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6673B - 顯示面板遮光層影像取得方法及其檢查設備 - Google Patents

顯示面板遮光層影像取得方法及其檢查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6673B
TWI656673B TW106145421A TW106145421A TWI656673B TW I656673 B TWI656673 B TW I656673B TW 106145421 A TW106145421 A TW 106145421A TW 106145421 A TW106145421 A TW 106145421A TW I656673 B TWI656673 B TW I65667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hielding layer
display panel
camera
im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5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9285A (zh
Inventor
林志明
陳厚安
謝景揚
Original Assignee
旭東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旭東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旭東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1454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56673B/zh
Priority to CN201810062030.3A priority patent/CN109960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66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667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29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928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6Details
    • G02F1/1309Repairing; Tes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顯示面板遮光層檢查設備,其具有能與一顯示面板相對移動的一取像裝置。該顯示面板的側邊或轉角有形成遮光層。該取像裝置主要包括一第一攝影機與一第一光源,且該第一攝影機的鏡頭係朝向該遮光層的該頂面,並能在相對移動時從一側向對該遮光層的該頂面進行拍攝,用以取得該遮光層的頂面影像。該第一光源係為該第一攝影機提供照明。此外,該取像裝置較佳還包括可從不同方向進行拍攝的第二攝影機及其光源,及或第三攝影機及其光源,用以取得該遮光層的其中一側面影像或兩相對側面影像。該取像裝置還能將所得的影像傳送給一電腦檢查裝置進行影像檢查及判斷該遮光層的塗佈狀況。

Description

顯示面板遮光層影像取得方法及其檢查設備
本發明與顯示面板檢查方法、設備有關,尤指一種顯示面板遮光層影像取得方法及其檢查設備。
現有的無邊框液晶顯示器的製造程序中,於一薄膜電晶體陣列基板與一彩色濾光基板組合形成一顯示面板之後,尚需於該顯示面板的側邊分別塗佈一道遮光膠(通常是黑色的),俾藉該遮光膠遮擋從該顯示面板側邊漏出的光。這種遮光膠可參見CN106554650A、CN106433492A、CN106647074A等專利案,該些專利案尚指出一矩形顯示面板除了用於連接電路板的那條側邊之外,其餘三條側邊均需塗佈前述的遮光膠。另外,CN103135264B另揭露於一顯示面板側邊塗佈黑色的遮光油墨,以取代前述的遮光膠。此外,CN106601928A指出前述的側邊遮光膠或側邊遮光油墨可應用於OLED顯示面板。
由於無邊框液晶顯示器的顯示面板的側邊是沒有外框遮掩而直接外露(除了連接電路板的那條側邊),故消費者可直接看到這些側邊。若這些形成於該些側邊上的遮光層(遮光膠或遮光油墨)沒有塗佈好,例如某一遮光層的寬度或高度不符標準、或該某一遮光層表面出現氣泡,不但會影響該無邊框液晶顯示器外觀美感與質感,還可能導致該無邊框液晶顯示器發生側邊漏光情形。因此,有必要在該無邊框液晶顯示器的顯示面板側邊塗佈形成該些遮光層之後,檢查該些遮光層的塗佈狀況是否良好。
為了檢查顯示面板的遮光層的塗佈狀況是否良好,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遮光層檢查設備,用以拍攝取得待檢查的一顯示面板的側邊或轉角上的遮光層的影像以供檢查,藉以找出具有不良遮光層的不良顯示面板,避免這些不良顯示面板被製成成品(即無邊框液晶顯示器),確保成品外觀美感與質感,及使成品無側邊漏光情況。
更詳而言之,本發明之顯示面板遮光層檢查設備包括一載台及一取像裝置。其中:
該載台用以承載待檢查的一顯示面板,該顯示面板至少有一側邊塗佈有用以遮擋該顯示面板側邊的遮光層,該遮光層具有一頂面、一上側面及一下側面,該頂面正對於該顯示面板的該側邊或轉角,該上、下側面位於該頂面的兩旁且相正對。
該取像裝置能與該顯示面板的該遮光層相對移動,其中,該取像裝置包括一第一攝影機與一第一光源,該第一攝影機的鏡頭係朝向該遮光層的該頂面,並能在相對移動時從一側向對該遮光層的該頂面進行拍攝,用以取得該遮光層的影像,該第一光源係為該第一攝影機提供照明。在一實施例中,該第一光源的光軸與該第一攝影機的光軸相交,且該兩光軸之間的夾角為一銳角。其中,該兩光軸之間的夾角可為一銳角。該兩光軸之間的夾角也可為10度至50度。或者,該兩光軸之間的夾角可為30 ±2度。在另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攝影機的鏡頭較佳係傾斜地朝向該遮光層的該頂面,該第一光源的出光端較佳係傾斜地朝向該遮光層的該頂面。
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之顯示面板遮光層檢查設備包括一電腦檢查裝置,該電腦檢查裝置用以接收該取像裝置所取得的影像,對所接收的影像進行影像分析,根據影像分析結果判斷該遮光層的塗佈狀況,及提供判斷結果。
在一實施例中,該取像裝置還包括上下相對的兩輔助光源,兩輔助光源的光軸均垂直於該第一攝影機的光軸 ,且交於該第一光源的光軸與該第一攝影機的光軸的相交點。
在一實施例中,該取像裝置還包括一第二攝影機與一第二光源,該第二攝影機位於該第一攝影機的旁邊,且該第二攝影機的鏡頭係朝向該側邊遮光層的該上側面,並能在相對移動時由上而下對該遮光層的該上側面進行拍攝,用以取得該遮光層的影像,該第二光源的出光端係位於該第二攝影機的鏡頭的正下方,並能在相對移動時為該第二攝影機提供照明。
在一實施例中,該取像裝置還包括一第三攝影機與一第三光源,該第三攝影機位於該第一、二攝影機之間,且該第三攝影機的鏡頭係朝向該側邊遮光層的該下側面,並能在相對移動時由下而上對該遮光層的該下側面進行拍攝,用以取得該遮光層的影像,該第三光源的出光端係位於該第三攝影機的鏡頭的正上方,並能在相對移動時為該第三攝影機提供照明。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顯示面板遮光層影像取得方法,包括:令一顯示面板的一側邊位於一工作位置,該顯示面板的該側邊塗佈有用以遮擋該顯示面板側邊漏光的遮光層,該遮光層具有一頂面、一上側面及一下側面,該頂面正對於該顯示面板的該側邊,該上、下側面位於該頂面的兩旁且相正對;及令一取像裝置與該顯示面板的該遮光層相對平行移動,並於移動時對該遮光層的進行拍攝。
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方法中的該取像裝置的一第一攝影機係由一側向對該遮光層的該頂面進行拍攝。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取像裝置的一第二攝影機還可同時由上向下對該遮光層的該上側面進行拍攝。此外,該取像裝置的一第三攝影機還可同時由下向上對該遮光層的該下側面進行拍攝。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顯示面板遮光層影像取得方法,該方法包括:令一顯示面板的一側邊位於一工作位置,該顯示面板的該側邊及接續該側邊的一轉角均塗佈有遮光層;令一取像裝置對該側邊上的遮光層的進行拍攝,用以至少取得該側邊上的遮光層的頂面的影像,該遮光層的頂面係正對於該側邊;令該顯示面板的該轉角位於該工作位置;及令該取像裝置對該轉角上的遮光層的進行拍攝,用以至少取得該轉角上的遮光層的頂面的影像,該遮光層的頂面係正對於該轉角。
相較於過去,本發明特別提供一種取像裝置,其能由側向取得待檢查的一顯示面板的側邊及/或轉角上的遮光層的側視影像,也能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取得該顯示面板的側邊及/或轉角上的遮光層的俯視影像或仰視影像,以供檢查,藉以找出具有不良遮光層的不良顯示面板,避免這些不良顯示面板被製成成品(即無邊框液晶顯示器),確保成品外觀美感與質感,及使成品無側邊漏光情況。
圖1揭露本發明之顯示面板側邊遮光層檢查設備之一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該顯示面板側邊遮光層檢查設備包括能相對移動的一取像裝置1與一載台2,以及一電腦檢查裝置3。載台2係用以承載待檢查一顯示面板9。取像裝置1係用以至少對顯示面板9的一側邊90及/或一轉角94a上的遮光層8(如圖2所示)進行拍攝,較佳是採取線掃瞄方式(Line-Scan)進行拍攝,但不以此為限。如圖2所示,遮光層8通常是黑色的遮光膠或遮光油墨。在此實施例中,顯示面板9係為一液晶顯示面板,其包括上下疊合在一起的一彩色濾光基板9a及一薄膜電晶體陣列基板9b,然而,顯示面板9也可以是OLED顯示面板或其它種類的顯示面板。
取像裝置1所拍攝取得的影像可輸出成相片或輸出至一顯示器,可由人員以觀看方式判斷遮光層8的塗佈狀況是否良好。在本實施例中,是利用電腦檢查裝置3根據取像裝置1所拍攝取得的影像來判斷遮光層8的塗佈狀況是否良好,例如遮光層8每一處的高度H或寬度W是否都符合標準、遮光層8的表面是否有氣泡⋯⋯等等。
在此實施例中,於進行拍攝期間,取像裝置1在一橫向軌道10上作橫向移動,且由於顯示面板9的側邊90平行於橫向軌道10,故取像裝置1係平行於顯示面板9的側邊90作橫向移動。然而,亦可改成取像裝置1不作橫向移動,而載台2作橫向移動。不論如何配置,由於取像裝置1能與該顯示面板9的側邊90及其上遮光層8的相對平行移動,故取像裝置1能沿著側邊90的長度方向,拍攝取得側邊90上每一處遮光層8的影像。
如圖1所示,顯示面板9的側邊90已位於一工作位置,在進行取像作業時,取像裝置1係從一起始位置S沿軌道10橫移到一終點位置T,並於橫移時同時沿著一路徑R對側邊90上的遮光層8進行拍攝,藉以取得側邊90上的遮光層8的影像,然後,再從終點位置T返回起始位置S,等待下一次的取像作業。
在此實施例中,顯示面板9為矩形,且具有寬廣的一正面900及一背面901,以及四條狹窄的側邊90~93,若側邊91~93上亦有塗佈上述遮光層8而需要檢查時,於取像裝置1如前段所述取得側邊90的遮光層8的影像之後,如圖3(a)所示,載台2先沿一緃向軌道17往後移動退離軌道10並作90度轉動,以使顯示面板9的側邊91從圖1變成平行於橫向軌道10,接著,如圖3(b)所示,載台2再沿緃向軌道17往前移動到定位,以使顯示面板9的側邊91位於該工作位置,然後,取像裝置1執行一次取像作業,以取得側邊91上的遮光層8的影像。以此類推,就能藉由取像裝置1取得顯示面板9的其餘側邊上的遮光層8的影像,容不贅述。其中,載台2沿緃向軌道17退離的目的係在於避免顯示面板9在每次轉動90度時去撞到軌道10及/或附近的機構,如果直接原地轉動不致於撞到的話,就不需要退離。
如圖1、2所示,遮光層8係為沿著顯示面板9的側邊90塗佈一段長度的遮光膠,例如從側邊90的起始端塗佈到終點端。被塗佈完成的遮光層8具有一頂面80、一上側面81及一下側面82,頂面80正對於顯示面板9的側邊90,該上、下側面81、82位於頂面80的兩旁且相正對,故由圖中A方向往頂頂80看,可看到遮光層8的寬度W,由B方向往上側面81看或由C方向往下側面82看,可看到遮光層8的高度H。以下為方便說明起見,僅針對顯示面板9的側邊90上的遮光層8的檢查作說明。
由於遮光層8係沿著側邊90長度方向分佈,而取像裝置1係平行於側邊90作移動,故取像裝置1與遮光層8是形成相對平行移動之關係。在此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在取像裝置1從起始位置S橫移到終點位置T期間,取像裝置1是邊移動邊進行拍攝,故能拍攝取得整條遮光層8的影像以供檢查之用。在此實施例中,取像裝置1將所拍攝取得的影像傳送給電腦檢查裝置3。電腦檢查裝置3於接收取像裝置1所取得的影像之後,即對所接收的影像進行影像分析,並根據影像分析結果來判斷遮光層8的塗佈狀況,及提供判斷結果給一工作人員,該結果之提供,可採取螢幕顯示、或燈號顯示及/或聲訊通知之方式為之。
在此實施例中,為了檢查被塗佈完成的遮光層8的寬度W是否符合預定的標準,及/或檢查遮光層8的表面是否有氣泡,如圖4所示,取像裝置1包括一基座100、設於該基座100上的一第一攝影機11與一第一光源12(註:圖4省略了圖7所示的輔助光源13)。基座100為一L型板,其一底面100a係藉由一滑動機構(圖中未示)而可滑動地設於圖1所示意的軌道10上,故基座100能與顯示面板9的側邊90上的遮光層8相對移動,而第一攝影機11與第一光源12亦因此而能與遮光層8相對移動。第一攝影機11較佳是一線掃瞄攝影機,但不以此為限。
如圖5所示(註:圖5省略了圖4的第二、三攝影機21、31、第二、三光源22、32與圖7的輔助光源13),第一攝影機11的鏡頭110係朝向遮光層8的頂面80,較佳是傾斜地朝向該頂面80,並能在相對移動時對遮光層8進行拍攝,用以取得遮光層8的影像。第一光源12的出光端120係朝向遮光層8的頂面80,較佳是傾斜地朝向頂面80,並能在相對移動時為第一攝影機11提供所需的照明,且第一光源12的光軸121與第一攝影機11的光軸111相交於一點,在此實施例中該相交之點為一取像點f(亦即第一攝影機11的焦點),但不以此為限。又兩光軸121、111之間的夾角𝛳為一銳角,其中,夾角𝛳較佳是10度至50度,但以30 ±2度為優選。另外,從圖7可以看到,兩光軸121、111及路徑R是位在同一水平面上,路徑R是一條平行切過頂面80之頂點的虛擬路線,且與該第一攝影機11的光軸111相交於該取像點f,第一光源12的光投向光軸121與光軸111的相交點,亦即取像點f。
如圖5及7所示,顯示面板9的側邊90上的遮光層8係位於路徑R上,在取像裝置1如圖1所示地從起始位置S橫移到終點位置T之期間,第一攝影機11的取像點f會沿著路徑R移動掃過遮光層8的頂面80,一如圖5所示,並於移動之同時,拍攝取得遮光層8 的影像,及將所拍攝取得的影像傳送給電腦檢查裝置3,使得電腦檢查裝置3能根據該些影像而分析判斷遮光層8的寬度W是否符合預定的標準,也能分析判斷遮光層8的表面是否有氣泡(遮光層8一般是黑色的,若有氣泡,該氣泡在影像中會呈現白或灰白色)。
如圖4、5所示,取像裝置1較佳還包括一第一XY調整平台112及一L型調整板113 。第一XY調整平台112設置於基座100的一頂面100b,L型調整板113的一底板113a樞設於第一XY調整平台112上,第一攝影機11的一側板 114樞設於L型調整板113的一立板113b上,立板113b垂直且連接於底板113a。其中,由於第一XY調整平台112能驅動其上的L型調整板113作前後移動及左右移動,故可藉由第一XY調整平台112來調整第一攝影機11的前後位置或左右位置。再者,由於L型調整板113的底板113a能在第一XY調整平台112上轉動,第一攝影機11的側板 114能在L型調整板113的立板113b上轉動,故可藉由轉動L型調整板113及/或轉動側板113b來決定第一攝影機11的鏡頭110的角度。其中,前述的調整可採取手動調整機構來達成,或是利用伺服馬達的自動調整機構來達成。
再如圖4、5所示,取像裝置1更佳還包括一支架115、一第二XY調整平台116及一延伸片117。支架115連接第一攝影機11的側板 114,第二XY調整平台116設置於支架116上,延伸片117設置於第二XY調整平台116上且具有至少一弧形槽118,第一光源12以螺合方式設置於弧形槽118。如此,藉由支架115與延伸片117的延伸與轉折,第一光源12就能夠設置在使其光軸121與第一攝影機11的光軸111保持上述角度關係的位置。再者,由於第二XY調整平台116能驅動延伸片117作前後移動及左右移動,故可藉由第二XY調整平台116來調整第一光源12的前後位置或左右位置。又第一光源12被鬆開後可沿著弧形槽118並以取像點f為圓心地移動變換位置,藉以調整上述夾角𝛳的大小。其中,前述的調整可採取手動調整機構來達成,或是利用伺服馬達的自動調整機構來達成。又前述利用弧形槽118來調整夾角𝛳的作法,亦可採取其它調整機構來取代它。此外,由於第一光源12係藉由前述各元件而連接第一攝影機11的側板 114,故當變動第一攝影機11的位置或角度時會連帶變動第一光源12的位置或角度,以確保上述夾角𝛳不變。
如圖7所示,為了提供更好的照明效果,取像裝置1還包括上下相對的兩輔助光源13,兩輔助光源13的光軸131均垂直於第一攝影機11的光軸111 ,且與取像點f相交,兩輔助光源13的光投向光軸121與光軸111的相交點,亦即取像點f。
再者,在上述實施例中,為了檢查被塗佈完成的遮光層8的高度H是否符合預定的標準,及/或檢查遮光層8的表面是否有氣泡,如圖4、7及8所示,取像裝置1還包括一第二攝影機21與一第二光源22,第二攝影機21較佳為一線掃瞄攝影機,但不以此為限,第二攝影機21藉由一座體200而設置於基座3的頂面110b上,且位於第一攝影機11的旁邊。其中,第二攝影機21的鏡頭210係向下朝向遮光層8的上側面81,第二光源22的出光端220係位於第二攝影機21的鏡頭210的正下方,並向上朝向遮光層8的下側面82。
在取像裝置1如圖1所示地從起始位置S橫移到終點位置T之期間,除了第一攝影機11係從側向(即圖2的A方向)拍攝取得遮光層8 的影像之外,第二攝影機21也會向下(即圖2中的B方向)拍攝取得遮光層8 的影像,並將所拍攝取得的影像傳送給電腦檢查裝置3,使得電腦檢查裝置3能根據第二攝影機21所取得的影像分析判斷遮光層8的高度H是否符合預定的標準,也能分析判斷遮光層8的表面是否有氣泡。
較佳地,取像裝置1還包括一第一昇降調整平台23及第三XY調整平台24 ,第一昇降調整平台23設於座體200的一前側面,第二攝影機21設於第一昇降調整平台23,第三XY調整平台24設於基座100的頂面100b,第二光源22設於第三XY調整平台24上。由於第一昇降調整平台23能驅動第二攝影機21作昇降位移,故可藉由第一昇降調整平台23來調整第二攝影機21的高度位置。再者,由於第三XY調整平台24能驅動第二光源22作前後移動及左右移動,故可藉由第三XY調整平台24來調整第二光源22的前後位置或左右位置。其中,前述的調整可採取手動調整機構來達成,或是利用伺服馬達的自動調整機構來達成。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為了從另一個方向檢查被塗佈完成的遮光層8的高度H是否符合預定的標準,及/或檢查遮光層8的表面是否有氣泡,如圖4、7及9所示,取像裝置1還包括一第三攝影機31與一第三光源32,第三攝影機31位於該第一、二攝影機11、21之間。其中,第三攝影機31較佳為一線掃瞄攝影機,但不以此為限,第三攝影機31的鏡頭310係向上朝向遮光層8的下側面82,第三光源32的出光端320係位於第三攝影機31的鏡頭310的正上方,並向下朝向遮光層8的上側面81。
在取像裝置1如圖1所示地從起始位置S橫移到終點位置T之期間,除了第一攝影機11係從側向(即圖2的A方向)拍攝取得遮光層8 的影像之外,第三攝影機31也會向上(即圖2中的C方向)拍攝取得遮光層8 的影像,並將所拍攝取得的影像傳送給電腦檢查裝置3,使得電腦檢查裝置3能根據第三攝影機31所取得的影像分析判斷遮光層8的高度H是否符合預定的標準,也能分析判斷遮光層8的表面是否有氣泡。
通常,可依據需求來決定使用第二攝影機21或第三攝影機31來取得檢查遮光層8的高度H所需要的影像。例如,在一般使用下,是使用第一攝影機11及第二攝影機21同時進行拍攝,以取得遮光層8的側視影像與俯視影像,或是使用第一攝影機11及第三攝影機31同時進行拍攝,以取得遮光層8的側視影像與仰視影像。但不排除有單獨使用第一攝影機11、第二攝影機21或第三攝影機31的情形或其它搭配使用情形。
較佳地,取像裝置1還包括一第二昇降調整平台33及第四XY調整平台34 ,第二昇降調整平台33設於基座100的一前側面100c,第三攝影機31設於第二昇降調整平台33,第四XY調整平台34的底部連接於座體200的一側,第三光源32設於第四XY調整平台34上。由於第二昇降調整平台33能驅動第三攝影機31作昇降位移,故可藉由第二昇降調整平台33來調整第三攝影機31的高度位置。再者,由於第四XY調整平台34能驅動第三光源32作前後移動及左右移動,故可藉由第四XY調整平台34來調整第三光源32的前後位置或左右位置。其中,前述的調整可採取手動調整機構來達成,或是利用伺服馬達的自動調整機構來達成。
另外,若有需要,還可利用本發明來檢查圖1所示的顯示面板9的各個轉角94a~d上的遮光層8,更詳而言之,在取像裝置1如圖1所示地完成側邊90上的遮光層18的取像作業之後,如圖10(a)所示,載台2先向後退離軌道10並轉動45度,以使顯示面板9的轉角94a正對於軌道10,接著,如圖10(b)所示,載台2再往向前移動到定位,以使顯示面板9的轉角94a位於該工作位置,然後,取像裝置1執行一次取像作業,以取得轉角94a上的遮光層8的影像。接著,如圖10(c)所示,載台2同方向直接轉動45度,以使顯示面板9的側邊91平行於軌道10,接著,如圖10(d)所示,載台2再往前移動到定位,以使顯示面板9的側邊91位於該工作位置,隨後,取像裝置1執行一次取像作業,以取得側邊91上的遮光層8的影像。其餘側邊與轉角的取像作業,以此類推,容不贅述。其中,載台2退離的目的在於避免其上的顯示面板9在每次轉動45度時去撞到軌道10及/或其附近的機構,如果直接轉動不致於撞到的話,就不需要退離,例如,圖10(c),載台2就是直接再轉動45度。
從上述說明,本發明之取像裝置1能由側向取得待檢查的一顯示面板側邊及/或轉角上的遮光層的側視影像,也能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取得該顯示面板側邊及/或轉角上的遮光層的俯視影像或仰視影像,以供檢查。例如,將該些影像提供本發明之電腦檢查裝置3進行影像檢查,藉以判斷該顯示面板上的遮光層的寬度W或高度H是符標準,及判斷該顯示面板上的遮光層是否有氣泡。故本發明可用於檢查一顯示面板側邊側邊及/或轉角上的遮光層的塗佈狀況,以找出具有不良遮光層的不良顯示面板,避免這些不良顯示面板被製成成品(即無邊框液晶顯示器),確保成品外觀美感與質感,及使成品無側邊漏光情況。
1‧‧‧取像裝置
10‧‧‧橫向軌道
100‧‧‧基座
100a‧‧‧底面
100b‧‧‧頂面
100c‧‧‧前側面
17‧‧‧緃向軌道
11‧‧‧第一攝影機
111‧‧‧光軸
110‧‧‧鏡頭
110b‧‧‧頂面
112‧‧‧第一XY調整平台
113‧‧‧L型調整板
113a‧‧‧底板
113b‧‧‧立板
114‧‧‧側板
115‧‧‧支架
116‧‧‧第二XY調整平台
117‧‧‧延伸片
118‧‧‧弧形槽
12‧‧‧第一光源
121‧‧‧光軸
120‧‧‧出光端
13‧‧‧輔助光源
131‧‧‧光軸
2‧‧‧載台
200‧‧‧座體
21‧‧‧第二攝影機
210‧‧‧鏡頭
22‧‧‧第二光源
220‧‧‧出光端
23‧‧‧第一昇降調整平台
24‧‧‧第三XY調整平台
3‧‧‧電腦檢查裝置
31‧‧‧第三攝影機
310‧‧‧鏡頭
32‧‧‧第三光源
320‧‧‧出光端
33‧‧‧第二昇降調整平台
34‧‧‧第四XY調整平台
8‧‧‧遮光層
80‧‧‧頂面
81‧‧‧上側面
82‧‧‧下側面
9‧‧‧顯示面板
9a‧‧‧彩色濾光基板
9b‧‧‧薄膜電晶體陣列基板
90~93‧‧‧側邊
94a~d‧‧‧轉角
900‧‧‧正面
901‧‧‧背面
S‧‧‧起始位置
T‧‧‧終點位置
R‧‧‧路徑
圖1係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俯視)。 圖2係待檢查之一顯示面板9的局部斷面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該實施例的取像裝置1的動作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該實施例的取像裝置1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5係本發明該實施例的配置示意圖(俯視)。 圖6係圖5的局部放大圖。 圖7係本發明該實施例的配置示意圖(正視)。 圖8係本發明該實施例的第二攝影機21的側視示意圖。 圖9係本發明該實施例的第三攝影機31的側視示意圖。 圖10係本發明該實施例的取像裝置1的另一動作示意圖。

Claims (18)

  1. 一種顯示面板遮光層檢查設備,包括:一載台,用以承載待檢查的一顯示面板,該顯示面板至少有一側邊塗佈有用以遮擋該顯示面板側邊漏光的遮光層,該遮光層具有一頂面、一上側面及一下側面,該頂面正對於該顯示面板的該側邊,該上、下側面位於該頂面的兩旁且相正對;及一取像裝置,能與該顯示面板的該遮光層相對移動,其中,該取像裝置包括一第一攝影機與一第一光源,該第一攝影機的鏡頭係朝向該遮光層的該頂面,並能在相對移動時從一側向對該遮光層的該頂面進行拍攝,用以取得該遮光層的影像,該第一光源係為該第一攝影機提供照明。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遮光層檢查設備,包括一電腦檢查裝置,該電腦檢查裝置用以接收該取像裝置所取得的影像,對所接收的影像進行影像分析,根據影像分析結果判斷該遮光層的塗佈狀況,及提供判斷結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遮光層檢查設備,其中該第一光源的光軸與該第一攝影機的光軸相交,且該兩光軸之間的夾角為一銳角。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顯示面板遮光層檢查設備,其中該兩光軸之間的夾角為10度至50度其中一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顯示面板遮光層檢查設備,其中該兩光軸之間的夾角為30±2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4或5項所述的顯示面板遮光層檢查設備,其中該第一攝影機的鏡頭係傾斜地朝向該遮光層的該頂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顯示面板遮光層檢查設備,其中該第一光源的出光端係傾斜地朝向該遮光層的該頂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顯示面板遮光層檢查設備,包括上下相對的兩輔助光源,兩輔助光源的光軸均垂直於該第一攝影機的光軸,且交於該第一光源的光軸與該第一攝影機的光軸的相交點。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4或5項所述的顯示面板遮光層檢查設備,其中該取像裝置包括一第二攝影機與一第二光源,該第二攝影機位於該第一攝影機的旁邊,且該第二攝影機的鏡頭係朝向該側邊遮光層的該上側面,並能在相對移動時由上而下對該遮光層的該上側面進行拍攝,用以取得該遮光層的影像,該第二光源的出光端係位於該第二攝影機的鏡頭的正下方,並為該第二攝影機提供照明。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顯示面板遮光層檢查設備,其中該取像裝置包括一第三攝影機與一第三光源,該第三攝影機位於該第一、二攝影機之間,且該第三攝影機的鏡頭係朝向該側邊遮光層的該下側面,並能在相對移動時由下而上對該遮光層的該下側面進行拍攝,用以取得該遮光層的影像,該第三光源的出光端係位於該第三攝影機的鏡頭的正上方,並為該第三攝影機提供照明。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側邊遮光層檢查設備,其中該第一攝影機的鏡頭係傾斜地朝向該遮光層的該頂面,該第一光源的出光端係傾斜地朝向該遮光層的該頂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側邊遮光層檢查設備,其中該第一攝影機的鏡頭係傾斜地朝向該遮光層的該頂面,該第一光源的出光端係傾斜地朝向該遮光層的該頂面。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遮光層檢查設備,包括上下相對的兩輔助光源,兩輔助光源的光軸均垂直於該第一攝影機的光軸,且交於該第一光源的光軸與該第一攝影機的光軸的相交點。
  14. 一種顯示面板遮光層影像取得方法,包括:令一顯示面板的一側邊位於一工作位置,該顯示面板的該側邊塗佈有用以遮擋該顯示面板側邊漏光的遮光層,該遮光層具有一頂面、一上側面及一下側面,該頂面正對於該顯示面板的該側邊,該上、下側面位於該頂面的兩旁且相正對;及令一取像裝置與該顯示面板的該遮光層相對平行移動,並於移動時對該遮光層的進行拍攝。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顯示面板遮光層影像取得方法,其中,該取像裝置的一第一攝影機係由一側向對該遮光層的該頂面進行拍攝。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顯示面板遮光層影像取得方法,其中,該取像裝置的一第二攝影機還同時由上向下對該遮光層的該上側面進行拍攝。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顯示面板遮光層影像取得方法,其中,該取像裝置的一第三攝影機還同時由下向上對該遮光層的該下側面進行拍攝。
  18. 一種顯示面板遮光層影像取得方法,包括:令一顯示面板的一側邊位於一工作位置,該顯示面板的該側邊及接續該側邊的一轉角均塗佈有遮光層;令一取像裝置對該側邊上的遮光層的進行拍攝,用以至少取得該側邊上的遮光層的頂面的影像,該遮光層的頂面係正對於該側邊;令該顯示面板的該轉角位於該工作位置;及令該取像裝置對該轉角上的遮光層的進行拍攝,用以至少取得該轉角上的遮光層的頂面的影像,該遮光層的頂面係正對於該轉角。
TW106145421A 2017-12-22 2017-12-22 顯示面板遮光層影像取得方法及其檢查設備 TWI6566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5421A TWI656673B (zh) 2017-12-22 2017-12-22 顯示面板遮光層影像取得方法及其檢查設備
CN201810062030.3A CN109960065A (zh) 2017-12-22 2018-01-23 显示面板遮光层影像取得方法及其检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45421A TWI656673B (zh) 2017-12-22 2017-12-22 顯示面板遮光層影像取得方法及其檢查設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6673B true TWI656673B (zh) 2019-04-11
TW201929285A TW201929285A (zh) 2019-07-16

Family

ID=66995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5421A TWI656673B (zh) 2017-12-22 2017-12-22 顯示面板遮光層影像取得方法及其檢查設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60065A (zh)
TW (1) TWI65667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47105B (en) * 2003-08-04 2006-01-11 Nihon Micronics Kabushiki Kais Imaging process device of panel for display
TWI273233B (en) * 2004-10-22 2007-02-11 Gallant Prec Machining Co Ltd Device of inspecting defects after breaking display panel and inspection method thereof
TWI291140B (en) * 2005-08-03 2007-12-11 Chi-Cheng Ye Image inspection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substrate
TWI383141B (zh) * 2008-04-22 2013-01-21 Shuz Tung Machinery Ind Co Ltd 面板檢查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23130B1 (en) * 2006-05-09 2018-03-07 Nikon Corporation Edge inspection apparatus
KR101068364B1 (ko) * 2007-07-11 2011-09-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검사장비 및 그 검사방법
US9030631B2 (en) * 2012-11-20 2015-05-12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ing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502186B (zh) * 2014-05-08 2015-10-01 Utechzone Co Ltd A bright spot detection device for filtering foreign matter noise and its method
TWI585395B (zh) * 2015-01-27 2017-06-01 政美應用股份有限公司 面板檢測裝置與方法
CN106647074B (zh) * 2016-12-02 2019-11-0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47105B (en) * 2003-08-04 2006-01-11 Nihon Micronics Kabushiki Kais Imaging process device of panel for display
TWI273233B (en) * 2004-10-22 2007-02-11 Gallant Prec Machining Co Ltd Device of inspecting defects after breaking display panel and inspection method thereof
TWI291140B (en) * 2005-08-03 2007-12-11 Chi-Cheng Ye Image inspection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substrate
TWI383141B (zh) * 2008-04-22 2013-01-21 Shuz Tung Machinery Ind Co Ltd 面板檢查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9285A (zh) 2019-07-16
CN109960065A (zh) 2019-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9014617A5 (zh)
JP2015055631A (ja) ディスプレー用パネルの検査装置
JP4503382B2 (ja) 電子部品実装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6268050A (ja) 画像検査装置、パネル検査方法及び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TWI592715B (zh) 光學膜黏貼位置測定裝置
TW200427980A (en) Inspection device for transparent substrate end surface and inspection method therefor
US20150279020A1 (en) Display Panel Characterization System With Flatness and Light Leakage Measurement Capabilities
JP2014510276A (ja) 映像鮮明度が改善したビジョン検査装置
TW201740484A (zh) 視覺化檢驗裝置
TW201608345A (zh) 描繪裝置
WO2020125336A1 (zh) 一种镜头畸变中心标定设备及方法
TWI702673B (zh) 半導體製造裝置及半導體裝置的製造方法
CN102679236B (zh) 照明系统、包含该照明系统的自动光学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JP7010633B2 (ja) 半導体製造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672523B1 (ko) 카메라용 렌즈모듈 외관 검사공법
TWI656673B (zh) 顯示面板遮光層影像取得方法及其檢查設備
CN104698591B (zh) 3d显示屏的对齐定位方法与装置
KR100690027B1 (ko) Lcd판넬 검사장치 및 방법
JP4592070B2 (ja) 液晶パネルの外観検査装置及び外観検査方法
TWM514002U (zh) 光學檢測設備
JP2012127930A (ja) 車両用ヘッドライトの測定方法とその装置
JP2012169370A (ja) 表示パネル検査装置及び表示パネル検査方法
TWM589791U (zh) 高精度自動化物體表面瑕疵影像擷取裝置
TW201940839A (zh) 板材之傾角量測裝置及量測方法
CN114464103A (zh) 一种微显示器贴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