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7256B - 電化學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化學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7256B
TWI657256B TW104121407A TW104121407A TWI657256B TW I657256 B TWI657256 B TW I657256B TW 104121407 A TW104121407 A TW 104121407A TW 104121407 A TW104121407 A TW 104121407A TW I657256 B TWI657256 B TW I65725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lectrochemical device
terminal portion
laminated
exteri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1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4565A (zh
Inventor
南谷廣治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昭和電工包裝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昭和電工包裝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昭和電工包裝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04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45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72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725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正確並簡單地進行絕緣性檢查之電化學裝置。
一種電化學裝置(1),其特徵為其裝置本體(30)係密封收納於外裝體(20)內。前述裝置本體(30)之正極及負極個別與接片(31),(32)接合;且外裝體(20),係通過將層壓外裝材之各熱融著性樹脂層彼此朝向內側配置而形成,並且在前述外裝體(20)之外表面的局部具有去除耐熱性樹脂層的通電用端子部(7),其中,前述層壓外裝材於金屬箔層的第1面貼合耐熱性樹脂層並於第2面貼合熱融著性樹脂層;在前述接片(31),(32)之端部係從前述外裝體(20)牽出之狀態下,在外裝體(20)之緣部使層壓外裝材之各熱融著性樹脂層彼此融著。

Description

電化學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外裝體由層壓外裝材所構成,且可簡單地評估絕緣性之電化學裝置及其相關技術。
近年來,伴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終端等攜帶設備之薄型輕量化,作為此等設備所搭載之鋰離子蓄電池或鋰聚合物蓄電池之外裝體材料,目前正使用在金屬箔之兩面貼合樹脂薄膜而成的層壓外裝材以取代傳統之金屬罐。此外,應用方面,將層壓外裝材所成之外裝體使用在混合動力汽車或電動車、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夜間發電機之蓄電用所使用之大型電池或電源、電容器等電力裝置中的情形正在逐漸增加。
層壓外裝材之一般構成係以成為屏蔽層之金屬箔作為基底,在其一面上貼合耐熱性和機械強度高之薄膜,並在另一面上貼合可熱密封之熱融著性的未延伸薄膜,藉由如此之構成,即使係總厚度約0.1mm之薄膜片仍具有防止水分或各種氣體入侵及防止電解液洩漏之機能,在常溫下即可容易地壓製成形,並可藉由熱密封進行簡易的密封。
如上述,相較於傳統之金屬罐,層壓外裝材具有相同之屏蔽性且更輕薄,可簡單密封且實用性佳,惟因其係於金屬箔之兩面上貼合絕 緣性之樹脂薄膜,故無法如金屬罐般通電。因此,一般係從外裝體將與電池本體之正極及負極連接之接片牽出。此外,採用如下方法以評估電池的絕緣性:剝除外裝體外面側之樹脂薄膜的一部分,使金屬箔露出,並施加電壓於其與正負極中任一者之接片之間,從而測量絕緣電阻值。
上述之絕緣性檢查方法中,使層壓外裝材之金屬箔露出的方法,可使用刀具或雷射等物理性方法剝除薄膜,或可使用剝離液或強酸、強鹼等化學藥品剝除或溶解樹脂薄膜。惟此等之方法需耗費較多時間於檢查前之準備作業。
不剝除薄膜而得到與金屬箔的導通之方法,有利用露出於層壓外裝之端面的金屬箔之方法(參照專利文獻1)。此外,作為其他之方法,有將金屬端子之鋭形部咬進層壓外裝材藉以導通金屬箔之方法(參照專利文獻2)。此等之方法,不需剝離或溶解樹脂薄膜即可得到與金屬箔之導通,故可簡化檢查前之準備作業。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3-157287號公報(參照〔0089〕、圖9)
【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WO2011/040446號公報(參照〔0040〕、圖8)
然而,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在層壓外裝體的端面導通金屬箔之方法,由於露出端面之部分相當於金屬箔之厚度,僅有些微之露出面積,因此有無法正確評估絕緣性之可能性。
此外,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將金屬端子之銳形部咬入之方法,由於層壓外裝材之各層為薄,故銳形部難以如預期般咬進金屬箔,而有因咬入深度過深或不足導致無法正確評估絕緣性之可能性。
本發明鑒於上述之技術背景,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正確並簡易地進行絕緣性檢查的電化學裝置及其相關技術。
亦即,本發明係具有下述〔1〕~〔11〕所記載之構成者。
〔1〕一種電化學裝置,其特徵為:裝置本體之正極及負極個別與接片接合;且該電化學裝置之外裝體,係通過將層壓外裝材之各熱融著性樹脂層彼此朝向內側配置而形成,並且在前述外裝體之外表面的局部具有去除耐熱性樹脂層的通電用端子部,其中,前述層壓外裝材於金屬箔層的第1面貼合耐熱性樹脂層並於第2面貼合熱融著性樹脂層;在前述接片之端部係從前述外裝體牽出之狀態下,藉由在外裝體之緣部融著層壓外裝材之各熱融著性樹脂層,以將裝置本體密封收納於外裝體內。
〔2〕如前項1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其中,前述外裝體之通電用端子部,係在其整個區域內使金屬箔層露出之金屬露出部。
〔3〕如前項1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其中,前述外裝體具有裝置本體收納用之凹部,該凹部係藉由對層壓外裝材進行塑性變形加工而成形;且前述通電用端子部係形成於前述塑性變形加工後不彎曲之部分。
〔4〕如前項3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其中,前述通電用端子部係形成於凹部外側之側壁或底壁。
〔5〕如前項3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其中,前述通電用端子部係形成於熱密封部,該熱密封部係外裝體之緣部的各熱融著性樹脂層互相融著所成。
〔6〕如前項5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其中,前述通電用端子部係形成於未牽出接片之邊。
〔7〕一種電化學裝置的絕緣性檢查方法,其特徵為:對於前項1~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測定外裝體之通電用端子部與正極接片或負極接片之間的電阻值,並根據測定之電阻值,檢查前述外裝體與裝置本體之絕緣性。
〔8〕一種電化學裝置的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其包含:組合步驟及絕緣性檢查步驟;前述組合步驟,係使電化學裝置之裝置本體的正極及負極個別與接片接合;且該電化學裝置之外裝體,係通過將層壓外裝材之各熱融著性樹脂層彼此朝向內側配置而形成,並且在前述外裝體之外表面的局部具有去除耐熱 性樹脂層的通電用端子部,其中,前述層壓外裝材於金屬箔層的第1面貼合耐熱性樹脂層並於第2面貼合熱融著性樹脂層;且將前述裝置本體收納於外裝體內,在前述接片係從前述外裝體牽出之狀態下,藉由使外裝體之緣部之各熱融著性樹脂層彼此熱融著並形成熱密封部,以密封外裝體,從而組合電化學裝置;前述絕緣性檢查步驟,係對於由前述組合步驟組成之電化學裝置,測定外裝體之通電用端子部與正極接片或負極接片之間的電阻值,並根據測得之電阻值,檢查前述外裝體與裝置本體之絕緣性。
〔9〕如前項8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於前述絕緣性檢查步驟後,以絕緣材覆蓋通電用端子部。
〔10〕如前項8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於前述絕緣性檢查步驟後,藉由折回外裝體之熱密封部以覆蓋通電用端子部。
〔11〕一種電化學裝置,其特徵為其係由前項8~10中任一項之電化學裝置的製造方法製造而成者。
上述〔1〕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具有在外裝體之外側面的一部分去除耐熱性樹脂層而成之通電用端子,故可藉由測量前述通電用端子與一方之接片之間的電阻值以評估外裝體與裝置本體之間的絕緣性。
上述〔2〕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其通電用端子部係在其整個區域內使金屬箔層露出的金屬露出部,故可更加正確地評估絕緣性。
上述〔3〕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其通電用端子部係形成於對於層壓外裝材進行塑性變形加工而形成之不彎曲之部分,故可維持外裝體之強度。
上述〔4〕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其通電用端子部係形成於凹部外側之側壁或底壁,故可維持外裝體之強度。
上述〔5〕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其通電用端子部係形成於熱密封部,故可維持外裝體之強度。
上述〔6〕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其通電用端子部係形成於未牽出接片之邊的熱密封部,故檢查絕緣性後,熱密封部可彎折。
上述〔7〕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的絕緣性檢查方法,其檢查對象為外裝體具有通電用端子部之裝置,故不需進行為達成外裝體導通之準備作業。因此,可有效率地進行絕緣性檢查。
依上述〔8〕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的製造方法,因對於組合完成之電化學裝置實施絕緣性檢查步驟,故可製得絕緣性已評估之電化學裝置。此外,絕緣性檢查係利用外裝體上所形成之通電用端子部以進行,因此可有效率地進行檢查,更進一步可效率良好地製造電化學裝置。
依上述〔9〕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的製造方法,因檢查絕緣性後通電用端子部為絕緣材所覆蓋,故可保護金屬箔層並回復外裝體外側面之絕緣性。此外,藉由絕緣材可補強外裝體。
依上述〔10〕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的製造方法,因檢查絕緣性後通電用端子部為熱密封部所覆蓋,故可保護金屬箔層並回復外裝體外側面之絕緣性。此外,藉由彎折之熱封部可加強外裝體之緣部。
上述〔11〕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係絕緣性檢查完成之裝置。
1、70、72‧‧‧層壓外裝電池
2‧‧‧耐熱性樹脂層
3‧‧‧熱融著性樹脂層
4‧‧‧金屬箔層
5‧‧‧第1接著劑層
6‧‧‧第2接著劑層
7‧‧‧通電用端子部(金屬露出部)
10‧‧‧層壓外裝材
20、71、73‧‧‧外裝體
21‧‧‧本體部
22‧‧‧凹部
23‧‧‧輪緣
24‧‧‧蓋板部
25‧‧‧側壁
26‧‧‧底壁
27‧‧‧邊界線(彎折線)
28a、28b‧‧‧熱密封部
30‧‧‧裸電池(裝置本體)
31‧‧‧正極接片
32‧‧‧負極接片
40‧‧‧遮蔽膠帶
65‧‧‧樹脂薄膜(絕緣材)
60、61、62‧‧‧彎曲部
【圖1A】表示本發明之電化學裝置的一實施型態,層壓外裝電池之斜視圖。
【圖1B】表示圖1A之1B-1B線斷面視圖。
【圖2】表示圖1A之層壓外裝電池的外裝體之斜視圖。
【圖3】表示圖1A之層壓外裝電池的絕緣性檢查方法的一例之說明圖。
【圖4】表示通電用端子部之形成方法的斷面圖。
【圖5】表示通電用端子部之其他形成方法的斷面圖。
【圖6】表示層壓外裝材之凹部成形方法的斷面圖。
【圖7】表示成形有凹部之層壓外裝材的斜視圖。
【圖8】表示通電用端子部之形成位置的說明圖。
【圖9】表示通電用端子部之披覆方法的一例之斷面圖。
【圖10】表示形成於凹部之側壁的通電用端子部之披覆方法的斷面圖。
【圖11】表示形成於熱密封部的通電用端子部之披覆方法的斷面圖。
【圖12】表示裸電池之構成的斜視圖。
【圖13】表示實施例2之層壓外裝電池的底視圖。
【圖14】表示實施例3之層壓外裝電池的俯視圖。
本發明之電化學裝置係在外裝體之外側面具有通電用端子部,可利用此通電用端子部進行絕緣性檢查。
〔電化學裝置〕
圖1A及圖1B,係表示本發明之電化學裝置的一實施型態,層壓外裝電池(1)。前述層壓外裝電池(1)具備:由層壓外裝材(10)所成之外裝體(20)、裸電池(30)、及與裸電池(30)之正極及負極連接之接片(31)(32)。前述裸電池(30)係對應於本發明之裝置本體。
如圖2所示,前述外裝體(20)係以1張之層壓外裝材(10)一體成形為:本體部(21),其具有平面視四角形之凹部(22)及由此凹部(22)之3邊的開口緣向外方延伸之輪緣(23)、蓋板部(24),其與前述本體部(21)之外圈尺寸為相同尺寸;且前述外裝體(20)係將本體部(21)與蓋板部(24)對折製成者。前述凹部(22)係由4個側壁(25)及底壁(26)形成裸電池(30)收納用空間,底壁(26)之外側面中央形成有通電用端子部(7)。前述通電用端子部(7)將作為後述絕緣性檢查時之通電用端子部利用。此外,前述輪緣(23)及與前述輪緣(23)重合之蓋板部(24)之緣部形成密封外裝體(20)之熱密封部(28a)(28b)。又,在此的一例雖係表示將本體部(21)與蓋板部(24)一體成形作為實施形態,但兩者亦可彼此獨立。惟,此時在個別之外側部將需形成通電用端子部(7)。
前述層壓外裝材(10),如圖1B所示,於金屬箔層(4)之 第1面隔著第1接著劑層(5)與作為外側層之耐熱性樹脂層(2)積層,同時於前述金屬箔層(4)之第2面隔著第2接著劑層(6)與作為內側層之熱融著性樹脂層(3)積層,於金屬箔層(4)之兩面係積層有樹脂層(2)(3)。此外,前述通電用端子部(7)係不存在耐熱性樹脂層(2)及第1接著劑層(5)並露出金屬箔層(4)之部分。前述之通電用端子部(7)係對應本發明之金屬露出部,其整個區域係露出金屬箔層。
前述外裝體(20)之凹部(22)為裸電池收納用空間,係對於形成有通電用端子部(7)之平面片材之層壓外裝材(10)施行絞伸成形、鼓脹成形等塑性變形加工而成形者。
前述裸電池(30)之正極及負極個別與條形之接片(31)(32)的一側端部接合。此外,此等接片(31)(32)係在與外裝體被熱密封之位置重合的位置由絕緣薄膜(33)包夾。
前述層壓外裝電池(1),係在接片(31)(32)之端部係從前述外裝體(20)之一邊牽出之狀態下,以使本體部(21)之輪緣部(23)與蓋板部(24)之緣部的熱融著性樹脂層(3)彼此相對之方式進行熱密封,從而將裸電池(30)密封收納於外裝體(20)內。前述外裝體(20)之製作方法及層壓外裝電池(1)之組合方法將詳述於後。
〔電化學裝置之絕緣性檢查〕
作為一例可如圖3所示,在前述層壓外裝電池(1)之負極接片(32)與外裝體(20)之通電用端子部(7)之間設置絕緣電阻測定器(41)將此等連接,並施加既定之電壓從而測定電阻值。又,不接於負極接片(32)而改接於正極接片(31)時並不會對測定造成問題。根據測得 之電阻值,確認其係較基準值之電阻值高或低,藉此評估層壓外裝電池(1)之內部短路的絕緣性。
上述之絕緣性檢查中,外裝體(20)之通電用端子部(7)可直接作為一方之通電用端子使用,故不需進行「為了得到檢查用端子」的準備。此外,因通電用端子部(7)係面狀去除耐熱性樹脂層(2)及第1接著劑層(4)而露出的金屬箔層(4)的表面部分,故可充分確保電連接的面積,正確地進行絕緣性檢查。
又,其他方之通電用端子,可直接使用由外裝體(20)突出之接片(31)(32)作為檢查用端子,且可確保電連接有充分之面積。
〔層壓外裝材之構成材料〕
構成層壓外裝材(10)各層之材料只要可作為電化學裝置的外裝材使用,使用任何材料皆可。較佳之材料如以下所述。
(耐熱性樹脂層)
外側層之耐熱性樹脂層(2),係使用在熱密封外裝材之際於熱密封溫度下不會熔融之耐熱性樹脂。前述耐熱性樹脂,宜使用具有較構成熱融著性樹脂層(3)之熱融著性樹脂的熔點高10℃以上的熔點之耐熱性樹脂為佳,而使用具有較熱融著性樹脂的熔點高20℃以上的熔點之耐熱性樹脂為特佳。可列舉例如聚醯胺薄膜、聚酯薄膜等,並可較佳地使用此等之延伸薄膜。其中,就成形性及強度之觀點,使用二軸延伸聚醯胺薄膜或二軸延伸聚酯薄膜,或含有此等之複數層薄膜為特佳,更進一步使用將二軸延伸聚醯胺薄膜與二軸延伸聚酯薄膜貼合而成之複數層薄膜為理想。前述聚醯胺薄膜,雖無特別限定,但可列舉為例如,6尼龍薄膜、6,6 尼龍薄膜、MXD尼龍薄膜等。此外,二軸延伸聚酯薄膜,可列舉為例如,二軸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膜、二軸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等。
此外,為了提高耐熱性樹脂層(2)表面的光滑性從而提高與成形用模具的滑動性,較佳係摻合潤滑劑及/或固體微粒子。
前述耐熱性樹脂層(2)之厚度,係9μm~50μm為佳。藉由設定在前述合適之下限值以上,可確保包裝材具有充分之強度,且設定在前述合適之上限值以下,可縮小成形時之應力而提高成形性。又,耐熱性樹脂層(2),可為單層,為增加強度等也可積層多層。
(熱融著性樹脂層)
內側層之熱融著性樹脂層(3),係即使對於鋰離子蓄電池等使用的腐蝕性高的電解液等亦具備優異的耐藥品性,並同時擔負著賦予包材熱密封性的作用者。
前述熱融著性樹脂層(3)係以熱可塑性樹脂未延伸薄膜為佳。前述熱可塑性樹脂未延伸薄膜,雖無特別限定,但就耐藥品性及熱密封性之觀點,其由聚乙烯、聚丙烯、烯烴系共聚物、此等之酸變性物及離子聚合物所構成為佳。此外,烯烴系共聚物可例示為EV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A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MAA(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此外,亦可使用聚醯胺膜(例如12尼龍)或聚醯亞胺膜。
前述熱融著性樹脂層(3)亦與耐熱性樹脂層(2)相同,為提高表面的光滑性,係以摻合潤滑劑及/或固體微粒子為佳。
前述熱融著性樹脂層(3)之厚度,係設定於20μm~8 0μm為佳。藉由設定在20μm以上,可充分地防止針孔的產生,藉由設定在80μm以下,可降低樹脂使用量而達到成本的降低。其中,前述熱融著性樹脂層(3)的厚度設定於20μm~50μm為特佳。又,前述熱融著性樹脂層(3),可為單層亦可為複數層。複數層薄膜可例示於嵌段聚丙烯薄膜之兩側面上,積層無規聚丙烯薄膜而成的三層薄膜。
(金屬箔層)
前述金屬箔層(4),係擔負賦予層壓外裝材(1)阻止氧氣或水分、電解液入侵的阻氣性之作用者。可列舉例如,鋁箔、銅箔、鎳箔、不銹鋼箔、或此等之複合箔、此等之退火箔或未退火箔等。此外,使用由鎳、錫、銅、鉻等導電性金屬所成之鍍金屬箔,例如使用鍍鋁箔為佳。前述導電性鍍膜,只要形成在對應於金屬箔層之至少通電用端子部的部分即可。此外,前述金屬箔層(4),其係以實施下述化成處理作為基底處理,而形成有化成皮膜者為佳。
(金屬箔層之化成皮膜)
層壓外裝材(10)之外側層及內側層係由樹脂所成之層,此等的樹脂層中,雖極微量,但光、氧氣、液體可能從外殼外部入侵,亦有由內部滲入電解液的可能性。此等侵入物到達金屬箔層時,會形成金屬箔層的腐蝕原因。本發明之層壓外裝材(10)中,藉由在金屬箔層(4)之表面形成耐腐蝕性高之化成皮膜,以實現提高金屬箔層(4)的耐腐蝕性。
化成皮膜係於金屬箔表面施行化成處理而形成的皮膜,可例如,對金屬箔進行鉻酸鹽處理,利用鋯化合物施行非鉻型化成處理而形成。例如,鉻酸鹽處理時,可在已經過脫脂處理的金屬箔表面上,塗佈下述1) ~3)中任一項的混合物的水溶液後,使其乾燥。
1)磷酸、鉻酸、氟化物的金屬鹽及氟化物的非金屬鹽中至少一種的混合物
2)磷酸、丙烯酸系樹脂、殼聚醣衍生物樹脂(Chitosan derivative resins)及苯酚系樹脂中至少一種,及鉻酸及鉻(III)鹽中至少1種的混合物
3)磷酸、丙烯酸系樹脂、殼聚醣衍生物樹脂、苯酚系樹脂中之任一種,及鉻酸及鉻(III)鹽中至少1種,及氟化物的金屬鹽及氟化物的非金屬鹽中至少一種的混合物
前述化成皮膜,其鉻附著量為0.1~50mg/m2為佳,2~20mg/m2為特佳。藉由具有此等厚度或鉻附著量之化成皮膜,可得到高耐腐蝕性之成形用包裝材。只要約為此附著量,化成皮膜將可形成為極薄之皮膜,從而不影響絕緣檢查。
又,任一者之一側的面具有化成皮膜之層壓外裝材亦被本發明所包含。
前述金屬箔層(4)之厚度,係20μm~200μm為佳。若為20μm以上,於製造金屬箔時,可防止進行壓延或熱密封時產生針孔或發生破裂,同時若為200μm以下可縮小鼓脹成形或絞伸成形時之應力並提高成形性。此外,金屬箔層(4)之厚度在200μm以下時可抑制重量的增加及材料成本。
(第1接著劑層)
前述第1接著劑層(5),係擔負接合金屬箔層(4)與外側 層之耐熱性樹脂層(2)之作用之層,可列舉例如:含有由作為主劑的聚酯樹脂及作為硬化劑的多官能異氰酸酯化合物所成的二液硬化型聚酯-聚胺酯系樹脂、或聚醚-聚胺酯系樹脂之接著劑。
(第2接著劑層)
前述第2接著劑層(6),係擔負接合金屬箔層(4)與內側層之熱融著性樹脂層(3)之作用之層,可列舉例如,由聚胺酯系接著劑、丙烯酸系接著劑、環氧系接著劑、聚烯烴系接著劑、彈性體系接著劑、氟系接著劑等形成的接著劑層。其中,使用丙烯酸系接著劑、聚烯烴系接著劑為佳,此時,可提升包裝材1的耐電解液性及水蒸氣阻障性。此外,層壓外裝材作為電池外殼使用時,使用酸變性之聚丙烯或聚乙烯等接著劑為佳。
此外,層壓外裝材之總厚度在50~300μm之範圍為佳。若總厚度未達50μm,成形時及熱密封時容易發生破裂或產生針孔。而總厚度超過300μm會有成形性降低之虞。且層壓外裝材越厚材料成本越高,重量亦越重。
上述金屬箔層(4),與耐熱性樹脂層(2)或熱融著性樹脂層之貼合方法,推薦使用「將液狀之接著劑塗佈於金屬箔層(4)或樹脂層(2)(3)中的任一者或兩者,乾燥接著劑後進行熱壓著」之乾式層壓法。又,貼合手段並無限定為乾式層壓法。
〔通電用端子部之形成及外裝體的成形〕
作為絕緣性檢查時之通電用端子部而利用的金屬露出部(7),可於製作層壓外裝材之過程中形成,此外,亦可於製作完成後形成。 以下,說明形成金屬露出部(7)的複數方法。
又,前述通電用端子部(7),只要確保與絕緣電阻測定器(41)連接之端子具有可接觸程度之面積,則越小越佳。不論其係由任一種方法形成,為了合適地利用作為通電用端子,其面積較佳係1mm2以上。特佳之面積為5~20mm2
(第1方法:於層壓外裝材的製作過程中形成之方法:參照圖4)
(i)將對應通電用端子部(7)大小之遮蔽膠帶(Masking Tape)(40)貼附在金屬箔層(4)之第1面上。此遮蔽膠帶(40)之接著劑,其接著力比後述(ii)之步驟中金屬箔層(4)與耐熱性樹脂層(2)之貼合所用之接著劑更弱。
(ii)於貼附遮蔽膠帶(40)的金屬箔層(4)之整面上,或耐熱性樹脂層(2)的整面上,或金屬箔層(4)及耐熱性樹脂層(2)之整面上塗佈成為第1接著劑層(5)之接著劑,貼合金屬箔層與耐熱性樹脂層(2)並進行適當養護。前述遮蔽膠帶(40),相較於金屬箔層,係更強地與耐熱性樹脂層(2)接著。而貼合手段可以上述之乾式層壓法例示。
(iii)對於金屬箔層(4)之第2面,使用習知的手段形成第2接著劑層(6)並貼合熱融著性樹脂層(3)。
(iv)在耐熱性樹脂層(2)之遮蔽膠帶(40)之貼附部的周緣置入切痕,並去除耐熱性樹脂層(2)。由於遮蔽膠帶(40)對於金屬箔層之接著力弱,因此遮蔽膠帶(40)將與耐熱性樹脂層(2)一同從金屬箔層(4)上剝離層而被去除。去除遮蔽膠帶(40)之部分將露出金屬箔層 (4),此部分成為通電用端子部(7)。對耐熱性樹脂層(2)置入切痕之手段,可使用裁切刀、雷射等進行。
依本方法,因成為通電用端子部(7)之部分未塗佈成為第1接著劑層(5)之接著劑,故可由遮蔽膠帶(40)的剝離而形成無附著接著劑之通電用端子部(7)。
(第2方法:於層壓外裝材的製作過程中形成之方法:參照圖5)
形成第1接著劑層(5)時,藉由對於金屬箔層(4)或耐熱性樹脂層(2)使用外周面具有凹凸之滾輪等塗佈接著劑,以形成未使接著劑附著之接著劑未塗佈部(8)。對於金屬箔層(4)之第2面,以習知的手段形成第2接著劑層(6)並貼合熱融著性樹脂層(3)。接著,使用雷射照射等從耐熱性樹脂層(2)側沿著接著劑未塗佈部(8)之周緣切斷耐熱性樹脂層(2),從而露出金屬箔層(4)。由於前述接著劑未塗佈部(8)之耐熱性樹脂層(2)與金屬箔層(4)並未接合且並無第1接著劑層(5),故只要切斷耐熱性樹脂層(2),並去除位於接著劑未塗佈部(8)之耐熱性樹脂層(2),即可使金屬箔層(4)露出。
依本方法,因在成為金屬露出部(7)之部分並未塗佈形成為第1接著劑層(5)之接著劑,故可形成未附著接著劑之通電用端子部(7)。
(第3方法:於層壓外裝材製作後形成之方法)
藉由習知的手段,在金屬箔層(4)之第1面上貼合耐熱性樹脂層(2),在第2面上貼合熱融著性樹脂層(3)。亦即,製作習知的層 壓外裝材,其係金屬箔層(4)與樹脂層(2)(3)之間只存在有接著劑層(5)(6),而此等接著劑層(5)(6)係形成於整面之重合面者。
在欲使金屬箔層(4)露出之部分上,從耐熱性樹脂層(2)側照射雷射,藉由燒灼並去除耐熱性樹脂層(2)及第1接著劑層(5),以形成金屬露出部(7)。為使金屬箔層(4)呈面狀露出,移動雷射之照射點而在既定之區域內燒灼去除耐熱性樹脂層(2)及第1接著劑層(5)。
上述第1及第2方法,係使接著劑未附著於金屬箔層(4)上而形成金屬露出部(7),故無接著劑殘留之疑慮,並具有可使金屬箔層(4)露出於通電用端子部之整個區域而形成露出度高的金屬露出部(7)的優勢。藉由形成高露出度的通電用端子部,可進行更加正確之絕緣性評估。
另一方面,由於第3方法係各層貼合後,在所期望之位置形成具有所期望面積的金屬露出部,故可容易地變更外裝體的設計。惟,因其需燒灼去除金屬箔層(4)上所形成之第1接著劑層(5),故有接著劑殘留之疑慮。雖無法否認第3方法之金屬箔層(4)的露出度有較第1及第2方法為差之可能性。但只要除去部分可做為絕緣性檢查之通電用端子部利用即可,本發明並無限定金屬露出部的形成方法。只要作為層壓外裝材(10)之最外層的耐熱性樹脂層(2)已被去除,即使遮蔽膠帶等之接著劑有薄層般微量之殘留,或通電用端子部(7)內存在部分的金屬箔層(4)之未露出部分,只要通電用端子部(7)面內係可確認導電性之狀態者,即相當於本發明之通電用端子部(7)。
具有凹部(22)之外裝體(20),係將形成有通電用端子部 (7)之平面片材的層壓外裝材(10)施予塑性變形加工而使其成形有凹部(22)。圖6,係表示對於平面片材之層壓外裝材(10)施予絞伸加工而成形有平面視四角形之凹部(22)之步驟。絞伸加工用模具(50),具備:衝頭(51)、模頭(53)、及壓邊圈(55);前述衝頭(51)係押入平面片材之層壓外裝材(10)使其成形有凹部(22)之內面形狀者;前述模頭(53)係使被前述衝頭(51)押入後之層壓外裝材(10)流入其呈四角形的穴(52)者;前述壓邊圈(55)係具有與前述模頭(53)之穴(52)相同尺寸之四角形的穴(54),並在穴(52)(54)周圍壓制層壓外裝材(10)者。如此之絞伸加工中,如圖6及圖7所示,將形成有:彎曲部(60)(61)(62);而彎曲部(60)係形成於藉由前述衝頭(51)之肩部所成的凹部(22)之側壁(25)與底壁(26)之間,彎曲部(61)係形成於相鄰側壁(25)之間;彎曲部(62)係形成於藉由模頭(53)之穴(52)之肩部所成的凹部(22)之側壁(25)與輪緣(23)之間,且成形時產生的拉力會集中於此等彎曲部(60)(61)(62)。
如上述,由於通電用端子部(7)去除了耐熱性樹脂層(2),故較其他部分之強度為低。通電用端子部(7)若進行塑性變形加工而呈彎曲,凹部(22)之成形深度(側壁之高度)將受限於通電用端子部(7)之強度,故收納空間將被限制。此外,即使未受阻礙地成形為所期望之深度,外裝體(20)之彎曲部存在有強度較低之通電用端子部(7)時,根據「維持外裝體(20)之強度」的觀點來看,此亦不理想。因此,避開因塑性變形加工所成彎曲部分,於平坦部分形成通電用端子部(7)為佳。具體而言,如圖8所示,較佳形成通電用端子部(7)之位置為遠離彎曲部(60)(61) (62)之頂點或內角之中心(P)之距離(Q)為0.5mm以上者。雖圖8係以凹部(22)之底壁(26)與側壁(25)的彎曲部(60)作為例示,但對於其他之彎曲部(61)(62)亦根據上述之條件形成通電用端子部為佳。
依據以上之觀點,圖2所示之外裝體(20),通電用端子部(7)較佳形成位置,若形成在本體部時(21)為底壁(26)及輪緣(23)。若滿足上述之距離條件,則如圖10所示,通電用端子部(7)亦可形成於側壁(25)。此外,由於蓋板部(24)之整體為平坦者,故不受到凹部(22)成形之影響而可於任意之位置形成。惟,因組合層壓外裝電池(1)時,係彎折本體部(21)與蓋板部之邊界線(27),故避開邊界線(27)上及其近旁為佳。
又,外裝體之形狀並無限定為藉由塑性變形加工而形成有凹部者。不僅是將層壓外裝材成形為凹部,本發明亦包含使用平面片材狀態之層壓外裝材,將2張對向重合,或將1張對折,藉由熱密封開口緣而形成袋狀之外裝體。因袋狀之外裝體未具備彎曲部,故並無因凹部成形而限制通電用端子部(7)位置之虞。
〔電化學裝置之製造方法〕
圖1A及圖1B的層壓外裝電池(1)係依照以下之順序組合。
(i)將裸電池(30)裝填入外裝體(20)之凹部(22),從對向「凹部(22)之蓋板部(24)」的一邊將正極接片(31)及負極接片(32)的端部牽出。
(ii)由外裝體(20)之本體部(21)與蓋板部(24)之邊 界線(27)將蓋板部(24)彎折披覆於本體部(21),使輪緣(23)與蓋板部(24)之緣部重合。外裝體(20)之4邊中除了含有邊界線(27)之邊外的3邊為開口。
(iii)呈開口之3邊中,熱融著2邊(其中1邊為牽出接片(31)(32)之邊)之本體部(21)的輪緣(23)的熱融著性樹脂層(3)與蓋體部(24)的緣部之熱融著性樹脂層(3),從而形成熱密封部(28a)(28b),其中熱密封部(28a)係位於在與接片位置之邊接觸的邊上,熱密封部(28b)則係形成於接片位置之邊上。
(iv)由開口之1邊向凹部(22)內注入電解液。
(v)用來注入電解液而剩下的1邊,電解液注入後,熱融著其本體部(21)的輪緣(23)的熱融著性樹脂層(3)與蓋體部(24)的緣部之熱融著性樹脂層(3),形成熱密封部(28a)。藉此,3邊形成熱密封部(28a)(28b),在接片(31)(32)之端部為牽出外裝體(20)之狀態下,裸電池(30)密封收納於外裝體(20)內。
對於組合完成之層壓外裝電池(1),依照先前說明之方法進行絕緣性檢查。因層壓外裝電池(1)係於外裝體上形成有通電用端子部(7),因此可有效地進行檢查。此外,以檢查結果為基準進行層壓外裝電池(1)的好壞判斷。
絕緣性檢查完成之層壓外裝電池(1),其通電用端子部(7)則無需再使用。由於前述通電用端子部(7)係露出金屬箔層(4)而導通之部分,因此以絕緣材覆蓋外裝體外面,從而回復其之絕緣性較佳。此外,前述通電用端子部(7)為去除耐熱性樹脂層(2)而強度降低之部分,因 此較佳係覆蓋絕緣材,如此不僅可保護金屬箔層(4),更同時可回復外裝體(20)之強度。
覆蓋前述通電用端子部(7)之方法,如圖9所示,有貼附樹脂薄膜等之絕緣材(65)的方法。在樹脂薄膜之單面上塗佈接著劑,使用其所成之黏著薄膜,即可簡單地覆蓋通電用端子部(7)。前述樹脂薄膜,可例示為:聚醯亞胺薄膜、PTFE薄膜、聚酯薄膜。由此方法即可不論外裝體(20)之形狀或通電用端子部(7)之位置而覆蓋。
此外,披覆用的絕緣材並非必須與外裝體接著,只要可保持為覆蓋通電用端子部(7)之狀態即可。例如,如圖10所示,對於在凹部(22)之側壁(25)形成的通電用端子部(7),可藉由將熱密封部(28a)之側壁(25)彎折而覆蓋通電用端子部(7)。此外,如圖11所示,通電用端子部(7)形成熱密封部(28a)時,亦可藉由彎折熱密封部(28a)而覆蓋。前者之情況係熱密封部(28a)具有作為覆蓋通電用端子部(7)之絕緣材的機能,而後者之情形係凹部(22)之側壁具有作為絕緣材的機能。
又,圖8~圖11省略了層壓外裝材之積層狀態的圖式。
藉由彎折熱密封部而覆蓋通電用端子部(7)的方法,雖然係有一定的限制,如:該熱密封部(28a)需為未牽出接片(31)(32),且通電用端子部(7)需形成在凹部(22)之側壁(25)等熱密封部(28a)可到達之範圍,或通電用端子部(7)需形成在熱密封部(28a)上,但其可不追加樹脂薄膜之材料而閉塞通電用端子部(7)。此外,亦可在熱密封部(28a)呈彎曲狀態時將其接著。
未具有凹部之袋狀的外裝體,亦可藉由貼附樹脂薄膜或彎曲 熱密封部而使通電用端子部閉塞。
又,藉由彎曲熱密封部而得到的「提高外裝體緣部之強度」的效果,與通電用端子部的有無並無關係。例如,圖1A及圖1B之層壓外裝電池(1)係於凹部(22)之底壁(26)中央形成通電用端子部(7),故通電用端子部之覆蓋如圖9所示,係藉由貼附絕緣材(65)而進行者,而熱密封部(28a)的彎曲則係對側壁具有補強作用。
如以上所述,使用具有通電用端子部之外裝體而組合層壓外裝電池,進行絕緣性檢查時可不需進行確保導通之準備作業,故可有效率並正確地進行檢查,更進一步可效率良好地製造層壓外裝電池。此外,檢查後之通電用端子部,可藉由絕緣材將其覆蓋或彎曲熱密封部(28a)而披覆,從而保護露出之金屬箔層,並可回復外裝體外面之絕緣性及強度。
本發明之電化學裝置並非限定為上述之層壓外裝電池。作為其他之裝置,亦可列舉出:電源、電容器。
【實施例】
變更通電用端子部的有無、形成位置、及形成方法而製作出複數種之外裝體,並使用此等外裝體製作層壓外裝電池。
實施例1~4之外裝體係具有通電用端子者。實施例1~3係以上述3種通電用端子部之形成方法中的第1方法製得,實施例4係以第3方法製得。此外,比較例之外裝體未具有通電用端子。
各例之層壓外裝電池中,共通的材料及尺寸如下所示。
(層壓外裝材)
金屬箔層(4):係使用於厚度40μm之軟質鋁箔(JIS H4160所規定之A8079H)之兩面實施化成處理而成者。化成處理係指將前述軟質鋁箔浸漬於聚丙烯酸、磷酸、鉻及氟之化合物的混合物之25℃水溶液中5秒後取出,並於150℃之恆溫槽內進行30秒乾燥。藉由此化成處理而附著於軟質鋁箔之表面的鉻含量為每一單面3mg/m2
耐熱性樹脂層(2):厚度25μm之二軸延伸聚醯胺膜
熱融著性樹脂層(3):厚度40μm之未延伸聚丙烯薄膜
第1接著劑層(5):二液硬化型聚酯-聚胺酯系接著劑,塗佈厚度3μm
第2接著劑層(6):二液硬化型酸變性聚丙烯系接著劑,塗佈厚度2μm
(外裝體之形狀)
如參照圖2,該外裝體(20)係以1張之層壓外裝材將本體部(21)與蓋板部(24)一體成形而成的對折型態者,凹部(22)之底壁(26)的尺寸為100mm×100mm、側壁(25)之高度為5mm、從凹部(22)之開口緣的3邊延伸的輪緣(23)的寬度為5mm。因此,本體部(21)及蓋板部(24)之平面尺寸為110mm×105mm。
又,雖圖2所表示之外裝體(20),其通電用端子部(7)係形成於凹部(22)之底壁(26)的外側,而實施例2所使用之外裝體(71)及實施例3所使用之外裝體(73)之整體形狀與前述外裝體(20)共通,但變更了通電用端子部(7)之位置。
(裸電池及接片)
如圖12所示,將厚度30μm之聚丙烯薄膜(34)、厚度30μm之硬質鋁箔(J1S H4160所規定之AlN30)所成之正極(35),與厚度30μm之聚丙烯薄膜(34)、厚度30μm之硬質銅箔所成之負極(36)重合而得者作為1單位,將重合有30單位者作為裸電池(30)。
正極接片(31)係使用寬5mm×長50mm×厚100μm之軟質鋁箔,負極接片(32)係使用寬5mm×長50mm×厚100μm之銅箔,並與個別對應之電極進行接線。
將前述裸電池(30)之最上部的正極(35)之一邊的端部與正極接片(31)之端部超音波接合。將前述裸電池(30)之最上部的負極(36)之一邊的端部,與距離正極接片(30)30mm之負極接片(32)的端部超音波接合。此外,前述正極接片(31)及負極接片(32),係在外裝體(20)之熱密封部的預定位置之上下方,由厚度100μm的馬來酸酐酸變性薄膜(MFR1.5)所成之絕緣薄膜(33)包夾。
又,圖12省略了電極與接片間之接線。
(電解液)
添加LiPF6至將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及碳酸二甲酯以體積比1:1:1之比例混合而成之混合碳酸酯液,並將LiPF6調製為1莫爾/L作為電解液使用。
使用上述之材料,對於各例分別製作10個層壓外裝材。
(實施例1)
製作圖2所示外裝體(20),亦即,製作於凹部(22)之底壁(26)的中央形成有通電用端子部(7)之外裝體,並製得層壓外裝電池。
在A4大小的金屬箔層(4)之第1面的所要位置上,貼附以厚度50μm之聚酯作為基材的3mm×3mm之遮蔽膠帶(40)後,塗佈將形成為第1接著劑層(5)之接著劑,並與耐熱性樹脂層(2)貼合。因前述遮蔽膠帶(40)上亦塗佈接著劑,故遮蔽膠帶(40)亦與耐熱性樹脂層(2)接著。於前述金屬箔層(4)之第2面上塗佈將形成為第2接著劑層(6)之接著劑,並與熱融著性樹脂層(3)貼合。將上述積層物靜置於設定為40℃的恆溫槽中養護72小時,作為層壓外裝材(參照圖4之上側圖)。
如圖4所示,對於前述層壓外裝材(10),使用刀具從耐熱性樹脂層(2)之側在遮蔽膠帶(40)的周圍置入深度為耐熱性樹脂層(2)之厚度的切痕。接著,剝除耐熱性樹脂層(2)則可將耐熱性樹脂層(2)及第1接著劑層(5)一同與遮蔽膠帶(40)剝除,露出金屬箔層(4)形成金屬露出部。此金屬露出部為通電用端子部(7)。
接著,對於形成通電用端子部(7)之層壓外裝材(10),使用圖6所示之絞伸加工用模具(50),以通電用端子部(7)位於底壁(26)中央之方式使凹部成形。絞伸加工中,通電用端子部(7)係位於衝頭(51)之頂面中央,因此在加工中可維持為平板狀態不會彎曲變形,從而通電用端子部(7)將不會損傷或變形,可無阻礙的加工為既定深度。將形成有凹部(22)之層壓外裝材,以在凹部(22)的3邊留下輪緣(23)且蓋板部(24)連於剩下的1邊之方式進行修剪,而製得外裝體(20)。
沿著由與本體部(21)與蓋板部(24)之邊界線(27)對向的邊將接片(31)(32)牽出之方向,將裸電池(30)裝填入所製得之外裝體(20)之凹部(22)內,並將邊界線(27)對折使蓋板部(24)與本體部(21)重合。對於前述凹部(22)開口的3邊中含有牽出接片(31)(32)之邊的2邊,使用加熱至200℃的金屬板從兩邊將其包夾,並施加0.3MPa的壓力加熱3秒,從而熱融著本體部(21)之輪緣(23)的熱融著性樹脂層(3)與蓋板部(24)之緣部的熱融著性樹脂層(3),形成熱密封部(28a)(28b)。
熱密封後,將上述組合物放置露點-60℃的乾燥室內養護。接著,在相同的乾燥室內,從開口的1邊使用注射器向凹部(22)內注入10mL電解液。接著,在0.086MPa之減壓狀態下,使用同熱密封其他2邊之方法熱密封開口之1邊,形成熱密封部(28a)。藉此,裸電池(30)將被密封收納於外裝體(20)內,完成層壓外裝體電池(1)。
(實施例2)
製作如圖13所示之層壓外裝電池(70)。此層壓外裝電池(70),其通電用端子部(7)係形成於外裝體(71)之蓋板部(24)之牽出接片(31)(32)之邊上。前述通電用端子部(7)係位於熱密封部(28b)之邊中央從蓋板部(24)之面的端部起靠向內側1mm之處,而存在於熱密封部(28b)上。
前述層壓外裝電池(70),除了在製作層壓外裝材(10)時變更遮蔽膠帶(40)的貼附位置以外,係使用同實施例1的方法製作外裝體(71)後,與裸電池(30)一同組合而成者。
又,層壓外裝材(10)之絞伸加工中,通電用端子部(7)係位於距離凹部(22)約100mm之蓋板部的端部附近,故通電用端子部(7)並不會因絞伸加工而受到任何影響。
(實施例3)
製作如圖14所示之層壓外裝電池(72)。此層壓外裝電池(72),其通電用端子部(7)係形成於外裝體(71)的本體部(21)之未牽出接片(31)(32)之邊的輪緣上(23)。前述通電用端子部(7),係位於熱密封部(28a)之邊中央從輪緣(23)之面的端部起靠向內側1mm之處,而存在於熱密封部(28a)上。
前述層壓外裝電池(72),除了在製作層壓外裝材(10)時變更遮蔽膠帶(40)的貼附位置以外,係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製作外裝體(73)後,與裸電池(30)一同組合而成者。
又,層壓外裝材(10)之絞伸加工中,通電用端子部(7)距離凹部(22)之開口緣的彎曲部之內角中心0.5mm,故通電用端子部(7)將不會損傷或變形,可無阻礙的加工為既定深度。
(實施例4)
雖其通電用端子部(7)之位置與實施例1相同係在凹部(22)的底壁(26)之中央,但與實施例1係以不同形成方法形成通電用端子部(7)者。
亦即,在未貼附遮蔽膠帶(40)之狀況下將耐熱性樹脂層(2)貼合於金屬箔層(4)從而製作層壓外裝材(10),利用雷射照射燒灼去除耐熱性樹脂層(2)及第1接著劑層(5),藉此露出金屬箔層(4)而形成 通電用端子(7)。
除了通電用端子(7)之形成方法以外,其他皆係使用同實施例1的方法製作外裝體(20),與裸電池(30)一同組成層壓外裝電池。
(比較例)
除了層壓外裝材未形成有通電用端子部,其他皆係使用同實施例1的方法製作層壓外裝電池。
雖實施例1~4係對於形成有通電用端子(7)之層壓外裝材(10)施行絞伸加工而形成凹部(22),但任一者皆毫無受到阻礙即可加工至深度5mm。此等之加工性與比較例的無通電用端子部之層壓外裝材相比並無遜色。此外,注入電解液後所密封之層壓外裝材亦沒有任何液體洩漏情形。
〔絕緣性檢查〕
對於實施例1~4之層壓外裝電池,係將絕緣電阻測定器(41)設置於通電用端子部(7)與負極接片(32)之間並使其連接,測定電阻值。
因比較例之層壓外裝電池未具有通電用端子部,故作為檢查之準備作業,以在與實施例1相同位置上形成通電用端子部之方式進行雷射照射以切斷耐熱性樹脂層(2)後,使用乙酸乙酯(溶劑)除去第1接著劑層(5),使金屬箔層露出,形成絕緣性檢查用之通電用端子部(7)。此準備作業每進行一個需要10分鐘。接著,使用與實施例1~4相同的方法測定負極接片(32)與所形成之通電用端子部之間的電阻值。
接著,針對各例之10個層壓外裝電池測定電阻值,測定值 為1MΩ以上時評估為不導通。表1中,將表示10個中未導通之個數。
〔通電用端子部的導通試驗〕
前述絕緣性檢查後,對於實施例1~4的層壓外裝電池,使用以下方法調查通電用端子的導通。
使用按壓銷刺入外裝體(20)之蓋板部(24)的中央,鑽出一貫通層壓外裝材(10)之孔穴。之後,使用測試儀調查通電用端子部(7)與負極接片(32)之間有無導通。表1中,表示10個中有導通之個數。
因實施例1~4的層壓外裝電池係在外裝體上具有通電用端子部者,故在絕緣性試驗中不需進行「為了得到與外裝體之金屬箔層的導通」之準備作業。此外,由通電用端子部的導通試驗結果可得知,所有的層壓外裝電池之通電用端子的導通皆被確認,可確認絕緣性試驗方法及試驗結果之可靠信非常高。
此外,絕緣性檢查後則無需再使用之通電用端子部,可藉由 絕緣性樹脂膠帶貼附或熱密封部的彎折予以覆蓋。藉此,可保護露出的金屬層,且外裝體之外側面將得到絕緣處理,並補強外裝體。
【產業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發明可適合地利用作為必須進行絕緣性檢查之電化學裝置。
本申請案,係伴隨著在2014年7月29日提出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特願2014-153542號的優先權主張,其揭示內容直接構成本申請案的一部分。
在此所使用的用語及說明,係用以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使用,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在本發明所揭示且敘述的特徵事項的任何均等物皆不應被排除,且在本發明所請求的範圍內的各種變形亦應被理解為係可被接受的。

Claims (11)

  1. 一種電化學裝置,其特徵為:裝置本體之正極及負極個別與接片接合;且該電化學裝置之外裝體,係通過將層壓外裝材之各熱融著性樹脂層彼此朝向內側配置而形成,並且在前述外裝體之外表面的局部具有去除耐熱性樹脂層的通電用端子部,其中,前述層壓外裝材於金屬箔層的第1面貼合耐熱性樹脂層並於第2面貼合熱融著性樹脂層;在前述接片之端部係從前述外裝體牽出之狀態下,藉由在外裝體之緣部融著層壓外裝材之各熱融著性樹脂層所成的熱密封部,以將裝置本體密封收納於外裝體內;前述通電用端子部以絕緣材覆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其中,前述外裝體之通電用端子部,係在其整個區域使金屬箔層露出之金屬露出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其中,前述外裝體具有裝置本體收納用之凹部,該凹部係藉由對層壓外裝材進行塑性變形加工而成形;且前述通電用端子部係形成於前述塑性變形加工後不彎曲之部分。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其中,前述通電用端子部係形成於凹部外側之側壁或底壁。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其中,前述通電用端子部係形成於熱密封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其中,前述通電用端子部係形成於未牽出接片之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其中,覆蓋前述通電用端子部之絕緣材為熱密封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6項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其中,覆蓋前述通電用端子部之絕緣材為凹部外側的側壁。
  9. 一種電化學裝置的製造方法,其特徵係包含:組合步驟及絕緣性檢查步驟;前述組合步驟,係使電化學裝置之裝置本體的正極及負極個別與接片接合;且該電化學裝置之外裝體,係通過將層壓外裝材之各熱融著性樹脂層彼此朝向內側配置而形成,並且在前述外裝體之外表面的局部具有去除耐熱性樹脂層的通電用端子部,其中,前述層壓外裝材於金屬箔層的第1面貼合耐熱性樹脂層並於第2面貼合熱融著性樹脂層;且將前述裝置本體收納於外裝體內,在前述接片係從前述外裝體牽出之狀態下,藉由使外裝體之緣部之各熱融著性樹脂層彼此熱融著並形成熱密封部,以密封外裝體,從而組合電化學裝置;前述絕緣性檢查步驟,係對於由前述組合步驟所組成之電化學裝置,測定外裝體之通電用端子部與正極接片或負極接片之間的電阻值,並根據測得之電阻值,檢查前述外裝體與裝置本體之絕緣性;於前述絕緣性檢查步驟後,以絕緣材覆蓋通電用端子部。
  10. 一種電化學裝置的製造方法,其特徵係包含:組合步驟及絕緣性檢查步驟;前述組合步驟,係使電化學裝置之裝置本體的正極及負極個別與接片接合;且該電化學裝置之外裝體,係通過將層壓外裝材之各熱融著性樹脂層彼此朝向內側配置而形成,並且在前述外裝體之外表面的局部具有去除耐熱性樹脂層的通電用端子部,其中,前述層壓外裝材於金屬箔層的第1面貼合耐熱性樹脂層並於第2面貼合熱融著性樹脂層;且將前述裝置本體收納於外裝體內,在前述接片係從前述外裝體牽出之狀態下,藉由使外裝體之緣部之各熱融著性樹脂層彼此熱融著並形成熱密封部,以密封外裝體,從而組合電化學裝置;前述絕緣性檢查步驟,係對於由前述組合步驟所組成之電化學裝置,測定外裝體之通電用端子部與正極接片或負極接片之間的電阻值,並根據測得之電阻值,檢查前述外裝體與裝置本體之絕緣性;於前述絕緣性檢查步驟後,藉由折回外裝體之熱密封部以覆蓋通電用端子部。
  11. 一種電化學裝置,其特徵為其係由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所記載之電化學裝置的製造方法製造而成。
TW104121407A 2014-07-29 2015-07-01 電化學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6572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53542A JP6426934B2 (ja) 2014-07-29 2014-07-29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153542 2014-07-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4565A TW201604565A (zh) 2016-02-01
TWI657256B true TWI657256B (zh) 2019-04-21

Family

ID=54927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1407A TWI657256B (zh) 2014-07-29 2015-07-01 電化學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426934B2 (zh)
KR (1) KR102378033B1 (zh)
CN (2) CN204905308U (zh)
TW (1) TWI6572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26934B2 (ja) * 2014-07-29 2018-11-21 昭和電工パッケ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065331A (ja) * 2016-10-21 2018-04-26 昭和電工パッケ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ラミネート材の加工方法
KR102105172B1 (ko) 2017-01-03 2020-04-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내부의 온도를 측정할 수 있는 전지셀
KR102252175B1 (ko) * 2017-03-23 2021-05-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절연 검출이 용이한 이차전지, 그 제조 방법 및 절연검사방법
WO2018180152A1 (ja) * 2017-03-31 2018-10-0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二次電池
KR102270865B1 (ko) * 2017-06-16 2021-07-01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이차전지 및 그의 절연 전압 측정방법
WO2019012935A1 (ja) * 2017-07-12 2019-01-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
JP6969997B2 (ja) * 2017-12-08 2021-11-24 株式会社エンビジョンAescジャパン 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池の導電性検査装置
KR102325036B1 (ko) * 2018-08-29 2021-11-11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파우치형 이차 전지 및 이차 전지용 파우치
JP7227840B2 (ja) * 2019-04-26 2023-02-22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扁平形電池及びプリント回路板の製造方法
JP7437609B2 (ja) * 2020-04-02 2024-02-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ラミネート型蓄電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短絡検査方法
JP2021190246A (ja) * 2020-05-28 2021-12-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ラミネート型蓄電デバイス
KR20220040020A (ko) * 2020-09-23 2022-03-30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지셀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4361738A (zh) * 2020-09-29 2022-04-15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化学装置及包含该电化学装置的电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54840A (ja) * 2011-09-01 2013-03-21 Showa Denko Packaging Co Ltd 電池用外装材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TW201349630A (zh) * 2012-01-31 2013-12-01 Showa Denko Packaging Co Ltd 電池用外裝材及鋰二次電池
TWM476368U (en) * 2013-07-11 2014-04-11 Jang-Chung Fang Three-pole hea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i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60139B2 (ja) * 2003-08-11 2009-11-11 東亞合成株式会社 電池ケース用包装材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て成形された電池ケース
JP5375179B2 (ja) * 2008-09-30 2013-12-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絶縁性低下部位特定方法
JP5457040B2 (ja) * 2009-01-13 2014-04-02 昭和電工パッケ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485313B1 (en) 2009-09-30 2021-11-24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Insulation failure inspecting apparatus, insulation failure inspecting method using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chemical cell
KR20150135230A (ko) * 2013-03-22 2015-12-02 오토모티브 에너지 서플라이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필름 외장 전지의 검사 방법
JP6426934B2 (ja) * 2014-07-29 2018-11-21 昭和電工パッケ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54840A (ja) * 2011-09-01 2013-03-21 Showa Denko Packaging Co Ltd 電池用外装材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TW201349630A (zh) * 2012-01-31 2013-12-01 Showa Denko Packaging Co Ltd 電池用外裝材及鋰二次電池
TWM476368U (en) * 2013-07-11 2014-04-11 Jang-Chung Fang Three-pole hea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i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4565A (zh) 2016-02-01
KR20160014519A (ko) 2016-02-11
CN105322106A (zh) 2016-02-10
JP6426934B2 (ja) 2018-11-21
CN204905308U (zh) 2015-12-23
KR102378033B1 (ko) 2022-03-24
JP2016031829A (ja) 2016-03-07
CN105322106B (zh) 2019-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7256B (zh) 電化學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649191B (zh) Electrochemical device
KR102519755B1 (ko) 축전 디바이스용 외장체
KR101896922B1 (ko) 전지용 외장재 및 리튬 2차 전지
KR101280798B1 (ko) 전기 화학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5169112B2 (ja) 扁平型電気化学セル金属端子部密封用接着性シート
WO2020004412A1 (ja) 端子用樹脂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蓄電装置
TW201703310A (zh) 蓄電裝置用外裝體及蓄電裝置
US9070938B2 (en) Terminal lead
JP2024026062A (ja) 全固体電池用外包材
KR101735512B1 (ko) 개선된 전극 리드 구조를 갖는 이차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537627B1 (ko) 축전 디바이스
KR20140116795A (ko) 탭 리드
KR101546002B1 (ko) 전기화학 에너지 저장 장치
US20210313554A1 (en) Laminate-type electrical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pecting short-circuiting of the same
JP2015156404A (ja) 電池用外装材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