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1773B - 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 - Google Patents

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1773B
TWI641773B TW106121412A TW106121412A TWI641773B TW I641773 B TWI641773 B TW I641773B TW 106121412 A TW106121412 A TW 106121412A TW 106121412 A TW106121412 A TW 106121412A TW I641773 B TWI641773 B TW I64177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rm
friction member
belt
cylindrical portion
inner peripher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1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2372A (zh
Inventor
大石哲史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星皮帶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星皮帶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星皮帶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2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2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17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177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7/10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 F16H7/12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of an idle pulle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7/00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 F16F7/02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with relatively-rotatable friction surfaces that are pressed toge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7/0829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with vibration damping means
    • F16H7/0831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with vibration damping means of the dry frict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7/10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 F16H7/12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of an idle pulley
    • F16H7/1209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of an idle pulley with vibration damping means
    • F16H7/121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of an idle pulley with vibration damping means of the dry frict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7/10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 F16H7/12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of an idle pulley
    • F16H7/1254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of an idle pulley without vibration damping means
    • F16H7/1281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of an idle pulley without vibration damping means where the axis of the pulley moves along a substantially circular pa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2007/0802Actuators for final output members
    • F16H2007/081Torsion sp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2007/0863Finally actuated members,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16H2007/0865Pulle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2007/0889Path of movement of the finally actuated member
    • F16H2007/0893Circular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1),其特徵在於:其具有摩擦構件(6),該摩擦構件(6)在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與臂(3)之間夾在外筒部(21)之徑向上,且卡止於臂(2),並具有相對於外筒部(21)之內周面可滑動之圓弧面(60)。摩擦構件(6)以在伴隨著臂(3)之擺動而相對於外筒部(21)之內周面滑動時,圓弧面(61)停留在通過中心軸(R)之水平面(HP)以上之高度之方式而設置。

Description

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驅動汽車引擎之輔機的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
在驅動汽車引擎之輔機皮帶中,因引擎燃燒引起之旋轉變動導致皮帶張力變動。起因於皮帶張力之變動而產生皮帶打滑,從而產生其打滑音或磨耗等之問題。為瞭解決此問題,先前採用自動張力器作為即便皮帶張力變動仍自動地適度保持皮帶張力,而抑制產生皮帶打滑之機構。
在汽車引擎之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中,尤其是在皮帶張力增加之情形下,為了使相對於固定構件(以下稱為基座)轉動自如地被支持之可動構件(以下稱為臂)之擺動充分地衰減,而具備衰減機構(減震機構)。作為衰減機構,大多採用例如在專利文獻1、2中所揭示之所謂之乾式衰減機構。乾式衰減機構係構成為將作為減震產生構件之摩擦構件設置於基座與臂之間,且卡止於臂,藉由使摩擦構件與基座之滑動面發生摩擦作用而衰減臂之擺動。
專利文獻1之摩擦構件卡止於臂,且在基座與臂之間夾在徑向上。該摩擦構件於在臂之擺動軸方向上觀察下,形成為大致扇形狀。專利文獻1之摩擦構件之滑動面係相對於基座之外筒部之內周面可滑接之圓弧面。
專利文獻2之摩擦構件卡止於臂,由在臂之擺動軸方向上被壓縮之螺旋彈簧按壓在基座(詳細而言係固定於基座之摩擦構件安裝板)。該摩擦構 件在軸向上觀察形成為環狀。專利文獻2之摩擦構件之滑動面係相對於基座(摩擦構件安裝板)可滑接之環狀面。
在汽車引擎之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上述自動張力器中,伴隨著皮帶之張力變化而臂劇烈擺動。伴隨著該臂之擺動,摩擦構件相對於基座劇烈滑動。作為減震產生構件之摩擦構件,因在該滑動面重複發生之摩擦作用,逐漸磨耗而不斷磨薄。若摩擦構件之滑動面之至少一部分早期磨耗,則難以確保使臂之擺動衰減之效果,而有自動張力器早期到達壽命之虞。又,起因於摩擦構件之滑動面之磨耗,針對擺動軸之軸承亦然,於在軸向上觀察下在摩擦構件之滑動面(磨耗面)側受到偏荷重而產生偏磨耗,而臂朝此方向傾斜。若臂之傾斜變得顯著(例如超過1°),則在輔機驅動皮帶系統中發生之錯位變得顯著。因此,皮帶自張力器皮帶輪接受大的側壓,在最壞之情形下,有自張力器皮帶輪脫開,而自動張力器早期到達壽命之虞。
又,在汽車引擎之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中,有落上泥水等水介質之情形,例如如專利文獻1、2所揭示之實施形態般,有泥水等水介質從在基座之圓筒部(開口側之前端部)與臂之間形成之環狀間隙浸入之情形。因此,根據情況,在摩擦構件之滑動面與基座之間會夾介泥水等水介質所含有之異物。由於夾介該異物,即便採用在耐磨耗性上優異之摩擦構件作為減震產生構件,但與未夾介異物之情形相比,摩擦構件之滑動面早期磨耗,引起前述之問題之結果在於,有自動張力器早期到達壽命之虞。
作為用於處理該課題之手段,已知悉可藉由在泥水等水介質浸入而來之路徑(前述之環狀間隙)配置密封構件,來防止異物自外部浸入至自動 張力器本體內部(例如,專利文獻3、4)。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5-12569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3-083405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6-162006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6-057743號公報
然而,專利文獻3、4之自動張力器雖然可解決在摩擦構件之滑動面與基座之間夾介異物之問題,但另一方面,針對密封構件,由於為了確保耐久性且對臂之擺動運動盡力不帶來阻力而需要充分地考量有關材料及形狀的專門設計,故相應地,自動張力器之製造成本增加。
因此,本發明係鑒於前述之問題點而完成者,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便不具備密封構件,仍可防止在摩擦構件與對方面之滑動面上夾介異物,抑制摩擦構件之滑動面早期磨耗,確保自動張力器之耐久性的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
本發明之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具有以下之特徵。
亦即,本發明之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具備:基座,其具有圓筒部;臂,其相對於前述基座以前述圓筒部之內周面之中心軸為中心被轉動自如地支持;張力器皮帶輪,其旋轉自如地設置在前述臂上,且捲掛有皮帶;摩擦構件,其在前述圓筒部之內周面與前述臂之間夾 在前述圓筒部之徑向上,且卡止於前述臂上,並具有相對於前述圓筒部之內周面可滑動之圓弧面;及螺旋彈簧,其將前述臂相對於前述基座在一方向上轉動彈推;且在前述臂伴隨著捲掛於前述張力器皮帶輪之前述皮帶之張力的變化而擺動時,藉由在前述圓弧面與前述圓筒部之內周面之間產生摩擦力而使前述臂之擺動衰減。
在該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中,前述摩擦構件以在伴隨著前述臂之擺動而相對於前述圓筒部之內周面滑動時,前述圓弧面停留在通過前述中心軸之水平面以上之高度之方式而設置。
根據該構成,卡止於臂之減震產生構件即摩擦構件,以在伴隨著臂之擺動而相對於對方面(基座之圓筒部之內周面)滑動時,摩擦構件之圓弧面(滑動面)停留在通過基座之圓筒部之內周面之中心軸之水平面以上之高度之方式而設置。
通常,在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中,臂劇烈地擺動,但臂之擺動幅度本身比較小(最大為大致10°)。因此,在臂擺動時,可實現以摩擦構件之圓弧面(滑動面)停留在通過基座之圓筒部之內周面之中心軸之水平面以上之高度之方式而設置。
一般而言,自動張力器之基座固定於沿引擎本體等之大致鉛垂方向之面。因此,在自動張力器落上泥水等之水介質之環境下,自基座之圓筒部與臂之間之間隙浸入之泥水等之水介質所含有之異物,在基座之圓筒部之內周面上,不是堆積在較通過中心軸之水平面更上方之部分,而是堆積在較通過中心軸之水平面更下方之部分。
因此,可防止在摩擦構件之圓弧面(滑動面)與基座之圓筒部之內周面之間夾介異物。其結果為,即便不具備密封構件,仍可抑制摩擦構件之圓 弧面(滑動面)早期磨耗,而確保自動張力器之耐久性。
在本發明之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中,前述摩擦構件於在前述中心軸方向上觀察下前述圓弧面之中心角未達150°,且在對前述皮帶賦予特定之初始張力之時點,於在前述中心軸方向上觀察下,較佳者係以前述圓筒部之內周面之最上部之位置與前述圓弧面之中央部即中心角為10°之區域相接之方式而設置。
在皮帶為V型肋式帶或齒形帶等之具有卡合於皮帶輪之槽之突起之類型時,自初始張力被賦予之瞬間起皮帶張力降低,其後穩定。又,初始張力在皮帶為基準尺寸此一前提下設定。然而,在皮帶之製造時皮帶長度在容許值內不一致。皮帶長度較基準尺寸愈短,則初始張力愈高,而其後之穩定之張力亦愈高。
即便有如此之初始張力賦予後之皮帶張力之降低與皮帶長度之不一致,但在皮帶張力為穩定之狀態下之摩擦構件之位置,停留在從對基準尺寸之皮帶賦予特定之初始張力之時點之摩擦構件之位置起繞中心軸大致±5°之範圍內。再者,臂之擺動幅度為大致10°以下。
本發明之摩擦構件以下述方式設置,即:於在中心軸方向上觀察下圓弧面之中心角未達150°,且在對皮帶賦予特定之初始張力之時點,於在中心軸方向上觀察下,基座之圓筒部之內周面的最上部之位置與圓弧面之中央部即中心角為10°之區域相接。因此,可確實地實現在臂之擺動時,摩擦構件之圓弧面停留在通過中心軸之水平面以上之高度的構成。又,即便有初始張力賦予後之皮帶張力之降低與皮帶長度之不一致,但在臂之擺動時,可將於在中心軸方向上觀察下摩擦構件之圓弧面之中間之位置設為靠近基座之圓筒部之內周面之最上部之位置。若與圓弧面之圓弧之長度為 相同之情形相比,圓弧面之中間之位置愈靠近圓筒部之內周面之最上部之位置,則圓弧面之最下端愈位於更高之位置。圓弧面之最下端愈高,則異物愈難以進入圓弧面與基座之圓筒部之內周面之間,即便進入亦易於在下方掃出。因此,可更確實地防止在摩擦構件之圓弧面(滑動面)與基座之圓筒部之內周面之間夾介異物。
根據上述構成,可提供一種即便不具備密封構件,仍可防止在摩擦構件與對方面之滑動面夾介異物,抑制摩擦構件之滑動面早期磨耗,確保自動張力器之耐久性的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
1‧‧‧自動張力器
2‧‧‧基座
3‧‧‧臂
4‧‧‧張力器皮帶輪
5‧‧‧螺旋彈簧
6‧‧‧摩擦構件
7‧‧‧軸承
8‧‧‧擺動軸
9‧‧‧彈簧收容室
20‧‧‧台座部
21‧‧‧外筒部(圓筒部)
21t‧‧‧位置
22‧‧‧內筒部
30‧‧‧圓盤部
30a‧‧‧環狀間隙
31‧‧‧突出部
31a‧‧‧卡止面
31b‧‧‧接觸面
32‧‧‧皮帶輪支持部
60‧‧‧圓弧面(滑動面)
60c‧‧‧中央區域/區域
61‧‧‧卡止面
62‧‧‧側面
63‧‧‧側面
64‧‧‧保持槽
100‧‧‧輔機驅動皮帶系統
101‧‧‧曲柄輪
102‧‧‧皮帶輪
103‧‧‧皮帶輪
104‧‧‧皮帶輪
105‧‧‧皮帶
106‧‧‧引擎本體
200‧‧‧試驗用皮帶系統
201‧‧‧第1皮帶系統/皮帶系統
202‧‧‧第2皮帶系統/皮帶系統
203‧‧‧驅動皮帶輪
204‧‧‧驅動軸
205‧‧‧自動張力器
206‧‧‧從動皮帶輪
207‧‧‧皮帶
208‧‧‧自動張力器
209‧‧‧從動皮帶輪
210‧‧‧皮帶
211‧‧‧泥水滴下噴嘴
212‧‧‧泥水滴下噴嘴
220‧‧‧框架
221‧‧‧架台
A‧‧‧尺寸
A‧‧‧箭頭
A-A‧‧‧線
B‧‧‧尺寸
B-B‧‧‧線
d‧‧‧偏心量
Fa‧‧‧力
Fr‧‧‧合力
Fs‧‧‧彈性復原力(扭轉復原力)
Fs1‧‧‧分力
Fs2‧‧‧分力
HP‧‧‧水平面
M‧‧‧異物
R‧‧‧軸(中心軸)
R0‧‧‧軸
R1‧‧‧軸
X‧‧‧方向
θ‧‧‧中心角
圖1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輔機驅動皮帶系統之構成圖。
圖2係圖1之A-A線剖視圖。
圖3係在圖1中組合圖2之B-B線剖視圖的圖,係顯示皮帶張力為穩定之狀態的圖。
圖4係在圖1中組合圖2之B-B線剖視圖的圖,係顯示賦予初始張力之狀態的圖。
圖5(a)係顯示在皮帶張力增加時作用於摩擦構件之力的圖,圖5(b)係顯示在皮帶張力減少時作用於摩擦構件之力的圖。
圖6係試驗用皮帶系統之構成圖。
圖7(a)係顯示在第1皮帶系統中皮帶張力增加而摩擦構件為滑動之狀態的圖,圖7(b)係顯示在第1皮帶系統中皮帶張力減少而摩擦構件為滑動之狀態的圖,圖7(c)係顯示在第2皮帶系統中皮帶張力增加而摩擦構件為滑動之狀態的圖,圖7(d)係顯示在第2皮帶系統中皮帶張力減少而摩擦構 件為滑動之狀態的圖。
圖8係用於說明臂傾斜量之算出方法之圖。
圖9係顯示實施例2及比較例1之臂之傾斜量與試驗時間之關係的圖。
其次,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圖1係本發明所適用之汽車引擎之輔機驅動皮帶系統之一例。輔機驅動皮帶系統100具備:固定於曲柄軸之曲柄輪101、連接於交流發電機(ALT)之ALT皮帶輪102、連接於水泵(WP)之WP皮帶輪103、連接於空調壓縮機(AC)之AC皮帶輪104、及自動張力器1。引擎之輸出經由1條皮帶105,自曲柄輪101順時針對ALT皮帶輪102、WP皮帶輪103、AC皮帶輪104分別傳遞,而驅動各輔機(交流發電機、水泵、空調壓縮機)。自動張力器1以自動張力器1之張力器皮帶輪4接觸在曲柄輪101與ALT皮帶輪102之皮帶跨度間之方式設置。皮帶105為例如V型肋式帶、V皮帶、齒形帶、平形皮帶等之傳動皮帶。
如圖2所示般,自動張力器1具備:基座2、相對於該基座2以軸R(中心軸)為中心轉動自如地被支持之臂3、旋轉自如地設置在該臂3之張力器皮帶輪4、螺旋彈簧5、及摩擦構件6。自動張力器1具有使臂3之擺動衰減之乾式衰減機構,衰減機構具有摩擦構件6作為使臂3之擺動衰減之減震產生構件。此外,將圖2之右方向定義為前方向,將圖2之左方向定義為後方向。另外,將以軸R為中心之徑向單純地定義為徑向、將以軸R為中心之周向單純地定義為周向。
基座2具備:固定於引擎本體106之環狀之台座部20、自台座部20之外緣部朝前方延伸之外筒部(圓筒部)21、及自台座部20之中央部朝前方延伸之內筒部22。基座2由例如鋁合金鑄件等之金屬形成。台座部20經由螺 栓或銷固定於引擎本體106。引擎本體106之固定有台座部20之面為大致鉛垂面。在內筒部22之內側經由軸承7,轉動自如地插通有在前後方向上延伸之擺動軸8。軸R係擺動軸8之中心軸。軸R通過外筒部21之內周面之中心。
在內筒部22及臂3之後述之突出部31、與外筒部21之間,形成有彈簧收容室9。在該彈簧收容室9配置有螺旋彈簧5。螺旋彈簧5自後端部朝向前端部在X方向上螺旋狀地捲繞。螺旋彈簧5之後端部被基座2保持。
臂3具備:配置於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前方之圓盤部30、自圓盤部30之中央部朝後方延伸之突出部31、及自圓盤部30之外緣之一部分伸出而形成之皮帶輪支持部32。該臂3亦與前述之基座2相同地,由例如鋁合金鑄件等之金屬形成。
在圓盤部30與突出部31之中央部,形成有在前後方向上延伸之孔,擺動軸8不能相對旋轉地插入於該孔。因此,臂3經由擺動軸8被基座2轉動自如地支持。
在皮帶輪支持部32,旋轉自如地安裝有張力器皮帶輪4。在張力器皮帶輪4上,捲掛有皮帶105。伴隨著皮帶105之張力之增減,張力器皮帶輪4(及臂3)以軸R為中心而擺動。又,在圖2中,係將張力器皮帶輪4之內部構造省略而表示。
在圓盤部30之後表面之外緣附近與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前端部之間,形成有環狀間隙30a。環狀間隙30a藉由在形成於圓盤部30之後面之外緣附近之環狀之槽內,收容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前端部而形成。環狀間隙30a之一部分沿著與軸R正交之方向。又,在圓盤部30之後表面,較突出部31為徑向外側且較環狀間隙30a為徑向內側之部分形成為垂直於軸R之 平坦狀。
突出部31形成為大致圓筒狀。如圖3所示般,在突出部31之前側部分,形成有扇形狀之缺口。該缺口之周向兩側,由卡止面31a與接觸面31b構成。又,圖3係在圖1中組合圖2所示之B-B線剖視圖的圖。於在軸R方向上觀察下,卡止面31a相對於通過卡止面31a之任意之點與軸R之直線而交叉。亦即,卡止面31a相對於徑向而傾斜。更詳細而言,卡止面31a以愈朝向徑向外側而愈朝向X方向之方式相對於徑向而傾斜。又,接觸面31b以愈朝向徑向外側而愈朝向與X方向為反方向之方向相對於徑向而傾斜。
摩擦構件6在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與臂3之突出部31之間夾在徑向上。摩擦構件6之前後方向長度與卡止面31a及接觸面31b之前後方向長度大致相同。摩擦構件6之前後方向長度較佳者為螺旋彈簧5之線徑之1.2倍~3倍程度。摩擦構件6之前表面為平坦狀,其整個面或一部分與臂3之圓盤部30之後表面接觸。
摩擦構件6由例如在合成樹脂中混配纖維、填充劑、固體潤滑材等之潤滑性高之材料而形成。作為構成摩擦構件6之合成樹脂,使用例如聚醯胺樹脂、聚縮醛樹脂、聚四氟乙烯樹脂、聚苯硫醚樹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樹脂等之熱塑性樹脂、或者酚樹脂等之熱硬化性樹脂。另外,摩擦構件6若前表面與後述之圓弧面60由上述之材料構成,則可包含上述以外之材料。
摩擦構件6之與軸R正交之剖面形狀為大致扇形狀,並具有:圓弧面60、與該圓弧面60對向之卡止面61、及在周向上對向之2個側面62、63。卡止面61與臂3之突出部31之卡止面31a接觸。2個側面62、63中與X方向 為反方向側之側面63之徑向內側端部,與臂3之突出部31之接觸面31b接觸。摩擦構件6被卡止面61與側面63卡止在臂3。於在軸R方向上觀察下,圓弧面60之圓弧之中心與軸R為一致,圓弧面60形成為與外筒部21之內周面大致相同之曲率。圓弧面60可沿外筒部21之內周面滑動。在皮帶105之張力變化而臂3以軸R為中心擺動時,摩擦構件6以軸R為中心相對於外筒部21之內周面滑動相同之角度。在皮帶105之張力增加時,臂3在與圖3所示之箭頭X方向為反方向上轉動。在皮帶105之張力減少時,臂3在圖3所示之箭頭X方向上轉動。在本說明書中,將合併皮帶105之張力增加時擺動之角度、與皮帶105之張力減少時擺動之角度的角度稱為臂3之擺動幅度。摩擦構件6以軸R為中心滑動之角度(以下稱為滑動幅度)與臂3之擺動幅度相等。臂3之擺動幅度為大致10°以下。又,在一般之汽車引擎之輔機驅動皮帶系統之自動張力器中亦然,臂之擺動幅度為大致10°以下。摩擦構件6藉由使圓弧面60與外筒部21之內周面之滑動面發生摩擦作用而使臂3之擺動衰減。
摩擦構件6以在摩擦構件6伴隨著臂3之擺動而相對於外筒部21之內周面滑動時,圓弧面60停留在通過軸R之水平面HP以上之高度之方式而設置。於在軸R方向上觀察下,圓弧面60之中心角θ較佳者為未達170°。於在軸R方向上觀察下,圓弧面60之中心角θ更佳者為未達150°。又,於在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與外筒部21之內周面之間未夾介異物之情形下亦然,為了抑制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滑動面)早期磨耗,而可考量在軸R方向上觀察之有關圓弧面60之中心角θ的下限值。在軸R方向上觀察之有關圓弧面60之中心角θ之下限值之較佳之值特別是根據構成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之部分之材質而不同。在構成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之部分之材質為 例如聚醯胺樹脂(PA6T)時,在軸R方向上觀察之圓弧面60之中心角θ之下限值可設置為30°左右。在圖3中,圓弧面60之中心角θ為43°。
在皮帶105為V型肋式帶時,自被賦予特定之初始張力(例如330N)之瞬間起,皮帶105朝肋峰所卡合之各皮帶輪101、102、及104之周槽之底方向更加下陷若干而不斷變形。在該過程中皮帶張力降低若干。其後,在皮帶105已與各皮帶輪之卡合狀態適應之階段(例如磨合行走終了時點),穩定為大致一定之張力。又,皮帶105在為V皮帶及齒形帶等之平形皮帶以外之傳動皮帶之情形下亦相同地,在被賦予特定之初始張力之後,皮帶張力降低,其後穩定。
圖4顯示對皮帶105賦予特定之初始張力後之狀態。圖3顯示初始張力賦予後之磨合行走終了,而皮帶張力為穩定之狀態。在初始張力賦予後,在皮帶張力降低時,臂3及摩擦構件6在箭頭X方向上轉動。
本實施形態(圖3及圖4)係皮帶105之皮帶長度為基準尺寸時之例。在製造階段皮帶長度在容許值內不一致。例如,在皮帶長度為1555mm之V型肋式帶之情形下,容許值為基準尺寸±8mm。特定之初始張力係在皮帶長度為基準尺寸此一前提下設定。因此,若皮帶長度較基準尺寸為長,則與皮帶長度為基準尺寸之情形相比,初始張力變低,而磨合行走後之穩定之張力亦變低。相反地,若皮帶長度較基準尺寸為短之情形下,與皮帶長度為基準尺寸之情形相比,初始張力變高,而磨合行走後之穩定之張力亦變高。
在皮帶長度較基準尺寸為長之情形下,皮帶張力為穩定之時點之臂3及摩擦構件6之位置,相對於在皮帶長度為基準尺寸之情形下皮帶張力為穩定之時點的臂3及摩擦構件6之位置,成為朝箭頭X方向偏移之位置。在 皮帶長度於容許值內為最大之情形下之皮帶張力為穩定之時點的臂3及摩擦構件6之位置,相對於皮帶長度為基準尺寸之情形下之被賦予初始張力之時點的臂3及摩擦構件6之位置,成為在箭頭X方向上偏移5°以內之位置。
在皮帶長度較基準尺寸為短之情形下,皮帶張力為穩定之時點的臂3及摩擦構件6之位置,相對於皮帶長度為基準尺寸之情形下之皮帶張力為穩定之時點的臂3及摩擦構件6之位置,成為朝與箭頭X方向為相反方向偏移之位置。在皮帶長度為容許值內最大之情形下之皮帶張力為穩定之時點的臂3及摩擦構件6之位置,相對於皮帶長度為基準尺寸之情形下被賦予初始張力之時點的臂3及摩擦構件6之位置,有朝與箭頭X方向為相反方向偏移之情形。該角度即便為最大亦不滿5°。
此處,如圖4所示般,於在軸R方向上觀察下,將圓弧面60之中央部即中心角為10°之區域作為中央區域60c。若考量初始張力賦予後之皮帶張力之降低與皮帶長度之不一致,則摩擦構件6較佳的是,以在皮帶105被賦予特定之初始張力之時點於在軸R方向上觀察下,外筒部21之內周面之最上部之位置21t與圓弧面60之中央區域60c相接之方式而設置。在圖4中,摩擦構件6係以外筒部21之內周面的最上部之位置21t於在軸R方向上觀察下與圓弧面60之中間之位置相接之方式而設置,但摩擦構件6之位置並不限定於此。
在皮帶105被賦予特定之初始張力之狀態下,為了實現外筒部21之最上部之位置21t與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之中央區域60c相接此一構成,作為在決定輔機驅動皮帶系統100之配置時進行之具體的動作,有以下之2種。在已決定基座2之對引擎本體106之固定位置時,調整突出部31之卡 止面31a及接觸面31b之位置、與螺旋彈簧5之前端部之位置,以成為上述之構成之方式配置摩擦構件6。在基座2之固定位置尚未決定時,以張力器皮帶輪4之旋轉軸之軸心為中心在周向上移動軸R之位置,以摩擦構件6成為上述之構成之方式將基座2固定於引擎本體106。
摩擦構件6之卡止面61,較圓弧面60在周向上位於X方向側。又,卡止面61以愈朝向徑向外側而愈朝向X方向側之方式,相對於徑向而傾斜。2個側面62、63以愈朝向徑向外側而愈朝向與X方向為反方向側之方式,相對於徑向而傾斜。側面62、63中之X方向側之側面62與卡止面61大致正交。
在對摩擦構件6未作用有外力之狀態下,自卡止面61起直至圓弧面60為止之與卡止面61正交之方向的長度,與自臂3之卡止面31a起直至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為止之與卡止面31a正交之方向的間隔相比大若干。因此,摩擦構件6在與卡止面61大致正交之方向上壓縮若干之狀態下,配置於臂3之突出部31與基座2之外筒部21之間。
在摩擦構件6之後表面,形成有保持螺旋彈簧5之前端部的保持槽64。螺旋彈簧5之前端部與後端部相同地,在尖端附近屈曲,較屈曲部更尖端側之部分呈直線狀延伸。該直線狀之部分被保持槽64保持。保持槽64較卡止面61位於徑向外側,且在周向上較卡止面61位於與X方向為反方向側。
螺旋彈簧5以在軸R方向上被壓縮之狀態而配置。因此,螺旋彈簧5利用軸R方向之彈性復原力將摩擦構件6朝臂3之圓盤部30之後表面按壓。
又,螺旋彈簧5以在擴徑方向上扭轉之狀態而配置。因此,螺旋彈簧5利用周向之彈性復原力經由摩擦構件6將臂3在X方向上、亦即在將張力 器皮帶輪4朝皮帶105按壓而使皮帶105之張力增加之方向上轉動彈推。
其次,針對自動張力器1之動作進行說明。
在皮帶105之張力增加時,臂3抗著螺旋彈簧5之周向之彈推力,在圖5(a)所示之箭頭A方向(與X方向為反方向)上轉動。摩擦構件6自臂3之卡止面31a接受力Fa而在箭頭A方向上轉動,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與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滑動。
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較摩擦構件6之卡止面61在周向上位於與X方向為反方向側(箭頭A方向側)。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卡止面61之任意之點的以軸R為中心之周的切線方向(以下單純地稱為「切線方向」)與圓弧面60交叉。由於摩擦構件6之卡止面61自臂3接受之力Fa係卡止面61之切線方向之力,故在自卡止面61朝力Fa之方向之直線上存在有圓弧面60。因此,可將摩擦構件6之卡止面61自臂3接受之力Fa,用作將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朝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按壓之力。
又,摩擦構件6接受使螺旋彈簧5在擴徑方向上扭轉變形所致之彈性復原力(以下稱為「扭轉復原力」。)Fs。扭轉復原力Fs係X方向之分力Fs1、與縮徑方向之分力Fs2之合力。
因此,對於摩擦構件6,作用有自臂3接受之力Fa、與螺旋彈簧5之扭轉復原力Fs之合力Fr。由於力Fa較扭轉復原力Fs大,故合力Fr成為朝向徑向外向之力,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被合力Fr朝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按壓。因此,可使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與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之間產生大的摩擦力,而可產生如使臂3之擺動充分地衰減之大的衰減力。
相反地,在皮帶105之張力減少時,利用螺旋彈簧5之扭轉復原力, 而臂3在圖5(b)所示之箭頭B方向(與X方向為相同方向)上轉動,而使張力器皮帶輪4以使皮帶張力恢復之方式擺動。摩擦構件6自螺旋彈簧5接受扭轉復原力Fs而在箭頭B方向上轉動,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與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滑動。由於摩擦構件6被扭轉復原力Fs之縮徑方向之分力Fs2朝徑向內側彈推,故在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與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之間所產生之摩擦力為小。
假定在圓弧面60之X方向側端部延伸至卡止面61之周向範圍之情形下,藉由螺旋彈簧5之扭轉復原力Fs之周向之分力Fs1而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被朝外筒部21之內周面按壓,但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較摩擦構件6之卡止面61位於在周向上與X方向為反方向側之位置,故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不會被螺旋彈簧5之扭轉復原力Fs之周向之分力Fs1朝外筒部21之內周面按壓,而可防止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與外筒部21之內周面之間之摩擦力之增加。
因此,由於在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與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之間,與臂3在箭頭A方向上轉動之情形相比產生小的摩擦力,故臂3可充分地接受螺旋彈簧5之扭轉復原力,而可使臂3之擺動相對於皮帶張力之減少而充分地追隨。如此般,在皮帶張力增加之情形與減少之情形下所產生之摩擦力之大小不同,而自動張力器1保持非對稱之衰減特性(非對稱減震特性)。
如上述般,卡止於臂3之減震產生構件即摩擦構件6以下述方式設置,即:在伴隨著臂3之擺動而相對於對方面(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滑動時,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滑動面)停留在通過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之中心軸(軸R)之水平面HP以上之高度。
通常,在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中,臂劇烈地擺動,但臂之擺動幅度本身比較小(最大為大致10°)。因此,在臂3擺動時,可實現以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滑動面)停留在通過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之中心軸(軸R)之水平面HP以上之高度之方式而設置。
一般而言,自動張力器之基座固定於沿著引擎本體等之大致鉛垂方向之面。因此,在自動張力器1落上泥水等之水介質之環境下,從在基座2之外筒部21與臂3之間形成之環狀間隙30a浸入之泥水等之水介質所含有之異物M,其一部分自下方之環狀間隙30a漏出至外部,而剩餘之異物M在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不斷堆積(參照圖3)。異物M不是堆積於在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的較通過軸R之水平面HP為上方之部分,而是堆積在較通過軸R之水平面HP為下方之部分。
因此,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滑動面)在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與堆積有異物M之部分不接觸。又,即便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滑動面)與對方面(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之間進入異物M,但異物M易於被在下方掃出。因此,可防止在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滑動面)與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之間夾介異物M。其結果為,即便不具備密封構件,仍可抑制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滑動面)早期磨耗,而確保自動張力器之耐久性。
在皮帶105為V型肋式帶或齒形帶等之具有卡合於皮帶輪之槽之突起之類型時,自被賦予初始張力之瞬間皮帶張力降低,其後穩定。又,初始張力在皮帶105為基準尺寸此一前提下設定。然而,在皮帶105之製造時皮帶長度在容許值內不一致。皮帶長度較基準尺寸愈短,則初始張力愈高,而其後之穩定之張力亦愈高。
即便有如此之初始張力賦予後之皮帶張力之降低與皮帶長度之不一致,但在皮帶張力為穩定之狀態下之摩擦構件6之位置,停留在從對基準尺寸之皮帶105賦予特定之初始張力之時點之摩擦構件6之位置起繞軸R大致±5°之範圍內。再者,臂3之擺動幅度為大致10°以下。
摩擦構件6以下述方式設置,即:於在軸R方向上觀察下圓弧面60之中心角未達150°,且在對皮帶105賦予特定之初始張力之時點,於在軸R方向上觀察下,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的最上部之位置21t與圓弧面60之中央部即中心角為10°之區域60c相接。因此,可確實地實現在臂3之擺動時,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停留在通過軸R之水平面HP以上之高度的構成。又,即便有初始張力賦予後之皮帶張力之降低與皮帶長度之不一致,但在臂3之擺動時,可將於在軸R方向上觀察下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之中間之位置設為靠近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之最上部之位置。若與圓弧面60之圓弧之長度為相同之情形相比,則圓弧面60之中間之位置愈靠近外筒部21之內周面之最上部之位置21t,圓弧面之最下端愈位於更高之位置。圓弧面60之最下端愈高,則異物M愈難以進入圓弧面60與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之間,即便進入亦易於在下方掃出。因此,可更確實地防止在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滑動面)與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之間夾介異物。
以上係針對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形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之實施之形態者,只要是在所記載之申請專利範圍內,可進行各種變更。
本發明之摩擦構件之圓弧面並不限定於在圓弧方向上連續且與基座之圓筒部之內周面滑接之1個面。摩擦構件之圓弧面可由在基座之圓筒部 之內周面之周向上被複數分割成不連續地滑接之圓弧面而形成。另外,摩擦構件可為1個單體,亦可為在圓弧方向上被分割成複數個之連結體。
在本發明之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中,摩擦構件在軸向上可不被按壓於臂。
本發明之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可為具有對稱之衰減特性的自動張力器。
將本發明之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之基座部固定之對象可不是引擎本體。
[實施例] 〔臂之擺動幅度之確認試驗〕
進行了用於確認本發明之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之臂之擺動幅度之最大值的試驗。用於該試驗之實施例1之自動張力器設為與上述實施形態之自動張力器1相同之構成。摩擦構件(6)之材質為聚醯胺樹脂(PA6T)。在擺動軸(8)之軸心(R)方向上觀察之圓弧面(60)之中心角(θ)為43°。摩擦構件6之前後方向長度為螺旋彈簧5之線徑之約1.4倍。軸承(7)為圓筒狀之金屬製軸承(所謂金屬軸承)。軸承(7)之與擺動軸(8)接觸之內周面由含有聚四氟乙烯之潤滑材之樹脂組合物(低摩擦材)構成。皮帶(105)係V型肋式帶(三星皮帶社製),使用皮帶名稱為6PK1555(K形肋式、皮帶寬度方向之肋峰之數目為6、皮帶長度(POC)1555mm、皮帶寬度21.4mm)者。埋設於皮帶(105)之芯線係使用聚酯線之撚絲繩。
將實施例1之自動張力器安裝於與圖1之輔機驅動皮帶系統100相同構成之輔機驅動皮帶系統,並捲掛皮帶(105)。皮帶(105)之初始張力為330N。被賦予初始張力之狀態之摩擦構件(6)之位置設為如圖4所示之位置。 亦即,於在擺動軸(8)之中心軸(R)方向上觀察下,設為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之中間之位置與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之最上部之位置相接。又,初始張力賦予後之磨合行走(在曲柄輪之旋轉數500~800rpm下約5分鐘)後之摩擦構件(6)之位置係如圖3所示之位置。具體而言,於在擺動軸(8)之中心軸(R)方向上觀察下,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之中間之位置係自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之最上部之位置,將中心軸(R)朝中心偏移2°之位置。
臂(3)之擺動幅度在引擎發動時為最大。因此,進行交互地重複引擎之發動與停止之引擎發動試驗,測定引擎發動試驗中之臂(3)之擺動幅度。在上述之磨合行走後,在環境溫度95℃下、交互地重複引擎之發動與停止,在引擎發動次數達到50次之時點,終了試驗。引擎之每1次之運轉時間(自發動起至停止之時間)設為10秒。又,環境溫度係設定在實車中,設想包圍該皮帶系統之恒溫槽內之溫度的溫度。另外,每次引擎發動時之曲柄軸之旋轉數在0~1800rpm之間變動。臂(3)之擺動幅度係藉由使用雷射位移計,以時間序列測定張力器皮帶輪(4)之旋轉軸之軸心繞擺動軸(8)之軸心(軸R)轉動之位移量而獲得。引擎發動試驗50次中之臂(3)之擺動幅度為大致10°(最低為8.5°、最高為10°、50個之平均值為9.5°)。
〔泥水滴下耐久試驗〕
作為本發明之效果驗證,在自動張力器落上泥水之環境下進行強制性使臂擺動之試驗,而實施對於摩擦構件之磨耗之評價。該試驗使用如圖6所示之試驗用皮帶系統200與泥水滴下裝置(未圖示)而進行。試驗用皮帶系統200固定於朝鉛垂上方延伸之1個框架220,該框架220固定於架台221,該架台221固定於地板等且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延伸。試驗用皮帶系 統200具有利用1個驅動皮帶輪203同時驅動之2個皮帶系統(第1皮帶系統201與第2皮帶系統202)。2個皮帶系統201、202共有具有驅動軸204之1個驅動馬達、及連接於驅動軸之1個驅動皮帶輪203。第1皮帶系統201具有:實施例2之自動張力器205、從動皮帶輪206、及皮帶207。第2皮帶系統202具有:比較例1之自動張力器208、從動皮帶輪209、及皮帶210。第1皮帶系統201之3個皮帶輪之位置與第2皮帶系統202之3個皮帶輪之位置係以驅動軸204之軸心為中心而點對稱。
驅動軸204配置在與框架220正交之方向上。輔機未連接於從動皮帶輪206、209。在驅動皮帶輪203之外周面,在軸向上分開設置並列地捲掛皮帶207、210之2個周槽。驅動皮帶輪203採用可強制性使自動張力器205、208之臂3擺動的於在驅動軸204之軸心方向上觀察下,驅動軸204之軸心在遠離驅動皮帶輪203之中心特定之偏心量d之位置形成的所謂偏心皮帶輪。以臂3之擺動幅度(摩擦構件之滑動幅)成為10°之方式,將偏心量d設為4mm。皮帶207、210係V型肋式帶(三星皮帶社製),使用皮帶名稱為6PK730(K形肋、皮帶寬度方向之肋峰之數目為6、皮帶長度(POC)730mm、皮帶寬度21.4mm)者。埋設於皮帶207、210之芯線係使用聚酯線之撚絲繩。
實施例2之自動張力器205及比較例1之自動張力器208使用具有與實施例1之自動張力器相同之構造者。在以下之說明中,針對自動張力器205、208之各構成要件,使用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之符號。實施例2及比較例1之自動張力器205、208以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相對於通過軸R之水平面HP的位置為彼此不同之方式安裝於框架220。在以下之說明中,將較水平面HP以軸R為中心朝上方遠離角度X°之位置稱為水平面HP+X°之位 置,將較水平面HP以軸R為中心遠離下方角度X°之位置稱為水平面HP-X°之位置。
實施例2之自動張力器205設為在伴隨著臂3之擺動而相對於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滑動時,圓弧面60停留在通過軸R之水平面HP以上之高度。具體而言,如圖7(a)及圖7(b)所示般,設為圓弧面60之最下端停留在水平面HP與水平面HP+10°之位置之間。亦即,以下述方式將自動張力器205安裝於框架220,即:如圖7(b)所示般,在皮帶207之張力減少而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在X方向上最大地滑動時,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之最下端位於水平面HP上,如圖7(a)所示般,在皮帶207之張力增加而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在與X方向為反方向上最大地滑動時,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之最下端位於水平面HP+10°之位置。
比較例1之自動張力器208,設為在伴隨著臂3之擺動而相對於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滑動時,於在軸R方向上觀察下,圓弧面60停留在通過軸R之水平面HP以下之高度。具體而言,如圖7(c)及圖7(d)所示般,設為圓弧面60之最上端停留在水平面HP與水平面HP-10°之位置之間。亦即以下述方式將自動張力器208安裝於框架220,即:如圖7(d)所示般,在皮帶207之張力減少而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在X方向上最大地滑動時,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之最上端位於水平面HP上,如圖7(c)所示般,在皮帶207之張力增加而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在與X方向為反方向上最大地滑動時,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之最上端位於水平面HP-10°之位置。
泥水滴下裝置具有2個泥水滴下噴嘴211、212。在形成於實施例2及比較例1之自動張力器205、208之基座2之外筒部21與臂3之間的環狀間隙30a之上方分別配置2個泥水滴下噴嘴211、212,可就每單位時間使大致 一定容量之泥水浸入自動張力器205、208之內部(外筒部21之內側)。泥水之滴下方式設為如點滴裝置般之重力落下式。作為泥水,使用使JIS Z8901:2006規定之試驗用粉體(JIS8種:關東沃土燒成品)以5重量%濃度分散於水之懸濁液。
試驗係在環境溫度95℃下進行。皮帶207、210之初始張力為330N。在賦予初始張力後,進行磨合行走(10秒鐘左右),在使驅動皮帶輪203停止之後,使泥水在5分鐘內滴下500cc。在停止泥水滴下之後,使驅動皮帶輪203以旋轉數1200rpm順時針驅動25分鐘。以泥水之滴下(5分鐘)與驅動皮帶輪203之驅動(25分鐘)為1循環,合計重複7循環。其後,使驅動皮帶輪203以旋轉數1200rpm連續驅動12小時。其間,泥水所含有之水介質逐漸地蒸發,僅異物(固體成分)堆積在基座2之外筒部21內。
在剛使驅動皮帶輪203停止之後,將實施例2及比較例1之自動張力器205、208自框架220拆下,針對後述之3個評價項目進行判定。評價在不分解自動張力器205、208下進行。評價所需要之時間約為0.5小時。亦即,自最初之泥水滴下直至評價為止之合計時間為16小時。只要評價為A(合格),以後,重複上述之操作(計16小時之操作),直至目標試驗時間達到300小時(相當於實車壽命)為止。在達到300小時之情形下,成為摩擦構件6往復約2000萬次滑動之計算。又,在將實施例2及比較例1之自動張力器205、208固定於框架220之前,進行有關3個評價項目之測定,而預先測定試驗前之初始值。
<評價方法:臂傾斜量>
第1個評價項目係臂之傾斜量。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之磨耗程度若不分解自動張力器則無法評價。因此,測定臂3之朝圓弧面60側之傾斜量 作為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之磨耗程度之代用特性。具體而言,藉由測定以下之A尺寸及B尺寸,而算出臂3之傾斜量〔°〕。如圖8所示般,將臂3傾斜前之擺動軸8之中心軸設為軸R0,將臂傾斜後之擺動軸8之中心軸設為軸R1。A尺寸設為於在軸R0(或軸R1)方向上觀察下,在將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在圓弧方向上二等分之周向位置上,自臂3之前面外緣至沿軸R0方向之基座2之台座部20之後面外緣之高度尺寸。B尺寸設為於在軸R0(或軸R1)方向上觀察下,在自A尺寸之測定位置遠離180°之周向位置上,自臂3之前面外緣至沿軸R0方向之基座2之台座部20之後面外緣之高度尺寸。又,本發明之「基座之圓筒部之中心軸」並不限定於軸R0,亦可為軸R1。
若臂之傾斜量為1°以下,且臂傾斜量之增加為緩和之情形下,設為評價A(合格);在臂之傾斜量超過1°之情形下,設為評價C(不合格),在臂之傾斜量為1°以下,且臂傾斜量之增加為顯著之情形下,設為評價B(需要注意)。
<評價方法:衰減轉矩>
第2個評價項目係衰減轉矩。針對實施例2及比較例1之自動張力器205、208,使用轉矩測定裝置進行轉矩測定,獲得轉矩曲線(顯示臂轉動角度與衰減轉矩之關係的線圖),自該轉矩曲線,讀取在螺旋彈簧5之安裝時使臂3轉動之角度(以下稱為臂轉動角度,例如60°)的衰減轉矩之幅度〔N.m〕。此處,所謂衰減轉矩之幅度〔N.m〕,係指任意之臂轉動角度(例如60°)下自使皮帶弛緩方向之衰減轉矩〔N.m〕減去使皮帶張緊之方向之衰減轉矩〔N.m〕的值。
若衰減轉矩之幅度為4N.m以上,且在轉矩曲線中無紊亂時,設為評 價A(合格)。在上述幅度未達4N.m時,設為評價C(不合格)。雖然上述幅度為4N.m以上,但被認為在轉矩曲線中為紊亂時,設為評價B(需要注意)。
<評價方法:彈簧轉矩>
第3個評價項目係彈簧轉矩。針對實施例2及比較例1之自動張力器205、208,基於在有關上述衰減轉矩之評價中所獲得之轉矩曲線,彈簧轉矩藉由演算螺旋彈簧5之安裝時之臂轉動角度(螺旋彈簧5之扭轉角度為例如60°)下之螺旋彈簧5之扭矩〔N.m〕而算出。
在扭矩〔N.m〕為20N.m以上28N.m以下時,設為評價A(合格),在未達20N.m或超過28N.m時,設為評價C(不合格)。
<評價結果:臂傾斜量>
圖9係顯示實施例2及比較例1之臂之傾斜量〔°〕與試驗時間之關係的圖。實施例2係將試驗持續進行不只是目標試驗時間300小時而是390小時,但臂傾斜量相對於試驗前之初始值(0.3°多)始終穩定在大致0.4°~0.5°之範圍內,形成保持寬裕下之評價A(合格)之評價結果。
在390小時之試驗結束後,分解自動張力器205,利用目視確認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之磨耗狀態、與圓弧面60對向之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之狀態等。其結果為,圓弧面60之磨耗深度(最大)為僅僅0.15mm此一無問題之水準。又,於在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上與圓弧面60對向之部分,未見有異物之堆積。
另一方面,比較例1在僅僅32小時(摩擦構件6之滑動:往復約200萬次)內,臂傾斜量達到0.6°,而確認到自試驗前之初始值(0.4°多)之增加為顯著(評價B)。因此,在該時點中止試驗。
結束32小時之試驗後,分解自動張力器208,利用目視確認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之磨耗狀態、與圓弧面60對向之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之狀態等的結果為:圓弧面60之磨耗深度(最大)達到0.25mm,若考量試驗時間,則與實施例2相比磨耗顯著,而形成應該被視為問題之水準。又,於在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上與圓弧面60對向之部分,可見有相當量之異物之堆積。
並且,推定在不中止試驗而保持原樣持續進行試驗時,臂之傾斜量達到1°之試驗時間為僅僅70小時,而推定此時之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之磨耗深度(最大)為0.40mm。
如此般,可知:實施例2與比較例1相比,對於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之磨耗抑制效果為顯著。
<評價結果:衰減轉矩>
實施例2之衰減轉矩之幅度,相對於試驗前之初始值(10N.m),試驗中以穩定之值(大致5~7N.m)推移,且在試驗中途所測定之轉矩曲線亦未見有紊亂(評價A)。
另一方面,在比較例1中,衰減轉矩之幅度與實施例2相同地,不存在問題,但在試驗中途所測定之轉矩曲線中可見有紊亂(評價B)。考量此乃緣於在摩擦構件6之圓弧面60與基座2之外筒部21之內周面之間夾介異物之故。
<評價結果:彈簧轉矩>
實施例2及比較例1皆然,彈簧轉矩之值相對於試驗前之初始值(25N.m),試驗中以穩定之值(大致22~23N.m)推移(評價A)。
本申請案係基於2016年6月27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6- 126315、及2017年6月8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7-113115而作成者,其內容作為參照而納入本申請案中。

Claims (2)

  1. 一種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其具備:基座,其具有圓筒部;臂,其相對於前述基座以前述圓筒部之內周面之中心軸為中心被轉動自如地支持;張力器皮帶輪,其旋轉自如地設置於前述臂,且捲掛有皮帶;摩擦構件,其在前述圓筒部之內周面與前述臂之間夾在前述圓筒部之徑向上,且卡止於前述臂上,並具有相對於前述圓筒部之內周面可滑動之圓弧面;及螺旋彈簧,其將前述臂相對於前述基座在一方向上轉動彈推;且在前述臂伴隨著捲掛於前述張力器皮帶輪之前述皮帶之張力的變化而擺動時,藉由在前述圓弧面與前述圓筒部之內周面之間產生摩擦力而使前述臂之擺動衰減,並且前述摩擦構件以在伴隨著前述臂之擺動而相對於前述圓筒部之內周面滑動時,前述圓弧面停留在通過前述中心軸之水平面以上之高度之方式設置。
  2. 如請求項1之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其中前述摩擦構件以之下述方式而設置,即:於在前述中心軸方向上觀察下,前述圓弧面之中心角未達150°,且在對前述皮帶賦予特定之初始張力之時點於在前述中心軸方向上觀察下,前述圓筒部之內周面之最上部之位置與前述圓弧面之中央部即中心角為10°之區域相接。
TW106121412A 2016-06-27 2017-06-27 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 TWI6417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6315 2016-06-27
JP2016126315 2016-06-27
JP2017113115A JP6527550B2 (ja) 2016-06-27 2017-06-08 補機駆動ベルトシステムに備わるオートテンショナ
JP??2017-113115 2017-06-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2372A TW201802372A (zh) 2018-01-16
TWI641773B true TWI641773B (zh) 2018-11-21

Family

ID=60948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1412A TWI641773B (zh) 2016-06-27 2017-06-27 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968987B2 (zh)
EP (1) EP3477153B1 (zh)
JP (1) JP6527550B2 (zh)
KR (2) KR102297159B1 (zh)
CN (1) CN109416110B (zh)
BR (1) BR112018077174A2 (zh)
CA (1) CA3023428C (zh)
TW (1) TWI6417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25305B2 (en) * 2019-06-20 2021-09-21 Gates Corporation Tensioner
JP7296346B2 (ja) 2019-07-31 2023-06-22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オートテンショナの寿命推定方法
CN113969962B (zh) * 2020-07-22 2023-11-2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张紧器及具有其的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
CN113778184A (zh) * 2021-07-20 2021-12-10 信通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大数据智慧中台服务系统
CN114962571B (zh) * 2022-07-29 2022-10-21 江苏德尔森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的功能附件集成系统及基于其传动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4674A (en) * 1997-03-21 1999-10-12 The Gates Corporation Belt tensioner with bottom wall of base juxtaposed pivot arm
JP2011007273A (ja) * 2009-06-26 2011-01-13 Shigeru Kawamoto オートテンショナ
CN102177367A (zh) * 2008-10-10 2011-09-07 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自动张紧器
TW201544738A (zh) * 2014-02-18 2015-12-01 Mitsuboshi Belting Ltd 自動張力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7813A (en) * 1995-12-18 1997-07-15 The Gates Corporation Tensioner with damping mechanism and belt drive system
US5632697A (en) * 1995-12-18 1997-05-27 The Gates Corporation Damping mechanism for a tensioner
US5938552A (en) 1998-06-02 1999-08-17 The Gates Corporation Tensioner with damping shoe activated by compression spring
US6582332B2 (en) * 2000-01-12 2003-06-24 The Gates Corporation Damping mechanism for a tensioner
JP2002039297A (ja) * 2000-07-19 2002-02-06 Unitta Co Ltd オートテンショナ
PL365673A1 (en) 2000-08-01 2005-01-10 The Gates Corporation Tensioning idler
US6609988B1 (en) * 2001-05-24 2003-08-26 The Gates Corporation Asymmetric damping tensioner belt drive system
JP2003083405A (ja) 2001-09-12 2003-03-19 Koyo Seiko Co Ltd オートテンショナ
US7004863B2 (en) * 2002-05-15 2006-02-28 The Gates Corporation Damping mechanism
JP4364750B2 (ja) 2004-08-20 2009-11-18 ゲイツ・ユニッタ・アジア株式会社 テンショナおよびラビリンスシール
JP4687090B2 (ja) 2004-12-09 2011-05-25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オートテンショナ
US20070249446A1 (en) * 2006-03-29 2007-10-25 Minchun Hao Tensioner
DE102006014942A1 (de) 2006-03-31 2007-10-04 Schaeffler Kg Spannvorrichtung eines Zugmitteltriebs
DE102007015676A1 (de) * 2007-03-31 2008-10-02 Schaeffler Kg Spannvorrichtung eines Zugmitteltriebs
DE102007031298A1 (de) * 2007-07-05 2009-01-08 Schaeffler Kg Dämpfungsvorrichtung eines mechanischen Spannsystems für einen Zugmitteltrieb
DE102009020589A1 (de) 2009-05-09 2010-11-11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Riemenspanneinheit
US20110015017A1 (en) * 2009-07-17 2011-01-20 Alexander Serkh Tensioner
DE102009052637A1 (de) * 2009-11-10 2011-05-12 Johann Singer Automatische Spann- und Dämpf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n Zugmitteltrieb
US20110177897A1 (en) * 2010-01-20 2011-07-21 Peter Ward Tensioner
US8439781B2 (en) * 2010-06-22 2013-05-14 Dayco Ip Holdings, Llc Radial damping mechanism and use for belt tensioning
US20140287858A1 (en) * 2011-10-29 2014-09-25 Gates Unitta Power Transmission (Shanghai) Limited) Tensioner
JP2015125691A (ja) 2013-12-27 2015-07-06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
JP6162162B2 (ja) 2014-02-18 2017-07-12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オートテンショナ
CN203770558U (zh) * 2014-03-25 2014-08-13 宁波丰茂远东橡胶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用大阻尼低衰减张紧器
JP6246080B2 (ja) * 2014-06-24 2017-12-13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オートテンショナ
US9618099B2 (en) * 2015-07-13 2017-04-11 Gates Corporation Tensioner with secondary damping
US10883575B2 (en) * 2018-01-03 2021-01-05 Gates Corporation Tensioner
US10683914B2 (en) * 2018-02-14 2020-06-16 Gates Corporation Tension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4674A (en) * 1997-03-21 1999-10-12 The Gates Corporation Belt tensioner with bottom wall of base juxtaposed pivot arm
CN102177367A (zh) * 2008-10-10 2011-09-07 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自动张紧器
JP2011007273A (ja) * 2009-06-26 2011-01-13 Shigeru Kawamoto オートテンショナ
TW201544738A (zh) * 2014-02-18 2015-12-01 Mitsuboshi Belting Ltd 自動張力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2372A (zh) 2018-01-16
JP6527550B2 (ja) 2019-06-05
CA3023428C (en) 2020-12-15
CA3023428A1 (en) 2018-01-04
CN109416110A (zh) 2019-03-01
EP3477153B1 (en) 2022-12-14
KR20200138441A (ko) 2020-12-09
CN109416110B (zh) 2021-10-08
US10968987B2 (en) 2021-04-06
BR112018077174A2 (pt) 2019-04-02
EP3477153A1 (en) 2019-05-01
EP3477153A4 (en) 2020-04-01
US20200208717A1 (en) 2020-07-02
JP2018004081A (ja) 2018-01-11
KR20190007062A (ko) 2019-01-21
KR102297159B1 (ko) 2021-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1773B (zh) 輔機驅動皮帶系統所具備之自動張力器
CN107835907B (zh) 具有二次阻尼的张紧器
US7998008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pulley
WO2018003746A1 (ja) 補機駆動ベルトシステムに備わるオートテンショナ
JP4914747B2 (ja) ベルトテンショナ用摺動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ベルトテンショナ
US20130037370A1 (en) Decoupler assembly with sliding interface between hub and pulley
CN101755147A (zh) 用于油湿式皮带传动装置的滑轮张紧器
CN105593548B (zh) 具有可控阻尼的解耦器
EP2698563A1 (en) Tensioner
US8267821B2 (en) Mechanical tensioner with damping mechanism
TWI835483B (zh) 自動張力器
JP7300549B1 (ja) オートテンショナ
CA3055911A1 (en) Pulley structure
JP2011094808A (ja) 一方向クラッチ内蔵型プーリ装置
JP2017096296A (ja) オートテンショナ
CN110905970A (zh) 干式摆动阻尼装置
JP2016145621A (ja) 油圧式オートテンショ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