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4779B - 模內成型裝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模內成型裝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4779B
TWI644779B TW105116439A TW105116439A TWI644779B TW I644779 B TWI644779 B TW I644779B TW 105116439 A TW105116439 A TW 105116439A TW 105116439 A TW105116439 A TW 105116439A TW I644779 B TWI644779 B TW I6447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channel
cavity
transfer film
ai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6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3972A (zh
Inventor
辛源根
姜東勳
黃喆煥
李相龍
林智恩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3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39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4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477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3/00Cultivation of seaweed or alg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00Friction-grip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02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 F16B2/06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external, i.e. with contracting a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模內成型裝置及方法。模內成型裝置包括:第一模具,在模穴的內部形成有用於使空氣流出和流入的空氣通道,轉印薄膜以包覆模穴的方式固定於第一模具;膨脹單元,與空氣通道連接,用於使轉印薄膜向第一模具的外側方向膨脹;真空單元,與空氣通道連接,用於施加真空壓,以使透過膨脹單元膨脹的轉印薄膜緊貼於模穴的內壁面;及第二模具,與第一模具連接,形成有用於向模穴注入注射物質的注入部。

Description

模內成型裝置及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能夠在模內成型過程中提高品質的模內成型裝置及方法。
一般來講,模內(In-Mold)成型為將經過印刷的薄膜等向模具投入,從而在成型樹脂的同時在樹脂表面上一體形成各種圖案或者標誌等的工藝。
模內成型適用於在產品外觀上具有較多曲折等的複雜的形狀,或者使用於印刷及圖形規格複雜的產品的成型。
這種模內成型在模具上固定薄膜的狀態下對模具模穴的內部施加真空。並且使薄膜緊貼於模穴的內壁上後,向模穴的內部注入注射物質,從而能夠成型印刷有標誌或圖案等的產品。
但是,在模具中具有急劇傾斜的角落部分,薄膜難以與模穴的內壁面緊貼,在模內成型過程中難以流暢地進行薄膜的轉印作業,具有可能會產生產品不良的問題。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模內成型裝置及方法,該模內成型裝置及方法在模具中具有急劇傾斜的角落部分上能夠流暢地進行薄膜的轉印作業,從而能夠提高產品的品質。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模內成型裝置包括:第一模具,在模穴的內部形成有用於使空氣流入和流出的空氣通道,轉印薄膜以包覆模穴的方式固定於第一模具;膨脹單元,與空氣通道連接,用於使轉印薄膜向第一模具的外側方向膨脹;真空單元,與空氣通道連接,用於施加真空壓,以使透過膨脹單元膨脹的轉印薄膜緊貼於模穴的內壁面;及第二模具,與第一模具連接,形成有用於向模穴注入注射物質的注入部。
膨脹單元可包括:空氣供給部,與空氣通道連接,用於向模穴供給加壓空氣,以使轉印薄膜向第一模具的外側方向膨脹。
空氣通道可包括:第一通道,用於移動加壓空氣;第二通道,用於移動真空壓;第三通道,與第一模具的模穴連接,並且與第一通道或者第二通道選擇性地連接,從而被選擇性地施加加壓空氣或者真空壓;及連接部,將第一通道或者第二通道選擇性地連接到第三通道。
連接部可為三通閥,用於將第一通道或者第二通道與第三通道選擇性地連接到第三通道,以向模穴選擇性地提供加壓空氣或者真空壓。
連接部可為切換部,用於將第一通道或者第二通道選擇性地連接到第三通道,以向模穴選擇性地提供加壓空氣或者真空壓。
切換部可包括:旋轉阻尼器,設置為能夠旋轉,以將第一通道或者第二通道選擇性地連接到第三通道;及控制部,用於控制旋轉阻尼器的旋轉。
控制部可為旋轉銷,其一端與旋轉阻尼器連接,另一端向模具的外側凸出。
控制部可為驅動電機,與旋轉阻尼器連接,用於調節旋轉角度。
轉印薄膜可透過固定板加壓固定於第一模具。
第一模具可為可動模具,第二模具可為固定模具。
膨脹單元可包括:加熱器,設置在第一模具的模穴的內部,用於對所述轉印薄膜進行加熱使之延伸。
真空單元可為真空泵,透過連接通道與空氣通道連接,並且設置在第一模具的外部。
在模穴中與轉印薄膜接觸的部分的曲率半徑可為5R以下。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模內成型方法包括步驟:a)固定轉印薄膜,並使所述轉印薄膜包覆形成有模穴的第一模具的所述模穴;b)在所述第一模具的所述模穴中,使所述轉印薄膜進行膨脹;c)對所述b)步驟中的所述模穴施加真空壓,以使所述轉印薄膜在所述第一模具的內部緊貼於所述模穴的內壁面;及d)對所述c)步驟中的所 述第一模具連接第二模具,並且向所述模穴的內部注入注射物質。
在b)步驟中,可對第一模具的模穴供給加壓空氣,以使轉印薄膜進行膨脹。
在c)步驟中,可對第一模具的模穴,透過切換部選擇性地連接用於移動加壓空氣的通道或者用於施加真空壓的通道。
切換部可為三通閥,在第一模具的內部,將用於移動加壓空氣的通道和用於移動真空壓的通道選擇性地連接到模穴。
在b)步驟中,可向第一模具的模穴內插入加熱器,以使轉印薄膜進行膨脹。
真空壓可透過真空泵來供給,所述真空泵設置在第一模具的外部並且透過連接通道與模穴連接。
在模穴中與轉印薄膜接觸的部分的曲率半徑可為5R以下。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在透過加壓空氣使轉印薄膜進行膨脹的狀態下施加真空壓,以使所述轉印薄膜緊貼於模具模穴的內壁面,從而能夠在模內成型過程中實現轉印薄膜的有效的轉印作業。因此,即使在複雜形狀的產品的情況下,也能夠提高模內成型品質。
根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在使用轉印薄膜對注射物質進行模內成型的過程中能夠在轉印薄膜不起皺的狀態下成型,因此能夠提高成型品質。
10‧‧‧第一模具
11‧‧‧轉印薄膜
12‧‧‧模穴
13‧‧‧固定板
13a‧‧‧貫通孔
13b‧‧‧固定杆
15‧‧‧空氣通道
17‧‧‧空氣供給部
17a‧‧‧加壓空氣
19‧‧‧真空單元
19b‧‧‧真空壓
20‧‧‧第二模具
21‧‧‧注射物質
23‧‧‧注入部
151‧‧‧第一通道
152‧‧‧第二通道
153‧‧‧第三通道
155‧‧‧連接部
252‧‧‧切換部
252a‧‧‧旋轉阻尼器
252b、352‧‧‧控制部
310‧‧‧加熱器
411‧‧‧連接通道
413‧‧‧真空泵
圖1為示意地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模內成型裝置的主要部分的立體圖。
圖2為示意地表示圖1的模內成型裝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圖3為示意地表示在模內成型裝置中轉印薄膜固定於第一模具的狀態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圖4為示意地表示向圖3的第一模具的模穴內部供給加壓空氣而使轉印薄膜膨脹的狀態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圖5為示意地表示對圖4的第一模具的模穴施加真空壓而使轉印薄膜緊貼於模穴內壁面狀態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圖6為示意地表示設置有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切換部狀態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圖7為示意地表示設置有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切換部狀態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圖8為示意地表示設置有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切換部狀態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圖9為示意地表示設置有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切換部狀態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圖10為示意地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模內成型方法的流程圖。
圖11為示意地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模內成型 方法的流程圖。
下面,參照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以使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普通知識的人能夠容易實施。但本發明並不局限於在此說明的實施例,可用多種形式實現本發明。為了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在圖式中省略了與說明無關的部分,而且在通篇說明書中對相同或者相似的結構要素使用了相同的符號。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模具10和第二模具20為在模內(In-Mold)成型作業過程中使用的模具,在本實施例中以所述第一模具10和第二模具20採用可動模具為例進行說明。
模內成型為對樹脂進行成型作業的同時在表面上形成各種圖案或者標誌等的工藝,在本實施例中注射物質21可被成型為透過轉印薄膜11在表面上形成有圖案或者標誌等。下面,參照圖式,對模內成型裝置進行具體說明。
圖1為示意地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模內成型裝置的主要部分的立體圖,圖2為示意地表示圖1的模內成型裝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如圖1及圖2所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模內成型裝置100包括:第一模具10,在模穴12的內部形成有用於使空氣流出和流入的空氣通道15,轉印薄膜11以包覆模穴12的方式固定於所述第一模具10;膨脹單元,與空 氣通道15連接,用於使轉印薄膜11在模穴12中向第一模具10的外側方向膨脹;真空單元19,與空氣通道15連接,用於施加真空壓,以使透過空氣供給部17膨脹的轉印薄膜11緊貼於模穴12的內壁面;及第二模具20,與第一模具10配合,形成有向模穴12注入注射物質的注入部23。
第一模具10為轉印薄膜11所被固定的部分,在第一模具10中,轉印薄膜11所被固定的內部方向可形成有模穴12,注射物質21可流入所述模穴12中。
轉印薄膜11在表面上印刷有標誌或者圖案,可透過固定板13固定於第一模具10。
固定板13用於沿第一模具10的邊緣周圍固定轉印薄膜11,在內部形成有貫通孔13a。這種固定板13可在第一模具10上設置為透過固定杆13b能夠上升或者下降。
即,固定板13用於在第一模具10和第二模具20的配合過程中將轉印薄膜11加壓固定在第一模具10上,其在固定杆13b的引導作用下能夠上升或者下降。
圖3為示意地表示在模內成型裝置中轉印薄膜被固定在第一模具的狀態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圖4為示意地表示向圖3的第一模具的模穴內部供給加壓空氣而使轉印薄膜膨脹的狀態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如圖3所示,轉印薄膜11可在第一模具10上被固定在固定板的狀態下透過膨脹單元膨脹。下面,以膨脹單元是採用空氣泵的空氣供給部17為例進行說明。膨脹單元 和空氣供給部使用相同的符號17,對此在下面進行更為具體的說明。
在第一模具10中形成有向模穴12方向供給加壓空氣17a或者施加真空壓19b的空氣通道15。加壓空氣17a可透過空氣供給部17來供給,真空壓19b可透過真空單元19來供給。在本實施例中,空氣供給部17可採用空氣泵,真空單元19可採用真空泵。
空氣通道15可包括:第一通道151,用於移動加壓空氣17a;第二通道152,用於移動真空壓19b;第三通道153,與第一通道151或者第二通道152選擇性地連接,從而被選擇性地施加加壓空氣17a或者真空壓19b;及連接部15,選擇性地將第一通道151或者第二通道152連接到第三通道153。
連接部15可由三通閥來設置,所述三通閥用於將第一通道151或者第二通道152選擇性地連接到第三通道153,以向模穴12選擇性地提供加壓空氣17a或者真空壓19b。下面,連接部和三通閥使用相同的符號155。
由此,三通閥155可被操作為將第一通道151和第二通道152選擇性地連接到第三通道153。即,三通閥155可透過電控或者操作人員的手動操作來工作,並且選擇性地將第一通道151與第三通道153連接或者將第二通道152與第三通道153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以連接部15採用三通閥155為例進行了說明,但並不一定限於此,也可使用阻尼器 (damper,未圖示)對通道進行連接或解除操作。
第一通道151形成在第一模具10內部,形成為透過第三通道153與模穴12連接。這種第一通道151用於移動加壓空氣17a,該第一通道151可與空氣泵連接並將加壓空氣17a向模穴12內部供給。如此,透過第一通道151將加壓空氣17a向模穴12內部供給是為了使轉印薄膜11進行膨脹。
在本實施例中,以第一通道151透過第三通道153連接到模穴12為例進行說明。即,第一通道151可透過後述的連接部15與第三通道153選擇性地連接,並且將加壓空氣17a向模穴12內部供給。
如圖4所示,轉印薄膜11可在固定於第一模具10的狀態下,利用透過第一通道151被供給到模穴12內部的加壓空氣17a的加壓力向第一模具10的外側方向膨脹。
轉印薄膜11可在固定於第一模具10的狀態下,因加壓空氣17a的加壓力而膨脹,從而增加表面積。如此使轉印薄膜11膨脹而增加表面積,是為了在對模穴12的內部施加真空壓時,使轉印薄膜11的表面穩定地緊貼於模穴12的內壁面。
另外,加壓空氣17a的供給壓力可為50bar以下,加壓空氣的供給時間可為60秒以下,在每一迴圈週期(cycle)中用於膨脹的連續作業可決定為20次以下。這指的是,在轉印薄膜的膨脹作業過程中,在不產生因膨脹引起的損傷的情況下順利進行作業的實驗值。
圖5為示意地表示對圖4的第一模具的模穴施加真空壓而轉印薄膜緊貼於模穴內壁面狀態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如圖5所示,轉印薄膜11在透過加壓空氣17a膨脹的狀態下,隨著真空壓19b的施加緊貼於模穴12的內壁面,隨著因轉印薄膜11的膨脹而帶來的表面積的擴大,能夠在不起皺的情況下緊貼於模穴12的內壁面。
如上所述,當轉印薄膜11透過加壓空氣17a完成膨脹時(參照圖4),終止加壓空氣17a的供給,並透過第二通道152對模穴12的內部施加真空壓(參照圖5)。透過第二通道152供給的真空壓19b可透過連接部15的連接操作而透過第三通道153被供給到模穴12的內部。
為了對第二通道152施加真空壓19b,第二通道152可連接於真空單元19。真空單元19可由真空泵來設置,該真空泵透過第二通道152抽吸模穴12內部的空氣,以施加真空壓19b。
第二通道152形成在第一模具10的內部,形成為隨著三通閥155的操作透過第三通道153與模穴12連接。即,第三通道153可形成為其一側與模穴12連通,另一側上以分支的狀態連接有第一通道151和第二通道152。因此,第二通道152可根據三通閥155的操作與第三通道153選擇性地連接,並對模穴12的內部施加真空壓19b。
當對模穴12內部施加真空壓19b時,如圖5所示,轉印薄膜11可在真空壓19b的作用下緊貼於模穴12的內 壁面。在此,轉印薄膜11在被施加真空壓19b之前,透過加壓空氣17a進行膨脹而表面積擴大。因此,轉印薄膜11能夠在不起皺的狀態下緊貼於第一模具10的模穴12的內壁面。因此,對供給到模穴12內部的注射物質21,能夠在模內成型過程中轉印薄膜11不起皺的狀態下實現有效的模內成型。
另外,如圖5所示,在模穴12中,與轉印薄膜11緊貼的部分的曲折部分R可形成為曲率半徑5R以下。如此,模穴12內壁面的曲折部分形成為曲率半徑5R以下,能夠防止在注塑作業過程中產生的轉印薄膜的折疊或者因樹脂穿出轉印薄膜而產生的不良。
注射物質21可由合成樹脂來形成,可透過在第二模具20上形成的注入部23被供給到模穴12的內部。
第二模具20與第一模具10連接,形成有用於供給注射物質21的注入部23。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模具20可由固定模具來設置。因此,可以使第一模具10移動後與第二模具20連接。
注入部23用於在第一模具10和第二模具20彼此對接的狀態下向模穴12內部注入合成樹脂材質的注射物質21,在本實施例中,以在第二模具20上設置有一個注入部23為例進行說明。但是,並不一定限制為在第二模具20上設置有一個注入部23,也可形成有至少兩個以上的注入部23。
如上所述,本實施例的模內成型裝置100在使用轉印 薄膜11對注射物質進行模內成型的過程中,能夠在轉印薄膜11不起皺的情況下成型,因此能夠提高成型品質。
圖6為示意地表示設置有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切換部狀態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與圖1~圖5相同的符號說明相同功能的相同部件。下面,對相同的符號省略其詳細說明。
如圖6所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模內成型裝置的連接部251由切換部252來設置,該切換部252將第一通道151或者第二通道152選擇性地連接到第三通道153。
即,切換部252可包括:旋轉阻尼器252a,設置為能夠旋轉,從而將第一通道151或者第二通道152選擇性地連接到第三通道153;及控制部252b,控制旋轉阻尼器252a的旋轉。
旋轉阻尼器252a在第一通道151和第二通道152及第三通道153相連接的部分的內部能夠旋轉地設置。因此,隨著旋轉阻尼器252a的旋轉,能夠適當地選擇將第一通道151與第三通道153連接或者將第二通道152與第三通道153連接。因此,加壓空氣17a和真空壓19b可根據旋轉阻尼器252a的旋轉操作選擇性地供給到模穴12內部。
控制部252b可採用旋轉銷,該旋轉銷的一側與旋轉阻尼器252a連接,另一側向空氣通道15的外部凸出。下面,控制部和旋轉銷使用相同的符號252b。
因此,透過旋轉銷252b的旋轉操作來實現旋轉阻尼 器252a的旋轉操作,可透過操作人員的手動操作來實現旋轉銷252b的旋轉,從而向模穴12內部選擇性地供給加壓空氣17a或者真空壓19b。
圖7為示意地表示設置有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切換部狀態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與圖1~圖6相同的符號說明相同功能的相同部件。下面,對相同的符號省略其詳細說明。
如圖7所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模內成型裝置的控制部352由驅動電機來設置,該驅動電機與旋轉阻尼器252a連接,用於調節旋轉角度。下面,控制部和驅動電機使用相同的符號352。
因此,旋轉阻尼器252a可透過驅動電機352的旋轉驅動力自動旋轉,從而適當地選擇將第一通道151與第三通道153連接或者將第二通道152與第三通道153連接。
圖8為示意地表示設置有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切換部狀態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與圖1~圖7相同的符號說明相同功能的相同部件。下面,對相同的符號省略其詳細說明。
如圖8所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模內成型裝置400的膨脹單元採用加熱器310,所述加熱器310設置在第一模具10的模穴12的內部,用於加熱轉印薄膜11使之延伸。下面,膨脹單元和加熱器使用相同的符號310。
加熱器310可在第一模具10的模穴12內部中轉印薄膜11成為被固定的狀態後插入。因此,轉印薄膜11可在 固定於第一模具10的狀態下,因加熱器310的加熱操作而膨脹,從而增加表面積。
因此,當對模穴12內部施加真空壓時,轉印薄膜11的表面能夠穩定地緊貼於模穴12的內壁面。
圖9為示意地表示設置有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切換部狀態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與圖1~圖8相同的符號說明相同功能的相同部件。下面,對相同的符號省略其詳細說明。
如圖9所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模內成型裝置的真空單元410包括:連接通道411,與第一模具10的空氣通道15連接,並且向第一模具10的外部延伸;及真空泵413,在第一模具10外部設置在連接通道411上。
連接通道411的一端可與空氣通道15的第二通道152連接,另一端可向第一模具10的外部延伸。
真空泵413在第一模具10的外部設置在連接通道411上,可對模穴12施加真空壓,從而使轉印薄膜11容易地緊貼於模穴12的內壁面。
圖10為示意地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模內成型方法的流程圖。與圖1~圖9相同的符號說明相同功能的相同部件。下面,對相同的符號省略其詳細說明。下面,參照圖式,對模內成型方法進行具體說明。
首先,固定轉印薄膜,並使轉印薄膜包覆形成有模穴12的第一模具10的所述模穴12(S10)。在S10步驟中,轉印薄膜11在表面上印刷有標誌或者圖案,可透過 固定板13固定於第一模具10。
接下來,在第一模具10的模穴12中使轉印薄膜11進行膨脹(S20)。在S20步驟中,可利用加壓空氣17a使轉印薄膜11進行膨脹,從而使轉印薄膜11能夠隨著表面積的擴大在不起皺的狀態下緊貼於模穴12的內壁面。
接下來,對模穴12施加真空壓19b,以使轉印薄膜11在模具內部緊貼於模穴12的內壁面(S30)。在S30步驟中,可透過三通閥155的操作來切換施加真空壓19b。三通閥155可設置在第一通道151、第二通道152和第三通道153相連接的部分上。因此,可透過三通閥155的操作來實現通道的連接切換操作,從而對模穴12內部施加真空壓19b。
在S30步驟中,轉印薄膜11在因S20步驟的加壓空氣17a而膨脹的狀態下,透過真空壓19b緊貼於模穴12的內壁面,從而能夠在轉印薄膜11的表面上不起皺的狀態下有效地緊貼。
接下來,對第一模具10連接第二模具20,並且向模穴12內部注入注射物質(S40)。如此,轉印薄膜11在膨脹的狀態下透過真空壓19b緊貼於模穴12的內部,而在此狀態下透過注入注射物質來進行模內成型作業,隨著轉印薄膜11的轉印性的提高,能夠提高成型作業品質。
圖11為示意地表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模內成型方法的流程圖。與圖1~圖10相同的符號說明相同功能的相同部件。下面,對相同的符號省略其詳細說明。下面, 參照圖式對模內成型方法進行具體說明。
首先,固定轉印薄膜,並使轉印薄膜包覆形成有模穴12的第一模具10的所述模穴12(S110)。在S110步驟中,轉印薄膜11在表面上印刷有標誌或者圖案,可透過固定板13固定於第一模具10。
接下來,在第一模具10的模穴12中使轉印薄膜11進行膨脹(S120)。
S120步驟為,在S110步驟後在固定於第一模具10上的轉印薄膜11的臨近位置上插入加熱器310的熱源的步驟,該步驟中可使轉印薄膜11進行膨脹。
接下來,對模穴12施加真空壓19b,以使轉印薄膜11在模具內部緊貼於模穴12的內壁面(S130)。在S130步驟中可透過三通閥155的操作來切換施加真空壓19b。三通閥155可設置在第一通道151、第二通道152和第三通道153相連接的部分上。因此,可透過三通閥155的操作來實現通道的連接切換操作,從而對模穴12內部施加真空壓19b。
在此,在模穴12中與轉印薄膜11緊貼的部分的曲折部分可形成為曲率半徑5R以下。如此,模穴12的內壁面的曲折部分形成為曲率半徑5R以下,從而能夠防止在注塑作業過程中產生的轉印薄膜的折疊或者因樹脂穿出轉印薄膜而產生的不良。
接下來,對第一模具10連接第二模具20,並且向模穴12內部注入注射物質(S140)。如此,轉印薄膜11在 膨脹的狀態下透過真空壓19b緊貼於模穴12的內部,而在此狀態下透過注入注射物質來進行模內成型作業,隨著轉印薄膜11的轉印性的提高,能夠提高成型作業品質。
另外,在S120步驟中插入的加熱器310可在S130步驟和140步驟之間去除。
以上,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例,在申請專利範圍、發明說明以及圖式中所揭示的範圍內可用多種形式變形實施,當然這也應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Claims (8)

  1. 一種模內成型裝置,其中,包括:第一模具,在模穴的內部形成有用於使空氣流入和流出的空氣通道,轉印薄膜以包覆所述模穴的方式固定於所述第一模具;膨脹單元,包括空氣供給部,所述空氣供給部與所述空氣通道連接,用於向所述模穴供給加壓空氣,以使所述轉印薄膜向所述第一模具的外側方向膨脹,其中,所述空氣供給部配置為持續所述加壓空氣的供給,直到使所述轉印薄膜完成膨脹且使所述轉印薄膜相對於所述第一模具向外突出為止;真空單元,與所述空氣通道連接,用於施加真空壓,以使透過所述膨脹單元膨脹的所述轉印薄膜緊貼於所述模穴的內壁面;及第二模具,與所述第一模具連接,形成有用於向所述模穴注入注射物質的注入部,其中,所述空氣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及連接部,所述第一通道用於移動所述加壓空氣,所述第二通道用於移動所述真空壓,所述第三通道與所述第一模具的所述模穴連接,並且與所述第一通道或者所述第二通道選擇性地連接,從而被選擇性地施加所述加壓空氣或者所述真空壓,所述連接部將所述第一通道或者所述第二通道選擇性地連接到所述第三通道,其中,所述連接部為切換部,用於將所述第一通道或者所述第二通道選擇性地連接到所述第三通道,以向所述模穴選擇性地提供所述加壓空氣或者所述真空壓,其中,所述切換部包括旋轉阻尼器及控制部,所述旋轉阻尼器設置為能夠旋轉,以將所述第一通道或者所述第二通道選擇性地連接到所述第三通道,所述控制部用於控制所述旋轉阻尼器的旋轉,並且其中,所述控制部為旋轉銷,其一端與所述旋轉阻尼器連接,另一端向所述模具的外側凸出。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模內成型裝置,其中,所述轉印薄膜透過固定板加壓固定於所述第一模具。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模內成型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模具為可動模具,所述第二模具為固定模具。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模內成型裝置,其中,所述真空單元為真空泵,透過連接通道與所述空氣通道連接,並且設置在所述第一模具的外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模內成型裝置,其中,在所述模穴中與所述轉印薄膜接觸的部分的曲率半徑為5R以下。
  6. 一種模內成型方法,其中,包括步驟:a)固定轉印薄膜,並使所述轉印薄膜包覆形成有模穴的第一模具的所述模穴;b)在所述第一模具的所述模穴中,對所述第一模具的所述模穴供給加壓空氣,以使所述轉印薄膜進行膨脹,並持續所述加壓空氣的供給直到完成所述轉印薄膜的膨脹且使所述轉印薄膜相對於所述第一模具向外突出為止;c)對所述b)步驟中的所述模穴施加真空壓,以使所述轉印薄膜在所述第一模具的內部緊貼於所述模穴的內壁面;及d)對所述c)步驟中的所述第一模具連接第二模具,並且向所述模穴的內部注入注射物質其中,在所述模穴的內部形成有用於使空氣流入和流出的空氣通道,所述空氣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及連接部,經由所述第一通道對所述模穴供給所述加壓空氣,經由所述第二通道對所述模穴施加所述真空壓,所述第三通道與所述模穴連接,並且與所述第一通道或者所述第二通道選擇性地連接,從而被選擇性地施加所述加壓空氣或者所述真空壓,所述連接部將所述第一通道或者所述第二通道選擇性地連接到所述第三通道,其中,所述連接部為切換部,在所述c)步驟中,對所述第一模具的所述模穴,透過所述切換部選擇性地將所述第一通道或者所述第二通道連接到所述第三通道,以向所述模穴選擇性地提供所述加壓空氣或者所述真空壓,其中,所述切換部包括旋轉阻尼器及控制部,所述旋轉阻尼器設置為能夠旋轉,以將所述第一通道或者所述第二通道選擇性地連接到所述第三通道,所述控制部用於控制所述旋轉阻尼器的旋轉,並且其中,所述控制部為旋轉銷,其一端與所述旋轉阻尼器連接,另一端向所述模具的外側凸出。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模內成型方法,其中,所述真空壓透過真空泵來供給,所述真空泵設置在所述第一模具的外部並且透過連接通道與所述模穴連接。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模內成型方法,其中,在所述模穴中與所述轉印薄膜接觸的部分的曲率半徑為5R以下。
TW105116439A 2015-05-28 2016-05-26 模內成型裝置及方法 TWI6447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50075165 2015-05-28
??10-2015-0075165 2015-05-28
KR1020160002573A KR20160140339A (ko) 2015-05-28 2016-01-08 인몰드 성형장치 및 방법
??10-2016-0002573 2016-01-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3972A TW201703972A (zh) 2017-02-01
TWI644779B true TWI644779B (zh) 2018-12-21

Family

ID=57572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6439A TWI644779B (zh) 2015-05-28 2016-05-26 模內成型裝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20160140339A (zh)
CN (1) CN205889710U (zh)
TW (1) TWI6447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2574B (zh) * 2015-05-28 2019-04-19 Lg化学株式会社 模内成型装置及方法
CN109531985B (zh) * 2018-12-25 2021-09-14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贴合治具及贴合方法
CN109664459A (zh) * 2019-02-18 2019-04-23 东莞市艾尔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高凸形模仁转写箔皱褶的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CN110509464A (zh) * 2019-08-20 2019-11-29 江苏优盛美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桌板模具成型方法
CN111391217B (zh) * 2020-03-20 2021-11-30 东莞市艾尔玛塑件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脱模式热转印模具及设备
KR102170786B1 (ko) * 2020-04-03 2020-10-27 문기향 인몰드 라벨 사출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01215A (ja) * 1990-11-29 1992-07-22 Sekisui Chem Co Ltd 射出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H10225956A (ja) * 1997-02-13 1998-08-25 Trinity Ind Corp 射出成形金型へのオーバーレイフィルム密着方法及びオ ーバーレイ射出成形装置
TW200842038A (en) * 2007-04-27 2008-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In-mold decorating method
CN101653980A (zh) * 2008-08-19 2010-02-24 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成型装置
TW201350303A (zh) * 2012-06-15 2013-12-16 Fong Shin Technology Co Ltd 真空成型方法及其裝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01215A (ja) * 1990-11-29 1992-07-22 Sekisui Chem Co Ltd 射出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H10225956A (ja) * 1997-02-13 1998-08-25 Trinity Ind Corp 射出成形金型へのオーバーレイフィルム密着方法及びオ ーバーレイ射出成形装置
TW200842038A (en) * 2007-04-27 2008-1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In-mold decorating method
CN101653980A (zh) * 2008-08-19 2010-02-24 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成型装置
TW201350303A (zh) * 2012-06-15 2013-12-16 Fong Shin Technology Co Ltd 真空成型方法及其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140339A (ko) 2016-12-07
CN205889710U (zh) 2017-01-18
TW201703972A (zh) 201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4779B (zh) 模內成型裝置及方法
JP5265049B2 (ja) 水平移動式車両用内装材の成形装置及び成形方法
KR101666510B1 (ko) 차량용 내장재의 성형 장치 및 성형 방법
CN106182574B (zh) 模内成型装置及方法
KR101860907B1 (ko) 고광택 경량화 사출성형 장치
KR100451029B1 (ko) 천이 인서트 되는 다중 사출성형방법 및 그 장치
US8919408B2 (en) Pre-fixing a laminating material on a component surface
EP1741567A1 (en) Colour printed lining for vehicles
KR101050235B1 (ko) 원단상에 칼라입체문양 형성방법
KR101291376B1 (ko) 환경보호재료를 응용한 수축 가능한 비닐막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0448400B1 (ko) 프레스용 냉각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16198940A (ja) インモールド加飾成形方法およびインモールド加飾成形装置
EP371191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a shoe sole with a foil applied to the lateral surface of the sole
JP657353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イヤ加硫装置
JP2012192715A (ja) 射出成形方法
KR20160129818A (ko) 버(burr)의 생성을 억제하는 발포성형 금형구조
JPH02113919A (ja) ブロー成形装置
JP2013226681A (ja) インモールド成形装置
EP4129617B1 (en) Mold for molding an article in two materials
KR100856754B1 (ko) 천 인서트 성형장치 및 그 성형방법
US20070281131A1 (en) Color dielectric embossing
KR101462896B1 (ko) 타이어 사이드월의 측면문자 페인팅장치
JPH11240038A (ja) 樹脂の多層成形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1088166A (ja) 貼り合わせ成形方法、及び、貼り合わせ成形品
JPH10225956A (ja) 射出成形金型へのオーバーレイフィルム密着方法及びオ ーバーレイ射出成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