曲(向圖20B中的箭頭的方向靠近),將河川309移動到向下方的彎曲的部分來使左岸和右岸靠近,因此可以使形象310a和形象310b移動到右岸。
在此,藉由將河川309設定為上述物體,可以將河川309的水流與顯示幕102的變形聯繫,來給使用者以真實感。此外,由於使用感測器156的顯示幕102的形狀的算出,根據該形狀可以控制形象的移動範圍。
為了實現這種電腦遊戲,可以將在實施方式1至實施方式5中說明的物體的顯示的處理步驟用於包括登場在電腦遊戲中的形象的體。物體的顯示的處理步驟既可以編入電腦程式作為模組,又可以與編入有物體的顯示的處理步驟的控制系統聯繫而執行。這些程式、模組等也可以是儲存在輔助記憶體154或主記憶體152等的電腦能夠讀出的儲存媒體中的,或者這種處理單元還可以作為電子電路或機械硬體而實現。
如上所述,按照顯示幕102的形狀的變化能夠進行遊戲,因此使用者可以享受電腦遊戲的真實感。
本實施方式可以與其他實施方式適當地組合而實施。 此外,本發明的表現在其範圍中包括方法、硬體(電子裝置、電腦、半導體裝置、儲存媒體等)、系統、程式、軟體等,本發明可以操作它們。

Claims (10)

  1. 一種電子裝置的顯示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在該電子裝置的顯示幕上顯示物體,該顯示幕具有撓性;取得該物體在該顯示幕上和場的位置資料,其中該物體被配置以在該場上運動;基於該位置資料計算該顯示幕的三維形狀;檢測該物體上的觸摸輸入;以及執行物體運動模式,包括以下步驟:基於該觸摸輸入和該計算結果來判定該物體在該場上的第一運動;在第一期間中顯示該物體在該場上的該第一運動;重新計算該顯示幕的該三維形狀,並基於該第一期間中的該重新計算結果來判定該物體在該場上的第二運動;以及在第二期間中顯示該物體在該場上的該第二運動。
  2. 一種電子裝置的顯示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在該電子裝置的顯示幕上顯示物體,該顯示幕具有撓性;取得該物體在該顯示幕上和場的位置資料,其中該物體被配置以在該場上運動;基於該位置資料計算該顯示幕的第一三維形狀;執行該第一三維形狀與初始狀態的第一比較;檢測該物體上的觸摸輸入;以及執行物體運動模式,包括以下步驟:基於該觸摸輸入和藉由該第一比較所檢測到的該顯示幕的變形來判定該物體在該場上的第一運動;在第一期間中顯示該物體在該場上的該第一運動;在該第一期間中,計算該顯示幕的第二三維形狀,執行該第二三維形狀與該第一三維形狀的第二比較,並基於藉由該第二比較所檢測到的該顯示幕的該變形來判定該物體在該場上的第二運動;以及在第二期間中顯示該物體在該場上的該第二運動。
  3. 一種電子裝置的顯示方法,該電子裝置包含顯示部、檢測部、以及運算部,該顯示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在該顯示部中的顯示幕上顯示物體,該顯示幕具有撓性;使用在該檢測部中的複數個感測器取得該物體在該顯示幕上和場的位置資料,其中該物體被配置以在該場上運動;使用該運算部基於該位置資料計算該顯示幕的三維形狀;檢測該物體上的觸摸輸入;以及執行物體運動模式,包括以下步驟:基於該觸摸輸入和該計算結果來判定該物體在該場上的第一運動;在第一期間中顯示該物體在該場上的該第一運動;重新計算該顯示幕的該三維形狀,並基於該第一期間中的該重新計算結果來判定該物體在該場上的第二運動;以及在第二期間中顯示該物體在該場上的該第二運動。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之顯示方法,更包含將該計算的三維形狀與初始狀態比較之步驟。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和3項中任一項之顯示方法,其中該顯示幕被彎曲以具有陡峭的階,並且該物體被顯示由於該陡峭的階而落下並滾轉。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和3項中任一項之顯示方法,更包含模擬該物體的該第一運動之步驟。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和3項中任一項之顯示方法,其中該電子裝置包含包括氧化物半導體的電晶體。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和3項中任一項之顯示方法,更包含當該顯示幕的彎曲程度超過預定臨界值時,產生用以警告的聲音之步驟。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和3項中任一項之顯示方法,更包含以麥克風分析語音的步驟,使得該物體的該第一運動或該第二運動響應於該語音而被控制。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和3項中任一項之顯示方法,其中該電子裝置是從行動電話機、個人電腦、個人數位助理、電子書、或可攜式遊戲機中選擇的可攜式電子裝置。
TW106105946A 2012-05-11 2013-05-07 電子裝置,儲存媒體,程式,及顯示方法 TWI6624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09132 2012-05-11
JP2012-109132 2012-05-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7052A TW201737052A (zh) 2017-10-16
TWI662465B true TWI662465B (zh) 2019-06-11

Family

ID=4954827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6208A TWI585668B (zh) 2012-05-11 2013-05-07 電子裝置,儲存媒體,程式,及顯示方法
TW106105946A TWI662465B (zh) 2012-05-11 2013-05-07 電子裝置,儲存媒體,程式,及顯示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6208A TWI585668B (zh) 2012-05-11 2013-05-07 電子裝置,儲存媒體,程式,及顯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7) US9805494B2 (zh)
JP (5) JP2013254486A (zh)
KR (5) KR20240045365A (zh)
CN (2) CN104272214B (zh)
DE (1) DE112013002430T5 (zh)
IN (1) IN2014DN09687A (zh)
TW (2) TWI585668B (zh)
WO (1) WO20131686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10329A1 (ja) * 2012-07-09 2014-01-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140036499A (ko) * 2012-09-17 2014-03-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디스플레이 방법
DE102014212911A1 (de) * 2013-07-12 2015-01-1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atenverarbeitungsvorrichtung und Datenverarbeitungssystem
TWI671657B (zh) 2013-09-18 2019-09-11 日商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程式以及儲存介質
KR102256677B1 (ko) * 2013-12-02 2021-05-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영상 표시방법
US9229481B2 (en) 2013-12-20 2016-01-0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US10363480B2 (en) 2013-12-31 2019-07-30 Video Gaming Technologies, Inc. Gaming machine with a curved display
US11045726B2 (en) * 2013-12-31 2021-06-29 Video Gaming Technologies, Inc. Gaming machine having a curved display
USD750036S1 (en) * 2014-03-13 2016-02-2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D747284S1 (en) * 2014-03-13 2016-01-1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9692860B2 (en) * 2014-05-15 2017-06-27 Apple Inc. One layer metal trace strain gauge
WO2016043215A1 (ja) * 2014-09-19 2016-03-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変形防止装置、変形防止方法及び変形防止プログラム
KR20160088764A (ko) * 2015-01-16 2016-07-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바이스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10331112B2 (en) * 2015-04-01 2019-06-25 Balluff Gmbh Information display of an IO-link module
CN106371576B (zh) * 2015-12-11 2019-05-21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形变控制方法、形变控制装置及用户设备
USD850443S1 (en) 2015-12-22 2019-06-04 Lenovo (Beijing) Co., Lt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KR20170077670A (ko) * 2015-12-28 2017-07-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컨텐츠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D841612S1 (en) * 2016-03-31 2019-02-26 Lenovo (Beijing) Co., Lt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USD857645S1 (en) * 2016-08-23 2019-08-27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phone
US10528079B2 (en) 2016-08-26 2020-01-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display method, input/output method, server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WO2018045565A1 (zh) * 2016-09-09 2018-03-15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柔性显示设备的控件显示方法及装置
JP2018060404A (ja) * 2016-10-06 2018-04-1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およびタッチ操作の補正方法
DE102017000703A1 (de) 2017-01-26 2018-07-26 Bally Wulff Games & Entertainment Gmbh Rotierende symboltragende Anzeigemittel für Spielautomaten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r Anzeige
JP6946857B2 (ja) * 2017-08-24 2021-10-13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144462B (zh) * 2018-07-23 2020-01-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声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491506B (zh) * 2018-11-13 2020-06-09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终端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09806589B (zh) * 2019-02-19 2022-10-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虚拟对象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300206B (zh) * 2019-06-28 2021-06-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00198B (zh) * 2019-06-28 2021-03-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27256A (zh) * 2019-07-22 2019-09-13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游戏中虚拟角色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488331B2 (en) 2020-11-03 2022-11-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mart interactive simulation-based content on a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7432A (zh) * 2008-04-08 2009-10-14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菜单控制方法
TW201118648A (en) * 2009-07-10 2011-06-01 Roel Vertegaal Interaction techniques for flexible displays
US20110227822A1 (en) * 2008-10-12 2011-09-22 Efrat BARIT Flexible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27612B2 (ja) * 1991-10-07 1998-11-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装置におけるオブジェクトの表示方法。
JP3847058B2 (ja) 1999-10-04 2006-11-15 任天堂株式会社 ゲーム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ゲーム情報記憶媒体
US6375572B1 (en) 1999-10-04 2002-04-23 Nintendo Co., Ltd. Portable game apparatus with acceleration sensor and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storing a game progam
JP4434609B2 (ja) 2002-03-29 2010-03-17 株式会社東芝 表示入力システム
US7456823B2 (en) * 2002-06-14 2008-11-25 Sony Corporation User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portable information apparatus
US8504936B2 (en) 2010-10-01 2013-08-06 Z124 Changing stack when swapping
US20060062983A1 (en) * 2004-09-17 2006-03-23 Irvin Glen C Jr Coatable conductive polyethylenedioxythiophene with carbon nanotubes
KR101269897B1 (ko) 2005-05-20 2013-05-31 크리에이터 테크놀로지 비.브이. 유연성 디스플레이 스크린용 보호커버
JP4749764B2 (ja) 2005-05-23 2011-08-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湾曲検出装置及び可撓性装置
JP4739858B2 (ja) 2005-08-12 2011-08-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表示装置、制御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70097014A1 (en) 2005-10-31 2007-05-03 Solomon Mark 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US20070247422A1 (en) 2006-03-30 2007-10-25 Xuuk, Inc. Interaction techniques for flexible displays
TWI384413B (zh) 2006-04-24 2013-02-01 Sony Corp A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and a program storage medium
KR100781708B1 (ko) * 2006-10-12 2007-1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부 및 그를 갖는 휴대 단말기
US7730250B2 (en) 2006-12-27 2010-06-0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terrupt control circuit, circuit board, electro-opt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08181496A (ja) * 2006-12-27 2008-08-07 Seiko Epson Corp 割込み制御回路、回路基板、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090002328A1 (en) * 2007-06-26 2009-01-01 Immersion Corporation, A Delawar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touch tactile touch panel actuator mechanisms
JP4909922B2 (ja) * 2008-02-29 2012-04-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可撓操作可能な情報表示端末装置、及び情報表示用インタフェース
US8958848B2 (en) 2008-04-08 2015-02-17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menu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090262083A1 (en) * 2008-04-16 2009-10-22 Jateen Parekh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ceiving user input through a display with a flexible backplane via touch sensors
US20100214243A1 (en) 2008-07-15 2010-08-26 Immersion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preting Physical Interactions With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WO2010009152A1 (en) 2008-07-15 2010-01-21 Immersion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ifting haptic feedback function between passive and active modes
KR101472021B1 (ko) * 2008-09-02 2014-12-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부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187427B1 (ko) * 2008-09-19 2020-12-08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반도체장치
KR101521219B1 (ko) * 2008-11-10 2015-05-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이용하는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1763143A (zh) * 2008-11-17 2010-06-30 靳未一 笔记本电脑
JP2010157060A (ja) 2008-12-26 2010-07-15 Sony Corp 表示装置
KR101899506B1 (ko) 2009-01-29 2018-09-20 임머숀 코퍼레이션 그래픽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와의 물리적 상호작용을 해석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JP5157971B2 (ja) 2009-03-09 2013-03-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287386B2 (en) * 2009-06-08 2012-10-16 Cfph, Llc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among interconnected gaming systems
KR101602643B1 (ko) 2009-08-19 2016-03-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종이를 위한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US20110078571A1 (en) * 2009-09-29 2011-03-31 Monstrous Company Providing visual responses to musically synchronized touch input
JP5707694B2 (ja) 2009-12-04 2015-04-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KR101078899B1 (ko) * 2010-01-29 2011-11-01 주식회사 팬택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의 영상 출력 위치 제어 장치
JP5099158B2 (ja) 2010-03-24 2012-12-1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6010036B2 (ja) 2010-10-01 2016-10-19 ゼット124Z124 タッチセンサ式ディスプレイに画像を表示する方法及び通信デバイスならびに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KR20120059823A (ko) 2010-12-01 2012-06-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객체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2012198454A (ja) * 2011-03-23 2012-10-18 Citizen Finetech Miyota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
US8864583B1 (en) * 2011-05-03 2014-10-21 Open Invention Network, Llc Computing device independent and transferable game level design and other objects
KR101779504B1 (ko) * 2011-05-18 2017-09-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의 제어 방법
KR101789625B1 (ko) 2011-06-23 2017-10-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구비하는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130009882A1 (en) * 2011-07-07 2013-01-10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oviding haptic feedback
US9007300B2 (en) * 2011-10-14 2015-04-14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to control a process with bend movements
KR101182922B1 (ko) * 2011-11-08 2012-09-13 아이리텍 잉크 홍채이미지를 이용한 보안이 강화된 잠금장치
CN103959344B (zh) 2011-12-20 2017-03-01 英特尔公司 跨越多个设备的增强现实表示
US9607422B1 (en) * 2011-12-22 2017-03-28 Msc.Software Corporation Interactive vertex manip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geometry repair
KR20130073621A (ko) 2011-12-23 2013-07-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20130222276A1 (en) * 2012-02-29 2013-08-29 Lg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KR101943435B1 (ko) 2012-04-08 2019-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20130293481A1 (en) * 2012-05-03 2013-11-07 Tuming You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accessing data files
US20130321373A1 (en) 2012-05-31 2013-12-0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140173471A1 (en) * 2012-12-19 2014-06-1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 curved user interfa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7432A (zh) * 2008-04-08 2009-10-14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菜单控制方法
US20110227822A1 (en) * 2008-10-12 2011-09-22 Efrat BARIT Flexible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TW201118648A (en) * 2009-07-10 2011-06-01 Roel Vertegaal Interaction techniques for flexible display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75420A1 (en) 2022-03-10
DE112013002430T5 (de) 2015-02-19
US20130300732A1 (en) 2013-11-14
US10380783B2 (en) 2019-08-13
KR20200029065A (ko) 2020-03-17
KR102652437B1 (ko) 2024-03-27
KR20240045365A (ko) 2024-04-05
US20240077910A1 (en) 2024-03-07
CN104272214B (zh) 2018-12-04
WO2013168686A1 (en) 2013-11-14
US20200020148A1 (en) 2020-01-16
JP6827510B2 (ja) 2021-02-10
KR102413059B1 (ko) 2022-06-23
CN109240427A (zh) 2019-01-18
KR20150012261A (ko) 2015-02-03
US11815956B2 (en) 2023-11-14
US9805494B2 (en) 2017-10-31
US20180012393A1 (en) 2018-01-11
KR102273603B1 (ko) 2021-07-05
CN109240427B (zh) 2022-04-15
TW201737052A (zh) 2017-10-16
KR20210084697A (ko) 2021-07-07
JP2018028953A (ja) 2018-02-22
CN104272214A (zh) 2015-01-07
IN2014DN09687A (zh) 2015-07-31
US20210104089A1 (en) 2021-04-08
JP2021061067A (ja) 2021-04-15
US10467797B2 (en) 2019-11-05
JP2022159488A (ja) 2022-10-17
JP2013254486A (ja) 2013-12-19
US11216041B2 (en) 2022-01-04
JP2020009506A (ja) 2020-01-16
US20190172248A1 (en) 2019-06-06
US10719972B2 (en) 2020-07-21
KR20220088816A (ko) 2022-06-28
KR102090062B1 (ko) 2020-03-17
TW201413561A (zh) 2014-04-01
TWI585668B (zh) 2017-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2465B (zh) 電子裝置,儲存媒體,程式,及顯示方法
US987823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haptic conversion
US9921737B2 (en) Flexible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5335001A (zh) 具有弯曲显示器的电子设备以及用于控制其的方法
WO2018214885A1 (zh) 一种射频干扰的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