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7991B - 紡紗牽引裝置 - Google Patents

紡紗牽引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7991B
TWI657991B TW105134102A TW105134102A TWI657991B TW I657991 B TWI657991 B TW I657991B TW 105134102 A TW105134102 A TW 105134102A TW 105134102 A TW105134102 A TW 105134102A TW I657991 B TWI657991 B TW I6579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yarns
spinning
hanging
tra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4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4810A (zh
Inventor
日置雅明
下田史雪
橋本欣三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Tmt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Tmt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Tmt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4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4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79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799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1/00Forwar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1/28Arrangements for initiating a forwarding opera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3/00Complete machines for producing artificial thr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1/00Forwar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1/16Devices for entraining material by flow of liquids or gases, e.g. air-blast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1/00Forwar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1/32Supporting or 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forwar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86Arrangements for taking-up waste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winding or depositing
    • B65H54/88Arrangements for taking-up waste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winding or depositing by means of pneumatic arrangements, e.g. suction gu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7/00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 B65H57/003Arrangements for threading or unthreading the guide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7/00Collecting the newly-spun produ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 B65H2701/313Synthetic polymer threads
    • B65H2701/3132Synthetic polymer threads extruded from spinner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 Guides For Winding Or Rewinding, Or 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紡紗牽引裝置,係要謀求提升被降紗裝置往下方降低的紗線的交接的成功率。
本發明的紡紗牽引裝置係具備:設置於一樓的牽引部(6);紗線吸引裝置(47),其係設置於二樓,對從紡紗裝置(2)紡出的多根紗線(Y)進行吸引而予以保持;以及降紗裝置(4),其係將由紗線吸引裝置(47)保持的多根紗線(Y)從二樓降低至一樓。降紗裝置(4)係具有兩個掛紗部(42),這兩個掛紗部(42)係在與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隔開間隔地配置,且依序被掛上各紗線(Y)。

Description

紡紗牽引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紡紗牽引裝置,其係牽引從紡紗裝置紡出的多根紗線。
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有一種牽引從紡紗裝置紡出的多根紗線的裝置。該裝置具有設置於紡紗裝置的下方的供給輥以及拉伸輥、和配置於比上述輥更下方的捲取部(捲取軸)。從紡紗裝置紡出的多根紗線在供給輥與拉伸輥之間被拉伸之後,在捲取部分別被捲取。
在掛紗時,係將從紡紗裝置紡出的多根紗線捲掛於設置在第1處理區域的供給輥以及拉伸輥之後,將多根紗線移送到下方的第2處理區域,並朝設置在第2處理區域內的捲取部捲掛。具體而言,首先,操作人員將被捲掛於拉伸輥之後的多根紗線,利用吸紗槍一面予以保持,一面掛於能夠在第1處理區域與第2處理區域之間移動的引導輥。接著,使該引導輥從第1處理區域朝第2處理區域移動。使引導輥移動到了第2處理區域之後,就在 第2處理區域中,操作人員操作捕捉噴嘴,分別捕捉捲纏於引導輥的多根紗線,並捲掛於捲取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54-88315號公報
然而,在一般的紡紗牽引裝置中,紡紗裝置與下方的捲取設備之間的距離相當大(例如,3m至6m左右)。因而,在上述專利文獻1的裝置中,在利用引導輥將紗線朝向下方的捲取部移動時,以引導輥作為頂點之呈V字狀折返的紗線通道的彎折角度變得相當小。因此,在引導輥的附近,引導輥的上游側的紗線部分與下游側的紗線部分係很接近地配置。
此外,在專利文獻1中,操作人員係利用捕捉噴嘴來吸引比引導輥更上游側的紗線部分,藉此來捕捉紗線。此時,可以想到,當上游側的紗線部分與下游側的紗線部分太接近時,不僅上游側的紗線部分,就連下游側的紗線部分也會被誤吸入到捕捉噴嘴,因而產生:無法正確地將紗線交接給捕捉噴嘴之問題。
此處,如果將引導輥的尺寸製作成相當大的話,則上游側的紗線部分與下游側的紗線部分的距離變大,因此也能夠在引導輥的附近接受紗線。但是,當引導 輥的尺寸變大的話,使紗線降低的裝置整體的尺寸也變大。並且,在以不具有驅動源的自由旋轉輥來作為引導輥使用的情況下,如果輥尺寸變大的話,則紗線與輥的接觸阻力變大,因斷紗而導致的紗線交接的成功率會降低。
此外,在將紗線掛於一個引導輥而使紗線降低時,在供紗線降低的下方的空間中的紗線交接位置,被限定於比引導輥更上游側的紗線部分而已。因此,受取紗線的器具的設計自由度變小,而且,也有降低紗線的交接成功率之虞慮。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高利用降紗裝置而朝下方降低的紗線的交接成功率。
[用以解決課題的技術方案以及發明的效果]
第1發明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係牽引從設置於第1紗線處理空間的紡紗裝置紡出的多根紗線之紡紗牽引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牽引部,其係設置於位於比上述第1紗線處理空間更下方的第2紗線處理空間,牽引從上述紡紗裝置紡出的多根紗線;第1紗線吸引部,其係設置於上述第1紗線處理空間,對從上述紡紗裝置紡出的上述多根紗線進行吸引而保持;以及降紗裝置,其係將由上述第1紗線吸引部所保持的上述多根紗線從上述第1紗線處理空間降低至上述第2紗線處理空間,上述降紗裝置係具有多個掛紗部,該多個掛紗部係在與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隔開間隔地配置且依序被掛上各紗線。
在本發明中,在第1紗線處理空間中,來自紡紗裝置的多根紗線係由第1紗線吸引部所吸引,所吸引的多根紗線被掛於降紗裝置的掛紗部而保持。接著,降紗裝置係朝第2紗線處理空間內的紗線保持部下降。此時,各紗線形成從第1紗線處理空間經由第2紗線處理空間內的降紗裝置而再次朝向第1紗線處理空間的第1紗線吸引部的紗線通道。
此處,在本發明中,降紗裝置係具有在與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隔開間隔地配置的多個掛紗部。各紗線係被掛於多個掛紗部,藉此,比降紗裝置更上游側的紗線部分與更下游側的紗線部分就被遠離。因此,可防止一根紗線在兩處被誤捕捉,因可提高紗線的交接成功率。此外,各紗線係被掛於多個掛紗部,藉此,能夠在各種位置捕捉各紗線。因此,在進行紗線交接時所使用之受取紗線的器具的設計自由度變大,而且也不會降低紗線的交接成功率。
第2發明的紡紗牽引裝置的特徵,係就上述第1發明中,將上述多個掛紗部之中的位於上述交叉方向上的兩端的兩個上述掛紗部的分開距離設為30mm以上。此外,第3發明的紡紗牽引裝置的特徵,係就上述第2發明中,將上述多個掛紗部之中的位於上述交叉方向上的兩端的兩個上述掛紗部的分開距離設為120mm以上。
兩端的兩個掛紗部的分開距離係設為30mm以上,更好係設為120mm以上,因此一根紗線之分別掛 於兩端的兩個掛紗部的兩個紗線部分的分開距離變大。因而,可確實地防止一根紗線在兩處被誤捕捉。此外,可以很容易在兩個掛紗部之間的位置捕捉紗線。
第4發明的紡紗牽引裝置的特徵,係就上述第1至第3的任一發明中,上述降紗裝置係將上述多根紗線降低到:在上述第2紗線處理空間內之偏離開上述多根紗線被上述牽引部牽引時的紗線通道的位置。
在本發明中,降紗裝置係將多根紗線降低到:在第2紗線處理空間內之偏離開紗線被牽引部牽引時的紗線通道(紗線生產時的紗線通道)位置。因此,在第2紗線處理空間中進行了紗線的交接之後,在使降紗裝置返回第1紗線處理空間時,降紗裝置不會與掛於牽引部的多根紗線發生干涉。
第5發明的紡紗牽引裝置的特徵,係就上述第4發明中,具有紗線集束引導器,該線集束引導器係配置在上述第1紗線處理空間內,可將被上述第1紗線吸引部吸引的上述多根紗線加以集束。
藉由利用紗線集束引導器來將被第1紗線吸引部吸引的多根紗線加以集束,可將多根紗線以集束的狀態掛於降紗裝置的掛紗部,可使掛紗變得容易。此外,在利用降紗裝置進行降低時,多根紗線不易變得散亂。
第6發明的紡紗牽引裝置的特徵,係就上述第4或者第5發明中,具有紗線保持部,該紗線保持部係設置在上述第2紗線處理空間內,可對來自上述紡紗裝置 的多根紗線進行吸引而保持,上述紗線保持部係製作成:能夠吸引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到偏離開上述紗線通道的位置上的上述多根紗線。
第2紗線處理空間內的紗線保持部,係當裝置產生了問題時等,可用來暫時地保持從紡紗裝置連續地紡出的多根紗線。因此,該紗線保持部係配置於紗線生產時的紗線通道的附近。另一方面,當朝牽引部進行掛紗時,多根紗線係被降紗裝置降低到第2紗線處理空間內之偏離開紗線生產時的紗線通道的位置。
此處,在本發明中,紗線保持部係製作成:還能夠吸引降低至偏離開上述紗線通道的位置上的多根紗線。因此,在將多根紗線Y降低到第2紗線處理空間時,在第2紗線處理空間中,無需預先使用來受取多根紗線的掛紗裝置或者操作人員進行待機。亦即,在第1紗線處理空間中進行作業中的操作人員,能夠與掛紗裝置、操作人員是否在第2紗線處理空間中進行待機毫無關連地,可在適當的時機降低多根紗線。
第7發明的紡紗牽引裝置的特徵,係就上述第6發明中,上述紗線保持部係具有用來切斷上述多根紗線的切斷器、以及吸引被上述切斷器所切斷的上述多根紗線的第2紗線吸引部,上述切斷器與上述第2紗線吸引部係可遠離或接近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的上述多根紗線。
當降紗裝置將多根紗線降低到第2紗線處理空間時,紗線保持部的切斷器係朝向多根紗線移動,並切 斷多根紗線。此外,利用與切斷器一起移動的第2紗線吸引部來吸引被切斷器所切斷的多根紗線。如此一來,即使在利用降紗裝置將多根紗線降低到偏離開紗線生產時的紗線通道的位置的情況下,也能夠利用紗線保持部來吸引多根紗線。
第8發明的紡紗牽引裝置的特徵,係就上述第6發明中,具有撥紗部,該撥紗部係使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的上述多根紗線朝向上述紗線保持部移動。
當利用降紗裝置將多根紗線降低到第2紗線處理空間時,撥紗部係使多根紗線朝向紗線保持部移動。藉此,即使在利用降紗裝置將多根紗線降低到偏離開紗線生產時的紗線通道的位置的情況下,也能夠利用紗線保持部來吸引多根紗線。
第9發明的紡紗牽引裝置的特徵,係就上述第6至第8的任一發明中,上述紗線保持部係在上述紡紗裝置與上述降紗裝置之間切斷紗線,而進行受取上述紗線。
紗線保持部係將各紗線的紡紗裝置與降紗裝置之間的紗線部分,亦即,降紗裝置之上游側的紗線部分予以切斷。此處,在本發明中,降紗裝置係具有多個掛紗部,各紗線之比降紗裝置更上游側的紗線部分與更下游側的紗線部分之間的距離變大。因此,在利用紗線保持部切斷上述上游側的紗線部分時,不易產生將下游側的紗線部分也一起切斷的情事。
第10發明的紡紗牽引裝置的特徵,係就上述第6至第8的任一發明中,上述紗線保持部係在相鄰的兩個上述掛紗部之間切斷紗線,而進行受取上述紗線。
在這種結構中,由於係在兩個掛紗部之間切斷紗線,因此不易產生一根紗線在兩處被誤切斷的情事。此外,兩個掛紗部之間的紗線係接近掛紗部,如此一來,能夠抑制振動,可提高紗線切斷的成功率。
第11發明的紡紗牽引裝置的特徵,係就上述第1至第10的任一發明中,上述第1紗線吸引部係能夠搬運。
在本發明中,「能夠搬運」的含義是指:操作人員能夠將第1紗線吸引部自由地搬運到各種作業場所。當被降紗裝置降低至第2紗線處理空間的多根紗線在第2紗線處理空間中,為了朝牽引部進行掛紗而被交接時,第1紗線吸引部的使命就已經完成。因此,在紗線的交接結束後,藉由將第1紗線吸引部移動到適當的作業場所,就可將該第1紗線吸引部使用於其他作業。
第12發明的紡紗牽引裝置的特徵,係就上述第1至第10的任一發明中,具有掛紗裝置,該掛紗裝置係配置於上述第2紗線處理空間,係將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的上述多根紗線切斷且受取,並將所受取到的上述多根紗線掛於上述牽引部。
在本發明中,被降紗裝置降低至第2紗線處理空間的多根紗線,係被交接給掛紗裝置,利用掛紗裝置 而掛於牽引部。
第13發明的紡紗牽引裝置的特徵,係就上述第12發明中,上述掛紗裝置係在上述紡紗裝置與上述降紗裝置之間切斷紗線之後,進行上述紗線的受取。
掛紗裝置係將各紗線的紡紗裝置與降紗裝置之間的紗線部分,亦即,降紗裝置的上游側的紗線部分予以切斷。此處,在本發明中,降紗裝置係具有多個掛紗部,各紗線之比降紗裝置更上游側的紗線部分與更下游側的紗線部分之間的距離變大。因此,當利用掛紗裝置切斷上述上游側的紗線部分時,不易產生下游側的紗線部分也一起被切斷的情事。
第14發明的紡紗牽引裝置的特徵,係就上述第12發明中,上述掛紗裝置在相鄰的兩個上述掛紗部之間切斷紗線之後,進行上述紗線的受取。
在這種結構中,由於係在兩個掛紗部之間切斷紗線,因此不易產生一根紗線在兩處被誤切斷的情事。此外,兩個掛紗部之間的紗線係接近掛紗部,因此能夠抑制振動,進而可提高紗線切斷的成功率。
1‧‧‧紡紗牽引機
2‧‧‧紡紗裝置
3‧‧‧冷卻部
4‧‧‧降紗裝置
5‧‧‧紗線保持部
6‧‧‧牽引部
7‧‧‧捲取裝置
8‧‧‧控制裝置
9‧‧‧分隔壁
9a‧‧‧紗線通過孔
10‧‧‧紡紗組件
10a‧‧‧噴紗頭
11‧‧‧紡紗筒
12‧‧‧管道
13‧‧‧油劑引導器
14‧‧‧紗線限制引導器
15、16‧‧‧導紗輥
17、18‧‧‧馬達
19‧‧‧位置切換馬達
20‧‧‧支架
21‧‧‧吸引管
22‧‧‧切斷器
23‧‧‧掛紗裝置
24‧‧‧主體
25‧‧‧掛紗臂
27‧‧‧流體壓力缸
28‧‧‧流體供給部
30‧‧‧轉檯
31、32‧‧‧筒管支架
32a‧‧‧橫動導紗器
33‧‧‧接觸輥
34‧‧‧支點引導器
35‧‧‧捲取控制部
40‧‧‧升降缸
41‧‧‧管構件
42‧‧‧掛紗部
43‧‧‧連結構件
44‧‧‧流體供給部
45‧‧‧撥紗構件
46‧‧‧紗線集束引導器
47‧‧‧紗線吸引裝置
48‧‧‧上升檢測感應器
49‧‧‧下降檢測感應器
50‧‧‧操作開關
51‧‧‧傾斜板
52‧‧‧聚合物
53‧‧‧撥紗驅動部
54‧‧‧切斷器
55‧‧‧紗線吸引部
60‧‧‧外罩
B‧‧‧筒管
Y‧‧‧紗線
Ya‧‧‧上游側的紗線部分
Yb‧‧‧下游側的紗線部分
YP‧‧‧紗線通道
P‧‧‧紗錠
第1圖是本實施方式的紡紗牽引裝置的側視圖。
第2圖是概要地顯示紡紗牽引裝置的控制系統的方塊圖。
第3圖是從前方觀察第1圖的紗線保持部的圖。
第4圖是顯示包括降紗裝置在內的紡紗牽引裝置的上部結構的圖。
第5圖是降紗裝置的立體圖。
第6圖是顯示開始紡紗隨後的紡紗牽引裝置的圖。
第7圖是顯示紗線吸引裝置進行紗線保持時的紡紗牽引裝置的圖。
第8圖是顯示向油劑引導器以及紗線限制引導器掛紗時的紡紗牽引裝置的圖。
第9圖是顯示朝紗線集束引導器掛紗時的紡紗牽引裝置的圖。
第10圖是顯示即將降紗之前的紡紗牽引裝置的圖。
第11圖是顯示降紗裝置下降隨後的紡紗牽引裝置的圖。
第12圖是朝掛紗裝置進行紗線交接時的紡紗牽引裝置的圖。
第13圖是顯示掛紗裝置進行掛紗時的紡紗牽引裝置的圖。
第14圖是顯示利用撥紗構件朝紗線保持部進行紗線交接時的紡紗牽引裝置的圖。
第15圖是顯示朝紗線保持部進行的紗線交接結束後的紡紗牽引裝置的圖。
第16圖是顯示變更實施方式的朝掛紗裝置進行的紗線交接時的紡紗牽引裝置的圖。
接著,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第1圖是本實施方式的紡紗牽引裝置1的側視圖。第2圖是概要地顯示紡紗牽引裝置1的控制系統的方塊圖。紡紗牽引裝置1係分別牽引從紡紗裝置2紡出的多根合成纖維紗線Y,並分別捲取於多個筒管B而形成多個紗錠P。此外,多個紡紗牽引裝置1係沿著垂直於第1圖的紙面的方向排列,但對此係省略其圖示。
另外,為了方便說明起見,係將第1圖的上下的方向定義為「紡紗牽引裝置1的上下方向」,將與第1圖的紙面垂直的多個紡紗牽引裝置1的排列方向定義為「紡紗牽引裝置的左右方向」,將第1圖的左右的方向定義為「紡紗牽引裝置1的前後方向」。
(紡紗牽引裝置的概略結構)
如第1圖所示,本實施方式的紡紗牽引裝置1係具備:降紗裝置4、紗線保持部5、牽引部6、捲取裝置7、控制裝置8等。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用以收納紡紗裝置2以及紡紗牽引裝置1的建築物的內部空間,係利用分隔壁9分隔成上下兩層(二樓、一樓)。在建築物的二樓(本發明的第1紗線處理空間)設置有紡紗裝置2、以及紡紗牽引裝置1的一部分組成(降紗裝置4等)。另一方面,在建築物的一樓(本發明的第2紗線處理空間)設置有紡紗牽引 裝置1的剩餘的組成(紗線保持部5、牽引部6、捲取裝置7等)。此外,在建築物的一樓還設置有沿著左右方向(與第1圖的紙面垂直的方向)移動之對於多個紡紗牽引裝置1共通的掛紗裝置23。
<建築物二樓的組成>
首先,對於設置於二樓的紡紗裝置2,裝配具有噴紗頭10a的紡紗組件10。從由齒輪泵等所組成的聚合物供給裝置(圖示省略)供給的高溫狀態的熔融聚合物被從噴紗頭10a擠出,藉此可從噴紗頭10a紡出多根紗線Y。此外,在紡紗裝置2的稍微下側設置有冷卻部3。從噴紗頭10a紡出的多根紗線Y係在通過冷卻部3的紡紗筒11內時,被從管道12供給的氣體冷卻而硬化。
在建築物的二樓,位在紡紗裝置2的下方,設置有油劑引導器13以及紗線限制引導器14。從紡紗裝置2紡出的多根紗線Y,在油劑引導器13中被分別施予油劑。另外,處於油劑引導器13下側的紗線限制引導器14,用於規定被油劑引導器13施予油劑的多根紗線Y的紗線通道。
此外,在建築物的二樓還設置有降紗裝置4。該降紗裝置4用於在紗錠P的生產開始前進行的準備作業(掛紗等)時,使從紡紗裝置2紡出的多根紗線Y朝設置有牽引部6、捲取裝置7的一樓降低。對於該降紗裝置4的詳細結構將在之後進行說明。
<建築物一樓的組成>
在建築物的一樓設置有紗線保持部5、牽引部6、以及捲取裝置7等。另外,在將建築物的一樓與二樓進行分隔的分隔壁9上,形成有可供從紡紗裝置2紡出的多根紗線Y通過的紗線通過孔9a。在紗線通過孔9a的下側設置有用於防止紗線擺動等的外罩60。
紗線保持部5被固定地設置於分隔壁9的紗線通過孔9a的正下方的位置。該紗線保持部5係當在比其更下游的裝置(牽引部6、捲取裝置7等)中發生了某種故障等的情況下,就將從紡紗裝置2紡出的多根紗線Y予以切斷,並在到故障等被消除之前的期間內暫時地保持多根紗線Y。因此,紗線保持部5係被配置成:處於來自紡紗裝置2的紗線Y被牽引部6牽引時之紗線生產時的紗線通道YP的附近,並且在左右方向上與紗線通道YP重疊。
第3圖是從前方(第1圖的左側)觀察第1圖的紗線保持部5的圖。如第3圖所示,紗線保持部5係具有支架20、吸引管21以及切斷器22。吸引管21係配設在支架20內。該吸引管21係與流體壓力缸27(參照第2圖)連結。流體壓力缸27係利用從流體供給部28供給的壓力流體來工作。利用流體壓力缸27,將吸引管21沿著左右方向進退驅動,並相對於支架20出沒。切斷器22係設置在吸引管21的前端部。
紗線保持部5的動作係如以下所述。首先,從第3圖(a)的待機狀態起利用流體壓力缸27進行驅動,當如第3圖(b)所示那樣,吸引管21朝紗線Y行進的右方前進時,係利用吸引管21的前端部的切斷器22依序地切斷多根紗線Y。所切斷的多根紗線Y被從吸引管21的前端的開口吸引到內部而加以保持。在吸引管21吸引了多根紗線Y之後,如第3圖(c)所示那樣,利用流體壓力缸27而使吸引管21向左方後退驅動。
由於從紡紗裝置2紡出的多根紗線Y係由紗線保持部5所保持,因此並不向比該紗線保持部5更下游側的牽引部6以及捲取裝置7輸送。藉此,操作人員能夠進行牽引部6或者捲取裝置7的消除故障等的作業。如果變成能夠開始紗線Y的生產的狀態的話,則將被紗線保持部5所保持的多根紗線Y交接給掛紗裝置23,利用掛紗裝置23向牽引部6以及捲取裝置7進行掛紗。或者,也可以是由操作人員利用吸紗槍從紗線保持部5接受多根紗線Y來進行掛紗。
如第1圖所示,牽引部6對通過形成於分隔壁9的紗線通過孔9a而從二樓降低下來的多根紗線Y進行牽引。牽引部6係具有兩個導紗輥15、16。兩個導紗輥15、16係由馬達17、18(參照第2圖)分別旋轉驅動。牽引部6係利用兩個導紗輥15、16將來自紡紗裝置2的多根紗線Y輸送到捲取裝置7。
在兩個導紗輥15、16之中,位於紗線行進方 向上游側的導紗輥15係設置於紗線保持部5的大致正下方的位置。另一方面,位於紗線行進方向下游側的導紗輥16,係能夠在接近導紗輥15的掛紗時的位置(第1圖的雙點鏈線所示的位置)與捲取裝置7正上方的紗線生產時的位置(第1圖的實線所示的位置)之間移動。另外,可利用具有包括位置切換馬達19(參照第2圖)在內的適當結構的位置切換機構,來進行該導紗輥16的位置切換。在向兩個導紗輥15、16進行掛紗時,為了使掛紗容易進行,可利用位置切換機構使導紗輥16朝下側的掛紗位置移動。當掛紗結束時,可利用位置切換機構使導紗輥16從掛紗位置上升到紗線生產時的位置。
捲取裝置7係具備轉檯30、兩根筒管支架31、橫動裝置32以及接觸輥33等。在轉檯30上分別可旋轉自如地支承有兩根筒管支架31。藉由該轉檯30的旋轉,可使兩根筒管支架31的位置被上下切換。在各筒管支架31上裝配有多個筒管B。橫動裝置32係具有與筒管支架31的多個筒管B分別對應的多個橫動導紗器32a。各橫動導紗器32a係可往復移動,藉此,紗線Y係在以支點引導器34為中心進行橫動的同時,被捲取於筒管B而形成紗錠P。接觸輥33係與上側的筒管支架31上所形成的多個紗錠P接觸,而分別對多個紗錠P施予接觸壓力。
掛紗裝置23係利用程式來控制的掛紗機器人。掛紗裝置23係具有:主體24,其係能夠沿著左右方向(與第1圖的紙面垂直的方向)移動;以及掛紗臂25,其 係設置於主體,且具備有能夠三維地自由活動的多關節部。在掛紗臂25的前端部設置有:用以切斷紗線Y的切斷器54、以及用來吸引被切斷器54切斷的紗線Y之紗線吸引部55(參照第12圖、第13圖)。在接收到來自沿著左右方向排列的多個紡紗牽引裝置1中的某個紡紗牽引裝置1的掛紗請求信號時,掛紗裝置23就移動到該紡紗牽引裝置1前方的位置,朝牽引部6的兩個導紗輥15、16以及捲取裝置7進行掛紗作業。
控制裝置8係對紡紗牽引裝置1的整體動作進行控制。如第2圖所示,朝控制裝置8輸入來自控制捲取裝置7的捲取控制部35、各種感測器、開關的信號。此外,控制裝置8係對基於馬達17、18的導紗輥15、16的旋轉進行控制。此外,也控制位置切換馬達19而使其進行導紗輥16的位置切換。並且,控制裝置8還進行基於流體壓力缸27的紗線保持部5的動作,基於升降缸40的後述的降紗裝置4的升降動作,掛紗裝置23(參照第12圖)的掛紗動作等的控制。
(降紗裝置)
接著,對降紗裝置4及其周邊組成的詳細情況進行說明。第4圖是顯示包括降紗裝置4在內的紡紗牽引裝置1的上部結構的圖。第5圖是降紗裝置4的立體圖。如第4圖、第5圖所示,係配置有升降缸40,該升降缸40通過分隔壁9的紗線通過孔9a而從建築物的二樓延伸到一樓 的紗線保持部5附近的位置。降紗裝置4係安裝於升降缸40,並能夠在二樓的上限位置(第4圖的實線所示的位置)與一樓的紗線保持部5附近的下限位置(第4圖的雙點鏈線所示的位置)之間進行升降。
如第4圖、第5圖所示,降紗裝置4具有管構件41以及兩個掛紗部42。管構件41大致呈水平(前後方向)地延伸,其後端部係經由連結構件43而安裝於升降缸40。掛紗部42是固定地設置於管構件41的導紗器,兩個掛紗部42係在前後方向上隔開間隔地安裝於管構件41。兩個掛紗部42在前後方向上的分開距離L例如係設為30mm以上、更好係設為120mm以上。
當從流體供給部44(參照第2圖)朝升降缸40供給壓力流體時,利用該壓力流體的壓力而使連結構件43被上下驅動,與此相伴,降紗裝置4係進行升降。此外,如第4圖所示,在建築物的二樓還設置有用於操作升降缸40的操作開關50。
然而,當藉由牽引部6牽引來自紡紗裝置2的多根紗線Y,並且利用捲取裝置7進行捲取的紗線生產時,各個紗線Y係沿著從紡紗裝置2經由引導器13、14、紗線保持部5而朝導紗輥15筆直地向下方延伸的紗線通道YP(以下,稱作紗線生產時的紗線通道)行進。另一方面,如第4圖所示,與紡紗裝置2的噴紗頭10a正下方的位置相比,降紗裝置4的位置係朝後側偏離。亦即,降紗裝置4係沿著比紗線生產時的紗線通道YP朝後側偏 離後的路徑做上下升降,在向一樓下降時,係將多根紗線Y降低至偏離開上述紗線通道YP的位置。
在分隔壁9的紗線通過孔9a周圍之比降紗裝置4更後側的位置,係設置有紗線吸引裝置47(本發明的第1紗線吸引部)。在藉由降紗裝置4將多根紗線Y朝向一樓降低時,該紗線吸引裝置47係對從紡紗裝置2紡出的多根紗線Y進行吸引而暫時地予以保持。
另外,紗線吸引裝置47也可以製作成:能夠在與分隔壁9平行的水平方向上,遠離或接近於紗線通過孔9a。在該情況下,能夠使紗線吸引裝置47僅在降紗時設置在紗線通過孔9a的周圍,除此以外的作業時,係以不會造成妨礙的方式從紗線通過孔9a退避。
如第4圖、第5圖所示,在降紗裝置4與紗線吸引裝置47之間設置有紗線集束引導器46,該紗線集束引導器46係被配置成:伸出到分隔壁9的紗線通過孔9a的上方。該紗線集束引導器46係可將被紗線吸引裝置47所吸引的多根紗線Y加以集束。
在二樓之形成於分隔壁9的紗線通過孔9a上側的位置,係設置有上升檢測感應器48,該上升檢測感應器48係用於對降紗裝置4處於上限位置的情況進行檢測。另一方面,在一樓的紗線保持部5下側的位置設置有下降檢測感應器49,該下降檢測感應器49係用於對降紗裝置4到達了下限位置的情況進行檢測。另外,上升檢測感應器48以及下降檢測感應器49都不限定於特定的感測 器。例如,能夠採用接觸式感測器、非接觸式感測器的任一種。
在設置於一樓的紗線保持部5稍微下方的位置,係配置有撥紗構件45(本發明的撥紗部)。該撥紗構件45是使偏離開紗線生產時的紗線通道YP而被降低的紗線Y朝向位於上述紗線通道YP附近的紗線保持部5靠近的構件。撥紗構件45係受到由壓力缸、馬達等所組成的撥紗驅動部53(參照第2圖)所驅動,能夠在不與紗線Y發生干涉的退避位置(第4圖)與使紗線Y朝向紗線保持部5靠近的撥紗位置(第14圖)之間,在水平面內進行擺動。
(掛紗作業)
接著,參照第6圖至第11圖對利用紡紗牽引裝置1開始進行紗線Y的生產時,從事掛紗等之操作人員的準備作業以及此時的紡紗牽引裝置1的動作進行說明。在紗線生產開始前,操作人員站立在二樓之比分隔壁9的紗線通過孔9a更後側的位置,由該操作人員進行紡紗裝置2的清掃作業、以及降紗裝置4相關的作業。另一方面,如第1圖所示,在一樓設置有能夠沿著左右方向(與第1圖的紙面垂直的方向)移動的掛紗裝置23。當接收到來自某個紡紗牽引裝置1的掛紗請求信號時,掛紗裝置23就朝該裝置移動。然後,掛紗裝置23受取被降紗裝置4降低後的多根紗線Y,並分別向牽引部6的兩個導紗輥15、16進行掛紗。
第6圖是顯示開始紡紗隨後的紡紗牽引裝置1的圖。在將從噴紗頭10a紡出的紗線暫且切斷且一度中止紡紗生產的基礎上,作為二樓的操作人員定期性地執行的作業,係有如下所述的作業。首先,係有紡紗組件10的噴紗頭10a的清掃作業。這是將附著於噴紗頭10a的析出物除去,並利用噴霧器來噴塗矽的作業,例如幾乎每天都會進行。此外,還有更換紡紗組件10的作業,在生產衣料用的紗線的裝置中,例如按照每週一次左右的頻度來進行。在執行了這些作業之後,再次開始生產時,需要將從噴紗頭10a紡出的多根紗線Y從引導器13、14依序地掛向牽引部6、捲取裝置7。
在進行上述掛紗時,二樓的操作人員首先在冷卻部3的下側設置傾斜板51。該傾斜板51用於承接聚合物52,以便在上述準備作業中不會讓從噴紗頭10a流出的聚合物52落下到一樓。另外,在設置了傾斜板51的情況下等,若在分隔壁9的紗線通過孔9a的周邊配置有紗線吸引裝置47的話,有時會妨礙傾斜板51的設置。在該情況下,係預先將紗線吸引裝置47移動到離開紗線通過孔9a的周邊之位置為宜。
第7圖是顯示利用紗線吸引裝置來保持紗線時的紡紗牽引裝置1的圖。第8圖是顯示朝油劑引導器13以及紗線限制引導器14進行掛紗時的紡紗牽引裝置1的圖。第9圖是顯示朝紗線集束引導器46進行掛紗時的紡紗牽引裝置1的圖。第10圖是顯示即將進行降紗前的 紡紗牽引裝置1的圖。
當已成為能夠從紡紗裝置2紡出多根紗線Y的狀態的話,二樓的操作人員就將從噴紗頭10a紡出的多根紗線Y引導到位於紗線通過孔9a後方的紗線吸引裝置47,並如第7圖所示那樣,使紗線吸引裝置47吸引且保持多根紗線Y。紗線吸引裝置47已經保持了多根紗線Y的話,就將傾斜板51予以卸下。此外,如第8圖所示,操作人員將從噴紗頭10a紡出的多根紗線Y掛於油劑引導器13以及紗線限制引導器14。
接著,如第5圖、第9圖所示,將紗線吸引裝置47所吸引的多根紗線Y,在紗線吸引裝置47的稍微前側,掛於伸出到紗線通過孔9a的紗線集束引導器46。藉此,紗線吸引裝置47所吸入的多根紗線Y就被集束。進而,如第10圖所示,將集束狀態的多根紗線Y依序掛於降紗裝置4的兩個掛紗部42。以此方式,將紗線吸引裝置47所吸引的多根紗線Y掛於紗線集束引導器46而使其集束,如此一來,能夠在集束的狀態下將多根紗線Y掛於兩個掛紗部42,使得掛紗作業變得容易。此外,在被降紗裝置4降低時,多根紗線Y不易變得散亂。
已成為在降紗裝置4保持了多根紗線Y的狀態的話,二樓的操作人員就操作降紗用的操作開關50。當來自該操作開關50的降紗信號被發送至控制裝置8的話,控制裝置8就對流體供給部44(參照第2圖)進行控制而使升降缸40作動,使得降紗裝置4下降。
第11圖係顯示降紗裝置4下降隨後的紡紗牽引裝置1的圖。如第11圖所示,降紗裝置4係從二樓通過分隔壁9的紗線通過孔9a而下降,降紗裝置4所保持的多根紗線Y被降低到一樓。此時,紗線Y係形成從二樓的紡紗裝置2經由一樓的降紗裝置4而再次朝向二樓的紗線吸引裝置47之大致呈V字型的紗線通道。此外,降紗裝置4係沿著比紗線生產時的紗線通道YP更後側的路徑下降,因此降紗裝置4所保持的多根紗線Y也降低到比上述紗線通道YP更向後側偏離開的位置。
當降紗裝置4到達一樓的紗線保持部5附近的下限位置時,係由下降檢測感應器49檢測到該狀態。接受到該檢測信號的話,控制裝置8將會使基於升降缸40的降紗裝置4的下降停止,並使降紗裝置4在下限位置待機達到預定的待機時間。另外,根據接下來要說明的將多根紗線Y向掛紗裝置23或者紗線保持部5進行交接所需要的時間,來適當地設定上述待機時間。
利用降紗裝置4而降低到一樓的多根紗線Y,為了向牽引部6進行掛紗而被交接給掛紗裝置23。此處,如果掛紗裝置23已經成為到達紡紗牽引裝置1的前方並且處於待機狀態的話,則多根紗線Y將會從降紗裝置4直接交接給掛紗裝置23。另一方面,當在掛紗裝置23未待機的狀態下,紗線Y被降低時,多根紗線Y暫且被交接給紗線保持部5,之後,在掛紗裝置23移動過來之後,才從紗線保持部5交接給掛紗裝置23。控制裝置8 係基於掛紗裝置23的位置資訊,來判斷將被降紗裝置4降低的紗線Y是要交接給掛紗裝置23或者是要交接給紗線保持部5。
(1)向掛紗裝置23交接紗線
首先,說明將紗線Y從降紗裝置4交接到掛紗裝置23的情況。第12圖是顯示向掛紗裝置23進行紗線交接時的紡紗牽引裝置1的圖。第13圖是顯示掛紗裝置23進行掛紗時的紡紗牽引裝置1的圖。當接收到下降檢測感應器49的檢測信號的話,控制裝置8就使掛紗裝置23進行從降紗裝置4受取紗線Y的受取動作。
如第12圖所示,在掛紗裝置23的掛紗臂25的前端部係具備切斷器54以及紗線吸引部55。首先,掛紗裝置23係使掛紗臂25的前端部移動到紡紗裝置2與降紗裝置4之間,亦即,比前側(紗線行進方向上游側)的掛紗部42更上游側的位置。在該位置使切斷器54作動,在比降紗裝置4更上游側的紗線部分Ya上,將各紗線Y切斷。所切斷的紗線Y係被與切斷器54接近地配置的紗線吸引部55所吸引而被保持。
此處,由於降紗裝置4係具有兩個掛紗部42,因此如第12圖所示,各個紗線Y之比降紗裝置4更上游側的紗線部分Ya與更下游側的紗線部分Yb之間被擴大。因此,在利用掛紗裝置23將上游側的紗線部分Ya切斷時,不易產生下游側的紗線部分Yb也被一起切斷的 情事。
當掛紗臂25已經保持了多根紗線Y的話,就如第13圖所示,掛紗裝置23就操作掛紗臂25,將多根紗線Y依序地掛向牽引部6的導紗輥15、16。另一方面,當紗線Y向掛紗裝置23的交接結束之後,降紗裝置4無需停留在一樓。因此,在經過了上述待機時間之後,控制裝置8就利用升降缸40使降紗裝置4上升而返回到二樓。另外,也可以在完成了紗線Y的交接之後,降紗裝置4並不自動地返回到二樓,而由操作人員對操作開關50進行操作,手動地使降紗裝置4返回到二樓。
此處,降紗裝置4係沿著比一樓的紗線生產時的紗線通道YP更後側的路徑升降,將多根紗線Y降低到偏離開紗線通道YP的位置。因此,在一樓紗線Y被交接給掛紗裝置23之後,紗線Y被掛於牽引部6的狀態下,即便使降紗裝置4返回到二樓,降紗裝置4也不會與掛於牽引部6的多根紗線Y發生干涉。
(2)向紗線保持部5交接紗線
接著,說明將紗線Y從降紗裝置4交接到紗線保持部5的情況。第14圖是顯示向紗線保持部5進行交接紗線時的紡紗牽引裝置1的圖。第15圖是顯示向紗線保持部5交接紗線結束後的紡紗牽引裝置1的圖。當接收到下降檢測感應器49的檢測信號的話,控制裝置8就朝對撥紗構件45進行擺動驅動的撥紗驅動部53(參照第2圖)以及 紗線保持部5發送控制信號,使其將紗線Y交接給紗線保持部5。
首先,撥紗驅動部53係使撥紗構件45從第11圖的退避位置朝第14圖的撥紗位置擺動。藉此,如第14圖所示,使被降紗裝置4降低後的多根紗線Y接近紗線生產時的紗線通道YP。
接著,紗線保持部5就對利用撥紗構件45而靠近來的多根紗線Y進行吸引而予以保持。具體而言,係如第3圖(b)所示,利用流體壓力缸27使吸引管21前進。於是,被降紗裝置4降低後的多根紗線Y,就被設置於吸引管21的前端部的切斷器22所切斷。此外,所切斷的多根紗線Y係被吸引到吸引管21內而予以保持。藉此,係如第15圖所示,被降紗裝置4降低後的多根紗線Y係被交接給紗線保持部5。之後,與將紗線Y交接給掛紗裝置23的情況相同地,在經過了預定的待機時間之後,控制裝置8就利用升降缸40使降紗裝置4上升而返回到二樓。
是以,本實施方式的紗線保持部5能夠吸引被降紗裝置4降低到偏離開紗線生產時的紗線通道YP的位置的多根紗線Y。因此,在使多根紗線Y從二樓降低時,無需事先使掛紗裝置23待機。亦即,在二樓進行作業的操作人員能夠與掛紗裝置23是否在一樓待機毫無關連地,可在適當的時機將多根紗線降低。
將紗線Y交接到第15圖的紗線保持部5之 後,掛紗裝置23(第1圖參照)就朝紡紗牽引裝置1的前方移動。掛紗裝置23係利用切斷器54來切斷由紗線保持部5所保持的多根紗線Y,並利用紗線吸引部55的吸引而受取多根紗線Y。之後,掛紗裝置23再使掛紗臂25作動,而將多根紗線Y掛於牽引部6的導紗輥15、16。
在以上說明的本實施方式的紡紗牽引裝置1中,降紗裝置4係具有在前後方向上隔開間隔地配置的兩個掛紗部42,各紗線Y係依序掛於兩個掛紗部42。各紗線Y係掛於兩個掛紗部42,如此一來,比降紗裝置4更上游側的紗線部分Ya與更下游側的紗線部分Yb的兩者係遠離。因此,可防止一根紗線Y被掛紗裝置23的切斷器54或紗線保持部5的切斷器22在兩處被誤切斷而捕捉,因此可提高紗線Y的交接成功率。
兩個掛紗部42之前後方向上的分開距離L,係以30mm以上為宜,更好係為120mm以上。如此一來,一根紗線Y之分別掛於上述兩個掛紗部42的兩個紗線部分Ya、Yb的分開距離變大。因而,能夠確實地防止在兩處誤捕捉到一根紗線Y。此外,如果上述分開距離L為120mm以上的話,則掛紗臂25本身能夠在兩個掛紗部42之間通過,可使紗線Y向掛紗臂25的交接變得容易。另外,即便在上述分開距離L更小的情況下,只要至少為30mm左右的話,則藉由僅使掛紗臂25的一部分(例如,切斷器54、紗線吸引部55)前進,也能夠沒有特別阻礙地進行紗線Y的交接。
接著,說明對上述實施方式施加了各種變更的變更實施方式。其中,對於具有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的結構的構件,標註相同的元件符號,並且適當地省略其說明。
1]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係將被降紗裝置4降低至一樓的多根紗線Y交接給掛紗裝置23,利用掛紗裝置23向牽引部6進行掛紗,但掛紗裝置23並不是必須的。亦即,也可以由一樓的操作人員直接利用吸紗槍來受取被降紗裝置4降低至一樓的多根紗線Y,並利用手動作業進行掛紗。在該情況下,藉由降紗裝置4的兩個掛紗部42使上游側的紗線部分Ya與下游側的紗線部分Yb的距離變大,藉此也能夠防止一根紗線Y在兩處被誤捕捉。
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降紗裝置4係沿著比紗線生產時的紗線通道YP更後側的路徑升降,將多根紗線Y降低到比一樓的紗線通道YP更向後側偏離的位置。與此相對地,多根紗線Y所降低到的位置,可以是相對於紗線通道YP向前側偏離,或者也可以向左右偏離。
特別是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係製作成:掛紗裝置23係朝紡紗牽引裝置1的前側移動,掛紗裝置23係從前方進行掛紗。在該情況下,若將降紗裝置4製作成:將多根紗線Y降低到比紗線通道YP更向前偏離的位置的話,掛紗裝置23可以很容易從降紗裝置4受取多根紗線Y。這在操作人員從前方利用吸紗槍來受取紗線Y的情況下也是相同。
3]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撥紗構件45係藉由擺動來使多根紗線Y靠近紗線保持部5,但並不限定於這種結構。例如,也可以如日本特開2013-57148號公報(第10圖)所公開的那樣,利用直線動作來使多根紗線靠近。
此外,撥紗構件並不是必須的構成要素。例如,在利用降紗裝置4將多根紗線Y降低到相對於紗線生產時的紗線通道YP向右側(第1圖的紙面的眼前側)偏離的位置的情況下,即便不具有撥紗構件45,也能夠利用紗線保持部5來吸引上述多根紗線Y。亦即,如第3圖所示,紗線保持部5具有沿著左右方向(相對於多根紗線Y遠離或接近的方向)進退的吸引管21、以及設置於該吸引管21的前端部的切斷器22。即便多根紗線Y所降低到的位置係相對於紗線通道YP向右側偏離,藉由使吸引管21前進而使切斷器22朝右方移動,也能夠將多根紗線Y切斷。被切斷器22所切斷的多根紗線Y係由吸引管21所吸引。另外,在該實施方式中,紗線保持部5的吸引管21的前端部係相當於本發明的第2紗線吸引部。
4]在建築物的二樓,對從紡紗裝置2紡出的多根紗線Y進行吸引而予以保持的紗線吸引裝置47,也可以是吸紗槍等能夠搬運的裝置。在一個紡紗牽引裝置1中,當操作人員結束在二樓的作業而使降紗裝置4向一樓下降,且多根紗線Y向掛紗裝置23或者紗線保持部5的交接結束時,紗線Y從二樓的紗線吸引裝置47離開(參照第13圖、第15圖)。亦即,在該時刻,紗線吸引裝置47 的使命完成。因此,當在一個紡紗牽引裝置1中,降紗結束時,能夠手持紗線吸引裝置47而將其移動到其他場所,並進行其他作業(例如,進行其他紡紗牽引裝置1的準備作業)。
5]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掛紗裝置23係對於多根紗線Y的每一根,將比降紗裝置4更上游側的紗線部分Ya切斷之後,進行紗線Y的受取。與此相對,也可以如第16圖所示那樣,掛紗裝置23在兩個掛紗部42之間切斷紗線Y之後,進行紗線Y的受取。在該情況下,也不易發生一根紗線在兩處被誤切斷的情事。此外,兩個掛紗部42之間的紗線Y,因為接近於掛紗部42而可使振動受到抑制,因此可提高紗線切斷的成功率。此外,在利用紗線保持部5來受取紗線Y的情況、操作人員使用吸紗槍進行掛紗的情況下,也可同樣地在兩個掛紗部42之間切斷紗線Y之後,進行紗線的受取。
此外,藉由將各紗線掛於兩個掛紗部,對於各紗線能夠在降紗裝置4上游側的位置、兩個掛紗部42之間的位置以及降紗裝置4下游側的位置的這三個位置,進行紗線Y的切斷、交接工作。因此,也可以根據在紗線Y的交接中所使用的器具的大小,來將捕捉部位設在不同部位。例如,假設紗線保持部5的尺寸大於掛紗裝置23的掛紗臂25的前端部的尺寸。在該情況下,在利用尺寸較大的紗線保持部5來受取紗線Y的情況下,係如第14圖所示那樣,係將降紗裝置4上游側的紗線部分Ya切斷 之後受取紗線Y。另一方面,在利用尺寸較小的掛紗裝置23來受取紗線Y的情況下,係如第16圖所示那樣,在兩個掛紗部42之間切斷紗線Y之後受取紗線Y。
6]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降紗裝置4的兩個掛紗部42係在前後方向上隔開間隔地排列,但兩個掛紗部42所排列的方向(亦即,使比降紗裝置4更上游側的紗線部分與更下游側的紗線部分分開的方向),只要是可與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話皆可。例如,兩個掛紗部42也可以在左右方向上隔開間隔地排列。
7]降紗裝置4的掛紗部42的數量並不限定於兩個,也可以是三個以上。在該情況下,在多個掛紗部42之中,位於與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兩端的兩個掛紗部42之間的距離,係分開一定距離以上(例如,30mm)為宜。
8]降紗裝置4的掛紗部也可以是旋轉自如的輥。在該情況下,可讓掛紗部對於紗線Y所造成的損傷變小,能夠抑制掛紗時的斷紗。
9]對降紗裝置4到達上限位置、下限位置的情況分別進行檢測的上升檢測感應器48、下降檢測感應器49,並不是必須的構件。例如,作為使降紗裝置4上下移動的驅動部,如果使用伺服馬達等能夠進行位置控制的馬達的話,則無需上述感應器48、49。此外,操作人員也可以在目視確認降紗裝置4的位置的同時,利用手動操作方式使降紗裝置4停止,在該情況下也無需感應器 48、49。
10]上述實施方式的紡紗牽引裝置,是將從紡紗裝置2紡出的紗線Y不拉細而直接捲取成紗錠P的POY生產用的裝置,但也可以是在對所紡出的紗線Y進行拉細之後,才捲取成紗錠P的FDY生產用的裝置。在該FDY生產用的裝置中,牽引部6除了兩個導紗輥15、16之外,還具備配置於比這些輥15、16更位於行進方向的上游側之用於拉細紗線Y的多個拉細用輥。

Claims (50)

  1. 一種紡紗牽引裝置,其係牽引從設置於第1紗線處理空間的紡紗裝置紡出的多根紗線之紡紗牽引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牽引部,其係設置在位於比上述第1紗線處理空間更下方的第2紗線處理空間,用來牽引從上述紡紗裝置紡出的多根紗線;第1紗線吸引部,其係設置於上述第1紗線處理空間,可對從上述紡紗裝置紡出的上述多根紗線進行吸引而予以保持;以及降紗裝置,其係將被上述第1紗線吸引部所保持的上述多根紗線從上述第1紗線處理空間降低到上述第2紗線處理空間,上述降紗裝置具有在與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隔開間隔地配置且依序被掛上各紗線的多個掛紗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多個掛紗部中之位於上述交叉方向的兩端的兩個上述掛紗部的分開距離係設為30mm以上。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多個掛紗部中之位於上述交叉方向的兩端的兩個上述掛紗部的分開距離係設為120mm以上。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降紗裝置係將上述多根紗線降低到位在:上述第2紗線處理空間內之偏離開被上述牽引部牽引上述多根紗線時的紗線通道的位置。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降紗裝置係將上述多根紗線降低到位在:上述第2紗線處理空間內之偏離開被上述牽引部牽引上述多根紗線時的紗線通道的位置。
  6. 如請求項3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降紗裝置係將上述多根紗線降低到位在:上述第2紗線處理空間內之偏離開被上述牽引部牽引上述多根紗線時的紗線通道的位置。
  7. 如請求項4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係具有紗線集束引導器,該紗線集束引導器係配置在上述第1紗線處理空間內,用來將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的上述多根紗線加以集束。
  8. 如請求項5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係具有紗線集束引導器,該紗線集束引導器係配置在上述第1紗線處理空間內,用來將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的上述多根紗線加以集束。
  9. 如請求項6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係具有紗線集束引導器,該紗線集束引導器係配置在上述第1紗線處理空間內,用來將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的上述多根紗線加以集束。
  10. 如請求項4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係具有紗線保持部,該紗線保持部設置係在上述第2紗線處理空間內,用以對來自上述紡紗裝置的多根紗線進行吸引而予以保持,上述紗線保持部係製作成:能夠吸引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到偏離開上述紗線通道的位置上的上述多根紗線。
  11. 如請求項5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係具有紗線保持部,該紗線保持部設置係在上述第2紗線處理空間內,用以對來自上述紡紗裝置的多根紗線進行吸引而予以保持,上述紗線保持部係製作成:能夠吸引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到偏離開上述紗線通道的位置上的上述多根紗線。
  12. 如請求項6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係具有紗線保持部,該紗線保持部設置係在上述第2紗線處理空間內,用以對來自上述紡紗裝置的多根紗線進行吸引而予以保持,上述紗線保持部係製作成:能夠吸引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到偏離開上述紗線通道的位置上的上述多根紗線。
  13. 如請求項7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係具有紗線保持部,該紗線保持部設置係在上述第2紗線處理空間內,用以對來自上述紡紗裝置的多根紗線進行吸引而予以保持,上述紗線保持部係製作成:能夠吸引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到偏離開上述紗線通道的位置上的上述多根紗線。
  14. 如請求項8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係具有紗線保持部,該紗線保持部設置係在上述第2紗線處理空間內,用以對來自上述紡紗裝置的多根紗線進行吸引而予以保持,上述紗線保持部係製作成:能夠吸引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到偏離開上述紗線通道的位置上的上述多根紗線。
  15. 如請求項9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係具有紗線保持部,該紗線保持部設置係在上述第2紗線處理空間內,用以對來自上述紡紗裝置的多根紗線進行吸引而予以保持,上述紗線保持部係製作成:能夠吸引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到偏離開上述紗線通道的位置上的上述多根紗線。
  16.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紗線保持部係具有切斷上述多根紗線的切斷器以及吸引被上述切斷器切斷的上述多根紗線的第2紗線吸引部,上述切斷器與上述第2紗線吸引部係能夠朝向:遠離或接近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的上述多根紗線的方向上進行移動。
  17. 如請求項11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紗線保持部係具有切斷上述多根紗線的切斷器以及吸引被上述切斷器切斷的上述多根紗線的第2紗線吸引部,上述切斷器與上述第2紗線吸引部係能夠朝向:遠離或接近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的上述多根紗線的方向上進行移動。
  18. 如請求項12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紗線保持部係具有切斷上述多根紗線的切斷器以及吸引被上述切斷器切斷的上述多根紗線的第2紗線吸引部,上述切斷器與上述第2紗線吸引部係能夠朝向:遠離或接近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的上述多根紗線的方向上進行移動。
  19. 如請求項13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紗線保持部係具有切斷上述多根紗線的切斷器以及吸引被上述切斷器切斷的上述多根紗線的第2紗線吸引部,上述切斷器與上述第2紗線吸引部係能夠朝向:遠離或接近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的上述多根紗線的方向上進行移動。
  20. 如請求項14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紗線保持部係具有切斷上述多根紗線的切斷器以及吸引被上述切斷器切斷的上述多根紗線的第2紗線吸引部,上述切斷器與上述第2紗線吸引部係能夠朝向:遠離或接近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的上述多根紗線的方向上進行移動。
  21. 如請求項15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紗線保持部係具有切斷上述多根紗線的切斷器以及吸引被上述切斷器切斷的上述多根紗線的第2紗線吸引部,上述切斷器與上述第2紗線吸引部係能夠朝向:遠離或接近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的上述多根紗線的方向上進行移動。
  2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係具有撥紗部,該撥紗部係可使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後的上述多根紗線朝向上述紗線保持部移動。
  2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係具有撥紗部,該撥紗部係可使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後的上述多根紗線朝向上述紗線保持部移動。
  24. 如請求項12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係具有撥紗部,該撥紗部係可使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後的上述多根紗線朝向上述紗線保持部移動。
  25. 如請求項13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係具有撥紗部,該撥紗部係可使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後的上述多根紗線朝向上述紗線保持部移動。
  26. 如請求項14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係具有撥紗部,該撥紗部係可使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後的上述多根紗線朝向上述紗線保持部移動。
  27. 如請求項15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係具有撥紗部,該撥紗部係可使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後的上述多根紗線朝向上述紗線保持部移動。
  28. 如請求項10至27中任一項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紗線保持部係在上述紡紗裝置與上述降紗裝置之間切斷紗線之後,進行上述紗線的受取。
  29. 如請求項10至27中任一項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紗線保持部係在相鄰的兩個上述掛紗部之間切斷紗線之後,進行上述紗線的受取。
  30. 如請求項1至27中任一項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第1紗線吸引部係能夠搬運。
  31. 如請求項28項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第1紗線吸引部係能夠搬運。
  32. 如請求項29項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第1紗線吸引部係能夠搬運。
  33. 如請求項1至27中任一項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係具有掛紗裝置,該掛紗裝置係配置於上述第2紗線處理空間,係將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後的上述多根紗線切斷之後而受取,並將所受取到的上述多根紗線掛於上述牽引部。
  34. 如請求項28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係具有掛紗裝置,該掛紗裝置係配置於上述第2紗線處理空間,係將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後的上述多根紗線切斷之後而受取,並將所受取到的上述多根紗線掛於上述牽引部。
  35. 如請求項29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係具有掛紗裝置,該掛紗裝置係配置於上述第2紗線處理空間,係將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後的上述多根紗線切斷之後而受取,並將所受取到的上述多根紗線掛於上述牽引部。
  36. 如請求項30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係具有掛紗裝置,該掛紗裝置係配置於上述第2紗線處理空間,係將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後的上述多根紗線切斷之後而受取,並將所受取到的上述多根紗線掛於上述牽引部。
  37. 如請求項31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係具有掛紗裝置,該掛紗裝置係配置於上述第2紗線處理空間,係將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後的上述多根紗線切斷之後而受取,並將所受取到的上述多根紗線掛於上述牽引部。
  38. 如請求項32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係具有掛紗裝置,該掛紗裝置係配置於上述第2紗線處理空間,係將被上述降紗裝置降低後的上述多根紗線切斷之後而受取,並將所受取到的上述多根紗線掛於上述牽引部。
  39. 如請求項33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掛紗裝置係在上述紡紗裝置與上述降紗裝置之間切斷紗線之後,進行上述紗線的受取。
  40. 如請求項34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掛紗裝置係在上述紡紗裝置與上述降紗裝置之間切斷紗線之後,進行上述紗線的受取。
  41. 如請求項35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掛紗裝置係在上述紡紗裝置與上述降紗裝置之間切斷紗線之後,進行上述紗線的受取。
  42. 如請求項36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掛紗裝置係在上述紡紗裝置與上述降紗裝置之間切斷紗線之後,進行上述紗線的受取。
  43. 如請求項37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掛紗裝置係在上述紡紗裝置與上述降紗裝置之間切斷紗線之後,進行上述紗線的受取。
  44. 如請求項38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掛紗裝置係在上述紡紗裝置與上述降紗裝置之間切斷紗線之後,進行上述紗線的受取。
  45. 如請求項33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掛紗裝置在相鄰的兩個上述掛紗部之間切斷紗線之後,進行上述紗線的受取。
  46. 如請求項34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掛紗裝置在相鄰的兩個上述掛紗部之間切斷紗線之後,進行上述紗線的受取。
  47. 如請求項35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掛紗裝置在相鄰的兩個上述掛紗部之間切斷紗線之後,進行上述紗線的受取。
  48. 如請求項36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掛紗裝置在相鄰的兩個上述掛紗部之間切斷紗線之後,進行上述紗線的受取。
  49. 如請求項37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掛紗裝置在相鄰的兩個上述掛紗部之間切斷紗線之後,進行上述紗線的受取。
  50. 如請求項38所述的紡紗牽引裝置,其中,上述掛紗裝置在相鄰的兩個上述掛紗部之間切斷紗線之後,進行上述紗線的受取。
TW105134102A 2015-10-30 2016-10-21 紡紗牽引裝置 TWI6579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14685 2015-10-30
JP2015214685 2015-10-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4810A TW201714810A (zh) 2017-05-01
TWI657991B true TWI657991B (zh) 2019-05-01

Family

ID=57178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4102A TWI657991B (zh) 2015-10-30 2016-10-21 紡紗牽引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162923B1 (zh)
JP (1) JP6681307B2 (zh)
CN (1) CN106829621B (zh)
TW (1) TWI6579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006689A1 (de) * 2017-07-14 2019-01-17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Aufspulmaschine
EP3710619A1 (de) * 2017-11-17 2020-09-23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Schmelzspinnvorrichtung
CN110438575B (zh) * 2018-05-04 2023-04-21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一种熔体纺丝和纱线卷绕的方法以及用于实现该方法的设备
WO2020075382A1 (ja) * 2018-10-09 2020-04-16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糸巻取機
JP7253431B2 (ja) * 2019-04-16 2023-04-06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紡糸引取設備
JP7535384B2 (ja) 2020-03-11 2024-08-16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繊維機械
JP2024063352A (ja) * 2022-10-26 2024-05-13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糸掛けロボット及び紡糸巻取システム
JP2024063353A (ja) * 2022-10-26 2024-05-13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糸掛け装置及び紡糸処理設備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31109A (ja) * 1981-08-11 1983-02-23 Teijin Ltd 熱可塑性合成マルチフイラメントの紡糸引取方法
TW434331B (en) * 1997-10-01 2001-05-16 Teijin Seiki Co Ltd Spun yarns taking-up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thread guarding the yarn thereon
DE10117087A1 (de) * 2000-04-06 2001-10-11 Barmag Barmer Maschf Vorrichtung zum Schmelzspinnen
CN104911725A (zh) * 2014-03-14 2015-09-16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牵引装置的生头方法及牵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7270A (en) * 1968-11-06 1974-04-30 Rieter Ag Maschf Apparatus for cutting a thread on a draw-spin-winding machine
FR2404589A1 (fr) * 1977-10-03 1979-04-27 Rhone Poulenc Textile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transfert de fil textile
JPS61221056A (ja) * 1985-03-28 1986-10-01 Teijin Ltd 自動糸掛方法
JPS6335817A (ja) * 1986-07-25 1988-02-16 Teijin Ltd 溶融紡糸装置の糸掛方法
JPH0726247B2 (ja) * 1987-08-17 1995-03-22 東レ株式会社 高速製糸における糸条の切断吸引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3651952B2 (ja) * 1995-02-07 2005-05-25 日本エステル株式会社 合成繊維の溶融紡糸における断糸処理方法
JP4491017B2 (ja) * 2005-05-26 2010-06-30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紡糸引取設備
JP2008202157A (ja) * 2007-02-19 2008-09-04 Teijin Fibers Ltd 断糸処理装置及び断糸処理方法
JP5519435B2 (ja) * 2010-07-13 2014-06-11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紡糸巻取装置
JP5615743B2 (ja) * 2011-03-11 2014-10-29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紡糸巻取機
JP5854720B2 (ja) * 2011-09-09 2016-02-09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糸切断吸引装置及び紡糸巻取装置
CN203021003U (zh) * 2012-12-11 2013-06-26 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挂丝装置
CN103789921B (zh) * 2013-12-13 2015-09-30 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丝束碳纤维双轴向织物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31109A (ja) * 1981-08-11 1983-02-23 Teijin Ltd 熱可塑性合成マルチフイラメントの紡糸引取方法
TW434331B (en) * 1997-10-01 2001-05-16 Teijin Seiki Co Ltd Spun yarns taking-up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thread guarding the yarn thereon
DE10117087A1 (de) * 2000-04-06 2001-10-11 Barmag Barmer Maschf Vorrichtung zum Schmelzspinnen
CN104911725A (zh) * 2014-03-14 2015-09-16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牵引装置的生头方法及牵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81307B2 (ja) 2020-04-15
EP3162923A1 (en) 2017-05-03
EP3162923B1 (en) 2019-02-27
CN106829621A (zh) 2017-06-13
JP2017082376A (ja) 2017-05-18
TW201714810A (zh) 2017-05-01
CN106829621B (zh) 2019-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7991B (zh) 紡紗牽引裝置
CN113699605B (zh) 纺丝卷绕设备
JP6291049B2 (ja) 紡糸引取装置
CN107964691B (zh) 挂纱机械手
JP5854720B2 (ja) 糸切断吸引装置及び紡糸巻取装置
JP2017172096A (ja) 糸切れとスピンドル欠陥の自動検出方法とそれらを回復するためのロボット
JP4988745B2 (ja) 糸通しする方法
EP2495203B1 (en) Combination of a yarn cutting-sucking device and a yarn regulating guide and spinning winder
JP2017043494A (ja) 繊維機械の動作方法および繊維機械
CN103014934B (zh) 纺纱单元及纺纱机
JP2009523919A (ja) 移動クリーナとアンダワインディングレスト除去器とを有するリング紡績機
CN111826735B (zh) 纺丝牵引设备
TWI716678B (zh) 降絲裝置以及紡絲牽引設備
JP4180565B2 (ja) テクスチャード加工機械
JP2019031380A (ja) 作業台車及び糸巻取機
JP2008137539A (ja) 作業台車の位置決め機構
JP2013057152A (ja) 糸巻取機
JP2005232612A (ja) 糸継ぎ台車を備えた繊維機械
JP2023142133A (ja) 糸巻取機
CN118147771A (zh) 纺丝牵引设备以及挂丝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