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6447B - 擴增實境之方法及系統 - Google Patents

擴增實境之方法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6447B
TWI656447B TW107112739A TW107112739A TWI656447B TW I656447 B TWI656447 B TW I656447B TW 107112739 A TW107112739 A TW 107112739A TW 107112739 A TW107112739 A TW 107112739A TW I656447 B TWI656447 B TW I6564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signal
signal transmitter
augmented reality
setting information
mobi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2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4262A (zh
Inventor
楊仕丞
游佳明
陳正揚
Original Assignee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127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56447B/zh
Priority to CN201810481192.0A priority patent/CN11037714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6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644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442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426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擴增實境之方法及系統,其包括:將具有識別碼之無線訊號發送器設定資訊置放於雲端伺服器;從雲端伺服器將無線訊號發送器設定資訊載入至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由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提供無線訊號發送器控件,以將無線訊號發送器與擴增實境互動內容綁定;將所述綁定之結果儲存成擴增實境設定資訊,以將擴增實境設定資訊置放於雲端伺服器;藉由行動裝置從雲端伺服器接收擴增實境設定資訊;以及當行動裝置偵測到無線訊號發送器、或與無線訊號發送器所連結之圖片相符之即時實景影像時,由行動裝置依據擴增實境設定資訊之擴增實境互動內容執行擴增實境動作。

Description

擴增實境之方法及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擴增實境(AR)之技術,特別是指一種擴增實境之方法及系統。
首先,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顧名思義就是要在實境上擴增一些資訊,而擴增方式或所擴增之內容則會因需求不同而千變萬化。因此,為了滿足不同的擴增實境需求,現行技術上已出現有Wikitude GmbH之Wikitude Studio、PTC之ThingWorx物聯網平台、Facebook之Camera Effects等擴增實境內容編輯與設計工具,讓使用者能自行設計及產製各式各樣的擴增實境應用。
其次,在技術文獻方面,亦有一些文獻與擴增實境應用有關,例如視覺化的增強現實場景製作系統及方法、提供擴增實境的終端機及提供擴增實境之方法、或擴增實境專案管理系統與方法等習知技術。
然而,上述擴增實境相關技術各有其功用,但皆未指出如何將無線訊號發送器之技術結合至擴增實境之領域中。因此,如何解決上述習知技術之缺點,實已成為本領 域技術人員之一大課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擴增實境之方法及系統,其可快速且有效地結合擴增實境與無線訊號發送器之技術。
本發明中擴增實境之方法係包括:將具有至少一無線訊號發送器之識別碼之無線訊號發送器設定資訊置放於雲端伺服器;從雲端伺服器將無線訊號發送器設定資訊載入至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由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提供至少一無線訊號發送器控件,以藉由無線訊號發送器控件將無線訊號發送器與擴增實境互動內容綁定;將所述綁定之結果儲存成擴增實境設定資訊,以將擴增實境設定資訊置放於雲端系統;藉由可拍攝實景影像之行動裝置從雲端伺服器接收擴增實境設定資訊;以及當行動裝置偵測到無線訊號發送器、或與無線訊號發送器所連結之圖片相符之即時實景影像時,由行動裝置依據擴增實境設定資訊所記錄之擴增實境互動內容執行擴增實境動作。
本發明中擴增實境之系統係包括:雲端伺服器、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及可拍攝實景影像之行動裝置,其中,該雲端伺服器係置放具有至少一無線訊號發送器之識別碼之無線訊號發送器設定資訊,該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係從該雲端伺服器載入該無線訊號發送器設定資訊,並提供至少一無線訊號發送器控件,以藉由該無線訊號發送器控件將該無線訊號發送器與擴增實境互動內容綁定,進而將所述綁定之結果儲存成擴增實境設定資訊,以 將該擴增實境設定資訊置放於該雲端伺服器,該可拍攝實景影像之行動裝置係從該雲端伺服器接收該擴增實境設定資訊,而當該行動裝置偵測到該無線訊號發送器、或與該無線訊號發送器所連結之圖片相符之即時實景影像時,由該行動裝置依據該擴增實境設定資訊所記錄之擴增實境互動內容執行擴增實境動作。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在以下描述內容中將部分闡述本發明之額外特徵及優點,且此等特徵及優點將部分自所述描述內容顯而易見,或可藉由對本發明之實踐習得。本發明之特徵及優點借助於在申請專利範圍中特別指出的元件及組合來認識到並達到。應理解,前文一般描述與以下詳細描述兩者均僅為例示性及解釋性的,且不欲約束本發明所主張之範圍。
1‧‧‧無線訊號發送器
2‧‧‧雲端伺服器
21‧‧‧無線訊號發送器後端系統
22‧‧‧資料庫
23‧‧‧無線訊號發送器設定資訊
24‧‧‧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資訊
25‧‧‧擴增實境後端系統
26‧‧‧擴增實境設定資訊
3‧‧‧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工具系統
31‧‧‧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程式
32‧‧‧位置資訊
33‧‧‧電子地圖
4‧‧‧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
41‧‧‧無線訊號發送器控件
42a、42b、42c‧‧‧控件
43‧‧‧圖片
44‧‧‧設計區
45‧‧‧即時實景影像
46‧‧‧狀態資訊圖層
47‧‧‧文字訊息區塊
5‧‧‧行動裝置
A1至A4‧‧‧無線訊號發送器物件
B1至B2‧‧‧位置
S1至S6‧‧‧步驟
第1圖係繪示本發明之擴增實境之方法的流程圖;第2圖係繪示本發明之擴增實境之方法中有關無線訊號發送器之建置方式的示意圖;第3A圖至第3B圖係繪示本發明之無線訊號發送器、雲端伺服器、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與行動裝置之運作關係的示意圖;第4A圖至第4B圖係繪示本發明以擴增實境方式呈現無線訊號發送器之冷熱區資訊的示意圖;第5A圖至第5B圖係繪示本發明以擴增實境方式標出 無線訊號發送器所代表之實體物資訊的示意圖;以及第6A圖至第6B圖係繪示本發明以擴增實境方式提供與無線訊號發送器之感應相關之訊息的示意圖。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形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之其他優點與功效,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形態加以施行或應用。
第1圖係繪示本發明之擴增實境之方法的流程圖,並搭配第2圖至第3B圖之元件符號說明之。
如圖所示,在第1圖之步驟S1中,將具有至少一個(如一或多個)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識別碼(ID)之無線訊號發送器設定資訊23置放於雲端伺服器2,其中,雲端伺服器2可為集中式或分散式伺服器,本發明不以此為限。無線訊號發送器1可為信標(Beacon)發送器、紫蜂(Zigbee)發送器、無線射頻辨識(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標籤、超音波發送器、紅外線發射器、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裝置或無線網路基地台(如Wi-Fi AP)等。
在第1圖之步驟S2中,從雲端伺服器2將無線訊號發送器設定資訊23載入至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4,且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4中之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可例如為運行於網頁瀏覽器之網頁程式或應用程式(APP)。
在第1圖之步驟S3中,由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4提供至少一無線訊號發送器控件41,以藉由無線訊號發送器控件41將無線訊號發送器1與擴增實境互動內容綁定。所述綁定可指在行動裝置5偵測到無線訊號發送器1後,才會在行動裝置5上呈現與無線訊號發送器1相對應之擴增實境互動內容。擴增實境互動內容可包括但不限於,例如使行動裝置5之擴增實境呈現運用無線訊號發送器1所得到之冷熱區資訊、位置資訊、人流資訊、訊息提示、或以無線訊號發送器1來代表之實體物資訊。
在第1圖之步驟S4中,將上述綁定之結果儲存成擴增實境設定資訊26,以將擴增實境設定資訊26置放於雲端伺服器2。擴增實境設定資訊26可包括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識別碼與關聯於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擴增實境互動內容。
在第1圖之步驟S5中,以可拍攝實景影像之行動裝置5從雲端伺服器2接收擴增實境設定資訊26。例如,可從雲端伺服器2之擴增實境後端系統25將擴增實境設定資訊26下載至行動裝置5,且行動裝置5可為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或智慧眼鏡等,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第1圖之步驟S6中,當行動裝置5透過無線傳輸協定偵測到無線訊號發送器1、或與無線訊號發送器1所連結之圖片43相符之即時實景影像45時,由行動裝置5依據擴增實境設定資訊26中所記錄之擴增實境互動內容執行擴增實境動作,亦可將擴增實境動作依據擴增實境內 容設計工具系統4所設計之資料實現於行動裝置5上。在此步驟S6中,可先將無線訊號發送器1與圖片43連結,並由行動裝置5擷取即時實景影像45,再比對即時實景影像45與圖片43是否相符,若相符則表示行動裝置5偵測到無線訊號發送器1。
第2圖係繪示本發明之擴增實境之方法中有關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建置方式的示意圖,此建置方式可實施於上述第1圖之步驟S1中或前。
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建置方式可為將無線訊號發送器設定資訊23透過資料庫存取介面輸入與儲存於資料庫22中,且資料庫22可位於雲端伺服器2之無線訊號發送器後端系統21中。或者,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建置方式可為利用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工具系統3之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程式31實現之,且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程式31可呈現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位置資訊32或具有位置資訊32之電子地圖33,以透過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程式31設定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安裝位置。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工具系統3可設置於例如智慧手機、平板電腦或筆記型電腦等行動裝置中,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具體而言,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建置方式可包括例如下列程序,但不以此為限。
(一)以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工具系統3感測與取得欲裝設之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資訊,例如不同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名稱及識別碼。
(二)利用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工具系統3之位置資訊32或電子地圖33設定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實際裝設位置,例如:A賣場飲料區、地圖編號、地圖坐標(X,Y)等。
(三)以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工具系統3將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資訊上傳至雲端伺服器2之無線訊號發送器後端系統21,且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資訊可包括例如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名稱、識別碼或實際裝設位置等。
第3A圖至第3B圖係繪示本發明之無線訊號發送器1、雲端伺服器2、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4與行動裝置5之運作關係的示意圖,其中,第3A圖可包括下列程序(一)至(四),以進一步說明上述第1圖之步驟S2至S4。
(一)使用者可在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4之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上,透過代表圖片之控件42a,將一張圖片43(如A賣場之圖片)載入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之設計區44中。
(二)分別拖拉無線訊號發送器控件41四次,以將無線訊號發送器物件A1至A4分別布置於圖片43之四個不同位置上。
(三)從無線訊號發送器後端系統21載入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資訊24,例如四個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名稱及識別碼等。前述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資訊24可包含或不包含於無線訊號發送器設定資訊23中。
(四)分別選擇四個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不同識別碼(名稱),並將四個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識別碼分別設定予圖片 43中之無線訊號發送器物件A1至A4。透過此動作,表示圖片43中之無線訊號發送器物件A1至A4實際上代表四個具有不同識別碼之無線訊號發送器1。
接著,勾選或啟用擴增實境互動資訊,例如啟用定位標示或啟用人流標示(見第3A圖之右側)。定位標示表示行動裝置5可運用該些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布建位置計算出行動裝置5之所在位置,並將行動裝置5之所在位置提供於即時實景影像45上(見第3B圖)。人流標示表示行動裝置5可在即時實景影像45上標示出人潮流動資訊,且人潮流動資訊係經由行動裝置5與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感應紀錄所統計而得。
要注意者,圖片43中無線訊號發送器物件A1至A4之布置位置並不一定是其所代表之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實際裝設位置。同時,經過此程序(四),可將所設定之四個無線訊號發送器1與擴增實境互動內容綁定。
當使用者按下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右上方之「儲存」選項或按鈕時,可將所述綁定之結果儲存成一擴增實境設定資訊26,並將擴增實境設定資訊26上傳至雲端伺服器2之擴增實境後端系統25,且所述綁定之結果可包括例如A賣場之圖片43、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識別碼及布置位置、擴增實境互動內容等。
另一方面,第3B圖可包括下列程序(一)至(三),以進一步說明上述第1圖之步驟S5至S6。
(一)由行動裝置5從雲端伺服器2下載無線訊號發送 器布建資訊24及擴增實境設定資訊26。
(二)透過行動裝置5拍攝或擷取一即時實景影像45。
(三)若即時實景影像45符合擴增實境設定資訊26中之圖片43之資料,則行動裝置5認定已偵測到圖片43中所布置之無線訊號發送器物件A1至A4,並依據擴增實境設定資訊26中所記錄之擴增實境互動內容執行例如下列擴增實境動作(1)或(2)。
(1)畫出擴增實境之人流標示線。假設行動裝置5已蒐集到每個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感應紀錄,便可透過感應紀錄分析出行動裝置5分別感應到上述四個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先後順序,此先後順序亦代表人潮流動資訊。而且,依據無線訊號發送器物件A1至A4於圖片43之四個布置位置,可將此四個布置位置相連,以線畫出如第3B圖所示三個箭頭之人流標示。
(2)依據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資訊24計算行動裝置5之當前位置,並提供當前位置之資訊標示。行動裝置5可從雲端伺服器2取得上述四個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實際裝設位置,且實際裝設位置可用真實地理位置座標或地圖之圖面座標表示之。若行動裝置5有運用低功耗藍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技術感應到四個無線訊號發送器1中之至少三個,則行動裝置5可基於三個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實際裝設位置,以三點定位法計算出行動裝置5之即時位置。
第4A圖至第4B圖係繪示本發明以擴增實境方式呈現 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冷熱區資訊的示意圖。
如圖所示,使用者可先將實景之圖片43載入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4中,並將代表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無線訊號發送器控件41分別拖拉二次至圖片43之位置B1及位置B2上,其中,位置B1及位置B2可分別為圖片43所示現場之二個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實際裝設位置,且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4可生成二個無線訊號發送器程式物件於記憶體(圖中未繪示)中。
其次,透過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4從雲端伺服器2將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資訊24載入進來,並將二個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識別碼分別指派予二個無線訊號發送器程式物件,以選定實際要綁定之無線訊號發送器1。
接著,於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4中之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之右側勾選「啟用無線訊號發送器熱區標示」,表示後續行動裝置5可於即時實景影像45上繪製渲染圖層,例如明亮圖層表示熱區、灰暗圖層表示冷區,以指示在真實空間中哪個區域為熱門人群停留區或哪個區域為冷門人群停留區。
同時,可將上述操作結果製作成擴增實境設定資訊26以儲存至雲端伺服器2,且擴增實境設定資訊26可包括現場之圖片43、二個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資訊(如無線訊號發送器設定資訊23或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資訊24)、無線訊號發送器1於圖片43之布置位置、擴增實境互動為「呈現無線訊號發送器之冷熱區資訊」。
然後,行動裝置5可從雲端伺服器2載回擴增實境設定資訊26,並用行動裝置5上之攝像頭拍攝即時實景影像45。若即時實景影像45符合現場之圖片43,則根據擴增實境設定資訊26之指示,行動裝置5可於即時實景影像45之位置B1及位置B2上渲染出二塊區域以提示使用者或人群之冷熱區資訊。例如,即時實景影像45之位置B1及位置B2分別為熱區與冷區,但熱區與冷區並非為固定不動之資訊,可視在位置B1及位置B2處所蒐集到之「利用無線訊號發送器感應,蒐集行動裝置停留情況之資訊」經統計後而得,且統計後而得之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冷熱區資訊亦可從雲端伺服器2取得。
第5A圖至第5B圖係繪示本發明以擴增實境方式標出無線訊號發送器1所代表之實體物資訊的示意圖。
如圖所示,使用者可先透過代表工業機台之控件42b,將工業機台資料載入至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4之設計區44中。繼之,使用者可透過代表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無線訊號發送器控件41將無線訊號發送器1綁定至工業機台,例如,將一個無線訊號發送器控件41拖拉至圖片43上,以使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4中之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生成一個無線訊號發送器程式物件。接著,使用者可選定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識別碼,並將識別碼設定予無線訊號發送器程式物件。
之後,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可自動依據上述使用者之操作於畫面中提示例如「該工業機台已與一無線訊號發 送器綁定」,表示後續行動裝置5在偵測到所綁定之無線訊號發送器1後,可於行動裝置5之即時實景影像上繪製出與疊上工業機台之狀態資訊圖層46。
同時,可將上述操作結果製作成擴增實境設定資訊26以儲存至雲端伺服器2,且擴增實境設定資訊26可包括一個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資訊、無線訊號發送器1所綁定之工業機台之狀態資料取得位址、擴增實境互動為「以擴增實境標出無線訊號發送器所代表之實體物的資訊」。
然後,行動裝置5可從雲端伺服器2載回擴增實境設定資訊26,當使用者持行動裝置5去偵測到附近有無線訊號發送器1,且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識別碼與擴增實境設定資訊26之記載符合時,行動裝置5便能依據無線訊號發送器1所綁定之工業機台之狀態資料取得位址,從雲端伺服器2將工業機台之即時狀態資料抓回,並以擴增實境方式將工業機台之狀態資訊圖層46套疊於即時實景影像上。若即時實景影像中包含工業機台之實際台身,則狀態資訊圖層46亦會套疊在工業機台之台身上,故可技巧性地將無線訊號發送器1實際裝設於工業機台旁邊,以獲取較佳的畫面效果。
第6A圖至第6B圖係繪示本發明以擴增實境方式提供與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感應相關之訊息的示意圖。
如圖所示,使用者可先透過代表文字訊息之控件42c,將文字訊息區塊47放至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4中之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之設計區44中,並編輯文字 訊息區塊47之文字訊息內容,例如「我是王小明,我就知道你會來這裡練習攝影...」。使用者可再透過代表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無線訊號發送器控件41,將一個無線訊號發送器1綁定至文字訊息區塊47,例如將無線訊號發送器控件41拖拉至文字訊息區塊47上,以使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生成一個無線訊號發送器程式物件。接著,使用者可選定一個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識別碼,並將識別碼設定予無線訊號發送器程式物件。
之後,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可自動依上述使用者之操作,於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之右側畫面中提示「文字訊息已關聯指定無線訊號發送器」,表示後續行動裝置5在偵測到所綁定之無線訊號發送器1後,便可於行動裝置5之即時實景影像45上繪製出並疊上文字訊息區塊47及其文字訊息內容。
同時,可將上述操作結果製作成擴增實境設定資訊26以儲存至雲端伺服器2,且擴增實境設定資訊26可包括一個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資訊、無線訊號發送器1所綁定之文字訊息區塊47及其文字訊息內容、擴增實境互動為「以擴增實境方式提供與無線訊號發送器感應相關之訊息」。
然後,行動裝置5可從雲端伺服器2載回擴增實境設定資訊,當使用者持行動裝置5去偵測到附近有無線訊號發送器1,且無線訊號發送器1之識別碼與擴增實境設定資訊26之記載符合時,行動裝置5便能依據無線訊號發送器1所綁定之文字訊息區塊47及其文字訊息內容,以擴增 實境方式將文字訊息區塊47及其文字訊息內容套疊於行動裝置5之即時實景影像45上。文字訊息內容可包含網頁超連結(如http://aaa.bbb.ccc/10gb/qscg832tybadf12),且使用者可點擊行動裝置5上之網頁超連結,以透過網頁超連結通訊連結其他外部系統。
另外,在本實施例之變化態樣中,亦可在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4中之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上將文字訊息區塊47與無線訊號發送器1綁定,並將文字訊息區塊47所要包含之文字訊息內容透過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4設定為無線訊號發送器1所綁定之內容,且無線訊號發送器1所綁定之內容存放於雲端伺服器2之無線訊號發送器後端系統21上。又,可將無線訊號發送器1所綁定之內容的取得位址放入擴增實境設定資訊26中,後續再由行動裝置5依據該取得位址至雲端伺服器2抓回相對應之內容,再將該內容(即文字訊息內容)填入文字訊息區塊47即可。
綜上所述,針對本發明之擴增實境之方法之特色、優點或功效,茲舉例說明如下:
(一)本發明可透過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將無線訊號發送器之技術快速且有效地導入或結合至擴增實境之領域中。
(二)本發明之擴增實境內容之呈現方式可隨無線訊號發送器之資訊而變,而該呈現方式亦可透過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做出各式各樣之變化。
(三)本發明可連結無線訊號發送器與擴增實境內容,讓行動裝置上之擴增實境應用可與現場裝設之無線訊號發送器產生互動。
(四)本發明可將裝設於一位置(如A地)之無線訊號發送器之資訊,運用在位於另一位置(如B地)之行動裝置之擴增實境上。
上述實施形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原理、特點及其功效,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可實施範疇,任何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形態進行修飾與改變。任何運用本發明所揭示內容而完成之等效改變及修飾,均仍應為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Claims (15)

  1. 一種擴增實境之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一無線訊號發送器,係各自具有一識別碼;將具有該至少一無線訊號發送器之識別碼之無線訊號發送器設定資訊置放於雲端伺服器,其中,該雲端伺服器具有無線訊號發送器後端系統與擴增實境後端系統兩者以供分別置放具有該至少一無線訊號發送器之識別碼之無線訊號發送器設定資訊以及擴增實境設定資訊;從該雲端伺服器之無線訊號發送器後端系統將該無線訊號發送器設定資訊載入至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由該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提供至少一無線訊號發送器控件,以藉由該無線訊號發送器控件將該無線訊號發送器與來自該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所產生之擴增實境互動內容綁定;由該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將所述綁定之結果儲存成該擴增實境設定資訊,以將該擴增實境設定資訊置放於該雲端伺服器之擴增實境後端系統;以可拍攝實景影像之行動裝置從該雲端伺服器之擴增實境後端系統接收該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所置放之該擴增實境設定資訊;以及當該行動裝置透過無線訊號偵測到該無線訊號發送器、或該行動裝置之影像擷取裝置擷取到與該無線訊號發送器相關之即時實景影像時,由該行動裝置依據該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置放於該雲端伺服器之擴增實境後端系統之該擴增實境設定資訊呈現該擴增實境設定資訊所記錄之擴增實境互動內容。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無線訊號發送器為信標(Beacon)發送器、紫蜂(Zigbee)發送器、無線射頻辨識(RFID)標籤、超音波發送器、紅外線發射器、近場通訊(NFC)裝置或無線網路基地台,而該行動裝置為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或智慧眼鏡。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擴增實境互動內容係包括使該行動裝置之擴增實境呈現運用該無線訊號發送器所得到之冷熱區資訊、位置資訊、人流資訊、訊息提示、或以該無線訊號發送器來代表之實體物資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綁定係指在該行動裝置偵測到該無線訊號發送器後,才在該行動裝置上呈現與該無線訊號發送器相對應之擴增實境互動內容。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擴增實境設定資訊包括該無線訊號發送器之識別碼以及關聯於該無線訊號發送器之擴增實境互動內容。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從該雲端伺服器之擴增實境後端系統將該擴增實境設定資訊下載至該行動裝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將該無線訊號發送器與一圖片連結,並由該行動裝置擷取該即時實景影像,再比對該即時實景影像與該圖片是否相符,若相符則表示該行動裝置偵測到該無線訊號發送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將該擴增實境互動內容依據該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所設計之資料實現於該行動裝置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無線訊號發送器之建置方式為將該無線訊號發送器設定資訊透過資料庫存取介面輸入與儲存於資料庫中,且該資料庫位於該雲端伺服器之無線訊號發送器後端系統中。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無線訊號發送器之建置方式為利用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工具系統之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程式實現之,且該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程式呈現該無線訊號發送器之位置資訊或具有該位置資訊之電子地圖。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以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工具系統感測與取得該無線訊號發送器之識別碼,並利用該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工具系統之電子地圖或位置資訊設定該無線訊號發送器之實際裝設位置。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以該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工具系統將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資訊上傳至該雲端伺服器之無線訊號發送器後端系統,且該無線訊號發送器布建資訊包括該無線訊號發送器之識別碼及實際裝設位置。
  13. 一種擴增實境之系統,包括:至少一無線訊號發送器,係各自具有一識別碼;雲端伺服器,係置放具有該至少一無線訊號發送器之識別碼之無線訊號發送器設定資訊,其中,該雲端伺服器具有無線訊號發送器後端系統與擴增實境後端系統兩者以分別置放具有該至少一無線訊號發送器之識別碼之無線訊號發送器設定資訊以及擴增實境設定資訊;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係從該雲端伺服器之無線訊號發送器後端系統載入具有該至少一無線訊號發送器之識別碼之無線訊號發送器設定資訊,並提供至少一無線訊號發送器控件,以藉由該無線訊號發送器控件將該無線訊號發送器與來自該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所產生之擴增實境互動內容綁定,進而由該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將所述綁定之結果儲存成該擴增實境設定資訊,以將該擴增實境設定資訊置放於該雲端伺服器之擴增實境後端系統;以及可拍攝實景影像之行動裝置,係從該雲端伺服器之擴增實境後端系統接收該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所置放之該擴增實境設定資訊;其中,當該行動裝置透過無線訊號偵測到該無線訊號發送器、或該行動裝置之影像擷取裝置擷取到與該無線訊號發送器相關之即時實景影像時,由該行動裝置依據該擴增實境內容設計工具系統置放於該雲端伺服器之擴增實境後端系統之該擴增實境設定資訊呈現該擴增實境設定資訊所記錄之擴增實境互動內容。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無線訊號發送器為信標(Beacon)發送器、紫蜂(Zigbee)發送器、無線射頻辨識(RFID)標籤、超音波發送器、紅外線發射器、近場通訊(NFC)裝置或無線網路基地台,而該行動裝置為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或智慧眼鏡。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雲端伺服器將該擴增實境設定資訊透過該擴增實境後端系統下載至該行動裝置。
TW107112739A 2018-04-13 2018-04-13 擴增實境之方法及系統 TWI6564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2739A TWI656447B (zh) 2018-04-13 2018-04-13 擴增實境之方法及系統
CN201810481192.0A CN110377147B (zh) 2018-04-13 2018-05-18 扩增实境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2739A TWI656447B (zh) 2018-04-13 2018-04-13 擴增實境之方法及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6447B true TWI656447B (zh) 2019-04-11
TW201944262A TW201944262A (zh) 2019-11-16

Family

ID=66995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2739A TWI656447B (zh) 2018-04-13 2018-04-13 擴增實境之方法及系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77147B (zh)
TW (1) TWI6564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4737B (zh) * 2019-12-11 2021-11-0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擴增實境之內容控制系統、方法及電腦可讀儲存媒介
TWI804294B (zh) * 2022-04-28 2023-06-0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擴增實境協作之遠端設備控制系統、方法及電腦可讀媒介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14507A1 (en) * 2010-10-08 2012-08-23 HJ Laboratorie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door location, position, or tracking of a mobile computer using building information
TW201638560A (zh) * 2015-04-22 2016-11-01 金成珍 通過識別標識牌位置提供各種訊息的信標裝置及操作方法
TWM548945U (zh) * 2017-07-10 2017-09-11 李義順 適地性服務系統及基於適地性服務的服務提供平台
TW201743625A (zh) * 2012-06-27 2017-12-16 尤比奎蒂網絡公司 控制感應器裝置的方法和設備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29954B1 (ko) * 2010-06-25 2014-08-14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인빌딩 전파 환경 맵 생성 방법과 그를 위한 장치
US20130297460A1 (en) * 2012-05-01 2013-11-07 Zambala Ll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transactions of a physical product or real life service via an augmented reality environment
CN104008357A (zh) * 2013-02-25 2014-08-27 陈郁文 影音互动系统与用于该影音互动系统的操作载具
TWI484452B (zh) * 2013-07-25 2015-05-11 Univ Nat Taiwan Normal 擴增實境學習系統及其方法
CN106371585B (zh) * 2016-08-23 2024-05-28 孙文 扩增实境系统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14507A1 (en) * 2010-10-08 2012-08-23 HJ Laboratorie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door location, position, or tracking of a mobile computer using building information
TW201743625A (zh) * 2012-06-27 2017-12-16 尤比奎蒂網絡公司 控制感應器裝置的方法和設備
TW201638560A (zh) * 2015-04-22 2016-11-01 金成珍 通過識別標識牌位置提供各種訊息的信標裝置及操作方法
TWM548945U (zh) * 2017-07-10 2017-09-11 李義順 適地性服務系統及基於適地性服務的服務提供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4262A (zh) 2019-11-16
CN110377147B (zh) 2024-04-16
CN110377147A (zh) 2019-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3938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ugmented reality contents by using user editing image
KR101977703B1 (ko) 단말의 촬영 제어 방법 및 그 단말
CN110034986B (zh) 在家庭网络系统中用于内容备份的装置和方法
KR20120014318A (ko) 휴대용 단말기 간 어플리케이션을 공유하는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14112302A (ja) 所定領域管理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139732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6027872A (zh) 相机控制方法及相机控制系统
TWI656447B (zh) 擴增實境之方法及系統
JP2018198064A (ja) 画像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管理方法
CN109977081A (zh) 一种内容共享方法及终端设备
JP2014053667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54417B2 (ja) 注文システム
JP2015018421A (ja) 端末装置、投稿情報送信方法、投稿情報送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投稿情報共有システム
JP6617547B2 (ja) 画像管理システム、画像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708888B1 (ja) 情報提供プログラム、情報提供方法及び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US20160044187A1 (en) Device control system and device control method
WO2015182059A1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6191083B2 (ja) 共有体験情報構築システム
KR102299262B1 (ko) 단말기에서 부가 컨텐츠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단말기
JP6909022B2 (ja) プログラム、情報端末、情報表示方法及び情報表示システム
US9727583B2 (en) Interactive physical display
CN108616611A (zh) 一种动景名片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JP656211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2977860A1 (en) Interactive physical display
US20140057647A1 (en) Mobile terminal, cloud server,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hot sp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