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40263B - 用於製造具有分段板體之鞋類物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製造具有分段板體之鞋類物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40263B
TWI640263B TW104121528A TW104121528A TWI640263B TW I640263 B TWI640263 B TW I640263B TW 104121528 A TW104121528 A TW 104121528A TW 104121528 A TW104121528 A TW 104121528A TW I640263 B TWI640263 B TW I64026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mold half
footwear
article
wed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1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3741A (zh
Inventor
克里斯多福S 庫克
大衛J 羅洛
Original Assignee
荷蘭商耐基創新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荷蘭商耐基創新公司 filed Critical 荷蘭商耐基創新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03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3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02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026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02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43B13/026Composites, e.g. carbon fibre or aramid fibre; the sole, one or more sole layers or sole part being made of a composi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08Inserting articles into the moul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02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43B13/12So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02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43B13/12So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 A43B13/122So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sole or external lay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41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with a part of the sole being flexible, e.g. permitting articulation or tor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CFASTENINGS OR ATTACHMENTS OF FOOTWEAR; LACES IN GENERAL
    • A43C15/00Non-skid devices or attachments
    • A43C15/02Non-skid devices or attachments attached to the so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CFASTENINGS OR ATTACHMENTS OF FOOTWEAR; LACES IN GENERAL
    • A43C15/00Non-skid devices or attachments
    • A43C15/16Studs or cleats for football or like boots
    • A43C15/161Studs or cleats for football or like boo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ttachment to the so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467Joining articles or parts of a single art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5/00Producing footwear
    • B29D35/06Producing footwear having soles or heels formed and joined on to preformed uppers using a moulding technique, e.g. by injection moulding, pressing and vulcanising
    • B29D35/061Producing footwear having soles or heels formed and joined on to preformed uppers using a moulding technique, e.g. by injection moulding, pressing and vulcanising by injection mou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5/00Producing footwear
    • B29D35/06Producing footwear having soles or heels formed and joined on to preformed uppers using a moulding technique, e.g. by injection moulding, pressing and vulcanising
    • B29D35/08Producing footwear having soles or heels formed and joined on to preformed uppers using a moulding technique, e.g. by injection moulding, pressing and vulcanising having multilayered parts
    • B29D35/081Producing footwear having soles or heels formed and joined on to preformed uppers using a moulding technique, e.g. by injection moulding, pressing and vulcanising having multilayered parts by injection mou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5/00Producing footwear
    • B29D35/06Producing footwear having soles or heels formed and joined on to preformed uppers using a moulding technique, e.g. by injection moulding, pressing and vulcanising
    • B29D35/08Producing footwear having soles or heels formed and joined on to preformed uppers using a moulding technique, e.g. by injection moulding, pressing and vulcanising having multilayered parts
    • B29D35/081Producing footwear having soles or heels formed and joined on to preformed uppers using a moulding technique, e.g. by injection moulding, pressing and vulcanising having multilayered parts by injection moulding
    • B29D35/084Producing footwear having soles or heels formed and joined on to preformed uppers using a moulding technique, e.g. by injection moulding, pressing and vulcanising having multilayered parts by injection moulding using exchangeable mould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5/00Producing footwear
    • B29D35/06Producing footwear having soles or heels formed and joined on to preformed uppers using a moulding technique, e.g. by injection moulding, pressing and vulcanising
    • B29D35/08Producing footwear having soles or heels formed and joined on to preformed uppers using a moulding technique, e.g. by injection moulding, pressing and vulcanising having multilayered parts
    • B29D35/085Producing footwear having soles or heels formed and joined on to preformed uppers using a moulding technique, e.g. by injection moulding, pressing and vulcanising having multilayered parts by compression moulding, vulcanising or the like
    • B29D35/087Producing footwear having soles or heels formed and joined on to preformed uppers using a moulding technique, e.g. by injection moulding, pressing and vulcanising having multilayered parts by compression moulding, vulcanising or the like forming first the outer sole pa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5/00Producing footwear
    • B29D35/12Producing parts thereof, e.g. soles, heels, uppers, by a moulding technique
    • B29D35/14Multilayered parts
    • B29D35/142So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467Joining articles or parts of a single article
    • B29C2045/1454Joining articles or parts of a single article injecting between inserts not being in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用於製造鞋類物品的方法。該方法可大致包括將一第一剛性構件放入一模穴之一第一區域中及將一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一第二區域中。該第一剛性構件可與一第一楔子分開且該第二剛性構件可與一第二楔子分開。一第二材料可注入該第一區域中及該第二區域中以形成一鞋底,且該鞋底包含一第一板體構件及一第二板體構件。

Description

用於製造具有分段板體之鞋類物品的方法
本申請案主張2014年7月3日申請之美國暫時專利申請案第62/020,634號之利益,其全部內容因此加入作為參考。
本發明大致有關於用於製造用於徑賽項目之鞋類物品的方法及鞋類物品。
這部份提供關於本發明之背景資訊,且其不一定是習知技術。
在田徑賽項目中使用之習知鞋類物品通常構成為具有一可撓鞋底結構,且該可撓鞋底結構具有協助運動員在使用時抓住地面之一或多數楔子(cleat)或尖釘。例如,在田徑賽項目中使用之習知鞋類物品具有由發泡體或橡膠形成之一外底及由該外底延伸之一連串金屬尖釘。該發泡體或橡膠材料提供該鞋類物品一可撓度,同時該等尖釘增加該鞋類物品在使用時抓住地面之能力。在跑步、跳躍、及側向(即,一側至另一側)運動時增加該撓性及抓地力有助於運動員。
雖然在田徑賽項目中使用之習知鞋類物品適當地提供撓性及抓地力,該等物品不對該運動員提供能量返還。即,當一習知物品之鞋底結構彎曲時,該鞋底結構之一般撓曲不會儲存一明顯能量。這大部份是由用於構成該鞋底結構之材料的本質造成,因為這些材料具有相當大撓性且,因此由一靜止位置至一撓曲位置只需要少許能量。因此,在進行該等移動時儲存少許能量且,因此,當該鞋底結構由該撓曲位置返回該靜止位置時,極少能量可返還該運動員。有鑑於此,一種例如本案請求項1及11所請之製造鞋類的方法被揭露。所製得的鞋類可在使用時提供一較佳能量返還量。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係特地提出一種製造鞋類的方法,其包含:將至少一楔子插入一模具之一第一模具半部中;將一第一補強構件插入該模具之一第二模具半部中;關閉該模具以在該第一模具半部與該第二模具半部之間界定一第一凹穴;在該模具關閉後,在該至少一楔子與該第一補強構件之間保持一第一間隙;將一第一材料注入該第一凹穴中及該第一間隙內以形成一鞋底板體;及將該鞋底板體附接在一鞋類物品上。
10‧‧‧前腳部份
12‧‧‧中腳部份
14‧‧‧鞋跟部份
16‧‧‧內側
18‧‧‧外側
20,412‧‧‧內緣
22,414‧‧‧外緣
100,400‧‧‧(鞋類)物品
102‧‧‧鞋底板體
104‧‧‧鞋面
106,402‧‧‧第一板體構件
108,430‧‧‧第二板體構件
110,428‧‧‧第一邊緣
112‧‧‧第一輪廓
114‧‧‧第二邊緣
116‧‧‧第二輪廓
120‧‧‧中央部份
122‧‧‧側部份
124‧‧‧第三邊緣
126‧‧‧第四邊緣
128‧‧‧第五邊緣
130‧‧‧前腳區域
132‧‧‧過渡區域
134‧‧‧中腳區域
140‧‧‧前腳段
142‧‧‧過渡段
144‧‧‧中腳段
146‧‧‧第三輪廓
148‧‧‧第四輪廓
150‧‧‧內軸
152‧‧‧外軸
160‧‧‧肋
162‧‧‧肋輪廓
164,170‧‧‧部份
166,440‧‧‧中底
168,172‧‧‧缺口
180‧‧‧頂表面
182‧‧‧底表面
200,300‧‧‧模製系統
202,302‧‧‧第一模具半部
202’‧‧‧第一模穴
204‧‧‧第一區域
206‧‧‧第二區域
210‧‧‧第一楔子凹穴
212‧‧‧第二楔子凹穴
214‧‧‧第三楔子凹穴
216‧‧‧第四楔子凹穴
218‧‧‧第五楔子凹穴
220‧‧‧第六楔子凹穴
230‧‧‧第一楔子
232‧‧‧第二楔子
234‧‧‧第三楔子
236‧‧‧第四楔子
238‧‧‧第五楔子
240‧‧‧第六楔子
242‧‧‧第一補強構件
244‧‧‧第二補強構件
246‧‧‧第三補強構件
250,308‧‧‧第二模具半部
252‧‧‧第一部份
254‧‧‧第二部份
260‧‧‧第二材料
262,294,312‧‧‧注入孔
264,296,314‧‧‧流孔
266‧‧‧上凹穴
268,274,283,295‧‧‧下表面
270,276,285,297‧‧‧上表面
272‧‧‧第一下凹穴
278‧‧‧第二下凹穴
279‧‧‧凸緣
280‧‧‧第一肋
282‧‧‧第二肋
284‧‧‧肋凹穴
290‧‧‧第三模具半部
291‧‧‧第二模穴
298‧‧‧第三材料
299‧‧‧中底凹穴
302’‧‧‧鞋跟模穴
304‧‧‧第一鞋跟模製區域
306‧‧‧第二鞋跟模製區域
310‧‧‧第二鞋跟材料
404‧‧‧鞋跟區域
406‧‧‧第一鞋跟區域
408‧‧‧第二鞋跟區域
410‧‧‧缺口區域
416‧‧‧暴露內緣
418‧‧‧缺口尖端
420‧‧‧中心軸
422‧‧‧缺口基底
424‧‧‧暴露鞋跟邊緣
426‧‧‧暴露外緣
432‧‧‧區段
434‧‧‧突起
參照以下圖式及說明可更佳地了解多數構態。在圖中之組件不一定成比例,而是將重點放在顯示該等構態之原理上。此外,在該等圖中,在不同圖中類似符號表示 對應零件。
圖1係依據本發明原理之一鞋類物品之一示範構態的立體圖,且該鞋類物品包括具有多數楔子的一鞋底板體;圖2係依據本發明原理之一模製系統之一第一模具半部的立體圖;圖3顯示多數第一楔子被放入圖2之第一模具半部;圖4顯示多數第一剛性構件被放入圖2之模製系統之一第二模具半部;圖5顯示該第二模具半部被放在圖2之第一模具半部上;圖6係圖2之第一模具半部的立體圖,且一第二模具半部之一部份被移除以顯示一材料被注入該第一模具半部與該第二模具半部間之一區域中;圖7係在一模製步驟時圖2之其中一楔子的橫截面圖;圖8係在一模製步驟時其中一第一剛性構件的橫截面圖;圖9係被放在圖2之第一模具半部上之一第三模具半部的立體圖;圖10係圖2之第一模具半部的立體圖,且一第三模具半部之一部份被移除以顯示一材料被注入該第一模具半部與該第三模具半部間之一區域中; 圖11係在將一材料注入該第一模具半部與該第三模具半部間之一區域時其中一第一楔子的橫截面圖;圖12係依據本發明原理之一製得之第一鞋類物品的等角圖;圖13係圖12之第一鞋類物品的部份分解圖;圖14係依據本發明原理之一模製系統之一第一模具半部的立體圖;圖15係圖14之第一模具半部的立體圖,且一第二模具半部之一部份被移除以顯示一材料注入該第一模具半部與該第二模具半部間之一區域中;圖16係藉由圖15之第一模具半部及第二模具半部形成之一鞋底結構的底立體圖;及圖17係具有圖16之鞋底結構之一第二鞋類物品的仰視圖。
以下將參照附圖更完整地說明構態例。構態例係用以使得這揭露內容是徹底的,且將完整地傳達本發明之範圍給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此提出例如特定組件、裝置及方法例的特定細節以供徹底了解本發明之構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解的是不一定要使用特定細節,構態例可以許多不同形式實施,且該等特定細節及該等構態例不應被視為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在此使用之用語只是為了說明特定示範構態且不是意圖要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表示,否則在此 使用之單數冠詞「一」及「該」可意圖亦包含複數形。該等用語「包含」、「包括」及「具有」係內含的且因此表示特徵、步驟、操作、元件、及/或組件之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另外增加一或多數其他特徵、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群組。除非特別明確指出為一實施之順序,否則在此所述之方法步驟、程序及操作不被視為必須依所述或所示之特定順序實施它們。數個額外或替代性步驟可被使用。
當一元件或一層被稱為是「在」、「接合在」、「連接在」、「附接在」、或「耦合在」另一元件或層上時,它可直接在、接合在、連接在、附接或耦合在其他元件或層上,或可存在中間元件或層。相反地,當一元件或一層被稱為是「直接在」、「直接接合在」、「直接連接在」、「直接附接在」、或「直接耦合在」另一元件或層上時,沒有中間元件或層。用以說明在元件間之關係的其他用語應以一類似方式解讀(例如,「在...之間」對「直接在...之間」、「相鄰」對「直接相鄰」等)。在此使用之用語「及/或」包括該等相關列舉項目中之一或多數項目的任一或所有組合。
該等用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可在此用以說明各種元件、組件、區域、層及/或段。這些元件、組件、區域、層及/或段不應受限於這些用語。這些用語可只用來區別一元件、組件、區域、層或段與另一區域、層或段。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否則例如「第一」、「第二」之用語及 其他數字用語不意味一順序或次序。因此,在不偏離該等構態例之教示的情形下,以下所述之一第一元件、組件、區域、層或段可稱為一第二元件、組件、區域、層或段。
在此揭露一種用於製造鞋類物品的方法,及使用該方法製造之該鞋類物品。該方法可大致包括將一第一補強構件(如,一第一剛性構件)放入一第一模具半部(如,一模製底部)之一模穴之一第一區域中及將一第二補強構件(如,一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第一模具半部之該模穴之一第二區域中。該第一剛性構件可與一第一楔子分開且該第二剛性構件可與一第二楔子分開。在某些構態中,該第一剛性構件係附接在一第二模具半部(如,一第一模製頂部)上。一第二材料可注入該第一區域中及該第二區域中以形成一鞋底,且該鞋底包含一第一板體構件及一第二板體構件。在某些構態中,該第一板體構件包括由該第二材料形成之一鞋跟區域。在某些情形中,該鞋跟區域可分開一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內側且該鞋跟區域可分開該缺口側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外側。當與習知鞋類物品比較時,該方法容許一製得之鞋類物品具有沿一橫軸比沿一縱軸大之撓性。因此,製得之鞋類物品可沿該縱軸儲存一大很多之能量同時沿該鞋跟區域之橫軸維持一可撓度。在一例中,該鞋類物品可在使用時提供一較佳能量返還量。
該方法可包括提供一模製系統,該模製系統包括形成在一第一模具半部(如,一模製底部)中之一模穴及一第二模具半部(如,一第一模製頂部),該模穴具有一第 一區域及一第二區域。此外,該方法可包括將一第一楔子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一區域中及將一第二楔子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二區域中。另外,該方法可包括提供一第一材料,該第一材料包含一第一剛性構件及一第二剛性構件。再者,該方法可包括將該第一剛性構件放入該第一區域中,且該第一剛性構件與該第一楔子分開。另外,該方法可包括將該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第二區域中,且該第二剛性構件與該第二楔子分開。此外,該方法可包括將該第二模具半部放在該第一模具半部上。再者,該方法可包括將一第二材料注入該第一區域中及該第二區域中以形成一鞋底,且該鞋底包含一第一板體構件及一第二板體構件。另外,該第二材料可直接接觸該第一楔子且該第二材料可直接接觸該第一剛性構件,其中該第二材料將該第一楔子黏在該第一剛性構件上。此外,該第二材料可直接接觸該第二楔子且該第二材料可直接接觸該第二剛性構件,其中該第二材料將該第二楔子黏在該第二剛性構件上。再者,該第一板體構件具有一第一邊緣,且該第一邊緣具有一第一輪廓,而該第一輪廓對應於該第二板體構件之一第二邊緣的一第二輪廓。
將該第一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一區域中及將該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二區域中亦可包括提供該第一板體構件一鞋跟區域,且該鞋跟區域由該第二材料形成。此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一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內側。另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該缺口區域與 該鞋類物品之一外側。再者,該缺口區域可由該鞋類物品之一鞋跟部份的一外緣朝該鞋類物品之一前腳部份延伸。
將該第一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一區域中及將該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二區域中亦可包括提供該第一板體構件一鞋跟區域,且該鞋跟區域由該第二材料形成。此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一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內側。另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該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外側。再者,該缺口區域可由該鞋類物品之一鞋跟部份的一外緣朝該鞋類物品之一前腳部份延伸。此外,該缺口區域可沿該鞋類物品之一實質縱向延伸在該鞋類物品之一居中位置上。
將該第一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一區域中及將該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二區域中亦可包括提供該第一板體構件一鞋跟區域,且該鞋跟區域由該第二材料形成。此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一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內側。另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該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外側。再者,該缺口區域可由該鞋類物品之一鞋跟部份的一外緣朝該鞋類物品之一前腳部份延伸。此外,該缺口區域可沿該鞋類物品之一實質縱向延伸在該鞋類物品之一居中位置上。再者,該第一剛性構件可沿該鞋類物品之該實質縱向延伸在該居中位置上。
將該第一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一區域中及將該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二區域中亦可包括提供該第一板體構件一鞋跟區域,且該鞋跟區域由該第 二材料形成。此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一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內側。另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該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外側。再者,該缺口區域可由該鞋類物品之一鞋跟部份的一外緣朝該鞋類物品之一前腳部份延伸。此外,該缺口區域可沿該鞋類物品之一實質縱向延伸在該鞋類物品之一居中位置上。再者,該第一剛性構件可沿該鞋類物品之該實質縱向延伸在該居中位置上。另外,該模製系統可更包括一第三模具半部(如,一第二模製頂部),及/或該方法可更包括以下步驟中之一或多數步驟:移除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其中該第一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及該第二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形成一第二模穴;將該第二模製頂部(第三模具半部)放在該模製底部(第一模具半部)上;及將一第三材料注入該第二模穴中。
將該第一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一區域中及將該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二區域中亦可包括提供該第一板體構件一鞋跟區域,且該鞋跟區域由該第二材料形成。此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一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內側。另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該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外側。再者,該缺口區域可由該鞋類物品之一鞋跟部份的一外緣朝該鞋類物品之一前腳部份延伸。此外,該缺口區域可沿該鞋類物品之一實質縱向延伸在該鞋類物品之一居中位置上。再者,該第一剛性構件可沿該鞋類物品之該實質縱向延伸在該居中位置上。另外,該模製系統可更包括一第三模具半部(如,一第二模製頂部), 及/或該方法可更包括以下步驟中之一或多數步驟:移除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其中該第一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及該第二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形成一第二模穴;將該第二模製頂部(第三模具半部)放在該模製底部(第一模具半部)上;及將一第三材料注入該第二模穴中。此外,該第三材料可將該第一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類物品之一鞋面上。再者,該第三材料將該第二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面上。
將該第一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一區域中及將該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二區域中亦可包括提供該第一板體構件一鞋跟區域,且該鞋跟區域由該第二材料形成。此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一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內側。另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該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外側。再者,該缺口區域可由該鞋類物品之一鞋跟部份的一外緣朝該鞋類物品之一前腳部份延伸。此外,該缺口區域可沿該鞋類物品之一實質縱向延伸在該鞋類物品之一居中位置上。再者,該第一剛性構件可沿該鞋類物品之該實質縱向延伸在該居中位置上。另外,該模製系統可更包括一第三模具半部(如,一第二模製頂部),及/或該方法可更包括以下步驟中之一或多數步驟:移除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其中該第一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及該第二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形成一第二模穴;將該第二模製頂部(第三模具半部)放在該模製底部(第一模具半部)上;及將一第三材料注入該第二模穴中。此外, 該第三材料可將該第一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類物品之一鞋面上。再者,該第三材料將該第二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面上。另外,該第三材料可具有比該第二材料小之剛性。
將該第一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一區域中及將該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二區域中亦可包括提供該第一板體構件一鞋跟區域,且該鞋跟區域由該第二材料形成。此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一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內側。另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該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外側。再者,該缺口區域可由該鞋類物品之一鞋跟部份的一外緣朝該鞋類物品之一前腳部份延伸。此外,該缺口區域可沿該鞋類物品之一實質縱向延伸在該鞋類物品之一居中位置上。再者,該第一剛性構件可沿該鞋類物品之該實質縱向延伸在該居中位置上。另外,該模製系統可更包括一第三模具半部(如,一第二模製頂部),及/或該方法可更包括以下步驟中之一或多數步驟:移除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其中該第一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及該第二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形成一第二模穴;將該第二模製頂部(第三模具半部)放在該模製底部(第一模具半部)上;及將一第三材料注入該第二模穴中。此外,該第三材料可將該第一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類物品之一鞋面上。再者,該第三材料將該第二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面上。另外,該第三材料可具有比該第二材料小之剛性。此外,在該缺口區域中可沒有該第三材料。
將該第一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一區域中 及將該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二區域中亦可包括提供該第一板體構件一鞋跟區域,且該鞋跟區域由該第二材料形成。此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一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內側。另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該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外側。再者,該缺口區域可由該鞋類物品之一鞋跟部份的一外緣朝該鞋類物品之一前腳部份延伸。此外,該缺口區域可沿該鞋類物品之一實質縱向延伸在該鞋類物品之一居中位置上。再者,該第一剛性構件可沿該鞋類物品之該實質縱向延伸在該居中位置上。另外,該模製系統可更包括一第三模具半部(如,一第二模製頂部),及/或該方法可更包括以下步驟中之一或多數步驟:移除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其中該第一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及該第二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形成一第二模穴;將該第二模製頂部(第三模具半部)放在該模製底部(第一模具半部)上;及將一第三材料注入該第二模穴中。此外,該第三材料可將該第一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類物品之一鞋面上。再者,該第三材料將該第二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面上。另外,該第三材料可具有比該第二材料小之剛性。此外,在該缺口區域中可沒有該第三材料。再者,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一楔子之一凸緣的一上表面上延伸及/或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一楔子之該凸緣的一下表面上延伸。另外,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二楔子之一凸緣的一上表面上延伸及/或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二楔子之該凸緣的一下表面上延伸。
將該第一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一區域中及將該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二區域中亦可包括提供該第一板體構件一鞋跟區域,且該鞋跟區域由該第二材料形成。此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一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內側。另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該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外側。再者,該缺口區域可由該鞋類物品之一鞋跟部份的一外緣朝該鞋類物品之一前腳部份延伸。此外,該缺口區域可沿該鞋類物品之一實質縱向延伸在該鞋類物品之一居中位置上。再者,該第一剛性構件可沿該鞋類物品之該實質縱向延伸在該居中位置上。另外,該模製系統可更包括一第三模具半部(如,一第二模製頂部),及/或該方法可更包括以下步驟中之一或多數步驟:移除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其中該第一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及該第二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形成一第二模穴;將該第二模製頂部(第三模具半部)放在該模製底部(第一模具半部)上;及將一第三材料注入該第二模穴中。此外,該第三材料可將該第一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類物品之一鞋面上。再者,該第三材料將該第二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面上。另外,該第三材料可具有比該第二材料小之剛性。此外,在該缺口區域中可沒有該第三材料。再者,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一楔子之一凸緣的一上表面上延伸及/或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一楔子之該凸緣的一下表面上延伸。另外,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二楔子之一凸緣的一上表面上延伸及/或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二楔子之該凸緣的一下表面 上延伸。此外,該第二材料可形成一肋,該肋由該第一剛性構件之一外表面延伸。再者,該肋可具有對應於該第一板體構件之一形狀的一形狀。
將該第一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一區域中及將該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二區域中亦可包括提供該第一板體構件一鞋跟區域,且該鞋跟區域由該第二材料形成。此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一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內側。另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該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外側。再者,該缺口區域可由該鞋類物品之一鞋跟部份的一外緣朝該鞋類物品之一前腳部份延伸。此外,該缺口區域可沿該鞋類物品之一實質縱向延伸在該鞋類物品之一居中位置上。再者,該第一剛性構件可沿該鞋類物品之該實質縱向延伸在該居中位置上。另外,該模製系統可更包括一第三模具半部(如,一第二模製頂部),及/或該方法可更包括以下步驟中之一或多數步驟:移除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其中該第一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及該第二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形成一第二模穴;將該第二模製頂部(第三模具半部)放在該模製底部(第一模具半部)上;及將一第三材料注入該第二模穴中。此外,該第三材料可將該第一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類物品之一鞋面上。再者,該第三材料將該第二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面上。另外,該第三材料可具有比該第二材料小之剛性。此外,在該缺口區域中可沒有該第三材料。再者,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一楔子之一凸緣的一上表面上延伸及/或該 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一楔子之該凸緣的一下表面上延伸。另外,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二楔子之一凸緣的一上表面上延伸及/或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二楔子之該凸緣的一下表面上延伸。此外,該第二材料可形成一肋,該肋由該第一剛性構件之一外表面延伸。再者,該肋可具有對應於該第一板體構件之一形狀的一形狀。另外,該第一材料可包括多數碳纖維。此外,該第二材料可為一彈性體。
將該第一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一區域中及將該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二區域中亦可包括提供該第一板體構件一鞋跟區域,且該鞋跟區域由該第二材料形成。此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一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內側。另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該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外側。再者,該缺口區域可由該鞋類物品之一鞋跟部份的一外緣朝該鞋類物品之一前腳部份延伸。此外,該缺口區域可沿該鞋類物品之一實質縱向延伸在該鞋類物品之一居中位置上。再者,該第一剛性構件可沿該鞋類物品之該實質縱向延伸在該居中位置上。另外,該模製系統可更包括一第三模具半部(如,一第二模製頂部),及/或該方法可更包括以下步驟中之一或多數步驟:移除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其中該第一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及該第二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形成一第二模穴;將該第二模製頂部(第三模具半部)放在該模製底部(第一模具半部)上;及將一第三材料注入該第二模穴中。此外,該第三材料可將該第一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類物品之一 鞋面上。再者,該第三材料將該第二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面上。另外,該第三材料可具有比該第二材料小之剛性。此外,在該缺口區域中可沒有該第三材料。再者,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一楔子之一凸緣的一上表面上延伸及/或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一楔子之該凸緣的一下表面上延伸。另外,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二楔子之一凸緣的一上表面上延伸及/或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二楔子之該凸緣的一下表面上延伸。此外,該第二材料可形成一肋,該肋由該第一剛性構件之一外表面延伸。再者,該肋可具有對應於該第一板體構件之一形狀的一形狀。另外,該第一材料可包括多數碳纖維。此外,該第二材料可為一彈性體。再者,該第二材料可附接在該第一材料之側邊。
將該第一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一區域中及將該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二區域中亦可包括提供該第一板體構件一鞋跟區域,且該鞋跟區域由該第二材料形成。此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一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內側。另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該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外側。再者,該缺口區域可由該鞋類物品之一鞋跟部份的一外緣朝該鞋類物品之一前腳部份延伸。此外,該缺口區域可沿該鞋類物品之一實質縱向延伸在該鞋類物品之一居中位置上。再者,該第一剛性構件可沿該鞋類物品之該實質縱向延伸在該居中位置上。另外,該模製系統可更包括一第三模具半部(如,一第二模製頂部),及/或該方法可更包括以下步驟中之一或多數步驟:移除該 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其中該第一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及該第二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形成一第二模穴;將該第二模製頂部(第三模具半部)放在該模製底部(第一模具半部)上;及將一第三材料注入該第二模穴中。此外,該第三材料可將該第一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類物品之一鞋面上。再者,該第三材料將該第二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面上。另外,該第三材料可具有比該第二材料小之剛性。此外,在該缺口區域中可沒有該第三材料。再者,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一楔子之一凸緣的一上表面上延伸及/或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一楔子之該凸緣的一下表面上延伸。另外,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二楔子之一凸緣的一上表面上延伸及/或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二楔子之該凸緣的一下表面上延伸。此外,該第二材料可形成一肋,該肋由該第一剛性構件之一外表面延伸。再者,該肋可具有對應於該第一板體構件之一形狀的一形狀。另外,該第一材料可包括多數碳纖維。此外,該第二材料可為一彈性體。再者,該第二材料可附接在該第一材料之側邊。另外,將該第一剛性構件放入該第一區域中之該步驟可將該第一剛性構件定位成比該第一楔子靠近該第一模製頂部。此外,將該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第二區域中之該步驟可將該第二剛性構件定位成比該第二楔子靠近該第一模製頂部。
將該第一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一區域中及將該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二區域中亦可包括提供該第一板體構件一鞋跟區域,且該鞋跟區域由該第 二材料形成。此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一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內側。另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該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外側。再者,該缺口區域可由該鞋類物品之一鞋跟部份的一外緣朝該鞋類物品之一前腳部份延伸。此外,該缺口區域可沿該鞋類物品之一實質縱向延伸在該鞋類物品之一居中位置上。再者,該第一剛性構件可沿該鞋類物品之該實質縱向延伸在該居中位置上。另外,該模製系統可更包括一第三模具半部(如,一第二模製頂部),及/或該方法可更包括以下步驟中之一或多數步驟:移除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其中該第一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及該第二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形成一第二模穴;將該第二模製頂部(第三模具半部)放在該模製底部(第一模具半部)上;及將一第三材料注入該第二模穴中。此外,該第三材料可將該第一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類物品之一鞋面上。再者,該第三材料將該第二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面上。另外,該第三材料可具有比該第二材料小之剛性。此外,在該缺口區域中可沒有該第三材料。再者,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一楔子之一凸緣的一上表面上延伸及/或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一楔子之該凸緣的一下表面上延伸。另外,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二楔子之一凸緣的一上表面上延伸及/或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二楔子之該凸緣的一下表面上延伸。此外,該第二材料可形成一肋,該肋由該第一剛性構件之一外表面延伸。再者,該肋可具有對應於該第一板體構件之一形狀的一形狀。另外,該第一材料可包括多 數碳纖維。此外,該第二材料可為一彈性體。再者,該第二材料可附接在該等材料之側邊。另外,將該第一剛性構件放入該第一區域中之該步驟可將該第一剛性構件定位成比該第一楔子靠近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此外,將該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第二區域中之該步驟可將該第二剛性構件定位成比該第二楔子靠近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再者,該第一材料可分離地附接在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上,其中在將該第二材料注入該第一區域中及該第二區域中後,由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移除該第一材料。
將該第一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一區域中及將該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二區域中亦可包括提供該第一板體構件一鞋跟區域,且該鞋跟區域由該第二材料形成。此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一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內側。另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該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外側。再者,該缺口區域可由該鞋類物品之一鞋跟部份的一外緣朝該鞋類物品之一前腳部份延伸。此外,該缺口區域可沿該鞋類物品之一實質縱向延伸在該鞋類物品之一居中位置上。再者,該第一剛性構件可沿該鞋類物品之該實質縱向延伸在該居中位置上。另外,該模製系統可更包括一第三模具半部(如,一第二模製頂部),及/或該方法可更包括以下步驟中之一或多數步驟:移除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其中該第一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及該第二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形成一第二模穴;將 該第二模製頂部(第三模具半部)放在該模製底部(第一模具半部)上;及將一第三材料注入該第二模穴中。此外,該第三材料可將該第一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類物品之一鞋面上。再者,該第三材料將該第二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面上。另外,該第三材料可具有比該第二材料小之剛性。此外,在該缺口區域中可沒有該第三材料。再者,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一楔子之一凸緣的一上表面上延伸及/或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一楔子之該凸緣的一下表面上延伸。另外,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二楔子之一凸緣的一上表面上延伸及/或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二楔子之該凸緣的一下表面上延伸。此外,該第二材料可形成一肋,該肋由該第一剛性構件之一外表面延伸。再者,該肋可具有對應於該第一板體構件之一形狀的一形狀。另外,該第一材料可包括多數碳纖維。此外,該第二材料可為一彈性體。再者,該第二材料可附接在該等材料之側邊。另外,將該第一剛性構件放入該第一區域中之該步驟可將該第一剛性構件定位成比該第一楔子靠近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此外,將該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第二區域中之該步驟可將該第二剛性構件定位成比該第二楔子靠近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再者,該第一材料可分離地附接在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上且其中在將該第二材料注入該第一區域中及該第二區域中後,由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移除該第一材料。另外,該第一剛性構件可沿該第一輪廓延伸,且該第一剛性構件相對該第一邊緣保 持一實質固定第一距離。此外,該第二剛性構件可沿該第二輪廓延伸,且該第二剛性構件相對該第二邊緣保持一實質固定第二距離。
在此提供一種依據前述方法製造的鞋類物品。該方法可包括將該第一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一區域中及將該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二區域中。該方法亦包括形成一鞋跟區域,且該鞋跟區域由該第二材料形成。此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一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內側。另外,該鞋跟區域可分開該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外側。再者,該缺口區域可由該鞋類物品之一鞋跟部份的一外緣朝該鞋類物品之一前腳部份延伸。此外,該缺口區域可沿該鞋類物品之一實質縱向延伸在該鞋類物品之一居中位置上。再者,該第一剛性構件可沿該鞋類物品之該實質縱向延伸在該居中位置上。另外,該模製系統可更包括一第三模具半部(如,一第二模製頂部),及/或該方法可更包括以下步驟中之一或多數步驟:移除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其中該第一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及該第二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形成一第二模穴;將該第二模製頂部(第三模具半部)放在該模製底部(第一模具半部)上;及將一第三材料注入該第二模穴中。此外,該第三材料可將該第一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類物品之一鞋面上。再者,該第三材料將該第二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面上。另外,該第三材料可具有比該第二材料小之剛性。此外,在該缺口區域中可沒有該第三材料。再者,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 一楔子之一凸緣的一上表面上延伸及/或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一楔子之該凸緣的一下表面上延伸。另外,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二楔子之一凸緣的一上表面上延伸及/或該第二材料可在該第二楔子之該凸緣的一下表面上延伸。此外,該第二材料可形成一肋,該肋由該第一剛性構件之一外表面延伸。再者,該肋可具有對應於該第一板體構件之一形狀的一形狀。另外,該第一材料可包括多數碳纖維。此外,該第二材料可為一彈性體。再者,該第二材料可附接在該等材料之側邊。另外,將該第一剛性構件放入該第一區域中之該步驟可將該第一剛性構件定位成比該第一楔子靠近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此外,將該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第二區域中之該步驟可將該第二剛性構件定位成比該第二楔子靠近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再者,該第一材料可分離地附接在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上且其中在將該第二材料注入該第一區域中及該第二區域中後,由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移除該第一材料。另外,該第一剛性構件可沿該第一輪廓延伸,且該第一剛性構件相對該第一邊緣保持一實質固定第一距離。此外,該第二剛性構件可沿該第二輪廓延伸,且該第二剛性構件相對該第二邊緣保持一實質固定第二距離。
藉檢視以下圖及詳細說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或將會了解該等構態之其他系統、方法、特徵及優點。意圖是所有該等另外之系統方法、特徵及優 點包含在這說明及這概要中,在該等構態之範圍內,且受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保護。
例如,且在一構態中,提供一種方法且該方法包括將至少一楔子插入一模具之一第一模具半部中,將一第一補強構件插入該模具之一第二模具半部中,關閉該模具以在該第一模具半部與該第二模具半部間界定一第一凹穴,及在該模具關閉後,在該至少一楔子與該第一補強構件之間保持一第一間隙。該方法亦包括將一第一材料注入該第一凹穴中及該第一間隙內以形成一鞋底板體及將該鞋底板體附接在一鞋類物品上。
該方法亦可包括:在形成該鞋底板體後,分開該第一模具半部及該第二模具半部以暴露在該第一模具半部內的該鞋底板體之一表面,及在該第一模具半部與一第三模具半部之間界定一第二凹穴。
可將一第二材料注入該第二凹穴中以形成該鞋類物品之一中底,其中將該第二材料注入該第二凹穴將該鞋底板體附接在該中底上。此外,將該第二材料注入該第二凹穴可使該第二材料接觸該第一補強構件及/或可包括注入一所具有之硬挺度比該第一材料為小的材料。
在一構態中,將該第一補強構件插入該第二模具半部中的步驟包括:透過一可分離黏著劑將該第一補強構件附接在該第二模具半部上。此外,將該至少一楔子插入該第一模具半部中的步驟可包括:在該第一間隙以外之該至少一楔子的一相對側上,形成位在該至少一楔子之一 部份與該第一模具半部之一表面間的一第二間隙。將該第一材料注入該第一凹穴中的步驟包括將該第一材料注入該第二間隙中。
在另一構態中,提供一種方法且該方法包括將一第一補強構件插入一模具之一第一模具半部中,將一第二補強構件插入該模具之該第一模具半部中以產生分開該第一補強構件及該第二補強構件之一通道,及關閉該模具以在該第一模具半部與一第二模具半部之間界定一第一凹穴。該方法亦包括將一第一材料注入該第一凹穴以形成具有該第一補強構件及該第二補強構件之一鞋底板體,及將該鞋底板體附接在一鞋類物品上。
該方法亦可包括:在形成該鞋底板體後,分開該第一模具半部及該第二模具半部以暴露在該第一模具半部內的該鞋底板體之一表面,及接著在該第一模具半部與一第三模具半部之間界定一第二凹穴。可將一第二材料注入該第二凹穴中以形成該鞋類物品之一中底。將該第二材料注入該第二凹穴中可包括將該鞋底板體附接在該中底上及/或使該第二材料接觸該第一補強構件及該第二補強構件。此外,將該第二材料注入該第二凹穴可包括注入一所具有之硬挺度比該第一材料為小的材料。
在一構態中,將該第一補強構件及該第二補強構件插入該第一模具半部中的步驟可包括:透過一可分離黏著劑將該第一補強構件及該第二補強構件附接在該第一模具半部上。
至少一次楔子可插入該第二模具半部中。因此,注入該第一材料可包括包圍該至少一楔子之一部份以相對該第一補強構件及該第二補強構件固定該至少一楔子的一位置。
請參閱圖式,揭露一種用於製造鞋類物品的方法。為了說明,該物品係顯示為供田徑賽項目使用之一鞋類物品。但是,在其他構態中,該鞋類物品可組配成供登山時使用或供英式足球、足球、橄欖球、籃球或棒球比賽時使用。在一構態中,由於下述之鞋底板體之剛性且,進一步,由於該鞋底板體之各種個別板體之獨立移動,一製得之鞋類物品可在使用時對一使用者提供一較佳能量返還。
圖2至11顯示用以製造分段板體之一模製方法的示範構態。應了解的是所示步驟之順序只是示範且可以一不同順序製造該分段板體。
圖1顯示一鞋類物品100,或簡稱為物品100,其包括固定在一鞋面104上之一鞋底板體102。該鞋面104可藉由任何習知機構或方法附接在該鞋底板體102上。例如,該鞋面104可縫在該鞋底板體102上或該鞋面104可膠接在該鞋底板體102上。該鞋面104可組配成收容一腳。該示範構態顯示該鞋面之一通用設計。在某些構態中,該鞋面104可包括另一種設計。例如,該鞋面104可為一無縫經編針織管之網。如圖所示,該鞋底板體102包括分開且當附接在該鞋面104上時可互相相對地獨立移動的一第一板體構 件106及一第二板體構件108。例如,該第一板體構件106及該第二板體構件108可附接在該物品100之一中底上(圖13),而該中底再附接在鞋面104上。該等板體構件106、108可在形成該鞋底板體102時附接在該中底上,但由於該等板體構件106、108互相分開且由於該中底之材料相較於該等板體構件106、108之比較剛性材料的比較可撓本質,可相對於該鞋面104及互相相對地移動。
圖2係可用以製造該鞋底板體102之一模製系統200之一示範構態的示意圖。在某些構態中,該模製系統200可為一射出成型模。該模製系統200可包括通常與一射出成型模相關之一或多數組件,且包括未在此所述之組件。在一示範構態中,該模製系統200可包括一第一模具半部202(如,一模製底部)其設有一第一模穴202’。在某些構態中,該第一模穴202’之大小及尺寸可作成包括一凹穴,且該凹穴具有與一鞋底板體相關之一形狀。在某些構態中,該第一模穴202’可特別組配成用於具有多數尖釘或楔子之一鞋底板體。
一般而言,在這詳細說明中及整個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之用語「板體構件」包括組配成抵抗彎曲用以在操作該物品100時增加一能量返還量的任何鞋底。該模製系統200可組配成用以製造一任何種類、形狀或構態之板體構件。
應了解的是為了說明,在此以各種構態所示之該等模具及/或模製系統係以一代表方式顯示而未顯示與 該模具及/或模製系統相關之多數模具、插入物、及/或組件。在此所述之任一模具及/或模製系統可包括所屬技術領域中習知之用以在注入及冷卻該(等)第二材料後協助移除該完成零件的類似或不同構造。
在某些構態中,該模製系統200可包括用以製造一對配合分段板體之設備。在一示範構態中,可使用分開之板體凹穴來形成與一右腳相關之一分段板體及與一左腳相關之一分段板體。在其他構態中,可使用一單一板體凹穴來形成該等分段板體。在另外之構態中,一單一板體凹穴可包括用以形成與任一腳相關之具楔子板體構件。
在某些構態中,一模製系統可為包括一預模製楔構件之模製系統。在其他構態中,一模製系統可為一單一模具。在其他構態中,一模製系統可為包括一或多數模具插入物之一多件式模製系統。在另外之構態中,一模製系統可為一多段式模製系統,其包括將第二材料二次或二次以上注入一單一模製系統或一多件式模製系統中。在某些情形中,模製一楔子總成之組件的順序,及模製系統之選擇可依據各種特性選擇,該等特性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中之一或多數者:為各組件選擇之第二材料、該組件之硬度或耐用性、第二材料之溫度、及其他考量。此外,應了解的是除了在此所示之示範構態以外,可使用其他模製系統來形成一分段板體。
在某些構態中,模製系統200可包括通常與一射出成型模相關之一或多數組件,且包括未在此所述之組件。 例如,在某些構態中,模製系統200可包括多數銷,且該等銷包括可用以保持尖釘或楔子定位在模製系統200內之可伸縮銷。
在某些構態中,該第一模穴202’可包括組配成對應於一板體構件之不同部份的一或多數部份。在一示範構態中,該第一模穴202’可包括一第一區域204及一第二區域206。在一示範構態中,第一區域204可對應於一第一板體構件106之一本體且第二區域206可對應於一第二板體構件108之一本體。在一示範構態中,第一區域204可對應於圖2所示之一形狀。例如,該第一區域204可具有實質對齊一第一楔子凹穴210、一第三楔子凹穴214及一第五楔子凹穴218之一內部份,實質沿該縱向延伸之一外部份,及延伸在該內部份與該外部份之間的一過渡部份。在一例子中,該第二區域206可具有一弧形外緣及一內緣,其具有實質沿該縱向延伸之一第一部份、實質沿該縱向延伸之一第二部份、及延伸在該第一部份與該第二部份間之一過渡部份。
在其他構態中,該第一區域204可對應於與一楔構件本體相關之不同形狀,包括但不限於六邊形、圓柱形、圓錐形、圓形、正方形、矩形、梯形、菱形、卵形、以及其他規則或不規則及幾何或非幾何形狀。
在某些構態中,該第一模穴202’亦可包括一第一楔子凹穴210、一第二楔子凹穴212、一第三楔子凹穴214、一第四楔子凹穴216、一第五楔子凹穴218及一第六楔子凹 穴220。在一示範構態中,該第一楔子凹穴210、該第三楔子凹穴214及該第五楔子凹穴218可對應於用於該第一板體構件106之第一組楔子凹穴。類似地,該第二楔子凹穴212、該第四楔子凹穴216、及該第六楔子凹穴220可對應於用於該第二板體構件108之第二組楔子凹穴。在某些情形中,該等第一組楔子凹穴及該等第二組楔子凹穴可組配成用於楔構件之固定元件。詳而言之,該固定元件可組配成將該楔構件可分離地附接在一外底上。
如前所述,用於製造圖中所示之鞋類物品的方法之各種構態可意圖與一右腳一起使用。但是,應了解的是以下說明可應用於意圖與一左腳一起使用的該等鞋類物品之鏡像。例如,一第一左模穴之特徵可實質類似於該第一模穴202’且一第二左模穴可實質類似於一第二模穴291(圖10)。
如圖3所示,第一組楔子被放在該等第一組楔子凹穴中且第二組楔子被放在該等第二組楔子凹穴中。在一示範構態中,該等第一組楔子包括一第一楔子230、一第三楔子234及一第五楔子238。類似地,該等第二組楔子包括一第二楔子232、一第四楔子236及一第六楔子240。如上所述,在某些構態中,一固定元件可被放在該等第一組楔子凹穴中及該等第二組楔子凹穴中。
請參閱圖4,提供用於該分段板體(即,鞋底板體102)之該模製系統200之一示範構態的示意圖。如圖所示,一第一材料之一第一補強構件242(如,一第一剛性構件) 被放入該第一區域204中且一第一材料之一第二補強構件244(如,一第二剛性構件)被放入該第二區域206中,使得該第一補強構件242與該第二補強構件244被一通道分開,且該通道沿各構件242、244之一長度延伸。在其他構態中,該第一補強構件242及該第二補強構件244係由不同材料構成,及/或該第一補強構件242及一第三補強構件246(如,第三剛性構件)係由不同材料構成。如圖所示,該第二補強構件244與該第三補強構件246形成分開構件。在其他構態中,該第二補強構件244及該第三補強構件246係單塊(未圖示)。
在某些構態中,該第一材料係一剛性材料,包括一剛性編織物。在一構態中,該剛性材料可包括碳纖維,以及其他材料。在各種構態中,該剛性材料包括一編織物,例如一碳纖維、尼龍纖維、棉纖維、紡織品、彈性纖維、動物纖維等。在某些構態中,該剛性材料係具有一高楊氏模數之物質。例如,一高楊氏模數可大於100吉帕斯卡(GPa)、大於150GPa、大於180GPa、大於200GPa等。具有高楊氏模數之剛性材料的例子可包括,例如,銅、黃銅、青銅、鋼、碳化矽、碳化鎢、及一單壁奈米碳管、以及其他材料。該剛性材料可包含碳纖維。該剛性材料可主要由碳纖維構成。
在一構態中,該第一補強構件242、該第二補強構件244及/或該第三補強構件246可使用Auger等人(美國專利第7,832,117號)之一或多數特徵,且其全部內容在此加入作為參考。在某些構態中,可使用Auger等人之一或多數 方法來製造該第一補強構件242、該第二補強構件244及/或該第三補強構件246。
如上所述,在某些構態中,該第一材料係一剛性編織物。例如,圖4顯示該剛性編織物之特殊編織。該剛性編織物之編織可使用不同形狀,包括但不限於,六邊形、圓柱形、圓錐形、圓形、正方形、矩形、梯形、菱形、卵形、以及其他規則或不規則及幾何或非幾何形狀的不同形狀。
在某些構態中,該剛性編織物使用碳纖維。在其他構態中,該剛性編織物使用其他纖維,例如以動物為主之纖維、以植物為主之纖維、以礦物為主之纖維、合成纖維等。在某些構態中,合成纖維包括尼龍、熱塑性塑膠、聚芳醯胺、壓克力纖維等。
圖5顯示該模製系統200之一第一模製頂部(即,第二模具半部250)。該第二模具半部250可與該第一模具半部202配合界定出該模製系統200之一模具且,進一步,藉由分別具有該等板體106、108之對應形狀的該第一模具半部202與該第二模具半部250之間界定出多數凹穴,可與該第一模具半部202配合界定出該等板體106、108的一形狀。如圖所示,該第一補強構件242附接在對應於該第一區域204之一第一部份252上。類似地,如圖5所示,該第二補強構件244附接在對應於該第二區域206之一第二部份254上且該第三補強構件246附接在對應於該第二區域206之該第二部份254上。例如,可使用一可分離黏著劑將 該第一補強構件242附接在該第一部份252上,將該第二補強構件244附接在該第二部份254上,及/或將該第三補強構件246附接在該第二部份254上。
如圖6所示,該第二材料260可透過一注入孔262加入該模製系統200。在這構態中,該第二材料260通過一流孔264而進入該第一區域204中及進入該第二區域206中。在一構態中,該注入孔262可包括由該模製系統200突出之一注入尖端(未圖示)。在某些構態中,該注入孔262可透過該流孔264與第一模穴202’流體連通。利用這配置,該流孔264容許一液體或黏性物質通過該注入孔262進入該第一模穴202’中。在圖6中,只顯示一注入孔及流孔。但是,在其他構態中,該模製系統200可包括具有多數對應流孔之多數另外注入孔。
在一構態中,該第二材料260可由一彈性體形成。例如,該彈性體可為一熱塑性橡膠、一熱塑性彈性體(TPE),例如聚醚嵌段醯胺(PEBAX)等。在某些構態中,該第二材料260可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材料中之一或多數材料:天然或合成橡膠、硬質發泡體、塑膠、聚合物、尼龍、聚胺基甲酸酯、熱可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PU)、以及任何其他可變形或剛性材料。但是,可了解的是可使用任何其他材料作為該第二材料260。此外,在某些構態中,可使用一以上第二材料260及/或其他材料製造一分段板體。
圖7顯示使用該模製系統200製造之一第一楔子230之一示範構態的不同圖。在某些情形中,多數楔構件 可以一與該第一楔子230實質類似之方式製造。例如,可如圖7所示地形成該第二楔子232、該第三楔子234、該第四楔子236、該第五楔子238及該第六楔子240。在其他情形中,可以一不同方式構成其他種類之楔構件。例如,可藉由使用一收納構件(未圖示)提供該第二楔子232,而該收納構件係組配成收納一楔構件。
在一構態中,該第二材料260通過該流孔264進入一上凹穴266,進入一第一下凹穴272,且進入一第二下凹穴278。該上凹穴266大致界定出一第一間隙,而該第一下凹穴272及第二下凹穴278大致界定出一第二間隙。如圖所示,該上凹穴266係位在該第一補強構件242之一下表面268與該第一楔子230之一凸緣279的一上表面270之間。此外,該第一下凹穴272係位在該凸緣279之一下表面274與該第一模具半部202之一上表面276之間。類似地,該第二下凹穴278係位在該凸緣279之該下表面274與該第一模具半部202之該上表面276之間。
在圖7中顯示該第二材料260開始填充該上凹穴266、該第一下凹穴272及該第二下凹穴278。在一示範構態中,該第二材料260實質地填充該上凹穴266、該第一下凹穴272及該第二下凹穴278。該第二材料260可類似地填充該第一區域204之剩餘部份且該第二材料260可類似地填充該第二區域206。簡言之,該第二材料260實質地填充該第一區域204及/或該第二材料260實質地填充該第一區域204以形成該等板體構件106、108。即,該第二材料260 可接合在該等補強構件242至246上及該等楔子230至240上以互相相對地固定該等補強構件242至246及該等楔子230至240之一位置,藉此形成該鞋底板體102。例如,該第二材料260可包圍各楔子230至240之一部份且延伸在各補強構件242至246之邊緣上以將該等楔子230至240結合在各補強構件242至246上(圖7),藉此形成構成該鞋底板體102之該等板體106、108。該等鞋底板體106、108可在該物品100之一中底獨立地附接在該物品100上(圖13)。
在一示範構態中,該上凹穴266、該第一下凹穴272及該第二下凹穴278可呈大致碟形。在其他構態中,該上凹穴266、該第一下凹穴272及該第二下凹穴278可對應於與一楔子相關之不同形狀,包括但不限於,六邊形、正方形、矩形、梯形、菱形、圓形、卵形、以及其他規則或不規則及幾何或非幾何形狀。
在某些構態中,該第一補強構件242藉由一間隙(即,大致藉由圖7中之該上凹穴266界定)與該第一楔子230分開。例如,且如圖7所示,一旦該第二材料260注入該凹穴後,該第一補強構件242藉由該第二材料260與該第一楔子230分開。在某些情形中,該間距容許該第二材料260在該第一補強構件242與該第一楔子230間之一區域中接合該第一補強構件242及該第一楔子230。
在一構態中,該第二材料260直接觸觸該第一楔子230且該第二材料260直接接觸該第一補強構件242。例如,且如圖7所示,該第二材料260直接接觸該第一楔子230 之該上表面270且該第二材料260直接接觸該第一補強構件242之該下表面268。類似地,該第二材料260可直接接觸該第二楔子232之一上表面且該第二材料260可直接接觸該第二補強構件244之一下表面。
圖8顯示該第一板體構件106之形成的橫截面圖。如圖所示,圖8顯示一第一肋280及一第二肋282之形成。在某些構態中,省略該第二肋282。在其他構態中,可包含另外之肋。例如,該第一板體構件106可包括一第三肋,一第三肋及一第四肋等。
在一構態中,該第二材料260通過該流孔264進入一肋凹穴284。如圖所示,該肋凹穴284係位在該第一補強構件242之一下表面283與該第一模具半部202之一上表面285之間。圖8顯示該第二材料260開始填充該肋凹穴284。在一示範構態中,該第二材料260實質填充該肋凹穴284以形成該等肋280、282。
在一示範構態中,由該模製底部(第一模具半部202)移除該第一模製頂部(第二模具半部250)。在某些情形中,該第二材料260接合該第一楔子230、該第三楔子234及該第五楔子238,且該第二材料260接合該第二楔子232、該第四楔子236及該第六楔子240。此外,在模製後,使用一可分離黏著劑可進一步容許該第一補強構件242由該第一模製頂部分離且使用該可分離黏著劑亦可容許該第二補強構件244由該第一模製頂部分離。
如圖9所示,一第二模製頂部(第三模具半部290) 被放在該模製系統200之一製得之凹穴上。在一構態中,該第一板體構件106及該第二板體構件108與該模製底部(第一模具半部202)之第一模穴202’一起形成一第二模穴291。即,該等補強構件242至246之某些部份暴露在該第一模具半部202中,與該第三模具半部290相對,且收納一第三材料,如以下所述及圖11中所示。以下,該第一板體構件106、該第二板體構件108、及該第一模穴202’之剩餘暴露部份(即,包圍該等形成之板體構件106、108的該第一模穴202’之部份)間的配合將被視為第二模穴291。在操作時,該第二模製頂部(第三模具半部290)被放在該模製系統200上(即,在該模製底部(第一模具半部202)上)以在其間界定該第二模穴291。因此,可使用該第一板體構件106之一上表面及該第二板體構件108之一上表面來形成該第二模穴291之一部份。
如圖10所示,一第三材料298可透過一注入孔294加入該模製系統200中。在一構態中,該第三材料298與該第二材料260相同。在其他構態中,該第三材料298與該第二材料260不同。例如,該第二材料260係PEBAX且該第三材料298係一發泡材料,因此該發泡材料具有比該第二材料260大之撓性。
在某些構態中,該第三材料298係具有一低楊氏模數之一物質。例如,一低楊氏模數可小於100GPa、小於50GPa、小於25GPa等。一第三材料298之例子可包括,例如,一膨脹橡膠、發泡橡膠、聚胺基甲酸酯、以及其他材 料。
在某些構態中,該第三材料298具有比該第二材料260小之剛性。例如,該第三材料298具有比該第二材料260之一楊氏模數小的一楊氏模數。在另一例子中,該第三材料298具有比該第二材料260之一楊氏模數小至少300GPa、200GPa、100GPa、50GPa或25GPa的一楊氏模數。
在一構態中,該第三材料298通過一流孔296進入該第一區域204且該第三材料298亦通過該流孔296進入該第二區域206。如圖所示,該第一板體構件106及該第二板體構件108作為該第二模穴291之一上表面。
在某些構態中,該第二材料及該第三材料可為不同材料及/或可具有不同性質。在某些構態中,該第二材料可具有比該第三材料大之剛性。例如,該第二材料可選自一實質剛性材料以便為一板體構件提供一耐用元件。類似地,該第三材料可選自一實質可變形材料以減緩在一楔構件之一地面接合部份上的一衝擊效應。在一示範構態中,該第二材料及該第三材料可組配成互相結合以形成一鞋類物品。
圖11顯示該第一楔子230之橫截面圖。在一構態中,該第三材料298通過流孔264進入一中底凹穴299。如圖所示,該中底凹穴299係位在該第二模製頂部(即,第三模具半部290)之一下表面295與該第一補強構件242之一上表面297之間。因此,與該第二模製頂部(第三模具半部290)之該下表面295相對的該第一補強構件242之一頂表 面承接該第三材料298且,因此,作為一模表面。圖11顯示該第三材料298開始填充該中底凹穴299。在一示範構態中,該第三材料298實質地填充該中底凹穴299且形成該物品100之一中底(圖11)。
圖12顯示包括該鞋底板體102之該物品100的仰視圖。該鞋底板體102可包括設置成靠近一穿鞋者之前腳的一前腳區域。例如,該鞋底板體102可包括一前腳部份10。該鞋底板體102可包括一腳跟區域,且該腳跟區域設置成靠近一穿鞋者之腳跟且與該前腳區域相對。例如,該鞋底板體102可包括一鞋跟部份14。該鞋底板體102可包括設置在該前腳區域與該鞋跟區域間之一中腳區域。例如,該鞋底板體102可包括一中腳部份12。該鞋底板體102可包括一內側及一與該內側相對之外側。例如,該鞋底板體102可包括一內側16及一外側18。該鞋底板體102可包括在該內側16之一內緣20及在該外側18之一外緣22。
如圖12所示,該第一板體構件106具有一第一邊緣110,且該第一邊緣110包括一第一輪廓112。此外,圖12顯示包括一第二邊緣114之該第二板體構件108,且該第二邊緣114具有一第二輪廓116。如圖所示,該第一輪廓112具有實質對應於該第二輪廓116之一輪廓。
在某些情形中,在該橫向上需要比該縱向大之撓性。在某些構態中,該第二板體構件108更包括一中央部份120及一側部份122。例如,且如圖12所示,該中央部份120包括該第二邊緣114且更包括一第三邊緣124。此外, 圖12顯示該側部份122包括一第四邊緣126及一第五邊緣128。因此,藉由容許該第一板體構件106、該中央部份120及該側部份122至少部份地互相相對移動,該第一邊緣110、該第二邊緣114、該第三邊緣124及該第四邊緣126容許這些元件106、120、122沿該橫向彎曲。
在一例子中,該第一板體構件106包括一前腳區域130、一過渡區域132及一中腳區域134。例如,該過渡區域132可在該前腳區域130與該中腳區域134之間延伸。此外,該中腳區域134可由外緣22延伸至內緣20。另外,該前腳區域130可由第一邊緣110延伸至該內緣20。再者,該過渡區域132可由第一邊緣110延伸至該內緣20及/或該第二板體構件108可由該外緣22延伸至該第二邊緣114。
在某些情形中,該物品100具有在該橫向上比該縱向大很多之撓性。如圖12所示,該第一邊緣110包括一前腳段140、一過渡段142及一中腳段144。如前所述,該第一邊緣110具有一第一輪廓112。在某些構態中,該第二邊緣114具有一第二輪廓116,且該第二輪廓116實質地對應於該第一輪廓112。類似地,在某些構態中,該第三邊緣124具有一第三輪廓146,且該第三輪廓146實質地對應於該第一輪廓112。此外,在某些構態中,該第四邊緣126具有一第四輪廓148,且該第四輪廓148實質地對應於該第一輪廓112。因此,該第一邊緣110、該第二邊緣114、該第三邊緣124及該第四邊緣126容許該第一板體構件106、該中央部份120及該側部份122在該橫向上彎曲。
在某些情形中,該前腳段140沿一內軸150延伸,且該內軸150在一實質縱向上沿該物品100之該內側16延伸。例如,且如圖12所示,該前腳段140沿內軸150延伸。
在某些情形中,該中腳段144沿一外軸152延伸,且該外軸152在一實質縱向上沿該物品100之該外側18延伸。例如,且如圖12所示,該前腳段140沿外軸152延伸。
如圖12至13所示,為改善該鞋類物品100之一側向彎曲,該第一材料可具有對應於一板體構件之一形狀的一形狀。例如,且如圖12所示,該第一補強構件242沿該第一輪廓112延伸且該第一補強構件242與該第一邊緣110保持一實質固定第一距離。類似地,該第二補強構件244沿該第二輪廓116延伸且該第二補強構件244與該第二邊緣114保持一實質固定第二距離。此外,該第三補強構件246沿該第四輪廓148延伸且該第三補強構件246與該第四邊緣126保持一實質固定第三距離。另外,在某些構態中,該第二補強構件244沿該第三輪廓146延伸且該第二補強構件244與該第三邊緣124保持一實質固定第四距離。
在某些構態中,該物品100包括一肋。例如,如圖12所示,肋160具有一肋輪廓162以容許另外之橫向撓曲。在某些構態中,該肋160具有對應於該第一板體構件106之一形狀的一肋輪廓162。在其他構態中,該肋160具有與該第一板體構件106之形狀不同的一肋輪廓162。例如,該肋160可交叉通過該第一板體構件106(未圖示)。因此,該肋160及該第一板體構件106可容許該第一板體構件106及該 肋160在該橫向上彎曲。
如圖13所示,在某些情形中,可暴露在該第一邊緣110與該第二邊緣114之間延伸的該中底166之一部份164。例如,如圖13所示,該部份164暴露而容許該第一板體構件106及該第二板體構件108彈性地互相相對移動。此外,該部份164可包括一缺口168。在某些構態中,該缺口168具有對應於該中底之該部份164之一形狀的一形狀。
在某些情形中,可暴露在該第三邊緣124與該第四邊緣126之間延伸的該中底166之一部份170。例如,如圖13所示,該部份170暴露以在該中央部份120與該側部份122之間提供一間隙而容許該中央部份120及該側部份122彈性地互相相對移動。此外,該部份170可包括一缺口172。在某些構態中,該缺口172具有對應於該中底166之該部份170之一形狀的一形狀。例如,如圖12所示之形狀。
如圖13所示,該鞋底板體102可具有一頂表面及一底表面。例如,請參閱圖13,該鞋底板體102可包括一頂表面180及一底表面182。該鞋底板體102可組配成附接在一鞋面(例如,104)上。該鞋底板體102亦可組配成附接在一鞋類物品(例如,物品100)之該中底166或一內底上。該頂表面180可組配成接觸該中底166或該內底。該底表面182可組配成接觸一運動表面。例如,該底表面182可組配成接觸草皮、人工草皮、泥土及/或沙子。該底表面182可包括用以增加與該運動表面之牽引力的設備。例如,如圖12與13所示,該等設備可包括楔子。另外之楔子(未圖示) 可設置在鞋底板體102之鞋跟部份14上及/或在該鞋底板體102之中腳部份12上。
在某些構態中,該鞋面104可藉由任何習知機構或方法附接在該鞋底板體102上。例如,該鞋面104可縫在該鞋底板體102上或該鞋面104可膠接在該鞋底板體102上。該鞋面可組配成收納一腳。該示範構態顯示該鞋面104之一通用設計。在某些構態中,該鞋面104可包括另一種設計。例如,該鞋面104可為一無縫經編針織管之網。如圖所示,該鞋底板體102包括該第一板體構件106及該第二板體構件108。
圖14顯示類似於模製系統200之一模製系統300,但是該模製系統300包括一第一模具半部302(如,一鞋跟模製底部)其設有一鞋跟模穴302’,且該鞋跟模穴302’具有一第一鞋跟模製區域304及一第二鞋跟模製區域306。如圖14至15所示,該第二鞋跟模製區域306可實質類似於該第二區域206。在其他構態中,該第二鞋跟模製區域306與該第二區域206不同。
在某些構態中,該模製系統300可包括用以製造一對配合分段板體之設備。在一示範構態中,可使用分開之板體凹穴來形成與一右腳相關之一分段板體及與一左腳相關之一分段板體。在其他構態中,可使用一單一板體凹穴來形成該等分段板體。在另外之構態中,一單一板體凹穴可包括用以形成與任一腳相關之具楔子板體構件。
在某些構態中,利用模製系統300形成一鞋底板 體之本方法可使用實質類似於用於模製系統200之圖3至5所示步驟的步驟。例如,多數楔子可類似於圖3所示之程序地被放入該第一鞋跟模製區域304及該第二鞋跟模製區域306中。在另一例中,該第一材料可類似於如圖4至5所示地將該第一補強構件242放在該第一模製頂部(即,第二模具半部250)上的做法,被放在一第二模具半部308(如,一鞋跟模製頂部)上。在其他構態中,該模製系統300使用與圖3至5所示之步驟不同的步驟及方法。
如圖15所示,該鞋跟模製頂部(即,第二模具半部308)可被放在該鞋跟模製底部(即,第一模具半部302)上且該第二鞋跟材料310可透過注射孔312加入該模製系統300中。在這構態中,該第二鞋跟材料310通過一流孔314進入該鞋跟模穴302’。該第二材料260可加入該鞋跟模穴302’以形成一鞋跟區域404(請參見圖16至17)。
在某些構態中,該第二鞋跟材料310實質類似於該第二材料260。在其他構態中,該第二鞋跟材料310不同。例如,可使用一不同種類之彈性體,可添加一著色添加物等。
圖16至17顯示由圖14至15中所述之程序產生之一鞋類物品400,或簡稱為物品400。例如,如圖16至17所示,透過流孔314加入該第二鞋跟材料310可產生該第一板體構件402,且該第一板體構件402具有一鞋跟區域404及一缺口區域410。
如圖16至17所示,該第一板體構件402可實質類 似於該第一板體構件106,但是該第一板體構件402更包括該鞋跟區域404及該缺口區域410。如圖16所示,該鞋跟區域404可與該第一板體構件402一體地形成且可由該第一板體構件402延伸。例如,如圖16至17所示,該第一板體構件402包括該前腳區域130、該過渡區域132及該中腳區域134。另外地,或替代地,該第一板體構件402可具有類似於該第一板體構件106之一輪廓。例如,如圖16所示,該第一板體構件402具有一第一邊緣428,且該第一邊緣428具有該第一輪廓112。
在其他構態中,該第一板體構件402與該第一板體構件106不同。例如,該第一板體構件402之該前腳部份10與該第一板體構件106之該前腳部份10不同。在另一例子中,第一板體構件402之該中腳部份12與該第一板體構件106之該中腳部份12不同。
在某些構態中,該物品400更包括一第二板體構件430。例如,如圖16至17所示,該第二板體構件430實質類似於該第二板體構件108。如圖所示,該第二板體構件430可包括一不同第二板體構件(未圖示)。在其他構態中,該第二板體構件430可對應於不同形狀,包括但不限於,六邊形、圓柱形、圓錐形、圓形、正方形、矩形、梯形、菱形、卵形、以及其他規則或不規則及幾何或非幾何形狀。
在某些構態中,該鞋跟區域404包括一第一鞋跟區域406及一第二鞋跟區域408。例如,如圖16至17所示, 該第一鞋跟區域406朝該內側16延伸且該第二鞋跟區域408朝該外側18延伸。
在一構態中,該缺口區域410分開該第一鞋跟區域406與該第二鞋跟區域408。例如,如圖16至17所示,該缺口區域410之一內緣412面對該第二鞋跟區域408且該缺口區域410之一外緣414面對該第一鞋跟區域406。
在某些構態中,該缺口區域410由該鞋跟部份14之一外緣朝該中腳部份12延伸。例如,如圖16至17所示,該缺口區域410由一暴露內緣416延伸至一缺口尖端418。在一構態中,該缺口尖端418係定位在一縱軸上。例如,如圖17所示,該缺口尖端418係定位在該中心軸420上。
在一構態中,該缺口區域410具有沿一暴露鞋跟邊緣424延伸之一缺口基底422。例如,如圖16至17所示,該缺口基底422由該內緣412延伸至該外緣414。在某些構態中,該內緣412及外緣414形成該暴露鞋跟邊緣424之一部份。例如,如圖16至17所示,該暴露鞋跟邊緣424由該內緣412延伸至該缺口尖端418。
在一構態中,該鞋跟區域404由該鞋跟部份14之外緣延伸。例如,如圖16至17所示,該第一鞋跟區域406由該鞋跟部份14之一暴露內緣416延伸至該缺口區域410之該內緣412。類似地,如圖16至17所示,該第二鞋跟區域408由該鞋跟部份14之一暴露外緣426延伸至該缺口區域410之該外緣414。
例如,如圖16所示,該鞋跟區域404與一缺口區 域410分開。在一構態中,該鞋跟區域404可分開該缺口區域410與該外側18及/或該鞋跟區域404可分開該缺口區域410與該內側16。類似地,該鞋跟區域404可分開該缺口區域410與該外緣22及/或該鞋跟區域404可分開該缺口區域410與該內緣20。在某些構態中,該缺口區域410由該鞋跟部份14之一外緣朝該前腳部份10延伸。
在某些情形中,在該鞋跟區域404中可包含多數牽引元件。在一示範構態中,區段432包括一突起434,且該突起434對應於如圖16至17所示之一角錐形。在其他構態中,突起434可對應於不同形狀,包括但不限於六邊形、圓柱形、圓錐形、圓形、正方形、矩形、梯形、菱形、卵形、以及其他規則或不規則及幾何或非幾何形狀。該等牽引元件可藉由在運動時更佳地抓住一表面而增加該物品400之效能。
在一構態中,該物品400包括一鞋面。該鞋面可類似於該鞋面104。例如,該鞋面可類似於該鞋面104附接在該鞋底板體102上地附接在該第一板體構件402上。在另一例子中,該鞋面及該鞋面104可由類似材料形成。
如圖17所示,在某些構態中,該物品400包括一中底440。在一構態中,該中底440係藉由圖10中所示之一或多數步驟形成。例如,一第三鞋跟材料(未圖示)可加入模製系統300中。在某些構態中,該第三鞋跟材料具有比該第二鞋跟材料310小之剛性。在一構態中,該第一板體構件402作為用於該第三鞋跟材料(未圖示)的一模穴之一 上表面。
在某些情形中,可能需要顯示該鞋面之一部份。因此,在某些構態中,該缺口區域410延伸進入該中底440。例如,如圖17所示,該外緣412延伸穿過該中底440至該鞋面(未圖示)且該外緣414延伸穿過該中底440至該鞋面。因此,可看到該鞋面之一底表面,藉此增加該物品400之美觀。
在一構態中,該缺口區域410沿該物品400之一實質縱向延伸。例如,如圖17所示,該缺口區域410沿一中心軸420延伸。在某些構態中,該中腳區域134沿該中心軸420延伸。
以下項目提供用於製造上述鞋類物品100之方法。
項目1:一種用於製造鞋類物品的方法可包括:提供一模製系統,該模製系統包括一模穴及一模製頂部,而該模穴具有一第一區域及一第二區域;將一第一楔子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一區域中;將一第二楔子放入該模穴之該第二區域中;提供一第一材料,且該第一材料包含一第一剛性構件及一第二剛性構件;將該第一剛性構件放入該第一區域中,該第一剛性構件與該第一楔子分開;將該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第二區域,該第二剛性構件與該第二楔子分開;將該模製頂部放在該模穴上;將一第二材料注入該第一區域中及該第二區域中以形成一鞋底,該鞋底包含一第一板體構件及一第二板體構件;其中該第二材料直接接 觸該第一楔子且該第二材料直接接觸該第一剛性構件且其中該第二材料將該第一楔子黏在該第一剛性構件上;其中該第二材料直接接觸該第二楔子且該第二材料直接接觸該第二剛性構件且其中該第二材料將該第二楔子黏在該第二剛性構件上;且其中該第一板體構件具有一第一邊緣,該第一邊緣具有一第一輪廓,該第一輪廓對應於該第二板體構件之一第二邊緣的一第二輪廓。
項目2:如項目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板體構件更包括由該第二材料形成之一鞋跟區域;其中該鞋跟區域分開一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內側;其中該鞋跟區域分開該缺口區域與該鞋類物品之一外側;且其中該缺口區域由該鞋類物品之一鞋跟部份之一外緣朝該鞋類物品之一前腳部份延伸。
項目3:如項目2之方法,其中該缺口區域沿該鞋類物品之一實質縱向延伸在該鞋類物品之一居中位置上。
項目4:如項目3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剛性構件沿該鞋類物品之該實質縱向延伸在該居中位置上。
項目5:如項目2至4中任一項目之方法,其中該模製系統更包括一第二模製頂部,該方法更包含以下步驟:移除該第一模製頂部;其中該第一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及該第二板體構件之一上表面形成一第二模穴;將該第二模製頂部放在該第二模穴上;及將一第三材料注入該第二模穴中。
項目6:如項目5之方法,其中該第三材料將該第一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類物品之一鞋面上;且其中該第三材料將該第二板體構件附接在該鞋面上。
項目7:如項目5或6之方法,其中該第三材料具有比該第二材料小之剛性。
項目8:如項目5至7中任一項目之方法,其中該缺口區域中沒有該第三材料。
項目9:如項目1至8中任一項目之方法,其中該第二材料在該第一楔子之一凸緣的一上表面上延伸且其中該第二材料在該第一楔子之該凸緣的一下表面上延伸;且其中該第二材料在該第二楔子之一凸緣的一上表面上延伸且其中該第二材料在該第二楔子之該凸緣的一下表面上延伸。
項目10:如項目1至9中任一項目之方法,其中該第二材料形成一肋,該肋由該第一剛性構件之一外表面延伸;且其中該肋具有對應於該第一板體構件之一形狀的一形狀。
項目11:如項目1至10中任一項目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材料包含多數碳纖維;且其中該第二材料係一彈性體。
項目12:如項目1至11中任一項目之方法,其中該第二材料附接在該第一材料之側邊。
項目13:如項目1至12中任一項目之方法,其中將該第一剛性構件放入該第一區域中之該步驟將該第一 剛性構件定位成比該第一楔子靠近該模製頂部;且其中將該第二剛性構件放入該第二區域中之該步驟將該第二剛性構件定位成比該第二楔子靠近該模製頂部。
項目14:如項目1至13中任一項目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材料可分離地附接在該模製頂部上且其中在將該第二材料注入該第一區域中及該第二區域中後,由該模製頂部移除該第一材料。
項目15:如項目1至14中任一項目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剛性構件沿該第一輪廓延伸,該第一剛性構件與該第一邊緣維持一實質固定第一距離;且其中該第二剛性構件沿該第二輪廓延伸,該第二剛性構件與該第二邊緣維持一實質固定第二距離。
項目16:一種鞋類物品,包含依據如項目1至15中任一項目之方法製造的鞋類物品。
在此已為顯示及說明而提供前述說明。意圖不是要無遺漏或限制本發明。一特定構態之多數獨立元件或特徵大致不受限於該特定構態,而是,當可行時,可互換且即使未特別地顯示或說明,亦可使用在一選擇構態中。其亦可以許多方式變化。該等變化亦不被視為偏離本發明,且所有該等修改意圖被包含在本發明之範圍內。

Claims (20)

  1. 一種製造鞋類的方法,包含:將至少一楔子插入一模具之一第一模具半部中;將一第一補強構件插入該模具之一第二模具半部中,該第一補強構件係與該模具之該第二模具半部的一部分相接觸;關閉該模具,以在該第一模具半部與該第二模具半部之間界定一第一凹穴;在該模具關閉後,在該至少一楔子與該第一補強構件之間保持一第一間隙;將一第一材料注入該第一凹穴中及該第一間隙內,以形成一鞋底板體;及將該鞋底板體附接在一鞋類物品的一部件上。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更包含:在形成該鞋底板體後,分開該第一模具半部及該第二模具半部,以暴露在該第一模具半部內的該鞋底板體之一表面。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更包含:在該第一模具半部與一第三模具半部之間界定一第二凹穴。
  4. 如請求項3之方法,更包含:將一第二材料注入該第二凹穴中,以形成該鞋類物品之一中底。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將該第二材料注入該第二凹穴的步驟將該鞋底板體附接在該中底上。
  6.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將該第二材料注入該第二凹穴的步驟使該第二材料接觸該第一補強構件。
  7.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將該第二材料注入該第二凹穴的步驟包括:注入一所具有之硬挺度比該第一材料為小的材料。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將該第一補強構件插入該第二模具半部中的步驟包括:透過一可分離黏著劑,將該第一補強構件附接在該第二模具半部上。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將該至少一楔子插入該第一模具半部中的步驟包括:在該第一間隙以外之該至少一楔子的一相對側上,形成位在該至少一楔子之一部份與該第一模具半部之一表面間的一第二間隙。
  10. 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中將該第一材料注入該第一凹穴中的步驟包括:將該第一材料注入該第二間隙中。
  11. 一種製造鞋類的方法,包含:將一第一補強構件插入一模具之一第一模具半部中;將一第二補強構件插入該模具之該第一模具半部中,以產生分開該第一補強構件及該第二補強構件之一通道;關閉該模具,以在該第一模具半部與該模具之一第二模具半部之間界定一第一凹穴;將一第一材料注入該第一凹穴,以形成具有該第一補強構件及該第二補強構件之一鞋底板體;及將該鞋底板體附接在一鞋類物品的一部件上。
  12. 如請求項11之方法,更包含:在形成該鞋底板體後,分開該第一模具半部及該第二模具半部,以暴露在該第一模具半部內的該鞋底板體之一表面。
  13. 如請求項12之方法,更包含:在該第一模具半部與該模具之一第三模具半部之間界定一第二凹穴。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更包含:將一第二材料注入該第二凹穴中,以形成該鞋類物品之一中底。
  15.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將該第二材料注入該第二凹穴中的步驟將該鞋底板體附接在該中底上。
  16.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將該第二材料注入該第二凹穴中的步驟使該第二材料接觸該第一補強構件及該第二補強構件。
  17.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將該第二材料注入該第二凹穴中的步驟包括:注入一所具有之硬挺度比該第一材料為小的材料。
  18.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將該第一補強構件及該第二補強構件插入該第一模具半部中的步驟包括:透過一可分離黏著劑,將該第一補強構件及該第二補強構件附接在該第一模具半部上。
  19. 如請求項11之方法,更包含:將至少一次楔子插入該第二模具半部中。
  20.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注入該第一材料的步驟包括:包圍該至少一楔子之一部份,以相對該第一補強構件及該第二補強構件來固定該至少一楔子的一位置。
TW104121528A 2014-07-03 2015-07-02 用於製造具有分段板體之鞋類物品的方法 TWI6402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20634P 2014-07-03 2014-07-03
US62/020,634 2014-07-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3741A TW201603741A (zh) 2016-02-01
TWI640263B true TWI640263B (zh) 2018-11-11

Family

ID=55016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1528A TWI640263B (zh) 2014-07-03 2015-07-02 用於製造具有分段板體之鞋類物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016919B2 (zh)
EP (1) EP3164025B1 (zh)
CN (3) CN113170952B (zh)
TW (1) TWI640263B (zh)
WO (1) WO20160043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41027B2 (en) 2015-10-02 2019-10-15 Nike, Inc. Footwear plate
MX2018004048A (es) 2015-10-02 2019-01-24 Nike Innovate Cv Placa para calzado.
MX2018004037A (es) 2015-10-02 2019-01-24 Nike Innovate Cv Placa con espuma para calzado.
US10750817B2 (en) * 2016-01-08 2020-08-25 Nike, Inc. Articles of footwear with asymmetrical segmented plates
US11206897B2 (en) 2016-02-23 2021-12-28 Nike, Inc. Ground-engaging structures for articles of footwear
CN115413856A (zh) 2016-07-20 2022-12-02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鞋板
US11344078B2 (en) * 2018-04-16 2022-05-31 Nike, Inc. Outsole plate
CN110868882B (zh) 2018-04-16 2021-09-21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鞋外底板
JP6903088B2 (ja) * 2019-03-27 2021-07-14 美津濃株式会社 ソール構造用部材の製造方法
CH716004B1 (de) * 2019-03-27 2023-03-31 On Clouds Gmbh Laufschuhsohle mit Faserverbundplatt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Faserverbundplatte.
RU2722710C1 (ru) * 2019-08-05 2020-06-03 Геннадий Федорович Буряков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едохранения обуви от скольжения
US11701845B2 (en) * 2019-09-17 2023-07-18 Nike, Inc. Method for forming a composite sole structure component
EP4069028A1 (en) * 2019-12-05 2022-10-12 NIKE Innovate C.V.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molded component with an insert
US20220225729A1 (en) 2021-01-20 2022-07-21 Puma SE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sole plate
USD1010297S1 (en) 2021-06-30 2024-01-09 Puma SE Sho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38026A (en) * 1972-01-10 1973-06-12 Phillips F Inc Shoe outsole unit
DE4200730A1 (de) * 1990-11-26 1993-07-15 Z Presneho Strojirenstvi Zlin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vulkanisierten sohlen mit innerer weichelastischer kautschukschicht
TW537873B (en) * 2001-06-28 2003-06-21 Japana Co Ltd Spike for golf shoes
TWM311289U (en) * 2006-12-13 2007-05-11 Hau-Yu Jang Improved spike structure of baseball spiked shoes
US7832117B2 (en) * 2006-07-17 2010-11-16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including full length composite pla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87073A (en) * 1962-04-26 1965-06-01 Cambridge Rubber Co Method of making a spiked, waterproof shoe
US3480979A (en) * 1968-06-03 1969-12-02 Wright & Co Inc E T Method of attaching cleats to shoe bottoms
US3529370A (en) * 1968-11-08 1970-09-22 Wright & Co Inc E T Cleated anchor plate
US3925529A (en) * 1969-06-09 1975-12-09 Wright & Co Inc E T Method for making shoes with cleated bottoms
US3587181A (en) * 1969-06-09 1971-06-28 Wright & Co Inc E T Shoes with cleated bottoms
US3735507A (en) * 1972-06-02 1973-05-29 F C Phillips Inc Athletic shoe spike anchor plate
US3876176A (en) * 1972-06-29 1975-04-08 Songo Shoe Mfg Corp Apparatus for molding golf shoe bottom with detachable spikes
FR2481088A1 (fr) * 1980-04-28 1981-10-30 Patrick Sa Procede et moule pour la fabrication d'une semelle a crampons de chaussure de sport
US4562606A (en) * 1982-09-27 1986-01-07 Bata Industries Limited Method of producing footwear welt
FR2547706A1 (fr) * 1983-06-23 1984-12-28 Bata Ind Ltd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semelle de chaussure munie d'une trepointe simulee
JP2585358B2 (ja) * 1988-04-12 1997-02-26 株式会社アサヒ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射出成形靴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1320001A (ja) * 1988-06-22 1989-12-26 Asahi Corp スパイク靴底の成形法
US4984320A (en) * 1989-04-17 1991-01-15 Foot-Joy, Inc. Shoe sole embossed composition and method
JPH0734763B2 (ja) * 1991-09-09 1995-04-19 オカモト株式会社 射出成型スパイク靴の靴底成型方法
JP2916976B2 (ja) * 1993-06-11 1999-07-05 モリト株式会社 異なるタイプのゴルフ用靴底を同一型を用いて製作する方法
IT1317391B1 (it) * 2000-12-28 2003-06-16 Main Group Spa Procediment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una suola per calzature compostada una suoletta battistrada in gomma vulcanizzata accoppiata ad
CN1370674A (zh) * 2001-02-26 2002-09-25 彰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不同材质及一体成型的制鞋方法
US20020125611A1 (en) * 2001-03-07 2002-09-12 Chun Yin Method for integrally manufacturing a shoe with different materials
US6973746B2 (en) * 2003-07-25 2005-12-13 Nike, Inc. Soccer shoe having independently supported lateral and medial sides
KR100802067B1 (ko) 2007-02-14 2008-02-11 (주)나눅스 다중사출로 형성된 신발 밑창 및 그 제조 방법
DE102007019270B4 (de) * 2007-04-24 2009-07-09 Puma Ag Rudolf Dassler Sport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Stollensohle
US8572867B2 (en) * 2008-01-16 2013-11-05 Nike, Inc. Fluid-filled chamber with a reinforcing element
WO2011161272A1 (es) * 2010-06-21 2011-12-29 Desarrollo Integral Del Molde, S.L. Procedimiento para obtención de suelas con lámina decorativa y suelas así obtenidas
US8713819B2 (en) * 2011-01-19 2014-05-06 Nike, Inc. Composite sole structure
US8945449B2 (en) 2011-04-21 2015-02-03 Nike, Inc. Method for making a cleated plate
US9615621B2 (en) 2012-06-04 2017-04-11 Nike, Inc. Sole structure with integrated cleat member and methods of making
US9883714B2 (en) * 2013-06-14 2018-02-06 Nike, Inc. Sole plat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38026A (en) * 1972-01-10 1973-06-12 Phillips F Inc Shoe outsole unit
DE4200730A1 (de) * 1990-11-26 1993-07-15 Z Presneho Strojirenstvi Zlin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vulkanisierten sohlen mit innerer weichelastischer kautschukschicht
TW537873B (en) * 2001-06-28 2003-06-21 Japana Co Ltd Spike for golf shoes
US7832117B2 (en) * 2006-07-17 2010-11-16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including full length composite plate
TWM311289U (en) * 2006-12-13 2007-05-11 Hau-Yu Jang Improved spike structure of baseball spiked sho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3741A (zh) 2016-02-01
CN113170952B (zh) 2022-11-29
EP3164025B1 (en) 2018-08-29
US10016919B2 (en) 2018-07-10
WO2016004360A1 (en) 2016-01-07
US20160001478A1 (en) 2016-01-07
CN113170952A (zh) 2021-07-27
CN106659265A (zh) 2017-05-10
EP3164025A1 (en) 2017-05-10
CN113331537B (zh) 2022-11-04
CN113331537A (zh) 2021-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0263B (zh) 用於製造具有分段板體之鞋類物品的方法
TWI600388B (zh) 具有具備鞋跟區域的分段板體之鞋類物品
US11412812B2 (en) Articles of footwear with asymmetrical segmented plates
US9839255B2 (en) Sole structure for article of footwear
US9930934B2 (en)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a segmented plate
CN104540409A (zh) 具有一体的防滑钉构件的鞋底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US20210401123A1 (en) Baseplate for a shoe
US9468257B2 (en)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support members having portions with different resiliencie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6903088B2 (ja) ソール構造用部材の製造方法
CN106659263B (zh) 鞋,尤其是运动鞋