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7649B - Automatic instant termite monitoring system - Google Patents

Automatic instant termite monitoring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7649B
TWI647649B TW106136775A TW106136775A TWI647649B TW I647649 B TWI647649 B TW I647649B TW 106136775 A TW106136775 A TW 106136775A TW 106136775 A TW106136775 A TW 106136775A TW I647649 B TWI647649 B TW I6476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te
circuit board
monitoring system
guide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6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6696A (zh
Inventor
沈俊峰
沈偉強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浙江鼎昆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浙江鼎昆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浙江鼎昆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6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66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76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764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包括白蟻檢測裝置、遠端控制中心,該白蟻檢測裝置內設置有檢測元件、電路板、電源,檢測元件和電源均與電路板連接;檢測元件用於檢測白蟻檢測裝置內是否有白蟻並回饋給電路板,電路板再傳輸給遠端控制中心;電源用於對電路板進行供電使電路板始終處於工作狀態,並即時將檢測信號傳輸給遠端控制中心。本發明的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始終處於工作狀態,將檢測到的信號即時回饋給遠端控制中心,實現了遠端即時監測的功能,能及時監測到是否有白蟻,解決了習知技術需要人工到現場探測、費時費力的問題。

Description

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
本發明涉及白蟻防治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
白蟻是世界五大害蟲之一,尤其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尤為嚴重。白蟻能蛀食全部植物,同時其體內分泌的蟻酸,還會腐蝕鋼筋,使混凝土變性。白蟻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損害,包括對建築物、堤壩、農作物、圖書、地下電纜等的損害,其損害具有隱蔽性,如白蟻對建築物的破壞,特別是對磚木結構、木結構建築的破壞,往往隱蔽在結構內部,被危害物體表面形似完好,實際裡面已經千瘡百孔,往往造成房屋倒塌,導致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長期以來,防治白蟻的方法是藥物預防,將殺蟲藥劑施在土壤中,採用的殺蟲藥劑會帶來環境的污染,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因此,人們提出了無藥物預防,設計了一種白蟻防治裝置,在有開孔的殼體內放置白蟻喜食的餌料條作為誘餌,一段時間後將裝置拿出,看餌料條有沒有被侵蝕,以判斷是否有白蟻,由於此種裝置在建築物每隔幾米的地方就設置一個,因此工作量非常大。
習知的白蟻檢測裝置考慮到環境問題一般為無源裝置,不能夠發射遠端即時信號;平時處於休眠狀態,即不會即時將檢測信號回饋出來,需要人工手持探測器到現場進行探測,啟動白蟻檢測裝置以獲得檢測信號;這種檢測裝置需要人工到現場進行探測才能夠知道是否有白蟻,耗時耗力,不能夠全自動即時監測,因此不能夠儘早的發現白蟻的存在,並消除白蟻。
本發明針對上述習知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能夠遠端即時監測,無需工人到現場進行探測,省時省力,且發現白蟻的能力靈敏度高、速度快。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白蟻檢測裝置和遠端控制中心,所述白蟻檢測裝置內設置有檢測元件、電路板、電源,所述檢測元件和電源均與所述電路板連接;其中,所述檢測元件用於檢測所述白蟻檢測裝置內是否有白蟻並回饋給所述電路板,所述電路板再傳輸給所述遠端控制中心;所述電源用於對電路板進行供電使所述電路板始終處於工作狀態,並即時將檢測信號傳輸給所述遠端控制中心。
較佳地,所述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還包括中繼器,所述電路板將信號發射給所述中繼器,所述中繼器再將信號發射給所述遠端控制中心。
較佳地,所述白蟻檢測裝置包括:外殼,其上設有若干供白蟻爬入的開孔;至少一個餌料棒,設置在所述外殼內,其中至少一個餌料棒為資訊棒,所述檢測元件設置在所述資訊棒上。
較佳地,所述檢測元件包括:載體,所述資訊棒內設置有一深孔,所述載體填充在所述深孔內;被檢測體,位於所述深孔內,且所述載體支撐所述被檢測體;檢測開關,位於所述被檢測體上方,且所述檢測開關與所述電路板連接;初始情況下,所述被檢測體位於所述檢測開關的監測範圍內;當有白蟻啃食所述資訊棒,使得資訊棒內的載體漏出資訊棒後,所述深孔內的載體高度下降,被所述載體支撐著的所述被檢測體下移脫離所述檢測開關的檢測範圍,所述檢測開關狀態變化並回饋到所述電路板上。
較佳地,所述深孔為貫穿所述資訊棒中心的通孔,所述被檢測體位於通孔的上端開口處,所述通孔的下端開口內設置有底塞,所述底塞壓實所述通孔內的載體,使所述載體頂住所述被檢測體。
較佳地,所述被檢測體通過一導向管安裝在所述深孔內,所述被檢測體置於所述導向管內,所述導向管的外側壁上周向均佈有多個導 向結構,所述深孔的內側壁上設置有與所述導向結構相匹配的導向槽,所述導向結構位於所述導向槽內並可沿所述導向槽軸向移動。
較佳地,所述檢測開關為簧片開關,所述被檢測體為磁鋼。
較佳地,所述載體為玻璃珠。
較佳地,所述殼體內至少設置有兩個所述資訊棒,所述兩個資訊棒對稱設置。
較佳地,所述外殼內設置有一內膽,所述餌料棒佈置在所述內膽的四周側壁上,所述電路板佈置在所述內膽頂部。
較佳地,所述內膽的橫截面呈矩形。
較佳地,所述外殼上開孔的上緣設置遮擋簷,所述遮擋簷向下傾斜設置。
較佳地,所述外殼包括殼體和蓋設在所述殼體上端開口上的蓋子,所述蓋子與所述殼體旋轉卡接。
較佳地,所述蓋子周向均佈有多個導向螺旋片,所述導向螺旋片的末端設置有卡扣;所述殼體開口內側壁上設置有與所述導向螺旋片相匹配的導向螺旋滑台,所述導向螺旋滑台內設置有卡扣孔;所述蓋子蓋在所述殼體開口上,所述蓋子相對於所述殼體轉動,所述導向螺旋片沿所述導向螺旋滑台移動,所述卡扣卡進所述卡扣孔內實現連接。
相較於習知技術,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提供的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始終處於工作狀態,將檢測到的信號即時地回饋給遠端控制中心,從而實現了遠端即時監測的功能,能夠及時的監測到是否有白蟻,解決了習知技術需要人工到現場探測、費時費力的問題。
1‧‧‧白蟻檢測裝置
11‧‧‧檢測元件
1101‧‧‧檢測開關
1102‧‧‧導向管
11021‧‧‧安裝空間
11022‧‧‧導向結構
1103‧‧‧被檢測體
1104‧‧‧載體
12‧‧‧電路板
1201‧‧‧電容
13‧‧‧電源
14‧‧‧蓋子
1401‧‧‧導向螺旋片
1402‧‧‧卡扣
15‧‧‧殼體
1501‧‧‧開孔
1502‧‧‧遮擋簷
1503‧‧‧導向螺旋滑台
1504‧‧‧卡扣孔
16‧‧‧內膽
17‧‧‧資訊棒
1701‧‧‧深孔
18‧‧‧餌料棒
19‧‧‧底塞
2‧‧‧中繼器
3‧‧‧遠端控制中心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的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中白蟻檢測裝置的正視圖;圖3為本發明中蓋子與殼體之間的拆分示意圖一;圖4為本發明中蓋子與殼體之間的拆分示意圖二;圖5為本發明中白蟻檢測裝置的內部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中資訊棒的分佈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中資訊棒的組裝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中電路板的示意圖;圖9為本發明中導向管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10為本發明中導向管與被檢測體的組裝示意圖。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不限於下述的實施例。
參照圖1,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包括有白蟻檢測裝置1、遠端控制中心3,白蟻檢測裝置內設置有檢測元件11、電路板12、電源13,檢測元件11和電源13均與電路板12連接;檢測元件11用於檢測白蟻檢測裝置1內是否有白蟻並回饋給電路板12,電路板12再傳輸給遠端控制中心3;電源13用於對電路板進行供電使電路板12始終處於工作狀態,並即時將檢測信號傳輸給遠端控制中心3。其中,遠端控制中心3具體為計算器、伺服器、控制器等,此處不做限制。
本發明提供的白蟻監測系統始終處於工作狀態,將檢測到的信號即時地回饋給遠端控制中心,從而實現了遠端即時監測的功能,能夠及時地監測到白蟻檢測裝置1埋設區域是否有白蟻,解決了習知技術需要人工到現場探測、費時費力的問題。
在本實施例中,電源13可直接設置到電路板12上或與電路板12連接,電路板12上還可設置有電容1201、信號發射器等電器,電源13可以為市電或電池,此處不做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還包括有中繼器2;當遠端控制中心3距離埋放白蟻檢測裝置1的位置相對較遠的時候,可以在兩者之間增設中繼器2,電路板12將檢測信號發射給中繼器2,中繼器2再將信號發射給遠端控制中心3,從而確保信號的即時傳輸。
在本實施例中,白蟻檢測裝置還包括有外殼和設置在外殼內的至少一個餌料棒18;外殼上設置有供白蟻進入到殼體內的開孔1501,餌料棒18中至少有一個為資訊棒17,檢測元件11設置在資訊棒17上,當有白 蟻進入到外殼內啃食資訊棒17時,檢測元件11檢測到後回饋給電路板12。其中,餌料棒18具體為木條,資訊棒17則為設置有檢測元件11的木條。
結合圖2至圖4,在本實施例中,外殼由殼體15和蓋子14組成,蓋子14旋轉卡接到殼體15上端的開口上。具體地,蓋子14周向均佈有多個導向螺旋片1401,導向螺旋片1401的末端設置有卡扣1402;殼體15的開口內側壁上設置有與導向螺旋片1401相匹配的導向螺旋滑台1503,導向螺旋滑台1503內設置有卡扣孔1504;當蓋子14蓋在殼體15的開口上後,轉動蓋子14使其相對於殼體15轉動,在此過程中導向螺旋片1401沿導向螺旋滑台1503移動,最後使得卡扣1402卡進卡扣孔1504內,從而實現了蓋子14與殼體15之間的連接;其中,導向螺旋片1401、卡扣1402可與蓋子14一體製成,導向螺旋滑台1503、卡扣孔1504可在殼體15上一體成型,此處均不做限制。
本實施例中蓋子14與殼體15之間的這種接方式,連接起來方便、快速,不易受環境影響而損壞,解決了習知技術中採用的螺釘等連接結構的連接方式,在長時間使用後易出現生銹、變形,使得蓋子與外殼之間打不開的問題。
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蓋子14與殼體15之間的連接形式不僅僅侷限於以上所述,也可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調整,此處不做限制。
如圖2中所示,若干開孔1501順序排列佈置在殼體15的側壁上,以便於白蟻順利爬入到殼體內;在本實施例中開孔1501的上緣設置遮擋簷1502,且遮擋簷1502向下傾斜設置。本發明通過遮擋簷1502的設置,以便於當白蟻檢測裝置埋入地面後,避免泥土等物質進入到殼體15內,堵塞開孔1501,影響白蟻進入到殼體內。
在本實施例中,外殼內設置有一內膽16,餌料棒18、資訊棒17佈置在內膽16的四周側壁上,電路板佈置在內膽16頂部。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省略內膽16的設置,餌料棒18、資訊棒17直接佈置到外殼內;本實施例通過內膽的設置是為了便於餌料棒18、資訊棒17的排列佈置。
進一步地,內膽16的橫截面呈矩形,相對於圓柱形的內膽,餌料棒18、資訊棒17可直接為矩形條狀,無需再進行加工處理使其貼合內膽表面,避免浪費木材,以及便於餌料棒18、資訊棒17的排列佈置。
在本實施例中,至少包括有兩個資訊棒17,兩個資訊棒17對稱設置在內膽16的兩相對側面上,內膽16的另外兩側面上可佈置有多個餌料條,如圖6中所示;本發明通過在兩對稱面上佈置資訊棒17,實現了在多個方位上佈置資訊棒17,從而提高了檢測到白蟻的概率,使得白蟻啃食木條而被發現的時間縮短,使裝置發現白蟻的能力更加敏銳。
當然,資訊棒17的設置數目以及排列佈置方式並不侷限於圖6中所示,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在內膽16的三個側面或四個側面均佈置有資訊棒,可進一步縮短檢測到白蟻的時間。
在本實施例中,結合圖5及圖7,檢測元件包括有檢測開關1101、被檢測體1103、用於支撐被檢測體1103的載體1104,每個資訊棒17均配備有一組檢測元件。
具體地,資訊棒17內設置有一深孔1701,載體1104填充在深孔1701內,被檢測體1103位於深孔1701內,且載體1104支撐住被檢測體1103;檢測開關1101位於被檢測體1103的上方,且與電路板12連接,在本實施例中檢測開關1101直接佈置到電路板12上,電路板12則佈置到內膽的上側,如圖8中所示;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當檢測開關1101不佈置到電路板12上的時候,電路板12也可不佈置到內膽16的上方,可不佈置到其他位置處,此處不做限制。
初始情況下,被檢測體1103位於檢測開關1101的監測範圍內;當有白蟻啃食資訊棒17時,白蟻啃破資訊棒17後,深孔1701與外界相通,使得資訊棒17內的載體1104漏出資訊棒後,從而使得深孔1701內的載體1104高度下降,被載體1104支撐著的被檢測體1103下移脫離檢測開關1101的檢測範圍,檢測開關1101狀態發生變化並回饋到電路板12上,電路板12再將信號回饋給控制中心3以顯示該區域有白蟻。
在本實施例中,深孔1701為一貫穿資訊棒1中心的通孔,被檢測體1103位於通孔的上端開口處,通孔的下端開口內設置有底塞19,底塞19壓實通孔內的載體1104,使載體1104頂住被檢測體1103。參照圖7,在具體組裝過程中,先將被檢測體1103置於通孔的一端內,再將載體1104填入到通孔內並通過馬達等設備震動充實,再將底塞19壓入到通孔的另一端 內進一步地壓實載體。本發明通過底塞的設置保證了載體被壓實,以保證支撐被檢測體1103的穩定性,從而有利於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在本實施例中,結合圖5、圖9及圖10,被檢測體1103通過一導向管1102安裝在深孔1701內;具體地,導向管1102的中心處設置有一安裝空間11021,被檢測體1103安裝在該安裝空間11021內;導向管1102的外側壁上周向均佈有多個導向結構11022,導向結構11022呈條形凸起狀,深孔1701的內側壁上設置有與導向結構11022相匹配的導向槽,導向結構11022伸進導向槽內並可沿導向槽軸向移動。本發明通過導向管的設置,保證了被檢測體1103移動的精準性,從而保證了監測的準確性。
在本實施例中,檢測開關1101採用感應開關,較佳為磁感應開關(例如簧片開關等),被檢測體1103則為與之配套的磁體(磁鋼等);當磁鋼與簧片開關靠近的時候,簧片開關處於斷開狀態,當磁鋼下移遠離簧片開關的檢測範圍後,簧片開關則處於連通狀態,簧片開關狀態的改變被電路板12所測得。
檢測開關1101為上述描述的感應開關的時候,檢測開關1101與被檢測體1103為非接觸連接,且為非導電連接,即使在水、潮濕、酸性等環境中也可使用,不存在誤報。
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檢測開關1101也可以為彈性開關,當被檢測體1103頂住檢測開關1101時,將其按下,使其處於接通狀態,當被檢測體1103隨載體1104下降時,被檢測體1103離開檢測開關1101,檢測開關1101彈起,處於斷開狀態。本發明對於檢測開關的具體形式不做限制。
本實施例中,載體1104為玻璃珠,如圖7中所示。
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載體1104還可以為高壓氣體或液體,這樣只要深孔出現小的缺口,高壓氣體或液體就會從缺口中流出,更及時地判斷白蟻。當為高壓氣體時,氣體壓力使被檢測體1103位於深孔1701的頂端,使其位於檢測開關1101的檢測範圍內;當為液體時,液體的浮力使被檢測體1103懸浮在深孔1701的頂端,使其位於檢測開關1101的檢測範圍內,也可通過在被檢測體1103的下端放置更容易懸浮的物體,如木頭等,使被檢測體1103更容易懸浮。
此處揭露的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本說明書選取並具體描述這些實施例,是為了更好地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和實際應用,並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說明書範圍內所做的修改和變化,均應落在本發明所保護的範圍內。

Claims (12)

  1. 一種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包括:一白蟻檢測裝置和一遠端控制中心,所述白蟻檢測裝置內設置有一檢測元件、一電路板、一電源,所述檢測元件和所述電源均與所述電路板連接;其中所述檢測元件用於檢測所述白蟻檢測裝置內是否有白蟻並回饋給所述電路板,所述電路板再傳輸給所述遠端控制中心;以及所述電源用於對所述電路板進行供電,使所述電路板始終處於工作狀態,並即時將檢測信號傳輸給所述遠端控制中心;其中,所述白蟻檢測裝置包括:一外殼,其上設有若干供白蟻爬入的開孔;以及至少一個餌料棒,設置在所述外殼內,其中至少一個餌料棒為資訊棒,所述檢測元件設置在所述資訊棒上;其中,所述檢測元件包括:一載體,所述資訊棒內設置有一深孔,所述載體填充在所述深孔內;一被檢測體,位於所述深孔內,且所述載體支撐所述被檢測體;以及一檢測開關,位於所述被檢測體上方,且所述檢測開關與所述電路板連接;其中,初始情況下,所述被檢測體位於所述檢測開關的監測範圍內;當有白蟻啃食所述資訊棒,使得所述資訊棒內的載體漏出所述資訊棒後,所述深孔內的所述載體高度下降,被所述載體支撐著的所述被檢測體下移脫離所述檢測開關的檢測範圍,所述檢測開關狀態變化並回饋到所述電路板上。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其中,所述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還包括一中繼器,所述電路板將信號發射給所述中繼器,所述中繼器再將信號發射給所述遠端控制中心。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其中,所述深孔為貫穿所述資訊棒中心的通孔,所述被檢測體位於所述通孔的上端開口處,所述通孔的下端開口內設置有底塞,所述底塞壓實所述通孔內的載體,使所述載體頂住所述被檢測體。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其中,所述被檢測體通過一導向管安裝在所述深孔內,所述被檢測體置於所述導向管內,所述導向管的外側壁上周向均佈有多個導向結構,所述深孔的內側壁上設置有與所述導向結構相匹配的導向槽,所述導向結構位於所述導向槽內並可沿所述導向槽軸向移動。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其中,所述檢測開關為簧片開關,所述被檢測體為磁鋼。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其中,所述載體為玻璃珠。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其中,所述外殼內至少設置有兩個所述資訊棒,該兩個資訊棒對稱設置。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7項所述的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其中,所述外殼內設置有一內膽,所述餌料棒佈置在所述內膽的四周側壁上,所述電路板佈置在所述內膽頂部。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其中,所述內膽的橫截面呈矩形。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其中,所述外殼上開孔的上緣設置有遮擋簷,所述遮擋簷向下傾斜設置。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其中,所述外殼包括一殼體和蓋設在該殼體上端開口上的一蓋子,所述蓋子與所述殼體旋轉卡接。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全自動即時白蟻監測系統,其中,所述蓋子周向均佈有多個導向螺旋片,所述導向螺旋片的末端設置有卡扣;所述殼體開口內側壁上設置有與所述導向螺旋片相匹配的導向螺旋滑台,所述導向螺旋滑台內設置有卡扣孔;所述蓋子蓋在所述殼體開口上,所述蓋子相對於所述殼體轉動,所述導向螺旋片沿所述導向螺旋滑台移動,所述卡扣卡進所述卡扣孔內實現連接。
TW106136775A 2016-10-25 2017-10-25 Automatic instant termite monitoring system TWI6476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38379.XA CN106546700A (zh) 2016-10-25 2016-10-25 一种全自动实时白蚁监测系统
??201610938379.X 2016-10-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6696A TW201816696A (zh) 2018-05-01
TWI647649B true TWI647649B (zh) 2019-01-11

Family

ID=58392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36775A TWI647649B (zh) 2016-10-25 2017-10-25 Automatic instant termite monitoring system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46700A (zh)
TW (1) TWI6476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1142A (zh) * 2017-11-22 2018-03-06 杭州三速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通信的智能型白蚁监控装置
CN108419775A (zh) * 2018-04-04 2018-08-21 芜湖乐锐思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白蚁检测监测分析系统和使用方法
CN109984106B (zh) * 2019-02-25 2023-12-19 青岛卓航睿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蚁监测装置
CN110959591A (zh) * 2019-12-16 2020-04-07 杭州市白蚁防治研究所(杭州市白蚁防治管理中心) 一种区域性白蚁实时监测系统
CN114440750A (zh) * 2021-12-22 2022-05-06 浙江鼎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蚁检测装置
TWI796163B (zh) * 2022-03-11 2023-03-1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微小昆蟲檢測裝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89856U (zh) * 2010-09-13 2011-04-13 海盐凌飞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白蚁防治监测装置
CN102740506A (zh) * 2012-07-17 2012-10-17 杭州时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白蚁检测系统
US20140311017A1 (en) * 2013-04-18 2014-10-23 Mifang Rua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ermite detection and control
TW201519763A (zh) * 2013-09-10 2015-06-01 Basf Se 有害生物監控系統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63421B (zh) * 1993-07-07 1995-11-21 Sharp Kk
US5815090A (en) * 1996-10-31 1998-09-29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for detecting termites
US6370811B1 (en) * 2000-07-31 2002-04-16 Michael J. Masters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termite activity
JP3808497B1 (ja) * 2006-03-14 2006-08-09 東信科学株式会社 生物検出装置
CN101228860A (zh) * 2007-01-26 2008-07-30 刘文军 一种白蚁监测控制系统用传感器
KR100954836B1 (ko) * 2009-12-18 2010-04-28 (주)세일글로발 인상재 카트리지의 믹싱팁 결합구조
CN201754724U (zh) * 2010-05-17 2011-03-09 潘树德 一种白蚁监测装置
CN203345096U (zh) * 2013-05-28 2013-12-18 天津美瑞自行车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车座
CN104065931A (zh) * 2014-06-30 2014-09-24 谢声 一种白蚁视频远程监测及诱杀系统
CN204041157U (zh) * 2014-08-01 2014-12-2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机油口盖结构
CN204045972U (zh) * 2014-09-10 2014-12-24 浙江新跃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防雨水的电气箱
CN104991279A (zh) * 2015-07-08 2015-10-21 浙江鼎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蚁检测手持探测器及其探测方法
CN104991278A (zh) * 2015-07-08 2015-10-21 浙江鼎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蚁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4982399B (zh) * 2015-07-08 2017-11-14 浙江鼎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蚁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5132483U (zh) * 2015-08-19 2016-04-06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搬运机构
CN105182425A (zh) * 2015-08-26 2015-12-23 浙江鼎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供电的白蚁检测系统
CN105230588B (zh) * 2015-11-24 2018-07-20 熊忠阳 基于物联网的白蚁远程自动监测系统
CN205335469U (zh) * 2016-01-04 2016-06-22 乐清市华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电源信号插座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89856U (zh) * 2010-09-13 2011-04-13 海盐凌飞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白蚁防治监测装置
CN102740506A (zh) * 2012-07-17 2012-10-17 杭州时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白蚁检测系统
US20140311017A1 (en) * 2013-04-18 2014-10-23 Mifang Rua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ermite detection and control
TW201519763A (zh) * 2013-09-10 2015-06-01 Basf Se 有害生物監控系統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6696A (zh) 2018-05-01
CN106546700A (zh) 2017-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7649B (zh) Automatic instant termite monitoring system
AU675844B2 (en) A termite detecting device and a method of detecting termites
CN205140120U (zh) 一种物联网图像火灾远程监控预警系统
CN104982399B (zh) 一种白蚁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US10798932B2 (en) Pest detection
CN206303053U (zh) 一种白蚁量化检测装置
CN104991278A (zh) 一种白蚁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2197795A (zh) 白蚁诱杀控制装置
CN212460757U (zh) 一种烟感报警器
CN209297460U (zh) 一种农业仓库用火灾报警装置
CN204703299U (zh) 一种模块化移动房屋的防动物袭击保护结构
CN209135191U (zh) 一种白蚁为害探测装置
KR101708017B1 (ko) 스마트 침입인식 및 대응 시스템
CN105889821A (zh) 自动供水绿化庭院灯
WO2017005209A1 (zh) 一种白蚁检测装置、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206365379U (zh) 一种带有底塞的白蚁检测装置用信息棒
CN205563333U (zh) 一种智能楼宇监控系统
Aiswarya et al. An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intrusion detection and irrigation control system using GSM
JP3069278U (ja) 白蟻検出器
CN218038208U (zh) 一种有限空间或防区入侵探测传感器
US20180368382A1 (e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Insect Monitoring
CN211087469U (zh) 红外火焰探测器结构
CN211983373U (zh) 一种物联网城市园林监控检测系统
US9673912B2 (en) Emission power controlled radio signal emitting node
TWI662275B (zh) 感測裝置以及感測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