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3792B - 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3792B
TWI643792B TW107116569A TW107116569A TWI643792B TW I643792 B TWI643792 B TW I643792B TW 107116569 A TW107116569 A TW 107116569A TW 107116569 A TW107116569 A TW 107116569A TW I643792 B TWI643792 B TW I64379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forming belt
top wall
wall forming
packaging ba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6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6849A (zh
Inventor
張祿文
Original Assignee
張祿文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張祿文 filed Critical 張祿文
Priority to TW1071165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4379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3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379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46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6849A/zh

Links

Landscapes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一種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包括一第一側壁;一形狀與面積皆與該第一側壁互相對應之第二側壁,該第二側壁之頂端係沿一翻摺線設置有一外翻之翻摺部;該第二側壁除該翻摺部與該翻摺線外,其周緣係與該第一側壁相對應之周緣互相緊密壓合連接;一頂壁,該頂壁之周緣係與該翻摺部之周緣,同時與該第一側壁未與該第二側壁重疊部分之周緣緊密壓合連接,並形成一供容置物質之袋狀結構體;兩分別形成於該頂壁對應於該第一側壁與該第二側壁之外側邊之強化壓痕;以及一管嘴,該管嘴係為一硬質凸起之管狀結構,藉由該嘴管使得該袋狀結構體之內部空間與外部連通。

Description

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涉及一種包裝袋;特別是指一種撐開時可站立且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及其製造方法之創新結構設計與製造方法者。
具站立功能之軟性包裝袋的一般習知型態如第9圖所揭,該站立袋02底部03係可被內容物撐開擴張呈具有較大底面積之狀態,站立袋02之頂端04則壓合呈扁狀態樣,惟,此種習知站立袋結構型態於長期使用經驗中發現仍存在下述之問題點:
首先,就置放穩固性而言,由於該習知站立袋02被內容物撐張時,其側壁05呈斜傾狀,因此會拉引站立袋02底端壁呈弧拱狀,導致站立袋02底部03看似環周狀之著置支撐狀態,實際上僅相對兩端角具有穩固支撐作用而已,進而造成習知站立袋之站立狀態穩固性不佳而容易傾倒的現象,如此無對於賣場中之展售以及使用者購回後的擺放而言,均非一理想實用的設計。
再者,就廣告效果而言,習知站立袋02之廣告顯示部位僅侷限於其側壁05面積範圍內,而其側壁05若再扣除周邊壓合部位,可提供廣告之顯示面積更為縮減,因此造成該站立袋於展售空 間中廣告展現效果欠佳而不利於商品市場推展之缺憾。
有鑑於前述習用使用上之缺失,便又有業者該開發出不同類型之軟性包裝袋,其最大特徵便是在使用前呈現如T型的形狀,其在實際使用上雖可克服前述傳統軟性包裝袋的缺點,惟因製程上的熱壓合問題,使得其橫向結構與縱向結構交接處,稍一不慎便容易產生類似三角形的缺口06,如第10圖所示,如此一來會降低軟性包裝生產線上的良率,提高生產與品管成本。
是以,針對上述習知技術所存在之問題點,如何研發出一種能夠更具理想實用性之創新構造,實有待相關業界再加以思索突破之目標及方向者。
有鑑於此,發明人本於多年從事相關產品之製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之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後,終得一確具實用性之本發明。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軟性包裝袋及其製造方法,其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係針對如何研發出一種更具理想實用性之新式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之結構型態與其特殊創新之製造方法為目標加以創新突破。
基於以上目的,本發明所揭之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至少包括互相熱壓結合之一第一側壁、一第二側壁、一頂壁以及一管嘴;而本發明所述之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之製造方法包括下列程序:製備一供成型該第一側壁之第一側壁成型帶;製備一供成型該第二側壁之第二側壁成型帶;透過一第一導料手段將該第一側壁成型帶與第二側壁成型帶導引成上、下平行對位的輸送狀態;透過一曲摺手段將位於上方的第二側壁成型帶之頂緣沿一翻摺線曲摺導引成一外翻之翻摺部;透過一第二導料手段將該頂壁成型帶導引輸送至該第二側壁成型帶形成有翻摺部的一側上,並分別與該翻摺部與該第一側壁呈互相對位狀態;於該頂壁成型帶之導引輸送路徑上,設置一管嘴供應裝置,並透過一打孔手段於該頂壁成型帶上形成系列間隔設置的穿孔,再藉由該管嘴供應裝置依序將一管嘴穿組於該頂壁成型帶上所形成之穿孔,再透過一第一熱壓合手段將該每一管嘴定位於其所相對應之穿孔;透過一隔離手段將一隔板插置於該翻摺部以及與其連設之第二側壁成型帶之間;透過一第二熱壓合手段將互相接觸貼靠的第一側壁成型帶、第二側壁成型帶以及頂壁成型帶熱壓結合,並形成一多邊型的封閉壓合線,令該頂壁成型帶緊密貼合該翻摺部與該第一側壁成型帶上相對應之位置處;由於該隔離手段,使得該第一側壁成型帶與該第二側壁成型帶互相重疊的部分於此程序中仍處於分離的狀態;透過一第三熱壓合手段將互相重疊的第一側壁成型帶與第二側壁成型帶互相對應的周緣熱壓結合,該第一側壁成型帶與該第二側壁成型帶兩側邊之壓合線分別透過該頂壁之兩側延伸至該第一側壁成型帶之頂端緣;透過一裁切手段對該第一側壁成型帶與第二側壁成型帶兩側邊之壓合線進行裁切分袋作業,製成一完整的軟性包裝袋,而每一軟性包裝袋頂壁之兩側,因重複進行前述第二熱壓合手段H與第三熱壓合手段,因此每一軟性包裝袋頂壁之兩側係分別形成有一強化壓痕,藉以強化該第一側壁、該第二側壁與該頂壁三者間接合處的密著度。
藉此創新獨特設計,使本創作對照先前技術而言,俾 可利用前後兩道不同的熱壓合程序,而於該頂壁相對於該第一側壁兩側以及該第二側壁翻摺部之兩側,分別形成一道強化壓痕,達到強化該第一側壁、第二側壁與頂壁間的結合強度,並達解決傳統軟性包裝袋,因製程的關係而於該第一側壁、第二側壁與頂壁產生縫隙的問題之實用進步性與較佳產業經濟(利用)效益。
請參閱第1、2、3、4圖所示,係本發明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之較佳實施例,惟此等實施例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並不受此結構之限制;所述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包括一第一側壁10;一第二側壁20,該第二側壁20之形狀與面積係與該第一側壁10互相對應,該第二側壁20之頂端係沿一翻摺線21設置成一外翻之翻摺部22;該第二側壁20除該翻摺部22與該翻摺線21外,其周緣係與該第一側壁10相對應之周緣互相緊密壓合連接;該第一側壁10與第二側壁20互相緊密壓合連接之底端間,係進一步連結有一底壁30,該底壁30係呈對折型態而夾置結合於該第一側壁10與第二側壁20之間;一頂壁40,該頂壁40係由該翻摺線21區隔為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其中,該頂壁40第一部分之周緣係與該翻摺部22之周緣互相緊密壓合連接,而該頂壁40第二部分之周緣係與該第一側壁10未與該第二側壁20重疊部分之周緣緊密壓合連接,並形成一供容置物質之袋狀結構體;兩強化壓痕50,該兩強化壓痕50係分別形成於該頂壁40對應於該第一側壁10與該第二側壁20之外側邊;一管嘴60,該管嘴60係為一硬質凸起之管狀結構,該嘴管60係定位於該頂壁40上,並向外貫穿該頂壁40,藉由該嘴管60使得該袋狀結構體之內部空間與外部連通。一帽蓋70,該帽蓋70係選擇性地裝設於該管嘴60上並封閉該嘴管60,避免於該袋狀結構體中之物質意外外漏。
該底壁30對折之兩側分別形成有一定位孔31,該等定位孔31係結合該底壁30、該第一側壁10與第二側壁20時對位之用。
請參閱如第5~8圖所示,係本發明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之製造方法,惟此實施例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並不受此結構之限制;承前所述,本發明所揭之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至少包括互相熱壓結合之一第一側壁10、一第二側壁20、一頂壁40、一底壁30以及一管嘴60;所述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之製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驟:製備一供成型該第一側壁10之第一側壁成型帶100;製備一供成型該第二側壁20之第二側壁成型帶200;製備一供成型該頂壁40所需之頂壁成型帶400;製備一供成型該底壁30所需之底壁成型帶300;透過一第一導料手段A將該第一側壁成型帶100與第二側壁成型帶200導引成上、下平行對位的輸送狀態;透過一曲摺手段B將位於上方的第二側壁成型帶200之頂緣沿一翻摺線21曲摺導引成一外翻之翻摺部22;透過一第二導料手段C將該頂壁成型帶400導引輸送至該第二側壁成型帶200形成有翻摺部22的一側上,並分別與該翻摺部22與該第一側壁10呈互相對位狀態;於該頂壁成型帶400之導引輸送路徑上,設置一管嘴供應裝置80,並透過一打孔手段D於該頂壁成型帶400上形成系列間隔設置的穿孔401,再藉由該管嘴供應裝置80依序將一管嘴60穿組於該頂壁成型帶400上所形成之穿孔401,再透過一第一熱壓合手段E將該每一管嘴60定位於其所相對應之穿孔401;透過一第三導料手段F將該底壁成型帶300導引輸送至該第一側壁成型帶100與該第二側壁成型帶200之間,並位於遠離該翻摺部22一端之位置處;透過一隔離手段G將一隔板23插置於該翻摺部22以及與其連設之第二側壁成型帶200之間;透過一第二熱壓合手段H將互相接觸貼靠的第一側壁成型帶100、第二側壁成型帶200以及頂壁成型帶400熱壓結合,並形成一多邊型的封閉壓合線402,令該頂壁成型帶400緊密貼合該翻摺部22與該第一側壁成型帶100上相對應之位置處;如第7A圖所示,由於該隔離手段G,使得該第一側壁成型帶100與該第二側壁成型帶200互相重疊的部分於此程序中仍處於分離的狀態;透過一第三熱壓合手段I將互相重疊的第一側壁成型帶100與第二側壁成型帶200互相對應的周緣熱壓結合,該第一側壁成型帶100與該第二側壁成型200帶兩側邊之壓合線分別透過該頂壁40之兩側延伸至該第一側壁成型帶100之頂端緣;透過一裁切手段J對該第一側壁成型帶100與第二側壁成型帶200兩側邊之壓合線進行裁切分袋作業,製成一完整的軟性包裝袋,而每一軟性包裝袋頂壁40之兩側,因重複進行前述第二熱壓合手段H與第三熱壓合手段I,因此每一軟性包裝袋頂壁40之兩側係分別形成有一強化壓痕50,藉以強化該第一側壁10、該第二側壁20與該頂壁40三者間接合處的密著度。
該第三導料手段F的流程後置處並利用一對摺手段K,以將該底壁成型帶300導引摺成一對摺狀型態接觸貼靠於該第一側壁成型帶100與該第二側壁成型帶200互相對應之內面。該對摺手段K的流程後置處進一步包括一沖孔手段L,以於該對摺狀型態的底壁成型帶300上形成預定間距的定位孔31,且令所述定位孔31的位置與壓合線相對位,以使相對應的第一/二側壁成型帶100/200部位能夠透過所述定位孔31達成熱壓融合狀態。
本發明之優點: 本發明所揭「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及其製造方法」主要藉由所述等創新獨特結構型態與技術特徵,使本發明對照[先前技術]所提習知結構而言,能夠提供利用前後兩道不同的熱壓合程序,而於該頂壁相對於該第一側壁兩側以及該第二側壁翻摺部之兩側,分別形成一道強化壓痕,進而達到強化該第一側壁、第二側壁與頂壁間的結合強度,並達解決傳統軟性包裝袋,因製程的關係而於該第一 側壁、第二側壁與頂壁產生縫隙的問題。
10‧‧‧第一側壁
100‧‧‧第一側壁成型帶
20‧‧‧第二側壁
200‧‧‧第二側壁成型帶
21‧‧‧翻摺線
22‧‧‧翻摺部
23‧‧‧隔板
30‧‧‧底壁
300‧‧‧底壁成型帶
31‧‧‧定位孔
40‧‧‧頂壁
400‧‧‧頂壁成型帶
401‧‧‧穿孔
402‧‧‧封閉壓合線
50‧‧‧強化壓痕
60‧‧‧管嘴
70‧‧‧帽蓋
80‧‧‧管嘴供應裝置
A‧‧‧第一導料手段
B‧‧‧曲折手段
C‧‧‧第二導料手段
D‧‧‧打孔手段
E‧‧‧第一熱壓合手段
F‧‧‧第三導料手段
G‧‧‧隔離手段
H‧‧‧第二熱壓合手段
I‧‧‧第三熱壓合手段
J‧‧‧裁切手段
K‧‧‧對折手段
L‧‧‧沖孔手段
02‧‧‧站立袋
03‧‧‧底部
04‧‧‧頂端
05‧‧‧側壁
06‧‧‧缺口
第1圖係本發明之立體分解圖。 第2圖係本發明使用前之立體外觀圖。 第3圖係本發明使用前卸除帽蓋之立體外觀圖。 第4圖係本發明沿第3圖中4-4割面線之剖視圖。 第5圖係本發明製造方法之實施示意圖。 第6圖係本發明裝設隔熱板後之剖視圖。 第7圖係本發明第二熱壓合手段執行之動作示意圖。 第7A圖係本發明執行第二熱壓合手段後半成品之剖視圖。 第8圖係本發明第三熱壓合手段與裁切手段執行之動作示意圖。 第9圖係習用軟性包裝袋站立時之立體外觀圖。 第10圖係傳統軟性包裝袋因製程關係,產生類似三角形的缺口之示    意圖。

Claims (8)

  1. 一種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包括:   一第一側壁;   一第二側壁,該第二側壁之形狀與面積係與該第一側壁互相對應,該第二側壁之頂端係沿一翻摺線設置成一外翻之翻摺部;該第二側壁除該翻摺部與該翻摺線外,其周緣係與該第一側壁相對應之周緣互相緊密壓合連接;   一頂壁,該頂壁係由該翻摺線區隔為第一部分與第二部分,其中,該頂壁第一部分之周緣係與該翻摺部之周緣互相緊密壓合連接,而該頂壁第二部分之周緣係與該第一側壁未與該第二側壁重疊部分之周緣緊密壓合連接,並形成一供容置物質之袋狀結構體;   兩強化壓痕,該兩強化壓痕係分別形成於該頂壁對應於該第一側壁與該第二側壁之外側邊;以及   一管嘴,該管嘴係為一硬質凸起之管狀結構,該嘴管係定位於該頂壁上,並向外貫穿該頂壁,藉由該嘴管使得該袋狀結構體之內部空間與外部連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其中該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互相緊密壓合連接之底端間,係進一步連結有一底壁,該底壁係呈對折型態而夾置結合於該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進一步包含有一帽蓋,該帽蓋係選擇性地裝設於該管嘴上並封閉該嘴管,避免於該袋狀結構體中之物質意外外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之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其中該底壁對折之兩側分別形成有一定位孔,該等定位孔係結合該底壁、該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時對位之用。
  5. 一種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係包含有互相熱壓結合之一第一側壁、一第二側壁、一頂壁以及一管嘴,該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之製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製備一供成型該第一側壁之第一側壁成型帶;   製備一供成型該第二側壁之第二側壁成型帶;   製備一供成型該頂壁所需之頂壁成型帶;   透過一導料手段將該第一側壁成型帶與第二側壁成型帶導引成上、下平行對位的輸送狀態;   透過一曲摺手段將位於上方的第二側壁成型帶之頂緣沿一翻摺線曲摺導引成一外翻之翻摺部;   透過一第二導料手段將該頂壁成型帶導引輸送至該第二側壁成型帶形成有翻摺部的一側上,並分別與該翻摺部與該第一側壁呈互相對位狀態;   於該頂壁成型帶之導引輸送路徑上,設置一管嘴供應裝置,並透過一打孔手段於該頂壁成型帶上形成系列間隔設置的穿孔,再藉由該管嘴供應裝置依序將一管嘴穿組於該頂壁成型帶上所形成之穿孔,再透過一第一熱壓合手段將該每一管嘴定位於其所相對應之穿孔;   透過一隔離手段將一隔板插置於該翻摺部以及與其連設之第二側壁成型帶之間;   透過一第二熱壓合手段將互相接觸貼靠的第一側壁成型帶、第二側壁成型帶以及頂壁成型帶熱壓結合,並形成一多邊型的封閉壓合線,令該頂壁成型帶緊密貼合該翻摺部與該第一側壁成型帶上相對應之位置處;由於該隔離手段,使得該第一側壁成型帶與該第二側壁成型帶互相重疊的部分於此程序中仍處於分離的狀態;   透過一第三熱壓合手段將互相重疊的第一側壁成型帶與第二側壁成型帶互相對應的周緣熱壓結合,該第一側壁成型帶與該第二側壁成型帶兩側邊之壓合線分別透過該頂壁之兩側延伸至該第一側壁成型帶之頂端緣;以及   透過一裁切手段對該第一側壁成型帶與第二側壁成型帶兩側邊之壓合線進行裁切分袋作業,製成一完整的軟性包裝袋,而每一軟性包裝袋頂壁之兩側,因重複進行前述第二熱壓合手段與第三熱壓合手段,因此每一軟性包裝袋頂壁之兩側係分別形成有一強化壓痕,藉以強化該第一側壁、該第二側壁與該頂壁三者間接合處的密著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之製造方法,其中該製備一供成型該頂壁所需之頂壁成型帶與透過一導料手段將該第一側壁成型帶與第二側壁成型帶導引成上、下平行對位的輸送狀態之步驟間,係進一步包含一製備一供成型該底壁所需之底壁成型帶的步驟;該底壁係藉由該第三熱壓合手段而呈對折型態而夾 置結合於該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之製造方法,其中該第三導料手段的流程後置處並利用一對摺手段,以將該底壁成型帶導引摺成一對摺狀型態接觸貼靠於該第一側壁成型帶與該第二側壁成型帶互相對應之內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之製造方法,其中該對摺手段的流程後置處進一步包括一沖孔手段,以於該對摺狀型態的底壁成型帶上形成預定間距的穿透孔,且令所述穿透孔的位置與壓合線相對位,以使相對應的二側壁成型帶部位能夠透過所述穿透孔達成熱壓融合狀態。
TW107116569A 2018-05-16 2018-05-16 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及其製造方法 TWI6437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6569A TWI643792B (zh) 2018-05-16 2018-05-16 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及其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6569A TWI643792B (zh) 2018-05-16 2018-05-16 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及其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43792B true TWI643792B (zh) 2018-12-11
TW201946849A TW201946849A (zh) 2019-12-16

Family

ID=65431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6569A TWI643792B (zh) 2018-05-16 2018-05-16 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4379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0134B (zh) * 2009-09-25 2015-04-22 蒙迪哈雷有限公司 直立薄膜袋及其制造方法
TWM527424U (zh) * 2016-05-16 2016-08-21 ji-hong Yang 飲料包裝袋
TWM559644U (zh) * 2017-08-28 2018-05-11 林莉婷 包裝袋結構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0134B (zh) * 2009-09-25 2015-04-22 蒙迪哈雷有限公司 直立薄膜袋及其制造方法
TWM527424U (zh) * 2016-05-16 2016-08-21 ji-hong Yang 飲料包裝袋
TWM559644U (zh) * 2017-08-28 2018-05-11 林莉婷 包裝袋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6849A (zh) 2019-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46406B2 (ja) 可撓材製パッケージ並びにその連続製造方法及びマシン
WO2017008599A1 (zh) 一种无纺布立体袋及加工方法
TWI643792B (zh) 具強化壓痕之軟性包裝袋及其製造方法
JP6714957B1 (ja) 包装用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包装用シート原反の製造方法
TWM570295U (zh) Soft bag with enhanced indentation
JP3218600U (ja) 強圧着が施されたフレキシブル包装袋
JP7312602B2 (ja) 食品用包装材、食品包装体及び包装材原反の製造方法
CN113165278B (zh) 粘接方法以及粘接装置
CN208453506U (zh) 具强化压痕之软性包装袋
JP2015077984A (ja) 四面体状包装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7369186U (zh) 电视机外壳
TWM553298U (zh) 夾鏈型氣泡袋封切機
CN110576641A (zh) 具强化压痕之软性包装袋及其制造方法
JP3202184B2 (ja) 内底入り角底袋の製造方法
JP6372909B2 (ja) 包装容器
TWI808291B (zh) 包裝用片材的製造方法、包裝用片材坯料的製造方法以及食品用包裝袋
KR20180023684A (ko) 원단 및 원단을 적용한 가방소재의 제조방법 그리고 가방소재로 제조된 가방
JP6518974B2 (ja) 包装体
JP7343297B2 (ja) 食品用包装材及び包装材原反の製造方法
KR20190007342A (ko) 단열성이 향상된 종이컵을 제조하는 방법
JP2964331B1 (ja) ネット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2153234A (ja) 包装材、及び飲料製品の製造方法
KR200305192Y1 (ko) 부직포 가방
JP2001192043A (ja) 袋状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M620538U (zh) 食品包裝袋及其原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